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牵引段过滤系统分析

采煤机牵引段过滤系统分析

一、采煤机牵引部过滤系统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垚[1](2021)在《《MG250/601-Q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说明书》英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振乾,章立强,周常飞[2](2021)在《国内外电牵引采煤机对比研究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国产电牵引采煤机及展望其发展,分别从整机核心技术参数、关键零部件及易损件材料和综合机械性能、整机结构布置和大部件结构及连接方式(如摇臂、牵引行走部和行走箱)、机械过载保护、液压系统等几个方面对国产MG系列采煤机和美国JOY公司7LS系列采煤机、德国EKF公司SL系列采煤机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各项分析指标显示,国产MG系列采煤机无论整机核心技术参数,还是结构布置及材料性能等方面已几乎可以和进口采煤机相媲美,甚至有些方面国产MG系列采煤机的设计理念及结构优于进口采煤机,这是我国煤矿机械近30多年高速发展的成果。但采煤机仍然是综采设备中与国外进口设备相差最大的设备,特别是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美国JOY公司7LS系列和德国EKF公司SL系列采煤机依然领先于国产MG系列采煤机不少。这是以后国产采煤机发展自动化及智能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葛世荣[3](2021)在《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八)——可靠性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采煤机在煤矿恶劣环境中运行,其可靠性制约着采煤机高截割性、高智能性的发挥程度,对煤炭产量、成本甚至安全生产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从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增强、可靠性材料、可靠性运维4个方面提高采煤机产品可靠性。从国内外采煤机研发经验来看,可靠性设计的重点是部件可靠性、摩擦可靠性、结构冗余性、环境适应性、功能模块化、安全保护装置的设计创新;可靠性增强的措施是结构可靠性、牵引可靠性、驱动可靠性、供电可靠性的改进创新;材料可靠性的关键是齿轮材料、行走轮材料、滑靴材料、截齿材料、摇臂材料、滚筒材料的选优配强;可靠性运维的质量在于过载保护技术、故障监测诊断、预测性维修的有效实施。从定量分析看,目前国产采煤机整机可靠度与国外同类产品还存在较大差距,以上4个方面的可靠性改进有助于我国采煤机可靠性快速提升。

王雪松[4](2020)在《电牵引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煤炭智能开采从概念逐步且越来越富有内涵地走向工程实践,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开采装备——采煤机也必须具备相应的智能化功能。本文立足于作者的工作岗位,结合太重煤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矿)智能开采装备研发规划,对电牵引采煤机新一代分布式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实用产品的开发。首先,根据煤炭智能开采对采煤机的智能化要求,结合太矿采煤机及其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现有水平,以及应对未来智能开采时代的煤机发展战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制定了新一代电牵引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构成:采用32位主、从控制器(主控制器型号DX-M3530,从控制器型号DX-M302)、CAN总线通讯方式的分布式控制模式;将整个控制系统按照功能划分为主控制单元、高压测控单元、本安测控单元、无线4G信号转换模块、本安信号采集模块、传感器单元等,并进行了主控制器的开发及检测检验。第二,研发了分布式电控系统中主要监控模块,用于监测8路PT100温度信号、三轴倾角、环境温湿度等。从该分布式模块的功能需求入手,分析并设计了该模块的硬件电路,具体包括:输入、输出量接口模块、电源模块、MCU控制部分、PT100检测部分、CAN通信部分、环境温湿度检测、倾角检测等,并进行了可靠性测试设计。第三,研究了采煤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并加以实现。状态监测除了常规的电机温度、电流、牵引速度、角度等检测量以外,还通过安装旋转编码器、压力、温度、振动、电缆张力等传感器实现了太矿采煤机更加全面的工况监测,首次实现了太矿采煤机拖曳电缆的张力监测,增强了采煤机机载预警与故障提示功能,故障代码达到了81个;通过新研发的机载数据记录仪,可采集、存储采煤机的110种状态数据,数据记录可长达90天、约90亿条记录;井下实时监测的采煤机通讯状态、关键部位温度、压力及流量值、摇臂角度、煤机位置、记忆截割等数据,通过机载无线通信单元和防爆天线经矿井环网传输至太矿采煤机云端远程运维中心,为后期实现采煤机远程信息融合故障诊断和预测预警奠定了基础。第四,主持设计的基于分布式电控系统的采煤机智能化功能实现突破:首次实现了摇臂高度自动调节、牵引速度自动调节和基于TD-LTE制式的4G采煤机信息无线传输等功能,显着提升了采煤机的智能化水平。

