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

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

一、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论文文献综述)

曾湘[1](2021)在《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蹦蝗属Sinopodisma Chang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秃蝗亚科Podisminae,全世界已知42种,我国已知40种。蹦蝗属近缘种之间在形态上的高度相似性给形态学分类造成了困难,该类群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清楚。蔡氏蹦蝗Sinopodisma tasii与黄山蹦蝗:Sinopodisma huangshana之间的关系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动物志中所描述的黄山蹦蝗与蔡氏蹦蝗的区别在于黄山蹦蝗雌性体表无眼后带,蔡氏蹦蝗有明显的黑色眼后带;蔡氏蹦蝗的雄性尾须顶端中央略凹,黄山蹦蝗雄性尾须顶端平截。但通过标本比对,发现两者形态上极为相近,黄山蹦蝗中有的雌性个体有着明显的眼后带,蔡氏蹦蝗中有的雌性个体无眼后带,两种蹦蝗同一种群的雄性个体尾须均存在显着的个体间变异,导致种间形态差异消失。本论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蹦蝗属8个种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并对每种蹦蝗序列进行了详细的注释与分析。结合蝗总科其他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系统发育关系和物种定界研究,探讨了蹦蝗属及黄山蹦蝗与蔡氏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完成蔡氏蹦蝗Sinopodisma tasii、黄山蹦蝗Sinopodisma huangshana、比氏蹦蝗:Sinopodisma pieli、湖南蹦蝗Sinopodisma hunnensis、小尾片蹦蝗Sinopodisma microfurcwla、喙尾蹦蝗 Sinopodisma rostellocerca、针尾蹦蝗Sinopodisma spinocerca、红股蹦蝗Sinopodisma rufofemoralis8个物种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注释分析,其线粒体全长在15674bp-15721bp之间。通过对8种蹦蝗线粒体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8种蹦蝗不论在碱基组成、基因间隔区和重叠区、蛋白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RNA基因和控制区都十分相似。(2)基于13个蛋白质基因和2个rRNA基因数据集构建的ML、BI、NJ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蹦蝗属的单系性没有得到支持。在蹦蝗属内,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均聚在一起。所有树中小蹦蝗属物种先聚为一支,落在蹦蝗属分支内,难以区分。(3)形态学上,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没有明显差异。遗传距离分析显示,蔡氏蹦蝗三个地理种群与黄山蹦蝗三个地理种群的的种群内与种群间遗传距离都很小,在黄山蹦蝗的汤口镇、九龙峰和牯牛降三个种群中,种群间平均遗传距离值均小于其中某个种群的种群内平均遗传距离,种群间成对遗传距离范围与单个种群的种群内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存在完全重叠的情况。在蔡氏蹦蝗的天目山、莫干山、龙塘山三个种群中,种群间成对遗传距离范围与单个种群的种群内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存在明显的重叠。蔡氏蹦蝗龙塘山种群与黄山蹦蝗三个种群的种群间成对遗传距离都完全落在蔡氏蹦蝗龙塘山种群的种群内成对遗传距离范围内。(4)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6个地理种群在单倍型网络图中呈混合状,不同种群间存在共享单倍型,而且存在黄山蹦蝗种内单倍型之间的突变步数大于与蔡氏蹦蝗种间单倍型的突变步数,或蔡氏蹦蝗种内单倍型之间的突变步数大于与黄山蹦蝗种间单倍型之间的突变步数的情况。这表明两种蹦蝗具有极其近缘的亲缘关系,在遗传学上没有显着差异。(5)基于COX1条形码序列的GMYC分析将蹦蝗属划分为4个OTUs,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被单独划分为一个OTUs。结合形态学、系统发育分析、物种定界分析信息,我们认为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应是同一物种,黄山蹦蝗是蔡氏蹦蝗的次异名。

卢迎春[2](2019)在《51种蝗虫基因组大小测定及进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因组大小(Genome Size)又称C值,指生物单倍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的DNA含量,是生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基因组大小变异一直受到生物学家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缺乏系统数据,很少系统地研究过昆虫基因组大小的变异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直翅目是昆虫纲中唯一基因组增大的类群,其扎实的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研究基础,为研究基因组大小的变异机制和生物学意义提供了良好的材料。蝗总科是蝗亚目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总科,其中许多蝗虫还是造成农林业重要灾害和经济损失的重要害虫,一直是昆虫学研究的重要类群。测定蝗总科昆虫的基因组大小,揭示蝗虫基因组大小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和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本研究使用流式细胞术,采用美洲大蠊、东亚飞蝗和雄性CB5L7小鼠三种不同的内部参照,测定了 51种蝗总科昆虫的基因组大小,测量或查阅资料获得蝗虫的体长数据,对蝗总科昆虫的基因组大小、雌雄两性间的差异、个体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已有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使用贝叶斯系统发育推论法构建了 51种蝗总科昆虫的系统树,在Mesquite中对基因组大小的祖先状态进行重建,并在R 3.5.2中利用系统发育比较法分析基因组大小的进化特征。最后,使用回归分析探究了基因组大小与体长的相关性。[结果]共测定了 51种蝗总科昆虫的基因组大小,包括斑腿蝗科(Catantopidae)15 种、网翅蝗科(Arcypteridae)8 种、斑翅蝗科(Oedipodidae)17种、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1种、癞蝗科(Pamphagidae)4种、剑角蝗科(Acrididae)3种和锥头蝗科(Pyrgomorphidae)3种。测定的蝗总科基因组大小变化范围从6.535pg到19.855pg,平均基因组大小为11.87pg,表明蝗虫具有较大的基因组。其中,斑腿蝗科的基因组大小变化范围大于其它六个科的蝗虫。分别比较了同一物种雌雄个体间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雌性个体的基因组大小均大于雄性个体。基因组大小的祖先状态重建表明蝗总科共同祖先基因组大小在9.517pg左右。在基因组大小的系统发育分析中发现基因组大小(λ=0.991,K=3.265)和体长(λ=0.974,K=0.739)都分别具有强烈的系统发育信号。但基因组大小和体长的回归分析未发现相关性。[结论]测定的51个蝗虫物种的基因组大小表明蝗总科蝗虫具有较大的基因组且变化范围较大:雄性个体的基因组均小于雌性个体,这可能与蝗虫XO型性别系统有关;基因组大小的祖先状态重建显示蝗总科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其基因组大小具有明显的扩增现象;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蝗虫基因组大小具有显着的系统发育依赖性,但与同样具有系统发育信号的体长特征没有显着相关性。

郝锡联,闻鸣,张雪,鲁莹,赵卓,任炳忠[3](2016)在《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研究(直翅目:蝗总科)》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常规压片法对网翅蝗科的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 Shiraki)、宽翅曲背蝗[Paracyptera microptera meridionalis(Ikonnikov)]及斑翅蝗科的赤翅蝗(Celes skalozubovi Adelung)和鼓翅皱膝蝗[Angaracris barabensis(Pall.)]4种具有鸣叫行为的蝗虫进行染色体核型研究。结果表明:4种蝗虫性别决定机制为XO型,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0+XO=21。斑翅蝗科2种蝗虫染色体数目:2n(♂)=22+XO=23。4种直翅目鸣虫的染色体核型在较高的分类阶元中彼此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差异性;同科的蝗虫体现较近的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存在较大的共性(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组式相同),然而在同一科下的不同属蝗虫间,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科间蝗虫的染色体组式、染色体绝对长度及相对长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蝗虫染色体的核型可用作科间、属间分类的依据。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的相似性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一致。

