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苏州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一谦[1](2021)在《苏州传统村落礼俗型公共文化空间活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

王智洋[2](2021)在《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保存有大量文物古迹、地方文脉并能较为完整体现出传统生活状态的历史街区,逐渐成为当下人们的关注焦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历史街区展开的相关改建工作,经历了由过往旧城改造中的拆旧建新与仿古热潮,向小尺度、微循环、渐进式有机更新的认知与实践转变。虽然其的主要模式与演化路径不断发展演进,但客观现实中政策规划、法律法规的缺失与商业要素的无序繁殖,依然在此过程中引发了地方文化消逝、群体认同淡化、商业开发同质化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过往我国的历史街区改建遵循的多是一种“物质-精神”二元对立认知;其在将工作重心聚焦于历史街区物质形态与精神面貌的同时,却忽视了街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延续性特征的社会人文内涵。作为一种供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我国的历史街区具有着由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三重维度共同构成的空间结构属性;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对之展开的文化建构,则是一种贯穿于其空间营建、空间叙事、空间消费环节的综合性空间生产活动。首先,对文物古迹外在形态风貌的修缮保护、对遗存布景等叙事景观的还原、与以物质为载体的消费活动,共同构成了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的物质空间维度。其次,精神空间维度的文化建构既是对历史街区中情感观念、集体认同、地方风俗等抽象要素的维系和延续,也包含着对隐藏于街区空间中的各种人文叙事文本的当代重置,并由此使之与当今大众的审美、怀旧、娱乐、教育等消费诉求相契合。最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建构在历史街区的社会空间维度进一步交汇,并分别体现为对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以及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空间消费等不同层面。同时,由封闭的围合状态、生产逻辑的强势地位、传统地缘亲缘关系的隐退、原住民人口的大量迁出等引发的历史街区公共属性淡化、人际关联衰退、情感内核消散和消费精英化趋势等问题,在本质上均是一种空间异化现象。因此,空间视阈下展开的当代中国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理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的状态之中。相关的实践工作不但要在历史街区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空间维度的融合交织中,凸显其的活态性、属人性本质与多层次、多环节的原真性内涵;也需在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话语的互动、博弈与协调中,推动其相互补充、彼此制约并以此达成空间权益的动态平衡。

张慧[3](2021)在《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近2500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中心区域。2000多年的历史孕育出独特的苏州传统民居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苏州众多的传统民居建筑中,院落住宅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可以说是苏州传统民居的代表,集中体现了苏州的居住文化。由数个乃至数十个院落组成的庭院式传统民居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空间形态,是苏州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其空间形态的研究对于苏州传统民居的价值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现有的关于苏州传统民居的研究成果来看,很少有对这一类民居的单独研究,并且对其空间形态缺乏深入探析。论文首先从空间的形式、规模和秩序三个角度分别对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整体空间、主体空间和联系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其中主体空间指厅堂与井院空间,联系空间包括廊与弄。结合实地调研和大量案例的整理分析,通过可读性的图示语言总结出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空间进行价值分析,找到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主要价值,并提出其在当代乡建应用层面的传承策略。论文的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做了一处上海市周泾村村民集中点的试设计。本文通过对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整体空间、主体空间和联系空间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的空间形态模式。并以此为基础,通过对各类空间进行价值分析,找到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主要价值,提出其传承的具体策略,以期为苏州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王越[4](2021)在《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州檀香扇的传统制扇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苏州制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本文就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进行研究,对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的材料、工具、工艺流程进行了阐述和解释,发掘了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的丰富性,并对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的产生、传播与流变进行分析,从设计学的视角给苏州的历史和文化交往研究提供了线索和物件上的佐证。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苏省东南部,是吴文化的诞生地,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经济与浓厚的人文氛围孕育出苏州的传统制扇工艺。论文是建立在作者多次田野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参与檀香扇的制扇流程和对多位制扇传承人进行访谈,从而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对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展开研究。除绪论与结论外,论文共四章。第一章是全文的研究基础。