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纳米科技发展布局研究

上海纳米科技发展布局研究

一、上海纳米科技的发展布局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1)在《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当今时代,世界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加速了全球人才、信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世界各国间的科技力量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不仅是全球经济社会的变革,每一次革命过程也必然会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分布,重塑世界实力对抗格局。中国科技实力的快速崛起,美国科技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中美之间的科技博弈屡次触碰着科研工作者的神经。如何在未来科技竞争中处于领先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高科技创新对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这一切都离不开一流科研机构的支撑,而国家级实验室就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满足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科技需求。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大国科技博弈的重要体现,为保持国家科技竞争力提供了驱动力,也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保障。美国庞大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距今已经历了八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成功的管理经验,也是满足国家科技全球领先的重要支撑,在建设管理创新上以及科研实力上领先于全球。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兴建于改革开放之初,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之路不断发展壮大,但相较于世界发达水平,在建设管理经验、科技体制创新及科研实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因此,以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深入比较,总结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发现建设经验的共性与个性、寻找科研实力比较中的优势与不足,为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及发展寻找经验借鉴,对于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研究成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来看,两国实验室各自经历了怎样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建设的侧重点是什么,各阶段的科技政策对实验室发展有何导向,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异同又有哪些?(2)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运行来看,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些方面中,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建设特征又有什么异同,美国实验室的建设经验对中国有何启示?(3)从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科研实力来看,两国实验室在体现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主导地位方面、论文影响力方面的科研实力差距有多少;基于文献属性数据的特征差异有哪些,这些差异对两国实验室论文产出、影响力及主导地位的影响又有哪些?本文以比较研究作为研究视角,重点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进行对比分析。对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进行了划分;结合时代政策背景,对两国实验室各自的发展建设过程、学科分布特点、部门及地域分布特点、建设成效、阶段性特征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每一阶段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变化;总结出两国实验室建设历程的相同点及差异。(2)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方面的特点;围绕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科研合作五个方面,总结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方面的共性与个性。(3)基于目前代表科技论文最高水平的ESI高被引论文数据库,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工具,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国际合作、影响力等角度进行量化比较,以明确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的差异。最终,通过对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及阶段特征的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兴起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经历了截然不同的建设历程。美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作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兴起于战争年代,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成为了其建设初衷。先后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且过程中出现了两次较大的争议。实验室的发展紧密围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展开,进行学科建设的布局与前沿科学领域的探索,尤其是美苏冷战时期,持续增加的军费资助为实验室的研究发展印上了明显的军事化色彩。相较而言,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发展建设起步较晚,与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基本同步,基本依托重点高校及各部门进行运行管理,以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工程类学科研究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艰难的起步后,实验室的发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推进走向市场化协同创新的道路,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服务,在发展方面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2)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中的特色及管理经验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建设运行上既有共同的经验又各具特色。通过对中美典型国家级实验室的建设特征进行分析,作者发现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制度体制、建设定位、资源要素、运行模式及科研合作方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中美两国实验室的兴起处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两国在科技、经济等发展阶段上处于不同节点,形成了美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定位于人类终极科学问题的探索,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主要还是定位在满足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层面。两国不同的制度体制也形成了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美国强调以市场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为辅,实验室体系的发展以“自下而上”科技决策体系为主;中国更强调决策主体集中,注重政府的政策引导,实验室多以执行上级科技政策为主。此外,两国实验室在科研经费的预算及拨付制度、实验室的监管主体及实验室主任的选聘与权责方面也都存在着显着差异。(3)回答了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在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方面的科研实力问题。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在科研实力方面各有优势,美国在多个方面保持着相对优势,我国在论文产出方面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产出数量的比较上,中国无论是在产出总量还是发展增速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且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中美论文产出特征进行分析,发现作者数量为5人及以上为中美论文产出的最主要合作方式;中国论文产出受参与单位的数量作用不显着,当有国内基金参与资助时会显着提高两国实验室的发文量。在基于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比较上,在中美两国间实验室的合作论文方面,美国的主导地位高于中国;在中美实验室参与国际合作论文方面,中国的主导地位强于美国;在中美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的特征方面,论文流向国内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正向影响;资助基金数量及资助基金类别为“无国内基金参与”时对中美国际合作论文的主导地位均有负向影响。在基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比较上,美国在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方面的影响力均强于中国;在论文影响力的特征方面,中美高被引论文影响力均受到作者数量、出版时间、资助基金数量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者数量、资助基金数量等对中国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作用程度大于对美国的影响。本研究的创新点可以概括地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对以国家级实验室为代表的科研机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强国,拥有雄厚的资本及一流的人才储备,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成为了其科技研发的排头兵,也成为了国家科技创新力量的坚实保障。联邦国家实验室体系至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卓有成效的管理经验,拥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及其规律,进而探索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为突破美国科技封锁,探索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及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很有价值。