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理性与理性政府——《政府经济学》一书述评

政府理性与理性政府——《政府经济学》一书述评

一、政府的理性与理性的政府——关于《政府经济学》一书的评介(论文文献综述)

荆慧敏[1](2021)在《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官僚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共选择理论属于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理论范畴,自上世纪中期成为西方理论界主要学术流派之一,最大特点是以经济学方法研究政治问题。具体而言是将经济学的假说、方法和模式应用于政治领域中,研究个人、政府、利益集团、政党的行为特征以及个人行为对政治决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对政治过程作出不同于传统政治学理论的解释,成为了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以来,各国对政府官僚系统改革的迫切需求使得学者不断反思如何突破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特别是韦伯对于官僚个人非人格化形象的建构,学者们对其解释的适用性不断提出质疑,急需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重新认识官僚制,而公共选择理论跨学科的经济学方法,为分析政治过程打开了新视野。因此,有必要以公共选择理论的新视角突破人们对官僚的单一印象,并且从官僚体系中的个体这一基本要素出发,探究官僚组织运行逻辑,运用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理顺公共选择理论领域对官僚制的研究成果,反思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方法和内容的优越性与局限性,明确其对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意义。结构安排当中,从绪论部分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入手,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要点,从官僚制的提出和不同研究视角探究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官僚制的优势所在,进一步,分析公共选择理论与官僚制的研究逻辑,明确公共选择理论产生背景和经济学方法研究官僚制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从而重点展开对安东尼·唐斯、戈登·塔洛克以及威廉姆·A·尼斯坎南三位代表学者研究成果的多角度论述,厘清主要观点和结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审视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官僚制在方法上的优越性与局限性,认识理论研究对推动制度改革的几个重要方面,并且回归到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重大理论价值上。

聂文琪[2](2021)在《政府采购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与市场的动态变化关系,始终伴随在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影响着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脉络。政府“看得见的手”固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市场失灵问题,为规避市场失灵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然而另一方面政府的干预行为也为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政府干预的步伐大步踏进,在治愈市场失灵的同时也极易触及市场公平竞争的底线,从而为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蒙上一层行政垄断的雾翳。而面对如何有效破除行政垄断这一难题,司法实践中始终难以亮出一份满分答卷。在我国现实语境下,“政府失灵”的困局、行政垄断的弊病、反垄断规制力量的薄弱相互交织,构成政府干预过程中无法忽视的问题。政府采购领域内,行政垄断作为破坏市场公平竞争规则的顽疾,始终难以得到有效根治,《反垄断法》的事后规制往往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行政垄断行为,行政垄断事前规制体系的建立便愈显重要和紧迫。在此背景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这一制度性创新不仅为冲破行政垄断的束缚、融解地方保护的坚冰提供了可执行方案,而且为严格限制政府与市场的职能错位、推动“两只手”的动态平衡开拓了崭新路径。政府采购涉及资金多、规模较大、影响范围广,一直以来都是行政垄断的重灾区,亟待有效的管理与规制,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各个领域的实施过程中遭遇瓶颈,亟待寻求一个切入点与突破口,二者不谋而合。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政府采购领域的适用过程面临着多方困境与阻碍,直接限制了二者的有效融合与良性互动。该如何破除其进入政府采购领域的障碍,如何推进其在政府采购领域的有效实施,如何利用其规制政府采购领域难以根除的行政垄断行为,进而为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划定两相平衡的分界线,维持公平竞争、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市场秩序,这些都是文章需要探讨并予以回答的问题。全文共分为四章,各章具体内容大致如下:第一章,研究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发展源流及其发展现状。首先,通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概念释义,阐释了该制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摆脱了事后审查的监管惯性,致力于向事先审查发力,其本质在于为规制行政权力反竞争行为拉起“第一道防线”。其次,结合可竞争市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寻租理论,阐明了该制度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最后,结合域外经验阐述了其域外表现形式即竞争评估机制的存在形式及发展状况,并论述了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反垄断法的制度雏形为起点,现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第二章,研究我国政府采购领域适用该项制度的逻辑理路。文章以“危害性——必要性”为主线,分析了政府采购领域实施该制度的原因。其一,文章阐述了政府采购领域作为行政垄断行为的重灾区,出现频率较高的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型,并从采购主体的身份矛盾、采购资金供给者和使用者的主体分离与监管机制的不健全三方面论证了政府采购领域限制竞争行为频发的多重原因,并分析了其对政策目标、地方经济及政府公信力所造成的巨大危害。其二,文章论证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为政府采购领域适用此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进而论证了该项制度在我国政府采购领域的实施不仅是弥补《反垄断法》规制路径乏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我国政府采购转型的必然选择,并对该项制度适用的关联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第三章,研究我国政府采购领域适用该项制度所面临的困境。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此领域的适用困境,根源于自身传统制度体系的缺陷。因此,文章系统审视该项制度的框架体系,从审查方式、审查程序、审查标准、例外规定、法律效力这五个方面论述了在政府采购领域实施该项制度所面对的困境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第四章,提出我国政府采购领域适用该项制度的完善建议。要进一步推进此制度的落地生根,必须打破现有发展困境,探究该项制度内部规则体系与外部配套机制的未来转向路径。文章以该制度现存困境为切入点,以政府采购领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突破口,并结合《<反垄断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对症下药从审查方式、审查程序、审查标准、例外规定、法律规范五个方面为政府采购领域内该项制度的实施提出发展对策。

刘天庆[3](2021)在《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Y县A事件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了社会舆情的载体与社会问题的放大镜,消息经由网络能够迅速的传达到各个地方,在短时间内发酵为网络舆情。尽管各级政府不断探寻解决路径,也取得些许成效,可是应该怎样捕捉舆情与把控动态,作出正确的决策,还需各级政府继续攻坚克难。本研究以河南省Y县A事件为例(A事件是指4名儿童被土方压埋身亡事件),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以及问卷调研法对A事件进行深刻剖析,发现Y县政府在网络舆情应对策略上有得亦有失。其中成效举措方面,在事件产生后迅速作出通报反应;舆情危机初期一系列举措处置果断;危机后期强化有效措施,遂逐步解除危机。除此之外,思想上及能力上也存在多方面不足,有思想上的逃避、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舆情引导能力欠缺以及危机中的修复重建水平不高。通过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从中找寻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和有效的应对方法,并借鉴其他地区较好的应对经验,对地方政府在舆情管理中出现的经常性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了培养新时代网络舆情观、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做好网络舆论引导、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等策略建议。笔者在文章中以A事件中的负面网络舆情应对为研究重点。本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相关概念和理论工具。概念包括地方政府、舆情及网络舆情的的概念界定。运用的理论工具有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第二章对Y县政府网信部门的职能、A事件网络舆情概况包括舆情热度、传播路径、情感分布、关注热点以及调研问卷做出梳理。第三章对A事件引发的四轮舆论风波进行详细分析。还分别详细介绍高潮引发点、媒体和网友的观点、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对政府举措进行了简短的评价。第四章剖析Y县应对A事件网络舆情策略的得失及原因。首先通过事实论证Y县存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通报、初期一系列举措态度积极处置果断、后期强化措施舆情危机逐步解除的有效举措与存在的问题。再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导致其产生得原因。第五章借鉴深圳市“12·20”光明新区滑坡事故以及甘肃定西扶贫村现危房事件中当地政府应对策略较有效的经验。第六章中分析Y县政府应对中出现的问题原因,经过其他地区的经验借鉴,提出培养新时代网络舆情观、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做好网络舆论指导、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环境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任翔[4](2020)在《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品质量作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元素,是社会关心、群众关注的热门话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与其相对应的产品质量监管也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产品质量监管涉及政府、企业、消费者、第三方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横跨公共管理、法律制度、标准计量、认证检测、社会伦理等多门类学科。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或层面考量,产品质量都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管。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步入新常态,我国现有的以行政监管为主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与市场监管体系的改革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导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的法治化体系化研究,使产品质量监管领域的法制制度、监管模式从“源头立意”上就日渐式微,适应不了新形势新要求。有鉴于此,本文尝试从“观念、结构、行为”三个维度,对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问题构建起新的分析路径,通过实证和比较研究对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目标、价值取向、法制结构、法治行为以及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的意见建议,从而有助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安全以及法治化进程。