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一、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田晓龙[1](2020)在《黔西北杜鹃灌丛群落演替动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探讨黔西北地区杜鹃灌丛演替序列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优势种群动态变化及分布格局。本文以黔西北地区9个不同演替序列的杜鹃灌丛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不同演替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气温、降水、物种组成、灌丛的高度、冠幅、基径、水平分布等指标;分析了不同演替群落的土壤理化性质、群落特征和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不同演替群落灌木的分布格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演替序列的杜鹃灌丛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土壤含水量、容重差异不显着,土壤温度、pH差异显着,但变化较小;随着群落演替序列,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W”字形变化,在演替后期(第IX演替阶段)达到最大值,为5.23%;土壤全氮、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除有效氮外,均在演替中期(第V演替阶段)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08 g/kg、30.23 mg/kg、130.92 mg/kg;土壤全磷、全钾总体上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2)9个演替序列群落中共有植物35种,分属17科25属。其中,草本植物7种,分属5科6属;灌木21种,分属8科13属;乔木5种,分属5科6属。以杜鹃花科、山茶科、禾本科植物为演替序列的优势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28.57%、8.57%、5.71%。不同演替阶段物种数变化较小,随着演替的进行,喜阳性草本(箭竹)逐渐减少,演替为喜阴性草本(针毛蕨、贵州龙胆等);喜阳性灌木小果珍珠花逐渐减少,被喜阴性杜鹃属植物、木荷等取代。3)9个演替序列群落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变化差异不大,灌木层变化较小。灌木种群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规律为Ⅲ>Ⅶ>Ⅱ>Ⅳ>Ⅷ>Ⅸ>Ⅴ>Ⅵ>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变化规律为Ⅴ>Ⅸ>Ⅳ>Ⅷ>Ⅲ>Ⅵ>Ⅶ>Ⅱ>Ⅰ;Simpson指数变化规律为Ⅸ>Ⅷ>Ⅲ>Ⅱ>Ⅳ>Ⅶ>Ⅴ>Ⅵ>Ⅰ;木本植物的密度、盖度、基径、高度受土壤全氮、有效氮、有效钾、全磷、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显着,Margalef丰富度指数受土壤有效钾的影响显着。4)调查9个演替序列群落的杜鹃属植物共1246株。最大基径为14.900 cm,最小为0.325 cm,平均为2.641 cm;树龄以1、2龄级为主,分别占总数的51.85%、42.62%,属增长型种群;不同演替序列的杜鹃属植物龄级分布连续,各龄级的个体数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径级的增大,个体数逐渐减少;随着高度的增加,杜鹃属植物个体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集中分布于第2高度级(100-250 cm),共计1024株,占总数的82.18%。5)通过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分析表明,露珠杜鹃、大白杜鹃、黄山杜鹃、迷人杜鹃种群低龄级(1、2)生命期望值较高,种群存活曲线均属Deevey-Ⅱ型,为增长型种群;通过种群动态数量变化指数Vpi和V’pi计算显示,大白杜鹃、露珠杜鹃、迷人杜鹃和黄山杜鹃种群均表现为Vpi>V’pi>0,为增长型种群;大白杜鹃、迷人杜鹃和黄山杜鹃种群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随机干扰极大值P均为0.143,大于露珠杜鹃种群的0.012。6)整个演序列不同演替阶段灌木树种分布略有差异,处于演替阶段Ⅱ、Ⅲ、Ⅴ、Ⅵ、Ⅶ的在整体上呈现均匀分布的格局特征,处于演替阶段Ⅰ、Ⅸ的在样地的西南角聚集明显,处于演替阶段Ⅳ、Ⅷ的在样地的东北角聚集明显;点格局分析表明,不同演替阶段的杜鹃属植物多为集群分布、随机分布。

魏宁[2](2020)在《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比较景观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两栖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两栖动物也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重要过渡类群,其生活史周期离不开水、皮肤通透性高等特点使其对栖息地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因此,两栖动物是森林生态环境质量监控的理想指示物种,其群落结构特征也是评价该地区生态系统质量的重要参数。本研究以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同域分布的花臭蛙与华南湍蛙为研究对象,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的方法,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景观遗传学方法,优化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实现景观连接度的定量分析和潜在廊道的准确定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规划方面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从华南湍蛙基因组中开发了12对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使用一个华南湍蛙野生群体(26个)对通过筛选的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学特征进行评价。