(2)拓展了文献计量学理论在科技评价中的应用与实践。国家级实验室是进行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工作的重要科研机构。科技论文是体现国家或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反映国家或科研机构科研实力的主要方面。本文基于ESI及JCR等数据库,以高被引论文为视角,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指导,通过对中美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进行量化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两国国家级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及差异水平,对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体系的成效进行了检验。另一方面,文献计量学理论以科技论文及各种文献数据特征为研究对象,可以实现对国家或地区、科研机构、学者等学科结构、产出数量、影响力变化等科研动态的科学评价,对于两国实验室科技论文产出及其深层次因素及规律进行探讨,在填补对国家级实验室定量化研究空白的基础上,逐渐丰富我国国家级实验室科研评价体系,以便指导政策实践。(3)为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深化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丰富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概念,指导政府科技政策的实施与制度创新,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以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中国国家级实验室体系根植于独有的政治、文化背景,在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着独有的现实困境与发展难题。在深入研究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不照搬照抄美国模式,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方向,结合有益经验探索中国模式,缩小与先进水平的实力差距,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张威峰[2](2021)在《科技产业园空间模糊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技产业园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区不合理、空间设计不灵活、园区与城市融合度低、建筑空间功能单一等问题。研发办公人员作为科技产业园的主要使用者,是推动科技产业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为其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尤为重要。功能单一的封闭空间已不能满足研发办公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求,迫切需要功能多样、开放共享的复合空间。与此同时,现代建筑思潮受到时代影响涌现出许多新的设计理念,模糊性设计就是其中一种。通过设计模糊性空间,可以满足使用人群多样的行为需求和空间需求。把模糊性设计理念引入科技产业园中一方面解决了园区与城市脱离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研发办公人员需求多样性与空间确定性的矛盾。本文通过对66个科技产业案例图解分析,从园区和单体建筑两个层面归纳总结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策略。本文第一章梳理科技产业园和模糊性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分析科技产业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模糊性设计在科技产业园中的应用价值。第三章分析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的影响因素,总结科技产业园在园区和单体建筑两个层面上模糊性设计的表现形式,提出整体连续、功能混合、空间开放、生态共享、人本主义五项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原则。第四章对66个科技产业园案例图解分析,从建筑群体布局、交通体系、景观体系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园区空间布局方式,并从园区边界空间、园区功能布局、园区路径三个层面提出模糊性设计策略。第五章从建筑形体、建筑材质、功能组织方式和交通组织方式四个方面对园区单体建筑中的研发办公建筑进行设计解析,并从建筑外界面、建筑功能空间、建筑交通空间三个层面提出单体建筑模糊性设计策略。第六章对参与过的某科技产业园进行模糊性实践设计,作为研究成果的实践检验。最后是本文对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的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的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理念是对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理论的补充,为当前科技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王少君[3](2021)在《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文中指出一、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初露峥嵘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且是国际经济竞争的战略性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为我国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工作定下基调。

席风硕[4](2021)在《金属辅助刻蚀强化去除工业硅中杂质及制备多孔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硅材料因其独特物性、储量丰富且制造工艺成熟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光伏新能源及锂电储能领域。然而,硅中存在的杂质不仅会影响硅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也将对锂电池的安全性造成严重威胁;此外,硅的半导体属性(低导电性)、体积膨胀效应等问题也给其在锂电池领域的应用带来巨大挑战。基于此,本论文提出采用廉价工业硅为研究对象,利用金属辅助化学刻蚀(MACE)技术与传统湿法冶金提纯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工业硅中杂质湿法强化去除、多孔结构调控(缓解体积膨胀)和纳米金属粒子可控引入(增强电导)之目的,旨在一步解决廉价工业硅源用于高性能锂电硅负极所面临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工业硅中金属杂质主要以合金相形式偏析于晶界处,Fe、Al是工业硅中最主要的杂质并且与其他杂质伴生存在,其中杂质Fe主要以化合物Si3Al3Fe2和Fe Si2的形式存在,杂质Al主要以Si3Al3Fe2存在。(2)鉴于两步MACE工艺复杂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连续MACE方法并系统研究MACE过程各参数对工业硅中多孔结构调控和杂质脱除的影响规律。获得较适宜的纳米银辅助化学刻蚀(Ag ACE)实验条件为:刻蚀时间2h,Ag NO3浓度为10m M,H2O2浓度为0.5M,HF浓度为4.6M,硅粉粒径为106~150μm,温度25℃;适宜的纳米铜辅助化学刻蚀(Cu ACE)实验条件为:刻蚀时间2h,Cu(NO3)2浓度为40m M,H2O2浓度为0.5M,HF浓度为3.45 M,硅粉粒径为150~180μm,温度25℃。(3)Cu ACE方法能够更为有效地去除难溶金属杂质Ca,而对非金属杂质B和P去除效果的提升相对有限。Ag ACE方法对于强化去除工业硅中非金属杂质B和P效果显着,基于裂化收缩模型(Cracking Shrinking Model),B和P的Ag ACE浸出动力学行为受界面迁移和固体产物层内扩散共同控制,其中固体产物层内扩散过程起决定作用。(4)引入快速热处理和超声外场条件能够有效强化MACE制备多孔硅中各杂质的深度去除,对难溶非金属杂质B的作用最为显着,B的去除率最高可达76.07%。经过超声外场和快速热处理协同酸洗处理后,成功获得纯度为99.995%的高纯多孔硅粉。(5)采用量子化学软件Materials Studio(MS)构建了反应模型,揭示了MACE体系中各离子与工业硅中主要杂质Fe、Al、B、P的相互作用,为MACE强化去除硅中主要杂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6)基于Cu ACE方法对工业硅的特殊化学破裂效应,获得了粒径50~300 nm的纳米硅粉。进一步结合Ag ACE方法在纳米硅粉上引入多孔结构并选择性保留纳米银颗粒,成功制备了多孔硅/纳米银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中,纳米银颗粒有效嵌入多孔硅中,其尺寸分布为5~10 nm。工业硅料经过处理后各主要杂质被有效去除,其中杂质Fe、Ni、Co、Zn、Cr、Cu含量均已达到锂电硅碳负极国家标准GB/T 33827—2020(试行)。(7)多孔硅/纳米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密度1A g-1条件下表现出3095 m A h g-1的首次高放电容量,首次库伦效率高达89.09%,循环50圈后仍能保持1930 m A h g-1。此外,多孔硅/纳米银复合材料还展现出了较为优异的倍率性能,当进行充分充放电测试后再返回0.1 A g-1,其可逆容量可以迅速返回到2660 m A h g-1。经过电流密度1A g-1下100次充放电,多孔硅/纳米银复合材料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结构完整性,实现了廉价工业硅源制备硅基负极材料的较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MACE强化去除工业硅中杂质和制备多孔硅的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有望为开发新一代低成本高品质多孔硅材料在新能源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王宏亮[5](2021)在《典型复杂氧化物薄膜原子尺度的界面精细结构与生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由于丰富的物理内涵与潜在的应用价值,复杂氧化物薄膜在近几十年来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话题,并随着合成技术的进步而产生丰富多样的结构构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就是一种可以提供高分辨率表征手段的强有力的研究工具,能够在多个维度对材料进行解析,并可以在原子尺度上提供材料的结构信息。本学位论文通过透射电子显微术,系统地研究了几种典型的复杂氧化物薄膜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原子尺度的界面精细结构,并获得如下主要结论:系统研究了在SrTiO3衬底(001)晶面上生长的自组装Nb:SrTiO3(NbSTO)-Au复合薄膜。结果表明,薄膜外延生长在SrTiO3衬底上,具有良好的结晶性。在薄膜中,Au随着含量的不同,以柱状或颗粒状镶嵌在NbSTO基体中,Au和NbSTO基体为“立方-立方”取向关系。利用原子尺度的高角环形暗场(HAADF-STEM)技术研究了薄膜系统中的NbSTO-Au异质界面,其界面原子连接方式为[SrO-Ti/NbO]NbSTO-[Au]Au。基于结构分析我们给出了 NbSTO-Au复合薄膜的生长机理,在这种贵金属-氧化物体系中,异质界面的弹性能和表/界面能是影响Au纳米结构在NbSTO基体中生长的决定因素。通过控制Au与NbSTO之间的比例,可以在纳米复合体系中实现Au纳米结构的可控性,从而调控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通过脉冲激光沉积在SrTiO3衬底(001)晶面上制备了 La0.7Sr0.3MnO3(LSMO)-SrIrO3(SIO)超晶格薄膜,透射电镜结果表明薄膜具有高度外延性和设计周期性。