鲁莹[4](2012)在《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文中认为蝗总科是直翅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全世界有1万余种,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原和沙漠地区。蝗虫是典型的植食性昆虫,由于有些种类的翅长且个体较为强壮,具有迁飞能力,是重要的农林害虫。但由于其营养成分含量高,因此它也是重要的食用资源昆虫。蝗虫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在害虫防治和资源利用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有种是指在一个区域分布而其他区域没有分布的种类,其形成受生物地理历史过程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我国东北地区特有属种资源丰富,但鲜见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首先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名录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其分布也进行了记述。由于特有属种中绝大部分种类属于近缘种,在形态上极其相似不易区分。因此,本论文除了从外部形态学方面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的34种蝗虫进行研究之外,又从解剖学、细胞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对这34种蝗虫进行了较详尽的研究,以探讨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1.形态学方面本部分对采自东北地区的34种特有属种蝗虫的外部形态进行了描述并进行传统分类,在采集过程中得到2新种——鳞翅跃度蝗和狭额跃度蝗,其中鳞翅跃度蝗已发表在Entomologica Fennica上。采用了夏凯龄(1985)等以印象初(1982)系统为基础,做了修改的用于编写的中国蝗总科志系统,把蝗总科分为8个科。研究结果如下。本论文研究的34种蝗虫隶属于3科9属,分别是:①斑腿蝗科Catantopidae:无翅蝗属Zubovskia Dov.–Zap;安秃蝗属Anapodisma Dovnar-Zapolskii;翘尾蝗属Primnoa Fischer-Waldheim;秃蝗属Podisma Berthold;玛蝗属Miramella Dovnar-Zapolskii;②网翅蝗科Arcypteridae:跃度蝗属Podismopsis Zubovski;③剑角蝗科Acrididae:绿洲蝗属Chrysochraon Fisch;迷蝗属Confusacris Yin et Li;鸣蝗属Mongolotettix Rehn。2.解剖学方面本部分实验运用生理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对25种特有属种蝗虫的消化道外部形态、前胃以及贲门的内部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蝗虫消化道前肠、中肠、后肠,以及前肠的嗉囊、前胃、胃盲囊及贲门的各部分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蝗虫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个部分,不同科、属、种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消化道各段长度的不同以及前肠的前胃和贲门的内部显微结构的差异。(2)对于蝗总科高级分类阶元:不同科间、属间消化道的内部与外部形态特征具有稳定的显着的差异,其可以作为不同科、属间的分类依据。(3)对于蝗总科低级分类阶元:由于本实验选取的蝗虫种类亲缘关系较近,同属不同种的蝗虫在消化道外部以及内部显微结构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但即便如此,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对同属不同种间的鉴定仍然可以起到辅助作用。(4)蝗虫消化道的形态结构是其对植物长期选择和适应的结果,换句话说,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蝗虫的食性具有紧密的相互关系,对这种相互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为分析不同种类蝗虫的食性提供基础资料,还对蝗害的防治有帮助。(5)聚类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聚类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细胞学方面本部分试验运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对2科6属18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利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同时制作了其核型模式图。(1)蝗虫的性别决定机制均为XX♀/X0♂,斑腿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23或21,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网翅蝗科染色体数目为2n(♂)=17,第一至第三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都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所研究的斑腿蝗科中的无翅蝗属、翘尾蝗属、秃蝗属、玛蝗属以及安秃蝗属均为丧失飞行能力的属,它们的染色体核型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可能与其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都适应了相似的外部环境有关。(3)染色体核型在蝗总科昆虫高级分类阶元中具有十分稳定的差异性,可作为鉴定不同科及属间蝗虫的一个分类依据。(4)由于同属不同种的蝗虫亲缘关系较近,染色体核型存在一定的共性,但种间也存在染色体组式、染色大小及相对长度不同,性染色体类型不同等差异。研究的属内蝗虫种类越多,这种差异表现得就越明显,因此染色体核型也可作为种间的分类指标。(5)染色体核型的近似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形态分类结果相吻合,二者存在正态相关关系,或者说核型进化与形态进化是平行的。4.分子生物学方面本部分实验提取了蝗总科昆虫26种昆虫基因组总DNA。采用2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DNA序列,获得长度为492bp的Cytb基因序列21条,420bp长度的16SrDNA序列23条;使用DNASTAR、DNAMAN、DNAsp5和MEGA5.05软件对DNA序列的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碱基替换及遗传距离进行了分析;采用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最大简约法(MP)和贝叶斯法对分别对Cytb和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了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在此基础上联合2段基因数据集同样利用4种建树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如下。(1)Cytb(492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3%、32.4%、16.0%、11.3%。A+T平均含量较高,为72.7%,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7.3%。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5.0%,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4.2%,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8.6%。16SrDNA(420bp)基因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4%、37.9%、17.5%、11.2%。A+T平均含量较高,为71.3%,而G+C的平均含量仅为28.7%。其中密码子第一位点A+T平均含量为72.1%,第二位点A+T平均含量为68.1%,第三位点A+T平均含量最高,为72.9%。Cytb基因序列与16SrDNA基因序列中的A+T和G+C含量相似。2种线粒体基因片段碱基组成均表现出明显的A+T组成偏向性。(2)21条蝗总科昆虫Cytb基因序列中,核苷酸替代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1.29。转换的平均数高于颠换的平均数。密码子不同位点的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存在差异。密码子第二位点的R值明显高于第一位点和第三位点的R值,密码子第三位点的转换和颠换的频率都比第一位点的和第二位点的高。23条蝗总科昆虫16SrDNA基因序列的颠换数略大于转换数,转换数与颠换数的比值(R)的平均值为0.9,与Cytb基因之间存在差异。转换以A-G为主(7),颠换以T-A为主(10),这一点与Cytb基因的相似。(3)用P距离与R值作图发现P距离与R值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依赖性的,这种距离依赖性的R值是昆虫线粒体DNA的典型特征,即随着P距离的增大,R值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4)采用4种方法对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构建NJ、MP、ML、贝叶斯树,比较Cytb与16SrDNA单个基因及联合2个基因所建的树,虽然个别属种的聚类结果存在出入,但各建树结果仍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并且联合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较单个基因建的树的各分支的支持率显着提高。(5)单个基因建树与联合建树的结果均支持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为非单系群的结论,该结论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通过本研究,我们推测网翅蝗科跃度蝗属昆虫中,狭翅跃度蝗Podismopsisangustipennis、长须跃度蝗Podismopsis dolichocerca、土门岭跃度蝗Podismopsistumenlingensis与牡丹江跃度蝗Podismopsis mudanjiangensis是同种异名。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扫描电镜技术、染色体常规压片法和DNA测序等现代分类手段对东北地区特有属种部分种类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虽然个别种类在种属上的分类与形态分类略有出入,但大体上与传统的形态分类结果一致。同时,我们还发现应用现代分类手段有助于区分近缘种类。现代分类学方法以其准确、直观、灵敏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分类手段的不足,尤其是对近源种的研究方面。但由于传统分类手段具有直观性等优点,也不可将其摒弃。将传统分类与现代分类手段相结合,是未来解决系统发育关系的一个趋势。

董丽君[5](2012)在《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文中指出蝗虫是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的统称,蝗总科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蝗亚目Caelifera。全世界记载蝗虫12000余种,我国有1200余种。蝗虫不仅是重要的农牧业害虫,有些种类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许多学者基于不同的观点从不同分类水平对蝗总科系统发育进行了探讨,但其科级分类一直存在争议。因此我们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蝗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期为进一步完善蝗总科分类系统提供一些分子证据。本研究测定了10种蝗虫的线粒体COⅠ、COⅡ和COⅢ基因全序列,利用MEGA5软件对序列进行碱基组成和变异、密码子和氨基酸使用频率、碱基替换和替换饱和性分析。同时从GenBank下载蝗总科22种蝗虫以及直翅目其它总科的5种外群的相关基因序列,使用MEGA和PAUP软件分别构建基于以上三个基因联合数据集的系统发育树,对蝗总科科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核酸序列碱基组成及变异:蝗总科昆虫的COⅠ、COⅡ和COⅢ基因序列中,COⅠ基因最为保守。3个基因保守性最高的是密码子第2位,占全部保守位点的50%以上,变异率最高的是密码子第3位。碱基组成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A+T的平均含量为68.5%-70.6%,COⅠ基因的密码子第3位点的A+T含量最高,达到86.2%。2、碱基替换: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碱基替换速率较高,3个基因全序列的转换数与颠换数总体上基本相等,平均R值为1。部分位点转换数大于颠换数,R大于1,也有的位点颠换数大于转换数,R小于1。但所有R值均远大于提供系统发育信息的临界值0.4。3个基因的转换均有饱和的趋势,而颠换均未达到饱和。3、密码子使用和氨基酸组成:COⅠ基因共使用503个密码子,COⅡ基因共使用226个密码子,COⅢ基因使用261个密码子。通过比对37种直翅目昆虫的COⅠ基因全序列,推断COⅠ基因起始密码子为ATGA、GTGA和ATGG等四联起始密码子。而COⅡ和COⅢ基因的起始密码子为ATG,3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均以TAA为主,也有TAG或单碱基T。3个基因在氨基酸组成上均有一定的偏向性,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等几种氨基酸含量明显偏高,而半胱氨酸、谷氨酸等含量明显较低。4、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通过NJ法和MP法,重建了蝗总科8科32种蝗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外群最先从树的根部分出,蝗总科为单系群,在蝗总科内只有斑翅蝗科、瘤锥蝗科、锥头蝗科和癞蝗科为单系群,斑腿蝗科、槌角蝗科、网翅蝗科和剑角蝗科均非单系群。斑翅蝗科为最进化的类群;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亲缘关系较近,与剑角蝗科一起构成蝗总科中较进化的类群;斑腿蝗科昆虫虽然没有聚为一支,但较集中的分布在蝗总科单系群的中部;癞蝗科是较原始的类群;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亲缘关系较近,为蝗总科最原始的类群。对系统树综合分析,推断蝗总科8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如下:(锥头蝗科+瘤锥蝗科)→癞蝗科→斑腿蝗科→(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斑翅蝗科。5、本研究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序列的碱基替换分析、替换饱和性分析以及系统发育分析,认为此3种基因的联合数据集可以用来分析蝗总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是比较有效的分子标记。

