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ORBA实现集装箱检验系统分布式结构的网络连接

使用CORBA实现集装箱检验系统分布式结构的网络连接

一、利用CORBA实现集装箱检查系统分散结构网络连接(论文文献综述)

贾明皓[1](2020)在《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时域天文学、系外行星搜寻、空间碎片监测是当今天文及相关应用的研究热点方向,由此需要天文观测设备有更高分辨率、更灵敏的探测能力,并且可以更持续地监测目标。这些需求需要天文设备硬件技术和自主观测控制软件技术配合发展。为了获得更好的视宁度、更长的观测时间,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设备会选择在高原、极地、太空等环境建设,这些环境人类难以常驻,决定了设备必须支持自主观测的能力,并可以被远程控制。同时,天文观测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并向网络协同观测的趋势发展。为了减少人员维护成本,集中统一管理,提高观测效率,需要加强远程自主观测的发展,建设一个更高层次的网络观测平台。另一方面,望远镜口径越来越大,设备模块越来越多,层级越发复杂,为了降低使用复杂度,兼顾不同使用场景,并且加强数据采集和故障分析平台的建设,需要建设具备多接口层次的控制软件系统。相比于国际上BOOTES、LCOGT等项目中成功实施智能化的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组网,国内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际存在一定差距。国内已有围绕RTS2技术,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圆顶结合气象站自动化控制、量子1.2米望远镜天文成像端控制系统,LAMOST及丽江2.4m望远镜升级改造等方向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有各个单位围绕各自设备开展对远程自主观测技术的探索,包括对南极天文观测,空间碎片观测平台,大型望远镜观测设备自主控制等,但在完全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观测,以及望远镜组网观测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的突破。本文围绕南极天文台的进一步建设、空间碎片监测网的组建、以及WFST拼接相机控制子系统这些新课题开展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首先对于小型望远镜种类多,设备不尽相同,需要提高软件实现的复用性,从自上而下的角度对业务进行建模;对于南极天文,需要增加远程控制的稳定性,在高延迟低带宽的卫星网络下提高控制效能;对于空间碎片监测灵活的观测需求,要完善远程自主观测控制的构架,采用更先进的框架开发,完善自主观测过程,为站点组网打好基础;对于国内首个大型拼接相机的硬件平台,需要针对其多种使用场景提出完备的控制平台方案。本论文首先明确了自主观测和控制的重要性,介绍了国内外自主观测控制技术发展现状,并介绍了南极天文、空间碎片监测和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这三个需要重点发展自主观测技术的场景。本文对自主观测以及远程控制的整体架构做了定义:硬件设备层、设备控制层、观测控制层、用户服务层。为了降低模块开发复杂度,本文对设备控制层中的不同设备模块做了通用化的定义和设计,对典型设备模块做状态机分析和故障场景分析,对自主观测业务做建模,论述了一般化的观测业务,对自主观测流程中的调焦、平场、导星提出实现方案。对于南极天文,本文在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等项目中实现了一套远程自主观测控制框架,对框架依赖的RTS2技术做了分析,介绍了 RTS2的接口扩展方法以及面向远程自主观测的模块开发。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在南极高延迟低带宽网络条件下主-从架构的远程控制。该框架可以作为南极天文台运控的原型。对于碎片观测,本文分析其业务及所需功能,明确其组网构架,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望远镜自主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实现了碎片自主观测的业务功能,并以兴隆碎片观测望远镜为例,提出一种云量分析方案,用于完善自主观测的天气判断。对于恒星观测模式,实现了碎片目标信息提取方法。对于WFST相机控制系统,本文设计其远程控制框架,基于微服务的设计思想,划分设备功能模块和业务模块,并对相机、配置、数据存储等关键模块做了初步设计。针对拼接相机的特点,设计基于MEF(multi-extension FITS)的文件存储方式,兼顾了对现有天文软件的兼容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如下:1)完善了自主观测平台的一般化架构定义和功能设计,提炼了南极天文以及碎片观测涉及的望远镜的各设备模块特性,给出了基本属性、状态机、故障事例的定义与分析。对于自主观测业务流程也加以分类并介绍了实现方法。基于RTS2框架,提出基于REDIS对其消息接口做扩展,并将RTS2和Tornado WEB服务框架结合,针对南极低带宽高延迟网络,构建了南极天文设备组网运行控制的原型。2)针对碎片观测业务,基于ZeroMQ和Protobuf的观测控制框架(RACS2)完成了首个碎片自主观测控制平台,配合Python脚本灵活使用,很好地满足碎片观测的功能需求。3)针对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大型望远镜拼接相机,对其远程控制平台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场景的功能需求和关键约束,对相机控制做了多层次多接口形式的设计,基于微服务的思想将功能模块做拆分,方便模块独立开发和调试。

程村[2](2019)在《集装箱货物X光透视图像分类识别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集装箱X光透视成像是集装箱检查的必要手段。计算机智能审图是实现集装箱检查智能化的必由之路,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分类识别算法是智能审图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由于集装箱装载货物比较多,透视扫描生成的图像比较大,基于按区域识别的想法,本文首先研究了图像分割算法。从基于图的分割方法出发,研究了新的图切能量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动态图融合的自动分割算法,在集装箱货物透视图像上进行了分割实验,取得了好的效果。探讨了用分割的方法解决一箱多货问题的思路。用传统分类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组合模板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并结合WTA哈希、语义树方法提高算法的性能。针对集装箱货物图像类内方差大,特征分布不集中的特点,提取大量代表性典型图像块,并对它们训练组合模板支持向量机,识别阶段用WTA哈希的方法进行识别,避免了大量的卷积运算。用语义树的方法可以在分类层级与准确率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研究,使用当前图像分类效果很好的152层Res Net网络,提出了根据Logits相关性进行自适应调节权重的中间层监督方法,提出了用聚类Loss对交叉熵Loss进行加强的方法,并用语义树的方法在网络末端同时计算不同HS Code层级的分类Loss并输出所有层级的分类结果,实验表明这些创新点能够使分类准确率在152层Res Net基础上有所提高。考虑集装箱运输均有报关告单信息这个特点,用Triplet网络研究了报关单对比算法,提出了分布Loss与加强Triplet Loss的改进方法。实验验证了Triplet网络用于报关单对比的有效性,及分布Loss与加强Triplet Loss对Triplet方法改进的有效性。提出了在线训练的方法与负样本训练的方法。在线训练使模型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负样本训练则能提升少量夹带货物的识别准确率。实际使用中达到了比较实用的效果。根据海关比较关注少量夹带货物的特点,提出一个异物检测的概念,并给出了基于报关单对比和语义预测的异物检测算法。对可能的改进方向进行了思考,指出基于高级语义与语用级对比的报关单对比与异物检测研究方向。

