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范式评价模型设计

信息技术范式评价模型设计

一、信息技术范式的评价模型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欧春尧[1](2021)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颠覆性创新是指企业面向利基市场需求引入新的技术、产品或商业模式,不断变革生产流程、商业模式和价值网络等环节,由此逐步侵入主流市场并破坏在位者价值基础,为现有技术范式、产业格局和社会生活等带来巨大颠覆与深远影响的过程。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智能技术群落逐项落地与聚变赋能,不断促进后发企业等创新主体技术范式变迁和价值创造模式变革以催生颠覆性创新,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而随着主流产品价值基础和在位企业竞争优势被逐步破坏,颠覆性创新对现有产业技术体系与发展格局造成“归零效应”,为后发企业应对不确定情境下的诸多挑战创造了新的机遇,也对其提升价值优势并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探讨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逻辑及实现过程等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和扩展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为企业及政府颠覆性创新管理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符合我国正确认识和培育发展颠覆性创新、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占据战略主动权的现实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以颠覆性创新为理论基础,基于价值创造视角,紧密围绕“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主要遵循理论研究、模型构建、案例分析等研究步骤,面向本土后发企业展开研究。首先,本研究系统梳理了颠覆性创新及价值创造等相关研究成果,对所存在的理论缺口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选取物联网企业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梳理出“技术应用—价值创造—优势获取”这一逻辑主线,揭示了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优势获取过程,形成整体概念模型;其次,基于扎根理论方法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围绕技术范式转变、组织动态演化和价值网络创新等归纳出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形成机制;再次,基于组态方法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要素的聚合路径进行探讨,采用fsQCA分析不同维度影响因素对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的综合影响及组态作用;最后,基于系统动力学对后发企业价值扩散效应与颠覆性创新优势演化过程进行动态仿真分析,重点探讨并检验价值扩散效应中市场机会识别、企业创新意愿与价值网络重构等主要参数变化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和作用程度,进一步解构价值扩散与优势演化的关系。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结果,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是在系统内部和外部诸多要素相互作用下、不断创新企业内部价值主张、价值聚合和价值扩散的整个价值创造链条的动态过程,后发企业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以及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持续发挥颠覆性技术价值潜力来推动企业创造价值获取优势;(2)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范式转变与组织结构创新,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赋能以及市场化应用优势,加快实现价值网络创新;(3)技术演化、组织变革和环境变化等相关因素会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产生组态影响,根据后发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管理及环境应对等能力上的差异,采取更为合理的组态策略更有利于颠覆性创新的演化扩散;(4)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是一个由技术、组织和环境等方面关键变量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市场机会识别、企业创新意愿与价值网络重构等是影响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与优势演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过程进行理论分析,探讨后发企业获取颠覆性创新价值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逻辑与过程,从新视角印证了部分文献对于颠覆性创新演化扩散的主要观点,体现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弥补了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与优势形成方面研究的不足,增加了颠覆性创新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深度。在实践上,由于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具有超前性与典型性并处于与传统产业融合创新的关键阶段,本研究重点开展本土情境下颠覆性创新理论研究和案例验证,丰富了颠覆性创新的概念内涵,对相关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刘宁[2](2021)在《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根本改变,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我国均已将创新驱动、提质增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一大批创新型企业的兴起(如苹果、小米、海尔、特斯拉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构成了经典创新耦合模型的基础,但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种创新驱动模式——设计驱动型升级。自2000年起,众多国家制定了国家层面的设计政策与发展体系,其中,不乏将设计产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选择与政策制定的关键部分。因此,在此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如何演变和进化,以及我国未来5-10年,工业设计相关国家战略的前瞻探析和实施路径的科学选择是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溯因研究、系统分析等方法,从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设计学等多方面、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国内工业设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总结了我国工业设计正在发生的三方面深刻变化,即创新属性、创新关系、创新业态。由此,提出了在我国传统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和升级这一重要论点。进而,明确界定了工业设计产业的概念、特征,并基于发展社会学、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范式与范式转变的机会窗口、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通过钻石模型、SWOT分析,结合阿里巴巴、小米、方太等实际案例,解析了如何推动设计服务向设计产业转变,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阶段,即在智能互联为产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着力构建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创新驱动力的新生态、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等战略。最后,具体规划了战略实施路径,其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包含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两个部分。其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包括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等。其三,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工程,包括建设设计开放大学、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等。其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两个部分。