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农民公民化的最大动力源泉

劳务经济:农民公民化的最大动力源泉

一、劳务经济: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动力源(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萍[1](2014)在《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一直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并把解决农村问题放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稳定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实践可以证明,减少农民数量,向非农的产业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才能达到富裕农民的目的。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而发展劳务经济不仅能够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发展注入广大的动力支持,而且还能促进城乡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如此认识,笔者选定《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这个论题,其目的就是尝试揭开发展劳务经济与政府职能间的内在联系,为政府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开辟新路径。本文以人力资本理论和政府职能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整理方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劳务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对政府行为、劳务经济等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及采用的理论工具在本文的应用体现等,第二,在大量相关数据基础上,以河南省西华县发展劳务经济为例,分析西华县发展劳务经济取得的成效及现存问题,第三,政府在发展劳务经济中政府行为分析,第四,运用政府职能理论,从制度改革创新、完善政策体系、维护转移劳动力及留守老人、儿童的合法权益等几方面提出在发展劳务经济中完善我国政府行为的建议对策。

丁媛媛[2](2013)在《关于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引导和调节,于此同时,市场需求(包括国内消费需求与国内投资需求,以及出口这一外部需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回顾我国这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增长,长期以来都主要依靠出口、投资需求拉动,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相对不足。国家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外部的投资和需求的变化,导致投资和出口增长受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由此入手,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比较分析法、逻辑推演法等方法,首先,在分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内外需关系的发展基础上,论述了我国扩大外需政策向扩大内需政策的转变过程,指出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提出背景;其次,分析了我国内需的动力现状,从作为内需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国内投资需求和国内消费需求着手,层层分析,最终发现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间、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之间、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不协调既是我国内需的动力现状,又是导致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再次,从理论上的必要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论证了农民市民化是扩大内需的一条重要途径;最后,针对如何推进农民市民化,实现我国内需的扩大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使理论界从一个新的角度去思考扩大内需的途径,也可以对扩大内需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杨风[3](2009)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文中认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指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

