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沿海水域的开发和管理

关于沿海水域的开发和管理

一、关于近岸海域的开发与管理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黄亚兰[1](2021)在《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中的府际合作研究》文中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定位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湾区,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进程加快,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部分近岸海域环境污染严重,沿海城市带来的海域生态环境压力更为明显。近岸海域(海洋)污染具有流动性、跨区域性,区域性海域(海洋)污染防治问题上坚持必须以区域化调整方法。近年来学者们拓宽了对于海洋污染治理的研究视野,从单一政府走向纵横的区域间府际关系。笔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的区域生态环境的污染防治,府际合作治理是必然选择。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文章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中府际合作这一主要形式,主要包含编制区域统一规划、区域立法协同、制定区域政策,区域执法合作。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合作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主要包括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和大湾区府际合作治理近岸海域环境现状,发现大湾区有些政府出台了近岸海域环境防治的相关政策,颁布实施了海域治理相关条例,地市政府间及部门间实施一些合作治理行动,但在研究分析中发现,当前大湾区府际合作存在许多问题,如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规划未统一,立法不对接,政策不衔接,执法不协同等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其他区域旧金山湾区、濑户内海、渤海湾三个地区府际合作治理近岸海域(海洋)环境的成功的经验进行梳理,发现这些海域十分重视区域海域(海洋)环境立法、区域海域环境治理的规划引领、区域海洋执法合作和能力建设及区域合作机制。结合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借鉴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中府际合作的路径选择。本文分别从制定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统一规划、推进区域近岸海域立法协同,实现区域近岸海域政策衔接,加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执法合作四个方面推动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的改善,促进生态环境优美的世界级美丽湾区的早日建成。

张玉新[2](2021)在《海上丝绸之路海岛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岸线是海陆分界的重要地理要素,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资源价值,它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沿阵地。海岸线的地理和形态特征以及演变规律独特,其长度、位置、形态及动态变化是宏观尺度气候变化和海陆相互作用、区域尺度河口与海岸带环境过程以及多尺度人类活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不仅体现海岸带的环境特征与演变态势,也反映海岸带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变化与政策导向等因素之间的复杂和动态博弈关系。因此,海岸线分布与动态变化监测研究构成海岸带区域环境监测、资源开发与管理、生态系统保护等工作的基础,加强海岸线动态监测和研究不仅有助于增进对海岸带环境与生态过程特征和规律的科学认知,而且能够支持科学合理的陆海统筹决策,促进海岸带区域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开发和保护以及海洋强国建设的步伐。海岛越来越成为政府、学者和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变暖,海平面加速上升,以及人类大力开发岛屿的背景下,关于海岛岸线形态与位置长期态势的说法越来越多。然而,大时空尺度岛屿岸线演变特征与规律研究较少,故,对岛屿岸线变化特征认识不全面以及高质量数据空缺,是当前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另一方面,2013年我国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沿线海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认识海岛及岸线的演变历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发展、沿线岛屿及地区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开展了如下研究工作:(1)建立针对海上丝绸之路区域的岛屿及岸线分类体系;(2)构建岸线提取数据源库,主要包括Landsat TM/ETM+/OLI影像、Google Earth影像、世界地图集等;(3)确立详细的岸线解译标准规范和技术流程;(4)岛屿岸线矢量化,构建岛屿岸线数据集,记录岛屿及岸线基本信息;(5)基于数理统计、地理空间分析、相关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多角度、多尺度、定量化研究分析岛屿及岸线时空动态变化特征;(6)基于多源数据,结合热点区域,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大角度,对岸线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讨论与分析,并在热点区域阐述具体的岸线变化驱动要素。通过上述工作,本研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海岛岸线研究体系,共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共提取1990、2000及2015年海岛分别为12737、13542和13633个,岛屿面积以小岛(<10 km2)为主,基岩岛和珊瑚岛分布广泛;岛屿岸线长度分别为19.66万km、19.89万km和19.99万km,整体为增长趋势,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长度分别呈减少和增加趋势,岸线人工化率和开发利用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2)过去25年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海域岛屿岸线以稳定状态为主,未发生变化的岸线占比高达88%,空间位置发生变化的岸线长度约2.42万km,占比12.31%,其中7.61%属于向陆后退状态,因岸线后退造成的侵蚀面积约2488 km2,4.70%属于向海推进状态,因岸线扩张而引起的新增面积约2023 km2。(3)岛屿形态及岸线变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且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均有体现,如,宏观尺度上,东南亚群岛的岸线变化明显要强于南亚-西亚以及地中海区域;区域尺度上,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岸线变化则要强于菲律宾群岛;岛屿尺度上,爪哇岛、新加坡、巴淡岛、苏门答腊岛等人口密度大,经济水平高,以及地势低平的区域,其岸线变化相对更为活跃;局部尺度上,河口三角洲、海湾及海峡地区的岸线变化表现更为活跃;时间序列上,整体而言,2000-2015年间的岸线变化要比1990-2000年间范围更广,强度更大。(4)岸线变化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即,在自然状态下,岸线侵蚀与扩张往往是相伴存在的,且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尺度内属于动态平衡状态,这与自然状态下的沉积物运移模式、滨海生态系统自我反馈及调节机制有关。(5)影响岛屿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为要素和自然因素,前者如:人口增长,城镇化,水产养殖,港口建设,大坝建设,机场、军事基地建设,森林砍伐,商业采沙等;后者如:海岸带物质组成及地形地貌,海岸带生态系统(红树林、盐沼、珊瑚礁,等)的自我调节,海平面上升,风暴潮、海啸、地震等。(6)影响岸线变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改变岸线的空间位置及利用类型,如围填海、海水入侵等,二是通过影响沉积物的供应及运输模式,进而对岸线造成影响。自然环境要素仍是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岛屿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剧烈但空间相对有限。此外,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并没有在研究区范围内造成岛屿岸线的广泛侵蚀,目前仍然仅是加剧岸线侵蚀的要素之一,而绝非主导因素。

王艳,张震宇,孙明东,徐香勤,雷坤[3](2021)在《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制度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制度在保护近海环境质量、维护海洋生态功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和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在国家加快推进陆海、城乡国土空间统筹和优化的背景下,要实现近岸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护、水质持续改善等目标要求,仅明确近岸海域和沿岸陆域生态环境保护空间格局难以满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需求,还需进一步明确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体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制度已经实施20余年,目前呈现出法律地位不足、功能分类体系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不一致、功能区目标间协调性不足、调整频繁、各省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监管工作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应重新定位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在海洋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强化对其所确定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的保护,并由环境功能保护的需求进一步提出水质保护、生态保护目标,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作为全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目标空间管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的法律地位、构建科学合理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分类体系、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制定海洋环境保护目标、严格功能区划调整程序、完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监管制度等对策建议,为完善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制度提供借鉴.