李鑫[6](2009)在《中国东北蝗虫部分种类染色体研究(蝗总科:斑腿蝗科 斑翅蝗科 癞蝗科)》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涉及蝗总科3科12属16种我国东北蝗虫,主要内容是对这些种类的染色体数目、类型、组式、C带带型、性染色体位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异染色质含量等分别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群的染色体性状进行一系列的比较,探讨其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路线。本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标本是我小组4人自我国东三省20余处地区(千山、二道白河、长白山、镜泊湖、梅河口、敦化、通化、集安、嫩江、五常、尚志、北安、五大连池、加格达奇、塔河、漠河等地)历时一个多月采集到的所有蝗虫中的一部分种类。本研究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以所有3科12属16种蝗虫为材料,采用压片法进行大量的玻片压制,采用BSG法对筛选出的玻片进行反复的染色体C带处理,再经由长时期的照片拍摄以及各项数据的测量工作,最终,整理出了每一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C带带纹的数量、分布及含量等各项重要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并作出了每一种蝗虫的染色体C带核型模式图。第二,翘尾蝗属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北部,是我国东北特有种。本研究对三种翘尾蝗的核型以及C带带型各项数据进行了比较。证实了三种昆虫作为同属昆虫的相似性。另外,从白纹翘尾蝗和宁安翘尾蝗的染色体组式相同等参数看出,白纹翘尾蝗和宁安翘尾蝗的亲缘关系较北极翘尾蝗更近。最后采用聚类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关系。第三,对无翅蝗属的柯氏无翅蝗和平尾无翅蝗的核型以及C带带型各项数据进行了比较。二者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各项数据显示,同时也存在显着的差别,甚至连染色体数目都不一致。虽然隶属于同一个属,但其二者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v第四,对稻蝗属的无齿稻蝗和小稻蝗的核型以及C带带型各项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二者在多项核型数据参数均完全一致,仅在C带带纹的数量和分布上有差别。说明二者的亲缘关系较近。第五,本研究还对斑腿蝗科内和斑翅蝗科内的属间作了一个比较。但是由于研究的种类不够,仅作了一个大致的描述,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方能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如,本次自东北采集到的所有标本,可供研究的所有12个属中,大部分属只研究了一个种。一个种显然不能代表整个属,所以无法作出十分接近事实的属间分析和比较。第六,对研究所涉及的三个科进行比较分析。发现:①斑腿蝗科昆虫的染色体数目大多为2n♂=23,个别种类出现2n♂=21的情况。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端部C带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居间C带。而在科内不同属之间,各类群的染色体C带带纹的各项参数存在明显差异。②斑翅蝗科昆虫的染色体数目都稳定在2n♂=23。染色体大多数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个别种类出现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仅发现端带,而没有发现居间带。和斑腿蝗科一样,在不同属之间,各类群的染色体C带带纹的各项参数存在明显差异。③对内蒙古笨蝗染色体核型的研究结果,证实了之前一些学者认为“癞蝗科大多数种类昆虫的染色体数目为2n♂=19”这一结论。④另外通过种种比较分析发现,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昆虫的亲缘关系较癞蝗科昆虫更加接近。

许姝娟[7](2009)在《东北蝗虫部分种类(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染色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分类学是利用细胞结构特别是染色体性状以区分生物有机体的分类分支学科。它主要是在显微水平研究有机体细胞的染色体形态结构和行为特征,以阐明种内、种间关系以及分类类群或分类阶元的演化机制。它将细胞学知识应用到分类学中,大大推动了经典分类学的发展,并为更深层次地研究分类提供了新的手段。从本质上讲细胞分类学就是利用染色体资料探讨分类学的问题,是一门细胞学、遗传学、分类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染色体的结构特征具有相对恒定性,通过对不同类群染色体数目、组型等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可揭示各类群的染色体结构差异,反映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路线。本文主要研究蝗总科3科4属12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比较不同种类的染色体性状,探讨其亲缘关系和系统演化路线,以充实蝗总科昆虫细胞学方面的基础资料。2007年7月至9月,在东北三省千山、长白山、镜泊湖、北安、嫩江、塔河、漠河等地进行了标本采集。采用压片法进行染色体玻片的制备,用BSG法对染色体进行C带处理。围绕这12种蝗虫及国内已发表过的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类进行不同层次的核型及C带带型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网翅蝗科染色体数目以2n(♂)=17为主,具有3对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组式以3对大型染色体、3对中型染色体、2对小型染色体为主,也有的种类2n(♂)=21;槌角蝗科2n(♂)=17最稳定,但也存在着2n(♂)=21、23;剑角蝗科染色体数目以2n(♂)=23最多,均为端或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三科蝗虫的性别决定机制都是XO型,都存在着丝粒C带带纹。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关系很近,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组式非常相似。剑角蝗科与这两个科的亲缘关系较远。2、异爪蝗属的两种即黑膝异爪蝗和绿异爪蝗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2n(♂)=21;有相同的染色体组式4L+5M+IS+X,包括大型染色体(L)4对,中型染色体(M)5对,小型染色体(S)1对:性别决定机制也相同为XO型;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以及都具有明显的着丝粒C带带纹,这些都表现出同属的特征。但在常染色体相对长度和性染色体形态上有差异,表现出物种独有的特性。3、雏蝗属的十一种,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2n(♂)=17,染色体组式以3L+3M+2S+X为主,性别决定机制上表现相同为XO型,表现出共同属的特征。但在染色体C带带型及异染色质含量上也存在着差别,表现出物种的独特性。从聚类图上可以看出,中宽雏蝗和黑背雏蝗关系很近,和形态分类一致。4、异爪蝗属和雏蝗属在染色体数目、类型、组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通过对其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的分析,可以清楚地把这两属区分开。5、红拟棒角蝗的染色体数目2n(♂)=21,染色体组式为4L+4M+2S+X,L1,L2,L3属于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的都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每条染色体都有着丝粒C带带纹。中华蚱蜢的染色体数目2n(♂)=23,染色体组式为3L+6M+2S+X,全部都为端着丝粒染色体。6、剑角蝗科七属染色体都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在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式上存在着差别。从聚类图上可以看出,鸣蝗属和金色蝗属的关系很近,它们在系统发育上亲缘关系密切;戛蝗属和蚱蜢属的亲缘关系也很近。7、辽宁雏蝗三个不同种群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C带带型,染色体组式相似。在性染色体位次、异染色质含量方面有差异。8、染色体特征可用于物种归类,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式可以作为科级或属级阶元的分类指标;染色体C带带纹类型以及异染色质含量可以作为属间分类的指标;染色体标志性C带带纹及性染色体X的位次可以作为种间或种下阶元分类的依据。同属的不同种间,一方面表现出属的共性,另一方面表现出属下种间的差异。

