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AI软件包及其应用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AI软件包及其应用

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AI软件包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钱彩凌[1](2021)在《矿热炉电极筒盖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及数据遥传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电石行业中,电极管理对于矿热炉电极测长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目前矿热炉电极糊高度与石墨电极长度实时测量仍是空白。矿热炉电极测长装置一般位于电极筒盖中,电极筒盖相对位置与姿态会决定电极测长装置能否对电极进行正确测量,因此矿热炉电极筒盖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系统对于矿热炉电极糊高度与石墨电极长度实时测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矿热炉电极筒盖相对位置测量与姿态测量及数据遥传系统。首先依据功能需求设计了硬件电路,包含电源模块、CPU控制模块、超声波相对位置测量模块、姿态测量模块、3.3V-5V互转I2C驱动模块、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等。使用自底向上的方法完成姿态测量模块、相对位置测量模块和ZigBee无线数据传输模块的软件设计,在传输数据时为保证传输环境无干扰,采用一主多从的拓扑结构,初步设计了规约中的数据链路层与应用层,实现了数据的无线传输。最后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设计了主调度程序。还设计了对相对位置与姿态数据进行初步处理的软件包,最终所得实验数据满度误差在0.1%之内。软硬件运行结果表明矿热炉电极筒盖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及数据遥传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姜雪[2](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刘建猛[3](2021)在《基于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和科学不断发展与进步,移动机器人技术正在朝着一个更加自主、智能的方向发展。如今越来越多的移动机器人技术在生活中得到应用,这给人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移动机器人领域相当复杂,这是一个多学科交织在一起的领域。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决定着移动机器人功能的好与坏,所以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本文研究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对移动机器人硬件结构整体设计,对传感器数据的信息融合,对基于模糊控制算法控制器的设计,和移动机器人避障运动分析、相关程序的设计。移动机器人硬件整体结构设计主要基于实验室现有的非自主式移动机器人进行改进设计,设计移动机器人整体结构,对传感器系统进行选型和位置合理地分布。本文对多种信息融合算法进行分析,研究不同信息融合算法在移动机器人领域使用的优缺点,通过对多种信息融合算法的应用场景、算法实现复杂度等优缺点分析,利用模糊控制算法设计了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模糊控制器,提出了移动机器人遇到不同情况下障碍物的避障策略,在MATLAB仿真和实验中通过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避障应用验证了该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在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避障应用过程中,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共同获取外部环境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信息,姿态测量单元获取移动机器人的当前位姿。在实际系统运行时把各个传感器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预处理,设置相应的基于模糊控制的避障策略,然后将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输入到模糊控制器中进行数据处理,在仿真平台和实验过程中观察移动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下的避障行为和响应速度,经仿真和实验分析,该控制系统满足本课题设计预期目标,从理论和实践中验证了该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吴步[4](2021)在《基于ARM的室内安全监控系统》文中指出5G时代的到来给物联网应用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涵盖了智能交通、工业物联网、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慧农业等大部分领域,预计未来十年全球物联网将实现大规模普及。由于整个社会物联网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在室内安全监控领域上仍然有很大的需求空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室内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市面上的室内安全监控系统种类繁多,但是仍然存在着设备功能单一、数据查看不方便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ARM的室内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监控设备、终端采集设备、代理服务器三部分组成。终端采集设备采用STM32微控制器搭载μCOS-III实时系统设计,主要负责室内环境数据的采集,包括室内的烟雾、可燃气体、温湿度、环境光强、甲醛浓度等环境参数,并使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实现数据的传输。监控设备是用户的监控中心,采用基于ARM Cortex-A7内核搭建的硬件系统,通过对U-Boot、Linux内核及根文件系统的裁剪与移植实现了监控设备的Linux系统搭建,监控界面的设计采用基于C++编程语言的Qt开发,使用多线程的编程方法设计了多个监控子界面,包括视频监控与存储界面、终端数据监控界面、电器设备控制界面。在设备之间的通信上采用消息队列遥测传输协议(MQTT),通过对不同代理服务器的对比分析,最终采用在监控设备上移植Mosquitto代理服务器的方法,基于发布与订阅主题的方式实现监控设备与终端采集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本章最后搭建了测试环境,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和联动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分析,本设计实现了室内的视频监控与环境数据检测的协同工作,同时能够适用复杂的室内场景,满足人们对室内安全监控系统的安全需求。

