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一、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王德华,赵志军,张学英,张志强,徐德立,邢昕,杨生妹,王政昆,高云芳,杨明[1](2021)在《中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中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始,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系统研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横断山脉等地理分布区的代表性物种的生理适应性,研究主题包括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冬眠(蛰眠)、水代谢、生态免疫、肠道菌群与宿主的能量代谢和产热调节,研究物种以小型哺乳动物为主。在新时期除了进一步加强对极端环境的生理适应研究外,也需关注大型动物对环境的生理适应,发展新兴领域如保护生理学等,同时要借助多组学技术、同位素技术、遥感技术、红外技术等,加强对动物生理适应的机理性探究。本文回顾了中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主要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刘寒[2](2021)在《沉水植物适应富营养化湖泊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文中提出富营养化导致的水下弱光环境威胁到沉水植物的生存。在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中,水体中的各种物质对红蓝光波谱吸收和散射作用较大,入射光在水体传播过程中,光强和光质均发生显着改变,直接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与分布格局。沉水植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其反过来又可影响生态服务功能。本论文通过调查长江中下游19个浅水湖泊中水下光环境状况和沉水植物的生长分布特征,分析了水下光环境的影响因子、水下光环境对沉水植物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沉水植物对水下光环境的反馈作用;并通过长江中下游湖泊常见沉水植物对不同光质生理响应的室内受控实验,阐明并揭示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水下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适应机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富营养化湖泊中水体的总氮、总磷、总悬浮颗粒物和叶绿素含量是影响水下光环境的关键环境因子。在调查的19个长江中下游湖泊中,水下光谱在蓝光波段衰减最强烈,其次是绿光和红光波段。低透明度湖泊中,蓝光衰减速率比红光衰减速率更快,红蓝光比值(Red/Blue)随水深(WD)呈指数增加(Red/Blue=0.5974?0.3596(2),R2=0.991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总氮(WTN)、总磷(WTP)浓度的升高,不会直接影响水下光环境(Estimates=-0.033,p>0.05),但是会导致水体中悬浮物质(TSS,WChl a)的升高(Estimates=0.801,p<0.01),使水体透明度(SD,Zeu/WD)降低(Estimates=-1.518,p<0.001),进而导致了水下光环境的恶化(即Kd和Red/Blue值增加,Estimates=-0.918,p<0.001)。(2)水下光环境能够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分布。水下光环境(Kd、Red/Blue)对沉水植物化学计量性状(植物总碳(PTC)、总氮(PTN)、总磷(PTP)、氮磷比(N/P))、光合性状(叶绿素a、叶绿素a/b、Fv/Fm、alpha、ETRmax)无显着影响(p>0.05),水下光环境的恶化但是会导致形态性状(叶面积(LA)、叶干重(LDW))减小(Estimates=-0.261,p<0.001)。进而导致沉水植物物种丰富度的降低(Estimates=0.18,p<0.01),水下光环境还对物种丰富度存在直接效应(Estimates=-0.533,p<0.001)。(3)富营养化湖泊中沉水植物对水下光环境存在正反馈。本研究发现,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的总氮(WTN)、总磷(WTP)和叶绿素(WChl a)浓度显着低于无沉水植物分布的区域(p<0.05),与2种以下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相比,当沉水植物物种数达到3种及3种以上时,水体透明度(SD)显着增加(p<0.05)、光衰减系数(Kd)显着减小(p<0.05)。不同类型沉水植物对水体正反馈效果也有影响。莲座型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的对水下光环境条件显着优于冠层型沉水植物分布的区域(Kd更小,Zeu/WD更大,p<0.05);从叶型来看,扁平叶型沉水植物分布区域的光环境条件显着优于针叶型沉水植物(TSS、WChl a、Red/Blue、Kd更小,SD、Zeu/WD更大,p<0.01),且扁平叶型沉水植物分布深度(WD)浅于针叶型沉水植物(p<0.001)。(4)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的形态性状、生物量、株高、分蘖数在不同光质条件下,表现出显着差异。在不同红蓝光比例LED灯培养下,黑藻(H.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化学计量性状(TC、TN、TP、C/N、C/P、N/P)和光合性状(Chl a、Chl b、Chl a/b、Fv/Fm、alpha、ETRmax)均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红光比例的增加,黑藻(H.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的的叶面积(LA)、叶干重(LDW)显着减小(p<0.05)。黑藻(H.verticillata)和苦草(V.natans)在不同红蓝光比例下表现出相同的生存策略。随红光比例的增加,株高(Height)显着降低(p<0.05),分蘖(Tiller)和生物量(Biomass)显着增加(p<0.05)。

刘超[3](2020)在《施生石灰和三盐营养液对柳杉幼苗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为杉科柳杉属,是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树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与生态意义。近年来天目山柳杉种群出现大面积的衰退,为了恢复柳杉种群的健康,本研究以天目山柳杉的一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石灰(5g·株-1,10g·株-1,20g·株-1)与三盐营养液(2g·株-1,4g·株-1,8g·株-1)处理对柳杉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寻找最优的复壮方案,为天目山柳杉种群衰退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石灰促进了柳杉幼苗苗高的生长,但幼苗地径的生长对生石灰响应并不敏感。在光合特性方面,随着生石灰量的增加,柳杉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着升高,气孔导度(G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蒸腾速率(Tr)的变化不明显。在叶绿素荧光方面,生石灰显着提高了幼苗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对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无显着影响,而非光化学猝灭吸收(q N)显着降低。不同用量生石灰处理下,以20g·株-1处理最佳,10g·株-1次之,5g·株-1效果最弱。(2)三盐营养液促进了柳杉幼苗苗高和地径的生长。随着三盐营养液的增加,柳杉幼苗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Pn、Gs、Ci、Tr都显着升高,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幼苗叶片的Fv/Fm和Y(Ⅱ)与Pn相似,而三盐营养液对叶片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影响不显着,但q N受到显着影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不同用量三盐营养液处理下,以4g·株-1处理最佳,8g·株-1次之,2g·株-1效果最弱。(3)不同季节下,对柳杉幼苗施加生石灰无显着差异;而施加三盐营养液变化明显,春季4g·株-1效果最佳,秋季8g·株-1效果更好。(4)不同处理下,三盐营养液处理比生石灰处理效果更好,对柳杉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提高更明显。综上认为,适量的施生石灰和三盐营养液能有效促进柳杉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提高,但三盐营养液需要在合理的浓度范围,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养分失衡。

