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根矩形纤维滞留效率的数值研究

单根矩形纤维滞留效率的数值研究

一、单一矩形纤维截留效率的数值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申莹[1](2021)在《聚酰亚胺微纳米纤维气凝胶过滤与分离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为此,国家出台了更严格的政策限制废水/气的排放,排放标准也日益提高。目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及控制炉窑烟气排放的传统过滤与分离材料,因其过滤精度低、能耗高等问题难以满足“高效低阻”的要求。基于此,科研人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证实了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在过滤与分离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纳米纤维材料因结构致密而难以平衡过滤效率与阻力间的关系。此外,其浸润性还需进一步优化以避免表面黏附污染物,提升分离通量。因此,研发新型高效低阻过滤与分离材料、解决其关键制备技术,并明确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对我国工业及环保行业的绿色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聚酰亚胺(PI)是一种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的聚合物,以其为原料制备的PI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高温烟气除尘等领域。针对高温烟气除尘和强腐蚀工业废水处理所面对的恶劣工况,本论文采用可溶型PI纤维(P84)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与三维网络重构法并结合自组装表面修饰技术,构建了三维多级结构微/纳米纤维气凝胶过滤与分离材料。系统研究了该材料理/化结构与过滤分离性能间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三维多级网络结构提升材料过滤与分离性能的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直径均匀且连续的PI纳米纤维。制备的PI纳米纤维膜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热稳定性,初始分解温度487.1 oC。同时,其水接触角为124.2o,呈现一定的疏水性。此外,将PI纳米纤维沉积在PI微米纤维针刺基材上,获得了PI纳米纤维膜复合滤料,并测试其过滤性能。结果显示,与基材相比,该复合滤料对1.0μm以下颗粒的过滤效率提升显着(约70.3%)。表明PI纳米纤维在过滤与分离领域有着较大的应用潜力。同时,测试结果也显示,制备的PI纳米纤维膜复合滤料存在过滤阻力较高(800.0 Pa)的问题,并且该复合滤料的PI纳米纤维膜易剥离、破损,降低了其使用寿命。(2)为进一步降低纳米纤维材料的过滤阻力,并提升其结构稳定性,本论文尝试将PI纳米纤维膜的二维层叠结构转变为三维结构。以PI纳米纤维为原料,采用三维网络重构法,并利用溶剂熏蒸加固技术,制备出具有“类蜂窝”状多级孔结构的PI纳米纤维气凝胶。制备的气凝胶具有超低密度(1.0 mg/cm3)和较高的孔隙率(99.93%),使其在过滤与分离领域具有较大的结构优势。同时,首次将熏蒸加固技术用于三维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增强,结合PI纳米纤维气凝胶独特的多级开孔结构,赋予气凝胶优异的回弹性及耐疲劳性。(3)PI纳米纤维气凝胶具备曲折孔道、高孔隙率和高比表面积,使其在油水分离过程中具有结构优势。基于此,在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基础上,通过液相沉积的方法,进一步提升材料的表面浸润性,制备了能够高效分离油水混合乳液的多级结构气凝胶材料。通过在PI纳米纤维气凝胶表面沉积低表面能硅纳米线,能够增加材料表面粗糙度并提高其疏水性。同时,硅纳米线也赋予了气凝胶优异的耐疲劳性、吸油能力(可高达自重的159倍)、以及油下超疏水和抗粘水性。这些性能都为回收废油并实现材料的重复利用提供了可能。同时,仅在液体重力驱动作用下,该材料对各种油水混合乳液的水截留率最高可接近100%,同时保持较高的油通量(7.5×104-1.2×105L/m2/h),解决了传统乳液分离膜存在的低通量、高能耗的问题。(4)高比表面积和高孔隙率也为实现空气滤料的“高效低阻”提供了可能。基于此,通过三维重构法并结合真空抽滤技术,将PI纳米纤维气凝胶与PI针刺基材进行复合,同时引入硅纳米线,构建出了以微米纤维为骨架、纳米线-纳米纤维气凝胶为分离界面的三维多级结构气凝胶空气过滤材料。该结构解决了纳米纤维膜复合滤料层间易剥离的问题,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对PM0.3的过滤效率(92.68%),较PI纳米纤维膜复合滤料提升了38.7%,然而其过滤阻力仅为复合滤料的24.6%(196.8 Pa)。此外,经20个连续过滤循环后,该材料的过滤阻力未明显增加且仍然保持较高的过滤效率,表现出良好的过滤稳定性。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微纳米纤维复合结构在高精度过滤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传统过滤与分离材料阻力大、能耗高的问题,构筑了三维多级结构微/纳米纤维气凝胶过滤与分离材料。该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普适性强、过滤精度高、通量大,同时具有较好的可重复使用性。为多功能超浸润界面的构筑以及新型高效低阻过滤与分离材料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高正源,刘洋志,任俊州,安治国[2](2021)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陶瓷膜过滤过程模拟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陶瓷膜过滤技术具有经济高效、过滤稳定、环境适应性强等优势,在水处理、气体过滤、化工、医药及食品生产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并且在分离、澄清、纯化、浓缩、除菌、除盐等生产工艺过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在过滤过程中,原料中的有机物、无机盐、胶体粒子和污泥絮体等物质在膜表面或膜孔中的吸附和沉积作用会导致膜污染。膜污染是阻碍陶瓷膜过滤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仿真对陶瓷膜过滤过程的渗透机理、膜污染机理及浓差极化机理等进行探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研究方法。现已经能通过CFD控制方程和压降模型、颗粒运动模型、颗粒沉积模型、传质模型及串联阻力模型等CFD模型对陶瓷膜过滤过程的渗透、膜污染及浓差极化等现象进行模拟和预测;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讨论,加深对膜过滤过程的机理研究。此外,研究者们通过CFD数值模拟,研究陶瓷膜元件和膜组件结构、过滤工艺参数以及过滤器结构等参数对陶瓷膜过滤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进行参数优化,来提高陶瓷膜过滤性能,如降低污染速率、提高过滤效率、延长膜清洗周期和膜使用寿命等。本文介绍了CFD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评述了CFD技术在陶瓷膜及膜组件结构优化和过滤过程中膜污染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在膜污染过程的模拟中所用到的相关CFD模型;重点分析了陶瓷膜过滤过程中的膜结构、操作参数和过滤器结构等工艺参数对陶瓷膜内部压力分布、浓差极化、渗透速度及流场分布等流体特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展望了陶瓷膜过滤过程CFD模拟仿真的发展趋势。

张如梦[3](2021)在《静电旋风水膜除尘器除尘特性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蓝天保卫战的提出表明微细粉尘的排放标准日趋严格。静电旋风水膜除尘技术的提出,是在参考结合不同除尘技术的优势后提出来的,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了静电旋风水膜除尘设备的除尘机理,重点对其除尘特性和配置的优化展开实验测定与研究。首先对系统进行了介绍;其次对粉尘的润湿性、粒径分布进行测量;然后对除尘系统管道测点的布置以及相关参数的测定进行介绍与测定,该除尘系统干阻力和漏风率均符合要求;理论分析静电旋风水膜设备的除尘机理,分析了雾滴的荷电机理和水雾捕尘机理。对喷嘴的喷淋特性展开实验研究,得出各喷嘴组合作用下收尘极清灰水膜的均布性能,得出开启风机的情况下更有助于水膜均布,加宽型吹风喷头的均布性能最好,筒体内壁面纤维网的布置能优化水膜均布的结论。对选出的加宽型吹风喷头、1mm孔径实心锥形喷嘴和组合喷嘴各自的单位面积流量与喷淋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测定,实验表明喷淋压力越大,单位面积流量越大;对1mm孔径实心锥形喷嘴的雾化角、平均喷雾粒径与喷淋压力之间的关系展开实验测定;选定的三组喷嘴,分别通过改变入口风速、单位面积喷淋量和静电电压来选定每个因素的最佳水平范围,选定之后建立正交实验表。通过正交实验判定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在不同喷嘴类型作用下的影响因素比重排序,为入口风速>静电电压>单位面积喷淋量。得出加宽型吹风喷头作用下的除尘系统最佳参数为入口风速12.03m/s、单位面积流量为1.14 L/(m2·s)、静电电压为45k V。1mm孔径实心锥形喷嘴作用下的除尘系统最佳参数为入口风速12.03m/s、单位面积流量为0.33L/(m2·s)、静电电压25k V。组合喷嘴作用下的除尘系统最佳参数为入口风速12.03m/s、单位面积流量为1.02 L/(m2·s)、静电电压为45k V。通过各最佳配置的除尘效率及系统阻力进行分析比较,确定本除尘系统最佳的使用喷嘴类型为组合喷嘴。从清灰水膜沿程捕尘性能实验得出,随着水膜出流距离的增加,水膜对粉尘颗粒的捕集数量增大,且在含尘气流进口段,水膜对粉尘的捕集量占整个设备总捕集量60%左右;该系统的除尘效率先随着入口处平均粉尘浓度的上升而上升,到3.82 g/m3时除尘效率最高,再上升时,除尘效率下降;入口风速不同时,水膜+静电的组合除尘方式比单一或其它的组合方式效率更高,对一般粉尘的捕集最高效率可在入口风速为12.03m/s时达到98.75%;当入口风速为7.21m/s时,对≤5μm的微细粉尘捕集效率能达到86.12%。从除尘理论与本实验表明: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除尘效率高,对于微细粉尘的处理也相当有效。除尘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水可循环、造价低,应用前景较好。