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介绍了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范围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围绕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产品质量监管相关基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相关的学科理论学说,并在本章最后结合当代产品质量监管制度安排的实际,提出“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旨在对当代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路径选择问题上作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第二章探讨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框架。以结构性研究来指导行为的分析范式作为本章的研究主线,系统详细地论述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等四个方面。即根据对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四个层面的探究,指出影响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过程中的关键动因及限制性因素,提出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选择呈现出观念上的渐进式、结构上的社会化、行为上的法治化的特点与趋势。第三章以产品质量监管制度的历史变迁为视角,首先从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探讨了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困境以及法治发展,对产品质量法制演进沿革进行简要评述。在此基础上,从观念、结构、行为三个维度阐述了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成效。最后,从前面一般性的制度构建层面的梳理上升到法治理念层面,重点探讨了当下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存在问题。第四章主要讨论对境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借鉴。文中采取“总-分”的思路,先将境外国家的产品质量监管模式分为产品主导型监管和消费者主导型监管两种类型,并借助“观念—结构—行为”的分析范式,对每种类型下的监管理念、法制结构和监管行为进行梳理分析。随后,具体分析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特点及主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对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启示。第五章结合前文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的措施的建议。包括在法治观念方面,要树立正确的产品质量监管价值取向,将意识形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行政本位”向市场经济下的“尊重市场规律”转变;在法制结构方面,要深化产品质量监管体制改革,要构建科学规范的多方参与制度体系,要加强各方主体间的联系与互动,要建立监管法制影响评估分析;在法治行为方面,要强化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方式,要细化消费者监管权利义务,要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要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监管优势,要提高信息传递质量。最后,本文虽然围绕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这一特定背景,尝试通过构建“观念—结构—行为”分析范式,并依据此范式从目标、动力、阻力和路径选择等层面系统剖析重构当下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法治理论和整体体系框架。然而,这一尝试是否能够涵盖并较为信服地解释当下中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仍需要进一步探讨。同时,最后一章结合实务给出的针对性意见建议,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观念—结构—行为”分析范式的可行性,但这一分析范式是否具有可迁移性并运用于其他领域如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信息公开的法治化分析,还需要更充分细致的论证探讨。限于个人能力和时间精力,所有上述问题的解决寄望将来能有更多的学者共同努力。

任永亮[5](2020)在《家世国难与留学经历 ——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发轫》文中研究说明陈寅恪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历史学家,但他的历史观却倍受争议。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将陈寅恪的历史观界定为文化史观既与陈寅恪的生平所历相合,又符合陈寅恪着述所彰显的基本立场。为了对陈寅恪的文化史观进行正本清源,本文运用社会史、哲学史、学术史等研究方法,通过对陈寅恪的着述与他的家世遗风、近代遭遇、留学经历的对应式研究,比较全面地揭示了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历史基础和思想资源。除“绪论”和“结论”,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重点阐明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内涵。为了避免概念的混用和逻辑的混乱,本章首先对“历史”、“历史观”、“文化”和“文化史观”等相关术语进行了诠释和界定。其次,为了整体把握陈寅恪文化史观的精神和基础,对陈寅恪的生平状况和史学地位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最后,论文以陈寅恪的着述为基石,通过分析、批判学界对陈寅恪史观的论辩,阐明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内涵。第二章,主要通过义门陈氏和义宁陈氏的家风传承、晚清危局中义宁父子的遭遇,探究陈寅恪文化史观产生的家世因素与国难因素。从义门陈氏到义宁陈氏,这个家族养成了以孝治家、勤奋重学、德化乡里、兼济天下的家风,这对陈寅恪重视家族文化传承、强调道德人性塑造、突出纲常礼仪作用的观念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其次,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刺激以及义宁父子的担当精神,使陈寅恪较早地意识到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迫切性。而义宁父子在近代国难中倡导的崇文重教、重视传统以及借鉴西学基础上的渐进改良主张,也深深地影响了陈寅恪。第三章,重点通过陈寅恪留学日本弘文学院、陈寅恪与日本学界的关系来发掘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发轫之所在。当西方学界占据东方学和汉学研究鳌头的时候,日本以文明开化观念、中世变革论等形成了与西方汉学、东方学的抗衡,陈寅恪试图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为中国文化寻求一席之地。我们无法直接推测陈寅恪的“中体西用”论是否受到日本“和魂汉才”论或“和魂洋才”论的影响,但国人“群驱东邻受国史”的刺激以及他本人的留日经历对其追求独立和自由、强调文化民族主义的理念明显起了推动作用。第四章,重点探讨哈佛大学的精英文化传统、兰曼的新古典主义文献学思想、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对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发轫之功。陈寅恪初游欧洲大陆时,其所经历的两件事对他的文化史观的发轫有一定的影响。一是就读苏黎世大学时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原文,二是就读巴黎大学时有过对西方民主制度的思考。第二次去欧美留学的时候,他首先选择了哈佛大学。哈佛大学的文化传统深深刻在了青年陈寅恪的心中。陈寅恪当时所修课程主要分两类:古典语言学和欧美历史学。兰曼是陈寅恪在哈佛时期最主要的导师。他强调对古典精神的发掘以及从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会通的视角看待历史和语言的演变,这些无疑都对陈寅恪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特别发现了维拉莫维兹的《古典学的历史》对于陈寅恪和兰曼的意义。另一位对陈寅恪影响较大的哈佛导师是白璧德。陈寅恪的一生,其治学与处世均遵循一种白璧德式的平衡与人文原则。同时,陈寅恪推崇小乘佛教的主张明显受到白璧德的影响。第五章,从德国的历史与文化、柏林大学的理念、陈寅恪就读柏林大学时期的专业与导师三个方面阐明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发轫之所在。陈寅恪先后两次留学于德国柏林大学,加上选修过德国的历史和文化,这使得他在历史观方面深受德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德国当时盛行的自然科学、哲学、神学以及史学思潮等都对陈寅恪产生了影响。柏林大学的创建,是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产物,洪堡的“语言是民族精神的显现”的观念极大地影响了柏林大学哲学和语言学的立场。吕德斯的古典语言学的历史化导向研究,是洪堡语言哲学的发展。在导师吕德斯等人的指导下,陈寅恪重点攻读以梵语为中心的东方语言学,取得了显着成绩。陈寅恪反对神秘主义、追求科学实证、坚守独立精神、强调人文道德的精神品质明显留有吕德斯的印记。总之,本文通过以上研究,不仅澄清了陈寅恪文化史观产生的历史基础与思想资源,而且进一步阐明了陈寅恪文化史观的精神内涵。这一研究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林明灯[6](2020)在《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指出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曾经是发达经济体跨国企业特有的经济现象,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也以其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然而近十年,中国OFDI呈几何式增长,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持续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仍逆势上扬,并于201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企“走出去”发展轨迹,无法用传统OFDI理论中利益最大化解释: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趋势下,中企留在国内深耕发展才是合理选择,加之中企整体呈现国际化经验匮乏,自主品牌与技术拥有度较低等特征。传统理论无法从微观视域对中企OFDI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究其原因,发达经济体国内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开展跨境投资无“后顾之忧”,无需考虑制度成本与政府寻租,母国制度可视为基本“背景”,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较高,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企OFDI收益更多体现宏观经济利益,而企业微观利益是被兼顾的,其OFDI行为势必受区域制度政策、地方政府治理、国际双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探讨和回应下述核心问题:国际投资领域中,母国制度包含哪些维度?它们间关系是什么?是否都能显着影响企业OFDI?母国制度能否与经典OFDI理论中的资源观、区位观相结合?最后,基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区域间制度体系演化差异大,地方政府调控力度高、范围广,涉外(投资)协议种类多、缔约频繁的特点,区域制度质量和企业OFDI选择是否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梳理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综合中国对外投资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有效评估母国制度影响中企OFDI的有效性。(2)以新制度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基础,解析母国制度的理论内涵与框架结构,并在修订OLI范式基础上构建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3)以2003-2015年上市企业OFDI决策为样本,通过Logit模型实证检验母国制度对中企国际化选择的直接影响与调节效应。(4)为中国政府提升区域OFDI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线索,本文得出结论可归纳为下:(1)母国制度分为国内层面(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国际层面(涉外制度),共三个维度。国内层面:税制结构优化、信贷制度改革、技术市场成熟、知识产权完善,政府干预降低,补助补贴增多、审批效能提升,腐败活动减少,都能激励中企境外投资,呈现对OFDI的“挤入”效应,另一方面,物权保护力度提升,契约机制有效实施,政府支出规模增加,公共品高质量供给,反而会抑制中企“走出去”,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国际层面:避免双重征税制度与双边投资协议多以资本流入国身份签订,中企在“走出去”进程中无法得到缔约国高标准待遇,因而两类协议无法促使中企OFDI,甚至避免双重征税制度更多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与之相反,自由贸易协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投资保护与投资激励态度更为积极、开放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条款更具操作性,激励中企到缔约国投资作用效果更佳。(2)母国制度也能以企业所有权优势(或东道国区位优势)为媒介,间接影响企业OFDI选择。国内层面:物权制度、契约制度、信贷制度、技术交易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以及政府干涉降低,补贴规模增大,寻租行为减少,都能赋予创新型中企更高水平的技术所有权优势,呈现母国制度“强化”技术所有权优势特征;而企业承担税率降低,公共品供给效率提升,研发投入较多企业倾向留在国内发展,呈现母国制度“弱化”创新型企业OFDI意愿特征。国际层面:涉外制度能优化东道国较低的法治质量与营商环境(如双边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东道国沉重的税收负担与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资流入的抑制作用(如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中企到制度区位优势缺失的缔约国OFDI,呈现涉外制度“强化”东道国区位优势特征。