刘英[4](2020)在《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部半干旱矿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条件恶劣,煤炭资源开发重心西移,使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实现矿山土地的可持续管理、恢复矿山土地的生产能力变得尤为迫切,弄清煤炭资源开采扰动下地表环境因子的改变对植物影响规律,探索半干旱矿区植物引导型恢复的有效方法是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科技的重大需求。但是,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还面临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因此,本文综合利用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机载高光谱监测技术、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多角度、多尺度实现半干旱矿区植被受扰动状况的快速准确提取,在对煤炭开采塌陷对植物损伤机理以及时空扰动规律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为绿色矿山建设、矿区植被重建利用提供方法论基础。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采煤塌陷引起植物生长土壤立地条件破坏,植物叶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曲线发生变形,植物叶片减少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份额,电子传递逐渐受到抑制,降低了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气孔限制值升高,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显着降低。拉伸区和压缩区植物损伤程度大于中性区植物损伤程度,应当优先考虑对压缩区、拉伸区受损植物进行引导恢复。塌陷区植物个体损伤原因在于,采煤塌陷在地表形成大量裂缝,破坏了土体结构,增加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面,加速了土壤水的散失,地下部分被抽空,潜水位埋深降低,影响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土壤含水量为影响半干旱煤炭开采塌陷区植物光合生理活动的最关键要素,植物生长开始受到胁迫和开始死亡的土壤含水量阈值分别为8.91%和4.87%。对土壤含水量小于8.91%的开采区域应提前采取相应的土壤技术提高土壤含水量,避免土壤含水量的减少导致植被迅速恶化。(2)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CARS特征选择数据,建立了植被叶片最大光合效率Fv/FM、相对含水量LRWC、叶绿素含量SPAD值高光谱反演模型,获取了植物光合生理相关要素在矿区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值的范围分别在0.764-0.822、35.81-52.32%和30.35-48.41 mg/g之间。采区地表植物生长受到煤炭开采扰动,原始植物空间格局被打破,部分地区出现植物退化,导致叶片光合生理要素空间变异程度增加,空间自相关性降低。由于土壤含水量在压缩区、拉伸区,中性区的空间异质性,采煤塌陷后地表“三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变化同样具有空间差异性,中性区植物叶片Fv/FM、LRWC、SPAD高于压缩区、拉伸区。最后根据FV/FM反演结果对采煤扰动区植物受胁迫区域进行了空间识别。(3)利用机载高光谱数据,基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对大柳塔矿区地表典型植物进行识别,并分析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以及多样性的影响。通过与地面典型植物物种现场调查结果相比,利用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分类精度总体为77.41%,矿区地表植物分布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乔木所占的百分比最低、平均丰度值较小,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百分比分别为:15.94%、57.97%和26.09%。通过对采区与非采区主要植物多样性指数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得到采区与非采区地表主要植物多样性受地表塌陷的扰动影响很小。采煤塌陷2-7年后,煤炭开采对乔木的影响较大,而抗塌陷干扰能力相对较强的灌草类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8-12年后,随着生长立地条件恢复,植被群落结构趋于稳定,乔木植物重要值升高;塌陷12年后,塌陷区植物重要值慢慢趋于稳定。在半干旱矿区进行植被引导型恢复时,植被配置物种应优先选种抗逆性较强的草灌类植物,为了保证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管护周期至少为12年。(4)从2001-2016年神东中心矿区植被NDVI整体呈物候性周期变化。通过对采区和非采区NDVI差异分析可知,采后5年内,相对于非采区,采区植被NDVI的变化表现为持续降低的过程;采后7年,采区植被开始恢复,NDVI差异值开始降低;至采后12年,采区植被NDVI基本能够恢复至非采区水平。神东中心矿区植被覆盖度呈升高与降低的区域面积分别占中心矿区总面积的72.35%和27.65%,年际间植被覆盖度以中、低幅度波动变化为主。地下水埋深4 m和8m是影响神东矿区植被NDVI的两个重要阈值,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 m后,根系较浅的湿生植被演替为根系较长的旱生植被;当地下水埋深大于8 m后,旱生植被演替为沙生植被。地下水埋深对地表植被类型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土壤含水量来实现的。通过对比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下典型植物物种组成及丰度差异,以植被覆盖度升高区各植物物种平均丰度值作为植被重建丰度基准,得到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在36.60%-45.30%之间,此外,还得到了不同立地条件植被重建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5)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应采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并重、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的模式,首先对不同塌陷区位地面裂缝治理,然后以地下水位埋深、土壤含水量等关键限制性因素及相关阈值条件为根本出发点,并以限制因素是否达到阈值条件作为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目标的合理程度判别的基本标准,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恢复植被生长立地条件,最后依据本文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以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配置差异性比例,采用“恢复初期灌草先行、恢复后期乔灌草搭配”模式对植被群落结构进行恢复。研究构建了半干旱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解答了植被在哪种破坏程度下可以实现自恢复、当需要人工引导干预时,在什么地方干预、怎么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等几个基本问题,从而为半干旱矿山植被恢复提供方法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该论文有图66幅,表14个,参考文献368篇。

张俊峰[5](2020)在《灌浆期水分胁迫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环境因素不仅会影响作物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有时也会改变作物的营养价值(品质),比如水分胁迫。燕麦(Avena sativa L.),隶属于禾本科燕麦属,是一种耐寒抗旱的粮草兼用性作物。由于燕麦富含的β-葡聚糖具有预防和减缓“三高”的功效,因此它被认为是对人类健康最有益的十大作物之一,而如何提高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也成为了近年来燕麦研究中的热点内容之一。之前有研究报道称,燕麦β-葡聚糖的含量不仅在品种间差异显着,而且严重受其种植地的环境因素影响,比如当年的降雨量。然而,水分胁迫程度与燕麦β-葡聚糖含量变化模式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却鲜有报道。本论文首先利用纤维素酶法对收集来的60个燕麦品种(包括裸燕麦39个品种和皮燕麦21个品种)进行了β-葡聚糖含量(包括总的β-葡聚糖和水溶性β-葡聚糖)的定量检测。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选择了三个生育期相近的燕麦品种(坝莜1号、白燕11号和宁莜1号),在灌浆期对其进行水分胁迫处理(下雨时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雨设计:不遮,半遮和全遮)并通过旗叶相对含水量量化水分胁迫程度,在籽粒成熟后收获并测定其β-葡聚糖含量,以此探讨水分胁迫对燕麦β-葡聚糖的影响模式。主要结果如下:1)39个裸燕麦总β-葡聚糖含量的平均值为6.0951%,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的平均值为4.0954%,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与总β-葡聚糖含量显着正相关(r=0.583,p<0.01)。2)21个皮燕麦总β-葡聚糖含量的平均值为5.9874%,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的平均值为3.8161%,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与总β-葡聚糖含量显着正相关(r=0.434,p<0.01)。