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证券业的创新与改革

论我国证券业的创新与改革

一、试论我国证券业务的创新与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王叶玲[1](2021)在《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差异化运营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创板、沪伦通、股指期权、分拆上市等创新业务的推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金融科技的飞跃式迭代,证券业的整合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如何在传统的盈利模式下,探索公司业务的多元化与差异化定位,快速构建自己的业务优势,制定新的经营战略,不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是被其他的同行吞并,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我国证券公司业务的差异化运营策略为主题,认为以证券市场中的核心业务线条作为分析依据,制定出适合自身优势、具有特色化的盈利模式,是解决各券商问题的有效方法。文章分析和总结了我国证券行业目前的市场环境,通过分析我国证券行业内部的运营环境,总结了当前市场结构的现状。又从我国证券行业最新的分类监管等方面,分析和总结了目前证券行业差异化发展的趋势。对美国证券经营机构发展的历程、发展的特征和差异化模式,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归纳出对现阶段我国证券公司的差异化、特色化经营的可借鉴之处。同时,对目前几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证券公司:东方财富、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其中,一是基于证券公司的规模,分别从大型综合券商、中型券商、创新型专业化券商三种类型,对其公司的盈利模式与差异化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二是从公司的综合业务、投行业务以及经纪业务三个角度,利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对证券公司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指出各类型券商实施差异化战略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可推从的措施。基于上述,对我国证券公司应如何具体实现差异化运营,调整自身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期望通过上述对证券经营机构业务差异化的对比分析和研究,能够为我国券商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对盈利模式的转型提供有益的思路,能够对定位模糊、经营战略不清晰的中小券商提供一定的支持与借鉴。

孟奕光[2](2021)在《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东方财富财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证券行业迎来了爆发增长,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证券公司加快了扩张的步伐,同时国家政策的调整也对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能否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稳定发展成为证券公司的难点。基于此,需要进行研究分析,传统的财务分析通过财务数据的分析和计算,全方位分析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表现,并预测公司发展前景,为潜在的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但是公司的日常经营不仅仅受到所处行业发展变动所带来的影响,还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如国民经济发展、国家政策变动、税收法律变动等。基于此,哈佛分析框架在传统财务分析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完善和扩展,将财务分析立足于战略分析,在分析财务数据的同时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全方位的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对企业经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剖析。东方财富是一家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金融信息资讯的企业,以“东方财富网”为核心,是集互联网财经门户平台、金融电子商务平台、金融终端平台及移动端平台等为一体的互联网服务大平台,向海量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平台应用的产品和服务。东方财富是深证成份指数、创业板指数、中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和深证100指数的样本股,2019年5月又成为创业板758支股票中首批入选明晟(MSCI)指数体系的18支股票之一,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文以东方财富为例,运用哈佛分析框架进行分析,全文共分为八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证券行业发展动态,并在对研究现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理论阐述,主要对哈佛分析框架的概念进行介绍,并具体说明哈佛分析框架的四大分析主体部分。第三部分是对东方财富进行战略分析,通过分析企业概况、证券行业特征,对东方财富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波特五力模型和内部环境分析对行业地位和资源进行全面剖析,最后提出东方财富的战略与实施路径。第四部分东方财富会计分析,由于东方财富是轻资产运行的互联网企业,所以分析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三个重要的流动资产科目,最终得出东方财富资产质量良好的结论。第五部分是东方财富财务分析,采用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对公司年报中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全面的剖析,全面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运用比率分析法评估东方财富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以及发展能力。旨在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了解到东方财富的企业现状和发展潜力,为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第六部分是东方财富前景分析,预测了东方财富的发展前景、财务前景预测以及对其进行了风险预测,阐明了公司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第七部分是东方财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先从战略、会计、财务和前景方面揭示出东方财富目前面临的问题,然后针对这四方面分别提出改进措施,如重视研发、提高客户体验和扩展客户渠道,旨在帮助公司认清自身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增强盈利能力。第八部分是结论以及局限性,通过对东方财富采用哈佛分析框架,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同时,总结了论文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创新点有两方面。一是研究视角新颖,首次将哈佛分析框架运用在东方财富上,深度分析东方财富财务状况。二是研究对象独特,东方财富质地优良具有代表性,并且我国证券行业正面临深刻地行业整合和业务模式地改变中,研究东方财富的变革发展历程能更好地探索我国证券行业和公司未来发展方向。通过采用哈佛分析框架对东方财富进行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东方财富内外部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外部环境良好,竞争优势明显,同时拥有较强的财务资源、技术资源和无形资源,可以保证稳步发展。二是东方财富运营良好,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会计分析得知主要资产质量较好,与竞争对手相比占据优势地位。财务分析得知经营风险控制良好,具有更大的业绩弹性。三是东方财富风险总体可控,前景良好。得益于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虽有不可控因素,但总体风险可控,同时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政策的调整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发展势头良好。

黄诗诗[3](2020)在《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直以来,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主要盈利模式主要依靠向客户提供通道进行交易,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证券经纪业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都有了非常大的转变。与此同时,原来的经纪业务经营战略已经不能满足目前证券公司的发展需求,这就迫使证券公司开始探索新的经纪业务经营战略,以求控制和改善经纪业务收入逐渐下降的局面。H证券公司是一家地处西南地区的区域性中小型上市证券公司,业务规模市场份额较低,传统经纪业务收入比重较大且不断萎缩,且同时面临客户结构亟待优化、产品建设体系不够完善、客户服务体系较为单一、线上线下融合程度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搜集H证券公司及证券行业的大量数据,并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对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经纪业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公司客户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运用问题导向的方式找出现行经纪业务发展的转型方向和转型路径。