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龙头企业为农民搭建“金桥”

云南龙头企业为农民搭建“金桥”

一、云南龙头企业为农民架“金桥”(论文文献综述)

李赵盼[1](2021)在《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以陕西猕猴桃生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期,面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失衡、农业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资源环境压力大等诸多问题。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与地缘有关的独特产品质量造成了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稀缺性,通过地理标志的信号识别,形成产品内垄断地位,从而带来经济利益;地理标志传递出的独特产品质量,是丰富农产品市场、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改善供需结构失衡的重要力量;为了保证地理标志所蕴含的农产品质量特色和声誉特色,其生产标准通常具有环境友好和生态有益等特性,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农户视角,立足于农户行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及外部性理论,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陕西猕猴桃主产区645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模型,在分析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对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测算,揭示了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与环境效应的内在联结机制与转化路径,并通过构建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综合效应,设计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策略,以期为促进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在空间分布上并不均衡,主要聚集在传统农业大省,而拥有独特自然环境条件的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较少。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规模已趋于饱和,需依托地理标志建设打造区域品牌,促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由增产模式向稳产下增值模式转变。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户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是存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地理标志的农户使用程度较低。(2)农户地理标志认知可以聚类为“价值认知”、“约束认知”和“共有性认知”三个维度,农户的地理标志价值认知对其使用地理标志的意愿与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约束认知对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意愿与行为都有显着的负向影响;共有性认知对农户的地理标志使用行为有负向影响,也是导致农户使用地理标志意愿与行为悖离的主要原因。(3)农户地理标志使用具有显着的经济效应:尽管使用地理标志猕猴桃每亩的种植成本增加292元,但是销售价格提高了0.908元/kg,亩均产值增加2346元,亩均净利润增加2054元,成本利润率提高了20.3%,农户的技术效率提高了0.137,说明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溢价所带来的经济激励远大于因此增加的生产成本,能够有效促进农户改进生产技术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技术效率,从而带来更大的利润增长空间。(4)农户地理标志使用具有显着的正向环境效应:以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环境友好生产行为的影响表征环境效应,使用地理标志后,农户使用生物肥料、使用果园生草技术、使用生物农药的概率分别提高0.255、0.301和0.280,地理标志使用对同时具有“增产”和“减损”双重属性的环境友好生产技术农户采纳行为的影响最大,对长期保护性技术的影响高于对短期生产性技术的影响。(5)地理标志质量溢价带来的市场激励对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环境效应具有显着的中介效应。市场激励在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施用生物肥料、使用果园生草技术、施用生物农药行为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9.89%、31.17%、20.84%,相比“减损”型环境友好生产技术,市场激励对“增产”型环境友好生产技术农户采纳行为起到的中介效应更大,其中尤以长期保护性技术的响应程度最高。(6)使用地理标志农户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及综合效应评价值分别高出未使用地理标志农户评价值的12.61%、4.31%和4.81%;使用地理标志农户的经济—环境效应协调度比未使用地理标志的经济—环境效应协调度高6.28%。说明农户使用地理标志不仅可以提高样本区域农户猕猴桃生产的经济、环境及综合效应,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7)应从加大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宣传力度、健全质量管理及监督体系着手,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市场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及合作社等产业组织的市场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释放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持。

汤文洲[2](2020)在《上海市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青浦区位于上海市西部,水系丰富,农业较发达,“三区一带”的现代农业布局初步形成,特色农业基本显现。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差异对比和模型预测等方法对青浦区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为深化发展和不断推进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面概述了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的现状。在重点阐述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意义、相关政策和当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内容及方法。2.定量分析了青浦区的农业基本情况及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预测了其农业信息化水平。农业基本情况是务农人口逐年快速下降,种植业占绝对地位,农业服务业比重快速上升,农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很小。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表现为基础设施硬件日趋完备、基础设施软件开发不足、信息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和信息服务人才相对缺乏。利用波拉特法测算出青浦区农业信息化水平自2018年开始迈入了发展阶段。3.定性分析了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基础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信息化整合力度有待加强、信息化资源开发有待深入、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信息化服务主体素质不高和信息化服务客体能力欠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增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府主导作用、架构综合立体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发精细智能的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推进新颖先进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拓展多元便捷的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建立畅通的农业信息化传播服务途径、打造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和提高涉农主体的农业信息化综合素质。

吕矞[3](2020)在《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提出易地移民搬迁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全面脱贫目标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根据“十三五”规划指示,西部地区参与易地移民搬迁工程的人口占全国的2/3,是易地移民搬迁的重点和难点地区。随着精准扶贫的深入,近年来,移民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但解决移民适应期生计能力可持续的问题才是脱贫的最终环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的生计能力状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针对移民搬迁户面临的生计能力问题,尝试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为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这对贫困人口生活的改善具有现实性意义。本文以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现有文献,在易地移民搬迁相关理论及经验的指导下,利用演绎与归纳分析法,尝试分析了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的特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制约生计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其次,运用统计与计量分析方法,分析西部地区贫困现状与易地移民搬迁现状,并构建适应期生计能力指标框架,借助问卷调查法对易地移民搬迁人口进行抽样调查,以陕西省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区为例,基于入户调研获取的数据,利用熵值法对移民搬迁前后生计能力的五个方面展开动态对比分析,发现陕西省移民搬迁户在搬迁后整体生计能力有所提高,但与理想状态仍有一定差距,且自然资本指数略有下降。最后,针对现存问题从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角度给出了相应的生计能力提升路径。

