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农业地方标准获批

迁安市农业地方标准获批

一、迁安市一地方农业标准通过审定(论文文献综述)

郑楠[1](2021)在《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N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

余威震[2](2020)在《稻农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初次与持续采用行为研究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的过量施用、盲目施用,是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一项“缺什么用什么,缺多少用多少”的科学施肥技术,在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理应成为推进化肥减量替代、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经过多年的推广,依然面临着农户知晓比例低、技术采纳率不高的尴尬局面。纵观已有研究,多是将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进行静态分析,忽视了技术采用行为的阶段性特征,将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采用行为并为一谈。而在不同阶段,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发生机理并不相同,且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异,若在实际研究中对农户技术采用行为不进行阶段上的区分,以此得出的研究结论必然有偏,对现有农技推广政策的优化无法提供应有的帮助。鉴于此,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稻农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微观调查数据,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代表,比较分析了样本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认知和整体认知,分别探讨了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采用行为的发生机理,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持续采用行为的关键因素——期望确认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促进稻农绿色生产技术初次采用与持续应用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1)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整体认知与环节认知存在偏差在整体认知方面,仅有26.88%的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在环节认知方面,稻农对测土、供应和配肥环节的了解程度相对最高,知晓比例分别为61.63%、45.25%和33.62%,且对测土、配方、供应等环节已形成较为准确的认知。尽管如此,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仍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在对稻农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约21.65%~40.04%的样本稻农存在认知偏差,且发现认知偏差会降低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水平。(2)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采用行为样本存在显着差异基于2018年湖北、浙江、江西三省822份稻农微观数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为64.60%,相较于以往研究,样本区域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情况较好。在考虑技术采用行为的阶段性特征后,将其进一步细分为持续采用行为、初次采用行为、早期采用但现在未用、从未采用共四类,对应的样本占比分别为39.42%、25.18%、9.73%和25.67%。从样本分布来看,不同阶段的采用行为样本占比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根据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初次采用行为和持续采用行为的两类样本存在显着差异。(3)服务供给、技术认知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有显着影响测土结果公布、配方肥获取、施肥建议卡、测土重要性认知、配方设计认知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其中测土结果公布、配方肥获取、施肥建议卡属于服务供给,测土重要性认知、配方设计认知属于技术认知。进一步计算各变量的平均边际效应发现,排名前三的是施肥建议卡、配方肥获取以及测土结果公布,表明相较于技术认知,服务供给对稻农初次采用行为的影响更为显着。相关变量的影响情况在以户主年龄、受教育水平、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分组依据的不同样本群组中,结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间接证实了认知偏差会通过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对稻农技术初次采用行为产生影响。(4)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受到期望确认等因素的影响便利条件、持续使用意愿直接影响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具有直接效应;经济维度期望确认、环境维度期望确认、经济维度事后感知有用性、满意度和自我效能间接地影响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具有间接效应。在各潜变量影响程度方面,持续使用意愿的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为最大,经济维度期望确认的间接效应最大。将户主年龄、文化水平、耕地质量以及技术培训分别作为调节变量纳入模型,发现部分路径的系数大小存在显着差异,表明上述变量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存在调节效应。(5)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科学施肥认知对稻农期望确认产生显着影响将期望确认细分为经济维度期望确认和环境维度后,发现经济维度的期望确认主要受到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科学施肥认知的共同影响,具体包括测土结果公布及时性、配方调整、肥料市场规范性、技术咨询便利性、微量元素使用必要性以及肥料区分认知等变量,而环境维度的期望确认仅受到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显着影响,具体包括测土结果公布及时性、肥料市场规范性、技术咨询便利性。可见,提高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对提升稻农期望确认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形成科学的施肥认知对提升稻农经济维度的期望确认水平具有显着成效。

陈思嘉[3](2019)在《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批发业转移与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疏解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作为四大重点领域之一的区域性批发市场遵循“撤市外迁”与“原地转型”相结合的疏解原则,5年来累计疏解市场580多家。在疏解硬性指标完成的背后,存在承接地平台同质化竞争、商户回流、转型缓慢等问题。可见,虽然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批发业已成为共识,但如何科学合理地在天津和河北选择产业承接地尚存较大争议。因此,准确把握京津冀批发业发展概况和变化趋势,分析区域产业转移发生机制、行业选择以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批发业疏解为研究对象,遵循“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内在机理→实证研究→实现路径”的研究思路,在梳理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承接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分析法剖析京津冀批发业发展现状,依据大量新闻报道和政府公告总结北京批发业疏解成果和问题。接着基于企业和政府、转出地和承接地共同作用形成的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运用有限理性下重复进化博弈法分析区域产业转移的博弈过程,说明了地区承接能力和政府支持对承接地选择的重要性。然后从产业和空间两个维度构建产业承接地选择评价体系,通过对改进的产业梯度系数、政府产业发展规划、承接区位影响因素和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度,明确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批发业各细分行业疏解的目的地。最后,出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和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求,产业转移方需要明确疏解方向,加快转型升级;产业承接方需要提升承接能力,实现匹配对接。