鉴于H证券公司的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零售客户为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的核心并非放弃以通道业务为主的传统经纪业务,而是在不摒弃现有业务模式的基础上,从旧有“以通道为中心”的单一通道类服务,到“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销售类服务,发展至“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的综合性服务,通过向客户提供覆盖其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需求的综合性服务,创造新的收入增长点,以弥补佣金率下行带来的影响,是经纪业务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本文在总结回顾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PEST分析法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四个方面分析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并通过SWOT分析法对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内、外部竞争态势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转型战略组合选择建议。通过借鉴成熟海外市场,例如美国、日本证券行业财富管理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机会及方向。最后,本文结合H证券公司实际情况,提出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对策及保障措施建议。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出发,通过对现有问题的研究,分析现行经纪业务发展的转型方向和转型路径。H证券公司应从打造一站式线上业务办理平台、完善产品建设体系、完善客户细分体系、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等各个方面解决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减少H证券公司佣金费率下滑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实现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同时,转型还需人才、系统、考核和公司品牌价值提升作为保障。本文对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生存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业内其他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赵恒[4](2020)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S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科技在证券行业的应用普及和发展,以第三方支付、线上理财、P2P网贷、互联网基金、网络保险和网站证券交易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大量涌现,改变了证券业的服务理念和运营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变化、以及金融科技给证券经纪业务带来的积极影响均推动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证券经纪业务的创新发展。当下证券行业与互联网科技相结合,特别是将互联网金融应用于证券经纪业务已是不可阻挡的时代趋势,社会各界以及证券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证券经纪业务发展问题对证券行业变革和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互联网背景下金融行业的代表产业——证券经纪业务为研究主题,主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案例研究,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情况。首先基于相关研究背景梳理了解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和方法。其次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证券经纪业务等核心概念的界定,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梳理了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概况,以及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实际发展情况。然后具体研究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S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总结提炼了HS公司将互联网金融运用于证券经纪业务升级所进行的创新实践,发现了HS公司互联网证券经纪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最后,结合互联网金融证券经纪业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应用于证券经纪业务提出了优化对策及建议。本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证券行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特别是证券行业的核心业务——经纪业务,证券经纪业务转型面临极大的变革挑战,因此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企业需结合自身优势特色,开发强化核心产品业务,加强互联网金融的信息监管等,以促进证券经纪业务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变革和可持续性发展。

郑雪[5](2020)在《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经营是世界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是综合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及其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对于促进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稳健经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发达国家经验和中国国情,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政策演进、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开展风险分析与实证研究,并基于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特征,构建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对策。本文试图为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发展与风险防范建立较为系统的分析框架。作为一项金融实务,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本文从历史、法律和市场三重视角,深刻剖析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内涵与联系。利用不同理论假说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进行理论解释,进而围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这一焦点问题,探究适用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内部风险管理理论与外部监管理论。从理论角度完成了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产生、发展与风险防范的理论重构。通过比较分析发达国家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背景、特征、利弊与立法路径,简要回顾中国商业银行40年来投资银行业务的政策演进与发展历程,总结发达国家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未来发展可以借鉴之处。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参与投资银行业务的范围及组织形式,以及代表性商业银行的发展实践,分析指出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在内部经营与外部竞争方面依然面临诸多问题,在行业发展、业务深度、组织形式、收入结构、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症结亟待解决。风险及其有效防范是银行业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议题,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前提是对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与组织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分析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所具备的一般性风险来源入手,着力研究三大类投资银行业务的典型合规风险表现,探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利益冲突、风险传递与风险集中等特殊风险的成因与传导路径,据此得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重点与难点。从国内外相关实证文献来看,理论界对于投资银行业务是否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经营效率,以及投资银行业务如何影响银行个体风险与金融系统稳定性等问题尚无定论,从实证角度研究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9-2018年19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基于波动性风险分析理论、资产组合原理相关性分析框架及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银行收入无明显周期性趋势,波动性明显高于利息净收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会加剧银行业收入的不确定性,但由于收入占比较小,投资银行业务并非造成我国银行业收入波动的主要因素。多数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收入与利息净收入表现为正相关性,商业银行难以通过参与投资银行业务实现分散收入波动风险的目的。投资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结果较为显着,随着投资银行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的权重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多元化收入程度随之加深,银行利润损失风险随之下降。