几何相位分析和定量晶格测量表明,外延应力在决定LSMO/SIO超晶格的厚度梯度生长模式中起主要作用。通过球差校正透射电镜HAADF-STEM技术,确定了沿生长方向LSMO/SIO的界面结构为SrO-IrO2-(La)SrO-MnO2。此外,通过原子尺度能谱分析我们观察到了界面处的元素掺杂,通过定量电子能量损失谱分析,我们确定了界面元素掺杂对LSMO层Mn价态的影响。通过扫描透射环形明场(ABF-STEM)像直接观察了超晶格的氧八面体中氧离子的位移,这导致氧八面体的不对称旋转,并且氧八面体在界面处存在的较弱的耦合。我们的工作对于解释自旋-轨道耦合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性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通过原子尺度HAADF-STEM图像的定量技术,对钕(Nd)掺杂的BiFeO3(BNFO)薄膜的原子结构和铁电极化构型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结果表明,在BNFO基体内部为向下极化,而靠近薄膜表面区域我们发现了不同于基体的电畴区域,在这些区域为向上的极化布局,由水平方向的71°带电畴壁,与之相连的纳米畴和相关的连接组成。纳米畴可分为水平和垂直方向,这种纳米畴的形成可以避免直接的71°“头-头”的极化布局,从而减低总体能量。此外,通过单胞尺度的应力、极化矢量图和相关分析,我们揭示了在畴壁以及附近区域Nd掺杂的聚集现象。屏蔽表面束缚电荷和最小化畴壁能,是形成这种有趣复杂畴的决定因素。使用脉冲激光沉积在Al2O3衬底上合成了一种新型超晶格薄膜Bi3Mn2Ox(BMO),我们应用了原子尺度的HAADF-STEM和ABF-STEM成像技术,对BMO原子结构和界面精细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纯BMO相可以直接生长在Al2O3衬底上,BMO结构由两个[Bi303+δ]和[MnO]亚晶格交替堆垛组成,沿薄膜面外方向的周期为~13.1A,并且在面内方向存在普遍的亚晶格位移。BMO薄膜中存在与取向相对应的三种畴,分别对应面内旋转0°,90°和180°,这可以平衡新结构形成所产生的应力。新的BMO薄膜的设计和制备,对于探索新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层状氧化物具有重要意义。

罗梦婕[6](2020)在《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早期的科技产业园多将产业聚集作为为主要功能,忽视了自身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产城分离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诸多问题。产城融合理念为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国内科技产业园纷纷在此理念导向下进行转型升级。科技产业园开始承担起除了产业活动以外的多项职能与使命,呈现出复合化发展的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产城融合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及科技产业园自身的复杂性,很多园区存在着孤立封闭、功能配置失衡及空间形态单一等问题,针对性研究亟待展开。本文此为切入点,回应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转型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从产城融合与复合化设计两个关键点出发,通过调研访谈、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法,总结了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引入理论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展开复合化设计研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研究对象的规模、建设时间进行限定,并确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现状问题分析与理论平台构建,分析国内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出科技产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入理论构建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第三部分旨在解决问题,根据设计原则与目标,分别从城市和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复合化设计进行分层构建。第四部分为设计总结与实践运用,将前文的设计研究进行总结,并将研究结论运用到实践项目中,说明研究结论在具体设计中的可行性。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进行研究展望。本文在基础研究方面,构建了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在设计研究方面,通过从城市、园区规划两个层面对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展开研究:指出科技产业园需要结合城市的规划布局来进行复合设计,形成联动发展的产城关系;指出园区内部需要通过多功能的合理配置、多流线的合理组织、多空间的复合设计,形成多样、开放、交流、弹性的园区。希望本文所提出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科技产业园的转型发展有所助益。

李聪[7](2020)在《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备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役状态下的机械零部件通常受到多种工况的同时作用。传统的拉伸、弯曲、扭转等单一工况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手段已难以满足力学性能分析需求,制约了材料研发工艺的改进及装备的优化设计制造。与此同时,利用显微成像技术实现动态监测材料变形损伤的原位测试技术应运而生,为研究材料力学性能提供了崭新的方法。针对复杂工况下材料损伤机理和力学行为规律的研究需求,研制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装备,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焦点。在综述分析相关领域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论文开展了拉伸、扭转、弯曲和纳米压痕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备的设计分析。全文搭建了以试验需求为目标的设计架构,以试验理论、结构设计、误差分析与精度校准和试验验证为主线的研究体系,完成了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的原位试验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开展了力学性能试验与装备校准理论研究。综述了应用于复杂工况力学性能分析和测试装备校准相关的拉伸、扭转、弯曲和纳米压痕工况试验的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细观力学和原位监测技术的纳米压痕表征材料本构关系的研究方法。总结了工程材料在复杂工况下损伤理论和应力状态分析理论;并且为复杂工况应力状态分析提出了以应力三轴度为分析基础的,拉伸-扭转工况状态分数维量化表征的研究方法。(2)建立了面向试验工况需求和试验方法需求的设计目标。基于上述工况测试理论和提出的研究方法,确定了测试装备的试验工况需求为:拉伸、扭转、弯曲和纳米压痕单一工况,以及两种载荷下复杂工况的原位测试。测试装备期望实现的试验方法需求为:基于细观力学的本构关系纳米压痕分析和复杂工况状态的分数维表征分析。根据功能配置分析理论搭建了测试装备的测试需求的设计质量屋和“需求-结构”的关系矩阵,为测试装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总体要求。并且在个结构模块设计中绘制了功能结构树,清晰地阐述了结构原理。详细地分析了测试装备各模块的误差来源及产生原因,建立了误差分析表,为测试装备的精度校准提供依据。(3)开展了测试装备结构设计分析。根据“需求-结构”的关系矩阵分析获得的总体要求,并在借鉴国内外测试仪器/装置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完成了测试装备的结构设计。结合静强度仿真分析和模态分析技术,对数字化样机开展了动静态分析,验证了功能结构分析的合理性和测试装备的可靠性。(4)建立了拉伸、扭转、弯曲和纳米压痕模块的误差分析模型,并开展了精度校准研究。分析了机架柔度、设备同轴度等因素对测试装备精度的影响,通过测试装备误差模型研究,提高了测试装置后处理数据的精度。根据45号钢、Q235钢和6061铝的重复性试验结果可知,修正后的测试装置与商业化试验机数据吻合性较好,验证了修正算法的准确性。不同工况速率下的2024-T351铝的力学性能试验,验证了本测试装备在力学性能分析中的实用性。(5)开展了复杂工况下45号钢原位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交变扭转工况原位试验、不同试验参数下弯曲工况原位试验和拉伸-扭转-弯曲两两工况复合状态下的原位试验。复杂工况力学性能试验较传统的单一工况准静态试验更有效地模拟了服役状态下材料的受力状态。试验结论揭示了材料的力学性能是由材料组织、应力和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预拉伸应力和预扭转应力均能够降低材料的屈服强度;预拉伸应变能够降低材料的抗扭强度,预扭转应变能够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同时,细观力学分析与纳米压痕技术相结合的材料本构关系表征的分析,和工况维度的分数维量化分析,为复杂工况的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综上,本测试装备能够为服役状态下结构连接件、焊接件、包含加工残余应力等材料的力学测试和性能模拟分析提供有效的试验平台。因此,论文开展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备的设计分析与集成调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周琴[8](2020)在《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材料专利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先进材料,其中碳化物先进陶瓷材料具有高熔点、高强度、特殊的电、磁等优异性能,广泛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超高温、高真空等极端苛刻环境中得到使用,但是中国高品质碳化物先进陶瓷产能低下,致使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受到限制,研发碳化物先进陶瓷制品已迫在眉睫,从专利分析角度对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材料专利进行分析研究,对探明全球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技术信息,改变我国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的发展现状,指导我国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技术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可视化分析法、专利引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全球和中国的发展态势、重点创新主体等方面进行专利分析;其次,对热点材料C/SiC复合材料和SiC/SiC复合材料的技术功效、技术路线等进行分析;最后对重点创新主体赛峰集团进行专利引证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全球和中国专利分析来看,全球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处于增长态势,美国是研究最早的国家,日本、法国等国家紧随其后,近十多年来,中国是影响全球专利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构成可分为碳化物涂层、SiC增韧相、碳化物陶瓷以及碳化物陶瓷复合材料;就专利申请量而言,碳化物涂层和碳化物陶瓷复合材料是全球研究重点;全球技术来源国家主要为中国、美国和日本;国内主要技术创新地区主要集中在陕西、湖南、北京、江苏省市;我国的专利较多集中在技术改进和研发上,国外的专利较多集中在具体部件应用与改进上。(2)从热点材料C/SiC复合材料和SiC/SiC复合材料的专利分析来看,C/SiC复合材料改进的技术方向主要集中在工艺改进、基体改性以及界面改性上,近五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提高力学性能、耐高温性能、抗氧化性能、抗烧蚀性能方面,技术难点在于提高耐高温性能和抗氧化性能;SiC/SiC复合材料技术热点的改进主要集中在工艺改进和界面改进上,近五年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降低成本、简化工艺以及提高力学性能等方面,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是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3)从重点创新主体的专利引证分析来看,挖掘出赛峰集团在本领域的核心专利US5965266A,追踪到该项技术的发展源头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揭示了引证对象主要包括Carolyn Dry、通用电气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联合技术公司等,且存在竞争关系;自引证专利布局主要为从单对材料的保护发展到对具体部项的保护,对于碳化物陶瓷在涡轮机上的研究较为深入;最后通过引证网络分析了整个技术领域的技术扩散、延伸和发展情况。