本次研究遍览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分析总结全球20多年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紧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时代浪潮,并基于产业发展理论,提出我国未来工业设计的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应用价值。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蒋定洪[4](2020)在《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市场偏好多变的动态环境中,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相对短暂的优势。在互联网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大大提升,持续的产品创新输出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产品创新应该从产品的功能和架构出发,考虑创新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以及与环境的一致性,减少创新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产品创新的效果及效率。产品架构在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等情境因素的影响下会不断发生变化。产品架构适应性体现了产品的生命力和可扩展性。因此,对产品架构的深入探究能够从源头把握产品创新的内在机理,分析产品架构的适应性机制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产品创新的有效管理。现有研究对于产品架构适应性的实现机制尚缺乏深入探究。本文首先通过对产品架构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归纳产品架构适应性的基本内涵及其驱动因素,扩展了适应性的定义,关注产品架构适应能力实现的可能性。其次,将技术范式转换作为动态环境的代理变量,基于架构创新理论和组织协调理论,遵循“情境—过程—结果”的分析范式,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畅捷通公司旗下的软件产品工作圈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案例分析发现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的实现得益于组织双元能力的推动,构建了产品架构适应性与组织双元能力作用的产品创新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1)适应性是产品架构的自适应能力,通过松散耦合体系设计形成开放式架构,如标准化的接口设计,可以直接对模块和界面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产品的创新,以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2)组织双元能力在产品架构适应性的调整过程中形成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对组织内资源要素的协调,实现探索与利用、效率与创新双元并进的组织管理模式。(3)产品创新有“从0到1”和“从1到2”两种方式,而产品架构成长路径也遵循“无中生有(探索式创新)—主动拼凑(利用式创新)—共生协凑(双元创新)”的循环路径。在循环的过程中,产品架构持续创新以适应动态环境的变化,推动产品不断升级,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研究结果扩展了对产品架构适应性的理解,丰富了产品架构理论,打开了产品架构适应性创新机制的黑箱。同时,研究动态阐述了产品创新管理过程中组织解决错位现象的过程,为企业在面对范式情境变换,陷入产品创新困境和核心能力僵化泥潭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分析方法。本文研究的深度不局限于产品架构成长的结果,更着重于揭示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及演变过程,从产品架构形态演变转向更深入的过程机理研究。

彭伟辉[5](2019)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下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技术革命爆发引起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为后发国技术赶超创造了“机会窗口”。选择正确的技术进步路径,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是后发国把握“机会窗口”、实现技术和经济赶超的重要保证。以5G通信技术商业化运营为标志,全球进入第六次技术革命爆发阶段,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采取何种路径推动我国技术进步,至今学术界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坚持基于比较优势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认为应该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引进适宜性技术,通过“阶梯式”产业升级,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坚持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认为应该偏离要素禀赋优势,通过创新能力积累和实施选择性产业政策等措施,推动我国对先发国的技术和经济赶超。本文从世界技术革命周期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构建了后发国技术赶超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并聚焦于类似中国这种后发大国,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后发国选择基于比较优势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很有可能掉入“技术模仿陷阱”和“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选择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则有利于后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快速吸收技术革命成果,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也有利于推动本国技术进步方式由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提高国际技术竞争力,进而实现对先发国的技术经济追赶、甚至超越。后发国沿技术追赶路径前进时,需要根据技术经济范式的阶段特征和转换要求,选择合适的技术进步方式,适当的国家干预措施有助于后发国技术进步方式由技术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本文主要创新工作如下:一是本文构建了一个后发国对先发国(发达国家)技术赶超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创新性提出了后发国技术赶超路径——“嵌入式技术引进—技术模仿与渐进式创新—国家支持的选择性创新—企业自主式技术创新”,并阐述了后发国实现技术赶超需具备的主要条件。二是首次提出了技术赶超的“第三种机会窗口”概念。“第三种机会窗口”是技术革命领导权的转换机会,产生原因是原工业革命核心国由于既有技术经济范式的“路径锁定”,导致新技术革命难以在旧技术革命核心国展开,后发国抓住该机会可能实现对旧技术革命核心国的技术超越。以2019年5G技术商业化运营为标志,全球迎来了第六次技术革命,基于后发国技术赶超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目前正处于后发国技术赶超的“第三种机会窗口”,也是我国夺取新技术革命领导权的“百年机遇期”,瞄准引领新技术范式的核心技术领域,实施国家支持的自主创新战略,加快推动我国取得第六次技术革命领导权的步伐。三是针对后发国技术赶超的关键环节——技术进步方式由技术引进模仿向自主创新转变,构建了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动态分析了模仿技术路径和自主创新路径的演进过程,并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模型结论,发现处于赶超阶段的中国更适合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对近期学术界争论的技术进步路径和产业政策选择问题给出了一种答案。