张明慧[4](2020)在《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是恢复和改善砂质海岸带资源环境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国内外普遍关注。针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海岸整治修复工程技术研究进展和我国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命题——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论文采用现场调查/观测法、数值模拟法、遥感与GIS空间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方法,通过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实施后的海岸带自然环境、海滩资源、景观生态、社会经济指标变化调查/监测与对比分析,从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整治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四个方法研究建立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体系。论文选取营口市月亮湾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和大连金石滩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进行应用实践研究,检验本文研究建立的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体系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在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方面,研究建立了基于GIS空间评价单元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将海滩资源效果评价分化为沙滩资源效果评价和潮滩资源效果评价。在沙滩资源效果评价方面,遴选了沙滩面积指数、沙滩厚度指数、沙滩底质指数;在潮滩资源效果评价方面,遴选了潮滩侵淤指数、潮滩游乐指数、潮滩底质指数。研究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包括海滩综合养护指数及其沙滩养护指数和潮滩养护指数,沙滩养护指数包含沙滩面积指数、沙滩厚度指数和沙滩底质指数,潮滩养护指数包含潮滩游乐指数、潮滩侵淤指数和潮滩底质指数。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技术的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方法可实现砂质海岸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的空间差异化评价,能详细反映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的空间差异特征。在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方法方面,针对砂质海岸带以旅游休闲娱乐为导向的整治修复工程实施目标,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研究建立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景观格局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构建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框架,确定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效果评价和海滩资源恢复与养护效果评价。针对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研究构建了景观生态功能分区分析方法及景观主体度指数计算方法;针对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构建并遴选了景观自然度指数和景观丰富度指数;针对景观格局优化效果评价,构建并遴选了景观变化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度指数;针对海滩资源恢复与养护效果评价,构建了沙滩面积指数和潮滩游乐指数。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较为清晰地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对海岸景观格局的改变程度,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方法,可详细反映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景观生态效果,实现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景观生态效果的宏观定量评价。在砂质海岸带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评价方法方面,通过对比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海湾水动力环境变化特征,从涨落潮水动力过程变化和海湾水体交换周期变化2个方面确定了海岸带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思路。在涨落潮水动力过程变化评价方面,构建并遴选了落潮流速变化指数;在海湾水体交换周期变化评价方面,构建了海湾水体半交换变化率指标。在海湾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面,研究建立了以海洋功能区划水环境质量要求为标准的海洋水环境污染指数和海洋水环境质量指数。对比分析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的主要海洋水环境污染指数变化和海洋水环境质量指数变化,评价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湾水环境质量改善效果。营口月亮湾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近岸海域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海岸带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反映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的海湾水动力水环境效果。落潮流速变化指数可以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潮汐水动力过程变化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落潮流夹沙侵蚀过程的影响程度;水体半交换率可反映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海湾内外水体交换过程变化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海湾水体交换过程的影响程度;海湾水环境质量指数可以反映海岸带整修复工程实施前和实施后对海湾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类型及其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程度,间接揭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对影响海湾水环境质量的最主要污染物浓度的改善效果。在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果评价方法方面,将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研究构建了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模糊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目标层为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准则层分别为海岸带自然环境效果、景观生态效果、海滩资源效果、社会经济效果4个指标;因素层包括准则层自然环境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景观生态效果的4个评价因素、海滩资源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社会经济效果的3个评价因素共13个评价因素;指标层包括13个评价因素的17个评价指标。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应用研究和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可实现对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自然环境-资源生态-社会经济效果的综合定量评价,为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创新点包括:(1)将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效果评价划分为沙滩资源效果评价和潮滩资源效果评价,同时将沙滩资源和潮滩资源各划分为若干个空间评价单元,建立了基于GIS空间叠加分析技术的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海滩资源效果空间差异化多指标评价模型,弥补了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将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进行整体化评价的传统方法不足;(2)提出了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及其评价指标,包括景观主体度指数、景观自然度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景观变化指数等,用于定量描述砂质海岸整治修复工程对海岸带景观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效果,填补了该方面评价方法空白;(3)从海滩资源养护效果、景观生态修复效果、水动力水环境整治效果、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效果四个方面提出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的定量评价指标与评价模型,实现了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由简单对比分析向评价指标、评价模型的转变,充实和填补了我国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的缺失。