王红[3](2012)在《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与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集装箱运输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它能确保货物运输安全,缩短装卸时间,节省货物包装,简化运输手续,是20世纪的“运输革命”。湛江市集装箱物流发展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腹地经济刺激了湛江市集装箱物流的发展,湛江市集装箱物流发展面临发展契机;另一方面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缺乏统一的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本文基于此,从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结合现代物流理论和前沿的信息技术,构建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与评价研究的具体研究思路为:在进行了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首先从政府、电子口岸、海关、公路、铁路、码头、物流企业、金融保险等几个方面阐述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进一步加强湛江市物流信息化存在问题;然后,从定量分析湛江市集装箱物流量,定性分析平台信息需求、平台功能需求等三个方面对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进行需求分析;随后,系统分析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原则、战略目标、关键技术、功能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及软硬件设计,其中,功能设计包括集装箱物流跟踪子系统、报关报检一关两报子系统、电子商务子系统、港航EDI中心系统、行业管理子系统、增值服务子系统等的功能定位;最后,利用基于熵权分析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法对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方案进行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方案总体水平是良,说明此构建方案合理,并提出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实施建议,对区域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石岭[4](2011)在《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文中指出集装箱运输在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货损货差、保证运输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贸商品结构的不断变化,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的扩大,加速了全球集装箱化的进程。建设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充分挖掘运输潜力,不断提高运输效率,以有限的运输能力和运力资源完成更多的运输任务,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效益和铁路运输效益的提高。本文紧密结合我国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的特点和经营管理、运输组织的需要,主要研究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研究了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集装箱信息化的现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探讨了现有业务流程和信息系统的不足和缺陷,对照国外铁路集装箱运输和集装箱海运的发展状况,得出建设集装箱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2)研究了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业务流程,对现有集装箱办理流程进行分析,结合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以及物流中心的建设规划,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3)通过业务流程规划,分析了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及关键要素,研究了系统的组成框架、物理架构、逻辑架构和功能结构。4)作为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着重研究了智能化场站建设,研究了如何将无线射频识别、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应用到系统建设中。5)设计了数据交换平台,针对站内数据共享、路内数据交换、路外企业电子数据交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数据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侯宝臣[5](2011)在《基于无线局域网络的工业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猛,其应用领域也在拓宽。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与有线网络有相比,无线网络特点明显。它具有组网成本低,维护费用低、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强等特点。鉴于无线局域网络的上述种种优点,把无线局域网络与工业现场的控制与管理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无线局域网络的监控系统。