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时空特征

浅谈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时空特征

一、略论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林[1](2021)在《渤海南域民居基因图谱构建及其转换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渤海南域位于山东沿海北部,西起山东与河北省行政边界,东至黄渤海分界线以东100公里,纵深方向以受海风影响100公里为界定。作为明海防体系山东关键节点、海上丝绸之路北航线起点、闯关东陆上线路局部地带,多样文化和匠作技艺在此传播与交融。渤海南域地貌形态复杂、文化多元聚合,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民居建筑,南域民居是山东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民居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南域民居研究一直处于山东民居研究的边缘化状态,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基于导师团队“环渤海乡村住居文化及其传承策略研究”,锁定环渤海局部文化地带,针对渤海南域展开细化研究。对刘沛林“景观基因理论”适当转化,拓展民居建筑基因部分,用于系统研究地域民居建筑;对渤海南域20个聚落60多处民居进行实地调研和测绘,获取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础资料,以民居建筑基因为研究方法,对地域民居基因进行识别、归纳、图谱构建和转换应用,以期对南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撑和设计借鉴作用。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其中以第三、四、五章为核心章节。第一章:研究范围、对象、现状和技术路线。对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明确研究范围、对象以及研究方向和重点。第二章:研究方法论述。作者对景观基因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对其中民居建筑基因部分进行适当转化和拓展,构建地域民居研究系统化方法。第三章:梳理渤海南域聚落与民居建筑基因相关影响因素,对南域民居建筑所处的聚落环境进行基因识别和特征解析。第四章:基于民居建筑基因,从合院类型、平面布局、屋脸形式、宅门类型、细部装饰、屋顶与山墙造型、正房木构架、建筑构造、建筑材料与色彩等方面进行基因识别,构建渤海南域民居区域分布图谱、平面图谱、立面图谱、细部装饰图谱和木构架图谱。第五章:分别选取鲁北沿海平原、胶莱沿海平原、胶东低山丘陵三种特征地貌下的典型民居进行民居建筑基因图谱转换应用,结合现代元素和技术手段,强化传统类型的实用价值、民居建筑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为地域民居建造实践提供一定的设计参考。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钟昊旻[3](2020)在《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建筑史学与建筑美学的交叉综合研究方法,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学科成果,以建筑美学“文化地域性格”理论为线索,从“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三个逻辑层面系统阐释广州番禺大岭村这一典型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的内涵。首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实地测量等研究方法,分析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是其审美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岭南水乡传统村落适应地理环境、自然气候、建筑材料的地域特质。大岭村在选址布局上,充分利用山环水聚的风水形势,形成“山、水、村、田”的典型岭南水乡村落格局,在村落理水中,注重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体现了岭南水乡的生态智慧。大岭村在村落布局中,呈现“鱼骨状”村落布局,采用了典型的广府梳式布局,并注重局部微气候的改善。大岭村的传统建筑体现了注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防风、防虫害的特征,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并且在地方材料运用中做到因地制宜。其次,本文运用文献整理、人物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探析了大岭村的社会时代精神层面。基于传统村落审美的历时性特征,从祭祀空间、文化空间、景观空间、商业空间、生活空间五个方面挖掘大岭村的村落空间特征及其与大岭村的社会时代背景的联系,探索传统村落审美文化价值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展现,探究审美特征的空间表达。崇宗敬祖、家国精神是贯穿始终的核心精神。崇文重教的耕读精神是岭南水乡传统价值取向。文化风俗体现了兼收并蓄的社会心理。农商一体、重商务实是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鲜明特征。注重世俗享乐的市井文化是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生活美学的重要表现。最后,本文运用案例比较、叙事研究等方法,探究了大岭村的人文艺术品格。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包容开放、务实创新是审美文化精神在人文艺术方面的集中表现。大岭村的建筑装饰艺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精巧实用的审美情趣,朴实灵活的审美趣味和世俗享乐的审美追求。大岭村的审美意境营造体现了“时空一体”、“情景交融”、“有无相生”、“天人合一”四个层层递进的维度,审美心理通过建筑空间表征互为影响,本文还借鉴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研究成果,探究传统村落审美活动的四个阶段特征。大岭村作为典型性岭南水乡传统村落,其地域技术特征的科学性、社会时代精神的丰富性、人文艺术品格的深厚性的审美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科学、历史和艺术价值。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的研究,对丰富建筑美学理论在传统村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对增进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认识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李东[4](2020)在《“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渐进式活化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建筑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资源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双重需求的推进下,以往“大拆大建”式的开发模式及“博物馆”式的保护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时的发展需要,亟需探索一套能够系统整合建筑遗产资源并合理活化的方法与模式。“古道学”概念的提出为建筑遗产活化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其内容涵盖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活化利用思维,为目前建筑遗产活化工作难以整体推进的难题提供了理论上的框架支撑。本文以南粤古驿道粤赣段大湖-热水段起点附近的大湖镇何新屋建筑遗产群为研究范围。首先通过文献收集整理与个案研究的方法分别汲取“古道学”理论层面“文化线路-宏观”、“乡村振兴-中观”、“遗产活化-微观”与建筑遗产相对应的侧重理论要点,提出宏观-活化管理运作机制、中观-社区治理模式和方法、微观-遗产活化措施的框架,并整合成“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活化的理论框架;其次,以实地调研及多层次活化设计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大湖-热水段大湖镇、何新屋建筑遗产群、遗产单体三个尺度展开规划和设计研究,总结并提出了油村何新屋建筑遗产群的活化规划指引、管理运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总体活化概念规划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按照“调研-文化梳理-产业组织-总体概念-交通重构-空间置换-场所建立”的研究路径分别对何新屋核心建筑群及片区的活化设计展开了探讨,并根据探讨所展现出来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根据整合理论研究及活化设计研究所得出的设计要点及规划设计原则,结合活化工作实际落地在政府、村民、市场层面所遇到的障碍及社会问题,提炼并提出了渐进式活化模式,结合城乡规划学“分区管控”的方法、经济学“负面清单”的方法、建筑学“城市针灸”的方法形成最终的活化方法框架及内容,进一步完善了乡村建筑遗产活化过程中的管控机制及活化策略;并根据该活化模式框架选取大湖镇何新屋建筑遗产群的西南侧坍塌区域作为整个何新屋的建筑遗产片区“以小见大”的联动活化的启动点进行实践设计,并作为整个渐进式活化模式研究成果的实践检验对象。