韩婕妤[5](2020)在《近岸海域环境与海陆资源经济协调发展及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中国海域经济发展成就显着,然而随着海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使得海域环境破坏严重,海域经济协调性矛盾越来越显着,制约了海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海域环境同资源、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优化发展对促进“人海协调”,实现海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文章对海域环境协调性及优化调控开展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环境EKC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海域环境经济学原理明确了海域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为开展海域环境与海陆资源经济系统的协调性和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2)基于海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评估2006-2016年中国沿海11省市和四大海域的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海域环境质量水平总体向良性转变,海南、天津、上海经济发达,入海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海域环境质量水平高;河北、山东、福建、广东海域环境质量水平一般;江苏、浙江污染严重,辽宁、广西环保投资较低,海域环境质量水平低[1];并且引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影响我国海域环境质量的九大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九大影响因子中除经济效率、经济规模和海产养殖量对海域环境质量影响不明显外,其余因子对海域环境质量影响较显着。(3)在耦合度模型理解下,对海域环境与海陆资源经济系统进行耦合协调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海域经济子系统各具体指标中,陆地经济产值占GDP比重(%)(X11)与海域环境子系统关联度最高,海陆资源子系统各具体指标与海域环境系统的关联度最高的是人均海域原油产量(t/人)(Z14),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是系统间耦合发展的主导因素。研究期内海域经济、陆地资源和海域环境系统间耦合度上波动上升的,系统间相互作用增强,适应性降低,一个系统的微小变化会引起另一系统的大幅度波动。(4)了解系统动力学(SD)原理基础上,以海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典型地区—辽宁省为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海域环境子系统和海陆经济系统的不协调是造成辽宁省海域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种方案,协调发展型方案最有利于辽宁省海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环境优先型和经济优先型方案都会使地区海域经济发展失去平衡,维持现状型和原始发展型方案都会造成地区海域经济停滞不前,都不是可取方案。

杨玉洁[6](2020)在《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经济活动广度、强度空前加剧,以致近海环境持续承受巨大压力。中国近海海域主要污染物80%以上来自于陆源排放,由于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海洋环境依然遭受显着影响。陆源污染排放过程既跨越自然边界又跨越行政边界,所涉及的治理主体复杂多样,陆海统筹视角下跨界污染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从陆域研究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从海洋研究海洋功能区划的约束机制,进而统筹陆海,研究沿海地方政府入海流域管理机制以及中央政府跨界治理激励机制,期望通过相关制度安排,规范陆域社会经济活动,有效调控沿海地方政府行为,对陆海跨界污染形成制度约束与治理激励。本研究旨在丰富陆海统筹等相关理论,为协调沿海地区经济与环境关系提供思路和依据,为合理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实现陆海整体环境优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从环境公平角度切入,以辽宁省为研究区,选取畜禽业作为典型陆域经济活动,以化学需氧量COD为污染物指标,测度2000-2016年辽宁省畜禽业环境不公平状况并构建面板阈值模型研究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识别陆域活动关键控制点。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畜禽业环境公平的重要因素。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间内,农业产业结构对辽宁省地级市畜禽业环境公平具有差异化影响,对畜禽业环境空间分布公平具有单一阈值效应,对畜禽业环境经济效率公平具有双阈值效应。农业产业结构的数量型升级并不能有效缓解辽宁省内中等经济发展水平和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区间的畜禽业环境不公平。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公共财政支持有助于提升畜禽业环境公平程度。(2)从政策角度出发,在对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政策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海洋功能区划实现陆域社会经济活动约束的基本途径,并探讨未来即将实施的4.0版海洋功能区划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研究表明:海洋功能区划是实现陆海环境统筹约束的有效途径,其约束力来自于自身生态环境要求和所体现的生态环境政策意志。未来即将实施的4.0版海洋功能区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包括:继续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功能区划研究,纳入更多量化生态环境指标以加强量化控制,进一步与海洋生态环保制度、机制、管理相协调,为海洋生态政绩考核提供有力支撑与科学依据。(3)建立了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模型,分析了海洋环境管理权不同归属情景下沿海地方政府污染治理行为与策略选择,通过引入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如何构建陆海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结果表明,引入沿海省级政府对海域环境的管理是实现跨界污染有效治理的关键。在沿海省级政府管理下,通过建立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采用分段生态补偿系数,能够实现入海流域的源头污染减排,但对入海末端污染减排存在不确定性影响,在海陆生态补偿系数比值满足临界条件情况下能实现末端污染减排。生态补偿机制对产污削减量存在分配效应,海洋与陆域生态补偿系数比值会影响地区产污削减量在上游内陆和中游近岸之间的具体分配。沿海省级政府在构建陆海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时,既要关注海洋、陆域生态补偿系数绝对量,又要考虑二者的相对量。(4)建立中央—沿海地方政府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中央政府如何通过激励契约促使沿海地方政府在单任务层面重视海洋污染治理,在多任务层面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任务层面,中央政府设计激励机制时要将沿海地方政府风险态度纳入考量,考察其激励强度对努力水平影响的敏感程度,并提高海洋污染治理努力的可观测程度。在多任务层面,中央政府要促使沿海地方政府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多任务间的关联关系是设计有效激励机制的前提。中央政府需要考虑通过政绩考核等配套政策引导沿海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陆域污染治理两项任务与海洋污染治理任务的努力成本关系由“互相替代”调整为“互补”,从“临界型激励”转换为“增强型激励”,促进沿海地方政府兼顾经济发展与陆海污染治理。

唐星辰[7](2020)在《渤海新区海岸带陆源入海污染分布特性与海域水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岸地区经济与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类活动愈加频繁,导致海洋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水质恶化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更是有增无减,并引发了一系列的海洋污染事件,如蓝藻、赤潮等的爆发。据调查,陆域社会经济活动是海洋污染的重要根源。因此,从污染来源的角度研究海洋水环境问题,对海洋水质监测、治理及水资源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陆源入海污染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渤海新区海岸带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迁移扩散规律及对海域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以渤海新区海岸带为研究区域,提出并建立了海岸带陆源入海污染物迁移计算模式,系统研究了陆源污染物的产生、迁移、入海及其在海域中迁移扩散的全过程。该模式集陆源污染物与海域水污染为一体进行研究,体现了陆海统筹的发展理念。(2)采用万元产值法和输出系数法,建立了陆源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在社会、经济数据收集和污染情况实际调研的基础上,对渤海新区工业企业、居民生活、畜禽养殖、农田化肥与水产养殖等污染源进行负荷估算。基于地面径流模型,遵循污染物量的平衡,考虑污染残留及降解,计算了污染物随水流的迁移量及入海源强,为海域污染物研究提供数据支持。(3)针对水流数值研究中存在的复杂计算域、不规则地形、间断水流与静水“和谐”问题,基于Godunov格式建立了高精度的有限体积数学模型。对水动力模块中采用Roe格式的近似Riemann解算子法计算对流数值通量所致的静水虚假流动问题,采用特征分解法对底坡源项做出了修正。对污染物迁移模块,采用高阶精度的迎风重构方式处理对流数值通量,以避免数值耗散;并采用二阶精度处理扩散通量,使得模式具有时空二阶精度。利用一系列的经典算例验证了模型的精度与可靠性,模型具备处理各种复杂流态与物质输移过程的能力。(4)基于高精度有限体积数值解法,建立了渤海湾水动力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反映真实的水流运动情况与水动力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污染物迁移扩散数学模型,对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形态及测点污染物浓度进行了验证,误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精度符合要求。然后模拟了不同风况条件下氮磷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过程,分析了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形态及扩散规律,为海域水环境的研究奠定基础。(5)基于岸段污染源强分布,结合近岸海域功能定位和污染迁移分布特性,提出了近岸海域水环境分区评估方法,将渤海新区近岸海域划分为20个分区控制单元。采用超标率法,建立了近岸海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估标准,对每一分区单元的水环境承载等级进行划分,确定出污染超载严重的分区单元,为近岸海域水质监测与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温世伟[8](2020)在《基于PSR和RS的浙江台州市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自中共十九大以来,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管理工作实施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生态文明和海洋大国。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在谋略上顾长远,在改革上抓创新,在管理上加强严控,在治理上重在实效,在能力上打好基础,海洋的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海洋环境质量实现了从持续性恶化到稳中向好的历史性转变。河流携带入海污染物总量出现一定的下降,从严管海洋、生态用海、系统护海,着力净海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到沿海城市走访时,在重要场合共提出10次有关海洋建设的发言,多次强调保护海洋生态安全。由此可见,海洋问题已经到了需要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程度。浙江省台州市区域内以台州湾、乐清湾、三门湾等近岸海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压力、状态、响应力三个方面共选取了29个指标构建海洋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运用RS技术提取信息和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动态研究、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指标体系各级权重,结合综合指数评价法和多因子指数综合评价法分别进行安全等级评价。