杨文杰[4](2019)在《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及其应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中区域生态依存关系显化,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尤为重要,而如何量化不同区域生态补偿总值成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技术难题和关键内容,区域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的边界识别,则是京津冀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基本前提。研究以大量遥感监测数据、统计资料和文献资料等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单位面积当量因子动态评估方法和差值分析法等,深入研究了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和应用管理困境,为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提供决策参考,为构建京津冀生态文明协同发展机制提供方法论支持。本研究首先在总结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建立健全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困境及解决路径。其次,以6种生态系统11项服务功能的价值当量、时空动态调节因子和单位面积价值测算不同县域的生态资产,获得京津冀区域生态资产的时空演变趋势和分布特征,为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的构建提供依据。再次,构建了基于生态资产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生态补偿量化方法,得出2000-2015年京津冀各县域生态补偿总值时空布局特征,厘清生态盈余区和亏损区边界,确定了各补偿主客体的优先次序。研究结果表明:(1)京津冀生态资产年均值为15826.78亿元,年均总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河北、北京、天津,单位面积生态资产由高到低依次为北京、天津和河北,京津冀的生态环境保护应集合各区资源和技术优势,形成优势互补。(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水文调节和气候调节的年均价值量最高,对生态资产增加的贡献率最大,2015年水土保持功能价值量对生态资产总值的贡献率降为-5.95%,生态系统提供的水土保持服务功能有退化趋势,在下一步调整生态补偿资金分配方向时应重点向提升水土保持倾斜。(3)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京津冀生态补偿正值分别为3889.77亿元、8790.78亿元、14431.67亿元和、33943.70亿元,与各期生态亏损值基本可以相抵,但对获得生态补偿的迫切度提升,应尽快出台跨区域生态补偿政策。(4)生态补偿主客体之间存在时空角色转换,随着时间跨度的拉大,县域生态亏损区向中东部地区聚集现象显着,应通过疏解中心城区教育、交通、医疗等公共资源来引导人口疏解,从而弱化生态亏损区的集聚效应,最终达到京津冀生态协同的目标。最后,应打破京津冀行政区划局限,以县域为单位统筹京津冀的生态资源空间布局,建立京津冀生态补偿基金,成立京津冀生态补偿委员会,各县级选派代表构成委员会主要成员,由中央直管、独立运营,统筹生态补偿资金分配,创新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下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议按阶段分类探索跨区域生态补偿交易试点,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总值动态评估体系,同时提高社会公众生态环保和补偿参与意识,形成区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作治理机制。通过对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建设难点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可量化、可操作的方法支撑,厘清了区域生态补偿中跨区域行政主体的利益关系,不仅丰富了已有文献中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的相关研究,也为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提供了决策参考。同时,研究中借助GIS技术对遥感影像等复杂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制图,直观展示了研究结果的时空格局分布,不仅体现了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也使得研究结论更为量化,更具可操作性。

董宝宝[5](2019)在《基于生态理念的焦作市新河滨水景观修复》文中研究表明河流是重要的自然历史遗产和生态功能体。作为人居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河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受人类影响,城市河流普遍受到破坏和威胁,对河流进行生态修复设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条河流的健康与否甚至能够影响一座城市的发展,而一座城市的发展最终会反映到城市河流当中,如何协调城市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正是当今社会需要思考的。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相关理念和研究进展,在总结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四个实际案例,得出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应当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河道结构与形态构建、边坡生态建设、生物栖息地构建以及滨水活动场所建设五方面入手。并以焦作市新河为研究对象,在对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新河存在以下问题:水量少,生态基本流量难以维持;水质差,河流污染情况严重;生态功能退化,滨河生态环境单调;亲水性差,人与水联系不紧密,缺乏滨水景观和文化内涵;防洪标准低,行洪排涝能力不足等。基于现有问题,结合生态修复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新河河流廊道的生态整治方法及景观优化途径进行探讨。在对新河进行总体规划设计,重要节点和重点改造类型的详细规划设计以及植物配置、滨水步道、标识系统、铺装小品等专项设计后得出新河滨水景观修复应当从如下几方面进行:(1)水系贯通,保证河流基本生态流量。(2)人工湿地建设,增强流域调洪蓄水和污水净化能力。(3)堤防及驳岸建设,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和生态效益。(4)生物栖息地营建,增加生物多样性以维持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5)滨水景观和活动场所构建,保持人与水的友好联系。

张楠楠[6](2018)在《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一号文件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升级转型的若干意见,再次提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只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有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环渤海和环京津是河北省地理位置的两大特点,河北省环京津六个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圈层,其特殊地位不言而喻,发展环京津地区的现代农业对于解决首都生态危机瓶颈,提高环京津地区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首先从经济效益水平、科技投入状况、可持续发展水平、产业链延伸程度、劳动者素质、市场化水平等方面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构建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阶段进行界定,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分,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对环京津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描绘;再次,通过构建空间回归模型对影响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拟合,以明确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运用DEA对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的经济效率进行评价,通过投影分析,分别从改进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年末乡村从业人员的投入为提高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产值提供了依据。通过比较优势指数法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规模比较优势和产量比较优势进行分析,以此判断该地区各县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通过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指数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三次产业行业内部进行比较优势分析,并最终提出适合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处在初步实现阶段,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呈现空间相关作用,空间同质性程度较高,各相邻区域趋于依赖性,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说明部分地区呈现集群现象。影响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素排序依次为经济效益、产业链延伸程度、劳动者素质、科技投入水平、市场化水平。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效率分布具有规律性,其中一级二级三级有效区域集中在张家口、承德和唐山地区,呈现连片化的趋势,尤其是一级有效地区主要集中在紧邻京津的各县,五级、六级和七级有效区主要集中在保定和沧州,也就是环京津地区的西南部,分解来看,河北省环京津地区除唐山、廊坊呈现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双高外,绝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分布呈现出矛盾性,张家口、承德地区虽然纯技术效率较高但难以形成规模效率,保定、沧州部分地区规模效率较高但纯技术效率不高,最终导致这四个地区效率的失衡,虽然总体来看,张家口、承德地区综合技术效率较高,但如果不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配置以期达到规模经济,则对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通过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二、三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发现张家口的第三产业和唐山地区的二、三产业优势比较明显,唐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高,因此无论是第一产业还是二、三产业均有较好的发展,而张家口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主要与该地区部分县域受资源限制不适合进行农业生产有关,因此近年来该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相关涉农第三产业。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三个方面。第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索。本研究将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效率评价、比较优势结合在一起对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将不同视角相结合不仅丰富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而且对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实践也起到了更为有力的指导作用;第二,本研究运用熵值法明确了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了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分,采用距离矩阵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提出了提高环京津各地现代农业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利用比较优势分析法确定了环京津地区各个县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主要农产品;第三,本研究通过四分位图、局部自相关分析、DEA分析及分级有效性评价绘制了反映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统计图。研究以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总体的区域划分作为基础,就每个连片区域的地形地貌、农业资源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个区域现代农业重点发展的方向,而不是简单地从各个行政地区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做到更加有针对性。