蔡景成[4](2020)在《薄膜蒸馏过程中的微尺度输运机理》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薄膜蒸馏的研究围绕蒸馏膜的改进、薄膜蒸馏实验条件和模块参数的优化展开。气隙式薄膜蒸馏(AGMD)高热效率和易改进的优点使其在薄膜蒸馏技术中成为重要的分支。AGMD的输运过程由蒸馏膜两侧的温差及其内部的传质系数确定。传质系数是薄膜蒸馏过程中最基础的研究。微尺度上蒸馏膜优化和改进引起的输运机理以及传质系数的变化需要再进一步解释。蒸馏膜两侧的温差是传质驱动力,如何从AGMD模块结构上对其进行系统的优化也值得进一步确定。此外多组分气体扩散过程中各分子之间的微尺度相互作用和扩散机理也非常重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AGMD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微尺度输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当分子在微尺度的膜孔中扩散时,微尺度范围的Knudsen扩散、分子扩散和过渡扩散机制被用于描述传质过程。为了方便计算,根据出现在膜孔内的微尺度输运机理,对蒸馏膜的传质系数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通过改变料液温度、冷却液温度、料液流量、料液浓度、气隙宽度和膜孔大小进行实验验证,提出了传质系数在常用AGMD运行温度范围内是定值的结论,提供了一种新的传质系数简便估算方法。通过分析微尺度输运机理发现,孔隙率高的蒸馏膜因可以为分子提供更多的扩散通道而增加传质系数,且蒸馏膜表层纤维的微尺度排布影响料液微观流动进而改变传质过程。为提高蒸馏膜的传质系数,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将聚丙烯腈溶液制备成具有无纺结构和类平行结构的高孔隙率纤维膜。引入微尺度的共型镀膜方法-引发式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将亲水聚丙烯腈膜转化为疏水聚丙烯腈膜并应用于AGMD,扩大了蒸馏膜的可选择范围。微尺度纤维排布与进料流向的结合可将AGMD的产水通量提高约7%。输运机理表明孔径大的蒸馏膜因可以减小分子碰撞频率而减小传质阻力,但是蒸馏膜孔径增大会导致膜润湿现象。单一结构蒸馏膜无法满足孔隙率、孔径和传质阻力的最优结合。为了减小传质阻力,增加膜内的传质系数,同时保证蒸馏膜的高疏水性,在大孔径纤维膜支撑层的表面纺制小孔径纤维膜制备复合膜。理论计算和AGMD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膜的表层参数对传质系数和输运过程影响很小。复合膜在保证其不被润湿的同时,可以增加膜内的传质系数,强化输运过程。膜结构的改变引发了膜内毛细冷凝现象,为探究毛细冷凝现象发生后的传质机理,以商业聚四氟乙烯膜和静电纺丝纤维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现象观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 AGMD过程发生膜内毛细冷凝现象的影响因素。实验表明毛细冷凝可以在蒸馏膜内发生,但并不终止AGMD过程,而是减小了传质驱动力和产水通量,膜孔内传质过程可以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分析总结发现:在传质系数-温度曲线图中,传质系数值的大幅度减小表明蒸馏膜内发生了毛细冷凝现象。为了增加产水通量,同时避免蒸馏膜内发生毛细冷凝现象,需要对气隙参数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在气隙中填充填料来研究气隙有效导热系数对AGMD产水通量和热效率的影响,明确气隙参数对AGMD输运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AGMD中的输运过程很大程度上受有效导热系数影响,而气隙有效导热系数由气隙孔隙率和填料导热系数决定。气隙有效导热系数的增加会增加膜两侧的温差,当跨膜温差占料液与冷却液温差的比值为1.5%-4.5%时热效率达到最优,产水通量随气隙有效导热系数增加持续增加。采用AGMD技术对含多种挥发性组分的热镀锌废酸进行了资源化处理,详细分析了过程中HCl分子和H2O分子在蒸馏膜中的相互作用和输运机理。结果表明料液温度的升高会提高AGMD的产水通量。料液中HCl的浓度增加会明显增加产水中的HCl浓度。FeCl2的存在会显着增加HCl的活度、减小H2O的活度,增加产水中的HCl浓度。HCl分子和H2O分子在微尺度膜孔内的扩散相互促进并遵从Maxwell-Stefan关系式。

方德新[5](2020)在《基于动力学优势构建LDHs吸附膜反应器及深度除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污水处理总磷标准日趋严格的形势下,深度除磷技术的研发受到极大的关注。在传统深度除磷技术中,溶解态磷酸盐通常需要转化为颗粒态,再通过泥水分离去除。比较典型的是絮凝过滤技术,该技术可控性高,但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絮体容易附着在滤膜表面加速膜污染进程。理论上,吸附膜过滤可以通过反应机制截留溶解性磷酸盐,但吸附膜的技术难点在于膜内污水停留时间极短,在短时间内达到吸附平衡要求成膜材料吸附速率较快。然而,目前吸附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尚不能比较不同材料吸附速率的快慢,实现速率比较需要建立新的方法。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s)吸附磷酸盐的动力学优势,提出复合LDHs膜深度除磷技术。围绕该课题,建立了吸附速率的比较方法,考察了制备过程对于LDHs除磷能力的影响,重点探究了复合LDHs膜对溶解性磷酸盐的深度去除性能和机制,论证了其技术优势。本研究解决了絮体产生的膜污染问题,为深度除磷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可总结为四个方面:(1)根据吸附过程建立新的本征吸附动力学模型,用于不同材料的吸附速率系数的交叉比较,从理论上论证LDHs作为成膜材料的优势。以碰撞理论为依据,在考虑吸附质浓度和有效吸附位点密度两方面作用的基础上,建立本征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ξini可用来定量描述初始反应条件,其值量化了吸附质与吸附位点之间的权衡关系。研究发现,本征速率系数在ξini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保持在一个恒定水平,而传统模型速率系数在同等试验条件下则表现出高达30.3%~146.6%的变化幅度。本征速率系数的稳定性为材料间的吸附速率比较提供了前提。通过比较发现,LDHs在60种磷吸附材料中有明显速率优势,比碳材料的吸附速率高出1个数量级以上,比工业副产品类吸附材料高出2个数量级以上。此外,本征动力学模型在吸附过程的预测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在较宽ξini范围内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样本偏差值仅为8.66%。(2)从制备过程中的陈化和干燥环节探究LDHs理化特征和磷吸附性能的差异,优化LDHs的制备方法。对比分析了共沉淀和水热陈化方法,以及烘干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的影响,发现干燥方法对样品尺寸和形貌影响显着。与冷冻干燥相比,烘干得到的LDHs纳米片尺寸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六边形晶体边缘不及冷冻干燥样品清晰锐利。但在晶体结构特征、化学基团组成、表面电位分布等方面,并未展现出十分显着的区别。吸附容量方面,四种LDHs的饱和磷吸附量在58.76~63.77mg/g之间,其中共沉淀+烘干法制得的LDHs吸附容量为63.77±1.06 mg/g;吸附动力学方面,准一级、准二级和本征动力学模型一致表明烘干的LDHs吸附速率系数大于冷冻干燥的样品。因此,在金属离子和碱类型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共沉淀陈化+烘干的制备方法,能够合成出除磷效果最佳的LDHs样品。(3)采用抽滤组装方法构建复合LDHs膜反应器,考察其水通量特征,探究过滤条件及截留效率的关系,研究不同的碱-盐再生体系下LDHs膜的再生特性,揭示磷酸盐离子团在LDHs膜中的穿透过程和截留机制。膜结构包括防护层、LDHs功能层、支撑层三部分,其中防护层可截留污水中的颗粒态磷,LDHs功能层可吸附截留污水中的溶解态磷,支撑层是抽滤组装LDHs功能层时的基底。研究表明,复合LDHs膜净水通量为9000~35000 L/(m2·h·bar),且通量值随功能层厚度增加而线性降低。此外,复合LDHs膜的稳定性较强,出水中流失的Mg2+不足LDHs总量的1%,Al3+的流失量不足1‰。在不进行絮凝预处理的实验条件下,过滤流量为3.0 m L/min,初始溶解性磷酸盐浓度为2.0 mg/L,p H=6.79,有效面积为3.14 cm2的LDHs滤膜过滤出水磷酸盐为0.1 mg/L时对应的处理体积为211 m L。可处理体积量受过滤条件影响,适当减缓流量、增加膜内LDHs含量会显着增加膜的处理能力。吸附穿透后的复合LDHs膜具有优良的解吸再生能力,采用1.0 mol/L Na OH和1.25 mol/L Na Cl的解吸附体系,可以使其再生效率达70%以上。相较新的LDHs膜,两次再生后LDHs膜可处理的体积依次递减23.0%和26.7%。在溶解性磷酸盐穿透过程和截留机制方面,随着吸附连续进行,功能层活性位点减少,对溶解性磷酸盐的本征吸附速率系数下降,导致特定停留时间内吸附截留的磷酸盐量下降,复合LDHs膜逐渐被穿透。表征和计算发现LDHs功能层主要通过离子交换、表面络合和静电吸引实现对溶解性磷的吸附截留,其中离子交换的贡献度超过50%。(4)以实际污水为处理对象,探究复合LDHs膜过滤深度除磷的应用效果,通过与絮凝过滤技术对比来评估LDHs膜的技术优势。实验所用实际污水的总磷浓度为1.33 mg/L,其中颗粒态磷占30.8%,溶解性磷酸盐的浓度为0.92 mg/L。对照组普通0.45μm微滤膜只对颗粒态磷有去除效果,溶解性磷接近100%通过。絮凝预处理后,出水磷酸盐浓度稳定在0.1 mg/L以下,但与对照组相比,跨膜压力值增速变快,过滤至36 min时,压力变化值开始超过0.1 bar,膜污染迅速形成,而且出水由于Fe3+存在,有明显的色度。相比而言,复合LDHs膜无絮凝环节,过滤流量为2.0 m L/min,在前43 min出水磷酸盐浓度保持在0.1 mg/L以下,且澄清透明。相较对照组而言,LDHs膜的跨膜压力值达到0.5 bar用时仅缩短了5.8%,而絮凝过滤用时则缩短了22.5%。因此,复合LDHs膜能有效缓解跨膜压力值增加的进程,且避免了金属离子过量排放的问题,是一种优势明显的深度除磷技术。