最终数据结合图像得出台州市在2009年-2017年海洋生态安全等级处于适中,介于较安全和较危险之间,呈好转趋势。基于以上评价结果,呼吁大家携手保护海洋,提醒人们减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压力并不断修复和补偿生态环境。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海洋生态安全的法律地位。贯彻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划分海洋生态红线控制区,维护海洋资源,提高海洋生态系统承载力。制定人才引进战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相关文献研究的数量和质量、广度和深度。加强运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控海洋环境的变化,充分发挥监测和预警的强大作用。希望为台州海洋生态安全的保护以及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孙磊[9](2020)在《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重视,海洋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生存的必要资源。其中沿海滩涂资源尤为重要,在滩涂和近岸海域开展围填海工程建设一直是沿海地区缓解用地紧张、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方式。人类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围填海常对原有岸线进行截弯取直,使海岸线长度变短,改变了沿岸的部分地形,改变了区域的潮流运动特性,引起污染物迁移规律的变化,围填海工程占用了大面的水体,减少了纳潮量,降低了海水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围填海、养殖活动、港口建设、交通运输等高强度的开发活动,给近岸海域带来了环境压力,同时近海是受陆域排放污染物最大的区域,各种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大量排入近海水体,使近海区域的水体环境质量呈现恶化的趋势。海洋具有强大的自净能力,能够容纳大量污染物,在不会造成海洋环境不可承受的影响的前提下,海洋能够容纳的污染物量即为海洋环境容量。海洋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当排放的污染物总量超出了海洋环境容量能够承受的上限值,海洋环境与海洋功能将遭到破坏,甚至难以恢复。科学合理地确定海洋环境容量成为当前海洋环境研究的热点。本文结合开敞型海湾的特点,立足于实际,通过搜集实测的地形和水文数据,污染调查,分析官方发布的水质数据以及海水养殖数据。结合Delft 3D软件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海州湾的潮流动力特征、海域水环境现状及分布特征、河口水质环境现状和污染物排放条件。建立潮流水动力模型和水质扩散模型,根据实测水文资料进行模型验证,并确定了响应系数与分担率。运用箱式模型法与分担率法来分别计算出了大范围的海州湾海域的海洋环境容量和小范围的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变化机理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海州湾海域2016年比2006年平均水深增加4.6cm;研究区2016年比2006年海域面积减少34.93 km2;研究区的海水体积2016年比2006年减少0.31725 km2。海州湾水体交换量由2006年的59.1825亿m3/天减少为2016年的55.575亿m/天,减少了 3.6075亿m3/天。海州湾湾内COD浓度2006年为1.39 mg/l,2016 年增加为 1.63 mg/l;湾外 COD 浓度 2006 年为 1.205 mg/l,2016年为 1.4 mg/l。(2)2016年海州湾海域COD环境容量比2006年总计减少2765.0吨。其中静态剩余环境容量大幅减少,减少2948.44吨,占减少总量的106.63%;动态环境容量略有增加,增加值为183.35吨,占减少总量的-6.63%。(3)2006-2016年围填海引起的地形变化和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使海州湾海域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198:0.802。其中,地形和水环境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16:0.84;对动态环境容量的影响率为-0.408:1.408。湾内水环境质量下降对环境容量的减少作用相对较大,对海域环境总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影响的4.05倍,其中湾内水质恶化对静态剩余环境容量的影响是围填海的5.25倍,湾内外水质差值增加将造成动态环境容量的增加,而围填海造成的净纳潮量减少导致动态环境容量减少,两者影响率绝对值为3.45倍。(4)海州湾近岸河口区5个入海河口 2006年实际排放总量为102.353吨/天,2016年为76.590吨/天;2006年理论环境容量为114.571吨/天,2016年为81.410吨/天;2006年剩余环境容量为12.218吨/天,2016年下降为4.82吨/天。(5)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年地形和入海排污量变化使近岸河口区COD环境总容量减少,影响率为0.363:0.637。入海排污量对环境容量变化的作用相对较大,平均为围填海影响的1.75倍。围填海对近岸河口区的影响没有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或者负相关。主要通过近岸围填海工程叠加影响潮流动力场结构,进而影响水动力扩散输移能力,改变环境容量的大小。入海排污量对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影响表现为正相关。(6)海州湾2006-2016年近岸河口区COD实际排放量、理论环境容量与剩余环境容量的变化与对应关系错综复杂。实际排放量大的河口对近岸河口区理论环境容量大小起决定作用,是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的重点,也是陆源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的重点区域。入海排污量减少将导致理论环境容量降低,但实际排放量与环境容量变化没有明确的正向或负向相关性。(7)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平均值为98吨/天,平均为3.88吨/(天*km2);海域ECD平均值为1186.56吨/天,平均为1.17吨/(天*km2)。河口区的单位面积环境容量大于海域环境容量。水文动力条件是海域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基本驱动力,但海域环境容量大小主要受湾内外水质差值控制,而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的大小受入海排污量的值、入海排污量变化的幅度和围填海工程的影响这三者叠加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是拓展了海洋环境容量研究的空间和时间边界。(1)构建了开敞型近岸海域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方法体系,并据此完成了海州湾2006-2016年的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容量及其变化研究。分别利用箱式模型和分担率法计算了海州湾2006年与2016年海域环境容量与河口区的环境容量,并分析揭示了环境容量变化特征。(2)揭示了海域和近岸河口区不同空间尺度的海洋环境容量影响因素与机理,计算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对比研究了海州湾2006年和2016年不同空间尺度海洋环境容量,分析了十年间环境容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和程度,以及各影响因素的叠加累积作用,最终算出了各类影响因素的贡献率。

张昌宁[10](2019)在《广西北部湾大开发影响下近岸海域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是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地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是认清自然资源“家底”并指导自然资源管理与保护的主要方式,而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评估开发行为资源环境影响的有效工具。本文围绕近岸海域自然岸线、生态湿地、环境容量等自然资源核算问题,以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为研究案例,基于广西北部湾大开发围填海干扰活动剧烈等现实,构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集成近岸海域资源实物量、价值量核算方法,以2011年为起始年,以2017年为终点年,尝试编制基于两年数据的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具体方法包括:借助Google earth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使用目视解译法对广西北部湾岸线资源识别分类,以岸线基准价格修正法测算岸线资源的空间价值;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对Landsat影像进行解译和提取滨海湿地资源信息,并评估滨海湿地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海域环境容量模型,使用替代成本法核算环境容量价值。结果表明:(1)广西北部湾2011年、2017年拥有的自然岸线资源分别为592、531km,自然岸线资源价值也从255.84亿元降低为229.42亿元;2011年、2017年的天然滨海湿地资源分别为123902.47、121025.11 hm2,天然滨海湿地资源价值从94.01亿元下降为91.84亿元;广西北部湾2011年、2017年DIN、CODcr、石油类污染物的海洋环境资源容量为4749.98、64095.81、829.80,3905.91、47327.45、826.84t,海域环境资源价值从2.89亿元下降为2.15亿元。(2)广西北部湾2011、201 7年岸线自然资源(不包括人工岸线)、滨海自然湿地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的负债值为-26.42、-2.16、-0.73亿元,近岸海域总自然资源负债为-29.31亿元,说明在北部湾大开发影响下,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自然资源具有一定损耗。(3)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初步编制,可助政府管理部门了解近岸海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损失,对广西北部湾区域的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此外,本研究所整合的近岸海域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方法为全国其他同类沿海城市自然资源负债表的编制提供方法参考。

二、关于近岸海域的开发与管理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近岸海域的开发与管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中的府际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简要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粤港澳大湾区
        1.3.2 近岸海域
        1.3.3 府际合作治理
    1.4 理论基础
        1.4.1 府际关系理论
        1.4.2 集体行动理论
        1.4.3 整体性治理理论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及不足
        1.6.1 研究创新
        1.6.2 研究不足
第2章 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及政府环境合作治理的现状
    2.1 粤港澳大湾区近海海域环境现状
        2.1.1 近岸海域水环境状况
        2.1.2 近岸海域垃圾污染现状
        2.1.3 近岸海域生态状况
    2.2 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中府际合作的现状