基于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与实证研究结论,论文构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相结合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实现了商业银行风险防范与战略管理的统一和结合,明确指出各类型商业银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路径选择,并设计了由公司治理框架、内部控制机制与风险管理流程共同构成的风险防范体系与风险管理实施平台。在银行组织内部风险管理的基础上,引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与之相适应、相补充,这一框架的设计包含监管目标与原则、市场结构监管与市场行为监管等基本要素。在构建风险防范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特定组织形式的风险隐患,以及给外部监管带来的全新挑战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从强化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认识、增强银行组织对特殊风险的防范能力、提高应对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以及提升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有效性四个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邹印[6](2020)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极大的改变传统的金融市场与金融生态,引发传统金融行业的变革,对金融服务行业的格局、服务的模式产生巨大的冲击,传统的证券行业也面临着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背景下各大证券企业不断的寻找与互联网金融融合的业务模式,以期求得更好的发展。在传统的证券金融市场上,券商的整体经营模式主要是借助传统渠道,盈利模式具有单一性,且经营的绩效低下,同时传统的券商在市场上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大型券商在市场上占据优势的资源与地位,中小型券商的竞争力并不强,作为中小型券商的H证券公司,亟需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契机下改变“小、散、弱”的不利现状,迎合互联网金融的需求寻找新型的经营业务,寻找新的业务利润增长点,实现经营战略的转型。本研究立足于企业的经营战略理论,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企业的发展经营战略的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经营战略等相关理论进梳理,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借助实证与案例分析的方法,选择H证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方式,对影响H证券公司经营的内在与外在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分析、总结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运用比较分析法借鉴美国嘉信证券公司的经营战略现状,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的经营战略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最后,结合企业经营战略的理论,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可供选择的经营战略,提出H证券公司的经营战略应走差异化经营战略的道路,从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等方面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的具体实施路径,并从组织、制度、合规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保障措施。研究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金融市场的未来方向,作为中小型券商企业,H证券公司的经营战略需要从传统的证券经纪商走向广义上的经纪、咨询、投行等经营业务的转变,在经营战略的发展上,服务功能上需要走向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经营的业务上要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更加全面、多元化的服务,从竞争的格局上,需要从同质的竞争状态走差异化、特色经营的方向,从竞争借助的手段上,需要走“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注重经营业务的持续创新,才能真正的发挥中小券商的经营灵活的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訾君[7](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A证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化,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根据有关调查研究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8.54亿,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率已超过60%,互联网使用人群体量十分庞大。面对如此大规模的互联网客户群体,各行各业都在通过互联网来开拓市场,证券行业也不甘落后,许多证券公司都开始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拓展业务,如实现网上开户、开发移动应用、改革账户体系、销售理财产品、与互联网公司战略合作实现引流等,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如火如荼,直到2015年,55家证券公司获批开展互联网证券业务试点,证券行业对互联网业务的探索达到高潮。证券公司在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风险控制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佣金不断降低等情况,并且随着行业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市场环境的日益严峻,证券行情走势持续低迷,行业内分化也在不断加剧,因此,今后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甚至是能够生存下去,已成为各证券公司尤其是中小型证券公司面临的重大问题。A证券公司是一家民营控股的中小型证券公司,在互联网进入证券行业伊始,便积极开展互联网业务试点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A证券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里,公司亟需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战略来确保健康、长久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在行业中保持不败之地。本文是作者在对A证券公司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以公司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依据所学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和互联网背景下国内证券公司发展情况的有关文献研究,结合人员访谈情况,首先对A证券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运用PEST分析法对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外部行业环境变化情况;其次对公司的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包括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分析了公司的资产规模、主营业务、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情况并进行总结,运用SWOT分析法找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威胁;最后以美国证券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不同发展战略模式为参考,提出了A证券公司的发展愿景与战略目标、战略路径及实施建议。本文以A证券公司为例研究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旨在提高公司发展能力水平的同时为其他中小型证券公司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期望行业内各类证券公司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并加以实施,共同推进我国证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黄黎明[8](2019)在《互联网证券业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东方财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券商机构注重牌照红利,注重业务导向,且同质化竞争严重,服务难以覆盖到大量中小客户。互联网证券作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的组成,自2012年券商创新大会以来,在我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相比较传统机构,互联网券商在服务响应、规模效应与边际成本、长尾客户覆盖、个性化需求、治理机制等更为高效。互联网证券业务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提升了客户交易与业务拓展的便利性。互联网证券也推动着我国证券行业的变革,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互联网券商通过自身流量+低成本的优势迅速切入,通过有效的业务模式创新,其零售业务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深刻影响了证券行业的固有模式,也倒逼着传统券商去拥抱互联网。本文使用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以东方财富为典型案例,并结合美国市场四个代表性机构,通过对其发展历史、业务战略、业务模式的分析,来给出国内证券公司未来业务发展的六个建议:转变业务模式、以零售业务为抓手、加强资本补充、线上与线下渠道相结合、提升投顾及产品的竞争力、借鉴优秀机构谋求未来转型。