张秋霞[6](2019)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比较优势的国际比较 ——基于中国与OECD主要国家专利数据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OECD国家一直在全球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处于主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的产出总量和技术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优势不再。与此同时,中国正开始享受工程师红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竞争重要参与者,通信设备制造业、安防行业等新兴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竞争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一些传统中低技术产业虽经过长期技术追赶但竞争能力仍然较弱。中国制造业各个行业之间在科技水平与竞争优势方面还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制造业(特别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基于要素禀赋差异的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竞争优势理论等已有理论,不能很好解释国家(或地区)间更复杂或差异化更高产品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的差异,需要考虑资源、制度、市场和技术等多方面要素。而考虑到多方面要素的分析框架对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缺乏细致研究。本文提出产业发展环境与技术范式(主要是技术范式中的知识与技术维度)存在着一种相互匹配的关系,产业发展环境与技术范式的匹配共同决定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不同国家样本下(对应差异化的产业发展环境),技术范式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本文以美国专利数据库申请专利的专利发明人、专利权人以及专利引文信息作为数据来源,从技术范式角度的四个指标(产业相对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创新的积累性、研究涉及知识复杂性和研究科学知识依赖性)入手,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产业技术范式指标的特征进行描述与总结,产业创新能力的国家间差异指标、行业间差异指标进行描述与总结。进而,将相对技术生命周期,创新研究涉及知识复杂性,技术进步的累积性,科学知识的依赖性指标与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数指标进行回归,分析不同国家样本下(对应差异化的产业发展环境),技术范式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如下:(1)在高技术和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各个子产业中,其产业技术范式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具体来说,医药制造业和化学品制造业类产品的产业相对技术生命周期高于其它类产品;医药制造业、化学品制造业类产品和医疗、精密光学仪器制造业类产品的研发涉及知识的复杂性要高于其它类产品;技术创新的积累性较高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设备制造业中;研发科学依赖性较高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化学品制造业和医疗精密光学仪器制造业类产品中,还有一部分医药制造业,这类产品对基础知识的研发依赖性较强,依赖高校研发的程度较高。(2)对不同国家样本下,技术范式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如下总结。对于相对技术生命周期指标,已有文献证明中国在短技术生命周期产业具有显性技术比较优势,虽然本文模型的回归结果不显着,而德国却在长技术生命周期产业具有显性技术比较优势。研发涉及知识复杂性指标,对于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负向影响,而对于英国却是正向影响。技术创新的积累性指标,对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都是正向影响。研发科学知识依赖性指标,对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都是正向影响。(3)从中国样本的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标看,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中,广播电视通讯设备制造业相对于其他行业更具优势,且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标明显高于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就技术范式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而言,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几乎完全相反,而发达国家之间则更多的共同性。差异化的产业发展环境,造成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比较优势领域优势互补,目前互补大于竞争。

李心雨,蒋祖华,管业勤,李赓[7](2020)在《技术范式转换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的眼动追踪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为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这种更适应我国国情的技术进步方式,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在技术范式发生转换的情境下,准确、高效地完成工程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和迁移。然而,对这种工程经验知识迁移过程,尤其是其运行机制和影响因素,仍然缺乏充分研究,因而在知识管理实践中对"低质低效"的迁移过程束手无策。对此,本文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和"概念—知识"理论,提出一种针对工程经验知识迁移的眼动追踪实验研究方法,并以新型增速器的概念设计为例,对影响工程技术人员知识迁移绩效的因素展开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个体自我导向学习意愿中的创造性构面、对固有技术范式掌握的准确度,以及对新技术范式中重要名词概念的接触程度对知识迁移绩效有正面影响;而固有技术范式掌握的完全度,以及对新技术范式中图纸和无关名词概念的接触程度对知识迁移绩效有负面影响。本实验的结果为构建技术范式转换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机制,从知识管理实践层面提升知识迁移绩效提供了依据。

黄何[8](2019)在《电力技术进步下中国电力结构低碳可持续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电力宏观发展战略规划工具缺失的影响,政府的电力宏观发展战略计划和可再生能源激励政策常常难以起到预期的指导性作用。如何将电力技术发展规划、电力可持续转型战略及相关激励政策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使其发挥对电力结构低碳可持续转型发展的推动作用,并验证相应的合理性、可行性,是当前电力发展战略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以可持续转型理论为基础,本文总结了电力技术进步、结构运行特征和可持续转型激励政策因素影响下的电力生产结构发展过程,构建了由电力技术进步、电力结构运行特征和可持续转型过程动态三部分组成的电力结构低碳可持续转型研究框架,以对电力结构可持续转型过程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技术学习曲线从经济性变化的角度解释了电力技术进步过程,将学习曲线、传递函数和平准化成本模型结合,建立了考虑学习曲线的平准化发电成本模型,并利用模型预测了主要电力技术的经济性变化,分析了可持续转型激励政策对电力技术经济性及其替代关系的影响,为电力技术发展及可持续转型激励政策效果的量化分析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基于电力供需平衡和成本最小化的双协调优化机制,建立基于多主体互动的电力时序生产模拟模型,利用模型计算得到了给定电力生产结构的运行特征指标,计算了系统在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方面的评价指标,实现了系统特定结构下关键运行特征指标的计算,为电力生产结构评价机制提供了依据。在动态电力源-网综合规划模型基础上,将电力技术进步作为状态转移矩阵,生产结构运行特征指标作为评价机制,构建了电力系统动态电力源-网综合规划模型,通过情景设置,研究了我国电力结构中长期发展趋势,得出了实施严格低碳可持续转型激励政策才能实现政府电力可持续转型目标,以及随着可再生能源电力大规模发展,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将明显下降的主要结论,丰富了电力系统规划理论的功能,拓展了其应用范围。针对电力低碳可持续转型过程中的战略制定及政策影响量化分析工具的问题,本文构建的由电力技术进步趋势、电力结构运行特征及电力生产结构转型过程动态三部分构成的电力技术进步下电力结构低碳可持续转型分析模型,完善和丰富了电力结构宏观发展战略和相关激励政策效果研究的方法,将在电力宏观政策指导电力系统发展实际方面起到桥梁作用。