刘毅[5](2020)在《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泉州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聚集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台文化、华侨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受此影响,泉州汇聚了多样化的民居类型,如官式大厝、番仔楼、土楼和石构民居等。从泉州传统民居的研究基础上来看,目前研究对象多以“红砖、燕尾脊”为特色的官式大厝和骑楼为主,对于其他类型民居关注较弱,研究视角多集中在民居单体或个别村落层面,结论往往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对泉州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进行概括与归纳,从而实现传统民居数据整合与基础资料的收集建设。文化地理学中的文化区相关概念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文章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1)梳理泉州地区传统民居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通过较为广泛细致的调研与资料收集,构建泉州地区文化地理数据库,确定六大民居文化因子;(2)梳理出泉州地区民居文化因子属性特质,从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分析民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运用主导因子法、小流域分析、GIS等手段划分民居文化区;划分结果为中部晋江与南部沿海文化区,西部九龙江文化区与北部闽江文化区,其中包括晋江中下游与沿海流域亚区和晋江晋江上游亚区;(3)分析文化区总体特征、各文化区特征、民居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4)结合文化扩散与文化整合等地理现象,从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两大角度探索文化区分异的原因与居类型生成的影响因素。本文最后做了启发与初步展望研究,浅析邻域文化区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文化区的保护进行初步探索。通过以上系列研究,交叉运用文化区与建筑学等理论,能够充分掌握泉州的民居特色与文化地理概况,侧面折射出了历史各阶段的信息,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实现定量民居区划与建筑学科的融合、丰富了民居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上能够为泉州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方兴[6](2019)在《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东因为其灵山秀异和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成为岭南地区佛学、道学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基地。广东传统寺观园林是最能体现岭南玄学和思想文化特征的宝贵遗产。以人工要素为构景主体和以自然山水为构景主体是中国古典寺观园林的两大造园体系,而在多民系共荣和海洋文化的孕育下,广东寺观在两大体系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造园理念和手法,其中寺观对自然地貌的运用和空间布局的大胆创新堪称一种典范。广东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最突出的“症结”在于:一方面存世的园林和文字性资料很少,且其中以零散的文章和建筑学科角度的论着居多,而运用跨学科的系统方法,涵盖掇山理水、植物造景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成果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学界前辈及后续学者虽然缺乏统一认识,但大致对广东地区其它各类型园林的总体风格特征作过一些总结,例如私家园林的“随意性”“兼容性”“地方性”、州府园林的“民间性”“简朴性”“谪意性”等,但未见广东寺观园林特征的论及。因此,系统地研究广东寺观园林的风格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如传统寺观园林的选址、环境地貌利用、建筑和园林空间布局和造景手法等,是填补广东园林学科上述研究空缺的重要任务。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查阅、地图解读、横向对比等方法对广东传统寺观的园林化历史发展和空间营造等问题进行研究。追溯汉朝到清朝这一历史时间段广东禅宗佛学思想和南方道学文化的发展历史,探析两种思想文化的广东寺观园林化的影响,建立起广东传统寺观环境利用和空间营造研究的背景平台。阐述广东寺观园林造园理念的形成、演变历程的和发展环境,横向对比了广东自身佛寺和道观之间的异同、还有与广东寺观渊源颇深的北方皇家寺庙园林、江南及日本禅宗园林、西南及闽南宫观三者在思想、布点和格局方面与广东寺观园林的对比。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发展分期并归纳其发展特点,进而从风景园林专业的角度,重点研究了广东寺观与地貌环境的关系,围绕寺观的选址,对六种地貌的总体造园特征做了分类总结,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广东传统寺观的空间类型、空间组合形式和空间布局特点。最后通过结合具体园林造园案例提出广东寺观造园的手法借鉴,包括寺观名山全局控制的宏观环境控制手法、寺观建筑构图比例处理手法、庭院空间的世俗化理景手法、以及通过咏吟题景来提升园林意境和文化韵味的艺术手法等。相信,本论文对广东历史文脉的传承和现代园林的设计均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和现实指导意义。

陈坤婷[7](2019)在《“两观三性”理论指导下雷州地区新建村落设计研究 ——以吴川市瑚琳赤里村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与工业文明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分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早期建设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千村一面”的乡建活动使得乡村社会的文化根基受到极大冲击。为了逆转不平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近几年在“美丽乡村”、“乡愁”文化、“乡村振兴”等政策背景的演进中,越来越多的专业设计团队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地域性”、“文化性”等传统内涵的考量与表现上更趋多元化,如何通过乡村建设承载乡土情怀重塑乡土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各行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广东省吴川市塘缀镇瑚琳赤里村为例,一方面结合雷州地区传统村落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其在传统空间布局上的继承和发展,探讨地域文化价值在现代设计理念下如何延续和发展,运用设计语汇去修补乡村传统文化的断根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符合“两观三性”建筑理论要求的一些国内新建村落设计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影响新建村落空间形态的各种因素,归纳出其中体现村落的地域环境、传统文化、时代发展等要求的设计方法与策略。通过时间轴的横向对比与空间地域的纵向联系对比结合,多视角分析新建村落建设中适应性优点与不适应性缺点的宝贵经验,并与瑚琳赤里村的实践做对比,希望能总结出基于不同地域环境新建村落的适应性设计方法,为雷州地区乃至全国的新村建设在村落的空间形态布局设计上实现生态宜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以文献调研和理论研究为主,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并界定研究范围,阐述国内外实践和研究现状,引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论作为后文的案例设计研究提供价值判断标准,接着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主要结合目前国内村落建设中的问题,从新建村落出现的原因、村落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及缘由、雷州地区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对雷州地区新建村落发展现状与问题展开详细的阐述,以及介绍瑚琳赤里村项目的基本概况,为下文设计研究提供基本背景与信息。第三部分为第三、四、五章,是文章的主体内容,整体上将纵向对比和横向类比相结合,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层层剖析,建立多维、立体的联系,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雷州地区新建村落设计研究方法。每一章均通过第一节分析雷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特点,从中寻找对于新建村落整体空间形态设计上的启发,接着在第二节中将瑚琳赤里新村的建设实践与当地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建立联系,研究其在各个层面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然后第三节主要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下多个国内新村建设案例,通过归纳、对比、总结其设计要点,提取其中符合时代性、文化性、地域性要求的方法与策略,进而在各章小节中结合雷州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对当地的新村设计提出适应性建设建议。其中第三章从宏观的空间布局层面,从村落整体的选址、布局、边界形态分开叙述;第四章从中观角度入手,对街巷空间层面上的街道整体组织形态、节点空间、内部界面处理作出剖析;第五章则从微观的宅院空间层面,以宅院为研究单位从外部空间组织、内部功能组织、院落空间组织以及民居的形式与风格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与研究。第四部分为文章的结论与展望,结合赤里村以及国内新建村落建设实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为具体的、符合“两观三性”的新建村落设计原则与策略,最后从村落的空间形态设计层面延伸到文化、社会层面当中,探讨地域特色、地方文化等在新建村落设计中的适应性传承与现代性演绎。

