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例大学生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致病因素探讨

358例大学生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致病因素探讨

一、358例大学生口腔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发病因素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梁培军,徐峰,童赛伟,应灿[1](2022)在《清心泄火汤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44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又称阿弗他溃疡,是临床中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表现为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的数量、大小、形态各异的浅表性溃疡[1],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微量元素、社会心理等因素相关[2]。该病易在季节变化、饮食刺激下反复发作,

邓巧玲[2](2021)在《引火汤加减治疗肾阳亏虚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研究引火汤加减治疗肾阳亏虚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复发率,探索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有效并复发率低的中医药疗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旗下所有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的符合肾阳亏虚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诊断及纳入标准的108例患者。由Microsoft Excel 2016生成随机数字表,根据入组的先后顺序,分配随机号,按照奇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实验组予引火汤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疗程为5天。对照组选用维生素C片联合维生素B2片口服治疗,疗程5天。嘱患者疗程结束后2周内回院复诊。观察比较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记录治疗前后平均溃疡期及疼痛指数的变化,追踪受试者服用药物期间有无不良反应或不良事件发生,对痊愈、显效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了解疾病复发情况,比较两组复发率。使用SPSS 26.0及SPSSAU官网(https://spssau.co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中医方面:中医证候体征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体征积分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体征评分均较前降低,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单一中医证候体征评分上,烧灼感一项治疗前两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前降低,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其余单项中医证候体征评分治疗前两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前降低,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总体而言,实验组在中医证候体征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2.西医方面:在平均溃疡期方面,治疗前两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溃疡期均较前缩短,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在疼痛指数方面,治疗前两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指数均较前降低,两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3.疗效评价:西医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94.2%,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92.3%,对照组70.0%,两组之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4.复发率:对治愈、显效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记录复发例数,实验组总复发率22.2%,对照组总复发率52.9%,两组之间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5.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等情况。结论:实验组的引火汤加减以及对照组的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B2片治疗均可有效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两者对比,引火汤在减轻患者痛苦,缩短平均溃疡期,改善整体症状方面更具优势,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复发率。

危凯[3](2020)在《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粘膜最常见的溃疡类性疾病,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该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药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并运用养阴清热1号对其进行研究实验来研究其变化规律。养阴清热1号方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经验方,针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以及外周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值的表达量,探讨养阴清热1号方对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并且探究其作用机制,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文献研究口腔粘膜溃疡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就是复发性口腔溃疡,也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伴有疼痛,和功能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在不同的研究层面有很多学说,而且大多都有实验以及临床支持,都有一定的可参考性。主要观点认为与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口腔微生物菌群、饮食营养状态、免疫因素等原因有关。在治疗上方法众多,主要以改善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为主。CD4+、CD8+,T细胞亚群是发挥免疫效应功能的重要淋巴细胞,CD4+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起诱导和辅助的作用,CD8+起抑制和毒杀的作用,两大细胞亚群的变化方向互为对立协调。在正常情况下,各亚群之间作用互相拮抗而且达到平衡。当免疫功能失衡时,各淋巴细胞数量及比值发生紊乱,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临床研究与动物实验表明,复发性口腔溃疡可能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病名为“口疮”,主要原因在于津液气血、阴阳失调,热邪在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矛盾,养阴清热是治疗口疮病的根本。养阴清热的中药可以降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炎症因子的水平,同时可以上调患者T细胞亚群的水平。养阴清热1号方就是以养阴清热为立方思路,临床效果明确,因此进一步探讨养阴清热1号方对模型大鼠外周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值表达量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二、实验研究实验对象:清洁级SD大鼠60只,雌雄对半,为方便取材,大鼠喂养至体重200±20g。采用随机数方法分为6组,每组10只,雌雄对半。分别为取材组,预试验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正常组。、实验方法:取材组大鼠用于制备大鼠口腔黏膜抗原乳化液,取材后大鼠全部处死。参考以往的文献,制备大鼠口腔黏膜的抗原乳化液,对预试验组大鼠进行注射,确定造模成功后,再对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采用同样的方法造模。确定模型成功后,予以灌胃给药,情况如下:中药组生药18.23g/Kg/d;西药组维生素B12 54mg/Kg/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做干预;保证各组灌胃和造模时间相同。记录大鼠一般状态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体重饮水量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的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值的表达量。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实验前各组大鼠体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后各组大鼠体重均减少,且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模型大鼠口腔溃疡影响食量,从柱状图可看出模型组体重减少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中西药组大鼠体重减轻稍轻(P<0.05),说明治疗有效,且中药组与西药组体重相比相比无差异(P>0.05),说明中药缓解症状从而改善进食作用等同于西药组。(2)各组大鼠分笼喂养,实验前各组大鼠饮水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后各组大鼠饮水量均增加,且与正常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模型大鼠阴液亏虚则饮水量增加,模型组饮水量增加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中西药组大鼠水量增加较少(P<0.05),说明治疗有效,且中药组与西药组饮水量相比有差异(P<0.05),中药组饮水量稍低,说明中药缓解大鼠症状作用优于西药组。