开篇首先探讨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并对工艺兴起、发展与传播的历史脉络和原因进行了梳理,接着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苏州檀香扇制扇经营组织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记述了苏州檀香扇的制扇材料和制扇工具。制扇材料部分从檀香木的进口地、木料选材、木材开料、锯片等几点展开叙述。制扇工具部分主要介绍了工具的制作和工具演变过程,这属于制扇的准备工作。分析它们的现况是了解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以及技艺流变的基础,也是探讨传承与保护问题的关键。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重点介绍苏州檀香扇传统制扇的核心工艺,从拉花、烫花、画花、雕花四个方面入手,对制扇工具和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整理。在每一节中对其工艺特色进行归纳总结,并把扇面设计与文化内涵、装饰手法与制作工序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析,阐述传统工艺的艺术性和在设计上的巧妙构思。第四章是对全文的总结,调研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的传承方法和传承现状,指出传承问题的所在,并针对四类核心技艺在传承中面临的问题,以更宏观的视角,探讨了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保护的当代价值。本文以传统工艺为切入点研究檀香扇,是对传统技艺研究的深化;对几种濒临灭绝的特殊工艺的挖掘与研究,起到抢救性保护作用;通过分析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的遗产构成以及传承中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对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有促进作用;对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的研究对于厘清各类制扇技艺的关系,构建中国传统工艺体系具有参考价值。

龚滢[5](2020)在《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江南地区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苏州城市发展偏向性较弱,综合性较强,受异邦文化刺激和本土民族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全面,较其它城市更清晰体现现代化转型的发展历程变迁,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全面下降与周边城市的对应转型发展存在较为密切的关联。本文以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结构研究为核心,结合谱系学历史研究观点,强调社会心理对建筑形式选择机制的影响,深入挖掘该地区近代建筑外在物质形态发展演化的缘由,并总结得出其谱系结构关系。首先明确江南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的双重关系,解析苏州城市近代建设的导向性主流群体主要是由士绅阶层转型后的新生阶层个体们组成。基于阶层个体和群体知情意心理阶段曲线,对现存近代建筑按相关人物其时所属群体心理分为五类建筑类型:“激发”型、“盲从”型、“批判”型、“选择”型和“交融”型,类型之间穿插、交叠的关系充分印证了谱系学强调历史非连续的特性。而后,通过人物谱系对照相关近代建筑类型,印证了社会心理与建筑物质形态间的高对应度,切实说明对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进行总结归纳有利于挖掘近代营建的深层文化源由。从而依据个体心理影响形成群体,再由群体中先驱个体产生新心理活动形成新群体或分化次级群体的原理,指出了苏州近代建筑呈现为“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循环的建筑形式选择特征,表明建筑类型之间除承前启后的关系外,当社会新群体形成,其心理活动发生转折时,前后类型即存在彼此交叉的谱系结构,而当原社会群体分化产生次级群体时,前后类型呈现层层包含的谱系结构。进而以城市近代建设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心理为线索,探讨江南各城市近代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心理的联系与差别,将历时性群体背景和心理转变对应同时期建设营建活动。据此比较各城市与苏州近代建筑物质形态,得出苏州近代建筑形式选择亦受制于来源上海的商业本位思想和南京的政治权威意识,辨明了苏州与地区其它三城间的建筑形式选择关系。探明了表现为“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江南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上海向外辐射影响早、持续时间长,无绝对政权专制,与地区城市间形成自愿自由的多样性近似和差异谱系关系。南京自1927年后进行统一政治文化辐射影响,城市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的干预,对江南地区形成被动约束的统一性近似谱系关系。苏州、无锡、常州遵循城市地缘性文化底色彼此串联,镇江则多与向外辐射影响城市关联紧密,形成上海、南京辐射影响范围内彼此串联的“带状共同体”谱系结构。所以,本文主要对苏州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分析了苏州与江南地区其它各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身份背景和心理,以及对应相关近代建筑的物质形态的源流和差异,初步架构了江南地区近代建筑的谱系结构,为进一步深入探讨江南近代建筑谱系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张晨茜[6](2020)在《色彩地理学视角下苏州古城色彩传承研究》文中提出城市色彩是城市“自然的、人工的、社会的”物质形态与精神意象色彩的总和。城市色彩承载历史记忆,传达地方文化,象征民族精神,昭示城市风貌,不但在城市物质形态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代表着城市不同时段发展的主要特征,所以城市色彩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演化过程。在我国前期的快速城市化建设中,由于城市建设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的城市也在东西方文化对冲、融合中,逐渐削弱甚至丧失了传统风貌与色彩特征,城镇“形象迷失、色彩变异、风貌雷同、千城一面”,已成为城镇化快速发展中的“城市病”,建筑色彩一度被“同化、错位、滥用”而乱象纷呈。虽然近年来这种现象正在得到遏制,但是传统城市文化色彩的延续与传承却在全球化语境下逐渐消陨。城市色彩“失色”,引起学界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对城市色彩的研究也向着专业化、社会化、民族化以及审美地域化的广度与深度推进。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长三角世界城市群中重要的节点中心城市,其城市建设特色与发展方向引世人瞩目:姑苏古城不曾迁移,枕河街巷肌理依旧,古旧民居保存完整,原住民众安居乐业,市井商贾活力十足,城市色彩形貌相对完好,是弥足珍贵的中国古代城市活态样本。