(3)从“两个统筹”到“三个统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国内层面,制度环境作为母国制度最为稳定的制度内核,其本身是静态框架,需要政府构建与之适应的执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文考察国内制度的十二个子制度对微观特征异质企业OFDI影响差异,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如何利用中企在OFDI决策上表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精准激励目标企业“走出去”;国际层面,既需要中国研究借鉴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国内制度,为中企培育“走出去”能力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也要求政府调整国内制度政策工具,配合涉外(投资)制度体系效率效能发挥,以争取国际投资领域更大的制度性权力。本文考察中企至签订不同涉外(投资)制度的缔约国OFDI呈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所得结论能帮助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程中更好实现“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从母国制度视角对OFDI研究,建立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OFDI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第二,本文将母国制度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OL优势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投资理论。第三,本文的研究对将从国际规则国内化以及国内规则国际化两条路径着手,推动现有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变革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任恒[7](2019)在《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公共事物的治理难题,自古以来既已困扰着人类社会。传统集体行动理论预言,除非借助政府管制或产权私有的解决方案,否则理性个体将由于无法改变相应的制度安排,致使集体合作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之中。有鉴于上述政策方案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灵问题,美国当代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基于扎实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主要以规模较小的公共池塘资源为研究对象,专注于考察不同制度安排将如何增进或阻碍个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并从中发现人类社群解决集体行动困境的可能性。不仅如此,奥斯特罗姆还针对制度安排影响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绩效的内在机制予以细致阐述,将影响个体选择的内外部变量纳入综合分析范畴,继而扬弃了政府管制与产权私有的传统解决方案,并另辟蹊径地提出资源占用者自主治理的“第三条道路”,构建出一套自主治理的制度分析框架,为解决公共物品供给问题及超越集体行动困境开辟出全新路径。基于此,本文尝试将奥斯特罗姆有关资源占用者们可借助自主组织开展自主治理活动的理论主张,凝练为自主组织的自主治理思想。概言之,本文以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思想为研究对象,围绕学界有关公共事物治理、集体行动问题与社会制度分析的系列成果,对所涉人物观点进行综合梳理与对比研究。具体而言,本文主要依据奥斯特罗姆逾五十载的学术生涯中有关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的探索历程,对她关于人类社群能够借助自主组织进行自主治理的丰富思想予以细致研究,旨在完整地呈现奥氏学术思想中的核心内容、结构要素及其发展历程。与此同时,本文遵循生成背景、应用场域、构建逻辑、分析特色与价值审视的研究进路,尝试对这一思想进行系统性、全方位的剖析工作,力图把握奥氏该项研究的衍生脉络、逻辑结构与理论贡献等关键内容,以积累个体之间展开自主合作与治理机制的相关理论知识,为公共资源的治理实践提供了独特的理论借鉴。

李鑫涛[8](2019)在《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量化测度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环境安全事件与环保维权冲突频发。多元复杂的环境问题和政府传统的治理模式使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的社会稳定、政府公信力、公众满意度不断遭受质疑和冲击,甚至演化为重大群体性事件,导致大量政治资源损耗,形成新的地方性发展危机。这种政治资源的损耗对各利益群体造成政治影响和政治结果后便形成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而政治成本的过度消耗会危及政府的合法性和政治的安全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然而,目前国内学界对于环境治理成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成本方面,对于政治成本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如何在新时代环境治理中科学地控制政治成本消耗是政府必须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更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为研究对象,在探讨其内涵、重要性和产生原因基础上,通过建立整体性理论模型,考察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机理,构建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指标体系,并在使用该指标体系对制环境问题政治成本进行测度后,提出了控制流程和规制策略。这对于拓宽环境问题的研究视角,提升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破解地方性危机和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构建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理论决策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演绎归纳法界定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概念、特征和重要性,并结合国内环境相关案例,对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产生原因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治理理论、复杂系统理论、成本—效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风险社会理论,从公共危机学、环境政治学、政府经济学、社会风险学等学科视角出发,将具有情境特征的政治成本消耗现象映射到各治理主体“结构—行为”的特定场域中,创新性地构建出“结构—情境—行为”这一整体性决策分析框架。(2)探讨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传播机理。在决策分析框架下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嵌入到环境治理系统中,采用演化博弈模型探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公众等治理主体之间的策略行为选择,分析了在不同阶段中各治理主体的均衡策略。之后,创新性地应用小信号模型在抗干扰模式下仿真分析出各个阶段不同均衡策略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传播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策略和涌现特征对政治成本演化系统影响最为明显;在负效应下政府的政治资源消耗增加不利于政治成本的控制,会使治理系统更加不稳定;各阶段涉及的治理主体只有相互合作,才能获得“共赢”等等。(3)确立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量化测度分析。依据决策分析框架,以“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为研究背景,通过田野调查、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考察环境问题政治成本在实际情况下的产生过程和演化传播,初步得出其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文献法和案例法对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初始指标体系进行完善,并采用专家调查法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完成对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指标体系的科学化构建;在使用超效率SBM模型对T市的环境效率进行了评价后,基于G1法/熵值法组合赋权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创新性地测度出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在各个阶段中的政治成本。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失范导致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消耗在各个阶段持续扩大;群众行为性政治成本以及其所包含的5项四级指标在所有指标中权重占比最大等等。(4)设计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流程并提出了规制对策建议。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置于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中的“情境阶段”,结合演化博弈模型和小信号抗干扰模型,通过参数输入和计算编程处理,对其演化态势进行监测和调试分析,并据此创新性地设计出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控制的决策操作流程。研究发现,通过该操作流程得出的测度结果与实际事件演化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政府部门可将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作为一种观测变量,依据指标体系和操作流程对当前环境问题中的政治成本消耗进行有效感知和预警,以便及时出台和采取治理政策,控制政治成本的消耗。同时综合之前的分析,提出调整环境问题治理决策系统和成本观、优化和创新政府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提升公职人员的治理能力和环境素养、强化政府社会风险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重视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和合作、积极营建官民互信机制和协商民主机制等六个方面规制措施来控制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以期能够为政府科学地、全面地、系统地控制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提供长期、合理、有效的策略和方案。

吴德祖[9](2017)在《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由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主编的《经济建设季刊》,是抗日战争后期民国经济学界较为权威的一份经济研究期刊。这份刊物以季刊的形式,自1942年7月开始创刊,抗战胜利的1945年停刊,共3卷12期,每期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及面向社会征集的论文、经济资料、西方经济学说介绍、书评、统计资料,以及当时重要的参考文献。以中国经济建设协会会员为主的作者中,既有当时大后方着名的经济学人,也有供职于国民政府经济部、交通部、资源委员会、中央设计局、水利委员会等国民政府的高官要员。刊物办刊宗旨明确,即在抗战期间,为抗战胜利后国家着手建设进行经济思想、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上的准备。本文以《经济建设季刊》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期刊创办的情况及所涉及的内容,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进而以此为出发,梳理民国后期国民政府经济领域的官员和学者的主要思考脉络和政策主张,并对其中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进行评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史料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相结合,力图全面系统地考察期刊的学术贡献、历史影响和现实启示。论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角度、研究目的、研究背景、文献综述、基本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宏观角度梳理和介绍了《经济建设季刊》的基本概况。经济建设协会于1939年4月在香港成立,1941年迁至重庆。协会成立期间,时任协会常任理事的沈怡认为有必要对战后建设问题进行提早准备,而这一想法得到了宋子文及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的支持,《经济建设季刊》在此思考背景下创刊。期刊自1942年7月至1945年中,每季度发行一期,共三卷12期。《经济建设季刊》作者群普遍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超过一半有留学欧美日本的经历;作者在当时中国经济建设各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地位,或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资源委员会、经济部、交通部、水利部等经济部门的要员,或为中央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的教授。