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输卵管妊娠87例临床分析

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输卵管妊娠87例临床分析

一、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输卵管妊娠87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秦转[1](2020)在《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术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运用中药苓黄消炎合剂熏蒸治疗宫腹腔镜术后确诊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并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患者,观察其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和妊娠情况,为临床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9.012019.06就诊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平市人民医院住院部,经宫腹腔镜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辨证为气滞血瘀型的患者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运用中药苓黄消炎合剂熏蒸+血府逐瘀丸口服,对照组采用血府逐瘀丸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治疗结束后半年内两组的妊娠情况,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不孕的病情严重程度、中医证候积分、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输卵管通畅度比较:治疗结束后试孕3个月经周期仍未怀孕的行输卵管通畅情况评价,治疗组输卵管的通畅率为69.6%,对照组输卵管的通畅率为4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比较:治疗结束半年内治疗组妊娠11例,宫内妊娠10例,异位妊娠1例,妊娠率为36.6%,对照组妊娠4例,宫内妊娠1例,异位妊娠3例,妊娠率为13.3%,两组患者治疗后半年内妊娠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妊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术后气滞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通过运用苓黄消炎合剂熏蒸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中医证候疗效,提高输卵管通畅度,提高妊娠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雨婷[2](2016)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通畅度及形态的关联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分为文献综述及临床实验两部分。综述部分主要阐述了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认识、诊断治疗手段及各自的优势与不足,现代医学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主要病因归咎于盆腔感染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性因素等。诊断治疗方面主要依靠输卵管检查与疏通术、手术疗法以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诊疗方法多样,适应证较广,但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与风险性;祖国医学记载中虽然没有列入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名,但其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散见于祖国医学的记载,中医认为“瘀滞”为本病的核心,治疗多以活血化瘀为主,方法可以分为内治法、外治法等,疗效较好。近年来,具有取长补短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法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临床实验部分主要进行的是探究何种因素对患者输卵管通畅度及形态造成影响。凡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1年而未曾受孕者可诊断为不孕症。论文试图通过统计学方法探究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输卵管的通畅度及形态是否与其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月经婚育史、既往手术史间存在一定关联。参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诊断标准,筛选纳入在中医友好医院中医妇科病房的住院患者100例;将输卵管不同病情和患者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对输卵管通畅度及形态分布规律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然后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个等级的输卵管通畅程度及输卵管形态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如下结果:(1)月经后期较月经周期正常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出现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概率是双侧通而不畅的4.770倍(P<0.05),月经后期较月经周期正常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出现输卵管一侧不通一侧通而不畅的概率是双侧通而不畅的3.957倍(P<0.05);(2)有痛经症状的患者较无痛经症状的患者出现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概率是双侧通而不畅的4.419倍(P<0.05);(3)年龄越大的患者出现输卵管上举的概率越大(P<0.05),相应的比数比0R为1.188,其相应自变量为危险因素;(4)没有统计学结果显示,人流次数越多的患者在输卵管通畅度方面呈现出更差的结果。论文研究结论:月经后期和痛经症状可能与输卵管通畅度下降表现存在一定关联;年龄增长可能与输卵管形态上举改变存在关联。

许旭,许良智[3](2013)在《不同部位输卵管不孕的临床循证治疗》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据WHO统计不育夫妇占已婚年龄夫妇的7%~15%,其中女方因素占40%,主要包括排卵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及宫颈因素,输卵管疾病所致的不孕占25%~35%,其中输卵管阻塞占输卵管疾病的80%。根据阻塞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近端输卵管不孕和远端输卵管不孕。近端输卵管不孕治疗方法包括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经宫颈插管、输卵管子宫植入、绝育后复育者的输卵管吻合术、辅助生育技术;远端输卵管不孕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输卵管通液及辅助生育技术。此外,中医及物理治疗可作为输卵管不孕的辅助治疗。但近几年并无有关以上各种治疗方法妊娠率及临床疗效比较的报道,临床决策仍有一定困难。本文根据近年有关输卵管不孕不同治疗方法的相关临床研究证据,对其效果及妊娠率进行综述,以期全面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略。