3)对裸燕麦和皮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二者总β-葡聚糖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361>0.05),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也没有显着差异(p=0.054>0.05)。4)燕麦60个品种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和总β-葡聚糖含量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和总β-葡聚糖含量显着正相关(r=0.515,p<0.01)。5)β-葡聚糖含量在燕麦不同品种间的变化范围很大,且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的变化范围要明显高于总β-葡聚糖的变化范围;6)进行水分胁迫的3个燕麦品种的耐旱性排序为:坝莜1号>白燕11号≥宁莜1号。7)灌浆期的水分胁迫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在一定的水分胁迫程度下,坝莜1号的β-葡聚糖含量有所减小,白燕11号和宁莜1号的β-葡聚糖含量有所增加。8)水分胁迫处理下,水溶性β-葡聚糖的含量的变化幅度大于总β-葡聚糖含量的变化幅度,表明水分胁迫对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更大。综上所述,裸燕麦和皮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燕麦的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和总β-葡聚糖含量显着正相关,而环境因素(水分胁迫)对水溶性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更大;在一定的水分胁迫程度下,耐旱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会有所降低,而对干旱敏感的品种其β-葡聚糖含量则有所增加。

夏春华[6](2020)在《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文中认为2018年公园城市及生态价值理念被提出,包括发展战略、经济建设、运行管理、社会共享、生态价值、城市品牌与生活品质及生态价值等方面建设内容。公园城市建设是具有前沿性的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生态是本底。生态环境价值是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的核心,依赖于生态本底的适生植物资源的生态功能。本研究立足于公园城市建设的生态环境价值,针对公园城市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适生植物资源不足、绿地系统不能涵盖生态空间以及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基于国内外相关绿带、公园体系、绿地系统及绿色生态空间等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应用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生理生态学、植物群落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则,采用实地观测、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层次分析、软件模型分析、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公园城市生态绿网结构,重构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体系,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评价探索典型适生植物在生态绿网的应用模式。目的在于丰富公园城市生态价值研究内涵,为地域性公园城市及其生态价值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市域绿色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等四大生态功能,实地观测分析综合性公园、红树林湿地与农业生态田园所构建生态绿网现状,发现生态绿网具备风景游憩、生态防护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城乡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绿色生态空间。应用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空间规划及植物多样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海洋生态绿网规划特点,提出以生态绿网替代区域绿地,借助生态空间网络研究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综合分析地域城市面临的重要生境因子,以及特殊热带、滨海、台风等自然条件对植物及其生态价值的影响力,提出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是生态防护类价值的主要指标,绿网生态价值体系由生态防护(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与风景游憩(生态景观性、生态教育性)两大类组成。2实地调查与文献查阅相结合,收集发现湛江适生野生木本植物种类103科317属543种,红树林群落植物种类有14科25种,主要热带种植作物有20科29种。而目前生态绿网应用的适生植物只有79科202种,其中公园绿化应用也才有47科154种,并以无瓣海桑群落生态修复红树林,以甘蔗为农业田园的主要生态植物。应用的适生植物资源存在多样性不足,外来引种速生树种过多,生态价值不高等问题。3通过对543种野生木本植物及市域其他植物资源的调研分析,筛选出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适生植物共计231种,分属72科177属,为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提供物质基础。进一步依据植物的抗风性、抗逆性、治污性、生态景观价值、生态教育作用进行功能分类、汇总,借助Python语言代码重复利用、免费开源、模块化、函数化的精炼优势,建立适生植物资源的分类数据库,系统可实时动态化更新,实现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成果共享。4立足于植物资源的生态价值,对综合性公园调查,分析评价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特点,发现风景游憩类的适生植物季相景观模式单一,骨干、基调树种季相景观缺乏等问题;红树林湿地外来速生树种数量过大,风景游憩功能低;农业生态田园风景游憩类的生态产品少、经济效益低下。依据公园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公众生态价值需求和绿网生境与植物资源特点,从植物资源分类库中选用典型适宜的适生植物资源,重塑生态价值及路径如下:①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适生植物有:美丽异木棉+红花羊蹄甲+红鸡蛋花+朱缨花+琴叶珊瑚;榄仁树+红花羊蹄甲+红千层+红花檵木+龙船花;铁冬青+黄槐+狐尾椰+夹竹桃+鸡冠刺桐+灰莉。②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教育、景观价值构建选用典型乡土红树植物有:红海榄、黄槿+海漆(水黄皮和杨叶肖槿)、银叶树+海芒果、白骨壤、桐花树等。③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教育价值选用典型适生植物采取“菠萝蜜+红掌”的林下两层间种群落模式。地域性适生植物资源系统的构建,尚需不断收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植物资源研究成果,以丰富资源库的植物种类,这一研究值得持续进行。

李萍[7](2020)在《西南高原山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龙棕的保护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龙棕(Trachycarpus nanus)是棕榈科棕榈属植物,雌雄异株,灌木状,无地上茎,主要通过种子繁殖,仅分布于我国云南西部至西北部的大理、楚雄等地。龙棕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但目前对该物种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空白状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龙棕的种子生理生态学及保护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探究其濒危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该物种的种群保护策略与方案。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龙棕的种子生理生态学研究对龙棕种子的生物学特征、最适萌发条件、脱水敏感性和低温贮藏的研究表明:龙棕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种皮与果皮相连,难以分离。胚乳均匀,质地硬,为乳白色。胚为线性,侧生,偏向种脐。种子千粒重为254.34±5.31 g,初始含水量为41.91±0.46%。龙棕种子无休眠,最适萌发温度为25℃。在适宜条件下,种子萌发大约需要20天,萌发率可达76.5%。种子脱水敏感性研究表明,龙棕种子为中间型,能忍受一定程度的脱水,临界含水量约为7%。此外,不同的脱水速度对种子的伤害程度不同。脱水速度越快,种子受到的伤害越大。短期低温贮藏对种子活力没有明显影响,但会抑制种子萌发,延长种子萌发所需时间。