苏旷[4](2019)在《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十九大会议上,党和政府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要达到的目标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乡村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建设高效、流通便捷的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能促进农产品的流通,从而能够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的实施。广西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各具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产业,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同时也是我国面向东盟十国的国际通道。且南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在区内最大,所以南宁在广西区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本文运用了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理论等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来对南宁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日本和北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概况,包括南宁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优势以及现状,优势从区位分析、农产品类型众多、特色显着来分析,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是基础设施多,面积广;以政府主导和私企运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市场管理人员多,收费透明;商户多运用自产自销或代销模式。南宁市以南宁市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南宁市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论述。(2)指出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存在问题,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全、收费较为不合理、资金不足、管理过程对商户的培训较少;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存在的问题:资金不足、农产品种类不足、收费偏高、盈利模式落后。同时还指出制约因素:财政因素、信息化因素、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恶性竞争因素。(3)针对南宁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现状与存在问题,结合日本以及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制定以及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律以及法规,切实采取措施确保有序竞争,强化财政扶持力度,加强市场宣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内部管理制度,转变商户经营管理理念,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张考文[5](2019)在《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 ——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聚落是我国社会结构和城镇发展的基本单元,无论从城乡关系、社会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衡量,过去、现在以及未来它都应当值得引起重视。尤其是贫困地区乡村聚落,它的发展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亟待深入研究。伴随贫困的存在,一系列扶贫政策措施势必会应运而生,而当前虽有许多文献对贫困地区乡村聚落做出了研究,但大都是单一视角下的研究,缺乏精准扶贫政策系统与乡村聚落的相互关联研究。因此,本文试图解析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与贫困乡村聚落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政策对乡村聚落空间的发展。纵观我国的扶贫进程,整体上按照先“解决温饱”后“全面小康”、先“区域整体”在“精准突破”的逻辑线索。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其对乡村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而乡村聚落空间作为乡村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在社会、经济、空间与机制方面也面临新的整合。文章以“宏观认知——主体研究——实证研究——优化对策”为研究路径,首先基于乡村聚落研究的必要性,对乡村聚落空间以及政策与空间做了文献分析;其次构建了精准扶贫政策系统与乡村聚落空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对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的扶贫政策的资料梳理和对不同扶贫模式下的典型村庄进行田野调查,实证分析村庄空间与政策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试图总结其空间模式类型;最后,以村庄的后续健康发展为前提,提出规划对策,解决其在后扶贫时代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防止返贫,也以期为其他贫困地区的乡村聚落在精准扶贫政策恩惠下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精准扶贫政策系统中作用和影响乡村聚落空间的扶贫方式主要为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人居环境改善扶贫和生态扶贫。通过对乡村聚落生存条件的改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引导、产业功能的升级重组与自然景观格局的变化影响着乡村聚落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乡村聚落的空间选址、空间功能、空间形态以及空间结构等方面特征。(二)贫困地区不同的扶贫组织模式对应了不同的聚落空间模式,以万盛经开区为例,万盛经开区的主要扶贫模式为生态旅游扶贫、产业扶贫、人居环境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其对应下的典型乡村聚落空间的模式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中:(1)南桐花园小区在易地扶贫搬迁下其社区空间组织上体现出以公共空间为中心,居住空间围绕其集中发展,少量产业空间零星交织在生活空间中,生态空间则主要分布在聚落外围的特点,整体形成一种在空间位置上靠近场镇或城区的以公共空间为中心、居住空间圈层式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所在地则整体上体现出一种为公共服务空间与公共管理空间位于社区中心,居住空间围绕其均质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2)凉风村在旅游扶贫模式下其村域空间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生产—生态、生产—生活复合空间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村庄主要道路旁、入口处和景观环境良好处,相互融合。传统居住空间和生态空间则分布在聚落外围,且受地形影响,居住空间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特点,整体形成一种以生产-生活和生产—生态空间为中心、居住空间和生态空间围绕周边的聚向空间组织模式;其一般自然村和村委会所在地村庄分别体现出一种以旅游活动空间为中心,公共服务空间与居住空间(与产业空间一体化)依托其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和公共管理空间、公共服务空间位于村庄入口处,居住空间依托旅游活动空间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3)三台村在人居环境扶贫下其村域空间组织上明显体现出“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特征,且入口处的聚落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大,布局较为集中,整体呈现一种以生活空间为中心,居住空间围绕其向心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其一般自然村空间组织体现出两种模式,一种为以公共服务空间为中心,居住空间围绕其发展,另一种为公共服务空间位于村庄入口处,受聚落自然环境地形的制约居住空间边缘区分布的空间组织模式;村委会所在地村庄则整体上体现出一种为公共管理空间与公共服务空间布置于村庄入口区域、居住空间围绕其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三)针对重庆市万盛经开区目前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和问题分析,基于贫困地区乡村聚落在后扶贫时代健康有序发展的考虑,提出实施村民自治的精准扶贫规划机制、实现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方式、重塑乡村文化魅力,促进传统文化传扬、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实施空心化改造、依托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引导迁村并点,形成“产业中心+乡村聚居点”的产村基本单元以及结合易地搬迁的不同发展阶段,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等策略。

杨雪姣[6](2018)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运行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方式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随之各种类的农村经济组织不断出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形式,对于农业产业的规模化经营、抵抗市场风险等起到了积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把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的农民群体、贫困群体组织起来,形成较强的力量面对大市场,对提升农民收入、增强农业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除了经济组织的功能外,农民合作社法人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自1986年扶贫开发施行至今32年来,精准扶贫工作已经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中之重。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独立法人,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能够优化扶贫资源的配置,成为落实产业扶贫政策的重要载体,是新时期加快贫困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形成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重要经济组织。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确立了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独立地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2017年10月1日,我国《民法总则》开始施行,确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特别法人的法律主体地位。这一创新性的法人类别对保护特殊法人成员和交易相对人的权益,使特殊法人更好地参与民事活动具有重大意义。2017年12月27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十年之际,其修订案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规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和管理。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和发展环境的制约,其法人功能的发挥还存在一定问题,在未来的发展和实施过程中,可以从实践操作及地方立法两个方面加以完善,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在农村发展和精准扶贫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臧琪[7](2018)在《常州市“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常州市五个村为例》文中提出“一村一品”是伴随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生,是农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选择,目前,此产业模式已经成为推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大面积推行“一村一品”经济模式的初期,很多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问题不会因为“一村一品”经济模式产生的经济价值而将其掩盖掉。