薛云龙[6](2020)在《促进传质渗透汽化膜的分子结构调控和脱盐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淡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将含盐水进行淡化处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膜技术的发展使反渗透(RO)主导了脱盐应用(80%以上),但其过程伴生了大量的浓盐废水,处理难度高、排放则破坏生态环境。近年来最有希望的膜蒸馏(MD)技术,以其通量高、产水水质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结果表明膜因污染或盐结晶导致的润湿现象严重,致使脱盐过程不能有效持续进行。与MD工作原理接近的另一种膜技术—渗透汽化(PV)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与使用疏水多孔材料的MD不同,PV使用亲水性致密膜材料。但通常致密膜的通量较低,这也是这一有潜力的浓水脱盐技术成功应用的最大障碍。本论文以提高PV通量为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1.PV过程中的促进传质机理研究。研究表明,磺化交联剂交联PVA薄膜(S-PVA),可以有效地克服膜结构水中稳定性和水分子传质效率此消彼长(trade-off)的关系;在提高薄膜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水分子的传质效率。这是由于磺酸基团的存在,使得水分子在薄膜内除了菲克(Fick)扩散外,还额外添加了磺酸基对水的促进传质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补充实验、分子动力学模拟和模型计算,发现薄膜内较高的磺化交联剂含量可以提高磺酸基团附近局部的水浓度,增强水-磺酸基之间的长距离相互作用和水分子的迁移速率。这为交联PV膜在脱盐过程中的水通量显着增加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随着磺酸基团含量的提高,水扩散系数对水浓度的依赖性降低。更重要的是,“干膜区”水分子扩散的快慢决定了水在膜内整体的传质效率,而这一区域的水分子扩散系数也受磺酸基团促进传质的影响而得到提高。磺酸基团的促进传质作用,对以微咸水、海水和卤水为原液生产纯水的PV膜材料的设计产生了潜在地影响。2.PVA薄膜磺化交联剂的优选。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验证实验,比较了小分子型和聚合物型的磺化交联剂与PVA基体之间的混溶性。由结果可知:小分子交联剂的羧基之间更倾向于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羧基二聚体,而不是与PVA的羟基接触,所以很难形成完整的酯化交联结构,薄膜的交联密度低。在淋洗试验中,小分子交联的PVA薄膜表现出了较差的水中稳定性,质量损失是聚合物交联PVA薄膜的5至6倍。聚合物交联PVA薄膜的力学性能(杨氏模量、起始断裂应力和应变)要优于小分子交联的PVA薄膜。聚合物交联PVA薄膜作为PV脱盐复合膜的致密层时,在最高的跨膜压力下,致密层依然能保持结构完整。3.PV脱盐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将PVA铸膜液涂覆于CPVC超滤膜之上,制备PVA/CPVC复合膜。在70℃时,其PV脱盐纯水通量为57.9±1.8 kg m-2h-1,截留率99.9±0.1%。使用喷涂法在氧化铝陶瓷膜的表面制备厚度为72nm的超薄PVA致密层。因超薄致密层的传质阻力低,在75℃时,PVA/氧化铝复合膜的PV脱盐纯水通量为148.1 ± 7.7 kgm-2h-1,截留率99.6 ± 0.4%。使用静电纺丝制备PAN纳米纤维支撑层,并在此基础上喷涂厚度为0.73 μm的PVA致密层,制备出PVA/PAN纳米纤维复合膜。因静电纺丝支撑层的大孔径和超低气体透过阻力,在75℃时,PVA/PAN纳米纤维复合膜的PV脱盐纯水通量达到了 211.4 ± 11.3 kg m-2 h-1,截留率99.8±0.2%。原液在35至75℃和1.5至20 wt.%的盐浓度范围内,PVA/PAN纳米纤维复合膜的脱盐效率均优于已报道的PV和MD脱盐膜,并且展现出了良好的耐有机污染能力。

张震[7](2020)在《自除霾墙体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由于严重的雾霾天气,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其他气体污染物进入室内,导致室内的空气品质急剧下降,危害着人体健康,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约9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老人和儿童待在室内的时间更长,因此,如何保持室内空气质量维持在保证人体健康的范围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装配式建筑构建了一种自除霾墙体空气净化系统,将除霾功能融入到墙体,充分发挥墙体与室内空气接触面积大的特点,利用吸附的方式去除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具有节能、运行方便、不占用空间、经济性好等特点。本文搭建了自除霾墙体空气净化系统实验台,实验研究了该净化系统对PM2.5、PM10和甲醛的净化性能及影响系统净化效率的相关因素(空气流速、气流通道尺寸和颗粒物浓度),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自除霾墙体系统对PM2.5、PM10和甲醛的净化效率,二是PM2.5和PM10在自除霾墙体系统中的沉积效率。同时,本文利用ANSYS FLUENT模拟了入口空气流速为0.5m/s、活性炭模块厚度为5cm及气流通道尺寸为15cm时,自除霾墙体系统对PM2.5的净化效率,通过对比模拟数据和实测结果验证了模拟假设的准确性。研究发现,自除霾墙体系统能够有效净化空气,运行215min后,实验中各工况下系统对PM2.5、PM10和甲醛的净化效率均大于90%。其中,自除霾墙体系统对PM2.5和PM10的净化效率随入口空气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随颗粒物浓度的降低而减小。各工况下,自除霾墙体系统都能够将模拟舱内的PM2.5和PM10基本清除干净。气流通道为15cm、空气流速为0.1m/s时,自除霾墙体系统对PM2.5和PM10的净化性能最佳,可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模拟舱中的空气质量由开始的严重污染转变为良,所用时间分别为65min和75min。随着入口空气流速的增加,自除霾墙体系统对甲醛的净化效率先增大后减小,空气流速为0.4m/s时出现峰值。总时长115min的实验中,甲醛浓度的下降主要发生在实验的前60min,当甲醛浓度降低到0.1μg/m3时,模拟舱内的甲醛浓度开始趋于稳定。气流通道为20cm、空气流速为0.4m/s时,自除霾墙体系统对甲醛的净化性能最佳。PM2.5和PM10在自除霾墙体系统中的沉积效率随入口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减小,与通道尺寸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沉积效率按从小到大顺序对应的气流通道尺寸依次为5cm、10cm、25cm、20cm和15cm。所有工况下PM2.5的沉积效率都介于14%~30%的范围内,PM10的沉积效率都介于24%~45%的范围内。自除霾墙体系统仅依靠颗粒物的自燃沉降无法改善空气质量。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自除霾墙体系统宜选用15cm的气流通道尺寸,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清除空气中的污染物。

栾冠华[8](2020)在《天津某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关乎我国经济命脉以及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近年国民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逐年上升。因此,水污染问题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煤改气电厂是用水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不止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所占整体比重也不容忽视,因此将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作为日常绿化用水及现场化学车间作为中水补水,节水潜力巨大。天津某煤改气电厂,PH超标、重金属污染以及有机物是当前生活废水以及生产废水的主要因素。因此,根据《生活杂用水标准》CJ25.1-89的相关规定,通过分质处理的废水中的SS含量低于每升5mg、BOD5含量低于每升10mg、NH3-N含量低于每升10mg、CODor含量低于每升10mg时,可用作扫除或清洗车辆。本课题针对天津某煤改气电厂生活污水特点,通过多方案经济技术比对,将MBR技术成功应用于电厂污水处理工程实践中。按照国家相关的设计规范及标准要求,完成此次煤改气电厂搬迁工程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设计和运行调试。运行实践调试结果表明:本工程生活污水经深度处理后,BOD5浓度由入水平均值164.2 mg/L降低到出水平均值8.2mg/L,去除效果显着,去除率达到95%;CODcr浓度由入水平均值313.2mg/L降低到出水平均值31.3mg/L,去除率达到89.1%;SS浓度和NH3-N分别由入水平均值223.6 mg/L和9.1mg/L降低到出水平均值3.3mg/L和4.0mg/L;与此同时整套处理工艺对生活污水中所含油类也起到有效去除作用,可以实现预期的效果。并且,工程状态在该调试方案正式运行后十分稳定,出水水质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对于目前污水处理的现状,本文研究了 MBR污水处理工艺,对于实际生产生活中,传统的电厂等企业面对生活污水处理面临难以破解的难题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通过对传统的工艺设备进行择优选择,缩减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同时通过采用MBR技术,有效提升污水处理效果,使水质满足排水回用标准;提高设备的抗冲击性能,进一步提升对污水的处理效率,使经处理的水质得到保障,得到高质量的产水。