共检测到92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分布范围为2~19,平均为7.67;观测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423~1.000,平均为0.808;期望杂合度分布范围为0.510~0.945,平均0.755;多态信息含量分布范围为0.375~0.922,平均为0.693。经Bonferroni校正,位点Aric06,Aric16,Aric25,Aric35和Aric49显着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连锁不平衡检测表明种群各配对位点间无连锁不平衡现象。2、利用7对华南湍蛙微卫星位点与7对花臭蛙微卫星位点对古田山8个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华南湍蛙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5.07(4.41~5.99);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78(0.74~0.80);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73(0.71~0.75)。花臭蛙种群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3.41(2.90~3.92);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66(0.62~0.73);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57(0.53~0.62)。各种群期望杂合度均达到了较高遗传多样性的范畴,花臭蛙种群遗传多样性低于华南湍蛙种群,但仍然维持在高度多态水平。3、对华南湍蛙和花臭蛙8个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进行检测。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显示:华南湍蛙和花臭蛙种群间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部,局域种群间存在广泛的基因流。华南湍蛙种群间的遗传变异(3.01%)高于花臭蛙种群(1.25%)。根据Nei’s无偏差遗传距离分别构建种群间的UPGMA聚类图,华南湍蛙种群和花臭蛙种群均聚为两个谱系。4、基于最小成本距离模型对古田山华南湍蛙和花臭蛙种群的景观连接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最佳模型下,硬阔类对于华南湍蛙阻力最小,保持缓冲区硬阔叶林冠覆盖的溪流通道能够最大限度的连接华南湍蛙种群;而对于花臭蛙种群,马尾松类阻力最小,通过增加马尾松类的森林覆盖面积和减少杉木林面积来增加该地区的种群连通度。5、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华南湍蛙和花臭蛙种群潜在生态廊道分布图显示:研究区域内花臭蛙的潜在扩散廊道数量多于华南湍蛙,花臭蛙种群间的景观功能连接度水平高于华南湍蛙种群。

周瑾婷[3](2019)在《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为华东地区主要的森林资源储存库,拥有多种森林群落,植物物种丰富。同时,该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近30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社会、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巨大的。过去30年虽然有一些局部调查,但存在局限性、不够系统性、调查方法差异、缺乏共享资源数据交流、交换平台等,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值得深入研究:1)两大大山脉的植物多样性现状;2)不同地区植被类型群落特征和结构的差异;3)人类干扰对森林群落的影响,因此对于该地区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的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采用典型样方–样线调查法对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两个地区植物进行了植物群落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共调查358km样线、318个20 m×20 m面积达12.72 ha的样方,统计分析了2015–2018年获得的数据,分析了两大山脉物种组成、区系特点、群落特征、历史变化、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对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维持、以及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意义的建议。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黄山山脉、天目山脉基于样方样线法调查数据进行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分析的研究。记录到黄山山脉维管植物有175科760属1848种,其中种子植物158科734属1809种,蕨类植物17科26属39种;天目山脉维管植物173科661属1575种,其中种子植物151科622属1502种,蕨类植物22科39属73种,两山脉含物种数最多的科属均为菊科和薹草属。研究区域内分布有银杏、银缕梅、鹅掌楸、黄山梅等濒危保护野生植物。依据吴征镒对我国科属的区系划分原则,黄山山脉和天目山脉调查到的种子植物科属均属于14个分布型,都以热带分布科和温带分布属为主要成分,天目山脉植物区系的温带成分属其占比略大于黄山山脉。对天目山脉物种多样性历史变化的分析表明有5个科及部分种、属本研究未调查到,原因可能为调查范围仍不够广、部分植物物种分布有限等。2)两大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植物群落特征研究。