为了稳固“一村一品”经济模式的发展,让其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增长发挥促进作用,我们必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一些切实、有用、可行的解决方案,让“一村一品”经济模式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促进该经济模式的健康、有序推行。自常州市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随之取得了显着进步,但整体发展水平并不均衡,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各种制约较为明显。本文在大量收集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国内外“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和发展经验,并基于相关理论基础,从常州市“一村一品”发展举措、模式、成效等方面展开,进一步探究了常州市“一村一品”现状,然后从五个层面分析了常州市“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气候问题(“一村一品”对气候更敏感、遇到自然灾害损失更惨重),价格波动问题,金融问题,政策问题和生态问题,最后,结合前文论述,总结了常州“一村一品”战略实现健康、有序、长久发展的问题应对措施(主要包括:探索建立及健全“一村一品”经济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应对自然问题;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制定价格保护政策,分散“一村一品”经济中的价格问题;创新“一村一品”经济中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控制金融风险;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一村一品”主导产业;“一村一品”生态效应的发展建议等)。希望能够对江苏省及我国其他地区的特色区域经济发展、“一村一品”运动的开展有所帮助。

柳颖[8](2015)在《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囿于农牧民的理念、能力等多重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沿袭了一种消极型“救济式”、“输血式”的工作模式。这种扶贫模式固然保障了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不受威胁,但难以使其从根本上摆脱贫困,甚至会陷入贫困循环、贫困“依赖”的怪圈。21世纪以来,受世界范围内现代积极型反贫困理论和政策范式的影响,我国农村反贫困议题进入了一个理念转变与模式转型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实施与推进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将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视为反贫困的主战场,使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毋庸讳言,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制度设计处于“新老问题交织、内外矛盾重重”的交困境地,已经无法推动下一步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参照国外经验教训并结合本土实践,研究、设计并推行具有适用性的新型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积极福利是当前社会福利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理论视角之一,这一理论兴起于对以物质救助和生活维持为核心的消极福利理念的批判和反思。其所提出的“投资性福利”、“工作福利”着眼于对福利政策客体个人能力的开发与重塑,从而构建了一种具有积极性和现代性的政策视角。积极福利的理论内涵对于急于摆脱传统制度的负面效应,走出制度建设困境的我国民族地区农村来说具有较好的切入性与适用性。在反贫困议题中,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主体、客体和方式三个维度展开:分别是多元、协作、整合的福利政策实施主体维度;瞄准、精确、补缺的福利政策实施客体维度;赋权、增能、就业的福利政策实施方式维度。建立三者平衡循环且良性互动的渠道,最终帮助贫困者摆脱贫困。当然,任何一项复杂制度的更新或重构都需要对其所处的时间逻辑和空间领域进行全面客观的研判,前者提供依据,而后者提供经验。因此,本研究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历程进行了梳理,阐述了不同时期下制度发展的空间特征、政策理念嬗变和建设轨迹。研究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对当前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的运行现状与内在矛盾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进而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主体责任、客体瞄准和方式选择的制度缺陷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政府做为单一主体的局限性以及企业、社会组织的参与缺位,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低效以及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吸收并借鉴与我国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具有相似情境和问题的国际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建立具有适用性的反贫困制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世界范围内,巴西的反贫困制度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印度在瞄准客体上体现了针对性和选择性,而澳大利亚政府的反贫困资源投放方式却使土着居民形成福利依赖。上述国家在解决各自少数族群的贫困问题时,所采用的理念与政策思路较为典型的体现了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反贫困模式,所以福利效应截然相反,这就给予我国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重构以思考和启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定位了反贫困的战略模式,为民族地区农村提供了反贫困的方案与步骤。即通过协调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均衡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重构目标瞄准机制,实现反贫困客体对象精准;激发反贫困对象增能与就业,促使反贫困方式由普惠向补缺转变。在政策层面,进一步细化了民族地区反贫困的实施路径。包括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来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通过资金瞄准、项目瞄准及过程瞄准来实现反贫困目标客体精准;通过提高农牧民健康素质、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发展特色农牧产业和自主创业以及完善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来促进反贫困方式转变。

王倩[9](2015)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视域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 ——基于陕西猕猴桃产业的调查》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三农”问题中的农业问题主要是指推进农业产业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需要具备新型农业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因此,如何提高农民素质、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致富的核心所在。农业科技培训正是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造就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为载体,以人力资本理论、农业科技推广利益驱动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等为指导。从分析农业科技培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通过对陕西省猕猴桃产业科技培训的供给和农户需求意愿的研究,明确指出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中政府、农业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多元化供给主体已逐步出现,且各主体之间存在相互合作的培训行为,但其职能定位尚不清晰,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之问无法有效协作来满足农户的实际培训需求;然后,基于农户视角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服务绩效进行了评价,并运用因子分析和二元离散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满意度,以期从中发现现行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运用多中心理论提出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多元化供给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和运行机制。并通过个案分析,说明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可以整合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实现农业技术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的效率,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主要结论如下:(1)在分析国内外和陕西省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的基础上,利用第一手调查数据对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农户农业科技培训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师和培训形式等环节分析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具体需求。之后,利用序次多值选择模型(Ordered logistic regression)进行数据拟合,研究农户农业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以产业需求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对农业科技的态度和国家农业科技培训项目是影响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显着性因素。建议要进一步契合农民的科技培训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活动。(2)基于农户视角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评价猕猴桃产业农业科技培训的效果,研究表明在农户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存在猕猴桃品种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老龄化、种植方式落后等不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生产经营问题。运用因子分析和二元离散模型评价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满意度,说明农户种植猕猴桃的直接目的是取得可持续的经济收入,提升农户的培训满意度应尽可能地将农业科技培训与预期收益结合起来。在多元化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中,不同主体培训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排序存在差异。因此,提升农户对政府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培训满意度,应从提高农户收入和培训质量着手;提升农户对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培训满意度,应关注农户的培训需求意愿。