        2.2.1 出台了近岸海域环境防治相关政策
        2.2.2 颁布了海域治理相关法律条例
        2.2.3 实施了近岸海域污染合作治理行动
第3章 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中府际合作的困境
    3.1 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规划未统一
        3.1.1 尚未重视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规划
        3.1.2 尚未统一编制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规划
    3.2 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立法不对接
        3.2.1 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相关立法缺位
        3.2.2 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相关立法有冲突
        3.2.3 大湾区区域协同立法机制尚未建立
    3.3 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政策不衔接
        3.3.1 地方政府及部门间环境目标不一致
        3.3.2 不同地方政府间环境政策存在差异
    3.4 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执法不协同
        3.4.1 环境标准不统一导致执法冲突
        3.4.2 尚未建立常态化环境执法合作机制
第4章 国内外近岸海域(海洋)环境合作治理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外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探索
        4.1.1 旧金山大湾区海域环境合作治理
        4.1.2 濑户内海近岸海域环境合作治理
        4.1.3 渤海湾近岸海域环境合作治理
    4.2 国内外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经验
        4.2.1 重视区域海域(海洋)环境立法
        4.2.2 重视区域海洋环境治理规划引领
        4.2.3 重视区域海洋执法合作和能力建设
        4.2.4 重视区域海洋环境治理的合作机制
第5章 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中府际合作的路径
    5.1 制定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统一规划
        5.1.1 共同编制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规划
        5.1.2 落实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规划实施的考核
    5.2 推进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立法协同
        5.2.1 探索不同法律制度下环境立法协同的模式
        5.2.2 建立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立法协同的机制
    5.3 实现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政策衔接
        5.3.1 近岸海域环境治理政策制定的衔接
        5.3.2 近岸海域环境治理政策实施的衔接
        5.3.3 近岸海域环境治理政策调整的衔接
    5.4 加强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执法合作
        5.4.1 制定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执法合作计划
        5.4.2 统一近岸海域环境治理的执法标准
        5.4.3 提高近岸海域环境执法队伍的能力素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2)海上丝绸之路海岛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海岛定义与分类
        1.3.2 海岸线定义与分类
        1.3.3 海岸线信息提取数据源
        1.3.4 海岸线提取方法
        1.3.5 海岸线提取不确定性分析
        1.3.6 海岛岸线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菲律宾群岛
        2.1.2 印度尼西亚群岛
        2.1.3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2.1.4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2.1.5 红海海域海岛
        2.1.6 地中海海域海岛
        2.1.7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2.1.8 马尔代夫群岛
    2.2 岸线提取数据源与处理
        2.2.1 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
        2.2.2 影像预处理
    2.3 海岛岸线提取
        2.3.1 海岛及岸线分类
        2.3.2 岸线目视解译方法
    2.4 海岛岸线提取精度分析
    2.5 海岛岸线时空变化分析方法
        2.5.1 岛屿形态变化分析方法
        2.5.2 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
        2.5.3 岸线变化速率分析方法
        2.5.4 岸线开发利用程度分析方法
        2.5.5 Getis-Ord G_i~*指数热点分析方法
        2.5.6 标准差椭圆分析方法
第3章 海岛岸线长度及结构时空变化特征
    3.1 岸线长度及结构整体情况
    3.2 菲律宾群岛
        3.2.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3.2.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3.3 印度尼西亚群岛
        3.3.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3.3.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3.4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3.4.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3.4.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3.5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3.5.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3.5.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3.6 红海海域海岛
        3.6.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3.6.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3.7 地中海海域海岛
        3.7.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3.7.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3.8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3.8.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3.8.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3.9 马尔代夫群岛
        3.9.1 岛屿岸线长度变化
        3.9.2 岛屿岸线结构及开发利用程度变化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岛分布格局及形态时空变化特征
    4.1 海岛分布格局
    4.2 海岛面积时空变化特征
        4.2.1 菲律宾群岛
        4.2.2 印度尼西亚群岛
        4.2.3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4.2.4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4.2.5 红海海域海岛
        4.2.6 地中海海域海岛
        4.2.7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4.2.8 马尔代夫群岛
    4.3 海岛位置时空变化特征
        4.3.1 菲律宾群岛
        4.3.2 印度尼西亚群岛
        4.3.3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4.3.4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4.3.5 红海海域海岛
        4.3.6 地中海海域海岛
        4.3.7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4.3.8 马尔代夫群岛
    4.4 海岛形状时空变化特征
        4.4.1 海上丝绸之路海岛形状统计
        4.4.2 面积变化岛屿形状指数统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海岛陆海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5.1 菲律宾群岛
        5.1.1 陆海格局变化
        5.1.2 标准差椭圆分析
        5.1.3 热点分析
    5.2 印度尼西亚群岛
        5.2.1 陆海格局变化
        5.2.2 标准差椭圆分析
        5.2.3 热点分析
    5.3 东南亚近岸海域海岛
    5.4 南亚-西亚近岸海域海岛
    5.5 红海海域海岛
    5.6 地中海海域海岛
    5.7 非洲东海岸海域海岛
    5.8 马尔代夫群岛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典型岛屿岸线空间位置时空变化特征
    6.1 吕宋岛
    6.2 苏门答腊岛
    6.3 爪哇岛
    6.4 加里曼丹岛
    6.5 苏拉威西岛
    6.6 新几内亚岛
    6.7 巴淡岛
    6.8 新加坡
    6.9 斯里兰卡
    6.10 马达加斯加
    6.11 本章小结
第7章 海岛岸线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7.1 人为要素
        7.1.1 人口与城市化
        7.1.2 经济结构驱动
        7.1.3 其他人为要素
    7.2 自然要素
        7.2.1 海岸带环境
        7.2.2 生态系统
        7.2.3 海洋环境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2.1 岸线变化的空间差异
        8.2.2 河口岸线变化
        8.2.3 海岸线的动态平衡特征
        8.2.4 海岸类型影响岸线变化
        8.2.5 岛屿形态变化与岛屿大小的关系
    8.3 主要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及其效果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1.2.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1.2.3 我国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2.1 砂质海岸带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建立
    2.2 砂质海岸带沙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研究