赵梓芸[4](2019)在《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运用中医学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进行探讨,通过观察加味泻黄散对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症状改善情况,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诊断为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除剔除和脱落病例后,实际完成观察病例共61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口服加味泻黄散,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B2,疗程2周,于治疗第5天患者复诊时对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变化、疼痛指数进行评价,评估总体疗效,疗程结束后记录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对治疗有效病例,3个月后电话随访复发情况。对所得数据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其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有效率为70%,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主要症状改善: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均有降低(P<0.05),治疗组在改善溃疡面积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溃疡数目、溃疡充血及局部烧灼感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次要症状改善: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次要症状评分均有降低(P<0.01);对照组在干渴喜饮、大便、舌象方面评分下降(P<0.01),而口气热臭及食少纳呆方面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在改善干渴喜饮、大便、舌象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局部疗效比较:治疗组局部病损治疗率93.3%,对照组局部病损治疗率70.9%,治疗组局部病损治疗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溃疡愈合时间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溃疡愈合时间均有所缩短(P<0.05),但治疗组的时间明显缩短,优于对照组(P<0.01)。6.溃疡疼痛指数比较: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溃疡疼痛程度均有降低(P<0.01),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7.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复发率11.1%,对照组复发率37.0%,治疗组在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8.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未见明显异常,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加味泻黄散及维生素B2、维生素C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具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口腔溃疡症状及缩短病程,降低近期复发率,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

朱康徐[5](2020)在《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IL-17、IL-23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通过预试验验证免疫法制作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的方法;(2)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养阴清热1号方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机体的疗效及作用机理;(3)结合症状,进一步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中IL-17/IL-23的含量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养阴清热1号方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作用机制。方法(1)将购进的60只大鼠用随机数方法分为6组,其中1组大鼠共10只用于制备抗原乳化液,预试验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正常组各10只,雌雄对半。为方便取材以及造模,所有大鼠喂养至体重200±20g。(2)参考文献采用免疫学方法制备复发型口腔溃疡大鼠模型,预试验成功后,对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正常组大鼠采取同样的造模方法。给药按照中药组生药18.23g/Kg/d;西药组维生素B12 54mg/Kg/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正常组不做干预;保证各组灌胃和造模时间相同;(3)观察各组大鼠造模以及治疗前后的饮水进食情况以及一般状态。(4)规范按照试剂盒使用方法检测实验结束后各组大鼠的血清IL-17/IL-23含量;(5)使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预试验结果:预试验大鼠在第二次进行抗原乳化液注射后,逐渐出现食欲不振,活动量减少,目光呆滞的症状,饮水以及进食量下降,在完成抗原乳化液注射后,10只大鼠口腔均出现黏膜溃疡,数量及大小不等,大的直径约0.2cm,多位于口底,溃疡呈现浑浊的乳白色,附着有食物残渣,与周围界限不清;小的如针尖大小,颜色为白色,与正常黏膜界限明显。请专业口腔科医生进行诊视,确诊口腔溃疡。因此判定造模成功,该造模方法可靠。(2)各组与正常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说明造模成功且治疗后大鼠未恢复正常状态;维生素B12组、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01),可表明阳性对照药物和养阴清热1号方可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炎症反应,治疗有效;维生素B12组与中药组相比无差异(*P>0.05),可认为维生素B12和养阴清热1号方疗效相当。(3)在造模前,各组大鼠进食饮水量基本相同,精神状态佳,进行造模后,与空白组相比,其余三组大鼠均出现进食量以及饮水量减少,在给药治疗后,西药组与中药组大鼠进食量以及饮水量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1)通过免疫法可以成功制备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模型,且成功率较高,但是操作较为复杂。(2)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外周血中IL-17、IL-23的相对表达量有明显升高,这可能是溃疡发生的一个原因。(3)养阴清热1号方可以显着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症状,并且可能是通过降低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外周血中IL-17、IL-23的相对表达量,抑制炎症反应。