依托天津某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实现MBR工艺在电厂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的实际实践应用,有效的改进现有污水处理模式并解决了生活污水循环再利用的问题。于此,本次的调试实践案例在以后的电厂建设中关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运行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张国华[9](2020)在《二维超分子骨架结构材料的构筑及其分离功能化》文中提出骨架材料具有稳定有序的孔结构在分离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分离过程中,骨架结构分离膜突显出精确、高选择性及高通量等优越性。通过锚定的共价键或配位键制备的骨架材料通常表现为结晶或微晶形态,限制其在薄膜器件方面的应用。灵活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可以为多尺度组装和加工提供足够的结构灵活性,为制备可加工性骨架软材料带来了机遇。本论文的研究主旨在于探索合适的结构基元、结合模式,实现二维超分子骨架的制备并加工成膜用于选择性分离。本论文中,我们提出协同柔性的连接方式及定向的结构扩展基元,可以构筑适用于溶液加工的超分子骨架,并成功地加工成膜用于分子、纳米粒子及液体等分离过程的选择性分离。其中,以多金属氧簇为载体集成定向的柱[5]芳烃-戊氰基结构扩展基元,协调节点处的位阻效应及柔性键接方式,通过分级组装的策略制备柔性二维超分子骨架并用于膜分离功能化。具体的取得了以下进展:1,建立了一维线性超分子聚合物工程平台。设计柱[5]芳烃与戊氰基分别双端共价修饰MnMo6作为超分子单体,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构筑[2+2]型线性超分子聚合物,MnMo6的静电集成特点赋予超分子聚合物易于功能集成的性质,进一步加工得到水中可稳定分散的超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子,并用于水中低浓度染料的吸附;2,改变超分子单体的拓扑结构,制备了[2+3]型二维超分子骨架,采取溶液剥离的策略制备了大尺寸的柔性二维超薄纳米片,采用逐级减压抽滤的方法制备了纳米分离膜,实现了金纳米粒子的尺寸选择性分离及染料的电荷选择性分离;3,改变超分子单体作用方式,制备了柔性二维超分子骨架,合成含柱[5]芳烃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静电包覆四电荷POM,得到的离子复合物与二配位客体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制备[4+2]型超分子骨架凝胶,通过旋涂的方法加工成分离膜,实现了不相容液体的原位连续可切换分离。研究结果不仅为开发柔性二维超分子骨架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同时显示出由小分子结构基元通过非共价键构建的超分子材料在膜分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拓展了超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

郝梦雨[10](2020)在《餐饮废水处理小型环保设备的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髙,餐饮行业蓬勃发展,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废水。动植物油的有机物含量高,极易腐败,会产生一定的色度和恶臭,因此,研究餐厨废水的处理技术,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环境和资源化利用,具有着实际应用价值和意义。本文结合合肥市某餐饮单位产生的餐饮废水的特点,研究与设计该废水处理一体化程度较高的餐饮废水处理设备,具有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提出了适合该设备的格栅过滤、气浮式油水分离和PVDF管式膜分离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本论文开展了平流型气浮池中的气水两相流的流态及气浮效果的研究,通过Ansys fluent仿真软件,获得了气浮池上部进水、含气率在5%、气泡直径在0.01mm和气浮池的长深比为1.6:1的优化工艺参数。根据仿真结果建立了气浮池实验装置,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气浮池的溶气压力在0.3 MPa、水力停留时间为15min、水温保持在10~20℃之间、溶气量在50 m L·L-1时、聚合氯化铝(PAC)浓度在60 mg·L-1时,动植物油和COD的去除效果最佳。与此同时,采用抽滤—紫外分光度法对餐饮废水原水、气浮分离后的餐饮废水分别测定水样中动植物油的分散状态。实验结果表明:餐饮废水原水动植物油的存在状态主要为浮油(51.77%)、分散油(39.16%),在最优气浮分离工艺参数下处理餐饮废水后,去除了绝大部分的浮油和大部分的分散油,气浮分离后餐饮废水中动植物油的分散状态主要为乳化油和溶解油,其中乳化油、分散油分别占58.14%、18.15%。在此基础上,应用PLUM—PVDF管式膜进行气浮处理后的二级处理,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温度为50℃,流量为1 m3/h,反冲洗时间为20 min时,动植物油、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8%、65.3%。与此同时,采用抽滤—紫外分光度法对膜分离后的餐饮废水测定水样中动植物油的分散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膜分离技术可有效去除餐饮废水中乳化油、浮油及分散油,而对溶解油处理效果不佳。最终,将格栅过滤、重力气浮式油水分离和PVDF管式膜油水分离相结合,处理后的动植物油、COD两项指标的浓度分别为13.6 mg·L-1、124.3 mg·L-1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在保证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获得了该绿色环保、结构简便的餐饮废水处理小型环保设备的结构设计。

二、单一矩形纤维截留效率的数值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一矩形纤维截留效率的数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聚酰亚胺微纳米纤维气凝胶过滤与分离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注释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纤维基过滤与分离材料
        1.2.1 纤维基空气过滤材料
        1.2.2 纤维基油水分离材料
    1.3 二维纳米纤维过滤与分离材料
        1.3.1 二维静电纺纳米纤维空气过滤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二维静电纺纳米纤维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三维纳米纤维过滤与分离材料
        1.4.1 三维静电纺纳米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
        1.4.2 静电纺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1.4.3 静电纺纳米纤维气凝胶在过滤与分离领域的应用进展
    1.5 PI气凝胶研究进展
        1.5.1 PI纳米纤维概述
        1.5.2 PI气凝胶的制备
        1.5.3 PI气凝胶在过滤与分离领域的应用进展
    1.6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2 PI纳米纤维的制备
        2.2.3 PI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溶液浓度对PI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2.3.2 纺丝溶剂对PI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2.3.3 纺丝电压对PI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2.3.4 接收距离对PI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2.3.5 溶液流量对PI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2.3.6 静电纺PI纳米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2.2 PI纳米纤维的制备
        3.2.3 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
        3.2.4 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I纳米纤维的形貌
        3.3.2 分散溶剂对PI纳米纤维气凝胶孔结构的影响
        3.3.3 纳米短纤维长度对PI纳米纤维气凝胶孔结构的影响
        3.3.4 纤维固含量对PI纳米纤维气凝胶孔结构的影响
        3.3.5 冰冻温度对PI纳米纤维气凝胶孔结构的影响
        3.3.6 熏蒸加固对PI纳米纤维气凝胶微观形貌和压缩性能的影响
        3.3.7 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结构
        3.3.8 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回弹性
        3.3.9 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热稳定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疏水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气凝胶构筑及其油水分离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4.2.2 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
        4.2.3 超疏水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构筑