张志磊[9](2019)在《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我国飞速发展,它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的影响也愈发突显。随着监管部门对非现场开户业务的放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证券公司也开始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开展互联网证券业务,但是与快捷支付、余额宝、网络借贷等业务模式创新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券商又该如何应对挑战,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为各大券商关注的焦点。此外,投资者对金融产品的服务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传统证券公司正经历着证券业务的重大变革,改变不仅来自格局的变化,更来自互联网冲击下券商商业模式的创新,与此同时一些新型的互联网券商模式也正在悄然出现。本文以互联网券商东方财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东方财富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这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会面临哪些风险,如何进行有效防范。本文首先对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券商的概念进行阐述,梳理了国内外对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风险管理的相关文献,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长尾理论、商业模式冰山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随后,分析了国内外现有互联网券商的商业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优劣进行了简单分析,接着对东方财富的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分析了目前东方财富的主营业务,并结合长尾理论和商业模式冰山理论对东方财富商业模式进行详细分析,在不同的时期,东方财富根据自身发展战略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剖析了每一种商业模式的特点和盈利来源,并对东方财富商业模式会面临的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进行分析,论述了如果出现这些风险会对东方财富造成何种影响,随后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东方财富当前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对东方财富影响最为显着,并针对东方财富商业模式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对东方财富未来商业模式提出相关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表明,互联网券商唯有以用户价值为中心,运用互联网思维,占据流量优势、渠道资源优势和成本优势方能在互联网券商行业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

杨晓宸[10](2019)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型券商经纪业务转型策略与路径分析 ——以H证券为例》文中指出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正式开业,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了自己的资本市场。在其二十九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资本市场在市场经济中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和有目共睹的。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一环,在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方之间扮演着重要的金融中介的作用——从数量上来看,中国目前有131家金融机构拥有券商牌照,而在这131家券商中,中小券商占比超过八成。这样的数据意味着中小券商在经济新常态下无疑是我国证券行业的主体。中小券商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来说代表了我国证券行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从质量上来看,总资产排名前20的券商拥有五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它们的盈利水平和资产质量明显优于中小券商,近几年证券市场的发展渐渐呈现出马太效应,中小券商的业务范围和盈利空间逐渐被压缩,不少中小券商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本文中笔者参考总结了大量国内外证券市场发展的案例和转型模式,结合我国目前中小型证券公司的特点以及我国目前的经纪业务现状为我国的中小型证券经纪业务转型提供借鉴。互联网金融是一种科技和金融有机结合的新型业态,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证券经纪业务因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整个证券行业面临的生存和竞争压力日趋加大,如何借助技术和金融的创新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寻找促进证券传统经纪业务转型发展的对策成为证券行业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纵观国外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随着浮动佣金制的推行,美国证券经营机构出现分化,形成了“提供信息咨询的完全服务商”和“只提供交易通道的折扣经纪商”。随着分化的出现,对信息咨询的作用和咨询费的收取方式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从产品创新方面来看:丰富产品类型,完善产品选择渠道可以很好的开拓传统经纪业务的利润边界,有效解决券商与客户之间刚性供给与弹性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营销体系方面来看,通过对中国市场中交易成本模型、营销费用模型、利差收入模型与时间价值模型等的研究与探索认为:中小型证券公司应该根据佣金折扣系数进行差异化定价,同时还要通过多元化、差异化的服务提升盈利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对当前的通道模式的依赖。本文通过借鉴国外券商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为国内传统证券经纪业务的转型提供了可行的参考依据。文章中主要以美国和日本两个经济发达国家为例,分析了多种券商案例,例如:1.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模式模型;2.E-Trade模式模型;3.嘉信模式模型;4.SBI模式模型;5.Monex模式模型。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并借鉴这些案例的成功关键,对我国中小型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的转型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结合以上分析对国内的“H证券”的发展和转型提出意见和建议:1.对于中小型证券公司而言,随着证券公司的牌照壁垒逐渐弱化,其证券经纪业务选择专业化、差异化、网络化的转型路线,着重打造特定领域或区域的竞争力,这是一种合适的选择。2.佣金价格战不可持续,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还是要回归到提供金融服务的本质。经纪业务也将逐渐摆脱传统单一的通道服务模式,进一步向产品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个性、更专业的服务转变。3.升级中小型券商的服务技术,让客户体验到更专业的服务,也能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4.从传统通道商向财富管理转型,在财富管理背景下,证券经纪业务将作为最为重要的流量入口。依托APP为主的线上化服务,证券经纪业务服务的全自助化体验将会越来越好。未来,经纪业务(不包含融资融券)的全面线上化、自动化或许并不遥远。证券经纪业务转型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但顺应潮流才是经纪业务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正确选择。

二、试论我国证券业务的创新与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我国证券业务的创新与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差异化运营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差异化理论
        一、差异化的概念
        二、证券公司业务差异化的界定
    第二节 多元化经营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三章 我国证券公司运营的环境分析
    第一节 我国证券公司运营的外部环境
        一、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差异化运营的条件
        二、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差异化运营的基础
    第二节 我国证券公司运营的内部环境
        一、我国证券公司的市场经营情况概述
        二、分类监管对证券公司业务差异化的政策引导
        三、我国证券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差异化的表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证券经营机构差异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第一节 美国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历程和特征
        一、美国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历程
        二、美国证券经营机构的发展特征
    第二节 美国证券经营机构差异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证券经营机构差异化模式
        二、对我国证券公司差异化运营的启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证券公司业务差异化运营创新路径分析
    第一节 大型券商的多元化经营
        一、中信证券经营现状分析
        二、全业务链模式的差异化分析
    第二节 中型券商的特色化经营
        一、中信建投证券经营现状分析
        二、投行业务突围模式的差异化
    第三节 创新型券商的专业化经营
        一、东方财富证券经营现状分析
        二、互联网财富管理模式的差异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及时适应市场环境
        二、盈利模式的动态调整