罗兆荣[5](2021)在《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电动执行机构在电厂、石化、市政、核电、冶金、水利和煤化工等行业的过程控制中应用广泛,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动执行机构是工业控制系统中的重要执行单元,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位移或旋转角度的部件,工作过程为:接受来自远程或就地的控制指令(开关量、模拟量或数字量),通过对指令的解析,按照指令驱动电动机从而带动机械部件实现位移或角度变化,以达到工业控制系统对电动执行机构操作或自动调节的目的。随着自动化、信息化、可靠性技术的发展,用户对电动执行机构的的智能性、节能性、可靠性和安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发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对抢占国内高端市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电动执行机构机械部分的特点,设计完成了一种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系统阀门电动机使用SPWM调制技术的变频器驱动,主控制器由意法半导体32位ARM进行总体调度。系统采用变频驱动技术,实现阀门的缓开缓闭以避免锤击效应。采用在线检测技术对转矩、行程进行实时检测,实现阀门的精确控制和保护。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过程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采用SPI总线接口加总线板模式,实现多种总线通讯。应用静态FLASH堆栈技术,实现在线程序重载(IAP)。系统使用多圈绝对位置编码器对电动执行机构行程进行在线检测,通过ns级主循环和阀位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高转速时的精确位置控制和断电阀位不丢失。采用拉压传感器进行阀门转矩的全行程精密测量,通过OLED显示转矩百分比。设计了 SPI软硬件通讯接口,可实现ModBus、Hart、ProfiBus、FF等多种现场总线通信。设计大数据存储模型,将电动执行机构生命周期数据记录于板载RAM。通过Bootloader程序和用户应用程序,实现远程在线程序重载。系统还设置了重力传感器、USB接口、以太网接口等智能化接口,满足物联网需求。系统硬件、软件设计完成后,进行了功能模块测试;通过基本性能、EMC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验证了系统的整机功能和性能。

于树友,徐明生,王严,许芳[6](2020)在《基于MPC的三容水箱液位跟踪控制的快速实现》文中提出针对三容水箱系统大时滞、动态响应慢问题,研究了三容水箱系统的液位跟踪控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设计了三容水箱的液位跟踪控制器,并通过FPGA加以实现。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系统采用基于NiosⅡ嵌入式软核处理器的FPGA/SOPC方案,在基于FPGA和dSPACE的平台上,进行了实时联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FPGA的模型预测控制器能够实现对三容水箱系统的液位跟踪控制。该实验可应用于自动控制、过程控制等相关课程教学,方便高效,具有较好的实验演示效果。

苏彤[7](2020)在《基于SIMD-DSP的LU分解算法的优化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LU分解运算是密集型运算的经典算法,由于具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重要的应用价值,一直以来都处于核心地位。但是,当LU分解算法在SIMDDSP硬件平台上实现时仍会面临没有充分使用硬件运算单元与数据传输总线,内存访问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算法在硬件平台上的性能无法达到理想水平。由此可见,利用软件优化方法在硬件平台上实现LU分解依然值得研究。本课题基于国产SIMD架构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BWDSP1042,设计具有高精度、高实时性的LU分解算法库。本文首先介绍了 BWDSP1042处理器的内核结构、流水线、内存空间分配与指令系统,深入理解硬件特点是优化与实现LU分解并行算法的前提。其次,阐述了C语言版LU分解函数的设计过程,构建了算法的主体框架与运行环境。最后研究了基于BWDWP1042的汇编版LU分解算法,消除了矩阵乘法运算过程中的非连续访存,充分利用硬件运算资源与数据传输总线,通过软件优化的方式,加快了循环中任务间的通信,减少了因通信带来的访存延时和访存冲突,进一步提升了LU分解算法的性能。本文给出了 LU分解算法研究的详细过程,并与主流高性能DSP芯片TMS320C6678内部函数库的运行周期和运行时间进行对比。在测试用例相对全面的情况下,对C语言版本和汇编版本函数进行测试,确保函数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BWDSP1042平台实现的LU分解函数充分利用了 SIMD架构的特点挖掘算法的并行性,汇编版函数与串行版C函数相比,当矩阵点数为32*32时效率提升了 26.75倍,点数为64*64时效率提升了 34.61倍,点数为128*128时效率提升了 42.95倍。与TMS320C6678相比,当矩阵点数为128*128时,运行时间比接近内核频率比。C版函数与汇编版函数所有测试结果的误差均小于等于10-7数量级,远优于库函数设计指标要求的10-4数量级。该函数满足雷达实时信号处理领域对函数库高稳定、高精度以及高性能的工程需求。