兰筱琳[9](2020)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带一路”是陆海联动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一带一路”的陆海统筹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而贸易通道是陆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经络骨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将着眼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陆海均衡发展,既重视陆域和海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注重二者的互动衔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陆海交通运输网络效率、构筑“一带一路”跨区域经贸合作“快车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因此,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是“一带一路”陆海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就多次对包括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在内的多个“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枢纽节点进行参观考察并发表重要言论,充分肯定了这些港口对构建全球贸易网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就多项陆海贸易通道的建设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在2019年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也展出了“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相关图片。这些都充分说明,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中国,“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和战略价值。鉴于“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目前,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海洋观和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在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陆海经济联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特征、具体内容、作用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了统计学相关方法,以耦合协调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以GML指数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进行测度。此后,本文又以福建省“丝路海运”为案例,分析了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使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发展前景和演进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布局、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从耦合协调情况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无论在陆域、海域还是陆海综合方面,贸易通道的耦合协调情况都得到了显着改善,“一带一路”倡议使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更为均衡协调。从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呈现无效率状态,但近年来效率变化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对其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经历了增长期、波动期而后又回归增长期,各省份2018年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远高于2007年,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愈发有效率。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未来应遵循多层次多角度调整发展格局、扩展交汇试点与示范、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探索全球化的“中国方案”的联动发展思路,围绕港口展开功能布局,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

郭磊[10](2020)在《基于非晶纳米晶磁芯的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罹患心肌梗死(AMI)疾病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且相应的疾病死亡人口数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其中因疾病诊断与发现不及时所导致的患者死亡比率占据了50%以上。因此,AMI疾病的早期诊断技术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越来越多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物传感器技术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势在现代化的医学检测领域中展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在AMI疾病的诊断中,基于心肌标志物检测的生物传感器技术已成为相关疾病诊断的黄金标准,但截止到目前,临床上依赖的AMI疾病检测系统大多以商业化的大型仪器为主,这些技术设备虽然可靠有效,却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如:价格昂贵、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等,因此难以满足现代化医学领域对疾病进行即时诊断的需求。近年来,随着生命分析科学及材料科学的发展,结合磁性粒子免疫技术的磁生物传感器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成为了生物传感器技术中重要的研究分支之一。与传统的商业检测方法相比,磁生物传感器具有以下优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体积小、操作简单且检测快速等,这使得该项技术自诞生以来便在疾病标志物的即时检测领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在众多磁生物传感器中,微型磁通门生物传感器因其在灵敏度、可靠性及响应速度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而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青睐,并已见一些相关的研究报道。但截止到目前,有关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对微型磁通门器件本身抑或是其相应的生物检测系统的研究均尚不完善。鉴于此,本文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技术对微型化磁通门传感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并以心肌标志物为检测对象,结合磁性粒子免疫方法设计研发了基于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生物医学分析方法及其相应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并同时对该磁通门生物检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研究。本文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从磁通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出发,结合相应的电磁学理论,建立了一整套关于磁通门传感器的数学理论模型,并使用Magnet及Matlab等软件进行建模仿真,采用模型模拟的方法对影响传感器工作性能的诸多参数进行了仿真模拟。基于所得的仿真结果,对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一些基本结构参数进行了初步优化,并得到了相应的设计参数如下:激励及感应线圈的匝数为30~60匝;单匝线圈的宽度为40~60 um;线圈间的间隙宽度为40~50 um;磁芯长度为8~12 mm等。同时,结合具体的磁性材料参数及生物磁性粒子磁化模型,针对不同磁芯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的医学检测性能进行了模拟比较,并确定了以Fe基非晶材料作为传感器的磁芯材料。2.基于MEMS加工技术制造了不同布局结构及设计参数的全集成式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并对传感器的设计结构进行了更为细致的优化,得出了更佳的磁通门传感器设计方案。同时,通过Fe基非晶磁芯材料的热处理退火工艺,进一步对磁通门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提升。最终,得到了高性能的磁通门器件,其主要的性能参数如下:最大灵敏度超过1200 V/T;线性度方差高于0.99,线性范围接近0~1 m T;噪声值低于100 p T/Hz1/2。3.基于所研制的高性能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结合生物磁珠-抗体免疫技术及相应的心肌标志物检测方法研发了可用于心肌梗死疾病分析诊断的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表征。结果显示所研制的磁通门生物传感器具有很好的心肌标志物检测灵敏度,对于不同的心肌标志物而言,该传感器系统的检测限分别为0.25 ng/m L(CK-MB)、1 ng/m L(CRP)、50 pg/m L(c Tn I)及10 pg/m L(c Tn T),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强度与标志物浓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这表明该传感器系统在对心肌标志物进行灵敏检测的同时还能对样品的浓度进行估算。除此之外,所设计的传感器系统还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及良好的性能稳定性。这些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生物传感器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综合使用性能。4.在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了基于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并实现了基于该芯片系统的心肌标志物单目标检测及多目标联合检测等功能。结果显示该系统在保持了磁通门生物传感器高性能的基础上还具有使用效率高、操作便捷且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能够十分方便且高效的完成对相应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这些有益结果为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在医学分析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上海纳米科技的发展布局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纳米科技的发展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家级实验室
