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医疗服务“常下乡”

一流的医疗服务“常下乡”

一、一流医疗服务“常下乡”(论文文献综述)

宋姣[1](2017)在《传统音乐视域下的艺术管理 ——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演艺市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政府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发展特色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成为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以丽江市为代表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备受瞩目,因而作为一名未来艺术管理从业者,分析丽江市以演出带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模式,概括演艺项目的运营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为其他地区此类演艺项目提供可借鉴的范式,成为我必要和有意义的选择。本文以丽江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演艺项目《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丽水金沙》为例,结合音乐艺术管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别从演艺项目的投资运营模式、演出制作及组织管理、市场营销三大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丽江纳西族演艺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成熟的丽江旅游文化市场和丽江群众文化修养自觉意识的内在推动作用,还需要依靠国家政策、地方政府和资金扶持的外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丽江纳西族演艺市场的发展达到最优。与此同时,在丽江纳西族演艺市场的运营中也存在游客“一次性”消费、演出商业气息浓厚、演艺项目有待进一步创新的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产品品牌化建设、优化配套服务设施、延伸衍生产品、创新项目内容的建议;最后总结出丽江纳西族演艺市场可持续发展可供借鉴的四点经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密切结合、拓宽宣传渠道、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曹田[2](2016)在《“城乡互构”关系中的设计价值选择与中国乡村实践》文中认为城乡关系问题是世界级难题,也是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从近现代工业革命以来的“城乡一体”到“城乡分列”、“城乡对峙”再到“城乡互构”的现象分析入手,立足于设计学视角,探讨当代设计价值选择以及中国乡村实践问题。本文围绕着“城乡互构”关系所展开的基本思考是:在工业文明扩展到全社会,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今天,城市与乡村之间除了所谓“二元对立”或“一元趋同”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可能?什么是可以超越陈旧的“城乡矛盾”而趋向合理的新型城乡关系?城乡之间如何通过一种“积极互动”的关系模式探讨共同发展、双向繁荣的未来?而现代设计如何在这一系列复杂矛盾中自处并作出一种现实可行同时又具有远见的战略选择?本文以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整体”思想为重要参照,讨论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兴起对整个世界城乡格局的影响,进而思考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如何看待当代城乡角色之变、城乡命运之变以及城乡关系之变;针对被裹挟于上世纪中国社会及民族命运巨变中的中国城乡关系发展过程,本文考察并反思在以“变革”与“重构”为基调的中国工业化浪潮中,中国乡村从现代化的“催生者”沦为现代化革命“对象”的历史悲剧;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社会涌现出各种立场的“乡村建设者”,本文重点针对他们投身乡村的伟大实践以及贯穿始终的对中国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进行剖析,同时也对上述实践的历史局限提出判断;依据以上认识与判断,本文提出基于“文化整体”观的“城乡互构一乡村设计”概念,并总结笔者亲身参与的中国中部乡村河南省兰考县“南马庄小院”的设计调查实践,对这一设计创新路径的战略价值进行探索与阐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两点:一,从“城乡互构”关系的角度,提出乡村不但不应该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变革对象或发展负担,还应当是未来长期与城市并存“交相和合”、并具有自身发展逻辑的文明类型;对于承担着构建未来发展模式的现代设计而言,乡村更具有重新审视工业文明及“单向的城市化”历史教训、以数千年朴素而自然的人文积淀来反观现代文明、调正发展方向、重构人类理想的重要使命,真正实现在“城乡互构”关系下指引文明方向选择的重大资源价值。二,在方法论上,本文没有如目前国内多数论者那样纠缠于“城市二元论”或“一元论”非此即比的选择,而是提出一种“积极的城乡并存”立场,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互构”、“交相和合”的观点。历史上的城乡本为一体化的存在,工业化的历史打破这种格局,形成了“二元对峙”的关系,这是无可回避的现实;历史已经不可能回到“一元化”的初衷;正确的方式应当是积极地对待“二元并存”关系,并为之设计出一种合理的发展观与发展方式。在这个意义上,本文为持续已久的“城乡关系”讨论提出一种新的思考路径甚或“解套”的可能。如前所述,本论题指向在全球当下普遍存在的城乡矛盾,本文期望从设计学视角反思这一现实课题。但同时本论题也属缺乏充足的国内外经验参照的研究领域,在许多方向上本文的思考既具有前沿性同时也只属于起步阶段。尽管国内对于乡村问题关注者甚多,但无论是理论性探讨抑或是实践性摸索,目前还无法从历史的高度予以全面、深入、客观的判断;然而在全球生态日益恶化、乡村环境日益遭受毁灭性威胁的当下,时不我待,需要更多的人从更多的角度迅速投入相关的战略战术思考。从乡村实践的探索入手,进而再去研究城市,最终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互构”,是这一课题研究的必由路径,因而在这一意义上说,本文仅是这一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本文作了几点探索性的构想,历史上正是无数大胆的理论假设和实践摸索才使社会发展的进程获得前行的可能,本文愿意在此领域略作尝试。而在阐述中不能得出结论的部分,正是下一阶段持续展开研究的认识起点。

杜菲菲[3](2013)在《天津市养老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区的基础设备建设不断完善,医疗水平也不断提高,为居民的高质量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人口老龄化也会随之而来,并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已经引起了全球各个国家的重视。在我国,一方面由于计划生育的广泛实行,强有力的遏制了建国初期人口高速发展的态势,使人口自然增长率骤然下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医疗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使死亡率下降,致使老年人口也在逐年的积累增长。这些因素都使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逐渐明显,并将日趋严重。加上计划生育时期导致的“4·2·1”家庭模式,都将养老问题推上了家庭和社会的突出矛盾之一。因此,怎样使养老服务模式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本文以人口老龄化和社区养老相关理论为依据,通过对美国、日本、欧洲的丹麦、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亚洲的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的养老政策和模式,以及国内的养老现状的比较和分析,列出了养老服务存在的不足。由于天津市是全国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有效的采取应对措施,是本课题着重思考的问题。于是,本课题以北辰区及普东街为例,调查分析了养老现状、运作模式及存在问题,并从政策层面、社会层面及市场层面三方面提出了推进天津市养老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胡艳丽[4](2012)在《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挑战。促进发展,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进入“十二五”以来,新疆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此新阶段,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是新疆扶贫的现实要求。