选取了天目山脉的西天目、龙塘山和黄山山脉的黄山、牯牛降这4个主要山体,基于随机样方调查,进行了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揭示西天目山单位面积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根据各样方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和针叶树种重要值的比例,将样方划分成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4种森林群落类型,比较了4个地区这4种森林群落类型的优势种组成、α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径级结构,发现各山体这4种森林群落类型乔木层的优势种组成不相似;揭示在α多样性指数方面,除了针阔混交林的灌木层和草本层外,其它3种森林群落类型的各层次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都以西天目山样方最高;研究也表明在西天目山和龙塘山随机样方中,乔木层主要以胸径小于10 cm的小径木组成,而黄山和牯牛降随机样方中乔木的胸径较大(20 cm以上的个体较多);发现黄山和牯牛降样方乔木层的平均胸径均沿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递减,但在针阔叶混交林中有升高,认为这很可能是由于这2个地区具有胸径较大的针叶树种---杉木的空间分布造成的。3)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对物种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本研究基于人类干扰程度大小将天目山脉的样方分为了天然林(16个样方)、次生林(25个样方)和人工林(24个样方),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物种组成、种-面积曲线、Jaccard相似性系数计算、重要值计算和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林维管植物为80科161属244种,次生林为101科208属332种,人工林为96科209属313种,认为次生林物种丰富度较高的现象符合适当干扰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的理论;研究发现该地区人工林的乔木层大多由毛竹、山核桃等经济树种组成,但大量草本种的侵入使物种数并不低;揭示该地区天然林和次生林乔木层主要由壳斗科、樟科等科的树种组成;研究发现天然林样方乔木层的α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次生林和人工林。综合以上结果认为过度的人类干扰会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降低生物多样性,但适度的人类干扰会对群落生物多样性起到正效应。根据本研究结果,我们对保护华东地区植物多样性提出了增设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人工干预等建议。

叶诺楠[4](2019)在《浙江建德次生林群落结构及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特征》文中指出本文以浙江建德次生林群落(阔叶次生林、松阔混交次生林、松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大样地调查方法,运用生态学研究中植物区系成分分析、森林群落重要值计算、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主要树种生态位和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次生林群落结构及主要树种空间特征,结合建德市所处植被地带的植物分布特征深入分析其存在的规律并利用该些群落特征、规律去指导建德市次生林的抚育经营以解决其存在的龄组结构不合理、林分生产力低的问题进而为该区域次生林的恢复、改造、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阔叶次生林乔木层中共有32种乔木树种,分属16科24属,壳斗科(Fagaceae)种数最多,其次是樟科(Lauraceae);松阔混交次生林乔木层共有39种乔木树种,分属19科32属,壳斗科种数最多,其次是樟科和山茶科(Theaceae);松林次生林乔木层共计29种树种,分属17科27属,壳斗科和樟科种数最多,其次为蔷薇科(Rosaceae)和漆树科(Rosaceae)。次生林群落的植物区系特征与浙江省植物区系、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地带植被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松阔混交次生林和松林次生林中均存在两个特有种,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檫木(Sassafras tzumu)。(2)次生林群落主要树种如下:阔叶次生林:青冈(Cyclobbalanopsis glauc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木荷(Schima superba);松阔混交次生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苦槠、杉木、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石栎;松林次生林:马尾松、杉木、苦槠、化香树(Platycarya strtobilacea)、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不同类型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存在显着差异,阔叶次生林群落稳定性最差,松阔混交次生林群落稳定性最高。(3)阔叶次生林中,青冈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其次是苦槠、木荷、石栎;松阔混交次生林中,苦槠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其次为马尾松、檵木、杉木、石栎。松林次生中,马尾松的生态位宽度指数最大,其次是化香树、枫香树、杉木、苦槠。主要树种之间生态位重叠程度都比较大。(4)阔叶次生林的主要树种青冈、石栎、苦槠、木荷在0-25 m尺度上均表现为显着聚集分布,青冈与其他主要树种间的关系基本为负相关,苦槠与其他主要树种间的关系相关性并不显着;松阔混交次生林的主要树种马尾松、苦槠、杉木、檵木、石栎在0-25 m尺度上均表现为显着的聚集分布,物种间的关联性大多不显着,马尾松与其他树种间均为正相关;松林次生林的主要树种马尾松、杉木、苦槠、化香树、枫香树在0-25 m尺度上也均表现为显着的聚集分布,马尾松与其他主要树种间的关系基本为无关联。主要树种大部分聚集在中小径级范围,且相同树种不同径级间大多呈现正相关。