        2.1.2 国家重点实验室
        2.1.3 联邦国家实验室
    2.2 文献研究综述
        2.2.1 中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2 美国联邦国家实验室建设相关研究回顾
        2.2.3 文献研究回顾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协同创新理论
        2.3.2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2.3.3 文献计量学理论
        2.3.4 数据挖掘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研究
    3.1 中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1.1 萌芽起步阶段
        3.1.2 集中建设阶段
        3.1.3 快速发展阶段
        3.1.4 “中国特色发展”阶段
    3.2 美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研究
        3.2.1 快速起步阶段
        3.2.2 第一波争议阶段
        3.2.3 重整复苏阶段
        3.2.4 第二波争议阶段
        3.2.5 新时代发展阶段
    3.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比较与启示
        3.3.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一般规律
        3.3.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历程的主要差异
        3.3.3 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研究
    4.1 研究设计
        4.1.1 研究方法
        4.1.2 案例选取原则
        4.1.3 资料获取
        4.1.4 分析框架
    4.2 中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2.1 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2.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4.2.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4.2.4 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4.2.5 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美国典型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分析
        4.3.1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
        4.3.2 喷气推进实验室
        4.3.3 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
        4.3.4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4.3.5 林肯实验室
    4.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特征比较与启示
        4.4.1 制度体制的比较分析
        4.4.2 建设定位的比较分析
        4.4.3 资源要素的比较分析
        4.4.4 运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4.4.5 科研合作的比较分析
        4.4.6 启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科研实力比较研究
    5.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预处理
        5.1.1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来源
        5.1.2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处理流程
        5.1.3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规约
        5.1.4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数据清洗
        5.1.5 中美国家级实验室ESI高被引论文属性构造
        5.1.6 小结
    5.2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产出的科研实力比较
        5.2.1 高被引论文产出及变化情况比较
        5.2.2 高被引论文单因素产出特征比较
        5.2.3 基于关联规则的高被引论文多因素特征比较
        5.2.4 小结
    5.3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主导地位的科研实力比较
        5.3.1 两国间高被引论文合作情况比较
        5.3.2 中美参与国际合作的高被引论文主导情况比较
        5.3.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国际合作论文主导地位特征比较
        5.3.4 小结
    5.4 基于ESI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的科研实力比较
        5.4.1 高被引论文被引频次比较
        5.4.2 高被引论文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5.4.3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高被引论文影响力特征比较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统筹实验室体系顶层设计的安排
        6.1.1 强化政府战略规划,融入国家创新系统
        6.1.2 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引领学科交叉创新
        6.1.3 加强重大专项部署,支撑战略新兴产业
    6.2 积极推进实验室融入创新联合体建设
        6.2.1 以市场拉动需求,发挥龙头企业领军性作用
        6.2.2 以科研带动教学,发挥实验室平台教学功能
        6.2.3 以联合实现共享,发挥联合体协同创新优势
    6.3 努力推进实验室融入世界范围的步伐
        6.3.1 坚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持科技的自立自强
        6.3.2 打造国际化人才团队,构筑全球性人才高地
        6.3.3 参与全球化科技治理,提高实验室国际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科技产业园空间模糊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建设背景
        1.1.2 模糊性的建筑背景
        1.1.3 模糊性在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中的应用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的研究现状
        1.4.2 模糊性理论的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科技产业园和模糊性的理论综述
    2.1 科技产业园的综述
        2.1.1 科技产业园的概念
        2.1.2 科技产业园的类型
        2.1.3 科技产业园的特点
    2.2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1 国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2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3 我国科技产业园存在的问题
    2.3 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的理论基础
        2.3.1 园区整体设计的理论基础
        2.3.2 单体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
    2.4 模糊性的理论综述
        2.4.1 模糊性的概念
        2.4.2 模糊现象的多领域呈现
        2.4.3 建筑视角下的模糊性现象及特征
        2.4.4 模糊性设计在科技产业园中的应用价值
    2.5 本章小结
3 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的要素解析
    3.1 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的影响因素
        3.1.1 环境因素
        3.1.2 社会行为因素
    3.2 园区模糊性设计的表现形式
        3.2.1 园区边界的消隐
        3.2.2 园区功能的混合
        3.2.3 园区路径的不确定
    3.3 单体建筑模糊性设计的表现形式
        3.3.1 建筑界面的消解化
        3.3.2 功能空间的弹性化
        3.3.3 交通空间的复合化
    3.4 科技产业园模糊性设计原则
        3.4.1 整体连续原则
        3.4.2 功能混合原则
        3.4.3 空间开放原则
        3.4.4 生态共享原则
        3.4.5 人本主义原则
    3.5 本章小结
4 科技产业园区模糊性设计策略
    4.1 66 个科技产业园案例图解分析
    4.2 园区空间布局解析
        4.2.1 建筑群体布局
        4.2.2 交通体系
        4.2.3 景观体系
    4.3 园区边界空间模糊性设计策略
        4.3.1 园区边界的柔化过渡
        4.3.2 园区边界的虚化共享
        4.3.3 园区边界的异化识别
    4.4 园区功能布局模糊性设计策略
        4.4.1 园区功能组成及各功能间的关系
        4.4.2 水平维度功能混合
        4.4.3 竖向维度功能混合
    4.5 园区路径模糊性设计策略
        4.5.1 园区路径的立体化
        4.5.2 园区路径的维度渐变
        4.5.3 园区路径的异质介入
    4.6 本章小结
5 科技产业园单体建筑模糊性设计策略
    5.1 研发办公建筑设计解析
        5.1.1 建筑形体
        5.1.2 建筑材质
        5.1.3 功能组织方式
        5.1.4 交通组织方式
    5.2 建筑外界面模糊性设计策略
        5.2.1 建筑外界面的透明
        5.2.2 建筑外界面的形变
        5.2.3 建筑外界面的可移动
