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的真相和历史的真相

档案的真相和历史的真相

一、档案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论文文献综述)

胡吉明,阳巧英[1](2021)在《认知与保障: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认知与保障两个角度,结合档案、口述档案与电子文件三个研究对象,梳理我国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论题演进脉络。研究发现:在真实性认知方面,档案真实性争鸣由档案学视角转向多学科视角,口述档案真实性论争由国外争论引介演变为国内真伪之争,电子文件真实性讨论由替换传统档案原始性到对接电子证据真实性;在真实性保障方面,档案真伪鉴辨由经验鉴定法发展至多元鉴定方法与技术,口述档案真实性保障由整体性探索走向精细化分析,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从探索到发展再到创新性突破。进而提出以下研究展望:构建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概念体系;拓展新型档案管理对象真实性保障研究;重视档案真实性保障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胡梦婕[2](2021)在《菲利普·迪克小说中的真实》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菲利普·迪克是重要的美国科幻作家。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地的科幻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什么是真实”是迪克终身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贯穿了他全部作品的主题。迪克小说中的真实具有易变、脆弱等特征,这使迪克小说中的真实不再是传统认知中的固有的、客观存在的真实,而是成为了带有后现代色彩的、被建构的真实。本文通过细读迪克的三部代表作《高堡奇人》《流吧我的眼泪》《尤比克》,探究了迪克小说中的真实的特点和建构方式。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章。绪论概述了菲利普·迪克的生平,并对迪克小说的研究现状加以梳理和总结,重点考察学界对迪克小说中真实问题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总体架构。第一章简要梳理了古希腊以来学者对真实理解的不同路径,说明了在后现代语境下,真实是一个可以建构的概念。本章还从迪克的生平经历出发,论述了迪克对真实的追寻过程,探究了真实问题在迪克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第二章讨论《高堡奇人》中的符号与真实问题,审视了《高堡奇人》中符号对真实的建构作用。文本符号《蝗虫成灾》揭示了一个隐匿在表象世界之后的真实;作为文化符号的手工艺品模糊了历史的真实性,并通过手工艺品的美感建构了一种依靠直觉把握的真实;卜筮符号《周易》具有动态性,在文本内部,这种动态性使人认识到了一种动态的真实,在文本外部,这种动态性使三重文本形成了类似变卦的结构,建构了处在变动过程中的真实。第三章讨论了《流吧!我的眼泪》中的媒介与真实问题,探讨了媒介在真实建构中的作用。身份数据、书信等书面媒介影响了人们对真实的认知方式,使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高度依赖于书面媒介,形成了依赖于书面媒介的真实;电视和广告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虚构的视觉影像,使观众在观看时对这个虚构的视觉影像产生认同,并通过维护和验证这一视觉影像而使虚构的视觉影像转化为真实;报纸和新闻所形成的是一种被制造的真实,这是因为报纸总是被视为是一种真实,而新闻又是人为的、可制造的,因此报纸和新闻建构了一种可以被操纵、可以被制造的真实。第四章讨论了《尤比克》中的物与真实问题,考察了物在真实建构中的作用。在《尤比克》中,物起到了建构超真实的作用。日常用品的自我复制使中阴身世界成为一个高度拟真的摹本世界;硬币消解了中阴身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摹本/蓝本关系;尤比克是一种特殊的物,通过意象的变化和成为编码,尤比克建构了一个超真实世界。结论部分总结了迪克小说中真实的特征和真实的建构方式。真实问题是迪克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对真实问题的研究是迪克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索迪克作品中的真实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迪克的作品。

王颖[3](2021)在《档案视角下影像“口述历史”采集原则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影像"口述历史"通过影像和声音结合的方式,记录当事人的口述或表演,最大程度地将历史记录下来。由于大众传播有影像和声音记录的优势,时下"影像口述历史"不仅体现在诸多方兴未艾的节目样式上,而且随着社会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不仅仅为大众传播制作的"影像口述历史"也逐渐成熟起来,它们已成为留存历史资料、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从2006年起参与影像口述历史资料的采集工作,本文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影像口述历史资料采集的几个基本原则做初步探讨。