孙悦[9](2019)在《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演化机理:智力资本整合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短时间内实现技术追赶对于中国企业在愈演愈烈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尤为重要,越来越多的后发企业试图通过跨国技术并购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很多企业并购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因而,有必要开展对于并购追赶实现机理的研究。论文遵循“资本整合—双元创新—并购追赶”的研究思路,试图揭开“并购—追赶”的黑箱。将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详细介绍了沈阳机床并购希斯后的技术发展历程、双元创新模式演化过程及智力资本整合过程。论文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并购追赶中的双元创新演化路径。首先构建并购追赶路径模型;其次探讨此过程中的双元创新演化特征;最后分析双元创新演化对并购追赶瓶颈突破的作用机理。其二,智力资本整合机制。首先就并购追赶的三个阶段分析了各个阶段智力资本整合行为;其次探讨智力资本三要素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以及社会资本各自的整合路径。其三,智力资本整合促进双元创新的作用机理。首先进行了智力资本整合对于双元创新的作用研究;其次构建了基于智力资本整合的双元创新演化集成模型。研究发现,(1)后发企业的并购追赶经由“吸收模仿—集成创造—主导领先”的转变,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呈现由“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双元创新并进”的演化过程。(2)智力资本整合经历了以“人力资本整合主导—社会资本整合主导—组织资本整合主导”的演化过程。(3)智力资本整合通过发挥六大效应促进企业的双元创新演化。本文从“资源—行为—绩效”动态传导过程的角度来深入解剖中国企业并购追赶的复杂逻辑系统,一方面,可以有效化解目前“并购-追赶”现实效果与理论逻辑的背离问题,这对于技术追赶理论的发展是有价值的尝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进一步揭开“并购—追赶”的过程黑箱,且基于中国企业案例开展的研究可以得出更适应中国情境的研究结论,能更清晰地理解和指导当前形势下中国企业的并购追赶实践。

张珍[10](2019)在《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发达经济体的技术追赶进入了新阶段,后发企业也进入了转型阶段。然而,在追赶与转型的过程中,我国企业面临着技术创新路径锁定及其负效应的困境。由于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的技术范式锁定和市场轨道锁定,企业面临陷入“创新陷阱”恶性循环的风险。为此,企业需进行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实现技术范式突破和市场轨道突破。同时,企业技术创新是知识资本要素的重新组合,知识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决定作用。因此,本文立足于知识资本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进行研究,对企业突破路径锁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剖析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归纳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及其负效应,界定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内涵及成功标志,并提出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E-D-I研究范式。(2)立足于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项目的实际,基于扎根理论梳理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知识资本因素,通过构建的粗糙集信息系统对知识资本因素进行约简,运用集成的灰色系统与决策实验方法计算知识资本因素间的原因—结果关系,进而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知识资本因素分析模型。(3)提出一种基于“机会窗口”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技术决策博弈模型,求解及证明得到行业内已有企业与新进入企业的技术决策演化结果,通过Matlab仿真动态模拟技术决策的演化轨迹,以及知识资本等因素的作用机理。发现,混沌阶段是技术决策的“机会窗口”,技术决策演化的结果是锁定技术、突破技术、锁定技术与突破技术共存,知识资本是企业选择突破技术的促进因素。(4)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市场选择均衡模型,推导得到不同市场选择下的需求价格函数,求解及证明得到目标市场突破策略的理论命题,并通过建立的市场条件不等式组分析知识资本等因素的影响作用。发现,目标市场适宜采用的突破策略有主流市场突破的价格策略、非主流市场突破的产品差异化策略、市场双向突破的混合策略。并且,消费者效用等知识资本因素对市场选择策略的实现起促进作用。(5)建立基于隐马尔可夫链与逻辑回归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能力演进模型,运用Baum-Welch算法、设计Matlab和SAS程序,实现对该模型的求解。该算法程序可以得到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能力演进路径,及测算知识资本结构的促进作用。发现,能力演进的一般路径为“一般锁定→技术突破→市场突破→突破示范”,且存在高强度粘滞、转换概率低的特点。并且,知识资本四要素在能力演进中起显着促进作用。(6)搭建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系统,基于“B-Z”化学反应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系统协同演进模型,运用稳定性和绝热消去原理计算知识资本阈值条件和系统序参量演进方程,通过Matlab仿真和实证分析来模拟、验证知识资本作用于系统协调演进的动态机制。发现,突破系统协同演进的知识资本阈值条件为θ=γ/(α+β),低于阈值的突破系统处于无序、低阶状态,达到并超越知识资本阈值的突破系统会形成协同效应,并向高阶状态演进。本文的创新点有:(1)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知识资本因素分析模型。(2)构建了知识资本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技术决策模型和市场选择模型。(3)揭示了知识资本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能力演进路径和系统协同演进路径。

二、信息技术范式的评价模型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技术范式的评价模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结构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颠覆性创新研究综述
        2.1.1 颠覆性创新的本源与发展
        2.1.2 颠覆性创新的类型与特征
        2.1.3 颠覆性创新的产生与演化
        2.1.4 颠覆性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2.2 颠覆性创新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转型与颠覆性创新演化
        2.2.2 创新生态位与颠覆性技术跃迁
        2.2.3 基于价值创新的颠覆性创新扩散
    2.3 基于价值创造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研究综述
        2.3.1 价值创造的内涵特征
        2.3.2 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理论解释
        2.3.3 后发企业价值创造与颠覆性创新
        2.3.4 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构成维度
    2.4 现状述评与研究机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过程与模型构建:价值形成、聚合与扩散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目的与框架设计
        3.1.2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3.1.3 资料收集与信度效度分析
    3.2 案例描述
        3.2.1 物联网的内涵特征
        3.2.2 物联网的技术层次
        3.2.3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向
    3.3 案例分析
        3.3.1 基于颠覆性技术应用的物联网企业价值主张分析
        3.3.2 基于颠覆性创新的物联网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分析
        3.3.3 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与优势获取的过程模型
    3.4 研究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扎根理论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形成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4.2.1 概念界定
        4.2.2 研究思路
        4.2.3 研究方法
        4.2.4 案例选择
        4.2.5 数据收集与分析
    4.3 分析过程
        4.3.1 开放式编码
        4.3.2 轴心式编码
        4.3.3 选择式编码
        4.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4.4 理论模型与案例分析
        4.4.1 技术范式转变: 累积-识别-跃迁-防范
        4.4.2 组织动态演化: 战略创新-结构创新-能力拓展
        4.4.3 价值网络创新: 价值主张-价值跃变-价值实现
    4.5 研究结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fsQCA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聚合路径研究
    5.1 引言
    5.2 模型构建
        5.2.1 颠覆性创新前因条件