杜倩[6](2018)在《基于太阴病理论的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干姜疗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复发性口疮(RAS)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病因与发病机制至今不明,直接影响了对该病的认识、治疗及预防。饮食因素是该疾病的病因之一,探讨饮食干预在RAS的缓解、治疗以及预防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与指导价值;干姜为导师多年临床治疗RAS的经验用药,现代临床、动物实验以及药理学研究证明干姜对于该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尚未有临床试验进行客观论证。本研究以RAS日常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应用干姜治疗的随机临床试验,就以下内容进行展开研究:1,流行病学调查。大学生为RAS患病的高危人群,本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RAS的患病情况以及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的疾病分布,并对日常生活行为因素尤其是饮(水)食行为或习惯方面的患病情况进行研究,探讨在校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以及RAS与日常饮(水)食方面相关的影响因素以及危险因素;调查与口疮发作相关的诱发/加重性食物、饮食口味以及治疗、缓解方法,探讨对于该疾病具有特定诱发作用的某些食物以及应对方法。2,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小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干姜水煎浓缩物贴膜应用于RAS患者,初步探讨干姜对该病的作用效果,并通过检测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GF)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水平的变化,既辅助评价药效,同时可以对干姜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1,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足够样本,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基于调查对象自身近一年的情况。调查项目总共50项,基本项目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学历5项;第一部分内容包括是否曾患口疮、口疮的发作周期、大小、个数、愈合所需时间、治疗与缓解方法、加重或诱发口疮程度的食物或口味;第二部分包括口腔牙具佩戴与否、该疾病的家族史、过敏史、胃肠疾病史、刷牙情况、睡眠情况、焦虑情况等一般情况,第三部分内容包括饮食口味喜好、饮水喜好、荤素搭配、三餐规律情况,以及日常对咖啡、茶、酒、甜饮料、碳酸饮料、牛奶,食用油炸性、烧烤、甜品、雪糕、水果等食物的进食或者饮用频率情况等。2,于2017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国医堂中医门诊部临床收集RAS病例,设计临床对照试验,以干姜水煎浓缩物贴膜作为试验组(高剂量组),设计相同药物的十倍稀释量作为安慰剂对照组(低剂量组)。使用随机数字表对装有药膜的不透明信封进行随机编码,受试者与调查研究者对整个分配过程皆不可见。跟踪记录各病例用药前后的口疮疼痛变化以及口疮愈合时间信息,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口疮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例治疗前以及愈合初期唾液中EGF和TNF-α的浓度。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RAS 一般患病情况调查结果①此项流行病学调查共有1011名在校大学生参与,对近一年来研究对象口疮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的RAS患病率为29.38%。患病情况在性别、年龄、学历、BMI指数方面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297名RAS患者的口疮患病情况包括溃疡的发作频率、个数、溃疡创面大小以及愈合时间四个方面内容分别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RAS的患病类型主要为轻型RAS。(2)RAS日常饮食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①在一般影响因素方面,结果显示RAS的患病情况在家族史以及胃肠疾病两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诸如戴牙套、感冒、不良情绪、刷牙习惯、睡眠总时间、入睡时间等方面的RAS患病情况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在饮食影响因素方面,结果显示RAS患病情况在经常感觉口干/渴与否,具体食物中的油炸食物、甜饮料、碳酸饮料的摄入频率以及对坚果的进食喜好这五个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饮食因素诸如饮水喜好、冷热水情况、饮食荤素结构、饮食规律与否以及包括具体对于咖啡、酒、茶、冷饮、水果等方面的RAS患病情况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危险因素筛选结果显示,RAS家族史、熬夜、频繁饮用碳酸饮料、经常感觉口干渴是RAS患病的独立危险性因素,而喜欢吃坚果是RAS患病的保护性因素。④研究对象RAS与非RAS两组人群在日常饮食口味喜好方面的差别不大,更喜欢甘(甜)和辛(辣)口味。⑤此外,多数在校大学生存在刷牙习惯欠佳,经常感觉到压力、焦虑或紧张的不良情绪以及熬夜的现象。(3)口疮的诱发或加重因素以及治疗、缓解方法调查结果①近一年来曾患过口疮者共762名,在口疮的诱发或加重性食物以及饮食口味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菠萝以及辛(辣)口味可能对口疮具有诱发或加重的作用。②治疗方法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的研究对象在口疮发作时不会采取治疗,而会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相关的缓解方式来干预,其中,采用多喝水的方式用来缓解的人数最多;在采取的治疗方法中,主要是使用中药(成分)的药物治疗。③在口疮发作期,有超过一半的研究对象会特意进食水果。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否患有RAS,高频率进食水果的人群均显着高于低频率进食人群。然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尚不能认为高频率的进食水果对于RAS患病的降低有积极的作用。2临床试验研究结果(1)干姜对于RAS的临床作用效果①本研究共纳入病例59例,包括试验组30例,对照组29例。②干姜应用于RAS的疗效方面,试验结果显示:在VAS方面,干姜膜组(高剂量组)受试者在用药前后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而安慰剂组(低剂量组)受试者没有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受试者的溃疡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姜膜组(高剂量组)的受试者溃疡愈合所需时间的均值小于使用安慰剂膜(低剂量)的受试者的愈合所需时间均值。③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副作用)方面,对观察期内所有受试者可能有关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反馈。(2)干姜对RAS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干姜与安慰剂(干姜低剂量)的两组RAS受试者在口疮愈合后唾液中EGF浓度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但干姜膜组的EGF平均浓度显着低于安慰剂膜组的平均浓度水平(P<0.05)。两组RAS受试者在口疮愈合后唾液TNF-α平均浓度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使用干姜膜的受试者唾液中TNF-α的水平显着低于使用安慰剂膜的平均浓度水平(P<0.05),提示使用干姜对于TNF-α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1)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的RAS患病率为29.38%。(2)RAS与日常饮食行为关系密切。结合本研究结果提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应注意多饮水,减少对碳酸饮料、甜饮料与油炸食物的摄入,可适当增加坚果的摄入。口疮患者应避免或减少摄入菠萝和辛辣食物;在平时以及溃疡发作期对水果的摄入应谨慎,同时注意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3)干姜对疼痛缓解以及创口愈合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在研究的剂量范围内,高剂量的作用疗效优于低剂量。干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口疮愈合,干姜组在愈合后唾液中EGF的浓度水平更低也印证了这一点,同时干姜对TNF-α的释放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黏膜损伤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口疮较快愈合。干姜对RAS的治疗作用可能与镇痛和TNF-α抑制相关。意义(1)本研究通过对在校大学生RAS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对日常饮(水)食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探讨日常饮食干预RAS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一定的发展与指导意义。(2)本研究对干姜应用于RAS的临床疗效以及疗效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对该病的发展认识与临床治疗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RAS的药物研究及机制研究亦起到一定的发展作用。