李娜[8](2008)在《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螽亚目)》文中认为螽蟖总科是直翅目中的第二大类群,世界上已经描述的螽蟖有6000余种,隶属于1070属。大多数螽蟖为植食性种类,是重要的农林害虫,部分类群为捕食性种类,是重要的昆虫天敌和生物防治的潜在资源;而关于该类群的系统分类学研究,专家学者的意见很不统一,给同行之间的交流造成诸多不便。因此,螽蟖的分类学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害虫的防治和资源的利用上具有现实意义。我国螽蟖种类丰富,现在已记载至少有330多种,而且分布广泛。东北地区资源丰富,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藏了丰富的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复杂;其中直翅目昆虫资源也较为丰富。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螽蟖在东北地区分布相当普遍。本研究首先对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的分布进行了记述。在本地区分布的螽蟖有一些近缘种类,它们在外形上很相似,不易区分。因此,作者对本地区螽蟖总科昆虫进行外部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同时,又从另外四个微观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次研究共获得螽蟖标本21种,隶属于3科,10属。1、形态学方面:对采集到的21种螽蟖,采用传统分类方法进行了外部形态描述及分类学记述。本文采用刘宪伟、殷海生(1999)所提出的分类系统,将螽蟖科提升为总科,下分为12科。研究结果如下:(1)本文研究的21种螽蟖隶属于3科10属:①露螽科Phaneropteridae,露螽属Phaneroptera Audinet-Serville,条螽属Ducetia Stal,掩耳螽属Elimaea Stal;②螽斯科Tettigoniidae,蝈螽属Gampsocleis Fieber,拟蝈螽属Uvarovites Tarbinsky,螽斯属Tettigonia Linnaeus,姬螽属Metrioptera,寰螽属Atlanticus Scudder;③草螽科Conocephalidae,草螽属Conocephalus Thunberg,钩额螽属Ruspolia Schulthess。形态学研究结果完全符合刘宪伟、殷海生所提出的分类系统。(2)一些种类在外形上很相似,不易区分,如:蝈螽属的普通蝈螽模式亚种G. sedakovii sedkovii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G. sedakovii obscura,螽蟖属的乌苏里螽蟖 T. ussuriana和短翅螽蟖 T. cantans,钩额螽属的线条钩额螽R. nitidula和姬钩额螽R. jezoensis,草螽属的中华草螽C. chinensis和普通草螽C. fuscus等,属于近缘种类。鉴于此,本文又从以下四个微观角度对采集到的21种螽蟖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2、解剖学方面:运用生理解剖和电镜扫描技术对21种螽蟖消化道外部形态、前胃的内部显微结构以及胃盲囊进行了研究,首次利用螽蟖消化道前、中、后肠的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螽蟖消化道可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不同属种以及近缘种之间的差别主要在消化道各段的长度、前胃及中肠的胃盲囊,其余部分对分类单元的确立起辅助作用。(2)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在螽蟖总科昆虫高级阶元中具有非常稳定的差异性,不同科、属之间差异明显,可以作为不同科及属之间的分类指标。(3)消化道的形态特征在螽蟖总科昆虫低级阶元中也具有较稳定的差异性,同属不同种之间以及形态学上相近的近缘种之间差异较明显,因而也可以作为不同种之间的分类指标。(4)消化道的形态结构与其食性之间具有必然的相互关系,通过对这种关系的研究分析,为我们探索各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及系统发育提供了有利的证据,同时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5)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近缘种普通蝈螽模式亚种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乌苏里螽蟖和短翅螽蟖,线条钩额螽和姬钩额螽以及中华草螽和普通草螽都各自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和该属的其它种类或该科的其它属聚在一起。3、细胞学方面: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研究了21种螽蟖的染色体核型,利用染色体的相对长度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如下:(1)螽蟖的性别决定机制为XX♀/ X0♂,这也是直翅目昆虫大多数种类所具有的性别决定机制。(2)螽蟖科昆虫染色体数目为2n(♂)= 31,29;露螽科为2n(♂)= 31,29,27;草螽科为2n(♂)= 31,都属于螽蟖总科最普遍的二倍体染色体数。(3)不同螽蟖以及外形上很相近的近缘种在染色体组式、染色体形态以及相对长度等方面差异较大:普通蝈螽模式亚种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在染色体相对长度以及染色体中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上差别都很明显;短翅螽蟖的染色体组式为1L+5M+8S+X,而乌苏里螽蟖则为1L+4M+9S+X,二者在染色体相对长度方面差异也很显着;线条钩额螽和姬钩额螽在染色体核型方面差别非常显着,线条钩额螽的核型公式为:2n(♂)=29m+2t,染色体组式为11M+4S+X,而姬钩额螽的核型公式为:2n(♂)=25m+6t,染色体组式为10M+5S+X;中华草螽和普通草螽则全部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两者的染色体组式分别为6M+9S+X和7M+8S+X,差别同样显着。因此,染色体核型可以作为螽蟖和其它昆虫类群不同种之间的分类指标。(4)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是一致的:上述几种外形相近的近缘种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和该属的其它种类或该科的其它属聚在一起,与上述解剖学研究的聚类结果一致。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染色体核型的近似程度与形态学上的近似程度呈正相关。4、生物化学方面:首次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16种螽蟖的酯酶(EST)同工酶,利用各酶带的迁移率进行了聚类分析,探讨聚类分析方法在同工酶分析中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 EST同工酶在螽蟖不同体段的酶谱中存在着差异,螽蟖胸部的EST同工酶活性明显强于后足股节。(2) EST同工酶在科等高级阶元中的差异不大,从酶带数及酶活性上看,属间、种间差异都很明显,因而可以作为属内不同种间、不同属不同种间的分类指标。其中,螽蟖科昆虫的酶带数量最多,露螽科昆虫次之,草螽科昆虫最少。螽蟖的EST酶谱的差异表现出了与该类群的形态学特征差异呈正相关的趋势。(3)外形上很相近的近缘种之间,EST酶谱的差异显着。普通蝈螽模式亚种有6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普通蝈螽东北亚种只有3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短翅螽蟖有5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乌苏里螽蟖则有9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线条钩额螽共有10条酶带,其中7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姬钩额螽则共有11条酶带,其中有4条酶带染色最深,酶活性最强;中华草螽共有11条酶带,其中5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而普通草螽则有10条酶带,其中只有3条酶带染色较深,酶活性较强;另外上述各近缘种之间的酶带分区也不同,差异显着。(4)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聚类分析法对同工酶谱带进行分析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近缘种类聚在一起,与上述解剖学以及细胞学研究的聚类结果一致。5、分子生物学方面:首次提取了东北地区螽蟖总科21种昆虫基因组总DNA,利用两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并测定了DNA序列,获得Cytb基因510bp,16SrDNA 454bp;使用ClustalX1.81、MEGA 3.0等系统发育分析软件对DNA序列的碱基组成、氨基酸组成、碱基替换、遗传距离等进行了遗传分析;采用邻接法(NJ)、最小进化法(ME)和最大简约法(MP)对Cyt b数据集和16SrDNA数据集进行了螽蟖总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结果如下:(1) 21种螽蟖昆虫的510bpCytb基因序列中,序列的保守性是50.2%,变异性是49.2%;测得的454bp16S基因序列中,序列的保守位点占总数的60.1%,变异性是39.9%。(2) Cytb基因序列中,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3%、22.1%、29.5%和11.2%,其中,A+T含量为66.8%,而G+C的含量只有33.3%。Cytb基因的不同密码子之间碱基组成表现了一定差异,密码子第二位点最保守,保守位点占所有保守位点的55.2%;密码子第三位点保守位点只有6个,而变异位点最多,占所有变异位点的65.3%。16SrDNA序列中,T、C、A、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5.4 %、11.2%、32.8%和20.3%,A+T含量为68.5%,而G+C的含量只有31.5%。这种高A+T含量是节肢动物线粒体DNA的共同特性。(3) Cytb基因的两种转换(T-C、A-G)的频率要高于四种颠换(T-A、T-G、C-A、C-G)的频率,其中转换以T-C替换数目最多,达到49个,颠换以T-A最多达到28个,以C-G最少,只有2个;从颠换发生的位点看,大多数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三位,这可能与密码子第三位点的高A+T含量相关。16S基因的转换频率与颠换频率差不多,为1.1倍;转换数最高的也发生在A-G之间,颠换数最高的则发生在T-A。(4) 21种螽蟖由20种氨基酸组成,编码170个氨基酸,其中保守氨基酸为115个,占所有氨基酸数目的67.6%,变异氨基酸55个,所占比例为32.4%。(5)用几种建树方法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的拓朴结构大致相同,3科10属螽蟖的系统关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近缘种的系统关系如下:蝈螽属Gampsocleis:(((G. sedakovii obscura, G. sedakovii sedkovii), G. ussuriensis), G. gratiosa);螽蟖属Tettigonia:((T.caudata, T. cantans), T. ussuriana);草螽科Conocephalidae:((R. nitidula, R. jezoensis), (C. fuscus, C. chinensis)),结果与上述解剖学、细胞学以及生物化学研究的聚类结果相同。本研究所采用的生理解剖—电镜扫描技术、染色体常规压片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DNA测序等四种现代分类学方法及手段对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并与形态分类学研究结果相同。因此,应用以上四种现代分类学方法能够很好的区分本论文中所研究的形态学上较相近的近缘种类。本文研究结果支持刘宪伟、殷海生所提出的分类系统,证明此分类系统是完全正确且可靠的;同时表明,现代生物学技术具有准确、客观、灵敏等优点,能够鉴定出形态学不能区分的昆虫亲缘种,尤其是对一些疑难、近缘种类的区分与鉴定上,弥补了形态学方法的不足。