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拓展扶贫开发工作,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必将助推新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过去,新疆扶贫工作面临的是发展相对滞后形成的普遍性及绝对性极端贫困,而现在面对的是以收入不平衡为特点的转型性贫困。2011年12月,国家确定了新的扶贫标准为2300元,新疆的扶贫标准与全国测定的平均值一致,也大幅度提高了标准。符合扶贫标准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达到329万人,占全区农村人口的31%。农村低收入人口相对集中的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边境地区、贫困山区成为新疆扶贫攻坚主战场。当前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是实现贫困地区农户脱贫致富以及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缓和贫困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与农村低收入人口之间巨大矛盾的根本路径之一。农业科技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以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载体,综合运用科技、推广、教育等多种手段,有望使新疆贫困地区彻底摆脱贫困的束缚,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本论文以新疆扶贫开发的现实、科技创新、市场化为基本背景,以有效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在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特性和农业技术创新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村教育作为研究重点,运用相关理论和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对新疆科技扶贫与典型扶贫农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证分析,探究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在减少新疆农村贫困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学术建议和政策建议。本论文由八个章节构成。第1章:首先提出问题,引出科技创新是新时期扶贫的需要,然后阐述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以及研究内容等。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包括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及构成要素的研究。第3章:主要阐释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理论。首先从农业科技创新概念的提出及特点出发,对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做了简要论述,并详细介绍了农业科技创新理论。第4章:主要分析新疆农村贫困的现状以及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新疆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就做了较为详实的研究分析,为深入探索新疆科技扶农、科技富农的发展道路提供依据。第5章:介绍建国以来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新疆科技兴新战略,并对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科技机构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6章:回顾新疆科技扶贫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效,实证分析科技示范乡工程及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并对新疆农村科技扶贫的实践模式进行了探讨。第7章:深入分析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新疆农业科技创新在减贫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完善进行阐释,为政策研究提供有效的视角。第8章:提出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进而减少新疆农村贫困的有效途径。即加强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和加强科技创新管理。总而言之,面对严峻的扶贫任务,本论文在新疆全面实施创新型战略的背景下,以农业科技创新为视角探索了新时期扶贫开发中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构建以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和农村教育的有机体,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管理,增强新疆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实现农村的减贫脱贫,促进新疆更好地实现农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并推进新疆区域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最终达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赵立秋[5](2011)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目前拥有13亿人口,一直以来农业都是中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关乎农民的经济利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利益又直接影响中国整体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因此,以农业问题为核心,催化发展而来的农村与农民问题,以及三者交织构成的“三农”问题,各级政府都将之视为地区发展的重要核心问题。这一社会经济问题的解决在于促进农业整体的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的比较效益,进而稳定地增加农民平均收入,达成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1978年国家提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是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方针,这也就提出了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在于,坚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推进科技进步的发展,这对于众多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学者专家以及研究人员,致力于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改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来说,如何推动农业科技支撑将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提出新理论和创新新技术,推广应用新成果,将新的农业科学技术资源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增长,进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过程。本文立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战略背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日趋市场化、国际化的的前提下,针对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的新阶段,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农业技术支撑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并构建了农业技术支撑体系,该体系包括农业技术研发、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应用、市场自发配置、国家宏观调控五个子系统。将五个子系统的集成过程主要概括为技术建构、技术选择和融合开发等三个核心环节。针对每个子系统的输入运行模块、运作运行模块和输出运行模块的功能,分析了我国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功能、运行现状和存在的功能障碍,提出了优化我国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功能,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我国的社会制度、工业发展基础、人员素质、文化背景等与西方国家不同,直接将其研究结果进行应用可能存在局限性。