        5.2.2 颠覆性创新影响因素
        5.2.3 组态模型构建
    5.3 研究设计
        5.3.1 研究方法
        5.3.2 样本选择
        5.3.3 数据来源与处理
        5.3.4 变量赋值标准
        5.3.5 编码信度检验
    5.4 分析过程
        5.4.1 必要性分析
        5.4.2 组态分析
    5.5 研究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CAS理论的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扩散效应仿真研究
    6.1 理论模型与仿真方法
        6.1.1 理论模型
        6.1.2 仿真方法适用性分析
    6.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6.2.1 价值扩散对颠覆性创新优势影响机制的仿真模型
        6.2.2 因果关系图及主要反馈
        6.2.3 模型假设与系统流图
    6.3 方程构建与有效性检验
        6.3.1 方程构建
        6.3.2 有效性检验
    6.4 系统仿真分析
        6.4.1 系统运行结果
        6.4.2 关键变量动态仿真分析
    6.5 系统运行仿真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的管理启示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人工智能企业访谈提纲
    附录二: 条件变量赋值标准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来源
    第二节 选题依据和研究背景
        一 工业设计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发展新模式
        二 我国工业设计已处于突破规模优势临界点
        三 工业设计正在发生三个深刻变化
        四 我国工业设计快速升级发展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 意义1: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政策红利”阶段转向“创新红利”阶段
        二 意义2: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跟随式发展”转型为“先进性发展”
        三 价值:为中国工业设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行动路线
    第四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 工业设计产业研究综述
        二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三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研究的创新点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
    第一节 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一 工业设计的界定
        二 工业设计产业的界定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主要特征
        四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三 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第三节 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工具
        一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 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分析工具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脉络
    第一节 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与成长
        一 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引入
        二 与产业脱节的初期成长阶段
        三 工业设计产业的成长
    第二节 政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
        一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重要政策的提出
        二 我国工业设计产业中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智能互联时代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新趋势
        一 工业设计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二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下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分析
    第一节 智能互联时代背景和特征分析
        一 智能互联时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特征
        二 智能互联时代对设计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新的要求
        三 智能互联时代设计产业的发展和走向
    第二节 服务国家现行战略
        一 “双循环”战略
        二 “一带一路”倡议
        三 供给侧、需求侧升级
    第三节 发展战略分析
        一 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
        二 智能互联时代下的中国工业设计产业SWOT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互联时代我国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新战略
    第一节 战略之一:设计创新力的新属性构建战略
        一 构建设计产业资源配置系统
        二 工业设计产业领域扩展
        三 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第二节 战略之二:设计创新力的新生态构建战略
        一 智能互联重构“人、物、环境”设计生态
        二 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三 工业设计产业生态构建策略
        四 法律法规的保障策略
    第三节 战略之三:推动社会发展力的新关系构建战略
        一 工业设计与数字技术的新关系构建
        二 工业设计与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的新关系构建
        三 工业设计与产业发展的新关系构建
    第四节 战略之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新姿态构建战略
        一 融入国际设计业界的“语境”
        二 成立中国主导的国际设计组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路径之一:建设创新型公共服务平台
        一 创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
        二 构建智能互联时代工业设计技术支撑体系
        三 建设工业设计产业互联网平台
    第二节 路径之二:产出工业设计标志性成果
        一 成立并发展世界设计产业组织
        二 持续举办世界工业设计大会
        三 继续举办国家工业设计奖
    第三节 路径之三:开展人才培养工程
        一 建设设计开放大学
        二 实施工业设计领军人才计划
        三 开展设计人才能力素质评价
    第四节 路径之四:提升工业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 实施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二 实施设计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计划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论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产品架构
        2.1.1 产品架构的概念及其形态
        2.1.2 产品架构适应性
        2.1.3 产品架构适应性的驱动因素
    2.2 技术范式
        2.2.1 技术范式的内涵
        2.2.2 技术范式转换及动力
    2.3 组织双元能力
        2.3.1 组织双元能力的内涵
        2.3.2 双元结构能力
        2.3.3 双元创新能力
    2.4 产品架构适应性与组织双元能力
    2.5 文献述评
3 技术范式转换下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概念框架设计
    3.1 研究概念框架
    3.2 理论基础
        3.2.1 架构创新理论
        3.2.2 组织协调理论
    3.3 本章小结
4 案例研究设计
    4.1 案例研究方法
    4.2 案例选择及研究内容
        4.2.1 案例研究对象
        4.2.2 案例研究内容
    4.3 案例数据收集
    4.4 信度与效度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案例研究过程及结果