李康康[5](2019)在《采煤机用制动器液压检测试验台研制》文中提出本课题在认真分析了电惯量试验台的基础上,发现电惯量试验台控制较为复杂,飞轮盘体积较大,当飞轮盘高速旋转时需要的安装精度较高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以及机械惯最试验台无法实现惯量和扭矩无级变化的缺点,提出并设计了“液惯量”试验台,用变量泵与定量马达以及电液比例阀组成的节流调速系统来模拟转动惯量同时提供主轴扭矩和转速,控制较为简单,同时极大的减小了飞轮盘体积,试验台液压件安装精度要求较低。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采煤机的实际工况进行分析,计算出采煤机总的牵引阻力、总转动惯量、最大制动扭矩等关键参数,为试验台预模拟的性能指标提供了依据。在初步确定试验台总体方案的基础上,为试验台建立了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分析和优化试验台能量补偿分配,为进一步优化试验台提供理论依据。(2)在分析了电惯量对机械惯量模拟的基础上,利用变量泵和液压马达及电液比例阀组成的节流调速系统对机械惯量进行了模拟,在机械惯量和电惯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液惯量”。在液惯量理论基础上设计出了液惯量模拟试验台的机械结构和完整的液压系统,并为试验台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控制思路—分阶段控制,初始阶段采用bang-bang控制,第二阶段采用可变论域模糊控制。(3)为试验台设计信号采集系统,试验台信号采集系统上层采用C8051F410作为微控制器,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位移采集电路、温度采集电路、转矩转速采集电路以及上层信号采集系统串口通讯程序设计,为试验台信号采集系统底层构建了嵌入式系统,搭建了tftp、nfs服务器,为试验台底层嵌入式系统构建根文件系统、移植boatloader、裁剪后的linux内核,并为试验台底层开发板核心硬件编写驱动。(4)开发出试验台的嵌入式系统后,在QT平台上为试验台开发人机交互界面,使试验台可以采集制动器摩擦片的位移量、温度、主轴的转速、扭矩、制动器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将采集到的信号量以实时动态曲线的形式显示在试验台人机交互界面上。

孙玮[6](2018)在《采煤机故障分析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对于机电设备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问题可谓高度关注,主要也是因为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对于煤炭企业的安全高效生产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近年来,煤炭开采技术和开采设备不断更新,尤其是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其综采作业中最重要的设备当属采煤机,它主要负责的工作是落煤,作为核心设备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多样化特点,比如:构造复杂、面临的工作环境多变等等,所以,如何加强设备的有效运用,如何对采煤机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也成为了煤炭企业设备管理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重点问题。本文以“采煤机故障分析系统设计与研究”为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相关专业文献资料和书籍的研究,明确了采煤机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等相关问题以后,对采煤机本身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的故障形式等内容展开了进一步分析,为本次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考虑到单个模型的诊断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课题结合专家以及模糊BP神经网络系统所得到的故障诊断结果,提出了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组合分类器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将多个单一分类器用组合策略合并的方法来提高诊断效果。本课题中称之为“混合智能算法”。在此基础之上,分析并建立采煤机故障诊断知识库。以故障诊断系统数据模块的实现为依据,展开实验设计,并且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以本课题所提算法建立的故障诊断系统,其故障判断的速度及准确度均有所提高,提高了系统的整体诊断性能。总而言之,如此具有层次性的分析研究,对于更加有效的解决采煤机故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岳嘉为[7](2013)在《滚筒式采煤机载荷谱的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合机械化采煤在煤炭开采中已经是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滚筒采煤机,作为这个综采的核心设备之一,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于它的研究也欣欣向荣。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广泛的发展和普及,载荷谱研究的重要性在很多行业也被广泛的认识到。通过对采煤机载荷谱的研究,可以为采煤机的设计提供依据,为使用提出建议。本课题数据来源于神华神东煤炭集团设备管理中心引进的设备资产管理系统(EAM)中的设备动态监控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这种数据获得方式便巧妙地避开了载荷谱实测时带来的安全问题。通过对该数据库中JOY7LS7采煤机运行时相关部分电流数据的分析,建立起这些数据与截割阻力和牵引阻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截割部与牵引部的载荷谱;求出了截割阻力与牵引阻力在幅值域内的均值、方差和概率密度函数,通过对均值、方差和概率密度函数的分析,得到了在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矿51203工作面,JOY7LS7采煤机的运行速度最好维持在8m/min,这样既可保证生产率,又可以保证采煤机受载不大且均匀,而该方法可以推广到大部分的采煤机的实际生产中去;求出了截割阻力与牵引阻力在时域内的自相关函数图、互相关函数图、自相关系数图和互相关系数图,为以后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模型建立与模型中各系数的实际意义分析打下基础;通过对各个自相关系数和互相关系数的分析,得到了右截割高度相关并且相关系数大于左截割,左截割高度相关并且相关系数大于右牵引,右牵引实相关并且相关系数大于左牵引,左牵引实相关最小;互相关系数的大小:右截割与左截割高度相关并且大于左牵引与右牵引之间的实相关;同时也求出了截割阻力与牵引阻力在频域内的自功率谱曲线和互功率谱曲线,若经过大量的实验与分析,可以找到其影响因素,如运动参量、截齿及其布置、基波频率,为以后采煤机的各部分的合理选择与优化建立打下基础;通过功率谱分析,可以找到主要频率,若在采煤机的设计时,若能有效的避免,可以提高采煤机的各部分寿命。经过载荷谱分析得出,在神华神东煤炭集团上湾矿51203工作面,JOY7LS7采煤机的运行速度最好维持在8m/min,得到采煤机各部分的自相关系数曲线、互相关系数曲线、自功率谱曲线和互功率谱曲线,为以后采煤机的截割部与牵引部的参数合理选择与结构优化建立打下基础;