贾熙[8](2020)在《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列车事件记录仪的设计》文中提出伴随城市轨道交通迅速发展,列车设备愈加复杂,设备故障排查难度逐渐增大。列车事件记录仪作为列车安全设备之一,记录列车设备实时运行状态,为列车故障分析以及运营维护提供数据支撑,具有法律依据。针对国外列车设备技术垄断,国内城轨列车事件记录仪记录数据不全面,存储器安全防护不够,数据安全系数不高等方面问题,研究一种软硬件可配置化、具有数据加密算法的列车事件记录仪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通过分析TCN列车通信网络特点,从列车实际数据源出发采用模块化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列车事件记录仪整体设计方案,并完成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在硬件部分采用一块母板和多块子板的方式可根据列车实际情况实现硬件灵活配置,并完成以AM3358为控制核心的主控模块、数字量DI采集模块、模拟量AI采集模块、MVB总线数据采集模块、通信接口模块、电源模块等硬件电路设计。软件部分通过分析列车事件记录仪软件体系特点,选用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作为系统平台。本文主要完成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开发与移植,MVB、DI等功能模块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应用主程序及各模块采集子程序设计。针对数据安全、数据完整性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专门运用于列车事件记录仪的ERM-ES加密算法,实现了记录仪数据加密转储功能。在实验室环境下搭建了模拟试验平台,对列车事件记录仪的各模块进行功能性测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事件记录仪在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可完成数据加密转存功能以及数据完整性验证,从而验证方案的切实可行,满足列车事件记录仪记录数据具有法律依据不容篡改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胡月华[9](2020)在《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从最开始的1G技术直到现在的4G、5G技术,无线通信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控制、航天等领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线通信技术克服了传统的有线通信其传输距离短、传输速率低、传输设备复杂等一些问题。基于以上无线通信的优点,将其应用到测量领域的数据传输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可以克服传统的测量设备存在的数据传输速率慢、易受监测区域的环境状况影响等弊端。目前微控制器应用较为广泛,STM32系列的微控制器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的应用在测量领域。LabVIEW也因具备强大的数据库以及硬件资源成为了测量测试领域重要的虚拟仪器被广泛使用。本文使用4G无线通信技术和STM32系列微控制器以及上位机LabVIEW相结合完成了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的设计,该系统既可以实现将监测数据利用4G网络高效稳定的发送,还能够实现对多个参数点同时进行测量。克服了传统测量系统的传输速率低、数据代表性差的弊端,能够适用在各种测量领域。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由下位机和上位机的软硬件设计共同完成。其中下位机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上位机包括数据接收模块。以STM32F103微控制器和SIM7600CE无线通信模块为核心组成下位机的硬件电路,使用Keil软件进行下位机的代码设计,使用LabVIEW软件作为上位机接收系统,这三部分共同实现一个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其中以STM32F103微控制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模块实现数据采集;以SIM7600CE为核心的数据传输模块实现通过4G网络的TCP通信协议远程传输监测数据;图形化的G语言LabVIEW软件作为上位机实现数据接收和处理并且在其前面板上显示测量结果。该系统能够实现远距离、多采集点的数据监测并快速可靠的传输监测数据,而且在上位机上能够实时的查看监测数据。可以广泛的用于各种工业领域进行信息的采集,对无线测量系统的改进起到推动作用。通过系统的测量测试结果可以得出该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能够实现设计要求。可以通过STM32F103主控模块实现对多个采集点的数据监测并通过4G网络实现监测信息的可靠传输而且能够在上位机的前面板上显示出测量结果。整个系统运行稳定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蔡世瑞[10](2020)在《基于X射线管老炼测试台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X射线因其优异的透射能力及其他优点,广泛的应用在医疗影像、安防检测、工业探伤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X射线的出光元件,X射线管的优劣从根本上决定了透射仪器的整体性能,所以对X射线管性能参数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X射线管老炼测试系统作为X射线管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设备,对球管质量的优劣以及使用寿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老炼测试系统主要由高压发生器和控制软件组成,控制系统涉及了控制策略,参数采集等一系列任务。目前控制方案大都采用高压电源系统配合示波器的半自动测试系统来进行测试,但是由于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极高,对操作人员的使用安全有很大的威胁,并且多通道示波器获取多个参数带来的成本提高,示波器通道有限不便扩展,示波器生成波形不便于在线分析处理等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可远程操控的X射线管老炼测试系统控制模型,并进行相关硬件的搭建和软件编写。