本课题研究选取苏州范例,首先通过色彩地理学视角,“审视、梳理、完善、延续”苏州历史城市的地理色彩特征,基于“保护与发展”的国内外色彩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以提升城市风貌色彩品质为目的,整合了当代城市色彩规划编制的内容;其次,从时间、空间维度出发,纵向梳理不同历史时期苏州民居色彩流变特征,横向剖析苏州民居色彩的主要特征,复合研究民居色彩在空间结构中的色彩构成特征,以综合把握苏州城市色彩的演变节奏与未来发展趋势,延续传承苏州传统地域文化;其三,立足新时代,从建设“科文双馨、富强美高”的现代化苏州城市发展战略高度,梳理城市色彩脉络,归纳色彩环境特征,构建苏州色彩体系,并在解析苏州色彩构成的基础上,整合苏州建筑、景观、装饰的“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色谱,创建苏州城市色彩概念总谱,提出分区色彩推荐色谱。最后对需要进行色彩控制的城市重点地段进行点、线、面、空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提示,统一各区域色彩关系,统筹新旧区域色彩和谐过渡,促进新旧城市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鞠斐[7](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陈晓[8](2020)在《基于居民行为的苏州传统村落生活空间转型研究 ——以东山镇陆巷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传统村落传承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点。为提升传统村落居民生活的幸福感,创造出宜居、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对其生活空间予以高度重视。苏州市作为我国快速城镇化的先发地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试点城市,其传统村落发展建设以及面临问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因此,本文以苏州传统村落生活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多学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苏州典型传统村落陆巷村为例,分析生活空间的演变规律、面临问题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并为其它传统村落生活空间发展提供借鉴。首先,本文对传统村落生活空间的概念进行解析,将传统村落生活空间界定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居民居住、就业、休闲、消费活动的场所,也是一定地域空间形式、空间内涵和空间意义统一体;其次,利用居民行为变化与生活空间变化之间的关联效应,探析生活空间发展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在物质形态层面,陆巷村空间肌理得以延续,聚落面貌趋于统一,其他环境要素也得到传承与保护;在社会空间层面,村落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居民的生活方式不断演进,村落文化也得到更新。然后,分析当前陆巷村生活空间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现陆巷村生活空间发展面临着空间质量等级化、主体职能边缘化以及存在传统文化日渐式微等现象。最后,就陆巷村生活空间发展面临的问题从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就优化原则而言,生活空间发展目标应以地域主体的需求为主,明确生活空间主体职能。就优化保障而言,应协调生活空间的主体职能、构建社会公平机制以及弘扬村落优秀传统文化;就优化路径而言,需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引导居民多样就业,创建休闲交往场所以及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等。

乐立[9](2020)在《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影响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文中指出博物馆建筑作为文化积淀与创新实践的现代化场所,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展现其建筑风格与文化特质。博物馆建筑形态既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建筑形式,又是一种能动的“态势”,它传达着形式背后的语义。建筑形态的语义与特定区域下的文化要素息息相关,它是对地域文化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创造性表现。因此,从地域文化角度探索博物馆建筑形态有其重要性,从苏州博物馆的建筑形态来看,它是受到地域文化影响最典型的案例之一。苏州博物馆较为全面的从地域文化中获取灵感,赋予博物馆建筑以新的场所精神,并将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创作手法相结合,形成了独具苏州文化特质的建筑形态。本文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论述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影响。论文以地域文化影响因素的分类阐释为切入点,从自然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传统建筑营造因素三个方面,论述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的生成。并通过对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由点及面的分析,结合现代化的构成方法与审美原则举例论证,进一步探究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之构成。最后通过分析苏州博物馆的创作理念与建筑材料,论述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在地域文化下的创新发展,及其产生的积极作用。苏州博物馆对地域文化的关键质素予以传承、转化与创新,结合现代建筑材料与创作思维,展现苏州之“韵”,园林之“境”,体现苏州秀美的文化特质,并给予观者与历史对话的空间氛围,对现代博物馆建筑创作具有启发性意义。

牟婷[10](2019)在《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太湖流域的苏州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从空间生活的角度,探讨古村落的传统生活与空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契合程度。苏州古村落作为江南传统美好生活的主要发源地,将审美意识体现在了建筑、空间、日常生活以及文学、艺术上。传统空间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空间特色可以反映居民们的审美价值和实践过程,传统空间中有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保护传统空间即保护了人们的“乡愁”。本文从苏州古村落的生活空间体验、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切入,以解析传统空间构成与形态传承与演变,来领会传统空间的审美意义;强调保护传统空间也即保护人们的美好生活为逻辑主线,对苏州古村落这一完整的社会单元进行空间评价,来探讨如何在当今时代来保护和体现传统空间的美。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空间之所以美,重点是尊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传承了完整的文化空间、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基于这一观点,论文重点研究两个问题:(1)当今社会下的古村落该如何回归这种美;(2)如何将传统生活美拓至于现代的村落生活中。