可以解决传统工业线场布线困难、移动性差、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差等缺点,从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是无线网络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安全性、稳定性方面的欠缺。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和可靠性传输机制来解决这方面的不足。文章将从无线局域网监控系统的软件、硬件方面展开全面的讨论与研究,进而得出该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关键技术。系统硬件方面,通过对各种无线网络技术特点进行对比,采用了符合wi-fi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包括无线网卡和接入点来进行无线网络的组建。为了方面扩展和管理,采取依赖中心基础设施的无线网络组网模式。系统软件主要采用分布式架构,符合COBBA规范,以利于系统的可扩展、跨平台等特性。为了增强系统的安全性,采用了基于数字签名的安全机制,同时,采用了开源软件OpenSSL,以降低开发难度。

张琼露[6](2009)在《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在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中,系统管理的网络设备大多是异构型、多制造厂商的设备,综合网络管理就是面对异构的软件系统、异构的网络设备而进行的网络管理。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是OMG组织分布对象处理与集成框架。其基本目的在于开发分布式对象技术及其对象管理规范,建立应用系统的通用集成框架,在分布异构的环境下实现基于对象软件的可重用、可移植和互操作。本文基于华为T2000网元管理系统,利用CORBA中间件技术提出一个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根据目前网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个分布式综合网络管理系统,把现有独立存在的网元系统综合成一个功能齐全、面向未来的综合网络管理系统。在分析了网络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的基础上,利用CORBA技术面向对象、分布式、跨平台、可扩展等特性,完成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和系统管理四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同时根据目前网络管理系统领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中间件技术实现网络管理系统的思想和策略。测试表明,所做系统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智能性,方案正确,设计合理,符合实际需求;但在不同厂商的兼容上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李和平[7](2005)在《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物流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提高物流的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反应能力,为物流客户提供有关物流的增值服务。物流管理与作业的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区别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重要标志之一。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能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完成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物流信息平台整合了企业、货主、公路、铁路、港口、银行、海关、工商税务等多个信息系统,通过物流信息平台能实现以上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传递,满足不同客户的信息需求,提高了物流系统的效率。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应用系统将主要是建立在面向对象的、分布的、异构的、自治的环境中的多层应用系统,系统主要由一个个分布式对象组成,对象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可以跨越平台,独立于网络协议、编程语言和软硬件平台,实现相互通信,协同工作。 分布式组件技术一般用来处理大型的程序开发,基于组件的开发是当今桌面系统的主流技术。分布式Web技术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一种结合,也是一种多层分布式应用。当前,Web的开发应用正向分布式结构的方向发展,分布式应用屏蔽了系统中存在的异构性,提供了分布式对象间的互操作性。分布式对象技术已经成为建立服务应用框架和软件构件的核心技术。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 给出了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体系结构和总体结构; (2) 介绍并分析了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主要功能及其实现方法; (3) 对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网络数据库应用技术进行阐述,并给出了对分布式数据库查询的方法; (4) 分析了分布式对象技术和组件技术,并结合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重点分析了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的两种主流技术路线:COM/DCOM技术、CORBA技术; (5) 对XML的应用方法进行了研究;

文临丰[8](2005)在《基于CORBA的VTS系统信息网络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水上交通量的不断增大,我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各自独立工作的现状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局限性,因此,利用信息网络化技术实现VTS系统之间以及与其他相关系统的信息交换已成为VTS领域当前的热门课题之一,这是一项很有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工作。 本文利用CORBA技术,结合我国VTS系统的特点,研究并提出了基于CORBA的VTS系统信息网络化解决方案。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1.分析了我国VTS系统的特点。针对其中的系统异构性问题,寻求分布计算 技术来解决。 2.比较分析了当前主流分布计算技术,鉴于CORBA技术在VTS系统应用中的 优势,采用了VTS系统信息网络化的CORBA解决方案。 3.