控制系统主要由底层嵌入式控制系统和LabVIEW上位机组成,二者之间通过网络通信进行信息交互,协同完成自动化流程控制、波形采集、上位机波形显示等任务。嵌入式控制系统硬件以FPGA为主控芯片,配合一系列外围电路包括:隔离电路、AD电路、DA电路、传输控制电路、通信电路等。软件上使用Verilog硬件编程语言编写采样程序对高速AD芯片进行控制,实现对测试台高压电源脉冲波形进行快速采集,很大程度的还原脉冲波形的生成轨迹。FPGA内部搭建一个Nios II软核,自定义CPU和外设,实现Verilog语言与C语言的联合编程。在软核内移植并裁剪了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用以协调逻辑控制以及通信交互,极大方便开发人员的程序编写。使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一个上位机显示控制界面,通过网络通信实现对X射线管老炼测试台的远程控制。最后,配合示波器等工具验证了控制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功能完善,性能可靠,具有很好的应用和借鉴意义。

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AI软件包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AI软件包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矿热炉电极筒盖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及数据遥传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系统技术及方案设计
    2.1 矿热炉电极简介
    2.2 电极测长系统简介
    2.3 本系统的需求分析
    2.4 相对位置测量与姿态测量及遥传系统总体设计
        2.4.1 硬件总体设计
        2.4.2 软件总体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热炉电极筒盖结构及硬件设计
    3.1 电源模块设计
        3.1.1 总体电源的功耗估计
        3.1.2 +24V转+5V DC-DC电源设计
        3.1.3 +5V转+3.3V LDO电源设计
    3.2 主控模块设计
        3.2.1 微控制器的选型
        3.2.2 基于MSP430F5359 的主控制电路设计
    3.3 姿态测量模块及其电源控制
    3.4 I~2C模块设计
        3.4.1 I~2C简介
        3.4.2 I~2C电平转换原理设计
    3.5 矿热炉电极筒盖结构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MSP430指令系统
    4.2 软件规划
    4.3 软件主要实现的基本任务
    4.4 微处理器主程序设计
    4.5 各模块软件设计
        4.5.1 测距模块程序设计
        4.5.2 姿态测量模块程序设计
        4.5.3 TFT液晶屏模块软件设计
        4.5.4 数据遥传模块与主控板之间通信软件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调试校准与分析
    5.1 TFT液晶屏显示调试
    5.2 相对位置测量传感器校准调试
        5.2.1 校准平台
        5.2.2 相对位置数据校准
    5.3 姿态测量传感器调试
        5.3.1 调试准备
        5.3.2 数据与波形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基于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移动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1.2.2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嵌入式实时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2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2.1 移动机器人的体系结构
        2.1.1 机器人系统的整体结构
        2.1.2 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微处理器
        2.1.3 电源模块
        2.1.4 电机驱动模块
    2.2 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2.3 移动机器人的传感器系统
        2.3.1 超声波传感器及数据预处理
        2.3.2 激光雷达传感器及其预处理
        2.3.3 惯性测量单元及数据预处理
    2.4 移动机器人传感器分布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算法的系统设计
    3.1 模糊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
    3.2 基于模糊控制的避障策略
        3.2.1 移动机器人正前方遇到障碍物避障
        3.2.2 移动机器人侧面遇到单个障碍物避障
        3.2.3 移动机器人前方遇到多个障碍物避障
    3.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μC/OS-Ⅱ操作系统的移植和应用程序设计
    4.1 μC/OS-Ⅱ体系结构
    4.2 μC/OS-Ⅱ在 STM32F407VGT6 上的移植
    4.3 应用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仿真与实验测试分析
    5.1 MATLAB仿真分析
    5.2 实验测试分析
    5.3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基于ARM的室内安全监控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系统的整体设计与分析
    2.1 系统的设计需求
        2.1.1 系统的功能需求
        2.1.2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
    2.2 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
    2.3 系统的关键技术
        2.3.1 嵌入式开发技术