笔者认为除了要保护个体实物例证外,更应注重延续历史文脉的空间意象、增加传统生活中的交往空间。除了保护建筑这些物质存在,更应注重保护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空间。基于此观点,本文在最后两章论述了传统空间的传承意义并探讨了传统空间的保护与重构的方法,认为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或重构都应将传统空间中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尊重人们在空间中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来决定空间本身是否具有现实价值。要保护人们在传统空间中进行审美实践的权利;尊重传统空间中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的情感需求;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修养。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为古村落的保护发展,特别是传统生活和空间保护及优化提供一点意见及建议,进而能对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二、苏州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2)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中国历史街区的变迁、现状及当下问题
    第一节 历史街区概念的内涵、外延与辨析
        一、历史街区概念的产生及演进
        二、对历史街区概念的辨析与定位
    第二节 我国过往历史街区工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57:对历史街区议题的初步认知
        二、1958-1976:城市化建设停滞时期的历史街区工作
        三、1978-1989:政府主导下对城市老旧地带的福利性改造升级
        四、20 世纪90 年代:对城市展开的大规模拆旧建新浪潮
        五、21 世初期至今:对历史街区的小尺度、渐进式有机改建
    第三节 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的主要模式、路径与当下困境
        一、我国历史街区工作的常规模式和演化路径
        二、当下我国历史街区改建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第二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视角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从传统旧城改造到当代文化建构
        一、传统旧城改造背景下历史街区改建活动的缺陷
        二、当代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属性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维度
        一、“物质-精神”二元空间观下的过往历史街区改建工作
        二、“空间三元辩证法”下历史街区的多重空间维度
        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空间的历史街区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重环节
        一、当代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空间生产属性
        二、空间营建: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融合
        三、空间叙事:对历史街区过往之事的还原、重置与再现
        四、空间消费:对社会转型中大众消费新兴诉求的契合与满足
第三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物质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物质文化遗产的修缮与保护
        一、历史街区中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途径与方法
        三、历史街区物质文化遗产修缮保护的原则与目标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物质性景观的空间叙事还原
        一、历史街区物质空间维度的自然与人工叙事文本
        二、宏观:对整体肌理的空间叙事还原
        三、中观:对建筑遗存的空间叙事还原
        四、微观:对布景设施的空间叙事还原
    第三节 以物质为载体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形式
        二、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场所
        三、历史街区空间消费的主要特征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物质形制的封闭与失序
        一、“围合”状态下历史街区空间公共属性的消散
        二、生产逻辑与象征性符号主宰下的空间消费
第四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精神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街区空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维系与延续
        一、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与特征
        二、历史街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主题营建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精神场景的空间叙事重置
        一、历史街区精神空间维度的人文叙事文本
        二、从单一人文叙事文本到复合空间叙事场景
        三、对历史街区空间叙事中人文叙事场景的当代重置
    第三节 历史街区空间消费中的多重精神诉求
        一、审美与怀旧
        二、休闲与娱乐
        三、历史与文化教育
        四、遁世逃避
        五、品味展示与认同获取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精神特质的消逝
        一、由传统地缘、亲缘关系向业缘关系转变所引发的精神破坏
        二、“非地方”状态下历史街区精神维度的同质化问题
第五章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社会空间维度
    第一节 对历史街区空间中活态文化遗产的融合与传承
        一、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社会演进中的融合
        二、历史街区中活态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
    第二节 对历史街区社会生活状态的空间叙事再现
        一、历史街区社会空间维度的生活性叙事文本
        二、对历史街区社会中宏大事件与民间活动的当代再现
        三、时空叙事中的铺排、拼贴与并置
    第三节 以体验性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历史街区空间消费
        一、体验性空间消费的社会维度
        二、异托邦空间:时空情境穿越中的异质消费体验
        三、阈限空间:从仪式走向世俗的节庆消费体验
        四、“后台”空间:集体社会交往中的互动消费体验
    第四节 历史街区空间社会功能与结构的变异