根据分布式系统和CORBA技术的原理,对基于CORBA的分布式VTS系统的 结构和模块划分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 4.研究了VTS系统信息交换的标准数据格式,并用UML类图分析设计了分布 式VTS系统的软件接口。 5.通过微机上的实验,验证了CORBA传输VTS数据的可行性。 理论分析和微机实验表明,基于CORBA的分布式VTS系统的研究将对VTS系统信息网络化工程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为我国早日实现VTS系统信息网络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王福华[9](2004)在《基于J2EE的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第三方物流、物流园区的兴起,我国的传统物流企业逐步转型,国内物流产业的竞争逐步加剧。面对国内外的竞争对手,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纷纷提出相互合作,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思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者们开始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相关问题,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一些学者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及企业联盟的概念、本质、形成机理等,并分析了其管理问题。 本文在分析目前物流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物流企业的生命周期模型,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和运行过程。基于用技术解决商业问题的思路,对组建和运行虚拟物流企业所必需的信息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J2EE的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在介绍J2EE平台及其组件技术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基于J2EE的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讨论了基于J2EE的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框架,实现了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刘胤兵,张丽,康克军[10](2002)在《CORBA技术在集装箱检查系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中 ,采用了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控制对集装箱透视图像的采集、存储和检查。系统采用多种硬件平台和软件环境 ,并采用以太网连接各站。传统的站间网络连接由套接字技术实现 ,不仅开发难度大 ,而且系统难以扩展升级 ,不能适应海关用户的实际需求。采用 CORBA技术实现网络连接 ,可以降低研制开发难度 ,提高系统的灵活性。把对象的请求与对象的实现分开 ,二者之间的连接细节由对象请求代理器完成。用户不需要关心连接细节 ,所以可以集中精力于实现和优化系统逻辑功能 ,从而满足海关用户的多种需求。

二、利用CORBA实现集装箱检查系统分散结构网络连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CORBA实现集装箱检查系统分散结构网络连接(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天文设备观测概述
        1.1.1 自主观测战略意义
        1.1.2 自主观测的发展
    1.2 南极天文观测
        1.2.1 观测优势
        1.2.2 南极天文台建设
        1.2.3 南极天文运行控制平台
    1.3 空间碎片监测
        1.3.1 空间碎片监测概况
        1.3.2 国内外建设
        1.3.3 空间碎片全球联测网
    1.4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远程自主观测技术
    2.1 观测系统架构
    2.2 天文设备的抽象与控制
        2.2.1 望远镜装置
        2.2.2 调焦设备
        2.2.3 滤光片设备
        2.2.4 焦面设备
        2.2.5 圆顶设备
        2.2.6 环境信息设备
        2.2.7 授时设备
        2.2.8 电源管理
    2.3 自主观测流程
        2.3.1 一般化观测模型
        2.3.2 自动调焦流程
        2.3.3 平场测量流程
        2.3.4 导星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南极天文的远程观测控制
    3.1 基于RTS2与EPICS框架的开发
        3.1.1 RTS2核心类开发
        3.1.2 RTS2和EPICS集成
        3.1.3 RTS2的WEB接口分析
        3.1.4 基于REDIS的消息推送模块
    3.2 远程控制服务技术
        3.2.1 服务设计原则
        3.2.2 远程控制服务基础架构
        3.2.3 基于Tornado的网络服务
        3.2.4 数据实时更新技术
        3.2.5 多用户访问的约束
        3.2.6 接口设计的幂等性
        3.2.7 服务代理
        3.2.8 网络服务前端技术
    3.3 通用信息采集管理
        3.3.1 日志搜集
        3.3.2 进程管理
    3.4 南极天文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实现
        3.4.1 南极亮星巡天望远镜
        3.4.2 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碎片观测望远镜观测平台
    4.1 业务与架构定义
        4.1.1 设备控制层
        4.1.2 观测控制层
        4.1.3 服务接口层
    4.2 基于RACS2框架的自主观测实现
        4.2.1 RACS2简介
        4.2.2 RACS2模块设计
        4.2.3 RACS2设备模块支持
        4.2.4 望远镜校准模块
    4.3 云量分析
        4.3.1 图像特征提取
        4.3.2 数据标记
        4.3.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
        4.3.4 基于云量识别结果的自主观测
        4.3.5 改进方向
    4.4 碎片数据处理技术
        4.4.1 处理流程
        4.4.2 实现方案
    4.5 基于Sentry的应用异常监控平台
        4.5.1 平台功能简介
        4.5.2 应用平台部署
        4.5.3 软件集成方法
    4.6 平台组网设计
    4.7 碎片自主观测的实现
        4.7.1 硬件接口适配