康雪嫣[4](2021)在《转借与并置:西方“新纪录电影”理念在中国》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70年代,西方纪录电影开始重新对待“虚构”这一表现手法,称之为西方新纪录电影。21世纪初,中国电影研究者开始了对西方新纪录电影的关注,进行了相关的译介与思考,在此之前中国大众文化兴起并引发了纪录片变革之路。本文以核心文献为基础,尝试重新勾勒西方新纪录电影的提出原因、演化过程及其中之学术论争,回答“西方新纪录电影是什么”;探讨“西方新纪录电影”这一理念进入中国的过程,研究新纪录运动时期的底层影像表达,理清西方新纪录电影与中国新纪录运动之关系;最后,将西方新纪录电影放置在中国当代纪录片史研究的历史脉络中,寻找西方新纪录电影在中国的发展与流变。文章首先分析了西方新纪录电影,即“new documentary”本身并不作为一种理论流派,只是纪录片发展新阶段出现的新的类型的纪录片,向上可追溯至对直接电影的反叛,向下可衔接旅程式纪录片与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其次探讨了中国新纪录运动时期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一方面,中国纪录片虽完成了虚构—非虚构—虚构的循环,但整体上存在滞后,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纪录片真实性问题的讨论。针对纪录片批评性话语造成的短暂混乱,深入探讨西方“新纪录”在中国的本土化,其中艺术手段的本土化是易于操作的,意识形态的表达却难以等同。对照“新纪录”在中西语境中的内涵,中国纪录片中的“新纪录”的“新”更多表现为纪录片的独立精神,但西方“新纪录”更注重“新虚构”,中国“新纪录”在创作理念上明显表现出“拿来主义”的倾向,在创作中,以直接电影为指导,却被冠以“新纪录”的头衔。此时怀斯曼神话在中国还未散场,这种大力推行长镜头、同期声、不干涉原则的创作手法被认为是中国的“新纪录”,造成误读。尽管如此,新纪录运动解决了中国纪录片“现代性落地”的问题,使中国纪录片创作很好地与市场接轨,纪录片创作从旧有的体系中解放了出来。2005年后,真实不再是纠缠不清的中心话题,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成为了发展的主题。