    5.3 建筑功能空间模糊性设计策略
        5.3.1 水平界面的消隐
        5.3.2 垂直界面的消隐
        5.3.3 功能的共时性复合
        5.3.4 功能的历时性转换
    5.4 建筑交通空间模糊性设计策略
        5.4.1 交通空间的节点复合
        5.4.2 交通空间的叙事流线
        5.4.3 交通空间的无方向性
    5.5 本章小结
6 实践设计—以某科技产业园为例
    6.1 项目概况
    6.2 园区模糊性设计
    6.3 单体建筑模糊性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图表来源
附录 B 66 个科技产业园案例空间布局解析
附录 C 某科技产业园方案图纸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初露峥嵘
二、推动集群建设,地方政府多措并举
三、增强服务水平,促进机构多管齐下

(4)金属辅助刻蚀强化去除工业硅中杂质及制备多孔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硅材料的制备及发展
        1.1.1 金属硅的生产
        1.1.2 金属硅的分类
        1.1.3 高纯硅的制备
    1.2 工业硅湿法冶金提纯研究现状
        1.2.1 工业硅的湿法冶金提纯机理
        1.2.2 氧化剂介入强化工业硅湿法提纯研究
        1.2.3 外场强化工业硅湿法提纯研究
        1.2.4 二次精炼结合湿法提纯强化工业硅提纯研究
        1.2.5 多孔结构引入强化工业硅湿法提纯研究
    1.3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概述及多孔硅应用
        1.3.1 硅基负极材料改性研究
        1.3.2 多孔硅的制备
    1.4 论文提出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工业硅杂质赋存及多孔结构引入选择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杂质在工业硅中赋存分布
        2.3.1 工业硅中杂质的赋存状态
        2.3.2 工业硅中杂质相的组成及规律
    2.4 工业硅多孔结构引入及除杂方法选择
        2.4.1 工业硅化学刻蚀法引入多孔结构
        2.4.2 工业硅金属辅助化学刻蚀法引入多孔结构
        2.4.3 不同刻蚀方法对工业硅中杂质相的影响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工业硅Ag ACE制备多孔硅及杂质去除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刻蚀条件对孔结构及主要金属杂质脱除的影响
        3.3.2 非金属杂质B、P的去除及其浸出动力学研究
        3.3.3 工业硅中杂质AgACE腐蚀行为及去除效果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CuACE制备多孔硅及强化去除硅中杂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4.2.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刻蚀条件对孔结构及杂质脱除的影响
        4.3.2 工业硅中杂质CuACE腐蚀行为及去除效果
        4.3.3 CuACE协同退火热处理强化去除硅中杂质
        4.3.4 CuACE协同超声外场制备高纯多孔硅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MACE强化去除硅中典型杂质Fe、Al、B、P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计算方法及模型
        5.2.1 计算方法
        5.2.2 计算模型
    5.3 计算结果与讨论
        5.3.1 不同刻蚀体系与硅中Fe的相互作用研究
        5.3.2 不同刻蚀体系与硅中Al、Fe的相互作用研究
        5.3.3 不同刻蚀体系与硅中B的相互作用研究
        5.3.4 不同刻蚀体系与硅中P的相互作用研究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多孔硅作为锂电高性能硅基负极的应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6.2.2 实验方法
        6.2.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工业硅CuACE化学破碎制备纳米硅粉
        6.3.2 工业硅电极材料的结构表征
        6.3.3 工业硅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6.4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和访学交流

(5)典型复杂氧化物薄膜原子尺度的界面精细结构与生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典型氧化物薄膜研究进展
        2.1.1 铁电材料简介
        2.1.2 多铁材料介绍
        2.1.3 过渡金属磁性超晶格薄膜
        2.1.4 金属-氧化物复合异质外延薄膜
        2.1.5 层状多铁外延薄膜
    2.2 氧化物薄膜制备方法
        2.2.1 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
        2.2.2 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
    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3.1 透射电镜成像
        2.3.2 高角环形暗场像(HAADF-STEM)
        2.3.3 环形明场像(ABF-STEM)
        2.3.4 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
        2.3.5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HRTEM)
3 实验方法及分析技术
    3.1 薄膜样品的制备
    3.2 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3.2.1 截面方向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3.2.2 平面方向透射电镜样品制备
        3.2.3 制备透射样品的主要设备
    3.3 课题所用透射电镜简介
4 NbSTO/Au纳米复合薄膜微观结构与光学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NbSTO/Au薄膜结构表征与分析
        4.3.2 薄膜的界面结构与生长机理
        4.3.3 NbSTO/Au薄膜的光吸收与催化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La_(0.7)Sr_(0.3)MnO_3/SrIrO_3磁性超晶格薄膜
    5.1 前言
    5.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薄膜微观形貌与取向关系
        5.3.2 薄膜结构与应力分析
        5.3.3 原子尺度的界面精细结构与电子结构
        5.3.4 LaAlO_3衬底上的LSMO/SIO超晶格结构
    5.4 本章小结
6 掺钕BiFeO_3薄膜中原子尺度的电畴结构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薄膜微观形貌与结构关系
        6.3.2 薄膜近表面电畴结构研究
        6.3.3 71°畴壁和倾斜畴壁原子尺度结构研究
        6.3.4 BNFO薄膜中电畴结构形成机理
    6.4 本章小结
7 自组装层状铋基氧化物原子尺度的结构研究
    7.1 前言
    7.2 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微观形貌与结构关系
        7.3.2 原子尺度界面及结构研究
        7.3.3 在BMO薄膜中的畴与生长机制研究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创新点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相关概念解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产城融合的研究
        1.3.2 关于科技产业园的研究
        1.3.3 现有研究总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与相关理论
    2.1 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1.1 国外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1.2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特征分析
        2.2.1 产城融合理念的特征解读
        2.2.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特征
    2.3 相关理论分析
        2.3.1 共生理论
        2.3.2 紧凑城市理论
        2.3.3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与设计目标
    3.1 国内科技产业园的现状问题
        3.1.1 调研对象选取与框架确立
        3.1.2 园区孤立封闭,与城市融合度较低
        3.1.3 功能配置失衡,难以满足产业发展
        3.1.4 街道形象单一,缺乏活力与特色
        3.1.5 空间形态单一,忽视人文关怀
    3.2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的必要性
        3.2.1 城市土地复合利用的要求
        3.2.2 园区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
        3.2.3 中小企业群体发展的要求
        3.2.4 人群多样化多层次的要求
    3.3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的复合化设计原则
        3.3.1 整体协同原则
        3.3.2 多样混合原则
        3.3.3 高效可达原则
        3.3.4 弹性适应原则
    3.4 基于现状问题的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目标
        3.4.1 园区与城市的融合互动:促进资源共享
        3.4.2 功能配置的复合化:满足多样需求
        3.4.3 交通组织的复合化:增加街道活力
        3.4.4 空间组织的复合化:关注人性体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设计
    4.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互动的构建基础
        4.1.1 从产城分离转向产城融合的园城关系
        4.1.2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产业空间更新的组成部分
        4.1.3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交通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
        4.1.4 科技产业园作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综合服务配套
    4.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选址互动
        4.2.1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分析
        4.2.2 科技产业园回归城市的方式
        4.2.3 科技产业园的选址策略
    4.3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交通的整合衔接
        4.3.1 使用人群的交通行为特征分析
        4.3.2 与城市交通站点的衔接分析
        4.3.3 与城市道路网络的整合设计