        4.7.2 系统实测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相机控制系统
    5.1 系统构架
        5.1.1 需求及约束分析
        5.1.2 架构设计
    5.2 设备控制层
        5.2.1 相机通信协议
        5.2.2 相机控制软件开发工具包
        5.2.3 焦面热控与真空维持
    5.3 综合控制服务
        5.3.1 配置服务
        5.3.2 监控预警
    5.4 相机数据存储
        5.4.1 CCD编号信息
        5.4.2 FITS文件存储
        5.4.3 坐标系统
    5.5 对外控制接口
        5.5.1 接口形式
        5.5.2 接口安全性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WFST相机原始数据FITS头定义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2)集装箱货物X光透视图像分类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相关基础算法
        1.3.1 支持向量机算法
        1.3.2 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反向传播学习算法
        1.3.3 深度学习中的卷积神经网络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2章 基于动态图融合的图像分割算法
    2.1 基于图的图像分割算法
    2.2 基于动态图融合的分割算法
        2.2.1 一种新的基于Mumford-Shah模型的图像分割模型
        2.2.2 基于动态图融合的自动分割算法
        2.2.3 基于动态图融合的交互式分割算法
        2.2.4 基于动态图融合的活动轮廓分割算法
    2.3 集装箱货物透视图像分割及应用展望
第3章 基于组合模板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
    3.1 概述
    3.2 组合模板支持向量机
    3.3 WTA-hash快速算法
    3.4 用HS Code语义树找最优分类
    3.5 实验与结论
第4章 基于中间层监督和语义树的深度学习分类算法
    4.1 概述
    4.2 深度学习介绍
        4.2.1 学科关系介绍
        4.2.2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
        4.2.3 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识别领域的进展
        4.2.3.1 Alex Net模型
        4.2.3.2 VGGNet模型
        4.2.3.3 Inception模型
        4.2.3.4 Res Net模型
        4.2.3.5 Dense Net模型
        4.2.3.6 深度监督网络 DSN(Deeply Supervised Nets)
    4.3 基于中间层监督和语义树的分类模型
        4.3.1 模型架构
        4.3.2 模型的Loss函数
        4.3.2.1 分类Loss
        4.3.2.2 聚类Loss
    4.4 实验
    4.5 讨论与总结
第5章 基于Triplet网络的报关单对比算法
    5.1 概述
        5.1.1 报关单对比的概念与意义
        5.1.2 报关单对比的技术背景
        5.1.3 报关单对比算法思路
    5.2 主干网络
        5.2.1 Triplet网络
        5.2.2 基于Triplet网络的特征提取器
        5.2.3 交叉熵Loss
        5.2.4 Focal Loss
        5.2.5 Distribution Loss
        5.2.6 Triplet Loss及其变种
        5.2.7 加强的Triplet Loss
        5.2.8 原型实验
    5.3 报关单对比算法
        5.3.1 算法框架
        5.3.2 特征模型库建立与在线更新
        5.3.3 负样本训练
        5.3.4 在线更新的实验
        5.3.5 负样本训练实验
        5.3.6 算法性能分析
    5.4 应用分析
第6章 后记、总结与展望
    6.1 对困难问题的再思考
        6.1.1 用HS Code作为图像类别存在的一个问题
        6.1.2 分类的困境
    6.2 异物检测
        6.2.1 用Triplet网络训练特征提取器
        6.2.2 预测异物区域
        6.2.3 实验
    6.3 总结本文工作与创新点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外集装箱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物流信息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2.2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需求分析
    3.1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量预测分析
    3.2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信息需求分析
        3.2.1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基本用户介绍
        3.2.2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用户信息需求分析
        3.2.3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公共信息需求分析
    3.3 湛江市装箱物流信息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第4章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设计
    4.1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设计的原则
    4.2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战略目标
    4.3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分析
        4.3.1 基于XML/EDI异构数据交换技术
        4.3.2 安全技术
        4.3.3 货物跟踪技术
        4.3.4 数据智能分析技术
        4.3.5 数据通信与交互技术
    4.4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设计
        4.4.1 电子商务子系统
        4.4.2 集装箱物流跟踪子系统
        4.4.3 报关报检一单两报子系统
        4.4.4 港航EDI中心系统
        4.4.5 行业管理子系统
        4.4.6 增值服务子系统