梁熠哲[7](2018)在《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总平面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社会的物流需求逐年增加,综合物流园作为物流业在空间上的体现,其规划建设也相应成为重点。由于综合物流园对中等骨干城市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的引导,在中等骨干城市中建设综合物流园已成为社会需求。综合物流园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功能和平面上的问题,在中等骨干城市建设的综合物流园必然会受到其所在城市自身特征的影响,由于基本没有适合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的设计研究,导致产生的问题在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中没有得到解决,使综合物流园在中等骨干城市中的作用下降。因此结合社会背景、物流园产生的问题和中等骨干城市特征,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为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尝试通过研究,构建适合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的设计理论和平面解决方案,得到合理的、有标准化性质的平面设计方案,从而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和解决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在物流园建设地中等骨干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同类物流园微观层面的设计、该类物流园的数字化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操作意义。本文采用考察法、文献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图表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的第一步是总结分析物流园的发展现状及已有研究,得出相关结果,做好研究的铺垫准备工作;第二步是剖析物流园建设模式的转变及产生的功能和平面问题,分析中等骨干城市特征,确定研究对象的独有问题和建设需求并体现其特征,探讨相关理论对本次研究的适应性;第三步,搭建设计研究所需项目和量化指标,建立理论研究与设计研究的联系,根据所需项目和特定需求构建、解析、划分、细化、组合相关功能,建立以功能为主的设计理论,指导平面设计;第四步,根据所需项目和构建的设计理论,将功能转化为分不同区域的具体平面布局模式,提出以平面为主导的设计问题解决方案,满足建设需求;第五步,将设计研究所需项目和量化指标、构建的设计理论和解决方案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尝试设计一个适合中等骨干城市的综合物流园,验证研究内容、解决相关问题。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应首选以城镇模式为基础构建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功能体系、可根据以功能为基础的设计理论首先解决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设计中的平面问题、标准化的设计方案有助于该类物流园的数字化设计三个结论。最后提出文章的创新点和问题后续研究方向。

王力超[8](2017)在《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研究 ——基于毛泽东农村考察方法对贯头山村的调研报告》文中指出本文坚持以毛泽东农村考察方法:以典型性为取样标准、以坚持实事求是为原则、以经济状况地位为基础,借用访谈的方式搜集贯头山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的一些心理感受和生存状态变化的看法;同时,在论文研究中,对贯头山村民在真实的日常情景中的日常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贯头山村失地农民的心理活动和生存状态。笔者以典型性为取样标准,选取新世纪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现状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迁安市贯头山村,给该地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做了一个案例分析。首先,笔者严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贯头山村的地理状况、土地、村里人口情况作简单介绍,交代了贯头山村的基本情况。接着对贯头山村的失地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出由于首钢矿业在迁安发展多年使得迁安成为钢铁重镇的历史原因,国家大环境和当地政府政策推动及当地村民态度上支持成为多家企业成功入驻的现实原因。同时,以津安钢铁有限公司、河北唐安酿酒有限公司和退耕还林为具体事例窥探出贯头山村的失地过程。笔者按照毛泽东农村考察方法:以经济状况地位为基础,对贯头山村基本情况以及失地过程分析、梳理,得出结论:失地对失地农民生存状态产生了重要影响,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失地农民收入水平发生了变化:由失地前一年收入10000元左右到失地入厂成为工人后月收入10000多元,再到供给侧结构改革去产能后,钢铁企业破产每月收入只有550元。二、失地农民居住条件发上了变化:由失地前的6米跨度的三间格局的房子到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和四室一厅的十米跨度带下房的房子。三、失地农民交通工具发上了变化:由失地前的自行车和摩托车到四轮的小轿车。四、失地农民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从事农业的人数大幅度减少,而从事专门职业人数大幅度增加。五、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发生了变化,由失地前大五里乡医疗水平比较低到失地建厂后医疗水平显着提高;养老保障由之前依靠土地到后来失地又失业无保障。六、失地农民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失地农民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失地农民婚姻观念更趋向金钱化。七、失地农民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以不同年龄段村民幸福感和安全感总体呈下降趋势。在此过程中失地农民也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钢铁产业入住后带来的环境污染与身体健康问题、失地农民失地过程中存在补偿权益受损问题、失地农民面临钢铁企业萎缩导致的失业问题和村失地农民面临的再就业等问题。通过对贯头山村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的描述可以看到,一个小村庄的发展变化映射出了整个国家的发展理念和大环境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使2000年前后迁安钢铁企业遍地开花到2015年前后国家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政策使各大钢铁企业减产、停产、破产,影响到贯头山村从一个传统意义上小村庄发展成一个现代化意义上村庄再到现在又致力于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王甲云[9](2014)在《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面临着新的需求和挑战。而我国传统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多头管理、职能模糊、效率低下、技术与生产脱节、队伍不稳、改革进展缓慢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政府在农业技术服务领域的职能转变迫在眉睫。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逐步推进,农业产业效益不断得到提升,在农业产业的某些行业和领域已经具备了市场化的趋势和基础,一批以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等为主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主体也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市场化和多元化趋势已不可逆转。鉴于此,新形势下在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架构之中,各服务主体的职责如何划分、功能如何定位、关系如何协调,以及不同服务模式的内在逻辑与运行机制如何优化,亟待深入研究和细化。论文采用文献梳理、理论与计量模型分析以及典型案例解剖等方法相结合,力图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技服务体系中各主体的运行模式及成效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借鉴国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不同类型农业技术服务主体的功能职责与角色定位;同时,在深入解析国际国内农业发展对技术服务的现实需求及其自身发展趋势基础上,研究提出建立新型多元农业技术服务体制变革与机制创新的思路,体系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内容:1.论文梳理和介绍了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和系统构成。论文对新时期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共分为四个时期: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完善时期(1949-1978)、农技服务社会化趋势初显时期(1978-1990)、基层农技服务机构深化改革时期(1990-2000)、倡导建立多元化农技服务网络时期(2001至今)。