        2.2.1 沙滩空间规模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2.2 沙滩体量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2.3 沙滩舒适度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3 砂质海岸带潮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研究
        2.3.1 潮滩适宜游乐区域规模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3.2 潮滩剖面形态养护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2.3.3 潮滩底质物质养护效果评价指标遴选
    2.4 基于GIS的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空间差异化评价方法
        2.4.1 GIS技术及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矢量数据
        2.4.2 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2.4.3 基于GIS的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模型建立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3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3.1 景观生态学主要理论与方法
    3.2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方法
        3.2.1 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数据
        3.2.2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类型划分
        3.2.3 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技术流程
    3.3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技术框架建立
    3.4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3.4.1 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3.4.2 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3.4.3 景观格局优化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3.4.4 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
    3.5 砂质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3.6 讨论
    3.7 本章小结
4 砂质海岸带海域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4.1 近岸海域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4.1.1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数值模拟方法
        4.1.2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4.2 近岸海域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方法
        4.2.1 海洋水环境效果评价方法
        4.2.2 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指标建立与遴选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5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5.1 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方法
        5.1.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起源
        5.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原理
        5.1.3 层次分析法及其计算过程
    5.2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5.2.1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步骤
        5.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5.3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框架建立
        5.3.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遴选
        5.3.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层次框架建立
        5.3.3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指标量化方法
    5.4 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模糊评价模型建立
        5.4.1 综合评价模型建立
        5.4.2 综合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5.5 综合模糊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5.5.1 Satty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5.2 最大熵值法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5.5.3 模糊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6 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
    6.1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6.1.1 营口月亮湾砂质海岸带概况
        6.1.2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6.1.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技术方案概况
    6.2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6.2.1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监测
        6.2.2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6.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6.3.1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
        6.3.2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总体评价
        6.3.3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空间整理效果评价
        6.3.4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6.3.5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6.3.6 营口月亮湾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6.3.7 结果讨论
    6.4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动力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6.4.1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6.4.2 营口月亮湾海湾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6.5 营口月亮湾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
        6.5.1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监测
        6.5.2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分析与指标赋值
        6.5.3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模糊评价计算
        6.5.4 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综合效果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6.5.5 结果讨论
    6.6 本章小结
7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应用研究
    7.1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7.1.1 大连金石滩砂质海岸带概况
        7.1.2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概况
    7.2 大连金石滩海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7.2.1 海滩资源养护效果监测
        7.2.2 沙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7.2.3 潮滩资源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7.2.4 海滩综合养护工程效果评价
    7.3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评价
        7.3.1 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效果监测
        7.3.2 海岸带景观生态修复工程总体效果分析
        7.3.3 景观生态空间整理效果评价
        7.3.4 景观生态保护与修复效果评价
        7.3.5 景观生态格局优化效果评价
        7.3.6 海滩资源养护效果评价
        7.3.7 结果讨论
    7.4 大连金石滩近岸海域水文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7.4.1 近岸海域水文水动力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7.4.2 近岸海域水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7.4.3 海滩底质环境整治工程效果评价
    7.5 大连金石滩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综合评价
        7.5.1 综合评价指标监测与赋值
        7.5.2 综合效果模糊评价计算
        7.5.4 综合效果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7.5.5 结果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5)近岸海域环境与海陆资源经济协调发展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海域环境、协调性及调控研究综述
        1.2.1 国外海域环境、协调性及调控研究概况
        1.2.2 国内海域环境、协调性及调控研究概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洋环境
        2.1.2 海洋环境经济学
        2.1.3 可持续发展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海洋环境经济学原理