梁惠萍,刘江萍[4](2009)在《同侧输卵管重复妊娠13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同侧输卵管重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提出避免再发病的理想治疗方式。方法:对13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在两次同侧输卵管妊娠治疗中实施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首次选择甲氨蝶呤药物保守治疗和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可以使病损的输卵管保持一定的通畅度,但是不能使病损输卵管的生理功能获得满意恢复,易导致同侧输卵管再次妊娠。结论:对输卵管妊娠选择输卵管病灶切除加输卵管吻合的显微外科修复技术方法,可有效避免再次输卵管妊娠,并提高未产妇宫内妊娠率。

王春芳[5](2005)在《输卵管性不孕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综述中西医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观察接绪疗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输卵管性不孕的危险因素、病理、西医诊治、中医药治疗、综合治疗进行综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13例,运用接绪疗法,即中药辨证内治、妇乐颗粒灌肠配合恒频磁共振理疗,3个月为1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行输卵管碘油造影复查,观察接绪疗法对输卵管通畅度、形态走向的影响。 结果:根据近十年来的121篇文献报道,输卵管性不孕约占女性不孕患者的20%~40%,西医多采用手术、介入疗法、体外受精及胚胎移植(IVF-ET)等方法治疗。腹腔镜手术和显微外科手术的妊娠率为31.58%-76.16%,但异位妊娠率达7.69%-25.0%。输卵管介入技术,提高了再通率(76%-95.77%),但术后再粘连率为5.88%-28%、异位妊娠率为10.0%-11.2%,宫内妊娠率为30.9%-50%,对远端阻塞者效果差。IVF-ET技术每个移植的胚胎仅有10%~20%的着床率,多胎妊娠率达20%~30%。中药多途径给药配合输卵管通液术、理疗或介入治疗等综合疗法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输卵管复通率为50%-96.6%,妊娠率为34.6%-81.4%。 临床运用接绪疗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13例,妊娠3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愈显率53.8%,总有效率84.6%,与疗前比较,症状、体征评分明显下降(P<0.05)。 结论: 1、手术、介入疗法、IVF-ET为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有效方法,但存在术后再粘连、异位妊娠、费用昂贵的问题,宫内妊娠率尚不理想。 2、中医综合疗法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方法操作烦琐、疗程长的问题,疗效判定标准尚待统一,疗效仍待提高。 3、临床观察初步提示,接绪疗法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陈朝军,杨华[6](2003)在《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输卵管妊娠87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应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进行保守性手术及局部注射MTX治疗的近期效果和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有生育要求的8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实施显微外科修复整形,绒毛种植部位注射MTX15mg,术后随访18-42mo。结果持续性宫外孕(PEP)2例,发生率2.2%。随访75例,重复性宫外孕(REP)7例,发生率9.9%。宫内妊娠(IUP)64例。妊娠率85.5%。结论输卵管妊娠应用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加局部注射MTX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是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于华,张彦琴,姚立岩,包生武,张洪炜,张连华,穆广态,刘芷芬[7](1997)在《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术16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分析了16例绝育术后输卵管吻合术妇女妊娠情况及影响因素。手术对象年龄24~40岁,手术方法应用双人双目显微镜放大及显微器械端对端吻合输卵管,通畅率100%。经过1~3年定期随访,14例妊娠分娩,妊娠率87%,年龄、结扎方法、吻合部位对妊娠影响差异无显着性,保留输卵管长度、卵管有无炎症可明显影响妊娠率,并着重对避孕期限、美兰造影、支架去留、手术要点、随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罗梅[8](2019)在《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调控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TLRs/Gas6正负通路免疫稳态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Recurrent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RPI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对RPID气虚血瘀夹湿证患者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生长停滞特异基因(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e 6,Gas6)——TAM受体(Tyro3/Axl/Mer Receptor)正、负信号通路免疫稳态的调控作用,为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RPID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08例RPID气虚血瘀夹湿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中药“盆炎康复汤”辨证内服、中药“妇科灌肠液”灌肠及艾灸关元、足三里、中脘、神阙穴的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Replenishing qi,Expelling dampness and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DCT)对受试者进行治疗。以盆腔疼痛症状积分、盆腔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为主要疗效观测指标,观察周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和停药后12周随访5个时间点观测REDCT对RPID的治疗效应及PID复发率,评价REDCT治疗RPID的临床疗效。