在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上,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主体逐渐演变为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和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群众性科技组织等类别,呈现“一主多元”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存在着技术服务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手段及发展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2.论文阐述了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及市场化农技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与运行机制。我国政府公益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成效初步显现,公益性职能进一步明确,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手段不断改善。但仍然存在投入保障不足、管理体制不顺、人员素质亟待更新提高、责任考评不规范、服务方式滞后等问题,导致农技推广效率低下。以盈利为目的的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让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方拥有更多的农业科技服务选择权,也能够让需求主体享受到更加多元、更符合生产实际、更高质量且价格更低的农业技术有偿服务。同时,农技服务的市场化不仅有效弥补了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中的“政府失灵”,打通了农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而且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到农业服务领域,有利于促进技术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紧密融合,不断推动农业和农村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3.论文论述了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及农村社区互助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典型模式与运行机制。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具有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丰富、学科专业齐全、了解和掌握当代科技发展前沿,能够向生产领域提供所需的各种先进技术,满足农业发展对技术和人才需求等诸多优势。与其他几个服务主体不同,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在农业技术服务中更多的是扮演了一种基础性的作用,即科技支撑与引领的作用。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模式区别于其它各类农业技术服务模式,它通过整合资源、加快扩散、培育需求等手段,连接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农技推广机构与农户,组成了一个广阔的网络结构,构建了特殊的农技服务模式,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从我国合作组织的现状来看,无论从数量、涉及行业、技术领域来说发展都非常迅速,在农户技术培训、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经营等农业科技服务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还依然存在着技术供给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运转资金缺乏等问题。4.论文分析和测算了我国农技服务效率与影响因素。论文运用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农技服务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到如下基本结论:第一、我国大部分地区近年来农技服务效果呈现提升趋势,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农技服务水平相对高于其他地区。从全国整体来看,近15年来,我国农技服务效果呈现稳步提升趋势。第二、农技人员人力资本、农技服务平台、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户禀赋条件对农技服务效果存在显着正向影响,加强农技人员人力资本的优化以及农技服务平台的建设和有效运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优化农户的禀赋条件,有利于我国农技服务效果的提升。5.论文分析了我国新时期农技服务的需求及发展趋势。论文研究认为,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与服务内容将更趋多元化、综合化、全程化和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技服务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服务主体也将更多面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等众多需求主体。而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要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必须着力加强劳动力节约型和资本密集型技术的推广,提升农技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并逐步转变为以产品为主线的技术服务。农户对农技服务的需求将更加强调简便化和低成本,合作组织则急需农业产前、产中环节相关技术的集成服务,涉农企业则更加关注产后技术。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农业技术服务的内容将更强调农业“软”技术的开发和集成应用,并以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为目标,协同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效益。6.论文提出了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与制度重构。今后,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形成多中心治理结构,将农技服务的内容与领域向生产、加工、储藏、物流、信息、营销、保险、金融等全产业技术链延伸,逐步构建起“政府为基础、企业为主导、研发与教育机构为支撑、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为依托”的多元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国家层面要探索设立“农科教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建立“三权归县”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垂直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农技服务市场化主体,强化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的自身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以地方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为支撑的农技推广模式。同时,从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农业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多元化科技服务组织创新能力建设,改革基层农技服务资金筹集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论文主要创新点:一是重新界定了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组织、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四大服务主体在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能定位。这在农业技术服务理论研究领域具有一定拓展和创新。二是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全国各个地区的农业技术服务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当前影响农业技术服务效率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这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是提出了“明确政府与市场界限,构建多中心治理结构”和“积极探索设立农科教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建立‘三权归县’的公益性农技推广垂直管理体制,积极培育市场化主体,强化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自身能力建设”等对策建议,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傅剑仁[10](2013)在《大接访》文中认为上访,是一个沉重话题,敏感话题。沉重,源于上访这个庞大的群体。围堵在各级政府大门,坐在城市交通要道,甚至堵国道、堵铁路的人群中,参与群体访的,无疑是基层群众,甚至是弱势群体。是什么原因迫使他们这么做?他们的有些做法显系违法,为什么司法机关不对他们依法处置?换个角度说,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勇气和胆量,用违法的方式上访?