        2.3.2 无线通信技术
        2.3.3 MQTT通信协议
        2.3.4 图形界面开发
        2.3.5 代理服务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终端采集设备硬件设计
        3.1.1 终端采集设备选型
        3.1.2 SHT30温湿度传感器
        3.1.3 MQ-2烟雾可燃气体传感器
        3.1.4 BH1750环境光传感器
        3.1.5 甲醛传感器
        3.1.6 WIFI通信模块
    3.2 监控端设备硬件设计
        3.2.1 主控板的选择
        3.2.2 数据存储模块
        3.2.3 LCD显示屏
        3.2.4 摄像头模块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终端采集设备的软件设计
        4.1.1 开发环境搭建
        4.1.2 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移植
        4.1.3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4.2 监控设备Linux系统搭建
        4.2.1 交叉编译环境的搭建
        4.2.2 U-boot的移植
        4.2.3 Linux内核的编译
        4.2.4 根文件系统制作
        4.2.5 驱动程序的开发
        4.2.6 Qt开发环境搭建
    4.3 视频监控设计
        4.3.1 多线程的设计
        4.3.2 视频数据的采集
        4.3.3 监控图像的存储
    4.4 终端设备远程监控设计
        4.4.1 代理服务器的设计
        4.4.2 远程监控界面的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测试
    5.1 系统测试平台的搭建
    5.2 监控端设备测试
        5.2.1 用户登陆界面测试
        5.2.2 视频监控与存储测试
    5.3 终端设备远程监控测试
    5.4 终端设备运行测试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致谢

(5)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电动执行机构的技术状态
        1.2.1 国内电动执行机构技术状态
        1.2.2 国外电动执行机构技术状态
    1.3 电动执行机构发展趋势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总体设计
    2.1 电动执行机构结构及工作原理
    2.2 系统总体要求
    2.3 系统技术路线与设计原则
        2.3.1 系统技术路线
        2.3.2 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2.4 系统总体方案
        2.4.1 主控制模块
        2.4.2 变频和电源模块
        2.4.3 传感器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
        2.4.4 开关量反馈和输入模块
        2.4.5 模拟量反馈和输入模块
        2.4.6 人机接口模块
        2.4.7 总线接口模块
        2.4.8 数据存储及其他接口模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的变频设计
    3.1 阀门电动机特性及驱动需求
    3.2 变频器控制模型与技术方案研究
        3.2.1 变频器控制模型研究
        3.2.2 变频器技术方案研究
    3.3 变频器与系统控制器接口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的硬件设计
    4.1 硬件总体要求及设计
        4.1.1 硬件总体要求
        4.1.2 硬件总体设计
    4.2 主控制模块设计
    4.3 电源接口设计
    4.4 阀位在线检测模块设计
        4.4.1 阀位精确控制方法
        4.4.2 增量式绝对位置编码器结构及原理
        4.4.3 阀位自适应控制
    4.5 转矩在线检测模块设计
        4.5.1 转矩传感器测量原理
        4.5.2 电动执行机构转矩控制及阀门保护
    4.6 开关量反馈和输入模块设计
        4.6.1 开关量反馈部分
        4.6.2 开关量输入部分
    4.7 模拟量反馈和输入模块设计
        4.7.1 模拟量反馈部分
        4.7.2 模拟量输入部分
    4.8 人机接口模块设计
        4.8.1 就地按键输入部分电路
        4.8.2 OLED显示屏控制部分电路
        4.8.3 遥控器指令接收与发送部分电路
    4.9 SPI总线通讯接口模块设计
        4.9.1 SPI总线通讯接口数据交换过程及模型
        4.9.2 Profibus总线模块硬件设计
        4.9.3 SPI总线通讯接口设计
    4.10 其他接口模块设计
        4.10.1 调试参数及运行记录参数存储部分
        4.10.2 对外接口与扩展接口部分
    4.11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的软件设计
    5.1 软件总体要求及设计
        5.1.1 软件总体要求
        5.1.2 软件总体设计
    5.2 软件详细要求及设计
        5.2.1 显示部分软件
        5.2.2 电源检测部分软件
        5.2.3 主控制部分软件
    5.3 故障诊断技术工作流程及应用
        5.3.1 故障诊断工作流程
        5.3.2 故障诊断方法及应用
    5.4 SPI总线接口软件及设计
        5.4.1 主控制器SPI总线接口软件设计
        5.4.2 ProfiBus总线模块软件设计
    5.5 程序重载原理及软件设计
        5.5.1 程序重载原理
        5.5.2 程序重载软件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的调试及验证
    6.1 系统总体验证方案
    6.2 系统功能模块调试
    6.3 系统整机验证
        6.3.1 基本性能
        6.3.2 EMC试验