    5.1 案例背景及发展历程
        5.1.1 畅捷通及工作圈简介
        5.1.2 工作圈具体发展历程
    5.2 数据分析
        5.2.1 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数据编码及分析过程
        5.2.3 理论饱和度和编码信度检验
    5.3 案例分析
        5.3.1 案例分阶段分析
        5.3.2 案例综合分析
        5.3.3 产品架构适应性效果衡量
    5.4 讨论
        5.4.1 案例研究结果
        5.4.2 管理启示与建议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畅捷通调研访谈提纲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下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技术经济范式
        1.5.2 后发国
        1.5.3 技术进步路径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1.2 后发优势理论
        2.1.3 发展型国家理论
        2.1.4 企业技术能力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基于比较优势的适宜性技术进步路径
        2.2.2 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
        2.2.3 技术进步路径选择争论的研究评述
3 构建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理论分析框架
    3.1 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的特征
        3.1.1 嵌入性
        3.1.2 阶段性
        3.1.3 演化性
    3.2 技术经济范式阶段性与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
        3.2.1 流行技术经济范式成熟阶段:嵌入式技术引进
        3.2.2 新技术经济范式爆发阶段:技术模仿与渐进式创新
        3.2.3 新技术经济范式狂热阶段:国家支持的选择性创新
        3.2.4 新技术经济范式协同阶段:企业自主式技术创新
    3.3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与“赶超窗口”
        3.3.1 范式“转折点”与后发国制度重构
        3.3.2 技术能力积累与技术赶超“第二种机会窗口”
        3.3.3 后发国技术赶超的“第三种机会窗口”
    3.4 后发国技术经济成功赶超条件
        3.4.1 拥有“嵌入式自主性”政府机构
        3.4.2 运转有效的市场机制
        3.4.3 选择性产业政策
        3.4.4 培育国家创新系统
        3.4.5 拥有动态能力的企业
    3.5 本章小结
4 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理论模型
    4.1 当前我国技术进步的几个典型事实
        4.1.1 我国要素禀赋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
        4.1.2 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逐步缩小,但技术进步速度逐步下降
        4.1.3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技术转移受到影响
        4.1.4 “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在某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4.2 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模型
        4.2.1 最终产品生产厂商行为
        4.2.2 中间厂商的行为
        4.2.3 技术研发(模仿)部门
        4.2.4 市场均衡分析
    4.3 理论模型分析
        4.3.1 后发国家技术进步措施
        4.3.2 技术进步路径转型陷阱
        4.3.3 技术变革与技术进步方向选择
        4.3.4 基于竞争能力基础的技术赶超路径
        4.3.5 后发国产业政策选择
        4.3.6 发达国家技术进步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我国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城市产业政策视角
    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赶超历程
        5.1.1 第一阶段(1978-1999 年):充分引进吸收第四次技术革命成果
        5.1.2 第二阶段(2000-2018 年):嵌入第五次技术革命后半段
        5.1.3 第三阶段(2019-2050 年?):争夺第六次技术革命主导权
    5.2 技术进步路径与产业政策
        5.2.1 产业政策选择的争论
        5.2.2 技术进步路径与产业政策的匹配
    5.3 我国产业政策效果实证检验
        5.3.1 计量模型设计和变量说明
        5.3.2 实证分析结果
        5.3.3 内生性与稳健性的讨论
        5.3.4 实证检验结论与建议
    5.4 本章小结
6 企业技术进步方式选择:创新人力资本匹配视角
    6.1 创新人力资本、企业创新方式与企业价值链
        6.1.1 技术创新方式与人力资本
        6.1.2 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链
        6.1.3 异质性创新人力资本与企业价值链
    6.2 异质性创新人力本对企业价值链影响实证检验
        6.2.1 计量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6.2.2 实证分析结果
        6.2.3 异质性与稳健性检验
        6.2.4 内生性问题的讨论
        6.2.5 实证检验主要结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不足与研究展望
        7.2.1 本文的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6)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比较优势的国际比较 ——基于中国与OECD主要国家专利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1.2.2 产业技术创新与竞争优势
        1.2.3 产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间技术创新差异
        2.1.2 产业间技术创新差异和产业技术范式
        2.1.3 国家制度环境、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
        2.1.4 专利作为衡量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维度
    2.2 分析框架与影响机制
        2.2.1 分析框架
        2.2.2 研发涉及知识的复杂性与合作机制
        2.2.3 技术创新的积累性与长期化行为激励
        2.2.4 相对技术生命周期与后发国家追赶
        2.2.5 研发的科学知识依赖性与国家科技基础
3 计量模型与研究设计
    3.1 变量选取
        3.1.1 显性技术比较优势指数
        3.1.2 研发涉及知识的复杂性
        3.1.3 相对技术生命周期
        3.1.4 研发的科学知识依赖性
        3.1.5 技术创新的积累性
    3.2 研究设计与计量模型
        3.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2.2 模型涉及到的变量名称、符号和含义
        3.2.3 计量模型
4 实证检验与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产业相对技术生命周期指标最高和最低的十种产品
        4.1.2 研发涉及知识复杂性指标最高和最低的十种产品
        4.1.3 技术创新的积累性指标最高和最低的十种产品
        4.1.4 研发的科学知识依赖性指标最高和最低的十种产品
    4.2 国家间产业创新差异与分行业描述性统计
        4.2.1 产业创新能力的国家间差异
        4.2.2 分行业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模型相关检验
        4.3.1 模型相关系数检验
        4.3.2 模型多重共线性检验
    4.4 模型回归结果与检验
        4.4.1 模型回归结果
    4.5 回归方程显着性和拟合优度检验
5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电力技术进步下中国电力结构低碳可持续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动态及综述
        1.3.1 技术系统可持续转型理论研究
        1.3.2 电力低碳可持续转型相关研究
        1.3.3 电力技术的成本进步研究
        1.3.4 电力系统规划优化研究
        1.3.5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和工具