张慧敏[7](2017)在《克罗恩病和肠白塞病鉴别诊断分析及评分模型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及目的: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与肠白塞病(Behcet disease,BD)均是慢性反复发作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鉴别困难。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分析CD和肠BD的临床表现、内镜学资料、影像学及病理特征,CD和肠BD肠组织中IL17A水平,并建立CD和肠BD的评分模型,以期望有助于两者鉴别诊断。研究方法:第一部分:(1)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在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29日连续诊治的CD和肠BD患者临床资料,共纳入128例CD和128例肠BD。运用SPSS 22.0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内镜特点、影像学特点和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其中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对于P<0.05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行多因素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2)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29日在我院手术的6例肠BD、8例CD及5例对照肠道组织的IL17A水平,结果采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并运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此部分采用GraphPad Prism 5.0软件进行分析。第二部分: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在2004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29日诊治的临床资料齐全(临床表现、内镜资料、影像学及病理学完整)的24例肠BD和53例CD患者,采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分类变量)和t检验(连续性变量)行单因素分析,对于P<0.20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 stic回归建立二者鉴别诊断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弃一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以上采用SAS 9.3软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1)CD和肠BD临床资料的多因素结果显示:CD中的男性比例较肠BD显着增多(OR=1.986,95%CI 1.116~3.532,P=0.02);CD更容易出现肠狭窄(OR=20.4,95%CI 3.9~107.5,P<0.001),而肠BD更容易出现口腔溃疡(OR=0.006,95%CI 0.001~0.064,P<0.001)、生殖器溃疡(OR=0.006,95%CI<0.001~0.079,P<0.001)及皮肤病变(OR=0.068,95%CI 0.005~0.961,P=0.047);内镜下肠BD更容易出现回盲部病变(OR=0.220,95%CI 0.060~0.810,P=0.023),而CD更容易出现不规则溃疡(OR=6.362,95%CI 2.077~19.487,P=0.001)、炎性息肉(OR=23.003,95CI 4.076~129.835,P<0.0001)及铺路石样改变(OR=15.388,95CI 1.278~222.354,P=0.032);影像学上黏膜面息肉样隆起在CD的发生率较肠BD明显升高(OR=9.412,95%CI 1.966~45.045,P=0.005);病理上单因素分析CD肉芽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肠BD(20.4%vs 0,P=0.013)、并且CD固有膜淋巴细胞浸润更重(25.5%vs 3.7%,P=0.024),但多因素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D和肠BD组IL17A每高倍视野下阳性细胞数均显着升高(15 vs 5,11.5vs5,P<0.05);CD组IL17A每高倍视野下阳性细胞数虽比肠BD组多(15vs 11.5),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P=0.3635)。2、评分模型共纳入的指标包括口腔溃疡、类圆形溃疡、回盲瓣口溃疡、末段回肠溃疡及肠狭窄。其中前三者各赋予-1分,后两者各赋予1分,若总评分大于0分,诊断为CD,反之为肠BD,所得ROC曲线下面积为0.9638,其诊断肠BD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95.83%、83.02%、71.9%、97.8%、87.0%、5.68、0.05,诊断 CD 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3.02%、95.83%、97.8%、71.9%、87.0%、19.9、0.18。弃一交叉验证法所得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7。研究结论:CD和肠BD的鉴别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但肠组织中IL17A水平在CD和肠BD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商榷,本研究的评分模型可为二者的鉴别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