国内现有关于技术集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技术集成理论的讨论和概念描述,更多地讨论技术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于技术集成在企业层面的系统性研究尚需深入,尤其是关于农业企业如何持续有效技术集成问题等尚需进行深层次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为我国农业企业的技术集成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李瑛[6](2011)在《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是一个极富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课题。本文基于档案资料、文集、日记、校刊等珍贵的一手资料,从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互动的层面对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全文以“服务”和“发展”作为核心理念和行文主线,采用文献法、个案研究法、发展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探寻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的历史动因、发展历程;以大学农业推广区域实验为窗口,探究大学开展农业推广的目的与意义、实施路径与策略、影响与成效、困难与不足等;从大学校长服务社会办学理念的视角,剖析大学校长办学理念对大学农业推广的影响,揭示大学农业推广作为大学办学行为的内在运行机制。运用教育学、经济学、农业推广学等多学科理论客观评析民国时期大学开展农业推广实践活动的成就、特点、经验与不足以及现代价值。全文立足于活动史与问题史的研究,通过全面系统研究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活动,深刻揭示中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轨迹,为当代大学开展“三农”服务提供启示。具体而言,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概况,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深入探究大学农业推广的具体实施,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部分评析大学农业推广的经验与不足以及现代启示,包括第五章和结语。各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发现如下:1.民国时期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教育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国留美农科生积极引入了美国大学社会服务理念和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的办学体制,开辟出民国时期大学拯救民族危机的有效路径。大学农业推广旨趣与政府县政改革目标有契合之处,赢得了宝贵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限于诸多传统因素的阻碍,技术变革成为大学化解农业危机的主要路径,所以,农业科技推广成为大学农业推广中心任务,贯穿整个民国时期。2.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随时局变更而嬗变,经历了发轫期(1897-1911)、初创期(1912-1927)、成熟期(1927-1937)和转折期(1938-1949)等四个发展阶段,总体呈现出产生——发展——高涨——低潮的历史态势。从民国初年到抗战前夕,大学农业推广的制度建设、推广范围、推广成效呈现上升态势。从总体上说,高校内迁使大学农业推广范围和成效不及战前,重心转向辅导和训练推广人才。但从局部的内迁地而言,大学农业推广为内迁地输入了现代文明和科技文化元素,解决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提高了当地科技文化教育水平。抗战后,高校复原重建,大学农业推广工作趋于萎缩。3.源于有限的办学条件和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点,民国时期大学开展农业推广采取区域实验形式,实验形式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分散式区域实验始于二十年代大学在各地建立农事试验场进行的农事试验,由于试验区域广收效不佳,至三十年代,大学将分散式推广改为集中式推广,建立各种稳定的农业推广实验区,其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成效的区域实验是以乡镇为中心农业推广实验和以县为单位农业推广实验。抗战爆发前十年是大学开展农业推广区域实验的黄金时期。4.内忧外患的生长环境和学贯中西的学术背景使民国时期的大学校长逐渐形成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他们倡导读书不忘救国,主张大学为社会、民众和国家服务,培养改造社会、转移国运的领袖人才;重视学生人格训练,培养爱国主义和奉献牺牲精神。因此,农业推广作为大学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成为大学的一种办学行为。竺可桢、陈裕光和邹鲁三位着名大学校长服务社会办学理念及其领导的大学农业推广服务,彰显了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在大学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5.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化解近代农业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推动了农业科技和乡村教育的进步,促进了大学自身在学科、专业、师资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衍生出社会服务的崭新职能。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参与院校的多元化、内容和形式的灵活性、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等典型特点。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大学农业推广在人才、经费、成效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推广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6.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实践在教学科研推广相结合办学模式、农学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改变农民行为、大学为“三农”服务等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历史告诉我们,今天的大学理当发挥自身优势,在推动农村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中有所作为,再建新功。

王英,商万军,王永利[7](2010)在《以延安精神办学、以白求恩精神育人,实施志愿“双服务”工程——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文中提出延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是培育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价值取向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新时期,我们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课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以延安精神办学、以白求恩精神育人"理念,加强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的研究、宣传和实践,让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走进校园、走近师生,大力实施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内

王春雷[8](2010)在《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搭建平台》文中研究说明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委统战部突出经济领域统战这一工作重点,团结和带领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全力以赴投身经济建设,有力推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加强基础建设,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吸收一批经济上有影响、热

郭小伟,张艳[9](2010)在《为共产党增光 为老百姓减痛》文中研究说明本报讯 (记者 郭小伟 实习生 张艳)昨日上午,市卫生系统举行庆祝大会和故事会,喜迎中国共产党89岁生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出席会议并调研市中医院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他指出,全市卫生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扎实?