论文的第三至八章,分别对《经济建设季刊》涉及的各专题、各领域内容进行分析,以期全面展示期刊的学术贡献和经济思想。第三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理论问题的探讨,包括对于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的侧重于优劣分析;战争背景下关于国防经济、区域经济等问题的讨论;以及期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第四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建设问题的探讨。其中最大篇幅集中于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包括对当时中国铁路建设基本情况和弊端的分析,战后铁路建设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铁路建设中最为关键的资本问题,以及铁路的建设与管理问题。此外,本章还介绍了期刊对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对电信和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关于交通器材的制造等问题。第五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水利问题的探讨。本章首先介绍了当时学界政界普遍形成的关于加强农业建设并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体目标,包括农业建设与工业建设的关系、如何推动农业工业化和土地国有、提出产销合作社的构想等。二是关于土地与人口问题的讨论,包括中国人多地少、负载过重和可耕地缺乏的基本国情。三是关于土地政策和农业政策的讨论。四是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第六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及矿业建设问题的探讨。包括中国工矿业基础薄弱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对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的追求,以及工业建设中国家政府的重要作用、工业发展中“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辨析、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章还对期刊中涉及工矿业各个领域的建设,如水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钢铁工业、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规划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分析。第七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主要包括外资利用和国际贸易政策两个方面。在外资利用方面,主要涉及经济建设中中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对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的分析研究,利用外资应遵循的主要原则,以及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主要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以及促进对外贸易的思考与建议。第八章介绍《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主要涉及国民政府管理金融银行业的演进与发展历史,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建设的建议,国民政府币制和货币建设,战后货币金融问题的国际背景,以及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与建议。除此外,这一章节还就如何保持货币稳定、关于货币本位问题、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第九章为论文的结语部分,在前几章的基础上,笔者对《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积极影响、现实启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也指出了《经济建设季刊》存在的局限和不足,以使读者对于这份刊物有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了解。

李子伦[10](2015)在《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总结人类千年发展史和二十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成败教训,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眼前:以工业革命为发端的产业结构升级历程既是启动经济增长的变革性动力,也是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性力量。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史性时期,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前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唯有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突破口,从供给端发力,在维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以升级版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增长内涵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一个重要的战略性问题应运而生,即应当如何定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以现代化的经济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助推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本文以奥地利学派市场过程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和国家理论为研究基础,以知识分立和政府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探明产业结构升级科学内涵的基础上,综合权衡市场效率、市场失灵问题和政府失灵问题,勾勒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定位的新蓝图。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是人的劳动行为不断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类似信息群以及不同种类信息群,通过实现信息群结构关系的不断变迁而满足或更好满足人的需要及其组合的过程。信息分散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以探索并发现默会知识的自发性市场秩序较面对信息不完全和有限理性约束的政府的比较优势。加之政府行为的自身利益偏好属性,在以弥补市场失灵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介入的限制框架基础上,实现从强制干预型政府向增进扩展市场型政府的让渡必然成为构建现代经济治理格局的主体逻辑。第1章论证了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价值,在回顾评价了目前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干预思想的两大主要理论基础即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之后,从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出发,研究了政府从强制干预型向增进扩展市场型的转变在由单极独揽到多极共治的权力解构和各级公共权力相对化已成定局的当今中国基本国情下的重要意义。本章还系统回顾了涉及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派在内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第2章从哲学、心理学和行为学入手,通过劳动价值论和主观价值论对立与统一的分析,认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即是以搜寻、组合并批量复制信息组合为本质的劳动过程在总量和结构层面的扩张。从对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发展脉络的总结可以提炼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两种方式即产业内升级和产业间升级,前者包括既存有效信息复制速率提高和不完全一致信息组合的复制,后者指新信息组合的复制。从对奥地利学派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是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家精神。本章还构建了包括科技创新能力、人力资本水平和节能环保能力在内的具有公共品属性和外部性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它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基础。第3章从对市场过程理论的分析得出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确立应当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原则,具体表现在保护产权、管理并协调市场信息传递和维护市场组织效率三点旨在维护市场机制的职能和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一点旨在弥补市场公共品供给不足问题的职能。第4章以建国以来的美国、 “二战”后的日本和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渡时期的拉美地区为比较对象,通过对美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借鉴性回顾,对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和对拉美地区不同国家政府职能分化所展现的不同产业结构升级绩效诠释了以维护市场为首要责任,以加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为重要职能的政府职能选择原则,并系统探讨了产业政策的效率问题。第5章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职能变迁历程进行了总结性回顾。第6章建立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考核体系,并实证检验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效率。第7章为我国准确界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主要贡献有:(1)完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体系,探究产业结构升级的本质内涵。(2)构建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理论框架。(3)比较分析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国际实践经验与教训。(4)尝试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和指标体系,实证检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绩效。(5)给出了完善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政策建议。

二、政府的理性与理性的政府——关于《政府经济学》一书的评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的理性与理性的政府——关于《政府经济学》一书的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1)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官僚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评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研究法
一、官僚制的提出和研究视角
    (一)马克斯·韦伯提出“官僚制”
    (二)公共行政学领域的研究
    (三)政治经济学的新视角研究
二、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官僚制的渊源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产生
    (二)“经济人”假设的前提
    (三)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三、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官僚制主要内容
    (一)安东尼·唐斯基于人性的官僚制研究
        1.五种倾向的自利官员
        2.官僚组织的形成与运行
    (二)戈登·塔洛克政治关系中的官僚体制
        1.谋求晋升的“政治人”
        2.基于上下关系的无效组织
    (三)威廉姆·A·尼斯坎南的官僚经济理论
        1.预算最大化的官僚
        2.低效的公共服务机构
四、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官僚制价值审视
    (一)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优越性与局限性
    (二)推动制度改革的现实价值
    (三)促进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理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政府采购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重点及方法
第一章 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缘起
    第一节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兴起的理论渊源