2、运用流式细胞术、RT-PCR、ELISA等实验室检测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健康女性及RPI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TLR2、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比率、血清MyD88、Gas6、sMer、sAxl、IL-17、IL-23水平以及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并运用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RPID免疫紊乱发病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以筛选出可能与RPID患者发病风险相关的因素,根据Logistic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计算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以判断各指标的潜在诊断效能和临床诊断价值,探索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对RPID患者机体免疫稳态的调节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结果:1、临床疗效研究结果: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可明显降低RPID患者盆腔疼痛症状积分、盆腔体征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基线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01)。治疗结束后(治疗12周)FAS集分析:缓解盆腔疼痛疗效愈显率为77.78%(84/108例);盆腔体征疗效愈显率为61.11%(66/108例),总有效率为97.22%(105/108例);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73.14%(79/108例),总有效率为96.30%(104/108例);在3个月的随访期内复发率为3.79%。PPS集与FAS集分析结果一致。2、免疫稳态机制研究结果:(1)TLR2、TLR4在RPI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群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单核细胞中TLR2、TLR4蛋白比率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健康女性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表达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关系(P<0.05);患者血清中MyD88、Gas6、sMer、sAx1、IL-17、IL-23等各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MyD88、IL-17、IL-23水平显着升高,与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7、MyD88表达水平分别与病情及病程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健康女性对照组相比,RPID患者Gas6、sMer、sAxl表达均降低,除sAxl之外Gas6、s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as6水平与病情及病程呈负相关关系(P<0.05)。由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LR2、TLR4、MyD88、IL-17表达上升可能导致RPID发病风险呈相应倍数增加,对应的OR值分别为1.586、1.649、1.550、1.094,(P<0.05);Gas6、sMer表达下降可能导致RPID发病风险呈相应倍数增加,对应OR值为0.749、0.973,(P<0.05)。(2)经Logistic逐步回归联合ROC曲线分析上述项目的潜在诊断预测效能,结果显示血清IL-17的敏感度为0.68,特异度为0.78;血清Gas6的敏感度为0.68,特异度为0.76;Gas6/IL-17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0.80,特异度为0.89。Gas6、IL-17以及Gas6/IL-17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7,但<0.9,各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效能,其中血清Gas6/IL-17联合检测RPID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具有较高的特异度。(3)REDCT治疗后上述部分指标的水平有所改善而接近正常健康者:患者TLR2、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比率均明显下调,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近同期正常健康女性水平(P>0.05);MyD88、IL-17、IL-23表达水平与治疗前(0周)相比均下降(P<0.05),且水平变化差值与患者临床盆腔疼痛及体征改善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疗后Gas6、sMer、sAxl水平增高,除sAxl以外均与治疗前(0周)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临床疗效结论: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对RPID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可有效缓解患者反复下腹疼痛症状、改善盆腔体征及中医证候,同时具有一定的降低复发率疗效。2、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可能与TLR2、TLR4、MyD88、Gas6、sMer、sAx1、IL-17及IL-23等各指标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及其所致的机体正、负免疫稳态失衡有关。3、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可能通过下调外周血白细胞中的TLR2、TLR4表达,及血清中IL-17、IL-23、MyD88水平,促进Gas6、sMer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4、联合检测血清两项指标(Gas6/IL-17)对RPID发病有一定的潜在预测效能,可作为检测RPID的潜在候选指标,本研究为RPID科学客观的诊疗评价体系的确立提供了一项新依据。

田笛[9](2019)在《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文中认为一、研究目的通过进行meta分析,客观评价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危险因素,得出更全面、更科学的结论,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对可能发生输卵管重复妊娠的高危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干预,降低其发病风险,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生育功能。二、研究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SinoMed)、万方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关于输卵管重复妊娠危险因素的文献资料,检索时间设定为建库至2019年01月31日,限定语种为中文、英文。由2名研究人员按照已限定的文章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查、评价及资料提取,根据meta分析的标准对提取的资料进行整理,使用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三、研究结果本次研究共计纳入文献14篇,其中中文文献9篇,英文文献5篇,以NOS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NOS评分均≥6分。