刘言武[5](2020)在《一战华工史研究的拓展:纪录片资料的挖掘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百余年,这场战争虽然主要发生在欧洲,但却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华工作为中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力军,帮助协约国集团取得“文明之战”的胜利。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的沙俄政府也招募了约20万一战华工。在这场战争中,数量众多的一战华工代表中国,用特殊的方式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学界对一战华工的贡献和影响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一战华工这段历史的影像资料的运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在向民众传播和宣传华工历史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缺陷。本文以相关的华工纪录片和当时一战时期留下的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学、传媒学的理论研究方法,阐述纪录片解读华工历史的优势,并总结纪录片的历史叙事形式和历史社会功能,为解读历史提供更好的借鉴和经验。论文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指出华工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梳理国内外学界对华工问题已有的研究,发现其中有待提升的研究空间和论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第二部分为论文的主体,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纪录片对历史真实的建构。本章通过历史纪录片对历史真实的构建、历史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以及一战华工纪录片的发展,来阐明为什么通过纪录片来研究一战华工史。历史文献纪录片是一种历史认知型叙事,其中既包含对客观史实、史料的成效,也包含对历史的认知——即阐明观点。本章通过介绍华工纪录片的资料,来阐述一战华工的历史纪录片如何用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表达形式记录历史事件、书写历史进程,找到历史观念与历史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共通之处。华工纪录片同时也代表着纪录片制作人和其所在的国家对历史的政治立场、对社会发展的认知与看法。目前的学者研究中大多使用官方文件、政府资料、统计数据等一般性档案,但该问题的研究对象是华工这一特殊群体,是活生生的、具有主体意识和感情色彩的“人”,共情能力十分重要,应该更多要重视口述史料、私人日记、影音视频的史料价值。影像传播的优势在于其叙事性和表现手法更大众化,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段不同于传统的文献史、档案史,它大大降低了历史叙事的门槛。对华工史进行普及和研究方面,现代传媒手段体现出巨大的优势。通过充分利用音像资料等多种形式让一战华工问题可以更加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第二章是纪录片中华工的生活经历。本章将结合历史学视角与社会学方法,研究主要国家(英、法、俄)的招募方式、一战华工作为外来群体与当地社会的互动等问题,其中既包括协约国集团对一战华工的管理和监督,也包括一战华工对当局政策的反应,以更微观的角度分析一战华工的处境、一战华工与当地社会的互相认知。第三章剖析了纪录片视角下的华工问题阐释。本章将利用纪录片中对一战华工形象的描述,结合历史文献,通过历史学视角和传媒学的方法,对一战华工作为外来群体与当地社会的互动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协约国各国对一战华工的态度,特别是各国对于中国劳工的“标签化”认知,以及一战华工对当局政策的反应。这些研究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处境以及一战华工身上所包含的多元文化属性——既有东方人的传统特质,也有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回应,为研究20世纪初海外华人社会形态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素材。第四章分析了华工在接受教育后的改变以及民族觉醒。华工所受的教育给这个特殊的群体带来了本质上的改变,也对他们日后回到中国,推动社会改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中国第一批勤工俭学的学生奠定了基础。一战华工军团成为跨文化交流的载体,正是受他们的影响法国才制定了对华友好的移民政策,也为周恩来、邓小平、陈毅等未来中国的领袖到法国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战华工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动地卷入到这场欧洲列强间的战争,但在客观上接受了一场民族主义、民主观念与阶级斗争思想的洗礼,成为跨文化交流的先锋。一战华工群体在海外成为进步思想的试验场,为国内的思想运动与革命运动提供了间接经验,其中多人也成为革命的参与者。第五章探讨了华工纪录片的价值与功能。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型的解读历史的形式,不但是历史的解读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作为纪录片的制作者,他们将文献历史转述成鲜活的历史影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阅读历史的新的形式,是历史记忆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传播者。通过华工纪录片解读历史的实例分析纪录片的历史叙事特点和历史社会功能。通过分析一战华工纪录片的影像叙事,我们发现,它以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切入点,以现代历史学家的视角,对华工对一战和中国的影响进行重新解读。同时华工纪录片运用的一战时期拍摄的影像资料来佐证历史,把战争的亲历者与历史相结合,为观众提供可靠的心态史内容。用华工的回忆录和他们后代的采访来作为研究资料,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引起共鸣。第三部分为结论。纪录片作为“记忆消费”极具影响力的形式之一,为人们解读历史提供了一种影像传播的思路。华工纪录片重组影像史料、建构历史叙事的媒介尝试,以传媒记忆的方式让人们更加了解一战华工的历史。同时,华工纪录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尘封的历史记忆,强调普通民众对历史的作用,实现了提升国家荣誉感、民族凝聚力的传播效果。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国巍[7](2021)在《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 ——柬埔寨导演潘礼德电影创作论》文中研究指明潘礼德是柬埔寨着名纪录片和剧情片导演,共创作17部影像作品,其中13部纪录片的创作主题均关于民主柬埔寨(Democratic Kampuchea)时期的历史及其对当代柬埔寨的影响,西方也称之为“红色高棉”(Khmer Rouge)。他利用影像建构的方式来重现和“修补”民柬的创伤历史,完善民柬历史的集体记忆及个人记忆,并最终利用影像来“治疗”历史所遗留的创伤。本研究将潘礼德导演纪录片创作与剧情片创作相结合,从而在完整的梳理创作历程的基础上,对潘礼德导演的影像建构方法、影像呈现风格、导演创作手法以及作品的社会功能分别进行探讨。本文结构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潘礼德导演创作简史,包括其纪录片创作和剧情片创作;第二章,探讨潘礼德在影像创作中的主观素材和客观素材的运用方法,以及历史创伤与个人记忆如何进行戏剧性建构,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残缺影像》(2013)中所使用的黏土动画开展个案研究;第三章,主要探讨潘礼德在创作中所使用的主观素材和客观素材的功能及局限;第四章,结合前述章节研究论述潘礼德导演作品的两个社会功能,总结为民族创伤的影像治疗——修史,以及个人创伤的影像治疗——修志。潘礼德将主客观素材相融合于创作中,完成了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并产生了影像治疗的社会功能。研究发现,在民族创伤的治疗层面,他通过重现民柬带给高棉民族的显性创伤和隐性创伤,在挖掘历史的同时,对创伤的集体记忆进行了“修补”,从而达到对历史创伤的治疗效果;在个人创伤治疗层面,潘礼德在个人创伤记忆中寻找线索,探索影像的“治疗”方式,即摄影机担任“见证者”,通过极具主体性剪辑制作,共同完成“治疗”。从理想状态看,潘礼德尽管完成了整个治疗流程,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影像的“治疗”未取得其预期的“疗效”——走出创伤阴影。