(3)依据多元化供给主体在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中各自的功能和作用,结合我国国情,首次基于多中心理论构建了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在系统内,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整合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实现多元化供给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培训的整体效率,以此体现多中心体系的优越性。在现实工作中,还需要化解各主体在运行中的障碍,促进主体之间的协同运行。(4)通过对汉中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眉县齐峰果业公司和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个案研究,描述了涉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及其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具体情况。实践证明了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促进了多元化主体协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覃志敏[10](2014)在《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的分化发展 ——以桂西北集中安置扶贫移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贫困现象和问题一直是困扰很多国家、地区及民众的重大挑战之一。减少和消除贫困是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在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贫困与反贫困一直是政府机构的工作重心和未竞难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在一些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探索实施移民搬迁工程,通过移民扶贫的方式解决困难群众温饱问题。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通过实施扶贫移民,迁出区生活环境有效恢复,移民在安置地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促进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扶贫移民在实践上的显着成效,引发了学界广泛关注与研究。然而,扶贫移民在生产生活空间转化过程中是如何从贫困迈向发展致富,以及围绕该过程移民的社会网络和生计方式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等议题仍缺乏系统性研究。鉴于此,本文在社会网络思想和可持续生计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扶贫移民生计发展分析框架,以桂西北跨县集中安置移民案例实践为经验支撑,对扶贫移民社会关系网络变动和生计恢复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本文构建了扶贫移民生计发展分析框架。该框架主要山迁出区脆弱性背景、扶贫移民、安置地结构和过程转变、社会网络与生计资源、生计模式、生计发展结果等六个主要部分构成。其结构思路可以概括为: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下,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突出是实施扶贫移民的根本动因。作为一种事前的贫困干预政策措施,移民搬迁在为扶贫移民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移民贫困程度加深的风险;移民搬迁安置后,扶贫移民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安置地结构和过程转变的发展机会与资源,生计方式发生转变,获得了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等生计发展结果。本文将扶贫移民实施过程分为移民搬迁、移民安置和安置地扶贫开发三个依次推进的阶段。在扶贫移民过程中,移民社会网络经历从破碎到调整重构再到拓展的变动过程:移民社会网络在移民搬迁中破碎化,在移民安置中实现调整、重构,并在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向安置地社会结构拓展。在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下,扶贫移民人力资本水平低,个人资源和社会网络资源十分有限,农业生计活动以粮食生产为主,且难以实现温饱。在地理空间、生计资源的转换之后,扶贫移民生计活动有效恢复和向相对高价值农业生计转变是在移民具体的、正在进行的社会网络中获取资源并实现的:在移民安置阶段,扶贫移民在调整重构的社会网络中获取基本生计资源,并在安置地较好的资源条件下实现了生计有效恢复,解决了温饱问题;在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扶贫移民在拓展后的社会网络中获取相对高价值农业的发展性资源,实现从原有以粮食为主的低价值农业生计向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相对高价值农业生计转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显着提高,逐步脱贫致富。移民生计发展实质是移民在具体的、正在进行的社会网络中从低价值农业生计向相对高价值的农业生计转变。移民社会网络向外部经济网络结构(主要是安置地经济网络结构)的拓展状况对移民生计行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促成了移民生计的分化。一部分移民在安置地扶贫开发阶段通过社会网络的拓展(即移民网络部分嵌入或完全嵌入安置地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了向相对高价值农业生计模式转变和发展致富;另外一些移民难以实现社会网络的拓展(即社会网络区隔于安置地经济网络结构,属于非嵌入或“零嵌入”状态),仍维系着搬迁前的生计方式,家庭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生活水平难以获得有效提高,仍处于贫困之中。在安置地较好的发展条件下,移民社会网络区隔于外部经济网络结构(主要是安置地经济网络结构),是导致其生计发展困难而未能摆脱贫困的基本原因。移民贫困农户社会网络与外部经济发展网络结构的区隔,既有贫困移民缺乏社会交往经验,与原住村民、富裕移民互动交流少等内部主观因素,也有安置地政府机构等正式组织构成的正式社会网络的资源有限而难以做到移民全覆盖等外部客观因素。乡村“经济能人”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使其能得到贫困移民的信任并建立起紧密社会联系,同时乡村“经济能人”长期的市场打拼,与企业、商业伙伴等市场主体保持广泛联系,社会资本深厚。乡村“经济能人”的这种特质属性使其能有效消除贫困移民农户社会网络与外部经济发展结构的区隔,起到移民贫困农户社会网络与外部经济网络有效对接的桥梁作用,是推动贫困移民生计持续发展和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社会机制。

二、云南龙头企业为农民架“金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龙头企业为农民架“金桥”(论文提纲范文)

(1)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以陕西猕猴桃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3.1 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研究
        1.3.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研究
        1.3.3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效应研究
        1.3.4 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效应研究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地理标志的概念
        2.1.2 农产品地理标志
        2.1.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
        2.1.4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效应
    2.2 基础理论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外部性理论
        2.2.4 农户行为理论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分析
        2.3.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分析
        2.3.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分析
        2.3.4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综合效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样本区域地理标志发展及农户使用现状
    3.1 我国地理标志发展概况
        3.1.1 我国地理标志发展历程简述
        3.1.2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种类结构与空间分布
    3.2 样本区域猕猴桃地理标志发展现状
        3.2.1 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生产现状
        3.2.2 样本区域猕猴桃地理标志发展现状
    3.3 样本户基本特征及地理标志使用现状
        3.3.1 数据来源
        3.3.2 样本户基本特征
        3.3.3 样本户地理标志使用情况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分析
    4.1 农户地理标志认知测度
        4.1.1 农户地理标志认知的量表设计
        4.1.2 农户地理标志认知的测量结果
    4.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意愿与行为分析
        4.2.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意愿与行为的理论分析
        4.2.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4.2.3 模型估计结果与相关检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分析
    5.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成本收益分析
        5.1.1 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成本结构
        5.1.2 样本区域猕猴桃种植收益比较
    5.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技术效率分析
        5.2.1 猕猴桃生产技术效率测度方法
        5.2.2 猕猴桃生产技术效率测度结果
    5.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5.3.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
        5.3.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模型构建
        5.3.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经济效应估计结果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分析
    6.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总效应分析
        6.1.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总效应理论分析
        6.1.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总效应模型构建
        6.1.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总效应估计结果
        6.1.4 稳健性检验
    6.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环境效应的中介机制分析
        6.2.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中介机制理论分析
        6.2.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中介机制模型构建