二、迁安市一地方农业标准通过审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迁安市一地方农业标准通过审定(论文提纲范文)

(2)稻农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初次与持续采用行为研究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业发展绿色转型要求生产方式绿色化
        1.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典型的绿色技术,但采用率不高
        1.1.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绿色生产技术
        2.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1.3 技术采用行为
        2.1.4 期望确认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理论
        2.2.2 成本收益理论
        2.2.3 风险规避理论
        2.2.4 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理论
        2.2.5 持续使用模型
    2.3 国内外文献回顾
        2.3.1 关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
        2.3.2 关于农户绿色技术采纳行为的研究
        2.3.3 关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
        2.3.4 文献评述
    2.4 分析框架
        2.4.1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各环节的认知分析
        2.4.2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和持续采用行为细分
        2.4.3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的发生机理分析
第3章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各环节认知分析
    3.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构成与联系
        3.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构成
        3.1.2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环节的联系
    3.2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各环节的认知现状分析
        3.2.1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整体认知分析
        3.2.2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环节认知分析
        3.2.3 稻农技术整体认知与环节认知的相关性分析
    3.3 稻农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认知偏差分析
        3.3.1 稻农技术整体认知与环节认知的对比分析
        3.3.2 技术认知组合下不同稻农类型划分
        3.3.3 稻农技术认知偏差程度测算及原因分析
        3.3.4 认知偏差对稻农技术感知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现状及行为细分
    4.1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现状分析
    4.2 稻农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采用行为的关系辨析
        4.2.1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行为细分
        4.2.2 初次采用行为与持续采用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4.3 初次采用和持续采用行为的样本特征对比分析
        4.3.1 基于个体特征的行为对比分析
        4.3.2 基于生产经营特征的行为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初次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5.1.1 服务供给对稻农技术初次采用行为的影响
        5.1.2 技术认知对稻农技术初次采用行为的影响
    5.2 数据说明、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2.1 数据说明
        5.2.2 模型构建
        5.2.3 变量选取
    5.3 实证分析与讨论
        5.3.1 服务供给、技术认知与稻农技术采用的相关性分析
        5.3.2 多重共线性检验
        5.3.3 基本回归分析
        5.3.4 各变量影响效应的比较分析
        5.3.5 异质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期望确认对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影响分析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6.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6.1.2 量表设计与数据说明
        6.1.3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6.2 期望确认与稻农持续采用行为关系的描述性分析
        6.2.1 稻农技术期望确认描述分析
        6.2.2 期望确认与稻农持续采用行为的相关性检验
    6.3 实证结果与讨论
        6.3.1 信度和效度检验
        6.3.2 模型适配度检验
        6.3.3 假说验证与讨论
    6.4 不同群组技术持续采用行为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4.1 样本分组与模型适配性检验
        6.4.2 实证结果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稻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期望确认的影响因素分析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7.1.1 农技推广服务质量对稻农期望确认的影响
        7.1.2 科学施肥认知对稻农期望确认的影响
    7.2 数据说明、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7.2.1 数据说明
        7.2.2 模型构建
        7.2.3 变量选取
    7.3 实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7.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7.3.2 模型估计结果
        7.3.3 实证结果分析
        7.3.4 内生性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区分技术采用阶段与农户特质,提高技术推广针对性
        8.2.2 改善技术采用的外部环境,提升技术应用效果
        8.2.3 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农户认知能力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批发业转移与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技术路线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2.1 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2.1.1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2.1.2 国内区域产业转移研究综述
    2.2 关于产业承接的研究
        2.2.1 产业承接能力评价研究
        2.2.2 承接产业选择研究
        2.2.3 产业承接研究方法
    2.3 关于京津冀产业转移与承接的研究
    2.4 文献研究评述
第3章 京津冀批发产业发展现状
    3.1 批发业基本情况
        3.1.1 批发业规模
        3.1.2 批发业的地位和贡献
    3.2 大中型批发企业现状
        3.2.1 批发企业总体情况
        3.2.2 批发企业的行业结构
    3.3 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3.3.1 市场经营方式和绩效水平
        3.3.2 市场类型和经营环境
    3.4 批发业转移现状及问题
        3.4.1 北京批发业疏解现状
        3.4.2 批发业疏解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与博弈分析
    4.1 区域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4.1.1 主体利益驱动机制
        4.1.2 政府政策作用机制
    4.2 区域产业转移的博弈过程分析
        4.2.1 博弈模型
        4.2.2 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间的博弈分析
        4.2.3 产业承接地间竞争的博弈分析
第5章 京津冀批发产业转移和布局的实证分析
    5.1 产业承接地的选择方法和流程
    5.2 承接产业转移重点行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5.2.1 基于产业梯度的行业选择
        5.2.2 基于产业发展规划的行业选择
        5.2.3 承接产业转移重点行业的选择结果
    5.3 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域选择的实证研究
        5.3.1 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5.3.2 产业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3 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
    5.4 北京批发业疏解承接地建议方案
第6章 京津冀批发产业转移和布局的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京津冀产业转移和布局的对策建议
        6.2.1 产业转移方:明确疏解方向,加快转型升级
        6.2.2 产业承接方:提升承接能力,实现匹配对接
参考文献
致谢