万晓曼[8](2016)在《大学生复发性阿弗它溃疡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大学生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发病因素,并且观察实施联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口腔门诊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患者11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B1组(观察组55例)以及常规治疗组B2组(对照组55例)。临床选择B1组采取发病因素干预+药物治疗的方法,临床选择B2组采取单纯药物治疗的方法。观察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大学生发生RAU的原因主要是情绪心理失调,体质因素导致自身免疫抵抗力下降,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关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观察对比临床疗效以及疾病复发率发现,B1组明显优于B2组(P<0.05)。结论大学生复发性阿弗它溃疡采用发病因素健康教育干预加中西药联合治疗的方法较单纯给药常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高复发率低,对防治阿弗它溃疡具有积极的应用意义。

徐雪莲[9](2015)在《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试验研究,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四川省中医院老年病科门诊收集的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标准和脾胃虚寒证辨证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以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对照组以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天。停药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西医局部病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及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临床痊愈的病例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口腔溃疡的复发情况。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两组就诊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在溃疡面积、溃疡数目、溃疡充血、溃疡疼痛、烧灼感主症方面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溃疡面积、溃疡充血、溃疡疼痛、烧灼感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全身症状如倦怠乏力、畏寒、大便、食欲(P<0.05),而对照组对全身症状改善不明显(P>0.05)。(2)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西医局部病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4)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5)对临床痊愈的病例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2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有显着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口腔局部与全身的症状,近期复发率较低,安全性好。

吕琨[10](2014)在《口疡清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疗效及对IL-2水平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观察孙勤国教授经验方“口疡清方”治疗辨证属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患者血清IL-2水平的影响,探讨口疡清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可能作用机制,探索一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好、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的中医药疗法。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中医门诊确诊为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患者,共80例,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80号,随分配至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疡清方(黄连,生地,丹皮,紫草,当归,藿香,升麻,甘草),药材由武汉市第三医院中药房提供,并由中药炮制室统一煎制,取汁300ml,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给予甘草锌颗粒5g/次,3次/天,水冲服。治疗一周后,评价其局部病损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检测患者血清IL-2水平的变化,随访了解其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对所得数据使用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平均溃疡期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溃疡期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疼痛指数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指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证候体征的比较:治疗组各项证候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部分证候体征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以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4.局部病损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8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6.远期疗效的比较:治疗组半年内复发率8.1%,对照组半年内复发率18.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血清IL-2水平的比较:两组患者IL-2水平均增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IL-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P>0.05)。8.安全性比较: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口疡清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能够缩短患者溃疡愈合时间,减轻疼痛,减少复发率,在局部病损及中医证候方面疗效显着,且能促进患者血清IL-2的分泌。试验中无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安全性能高,值得临床推广。

二、358例大学生口腔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发病因素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58例大学生口腔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发病因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清心泄火汤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44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2.1 中医证候积分
        2.2.2 疼痛评分
        2.2.3 溃疡愈合时间
        2.2.4 溃疡复发率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3.3 2组患者溃疡愈合时间、溃疡复发率比较
4 讨论