        三、机构业务的国际化
    第二节 建议
        一、大型综合类券商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建议
        二、中型券商的特色化、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建议
        三、小型券商的创新服务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东方财富财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研究方法发展历程
        2.证券公司转型发展
        3.理论体系应用研究
        4.文献综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1.研究视角新颖
        2.研究对象独特
二、理论基础
    (一)哈佛分析框架
        1.战略分析
        2.会计分析
        3.财务分析
        4.前景分析
    (二)PEST分析模型
    (三)波特五力模型
    (四)企业资源分析
三、东方财富战略分析
    (一)企业概况
    (二)公司目前战略
    (三)证券行业特征分析
        1.证券公司竞争日趋激烈
        2.行业整合趋势逐步显现
        3.业务和产品趋于多样化
        4.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
        5.证券行业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四)内外部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2.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企业资源分析
    (五)本章小结
四、东方财富会计分析
    (一)会计政策分析
    (二)货币资金质量分析
        1.货币资金纵向比较
        2.货币资金横向比较
    (三)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1.应收账款类别分析
        2.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3.应收账款纵向分析
        4.应收账款横向分析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质量分析
        1.交易性金融资产纵向分析
        2.交易性金融资产横向比较
    (五)本章小结
五、东方财富财务分析
    (一)纵向比较
        1.资产负债表纵向比较
        2.利润表纵向比较
        3.现金流量表纵向比较
    (二)横向比较
        1.资产负债表横向比较
        2.利润表横向比较
        3.现金流量表横向比较
    (三)比率分析
        1.资本结构分析
        2.盈利能力分析
        3.偿债能力分析
        4.营运能力分析
        5.发展能力分析
    (四)本章小结
六、东方财富前景分析
    (一)发展前景预测
    (二)财务前景预测
    (三)风险预测
        1.证券市场景气度波动风险
        2.互联网平台和网络传输安全运行风险
        3.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4.政策法律合规风险
    (四)本章小结
七、哈佛分析框架下东方财富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哈佛分析框架下东方财富存在的问题
        1.存在潜在的客户流失
        2.应收账款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3.成本控制能力较为薄弱
        4.外部因素影响战略目标实现
    (二)哈佛分析框架下东方财富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1.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2.提升应收账款管理能力
        3.完善成本费用控制机制
        4.制定合理可行的战略路径
八、结论及局限性
    (一)结论
    (二)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证券经纪业务
        二、证券经纪业务收入
        三、财富管理业务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生命周期假说
        二、投资组合理论
        三、客户细分理论
第三章 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
    第一节 H证券公司背景介绍
    第二节 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
        一、经纪业务分支机构布局情况
        二、经纪业务行业排名情况
        三、经纪业务收入结构现状
        四、经纪业务客户现状
        五、经纪业务客户资产现状
    第三节 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调查情况
    第四节 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股票、基金佣金费率下行空间较大
        二、业务办理不够高效便捷
        三、客户服务体系较为单一
        四、产品建设体系不够完善
    第五节 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转型的必要性
第四章 PEST和 SWOT分析
    第一节 PEST分析
        一、政策环境分析
        二、经济环境分析
        三、社会环境分析
        四、技术环境分析
    第二节 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
        二、内部劣势
        三、外部机遇
        四、外部威胁
    第三节 SWOT矩阵分析
第五章 国外证券行业财富管理发展模式借鉴
    第一节 美国证券行业财富管理模式
        一、全方位高端财务顾问模式
        二、独立投资顾问模式
        三、社区经纪模式
    第二节 日本证券行业财富管理模式
    第三节 国外证券行业财富管理模式的经验总结
第六章 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对策和保障措施
    第一节 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实施路径
        一、打造一站式线上业务办理平台,提升客户服务体验
        二、完善产品建设体系,提升产品服务能力
        三、完善客户细分体系,为适合的客户提供适合的服务
        四、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搭建综合财富管理平台
        五、统筹规划分支机构资源,推进分支机构差异化转型
        六、强化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培养客户成熟的财富管理理念
        七、加强业务联动协同,提升综合财富管理能力
    第二节 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三、稳步推进IT系统建设迭代
        四、深化公司品牌建设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H证券公司经纪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H证券公司经纪业发展现状调研访谈提纲
致谢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S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2.1.2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2.2 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概念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功能金融理论
        2.3.2 交易成本理论
        2.3.3 平台经济理论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与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
    3.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3.1.1 起步阶段
        3.1.2 萌芽阶段
        3.1.3 发展阶段
        3.1.4 成熟阶段
    3.2 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
        3.2.1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概况
        3.2.2 我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
    3.3 互联网金融应用于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现状
第四章 HS公司互联网证券经纪业务发展分析
    4.1 HS公司基本情况
        4.1.1 HS公司简介
        4.1.2 HS公司证券业务基本情况
    4.2 HS公司的互联网证券经纪业务发展情况
        4.2.1 HS互联网证券经纪业务的整体情况
        4.2.2 HS证券经纪业务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具体实施
    4.3 HS互联网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的成效
        4.3.1 公司步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4.3.2 HS公司"网络变革产业"逐步落地
        4.3.3 证券经纪业务产品线及服务得以拓展
    4.4 HS公司发展互联网证券经纪业务存在的问题
        4.4.1 产品线过于庞杂
        4.4.2 信息监管风险大
        4.4.3 潜在客户获取困难
        4.4.4 人力资源风险高
第五章 优化HS公司互联网证券经纪业务的政策建议
    5.1 进一步聚焦核心产品和业务
        5.1.1 明确自身产品定位
        5.1.2 强化经纪业务产品优势
    5.2 加强信息监管
        5.2.1 建立风险管理框架
        5.2.2 利用科技力量加强监管
        5.2.3 建立证券经纪业务监管机制
    5.3 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体验
        5.3.1 基于大数据进行客户分析
        5.3.2 简化证券经纪业务交易流程
        5.3.3 健全客户服务体系
    5.4 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储备