    4.5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逻辑结构设计
    4.6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软硬件设计
第5章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方案的评价
    5.1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5.1.2 平台构建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5.2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构建方案评价模型的建立
        5.2.1 平台构建方案评价的基本步骤
        5.2.2 平台构建方案评价模型计算
        5.2.3 平台构建方案评价结果分析
    5.3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实施的建议
        5.3.1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步骤
        5.3.2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模式
        5.3.3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保障体制
        5.3.4 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推广策略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参加的科研情况
附录

(4)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外集装箱运输信息化现状
    1.2 我国铁路集装箱信息化现状
    1.3 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
    1.5 本文内容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铁路集装箱运输及信息化分析
    2.1 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趋势
        2.1.1 铁路集装箱场站管理
        2.1.2 集装箱动态管理
    2.2 集装箱物流中心与铁路集装箱运输体系的关系
        2.2.1 组织体系
        2.2.2 企业化运作
        2.2.3 物流中心的作用
    2.3 需求分析
        2.3.1 系统建设目标
        2.3.2 业务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业务流程规划
    3.1 业务流程现状分析
        3.1.1 现行集装箱作业流程
        3.1.2 现行集装箱单证流转描述
        3.1.3 现行集装箱业务流程问题分析
    3.2 业务流程规划原则
        3.2.1 充分考虑铁路运输组织要求
        3.2.2 满足铁路运输生产全局性要求
        3.2.3 充分发挥物流中心优势
        3.2.4 贯彻智能化场站的设计思想
        3.2.5 贯彻企业化管理思想
    3.3 业务流程规划
        3.3.1 门外业务流程
        3.3.2 门检业务流程
        3.3.3 门内业务流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信息系统架构
    4.1 信息系统架构
        4.1.1 设计原则
        4.1.2 设计关键要素
        4.1.3 系统框架
        4.1.4 平台设计
        4.1.5 系统逻辑架构
        4.1.6 系统物理架构
        4.1.7 系统功能架构
        4.1.8 本文研究侧重点
    4.2 本章小结
第5章 智能化场站技术应用研究
    5.1 RFID技术
        5.1.1 组成和原理
        5.1.2 技术特点
        5.1.3 技术方案
    5.2 差分GPS技术
        5.2.1 组成和原理
        5.2.2 技术特点
        5.2.3 技术方案
    5.3 地理信息系统
        5.3.1 组成和原理
        5.3.2 技术特点
        5.3.3 技术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据交换平台
    6.1 平台概述
    6.2 系统分析
    6.3 数据交换内容
        6.3.1 和上级单位之间的数据交换
        6.3.2 EDI电子数据交换
        6.3.3 站内信息集成
    6.4 技术实现方式
        6.4.1 数据交换系统分层结构
        6.4.2 消息传输内容
        6.4.3 数据传输过程
        6.4.4 EDI系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内容
    7.2 主要结论
    7.3 论文创新点
    7.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无线局域网络的工业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WLAN 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意义
        1.3.1 有线网络的局限性
        1.3.2 选择无线工业以太网
    1.4 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系统硬件平台的选型与搭建
    2.1 无线局域网络的通信的几种标准简介
        2.1.1 蓝牙技术
        2.1.2 HomeRF
        2.1.3 ZigBee
        2.1.4 IEEE802.11 协议族
    2.2 系统硬件平台的选型和搭建
        2.2.1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组件
        2.2.2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
        2.2.3 系统的硬件架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
    3.1 系统的安全性
        3.1.1 SSID
        3.1.2 基于MAC 的ACL(Access Control List)
        3.1.3 基于数字签名的WLAN 安全机制的实现
        3.1.4 MD5 简介
        3.1.5 SHA-1 算法描述
        3.1.6 OpenSSL 简介
    3.2 系统的稳定性
        3.2.1 无线网络的构成
        3.2.2 数据的异常处理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ORBA 的系统软件设计
    4.1 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
    4.2 分布式系统的对象模型