        一、“绅士化”进程中的空间功能置换与人口结构改变
        二、社会差异背景下的精英化倾向与消费区隔
第六章 空间视阈下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辩证统一
    第一节 历史街区改建中的空间异化
        一、物质形态与精神内涵的异化
        二、人的社会行为实践的异化
        三、由物质、精神和社会实践异化所引发的空间异化
    第二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三重维度的辩证统一
        一、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活态性与属人性本质
        二、历史街区文化建构的多层次、多环节原真性内涵
    第三节 历史街区文化建构中多元话语的辩证统一
        一、政治话语:从主导者向中介人的角色转型
        二、经济话语:于大众诉求和经济逻辑之间的平衡
        三、社会与文化话语:文化治理下的广泛社会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相关概念解释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点
    1.7 研究框架
2 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整体空间
    2.1 深宅式
        2.1.1 整体空间的形式
        2.1.2 整体空间的规模
        2.1.3 整体空间的秩序
    2.2 园林式
        2.2.1 花园的形式
        2.2.2 花园的规模
        2.2.3 花园的秩序
    2.3 本章小结
3 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主体空间
    3.1 厅堂空间
        3.1.1 厅堂的形式
        3.1.2 厅堂的规模
        3.1.3 厅堂的秩序
    3.2 井院空间
        3.2.1 井院的形式
        3.2.2 井院的规模
        3.2.3 井院的秩序
    3.3 本章小结
4 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联系空间
    4.1 廊弄空间的形式
        4.1.1 平面形式
        4.1.2 空间界面
    4.2 廊弄空间的规模
    4.3 廊弄空间的秩序
        4.3.1 网格状的空间秩序组织
        4.3.2 空间的整合与变化
        4.3.3 维护封建礼制秩序
    4.4 本章小结
5 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价值传承
    5.1 价值分析
        5.1.1 整体空间
        5.1.2 主体空间
        5.1.3 联系空间
    5.2 价值传承
        5.2.1 案例分析——深深·深宅
        5.2.2 传承原则
        5.2.3 传承策略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上海市周泾村村民集中点试设计
附录B 图片来源
附录C 表格来源
附录D 传统民居案例基本信息
附录E 典型民居平面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的研究综述
        一、中国传统制扇工艺的研究现状
        二、苏州檀香传统工艺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檀香扇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檀香扇传统工艺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一、钟灵毓秀的自然环境
        二、群英荟萃的人文环境
    第二节 檀香扇传统工艺的发展历程
        一、工艺的兴起与发展
        二、工艺的传播
    第三节 檀香扇制扇组织的发展
        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兴起与衰落——“张多记”扇庄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兴盛——苏州市檀香扇生产合作社
        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改革——苏州檀香扇厂
第二章 苏州檀香扇制作的选材及种类
    第一节 珍贵稀有的原材料
        一、檀香的产地
        二、檀香木材的选择
        三、檀香扇木材的加工
    第二节 檀香扇的基本种类
        一、檀香扇的分类
        二、檀香扇的样式
第三章 苏州檀香扇的核心工艺
    第一节 拉花工艺
        一、拉花的图案样式
        二、拉花的工艺流程
        三、拉、烫结合
    第二节 烫花工艺
        一、烫花的制作工具
        二、烫花的工艺流程
        三、素描在烫花中的应用
    第三节 画花工艺
        一、画花的派别
        二、画花的工艺要求
    第四节 雕花工艺
        一、雕花的工艺分类
        二、雕花的装饰题材
第四章 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檀香扇传统工艺的传承
        一、传承方式
        二、传承现状
    第二节 檀香扇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
        一、历史价值
        二、审美价值
        三、文化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人物传
附录二 田野考察日记摘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及其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1.2.1 研究时间界定
        1.2.2 研究空间界定
        1.2.3 研究对象界定
        1.2.4 研究具体问题、目标及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相关领域谱系学历史观点研究
        1.3.2 相关领域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
        1.3.3 国内外近代建筑相关史论与谱系研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思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南地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心理变迁
    2.1 江南传统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社会背景
        2.1.1 政治体制的冲击与变革
        2.1.2 经济形态的演变与交替
        2.1.3 社会文化的吐故与纳新
    2.2 近代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及基本特点
        2.2.1 以代表性士绅学习“西学”为发端
        2.2.2 以担当社会责任的士绅阶层为主体
        2.2.3 以民族主义精神的空前高涨为基础
    2.3 近代城市建筑的物质形态与社会心理的双重关系
        2.3.1 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为底色