杨海涛[9](2007)在《蝗总科部分种类染色体指标与系统学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分类学是综合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细胞学知识运用到分类学研究中,推动了传统分类学的发展,并为分类学的深层次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细胞分类学揭示的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可作为传统形态分类的辅助资料,为传统的形态分类提供细胞学上的佐证或作为修订的依据之一。细胞分类学也是现代分类学研究的热点——系统进化生物学问题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了蝗总科6科14属18种直翅目昆虫的染色体常规核型和C带带型及其细胞分类学关系。染色体制片采用压片法,C-带处理采用BSG法,经照相后每种选取合适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精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中期Ⅱ、后期Ⅱ分裂相剪贴,经过对大量细胞的观察与测量分析,制出带型图版和带型结构示意图,并用Excel和SPSS软件包统计出有关数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中各种指标的意义及适用性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式等常规核型、和染色体行为如减数分裂双线期的交叉现象以及终变期的交叉定位特征适用于蝗虫的科级比较;而染色体C带是蝗虫属及属下低级阶元细胞分类学的重要指标。染色体C带在同一属具有恒定的结构模式,往往构成“标志性C带带纹”由此可以进行属级分类单元的比较。例如所研究过稻蝗属物种的L2染色体除都具有着丝粒C带而外,每个具体物种还具有各自标志性的染色体C带带纹,但异地物种间该染色体的标志性带纹位置多变,据此可进行种间关系的对比。2.稻蝗属中一新种的发现及其意义本文在研究采自云南腾冲市郊的稻蝗属标本时发现该稻蝗物种形态特征除具有稻蝗属的主要形态特征外,从形态上来看其雌性下生殖板后缘无齿,中央无内凹,雄性肛上板长大于宽,端部中央向后延伸呈三角形,这些特点接近于小稻蝗,但该种蝗虫前翅很短,仅达后足股节之半,这一特征又明显区别于小稻蝗以及迄今所发现的所有稻蝗物种(该种暂定为稻蝗待定种Oxya sp.)。我们对该物种进行了染色体常规核型和染色体C带型核型研究,发现其L2染色体兼具有近着丝粒居间带和端带,根据我们已有的经验,该染色体具有近着丝粒居间带是小稻蝗的特点,而具有端带又是中华稻蝗的特征,由此来看,该物种在染色体指标方面区别于迄今发现的所有的稻蝗属物种,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稻蝗属L2染色体为该属物种区分方面的标志性染色体,同时对世界范围内稻蝗属物种分化和新种的描记提供了新的资料。3.我国中华稻蝗代表性种群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分布的中华稻蝗为一个物种,异地种群的形态学差异与其分布地的环境因素,生态条件有关,而雄性外生殖器基本结构恒定,可以作为物种形态鉴别的重要特征,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结构在中华稻蝗异地种群间的恒定特征也表明,染色体结构能够基本反映物种遗传结构的基本特征,在物种鉴定比较中是一个重要依据,从我国分布的中华稻蝗遗传结构的高度保守性和其形态差异的梯度变化来看,中华稻蝗是一个成功的广布物种,该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其生存环境,由此成功分布于各不同地理区域。4.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染色体定量研究本文尝试采用SPSS软件对染色体相对长度、C-带相对长度、交叉频率和交叉定位频率分别进行ANOVA分析以及S-N-K和Duncan同组间两两比较,使实验结果在过去的基础上更加精确化。这一研究方法对精确表述染色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定量地研究染色体结构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同样也适用于不同生物类群的染色体结构研究。5.蝗虫染色体的进化意义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染色体常规核型和带型指标的综合分析对于不同分类阶元的比较,进一步阐明其系统进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染色体指标所提供的系统进化关系基本符合蝗总科形态分类学的进化关系,从所研究的科级进化关系来看,癞蝗科染色体数目较少为较为低等的种类,而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分组形式相似,因此较为近缘,网翅蝗科染色体数目具有两类,2n(?)=23类群(例如竹蝗属)与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近缘,而2n(?)=17类群(例如异爪蝗属和牧草蝗属)染色体组中有3对具中部(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少,可能是由于着丝粒融合所致,应为进化地位较为高等的种类,而本文所研究的槌角蝗科和剑角蝗科种类染色体基数为2n(?)=23,结合形态特征分析,该两科应较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的进化地位高等,但可能仍与上述两科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姚世鸿[10](2006)在《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和C—带》文中指出研究了贵州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的云贵希蝗(Shirakiacris yunkweiensis),中华越北蝗(Tonkinacris sinen-sis),中华板胸蝗(Spathosternum prasiniferum sinense)和网翅蝗科(Areypteridae)的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nig-ricornis)以及斑翅蝗科(O edipodidae)的疣蝗(Trilophida annulata)等5种蝗虫的核型和C—带。结果显示:5种蝗虫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2+x0=23,全部是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n(♂)=2x=23 t:NF=23;按相对长度,除中华越北蝗分为L、M两组外,其余4种都可分为L、M、S3组;都具着丝粒C—带,但端带和居间带不是每种每条染色体都有;异染色质总量是中华越北蝗的(27.48%)最多,青脊竹蝗的(19.13%)最少。

二、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论文提纲范文)