        4.3.4 与未来地铁站点的预接设计
    4.4 科技产业园与周边地块的融合共享
        4.4.1 科技产业园周边用地类型分析
        4.4.2 沿园区边界布置共享设施
        4.4.3 园区的适度开放与分区管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
    5.1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要素分析
        5.1.1 由单一产业园区转向综合型园区的规划布局
        5.1.2 科技产业园的功能要素分析
        5.1.3 科技产业园的内部交通要素分析
        5.1.4 科技产业园的空间要素分析
    5.2 科技产业园功能配置的复合化设计
        5.2.1 适应多种产业活动的产业功能配置
        5.2.2 构建宜业宜居园区的生活服务功能配置
        5.2.3 形成创新软环境的产业服务功能配置
        5.2.4 促进各类功能有机融合的多维复合
    5.3 科技产业园内部交通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5.3.1 高效分流的动态交通组织
        5.3.2 高效复合的静态交通布局
        5.3.3 整合多种功能的交通空间
    5.4 科技产业园空间组织的复合化设计
        5.4.1 适应不同规模企业的复合型产业空间
        5.4.2 适应人群多样使用的复合型服务空间
        5.4.3 适应人群交往行为的复合型开放空间
        5.4.4 复合未来发展需求的分期开发模式
        5.4.5 复合文化要素的整体空间环境营造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
    6.1 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策略总结
        6.1.1 科技产业园与城市的融合互动策略总结
        6.1.2 科技产业园内部规划的复合化策略总结
    6.2 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设计实践
        6.2.1 项目概况及场地环境
        6.2.2 园区与城市融合互动的设计策略应用
        6.2.3 园区内部规划的复合化设计策略应用
    6.3 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实践应用的反思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科技产业园访谈录
附录三 案例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备设计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国内外现状
        1.2.1 单一工况力学性能测试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1.2.2 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技术国内外现状
        1.2.3 原位监测技术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与校准的试验理论
    2.1 力学性能试验理论分析
    2.2 单一工况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理论
        2.2.1 拉伸工况测试理论
        2.2.2 扭转工况测试理论
        2.2.3 弯曲工况测试理论
        2.2.4 纳米压痕原位分析理论
    2.3 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理论
        2.3.1 复杂工况下材料损伤理论
        2.3.2 复杂工况应力状态分析理论
        2.3.3 复杂工况分数维量化分析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测试装备结构设计分析
    3.1 测试装备功能需求分析
        3.1.1 测试装备期望功能分析
        3.1.2 测试装备功能配置分析
    3.2 测试装备结构设计分析
        3.2.1 拉伸模块设计分析
        3.2.2 扭转模块设计分析
        3.2.3 弯曲模块设计分析
        3.2.4 纳米压痕及原位观测模块设计分析
    3.3 整机静动态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试装备误差分析与精度校准
    4.1 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备集成与误差分析
    4.2 拉伸模块误差分析与校准
        4.2.1 夹具同轴度误差分析
        4.2.2 滚珠丝杠柔度分析
        4.2.3 拉伸模块机架柔度分析
        4.2.4 拉伸模块性能分析
    4.3 扭转模块误差分析与校准
        4.3.1 扭转同轴度误差分析
        4.3.2 扭转模块机架柔度分析
        4.3.3 扭转模块性能分析
    4.4 弯曲模块误差分析与校准
        4.4.1 弯曲模块摩擦力分析
        4.4.2 弯曲模块机架柔度分析
        4.4.3 弯曲功能模块偏移量和跨距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分析
        4.4.4 弯曲模块性能分析
    4.5 纳米压痕模块误差分析与校准
        4.5.1 纳米压痕试验模块误差分析
        4.5.2 纳米压痕模块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典型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原位试验
    5.1 单一工况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
        5.1.1 交变扭转工况下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
        5.1.2 弯曲工况下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
        5.1.3 纳米压痕原位测试与拉伸原位测试对比分析
    5.2 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
        5.2.1 扭转预应力下材料拉伸力学性能原位测试
        5.2.2 预应力下材料弯曲力学性能原位测试
        5.2.3 拉伸-扭转复杂工况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与工况维度分析
        5.2.4 复杂工况力学性能原位测试结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8)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材料专利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专利分析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基本概述与数据处理
    2.1 专利分析概述
        2.1.1 相关研究的发展
        2.1.2 专利情报分析的方法
    2.2 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材料研究概述
        2.2.1 发展现状
        2.2.2 主要应用需求
    2.3 数据处理
        2.3.1 技术分解表
        2.3.2 专利数据的范围和处理
        2.3.3 相关事项和约定
3 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材料专利概况分析
    3.1 全球专利分析
        3.1.1 全球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3.1.2 技术来源国家分析
        3.1.3 专利技术构成分析
        3.1.4 创新主体分析
    3.2 中国专利分析
        3.2.1 中国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3.2.2 中国申请区域分析
        3.2.3 法律状态分析
        3.2.4 创新主体分析
    3.3 小结
4 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热点材料专利分析
    4.1 C/SiC复合材料专利分析
        4.1.1 C/SiC复合材料技术功效分析
        4.1.2 C/SiC复合材料技术发展脉络分析
        4.1.3 C/SiC复合材料重点专利分析
    4.2 SiC/SiC复合材料专利分析
        4.2.1 SiC/SiC复合材料技术功效分析
        4.2.2 SiC/SiC复合材料技术发展脉络分析
        4.2.3 SiC/SiC复合材料重点专利分析
    4.3 小结
5 重点创新主体的专利引证分析
    5.1 赛峰的专利引证情况分析
    5.2 赛峰的核心专利分析
        5.2.1 后向引证分析
        5.2.2 前向引证分析
    5.3 小结
6 总结与建议
    6.1 总结
        6.1.1 全球及中国专利分析结论
        6.1.2 热点材料分析结论
        6.1.3 重要创新主体分析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范围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综述
        二、陆海关系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六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与理论
    第一节 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一、贸易通道的内涵
        二、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第二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联动发展的内涵
        二、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三、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具体内容
        四、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作用机制
        五、推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
        二、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
        三、陆海经济联动的相关理论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
        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五、中巴经济走廊
        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第二节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一、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
        二、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
        三、北冰洋蓝色经济通道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建设情况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总体情况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情况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对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影响分析——以中欧班列为例