        2.3.2 传统“束缚”与近代“自由”为焦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社会心理的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
    3.1 苏州近代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
        3.1.1 近代前苏州城市社会经济概貌
        3.1.2 清末民国时期苏州城市社会经济
    3.2 社会心理影响苏州近代建筑营造的决策方式
        3.2.1 个体呈现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
        3.2.2 社会群体呈现为“自上而下”的干预力
    3.3 苏州近代建筑社会心理角度的分类
        3.3.1 “激发”型建筑
        3.3.2 “盲从”型建筑
        3.3.3 “批判”型建筑
        3.3.4 “选择”型建筑
        3.3.5 “交融”型建筑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和谱系特征
    4.1 苏州近代建筑的溯源
        4.1.1 苏州传统式样建筑仍为其底色
        4.1.2 苏州近代建筑与西式建筑的演变关系
    4.2 苏州近代建筑五种类型的物质形态特征
        4.2.1 “激发”型建筑的刻意折“中”
        4.2.2 “盲从”型建筑的统一学“西”
        4.2.3 “批判”型建筑的视觉新“中”
        4.2.4 “选择”型建筑的“中”“西”斟酌
        4.2.5 “交融”型建筑的“中”“西”共融
    4.3 社会群体心理影响下的苏州近代建筑谱系
        4.3.1 “单向套环”和“层层套环”的循环选择特征
        4.3.2 人物谱系与近代建筑类型间的高对应度
        4.3.3 五种类型近代建筑“源”和“流”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受制于上海和南京社会群体
    5.1 上海洋商群体商业本位思想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1.1 近代上海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1.2 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上海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1.3 近代上海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5.2 南京军政群体政治威权意识间接影响苏州近代建筑的形成
        5.2.1 近代南京军政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5.2.2 军政群体威权意识对南京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5.2.3 近代南京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比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苏州与江南区域内相邻城市间的近代建筑关系辨析
    6.1 近代无锡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无锡与苏州两地比较
        6.1.1 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1.2 民族工商业群体逐利心理对无锡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1.3 近代无锡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2 近代常州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常州与苏州两地比较
        6.2.1 近代常州官商绅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特点
        6.2.2 官商绅群体私利心理对常州与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2.3 近代常州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6.3 近代镇江主流群体对营造的影响方式和镇江与苏州两地比较
        6.3.1 近代镇江的政治群体的更迭及其作为
        6.3.2 政治群体目标导向对镇江和苏州近代建筑形成的影响方式
        6.3.3 近代镇江与苏州不同的导向性主流群体及其营造作为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江南地区近代建筑谱系的脉络和基本特征
    7.1 “先引辐射”到“后续串联”特征明显的“带状共同体”
        7.1.1 差异性辐射和亲疏性串联的结构
        7.1.2 经济和文化带状共同体的形成
    7.2 城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决定区域内建筑谱系脉络
        7.2.1 群体心理间的异和同定义近似和差异并存的建筑谱系关系
        7.2.2 区域内各市导向性主流群体和建筑谱系结构图
    7.3 江南地区中影响其它城市和接受影响城市的路径
        7.3.1 影响其它城市的营造在于营建群体背景和业内动向
        7.3.2 接受影响城市的营造在于导向性主流群体心理和经历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后续研究和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附录1: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苏州近代建筑及原归属人背景概览
参考文献

(6)色彩地理学视角下苏州古城色彩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色彩
        2.1.2 苏州古城概述
    2.2 色彩学的基本理论
        2.2.1 色彩
        2.2.2 色度学
        2.2.3 色彩的多学科视角
    2.3 色彩地理学
        2.3.1 色彩地理学的地域差异
        2.3.2 色彩地理学的情感表达
        2.3.3 色彩地理学的调研与控制
    2.4 现代城市色彩规划相关理论与实践
        2.4.1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与实践
        2.4.2 国内城市色彩理论与实践探索
        2.4.3 当代城市色彩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色彩地理学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色彩
    3.1 影响因素与作用模式
        3.1.1 自然影响因素
        3.1.2 人文影响因素
        3.1.3 因素作用模式
    3.2 影响苏州民居色彩的自然地理因素
        3.2.1 地形地貌与苏州民居色彩
        3.2.2 地理气候与苏州民居色彩
        3.2.3 地方材料与苏州民居色彩
    3.3 影响苏州城市色彩的社会人文因素
        3.3.1 社会经济与苏州城市色彩
        3.3.2 大众审美与苏州城市色彩
        3.3.3 民族文化与苏州城市色彩
第四章 苏州城市色彩现状特征与演变趋势
    4.1 苏州色彩问题与识别
        4.1.1 苏州色彩现状问题
        4.1.2 苏州色彩问题原因
        4.1.3 苏州色彩量化识别
    4.2 苏州民居色彩时代性特征与演变趋势
        4.2.1 苏州民居建筑色彩发展阶段
        4.2.2 苏州民居建筑色彩演进分析