周柳艳[8](2019)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汕头近代旅馆建筑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如果说建筑是一段凝固的历史,承载着社会的变迁,见证了人类大事件,那么能在岁月的打磨下保存至今的历史建筑是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汕头是岭南地区最早通商口岸的城市之一,拥有着悠久的文明史,而近代作为汕头开埠的伊始,是多种文化互相交流、碰撞与接纳融合的特殊时期,是历史最重要的组成片段。然而长期以来,汕头近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未获得足够重视,价值有待被挖掘与利用,相关的保护规划早期也略缺落实性,近年来才开始对汕头开埠区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人们较多的关注点也多限于主要街道上的骑楼建筑,对于非主街道中同样具有丰富历史价值的旅馆建筑并未予以重视。基于此,本文希望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对汕头近代旅馆建筑特征进行研究与解析,以期对汕头的城市建设与旅馆建筑价值的探究有所帮助。本文以多元文化为背景,以三个角度重点分析了汕头近代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构成及其特点,着重抓住文化与建筑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概括各个文化分别对近代旅馆建筑的布局、规模、功能与资产结构的影响并总结建筑形态的表现,对汕头近代旅馆建筑的形成背景进行了较为系统、详实地分析研究。研究过程中,以历史信息挖掘、实地调研、勘察测绘和人物访谈为基础,并对涉及的周边街道及相关建筑展开调查,基于项目研究获得一手资料绘制出上千张建筑图纸,以此形成本文的基础资料,将建筑形态置身于汕头近代多元文化环境中,探讨旅馆建筑在地理文化、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影响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并列举典型代表性建筑实例作详细解析;运用类型学的分类方法,总结汕头近代旅馆建筑平面类型、立面形态原型及构件组合规律,归纳出汕头近代旅馆建筑实体与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建筑演变及其价值,剖析背后的内外影响因素,力图在抽象文化与实体建筑之间构建相互搭接的桥梁;并获得一定启示,望为汕头地区的城市文化与建筑价值研究添砖加瓦,为近代旅馆建筑的保护利用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也给现当代地域性旅馆建筑设计带来借鉴意义。

姜静云[9](2019)在《基于POI数据的福建省宗教建筑空间分布格局与驱动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文化自信”被高举的现代社会,单纯地物质条件已经无法满足生活的需求,人们对精神层面上的需求愈发凸显。宗教文化因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精髓被认为是建设现代化国家所必须的非现代化文明之一。传统宗教地理研究缺乏空间性与宏观性把控,多数学者从人类学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且多注重部门宗教地理学的研究,对宗教地理整体性研究较少,地理学的理论带入甚少。本文藉由大数据时代的便利性、地理信息系统运用的普遍性以及POI兴趣点数据的优异性与获取便捷性,结合传统宗教书籍阅读、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将海量云数据与传统的宗教文化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福建宗教的空间分布规律。本文将本土的宗教看作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而外来宗教看作是外来文化的影响,这种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探索,是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前进的过程。文本以福建省作为研究区域,基于Arcgis10.2平台,探索福建宗教建筑空间分布特征。所获得的宗教POI数据划分为两类,其一为本土宗教建筑,其二为外来宗教建筑,分别对其进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与驱动力分析。以县级行政区为单元,结合各县级行政区2017年的经济数据与人口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合空间分析结果、驱动力因素以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对全省84个县级行政区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划分出宗教类型区,对不同类型区提出粗浅的宗教旅游利用建议。本文经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通过空间分析可知,无论是本土宗教建筑还是外来宗教建筑均集中分布于福建沿海区域,且以东部沿海最为显着。县域间的宗教密度差距较大,所得的结果热点区集中出现在东部沿海福州—莆田一带。标准差椭圆处理得出的两个椭圆的长轴方向“西南-东北”,短轴方向为“东南-西北”,两者相一致,二者发展趋势相一致。将二者叠置分析得知外来宗教建筑发展趋势比本土宗教偏东北。二、在影响宗教建筑空间格局的自然因素中,海拔、坡度与宗教建筑的分布呈现出显着相关。宗教建筑在选址时趋向于选择海拔低、坡度小的地区。宗教建筑数量与河流远近的相关性一般显着,沿海地区受海运影响较大。在影响宗教建筑空间格局的人文因素中,宗教建筑的空间分布于人口密度呈现显着相关性。而从历史信仰传承上看,福建省的几个历史文化名称均为宗教建筑集中分布的地区。由于本文以福建宗教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为主,交通可达性影响较小,因此更多的从历史交通方面探究,如“海上丝绸之路”与“五口通商口岸”,二者对本土宗教和外来宗教入闽均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三、外来宗教建筑为了适应福建本地的宗教习惯以及更好地在闽扎根发展,在选址上与本土宗教建筑相似,呈现出显着的“参考性”,即本土宗教发展较好的地区同时也分布着外来宗教建筑的身影,外来宗教在闽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四、对全省84个县级行政区的相关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划分4类宗教旅游类型区,依据不同的类型区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宗教旅游资源利用方式,针对第一类宗教建筑高密度区,应采取“深度挖掘式”开发方式;第二类属于宗教建筑密度中等分布区,该类型主要选用的发展模式为“抱团式”;第三类属于宗教建筑密度低密度区,可选取“保护开发式”的利用模式;第四类所涵盖的县级行政区面积最大,数量最多,属于宗教建筑较低的密度区,应该采用的方式为“捆绑式”开发。但各分类还应结合县级行政区实际情况,加以完善方案。

黄源成[10](2018)在《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重要组成部分,漳州拥有基于多样性自然与人文环境下的多元传统村落文化,并以此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形态体系。基于文化学与建筑史学的综合视角,借鉴文化地理学、社会学、形态学等学科相关理论,本文以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构建以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成逻辑、外部形态表征和内在演化机制为主体的研究框架,揭示出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化的机制与规律,进一步推动了闽南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的理论研究,促进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拓展了建筑史学、文化学与建筑学等学科的研究领域。首先,以文化认知的多维性为视角,从自然与文化、空间与时间、静态与动态、单一与复合等不同维度上,解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的地域性、构成的多样性、发展的动态性与交汇的综合性,系统阐释了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生成与交汇逻辑。从漳州独特的自然环境出发,诠释了其对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地域性建构的参与。从空间维度的共时性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是在地理约束、国籍背景、民族差异与民系分支不同尺度下的四种静态复合组成结构。从时间维度的历时性性视角出发,阐释了在不同历史阶段过程中,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前后之间承传延续的动态历程,其重要的历史节点可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清末至民国时期。从复合性的视角出发,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呈现出“中心与边缘”、“一体与多元”、“内生到外溢”、“化外到化内”的四种交汇性特征。