2基于SSR的保护遗传学研究利用7对SSR微卫星引物对龙棕6个居群12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结构与居群历史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SSR位点共检测到58个等位基因(Nt),平均每个位点有8.286个等位基因。龙棕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Na=3.571,Ne=2.053,Np=7.833,Ra=3.540,Ho=0.129,He=0.338),近交系数FIS较高(FIS=0.633),居群内存在较明显的近交现象。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76.99%),居群间遗传分化明显(FST=0.23,P<0.001)。PCoA分析和UPGMA聚类分析均将6个龙棕居群分为明显的两组,即居群DZS独立为一组,其他居群(HDZ、MDZ、YJA、LJS和JZS)为一组。当K=3时,Structure聚类显示最佳分组,龙棕居群被分为3组,即居群DZS和JZS为一组,居群JZS为一组,居群HDZ、MDZ和YJA为一组。Mantel test分析结果显示龙棕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明显相关性(P>0.05)。龙棕各居群间历史基因流和近代基因流都较低,各居群近期也均未经历瓶颈效应。3濒危机制与保护策略综上结果表明:龙棕种子传播距离有限导致的近交和地理隔离带来的有限的基因流和遗传漂变可能是龙棕遗传多样性水平低和遗传分化明显的原因。而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可能是造成其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建议,对龙棕所有野外居群及其生境进行就地保护,建立保护小区。其中,应重点保护分布于大中山(DZS)和余金庵(YJA)的居群。其次,采种对龙棕进行人工辅助育苗,扩大其野外居群的规模和构建新居群。最后,对龙棕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挖掘其园艺价值。

李亚敏[8](2019)在《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植物的生长和生存极其重视,不断加快了对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研究步伐。这一研究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对森林、草原等更多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此做了深入分析,希望通过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可以使自然环境和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进而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

袁亚丽[9](2019)在《北亚热带东部地区园林阔叶树种BVOCs释放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园林植物是城市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环境、净化空气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北亚热带东部地区常见园林阔叶绿化树木BVOCs释放特征及其组成,结合机械损伤后树种BVOCs释放,探究植物BVOCs释放与树种生物学特性、生境适应性以及光合生产力的关系,进而为园林树种BVOCs复杂进化提供理论依据,为未来科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本研究采用气体吸附采样,应用TD-GC-MS质谱技术,对浙江省4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木进行了测定,得到如下结论:(1)北亚热带东部地区常见阔叶园林绿化树种BVOCs释放主要以类异戊二烯为主,植物释放BVOCs种类越多,其释放量往往越大。机械损伤后,植物BVOCs释放通量普遍增加。其中香樟BVOCs相对释放比例达到所有树种的最大值,为84.02%。GLVs增加明显,占BVOCs组成的55.97%。(2)单萜和香味物质释放与植物叶片含水量(LWC)、单个植物叶面积(AL)和比叶重(LMA)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表明:类异戊二烯释放通量分别与LWC和LMA呈线性相关。香味物质与单萜相伴产生,且为线性正相关。从物种生理生态学特征方面来看,常绿革质树种主要以香味物质和单萜释放为主,落叶纸质树种是主要的异戊二烯释放体。从生长习性方面来看,喜光、喜温和耐旱树种主要释放异戊二烯,耐湿、耐荫树种是主要的香味物质释放源。(3)不同类异戊二烯释放树种具有不同的光合参数。从单个树种来说,净光合速率分别与蜡梅(异戊二烯),乐昌含笑(单萜)和刨花楠(倍半萜)释放通量呈线性正相关,同时与总倍半萜释放呈线性相关。刨花楠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蒸腾速率(Tr)、暗呼吸速率(Rd)和Rubisco酶最大羧化速率(Vcmax),黄山栾树具有最高的光饱和点(LSP)和较低的光补偿点(LCP),因此,黄山栾树具有宽泛的光环境适应能力。而乐昌含笑具有最高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其Jmax/Vcmax比值最高,这说明乐昌含笑的Vcmax受到限制,其光能利用率最低,结合乐昌含笑的LSP,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光系统受到抑制,导致其碳同化效率过低。(4)聚类分析表明,不同树种BVOCs释放显示出明显的分类信号,物种特征也具有部分效应,尽管这种关系很弱,但对植物BVOCs的进化产生了影响。我们猜测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综上所述,植物BOVCs的释放能力以及释放种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影响植物BVOCs释放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但从植物亲缘关系角度来看,外界因素对植物BVOCs释放的影响似乎要大于植物自身因素。无论植物BVOCs的释放能力及种类发生哪种变化,植物对外界损伤的防御策略是存在着一定的共性的。

张雪[10](2019)在《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茶果樟的种质资源保护研究》文中认为茶果樟(Cinnamomun chago B.S.Sun et H.L.Zhao)为云南省狭域分布物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学与系统学价值。目前,茶果樟虽已被列入了 321种中国西南地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PSESP)名录中,但关于其种质资源保护的研究仍几乎处于空白状态。鉴于此,本研究对茶果樟的野外居群濒危现状、种子生理生态学以及保护遗传学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评定其濒危等级,探明其濒危原因与濒危机制,提出茶果樟种质资源有效保护的策略与方案。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总结如下:1茶果樟濒危现状与濒危等级评定茶果樟野外自然居群呈明显片段化分布,现存居群与个体数量极少,仅发现有5个居群,64个个体。居群分布范围狭窄,总占地面积约为60.19 km2,总分布面积约为923.23 km2。居群分布生境主要包括两种植被类型:即以居群XC(新村)、LG(腊果)、SBX(顺濞乡)为代表的人工经济林和以居群NMP(楠木坪)和DSB(大石坝)为代表的常绿阔叶林。5个自然居群均位于保护区覆盖范围之外,受人为干扰影响严重,特别是针对于茶果樟种子的非节制性采集与植株个体盗砍盗伐活动频繁,从而导致其居群内极少发现有可更新幼苗或幼树存在,为典型衰老型种群结构。基于国际自然保护与联盟(IUCN)的物种评估标准,茶果樟被评定为濒危EN等级,函待开展抢救性保护。2茶果樟种子生理生态学研究茶果樟种子由内果皮、子叶和胚组成,为大型种子。种子内果皮十分坚硬,由3部分不同形态的石细胞组成,外部两层石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木质化明显,金属Si元素含量高,机械障碍作用强。内果皮透气性差,但透水性良好,水分可通过种子基部内果皮中具圆形单纹孔的短柱状石细胞层和维管束逐渐渗入种子内部。机械破裂茶果樟种子基部内果皮后,种子萌发率显着提高(33.18±19.42%)。赤霉素对茶果樟种子萌发率无显着影响作用。种子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率具有极显着抑制作用,说明茶果樟种子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内源性抑制物。因此,本研究认为茶果樟种子为综合性休眠种子(PY+PD),解除物理休眠后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为20~25℃,萌发率为53.33±22.74%。此外,茶果樟吸水萌发过程(CK vs As,As vs Gr)中共检测到显着差异性表达的激素信号通路8个,活性作用酶35种,调控基因132个。3茶果樟保护遗传学研究基于新开发的11对EST-SSR引物与4个DNA序列(psbA-tmH、CHS、LFY、RPB2)对茶果樟居群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和居群历史动态进行研究。EST-SSRs检测结果显示茶果樟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Na=2.509,Np=3.8,Ra=2.423,AE=1.635,Ho=0.177,He=0.340),遗传分化明显(FSt=0.2198,P<0.001)。近交系数 FIS 较高(0.379<FIS<0.661),异交系数 t 较低(0.204<f<0.450),居群内自交现象明显。AMOVA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78.02%)。