(2)引火汤加减治疗肾阳亏虚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研究
        一、溯源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分型及中医治疗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研究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三、治疗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
        四、统计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比较
        二、疗效指标观察
        三、安全性分析
第三章 讨论
    第一节 立题依据
    第二节 肾阳亏虚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一、理论源流
        二、病机所在
        三、治法治则
    第三节 引火汤
        一、陈士铎生平
        二、引火汤来源
        三、方药分析
        四、加减化裁
        五、现代应用
    第四节 研究结果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治疗前实验数据分析
        三、治疗后实验数据分析
    第五节 问题及展望
        一、本研究可取之处
        二、不足之处
        三、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序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现状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
        1.1 病因
        1.2 病机
        2.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论治
        2.1 风热乘脾
        2.2 心火上炎
        2.3 脾胃积热
        2.4 虚火上炎
        2.5 肝火上炎
        2.6 气血两虚
        3.养阴清热法治疗口疮病的研究
        3.1 养阴清热方剂的临床应用
        3.2 养阴清热中药的药理作用
    二、西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研究概况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断
        2.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
        2.1 黏膜屏障功能受损
        2.2 口腔微生物菌群
        2.3 饮食营养状态
        2.4 免疫因素
        2.5 其他因素
        3.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3.1 局部治疗
        3.2 漱口水治疗
        3.3 口服药物治疗
        3.4 激光疗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内容和目标
        1.1 研究内容
        1.2 目标
    2 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药物制备
        2.3 主要仪器及仪器情况
        2.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 方法
        3.1 预实验和模型建立
        3.2 动物造模及分组
        3.3 样本采集
    4 统计分析
    5 结果
        5.1 大鼠状态
        5.2 大鼠体重变化
        5.3 大鼠饮水量变化
        5.4 大鼠血清CD3+含量
        5.5 大鼠血清CD4+、CD8+含量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分析和中医药治疗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目的
2.临床资料
    2.1 病例收集
    2.2 诊断标准
        2.2.1 西医诊断标准
        2.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脱落病例的处理
    2.8 终止标准
3.研究方法
    3.1 样本量计算
    3.2 病例分组
    3.3 治疗方案
        3.3.1 一般基础治疗
        3.3.2 药物治疗
    3.4 观察指标
        3.4.1 一般性资料
        3.4.2 疗效性指标
        3.4.3 安全性指标
        3.4.4 不良反应
    3.5 疗效评定标准
        3.5.1 中医证候积分疗效评定标准
        3.5.2 局部病损疗效评定标准
        3.5.3 近期疗效判定
    3.6 不良事件的处理
    3.7 伦理学原则
    3.8 统计学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病例完成情况
    4.2 一般情况
    4.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3.1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评分比较
        4.3.2 两组治疗前后次要症状评分比较
        4.3.3 两组中医证侯总积分比较
        4.3.4 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
    4.4 西医局部疗效比较
        4.4.1 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4.4.2 疼痛指数比较
        4.4.3 西医局部病损治疗率
    4.5 近期疗效比较
5 讨论
    5.1 西医对ROU的研究
        5.1.1 西医病因探讨
        5.1.2 ROU的西医治疗
        5.1.2.1 药物治疗
        5.1.2.2 物理治疗
    5.2 中医对ROU的认识
        5.2.1 古代中医对ROU的认识
        5.2.2 现代中医对ROU的认识
    5.3 立论依据
        5.3.1 ROU与脾胃伏火的关系
        5.3.2 导师对ROU的认识
        5.3.3 治疗原则及选方用药
        5.3.4 方解及制方特色
    5.4 对照组选药依据
    5.5 研究结果分析
        5.5.1 一般情况分析
        5.5.2 统计结果分析
        5.5.3 安全性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临床病例观察表
附录二 随机数字表
附录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IL-17、IL-23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序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
        1.1 心脾积热
        1.2 肝郁化火
        1.3 脾胃湿热
        1.4 肾阴亏虚
        1.5 脾胃虚弱
        1.6 气血亏虚
        2.传统中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论治
        2.1 .心脾积热
        2.2 肝郁化火
        2.3 脾胃湿热
        2.4 肾阴亏虚
        2.5 脾胃虚弱
        2.6 气血亏虚