        4.2.4 超疏水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I纳米纤维的形貌
        4.3.2 PI纳米短纤维的长度
        4.3.3 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压缩性能
        4.3.4 沉积工艺对超疏水PI纳米纤维气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3.5 超疏水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吸油能力
        4.3.6 超疏水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油水分离性能
        4.3.7 超疏水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可重复使用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级结构聚酰亚胺微/纳米纤维复合滤料的构筑及空气过滤性能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5.2.2 多级结构PI微/纳米纤维复合滤料的制备
        5.2.3 多级结构PI微/纳米纤维复合滤料的结构与性能表征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I纳米纤维的形貌
        5.3.2 纤维固含量对PI微/纳米纤维气凝胶滤料的结构和空气过滤性能影响
        5.3.3 均质时间对PI微/纳米纤维气凝胶滤料的结构和空气过滤性能影响
        5.3.4 抽滤时间对PI微/纳米纤维气凝胶滤料的结构和空气过滤性能影响
        5.3.5 多级结构PI微/纳米纤维复合滤料的结构与性能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陶瓷膜过滤过程模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CFD技术
2 陶瓷膜及膜组件结构优化模拟
    2.1 膜分离层与膜支撑层的渗透率比研究
    2.2 通道间距与通道直径(或宽度)比研究
    2.3 通道构型研究
    2.4 膜组件优化研究
3 陶瓷膜污染模拟研究
    3.1 膜污染过程模拟中的CFD模型
    3.2 流体参数对膜污染的影响
        (1)交叉流和平行流。
        (2)剪切应力分布。
        (3)滤饼阻力。
        (4)跨膜压差(TMP)。
        (5)进料浓度。
        (6)进料雷诺数。
        (7)孔隙率。
        (8)进料粒径。
        (9)进料流速。
    3.3 流体参数对浓差极化的影响
    3.4 陶瓷膜过滤器结构对膜污染的影响
        3.4.1 折叠式过滤器
        3.4.2 膜间隔层优化
        3.4.3 串联过滤器
        3.4.4 不同进料方式
4 结语与展望

(3)静电旋风水膜除尘器除尘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旋风、旋风水膜除尘技术
        1.2.2 旋风水膜除尘器存在问题
        1.2.3 静电除尘、湿式静电除尘技术
        1.2.4 湿式电除尘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喷嘴喷淋特性实验研究
        1.3.2 除尘系统配置优化实验研究
        1.3.3 除尘系统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1.4 课题来源
第二章 实验系统及相关参数的测定
    2.1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介绍
        2.1.1 尘流系统
        2.1.2 水循环系统
    2.2 粉尘性质的测定
        2.2.1 粉尘润湿性的测定
        2.2.2 粒径分布
    2.3 风道测点的布置和相关参数的测定
        2.3.1 实验室空气密度测定
        2.3.2 除尘设备进出口风速的测定
        2.3.3 风道内气体流量测定
        2.3.4 除尘系统漏风率测定
        2.3.5 除尘系统压力损失的测定
        2.3.6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设备除尘效率测定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3.1 水雾形成机理
    3.2 水雾捕集机理
        3.2.1 惯性碰撞
        3.2.2 截留效应
        3.2.3 扩散效应
        3.2.4 重力作用
        3.2.5 静电效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喷嘴喷淋特性的实验研究
    4.1 收尘极清灰水膜均布性能的研究
        4.1.1 清灰水膜均布系统
        4.1.2 清灰水膜均布性能实验
    4.2 喷嘴参数的测定方法介绍
        4.2.1 雾化角测定方法
        4.2.2 平均液滴粒径的测定
    4.3 喷嘴参数的测定
        4.3.1 喷淋压力与单位面积流量的关系
        4.3.2 喷淋压力与雾化角的关系
        4.3.3 喷淋压力对平均雾滴粒径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配置优化实验研究
    5.1 除尘系统各因素实验研究
        5.1.1 入口风速
        5.1.2 单位面积流量
        5.1.3 静电电压
    5.2 不同喷嘴类型的正交实验研究
        5.2.1 正交分析方法
        5.2.2 正交实验设计
        5.2.3 加宽型吹风喷头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5.2.4 1mm孔径实心锥形喷嘴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5.2.5 组合喷嘴正交实验结果与分析
        5.2.6 不同喷嘴类型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除尘性能实验研究
    6.1 水膜沿程捕尘性能实验研究
        6.1.1 实验方案及测点布置
        6.1.2 水膜沿程捕尘性能
    6.2 入口平均粉尘浓度对除尘效率的影响
    6.3 单一除尘方式与组合除尘方式的除尘效率对比分析
    6.4 分级效率实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薄膜蒸馏过程中的微尺度输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薄膜蒸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1.1 气隙式薄膜蒸馏的性能
        1.1.2 气隙式薄膜蒸馏的微尺度输运过程
        1.1.3 薄膜蒸馏技术的应用
    1.2 蒸馏膜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蒸馏膜的性能
        1.2.2 蒸馏膜的制作方法与发展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1.3.1 薄膜蒸馏中存在的问题
        1.3.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传质系数的简化估算研究
    2.1 引言
    2.2 气隙式薄膜蒸馏的传质理论
        2.2.1 料液侧的传质过程
        2.2.2 蒸馏膜内的传质过程
        2.2.3 气隙内的传质过程
    2.3 传质系数估算验证实验
        2.3.1 聚四氟乙烯膜的表征
        2.3.2 传质系数的估算验证
    2.4 传质系数的理论估算分析与验证
        2.4.1 传质系数分析与估算
        2.4.2 不同料液温度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3 不同气隙宽度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4 不同冷却液温度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5 不同料液流量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6 不同料液浓度实验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4.7 极端运行条件下的估算理论验证
    2.5 本章小结
3 微尺度排列纤维膜的输运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微尺度排列纤维膜的制备改性与输运实验
        3.2.1 静电纺丝纤维膜的制备
        3.2.2 表面氟化改性
        3.2.3 纤维膜的表征
        3.2.4 纤维膜的输运实验
    3.3 微尺度排列纤维膜的构建机理和输运特性
        3.3.1 纤维膜的微观形貌
        3.3.2 纤维膜的润湿特性
        3.3.3 类平行纤维膜的薄膜蒸馏性能
        3.3.4 复合类平行纤维膜的薄膜蒸馏性能
    3.4 本章小结
4 复合结构纤维膜内的输运过程研究
    4.1 引言
    4.2 复合膜的制备改性与输运实验
        4.2.1 复合膜的制备
        4.2.2 复合膜的改性与表征
        4.2.3 复合膜的输运实验
    4.3 复合膜的构建机理和输运特性
        4.3.1 复合膜的结构特征
        4.3.2 复合膜的润湿特性
        4.3.3 复合膜的AGMD效果
        4.3.4 复合膜的实验稳定性
        4.3.5 复合膜内输运过程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膜孔内毛细冷凝现象的研究
    5.1 引言
    5.2 膜的制备与毛细冷凝实验
        5.2.1 蒸馏膜的制备
        5.2.2 膜结构与润湿特性
        5.2.3 毛细冷凝实验
    5.3 静电纺丝纤维膜内的毛细冷凝现象
        5.3.1 毛细冷凝现象的形成和确认
        5.3.2 多孔介质中毛细冷凝的机理