        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本旨
        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兴起的理论根基
    第二节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演变
        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域外探源
        二、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探索路径
第二章 政府采购领域适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逻辑理路
    第一节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限制竞争行为研探
        一、我国政府采购之现状
        二、我国政府采购领域限制竞争行为的类型化分析
        三、我国政府采购领域限制竞争行为的成因
        四、我国政府采购领域限制竞争行为的危害
    第二节 我国政府采购领域适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必要性
        一、适用该项制度的法律支撑
        二、适用该项制度的意义
        三、适用该项制度的关联性
        四、以政府采购为重点审查领域的合理性
第三章 政府采购领域适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困境
    第一节 审查方式的困境
        一、自我审查的时代合宜性
        二、“最优解”暗藏先天缺陷
    第二节 审查程序的困境
        一、一次审查难达目的
        二、监督和问责程序乏力
    第三节 审查标准的困境
        一、相关术语界定模糊
        二、合理性审查机制缺失
    第四节 例外规定的困境
        一、适用情形概念过于宽泛
        二、适用程序规范较为粗糙
    第五节 法律效力的困境
        一、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相关文件梳理
        二、规范性文件法律位阶较低
第四章 政府采购领域适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完善建议
    第一节 审查方式之完善
        一、强化第三方评估机制
        二、完善重大政策措施会审制度与联席会议制度
    第二节 审查程序之完善
        一、构建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二次审查机制
        二、完善监督与问责程序
    第三节 审查标准之完善
        一、构建政府采购“合法性—合理性”审查标准体系
        二、探索建立政府采购审查负面清单制度
    第四节 例外规定之完善
        一、推进例外规定适用情形的科学设置
        二、严格审核政府采购领域公共政策的例外规定适用
    第五节 法律规范之完善
        一、短期目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反垄断法》确认
        二、中长期目标: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Y县A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不足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可能的创新点
        (三)不足之处
    四、论文结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地方政府的概念界定
        二、舆情、网络舆情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工具
        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三、议程设置理论
        四、理论运用
第二章 Y县政府网信部门职能及A事件网络舆情概况
    第一节 Y县基本情况介绍及政府网信部门职能
        一、Y县基本情况介绍
        二、Y县政府网信部门职能
    第二节 A事件网络舆情概况
        一、事件回顾
        二、舆情热度分析
第三章 A事件引发网络舆情风波及地方政府应对措施
    第一节 A事件引发第一轮舆论风波
        一、网络观点
        二、政府应对举措
    第二节 阻拦记者采访引发第二轮舆论风波
        一、网络观点
        二、政府应对举措
    第三节 人民网专访引发第三轮舆论风波
        一、网络观点
        二、政府应对举措
    第四节 媒体接待办法引发第四轮舆论风波
        一、网络观点
        二、政府应对举措
第四章 A事件中政府应对策略存在的得失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关于A事件调查问卷描述性分析
    第二节 政府应对策略存在的得失
        一、政府应对策略中的成效举措
        二、政府应对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政府应对策略存因分析
第五章 其他地区可借鉴经验
    第一节 “12·20”深圳市光明新区滑坡事故可借鉴经验
        一、事故回顾
        二、可借鉴经验
    第二节 甘肃定西扶贫村现危房事件可借鉴经验
        一、事件回顾
        二、可借鉴经验
第六章 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的建议
    第一节 培养新时代网络舆情观
        一、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带来的影响
        二、转变传统思维方式
    第二节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网络舆情应对人才队伍建设
        二、加强监管问责机构队伍建设
    第三节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
        一、健全监测预警制度
        二、强化基础应对制度
        三、完善修复重建机制
    第四节 做好网络舆论引导
        一、通过权威媒体加强议程设置
        二、重视自媒体和网络大V
        三、培养网络评论员队伍
    第五节 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环境
        一、压实企业责任
        二、提升网民素养
        三、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范围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基础理论与分析范式构建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管概述
        一、产品、质量与产品质量
        二、监管与产品质量监管
        三、产品质量监管工具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管相关理论
        一、法经济学理论
        二、政府管制理论
        三、安全价值理论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范式建构:一种法治化分析路径
        一、我国产品质量监管的初始法制状态
        二、“观念——结构——行为”法治化分析路径的建构
第二章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框架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目标
        一、价值目标:打造协同治理的法治监管模式
        二、结构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法治平衡
        三、行为目标:形成多元协同、社会共治的法治格局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动力来源
        一、内在动力:现代质量监管理念的嵌入
        二、外在动力:法律制度供求的非均衡
        三、直接动力:利益驱动下的理性选择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阻力因素
        一、思想阻力:理念认知滞后
        二、结构阻力: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
        三、行为阻力: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第四节 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路径选择
        一、观念选择:渐进式路径
        二、结构选择:社会化路径
        三、行为选择:法治化路径
第三章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变迁
    第一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演进
        一、改革开放前的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二、改革放开后的产品质量监管制度
        三、产品质量监管法制演进沿革述评
    第二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成效
        一、监管理念从国家权力走向公民权利
        二、监管法制从自利型走向服务型
        三、监管行为从单一手段走向多元化手段
    第三节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运行存在问题
        一、监管理念守旧,价值目标冲突
        二、法制体系内容交叉冲突,与市场实际脱节
        三、监管行为倚重运动式监管,参与主体单一
第四章 境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借鉴
    第一节 产品主导型监管
        一、监管理念
        二、法制结构
        三、监管行为
    第二节 消费者主导型监管
        一、监管理念
        二、法制结构
        三、监管行为
    第三节 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分析及启示
        一、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的分析
        二、各国产品质量监管立法体系的启示
第五章 我国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之路径
    第一节 强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观念变革
        一、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产品质量监管法治意识形态革新
    第二节 重塑产品质量监管法治结构
        一、深化产品质量监管制度改革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多方参与制度
        三、优化各方主体间联系互动制度
        四、建立监管法治影响评估分析制度
    第三节 优化产品质量监管法治行为
        一、加强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检查方式手段
        二、细化消费者监管权利义务
        三、加强企业主体责任
        四、发挥多元社会主体监管优势
        五、提高信息传递质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5)家世国难与留学经历 ——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发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1.文献综述
        2.现状分析
    三、研究思路
        1.研究属性与研究方法
        2.论文结构
第一章 陈寅恪的文化史观
    1.1 相关术语的诠释和界定
        1.1.1 “历史”与“历史观”
        1.1.2 “文化”与“文化史观”
    1.2 陈寅恪与中国近代史学
        1.2.1 陈寅恪的生平
        1.2.2 陈寅恪的史学地位
    1.3 陈寅恪的文化史观
        1.3.1 学界对陈寅恪历史观的论辩
        1.3.2 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内涵
第二章 家世遗风与近代遭遇
    2.1 从义门陈氏到义宁陈氏
        2.1.1 义门陈氏
        2.1.2 义宁陈氏
    2.2 晚清危局与义宁父子
        2.2.1 太平天国与义宁父子
        2.2.2 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与义宁父子
    2.3 陈寅恪心中的家国情怀
第三章 留学日本弘文学院
    3.1 背负使命游学海外
    3.2 就读弘文学院
        3.2.1 群趋东邻
        3.2.2 就读弘文学院
    3.3 日本学界与陈寅恪
第四章 留学美国哈佛大学
    4.1 初游欧洲大陆
    4.2 哈佛大学的文化传统
    4.3 兰曼与印度语文学
        4.3.1 选课与导师
        4.3.2 兰曼与陈寅恪的私交及其互赞
    4.4 白璧德的影响
        4.4.1 白璧德与美国的新人文主义
        4.4.2 白璧德与陈寅恪
第五章 留学德国柏林大学
    5.1 德国的历史与柏林大学的理念
        5.1.1 德国的历史与文化
        5.1.2 柏林大学的创建及其洪堡的理念
    5.2 专业与导师
        5.2.1 陈寅恪的专业与选课
        5.2.2 吕德斯与陈寅恪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第二章 理论述评与文献综述
    2.1 传统OFDI理论
        2.1.1 垄断优势理论
        2.1.2 内部化理论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1.4 比较优势投资论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2 发展中国家OFDI理论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2.2.2 技术地方理论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2.3 OFDI理论的新发展
        2.3.1 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观、资源观、制度观