        6.2.3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环境效应中介机制估计结果
        6.2.4 稳健性检验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的综合效应分析
    7.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综合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7.1.1 评价指标选取
        7.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7.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综合效应评价结果
        7.2.1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综合效应测算结果
        7.2.2 农户地理标志使用经济—环境效应协调度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户使用地理标志
        8.2.2 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全面提高地理标志质量控制能力
        8.2.3 加强基地建设,夯实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基础
        8.2.4 完善市场体系,拓宽地理标志农产品销售渠道
        8.2.5 发挥产业组织作用,创造地理标志建设有利条件
        8.2.6 重视人力资本建设,保障农产品地理标志可持续发展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上海市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农业信息化研究现状
        1.1.2 国内农业信息化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2.1 青浦区农业基本情况
        2.1.1 青浦区自然概况
        2.1.2 青浦区务农人口情况
        2.1.3 青浦区农业生产情况
        2.1.4 青浦区农业产业结构情况
    2.2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2.2.1 基础设施硬件日趋完备
        2.2.2 基础设施软件开发不足
        2.2.3 信息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2.2.4 信息服务人才相对缺乏
    2.3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水平测算
        2.3.1 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2.3.2 第二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
        2.3.3 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测算
3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3.1 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1.1 基础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
        3.1.2 信息化整合力度有待加强
        3.1.3 信息化资源开发有待深入
        3.1.4 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突出
        3.1.5 信息化服务主体素质不高
        3.1.6 信息化服务客体能力欠缺
    3.2 应对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策略
        3.2.1 增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政府主导作用
        3.2.2 架构综合立体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3.2.3 开发精细的智能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
        3.2.4 推进新颖先进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
        3.2.5 拓展多元便捷的农业信息化营销渠道
        3.2.6 建立畅通的农业信息化传播服务途径
        3.2.7 打造精干高效的农业信息化服务队伍
        3.2.8 提高涉农主体的农业信息化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致谢

(3)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4 本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研究相关文献综述
    2.1 易地移民搬迁相关研究
        2.1.1 易地移民搬迁相关概念
        2.1.2 易地移民搬迁水平测度
        2.1.3 易地移民搬迁政策建议
    2.2 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效益评价相关研究
        2.2.1 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相关概念
        2.2.2 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评价
        2.2.3 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影响因素
    2.3 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提升相关研究
        2.3.1 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可持续生计理论
        2.3.2 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提升建议
    2.4 研究述评
第三章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理论分析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易地移民搬迁的概念
        3.1.2 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的概念
        3.1.3 生计能力的概念
    3.2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的特点
        3.2.1 生活条件改善
        3.2.2 经济压力加大
        3.2.3 社交网络受损
        3.2.4 产业帮扶落实
    3.3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3.3.1 内部因素
        3.3.2 外部因素
第四章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现状分析
    4.1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的现状
        4.1.1 西部地区贫困现状
        4.1.2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现状
    4.2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框架
        4.2.1 生计能力框架构建
        4.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的定性分析——以陕西为例
        4.3.1 生计资本方面
        4.3.2 文化素质方面
        4.3.3 政策完善度方面
        4.3.4 社会帮扶方面
    4.4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的定量分析——以陕西为例
        4.4.1 数据来源
        4.4.2 评价模型构建
        4.4.3 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
第五章 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提升路径
    5.1 建立自然资本生态补偿机制
        5.1.1 迁出土地政策保障
        5.1.2 健全生态产业体系
    5.2 构建金融资本增值体系机制
        5.2.1 加强金融扶贫建设
        5.2.2 健全金融生态体系
    5.3 健全人力资本保障体系机制
        5.3.1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5.3.2 强化教育培训体系
        5.3.3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5.4 构建社会资本增值保障机制
        5.4.1 重构社会关系网络
        5.4.2 鼓励社会帮扶支持
        5.4.3 建设移民安置产业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概况
        1.3.2 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相关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方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相关概念
        2.1.1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定义及其功能
        2.1.2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类型及其特点
        2.1.3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流通模式
    2.2 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管理的相关理论
        2.2.1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2.2 农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
        2.2.3 蛛网理论
        2.2.4 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理论
3 国内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成功案例
    3.1 国外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的案例分析
        3.1.1 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
    3.2 国内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的案例分析
        3.2.1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
    3.3 经验总结
4 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概况
    4.1 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发展优势明显
        4.1.1 区位优势
        4.1.2 农产品类型众多
        4.1.3 特色显着
    4.2 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现状
        4.2.1 基础设施多,面积广
        4.2.2 以政府主导和私企运营为主的经营管理模式
        4.2.3 市场管理人员多,收费透明
        4.2.4 商户多运用自产自销或代销模式
5 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存在的问题
    5.1 南宁市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存在的问题
        5.1.1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5.1.2 收费较为不合理
        5.1.3 工作人员配置不合理
        5.1.4 资金不足
        5.1.5 管理过程中对商户的培训较少
        5.1.6 商户未与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合作
    5.2 南宁市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管理运营存在问题