龙海平[10](2010)在《和谐村镇建设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桂北16个村庄的田野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和谐村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基础。当前和谐村镇创建工作面临着认识上的偏颇,村民的素质不高,村级文化建设滞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缺乏新意和活力等四大困境。它既有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机制不健全、工作不到位的原因。在和谐村镇创建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导向、经济、调节、认识五大功能,需要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发展和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二、一流医疗服务“常下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流医疗服务“常下乡”(论文提纲范文)

(1)传统音乐视域下的艺术管理 ——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演艺市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丽江纳西族演艺市场
    第一节 纳西族略述
    第二节 纳西族传统音乐概述
    第三节 对丽江纳西族旅游演艺市场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印象丽江》演艺项目中艺术管理的运用
    第一节 《印象丽江》国有企业独资下的运营模式分析
    第二节 《印象丽江》的制作及组织管理分析
    第三节 《印象丽江》的市场营销分析
第三章 《丽江千古情》演艺项目中艺术管理的运用
    第一节 《丽江千古情》民营股份制投资下的运营模式分析
    第二节 《丽江千古情》的制作及组织管理分析
    第三节 《丽江千古情》的市场营销分析
第四章 《丽水金沙》演艺项目中艺术管理的运用
    第一节 《丽水金沙》体制改革下的运营模式分析
    第二节 《丽水金沙》的制作及组织管理分析
    第三节 《丽水金沙》的市场营销分析
第五章 丽江纳西族演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力及影响
    第一节 丽江纳西族演艺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节 丽江纳西族演艺市场发展的外在动力
    第三节 丽江纳西族演艺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及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2)“城乡互构”关系中的设计价值选择与中国乡村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
        1.2.1 乡村设计
        1.2.2 城乡互构
        1.2.3 文化整体观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2 当代城乡关系的世界背景
    2.1 工业革命以来的城乡变革
    2.2 雷蒙德·威廉斯思绪中的“乡村与城市”
    2.3 西方国家的乡村改革
        2.3.1 英、德、俄等国的改革实践
        2.3.2 美洲国家的乡村蜕变
        2.3.3 亚洲国家迅速弥补差距
        2.3.4 第三世界国家的被动城市化
    2.4 超越“二元”之争与“文化整体观”的思考
        2.4.1 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整体观”
        2.4.2 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与文化整体思想
        2.4.3 文明的冲突:西方政治观念中的文化博弈
3 中国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城乡问题
    3.1 中国城乡矛盾的特殊性
    3.2 中国近现代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3.2.1 从古代到当下
        3.2.2 近现代乡村建设总述
        3.2.3 近现代乡村建设先驱
    3.3 设计领域中的城乡关系及其偏差
        3.3.1 城乡规划中的城乡关系及其偏差
        3.3.2 其他设计领域中的城乡关系及其偏差
4 工业化时代的乡村设计选择
    4.1 “城市化”浪潮中的“城乡关系”思考
        4.1.1 国家层面的城乡政策设计与规划建设实践
        4.1.2 设计学界对乡建问题的认识与反思
        4.1.3 城乡关系的设计学思路与价值取向
    4.2 设计师的主动选择与多种乡村实践
        4.2.1 艺术理想
        4.2.2 乡村规划
        4.2.3 设计点化
        4.2.4 沉浸体验
5 “城乡互构”关系与建构新的乡村设计价值理念
    5.1 南马庄小院:乡村设计价值的田野调查和初步探索
        5.1.1 在南马庄的田野调查
        5.1.2 72小时人类学考察影像
        5.1.3 数据分析:生活方式中的城乡差异
        5.1.4 差异中的“杂合共存”
    5.2 “交相和合”: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城乡互构”
    5.3 城乡互构:建立可检测的评价参考体系
        5.3.1 城乡设计内在关系的发现
        5.3.2 设计价值选择参照系:可检测的生活方式指标要素
        5.3.3 指标要素构想的成因及其他
6 结语
    6.1 文化整体——与“单向度”社会发展抗衡的锐利武器
    6.2 乡村设计——体现“文化整体”价值的伟大实践
    6.3 城乡互构——一种指向未来文明结构的社会创新动力
    6.4 从这里走向新乡村设计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

(3)天津市养老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基本结构框架
第二章 社区老年人养老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人口老龄化
        2.1.1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2.1.2 老龄化的划分标准
    2.2 全球老龄化的成因
        2.2.1 人口生育率的降低
        2.2.2 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
    2.3 社区养老
        2.3.1 社区养老的含义
        2.3.2 社区养老的特点
        2.3.3 社区养老与其他养老方式的区别
第三章 国内外养老现状与特点
    3.1 国外老年人的养老现状
        3.1.1 美国的养老政策和模式
        3.1.2 日本的养老政策和模式
        3.1.3 欧洲的养老政策和模式
        3.1.4 亚洲的养老政策和模式
    3.2 国内老龄化现状及养老存在问题
        3.2.1 国内老龄化现状
        3.2.2 养老存在问题
第四章 北辰区的养老现状、运作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4.1 非政府组织模式
        4.1.1 志愿者模式
        4.1.2 义工模式
        4.1.3 NPO 模式
    4.2 社区模式
        4.2.1 老年文体活动
        4.2.2 社会参与模式
    4.3 日间照料养老模式
        4.3.1 “服务币”养老模式
        4.3.2 政府管理下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4.3.3 私人承包下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