郭冬梅[8](2011)在《采煤机牵引部调速系统研究与关键零件的优化》文中指出牵引部是电牵引采煤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采煤机的关键部件和易损件,牵引系统的可靠性决定着采煤机的质量和使用效果。随着煤炭开采效率的提高,采煤机牵引速度和牵引力不断提高,电动机负载也在加重。为了使采煤机牵引系统既能满足牵引速度要求,又能保证电机的安全和关键零件的可靠性,本课题首先研究电牵引采煤机牵引电机的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验证该牵引调速系统的可行性。其次应用三维实体建模软件Pro/E、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采煤机整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牵引部关键零件所受的外载荷,编辑生成载荷文件。将载荷文件导入ANSYS中,施加载荷和边界条件后,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零件应力分布及变形情况。根据分析结果,应用ANSYS的优化设计模块对结构设计不合理的零件进行优化,为采煤机牵引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宿强[9](2008)在《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泄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工作中常见的泄漏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为今后牵引部液压系统泄漏的诊断和排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实用性和有效性出发,简述了液压泄漏的治理机理,详细阐述了液压系统泄漏治漏的实用技术。建立合理的泄漏分析的数学模型,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从元件与系统的泄漏密封、泄漏实时监测与控制等方面,探讨元件与系统的最佳泄漏控制方案。通过对主要影响回路的流量方程、力平衡方程和流量连续方程,定性和定量分析元件与系统在静动态工况下的泄漏。研究改进或优化元件与系统的密封结构,提出新的泄漏控制方式。最后,针对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故障征兆和故障原因,本文给出了降低液压系统泄漏的技术方案,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刘畅[10](2005)在《MG575-W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着重对MG575-W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通过建造液压系统的故障树,以故障树为逻辑关系进行可靠性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确定液压系统的可靠度及其它可靠性指标,判断主要故障元件,并对该元件进行故障树模糊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以提高其可靠性,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最后,针对MG575-W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故障征兆和故障原因之间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给出了的该系统模糊故障诊断的模型,为其故障诊断及维修工作提供一种科学、可行的新方法。

二、采煤机牵引部过滤系统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煤机牵引部过滤系统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国内外电牵引采煤机对比研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整机核心技术参数
2 关键零部件材料及性能
3 结构布置及连接
    3.1 整机结构
    3.2 摇臂结构
    3.3 牵引部末级行星机构及与行走箱刚性连接
    3.4 牵引部高速传动区
4 机械过载保护
5 液压系统
6 结论

(3)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八)——可靠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采煤机可靠性模型
2 采煤机可靠性设计
    2.1 部件可靠性设计
    2.2 摩擦可靠性设计
    2.3 结构冗余性设计
    2.4 环境适应性设计
        (1)耐气候环境设计。
        (2)耐机械环境设计。
        (3)耐电磁环境设计。
    2.5 功能模块化设计
    2.6 安全保护装置设计
3 采煤机可靠性增强
    3.1 结构可靠性增强
    3.2 牵引可靠性增强
        (1)顺列式布置。
        (2)重叠式布置。
        (3)分离式布置。
        (4)一体式布置。
    3.3 驱动可靠性增强
        (1)多转子电机驱动。
        (2)纵向双电机驱动。
        (3)横向双电机驱动。
        (4)外置双电机驱动。
        (5)摇臂内置电机及减速箱驱动。
        (6)多电机分布驱动。
    3.4 供电可靠性增强
        3.4.1 提高工作面供电电压
        3.4.2 提高入井供电电压
4 采煤机材料可靠性
    4.1 齿轮材料可靠性
    4.2 行走轮材料可靠性
    4.3 滑靴材料可靠性
    4.4 截齿材料可靠性
    4.5 摇臂材料可靠性
    4.6 滚筒材料可靠性
5 采煤机运维可靠性
    5.1 过载保护技术
        5.1.1 机械式过载保护