韩隽[8](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高颖[9](2020)在《央视《信·中国》社会记忆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的稳步发展离不开传统精神文化,它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思想保证,是国人归属感的精神根基。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领域,近年来也将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国家精神信仰作为传播的重要内容,生产出一大批优秀文化类节目。私人信件是回忆社会史范畴的一部分。央视《信·中国》以信件为载体,采用崭新节目形态,将政治话语转为社会话语,生动展现出国家信仰的力量与人性光辉,使之转变为大众共识性社会记忆,节目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本文以《信·中国》为研究对象,依托社会记忆理论框架,旨在探析节目建构社会记忆的媒介、手段以及社会意义。论文认为《信·中国》在复杂多元的语境下诞生,使用文字记载、互动、图片与影像、场景空间这四种记忆媒介,呈现出包含国家精神信仰内涵的社会记忆。在展现社会记忆的同时,节目也以独特手段唤醒并建构社会记忆:独特的体化实践、刻写实践柔性建构了社会记忆;节目纪念仪式的形态内容、仪式互动、仪式符号又以较为强势的方式建构了社会记忆。节目以立体鲜活的方式展现国家精神信仰,以情感与记忆为纽带唤醒并建构起社会记忆,使国家精神信仰在观众的接纳中得以传承。由此节目观众在漂流不定的现代社会中找到民族根基,获得归属感,从而在精神文化层面增强社会凝聚力,强化了国家认同。节目所具有的启示意义在于,节目情感的调动有助于凝聚集体意识,节目仪式化设置有利于信仰的传承。

郑美云[10](2019)在《侨批档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文中研究表明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教学的载体,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历史教师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侨批档案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是时代特定的历史产物,蕴含着丰富翔实的史料,是具有高度原始性和唯一性等特征的珍贵档案资料,它见证了一代人的赤子之情,是动荡年代中维系和巩固海外华侨爱国情感的见证及纽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教育价值。因此,可以将侨批档案作为一种地方课程资源对历史教材进行补充,让其走进侨乡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渗透侨乡文化。目前鲜少有对侨批档案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因而本文旨在通过对侨批档案在历史教学中开发和运用的研究,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将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纳入历史教学当中的有效途径,以期达到顺应历史课程改革要求,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并让更多人关注侨批档案的价值。因此,本文侧重挖掘侨批档案历史课程资源,探讨侨批档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首先,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侨批档案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并且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思路以及创新之处。其次,对侨批的源起和特点做了概述,并依据各个特点结合历史教学实际,阐述了侨批档案应用于历史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而探讨侨批档案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最后,通过教学案例探讨侨批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地方档案史料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进行思考,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应对建议。

二、档案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档案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论文提纲范文)

(1)认知与保障: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档案学语境下真实性的认知
    1.1 档案真实性:从档案学视角到多学科视角
    1.2 口述档案真实性:从国外争论引介到国内真伪之争
    1.3 电子文件真实性:从替换传统原始性到对接电子证据真实性
2 档案学语境下真实性的保障
    2.1 档案真伪鉴辨:从经验鉴定法到多元鉴定方法与技术
    2.2 口述档案真实性保障:从整体性探索到精细化分析
    2.3 电子文件真实性保障:从探索到发展再到创新性突破
3 研究展望
    3.1 构建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概念体系
    3.2 拓展新型档案管理对象真实性保障研究
    3.3 重视档案真实性保障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2)菲利普·迪克小说中的真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菲利普·迪克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内容
第一章 真实问题与菲利普·迪克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对真实的界定
    第二节 迪克小说创作中的真实问题
第二章 《高堡奇人》中的符号与真实
    第一节 《蝗虫成灾》:文本符号建构的隐匿真实
    第二节 手工艺术品:文化符号建构的直觉真实
    第三节 《周易》:卜筮符号打造的动态真实
第三章 《流吧!我的眼泪》中的媒介与真实
    第一节 身份数据与书信:依赖书面媒介建构的真实
    第二节 电视与广告:视觉影像建构的真实
    第三节 报纸与新闻:被制造的真实
第四章 《尤比克》中的物与真实
    第一节 日常用品:自我复制下的摹本世界
    第二节 硬币:消解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的蓝本/摹本关系
    第三节 尤比克:建构超真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菲利普·迪克中文作品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档案视角下影像“口述历史”采集原则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影像“口述历史”
二、档案视角下的影像“口述历史”采集原则
    (一)存真求实原则
    (二)全程记录原则
    (三)深入挖掘原则
三、结语