    4.3 主流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比较
    4.4 CORBA 简介
        4.4.1 CORBA 定义
        4.4.2 CORBA 基本工作原理及特点
    4.5 系统的软件架构和实现
        4.5.1 服务器的设计分析
        4.5.2 服务器线程池的设计和实现
        4.5.3 可靠性传输的设计与实现
        4.5.4 文件传输模块的实现
        4.5.5 系统日志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应用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发展现状
    1.5 本文内容安排
第2章 相关技术
    2.1 SDH原理
        2.1.1 SDH传输体制
        2.1.2 SDH概念
        2.1.3 SDH帧结构
        2.1.4 SDH常见交换设备功能模块组成
        2.1.5 SDH交换设备的逻辑功能模块
    2.2 CORBA原理
        2.2.1 CORBA概念
        2.2.2 CORBA特点
        2.2.3 CORBA体系结构
    2.3 Q3接口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管理系统分析
    3.1 T2000网元管理网络管理系统需求
    3.2 网络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3.3 网络管理系统分析
        3.3.1 结构分析
        3.3.2 技术分析
    3.4 用例描述
    3.5 系统总体业务流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
    4.1 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4.2 网络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4.2.1 网络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
        4.2.2 网络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4.3 网络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4.3.1 配置管理功能
        4.3.2 故障管理功能
        4.3.3 性能管理功能
        4.3.4 系统管理功能
    4.4 网络管理系统部分流程
        4.4.1 配置管理流程
        4.4.2 故障处理流程
        4.4.3 网络维护流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整体类结构实现
    5.2 配置管理模块的实现
    5.3 故障管理模块的实现
    5.4 性能管理模块的实现
    5.5 系统管理模块实现
    5.6 交互模块实现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网络管理系统的测试
    6.1 软件测试
    6.2 测试环境
    6.3 测试方案设计
        6.3.1 CORBA接口启动测试
        6.3.2 CORBA接口打开测试
        6.3.3 单元测试
        6.3.4 集成测试
    6.4 测试结果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存在问题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7)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动态
    1.4 论文的体系结构及研究内容
        1.4.1 论文的体系结构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总体框架
    2.1 物流的基本概念
    2.2 物流的划分
    2.3 物流信息系统
    2.4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
        2.4.1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业务模式
        2.4.2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模式
        2.4.3 其它增值服务
    2.5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及开发环境
        2.5.1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总体结构
        2.5.2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开发环境
    2.6 安全技术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布式对象与多层体系结构
    3.1 分布式结构
        3.1.1 分布式对象的体系结构
        3.1.2 分布式系统的优点
        3.1.3 分布式结构的发展趋势
    3.2 多层体系结构
    3.3 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体系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组件及.NET编程技术
    4.1 组件技术
        4.1.1 组件概述
        4.1.2 几种有代表意义的组件模型
        4.1.3 三种组件模型的比较
    4.2 .NET编程技术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5.1 远程处理框架和 ADO.NET
        5.1.1 .NET远程处理框架
        5.1.2 ADO.NET
    5.2 XML技术
        5.2.1 XML的特点
        5.2.2 XML和 HTML的比较
    5.3 分布式数据库在物流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分布式编程技术
    6.1 分布式式处理概述
    6.2 WEB SERVICE-.NET FRAMEWORK下的分布式处理技术
        6.2.1 WEB服务
        6.2.2 WEB服务在分布式处理中的应用
        6.2.3 N层模型下客户机消费 WEB服务
    6.3 基于.NET FRAMEw0RK的N层构架设计
        6.3.1 分层模型
        6.3.2 常用的N层模型设计
    6.4 .NET FRAMEWORK下的层间(远程)传输对象及技术
    6.5 N层分布式数据处理架构模型
        6.5.1 全部在服务器上完成显示
        6.5.2 扩展中间层
        6.5.3 移动数据处理到客户机
        6.5.4 将更新回送给服务器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CORBA的VTS系统信息网络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 VTS的现状