陈晓熹[5](2018)在《广东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特征》文中指出广东青云山自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有较典型、较完整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基地,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本研究在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面积共计2.24 hm2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基于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区系成分、群落结构、物种分布格局及其和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样地内共有DBH≥1cm的木本植物216种13630株,分属52科110属;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8.70%和43.98%。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罗浮柿Diospyros morrisiana、毛棉杜鹃花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栲Castanopsis fargesii、罗浮锥Castanopsis faberi、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鼠刺Itea chinensis、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和甜槠Phyllostachys edulis为优势种,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禾本科、杉科、杜鹃花科、柿科、冬青科、杜英科和大戟科为优势科。(2)216种木本植物的52个科可划分为9个分布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80.95%,温带性质占19.05%。110个属可分为12个分类区类型,以热带性质为主,占70.64%,温带性质占26.61%。植物区系具有从中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特点。(3)样地内所有独立个体径级结构呈倒“J”形分布,有丰富的小径级植株;记录到的物种数随起测胸径的增加逐渐减少,无明显断层现象,群落总体更新良好,呈稳定增长型。优势种中,杉木、木荷、罗浮柿、罗浮锥、栲、毛棉杜鹃花、华润楠为增长型种群;黧蒴锥、毛竹和甜槠为衰退型的种群;米槠种群曾遭受过一定的破坏;鼠刺缺少中、大径级的植株。所有优势种均呈聚集分布。(4)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由大到小排序为罗浮柿、栲、木荷、鼠刺、罗浮锥、毛棉杜鹃花、米槠、甜槠、华润楠、黧蒴锥、杉木、毛竹。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相似性较低,资源竞争不激烈。优势种中,木荷、罗浮柿、毛棉杜鹃花、栲、罗浮锥、鼠刺属发展型物种,杉木、黧蒴锥、米槠、华润楠、毛竹、甜槠属衰退型物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无明显的相关性,而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呈显着的负相关。(5)通过TWINSPAN数量分类将青云山自然保护区14个样地划分为黧蒴锥+米槠群落(群落Ⅰ)、苦竹+硬壳桂群落(群落Ⅱ)、广东杜鹃+水仙柯群落(群落Ⅲ)、木荷+毛棉杜鹃花群落(群落Ⅳ)和杉木+毛竹群落(群落Ⅴ)5个群落类型。多样性分析表明青云山样地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23.36,Shannon-Wiener指数为4.10,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9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6,整体上群落物种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高,但物种分布不均匀。Margalef丰富度指数大小排序为群落Ⅳ、Ⅰ、Ⅱ、Ⅴ、Ⅲ,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大小排序为群落Ⅰ、Ⅳ、Ⅲ、Ⅴ、Ⅱ。(6)环境因子对物种的分布有显着影响,海拔、pH、全钙、阳离子交换量和质量含水量是影响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黄小波[6](2016)在《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松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特有森林类型,也是云南省的主要森林类型之一,由于过伐等一些不合理的利用方式,现存的云南松天然林绝大多数是在原有迹地上形成的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本文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以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并以云南松原生林为对照,在共计122块样地(4.88hm2)基础上进行调查和采样,研究了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分析了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组成特征以及分布规律,探讨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结构特征、环境因子、生态位等与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以期揭示化学计量比在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中的生态指示作用。