对纳入的各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1)输卵管重复妊娠组首次输卵管妊娠年龄较单次输卵管妊娠组年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80,95%CI[1.27,2.33],P<0.00001);不孕史(OR=2.13,95%CI[1.55,2.93],P<0.00001)、盆腔炎性疾病史(OR=2.16,95%CI[1.28,3.64],P=0.004)、盆腔手术史(OR=3.69,95%CI[1.65,8.26],P=0.002)、盆腔粘连(OR=3.05,95%CI[2.14,4.35],P<0.00001)、对侧输卵管异常(OR=2.68,95%CI[1.53,4.69],P=0.0006)、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途径(开腹)(OR=1.97,95%CI[1.31,2.96],P=0.001)、子宫内膜异位症(OR=2.50,95%CI[1.35,4.64],P=0.004)在输卵管重复妊娠组较单次输卵管妊娠组发生率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途径(腹腔镜)(OR=0.45,95%CI[0.31,0.64],P<0.0001)、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根治性手术)(OR=0.44,95%CI[0.24,0.79],P=0.007)在输卵管重复妊娠组较单次输卵管妊娠组发生率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未婚(OR=1.18,95%CI[0.82=1.71],P=0.37)、吸烟(OR=1.48,95%CI[1.03,2.13],P=0.04)、避孕方式(无避孕措施、宫内节育器避孕)(OR=1.17,95%CI[0.78,1.77],P=0.45;OR=1.32,95%CI[0.81,2.13],P=0.26)、人工流产史(OR=1.34,95%CI[0.97,1.87],P=0.08)、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期待治疗、药物保守、手术保守)(OR=1.16,95%CI[0.40,3.42],P=0.78;OR=1.44,95%CI[0.99,2.10],P=0.06;OR=1.57,95%CI[0.77,3.21],P=0.22)、ART(OR=1.44,95%CI[0.87,2.36],P=0.15)在输卵管重复妊娠组与单次输卵管妊娠组的发生率上无显着统计学差异,其中关于吸烟、人工流产史、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手术保守)的研究中敏感性分析显示结论敏感性较高,可靠性差。四、结论1、首次输卵管妊娠年龄、不孕史、盆腔炎性疾病、盆腔手术史、盆腔粘连、对侧输卵管异常、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途径(开腹)、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危险因素。2、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途径(腹腔镜)、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根治性手术)是输卵管重复妊娠的保护因素,可降低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发生。3、未婚、吸烟、避孕方式(无避孕措施、宫内节育器避孕)、人工流产史、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保守)、ART是输卵管重复妊娠的无关因素。其中关于吸烟、人工流产史、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手术保守)的结论可靠性差,尚需进一步验证。

王全乐[10](2018)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文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近10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和评价,探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文献的一般信息,中药保留灌肠的总体疗效及辨证、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内外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提供更好的文献数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e)、中文期刊数据库(VIP)、读秀,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全文下载,建立基本信息、分组情况、治疗结果、中药保留灌肠处方等Excel数据库,数据规范处理后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归纳文献特征。运用Spss22.0进行聚类分析,Wake3.7进行关联分析,探索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用药规律。结果:1.文献一般信息:通过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07篇,文献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共涉及作者单位101个,以院校为主。涉及省市28个,研究的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尚无此类报道。107篇纳入文献中,硕博学位论文5篇,会议文献1篇,期刊文献101篇,期刊来源70种。105篇文献有关键词,2篇无,共涉及关键词137个、使用401次,平均每篇使用关键词3.82个。获基金支持的文献8篇,占文献总数7.48%,共涉及7种基金。2.证候分布:明确辨证分型的文献99篇,其中瘀滞胞宫型的文献最多,占59.60%,其次为湿热瘀结型,占15.15%。3.用药规律分析:(1)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为主,辅以清热祛湿,理气散结。(2)在纳入的107篇临床文献中,中药共113味,累计频次达985次。其中频率大于5%的有39味中药,频次较高的为败酱草、莪术、红藤、赤芍、三棱、丹参等。(3)药性构成比:最高为平性、温性,均占(28.21%),其次为寒性(20.51%)。(4)药味构成比:最高为苦味(41.38%),其次为甘味和辛味,均为(31.25%)。(5)中药归经分布:最多的归经为肝经(约35%),其次为脾经、肾经,出现最少的为胆经和三焦经。(6)中药功效归类:39味中药中共出现9类药物,频次最高的为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分别占41.03%、30.77%。其次为:补虚药、祛风湿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理气药、止血药。(7)常见药物群为:第一类:乳香、没药、牡丹皮、蒲黄、延胡索;第二类:甘草、川芎、王不留行、香附、炮山甲;第三类:桃仁、红花;第四类:路路通、当归;第五类:败酱草、红藤、蒲公英;第六类:三棱、莪术、丹参、赤芍。(8)文献中出现的高频次对药为:乳香和没药、三棱和莪术、丹参和赤芍、当归和川芎、桃仁和红花等。4.疗效评定:中药保留灌肠为该病的主要外治法,多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内治(中医辨证论治、中成药口服等)、外治(中药灌肠、中药外敷、理疗针灸针刺等)内外结合,其中二联疗法71组,占66.36%,其次为三联疗法及单一疗法。累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7311例,记录有效率的有89组,共计5742例,总有效4873例,总有效率84.87%。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文献数量不断増加、质量不断提高,作者单位多在东部南及中部部省份,研究的地区分布不均,以院校为主,以《江苏中医药》、《新中医》等期刊发文量较多,以中药保留灌肠、输卵管阻塞、不孕症为研究热点,疗效显着,但缺乏基金资助。中药保留灌肠为治疗该病的主要外治法,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多由瘀血阻滞引起,重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疏通经络;以活血化瘀和清热药为主,多为温性和平性药物,注重肝脾肾的调养,气血的温煦,促进气血的化生,有效改善患者输卵管阻塞情况,改善中医证候及局部体征,有效提高妊娠率。关于中药保留灌肠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病机理的作用、疗效特点等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大、深入和提高。