        5.4.1 引进高层次人才
        5.4.2 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成本与效率的影响
        1.2.2 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1.2.3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与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关系
        1.2.4 论文创新之处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及风险防范的理论基础
    2.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相关概念剖析
        2.1.1 商业银行及其业务的理论内涵
        2.1.2 投资银行及其业务的理论内涵
        2.1.3 三种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2.1.4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组织形式辨析
    2.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经济学解释
        2.2.1 金融中介功能观对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融合的启示
        2.2.2 金融创新理论对商业银行在投资银行业务创新上的阐释
        2.2.3 资产专用性假说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要素配置的解释
        2.2.4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所隐含的制度变迁供求关系探析
    2.3 综合经营风险管理理论研究
        2.3.1 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化
        2.3.2 从风险控制向风险管理转变
        2.3.3 从单一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化
    2.4 后危机时代综合经营监管理论探究
        2.4.1 更为严格的综合经营市场准入监管
        2.4.2 综合经营监管的宏观审慎原则
        2.4.3 综合经营机构的市场化退出机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3.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现状分析
        3.1.1 德国全能银行发展的历史沿革与特征
        3.1.2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演进与立法设计
        3.1.3 英国银行母公司发展的背景与利弊
        3.1.4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3.2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现状分析
        3.2.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经营范围
        3.2.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组织形式
        3.2.3 主要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实践
        3.2.4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政策演进
    3.3 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存在问题分析
        3.3.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承担的内部经营压力
        3.3.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
        3.3.3 牌照资质差异导致经营局限性与业务深度不够
        3.3.4 组织形式不一致,行业发展不平衡
        3.3.5 收入结构不均衡,利润贡献度低
        3.3.6 现有人员素质难以满足投资银行业务深入发展的需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来源、成因与传导路径
    4.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一般来源与特征
        4.1.1 信用风险的来源
        4.1.2 市场风险的成因
        4.1.3 操作风险的来源与表现
        4.1.4 流动性风险的来源与差异
        4.1.5 声誉风险的传导路径
    4.2 投资银行业务合规风险的表现形式
        4.2.1 代理类业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4.2.2 委托类业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4.2.3 自营类业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4.3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面临的特殊风险成因与传导路径
        4.3.1 利益冲突风险的生成途径
        4.3.2 风险传递的主要途径与运行机制
        4.3.3 资本重复计算的动因与实现路径
        4.3.4 透明度风险的表现与特征
        4.3.5 内部交易造成风险集中的基础与传导路径
    4.4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4.4.1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风险的分解分析
        4.4.2 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差异
        4.4.3 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风险关联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投资银行业务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研究目的与样本选取
        5.1.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1.2 数据来源与说明
    5.2 基于波动性风险理论的银行业收入构成波动性分析
        5.2.1 银行业收入构成与波动状况
        5.2.2 银行业收入波动性分析设计
        5.2.3 样本总体收入波动性分析结果
    5.3 资产组合理论框架下的银行收入构成相关性分析
        5.3.1 银行收入构成相关性分析设计
        5.3.2 样本个体收入相关性分析结果
    5.4 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5.4.1 研究设计
        5.4.2 变量选取
        5.4.3 模型设定
        5.4.4 实证结果与影响机制分析
        5.4.5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体系构建
    6.1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与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6.1.1 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6.1.2 导入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性
    6.2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战略定位与路径选择
        6.2.1 大型国有银行实现投资银行业务规模效应的发展路径
        6.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发挥投资银行业务协同效应的主要路径
        6.2.3 中小商业银行适度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路径选择
        6.2.4 区域性、农村商业银行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6.3 公司治理框架与组织结构的优化
        6.3.1 强化董事会职能与利益制衡机制
        6.3.2 确立风险管理层级和运行流程
        6.3.3 导入金融综合经营风险管理文化
    6.4 内部控制机制与合规管理流程的设计与构建
        6.4.1 以风险防范为目的建立内部控制体系
        6.4.2 建立会计并表与风险并表双重管理机制
        6.4.3 设置差异化的“防火墙”制度
    6.5 风险管理流程再造与实施步骤
        6.5.1 确立组织风险偏好与风险容忍度
        6.5.2 开发风险识别与监测工具
        6.5.3 设计风险度量与评估程序
        6.5.4 规范风险控制与报告路径
    6.6 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6.6.1 确立监管架构与监管主体
        6.6.2 设定监管目标与原则
        6.6.3 明确市场准入与股东标准
        6.6.4 设置业务资格与范围限制
        6.6.5 确立市场化退出要求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7.1 补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的薄弱环节
        7.1.1 风险防范理念与风险管理文化方面的欠缺
        7.1.2 风险管理体系与组织发展战略相脱节
        7.1.3 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发展不匹配
        7.1.4 风险管理技术和工具存在局限性
        7.1.5 风险防范自律机制发挥不足
    7.2 应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带来的监管挑战
        7.2.1 强化金融监管的迫切性
        7.2.2 多头监管与监管规则不一致
        7.2.3 信息协调与并表监管机制不完备
        7.2.4 对金融集团控股股东存在监管缺位
    7.3 强化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的全面认识
        7.3.1 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影响的重新认识
        7.3.2 对不同组织形式风险差异的辨识
        7.3.3 提高对银行集团风险隐患的重视程度
    7.4 增强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特殊风险的防范能力