(4)转借与并置:西方“新纪录电影”理念在中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对于西方新纪录电影的研究
        二、对于中国新纪录运动的研究
        三、有关“new documentary”译介的相关性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关于 new documentary 理念的探讨
    第一节 “new documentary”美学发展
        一、开端:与直接电影的对抗
        二、发展:在回忆中制造过去与政治讽刺的初步呈现
        三、高潮:政治讽刺与个性叙述
        四、流变:旅程式纪录片与电视真人秀
    第二节 “new documentary”的美学特质
        一、叙事元素多元化:采访、介入与剧情化
        二、新虚构的拼贴策略:复调、互文和间离
        三、反讽的艺术效果
    小结
第二章 “新纪录电影”译介前的中国纪录片
    第一节 “新闻片”“纪录片”“专题片”概念辨析
        一、“新闻片”与“纪录片”的分离
        二、“纪录片”与“专题片”
    第二节 现代化中国与中国纪录片的现代化
        一、外部刺激:艺术的探索
        二、内里改革:纪录片现代化的需求
    第三节 纪录片的社会化与寻求出路的主流媒体
        一、新纪录运动
        二、主流媒体的“招安”
    小结
第三章 “新纪录”引发的真实性问题
    第一节 关于中国纪录片“非虚构”的历史性探源
        一、1920—40 年代:技术条件的限制
        二、1950—60 年代:纪实美学发展的滞后
        三、1980-90 年代:西方纪录片理论引发的“新虚构”
    第二节 西方“新纪录”的引入与纪录片“真实性”大讨论
        一、学习的窗口:《世界电影》
        二、纪实与真实
        三、真实再现与虚构
    小结
第四章 理论的旅行:“新纪录”的本土化表现
    第一节 中国新派纪录片导演
        一、张以庆:《幼儿园》的复调及隐喻
        二、梁子与干超:《房东蒋先生》介入与拼贴
        三、周岳军:《雾谷》的“导”与“演”
    第二节 世纪之交中国纪录片新趋势
        一、口述历史
        二、文献档案
        三、情景再现
        四、民间故事
    第三节 中西“新纪录”的话语错位
        一、真实再现:新纪录电影的投射
        二、转借与并置:表层寓意与深层内涵
        三、全球语境中的文化阐释
    小结
第五章 “新纪录”后的中国纪录片新格局
    第一节 “新纪录”精神指导下的多元共生
        一、故事化叙事与科技扩展
        二、创作理念的多元
    第二节 从探索艺术到开掘市场
        一、市场化导向对纪录片生产
        二、中国纪录片文化工业的起点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一战华工史研究的拓展:纪录片资料的挖掘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一战华工研究的总体状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纪录片对“历史真实”的建构
    第一节 纪录片的发展及其文献价值
        一、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二、纪录片作为历史文献的价值
    第二节 纪录片与一战历史呈现
    第三节 纪录片与一战华工史呈现
第二章 纪录片视角下的一战华工生活经历
    第一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招募
        一、英国的“霸王条款”
        二、法国的“相对公平”
        三、俄国的“灵活多样”
    第二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管理
        一、英国:军事化管理
        二、美国:管理者良莠不齐
        三、法国:相对怀柔
        四、中国:协助管理
    第三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生活
        一、漫长旅程——纪录片中的赴欧之旅
        二、勤劳务实——纪录片中华工的工作态度
        三、血色浪漫——纪录片中华工的跨国婚姻
第三章 纪录片视角下的华工问题阐释
    第一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遭遇问题
        一、“货物运输”:赴欧途中的遭遇
        二、危险境地:工作中的遭遇
    第二节 纪录片呈现的歧视华工问题
        一、“和中国佬在一起”:华工在欧洲受到的歧视
        二、“苦力“”与“香肠机器”:西方对华工的歧视性“标签”
    第三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形象问题
        一、刻板印象与华工形象的多样性
        二、赢得认可与沦为“替罪羊”:华工形象的历时转变
        三、欢迎华工:华工与他国劳工的形象比较
第四章 纪录片视角下的华工影响
    第一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教育的影响
        一、劳工神圣:华工教育影响劳工观念
        二、平民教育:华工教育影响教育思想
    第二节 纪录片呈现华工转变的影响
        一、行为举止转变
        二、思想意识的转变
    第三节 纪录片呈现的华工觉醒的影响
        一、国家意识的觉醒