二、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输卵管妊娠87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输卵管妊娠87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术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2.3 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脱落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随机分组
        4.2 治疗方法
    5 观察指标及方法
        5.1 疗效性观测
        5.2 安全性观测指标
    6 疗效评价
        6.1 中医证候疗效评判标准
        6.2 输卵管通畅度评定
        6.3 妊娠评判标准
    7 统计学方法
结果与分析
    1 一般资料比较
        1.1 两组年龄比较
        1.2 两组不孕年限比较
        1.3 两组不孕类型比较
        1.4 两组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1.5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1.6 两组术后输卵管的通畅情况比较
    2 研究结果比较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
        2.4 两组治疗结束后半年内妊娠率比较
    3 安全性评价与不良反应
        3.1 安全性评价
        3.2 不良反应
分析与讨论
    1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3 立题依据
        3.1 导师对本病认识
        3.2 中药熏蒸的作用机理
    4 药物组成与方药分析
        4.1 苓黄消炎合剂药物组成及方药分析
        4.2 血府逐瘀丸的方药分析
        4.3 本课题所涉及的单味中药现代药理研究
    5 研究结果分析
        5.1 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5.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分析
        5.3 输卵管通畅度分析
        5.4 妊娠情况分析
    6 不足和展望
        6.1 不足
        6.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通畅度及形态的关联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西医诊疗进展
        1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发病率及流行病学调查
        2 输卵管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
        3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因
        4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现代医学诊疗现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中医学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阐述
        1 输卵管性不孕的中医渊源——病名、病位
        2 输卵管性不孕之中医认识——病因、病机
        3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之中医治疗现况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4 研究实施
        5 统计数据
    结果
        1 患者一般资料
        2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度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3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输卵管形态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1 影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度的分布因素分析
        2 影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输卵管形态的分布因素分析
        3 患者中医证型统计情况的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3)不同部位输卵管不孕的临床循证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近端输卵管不孕
    1.1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经宫颈插管
    1.2 输卵管子宫 (宫角) 植入
    1.3 输卵管吻合术
    1.4 辅助生育技术 (ART)
        1.4.1 控制性超排卵 (COH) 和子宫内人工受精 (IUI)
        1.4.2 辅助生育技术配合针灸治疗
        1.4.3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2 远端输卵管不孕的治疗
    2.1 外科手术治疗
    2.2 输卵管通液治疗
    2.3 辅助生育技术
3 中医及物理疗法
4 小结

(4)同侧输卵管重复妊娠13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方法:
2 结果
    2.1 输卵管再次妊娠间隔时间:
    2.2 输卵管妊娠病情程度:
    2.3 输卵管妊娠部位:
    2.4 重复输卵管妊娠治疗选择:
    2.5 随访结果:
3 讨论

(5)输卵管性不孕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输卵管性不孕的危险因素
    1.1 盆腔感染
        1.1.1 非特异性盆腔感染
        1.1.2 性传播疾病盆腔感染
        1.1.2.1 淋病奈氏菌(NG)感染
        1.1.2.2 沙眼衣原体(CT)感染
        1.1.2.3 支原体(UU)感染
        1.2 人工流产术后
        1.3 结核病史
        1.4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
        1.5 盆腔手术
2.输卵管性不孕的病理
3.输卵管性不孕的西医诊治进展
    3.1 输卵管检查和疏通术
        3.1.1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SG)和再通术(FTR)
        3.1.2 内窥镜检查与疏通术
        3.1.2.1 腹腔镜
        3.1.2.2 宫腔镜
        3.1.2.3 宫、腹腔镜联合
        3.1.2.4 输卵管镜
        3.1.3 超声技术
    3.2 手术疗法
        3.2.1 显微外科手术
        3.2.2 腹腔镜手术
    3.3 辅助生育技术
4.输卵管性不孕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4.1 内治法
        4.1.1 辨证治疗
        4.1.2 专方专法
        4.1.2.1 活血化瘀法
        4.1.2.2 活血益肾法
        4.1.2.3 活血清热法
        4.1.2.4 散寒化瘀法