        6.3.3 长期运行稳定性试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本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致谢

(7)基于SIMD-DSP的LU分解算法的优化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现有SIMD_DSP对并行运算的支持
        1.2.2 LU分解算法在硬件平台中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2 关键技术及理论研究
    2.1 BWDSP1042处理器
        2.1.1 eC104+内核结构
        2.1.2 BWDSP1042流水线
        2.1.3 BWDSP1042指令系统
        2.1.4 BWDSP1042内存空间分配
    2.2 LU分解算法原理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C函数库的LU分解算法设计
    3.1 库函数设计
        3.1.1 库函数设计内容
        3.1.2 库函数设计指标
        3.1.3 库函数设计流程
        3.1.4 库函数编码规范
    3.2 C语言版LU矩阵分解函数设计过程
    3.3 LU矩阵分解函数C程序的仿真与验证
        3.3.1 实验环境搭建
        3.3.2 仿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BWDSP1042 的汇编版LU分解算法优化
    4.1 LU分解算法在BWDWP1042 中的优化
        4.1.1 LU矩阵分解并行算法设计
        4.1.2 LU矩阵分解在BWDSP1042 中的实现
    4.2 LU矩阵分解函数在ECS中的编写与调用
    4.3 LU矩阵分解算法理论周期与实际周期数
    4.4 本课题LU矩阵分解算法与TMS320C6678内LU矩阵分解算法对比
        4.4.1 周期与时间
        4.4.2 误差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列车事件记录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列车事件记录仪发展现状
    1.3 论文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列车事件记录仪总体方案设计
    2.1 TCN列车通信网络
    2.2 MVB多功能车辆总线
        2.2.1 MVB通信数据特点
        2.2.2 MVB帧及报文
    2.3 ERM采集数据分类
    2.4 ERM总体方案设计
        2.4.1 ERM系统组成
        2.4.2 ERM各模块设计方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ERM硬件设计
    3.1 ERM硬件总体架构
    3.2 ERM主控制板
        3.2.1 AM3358芯片
        3.2.2 主控制模块硬件设计
    3.3 电源模块硬件设计
    3.4 AI/DI信号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3.4.1 DI信号采集电路
        3.4.2 AI信号采集电路
    3.5 MVB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3.5.1MVB控制器D013
        3.5.2 D013外围电路设计
        3.5.3 MVB外源接口电路
    3.6 防护储存器模块
    3.7 通信接口电路
        3.7.1 以太网接口
        3.7.2 RS-232接口
        3.7.3 USB通信接口
        3.7.4 JTAG接口电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ERM软件设计
    4.1 软件总体架构
        4.1.1 ERM软件需求分析
        4.1.2 嵌入式系统的选择
        4.1.3 ERM软件总体架构
    4.2 ERM软件开发环境
        4.2.1 交叉编译环境
        4.2.2 TFTP服务器搭建
    4.3 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
        4.3.1 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架构
        4.3.2 引导加载程序
        4.3.3 嵌入式Linux内核
        4.3.4 Linux根文件系统
    4.4 ERM应用软件设计
        4.4.1 ERM主程序设计
        4.4.2 AI模拟量采集程序设计
        4.4.3 DI数字量采集程序设计
        4.4.4 MVB总线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5 ERM-ES加密转储算法
        4.5.1 ERM-ES加密转储算法结构
        4.5.2 ERM-ES加密转储算法实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平台搭建
    5.2 串口测试
        5.2.1 调试串口终端显示测试
        5.2.2 串口数据收发测试
    5.3 以太网测试
        5.3.1 以太网通信调试
        5.3.2 以太网功能测试
    5.4 采集功能测试
        5.4.1 AI、DI采集测试
        5.4.2 MVB数据采集测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2 下位机硬件电路设计
    2.1 主控芯片的选型
    2.2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2.2.1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2.2.2 时钟模块电路设计
        2.2.3 串口模块电路设计
    2.3 无线通信技术和通信协议简介
        2.3.1 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2.3.2 LTE网络架构
        2.3.3 TCP/IP通信协议
    2.4 无线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2.4.1 通信模块供电设计
        2.4.2 通信模块SIM卡设计
        2.4.3 通信模块指示灯设计
        2.4.4 电平转换模块设计
    2.5 PCB设计
    2.6 本章小结