    二、当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与治疗
        1.当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论治
        2.针灸以及刺络放血等方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3.其他外治法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现代研究
        1.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流行病学现状
        2.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学研究现状
        2.1 微量元素锌与维生素缺乏
        2.2 免疫功能紊乱
        2.3 精神因素
        2.4 口腔菌群变化、病毒感染等有关。
        2.5 消化道疾病
        3.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现状
        3.1 口服药物治疗
        3.2 局部用药
        4.IL-17、IL-23在复发性口腔溃疡领域中的研究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研究
    1 内容和目标
        1.1 研究内容
        1.2 目标
    2 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药物制备
        2.3 主要仪器及仪器情况
        2.4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3 方法
        3.1 预实验
        3.2 动物造模及分组
        3.3 样本采集
        3.4 样本检测方法
    4 统计分析
    5 结果
        5.1 ROU大鼠模型制备状况
        5.2 大鼠状态
        5.3 大鼠血清IL-17和IL-23含量的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养阴清热1号方的组方特点
    2.养阴清热1号方方中药物的药理作用
    3.养阴清热1号方对ROU大鼠血清中IL-17、IL-23 表达量的影响
    4 结论
    5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以养阴清热为中心的复发性口腔溃疡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6)基于太阴病理论的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干姜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综述一 复发性口疮的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干姜的化学成分与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第一节 高校大学生复发性口疮患病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1 目的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问卷调查
        2.3 调查方法
        2.4 伦理学要求
        2.5 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 不同性别、年龄的RAS患病情况
        3.3 不同学历RAS患病情况
        3.4 BMI指数与RAS的患病情况
        3.5 RAS者的患病情况
        4 小结
        5 讨论
        5.1 调查对象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靠性
        5.2 大学在校生RAS患病情况
        5.3 性别差异与患RAS的关系
    第二节 高校大学生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查
        1 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问卷内容
        2.3 调查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因素与RAS患病情况的相关性
        3.2 饮食相关因素与RAS患病情况的相关性
        3.3 复发性口疮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4 小结
        5 讨论
        5.1 RAS与睡眠因素
        5.2 RAS与刷牙习惯因素
        5.3 RAS与日常饮食因素
    第三节 高校大学生口疮的诱发因素及治疗、缓解方式的研究
        1 目的
        2 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诱发口疮发作或加重的食物与口味分析
        3.3 对口疮采取的应对方法情况研究
        4 小结
        5 讨论
        5.1 口疮与饮食的关系
        5.2 口疮与水果
        5.3 口疮与维生素
        5.4 RAS的治疗药物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
    第一节 干姜贴膜对复发性口疮疗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
        1 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受试者收集
        2.2 治疗方法
        2.3 随机方法
        2.4 药物干预
        2.5 疗效观察指标
        2.6 局部疗效评价标准
        2.7 伦理学要求
        2.8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受试者VAS变化
        3.3 愈合时间比较
        3.4 不良反应
        4 小结
        5 讨论
        5.1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的应用
        5.2 干姜治疗口疮的古今文献
        5.3 干姜对RAS的治疗作用探讨
        5.4 干姜中医学功效的现代实验研究阐释
        5.5 干姜与生姜药理成分含量差异
        5.6 《伤寒论》中干姜的应用特点
    第二节 干姜治疗前后唾液因子EGF和TNF-α的变化
        1 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样本采集
        2.3 ELISA法测定唾液样本EGF及TNF-α含量
        2.4 随机分组方法
        2.5 治疗方法
        2.6 治疗评价
        2.7 疗效判定
        2.8 统计分析
        2.9 伦理学要求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的分析
        3.2 治疗前两组唾液EGF、TNF-α浓度水平
        3.3 治疗前、后两组唾液EGF浓度水平变化情况
        3.4 治疗前、后两组唾液TNF-α浓度水平变化情况
        4 小结
        5 讨论
        5.1 ELISA基本原理
        5.2 唾液对于口疮疾病检测的意义
        5.3 EGF的性质、特点以及与RAS的关系
        5.4 TNF-α的性质、特点以及与RAS的关系
        5.5 正邪气角度分析EGF与TNF-a的表达在RAS中的关系
        5.6 干姜的量效关系研究
结语
特色与创新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个人简介