        2.3.2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3.3 新新贸易理论
    2.4 关于中国OFDI的研究
    2.5 中国OFDI的竞争优势与来源——制度视角提出
        2.5.1 传统理论对中国OFDI行为的适用性分析
        2.5.2 制度因素的提出
    2.6 制度视角下的OFDI研究
        2.6.1 东道国视角
        2.6.2 制度距离视角
        2.6.3 母国制度视角
    2.7 理论述评
第三章 中国OFDI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
    3.1 制度视角下中国OFDI发展历程
    3.2 当前中国OFDI突出问题
        3.2.1 境内主体结构失衡
        3.2.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
        3.2.3 投资区域结构失衡
    3.3 制度视角下原因分析
        3.3.1 非国有资本在境外投资重点领域的“母国制度优势”有待提升
        3.3.2 金融税收制度改革滞后与外企超国民待遇造成大量的返程投资
        3.3.3 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造成各地投资主体结构分布差异显着
第四章 母国制度影响企业OFDI理论模型构建
    4.1 理论基础
        4.1.1 母国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4.1.2 母国制度三个维度的框架构建
        4.1.3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母国制度安排
    4.2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理论模型构建
        4.2.1 前提假设
        4.2.2 函数设定
        4.2.3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制度环境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5.1 研究假设
        5.1.1 产权制度
        5.1.2 经济制度
        5.1.3 创新制度
    5.2 研究设计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5.2.2 计量模型构建
        5.2.3 变量说明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5.3.1 制度环境对中企OFDI行为的直接影响
        5.3.2 制度环境对东部企业OFDI行为的调节效应
    5.4 异质性检验
        5.4.1 所有制差异
        5.4.2 要素密集度差异
        5.4.3 产业差异
        5.4.4 行业集中度
    5.5 稳健性与内生性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政府治理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6.1 研究假设
        6.1.1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6.1.2 市场主体激活效率
        6.1.3 行政权利运行效率
    6.2 研究设计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3.1 政府治理对中企OFDI决策的直接影响
        6.3.2 政府治理对东部企业OFDI决策的调节效应
    6.4 异质性检验
        6.4.1 所有制异质性
        6.4.2 要素密集异质性
        6.4.3 产业异质性
        6.4.4 行业集中度异质性
    6.5 稳健性与内生性
    6.6 母国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异质性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6.7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7.1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设
        7.1.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7.1.2 国际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与自由贸易协定(FTA)
        7.1.3 境外经贸合作区
    7.2 研究设计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2.2 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7.2.3 描述性统计
    7.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7.3.1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直接影响
        7.3.2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调节效应
    7.4 异质性检验
        7.4.1 以自然资源寻求为动机
        7.4.2 以战略资源寻求为动机
        7.4.3 以廉价劳动力寻求为动机
        7.4.4 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机
    7.5 稳健性与内生性
    7.6 制度环境、政府治理、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7.7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完善母国制度环境
        8.1.1 契约制度
        8.1.2 物权制度
        8.1.3 税收制度
        8.1.4 信贷制度
        8.1.5 知识产权制度
        8.1.6 技术交易市场
    8.2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8.2.1 政府支出
        8.2.2 供给效率
        8.2.3 政府干预
        8.2.4 政府补贴
        8.2.5 行政审批
        8.2.6 政府腐败
    8.3 构建涉外(投资)制度体系
        8.3.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8.3.2 国际投资协定
        8.3.3 境外经贸合作区
    8.4 管理启示
        8.4.1 对政府的启示
        8.4.2 对企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二、主持及参与项目
致谢

(7)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中文详细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梳理与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考察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考察
        (三)简要评析
    三、论文架构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架构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贡献与研究不足
        (一)可能的贡献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生成背景
    一、时代命题:奥斯特罗姆所处的社会环境
        (一)倡导自发秩序: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复兴
        (二)回归公共治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
        (三)理性官僚制的正当性反思
    二、理论积淀:集体行动问题的研究传统
        (一)来自政治学视角的分析
        (二)来自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三)来自社会心理学视角的分析
        (四)小结
    三、学术延承:自主治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
        (三)合作博弈理论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二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应用场域
    一、运作对象:小规模的公共池塘资源
        (一)物品类型与公共池塘资源
        (二)资源系统、资源单位及其占用者
    二、预设前提:行为假设与制度多样性
        (一)制度分析的行为假设: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的结合
        (二)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度:一项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解
    三、场域困境:集体行动中的机会主义
        (一)资源治理的三大模型
        (二)激励结构的四重缺陷
        (三)制度供给的二阶困境
第三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构建逻辑
    一、从质疑到开创:思想生成的演进路径
        (一)质疑:非此即彼的政策方案
        (二)开创:另辟蹊径的治理路径
    二、从个体到系统:自主治理的分析脉络
        (一)影响个人策略选择的综合变量
        (二)集体行动情境自主治理的难题
        (三)公共资源长期存续的设计原则
        (四)集体行动制度层次的嵌套分析
    三、从IAD到 SES:自主治理的研究框架
        (一)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
        (二)诊断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
        (三)IAD与 SES框架的关联互动
    四、从信任到互惠:自主治理的核心要素
        (一)社会资本的内涵及关键特征
        (二)奥斯特罗姆的借鉴及其超越
第四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分析特色
    一、问题聚焦:以问题为中心的跨学科研究
        (一)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分析方法
        (二)发展与实证经验一致的理论
    二、研究进路:制度分析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一)理性选择的制度分析途径
        (二)田野调查与实验研究并重
    三、分析视角:基于个人主义的方法论
        (一)有关个体行为的决策分析
        (二)有限重复博弈理论的运用
第五章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的价值审视
    一、奥斯特罗姆思想的学术史定位
        (一)公共治理谱系中的自主治理思想
        (二)自主治理:复合民主的微观基础
    二、自主治理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传统集体行动理论的变革
        (二)当代制度分析视野的拓展
        (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完善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奠基石
    三、自主治理思想的局限审视
        (一)适用性层面的局限
        (二)实操性层面的局限
结语 重视奥斯特罗姆的学术遗产
    一、摈弃万能药:诊断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二、警惕理论模型的隐喻化用法
    三、治理话语中积极公民的塑造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生平及学术研究历程
附录二 美国布鲁明顿学派的思想精义:多中心治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8)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量化测度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问题带来地方性发展危机
        1.1.2 政府治理中对政治成本的忽视
        1.1.3 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1.1.4 公共管理实现途径多元化演变
    1.2 概念界定与问题提出
        1.2.1 环境问题政治资源的概念界定
        1.2.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概念界定
        1.2.3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及重要性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的重要性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内容
    1.5 文章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绿色治理理论
        2.1.2 复杂系统理论
        2.1.3 成本-效用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
        2.1.4 风险社会理论
    2.2 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述评
        2.2.1 政府经济学视域下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
        2.2.2 环境政治学视域下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
        2.2.3 公共管理学视域下政治成本的相关研究
    2.3 环境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2.3.1 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2.3.2 环境风险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2.3.3 邻避抗争事件治理的相关研究述评