    1.2 VTS系统信息网络化的必要性
    1.3 VTS系统信息网络化的要求
    1.4 关键技术的选择
第2章 分布计算系统
    2.1 分布计算系统的概述
        2.1.1 分布计算系统的概念
        2.1.2 分布计算系统的优点
        2.1.3 分布计算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区别
    2.2 分布计算系统的模型
        2.2.1 分布计算系统的结构模型
        2.2.2 分布计算系统的通信模型
    2.3 分布计算系统的资源管理
        2.3.1 数据一致性
        2.3.2 负载平衡
第3章 CORBA分布式对象技术
    3.1 CORBA原理
        3.1.1 CORBA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3.1.2 ORB核心作用
        3.1.3 可移植对象适配器(POA)
    3.2 CORBA的通信模型
        3.2.1 对象引用的传递与解释
        3.2.2 通用 ORB互通协议
        3.2.3 CORBA的通信方式
    3.3 CORBA服务
        3.3.1 命名服务
        3.3.2 事件服务
        3.3.3 通知服务
第4章 CORBA在 VTS领域的应用
    4.1 我国VTS的系统特点
        4.1.1 异构性
        4.1.2 数据量大
        4.1.3 分散性
        4.1.4 动态实时性
    4.2 主流分布计算技术的比较
        4.2.1 Sun的 J2EE
        4.2.2 Microsoft的 DNA 2000
        4.2.3 相关性比较分析
    4.3 CORBA应用于 VTS的优势
    4.4 VTS信息网络化的CORBA解决方案
第5章 基于 CORBA的分布式 VTS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结构
        5.1.1 系统的体系结构
        5.1.2 功能模块划分
    5.2 系统接口设计
        5.2.1 设计目标和原则
        5.2.2 数据格式标准化
        5.2.3 接口设计和说明
    5.3 系统实现
        5.3.1 实现工具的选择
        5.3.2 运行环境的搭建
        5.3.3 实验思想和处理流程
        5.3.4 实验结果演示和结论
第6章 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履历

(9)基于J2EE的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物流研究现状
    1.2 虚拟企业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虚拟物流企业
    2.1 虚拟物流企业的发展趋势
    2.2 虚拟物流企业的本质与形成机理
    2.3 虚拟物流企业的生命周期模型
    2.4 虚拟物流企业的组织与运行模式
    2.5 虚拟物流企业的组织核心--虚拟物流企业整合商
    2.6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信息平台实例
    2.7 虚拟物流企业的组建运作案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J2EE平台及其EJB组件技术
    3.1 J2EE平台
    3.2 组件化软件开发
    3.3 组件标准的比较与选择
    3.4 EJB组件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J2EE的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设计
    4.1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信息平台系统分析
    4.2 虚拟物流企业联盟信息平台系统总体设计
    4.3 虚拟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系统分析
    4.4 虚拟物流企业信息平台与已有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
    4.5 虚拟物流企业信息平台系统部署方案设计
    4.6 系统特点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实现
    5.1 系统开发方案
    5.2 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实现
    5.3 系统部署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利用CORBA实现集装箱检查系统分散结构网络连接(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天文观测设备的远程自主观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D]. 贾明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2]集装箱货物X光透视图像分类识别算法研究[D]. 程村. 清华大学, 2019(02)
  • [3]湛江市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与评价研究[D]. 王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12(05)
  • [4]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 石岭.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5)
  • [5]基于无线局域网络的工业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侯宝臣.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 [6]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琼露. 东北大学, 2009(S1)
  • [7]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研究[D]. 李和平.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4)
  • [8]基于CORBA的VTS系统信息网络化的研究[D]. 文临丰. 大连海事大学, 2005(08)
  • [9]基于J2EE的虚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设计[D]. 王福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10]CORBA技术在集装箱检查系统中的应用[J]. 刘胤兵,张丽,康克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2(06)

标签:;  ;  

使用CORBA实现集装箱检验系统分布式结构的网络连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