        1.4.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技术进步下电力结构可持续转型理论及分析框架
    2.1 技术系统可持续转型理论
        2.1.1 技术系统结构及特征
        2.1.2 技术系统转型过程及阶段
        2.1.3 技术系统可持续转型
    2.2 电力结构的可持续转型
        2.2.1 电力系统组成及电力结构定义
        2.2.2 电力技术进步的发展及现状
        2.2.3 我国电力结构低碳可持续转型预期
        2.2.4 技术进步下的电力结构可持续转型过程
    2.3 技术进步下的电力结构可持续转型研究框架
        2.3.1 技术系统可持续转型的量化分析模型
        2.3.2 技术经济范式下的电力技术发展及进步趋势
        2.3.3 社会技术范式下电力多主体互动演化特征
        2.3.4 电力结构可持续转型过程动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平准化成本视角下电力技术进步及替代研究
    3.1 成本视角下的电力技术进步及技术替代
        3.1.1 电力技术的成本
        3.1.2 成本视角下的电力技术进步
        3.1.3 成本变化下的电力技术替代过程
    3.2 基于学习曲线平准化成本的电力技术进步模型
        3.2.1 电力技术进步的阶段
        3.2.2 基于学习曲线的电力技术成本演进方程
        3.2.3 平准化成本下的电力技术进步模型
        3.2.4 学习曲线平准化成本模型的求解
    3.3 成本视角下的电力技术进步及替代趋势研究
        3.3.1 我国电力技术发展及成本现状
        3.3.2 电力技术进步参数及情景设置
        3.3.3 电力技术学习曲线模型的构建
        3.3.4 电力技术进步的趋势分析
        3.3.5 电力技术进步下的电力技术替代情景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多主体互动的电力结构运行特征研究
    4.1 电力多主体关系及电力系统生产运行
        4.1.1 多主体关系下的电力系统
        4.1.2 电力结构发展决策及电力系统生产模拟
        4.1.3 考虑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时序生产模拟
    4.2 多主体互动下的电力系统生产模型
        4.2.1 基于多主体互动的生产模拟框架
        4.2.2 电力生产模块
        4.2.3 电网调度模块
        4.2.4 电力市场模块
        4.2.5 生产模拟流程
    4.3 我国电力运行特征及发展
        4.3.1 我国电力结构和技术现状
        4.3.2 能源资源及用电负荷特征
        4.3.3 我国电力运行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力技术进步下电力结构可持续转型过程研究
    5.1 电力结构可持续转型的动态过程
        5.1.1 电力结构发展的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
        5.1.2 电力技术进步对电力生产结构的影响
        5.1.3 基于生产模拟的结构运行特征反馈指标
        5.1.4 电力生产结构可持续转型的过程
    5.2 基于动态电力源-网综合规划的电力结构转型模型
        5.2.1 动态电力源-网综合规划模型框架
        5.2.2 规划的动态过程及优化目标
        5.2.3 动态电力源-网综合规划的约束条件
        5.2.4 动态电力源网综合规划的求解
    5.3 我国电力结构的可持续转型过程
        5.3.1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及电力需求预期
        5.3.2 电力结构可持续转型政策的情景设置
        5.3.3 我国电力结构可持续转型的情景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演化机理:智力资本整合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技术追赶相关研究
        2.1.1 技术追赶
        2.1.2 并购追赶
    2.2 双元创新相关研究
        2.2.1 双元创新
        2.2.3 并购与双元创新
    2.3 跨国并购整合研究
        2.3.1 跨国并购与资源整合
        2.3.2 跨国并购与智力资本整合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框架构建
    3.2 研究方法
        3.2.1 探索性案例研究
        3.2.2 研究对象
        3.2.3 数据收集与分析
    3.3 沈阳机床并购德国希斯案例素描
        3.3.1 案例背景
        3.3.2 并购及后续技术发展
    3.4 本章小结
4 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演化路径
    4.1 并购追赶路径模型
        4.1.1 并购追赶阶段划分
        4.1.2 并购追赶阶段特征
        4.1.3 并购追赶“阶段跃迁瓶颈”
    4.2 双元创新演化特征
        4.2.1 双元创新演化模式识别
        4.2.2 双元创新结构演化
        4.2.3 双元创新能力演化
    4.3 双元创新演化对并购追赶的瓶颈突破机理
        4.3.1 “跟随引进—吸收模仿”的瓶颈突破机理
        4.3.2 “吸收模仿—集成创造”的瓶颈突破机理
        4.3.3 “集成创造—主导领先”的瓶颈突破机理
    4.4 本章小结
5 并购追赶情境下的智力资本整合机制
    5.1 阶段性智力资本整合行为
        5.1.1 吸收模仿阶段的整合行为
        5.1.2 集成创造阶段的整合行为
        5.1.3 主导领先阶段的整合行为
    5.2 智力资本整合路径
        5.2.1 人力资本整合路径
        5.2.2 组织资本整合路径
        5.2.3 社会资本整合路径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智力资本整合的双元创新演化机理
    6.1 智力资本整合对双元创新的作用研究
        6.1.1 利用式创新中的作用机理
        6.1.2 “探索式创新”中的作用机理
        6.1.3 双元创新并进中的作用机理
    6.2 基于智力资本整合的双元创新演化集成模型
        6.2.1 智力资本整合的过程规律
        6.2.2 “智力资本—双元创新”作用机理的演化规律
        6.2.3 “资本整合—双元创新—并购追赶”的作用路径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CiteSpace分析
        1.2.2 关于知识资本的类型及促进创新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的相关研究
        1.2.4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相关研究
        1.2.5 国内外现有研究简要评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知识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基本理论
    2.1 知识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
        2.1.1 企业知识资本及其构成
        2.1.2 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的本质
    2.2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及其负效应
        2.2.1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的内涵
        2.2.2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的缘由
        2.2.3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的负效应
    2.3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内涵及成功标志
        2.3.1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内涵
        2.3.2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成功标志
    2.4 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研究范式
        2.4.1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知识资本视角的提出
        2.4.2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研究的E-D-I范式
    本章小结
第3章 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影响因素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知识资本因素梳理
        3.1.1 知识资本因素的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3.1.2 知识资本因素的资料编码
        3.1.3 知识资本因素梳理的结果及结论
    3.2 基于Rough集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知识资本因素约简
        3.2.1 知识资本因素的粗糙集信息系统构建
        3.2.2 知识资本因素的条件属性集约简
        3.2.3 知识资本因素约简的结果及结论