    2.4 小结与启示
第3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与决策的分析框架
    3.1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产生的原因分析
        3.1.1 地方政府的决策系统模糊
        3.1.2 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滞后
        3.1.3 公职人员的治理能力较低
        3.1.4 环境社会风险的敏感性不足
        3.1.5 社会组织和媒体的参与力度不够
        3.1.6 公众利益的维护不到位
    3.2 结构-情境-行为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规制理论模型
        3.2.1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演化传播机理
        3.2.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决策框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4.1 结构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4.1.1 结构视角下博弈主体的基本假设
        4.1.2 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博弈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4.1.3 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博弈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4.1.4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间博弈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4.1.5 小信号模型构建及测度仿真
        4.1.6 结论与讨论
    4.2 情境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4.2.1 情境视角下博弈主体的基本假设
        4.2.2 博弈模型构建及演化均衡分析
        4.2.3 小信号模型构建及测度仿真
        4.2.4 结论与讨论
    4.3 行为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的博弈分析
        4.3.1 行为视角下博弈主体的基本假设
        4.3.2 博弈模型构建及演化均衡分析
        4.3.3 小信号模型构建及测度仿真
        4.3.4 结论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量化测度分析—基于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的个案考察
    5.1 案例的选择与讨论
        5.1.1 案例事件的选择与研究设计
        5.1.2 案例事件的分析
        5.1.3 资料搜集与扎根分析
        5.1.4 结构-情境-行为视角下的案例讨论
    5.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指标体系的开发与设计
        5.2.1 测度指标体系的初始构建
        5.2.2 测度指标体系的确定
    5.3 T市的区域环境效率分析
        5.3.1 T市环境治理的背景分析
        5.3.2 评估方法与变量说明
        5.3.3 效率评价和实证结果分析
        5.3.4 结论与启示
    5.4 结构-情境-行为视角下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测度分析
        5.4.1 测度方法的选择
        5.4.2 测度设计和数据获取
        5.4.3 主客观组合赋权和模糊测度
        5.4.4 政治成本测度值与政治成本的关系论述
        5.4.5 结论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流程设计
    6.1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控制的实例分析—以T市R钢铁厂发电项目抗议事件为例
    6.2 环境问题政治成本的控制决策流程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理论贡献
    7.2 研究启示和规制策略
        7.2.1 调整环境问题治理决策系统和成本观
        7.2.2 优化和创新政府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
        7.2.3 提升公职人员的治理能力和环境素养
        7.2.4 强化政府社会风险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
        7.2.5 重视与非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和合作
        7.2.6 积极营建官民互信机制和协商民主机制
    7.3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T市R钢铁厂及周边地区的实地情况示意图
    附录B: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指标体系的专家筛选调查表
    附录C:T市R钢铁厂及周边地区访谈提纲
    附录D:T市R钢铁厂及周边地区环境政治成本的调查问卷
    附录E: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测度指标体系的重要性程度调查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选题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关键问题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经济建设季刊》基本概况
    第一节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一、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成立
        二、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状况
        三、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的学术活动、政治活动
    第二节 《经济建设季刊》创办及发行情况
        一、《经济建设季刊》创办过程及刊行宗旨
        二、《经济建设季刊》发行情况及当时影响
    第三节 《经济建设季刊》的编辑、作者队伍
        一、《经济建设季刊》编辑委员会成员及主要作者群体基本情况
        二、《经济建设季刊》编辑、作者情况分析和几点思考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栏目设计、文献统计
        一、栏目设计情况
        二、文献统计
第三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理论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自由经济、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利弊权衡与选择
        一、概念厘定: “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的异同辨析
        二、路径选择: 对国家管制下“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的自发认可
        三、借助国家力量实现工业化:落后中国的经济赶超方案
    第二节 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侧重的讨论
        一、关于国营事业、民营事业讨论的重要篇章和观点梳理
        二、倾向国营事业的原因和启示意义
    第三节 “三民主义”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的理论纠结和思考辨析
        一、关于“三民主义的经济制度”
        二、“三民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集权主义经济的辨析
    第四节 《经济建设季刊》对国外经济建设理论和重要文献的引入与评介
        一、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二、对苏联经济思想和经济建设情况的评介
        三、对德国及统制经济思想和发展情况的介绍与研究
        四、对西方战后重建重要文献的译介情况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交通、电信、邮政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铁路建设的讨论
        一、当时中国铁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弊端所在
        二、战后铁路政策的主要原则
        三、铁路建设的资本问题
        四、战后铁路的建设与管理等问题
    第二节 关于航运、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
        一、对战时航政、航政建设与战后复员的构想
        二、关于公路及驿运建设的讨论和构想
    第三节 、关于电信、邮政事业建设的讨论
        一、关于电信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二、关于邮政事业的建设与复员
    第四节 关于交通器材制造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农业发展与水利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农业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一、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二、人多地少: 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三、土地国有: 关于土地政策的思考
        四、产销合作社: 破解传统乡村治理结构的思考
    第二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思考与探讨
        一、水利建设的总体方针
        二、经济视角看水利建设
        三、历史视角看水利建设
        四、水利建设的其他几个问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工业建设及矿产建设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基础和目标
        一、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建设的衰弱基础和原因
        二、实现国家工业化——工矿业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国家、政府在推动工业建设中的作用
        二、关于“国防经济”的讨论
        三、工矿业建设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分布
        四、工矿业建设资金的来源与筹措
    第三节 关于中国工矿业建设各领域的思考和讨论
        一、关于水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关于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关于钢铁工业的建设与思考
        四、关于电器工业的建设与计划
        五、关于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经济建设中币制金融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银行和金融业建设的探讨
        一、关于金融对经济建设价值的认识
        二、关于金融银行业的管理思想与实践
        三、对金融业支持经济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第二节 国际背景下民国时期币制建设与金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一、民国时期币制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二、战后货币金融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三、关于战后法币制度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三节、关于货币金融与经济建设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一、关于保持货币稳定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二、关于货币本位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三、关于建立健全金融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四、关于战后过渡期货币金融政策的思考和建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经济建设季刊》关于对外经济关系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外资利用问题的探讨
        一、经济建设中利用外资的必要与可能
        二、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从国际资本市场流入中国
        三、战前国外对华投资的历史、投资领域和利弊影响
        四、关于利用外资应遵循的原则
        五、关于吸纳外资的渠道和方式
    第二节 关于国际贸易政策问题的探讨
        一、中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和基本特征
        二、西方国家关于对外贸易的历史经验
        三、关于中国关税与贸易政策的思考
        四、促进对外贸易的要点与建议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一、《经济建设季刊》的学术贡献