(4)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及其应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及其发展现状
    2.1 区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
        2.1.1 区域分工理论
        2.1.2 区域外部性理论
        2.1.3 区域资源环境价值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区域协调
    2.2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进展
        2.2.1 京津冀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
        2.2.2 京津冀区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2.2.3 京津冀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
    2.3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
        2.3.1 以纵向财政补偿为主,跨区域的横向补偿不足
        2.3.2 以单项环境工程为主,生态补偿缺乏长效机制
        2.3.3 以区内补偿探索为主,区际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缺失
    2.4 总值量化是完善区域生态补偿制度的关键
3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中生态资产估算及其时空演变
    3.1 区域生态资产估算模型构建
        3.1.1 区域生态资产估算总模型
        3.1.2 区域生态资产估算的调整系数
        3.1.3 区域生态资产价值化方法
    3.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收集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数据来源和数据收集
    3.3 京津冀区域生态资产的时空演变
        3.3.1 区域生态资产格局分布
        3.3.2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资产时空变化
        3.3.3 不同县域生态资产时空变化
4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构建及实证分析
    4.1 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模型构建
        4.1.1 区域生态资产与生态补偿关系分析
        4.1.2 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模型构建
    4.2 区域生态盈亏评定模型
        4.2.1 生态盈亏区评定模型
        4.2.2 生态补偿优先级评定模型
    4.3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实证分析
        4.3.1 县域生态补偿总值的量化结果分析
        4.3.2 生态盈亏区时空分布特征
        4.3.3 京津冀各县生态补偿优先级分析
5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的应用管理
    5.1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的实施主体选择
        5.1.1 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的实施主体内涵
        5.1.2 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的实施主体职能
    5.2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的应用模式
        5.2.1 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应用的基本原则
        5.2.2 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的应用模式构建
        5.2.3 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应用的资金保障
    5.3 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应用的制度创新
        5.3.1 完善区域生态补偿应用法律制度
        5.3.2 创新区域生态补偿资金分配制度
        5.3.3 建立区域生态补偿分类监管制度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推进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应用的政策建议
        6.2.1 分阶段探索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交易试点
        6.2.2 建立健全区域生态补偿总值动态评估体系
        6.2.3 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和补偿参与意识
        6.2.4 形成区域生态补偿多元主体协作治理机制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5)基于生态理念的焦作市新河滨水景观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程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程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程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1.1 文献查阅法
        1.4.1.2 实地调查法
        1.4.1.3 案例分析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河流生态修复
        2.1.2 河流廊道
        2.1.3 河流连续体概念
        2.1.4 河流四维模型
        2.1.5 洪水脉冲理论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恢复生态学
        2.2.3 环境行为学
        2.2.4 河道近自然理论
3 相关案例研究分析
    3.1 韩国首尔清溪川复兴项目
        3.1.1 项目简介
        3.1.2 规划策略
        3.1.3 项目启示
    3.2 德国伊萨河修复
        3.2.1 项目简介
        3.2.2 规划策略
        3.2.3 项目启示
    3.3 河北省迁安市三里河生态走廊工程
        3.3.1 项目简介
        3.3.2 规划策略
        3.3.3 项目启示
    3.4 海口五源河生态治理
        3.4.1 项目简介
        3.4.2 规划策略
        3.4.3 项目启示
4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和原则
    4.1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
    4.2 河流生态修复的原则
        4.2.1 因地制宜原则
        4.2.2 最小干预原则
        4.2.3 景观美学原则
        4.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5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途径
    5.1 城市河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
    5.2 城市河流河道结构与形态构建
    5.3 城市河流边坡生态建设
    5.4 城市河流生物栖息地构建
    5.5 城市河流滨水活动场所建设
6 焦作市新河生态修复性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区位概况
        6.1.1.1 地理位置
        6.1.1.2 地形地貌
        6.1.1.3 气象水文
        6.1.2 现状分析
        6.1.2.1 项目规划范围
        6.1.2.2 交通系统分析
        6.1.2.3 用地类型分析
        6.1.3 机遇和发展
        6.1.4 问题和挑战
    6.2 设计思想研究
        6.2.1 设计理念
        6.2.2 设计原则
        6.2.2.1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原则
        6.2.2.2 最小干预、适度改造原则
        6.2.2.3 系统协调、综合治理原则
        6.2.3 设计方法
        6.2.4 设计依据
    6.3 总体方案设计
        6.3.1 河流生态景观总体规划
        6.3.1.1 总体规划
        6.3.1.2 功能分区
        6.3.2 河流生态景观详细规划
        6.3.2.1 重点改造类型
        6.3.2.2 主要景观节点
        6.3.3 河流生态景观专项设计
        6.3.3.1 植物配置
        6.3.3.2 滨水步道
        6.3.3.3 标识系统及铺装设计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6)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
        2.1.2 现代农业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增长极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
        2.2.3 产业集群理论
        2.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3.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条件
        3.1.1 地理位置优越
        3.1.2 生物资源丰富
        3.1.3 相关政策支持
        3.1.4 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合作密切
    3.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3.2.1 农业生产能力稳中有升
        3.2.2 农业信息化平台初具规模
        3.2.3 产业化经营水平持续提高
        3.2.4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效显着
    3.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问题
        3.3.1 经济效益增速放缓
        3.3.2 科技投入仍显不足
        3.3.3 可持续发展能力参差不齐
        3.3.4 产业链延伸程度不够
        3.3.5 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3.3.6 市场化水平有待提高
        3.3.7 协同发展基础薄弱
    3.4 本章小结
4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4.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演进阶段及差异评价
        4.1.1 指标体系构建
        4.1.2 评价方法
        4.1.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演进阶段评价
        4.1.4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与非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差异评价
    4.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4.2.1 指标体系构建
        4.2.2 评价方法
        4.2.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4.2.4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
    4.3 本章小结
5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5.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5.1.1 经济效益
        5.1.2 科技投入
        5.1.3 可持续发展能力
        5.1.4 产业链延伸程度
        5.1.5 劳动者素质
        5.1.6 市场化水平
    5.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空间计量分析
        5.2.1 指标选取
        5.2.2 空间回归模型估计
        5.2.3 空间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
    6.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产出效率演进轨迹分析
        6.1.1 指标选取
        6.1.2 分析方法
        6.1.3 演进轨迹分析结果
    6.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
        6.2.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DEA分析
        6.2.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分级有效性分析
        6.2.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投影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比较优势分析
    7.1 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7.1.1 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7.1.2 行业及产业比较优势分析方法
    7.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7.2.1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7.2.2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第一产业分行业比较优势分析
    7.3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涉农第二、三产业比较优势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搭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体系