其次,以多元文化交汇的宏观整体性视角,将漳州各类典型的传统村落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从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三方面入手,探索建立区域性村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体系,全面解析了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区域性整体外部表征。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划分,既可从非物质层面的民系差异与经济形态入手,也可以物质层面的规模尺度与历史风貌为依据。从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四个层级,阐述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地域特征,在整体上表现为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再次,从多元文化交汇的动态性视角切入,以延续机制、转变机制和适应机制三个向度为坐标,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并进一步诠释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沿海海禁迁界与卫所屯田国家政策、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政策“王化”与“儒化”的共同推动、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是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体现在三个层面,分别是村落整体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最后,从文化的时代性与可持续性视角出发,对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进行初步探索。以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的文化变迁的历程、因素与机制为视角,阐释了村落形态变化的时代背景;从存续现状、保护困境与发展机遇三方面入手,剖析了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基础;以价值、对象、原则、策略与案例为步骤,探索了漳州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

二、略论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渤海南域民居基因图谱构建及其转换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范围及对象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1.3.2 山东民居研究现状
        1.3.3 国内景观基因理论研究现状
        1.3.4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1 本文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2 景观基因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基因、景观基因概念
    2.2 景观基因理论
        2.2.1 景观基因类别
        2.2.2 景观基因识别原则与指标
        2.2.3 景观基因提取与图谱构建
    2.3 民居建筑基因
        2.3.1 民居建筑基因类别
        2.3.2 民居建筑基因识别与图式表达
        2.3.3 渤海南域已调研建筑风貌分析:
3 渤海南域景观基因识别
    3.1 渤海南域景观基因影响因素解析
        3.1.1 自然环境
        3.1.2 海洋文化
        3.1.3 齐鲁文化
        3.1.4 移民、军事与民俗等因素
    3.2 渤海南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
        3.2.1 聚落选址识别
        3.2.2 聚落形态识别
        3.2.3 道路结构识别
        3.2.4 主体性公共建筑识别
        3.2.5 参照性环境因子识别
    3.3 本章小结
4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因识别与图谱构建
    4.1 本章技术路线
    4.2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因识别
        4.2.1 合院类型识别
        4.2.2 平面布局识别
        4.2.3 屋脸形式识别
        4.2.4 宅门类型识别
        4.2.5 细部装饰识别
        4.2.6 屋顶与山墙识别
        4.2.7 正房木构架识别
        4.2.8 建筑构造识别
        4.2.9 建筑材料与色彩识别
    4.3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因图谱构建
        4.3.1 区域民居分布图谱
        4.3.2 平面图谱构建
        4.3.3 立面图谱构建
        4.3.4 细部装饰图谱构建
        4.3.5 木构架图谱构建
    4.4 本章小结
5 渤海南域民居基因图谱转换应用
    5.1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现状与问题分析
    5.2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策略
        5.2.1 原真与完整
        5.2.2 有形与无形
        5.2.3 延续与替补
    5.3 渤海南域民居建筑基因图谱设计应用
        5.3.1 鲁北沿海平原民居设计
        5.3.2 胶莱沿海平原民居设计
        5.3.3 胶东低山丘陵民居设计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来源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3)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选题背景
        1.2.1 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1.2.2 对于传统村镇保护的高度关注
        1.2.3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视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传统村落文化研究总览
        1.3.2 岭南水乡传统村落研究概况
        1.3.3 传统村落审美文化研究现状
        1.3.4 广州番禺大岭村研究现状
        1.3.5 研究评析
    1.4 研究意义
        1.4.1 学理意义
        1.4.2 实践意义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大岭村的历史与现状概况
    2.1 大岭村的自然地理环境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环境
        2.1.3 景观环境
    2.2 大岭村的社会历史背景
        2.2.1 姓氏渊源
        2.2.2 宗族演变
        2.2.3 历史沿革
        2.2.4 红色文化
        2.2.5 经济发展
    2.3 大岭村民俗风情
        2.3.1 耕读并重
        2.3.2 宗族观念
        2.3.3 多元民间信仰
        2.3.4 水乡节庆活动
    2.4 大岭村格局特色
        2.4.1 风水形势
        2.4.2 村落布局
        2.4.3 景观格局
        2.4.4 风貌状况
    2.5 大岭村形象特色和区域发展定位
        2.5.1 “岭南水乡”
        2.5.2 “岭南书香”
        2.5.3 区域发展定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岭村的地域技术特征
    3.1 环境格局分析
        3.1.1 村落选址形势
        3.1.2 “山环水聚”格局
        3.1.3 村落理水分析
    3.2 村落布局分析
        3.2.1 村落布局形态
        3.2.2 村内街巷体系
        3.2.3 景观格局特色
        3.2.4 微气候的改善
    3.3 建筑特征分析
        3.3.1 建筑基本特征
        3.3.2 适应岭南气候的建筑特征
        3.3.3 主要建筑类型
    3.4 地方材料运用
        3.4.1 蚝壳
        3.4.2 红砂岩
        3.4.3 青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岭村的社会时代精神
    4.1 祭祀空间特征与家国情怀
        4.1.1 祠堂建筑与空间秩序
        4.1.2 祠堂建筑与社会礼制
        4.1.3 纪念建筑与团结统一精神
        4.1.4 建筑楹联题词与家国精神
    4.2 文化空间特征与文化风俗
        4.2.1 文化空间特征
        4.2.2 庙宇建筑与民间信仰
        4.2.3 水乡文化习俗
    4.3 景观空间特征与耕读精神
        4.3.1 点状景观空间特征
        4.3.2 线状景观空间特征
        4.3.3 面状景观空间特征
        4.3.4 田园山水与耕读精神
    4.4 商业空间特征与农商文化
        4.4.1 商业空间特征
        4.4.2 岭南水乡商贸特色
        4.4.3 农商一体的商贸特征
    4.5 生活空间特征与市井文化
        4.5.1 生活空间特征
        4.5.2 空间类型与空间行为
        4.5.3 市井文化与世俗精神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岭村的人文艺术品格
    5.1 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5.1.1 因地制宜,因物施巧