第五章 天津市养老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5.1 政策层面
        5.1.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设施
        5.1.2 加大力度,重点扶持,促进发展
        5.1.3 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缓解负担
        5.1.4 加强管理,建设队伍,提升水平
        5.1.5 创新方式,适应需求,发展产业
    5.2 社会层面
        5.2.1 抓教育,增强主动性
        5.2.2 抓投入,增强基础性
        5.2.3 抓服务,增强广泛性
        5.2.4 抓队伍,增强专业性
        5.2.5 抓领导,增强长效性
    5.3 市场层面
        5.3.1 政府提供发展空间
        5.3.2 市场规范运作机制
        5.3.3 社会推出创新模式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提出问题
        1.1.1 科学技术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1.1.2 农业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手段
        1.1.3 科技创新是实现新疆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1.1.4 农业科技创新是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需要
        1.1.5 现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局限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特点与可能创新点
    注释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扶贫开发理论
        2.1.2 农业科技创新理论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扶贫开发问题研究
        2.2.2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2.3 本章小结
    注释
3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3.1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3.1.1 科技创新的相关概念
        3.1.2 农业科技创新的概念及特点
        3.1.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2 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理论
        3.2.1 经济增长理论
        3.2.2 熊彼特创新理论
        3.2.3 技术创新理论
        3.2.4 诱导性技术创新理论
        3.2.5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3.2.6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3.3 本章小结
    注释
4 新疆农村的贫困状况与扶贫开发
    4.1 新疆农村贫困县的分布概况
        4.1.1 新疆贫困人口
        4.1.2 国家级贫困县的经济指标
    4.2 新疆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4.2.1 生态性
        4.2.2 资源性
        4.2.3 区域性
        4.2.4 边境性
        4.2.5 民族性
        4.2.6 制度性
        4.2.7 文化性
        4.2.8 复杂性
    4.3 新疆农村贫困产生的主要原因
        4.3.1 生态环境脆弱
        4.3.2 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落后
        4.3.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4.3.4 农业产业结构低度化
        4.3.5 经济依附性强,自我发展能力薄弱
    4.4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考
        4.4.1 新疆扶贫开发的重要地位及其时代意义
        4.4.2 新疆扶贫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4.5 新疆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历史回顾
        4.5.1 1978-1993 年扶贫开发阶段
        4.5.2 1994-2000 年“八七”扶贫开发阶段
        4.5.3 2001-2010 年全面实施十年扶贫开发纲要阶段
    4.6 新疆扶贫开发主要的创新模式
        4.6.1 整村推进扶贫模式
        4.6.2 民生工程建设扶贫模式
        4.6.3 边境扶贫试点探索模式
        4.6.4 科技教育扶贫模式
    4.7 本章小结
    1 赵国明
5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及分析
    5.1 新疆农业科技发展阶段
        5.1.1 初创时期(1949 年~1954 年)
        5.1.2 成长时期(1955 年~1976 年)
        5.1.3 科技恢复及科技体制改革时期(1977 年~1990 年)
        5.1.4 实施“科技兴新”战略及发展时期(1991 至今)
    5.2 新疆科技兴新战略的实施
        5.2.1 科技兴农情况
        5.2.2 县市区科技副职和科技特派员活动
        5.2.3 科技兴新素质工程
        5.2.4 “星火”计划
        5.2.5 农业科技服务和信息化建设
        5.2.6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5.3 新疆科技资金投入与科研条件
        5.3.1 科技资金投入
        5.3.2 科研条件
    5.4 新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基本情况
        5.4.1 科技机构
        5.4.2 科学技术活动情况
        5.4.3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5.5 新疆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5.5.1 新疆 R&D 人员现状
        5.5.2 新疆 R&D 活动情况分析
    5.6 新疆科技进步的现状分析
        5.6.1 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评价
        5.6.2 科技进步环境
        5.6.3 科技活动投入
        5.6.4 科技活动产出
        5.6.5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7 本章小结
6 新疆科技扶贫的探索与实践
    6.1 科技扶贫工作回顾及主要成效
    6.2 农村科技示范工程
        6.2.1 “321”科技示范乡工程
        6.2.2 “1821”依靠科技奔小康示范乡工程
        6.2.3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6.3 扶贫龙头企业案例实证
        6.3.1 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点的龙头企业