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为云南松林的植被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林分因子中的平均胸径和平均高显着大于云南松原生林,而林分密度和胸高断面积均显着小于云南松原生林,物种-多度曲线反映出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的结构较为单一。云南松天然次生林除滇西南地区外,物种丰富度随径级和高度级的增加而呈现倒“J”型分布,个体多度随径级和高度级的增加呈左偏峰曲线;而云南松原生林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度均随径级和高度级的增加呈倒“J”型分布。总体上,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要显着小于云南松原生林。2.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C:N、C:P、N:P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450.30mg/g、11.16 mg/g和1.13mg/g,、45.09、496.55和11.32,变异系数分别为5.61%、39.70%、53.98%、30.72%、45.49%和45.05%。元素间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C含量分别与N含量和P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叶片N含量和P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对于不同的生活型植物,在乔木植物和灌木植物之间,叶片N含量和C:N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之间,除叶片N:P外,叶片C、N、P含量以及C:N和C:P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针叶植物和阔叶植物之间叶片C、N、P含量以及C:N、C:P和N:P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在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中,云南松叶片相较于其它物种拥有较高的C含量和较低的N、P含量,说明云南松具有较高的C同化能力。个体多度与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含量以及叶片C:N和c:p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而与植物叶片n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p<0.01),与植物叶片p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植物叶片n:p并没有显示出显着性相关。综合判断,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总体受n元素限制。3.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红木荷(schimanoronhae)、假木荷(craibiodendronstellatum)、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越桔(vacciniumvitis-idaea)、滇油杉(keteleeriaevelyniana)、水锦树(wendlandiauvariifolia)在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群落中生态位宽度较大,在群落中占据着优势地位,具有较强的资源利用能力;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之间表现出了极显着正相关,重要值大的物种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也较大,如假木荷与越桔为0.7222,红木荷与假木荷为0.5870,假木荷与栓皮栎为0.5000;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中物种之间有23对种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为0,另外167对种对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小于0.1,生态位重叠较小,说明种群间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竞争并不激烈,反映出群落中各种群对资源利用较为充分,种群之间的关系较为协调。而植物叶片c、n、p含量以及化学计量比与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的相关关系表明,重要值大和生态位宽度较宽的物种,即使在有限的n、p养分条件下,也可具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4.尽管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多数在海拔梯度上差异性不显着,但植物叶片c含量以及n:p与海拔具有显着的相关性,随海拔梯度上升,叶片c含量以及n:p呈下降趋势;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仅c含量在1020°与2030°坡度上存在显着差异,且坡度与植物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均无显着相关性;阴阳坡之间叶片化学计量特征均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坡向与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p含量和n:p分别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和显着负相关关系;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特征在坡位梯