        8.1.1 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工作
        8.1.2 构建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系统
        8.1.3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8.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8.2.1 丰富京津冀间产业合作发展模式
        8.2.2 借助京津技术和区位优势发展二、三产业
        8.2.3 合理规划“双核四产区”现代农业协同发展产业布局
    8.3 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
        8.3.1 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
        8.3.2 引导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8.3.3 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建设
    8.4 强化生态环境支撑体系
        8.4.1 建立四产区生态功能分区
        8.4.2 打造资源高效利用体系
    8.5 完善制度支撑体系
        8.5.1 不断推进户籍、就业、社保制度改革
        8.5.2 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
        8.5.3 加快实施土地流转制度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附表1 2000-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附表2 2000-2016年河北省非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附表3 2000-2016年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附表4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指标值
附表5 2000-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指标值
附表6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现代农业产出效率分析指标值
附表7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产出导向BCC模型计算结果
附表8 2016年河北省环京津地区各县主要农作物比较优势指标值
参考文献
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7)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总平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产生
        1.1.3 研究内容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物流园建设发展现状
        1.3.1 国外、国内物流园设发展现状
        1.3.2 四个典型案例
        1.3.3 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2 研究综述分析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2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2章 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设计的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中等骨干城市
        2.1.2 综合物流园
    2.2 物流园建设模式梳理
        2.2.1 市场模式—园区模式—城镇模式
        2.2.2 城镇模式具有优势-新发地河北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调研案例分析
        2.2.3 单一功能转变为复合功能
        2.2.4 平面的小尺度—大尺度—超大尺度
        2.2.5 物流园各建设模式特点的对比总结
    2.3 物流园发展中产生功能和平面问题
        2.3.1 功能构建不全面
        2.3.2 功能组合不合理
        2.3.3 功能构建组合忽略园区与城市的联动发展
        2.3.4 传统平面布局模式不适合城镇模式物流园
        2.3.5 平面形态单一
    2.4 中等骨干城市的特征分析
        2.4.1 中等骨干城市是现今城镇化主体、城乡联系的节点
        2.4.2 多数中等骨干城市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2.4.3 产城融合、工农业共同发展
        2.4.4 中等骨干城市与大城市特征的比较
    2.5 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特征(需求)分析
        2.5.1 有与所在城市联动发展及合理组织功能需求
        2.5.2 有完善园区内基础设施需求
        2.5.3 有针对性的生产加工、运输和仓储需求
        2.5.4 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园需求特殊性总结
    2.6 物流园设计的相关理论基础
        2.6.1 规划设计概述确定设计整体定位
        2.6.2 建筑空间组合理论确定设计研究顺序
        2.6.3 模块化设计理论帮助研究具有标准化性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设计的理论构建
    3.1 构建设计研究所需项目和量化指标
        3.1.1 根据基础研究构建功能、平面研究所需项目框架
        3.1.2 构建总平面设计量化指标
    3.2 依据需求构建、解析、划分、细化功能
        3.2.1 构建主导功能模块具有生产性质
        3.2.2 构建专业功能模块具有生产服务性质
        3.2.3 构建基础功能模块具有生活服务性质
        3.2.4 对构建功能进行细化
    3.3 功能组合确定功能间联系
        3.3.1 主导功能可根据交通流线进行组合
        3.3.2 专业功能可根据功能占比进行组合
        3.3.3 基础功能模块各自独立
        3.3.4 功能组合方式的汇总
    3.4 功能向平面的转化
        3.4.1 功能具有的核心特征和辅助特征
        3.4.2 核心功能区、非核心功能区的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平面布局作为物流园设计的主要解决方案
    4.1 核心功能区、非核心功能区可分开设计
        4.1.1 核心功能区的必要性和独立性
        4.1.2 非核心功能区的辅助性和依附性
    4.2 核心功能区的平面布局设计
        4.2.1 主导、专业、基础功能并存的功能结构及典型分区
        4.2.2 网格、向心、开放三种平面布局形式
        4.2.3 核心功能区平面的构成要素
        4.2.4 核心功能区设计内容
    4.3 非核心功能区的平面布局设计
        4.3.1 主导、基础功能为主的功能结构及典型分区
        4.3.2 通道型和并列平铺型布局形式
        4.3.3 非核心功能区平面的构成要素
        4.3.4 非核心功能区设计内容
    4.4 核心功能区、非核心功能区的差异
        4.4.1 平面组合方式灵活多变和整齐划一
        4.4.2 复合流线系统与环状流线系统
        4.4.3 核心点平面形态和面状平面形态
        4.4.4 平面形态的异质化和同质化
        4.4.5 建筑单体间辅助联系与群体间辅助联系
    4.5 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平面设计因素汇总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功能和平面为主导的设计实践
    5.1 项目的基本情况
        5.1.1 项目概况
        5.1.2 三个设计目标
        5.1.3 “1+X”设计理念和连锁开发设计理念
    5.2 基本情况分析
        5.2.1 项目以实现城市功能和物流功能为主
        5.2.2 平面复杂需要整合
        5.2.3 以功能和平面问题为基础建立设计思路
        5.2.4 相同性质决定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5.3 理论应用与转化平面—构建组合项目功能及分区
        5.3.1 对应设计理论构建相应功能
        5.3.2 项目核心功能区、非核功能心区划分及功能结构
        5.3.3 项目平面分区
    5.4 全面应用—项目平面布局具体设计
        5.4.1 研究所需项目、量化指标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5.4.2 综合商业区
        5.4.3 物流办公区
        5.4.4 物流服务区
        5.4.5 物流生产区
        5.4.6 生活区
        5.4.7 汽车服务区
    5.5 总平面布局分析及技术经济指标
        5.5.1 项目总平面图
        5.5.2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5.5.3 设计实践应用符合程度分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1 结论与创新点
    2 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8)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研究 ——基于毛泽东农村考察方法对贯头山村的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3 国(境)内外研究评价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
        1.4.1 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二章 贯头山村的基本情况
    2.1 地理状况
    2.2 贯头山村的土地情况
        2.2.1 贯头山村土地总体情况
        2.2.2 贯头山村土地的分类情况
    2.3 村里的人口情况
第三章 贯头山村的失地过程
    3.1 经济背景
        3.1.1 贯头山村多家钢铁企业入住的历史原因
        3.1.2 贯头山村多家钢铁企业入驻的现实原因
    3.2 贯头山村失地过程
        3.2.1 津安钢铁有限公司的征地
        3.2.2 河北唐安酿酒有限公司的征地
        3.2.3 退耕还林征用土地
第四章 失地农民生存状态变化
    4.1 失地农民生活条件的变化
        4.1.1 失地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
        4.1.2 失地农民居住条件的变化
        4.1.3 失地农民交通工具的变化
    4.2 失地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
    4.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变化
        4.3.1 失地农民医疗保障的变化
        4.3.2 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变化
    4.4 失地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4.4.1 失地农民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变化
        4.4.2 失地农民婚姻观念的变化
    4.5 失地农民的心理状态的变化
第五章 失地农民面临的问题
    5.1 钢铁企业入住之后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人们健康
        5.1.1 钢铁企业入住给这里带来的环境污染
        5.1.2 钢铁企业入住严重影响失地农民的身体健康
    5.2 失地农民失地过程中存在补偿权益受损问题
        5.2.1 补偿标准过低
        5.2.2 补偿款不能及时足额到户
    5.3 失地农民在钢铁企业萎缩后所面临的失业与再就业问题
        5.3.1 失地农民面临的钢铁企业萎缩导致的失业问题
        5.3.2 失地农民面临的再就业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2 国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研究动态
        1.2.3 简要述评
    1.3 农业技术创新与服务基础理论
        1.3.1 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1.3.2 准公共产品原理
        1.3.3 系统工程原理
        1.3.4 农业结构原理
        1.3.5 参与式推广理论
        1.3.6 农业信息系统理论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7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2.1 新时期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与概念界定
    2.2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历史沿革
        2.2.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时期(1949-1978年)
        2.2.2 社会化农技服务趋势初步显现时期(1978-1990年)
        2.2.3 农技服务体系深化改革时期(1990-2000年)
        2.2.4 倡导建立多元化农技服务网络时期(2001年至今)
    2.3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
        2.3.1 政府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2.3.2 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
        2.3.3 涉农企业与技术服务机构
        2.3.4 农村互助型合作组织
    2.4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成效与问题
        2.4.1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2.4.2 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模式研究
    3.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与特征
        3.1.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内容