茶果樟居群明显被分为两组,即NMP和DSB为一组,XC、LG和SBX为一组,这与DNA序列检测到的单倍型分布结果相一致。Structure结构分类更加精细,将茶果樟居群进一步分为4组,即居群XC和SBX归为一组,居群LG、NMP和DSB分别归为一组。Mantel test分析结果表明茶果樟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居群间历史基因流和近代基因流极低。居群经历过瓶颈效应,有效居群大小Ne均低于50。与EST-SSRs检测结果一致,基于DNA序列检测到茶果樟居群间遗传分化明显(HT>HS)。3个nDNA检测到的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居群间,cpDNA检测到遗传变异主要分布在居群内。DNA序列中性检验与失配分析结果揭示的茶果樟居群未经历过近期居群扩张事件。4茶果樟濒危机制与保护策略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认为茶果樟的濒危原因主要为:(1)茶果樟的种群与个体数量极少,分布范围狭窄,片段化明显;(2)受人为干扰与种子自身综合性休眠特性影响,种群自然更新困难;(3)现存居群遗传多样性低、自交现象明显,有效居群大小Ne极低。因此,本研究首先建议通过建立就地保护小区对各个居群内的生境与植株个体进行保护,尤其对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的居群XC进行重点关注。其次,建议对有效居群大小极低的居群SBX、NMP和DSB(Ne<15)尽快开展人工辅助育种,扩大种群规模。最后,建议通过促进个体间适当基因交流,降低自交频率来提高与保护茶果樟野外与人工居群的遗传多样性,但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由于不同居群间的杂交或基因渐渗而导致居群内特有单倍型的丢失。

二、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能量学特征与体温调节
    1.1 代谢特征
    1.2 褐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 BAT)和非颤抖性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NST)
    1.3 代谢和产热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机理
    1.4 生理极限
    1.5 体温调节发育
    1.6 瘦素(leptin)对能量代谢和产热的调节作用
    1.7 哺乳期的能量代谢和产热
2 水代谢
3 冬眠(蛰眠)生理学
4 生态免疫学
5 植物次生代谢物
6 肠道菌群与宿主的能量代谢和产热调节
7 消化生理学
8 保护生理学
9 结语与展望
    (1)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在生理生态学领域中的应用:
    (2)高温热生理学:
    (3)肠道菌群与宿主的生理功能:
    (4)生态免疫学:
    (5)冬眠生理学:
    (6)保护生理学:
    (7)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2)沉水植物适应富营养化湖泊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湖泊富营养化与沉水植被演变
        1.1.1 湖泊富营养化
        1.1.2 富营养化湖泊沉水植被演变
        1.1.3 影响沉水植被的主要因素
    1.2 富营养化对湖泊水体光环境的影响
        1.2.1 影响水体光环境的主要因素
        1.2.2 富营养化水体光衰减特征
    1.3 沉水植被对光环境改变的响应与适应
        1.3.1 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3 水生植物对光环境改变的适应策略
    1.4 本论文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的
        1.4.2 关键科学问题
        1.4.3 主要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1.4.5 研究意义
第2章 长江中下游富营养化湖泊的水下光环境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湖泊
        2.2.2 水环境因子的测定
        2.2.3 水体富营养化分级评价
        2.2.4 水下光环境的测定
        2.2.5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长江中下游湖泊湖沼学特性及优势沉水植物分布
        2.3.2 湖泊富营养化指数
        2.3.3 水下光环境特征
        2.3.4 水下光环境的影响因子
        2.3.5 水体环境因子与水下光环境多元回归分析
        2.3.6 水下光环境的影响因素—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2.4 讨论
        2.4.1 低透明度水体蓝光衰减大于红光
        2.4.2 水体环境因子对水下光环境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富营养化湖泊水下光环境对沉水植物群落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水体指标测定
        3.2.2 沉水植物采集
        3.2.3 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色素含量测定
        3.2.4 形态性状测定
        3.2.5 生理指标测定
        3.2.6 数据分析
    3.3 结果
        3.3.1 水下光环境与沉水植物功能性状的线性关系
        3.3.2 水体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丰富度的影响
        3.3.3 水下光环境—功能性状—丰富度结构方程模型
    3.4 讨论
        3.4.1 水下光环境对沉水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3.4.2 水下光环境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沉水植物群落对富营养化湖泊水体的正反馈作用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沉水植物采集
        4.2.2 功能性状测定
        4.2.3 水体环境指标测定
        4.2.4 沉水植物分类
        4.2.5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合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3.2 不同生长型沉水植物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3.3 不同叶片形态沉水植物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4 讨论
        4.4.1 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合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4.2 不同叶片形态沉水植物对水体环境的反馈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功能性状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步骤
        5.2.3 数据分析
    5.3 结果
        5.3.1 光合色素含量
        5.3.2 营养元素含量和化学计量特征
        5.3.3 形态性状
        5.3.4 生长策略
    5.4 讨论
        5.4.1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光合性状的影响
        5.4.2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营养性状的影响
        5.4.3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形态性状的影响
        5.4.4 不同光质对沉水植物生长策略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研究项目及获奖情况

(3)施生石灰和三盐营养液对柳杉幼苗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柳杉的生态学特性
    1.2 天目山柳杉种群现状分析
        1.2.1 天目山柳杉种群生存现状
        1.2.2 天目山柳杉种群衰退原因
        1.2.2.1 病虫害
        1.2.2.2 种内种间竞争
        1.2.2.3 酸雨侵蚀
        1.2.3 天目山柳杉种群衰退防治措施
        1.2.3.1 柳杉衰退防治实施现状
        1.2.3.2 生石灰防治法
        1.2.3.3 喷营养液法
    1.3 植物生理生态
        1.3.1 光合气体交换
        1.3.2 叶绿素荧光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图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材料
    2.4 试验设计
    2.5 试验方法
        2.5.1 柳杉苗高、地径的测定方法
        2.5.2 柳杉叶片气体交换参数的测定方法
        2.5.3 柳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2.5.4 柳杉叶片荧光参数的测定方法
    2.6 数据分析