杨风[4](2008)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研究》文中指出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教授曾经指出:“21世纪对世界影响最大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时期,其城市化发展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都意义深远。然而谈到城市化,人们所关注的往往集中于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改善城市环境,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的研究却不够深入细致。我认为,农民市民化涉及的一系列问题是当前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难点问题,更是理论和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火如荼的农民市民化“运动”如影随形,然而农民市民化绝非“户籍城市化”一转了之这么简单。进城后的农民需要的并不是一纸简单的身份认证,而是身份背后的权利共享、利益保障、文化融入、生活方式的适应等一系列转变,否则“户籍城市化”的农民就有被社会边缘化的危险——既不像市民,又不像农民。人口城市化是农民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农民市民化是人口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农民市民化理论是对人口城市化理论的深化和延化。由于科学发展观的迫切理论诉求,加上和谐社会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特别是随着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的凸现,迫切需要全面开展农民市民化研究。本文共分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陈述了本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对中外相关研究文献综合评述,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论文的写作思路和逻辑结构,总结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基本概念解析。阐释城市、城市化、人口城市化一般涵义的基础上,对本文中所涉及的人口城市化概念作了相关界定。在对“市民”及相关概念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市民”是长期生活在城市中,享有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权益,习惯于城市生活方式的人口。在中国,拥有城市有效户籍是享受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权利的前提,城市中的非农业人口是市民的主体。在我国,农民属于身份范畴,比较了农民、农业生产者、农业人口、农村人口之间的关系。本文指出,农民市民化是指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在地域、职业、身份、权利、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其间伴随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异化。按照发展阶段的不同,农民市民化可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农民市民化的初级阶段是指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不断由农村居住转变为城市居住,并获得市民身份和享有市民权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民不断由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因此,我把此过程称为农民的“城市居民化”过程,并籍此提出和阐述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研究应建立“农民城市居民化”的范畴和理论。“农民城市居民化”是进入城区或者城镇内的农民其市民化的“初级阶段”即“准市民化”;生活方式城市化和社会经济权益的一体化是进入城区或者城镇内的农民其市民化的“高级阶段”,即“完全市民化”;而城乡一体化,消灭城乡差别,则是人口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农民市民化的高级阶段是指在农民“城市居民化”基础上,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不断与市民相互融合的过程。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的农民市民化是进入城区或者城镇内的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不包括居住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或者按市建制属于行政区划内但不属于城镇城区户口的农业人口的市民化问题。第三章,着重从人口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探讨农民市民化问题。从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来看,人口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工业化是农民市民化的推动力,非农化是农民市民化的加速器;城市化是农民市民化的载体;城乡一体化,是农民市民化进程的终结。在此进程中,人口城市化是农民市民化的前提条件,是农民市民化的载体,而农民市民化是对人口城市化内涵的扩展,没有农民市民化就没有真正的人口城市化,没有社会的现代化。总之,农民市民化与人口城市化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农民进城所带来的问题以及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各种权益缺失问题做了考察和分析,包括就业机会、权益保障、子女受教育等权利问题。第四章,以“农民城市居民化”理论为支撑,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城市居民化”适度规模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农民城市居民化的主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分别从农业生产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资源环境状况、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城市就业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对农民城市居民化制约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应“适度城市居民化”的结论。并从适度人口论、城市适度规模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农民适度城市居民化的理论渊源。提出农民适度城市居民化应遵循五项原则:时间空间原则、可持续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分层转移原则;同时介绍了国外农民适度城市居民化的方法和措施。第五章,进一步运用“农民城市居民化”理论对目前我国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滞后与过度”农民城市居民化问题进行剖析和研究。系统分析了农民城市居民化滞后与过度发展对我国农村、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隐患。包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存在,“三农问题”长期难以得到解决,不利于土地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无益于社会稳定;农村高质量劳动力流失,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妇女、老人和儿童,农村养老问题凸显,农村男子成为婚姻挤压的牺牲品;城市贫困人口增多,城市资源短缺,城市环境污染加重。历史欠账是农民城市居民化滞后发展的历史根源,社会排斥是农民城市居民化滞后的现代根源。因为社会排斥是城市居民维护既得利益的途径,所以户籍制度改革仅仅是农民城市居民化的起点。第六章,着重研究农民市民化的高级阶段,即入城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问题。从生活方式城市化来看,农民市民化属于人口现代化范畴。本章考察了城乡生活方式冲突的外在表现,指出生活方式冲突制约了农民的城市性融入。鉴于异地城市化中的农民(指入住城镇的农民),其生活方式的改造是在城镇环境中(以城市生活方式为主体),经过较为短暂的冲突,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相对较快;而就地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其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在农村环境中(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体),经过较为漫长的调适,向城市生活方式靠拢,带有一定的不彻底性,所以“异地转化”更有益于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第七章,农民市民化发展路径。本章介绍了农民市民化的国外发展模式,如英国的强制性模式、美国的自由迁移模式、日本的人口城市化与农民非农化相结合模式;分析了农民市民化的系列障碍,包括:认识障碍、制度障碍、政策障碍、信息障碍、素质障碍、成本障碍、融入障碍;在农民市民化发展路径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指出各自的职责:政府需进行制度与机制创新,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定城市适度人口规模,培育农民市民化的有效载体;农民需提升自身市民化能力(包括人力资本存量与社会资本水平),市民需培育公平理念;公共组织应积极发挥中间作用,社区需创造和谐的城市融入环境。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第一、理论方面:1.市民概念的界定。本文所指“市民”是指生活在城市中,享有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种权益,习惯于城市生活方式的人口。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城市人口、城市居民与市民之间的关系。2.从人口城市化视角定义农民市民化。认为农民市民化是指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在地域、职业、身份、权利、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由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其间伴随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异化。按照发展阶段的不同,农民市民化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农民市民化的初级阶段是指在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不断由农村居住转变为城市居住,并获得市民身份和享有市民权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农民不断由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因此,此过程又称为农民的城市居民化。农民市民化的高级阶段是指农民在“城市居民化”基础上,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不断与市民相互融合的过程。此阶段以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为核心。农民市民化的高级阶段也称为“完全市民化”阶段。3.提出并阐述了农民城市居民化理论。以农民市民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为区分,划清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界限,既发展了适度城市化、健康城市化理论又解决了农民市民化适度规模等问题。从城市适度人口规模视角,探究农民城市居民化适度发展理论,提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探究了滞后与过度农民城市居民化对城乡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危害。第二、研究视角方面:在人口城市化背景下研究农民市民化;研究农民的“被动市民化”与“主动市民化”;探究农民城市居民化适度发展规模。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农民城市居民化问题上,中国长期以来身受滞后居民化之困,可随着人口城市化“大跃进”的出现,如火如荼的农民城市居民化运动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由此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基于农民城市居民化滞后与过度发展的弊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提出农民城市居民化应适度发展。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数据的获得性障碍,本文只是提出了农民市民化率、农民城市居民化率、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率衡量指标,没有进一步实证分析;未能构建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衡量指标体系;对农民城市居民化适度规模只是做了理论探讨,未有实证分析。