        7.4.1 建立防范利益冲突风险的“中国墙”制度
        7.4.2 控制内部交易造成的风险集中
        7.4.3 强化自律性质的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建设
    7.5 提高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冲击的抵御能力
        7.5.1 保持资本充足水平与补充能力
        7.5.2 以并表管理为基础防范资本重复计算风险
        7.5.3 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7.6 提升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监管有效性
        7.6.1 夯实立法基础与监管标准
        7.6.2 持续革新监管工具
        7.6.3 利用市场力量约束利益冲突的发生
        7.6.4 建立法人防火墙与业务防火墙“双墙制度”
    7.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理论基础
    2.1 企业经营战略的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述评
    2.2 经营战略理论
        2.2.1 经营战略的内容
        2.2.2 经营战略分析工具
    2.3 证券公司互联网化发展的理论依据
        2.3.1 互联网金融理论
        2.3.2 券商网络化发展模式
    2.4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的影响
        2.4.1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的积极影响
        2.4.2 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的不利影响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的现状
    3.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证券公司发展的困境
        3.1.1 盈利模式具有雷同性
        3.1.2 经营风险比较大
        3.1.3 运营成本高
    3.2 中小券商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以H证券公司为例
        3.2.1 H证券公司简介
        3.2.2 H证券公司传统业务经营发展情况
        3.2.3 H证券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
    3.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存在的问题
        3.3.1 缺乏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平台建设
        3.3.2 产品逻辑与应用场景创新不足
        3.3.3 主营业务收入结构不合理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的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政治法律环境
        4.1.2 经济环境
        4.1.3 社会文化环境
        4.1.4 技术环境
    4.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4.2.1 供应商议价能力
        4.2.2 客户议价能力
        4.2.3 行业竞争者的威胁
        4.2.4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4.2.5 替代品的威胁
    4.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SWOT分析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遇分析
        4.3.4 威胁分析
        4.3.5 SWOT矩阵分析
第五章 H证券公司互联网化经营战略实施路径
    5.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可供H证券公司选择的互联网化经营战略
        5.1.1 SO经营战略
        5.1.2 WO经营战略
        5.1.3 ST经营战略
        5.1.4 WT经营战略
    5.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选择差异化(WO)经营战略的缘由
        5.2.1 H证券公司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的竞争异常激烈
        5.2.2 H证券公司需要重新定位经营战略
        5.2.3 H证券公司互联网化发展宜采用现有成熟模式
    5.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差异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5.3.1 公司层差异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5.3.2 业务层差异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5.3.3 职能层差异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的借鉴与保障
    6.1 美国嘉信理财互联网经营战略的借鉴
        6.1.1 美国嘉信简介
        6.1.2 美国嘉信互联网经营战略实施步骤
        6.1.3 美国嘉信理财互联网经营战略的启示
    6.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2.1 组织保障
        6.2.2 制度保障
        6.2.3 合规风险管理保障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互联网背景下A证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文献研究
        1.3.1 关于企业战略管理有关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企业发展战略概述
        2.1.1 企业发展战略的定义
        2.1.2 企业发展战略的特征
        2.1.3 企业发展战略的框架
    2.2 战略分析工具
        2.2.1 PEST分析法
        2.2.2 SWOT分析法
    2.3 本章小结
3 A证券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A证券公司的PEST分析
        3.1.1 政治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社会文化因素
        3.1.4 技术因素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互联网在证券行业的发展变化
        3.2.2 证券行业监管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
        3.2.3 证券行业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
4 A证券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1 A证券公司的发展状况
        4.1.1 基本情况
        4.1.2 资产规模状况
        4.1.3 主营业务情况
        4.1.4 成本管理情况
        4.1.5 风险控制情况
        4.1.6 前期互联网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4.2 A证券公司的SWOT分析
        4.2.1 A证券公司的优势
        4.2.2 A证券公司的劣势
        4.2.3 A证券公司面临的机会
        4.2.4 A证券公司面临的威胁
        4.2.5 SWOT矩阵与战略分析
5 互联网背景下美国证券公司发展战略参考
    5.1 互联网背景下美国证券行业发展过程
    5.2 互联网背景下美国证券行业发展模式
    5.3 相关案例分析
        5.3.1 E*TRADE Financial
        5.3.2 Charles Schwab
        5.3.3 MotifInvesting
        5.3.4 LightSpeed Financial
    5.4 有关启示
6 互联网背景下A证券公司的发展战略建议
    6.1 愿景与战略目标
    6.2 互联网背景下A证券公司的发展战略路径
        6.2.1 聚焦主力业务,打造特色化品牌效应
        6.2.2 聚焦客户群体,形成高质量服务体系
        6.2.3 聚焦金融科技,实现数字化全面发展
    6.3 互联网背景下A证券公司的发展战略实施
        6.3.1 重塑理念,激发公司创新发展活力
        6.3.2 以人为本,构筑高精尖人才体系
        6.3.3 加强融合,打造高效运营管理机制
        6.3.4 强化风控,全面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6.3.5 加强合规,遵守底线合规创造价值
        6.3.6 客户优先,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
        6.3.7 平台赋能,集中运营提升管理效率
        6.3.8 数字引领,全面深化金融科技应用
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互联网证券业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东方财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2.1 互联网对证券行业的影响相关研究
        1.2.2 金融创新理论及影响相关研究
        1.2.3 证券业务模式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难点、重点、创新点
2 我国互联网证券发展进程
    2.1 互联网证券发展因素分析
    2.2 互联网证券参与主体模式分析
3 互联网证券与传统证券业务模式比较分析
    3.1 互联网证券业务模式的界定
    3.2 传统证券机构业务模式及痛点分析
        3.2.1 传统证券机构常见KPI指标分析
        3.2.2 从营收数据看传统证券机构所面临业务困局
        3.2.3 传统证券机构业务模式的痛点分析
    3.3 互联网证券对比传统证券优劣势分析
        3.3.1 互联网证券竞争优势分析
        3.3.2 互联网证券竞争劣势分析
    3.4 以东方财富为互联网证券研究案例可行性分析
        3.4.1 从历史沿革看:布局稳健,战略清晰
        3.4.2 从营收数据看:聚焦零售,逆市增长
4 东方财富业务发展战略分析:从垂直财经到综合平台
    4.1 东方财富流量变现战略分析
        4.1.1 东方财富基础流量入口数据分析
        4.1.2 变现渠道之天天基金网代销:代销龙头机遇挑战并存