        5.1.2 天人合一,人杰地灵
        5.1.3 和合圆融的审美理想
    5.2 包容开放,务实创新特征
        5.2.1 包容并蓄特征
        5.2.2 独立自由精神
        5.2.3 开放创新特征
        5.2.4 重商务实精神
    5.3 大岭村建筑装饰艺术的人文精神
        5.3.1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5.3.2 精巧实用的审美情趣
        5.3.3 朴实灵活的审美趣味
        5.3.4 世俗享乐的审美追求
    5.4 大岭村审美意境研究
        5.4.1 村落审美意境的营造
        5.4.2 审美心理与建筑空间表征
        5.4.3 村落审美活动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4)“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渐进式活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南粤古驿道研究现状
        1.2.2 客家建筑遗产研究现状
        1.2.3 活化设计的研究现状
        1.2.4 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创新点
    1.5 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过程与方法
第二章 “古道学”视角的活化理论研究
    2.1 “古道学”理论研究
        2.1.1 “古道学”概念的提出及内容
        2.1.2 “古道学”视角的内容概况
        2.1.3 “古道学”视角的建筑遗产活化方法及框架
    2.2 文化线路理论研究
        2.2.1 概念及定义
        2.2.2 发展脉络及构成要素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4 宏观-思想提取
        2.2.5 统筹管理机制构建
    2.3 乡村振兴理论研究
        2.3.1 定义及内涵
        2.3.2 南粤古驿道的乡村类型及特征
        2.3.3 国内发展概况
        2.3.4 社区治理模式
        2.3.5 社区激活的方法及措施
        2.3.6 中观-社区活化模式
    2.4 遗产活化理论研究
        2.4.1 遗产活化概况
        2.4.2 遗产活化的发展脉络
        2.4.3 遗产活化的类型及特征
        2.4.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5 微观-遗产活化措施
    2.5 理论研究整合
        2.5.1 建筑遗产规划设计要点
        2.5.2 建筑遗产活化要点
        2.5.3 总结
第三章 何新屋活化的设计研究
    3.1 何新屋片区的整体规划研究
        3.1.1 大湖镇何新屋片区概况
        3.1.2 人口结构特点
        3.1.3 产业结构特点
        3.1.4 活化管理运作机制
        3.1.5 整体活化规划指引
    3.2 何新屋总体活化概念规划研究
        3.2.1 总体活化概念规划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3.2.2 案例研究-调研
        3.2.3 案例研究-文化梳理与产业组织
        3.2.4 案例研究-总体概念
        3.2.5 案例研究-活化对策
        3.2.6 案例研究-案例对比
    3.3 遗产单体活化策略研究
        3.3.1 遗产单体整体活化策略
        3.3.2 遗产单体的设计对策
    3.4 设计研究总结
第四章 渐进式活化模式
    4.1 渐进式活化模式的提出
        4.1.1 活化设计检讨
        4.1.2 渐进式活化模式
    4.2 分区管控
        4.2.1 分区管控概况
        4.2.2 区域划分原则
        4.2.3 活化管控要点
    4.3 建设指引与负面清单
        4.3.1 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概况
        4.3.2 村落资源与环境指引原则
        4.3.3 乡村土地与建筑改造指引原则
        4.3.4 村庄产业与文化指引原则
        4.3.5 建设与整治指引原则
        4.3.6 建筑遗产活化负面清单
    4.4 遗产针灸
        4.4.1 “针灸”概念的概况
        4.4.2 遗产针灸活化原理
        4.4.3 特征及类型特点
        4.4.4 运作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古道之家产学研基地实践
    5.1 项目选址依据及概念
    5.2 项目渐进式活化模式应用
        5.2.1 分区管控及负面清单应用
        5.2.2 针灸运作模式应用
    5.3 活化改造策略
        5.3.1 基本策略
        5.3.2 整体活化改造策略
        5.3.3 交通与功能的叠合组织
        5.3.4 单体活化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总体活化概念规划案例图纸
附录二:古道之家产学研基地技术图纸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辨析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泉州传统民居研究
    2.2 文化区划相关研究
        2.2.1 文化地理
        2.2.2 文化区
        2.2.3 民居与文化区
    2.3 GIS在文化区中的运用
    2.4 研究现状与本文的期许
        2.4.1 研究的现状
        2.4.2 本文期许
第3章 泉州传统民居的历史演变与数据库建设
    3.1 泉州地理背景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文化地理背景
    3.2 泉州传统民居的历史演变
        3.2.1 新石器至秦汉-原始时期
        3.2.2 两晋至隋唐-演进时期
        3.2.3 宋元至明中期-发展时期
        3.2.4 明中至清中期-衰落时期
        3.2.5 清中至民国-繁荣时期
        3.2.6 纵向-民居的发展与演变
    3.3 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3.3.1 数据库技术路线
        3.3.2 数据库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分
    4.1 区划原则与流程
        4.1.1 区划原则
        4.1.2 区划流程与区划重点
    4.2 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分结果
        4.2.1 第一步:以多数原则为依据的初步划分
        4.2.2 第二步:以面邻域为原则的局部细分
        4.2.3 第三步:文化区归纳
        4.2.4 第四步:文化亚区划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与民居特征研究
    5.1 文化区总体特征分析
        5.1.1 强核心——民居主导文化
        5.1.2 弱分异——民居亚文化
    5.2 中部晋江与南部沿海流域文化区
        5.2.1 文化区特征
        5.2.2 民居特征
    5.3 西部九龙江文化区
        5.3.1 文化区特征
        5.3.2 民居特征
    5.4 东北闽江文化区
        5.4.1 文化区特征
        5.4.2 民居特征
    5.5 横向-对比研究
        5.5.1 各区合院型民居比较
        5.5.2 各区围楼型民居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区分异与民居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6.1.1 地形的顺应
        6.1.2 水文的影响
        6.1.3 气候的适应
    6.2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6.2.1 人文思想与朝代更迭
        6.2.2 人口变迁与文化扩散
        6.2.3 经济技术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启示与结语
    7.1 相关启示
        7.1.1 文化区与邻域文化区的关系
        7.1.2 文化区视角下的保护启示
    7.2 论文总结
    7.3 创新与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传统民居调研信息表
附录B 传统民居基本信息调查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我国寺观园林的古代研究
        1.2.2 我国寺观园林的近现代研究
        1.2.3 广东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4.1 学科意义:填补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的不足
        1.4.2 理论意义:对广东传统寺观园林进行较深入研究,系统性地提出园林造景的理论脉络
        1.4.3 现实意义:提出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思路,指导园林研究和创作实践
    1.5 研究对象
        1.5.1 地域范围
        1.5.2 核心概念界定
    1.6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广东传统寺观造园的思想根源与评析
    2.1 根源性思想文化
        2.1.1 禅宗佛学——梵我合一、物我为一
        2.1.2 南方道学——自然无为、动合无形
    2.2 佛、道思想文化对寺观造园艺术的熏染