张洁,李大寨[5](2006)在《陕西省农村劳务产业发展新思路探讨》文中认为陕西省劳务经济发展在经历农民自发进城打工和政府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两个发展阶段后,现在已经进入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劳务产业建设新阶段。针对劳务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劳务产业运作机制问题、劳务产业链建设问题、劳务名优品牌问题和劳务产业城乡统筹问题,提出了加强劳务产业市场化建设,加强劳动力资源开发,制定全新的陕西劳务产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具体思路。

唐国芬[6](2006)在《从农民工到农民市民化的蜕变——兼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进程》文中提出本文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三个阶段,即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最终实现农民市民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阻碍我国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制约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进城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了若干对策思考。

肖海燕[7](2004)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从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的严峻的人口问题之一,它对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成为农业的发展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突破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且有助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还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推动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社会条件的剖析,指出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知识化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提出以“三化协调联动”为主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即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知识化提供能力支持,制度改革提供政策环境,并且从制度支持的角度提出了“三化协调联动”所需要的制度条件和政策环境。

李岳峰[8](2003)在《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上海浦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劳动力就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同时,劳动力过剩和隐形失业又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农业中,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也在农村。而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实际上就是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解决好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不但可以避免农业劳动力的资源浪费,而且能够避免引发其他许多社会问题,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问题。 江苏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但农村富余劳动力有1000多万。我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正由自发流动向组织化流动转变;就业出现了“一降二平三增”梯度转移模式。浦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它以优秀的投资环境、生活工作条件和社会环境,吸引大批企业投资,也提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乐园。在劳动力转移上,上海为提高劳动力素质实施了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出台了劳动力市场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推动了本市劳动力的就业,规范了劳动力市场体系。 本文从我省农村劳动力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现状、障碍因素、对策进行了分析,分析显着影响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江苏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转移层次不高、固化的二元结构、制度的制约、传统观念等障碍,影响了转移。提出要搞好开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构建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恢复迁徙自由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劳务输出合同、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改革、大力开辟劳动力就业渠道的建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一是引言;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三是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分析;四是江苏农村劳动力向上海浦东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五是进一步推进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王景新[9](2003)在《用“城乡统筹”的战略思想指导农村深化改革》文中提出 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又一次处在了历史的关节点上。“三农”问题已不单纯是一个涉及农业和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的局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我国现代化进程。就是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战略抉择,并将其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毫无疑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希望在改革。

张忠法,沈和[10](2003)在《劳务经济: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动力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务农走向务工经商,创造了劳务经济,不仅开辟了增加收入新渠道,而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新的亮点 准确把握当前劳务经济的内在特征、积极解决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问题,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对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意义十分重大。

二、劳务经济: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动力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劳务经济: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动力源(论文提纲范文)

(1)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引言
    (一)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综述
        2. 国外研究综述
    (三) 相关概念
        1. 农村劳务经济与劳务经济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劳务经济
        3. 政府行为
    (四) 研究的理论工具
        1. 人力资本理论
        2. 政府职能理论
    (五)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二、河南省西华县劳务经济发展概述
    (一) 西华县简介
    (二) 河南省西华县劳务经济发展状况
        1. 西华县劳务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
        2. 西华县劳务经济发展的中级阶段
        3. 西华县劳务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三) 西华县发展劳务经济取得的成效
        1. 促进了农民增收
        2. 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3. 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
        4. 促进了农村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5. 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 西华县发展劳务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农村劳动力的自身问题
        2. 政府组织管理工作落后
        3. 资金投入不足
        4.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5. 土地问题
        6. 制度问题
三、劳务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一) 西华县劳务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1. 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2. 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农民思想观念
        3.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务工人员的素质
        4. 加强基地建设,做好管理服务
        5. 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6. 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方服务
    (二) 劳务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1. 主导功能
        2. 引导功能
        3. 指导功能
        4. 倡导功能
四、劳务经济发展中完善我国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一) 正确区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各自职责
        1. 中央政府的职责
        2. 地方政府的职责
    (二) 深化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1. 进行合理的户籍制度改革
        2. 完善土地流转体制
    (三) 维护已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1. 完善地方法律法规,维护外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 把已转移的劳动力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3. 建立健全已转移劳动力自身的工会组织
五、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关于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问题提出及意义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二) 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三) 文献综述
        1. 扩大内需
        2. 农民市民化
一、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提出的背景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外需关系的发展
        1. 内需与外需的内涵界定
        2. 内需与外需的一般关系
        3. 我国内外需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 我国扩大外需政策向扩大内需政策的转变
        1. 国内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失衡
        2.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外部需求萎缩
        3. 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提出
二、我国内需的动力现状分析
    (一) 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不协调
        1. 投资率与消费率发展不协调
        2. 投资需求增长与消费需求增长不协调
    (二) 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不协调
    (三) 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不协调
        1.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发展不协调
        2.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更为突出
        3.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不协调
三、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一) 农民市民化内涵界定
        1. 农民的基本内涵
        2. 市民的基本内涵
        3. 农民市民化的基本内涵
    (二) 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分析
        1.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2. 农民市民化的必要性
    (三) 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1. 城镇需求的扩大
        2. 农村需求的扩大
四、推动农民市民化的政策措施
    (一) 改革户籍制度
        1. 逐步放宽农村户口向城市户口转变的准入机制
        2. 逐步形成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户籍管理体制
    (二) 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2. 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
        3.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三)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 努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2. 处理好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
    (四) 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1. 界定农村土地产权
        2. 完善相关的土地立法
    (五) 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1. 拓展城镇的就业空间
        2. 提升城镇的容纳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农民与市民的研究
二、对农民市民化界定的研究
三、对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关系的研究
四、对农民市民化意义的研究
五、对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的研究
六、对农民市民化障碍的研究
七、对农民市民化发展路径的研究
八、对农民市民化社会角色转换的研究
九、对农民市民化适度规模的研究