        4.1.3 变现渠道之东方财富证券:逆市增长的互联网零售龙头
    4.2 东方财富一站式互联网金融平台战略分析
        4.2.1 互联网金融生态闭环的构成
        4.2.2 互联网金融生态闭环协同效益展望
5 东方财富证券业务模式的创新分析:理念与策略双轮驱动
    5.1 业务理念创新
        5.1.1 客户需求驱动
        5.1.2 长尾客户为服务主体
        5.1.3 以技术领先为护城河
    5.2 业务策略创新
        5.2.1 流量+低成本+专业性三大优势结合抢占市场
        5.2.2 以零售为抓手扬长避短
        5.2.3 网络渠道与线下轻型网点相辅相成
        5.2.4 构建投资闭环深度绑定客户
6 美国互联网证券机构对东方财富的业务借鉴
    6.1 嘉信理财:转型财富管理的互联网折扣券商
    6.2 亿创理财:由IT企业转型的线上金融服务机构
    6.3 Wealthfront:互联网智能投顾独角兽
    6.4 Robinhood:互联网零佣金独角兽
7 研究结论及互联网证券业务发展建议
    7.1 案例研究结论
    7.2 对我国互联网证券业务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9)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商业模式
        2.1.2 互联网券商
    2.2 文献综述
        2.2.1 关于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的研究
        2.2.2 关于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风险管理的研究
        2.2.3 文献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长尾理论
        2.3.2 商业模式冰山理论
        2.3.3 风险管理理论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 分析方法
        3.1.1 商业模式冰山理论框架分析
        3.1.2 主成分分析
        3.1.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2 研究样本
    3.3 材料收集与分析
4 案例背景
    4.1 国外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概述
        4.1.1 E-Trade模式——纯线上互联网券商
        4.1.2 嘉信理财模式——“O2O+资管”
        4.1.3 乐天证券模式——电商系券商
    4.2 国内互联网券商商业模式概况
        4.2.1 传统券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模式
        4.2.2 传统券商自建网上商城模式
        4.2.3 垂直信息服务商跨界证券行业模式
    4.3 东方财富案例介绍
5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分析
    5.1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创新
        5.1.1 门户网站模式(2005—2011)
        5.1.2 互联网金融平台模式(2012—2016)
        5.1.3 综合财富管理模式(2017—至今)
    5.2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与传统券商模式对比
6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识别与分析
    6.1 风险识别过程和方法
    6.2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的识别
        6.2.1 经营风险
        6.2.2 流动性风险
        6.2.3 技术风险
        6.2.4 市场风险
    6.3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实证分析
        6.3.1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6.3.2 样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6.3.3 模型构建与检验
        6.3.4 回归结果及分析
    6.4 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防范措施
        6.4.1 经营风险防范
        6.4.2 流动性风险防范
        6.4.3 技术风险防范
        6.4.4 市场风险防范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秉承互联网思维实现差异化发展
        7.2.2 推动智能投顾服务
        7.2.3 完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型券商经纪业务转型策略与路径分析 ——以H证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章 我国中小型券商与经纪业务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中小券商现状
        一、中小型券商发展现状
        二、中小型券商创新业务发展情况
    第二节 国内券商经纪业务现状
        一、传统经纪业务进入瓶颈——盈利下滑,前景不容乐观
        二、传统经济业务亟需转型——市场所迫,自身所需
        三、财富管理服务模式取代低价佣金策略——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第四章 国外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证券公司发展现状
        一、定位理财模式——以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公司为例
        二、互联网经纪模式——以“E-TRADE”为例
        三、线上线下结合经纪模式——以“嘉信(CHARLES SCHWAB)”为例
    第二节 美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特点
    第三节 美国证券经纪业务的启示
        一、“美银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公司”定位理财模式的启示
        二、“E-TRADE”互联网经纪模式的启示
        三、“嘉信”线上+线下结合的启示
    第四节 日本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与特点
        一、全产业链的金融生态体系——以“SBI模式”为例
        二、提供专业交易系统,形成技术壁垒——以“MONEX模式”为例
    第五节 日本互联网证券公司发展的启示
第五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一、金融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证券
        二、互联网给证券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第二节 互联网证券发展现状
        一、自建平台
        二、与第三方平台合作
    第三节 证券公司推进互联网证券业务实践
        一、打造多层次互联网平台,整合升级线上线下资源
        二、互联网先发优势明显
        三、互联网开户激增,移动端占主流
        四、产品和营销手段创新
    第四节 互联网证券面临的问题
        一、证券公司自建平台与合作引流各有利弊
        二、互联网企业的平台的专业性
        三、佣金中枢下滑加大证券公司经营压力
第六章 智能投顾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第一节 智能投顾的历史、原理及发展趋势
    第二节 财富管理业务中的智能投顾
    第三节 智能投顾在国内外的应用
        一、BETTERMENT
        二、蓝海智投
        三、有鱼YOUYU
    第四节 智能投顾特点优缺点比较
第七章 H证券经纪业务转型分析
    第一节 H证券经纪业务发展现状
        一、公司简介
        二、公司资产质量、流动性情况及负债状况
    第二节 H证券经纪业务转型的必要性
    第三节 H证券经纪业务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定位问题
        二、客户服务管理问题
    第四节 H证券SWOT分析
第八章 中小型证券转型的路径与对策
    第一节 做好公司定位
    第二节 加强业务创新
        一、完善人才储备和体系建设
        二、提高IT的软硬件实力
    第三节 从传统交易通道向财富管理转型
        一、财富管理的定义
        二、财富管理的主要模式
        三、国内券商投顾应用模式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试论我国证券业务的创新与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证券公司业务差异化运营策略研究[D]. 王叶玲.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东方财富财务分析[D]. 孟奕光.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1)
  • [3]H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向财富管理转型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黄诗诗.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4]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S公司证券经纪业务的发展研究[D]. 赵恒.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5]中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风险防范研究[D]. 郑雪. 辽宁大学, 2020(01)
  • [6]互联网金融背景下H证券公司经营战略研究[D]. 邹印.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互联网背景下A证券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訾君. 西南大学, 2020(01)
  • [8]互联网证券业务模式的创新研究 ——以东方财富为例[D]. 黄黎明. 浙江大学, 2019(01)
  • [9]东方财富商业模式风险研究[D]. 张志磊. 西南科技大学, 2019(02)
  • [10]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型券商经纪业务转型策略与路径分析 ——以H证券为例[D]. 杨晓宸.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论我国证券业的创新与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