3 生石灰对不同季节柳杉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3.1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生石灰处理土壤pH值的变化
        3.1.2 不同生石灰处理对柳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3.1.3 不同生石灰处理对柳杉幼苗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1.4 不同生石灰处理对柳杉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1.5 生石灰和季节对柳杉生理参数影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3.2 讨论
        3.2.1 生石灰对不同季节柳杉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2.2 不同季节对柳杉生理特性的影响
4 三盐营养液对不同季节柳杉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4.1 结果与分析
        4.1.1 不同三盐营养液处理对柳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4.1.2 不同三盐营养液处理对幼苗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4.1.3 不同三盐营养液处理对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1.4 三盐营养液和季节对柳杉生理参数影响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4.2 讨论
        4.2.1 施三盐营养液对柳杉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4.2.2 不同季节对柳杉生理特性的影响
5 结论
6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矿区土地生态损伤研究进展
    2.2 矿区植被扰动研究进展
    2.3 矿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研究
    3.1 叶绿素荧光诱导技术诊断植被损伤的基本原理
    3.2 研究方法
    3.3 半干旱采煤塌陷区典型植物损伤诊断分析
    3.4 半干旱区采煤沉陷对典型植物个体损伤机理
    3.5 本章小结
4 半干旱区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扰动规律研究
    4.1 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基本原理
    4.2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3 基于特征分析的机载高光谱植物光合生理要素反演
    4.4 煤炭开采对植物光合生理要素时空分布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半干旱矿区植被覆盖度时序变化与驱动因素分析
    5.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5.2 研究方法
    5.3 矿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半干旱矿区煤炭开采对典型植物物种分布时空扰动分析
    6.1 机载高光谱植被分类原理
    6.2 矿区典型植物分类提取
    6.3 煤炭开采对矿区典型植物物种时空分布扰动分析
    6.4 矿区植被恢复重建丰度阈值与植物配置比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研究
    7.1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的目标
    7.2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型恢复模式
    7.3 半干旱矿区植被引导恢复应用案例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灌浆期水分胁迫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1.2 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1.3 燕麦的研究现状
    1.4 燕麦β-葡聚糖的研究进展
        1.4.1 β-葡聚糖的分布及积累
        1.4.2 β-葡聚糖的结构
        1.4.3 β-葡聚糖的理化性质
        1.4.4 β-葡聚糖的保健作用
        1.4.5 β-葡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1.5 燕麦β-葡聚糖含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5.1 遗传对燕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1.5.2 环境对燕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1.6 量化燕麦水分胁迫程度的研究进展
    1.7 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样地介绍
    2.3 燕麦栽培
    2.4 水分胁迫处理
    2.5 旗叶相对含水量测定
    2.6 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2.6.1 主要试剂
        2.6.2 实验器材
        2.6.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6.4 实验步骤
    2.7 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燕麦60个品种的β-葡聚糖含量研究
    3.1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1 裸燕麦β-葡聚糖含量结果与分析
        3.1.2 皮燕麦β-葡聚糖含量结果与分析
        3.1.3 裸燕麦与皮燕麦β-葡聚糖含量比较
        3.1.4 水溶性β-葡聚糖与总β-葡聚糖的关系
    3.2 讨论
        3.2.1 裸燕麦与皮燕麦的β-葡聚糖含量
        3.2.2 总β-葡聚糖与水溶性β-葡聚糖
    3.3 小结
第四章 水分胁迫下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研究
    4.1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1 燕麦植株旗叶相对含水量监测与分析
        4.1.2 燕麦籽粒β-葡聚糖含量结果与分析
    4.2 讨论
        4.2.1 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品种耐旱性分析
        4.2.2 水分胁迫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3 不足
参考文献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6)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公园城市概述
        1.4.1 公园城市定义
        1.4.2 公园城市在园林、森林与生态园林等方面的前期探索
        1.4.3 公园城市建设的地域性生态原则
        1.4.4 公园城市建设的内涵
    1.5 国内外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与理论研究现状
        1.5.1 绿带—绿道—绿廊—公园体系
        1.5.2 生态绿网理论
        1.5.3 生态绿网规划实践探索
        1.5.4 生态绿网特点分析
        1.5.5 基于植物生态学理论的生态价值指标分类
        1.5.6 植物多样性专题研究
    1.6 研究问题
        1.6.1 公园城市绿地系统不能有效涵盖生态空间网络
        1.6.2 基于生态功能的适生植物资源应用不足
        1.6.3 公园城市生态价值侧重于生态防护且未形成体系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1.8 研究策略与方法
        1.8.1 研究策略
        1.8.2 研究方法
    1.9 研究技术路线
2 基于地域特殊自然地理要素的城乡绿网及生态价值体系构建
    2.1 湛江市概况
    2.2 湛江市绿网的生态结构
        2.2.1 市域生态空间格局
        2.2.2 市域生态空间的生态安全、防护、生产及风景游憩功能
        2.2.3 城区与环城绿网
        2.2.4 城区绿地与环城绿网生态功能评价及生态绿网结构
    2.3 绿网生态价值体系构建要素分析
        2.3.1 生态价值构建的地域化原则
        2.3.2 风景游憩类生态价值分析
        2.3.3 基于地域性城市特殊自然地理要素因子影响力评价
        2.3.4 地域性城市生态防护价值指标分析
        2.3.5 湛江生态绿网不同植物资源生态价值的公众评价
    2.4 地域性公园城市绿网的生态价值体系
    2.5 本章小节
3 湛江市域适生植物资源收集与分类
    3.1 市域植物多样性
    3.2 绿网生态植物资源分析
        3.2.1 综合性公园景观游憩空间及其骨干基调树种资源
        3.2.2 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空间及其植物群落
        3.2.3 农业生态田园及其生态产品
        3.2.4 植物资源应用现状分析
    3.3 基于生态价值优势的植物资源收集、分类
    3.4 地域性适生植物分类
        3.4.1 适生植物