(4)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民与市民的涵义
        1.2.2 农民市民化的界定
        1.2.3 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关系研究
        1.2.4 农民市民化意义研究
        1.2.5 农民市民化动力机制研究
        1.2.6 农民市民化障碍研究
        1.2.7 农民市民化发展路径研究
        1.2.8 农民市民化的角色转变研究
        1.2.9 农民(工)市民化适度规模研究
    1.3 论文基本思路、逻辑结构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2. 基本概念解析
    2.1 城市、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
        2.1.1 城市
        2.1.2 城市化
        2.1.3 人口城市化
    2.2 市民
        2.2.1 市民的涵义
        2.2.2 市民、城市人口、城市居民、非农业人口比较
    2.3 农民
        2.3.1 农民属于身份范畴还是职业范畴
        2.3.2 农民、农业生产者、农业人口、农村人口比较
    2.4 农民市民化
        2.4.1 农民市民化、农民城市居民化、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
        2.4.2 农民市民化的量度
3. 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
    3.1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3.1.1 社会分工是城市产生的前提
        3.1.2 工业革命是城市发展的推动力
        3.1.3 城市是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
    3.2 人口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3.2.1 人口城市化的世界发展规律
        3.2.2 人口城市化的动因
    3.3 农民市民化与人口城市化
        3.3.1 农民市民化的机制
        3.3.2 农民市民化与人口城市化的辩证关系
    3.4 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
        3.4.1 农民进城所带来的问题
        3.4.2 农民市民化中的问题
4. 农民城市居民化适度规模研究
    4.1 农民城市居民化的主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
        4.1.1 农民城市居民化的主客观条件
        4.1.2 农民城市居民化的制约因素
    4.2 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适度城市居民化
        4.2.1 农民适度城市居民化理论渊源
        4.2.2 农民适度城市居民化原则
    4.3 农民城市居民化适度发展的国际经验
        4.3.1 美国变更移民法
        4.3.2 法国控制与发展并重
        4.3.3 日本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5. 滞后与过度农民城市居民化
    5.1 农民城市居民化滞后发展
        5.1.1 农民城市居民化滞后发展的表征
        5.1.2 农民城市居民化滞后发展引发的问题
        5.1.3 农民城市居民化滞后发展的缘由
    5.2 农民城市居民化过度发展
        5.2.1 国际视野下的农民城市居民化过度发展
        5.2.2 农民城市居民化过度发展给城乡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隐患
6. 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
    6.1 生活方式城市化
        6.1.1 城市生活方式
        6.1.2 生活方式冲突制约农民城市性融入
    6.2 就地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
        6.2.1 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作用
        6.2.2 就地城市化与生活方式城市化
        6.2.3 异地城市化与生活方式城市化
7. 农民市民化发展路径
    7.1 农民市民化的国外发展模式
        7.1.1 英国的强制性模式
        7.1.2 美国的自由迁移模式
        7.1.3 日本的人口城市化与农民非农化相结合模式
    7.2 农民市民化的障碍
        7.2.1 认识障碍
        7.2.2 制度障碍
        7.2.3 政策障碍
        7.2.4 信息障碍
        7.2.5 素质障碍
        7.2.6 成本障碍
        7.2.7 融入障碍
    7.3 农民市民化的发展路径
        7.3.1 政府需进行改革与创新
        7.3.2 农民需提升自身市民化能力
        7.3.3 市民需培育公平理念
        7.3.4 公共组织需积极发挥中间作用
        7.3.5 社区需创造和谐的融入环境
结论与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6)从农民工到农民市民化的蜕变——兼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市民化与城市化
二、从农民工到农民市民化
    (一)农民工——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初始形态。
    (二)农民工到产业工人——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中间途径。
    (三)农民市民化——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终结形式
    三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实现农民市民化的难点
        (一)制度因素
        1. 户籍制度。
        2. 就业制度。
        3. 社会保障制度。
        (二)农民自身因素
        (三)其他因素。
四、推进农民市民化和城市化的若干对策思考
    (一)消除障碍性制度,加速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进程。
        1. 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2. 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3.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二)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进一步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创造条件。
        1. 加大对农村的人力资本积累。
        2.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认识。
    (三)其他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
        1.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形成“推—拉”机制。
        2. 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适度集中,带动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3. 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机构。