        5.2.1 资金不足
        5.2.2 农产品种类不足
        5.2.3 冷链以及物流体系建设不足
        5.2.4 市场收费偏高
        5.2.5 盈利模式落后
    5.3 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运营问题小结
    5.4 制约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提档升级的因素
        5.4.1 财政因素
        5.4.2 信息化因素
        5.4.3 农产品批发市场之间恶性竞争因素
6 新形势下加快南宁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发展的建议
    6.1 制定以及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法律以及法规
    6.2 强化财政扶持力度,完善资金合理配置
    6.3 政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有序竞争
    6.4 加强市场宣传
    6.5 加强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
    6.6 完善市场内部管理制度
    6.7 转变商户的经营管理理念,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5)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 ——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势头影响下乡村聚落研究的重要性
        1.1.2 现阶段相关政策对乡村聚落研究的指引
        1.1.3 贫困地区乡村聚落的特殊现状
        1.1.4 贫困地区乡村规划建设亟待转型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理论解析
        1.3.1 相关概念解析
        1.3.2 相关理论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乡村聚落空间的研究进展
        1.4.2 政策制度影响下的乡村聚落空间研究
        1.4.3 贫困乡村空间治理的相关研究
        1.4.4 对既有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1.5 研究方法与尺度界定
        1.5.1 研究方法
        1.5.2 尺度界定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框架
2 精准扶贫政策对乡村聚落空间的影响分析
    2.1 精准扶贫政策分析架构
        2.1.1 研究维度——国家、地方两个政策维度
        2.1.2 政策内容——影响乡村聚落空间的政策内容构建
    2.2 精准扶贫政策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构成要素的影响关系
        2.2.1 乡村聚落空间构成要素系统解析
        2.2.2 影响关系
    2.3 本章小结
3 精准扶贫政策下万盛经开区贫困乡村聚落空间特征分析
    3.1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3.1.1 地理区位
        3.1.2 自然条件
        3.1.3 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
        3.1.4 研究区域主要精准扶贫模式与成效分析
    3.2 万盛经开区乡村聚落空间现状特征
        3.2.1 乡村聚落布局受自然地理环境,交通作用日益明显
        3.2.2 乡村聚落分布特征——西部和县城周边聚落密度高,其他地区密度低
        3.2.3 乡村聚落形态特征——以带状为主,团状、散点状共存分布
        3.2.4 聚落内部空间特征——趋向道路周边,内部空间组织逐步完善
    3.3 精准扶贫对贫困乡村聚落空间特征的影响
        3.3.1 空间选址影响——合理布局乡村聚落区位
        3.3.2 空间功能影响——升级乡村聚落产业功能
        3.3.3 空间形态影响——整合乡村聚落空间形态
        3.3.4 空间结构影响——优化乡村聚落空间结构
    3.4 本章小结
4 精准扶贫政策下万盛经开区典型贫困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
    4.1 万盛经开区乡村聚落空间构成要素
    4.2 易地搬迁扶贫下的乡村聚落空间模式——以南桐花园小区为例
        4.2.1 研究区域简介
        4.2.2 易地搬迁扶贫下不同类型聚落空间组织模式
    4.3 产业扶贫下的乡村聚落空间模式——以关坝镇凉风村为例
        4.3.1 研究区域简介
        4.3.2 产业扶贫下不同类型聚落空间组织模式
    4.4 人居环境扶贫下的乡村聚落空间模式——以金桥镇三台村为例
        4.4.1 研究区域简介
        4.4.2 人居环境扶贫下不同类型聚落空间组织模式
    4.5 精准扶贫对万盛经开区乡村聚落空间的影响效应分析
        4.5.1 乡村聚落分布趋于集中,加速聚落空间重构
        4.5.2 土地利用模式改良,用地结构优化
        4.5.3 人居环境改善,美丽乡村建设
        4.5.4 村民家庭收入提升,生活质量提高
    4.6 关于万盛经开区贫困乡村聚落空间扶贫问题的反思
        4.6.1 易地扶贫模式下移民过程困境重重,无法满足生存需求
        4.6.2 产业扶贫模式下聚落乡土文化缺失,土地利用不充分
        4.6.3 人居环境扶贫模式下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耦合关系欠佳
        4.6.4 贫困乡村聚落空间治理体系的不完善与扶贫规划模式的不对称
    4.7 本章小结
5 万盛经开区贫困乡村聚落空间的发展及规划应对策略探讨
    5.1 结合易地搬迁不同发展阶段,满足农民多样化需求
        5.1.1 搬迁阶段——提供多样化安置方式
        5.1.2 安置阶段——提供便利生活服务
        5.1.3 融合阶段——构建社会融合平台
    5.2 深度挖掘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乡村文化复兴
        5.2.1 重塑乡村文化魅力,促进传统文化传扬
        5.2.2 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实施内部空心化改造
    5.3 依托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引导迁村并点,形成“产业中心+乡村聚居点”的产村基本单元
    5.4 后扶贫时期贫困乡村治理与规划应对
        5.4.1 促进完善区域乡村规划体系,提升精准扶贫工作实效性
        5.4.2 重构多元主体分工合作,实现共治的乡村治理方式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目
    C.农户调研问卷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运行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选题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制度的基础理论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
        1、合作社的概念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征
        4、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其他组织的区别
        1、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的区别
        2、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合伙企业的区别
        3、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区别
        4、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民委员会的区别
二、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制度的现实意义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的经济功能
        1、改善交易条件,促进市场竞争
        2、降低生产交易费用,增加贫困农户经济收入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的社会功能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化扶贫
        2、保障贫困群众基本权利,增强脱贫意志
        3、提高农民发展能力,构建长效机制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制度的价值
三、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的运行现状
    (一) 云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个案考察
        1、发展概况
        2、典型类型
    (二) 云龙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成员少合作社不成规模
        2、财产制度不健全合作社良莠不齐
        3、合作社章程形式化
        4、组织机构不健全成员权益保障不足
        5、合作社登记监管不力出现“空壳社”
        6、融资依赖性强发展动力不足
    (三) 云龙县个案折射出的问题
        1、违背成立的初衷,不能维护普通农民利益
        2、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造成财政扶持资金损失
        3、小规模合作社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4、农民专业合作社纠纷案件逐年增加
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制度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资格限制过于严格
        2、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财产制度不完善
        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
        4、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责任制度不健全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外部监管缺乏
        2、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成员权利救助缺乏
        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共担风险无法实现
        4、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融资渠道狭窄
五、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的完善
        1、放宽成员资格条件,拓宽辐射范围
        2、完善合作社法人财产制度
        3、完善合作社的法人治理结构
        4、完善权利救济制度,保障成员合法权益
        5、农民专业合作社地方立法层面的完善建议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制度的完善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2、完善保险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3、强化资金扶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4、打造交易平台,培育优质合作社
        5、加强教育培训,提供人才支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常州市“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常州市五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一村一品”的含义
    2.2 “一村一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2.2.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2.2 专业化生产理论
        2.2.3 技术聚集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常州市“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发展现状