度上分段性差异较为明显,其中c、n含量在下坡最高,在上坡最低;而p含量在中坡最高,下坡最低,c:n在上坡最高,下坡最低;c:p和n:p都在在下坡最高,中坡最低,且坡位梯度与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含量以及n:p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而与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养分与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c含量与植物叶片c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叶片n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而与c:n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土壤N含量只与植物叶片C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而土壤P含量并不显着影响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含量以及化学计量比特征。

苏松锦,刘金福,兰思仁,洪伟,李文周[7](2015)在《黄山松研究综述(1960-2014)及其知识图谱分析》文中指出为理清并从整体上把握黄山松在林学领域的发展脉络,对其分类、资源分布、遗传学、生态学、生理生化、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采用CiteSpaceⅢ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1960-2014年220篇黄山松文献进行分析,并绘制其关键词、作者、机构和期刊的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黄山松研究主要围绕黄山松、马尾松、松属、林分、生物量、树脂道、天然更新和种群展开;研究领域较具影响力作者有洪伟、范义荣、吴承祯、吴泽民和罗世家;主要研究机构为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和浙江农林大学;《浙江林学院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等为高载文期刊.黄山松林业领域合作研究较少,基本处于独立研究状态.今后黄山松研究应重点关注其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监测及其黄山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苏松锦[8](2015)在《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林的空间异质性与植被维持机制》文中研究指明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系中国特有树种。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的6400hm2原生性黄山松群落是中亚热带高海拔地区暖性针叶林的典型代表。本研究通过研究戴云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关联性、物种多度格局、林分空间结构、谱系结构时空变化、植被与环境因子的空间变异特征和格局以及植被与环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量化生态位分化和中性过程在维持高海拔黄山松植被的贡献率,为黄山松次生林近自然经营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O-ring统计不仅能多尺度分析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还消除了传统Ripley’s K函数尺度累积效应。戴云山黄山松整个群落以及黄山松、江南山柳和鹿角杜鹃种群的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幼苗和幼树丰富,中树次之,大树较少,属于种群增长型;3个种群均在小尺度上(0~16 m)呈聚集分布格局,并随尺度增大趋于随机或均匀分布;随着龄级(幼苗→幼树→中树→大树)和树高(林冠层→亚林层→灌木层)的增大,黄山松、江南山柳和鹿角杜鹃的聚集程度均降低。黄山松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对不同起测胸径响应规律是随机的。黄山松与江南山柳,江南山柳与中华野海棠、江南山柳和映山红、江南山柳和岗柃、鹿角杜鹃与映山红在大部分尺度上以负关联为主;黄山松与岗柃、黄山松和中华野海棠、岗柃和中华野海棠、岗柃和映山红、映山红和中华野海棠以正关联为主。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林层的黄山松、江南山柳和鹿角杜鹃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的空间关联性差异较大。生境异质性、密度制约和种间隔离均可某种程度上解释其种群空间格局。采用AIC检验和卡方(χ2)检验筛选黄山松群落不同尺度的物种多度分布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取样半径r为2.5 m、10 m和20 m的样方最适模型为preemption模型;而r=5m、15m和25 m的样方最适模型为Zipf-Mandelbrot模型。当半径r为2.5 m和5m时,除brokenstick模型外的4个模型和中性模型均能通过χ2检验;当r=10 m时,χ2检验拒绝了log-normal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当r=15m、20 m和25 m,χ2检验依次拒绝了log-normal模型、Zipf-Mandelbrot模型和preemption模型。针对传统空间结构分析对象木取n=4易造成有偏估计问题,引入Voronoi图,对林分空间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黄山松林分总体呈中度混交状态(Mv=0.3796);林木胸径在生长上处于劣势偏中庸状态(Uv=0.5304);林分总体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Wv=0.5102);林木生长空间基本充足(Bv=0.3921);林木承受的竞争压力较小(CI=1.4851)。各空间结构参数随径阶增加具有较明显的变化规律,但变化情况各参数差异较大。