        3.1.2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基本特征
    3.2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运行机制
        3.2.1 组织管理机制
        3.2.2 技术获取机制
        3.2.3 技术推广机制
        3.2.4 财务运营机制
    3.3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3.3.1 “三权归乡(镇)”农技推广模式
        3.3.2 “三权归县”农技推广模式
        3.3.3 政府“购买服务”农技推广模式
        3.3.4 不同公益性农技推广模式的比较
    3.4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成效及问题
        3.4.1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
        3.4.2 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3.5 澳大利亚、荷兰与以色列模式借鉴
        3.5.1 澳大利亚政府农技推广“垂直管理”模式
        3.5.2 荷兰政府农技推广“垂直管理”模式
        3.5.3 以色列政府主导的“统一管理”模式
        3.5.4 经验启示与借鉴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研究
    4.1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内涵与特征
        4.1.1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内涵与职能
        4.1.2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特征
        4.1.3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作用机理
        4.1.4 市场化农技服务与其它类型农技服务的比较
    4.2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4.2.1 技术获取机制
        4.2.2 技术推广机制
        4.2.3 资金获取机制
        4.2.4 人才培养机制
    4.3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4.3.1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典型模式分析
        4.3.2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4.4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建设的成效及问题
        4.4.1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4.4.2 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面临的困境及成因分析
    4.5 市场化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4.5.1 澳大利亚的企业主导型农业技术服务模式
        4.5.2 荷、美、法等国的企业技术推广模式
        4.5.3 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
    5.1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的现状与特征
        5.1.1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的基本现状
        5.1.2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的服务职能
        5.1.3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特征
    5.2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技术服务的运行机制
        5.2.1 组织管理机制
        5.2.2 知识供给机制
        5.2.3 技术供给机制
        5.2.4 财务运行机制
        5.2.5 人才培养机制
    5.3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5.3.1 “院县共建”农技服务模式
        5.3.2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技服务模式
        5.3.3 河北农业大学的“农业综合开发”农技服务模式
        5.3.4 四川农业大学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技服务模式
        5.3.5 不同科研教育机构农技推广模式的比较和评价
    5.4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参与农业技术服务的成效与问题
        5.4.1 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参与农业技术服务的成效
        5.4.2 农业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
    5.5 美、澳、日、德等国农业科研与教育机构技术服务经验借鉴
        5.5.1 美国“三位一体”的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5.5.2 澳大利亚的校企合作农技推广服务模式
        5.5.3 日、德等国的农协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模式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农业技术服务模式研究
    6.1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技术服务的内容
        6.1.1 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开展技术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6.1.2 农村社区互助型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特征
        6.1.3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的发展概况
    6.2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运行机制
        6.2.1 组织管理机制
        6.2.2 技术获取机制
        6.2.3 服务供给机制
        6.2.4 财务运营机制
        6.2.5 人才培养机制
    6.3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的典型模式与评价
        6.3.1 合作社农技服务典型模式
    6.4 农村社区互助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服务面临的困难
        6.4.1 合作组织外部技术支撑不足,技术供给缺乏
        6.4.2 合作组织内部技术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落后
        6.4.3 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制约了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
        6.4.4 运转资金缺乏,制约合作组织服务创新和职能拓展
    6.5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技术服务经验借鉴
        6.5.1 法国和丹麦的农业技术咨询服务体系
        6.5.2 日本农协的营农指导体系
        6.5.3 台湾农会的农技综合服务体系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农技服务效率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7.1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效率测算与评价——基于技术效率角度
        7.1.1 评价方法
        7.1.2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效率的分析和比较
    7.2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2.1 研究假设
        7.2.2 研究模型设计
        7.2.3 数据分析及结果
    7.3 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8章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与趋势
    8.1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需求分析
        8.1.1 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分析
        8.1.2 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分析
        8.1.3 农业技术需求主体视角下的新型农业技术服务需求分析
    8.2 新形势下对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8.2.1 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将会逐步健全和完善
        8.2.2 农业推广活动将以广大农业生产者为导向
        8.2.3 推广的内容将由单纯的技术推广向提供全过程服务发展
        8.2.4 要更加重视对农业“软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8.2.5 要重视农业技术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8.2.6 农技推广服务以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为目标
第9章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路径选择与体制重构
    9.1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与职能界定
        9.1.1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系统构成与基本内涵
        9.1.2 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不同主体的职能界定
        9.1.3 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内部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界定
    9.2 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方向定位与路径选择
        9.2.1 形成多中心治理结构
        9.2.2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9.2.3 创新服务理念与拓展服务目标
        9.2.4 完善分类管理制度
    9.3 新时期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制重构与机制设计
        9.3.1 设立农科教和产学研促进委员会,促进农业教育、科研与技术服务的有机结合
        9.3.2 进一步深化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9.3.3 加强对农业技术服务市场化主体的扶持和培育
        9.3.4 强化农业科研和教育机构对新型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引领与支撑功能
        9.3.5 推进农村社区互助型技术服务组织能力建设
    9.4 我国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变革的政策选择
        9.4.1 健全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9.4.2 积极培育农业技术市场
        9.4.3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9.4.4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服务资金筹集机制
        9.4.5 扩大农业技术补贴的实施范围与力度
        9.4.6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技术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迁安市一地方农业标准通过审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完善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N县为例[D]. 郑楠. 东华大学, 2021
  • [2]稻农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初次与持续采用行为研究 ——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D]. 余威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非首都功能疏解过程中批发业转移与布局研究[D]. 陈思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4]京津冀区域生态补偿总值量化方法及其应用管理研究[D]. 杨文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基于生态理念的焦作市新河滨水景观修复[D]. 董宝宝.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6]河北省环京津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张楠楠. 河北农业大学, 2018(05)
  • [7]中等骨干城市综合物流园总平面设计研究[D]. 梁熠哲. 北京建筑大学, 2018(02)
  • [8]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研究 ——基于毛泽东农村考察方法对贯头山村的调研报告[D]. 王力超. 天津商业大学, 2017(02)
  • [9]我国农业技术服务模式与机制研究[D]. 王甲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14(12)
  • [10]大接访[J]. 傅剑仁. 中国作家, 2013(18)

标签:;  ;  ;  ;  ;  

迁安市农业地方标准获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