        2.2.1 禅宗“顿悟”下的佛寺造园艺术追求
        2.2.2 道学“无为”下的道观造园艺术追求
        2.2.3 佛、道思想对广东寺观园林的影响评述
    2.3 其他思想文化
        2.3.1 多民系文化——广府、客家、潮汕的寺观文化景观
        2.3.2 中西合璧文化——开放兼容的寺观营建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演进
    3.1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历史分期
        3.1.1 宗教建筑文化传入及起步时期(汉晋——北朝)
        3.1.2 佛盛道缓时期(隋唐——宋元)
        3.1.3 寺观鼎盛共举时期(明——清)
        3.1.4 寺观园林历史轨迹与分期评述
    3.2 寺观园林演进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2.1 寺观园林文化形成的基础自然因素——灵山秀异、物产奇瑰
        3.2.2 寺观园林发展推动的核心人文因素——安定包容、进取创新
    3.3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发展演变剖析
        3.3.1 寺观造园——世俗化的产物
        3.3.2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园艺术的演变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东传统寺观的风景地貌特征与环境利用
    4.1 寺观选址的依据和风景地貌作用
        4.1.1 依仗风景地貌的寺观选址
        4.1.2 地貌特征下的广东寺观构景特色
    4.2 单形态地貌寺观特征与环境利用
        4.2.1 山间寺观
        4.2.2 崖壁洞窟寺观
        4.2.3 水畔寺观
        4.2.4 小山岗寺观
        4.2.5 平原平地寺观
    4.3 复合型地貌寺观特征与利用
        4.3.1 善用地貌特征,巧构功能景区
        4.3.2 突出景观中心,控制整体构图
        4.3.3 注重道路规划,强调竖向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造景的空间格局
    5.1 广东寺观园林空间——园林化的景观空间
        5.1.1 空间类型及特征
        5.1.2 各空间的衔接组合方式
    5.2 前导空间
        5.2.1 景观功能与宗教功能兼具
        5.2.2 广东传统寺观前导空间的处理手法
    5.3 建筑空间
        5.3.1 崇拜空间的建筑形制特点
        5.3.2 建筑组群的空间布局特点
        5.3.3 岭南气候下建筑组群园林化的成因和特点
    5.4 园林空间
        5.4.1 以小见大的园林空间意涵
        5.4.2 园林空间布局特点
        5.4.3 乡土植物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5.5 空间格局对比
        5.5.1 广东佛寺与广东道观对比
        5.5.2 广东寺观园林与北方皇家寺庙园林对比
        5.5.3 广东寺观园林与江南、日本禅宗寺院园林对比
        5.5.4 广东寺观园林与西南、闽南宫庙园林对比
        5.5.5 四种寺观园林格局对比评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
    6.1 “小寺征大观”的宏观环境处理
        6.1.1 分层布置,抢占名山风景关键点
        6.1.2 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布局
    6.2 “人工和天韵合一”的建筑构图比例控制
        6.2.1 稳定和谐的建筑单体构图
        6.2.2 人工斧凿配合地形环境壮大重点建筑形象
    6.3 “雅致精巧”的世俗化庭院空间理景
        6.3.1 以池水补景,扩大庭院空间感
        6.3.2 以寺塔镇景,凸出庭院空间主从与重点
        6.3.3 以绿化点景,达“亦寺亦园”效果
    6.4 “辞中寄情,象外生景”的空间文化性提升
        6.4.1 用诗境说禅境
        6.4.2 额联刻石弘教题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东传统园林保护、传承与创新
    7.1 对传统园林遗产的保护
        7.1.1 传统园林保护的意义
        7.1.2 喜忧参半的广东传统园林保护现状
        7.1.3 保护策略思考
    7.2 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
        7.2.1 多元开放文化特征的传承
        7.2.2 世俗性文化特征的传承
    7.3 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7.3.1 高品位的园林艺术风格
        7.3.2 多功能的园林发展方向
        7.3.3 强化城市园林生态建设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创新点
    3.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两观三性”理论指导下雷州地区新建村落设计研究 ——以吴川市瑚琳赤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概述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的对象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两观三性”理论的乡村建设适应性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雷州地区新建村落发展现状与问题和瑚琳赤里村项目概述
    2.1 乡村新建村落出现的原因
        2.1.1 社会变革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1.2 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2.1.3 市政工程引起原有村落的动迁
    2.2 村落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及缘由
        2.2.1 局部混乱无序与均质化
        2.2.2 建设模式固化
        2.2.3 社会文脉的破坏
    2.3 雷州地区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2.3.1 自然因素:以地形地貌为主的限制作用
        2.3.2 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与地域结合
        2.3.3 社会因素:多元素共同作用
    2.4 吴川市塘缀镇瑚琳赤里村项目概况
        2.4.1 项目背景
        2.4.2 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2.4.3 项目总体建设状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建村落在宏观层面上的空间布局研究
    3.1 雷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特点
        3.1.1 选址:逐水而居,依山就势,顺应自然
        3.1.2 布局与边界形态:以梳式布局为主的空间形态
    3.2 赤里村在空间布局上对地域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2.1 选址:因地制宜利用周边资源协调内外环境
        3.2.2 布局:延续原有村落的内部空间格局关系
        3.2.3 边界形态:顺应山水生态格局
    3.3 国内其他新建村落在空间布局上的对比与借鉴
        3.3.1 选址:地域性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3.3.2 布局:体现自身独特的文化性与时代性
        3.3.3 边界形态:整体统一与局部对立的层次营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建村落在中观层面上的街巷组织研究
    4.1 雷州地区传统村落的街巷布局特点
        4.1.1 街巷空间组织:与梳式布局对应的格网型街巷形态为主导
        4.1.2 主要节点空间:建筑要素与自然要素相结合
        4.1.3 内部界面处理:强调通过性与微气候调节的共同作用
    4.2 赤里村在街巷组织上对地域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4.2.1 街巷空间组织: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
        4.2.2 节点空间组织:利用公共空间进行空间串联
        4.2.3 内部界面处理:景观性与韵律感的强化
    4.3 国内其他新建村落在街巷组织上的对比与借鉴
        4.3.1 街巷空间组织:形成层级关系明确的街巷网络系统
        4.3.2 节点空间组织:基于文化性与地域性的空间营造
        4.3.3 内部界面处理:整体观视角下多维度组合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建村落在微观层面上的宅院空间组织研究
    5.1 雷州地区传统村落的宅院空间组织特点
        5.1.1 外部空间组织:单一秩序脉络的统一
        5.1.2 民居形式、功能与风格:历史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多重叠加
    5.2 赤里村在宅院空间组织上对地域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5.2.1 外部空间组织:传统空间肌理的延续
        5.2.2 内部功能组织:传统生活的再发展
        5.2.3 院落空间组织:与现实生活需求相结合
        5.2.4 民居形式及风格: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博弈