        6.3.2 以产学研为重点的龙头企业
    6.4 本章小结
7 新疆扶贫开发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7.1 农业科研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7.1.1 主体单一,研究实力不强
        7.1.2 部门分离,创新能力不足
        7.1.3 投入不足,结构失衡
    7.2 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7.2.1 推广模式的单向性,推广脱离实际
        7.2.2 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薄弱
        7.2.3 农业技术推广方式需要改进
        7.2.4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不稳定
        7.2.5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7.3 农业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7.3.1 新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
        7.3.2 农村教育师资队伍薄弱
        7.3.3 农业教育结构的不合理
        7.3.4 高等农业教育的缺乏
    7.4 本章小结
8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减缓新疆农村贫困的对策建议
    8.1 加强科研创新能力
        8.1.1 加大农业财政科技投入和补贴力度
        8.1.2 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
        8.1.3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8.2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8.2.1 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
        8.2.2 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
        8.2.3 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8.3 振兴发展农业教育
        8.3.1 建立农业教育新体系
        8.3.2 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8.3.3 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8.4 加强科技创新管理
        8.4.1 改变观念,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8.4.2 紧扣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
        8.4.3 突破障碍,实现科技经济为一体
        8.4.4 东联西出,促进国内外交流合作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5)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及评述
        1.3.3 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主要概念界定及相关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农业技术
        2.1.2 农业现代化支撑体系
        2.1.3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2.2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协同理论
        2.2.4 农业技术体系的创新原理
        2.2.5 农业技术集成的相关思想
    2.3 本章小结
3 国外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发展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3.1 美国技术支撑体系
        3.1.1 美国农业科技体系的构成
        3.1.2 美国农业科研的主要特点
        3.1.3 美国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3.2 以色列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3.2.1 以色列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内容和特点
        3.2.2 以色列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作用借鉴
    3.3 泰国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3.3.1 泰国农业科研
        3.3.2 泰国农业推广
    3.4 日本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3.4.1 日本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3.4.2 日本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3.5 荷兰农业技术支撑体系
        3.5.1 荷兰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内容
        3.5.2 荷兰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特点
        3.5.3 荷兰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经验
    3.6 国外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3.6.1 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3.6.2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特点的组织体系
        3.6.3 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体系
    3.7 本章小结
4 农业技术体系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证分析
    4.1 宏观技术支撑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4.1.1 技术支撑与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1.2 技术支撑与国际差距的实证分析
    4.2 微观技术集成创新与农业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4.2.1 理论模型的建立
        4.2.2 实证分析
    4.3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系统性
    4.4 案例分析——以黑龙江省农垦为实证研究对象
        4.4.1 黑龙江省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的成就
        4.4.2 农业科技创新对黑龙江省农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撑
        4.4.3 黑龙江省农垦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4.4.4 案例分析的启示——农业现代化技术支撑体系的主要问题成因