    3.1 常州市“一村一品”的主要发展模式
        3.1.1 资源开发探索型
        3.1.2 龙头企业带动型
        3.1.3 中介组织推动型
        3.1.4 政府搭台示范型
        3.1.5 传统工艺创新型
    3.2 常州市“一村一品”的发展成效
        3.2.1 专业化程度高
        3.2.2 产业布局区域化明显
        3.2.3 产业规模化显现
        3.2.4 品牌化优势凸显
        3.2.5 涉及产业种类丰富
        3.2.6 富民增收效果显着
    3.3 常州市“一村一品”发展举措
        3.3.1 综合规划,科学布局
        3.3.2 积极探索,鼓励创新
第四章 常州市“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1 自然灾害层面的问题
    4.2 价格层面的问题
    4.3 金融层面的问题
    4.4 政策层面的问题
    4.5 生态层面的问题
        4.5.1 “一村一品”对环境有着一定影响
        4.5.2 “一村一品”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4.5.3 “一村一品”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常州市“一村一品”发展过程中问题应对措施
    5.1 建立及健全“一村一品”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5.2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制定价格保护政策
        5.2.1 重视订单农业的发展
        5.2.2 制定出台价格保护政策
    5.3 创新“一村一品”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
        5.3.1 建立相应风险规避和利益补偿机制
        5.3.2 鼓励农民筹资
        5.3.3 建立政策性的农业金融
    5.4 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一村一品”主导产业
        5.4.1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
        5.4.2 重视农业产品结构的优化,进行主导产品的培育
        5.4.3 调整农业的区域布局,建设产业集群
        5.4.4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5.5 “一村一品”生态效应的发展建议
        5.5.1 提升农业环保意识
        5.5.2 做好“一村一品”方案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5.5.3 调整生态农业产业布局,落实“一品为主,多品兼营”生产模式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总结与评价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和理论工具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贫困、贫困线
        三、民族地区农村贫困
        四、反贫困、积极型反贫困
    第二节 积极福利理论概述
        一、积极福利思想提出背景
        二、积极福利的概念与特征
    第三节 积极福利理论介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意义及分析框架
        一、积极福利理论对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议题的意义
        二、积极福利理论的分析维度
第三章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传统福利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历史变迁
        一、救济式反贫困的起步阶段
        二、体制改革推动的反贫困阶段
        三、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反贫困阶段
        四、反贫困攻坚阶段
        五、综合扶贫阶段
        六、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深化发展阶段
    第二节 民族地区反贫困的现行政策——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
        一、案例选择
        二、资料获取
        三、内蒙古兴安盟地区反贫困政策现状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与存在问题
        一、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政策效应
        二、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实践中的问题反思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传统型反贫困的制度缺陷分析
    第一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主体缺陷分析
        一、政府在反贫困中的局限
        二、企业、社会组织反贫困参与的缺位
    第二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客体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范围
        二、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的困境
        三、民族地区农村普遍式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缺陷分析
    第三节 反贫困制度中的方式缺陷分析
        一、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表现
        二、民族地区农牧民福利依赖的政策缺陷分析
第五章 两种扶贫范式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巴西印第安人反贫困主体责任关系的均衡
        一、巴西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巴西反贫困责任主体采取的积极措施及其成效
        三、巴西印第安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均衡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印度农村反贫困计划的选择性与精准性
        一、印度经验借鉴的背景与依据
        二、印度农村贫困的制度分析
        三、印度农村反贫困项目的精准实施
        四、印度农村反贫困对我国的启示
    第三节 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依赖性
        一、澳大利亚反贫困教训反思的背景与依据
        二、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现状
        三、澳大利亚土着民贫困的原因分析
        四、澳大利亚土着民普遍式福利的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第六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模式设计
    第一节 参与与均衡:反贫困主体责任架构
        一、政府主导: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责任主体
        二、多元架构: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责任主体关系
    第二节 补缺与瞄准:反贫困客体目标选择
        一、普惠式福利向补缺式福利的转变
        二、反贫困目标瞄准机制的重构
    第三节 增能与就业:反贫困政策方式转变
        一、回应西方语境中的“福利依赖”:破除“中国式福利依赖”
        二、事前干预社会风险
        三、推动民族地区农村“从福利到工作”的转变
第七章 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反贫困路径选择
    第一节 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反贫困体系”
        一、政府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中的主导角色
        二、建立企业扶贫的新格局
        三、社会扶贫的适应与兴起
    第二节 反贫困目标瞄准路径
        一、资金瞄准:扶贫贴息制度的完善
        二、项目瞄准:简政放权为贫困户“量身定制”
        三、过程瞄准:对贫困户动态管理和考核评估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牧民增能与就业
        一、农牧民健康素质与劳动力素质提高
        二、农牧民就业福利制度完善与农牧区劳动力转移
        三、发展特色农牧产业保障农牧民高效就业
        四、农牧民自主创业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着作
    二、学术论文
    三、外文文献
    四、学位论文
    五、中文报纸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9)农业产业化经营视域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 ——基于陕西猕猴桃产业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民培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2 农业产业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3 新型农民和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的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产业化经营
        2.1.2 新型农民的概念、特征和培训需求
        2.1.3 农民培训和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2.2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培训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比较优势理论和新结构经济学
        2.2.3 钻石模型
        2.2.4 利益驱动理论
        2.2.5 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培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3.1 农业科技培训的发展历程
        3.1.1 初步建立期(1949-1977年)
        3.1.2 改革变更期(1978-1999)
        3.1.3 创新萌芽期(2000-2005年)
        3.1.4 创新发展期(2006年至今)
    3.2 我国农业科技培训的现状
        3.2.1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3.2.2 科技入户培训项目
        3.2.3 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
        3.2.4 科技特派员项目
        3.2.5 绿色证书培训项目
第四章 农业科技培训的供给分析
    4.1 农业科技培训的供给主体
        4.1.1 农业技术推广站
        4.1.2 农业大专院校
        4.1.3 农业科研院所
        4.1.4 涉农龙头企业
        4.1.5 农民专业合作社
    4.2 农业科技培训的供给模式
        4.2.1 太行山道路模式
        4.2.2 农业专家在线模式
        4.2.3 科技大篷车模式
        4.2.4 试验示范站模式——西农模式
    4.3 农业科技培训供给问题分析
        4.3.1 单一主体向多主体转变的问题分析
        4.3.2 培训主体合作的问题分析
    4.4 新西兰的猕猴桃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4.4.1 重视农业科技在猕猴桃生产和销售中的作用
        4.4.2 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坚持把果农利益放在首位
        4.4.3 立法保障猕猴桃产业发展
第五章 猕猴桃主产区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需求分析