(1)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线粒体基因组在分子系统学的应用
        1.1.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特点
        1.1.2 线粒体基因组在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中的应用
    1.2 蹦蝗属概述
        1.2.1 形态特征
        1.2.2 分类地位
        1.2.3 蹦蝗属分类与系统学研究进展
        1.2.4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研究概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取样信息
        2.2.2 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组装和注释
        2.2.3 基因组特征分析方法
        2.2.4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
        2.2.5 物种定界分析方法
3 蹦蝗属8个物种全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3.1 蔡氏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1.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1.3 tRNA和rRNA基因
        3.1.4 A+T富集区
    3.2 黄山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2.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2.3 tRNA和rRNA基因
        3.2.4 A+T富集区
    3.3 比氏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3.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3.3 tRNA和rRNA基因
        3.3.4 A+T富集区
    3.4 湖南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4.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4.3 tRNA和rRNA基因
        3.4.4 A+T富集区
    3.5 小尾片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5.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5.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5.3 tRNA和rRNA基因
        3.5.4 A+T富集区
    3.6 喙尾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6.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6.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6.3 tRNA和rRNA基因
        3.6.4 A+T富集区
    3.7 针尾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7.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7.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7.3 tRNA和rRNA基因
        3.7.4 A+T富集区
    3.8 红股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
        3.8.1 基因组基本组成及结构
        3.8.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3.8.3 tRNA和rRNA基因
        3.8.4 A+T富集区
    3.9 蹦蝗属8个物种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3.9.1 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结构及组成分析
        3.9.2 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分析
        3.9.3 核糖体RNA和转运RNA差异分析
        3.9.4 A+T富集区分析
4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
    4.1 蹦蝗属物种的系统发育分析
        4.1.1 序列的组成分析和系统发育信号评估
        4.1.2 最佳模型选择
        4.1.3 系统发育分析
    4.2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物种定界分析
        4.2.1 NJ树分析
        4.2.2 遗传距离分析
        4.2.3 单倍型网络图分析
        4.2.4 GMYC分析
5 讨论与结论
    5.1 蹦蝗属8个物种全线粒体基因组特征
    5.2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
        5.2.1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形态鉴别特征的变异
        5.2.2 蹦蝗属系统发育
        5.2.3 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分子物种定界
    5.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8种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附录B 8种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
附录C 8种蹦蝗全线粒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使用频率
附录D 8种蹦蝗全线粒体基因组tRNA二级结构预测图
附录E 不同线粒体单基因遗传距离
附录F 基于不同单基因数据集所得单倍型网络图
附录G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2)51种蝗虫基因组大小测定及进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蝗总科概述
        1.1.1 蝗总科简介与分类
        1.1.2 蝗总科特征
        1.1.3 蝗总科细胞分类学研究
        1.1.4 蝗总科的系统学研究
    1.2 基因组大小
        1.2.1 基因组大小概述
        1.2.2 C值悖论现象
        1.2.3 与C值相关联的因素
    1.3 基因组大小的测定方法
    1.4 流式细胞术
        1.4.1 流式细胞术概述
        1.4.2 流式细胞术的应用
        1.4.3 流式细胞术测定基因组大小
    1.5 蝗总科基因组大小变异和进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样本来源和处理
    2.2 主要试剂及配制
    2.3 主要器材与仪器
    2.4 实验方法
        2.4.1 流式细胞术测定蝗虫基因组大小
        2.4.2 蝗虫体长数据的获得
    2.5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5.1 基因组大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5.2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5.3 基因组大小的进化分析
        2.5.4 基因组大小与体长的进化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基因组大小测定
    3.2 不同参照标准测得的基因组大小比较
    3.3 基因组大小的个体差异
    3.4 蝗虫雌雄个体基因组大小之间的比较
    3.5 基因组大小的进化分析
        3.5.1 所研究蝗虫的系统树构建
        3.5.2 基因组大小的祖先状态重建
        3.5.3 基因组大小的进化分析
        3.5.4 基因组大小与体长关系的进化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标本处理
    4.2 参照标准的选择
    4.3 基因组大小测定的影响因素
    4.4 蝗虫种间基因组大小的差异
    4.5 同一物种个体间基因组大小比较
    4.6 雌雄个体间基因组大小的差异
    4.7 基因组大小的进化分析
    4.8 基因组大小和体长
第五章 总结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研究(直翅目:蝗总科)(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2 试验方法
    1. 3 核型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隆额网翅蝗
    2. 2 宽翅曲背蝗
    2. 3 赤翅蝗
    2. 4 鼓翅皱膝蝗
    2. 5 染色体核型在不同科级间的差异
    2. 6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2.6.1网翅蝗科不同属间的比较分析
        2.6.2斑翅蝗科不同属间的比较分析