    4.5 本章小结
5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集成架构和功能
    5.1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功能
        5.1.1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外部环境因素
        5.1.2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运行的子过程
        5.1.3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性能与功能
        5.1.4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主体
    5.2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集成过程
        5.2.1 技术建构
        5.2.2 技术选择
        5.2.3 融合开发
    5.3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集成的能力支撑
        5.3.1 技术建构能力
        5.3.2 技术监测能力
        5.3.3 技术融合能力
    5.4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集成的环境支撑
        5.4.1 市场导向
        5.4.2 创新文化
        5.4.3 集成团队
        5.4.4 技术学习
    5.5 本章小结
6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集成架构的模型研究和实证分析
    6.1 研究变量和研究假设
        6.1.1 市场导向与技术集成能力
        6.1.2 创新文化与技术集成能力
        6.1.3 集成团队与技术集成能力
        6.1.4 技术学习与技术集成能力
        6.1.5 技术集成能力与创新绩效
    6.2 研究变量的测量
        6.2.1 自变量的测量
        6.2.2 中介变量的测量
        6.2.3 因变量的测量
        6.2.4 控制变量的测量
    6.3 研究数据的收集
    6.4 研究假设的检验
        6.4.1 模型设定
        6.4.2 模型识别
        6.4.3 模型拟合度评估
        6.4.4 模型拟合结果分析
        6.4.5 参数效应分析
    6.5 研究假设检验的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运行机制
    7.1 研发子系统的运行
        7.1.1 输入模块
        7.1.2 运作模块
        7.1.3 输出模块
    7.2 推广服务子系统的运行
        7.2.1 "推广"的内涵
        7.2.2 系统的运行过程
    7.3 农业技术应用子系统的运行
        7.3.1 农业技术应用的主体
        7.3.2 系统的影响因素
        7.3.3 系统的运行过程
    7.4 市场子系统的运行
        7.4.1 市场结构特征分析
        7.4.2 系统的运行过程
    7.5 宏观调控子系统的运行
        7.5.1 宏观调控的机理和作用
        7.5.2 农业技术支撑宏观调控的政策制定流程
    7.6 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运行障碍
        7.6.1 研究与开发子系统的功能障碍
        7.6.2 推广服务子系统功能障碍
        7.6.3 农业技术应用子系统功能障碍
    7.7 本章小结
8 优化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政府行为
    8.1 政府行为的缺陷分析
        8.1.1 农业产学研合作效果欠佳
        8.1.2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支撑政策很难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8.1.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还不完善
        8.1.4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难以真正落实到位
    8.2 规范政府行为的基本思路与基本原则
        8.2.1 基本目标
        8.2.2 基本思路
        8.2.3 基本原则
    8.3 规范政府行为的改革措施
        8.3.1 大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协调发展
        8.3.2 强化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大力推进产学研相互合作
        8.3.3 切实建立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支撑管理体制
        8.3.4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确保科技研发主体的基本利益和积极性
        8.3.5 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缩短农业科技授受主体之间的距离
    8.4 本章小结
9 促进农业技术体系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9.1 研究与开发子系统的改进
        9.1.1 农业科研体系的改进
        9.1.2 农业科研队伍的改进
        9.1.3 农业科研投入的改进
        9.1.4 农业科技成果质量的改进
    9.2 推广服务子系统的改进
        9.2.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进
        9.2.2 农业推广队伍的改进
        9.2.3 农业推广投入的改进
        9.2.4 农业技术推广信息网络的改进
    9.3 农业技术应用子系统的改进
        9.3.1 农户意识的改进
        9.3.2 基层推广距离的改进
        9.3.3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改进
        9.3.4 农民接受能力的改进
        9.3.5 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改进
        9.3.6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改进
        9.3.7 涉农企业作用的改进
        9.3.8 土地应用成本的改进
        9.3.9 应用环境和条件的改进
    9.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法
第一章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历史动因
    一、农村复兴: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经济动因
        (一) 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崩溃
        (二) 解决农业危机的路径选择
    二、乡村自治: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政治动因
        (一) 从村治到县政改革
        (二) 农业推广与地方自治的契合
    三、体制嬗变: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办学动因
        (一) 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的转变