        5.1.2 电子式过载保护
    5.2 故障监测诊断
    5.3 预测性维修
6 结语

(4)电牵引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Introduction)
    1.1 世界电牵引采煤机发展概述(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
    1.2 太矿电牵引采煤机及其电控系统的发展历程(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mpany's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 and its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1.3 电牵引采煤机及其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ic Haulage Shearer and its Control System)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The Main Work of this Article)
2 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for Shearer)
    2.1 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总体架构(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of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of the Shearer)
    2.2 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网络模型(Distributed Control Network Model for Coal Shearer)
    2.3 采煤机分布式电控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The Overall Functional Design of Shearer Distributed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3 基于CAN总线的控制器的研发与检测(Development and Test of CAN Bus Controller)
    3.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应用经验(Experience in PLC Application)
    3.2 主控制器的技术参数(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Master Controller)
    3.3 从控制器的技术参数(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Secondary Controller)
    3.4 控制器软件设计(Software Design of Controller)
    3.5 控制器的可靠性(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ler is Defined)
    3.6 控制器的检测及检验(Controller Test and Inspection)
4 分布式监控模块的开发(Development of Distributed Monitoring Module)
    4.1 分布式模块的研究(The Research of the Distributed Module)
    4.2 分布式模块的可靠性测试(Reliability Testing of Distributed Modules)
5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Research on Multi-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Technology and Fault Diagnosis)
    5.1 采煤机故障及诊断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Main Problems of Shearer Fault and Diagnosis Technology)
    5.2 基于CAN总线的采煤机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系统设计与研制(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Shearer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 System Based on CAN Bus)
    5.3 采煤机远程诊断系统设计(Design of the Remote Diagnosis System of the Shearer)
6 采煤机智能化功能设计与实现(Intelligent Design of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hearer)
    6.1 滚筒高度自动调节技术(Roller Height Automatic Adjustment Technology)
    6.2 牵引速度自动调节技术(Automatic Haulage Speed Adjustment Technology)
    6.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采煤机定位与煤层识别技术(Shearer Positioning and Coal Seam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6.4 基于TD-LTE制式的采煤机无线数据传输系统(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of Shearer Based on TD-LTE)
7 结论与展望(Conclusion and Expectation )
    7.1 结论(Conclusion)
    7.2 展望(Expectation)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采煤机用制动器液压检测试验台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制动器试验台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2 试验台性能参数计算