        4.1.2.5 化痰祛瘀法
        4.1.2.6 疏肝活血法
    4.2 外治法
        4.2.1 直肠给药
        4.2.2 中药外敷
        4.2.3 中药离子导入
        4.2.4 中药宫腔注入
    4.3 物理疗法
5.输卵管性不孕的综合疗法治疗进展
    5.1 中药内外合治
    5.2 中药+输卵管通液
    5.3 中药+介入治疗
    5.4 中药+针灸理疗
    5.5 中药+阴道侧穹隆封闭
6 对本病预防措施的探讨
7 问题与体会
附:接绪疗法治疗输卵管性不孕13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辨证标准
        1.3 纳入病例标准
        1.4 排除病例标准
    2.治疗方法和观察指标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与方法
        2.3 疗效标准
    3.治疗结果
        3.1 总疗效
        3.2 病变部位与疗效的关系
        3.3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3.4 分粘手术史与疗效的关系
        3.5 疗程与疗效的关系
        3.6 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
    4.讨论
    5.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调控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TLRs/Gas6正负通路免疫稳态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选题背景
    2.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RPID的疗效评价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来源
        1.2 研究对象选择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指标
        2.4 数据处理
        2.5 研究流程
    3.研究结果
        3.1 人口学特征及病情资料分析
        3.2 治疗结果
第二部分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调控RPID患者免疫稳态的机制研究
    1.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
        2.2 治疗方案
        2.3 实验设计
        2.4 实验方法
    3.研究结果
        3.1 基线分析
        3.2 RPID患者单核细胞TLR2/4 mRNA表达量及前后变化
        3.3 RPI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TLRs蛋白比率及前后变化
        3.4 RPID患者血清MyD88、TAM受体、Gas6、IL-17、IL-23水平及前后变化
        3.5 TLRs/TAM正负通路相关因子对RPID患者免疫稳态的影响
讨论
    1.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2.中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认识
        2.1 古医籍相关论述
        2.2 现代中医病名沿革
        2.3 病因病机
    3.现代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发病机制的认识
        3.1 RPID与机体反应状态和病原体特征有关
        3.2 RPI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缺乏定论
        3.3 免疫平衡稳态研究可能是RPID机制研究的突破点之一
    4.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案
        4.1 RPID的西医治疗方案
        4.2 中医药治疗RPID的优势
    5.“益气清湿化瘀”的立法依据及辨证论治特色
        5.1 “益气清湿化瘀”的立法依据
        5.2 内服中药“盆炎康复汤”的方药分析及相关研究
    6.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RPID的依据
        6.1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的前期研究基础
        6.2 中药“妇科灌肠液”治疗RPID的依据
        6.3 艾灸神阙、足三里、中脘、关元治疗RPID的依据
    7.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RPID的临床疗效分析
        7.1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缓解下腹痛的疗效分析
        7.2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改善RPID盆腔体征的疗效分析
        7.3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改善RPID中医证候的疗效分析
        7.4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8.本次研究的免疫分子靶点定位
        8.1 TLRs-MyD88 信号通路
        8.2 Gas6-TAM信号通路
    9.TLRs-MyD88/Gas6-TAM正负免疫相关因子在RPID发病中的作用分析
        9.1 TLRs-MyD88 信号相关因子在RPID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9.2 Gas6-TAM系统相关因子在RPID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9.3 探讨影响RPID的免疫平衡紊乱因素
        9.4 运用ROC曲线分析相关因子的潜在诊断效能和临床意义
    10.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对RPID患者免疫稳态的调控作用
        10.1 REDCT对 TLR2/4-MyD88 正向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10.2 REDCT对 Gas6-TAM负向通路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
结论
创新性及意义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综述一:益气清湿化瘀类中药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Gas6-TAM信号通路在妇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附表
    附表1 中医气虚血瘀夹湿证候分级记分表
    附表2 盆腔体征分级记分表
附录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和科研成果
附录四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9)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语对照表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综述
        1.2.1 盆腔炎性疾病与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关系
        1.2.2 与前一次输卵管妊娠的间隔时间与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关系
        1.2.3 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途径与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关系