        5.3.3 间断性实验条件下的膜内冷凝现象
        5.3.4 膜厚度和料液温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3.5 冷却液温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3.6 气隙宽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4 聚四氟乙烯膜内的毛细冷凝现象
        5.4.1 毛细冷凝现象的形成和确认
        5.4.2 膜厚度和料液温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4.3 冷却液温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4.4 气隙宽度引发膜内毛细冷凝
        5.4.5 多层膜引发毛细冷凝
    5.5 本章小结
6 气隙内部输运过程研究
    6.1 引言
    6.2 气隙内的输运实验
        6.2.1 膜和气隙的表征
        6.2.2 填料填充气隙的薄膜蒸馏实验
    6.3 气隙的表征及其内部输运理论
        6.3.1 填充气隙的孔隙率
        6.3.2 传质计算过程
        6.3.3 传热计算过程
    6.4 气隙内的输运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填料直径对输运过程的影响
        6.4.2 填料传热系数对输运过程的影响
        6.4.3 填料表面能量对的输运过程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多组分气体的输运过程研究
    7.1 引言
    7.2 多组分气体的输运实验
        7.2.1 实验试剂与溶液配制
        7.2.2 聚四氟乙烯膜的酸液润湿特性表征
        7.2.3 废酸液的薄膜蒸馏输运实验
    7.3 多组分气体输运理论
    7.4 多组分气体输运实验结果与讨论
        7.4.1 聚四氟乙烯膜的酸液润湿特性
        7.4.2 分子扩散机理
        7.4.3 不同温度料液的传质过程
        7.4.4 不同酸度料液的传质过程
        7.4.5 模拟废酸液的传质过程
        7.4.6 实际废酸液的传质过程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基于动力学优势构建LDHs吸附膜反应器及深度除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深度除磷技术的必要性
        1.1.2 磷在水体中的存在形式
    1.2 深度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1.2.1 人工湿地强化技术
        1.2.2 絮凝分离技术
        1.2.3 吸附分离技术
    1.3 吸附用于深度除磷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吸附动力学优势的科学判定
        1.3.2 固定化过程中的吸附位点的损失
    1.4 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作为磷酸盐吸附剂的研究概述
        1.4.1 LDHs的结构及理化特性
        1.4.2 LDHs吸附除磷的作用机制
        1.4.3 LDHs的制备方法
        1.4.4 LDHs在磷酸盐去除方面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关键点与难点
        1.5.4 创新点
        1.5.5 课题来源
2 本征动力学模型构建及LDHs吸附动力学优势研究
    2.1 常见水处理吸附动力学模型及应用中的问题
    2.2 本征吸附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2.2.1 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
        2.2.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2.2.3 模型参数的计算求解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3.2 吸附材料LDHs的制备方法
        2.3.3 吸附动力学实验
    2.4 传统模型速率系数对初始条件的依赖性
    2.5 动力学参数求解及速率系数特征分析
        2.5.1 本征动力学模型参数的求解
        2.5.2 本征动力学速率系数的稳定性
    2.6 本征动力学模型的应用
        2.6.1 吸附速率系数的比较及LDHs吸附速率优势分析
        2.6.2 吸附动力学过程的预测
    2.7 本章小结
3 制备方法对LDHs理化特征及磷吸附性能的影响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3.1.2 LDHs的陈化与干燥方法
        3.1.3 LDHs的表征方法
        3.1.4 等温吸附实验
        3.1.5 吸附动力学实验
    3.2 制备方法对LDHs形貌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3.2.1 形貌特征
        3.2.2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特征
        3.2.3 晶面结构特征
    3.3 制备方法对LDHs化学基团及表面电性的影响
        3.3.1 官能团特征
        3.3.2 表面电性特征
    3.4 LDHs的磷吸附性能
        3.4.1 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容量特征
        3.4.2 吸附动力学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复合LDHs膜的构建及其对磷酸盐的吸附截留性能
    4.1 复合LDHs膜的构建理念
        4.1.1 复合LDHs膜结构设计理念及理论基础
        4.1.2 复合LDHs膜预期特性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2 LDHs膜的制备方法
        4.2.3 LDHs膜过滤的实验装置
        4.2.4 LDHs膜性能测试实验
        4.2.5 过滤条件对LDHs膜截留磷酸盐能力的影响
        4.2.6 LDHs膜的解吸附再生实验
        4.2.7 LDHs膜的表征分析
    4.3 LDHs膜的结构及通量
        4.3.1 LDHs膜的平面及截面特征
        4.3.2 LDHs膜的通量分析
    4.4 LDHs膜对溶解性磷酸盐的截留和再生能力
        4.4.1 流量对LDHs膜吸附截留磷酸盐能力的影响
        4.4.2 初始浓度对LDHs膜吸附截留磷酸盐能力的影响
        4.4.3 LDHs含量对膜吸附截留磷酸盐能力的影响
        4.4.4 穿透点处LDHs膜的磷吸附量分析
        4.4.5 共存离子对LDHs膜吸附截留磷酸盐能力的影响
        4.4.6 LDHs膜的解吸附再生效果
    4.5 过滤出水中LDHs层板金属离子流失量评估
    4.6 LDHs膜对溶解性磷酸盐的截留机制分析
        4.6.1 磷酸盐在LDHs膜的穿透过程
        4.6.2 过滤出水中LDHs层间氯离子交换量评估
        4.6.3 LDHs膜吸附截留磷酸盐前后的表征分析
        4.6.4 LDHs膜吸附截留磷酸盐的机制
    4.7 本章小结
5 复合LDHs膜过滤技术的深度除磷应用
    5.1 实验部分
        5.1.1 实验材料和仪器
        5.1.2 实际污水SS测定
        5.1.3 实际污水磷浓度及共存阴离子浓度测定
        5.1.4 复合LDHs膜过滤与絮凝过滤深度除磷对比实验
    5.2 实际污水成分分析
        5.2.1 实际污水中SS的浓度及磷形态分析
        5.2.2 实际污水中的共存阴离子分析
    5.3 复合LDHs膜过滤与絮凝过滤深度除磷效果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促进传质渗透汽化膜的分子结构调控和脱盐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渗透汽化(PV)脱盐背景介绍
        1.1.1 膜蒸馏(MD)与渗透汽化(PV)的比较
        1.1.2 渗透汽化(PV)脱盐膜与膜内传质
        1.1.3 多孔支撑层对复合膜传质的影响
    1.2 促进传质机理
        1.2.1 促进传质渗透膜
        1.2.2 促进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
    1.3 分子动力学模拟
    1.4 本论文的主要学术思想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渗透汽化膜脱盐过程中聚合物交联与固定载体含量对水的促进传质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致密膜的制备
        2.2.3 材料表征方法
        2.2.4 渗透汽化实验
        2.2.5 S-PVA薄膜在水中的溶胀度和动力学解吸附曲线
        2.2.6 促进传质过程分子动力学模拟
        2.2.7 促进传质数学模型和S-PVA薄膜内水浓度分布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交联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S-PVA薄膜淋洗试验
        2.3.3 S-PVA膜中不溶性SPTA的结构-接枝和交联
        2.3.4 分子动力学模拟S-PVA薄膜对水的促进传质作用
        2.3.5 水在S-PVA薄膜中的浓度分布
        2.3.6 S-PVA薄膜中水的动态解吸附曲线分析
    2.4 本章小结
    2.5 附录
        2.5.1 总有机碳(TOC)和紫外分光光度计(UV)标准曲线
        2.5.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的分峰拟合
        2.5.3 分子动力学模拟
        2.5.4 S-PVA薄膜形貌
        2.5.5 渗透汽化脱盐实验结果