(4)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昆虫系统分类学概述
    2.蝗总科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2.1 蝗虫的分类特征
        2.2 蝗虫的研究概况
        2.2.1 国外蝗虫的研究概况
        2.2.2 国内蝗虫的研究概况
        2.2.3 蝗总科的分类系统
    3.特有属种研究概述
    4.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1.蝗总科昆虫(Acridoidea)的形态特征
    2.东北地区蝗总科特有属种名录
    3.本论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3.1 斑腿蝗科
        3.1.1 无翅蝗属
        3.1.2 安秃蝗属
        3.1.3 翘尾蝗属
        3.1.4 秃蝗属
        3.1.5 玛蝗属
        3.2 网翅蝗科
        3.2.1 跃度蝗属
        3.3 剑角蝗科
        3.3.1 绿洲蝗属
        3.3.2 迷蝗属
        3.3.3 鸣蝗属
第三章 消化道内壁显微结构研究
    1.概述
        1.1 扫描电子显微镜概述
        1.2 蝗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1.3 蝗虫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1.4 名词解释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采集
        2.3.2 材料制备
        2.3.3 电镜标本制备
    3.结果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3.2 聚类结果分析
    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4.2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4.3 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4.4 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4.5 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染色体核型研究
    1.概述
        1.1 细胞分类学概述
        1.1.1 染色体的概述
        1.1.2 染色体核型分析
        1.1.3 染色体带型分析
        1.2 国外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1.3 国内蝗总科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
    2.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工作
        2.3.2 室内工作
        2.3.3 染色体分析的参数
    3.染色体核型结果与分析
    4.聚类结果与分析
        4.1 结果
        4.2 分析
    5.讨论
        5.1 染色体核型在不同科级之间的差异
        5.2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5.3 染色体核型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第五章 Cytb与16SrDNA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1.概述
        1.1 分子系统学概述
        1.1.1 分子系统学的产生
        1.1.2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1.1.3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1.1.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1.1.5 常用的分析软件
        1.2 昆虫线粒体 DNA(mtDNA)概述
        1.2.1 线粒体 DNA(mtDNA)
        1.2.2 线粒体细胞色素 b(Cytb)基因
        1.2.3 线粒体 16SrDNA 基因
    2.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野外工作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和检测
        2.2.2 PCR 扩增
        2.2.3 产物的纯化和测序
        2.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2.3.2 序列编辑与比对
        2.3.3 序列组成分析
        2.4 系统发育分析
        2.4.1 外群的选择
        2.4.2 建树方法
    3.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PCR 扩增及测序
        3.1.1 基因组总 DNA 的提取
        3.1.2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3.1.3 PCR 产物测序
        3.2 Cytb 基因序列分析
        3.2.1 Cytb 基因的序列组成分析
        3.2.2 Cytb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3.2.3 Cytb 基因的碱基替换
        3.2.4 Cytb 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及密码子应用
        3.2.5 Cytb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2.6 Cytb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3.3 16SrDNA 基因序列分析
        3.3.1 16SrDNA 基因序列组成分析
        3.3.2 16SrDNA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3.3.3 16SrDNA 基因的碱基替换
        3.3.4 16SrDNA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3.5 16SrDNA 基因 P 距离与 R 值的关系分析
        3.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3.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3.4.3 联合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
    4.结论与讨论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分析
        4.2 目的片段的获得
        4.3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及分子进化特征
        4.3.1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与特征
        4.3.2 Cytb 基因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4.4 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4.4.1 基于 Cytb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4.4.2 基于 16SrDNA 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4.4.3 基于 2 个基因联合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4.5 Cytb 和 16SrDNA 在本研究中作为分子标记的有效性
        4.6 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
第六章 结论
    1.形态学部分
    2.解剖学部分
    3.细胞学部分
    4.分子生物学部分
    5.蝗虫特有属种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蝗总科概述
        1.1.1 蝗总科及其分类
        1.1.2 蝗总科 Acridoidea 特征
    1.2 蝗总科系统学研究现状
        1.2.1 传统形态学分类
        1.2.2 进化分类学研究
        1.2.3 支序系统学研究
        1.2.4 细胞分类学研究
        1.2.5 分子系统学研究
        1.2.6 其他方面研究
    1.3 线粒体基因组及基因在蝗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1.3.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及结构特点
        1.3.2 线粒体基因组及基因在昆虫系统学中的应用
        1.3.3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亚基及基因
    1.4 昆虫分子系统学
        1.4.1 分子系统学简介
        1.4.2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1.4.3 序列比对和数据分析
        1.4.4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方法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与结果分析
    2.1 实验材料
        2.1.1 材料来源
        2.1.2 实验药品
        2.1.3 实验仪器及耗材
    2.2 实验方法
        2.2.1 总 DNA 的提取
        2.2.2 DNA 质量检测
        2.2.3 PCR 引物设计
        2.2.4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2.2.5 PCR 产物纯化
        2.2.6 PCR 产物克隆
        2.2.7 测序
        2.2.8 序列的校正和鉴定
        2.2.9 测序比对及组成分析
        2.2.10 构建系统发育树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2.3.1 基因组总 DNA 提取
        2.3.2 COⅠ、COⅡ和 COⅢ基因的确定
        2.3.3 COⅠ、COⅡ和 COⅢ基因序列组成和变异
        2.3.4 COⅠ、COⅡ和 COⅢ基因的密码子使用频率和氨基酸组成
        2.3.5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2.3.6 蝗总科系统发育分析
第3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6)中国东北蝗虫部分种类染色体研究(蝗总科:斑腿蝗科 斑翅蝗科 癞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部分 序言
    1.1 细胞分类学
    1.2 染色体的研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1.3 国外蝗虫染色体分类学研究的近代史
    1.4 国内蝗虫染色体研究的发展
    1.5 我国东北地区的研究概况
    1.6 本研究的目的
第2部分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及仪器
        2.1.1 材料来源(参见附录三)
        2.1.2 仪器、用具及试剂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野外标本采集及处理
        2.2.2 准备玻片
        2.2.3 染色体制片(压片法)
        2.2.4 BSG法C带显带处理
        2.2.5 封片
        2.2.6 镜检及标记
        2.2.7 图像拍摄及处理(参见附录二)
        2.2.8 数据记录
    2.3 细胞分类学的基本概念
    2.4 本研究用到的染色体分析项目
        2.4.1 染色体核型分析
        2.4.2 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
        2.4.3 核型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
第3部分 研究结果(参见附录一)
    3.1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
        3.1.1 翘尾蝗属Primnoa F.-W.
        3.1.2 无翅蝗属Zubovskia Dov.Zap.
        3.1.3 稻蝗属Oxya Serville
        3.1.4 燕蝗属Eirenephilus Ikonn
        3.1.5 安秃蝗属Anapodisma Dov.Zap.
        3.1.6 星翅蝗属Calliptamus Serville
        3.1.7 素木蝗属Shirakiacris Dirsh
    3.2 斑翅蝗科Oedipodidae
        3.2.1 小车蝗属Oedaleus Fieb
        3.2.2 沼泽蝗属Wecostethus Fieb
        3.2.3 尖翅蝗属Epacromius Uvarov
        3.2.4 疣蝗属Ttilophidia Stal
    3.3 癞蝗科Pamphagidae
第4部分 分析与讨论
    4.1 本次研究全部16种蝗虫各项特征的总体分析(参见表4-1)
        4.1.1 染色体的核型特征比较
        4.1.2 染色体C带
    4.2 属内种间的分析比较
        4.2.1 翘尾蝗属3个种的比较
        4.2.2 无翅蝗属2个种的比较
        4.2.3 稻蝗属2个种的比较
    4.3 科内属间的分析比较
        4.3.1 斑腿蝗科7个属的比较
        4.3.2 斑翅蝗科4个属的比较
        4.3.3 关于属间比较的局限性的分析
    4.4 癞蝗科、斑腿蝗科与斑翅蝗科的比较
        4.4.1 癞蝗科的一些特征
        4.4.2 斑腿蝗科和斑翅蝗科的比较
        4.4.3 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6种蝗虫的C带核型图表数据
附录二 16种蝗虫的染色体照片
附录三 标本的来源信息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东北蝗虫部分种类(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染色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 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状况
        1.1 蝗虫细胞分类学发展简史
        1.2 国内研究状况
        1.3 东北蝗虫染色体研究状况
    2 理论依据及意义
        2.1 染色体的作用
        2.2 染色体在分类学上的意义
    3 研究方法
        3.1 染色体核型及核型分析
        3.2 染色体带型及带型分析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来源
    2 实验仪器、用具及药品
        2.1 仪器
        2.2 用具
        2.3 药品
    3 实验步骤
        3.1 材料采集及活体处理
        3.2 染色体制片
        3.3 C带显带处理
    4 本文采用的染色体分析项目
        4.1 染色体组型分析
        4.2 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1 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1.1 异爪蝗属Euchorthippus Tarb.
        1.2 雏蝗属Chorthippus Fieb.
    2 槌角蝗科Gomphoceridea
    3 剑角蝗科Acrididae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1 染色体特征分析
        1.1 染色体数目及变化
        1.2 染色体组式分析
        1.3 性染色体X的位次分析
        1.4 染色体C带分析
    2 染色体性状在分类中的应用
        2.1 染色体水平的种内关系
        2.2 属内种间的比较分析
        2.3 属级阶元的比较分析
        2.4 科级阶元的比较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Ⅰ
图版Ⅱ
图版Ⅲ
图版Ⅳ
图版Ⅴ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螽亚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分类学发展史概述
    2. 螽蟖总科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2.1 螽蟖的分类特征
        2.2 螽蟖的研究概况
        2.2.1 世界范围螽蟖的研究概况
        2.2.2 我国螽蟖的研究概况
        2.2.3 螽蟖的系统学研究
    3. 本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第二章 形态学研究
    1. 螽蟖总科昆虫的基本特征
    2. 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名录
    3. 本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3.1 露螽科
        3.2 螽蟖科
        3.3 草螽科
第三章 消化道内部结构研究
    1. 概述
        1.1 昆虫解剖的研究概况
        1.2 昆虫消化道的研究概况
        1.3 螽蟖消化道的基本构造