        一、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基于贸易强度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联系分析
        三、基于贸易潜力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分析
第三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评价模型设计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理论选择
        一、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二、理论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一、筛选依据
        二、实证指标体系构成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象
第四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指标体系和权重
        二、评价方法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效率评价
    第一节 评价方法
        一、变异系数法
        二、归一法
        三、GML指数模型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案例分析——以福建“丝路海运”为例
    第一节 “丝路海运”的构建意义
        一、深化港航合作,加速形成便捷高效物流网络
        二、务实陆海联动,无缝衔接“一带一路”贸易通道
        三、推出中国标准,优化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
        四、夯实合作基础,打造经贸投资新高地
    第二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践模式
        一、“港口+互联网”联动发展模式
        二、“港口+城市”联动发展模式
        三、“港口+港口”联动发展模式
        四、“港口+服务”联动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建设成效
        一、优化航线网络布局,组建“丝路海运联盟”
        二、推进陆海通道联动,延伸“丝路海运”物流链条
        三、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提升“丝路海运”营商环境
    第四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环境保障
        四、服务保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预测分析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预测
        一、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二、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沿线陆海贸易通道运输量预测
        三、基于预测结果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一、传统安全风险
        二、非传统安全风险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陆海贸易通道网络布局加快形成
        二、陆海贸易通道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三、陆海贸易通道结构更加合理
        四、陆海贸易通道配套设施协同建设
第八章 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经济地理重组和发展格局调整
        二、扩展陆海贸易通道交汇试点与示范
        三、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
        四、助力国内发展的同时拓展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功能布局
        一、以港口整合提升为重点,优化陆海贸易通道集疏运体系
        二、以临海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形成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增长极”
        三、以“港口+腹地”为纽带,打造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助推器”
        四、以港口规模效应、错位竞争为原则,扩大“一带一路”辐射作用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从国际维度来看
        二、从国内维度来看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投融资机制
        二、安全保障机制
        三、法律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基于非晶纳米晶磁芯的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传感器
        1.2.1 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简介
        1.2.2 生物传感器的主要种类
        1.2.3 磁生物传感器
    1.3 磁通门传感器的介绍
    1.4 微流控生物传感器系统
    1.5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型化磁通门传感器的理论计算与参数模拟
    2.1 磁通门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2 磁通门传感器理论模型的建立
        2.2.1 软磁材料磁芯的数学模型
        2.2.2 激励线圈模型的建立
        2.2.3 感应线圈模型的建立
    2.3 磁通门传感器的磁芯形状及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2.3.1 磁芯形状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3.2 磁芯结构参数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4 线圈参数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4.1 激励线圈参数对磁通门传感器输出信号强度的影响
        2.4.2 感应线圈参数对磁通门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2.5 磁芯材料的软磁特性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5.1 磁芯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5.2 磁芯材料的磁导率对磁通门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2.5.3 不同磁芯材料传感器间的性能比较
    2.6 磁通门传感器对生物磁性粒子进行检测的理论模型及模拟仿真
        2.6.1 超顺磁珠在外磁场下的磁化理论模型
        2.6.2 磁通门传感器对磁珠杂散场进行检测的理论建模
        2.6.3 不同磁芯材料的传感器对磁珠杂散场检测信号的模拟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磁通门传感器的制备加工与测试性能优化
    3.1 磁通门传感器的基本MEMS加工工艺
        3.1.1 Cr/Cu种子层的溅射工艺
        3.1.2 光刻显影工艺
        3.1.3 电镀工艺
        3.1.4 湿法刻蚀工艺
        3.1.5 干法刻蚀工艺
        3.1.6 聚酰亚胺支撑层工艺
        3.1.7 传感器磁芯的制作工艺
    3.2 基于铁基非晶软磁薄带的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制造流程
    3.3 不同结构参数的磁通门传感器的性能测试与比较
        3.3.1 不同布局结构传感器的激励效率模拟
        3.3.2 不同布局结构传感器的性能测试
    3.4 基于铁基非晶薄带的磁通门传感器的参数及性能优化
        3.4.1 微型磁通门传感器的磁芯宽度优化
        3.4.2 磁芯材料的退火工艺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心肌标志物检测研究
    4.1 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背景及其工作原理的简单介绍
    4.2 磁通门传感器对磁珠的检测
        4.2.1 生物样品的制备
        4.2.2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磁珠检测方法及结果
    4.3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心肌标志物检测方法及结论
        4.3.1 心肌标志物简介
        4.3.2 试验方案
        4.3.3 标志物检测过程中的免疫反应参数优化
        4.3.4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心肌标志物检测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MEMS微流控检测系统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磁通门生物传感器的微流控系统
        5.2.1 微流控芯片的设计方案
        5.2.2 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试剂
        5.2.3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与制造
    5.3 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微流控系统对心肌标志物的检测
        5.3.1 生物样品的制备
        5.3.2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标志物检测方法
        5.3.3 微流控芯片的使用性能表征
        5.3.4 心肌标志物的单目标检测结果
        5.3.5 基于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上海纳米科技的发展布局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比较视角的中美国家级实验室建设研究[D]. 李阳. 吉林大学, 2021(01)
  • [2]科技产业园空间模糊性设计研究[D]. 张威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J]. 王少君. 中国信息化, 2021(05)
  • [4]金属辅助刻蚀强化去除工业硅中杂质及制备多孔硅研究[D]. 席风硕.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典型复杂氧化物薄膜原子尺度的界面精细结构与生长机制研究[D]. 王宏亮.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6]产城融合背景下科技产业园复合化设计研究[D]. 罗梦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复杂工况材料力学性能原位测试装备设计与试验研究[D]. 李聪. 吉林大学, 2020(08)
  • [8]航空航天用碳化物先进陶瓷材料专利分析研究[D]. 周琴.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9]“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D]. 兰筱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10]基于非晶纳米晶磁芯的微型磁通门传感器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应用[D]. 郭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上海纳米科技发展布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