    5.3 国内其他新建村落在宅院空间组织上的对比与借鉴
        5.3.1 外部空间组织:独立式与联排式的组合关系变化
        5.3.2 内部功能组织:立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
        5.3.3 院落空间组织:突出院落的多向调节作用
        5.3.4 民居形式及风格:尊重整体时代性与个体地域文化表达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汕头近代旅馆建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2.2.1 时间范围
        1.2.2.2 空间界定
    1.3 研究意义
        1.3.1 对汕头近代多元文化的探究意义
        1.3.2 对汕头近代旅馆建筑类型的整合梳理
        1.3.3 对旅馆建筑原型的探究与创作实践指导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关于建筑与文化相关研究
        1.4.2 关于汕头近代历史与文化的相关研究
        1.4.3 关于近代旅馆建筑的相关研究
        1.4.4 关于建筑类型学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历史研究
        1.5.2 实地测绘
        1.5.3 类型分析
        1.5.4 归纳演绎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汕头多元文化构成及其对旅馆建筑的影响
    2.1 多元文化概述
    2.2 多元文化与近代旅馆建筑的关系
    2.3 地理文化背景对旅馆建筑基本布局的影响
        2.3.1 地理条件
        2.3.2 气候风貌
        2.3.3 自然资源
        2.3.3.1 海产海鲜
        2.3.3.2 矿石材料
        2.3.3.3 旅游资源
    2.4 历史文化背景对旅馆建筑选址与规模的影响
        2.4.1 城市历史沿革
        2.4.2 近代城市建设
        2.4.2.1 空间规划
        2.4.2.2 社会发展
    2.5 人文文化背景对旅馆建筑功能与资产的影响
        2.5.1 传统文化
        2.5.1.1 宗教文化
        2.5.1.2 饮食文化
        2.5.1.3 民间艺术
        2.5.2 海丝文化
        2.5.2.1 侨批文化
        2.5.2.2 海洋文化
        2.5.2.3 商旅文化
    2.6 多元文化影响下旅馆建筑形态的表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汕头近代旅馆建筑概况及典例分析
    3.1 汕头近代建筑类型及其代表与旅馆建筑的同异性
        3.1.1 以骑楼为代表的商住建筑
        3.1.2 以小洋楼为代表的居住建筑
        3.1.3 以教堂为代表的宗教建筑
        3.1.4 以银行为代表的办公建筑
        3.1.5 以戏院为代表的观演建筑
        3.1.6 以百货楼为代表的商贸建筑
    3.2 汕头近代旅馆建筑概况
        3.2.1 旅馆建筑的发展情况
        3.2.1.1 初始期(开埠前至1860 年)
        3.2.1.2 发展期(1860 年—1903 年)
        3.2.1.3 繁盛期(1904 年—1938 年)
        3.2.1.4 衰败期(1939 年—1949 年)
        3.2.2 旅馆建筑的相关功能
        3.2.2.1 住宿
        3.2.2.2 娱乐
        3.2.2.3 餐饮
        3.2.2.4 其他业务
        3.2.3 旅馆建筑的特点
        3.2.4 旅馆建筑统计与分类
        3.2.4.1 等级与规模
        3.2.4.2 分布及其特点
        (1)酒楼类
        (2)旅店类
        (3)客栈类
        (4)分布特点总结
        3.2.5 旅馆建筑现状情况
    3.3 近代旅馆建筑典型案例分析
        3.3.1 中央酒楼
        3.3.1.1 历史沿革
        3.3.1.2 建筑形态特征
        (1)弧形平面
        (2)中西合璧式立面
        (3)构件与细部装饰
        3.3.1.3 历史评价
        3.3.2 陶芳酒楼
        3.3.2.1 历史沿革
        3.3.2.2 建筑形态特征
        (1)“L”型平面
        (2)欧式立面
        (3)构件与细部装饰
        3.3.3 南京旅社
        3.3.3.1 历史沿革
        3.3.3.2 建筑形态特征
        (1)“蹄”型平面
        (2)中西合璧式立面
        (3)构件与细部装饰
        3.3.4 鮀江旅社
        3.3.4.1 历史沿革
        3.3.4.2 建筑形态特征
        (1)“一”字平面
        (2)简洁立面
        (3)构件与细部装饰
        3.3.5 适宜楼
        3.3.5.1 历史沿革
        3.3.5.2 建筑形态特征
        (1)“回”字平面
        (2)欧式立面
        (3)构件与细部装饰
        3.3.5.3 历史评价
        3.3.6 西南通酒楼
        3.3.6.1 历史沿革
        3.3.6.2 建筑形态特征
        (1)扇形平面
        (2)粤东式立面
        3.3.6.3 历史评价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近代旅馆建筑原型特征归纳
    4.1 平面类型特征
        4.1.1 转角式
        4.1.2 矩形式
        4.1.3 组合式
        4.1.4 中庭式
        4.1.5 别院式
    4.2 立面形态特征
        4.2.1 风格
        4.2.1.1 传统中式
        4.2.1.2 仿巴洛克式
        4.2.1.3 早期现代式
        4.2.2 构图
        4.2.2.1 建筑单体比例
        4.2.2.2 与街道建筑的关系
        4.2.3 细部构件分解
        4.2.3.1 几何多变的山花
        4.2.3.2 精致多样化的门窗装饰
        4.2.3.3 中西结合的柱式
        4.2.3.4 形式多样的栏杆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旅馆建筑演变及其价值评价
    5.1 旅馆建筑类型演变
        5.1.1 私人投资的传统旧式客栈
        5.1.2 外商经营注资的西式旅馆
        5.1.3 民族资本合资的中西式酒楼
        5.1.4 政府出资的国营旅社
    5.2 旅馆建筑价值评价
        5.2.1 基本价值
        5.2.1.1 旅馆建筑的历史价值
        (1)社会发展的见证
        (2)技术进步的反映
        5.2.1.2 旅馆建筑的文化价值
        (1)情感与精神的寄托
        (2)建筑艺术的丰富
        5.2.2 潜在价值
        5.2.2.1 旅馆建筑的使用价值
        (1)功能延续
        (2)功能置换
        5.2.2.2 旅馆建筑的新物价值
    5.3 汕头近代旅馆建筑的特征研究启示
        5.3.1 对近代旅馆建筑的发展利用启示
        5.3.1.1 空间的更新与功能的拓展
        5.3.1.2 历史场所感的保护
        5.3.2 对旅馆建筑的现代化演绎设计启示
        5.3.2.1 明确市场定位
        5.3.2.2 强化地域文化特色
        5.3.2.3 注重体验性
    5.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POI数据的福建省宗教建筑空间分布格局与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1.1 国家层面的认知
        1.2 宗教旅游的兴起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1.1 研究综述
        1.1.1 国内对宗教地理的研究
        1.1.2 国外对宗教地理的研究
        1.1.3 对宗教场所的研究
        1.1.4 部门宗教地理研究
        1.1.5 对福建宗教信仰的研究
    1.2 研究评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本土宗教的概念界定
        1.3.2 外来宗教的概念界定
        1.3.3 宗教建筑的概念界定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方法
        2.1.1 核密度估计法
        2.1.2 泰森多边形
        2.1.3 局域Getis-Ord G*指数法
        2.1.4 标准差椭圆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第三章 宗教建筑空间分布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条件
    3.2 宗教建筑的空间分布特征
        3.2.1 密度分析
        3.2.2 集聚分析
        3.2.3 热点分析
        3.2.4 趋势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宗教建筑的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分析
        4.1.1 宗教建筑空间格局与地形相关性分析
        4.1.2 宗教建筑空间格局与河流相关性分析
    4.2 历史因素分析
        4.2.1 海上丝绸之路与五口通商口岸
        4.2.2 历史信仰传承
    4.3 人文因素分析
        4.3.1 与人口相关分析
        4.3.3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分析