    二、《经济建设季刊》的积极影响
    三、《经济建设季刊》的局限性
    四、《经济建设季刊》的现实启示
附录1: 《经济建设季刊》目录
附录2: 中国经济建设协会理事、各组组长基本情况简表
附录3: 《经济建设季刊》作者情况简表
附录4: 《经济建设季刊》刊发文章和作者情况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后记

(10)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理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逻辑
        1.1.2 市场决定:经济治理思维的根本性变革
    1.2 相关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开放经济体下的产业结构自发升级——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1.2.2 发展经济学中的产业结构追赶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1.2.3 国际产业分工中的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产业结构转移理论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角色——从强制干预型到强化市场型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论文重要概念界定与区分
        1.4.1 政府与国家
        1.4.2 产业与产业结构
        1.4.3 产业政策与政府职能
    1.5 论文可能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可能创新
        1.5.2 论文不足
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1 经济增长
        2.1.1 需要与人类行为
        2.1.2 劳动行为与经济增长的本质
        2.1.3 从经济增长思想史看经济增长的三种方式
    2.2 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2.1 从劳动行为的本质看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内涵
        2.2.2 从经济增长看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形式
        2.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动力
    2.3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条件——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2.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概念的提出
        2.3.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的外延
        2.3.3 以公共品为基本属性和外部性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3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资源配置机制——政府与市场的权衡
    3.1 从市场过程理论看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作用
        3.1.1 市场过程理论简介
        3.1.2 市场主体决策自由的作用
        3.1.3 市场价格机制的特性
        3.1.4 市场竞争机制的本质
        3.1.5 市场供需机制的作用
        3.1.6 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决定性作用
    3.2 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原因
        3.2.1 外部性与市场供给失灵
        3.2.2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效
        3.2.3 规模递增与垄断组织结构
    3.3 国家理论中的政府职能演替
        3.3.1 制度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合作之手
        3.3.2 古典经济学中的政府——扞卫之手
        3.3.3 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掠夺之手
        3.3.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政府——阶级间暴力压迫的工具
        3.3.5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政府——诺斯悖论
        3.3.6 小结
    3.4 结论: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政府职能
        3.4.1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塑造合格市场主体
        3.4.2 加强市场监管构建透明健全市场体系
        3.4.3 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确保市场组织效率
        3.4.4 合理运用经济政策有效弥补公共品市场供给失灵
4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的新比较经济学分析
    4.1 自由市场经济体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4.1.1 一般性制度构建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4.1.2 支持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
        4.1.3 从美国信息产业崛起看政府的优选产业政策
    4.2 从“通产省奇迹”到“失去的十年”: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4.2.1 以通产省为核心的日本产业政策奇迹(1945-1973)
        4.2.2 九十年代“失去十年”的深层原因
        4.2.3 对日本产业政策的反思
    4.3 从拉美国家产业结构矮化看政府的失败——结构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过度时期
        4.3.1 过度时期的产业结构矮化
        4.3.2 结构主义时代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4.3.3 对拉美国家政府失败的反思
5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变迁历程
    5.1 计划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1.1 总路线指引下的产业政策
        5.1.2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5.1.3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失衡
    5.2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度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2.1 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5.2.2 转轨摩擦中的体制变革
        5.2.3 产业结构的恢复性调整
    5.3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
        5.3.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产业政策
        5.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5.3.3 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升级
    5.4 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5.4.1 经济体制是决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因
        5.4.2 国家产业政策有效性值得商榷
        5.4.3 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是政府职能的着力点
6 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的实证计量分析
    6.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6.1.1 产业结构升级的衡量标准
        6.1.2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6.1.3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能力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相关性
    6.2 产业结构升级的市场化改革红利
        6.2.1 市场化进程指标体系构建
        6.2.2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数据测算
        6.2.3 市场化指数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面板模型
    6.3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财税政策效应
        6.3.1 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国际比较
        6.3.2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历史统计分析
        6.3.3 财税政策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时间序列模型
7 产业结构升级中政府职能选择的相关政策建议
    7.1 加快完善市场体系,确保市场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决定性作用
        7.1.1 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
        7.1.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7.1.3 建立新型市场监管体制
    7.2 深化国企改革,通过建立现代产权体系和企业制度重塑合格市场主体
        7.2.1 以完善产权制度为保障,锻造市场决定的发展新逻辑
        7.2.2 以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走出国有资本管理模式改革新道路
        7.2.3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抓手,构建国有企业运营新形式
    7.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国家创新体系
        7.3.1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7.3.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育高效技术市场
        7.3.3 深化公共科技资源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基础制度和创新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7.4 以财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为依托,构建市场决定的大国经济下现代产业结构升级能力
        7.4.1 健全中央与地方间财政体制,重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中的政府间责任与权力配置
        7.4.2 建立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铸就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的强大助推器
        7.4.3 加强财税制度创新和政策优化,建立统一完整的产业结构升级能力建设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政府的理性与理性的政府——关于《政府经济学》一书的评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官僚制研究[D]. 荆慧敏.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政府采购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研究[D]. 聂文琪. 兰州大学, 2021(12)
  • [3]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Y县A事件为例[D]. 刘天庆.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4]产品质量监管法治化研究[D]. 任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5]家世国难与留学经历 ——陈寅恪文化史观的发轫[D]. 任永亮. 西北大学, 2020
  • [6]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林明灯. 苏州大学, 2020(06)
  • [7]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思想研究[D]. 任恒. 吉林大学, 2019(02)
  • [8]环境问题政治成本:演化传播、量化测度和控制策略研究[D]. 李鑫涛. 天津大学, 2019(01)
  • [9]民国《经济建设季刊》(1942-1945)研究[D]. 吴德祖. 武汉大学, 2017(06)
  • [10]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职能选择[D]. 李子伦.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5(10)

标签:;  ;  ;  ;  ;  

政府理性与理性政府——《政府经济学》一书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