    2.1 采煤机和采煤机制动器概述
        2.1.1 采煤机工作原理及分类
        2.1.2 采煤机制动器工作原理及分类
        2.1.3 采煤机制动器技术要求
    2.2 采煤机性能参数计算
        2.2.1 采煤机牵引阻力计算
        2.2.2 采煤机转动惯量计算
        2.2.3 最大制动扭矩计算
    2.3 通用液压元器件选型计算
        2.3.1 定量马达选型计算
        2.3.2 变量泵选型计算
        2.3.3 驱动电机选型计算
        2.3.4 液压辅助元件计算
    2.4 本章小节
3 试验台液惯量模拟方法研究
    3.1 电惯量对转动惯量的模拟
    3.2 液惯量对转动惯量的模拟
    3.3 试验台液压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3.4 试验台总体方案设计
        3.4.1 试验台机械结构设计
        3.4.2 试验台液压系统设计
    3.5 液惯量模拟系统控制方式研究
        3.5.1 传统PID控制方式
        3.5.2 基于Bang-Bang控制的可变论域模糊控制
    3.6 试验台检测项目
        3.6.1 制动器性能检测试验
        3.6.2 制动器摩擦副磨损寿命试验
        3.6.3 制动器噪声、热衰退及恢复试验
    3.7 本章小结
4 试验台上层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4.1 上层微控制器的选择
    4.2 上层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4.2.1 位移采集电路设计
        4.2.2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4.2.3 转速扭矩采集电路设计
    4.3 上层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4.3.1 主程序设计
        4.3.2 初始化程序设计
        4.3.3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3.4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4.4 本章小节
5 试验台底层嵌入式系统开发
    5.1 底层硬件平台的选择
    5.2 试验台嵌入式系统选择
    5.3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5.3.1 安装交叉编译工具链
        5.3.2 搭建tftp服务器
        5.3.3 搭建NFS服务器
    5.4 bootloader移植
    5.5 linux内核移植
    5.6 建立根文件系统
    5.7 核心硬件驱动编写
        5.7.1 platform平台总线驱动
        5.7.2 gpiolib库驱动
        5.7.3 Input子系统驱动
        5.7.4 IIC总线驱动
        5.7.5 Frambuffer驱动
        5.7.6 LCD驱动
    5.8 采煤机制动器试验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5.8.1 串口通讯设计
        5.8.2 实时监控显示
        5.8.3 实时曲线显示
        5.8.4 数据库管理
    5.9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采煤机故障分析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釆煤机常见故障及故障分析方法
    2.1 采煤机结构
        2.1.1 采煤机截割系统结构
        2.1.2 采煤机牵引系统结构
        2.1.3 采煤机液压控制系统结构
        2.1.4 采煤机电气控制系统结构
    2.2 采煤机工作原理与工作方式
        2.2.1 采煤机工作原理
        2.2.2 采煤机的工作方式
    2.3 采煤机常见故障机理研究
        2.3.1 采煤机电气装置故障机理分析研究
        2.3.2 采煤机机械装置故障机理分析研究
        2.3.3 采煤机液压装置故障机理分析研究
    2.4 常规采煤机故障诊断方法分析
        2.4.1 监测温度法
        2.4.2 振动诊断法
        2.4.3 铁谱分析法
    2.5 智能采煤机故障诊断常见方法分析
        2.5.1 人工神经网络诊断方法
        2.5.2 自适应学习率网络诊断方法
        2.5.3 模糊神经网络诊断方法
        2.5.4 专家系统诊断方法
    2.6 釆煤机故障诊断研究方法的确定
    2.7 本章小结
3 采煤机故障诊断知识库的建立与混合智能算法应用
    3.1 釆煤机故障诊断模型的建立
        3.1.1 分类器组合的基本概念
        3.1.2 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
        3.1.3 知识表示与知识获取
        3.1.4 建立故障诊断知识库
    3.2 混合智能算法的应用研究
        3.2.1 混合智能算法在采煤机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3.2.2 混合智能算法在采煤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混合智能算法采煤机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
    4.1 采煤机故障诊断系统的构成
    4.2 采煤机故障诊断系统的实现
        4.2.1 数据模块的实现
        4.2.2 采煤机故障诊断系统运行实例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滚筒式采煤机载荷谱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滚筒采煤机工况分析及信号处理基本理论
    2.1 滚筒采煤机概述
        2.1.1 滚筒采煤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1.2 滚筒采煤机的结构特点