    5.1 国内外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进程
        5.1.1 国外猕猴桃发展状况
        5.1.2 国内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5.1.3 陕西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
    5.2 调查方案和数据来源
        5.2.1 调查地点的选取
        5.2.2 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
    5.3 样本描述
        5.3.1 样本特征的一般性描述
        5.3.2 农户农业科技培训需求分析
    5.4 研究假设和模型选取
        5.4.1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5.4.2 模型的选取
    5.5 研究变量的选取
    5.6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5.6.1 模型运算
        5.6.2 模型拟合的结果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农户视角下农业科技培训的绩效评价分析
    6.1 问题的提出
    6.2 农户农业科技培训的相关数量统计
        6.2.1 农户参加培训的频次
        6.2.2 农户对科技培训内容的掌握程度
        6.2.3 农户对科技培训增产增收效果的评价
    6.3 农业科技培训经济效益评价
        6.3.1 农户收入明显增长,但未形成规模种植
        6.3.2 种植品种相对单一,结构不合理
    6.4 社会效益评价
        6.4.1 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6.4.2 农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
        6.4.3 民主意识还需进一步强化
        6.4.4 农户仍然秉持传统农业的观念和生产方式
    6.5 小结
        6.5.1 优化猕猴桃品种的结构
        6.5.2 鼓励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拓展猕猴桃销售渠道
        6.5.3 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务农
        6.5.4 促进农户由传统农业观念向生态农业观念的转变
        6.5.5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和培训体系
第七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业科技培训满意度分析
    7.1 问题的提出
    7.2 因子分析在农户培训满意度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7.3 满意度的因子分析指标选取
        7.3.1 选取原则
        7.3.2 评估指标的选取
    7.4 数据计算及结果分析
        7.4.1 果户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7.4.2 果农培训满意度主因子的次序性分析
        7.4.3 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多中心”视角下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8.1 运用多中心理论解释农村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的逻辑
    8.2 多中心理论基础
    8.3 多元化供给主体的功能
        8.3.1 政府--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的中介者
        8.3.2 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的生产者
        8.3.3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新型农业科技培训的提供者
    8.4 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核心多元化主体的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8.5 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的运行模式
        8.5.1 龙头企业+合作社+专家+农户
        8.5.2 龙头企业+基地+专家+农户
        8.5.3 合作社+专家+农户
    8.6 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中主体的运行障碍
        8.6.1 政府
        8.6.2 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
        8.6.3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
第九章 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供给主体的实践与调查
    9.1 汉中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9.1.1 基本情况
        9.1.2 各级政府对企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
        9.1.3 “大园区+小业主”的经营模式
        9.1.4 由企业组建猕猴桃试验站
        9.1.5 农业科技培训及效果
    9.2 眉县奇峰果业公司
        9.2.1 基本情况
        9.2.2 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情况
        9.2.3 各级政府的资金资助
        9.2.4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体系
        9.2.5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9.2.6 农业科技培训的形式及效果
    9.3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新型农业科技培训体系的调查—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9.3.1 眉县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
        9.3.2 各级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
        9.3.3 树立猕猴桃品牌,构建销售网络
        9.3.4 农业科技培训的形式及效果
        9.3.5 个案分析
    9.4 小结
第十章 结论和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1:农业科技培训调查问卷
附录2: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介

(10)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的分化发展 ——以桂西北集中安置扶贫移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
        (一) 扶贫移民社会网络相关研究
        (二) 扶贫移民生计相关研究
        (三) 扶贫移民其它领域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目的
        (二)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扶贫移民生计发展的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一、可持续生计分析
        (一) 可持续生计观念与基本原则
        (二) 可持续生计分析的理论逻辑
    二、嵌入性视角与社会网络
        (一) 嵌入性视角:从波兰尼到格兰诺维特
        (二)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源
    三、扶贫移民生计发展分析框架
        (一) 扶贫移民社会网络与生计资源
        (二) 扶贫移民生计发展的分析框架
    四、案例村庄扶贫移民概况
        (一) 案例村庄扶贫移民相关政策
        (二) 案例村庄移民概况
第三章 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与移民搬迁
    一、脆弱性分析与贫困干预
        (一) 脆弱性意涵与分析内容
        (二) 贫困脆弱性与减贫干预
    二、迁出区脆弱性背景与农户发展困境
        (一) 迁出区脆弱性背景
        (二) 农户社会网络与生计发展困境
    三、移民搬迁与扶贫移民的贫困风险
        (一) 扶贫移民搬迁的特征
        (二) 移民搬迁后的贫困风险
第四章 移民安置与扶贫移民生计恢复
    一、移民安置与常见安置模式
    二、移民安置的类型与划分依据
        (一) 扶贫移民安置类型划分的维度
        (二) 移民安置模式的基本类型
        (三) 安置方式对移民社会网络和生计的影响
    三、社会网络调整重构与移民生计恢复
        (一) 安置区原有的资源与社会网络
        (二) 移民有土集中安置的过程
        (三) 移民社会关系网络变动情况
        (四) 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恢复
第五章 安置地扶贫开发与移民生计发展
    一、扶贫移民生计行动的理论解释逻辑
        (一) 小农生计行动的主要理论
        (二) 移民生计发展的社会网络逻辑
    二、移民生计发展的外部结构
        (一) 扶贫开发相关政策
        (二) 安置地经济发展和扶贫开发
    三、社会网络拓展与移民生计发展
        (一) 扶贫移民社会网络的拓展
        (二) 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发展
    四、移民分化与贫困移民生计发展
        (一) 扶贫移民生计分化
        (二) 生计分化与移民贫困问题
        (三) 贫困移民生计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基本结论
    二、研究结论的政策涵义
    三、需要进一步讨论的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云南龙头企业为农民架“金桥”(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户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及其效应研究 ——以陕西猕猴桃生产为例[D]. 李赵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2]上海市青浦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汤文洲.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3]西部地区易地移民搬迁适应期生计能力提升研究[D]. 吕矞. 西北大学, 2020(07)
  • [4]南宁市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D]. 苏旷. 广西大学, 2019(01)
  • [5]精准扶贫政策下贫困地区乡村聚落空间模式研究 ——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为例[D]. 张考文. 重庆大学, 2019(01)
  • [6]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运行现状研究[D]. 杨雪姣. 云南大学, 2018(04)
  • [7]常州市“一村一品”产业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以常州市五个村为例[D]. 臧琪.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8]积极福利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 ——以内蒙古兴安盟为例[D]. 柳颖. 南京大学, 2015(07)
  • [9]农业产业化经营视域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研究 ——基于陕西猕猴桃产业的调查[D]. 王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3)
  • [10]社会网络与移民生计的分化发展 ——以桂西北集中安置扶贫移民为例[D]. 覃志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云南龙头企业为农民搭建“金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