(7)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一、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变化态势和基本特征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总量变化态势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作用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条件
    (一) 工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
    (二)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基石
    (三) 农民知识化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
四、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探讨
    (一) “三化协调联动”是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
    (二) 实现“三化协调联动”应具备的制度条件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上海浦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的基本方法
    五、 本文的不足与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分析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
    三、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分析
    一、 江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测算
    二、 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
    三、 上海对外地劳动力的政策
    四、 上海浦东基本情况
    五、 江苏农村劳动力在上海浦东现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江苏农村劳动力向上海浦东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
    二、 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就业限制多
    三、 固化的二元结构
    四、 传统观念和意识
    五、 江苏通达驻沪业务部输送江苏劳动力到浦东的实证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进一步推进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建议
    一、 实施政府财政支出政策,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
    二、 构建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三、 加快制度创新
    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五、 完善劳务输出合同,探索劳务输出的新形式
    六、 大力开辟劳动力就业渠道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9)用“城乡统筹”的战略思想指导农村深化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一、突破“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系统相互支撑、弥补和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二、赋予和保护农民的产权,同时发展基层经济、政治民主,为新阶段农村改革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应当转移到农村,在壮大县域经济的旗帜下,加快农村中心城镇和村域经济发展

(10)劳务经济: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动力源(论文提纲范文)

一、劳务经济:架构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新格局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动向
    (一)农业及关联产业:劳务经济的新亮点。
    (二)乡镇企业改革改制:吸纳就业重振雄风,农民收入第二渠道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三)异地转移:逐渐成为劳务输出的主渠道,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为农民日益看好的第三条就业和增收渠道。
三、劳务经济形成了三大发展特征
    (一)转移层次越来越高,不断拓宽行业和产业链条,一大批能人完成了从农民向创业者的转变
    (二)形式越来越活,特色产业链条越拉越长,成为农民增收的最佳选择。
    (三)环境越来越优,政府良好服务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
四、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难点
    (一)信贷投入不足制约着转移载体的发展。
    (二)城镇的不合理规定制约着农民工权益的保障。
    (三)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制约着转移进程的加快。
    (四)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制约着转移结构的提升。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机构不健全制约着转移效率的提高。

四、劳务经济: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动力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劳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张一萍. 郑州大学, 2014(03)
  • [2]关于农民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的分析[D]. 丁媛媛. 首都师范大学, 2013(02)
  • [3]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 杨风.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3)
  • [4]人口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研究[D]. 杨风.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5]陕西省农村劳务产业发展新思路探讨[J]. 张洁,李大寨. 西北农业学报, 2006(06)
  • [6]从农民工到农民市民化的蜕变——兼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与城市化进程[J]. 唐国芬. 甘肃农业, 2006(10)
  • [7]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D]. 肖海燕. 河北大学, 2004(04)
  • [8]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上海浦东的研究[D]. 李岳峰. 南京农业大学, 2003(04)
  • [9]用“城乡统筹”的战略思想指导农村深化改革[J]. 王景新. 经济前沿, 2003(09)
  • [10]劳务经济:农民市民化的最大动力源[J]. 张忠法,沈和. 经济研究参考, 2003(05)

标签:;  ;  ;  ;  ;  

劳务经济:农民公民化的最大动力源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