        4.2.3 苏州民居建筑色彩演进特点总结
    4.3 苏州城市色彩区域性特征与演变趋势
        4.3.1 苏州城市建筑色彩空间分布
        4.3.2 苏州城市建筑色彩格局构成分析
        4.3.3 苏州城市建筑色彩格局特点总结
    4.4 全球化语境下苏州城市色彩发展趋势
第五章 苏州城市的“地域性”色彩控制
    5.1 .苏州城市色彩设计理念
        5.1.1 色彩形象构想
        5.1.2 色彩形象定位
        5.1.3 色彩设计原则
    5.2 苏州城市色彩规划内容与方法
        5.2.1 色彩规划的内容
        5.2.2 色彩规划的方法
    5.3 苏州城市色彩体系的色谱表达
        5.3.1 苏州城市色彩总谱及其使用
        5.3.2 城市色彩分区色谱及其使用
    5.4 苏州色彩控制的分区规划示例
        5.4.1 点——小微介入,新旧协同的古旧民居色彩调整
        5.4.2 线——序列整治,收放自如的运河沿岸色彩设计
        5.4.3 面——形色重塑,区坊突出的中心形象色彩规划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1 :苏州古城明清时期民居建筑文保名单
附录2 :苏州古城民国时期民居建筑文保名单
附录3 :调研表格选例
附录4 :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

(7)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居民行为的苏州传统村落生活空间转型研究 ——以东山镇陆巷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础认知与相关研究进展
    2.1 传统村落生活空间认知
        2.1.1 传统村落
        2.1.2 聚落空间以及生活空间
        2.1.3 居民行为
    2.2 国内外生活空间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外乡村生活空间相关研究
        2.2.2 国内传统村落生活空间研究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及展望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行为地理学的空间行为研究
        2.3.2 行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3.3 社会空间辩证理论
第三章 基于居民行为的传统村落生活空间研究框架
    3.1 居民行为类型划分
        3.1.1 居住行为
        3.1.2 就业行为
        3.1.3 休闲行为
        3.1.4 消费行为
    3.2 居民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3.2.1 土地制度因素与居民行为变迁
        3.2.2 乡村经济发展与居民行为变迁
        3.2.3 社会环境变化与居民行为变迁
    3.3 居民行为与生活空间的关联效应
        3.3.1 基于居民行为的传统村落生活空间研究框架构架
        3.3.2 居民行为与生活空间的关联效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陆巷村居民行为变迁与生活空间演化过程分析
    4.1 乡村经营体制改革背景下居民行为与生活空间发展(1978~1992 年)
        4.1.1 乡村经营体制改革背景下乡村社会发展
        4.1.2 陆巷村居民行为特征
        4.1.3 陆巷村生活空间发展特征
    4.2 市场经济体制下居民行为与生活空间发展(1992~2003 年)
        4.2.1 市场经济体制下乡村社会发展
        4.2.2 陆巷村居民行为特征
        4.2.3 陆巷村生活空间发展特征
    4.3 城乡统筹下居民行为与生活空间发展(2003~2012 年)
        4.3.1 城乡统筹下乡村社会发展
        4.3.2 陆巷村居民行为特征
        4.3.3 陆巷村生活空间发展特征
    4.4 新时代居民行为与生活空间发展(2012 年至今)
        4.4.1 新时代乡村社会发展
        4.4.2 陆巷村居民行为特征
        4.4.3 陆巷村生活空间发展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陆巷村居民生活空间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
    5.1 生活空间的物质空间形态发展规律
        5.1.1 空间肌理得以延续
        5.1.2 聚落面貌趋于统一
        5.1.3 其它环境要素不断修缮
    5.2 生活空间的社会环境发展规律
        5.2.1 社会结构变迁
        5.2.2 生活方式演进
        5.2.3 村落文化更新
    5.3 生活空间转型的影响因素
        5.3.1 国家政策变化
        5.3.2 地方政府指导
        5.3.3 社会经济发展
        5.3.4 地域主体作用
第六章 陆巷村生活空间发展问题与优化策略
    6.1 陆巷村生活空间转型过程中的问题
        6.1.1 空间质量等级化
        6.1.2 主体职能边缘化
        6.1.3 传统文化日渐式微
    6.2 适应居民行为的村落生活空间优化策略
        6.2.1 生活空间的优化原则
        6.2.2 生活空间的优化保障
        6.2.3 生活空间的优化路径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受访者相关信息
致谢
作者简历

(9)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影响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及诠释
2.影响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地域性因素
    2.1 苏州博物馆概述
    2.2 自然环境因素
    2.3 人文环境因素
        2.3.1 再现历史文化
        2.3.2 协调环境
        2.3.3 表现地域性格及情感
    2.4 传统建筑营造因素
        2.4.1 转译传统建筑符号
        2.4.2 延续传统建造方法
3.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之构成
    3.1 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构成要素
        3.1.1 点的运用
        3.1.2 线的组合
        3.1.3 面、体块的表现
    3.2 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构成方法
        3.2.1 空间形态的组织——叠合与联结
        3.2.2 外部形态的延续——切割与变形
        3.2.3 室内形态的嬗变——解构与重组
    3.3 苏州博物馆建筑形态审美原则
        3.3.1 形态单纯化——统一与均衡
        3.3.2 形态连续化——节奏与韵律
4.地域文化下博物馆建筑形态新构架
    4.1 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创新发展
        4.1.1 注重人的情感体验
        4.1.2 注重材料特性
        4.1.3 注重功能复合化
    4.2 博物馆建筑形态推动地域文化发展
        4.2.1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4.2.2 衍生文化符号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国古村落空间生活的相关研究