        1.4 名词解释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和试剂
        2.3 研究方法
        2.3.1 野外采集
        2.3.2 材料制备
        2.3.3 扫描电镜标本制备
    3. 结果
        3.1 消化道研究结果
        3.2 聚类结果分析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螽蟖消化道的形态在不同科之间的差异
        4.2 螽蟖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4.3 螽蟖消化道的形态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4.4 螽蟖的消化道结构同食性的关系
        4.5 螽蟖消化道形态在分类学上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 染色体核型研究
    1. 概述
        1.1 细胞学分类学简介
        1.2 染色体研究在昆虫分类上的应用
        1.3 我国直翅目昆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现状
        1.4 螽蟖总科昆虫细胞学研究现状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用品
        2.2.1 器材
        2.2.2 药品
        2.3 实验方法和步骤
        2.3.1 野外工作
        2.3.2 室内工作
        2.3.3 染色体分析方法
    3. 染色体核型结果与分析
    4. 聚类结果分析
        4.1 结果
        4.2 分析
    5. 讨论
        5.1 螽蟖染色体核型在不同科之间的差异
        5.2 螽蟖染色体核型在同一科内不同属间的差异
        5.3 螽蟖染色体核型在同一属内不同种间的差异
第五章 酯酶同工酶研究
    1. 概述
        1.1 同工酶的原理及应用
        1.1.1 同工酶的概念发展历史
        1.1.2 同工酶的遗传学基础
        1.1.3 同工酶谱的判读与解释
        1.1.4 电泳技术的发展及原理
        1.1.5 同工酶电泳技术在昆虫分类学上的应用
        1.2 酯酶同工酶的分类应用
        1.3 酯酶同工酶在直翅目昆虫中的研究现状
        1.4 缩写及其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及实验用品
        2.3 研究方法
        2.4 实验步骤
        2.4.1 样品制备
        2.4.2 各种试剂的配制
        2.4.3 配制凝胶
        2.4.4 点样
        2.4.5 电泳
        2.4.6 染色
        2.4.7 脱色及固定
        2.4.8 凝胶计算及保存
        2.5 酶谱记录
        2.6 聚类分析
    3. 结果
        3.1 同种不同部分之间 EST 同工酶酶谱的比较分析
        3.2 螽蟖科 EST 同工酶的分析
        3.3 露螽科 EST 同工酶的分析
        3.4 草螽科 EST 同工酶的分析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酯酶同工酶的分类价值
        4.2 同工酶电泳分析方法用于分类的优缺点
        4.3 聚类分析方法在同工酶分析中的价值
第六章 cytb 与16SrDNA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1. 概述
        1.1 分子系统学概述
        1.1.1 分子系统学的含义
        1.1.2 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1.1.3 核酸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分子标记
        1.1.3.1 线粒体 DNA(mtDNA)
        1.1.3.2 rDNA
        1.1.3.3 编码蛋白质的核基因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昆虫学中的应用
        1.2.1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
        1.2.2 线粒体细胞色素b 基因
        1.2.3 线粒体假基因
        1.2.4 16S rDNA 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情况
        1.2.5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1.2.5.1 简约法
        1.2.5.2 距离法
        1.2.5.3 似然法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标本的采集、固定及保存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药品
        2.2 实验方法
        2.2.1 总 DNA 的提取
        2.2.2 DNA 样品的检测
        2.2.3 PCR 扩增目的基因序列
        2.3 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2.3.1 序列校对与确认
        2.3.2 序列比对
        2.3.3 序列组成分析
        2.3.4 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测
        2.3.5 系统发育树的建立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PCR 扩增产物及序列的测定
        3.1.1 基因组总 DNA 提取
        3.1.2 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3.1.3 测序
        3.2 Cytb 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3.2.1 Cytb 基因的部分序列片段分析
        3.2.2 Cytb 基因的氨基酸组成及密码子应用
        3.2.3 Cytb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3.2.4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3.3 16SrDNA 序列分析结果
        3.3.1 16SrDNA 部分片段分析
        3.3.2 16S 基因的遗传距离
        3.3.3 16S 基因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3.4 螽蟖总科部分种类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3.4.1 距离法建树
        3.4.2 简约法建树
        3.5 两种建树方法得到的系统树的总结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实验方法和实验材料的分析
        4.2 目的序列的获得
        4.3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及分子进化特征
        4.3.1 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特征
        4.3.2 Cytb 基因不同密码子碱基组成特征
        4.3.3 Cytb 基因氨基酸组成和密码子使用频率特征
        4.4 本文所研究的螽蟖系统关系分析
        4.4.1 Cytb 基因序列
        4.4.2 16SrDNA 基因序列
        4.5 两个分子标记在螽蟖总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中的有效性探讨
第七章 结论
    1. 形态学部分
    2. 解剖学部分
    3. 细胞学部分
    4. 生物化学部分
    5. 分子生物学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蝗总科部分种类染色体指标与系统学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细胞分类学概述
        1.1 细胞分类学的含义
        1.2 细胞分类学的形成与发展
    2 细胞分类学的理论依据以及研究意义
    3 细胞分类学研究内容
        3.1 染色体的基本特征
        3.1.1 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3.1.2 染色体的分类
        3.1.3 染色体变异与染色体行为分析
        3.2 染色体的核型和核型分析
        3.2.1 核型
        3.2.2 前期染色体的固缩特性
        3.2.3 间期核的染色质特性
        3.2.4 核型分析
        3.2.4.1 染色体数目
        3.2.4.2 染色体形态
        3.3 染色体带型
        3.3.1 染色体分带的主要类型
        3.3.2 染色体分带的机理
    4 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动态
        4.1 国外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状况
        4.2 国内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状况
第二章 蝗总科6科15种蝗虫的C带核型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研究所使用的主要仪器、用具、药品
        1.2.1 仪器
        1.2.2 用具
        1.2.3 供试药品
        1.3 实验方法:
        1.3.1 实验步骤
        1.3.1.1 预处理
        1.3.1.2 染色体制片
        1.3.1.3 显带处理
        1.3.1.3.1 C带处理
        1.3.2 本文采用的染色体分析项目
        1.3.2.1 染色体组型分析
        1.3.2.2 染色体C-带带型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癞蝗科Pamphagidae
        2.1.1 笨蝗属Haplotropis
        2.1.1.1 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2.2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
        2.2.1 芋蝗属Gesonula
        2.2.1.1 芋蝗Gesonula punctifrons
        2.2.2 稻蝗属Oxya
        2.2.2.1 日本稻蝗Oxya japonica
        2.2.2.2 稻蝗待定种Oxya sp.
        2.2.3 外斑腿蝗属Xenocatantops
        2.2.3.1 大斑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 humilis
        2.2.4 直斑腿蝗属Stenocatantops
        2.2.4.1 长角直斑腿蝗Stenocatantops splendens
        2.2.5 星翅蝗属Calliptamus
        2.2.5.1 短星翅蝗Calliptamus abbreviatus
        2.2.6 素木蝗属Shirakiacris
        2.2.6.1 长翅素木蝗Shirakiacris shirakii
        2.2.7 长夹蝗属Choroedocus
        2.2.7.1 紫胫长夹蝗Choroedocus violaceipes
        2.3 斑翅蝗科Oedipodidae
        2.3.1 皱膝蝗属Angaracris
        2.3.1.1 红翅皱膝蝗Angaracris rhodopa
        2.3.2 痂蝗属Bryodemella
        2.3.2.1 轮纹异痂蝗Bryodemella tuberculatum dilutum
        2.4 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2.4.1 竹蝗属Ceracris
        2.4.1.1 黑翅竹蝗Ceracris fasciata
        2.4.2 异爪蝗属Euchorthippus
        2.4.2.1 邱氏异爪蝗Euchorthippus cheui
        2.5 槌角蝗科Gomphoceridae
        2.5.1 棒角蝗属Dasyhippus
        2.5.1.1 北京棒角蝗Dasyhippus peipingensis
        2.6 剑角蝗科Acrididae
        2.6.1 佛蝗属Phlaeoba
        2.6.1.1 僧帽佛蝗Phlaeoba infumata
    3 分析与讨论
        3.1 属内种间染色体指标的比较分析
        3.1.1 稻蝗属种间关系比较
        3.2 蝗总科属间的比较分析
        3.3 科级间的比较
        3.3.1 癞蝗科Pamphagidae
        3.3.2 斑腿蝗科Catantopidae
        3.3.3 斑翅蝗科Oedipodidae
        3.3.4 网翅蝗科Arcypteridae
        3.3.5 槌角蝗科Gomphomastacidae
        3.3.6 剑角蝗科Acrididae
第三章 蝗总科4科部分种类染色体形态结构及科间比较
    1.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实验方法
        1.2.1 分析指标
        1.2.1.1 染色体行为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四种蝗虫染色体研究结果
        2.1.1 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2.1.2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2.1.3 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
        2.1.4 红腹牧草蝗Omocestus haemorrhoidalis
        2.2 四种蝗虫染色体核型与染色体行为比较
        2.2.1 染色体数目
        2.2.2 异染色质含量比较
        2.2.3 染色体带型比较
        2.2.4 染色体行为比较
    3 讨论
第四章 中华稻蝗种群遗传关系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重要形态数据的观察测量
        1.3 重要分类学特征的观察比较
        1.4 染色体C-带核型分析
    2 结果
        2.1 中华稻蝗异地种群形态特征比较
        2.2 染色体C-带核型特征比较
    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1 蝗虫细胞分类学研究中各种指标的意义及适用性
        1.1 染色体数目、染色体组式等常规核型指标适用于科级水平比较
        1.2 染色体行为特征分析适用于蝗虫科级比较
        1.3 染色体C-带适用于蝗虫属及属下低级阶元的细胞分类学研究
    2 稻蝗属中一新种的发现及其意义
    3 我国中华稻蝗代表性种群的遗传关系研究
    4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染色体定量研究
    5 蝗虫染色体的进化意义
染色体图版
稻蝗sp形态特征图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个人简介

(10)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和C—带(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2.2 分析
3 结论

四、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论文参考文献)

  • [1]蔡氏蹦蝗与黄山蹦蝗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D]. 曾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51种蝗虫基因组大小测定及进化分析[D]. 卢迎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4种鸣虫染色体核型研究(直翅目:蝗总科)[J]. 郝锡联,闻鸣,张雪,鲁莹,赵卓,任炳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6(01)
  • [4]东北地区蝗总科昆虫特有属种的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蝗亚目)[D]. 鲁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5]基于COⅠ、COⅡ和COⅢ基因的蝗总科分子系统发育研究[D]. 董丽君. 河北大学, 2012(08)
  • [6]中国东北蝗虫部分种类染色体研究(蝗总科:斑腿蝗科 斑翅蝗科 癞蝗科)[D]. 李鑫.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7]东北蝗虫部分种类(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染色体研究[D]. 许姝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8]东北地区螽蟖总科昆虫分类学研究(直翅目:螽亚目)[D]. 李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9]蝗总科部分种类染色体指标与系统学关系研究[D]. 杨海涛. 山西大学, 2007(06)
  • [10]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和C—带[J]. 姚世鸿.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标签:;  ;  ;  ;  ;  

贵州蝗总科5种蝗虫的核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