        1.2.4 既往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方式与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关系
        1.2.5 避孕方式的选择与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关系
        1.2.6 不孕史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与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关系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
        2.1.1 检索范围
        2.1.2 检索词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文献筛选
    2.4 文献的质量评价
    2.5 数据提取
    2.6 统计学分析
        2.6.1 异质性分析
        2.6.2 效应量选择
        2.6.3 发表偏倚分析
        2.6.4 敏感性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文献检索结果
    3.2 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及评分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首次输卵管妊娠的年龄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2 吸烟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3 人工流产史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4 不孕史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5 未婚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6 盆腔炎性疾病(PID)史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7 盆腔手术史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8 盆腔粘连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9 对侧输卵管异常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0 无避孕措施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1 宫内节育器(IUD)避孕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2 既往输卵管妊娠治疗途径(腹腔镜)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3 既往输卵管妊娠治疗途径(开腹)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4 既往输卵管妊娠治疗方式(期待治疗)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5 既往输卵管妊娠治疗方式(药物保守)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6 既往输卵管妊娠治疗方式(手术保守)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7 既往输卵管妊娠治疗方式(根治性手术)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8 ART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3.19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输卵管重复妊娠
    3.4 Meta分析结果汇总
第4章 讨论
    4.1 输卵管重复妊娠危险因素
        4.1.1 首次输卵管妊娠年龄
        4.1.2 不孕史
        4.1.3 盆腔炎性疾病
        4.1.4 盆腔手术史
        4.1.5 盆腔粘连
        4.1.6 对侧输卵管异常
        4.1.7 既往输卵管妊娠治疗途径(开腹)
        4.1.8 子宫内膜异位症
    4.2 输卵管重复妊娠的保护因素
        4.2.1 既往输卵管妊娠治疗途径(腹腔镜)
        4.2.2 既往输卵管妊娠治疗方式(根治性手术)
    4.3 输卵管重复妊娠的无关因素
    4.4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检索策略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文献阅读与整理
    1.6 名称术语规范
    1.7 数据库建立
    1.8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整理的结果
    2.2 文献一般信息
    2.3 中医辨证分型
    2.4 中药保留灌肠用药规律的分析
    2.5 疗效评定
3 讨论
    3.1 文献特征分析与讨论
    3.2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证型分析
    3.3 中药保留灌肠用药规律分析
    3.4 疗效评定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输卵管妊娠87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熏蒸治疗气滞血瘀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术后的临床观察[D]. 秦转.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2]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输卵管通畅度及形态的关联因素研究[D]. 张雨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3]不同部位输卵管不孕的临床循证治疗[J]. 许旭,许良智. 华西医学, 2013(06)
  • [4]同侧输卵管重复妊娠13例临床分析[J]. 梁惠萍,刘江萍. 吉林医学, 2009(11)
  • [5]输卵管性不孕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D]. 王春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07)
  • [6]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输卵管妊娠87例临床分析[J]. 陈朝军,杨华.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3(06)
  • [7]显微外科输卵管吻合术16例临床分析[J]. 于华,张彦琴,姚立岩,包生武,张洪炜,张连华,穆广态,刘芷芬. 宁夏医学杂志, 1997(05)
  • [8]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调控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TLRs/Gas6正负通路免疫稳态的作用及机制[D]. 罗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9]输卵管重复妊娠的危险因素meta分析[D]. 田笛. 吉林大学, 2019(11)
  • [10]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文献研究[D]. 王全乐.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显微外科修复治疗输卵管妊娠87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