3 下位机软件代码设计
    3.1 Keil简介及使用
    3.2 主控模块程序设计
        3.2.1 系统文件介绍
        3.2.2 ADC采集代码设计
        3.2.3 DMA传输代码设计
        3.2.4 串口UART代码设计
    3.3 无线通信模块程序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上位机程序框图设计
    4.1 上位机软件简介
        4.1.1 虚拟仪器简介
        4.1.2 LabVIEW简介
    4.2 LabVIEW程序框图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系统调试和结果分析
    5.1 下位机整体调试
    5.2 上位机程序框图调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X射线管老炼测试台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测试台控制系统相关技术综述
    2.1 Modbus协议
        2.1.1 Modbus协议简介
        2.1.2 Modbus协议内容
    2.2 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
        2.2.1 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
        2.2.2 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特点
        2.2.3 μC/OS-II嵌入式操作系统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X射线管测试台总体设计
    3.1 测试台总体设计
        3.1.1 测试台组成及布局
        3.1.2 测试台总体功能示意图
        3.1.3 测试台抗干扰设计
    3.2 X射线管测试台控制需求
        3.2.1 任务需求
        3.2.2 接口需求
    3.3 X射线管测试台控制系统框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测试台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 采样电路
    4.2 隔离电路
        4.2.1 数字信号隔离
        4.2.2 模拟信号隔离
    4.3 光纤传输电路
    4.4 通信电路
        4.4.1 RS485通信
        4.4.2 以太网通信
    4.5 FPGA外围电路
    4.6 PCB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件设计
    5.1 控制系统软件总体工作流程
    5.2 SOPC及 Nios II软核构建
        5.2.1 Nios II使用背景及简介
        5.2.2 Nios II软核构建
    5.3 μC/OS-II程序设计
    5.4 FPGA采样程序设计
        5.4.1 采样流程介绍
        5.4.2 FIFO配置使用
        5.4.3 采样数据处理
    5.5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5.5.1 串口通信软硬件搭建
        5.5.2 Modbus通信协议
        5.5.3 触摸屏通信
        5.5.4 变频器通信
    5.6 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5.6.1 网络通信程序编写
        5.6.2 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5.7 自动工作流程设计
    5.8 上位机软件设计
        5.8.1 LabVIEW介绍
        5.8.2 LabVIEW程序设计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控制系统实现与验证
    6.1 控制系统调试
        6.1.1 控制分机硬件实现
        6.1.2 控制分机调试
        6.1.3 整机联调
    6.2 系统性能测试
        6.2.1 波形显示处理
        6.2.2 测试台精度验证
        6.2.3 工作模式验证
        6.2.4 数据保存功能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四、《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AI软件包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矿热炉电极筒盖相对位置与姿态测量及数据遥传系统设计[D]. 钱彩凌.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3]基于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移动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 刘建猛.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基于ARM的室内安全监控系统[D]. 吴步.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5]智能变频电动执行机构的研究与设计[D]. 罗兆荣. 扬州大学, 2021(08)
  • [6]基于MPC的三容水箱液位跟踪控制的快速实现[J]. 于树友,徐明生,王严,许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0(07)
  • [7]基于SIMD-DSP的LU分解算法的优化与实现[D]. 苏彤.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8]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列车事件记录仪的设计[D]. 贾熙.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9]多参数无线测量系统研究[D]. 胡月华.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10]基于X射线管老炼测试台控制系统设计[D]. 蔡世瑞.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CAI软件包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