        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五章 一战华工纪录片的特征、价值与功能
    第一节 一战华工纪录片的特征
        一、历史阐释的专业视角
        二、历史解读的现代视角
        三、历史建构的心态史视角
    第二节 一战华工纪录片的价值
        一、弥补了文献解读的缺陷
        二、拓宽了史学研究的视野
        三、提升了历史知识的传播效果
        四、满足了公众的接受需求
    第三节 一战华工纪录片的功能
        一、塑造和提升集体记忆
        二、描绘和展现国民性格
        三、发掘和书写尘封历史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7)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 ——柬埔寨导演潘礼德电影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学术研究的需要
        二、社会实践的需要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学术界研究概况文献梳理
        (一)直接研究
        (二)间接研究
        二、国外学术界研究概况文献梳理
        (一)直接研究
        (二)间接研究
    第三节 学术界研究述评
        一、缺乏完整性
        二、缺乏系统性
        三、缺乏深入性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一、关键词界定
        (一)导演研究
        (二)集体记忆
        (三)影像治疗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个案分析法
        (三)内容分析法
        (四)总结归纳法
第一章 潘礼德导演创作简史
    第一节 成长背景
    第二节 纪录片创作视点与类型的历时性变化
        一、观察式纪录片创作
        二、参与式纪录片创作
        三、表述行为式纪录片创作
        四、潘礼德纪录片创作风格特征总结
    第三节 剧情片创作简述
        一、《稻田里的人们》(1994)
        二、《战后的一夜》(1998)
        三、《抵挡太平洋的堤坝》(2008)
        四、《饲育》(2011)
第二章 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方法
    第一节 主观素材:基于个人记忆的叙事选择
        一、口述体纪录片与声像档案的定义再辨识
        二、历史创伤的集体记忆
        三、历史创伤的个人记忆
        四、个人记忆在影片中的表征形式
    第二节 客观素材:作为证据的历史档案应用
        一、历史档案的来源
        二、历史档案在影片中的结构方法
    第三节 民主柬埔寨:历史与记忆的戏剧性建构
        一、作为被审判者的施暴者
        二、作为“主持人”的幸存者
        三、作为“观众”的编导与摄影机
    第四节 潘礼德导演纪录片创作方法溯源
        一、世界纪录美学和创伤表达方法的传承
        二、电影方法创新的自我追求
    第五节 个案研究——纪录片《残缺影像》中的黏土动画
        一、主观心理真实:黏土动画在纪录片中的合法性辨识
        二、场景还原手段的抽象化:参与式体验
        三、叙事的电影化:剧情电影叙事的应用
        四、观赏心理:暴力的联想化表达
第三章 风格总结:主观与客观的对话与疆界
    第一节 影像的“立体感”叙事
        一、空间的“立体”感
        二、时间的“立体”感
    第二节 作为“催化剂”的客观素材
        一、提高整理个人记忆的效率
        二、拓宽个人记忆的回忆范围
        三、提升个人记忆的呈现品质
    第三节 主观素材的局限性
        一、“普遍性”局限
        二、“真实性”局限
第四章 潘礼德导演作品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修史:民族创伤的影像治疗
        一、显性创伤的治疗
        二、隐性创伤的治疗
    第二节 修志:自我创伤的影像治疗
        一、自我创伤的出口
        二、精神内核的追寻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
    二、期刊
    三、学位论文
    四、论文集
    五、网络资源
    六、光盘资源
    七、报纸
    八、其他
附录
    A1 潘礼德作品获奖记录
    A2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8)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9)央视《信·中国》社会记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有关社会记忆理论的文献研究
        (二)有关《信·中国》的文献研究
        (三)有关书信类文化综艺节目的文献研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创新性
第一章 社会记忆理论概述
    第一节 社会记忆理论发展
    第二节 社会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个人记忆、历史
    第三节 社会记忆的内涵特征
第二章 《信·中国》对社会记忆的独特呈现
    第一节 从私人到公开
        一、信件的私密性
        二、展示的公开性
    第二节 文字档案到表演讲述