        3.4.2 适生植物资源种类库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PYTHON语言的适生植物资源分类库构建
    4.1 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的目的与任务
    4.2 Python语言特点
    4.3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适生植物资源库原理与流程
        4.3.1 原理
        4.3.2 流程
    4.4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库
    4.5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湛江适生植物资源生态价值分类库
    4.6 本章小结
5 综合性公园植物生态景观价值评价及重构
    5.1 城区绿地综合性公园
    5.2 综合性公园植物群落季相景观分析
    5.3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花
    5.4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果
    5.5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价值——观叶
    5.6 综合性公园冬春季植物资源生态景观评价
    5.7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群落资源筛选
        5.7.1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筛选原则
        5.7.2 综合性公园适生植物资源种类筛选
    5.8 综合性公园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5.9 本章小节
6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重塑
    6.1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景观价值
    6.2 红树林湿地生态游憩经验借鉴
    6.3 基于生态景观、教育价值的乡土红树植物资源选用
    6.4 湖光红树林湿地公园风景游憩价值的重塑路径
        6.4.1 区位自然条件分析
        6.4.2 场地挑战与策略
        6.4.3 系统功能构建
        6.4.4 乡土红树植物群落规划
    6.5 本章小节
7 农业生态田园生态景观及教育价值重塑
    7.1 基于绿网生态价值的农业生态田园
    7.2 基于生产性景观的农业生态田园生态价值
    7.3 植物生理生态学相关理论与生态产品品质
        7.3.1 植物生理生态学理论
        7.3.2 环境因子与植物生态产品生产模式的关系分析
        7.3.3 生产性花果资源筛选及其生态产品生产模式
    7.4 红掌产品花色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4.1 材料与方法
        7.4.2 结果与分析
        7.4.3 讨论与结论
    7.5 菠萝蜜果品质量提升的植物生理学研究
        7.5.1 材料与方法
        7.5.2 结果与分析
        7.5.3 讨论与结论
    7.6 农业生态田园的生产生态景观价值重塑
    7.7 本章小节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与展望
    8.2 结论与创新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湛江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库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7)西南高原山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龙棕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
        1.1.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定义
        1.1.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研究概况
        1.1.3 龙棕的生存现状
    1.2 保护生物学研究概述
        1.2.1 种子生理学研究概述
        1.2.2 保护遗传学研究概述
    1.3 棕榈科植物研究概述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龙棕的种子生理生态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地点与种子采集
        2.1.2 龙棕种子形态的测量与观察
        2.1.3 不同处理对龙棕种子萌发的影响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龙棕种子的形态特征
        2.2.2 不同处理对龙棕种子萌发的影响
    2.3 讨论
        2.3.1 生态因子对龙棕种子萌发的影响
        2.3.2 龙棕的贮藏特性
        2.3.3 龙棕种子生理学研究对保护的启示
第三章 龙棕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龙棕自然居群生境状况及分子样采集
        3.1.2 龙棕的DNA提取
        3.1.3 SSR引物筛选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龙棕自然居群的生境概况
        3.2.2 SSR结果分析
    3.3 讨论
        3.3.1 龙棕野外生存状况
        3.3.2 龙棕居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3.3.3 龙棕的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3.3.4 龙棕的保护遗传学研究对保护的启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龙棕的种子生理生态学研究
        4.1.2 基于SSR的龙棕保护遗传学研究
    4.2 保护策略
        4.2.1 加强对龙棕现存野生居群及生境的保护
        4.2.2 适当地人工干预促进种群自然更新
        4.2.3 进行龙棕迁地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4.2.4 开展种质资源保存与改良的研究
        4.2.5 施行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保护策略
    4.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致谢

(8)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的发展
    1.1 高新技术可以促进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和发展
    1.2 数学可以实现植物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模拟
2 植物生理生态学的新焦点
3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展望
4 结语

(9)北亚热带东部地区园林阔叶树种BVOCs释放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文献综述
        1.1.1 BVOCs研究概况
        1.1.2 BVOCs种类及合成部位
        1.1.3 BVOCs合成代谢途径
        1.1.4 BVOCs的性质和功能
        1.1.5 BVOCs收集和化学成分鉴定方法
        1.1.6 BVOCs释放机理以及研究进展
        1.1.6.1 树种差异对BVOCs释放的影响
        1.1.6.2 非生物胁迫对BVOCs释放的影响
        1.1.6.3 植物学特性与BVOCs释放研究进展
        1.1.6.4 生境适应性与植物BVOCs释放研究进展
        1.1.6.5 光合生产力与BVOCs释放研究进展
    1.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物种调查
    2.2 实验设备和仪器
    2.3 采样步骤与处理
    2.4 BVOCS测量方法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4.1 BVOCs测量方法
        2.4.2 BVOC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5 叶片结构特征
    2.6 光合及CO_2响应曲线测定及拟合
        2.6.1 光响应测定与曲线拟合
        2.6.2 CO_2 响应测定与曲线拟合
    2.7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BVOCS释放通量与组成分析
        3.1.1 BVOCs释放通量分析
        3.1.2 BVOCs相对释放比例与组成成分分析
        3.1.3 GLVs释放对机械损伤的响应
        3.1.3.1 机械损伤后诱导型GLVs释放成分分析
        3.1.3.2 机械损伤后储存型GLVs释放成分分析
    3.2 BVOCS释放与植物学特性的关系
        3.2.1 BVOCs释放与植物叶片结构特征的关系
        3.2.1.1 类异戊二烯释放与植物叶片结构特征的关系
        3.2.1.2 完整叶片类异戊二烯释放与叶片结构特征的相关性
        3.2.1.3 香味物质释放与植物叶片结构特征的关系