        2.2.3 海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
        2.2.4 海洋环境与海域经济研究机理
3 中国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可变模糊识别法模型
    3.2 中国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数据来源
    3.3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3.3.1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时间变化特征
        3.3.2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3.4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地理探测器模型
        3.4.2 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4 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与海陆资源经济系统耦合关系
    4.1 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选取
        4.1.1 灰色关联法
        4.1.2 耦合度模型
        4.1.3 海域环境与海陆资源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4.2 海域环境与海陆资源经济系统间耦合关联性分析
    4.3 海域环境系统与海陆资源经济系统耦合时序演进分析
        4.3.1 海域环境系统与海域经济系统耦合规律
        4.3.2 海域环境与海域资源系统间耦合规律
        4.3.3 海域环境与陆地经济系统间耦合协调规律
        4.3.4 海域环境系统与陆地资源系统间耦合规律
5 以辽宁省为例近岸海域环境资源经济一体化调控研究
    5.1 系统动力学模型
    5.2 模型结构及流图分析
        5.2.1 近岸海域环境污染控制系统分析
        5.2.2 系统流图反馈结构分析
    5.3 模型检验与敏感性分析
    5.4 设计方案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的描述
    1.4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1.4.1 研究范围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陆海统筹理论
        2.1.3 环境外部性理论
        2.1.4 系统工程理论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陆海环境统筹相关的研究综述
        2.2.2 环境公平相关的研究综述
        2.2.3 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研究综述
        2.2.4 环境治理激励机制的研究综述
        2.2.5 现有研究评述
3 陆域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3.1 环境公平概述
        3.1.1 环境公平的基本概念
        3.1.2 陆域环境污染与环境不公平
    3.2 畜禽业环境不公平测度
        3.2.1 畜禽业概况
        3.2.2 畜禽业污染排放量估算与特征分析
        3.2.3 环境不公平测度指标与方法
        3.2.4 畜禽业环境不公平测度结果与分析
    3.3 畜禽业环境公平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3.3.1 面板阈值模型
        3.3.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3.3.3 阈值效应检验、识别与估计
        3.3.4 面板阈值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海洋功能区划对陆域社会经济活动约束机制研究
    4.1 我国海洋陆源污染治理政策框架、新探索与特征
        4.1.1 现行政策框架
        4.1.2 治理政策新探索
        4.1.3 治理政策特征
    4.2 海洋功能区划实现陆域活动管控的基本路径
        4.2.1 区划依据
        4.2.2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实施过程
        4.2.3 区划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的作用
    4.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生态环境政策关系分析
        4.3.1 区划是实施生态环境政策的重要平台
        4.3.2 区划中生态环境政策不断强化
        4.3.3 现有区划存在生态环境政策滞后性困境
    4.4 4.0版海洋功能区划所需承载的生态环保任务
    4.5 本章小结
5 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管理机制研究
    5.1 中国入海流域水污染现状与问题
        5.1.1 入海河流污染排放状况变化趋势
        5.1.2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5.2 流域水环境管理体制与主要政策工具
        5.2.1 水环境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
        5.2.2 水污染治理环境政策工具
    5.3 陆海统筹视角下跨界水污染治理的特殊性
        5.3.1 近岸陆域兼具多重身份
        5.3.2 补偿性支付有待纳入考量
        5.3.3 海域环境管理“代理人”存在不同选择
    5.4 入海流域跨界水污染治理博弈研究
        5.4.1 海域环境管理权归属于近岸陆域市级政府
        5.4.2 海域环境管理权归属于省级政府
        5.4.3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5.5 本章小结
6 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激励机制研究
    6.1 激励机制运行特征
        6.1.1 沿海地方政府承担多项任务
        6.1.2 陆海环境治理密切关联
        6.1.3 激励形式逐步丰富
    6.2 陆海污染治理多任务委托—代理激励模型
        6.2.1 委托—代理理论
        6.2.2 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框架及模型设定
        6.2.3 模型构建
        6.2.4 模型求解
        6.2.5 模型结果分析与主要结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渤海新区海岸带陆源入海污染分布特性与海域水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陆源污染物负荷估算的研究
        1.2.2 水动力数学模型的研究
        1.2.3 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的研究
        1.2.4 海域环境分区的研究
    1.3 渤海新区海岸带概况
        1.3.1 自然环境特征
        1.3.2 社会经济状况
        1.3.3 陆源排污与海水水质状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海岸带陆源入海污染物迁移计算模式的建立
    2.1 计算框架
    2.2 地面径流模型
        2.2.1 河网水动力数学模型
        2.2.2 网格及汇水区的划分
    2.3 污染物负荷估算模型
        2.3.1 点源污染负荷
        2.3.2 非点源污染负荷
        2.3.3 各类别污染源强汇总与分析
        2.3.4 污染物源强分布计算
    2.4 海域水动力与污染物迁移数学模型
        2.4.1 控制方程
        2.4.2 计算网格的剖分
        2.4.3 数值计算方法的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精度有限体积数学模型的研究
    3.1 二维浅水流动数学模型
        3.1.1 Godunov型有限体积法
        3.1.2 数值通量计算
        3.1.3 空间数值重构与限制器函数
        3.1.4 时间二阶积分
        3.1.5 底坡项与摩阻项的处理
        3.1.6 边界条件
        3.1.7 干湿边界处理技术
    3.2 污染物迁移扩散数学模型
        3.2.1 方程的离散
        3.2.2 高精度的对流项离散
        3.2.3 二阶精度的扩散项离散
    3.3 经典算例验证
        3.3.1 L形弯道二维溃坝水流问题
        3.3.2 混合流算例
        3.3.3 非平底溃坝水流问题
        3.3.4 均匀浓度的非平底溃坝水流-输运问题
        3.3.5 非均匀浓度的非平底溃坝水流-输运问题
        3.3.6 物质纯对流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渤海新区海域水动力数学模型的建立
    4.1 模型的建立
        4.1.1 计算域与网格的剖分
        4.1.2 模型参数设定
        4.1.3 模型计算条件
    4.2 模型的率定
    4.3 模型的验证
    4.4 模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渤海新区海域污染物迁移扩散及分布特性分析
    5.1 污染物迁移扩散数学模型的建立
        5.1.1 降解系数的确定
        5.1.2 模型计算条件
        5.1.3 污染物源强概述
    5.2 模型的验证
    5.3 污染物迁移扩散数值模拟
        5.3.1 风况设定
        5.3.2 污染物时空分布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污染分布特性的渤海新区海域水环境承载力分析
    6.1 分区单元的划定
    6.2 各分区单元污染物浓度汇总
    6.3 水环境承载力评估
        6.3.1 评估方法与标准
        6.3.2 评估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基于PSR和RS的浙江台州市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相关理论
    2.1 海洋生态安全的涵义理解
    2.2 相关理论
        2.2.1 生态安全理论
        2.2.2 海洋生态安全理论
        2.2.3 海洋生态系统理论
        2.2.4 海洋生态承载力理论
        2.2.5 卫星遥感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环境概况分析
    3.1 研究区域界定
    3.2 台州市海洋自然概况
        3.2.1 台州湾海洋自然概况
        3.2.2 乐清湾海洋自然概况
        3.2.3 三门湾海洋自然概况
    3.3 台州市海洋用海概况
        3.3.1 台州湾用海概况
        3.3.2 乐清湾用海概况
        3.3.3 三门湾用海概况
    3.4 台州市海洋生态环境现状概况
        3.4.1 台州湾海洋环境的基本概况
        3.4.2 乐清湾海洋环境的基本概况
        3.4.3 三门湾海洋环境的基本概况
    3.5 台州市海洋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近岸海域污染较严重
        3.5.2 海水富营养化较严重
        3.5.3 赤潮、风暴潮、海浪的严重影响
        3.5.4 海平面呈上升趋势
        3.5.5 人类足迹负向干扰程度增大
    3.6 台州市海洋生态指标体系影响因素
        3.6.1 经济影响因素
        3.6.2 社会影响因素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RS技术的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环境信息的提取
    4.1 遥感数据源介绍
    4.2 遥感数据预处理
        4.2.1 辐射定标
        4.2.2 大气校正