        一、鲜活的形象
        二、感染性情绪
        三、历史感场景
    第三节 从党性光辉到人性光辉
        一、价值观传递:共产党员信仰
        二、共通情感传达:人性主题
    第四节 过去到未来的连接
        一、记忆的延续
        二、信仰的传承
第三章 《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媒介
    第一节 文字记载
    第二节 互动
    第三节 图像与影像
    第四节 场景空间
第四章 《信·中国》对社会记忆的柔性建构
    第一节 体化实践
        一、鲜活动人的现场口述
        二、平民化视角下的记忆塑造
        三、叙事技巧的巧妙运用
    第二节 刻写实践
        一、媒介剪辑塑造记忆
        二、经典片段保存记忆
        三、多媒体平台广泛传播记忆
第五章 《信·中国》对社会记忆的强势建构
    第一节 纪念仪式下社会记忆的唤起与建构
        一、形式化设置召唤记忆
        二、重演特征复活记忆
        三、操演作用建构记忆
        四、仪式的互动交流共享记忆
    第二节 表征作用下想象共同体的构建
        一、仪式象征符号
        二、两极性意义的转换
第六章 《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意义与思考
    第一节 《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价值
        一、历史连续性下的精神归属
        二、集体意识下的社会整合
        三、爱国情怀下的国家认同
    第二节 《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思考
        一、《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启示
        二、《信·中国》建构社会记忆的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插图和附表清单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侨批档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地方课程资源的研究
        二、关于侨批档案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创新处
第一章 侨批档案概述
    第一节 侨批的源起
    第二节 侨批档案的概念界定
        一、档案的概念界定
        二、侨批档案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侨批档案的特点
        一、系统完整性
        二、民间性
        三、分散性
第二章 侨批档案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 侨批档案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一、侨批档案的史料价值
        二、侨批档案的教育价值
        三、侨批档案的文化传承价值
    第二节 侨批档案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可行性
        一、侨批档案符合学生的认知
        二、侨批档案内容与中学历史教科书内容相关联
第三章 侨批档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策略与反思
    第一节 侨批档案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应用侨批档案
        二、开展侨批档案现场教学
        三、开展侨批档案主题班会
        四、开展侨批档案研究性学习
    第二节 侨批档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一、在教学中遵循的原则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档案的真实与历史的真实(论文参考文献)

  • [1]认知与保障:档案学语境下的“真实性”研究[J]. 胡吉明,阳巧英. 档案学研究, 2021
  • [2]菲利普·迪克小说中的真实[D]. 胡梦婕. 扬州大学, 2021(09)
  • [3]档案视角下影像“口述历史”采集原则初探[J]. 王颖. 上海广播电视研究, 2021(02)
  • [4]转借与并置:西方“新纪录电影”理念在中国[D]. 康雪嫣. 兰州大学, 2021(02)
  • [5]一战华工史研究的拓展:纪录片资料的挖掘和应用[D]. 刘言武. 吉林大学, 2020(03)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个人记忆与历史创伤的影像建构 ——柬埔寨导演潘礼德电影创作论[D]. 国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8]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9]央视《信·中国》社会记忆建构研究[D]. 高颖.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10]侨批档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发和运用[D]. 郑美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标签:;  ;  ;  

档案的真相和历史的真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