        二、苏州传统古村落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一、研究对象释义
        二、古村落的“传统空间”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构思
第一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要素和审美观念
    第一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日常生活要素
        一、传统劳动生活要素
        二、多元主体的社会生活要素
        三、礼制为先的信仰文化要素
    第二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社会经济因素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结构的变迁对村落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
        一、空间审美构成各要素
        二、关于古村落传统空间审美心理的分析
        三、江南文化的独立性
        四、江南居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演变
    第一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一、生态环境与村落空间
        二、交通需求与水网路网布局
        三、文化心理与建筑形态
        四、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
    第二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构成
        一、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二、空间的布局与围合
        三、空间序列分析
        四、空间的区域与边界
    第三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传承
        一、传统空间观在村落布局中的体现
        二、生活方式在空间生活中的传承
        三、空间审美观念在民居中的体现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整体空间构成形态
        二、街巷空间形态演变
        三、空间尺度变化与空间体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古村落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
    第一节 传统居住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
        一、民居空间的需求与空间界面上的变化
        二、民居空间需求与空间天际线
    第二节 传统公共空间与现代生活
        一、古村公共空间与空间中的人际交往
        二、街巷尺度与现代交通
    第三节 生产劳动空间与现代生活
        一、古村落的田园空间
        二、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型
    第四节 景观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审美
        一、景观节点的空间节奏
        二、街巷的转折与变化
        三、田野景观的审美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传承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一、构建传统空间的“场所精神”
        二、维持乡土环境,留住“乡愁”
        三、生产方式与多元化的生活状态
        四、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创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古村落空间的更新与重构
    第一节 空间审美的断裂与追寻
        一、生态环境恶化、传统风貌难控制
        二、空间审美的“象”的消失
        三、地域文脉的空间叙事
    第二节 古村落保护中“人”的因素
        一、村落空心化的现状
        二、村落发展中的“人”的分析
    第三节 古村落更新的选择
        一、古村落更新的现存模式
        二、建筑信息评估与整合
        三、村落改造的生态补偿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
        一、传统空间意识下的现代村落
        二、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策略
        三、构建符合当代生活的交往空间
        四、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构建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优化对于古村落保护的意义
        一、理顺空间逻辑,促进村落更新
        二、评估空间审美价值,凸显村落特色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村落活力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苏州东西山明清古建筑名录
    附录2:苏州古村落环境要素构成表
    附录3:常见民居铺地形式
    附录4:墙体分类表
    附录5:古村历史建筑调查样表
    附录6:徐湾村现状建筑实地调查表
    附录7:古村落游客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附录8:古村落居民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作者简介

四、苏州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传统村落礼俗型公共文化空间活化设计研究[D]. 孙一谦. 江南大学, 2021
  • [2]空间视阈下当代中国历史街区的文化建构[D]. 王智洋.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1)
  • [3]苏州庭院式传统民居形态研究[D]. 张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苏州檀香扇传统工艺研究[D]. 王越.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10)
  • [5]基于社会心理的江南近代建筑谱系研究 ——以苏州地区为例[D]. 龚滢. 江南大学, 2020(04)
  • [6]色彩地理学视角下苏州古城色彩传承研究[D]. 张晨茜.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8]基于居民行为的苏州传统村落生活空间转型研究 ——以东山镇陆巷村为例[D]. 陈晓.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9]地域文化对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影响 ——以苏州博物馆为例[D]. 乐立. 湖北美术学院, 2020(10)
  • [10]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D]. 牟婷.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标签:;  ;  ;  ;  ;  

苏州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