        4.2.3 影像裁剪
    4.3 研究区地物影像特征分析
    4.4 台州湾水体密度和污染信息的提取
        4.4.1 水体密度和污染信息提取区域界定
        4.4.2 台州湾海水体密度信息提取
        4.4.3 台州湾海水污染信息提取
    4.5 台州湾植被与土壤信息的提取
        4.5.1 植被与土壤信息提取区域的界定
        4.5.2 台州市植被NDVI信息提取
        4.5.3 台州湾土壤侵蚀信息提取
    4.6 基于机器学习的人类活动信息提取
        4.6.1 人类活动足迹信息及指标数据提取
    4.7 小结
第五章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的确定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选取PSR模型
        5.1.2 指标选取原则
        5.1.3 选取评价指标
        5.1.4 构建指标体系
    5.2 原始数据和指标说明
        5.2.1 原始数据
        5.2.2 指标说明
    5.3 数据处理
        5.3.1 数据标准化
        5.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3.3 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5.3.4 综合指数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3.5 多因子评价法确定指标权重
    5.4 制定安全评价等级标准
    5.5 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结果及分析
        5.5.1 综合指数评价法分析
        5.5.2 多因子指数综合评价法分析
    5.6 台州市海洋生态安全趋势预测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安全等级评价下的措施及建议
    6.1 加强管理海洋执法力度
    6.2 实施严格监控和监管
    6.3 增强人类保护海洋意识
    6.4 引进和培养海洋类人才
    6.5 运用科学技术,建立预警机制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7.1.1 研究结论
        7.1.2 不足之处
    7.2 创新之处与研究展望
        7.2.1 创新之处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海洋环境容量的概念
        1.2.2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进展
        1.2.3 环境容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2.4 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自然条件
        2.2.1 气象气候
        2.2.2 入海河流
        2.2.3 海洋水文
        2.2.4 地形地貌
        2.2.5 岸滩演变
第3章 海州湾2006-2016年海洋环境和开发利用状况与变化
    3.1 海岸经
    3.2 海底地形
    3.3 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情况
        3.3.1 主要入海河流径流量
        3.3.2 河流水质
    3.4 海州湾海域水环境质量
        3.4.1 2006年水环境质量
        3.4.2 2016年水环境质量
        3.4.3 水环境质量变化
    3.5 海域开发利用
        3.5.1 海城开发利用状况
        3.5.2 海城开发利用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4.1 常用方法及其适用性
    4.2 海州湾海域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4.2.1 箱式模型法
        4.2.2 海域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4.3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研究方法
        4.3.1 分担率法
        4.3.2 计算步骤
    4.4 数值模拟方法
        4.4.1 Delft 3D模型
        4.4.2 模型网格与参数设置
        4.4.3 模型验证
第5章 海州湾海域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5.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5.2 200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5.2.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5.2.2 计算参数取值
        5.2.3 计算结果
    5.3 2016年的海洋环境容量计算
        5.3.1 数据来源与分析处理
        5.3.2 计算参数取值
        5.3.3 计算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州湾近岸河口区2006-2016的海洋环境容量
    6.1 计算方法和计算边界
    6.2 200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6.2.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6.2.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6.3 2016年海州湾近岸河口区环境容量
        6.3.1 数据来源和分析处理
        6.3.2 河口控制点的响应系数和分担率计算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2006-2016年海洋环境容量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
    7.1 海域环境容量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7.1.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7.1.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7.1.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7.1.4 计算结果分析
        7.1.5 小结
    7.2 近岸河口区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7.2.1 2006与2016年自然条件汇总
        7.2.2 计算边界条件设定与情景模拟
        7.2.3 不同情景的计算结果
        7.2.4 计算结果分析
        7.2.5 小结
    7.3 海州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与对策措施建议
        7.3.1 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时空特征
        7.3.2 海州湾海洋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广西北部湾大开发影响下近岸海域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自然资源核算体系
    1.2.2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1.2.3 近岸海域自然资源资产核算
    1.2.4 简要评述
1.3 研究意义
1.4 科学问题提出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1.7 研究区域概况
1.8 技术路线 第2章 近岸海域资源资产核算数据与方法
2.1 岸线自然资源核算方法
    2.1.1 岸线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
    2.1.2 岸线自然资源价值评价
2.2 滨海湿地自然资源核算
    2.2.1 滨海湿地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
    2.2.2 滨海湿地自然资源价值评价
2.3 近岸海域环境资源核算
    2.3.1 近岸海域环境资源实物量核算
    2.3.2 近岸海域环境资源价值量核算 第3章 近岸海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
3.1 近岸海域自然资源
3.2 近岸海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3.2.1 岸线自然资源负债
    3.2.2 滨海湿地自然资源负债
    3.2.3 近岸海域环境资源负债
3.3 近岸海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 第4章 结果分析
4.1 广西北部湾岸线自然资源核算
    4.1.1 广西北部湾岸线自然资源实物量
    4.1.2 广西北部湾岸线自然资源价值量
4.2 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自然资源核算
    4.2.1 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自然资源实物量
    4.2.2 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自然资源价值量
4.3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环境资源核算
    4.3.1 近岸海域环境资源实物量核算
    4.3.2 近岸海域环境资源价值量核算
4.4 近岸海域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5.2.1 讨论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关于近岸海域的开发与管理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粤港澳大湾区近岸海域环境治理中的府际合作研究[D]. 黄亚兰.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1(12)
  • [2]海上丝绸之路海岛岸线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张玉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3]我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制度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王艳,张震宇,孙明东,徐香勤,雷坤. 环境科学研究, 2021(03)
  • [4]砂质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效果评价方法研究[D]. 张明慧.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5]近岸海域环境与海陆资源经济协调发展及调控研究[D]. 韩婕妤.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中国陆海跨界污染统筹治理机制研究[D]. 杨玉洁.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7]渤海新区海岸带陆源入海污染分布特性与海域水环境研究[D]. 唐星辰. 天津大学, 2020(01)
  • [8]基于PSR和RS的浙江台州市海洋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 温世伟.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9]2006-2016年海州湾海洋环境容量变化及机理研究[D]. 孙磊.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1)
  • [10]广西北部湾大开发影响下近岸海域海洋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D]. 张昌宁. 广西大学, 2019(12)

标签:;  ;  ;  ;  ;  

关于沿海水域的开发和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