        2.5.6 促进传质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三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聚乙烯醇薄膜交联结构
    3.1 引言
    3.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3.2.1 分子动力学模拟参数
        3.2.2 无定型格子、几何优化和动力学模拟方案
    3.3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
        3.3.1 PVA和交联剂的溶解度参数(δ)
        3.3.2 混合热(ΔH)
        3.3.3 径向分布函数(RDFs)
    3.4 实验部分
        3.4.1 材料和化学品
        3.4.2 交联PVA薄膜的制备
        3.4.3 材料表征方法
    3.5 结果与讨论
        3.5.1 酸催化剂的优选
        3.5.2 交联/接枝反应
        3.5.3 PVA薄膜厚度的测量
        3.5.4 交联PVA膜的水中稳定性和交联密度
        3.5.5 磺化交联剂中羧基的能动性
        3.5.6 PVA薄膜的力学性能
        3.5.7 溶胀交联PVA薄膜的力学性能
        3.5.8 溶胀PVA致密层的抗压力测试
        3.5.9 PVA薄膜内P(AA-AMPS)的含量
        3.5.10 交联PVA/P(AA-AMPS)薄膜的FTIR,TGA,WXRD,和TEM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性能渗透汽化复合膜的制备及其脱盐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材料和化学品
        4.2.2 渗透汽化(PV)脱盐测试
    4.3 PVA/CPVC渗透汽化脱盐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4.3.1 CPVC超滤膜的制备
        4.3.2 PVA/CPVC复合膜的制备
        4.3.3 交联时间的优化
        4.3.4 P(AA-AMPS)含量对水通量的影响
        4.3.5 原液温度对PV脱盐性能的影响
    4.4 PVA/氧化铝渗透汽化脱盐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4.4.1 喷涂法制备PVA/氧化铝复合膜
        4.4.2 PVA/氧化铝薄膜的渗透汽化脱盐性能
    4.5 PVA/PAN纳米纤维渗透汽化脱盐复合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4.5.1 静电纺丝制备PAN纳米纤维支撑层
        4.5.2 制备PVA/PAN纳米纤维复合膜
        4.5.3 致密层厚度和原液温度对PV脱盐性能的影响
        4.5.4 支撑层阻力对PV脱盐性能的影响
        4.5.5 PV和MD脱盐性能比较
        4.5.6 PVA/PAN纳米纤维复合膜的长期运行及抗污染性能
    4.6 本章小结
    4.7 附录
        4.7.1 文献中渗透汽化脱盐膜性能汇总
结论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7)自除霾墙体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组成及来源
    1.3 室内空气净化研究现状
        1.3.1 物理净化法的研究现状
        1.3.2 化学净化法的研究现状
        1.3.3 复合技术净化法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自除霾墙体系统的净化机理
    2.1 吸附材料的吸附效率
        2.1.1 截留
        2.1.2 惯性沉降
        2.1.3 扩散沉降
    2.2 颗粒物在气流通道中的沉积效率
    2.3 小结
第三章 自除霾墙体系统数值模拟分析
    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3.2 模拟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自除霾墙体系统净化空气的实验研究
    4.1 实验方法及设备
        4.1.1 自除霾墙体系统实验台
        4.1.2 实验测试仪器和实验过程
    4.2 实验结果
    4.3 小结
第五章 实验数据分析
    5.1 净化效率
        5.1.1 自除霾墙体系统对PM2.5的净化效率
        5.1.2 自除霾墙体系统对PM10的净化效率
        5.1.3 自除霾墙体系统对甲醛的净化效率
    5.2 沉积效率
        5.2.1 PM2.5在自除霾墙体系统中的沉积效率
        5.2.2 PM10在自除霾墙体系统中的沉积效率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天津某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水资源现状
    1.2 水污染现状
    1.3 电厂生活污水来源及特点
        1.3.1 电厂生活污水来源
        1.3.2 电厂生活污水特点
    1.4 电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4.1 国外电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4.2 国内电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1.4.3 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可行性分析
    1.5 课题设计与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2 技术路线
2 天津某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生活污水处理概况
    2.1 项目简介
    2.2 项目概述
    2.3 设计水质
        2.3.1 设计进水水质
        2.3.2 设计出水水质
3 煤改气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及设计
    3.1 煤改气电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3.1.1 改进型A~(2/)O工艺
        3.1.2 生物接触氧化法
        3.1.3 A/O+MBR工艺
        3.1.4 方案比选
    3.2 工艺流程拟选
    3.3 系统工艺设计
        3.3.1 预处理工艺单元
        3.3.2 A/O+MBR工艺单元
        3.3.3 后处理工艺单元及反冲洗加药单元
        3.3.4 主要设备设计
4 煤改气电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及运行效果分析
    4.1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方法
        4.1.1 自控步序的重新审核
        4.1.2 现场参数的重新调整
    4.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过程及运行效果分析
        4.2.1 污泥的驯化培养及进、出水质检测
        4.2.2 跨膜压差及产水浊度的检测
        4.2.3 污泥的定期排放
        4.2.4 系统运行参数
        4.2.5 调试阶段注意事项
        4.2.6 运行效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二维超分子骨架结构材料的构筑及其分离功能化(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多孔骨架材料
        1.1.1 金属有机骨架
        1.1.2 共价有机骨架
        1.1.3 超分子骨架
    第二节 骨架结构分离膜的研究进展
        1.2.1 骨架结构膜的制备方法
        1.2.2 骨架结构膜的分离应用
    第三节 多金属氧簇框架化学进展
        1.3.1 多金属氧簇二维组装
        1.3.2 多金属氧簇交联组装
        1.3.3 多金属氧簇骨架材料
    第四节 大环骨架结构研究进展
        1.4.1 有机大环骨架材料
        1.4.2 有机大环与多金属氧簇组装
    第五节 论文选题思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一维超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子及其染料吸附
    第一节 材料与制备
        2.1.1 实验材料
        2.1.2 表征仪器及方法
        2.1.3 DH和 SH的合成
        2.1.4 DG的合成
        2.1.5 TPE·Br的制备
        2.1.6 DH、SH和 DG的离子替换
        2.1.7 超分子凝胶的制备
        2.1.8 超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
    第二节 复合物主体与客体的结合
        2.2.1 DH和 DG的表征
        2.2.2 DH和 DG的主客体识别
    第三节 线性超分子聚合
        2.3.1 DH(BPEA)@DG(TPE)的浓度滴定
        2.3.2 DH(BPEA)@DG(TPE)的扩散排序
        2.3.3 DH(BPEA)@DG(TPE)的流变行为
        2.3.4 DH(BPEA)@DG(TPE)的结构表征
    第四节 水中分散的超分子聚合物纳米粒子
        2.4.1 水中主客体的表征
        2.4.2 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2.4.3 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
        2.4.4 纳米粒子用于染料吸附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维超分子骨架用于纳米粒子及染料的选择性分离
    第一节 材料与制备
        3.1.1 实验试剂及材料
        3.1.2 表征方法及仪器
        3.1.3 主体DH(TBA)的合成