(7)克罗恩病和肠白塞病鉴别诊断分析及评分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克罗恩病和肠白塞病鉴别诊断分析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克罗恩病和肠白塞病鉴别诊断评分模型的建立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2
    (内镜图片) 附录3
    (影像学图片) 个人简历 致谢

(8)大学生复发性阿弗它溃疡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疗效判断标准[1]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 临床研究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2.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2 诊断标准
        1.2.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2 西医分型标准
        1.2.2.3 中医辨病诊断标准
        1.2.2.4 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1.2.3 纳入标准
        1.2.4 排除标准
        1.2.5 剔除标准
        1.2.6 脱落标准
        1.2.7 终止标准
        1.2.8 不良事件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设计
        1.3.2 治疗方法
        1.3.2.1 一般基础治疗
        1.3.2.2 药物治疗
        1.3.2.3 给药方法及疗程
        1.3.2.4 注意事项
    1.4 观察方法
        1.4.1 一般性资料
        1.4.2 安全性指标
        1.4.3 疗效性观察项目
        1.4.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4.4.1 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1.4.4.1.1 评价指标
        1.4.4.1.2 评价指标分级
        1.4.4.1.3 评价标准
        1.4.4.2 西医局部病损疗效评价标准——DP分级法
        1.4.4.2.1 评价指标
        1.4.4.2.2 评价指标分级
        1.4.4.2.3 评价标准
        1.4.4.3 远期疗效判定标准
        1.4.5 安全性评价
        1.4.5.1 安全性评价标准
        1.4.5.2 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1.4.6 统计分析方法
    1.5 研究结果
        1.5.1 治疗前临床资料比较
        1.5.2 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1.5.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1.5.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1.5.2.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1.5.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比较
        1.5.2.5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溃疡期、疼痛指数比较
        1.5.2.6 两组患者西医局部病损总疗效比较
        1.5.2.7 两组临床痊愈患者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
    1.6 安全性评价
    1.7 脱落及剔除病例
2. 讨论
    2.1 现代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2.1.1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1.1.1 免疫因素
        2.1.1.2 系统疾病相关因素
        2.1.1.3 感染因素
        2.1.1.4 遗传因素
        2.1.1.5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
        2.1.1.6 环境因素
        2.1.1.7 其他
        2.1.2 对本病治疗的认识
        2.1.2.1 局部治疗
        2.1.2.1.1 局部药物治疗
        2.1.2.1.2 局部物理治疗
        2.1.2.2 全身治疗
        2.1.3 对照组选药依据
        2.1.4 预防
    2.2 祖国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2.2.1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2.2.2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认识
        2.2.3 现代中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病因病机的认识
        2.2.4 现代中医家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治疗的认识
    2.3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
        2.3.1 复发性口腔溃疡与脾胃之间的联系
        2.3.1.1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
        2.3.1.2 从中医学的角度看
        2.3.2 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加药
        2.3.2.1 病因病机
        2.3.2.2 辨证加药
        2.3.3 漱服法在本病中的应用
    2.4 加味黄芪建中汤的方解及药理研究
3 结论
4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三 随机分组表
    附录四 病例观察表

(10)口疡清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疗效及对IL-2水平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1.7 终止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一般资料
        2.3 治疗方法
        2.4 观测指标
        2.5 疗效评定标准
        2.6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两组患者治疗后平均溃疡期的比较
    2. 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指数的比较
    3. 两组患者治疗后单项证候体征积分的比较
    4. 两组患者治疗后局部病损疗效的比较
    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6. 远期疗效的比较
    7.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2 水平的比较
    8. 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西医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
    2. 中医学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认识
        2.1 中医学病名归属
        2.2 病因病机
    3. 口疡清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立论依据及组方原则
    4. 口疡清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致谢

四、358例大学生口腔复发性阿弗它溃疡发病因素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清心泄火汤治疗心脾积热型复发性口腔溃疡44例[J]. 梁培军,徐峰,童赛伟,应灿.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01)
  • [2]引火汤加减治疗肾阳亏虚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研究[D]. 邓巧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影响的研究[D]. 危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4]加味泻黄散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伏火证)的临床观察[D]. 赵梓芸.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养阴清热1号方对复发性口腔溃疡大鼠血清IL-17、IL-23水平影响的研究[D]. 朱康徐.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基于太阴病理论的复发性口疮饮食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干姜疗效评价[D]. 杜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克罗恩病和肠白塞病鉴别诊断分析及评分模型建立[D]. 张慧敏.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02)
  • [8]大学生复发性阿弗它溃疡联合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万晓曼. 中国校医, 2016(11)
  • [9]加味黄芪建中汤漱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徐雪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1)
  • [10]口疡清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心脾积热证)的疗效及对IL-2水平影响的研究[D]. 吕琨.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358例大学生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致病因素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