    2.2 滚筒采煤机工况分析
        2.2.1 牵引部工况分析
        2.2.2 截割部工况分析
    2.3 信号处理基本理论介绍
        2.3.1 信号及其分类
        2.3.2 信号的描述
    2.4 小结
第三章 载荷谱的预处理及其幅值域分析
    3.1 信号的来源
    3.2 信号的预处理
    3.3 载荷谱的幅值域分析
        3.3.1 均值
        3.3.2 均方差
        3.3.3 概率密度函数
    3.4 截割部和牵引部载荷谱的幅值域分析
        3.4.1 截割部和牵引部载荷谱的均值、方差的计算与分析
        3.4.2 截割部和牵引部载荷谱的概率密度函数的估计与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载荷谱的相关分析
    4.1 相关分析概述
        4.1.1 自相关函数及其性质
        4.1.2 互相关函数及其性质
    4.2 相关曲线及其在MATLAB中的实现
        4.2.1 相关函数在MATLAB中的实现
        4.2.2 相关函数的曲线描述
    4.3 截割部和牵引部载荷谱的相关分析
        4.3.1 截割部与牵引部自相关性分析
        4.3.2 截割部与牵引部互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载荷谱的功率谱分析
    5.1 功率谱分析概述
        5.1.1 自功率谱及其性质
        5.1.2 互功率谱及其性质
        5.1.3 功率谱与相关函数的关系
        5.1.4 功率谱分析的数学基础
    5.2 功率谱及其在MATLAB中的实现
        5.2.1 功率谱估计的分析方法
        5.2.2 最大熵功率谱估计
        5.2.3 功率谱曲线描述
    5.3 截割部和牵引部的功率谱分析
        5.3.1 截割部与牵引部的自功率谱分析
        5.3.2 截割部与牵引部的互功率谱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8)采煤机牵引部调速系统研究与关键零件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采煤机概述
        1.1.1 采煤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采煤机牵引部的结构特点
    1.2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2.1 选题意义
        1.2.2 研究内容
2 采煤机牵引部变频调速系统研究
    2.1 采煤机牵引部的自动调速原理
    2.2 采煤机恒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2.3 采煤机牵引部调速系统分析
        2.3.1 直接转矩控制变频调速原理
        2.3.2 仿真工具语言MATLAB/Simulink 简介
        2.3.3 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2.3.4 系统参数的设定及仿真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采煤机牵引部虚拟样机的建模及仿真
    3.1 基于Pro/Engineer 的采煤机牵引部三维实体建模
        3.1.1 Pro/Engineer 简介
        3.1.2 采煤机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3.1.3 采煤机整机的虚拟装配
    3.2 基于ADAMS 的采煤机虚拟样机仿真
        3.2.1 虚拟样机技术及ADAMS 软件简介
        3.2.2 系统仿真方案的确定
        3.2.3 模态中性文件的生成
        3.2.4 刚柔耦合系统的协同仿真
    3.3 本章小结
4 采煤机牵引部关键零件的可靠性分析
    4.1 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简介
        4.1.1 ANSYS 的功能及特点
        4.1.2 ANSYS 的典型分析过程
    4.2 采煤机牵引部二级行星架的有限元分析
        4.2.1 有限元模型的创建
        4.2.2 载荷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4.2.3 求解及查看结果
    4.3 牵引部其他关键零件的有限元分析
    4.4 采煤机牵引部关键零件的优化设计
        4.4.1 优化设计介绍
        4.4.2 二级行星架的优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泄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1.4 研究目标及意义
第二章 MXG350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
    2.1 MXG350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
    2.2 主要系统
    2.3 主要液压元件
        2.3.1 主液压泵
        2.3.2 液压马达
        2.3.3 辅助液压泵
        2.3.4 采煤机牵引部液压伺服变量系统
第三章 MXG350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泄漏分析
    3.1 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调节特性
    3.2 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速度刚性分析
    3.3 MXG350采煤机牵引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3.4 液压系统的泄漏
        3.4.1 泄漏的定义
        3.4.2 泄漏的形式及危害
        3.4.3 泄漏分析
    3.5 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主要元件的泄漏
        3.5.1 主要液压元件泄漏分析
        3.5.2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主要泄漏分析