        (二) "三一制"的移植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发展进程
    一、大学农业推广的发轫期(1897-1911)
        (一) 清末农学教育的勃兴
        (二) 清末农事试验的推行
        (三) 新型农业行政系统的建立
    二、大学农业推广的初创期(1912-1927)
        (一) 北洋政府对农事改良与推广的倡导
        (二) 大学农业推广思想的萌芽
        (三) 大学农学教育体系的建构
        (四) 大学农业推广的初步开展
    三、大学农业推广的成熟期(1927-1937)
        (一) 大学农业推广制度环境的形成
        (二) 大学农学教育体系的扩充与完善
        (三) 大学农业推广的深入开展
    四、大学农业推广的转折期(1937-1949)
        (一) 战时政府农业推广体制的构建
        (二) 战时农学教育的发展
        (三) 战时的大学农业推广
        (四) 战后的大学农业推广
第三章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区域实验
    一、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策源地:农事试验场
        (一) 大学农事试验场的建立和发展
        (二) 大学农事试验场的研究与推广
        (三) 大学农事试验场的历史贡献
    二、以乡镇为中心的大学农业推广实验
        (一) 以乡镇为中心的推广实验区的选定
        (二) 推广实验的条件保障
        (三) 农业推广的主要内容
        (四) 推广的成效与困难
    三、以县为单位的大学农业推广实验
        (一) 县单位大学农业推广实验的形成和发展
        (二) 县单位农业推广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三) 县单位大学农业推广实验:以温江县为例
第四章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大学农业推广
    一、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社会服务办学理念的形成
        (一) 中国近代大学社会服务的萌发
        (二) 民国时期大学校长社会服务理念的形成
    二、竺可桢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浙江大学的农业推广
        (一) 竺可桢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
        (二) 浙江大学的农业推广服务
    三、陈裕光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金陵大学的农业推广
        (一) 陈裕光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
        (二) 金陵大学的农业推广服务
    四、邹鲁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与中山大学的农业推广
        (一) 邹鲁的社会服务办学理念
        (二) 中山大学的农业推广服务
第五章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评析
    一、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成就
        (一) 为化解近代农业危机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 推动了近代农业科技进步
        (三) 积累了乡村教育经验
        (四) 开创了农业推广合作的多种途径
        (五) 促进了近代高等农业院校的发展
        (六) 拓展了近代大学的职能
    二、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的特点
        (一) 鲜明的区域性
        (二) 参与院校的多元化
        (三) 内容与形式的灵活多样
        (四) 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五) 救国与治学并举
    三、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
        (一) 推广经费匮乏
        (二) 推广人才奇缺
        (三) 不平衡性
        (四) 成效有限
结语 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搭建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基础建设, 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二、采取得力措施, 携手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共克时艰。
三、搭建发展平台, 引领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四、广泛奉献爱心, 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投身光彩事业。

(10)和谐村镇建设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桂北16个村庄的田野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和谐村镇建设的成效和困境
    (一) 桂北地区和谐村镇建设进展及成效
    (二) 和谐村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表征
三、和谐村镇创建困境的成因与对策
    (一) 和谐村镇创建困境的成因分析
    (二) 化解困境的基本对策

四、一流医疗服务“常下乡”(论文参考文献)

  • [1]传统音乐视域下的艺术管理 ——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演艺市场为例[D]. 宋姣. 中央音乐学院, 2017(01)
  • [2]“城乡互构”关系中的设计价值选择与中国乡村实践[D]. 曹田.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3]天津市养老服务研究[D]. 杜菲菲. 天津大学, 2013(01)
  • [4]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 胡艳丽. 新疆大学, 2012(11)
  • [5]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 赵立秋.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 [6]民国时期大学农业推广研究[D]. 李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7]以延安精神办学、以白求恩精神育人,实施志愿“双服务”工程——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A]. 王英,商万军,王永利. 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2010
  • [8]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搭建平台[J]. 王春雷. 中国统一战线, 2010(09)
  • [9]为共产党增光 为老百姓减痛[N]. 郭小伟,张艳. 重庆日报, 2010
  • [10]和谐村镇建设必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桂北16个村庄的田野考察[J]. 龙海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标签:;  ;  ;  ;  ;  

一流的医疗服务“常下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