        3.2.2 BVOCs释放与植物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关系
        3.2.2.1 类异戊二烯释放与植物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关系
        3.2.2.2 香味物质释放与植物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关系
    3.3 BVOCS释放与植物生长习性的关系
        3.3.1 类异戊二烯释放与植物生长习性的关系
        3.3.2 香味物质释放与生长习性的关系
        3.3.3 完整叶片类异戊二烯与香味物质释放的相关性
    3.4 类异戊二烯释放与光合生产力的关系
        3.4.1 植物类异戊二烯释放成分分析
        3.4.2 植物基础状态光合指标分析
        3.4.3 植物光合-光响应曲线模拟结果分析
        3.4.4 植物净光合速率与类异戊二烯释放的相关性
        3.4.5 植物光合-CO_2响应曲线模拟结果分析
    3.5 BVOCS释放与分类遗传性分析
4 讨论
    4.1 BVOCS释放与组成成分
    4.2 BVOCS释放与植物叶片结构特征的关系
    4.3 BVOCS释放与植物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关系
    4.4 BVOCS释放与生长习性的关系
    4.5 BVOCS释放与光合生产力的关系
    4.6 BVOCS释放与分类遗传性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10)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茶果樟的种质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茶果樟生物学特性及研究现状
    1.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概述
        1.2.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概念及其保护意义
        1.2.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进展
        1.2.2.1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现状
        1.2.2.2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濒危机制
        1.2.2.3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1.2.3 国内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樟科植物研究概述
        1.3.1 樟科植物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1.3.2 樟科植物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1.3.2.1 传粉生物学研究
        1.3.2.2 种子生理生态研究
    1.4 本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茶果樟濒危现状与濒危等级评定
    2.1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茶果樟自然居群地理分布
        2.2.2 茶果樟自然居群的生境概况
        2.2.3 茶果樟自然居群受外界干扰程度
        2.2.4 茶果樟濒危等级的评定
    2.3 讨论
第三章 茶果樟种子生理生态学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种子的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检测
        3.1.2.2 内果皮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检测
        3.1.2.3 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生物测定
        3.1.2.4 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1.2.5 数据处理
        3.1.2.6 种子萌发过程中转录组调控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茶果樟种子形态学特征
        3.2.2 茶果樟内果皮生物学特征
        3.2.2.1 茶果樟内果皮透性
        3.2.2.2 茶果樟内果皮解剖结构
        3.2.2.3 茶果樟内果皮成分分析
        3.2.3 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3.2.4 种子浸提液的生物测定
        3.2.5 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的转录组分析
        3.2.5.1 转录组特征
        3.2.5.2 Unigenes表达量差异性分析
        3.2.5.3 DEGs的GO功能富集分析
        3.2.5.4 DEGs的KEGG功能富集分析
        3.2.5.5 种子萌发过程中与激素调控通路相关的候选DEGs
    3.3 讨论
        3.3.1 茶果樟种子生物学特征
        3.3.2 茶果樟种子的休眠特性
        3.3.3 茶果樟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3.3.4 茶果樟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分子机制
        3.3.5 种子生理生态学研究对茶果樟保护的启示
第四章 茶果樟的保护遗传学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方法
        4.1.3.1 转录组测序与EST-SSR引物开发
        4.1.3.2 DNA片段测序与EST-SSRs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EST-SSR引物开发结果
        4.2.1.1 茶果樟叶片转录组特征
        4.2.1.2 茶果樟叶片转录组EST-SSRs分布与结构特征
        4.2.1.3 茶果樟EST-SSR引物开发与通用性检测
        4.2.2 EST-SSRs数据分析结果
        4.2.2.1 哈迪-温伯格平衡(HWE)和连锁不平衡(LD)
        4.2.2.2 遗传多样性
        4.2.2.3 遗传结构
        4.2.2.4 茶果樟居群间基因流
        3.2.2.5 茶果樟居群动态历史
        4.2.3 DNA序列结果分析
        4.2.3.1 基因序列特征
        4.2.3.2 遗传变异和遗传结构
    4.3 讨论
        4.3.1 EST-SSR引物开发与通用性检测
        4.3.2 茶果樟的遗传多样性
        4.3.3 茶果樟的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4.3.4 茶果樟的居群历史动态
        4.3.5 保护遗传学研究对茶果樟保护的启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茶果樟野外分布现状与濒危等级评定
        5.1.2 茶果樟种子生理生态学研究
        5.1.3 茶果樟保护遗传学研究
    5.2 濒危机制与保护策略
    5.3 展望
附录1 论文中使用的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附录2 茶果樟叶片转录组及EST-SSRs统计表
附录3 新开发的53对茶果樟EST-SSR引物信息
附录4 新开发EST-SSR引物的通用性检测结果
附录5 茶果樟5个居群11个EST-SSRs遗传多样性分布
附录6 茶果樟种子萌发过程与幼苗照片
附录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哺乳动物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德华,赵志军,张学英,张志强,徐德立,邢昕,杨生妹,王政昆,高云芳,杨明. 兽类学报, 2021(05)
  • [2]沉水植物适应富营养化湖泊弱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学机制[D]. 刘寒.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3]施生石灰和三盐营养液对柳杉幼苗生理生态学特性的影响[D]. 刘超. 浙江农林大学, 2020
  • [4]半干旱煤矿区受损植被引导型恢复研究[D]. 刘英.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灌浆期水分胁迫对燕麦β-葡聚糖含量影响的研究[D]. 张俊峰. 山西大学, 2020(02)
  • [6]基于生态价值的公园城市适生植物资源系统构建与应用[D]. 夏春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1)
  • [7]西南高原山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龙棕的保护生物学研究[D]. 李萍. 云南大学, 2020(08)
  • [8]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J]. 李亚敏. 种子科技, 2019(15)
  • [9]北亚热带东部地区园林阔叶树种BVOCs释放特性的研究[D]. 袁亚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茶果樟的种质资源保护研究[D]. 张雪. 云南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