        3.1.4 客体SG和 TG的合成
        3.1.5 超分子骨架的制备
        3.1.6 纳米分离膜的制备
        3.1.7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第二节 复合物主体与客体的结合
        3.2.1 主体DH(TBA)的表征
        3.2.2 复合物主体DH与客体TG的结合
    第三节 二维超分子骨架的结构表征
        3.3.1 超分子骨架的结构表征
        3.3.2 柔性超分子骨架的制备
    第四节 超分子骨架分离膜用于金纳米离子的分离
        3.4.1 超分子骨架分离膜的结构表征
        3.4.2 金纳米粒子的尺寸选择性分离
        3.4.3 染料分子的电荷选择性分离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超分子骨架及其原位可切换液/液分离
    第一节 材料与制备
        4.1.1 实验材料
        4.1.2 表征方法及仪器
        4.1.3 甲基柱[5]芳烃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4.1.4 复合物主体的制备
        4.1.5 客体BCB的合成
        4.1.6 超分子凝胶的制备
        4.1.7 超分子凝胶膜的制备
        4.1.8 液体分离效率和通量
    第二节 复合物主体与客体的结合
        4.2.1 复合物主体的表征
        4.2.2 柱[5]芳烃阳离子与客体的结合
        4.2.3 柱[5]芳烃阳离子与客体的结合
    第三节 超分子骨架凝胶的形成
        4.3.1 超分子纤维的形成过程
        4.3.2 超分子凝胶的形成
        4.3.3 超分子凝胶的骨架结构表征
        4.3.4 超分子凝胶的力学性质表征
        4.3.5 凝胶粒子的结构稳定性
    第四节 超分子凝胶膜的液/液分离
        4.4.1 超分子凝胶膜的结构表征
        4.4.2 可切换式连续的液/液分离
        4.4.3 液/液分离的适应性
        4.4.4 超分子凝胶膜的浸润行为
        4.4.5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第五节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10)餐饮废水处理小型环保设备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餐饮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1.2.1 餐饮废水的特点
        1.2.2 餐饮废水的危害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来源
    1.5 研究内容及目的
        1.5.1 研究内容和思路
        1.5.2 研究关键技术问题
        1.5.3 研究目的
        1.5.4 技术路线
第2章 餐饮废水油水分离技术与发展趋势
    2.1 物理分离技术
        2.1.1 重力分离技术
        2.1.2 离心分离技术
        2.1.3 膜分离技术
    2.2 物理化学分离技术
        2.2.1 气浮分离技术
        2.2.2 吸附分离技术
    2.3 化学分离技术
        2.3.1 絮凝沉淀分离技术
        2.3.2 电解技术
    2.4 餐饮废水油水分离技术的选择及发展趋势
        2.4.1 油水分离技术的选择
        2.4.2 油水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餐饮废水加压气浮池建模与仿真研究
    3.1 建模与仿真方法的选择
        3.1.1 建模与仿真软件的选择
        3.1.2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方程
        3.1.3 CFD求解过程
    3.2 加压气浮池的数值模拟过程
        3.2.1 气浮池的构造尺寸及模型建立
        3.2.2 物料性质、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设定
        3.2.3 求解器的设置
        3.2.4 两相流模型的设定
    3.3 加压气浮池的数值模拟结果
        3.3.1 不同进水口位置气浮池内流场状况
        3.3.2 不同含气率浮池内流场状况
        3.3.3 不同气泡直径气浮池内流场状况
        3.3.4 不同长深比下气浮池内流场状况
        3.3.5 模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餐饮废水处理气浮技术研究
    4.1 某餐饮单位餐饮废水用量及水质分析
        4.1.1 某餐饮单位餐饮废水用量分析
        4.1.2 某餐饮单位水质调查
        4.1.3 餐饮废水的基本理化数据
    4.2 加压溶气气浮池试验装置建立
        4.2.1 试验系统的组成
        4.2.2 试验装置的结构实现
    4.3 加压溶气气浮试验
        4.3.1 试验原水水质
        4.3.2 试验设备
        4.3.3 工艺流程
    4.4 试验方法及主要分析项目
        4.4.1 试验方法
        4.4.2 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
    4.5 气浮法中影响除油效率的因素实验
        4.5.1 溶气压力对除油率的影响
        4.5.2 溶气量对除油率的影响
        4.5.3 气浮水力停留时间(HRT)对除油率的影响
        4.5.4 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对除油率的影响
    4.6 气浮法中影响COD去除效率的因素实验
        4.6.1 溶气压力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
        4.6.2 气浮水力停留时间(HRT)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6.3 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4.7 餐饮废水中油的分散状态的测定
        4.7.1 试验仪器与试剂
        4.7.2 试验方法
        4.7.3 试验结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餐饮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的研究
    5.1 管式膜过滤试验装置的建立
        5.1.1 膜组件的选取
        5.1.2 膜材料的选取
        5.1.3 试验装置的结构实现
    5.2 管式膜过滤试验
        5.2.1 试验水质
        5.2.2 试验设备
        5.2.3 工艺流程
    5.3 膜分离中除油效率影响因素实验
        5.3.1 管式膜过滤试验设计
        5.3.2 管式膜过滤试验
        5.3.3 管式膜过滤试验结果
    5.4 餐饮废水中油的分散状态的测定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餐饮废水处理小型环保设备的设计
    6.1 餐饮废水预处理部分模型设计
        6.1.1 固液分离的必要性
        6.1.2 转鼓式机械格栅的设计
    6.2 餐饮废水处理小型环保设备气浮部分的设计工艺计算
        6.2.1 供气量与空压机选型
        6.2.2 溶气设备
        6.2.3 气浮池本体设计
        6.2.4 气浮附属设备
    6.3 餐饮废水处理小型环保设备膜过滤部分设计工艺计算
        6.3.1 管式膜组件的设计
        6.3.2 其他辅助件的选取
    6.4 餐饮废水处理小型环保设备模型的设计
        6.4.1 设备功能图
        6.4.2 设备三维模型的建立
    6.5 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6.5.1 设备工作原理
        6.5.2 设备性能特点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取专利列表
致谢

四、单一矩形纤维截留效率的数值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聚酰亚胺微纳米纤维气凝胶过滤与分离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申莹. 江南大学, 2021
  • [2]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陶瓷膜过滤过程模拟研究进展[J]. 高正源,刘洋志,任俊州,安治国. 材料导报, 2021
  • [3]静电旋风水膜除尘器除尘特性实验研究[D]. 张如梦.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薄膜蒸馏过程中的微尺度输运机理[D]. 蔡景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基于动力学优势构建LDHs吸附膜反应器及深度除磷研究[D]. 方德新. 重庆大学, 2020
  • [6]促进传质渗透汽化膜的分子结构调控和脱盐性能研究[D]. 薛云龙.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7]自除霾墙体对室内空气的净化特性研究[D]. 张震.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8]天津某热电厂煤改气搬迁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调试研究[D]. 栾冠华.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二维超分子骨架结构材料的构筑及其分离功能化[D]. 张国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10]餐饮废水处理小型环保设备的技术研究[D]. 郝梦雨. 合肥学院, 2020(03)

标签:;  ;  ;  ;  ;  

单根矩形纤维滞留效率的数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