第五章 宗教旅游的开发利用
    5.1 宗教建筑保护原则与利用对策
        5.1.1 宗教建筑的保护原则
        5.1.2 宗教建筑的利用对策
    5.2 宗教类型区研究
        5.2.1 宗教类型区划分
    5.3 宗教类型区资源利用建议
        5.3.1 第一类—“深度挖掘式”
        5.3.2 第二类—“抱团式”
        5.3.3 第三类—“保护开发式”
        5.3.4 第四类—“捆绑式”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附表
    附图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课题缘起
        1.1.1 激变的中国作为多元国家需回顾历史以拓展精神容量
        1.1.2 实证的历史史实需要借助文化的诠释获得理论参照系
        1.1.3 闽南地域文化见证中国古代历史与近代融入世界进程
        1.1.4 漳州传统村落作为闽南多元文化存续的一种物质载体
        1.1.5 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研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理论基础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探索多元文化交汇下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变
        1.2.2 研究意义:全球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在时空维度的存续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文化与形态演变相关研究
        1.3.2 传统村落形态的相关研究
        1.3.3 漳州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1.3.4 上述研究现状的综合述评
    1.4 研究对象界定与内涵
        1.4.1 研究对象范畴与研究层面界定
        1.4.2 相关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阐释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生成与交汇逻辑
    2.1 漳州自然环境参与文化生成地域性建构
        2.1.1 山海同构地形地貌塑造文化的封闭性与互动性
        2.1.2 差异明显的土壤与耕地资源孕育不同经济形态
        2.1.3 多元气候分区影响沿海与内陆的生产方式差异
        2.1.4 自然灾害多样性引发人口迁徙与祈福文化现象
    2.2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共时性结构
        2.2.1 地理约束下的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2.2.2 国籍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与南洋文化
        2.2.3 民族差异下的汉族文化与闽越文化
        2.2.4 民系分支下的闽海文化与客家文化
    2.3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历时性演变
        2.3.1 先秦时期:闽越土着文化在封闭地理阻隔下自然发展
        2.3.2 秦汉时期:少量北方移民下中原汉族文化的初步介入
        2.3.3 唐宋元时期:大量人口迁入下中原汉族文化成为主流文化
        2.3.4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与宗法制度下宗族村落的大规模发展
        2.3.5 清末至民国:华侨迁徙下中国文化外溢与南洋文化的引入
    2.4 漳州传统村落多元文化的交汇性特征
        2.4.1 中心与边缘:基于空间区位与信息密度的文化迁徙
        2.4.2 一体与多元:基于空间层叠与时间承传的文化共生
        2.4.3 内生到外溢:基于人口增长与商业贸易的文化溢出
        2.4.4 化外到化内:基于行政管理与儒家教育的文化融合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构成与特征
    3.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类型划分
        3.1.1 基于文化视野下的民系类别与经济形态
        3.1.2 基于物质层面下的村落规模与历史风貌
    3.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构成体系
        3.2.1 不同地貌环境下村落选址的多样性
        3.2.2 不同结构组织下村落格局的差异性
        3.2.3 自然与人工边界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3.2.4 村落街巷与重要节点下的公共空间
    3.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整体特征
        3.3.1 顺应自然与因地制宜的环境介入方式
        3.3.2 聚族而居与内向防御的空间组织模式
        3.3.3 形态多样与相互交融的历史风貌特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机制及其规律
    4.1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延续机制
        4.1.1 聚族而居与祖先崇拜的宗族社会形态
        4.1.2 漳州区域地理特色下的村落经济形态
        4.1.3 风水、礼制与宗教影响下的意识形态
    4.2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转变机制
        4.2.1 族群械斗与倭寇匪患的民间社会动乱
        4.2.2 沿海海禁迁界以及卫所屯田国家制度
        4.2.3 唐初陈元光平定漳州与明清海外移民
    4.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适应机制
        4.3.1 月港海外贸易与九龙江内陆贸易联动
        4.3.2 “王化”与“儒化”政策的共同推动
        4.3.3 不同族群多元宗教信仰之间相互融合
    4.4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演化规律
        4.4.1 村落整体规划布局演化的性质与路径
        4.4.2 村落安全防御体系的空间与精神构建
        4.4.3 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复合与形态强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现代保护发展适应
    5.1 全球化与城镇化背景下漳州传统村落文化变迁
        5.1.1 从解构到转型到重构的历史脉络
        5.1.2 从全球到地方的多维性驱动因素
        5.1.3 从传统到现代不同影响机制博弈
    5.2 文化变迁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的发展现状解析
        5.2.1 传统村落形态存续现状
        5.2.2 传统村落形态保护困境
        5.2.3 传统村落形态发展机遇
    5.3 漳州传统村落形态保护与发展的多元路径探索
        5.3.1 多元价值作为保护发展基础
        5.3.2 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象
        5.3.3 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5.3.4 空间策略与协同性策略结合
        5.3.5 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探索案例
    5.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研传统村落概况信息表
    附录二:调研传统村落分布示意图
    附录三:漳州古代历史行政区划图
    附录四:漳州调研传统村落问卷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略论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的时空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南域民居基因图谱构建及其转换应用研究[D]. 王佳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广州番禺大岭村审美文化研究[D]. 钟昊旻.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古道学”视角下建筑遗产渐进式活化模式研究[D]. 李东. 广州大学, 2020(02)
  • [5]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毅. 华侨大学, 2020(01)
  • [6]广东传统寺观园林空间营造研究[D]. 方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7]“两观三性”理论指导下雷州地区新建村落设计研究 ——以吴川市瑚琳赤里村为例[D]. 陈坤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多元文化影响下的汕头近代旅馆建筑特征研究[D]. 周柳艳.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POI数据的福建省宗教建筑空间分布格局与驱动力研究[D]. 姜静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多元文化交汇下漳州传统村落形态演变研究[D]. 黄源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浅谈潮汕地区建筑旅游资源时空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