        3.5.3 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机液伺服机构
        3.5.4 其它元件的泄漏
    3.6 油液的污染引起的泄漏
        3.6.1 采煤机中液压油的污染途径及其危害
        3.6.2 液压油污染引起的泄漏分析
        3.6.3 液压油液污染度表示方法
第四章 MXG350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泄漏控制研究
    4.1 建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故障树
    4.2 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油液污染监测及控制
    4.3 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泄漏控制
        4.3.1 设置液压系统油温控制装置
        4.3.2 设置自动冷却系统
        4.3.3 设置蓄能器补油
    4.4 防漏治漏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MG575-W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可靠性指标体系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MG575-W 型采煤机整机可靠性
        1.4.1 MG575-W 型采煤机可靠性模型
        1.4.2 MG575-W 型采煤机及各子系统可靠性指标
        1.4.3 MG575-W 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故障举例
2 故障树分析法
    2.1 故障树建造
        2.1.1 故障树常用事件及其符号
        2.1.2 故障树常用逻辑门符号
    2.2 故障树的数学模型
    2.3 故障树定性分析
    2.4 故障树定量分析
        2.4.1 顶事件的发生概率
        2.4.2 重要度
    2.5 故障树的模糊分析
        2.5.1 模糊数及其运算
        2.5.2 故障树分析的模糊算子
        2.5.3 顶事件发生的模糊概率
3 系统可靠性仿真
    3.1 系统可靠性的仿真方法
        3.1.1 仿真模型
        3.1.2 可靠性仿真程序的运行
        3.1.3 系统失效时间抽样
        3.1.4 可靠性指标的点估计计算
    3.2 故障数据处理
        3.2.1 分布类型的初步判定
        3.2.2 回归分析
        3.2.3 MG575-W 型采煤机液压系统主要部件失效分布参数估计
4 MG575-W 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
    4.1 主油路系统故障分析
        4.1.1 采煤机牵引无力
        4.1.2 采煤机不牵引
        4.1.3 采煤机牵引速度低
        4.1.4 采煤机单向牵引
        4.1.5 采煤机发出异音
    4.2 控制和保护回路故障分析
    4.3 MG575-W 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可靠性仿真
        4.3.1 可靠性仿真运行
        4.3.2 可靠性仿真结果分析
    4.4 主油泵故障分析
        4.4.1 主油泵故障树建立
        4.4.2 主油泵故障树分析
5 MG575-W 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模糊故障诊断
    5.1 模糊故障诊断的数学模型
        5.1.1 模糊变换与模糊模式识别原则
        5.1.2 故障征兆向量与故障原因向量
        5.1.3 模糊诊断矩阵
        5.1.4 模糊诊断矩阵的建立
        5.1.5 模糊诊断原理
    5.2 MG575-W 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
    5.3 主油泵的模糊故障诊断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采煤机牵引部过滤系统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MG250/601-Q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说明书》英译实践报告[D]. 刘垚.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 [2]国内外电牵引采煤机对比研究及展望[J]. 王振乾,章立强,周常飞. 煤炭工程, 2021(03)
  • [3]采煤机技术发展历程(八)——可靠性技术[J]. 葛世荣. 中国煤炭, 2021(01)
  • [4]电牵引采煤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王雪松.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采煤机用制动器液压检测试验台研制[D]. 李康康.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采煤机故障分析系统设计与研究[D]. 孙玮. 西安科技大学, 2018(01)
  • [7]滚筒式采煤机载荷谱的分析研究[D]. 岳嘉为.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2)
  • [8]采煤机牵引部调速系统研究与关键零件的优化[D]. 郭冬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1(06)
  • [9]MXG350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的泄漏控制研究[D]. 宿强. 贵州大学, 2008(03)
  • [10]MG575-W型采煤机牵引部液压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研究[D]. 刘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采煤机牵引段过滤系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