    3.3 基于Grey-DEMATEL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知识资本因素关系分析
        3.3.1 知识资本因素关系的分析模型构建
        3.3.2 知识资本因素关系的实证分析
        3.3.3 知识资本因素关系的灵敏度检验
        3.3.4 知识资本因素的关系分析
    3.4 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3.4.1 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矩阵
        3.4.2 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
    本章小结
第4章 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技术决策博弈
    4.1 基于“机会窗口”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技术决策时机
        4.1.1 技术决策的技术轨道“机会窗口”
        4.1.2 知识资本对技术决策的影响
    4.2 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的技术决策博弈模型
        4.2.1 技术决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与支付函数
        4.2.2 对称企业的技术决策动态博弈模型
        4.2.3 非对称企业的技术决策动态博弈模型
    4.3 基于ESS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技术决策的动态博弈分析
        4.3.1 技术决策的相关参数设置
        4.3.2 对称的行业内已有企业技术决策动态博弈分析
        4.3.3 对称的新进入企业技术决策动态博弈分析
        4.3.4 非对称企业的技术决策动态博弈分析
    4.4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技术决策的Matlab仿真
        4.4.1 技术决策的博弈仿真
        4.4.2 技术决策的影响因素数值算例
        4.4.3 技术决策的结论及建议
    本章小结
第5章 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市场选择
    5.1 基于异质市场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市场选择假设
        5.1.1 市场选择的市场类型
        5.1.2 知识资本对市场选择的影响
        5.1.3 市场选择假设
    5.2 基于市场均衡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市场选择模型
        5.2.1 市场选择模型构建
        5.2.2 市场选择模型算法
    5.3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市场选择模型分析
        5.3.1 市场选择的突破策略分析
        5.3.2 市场选择的影响因素数值模拟
    5.4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市场选择的结论及建议
        5.4.1 市场选择的结论
        5.4.2 市场选择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6章 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能力演进
    6.1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能力演进的问题描述
        6.1.1 能力演进的隐马尔可夫链
        6.1.2 知识资本对能力演进的影响
    6.2 基于HMM-Logistic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能力演进模型
        6.2.1 基于HMM的能力演进模型
        6.2.2 基于Logistic模型的能力演进知识资本因素
        6.2.3 基于HMM-Logistic模型的能力演进模型构建
    6.3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能力演进的变量设计及数据收集
        6.3.1 能力演进的变量测量
        6.3.2 能力演进的问卷设计
        6.3.3 能力演进的数据收集
        6.3.4 能力演进的数据分析
    6.4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能力演进的实证分析
        6.4.1 能力演进的HMM参数训练设计
        6.4.2 能力演进的HMM参数训练结果及分析
        6.4.3 能力演进的Logistic回归设计
        6.4.4 能力演进的Logistic回归结果及分析
    6.5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能力演进的结论及建议
        6.5.1 能力演进的结论
        6.5.2 能力演进的建议
    本章小结
第7章 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系统协同演进
    7.1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系统协同演进的平衡态及“B-Z”反应
        7.1.1 系统协同演进的自组织性
        7.1.2 系统协同演进的平衡态
        7.1.3 系统协同演进的“B-Z”反应
    7.2 基于“B-Z”反应的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系统模型
        7.2.1 系统的变量设计与序参量确立
        7.2.2 系统的动力学演进模型
        7.2.3 系统的知识资本阈值
        7.2.4 系统的序参量演进轨迹
    7.3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系统协同演进的Matlab仿真
        7.3.1 系统协同演进仿真的变量赋值
        7.3.2 系统协同演进的仿真设计
        7.3.3 系统协同演进仿真的结果及分析
    7.4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系统协同演进实证分析
        7.4.1 系统的知识资本阈值分析
        7.4.2 系统的序参量演进轨迹分析
        7.4.3 系统协同演进的结论及建议
    本章小结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
    附录 A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 B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
    附录 C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附录 D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技术决策仿真的Matlab程序
    附录 E 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能力演进调查问卷
    附录 F HMM Baum-Welch算法的Matlab程序设计
    附录 G HMM潜在状态分析的SAS程序设计
    附录 H Logistic回归的SAS程序设计
    附录 I 系统协同演进仿真的Matlab程序设计

四、信息技术范式的评价模型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价值创造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过程研究[D]. 欧春尧.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面向智能互联时代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战略和路径研究[D]. 刘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技术范式转换情境下产品架构适应性机制研究[D]. 蒋定洪.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5]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视角下后发国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彭伟辉. 西南财经大学, 2019(12)
  • [6]技术密集型产业研发比较优势的国际比较 ——基于中国与OECD主要国家专利数据分析[D]. 张秋霞.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
  • [7]技术范式转换下工程经验知识迁移的眼动追踪实验研究[J]. 李心雨,蒋祖华,管业勤,李赓. 管理工程学报, 2020(01)
  • [8]电力技术进步下中国电力结构低碳可持续转型研究[D]. 黄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并购追赶情境下的双元创新演化机理:智力资本整合视角[D]. 孙悦.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10]知识资本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路径锁定突破研究[D]. 张珍.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信息技术范式评价模型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