进行林木空间竞争分析时,本研究基于Voronoi图,提出了新的交角竞争指数VuaCIi。采用不同零模型对戴云山黄山松不同尺度样方(5mx5m、10m×10m、20m×20m、30m×30m和40m×40m)和不同林木径级(小径级1 cm≤DBH<5 cm、中径级5cm≤DBH<10cm大径级DBH≥ 10 cm)的谱系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非约束零模型条件下,不同尺度下净谱系亲缘关系指数NRI和最近种间亲缘关系指数NTI均随研究尺度增加呈减少趋势;约束零模型条件下,所有尺度上NRI≥0,谱系聚集强度与尺度无关;NTI在5×5 m上表现为谱系发散,在其它5种尺度下表现为谱系聚集。各研究尺度上NRI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增加,小径级和中径级表现为谱系发散,大径级表现为谱系聚集;而NTI值变化规律与NRI反。生境过滤和密度制约可能是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的重要机制。基于地统计与GIS对黄山松林植被与环境因子进行空间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除Pielou均匀度属于强变异,pH和土壤温度为弱变异外,其它指标均为中等变异。植被参数、土壤pH、AN、土壤磷素和土壤温度空间结构比均在25-75%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空间自相关格局;土壤水分物理性质、TN、NO3--N, NH44-N、土壤钾素、土壤有机碳密度和有效光合辐射具有强烈空间自相关性,其空间异质性受随机性因素影响较小。植被参数变程在23.5~401.1m之间波动,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在14.9~19.4 m之间,土壤pH为53m,土壤养分在11.06~244.2 m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为14.55 m,土壤温度为93.3~115.7 m,有效光合辐射为22.17 m。各指标均表现出明显各向异性,与分形维数分析结果相一致。随着空间尺度增加,各指标Moran I系数均呈较明显的空间正(或负)相关。各指标均具有明显条带状和斑块状镶嵌分布的空间格局,斑块面积大小差异较显着,极端值分布面积均较小。研究结果为黄山松林的更新格局—过程—机制和取样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GIS叠加分析结果表明,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群落中,乔木和灌木的胸高断面积对不同环境因子响应规律类似:比较适合乔木、灌木生长的土壤含水量为27.57~41.49%,土壤容重为0.7773~1.1564 g/cm3,毛管孔隙度为0.5914~0.6085,土壤pH为4.27~4.90,土壤全氮为0.1419~0.2409g/kg,水解性氮为131.14~240.85 mg/kg,硝态氮1.17~2.29 g/kg,铵态氮为16.73~47.13 g/kg,全磷为0.0611~0.1121 g/kg,有效磷为4.82~5.94 mg/kg和6.14~8.69 mg/kg,全钾为16.18~18.84 g/kg和19.65~24.43 g/kg,速效钾为69.59~92.10 mg/kg,土壤有机碳密度6.78~13.19 kg/m2。土壤温度为17.7~18.8、23.4~26.4和有效光合辐射为17~67 umol/(s.m2)的环境里,乔木和灌木生长较好。戴云山黄山松林前9个主成分对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80.63%,土壤水分—物理性质、水解性氮和植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重要性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树高与地形关系较密切,而胸径与水解性氮较为紧密,二者回归模型分别为树高=-23.203+0.018高程;胸径=34.003-0.02水解性氮。环境因子对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分布解释量为45.54%(其中土壤因子和地形因子单独解释量为25.97%、5.11%,土壤和地形共同解释量为14.46%);不可解释量为55.46%,生态位分化在戴云山黄山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维持中占有重要地位。

程红梅[9](2015)在《江淮丘陵(皖中)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造成的生境丧失比其他因素更具有持久性,由此导致植被的破碎化日益严重。城市及近郊保留下来的残存自然植被无疑保存着最多的地带性特征,是区域生物多样性最高的核心区。本文以江淮丘陵地区自然山地残存植被为研究对象,以合肥市大蜀山和肥西县紫蓬山山体植被为契入点,对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大蜀山是位于合肥市的一座孤岛状山体,肥西县紫蓬山为大别山的东向余脉,二者是研究江淮丘陵地区残存植被物种多样性特征和植被发育的理想场所。研究结果可为该区森林植被的科学管理以及受损、退化植被的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采用样方法和固定样地法相结合,野外实验和室内数据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从残存植被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地理成分、入侵种类型、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群落分布格局、种群不同更新类型及数量动态等方面分析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和分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大蜀山孤岛状山体残存植被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地理成分研究,共有维管束植物508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表现出北亚热带植物区系明显过渡性特征。植物区系R/T值为0.6429,其热带性质大于安徽岳西鹞落坪和萧县皇藏峪,小于滁州琅琊山和江苏南京幕府山,与南京紫金山较为接近。大蜀山外来入侵植物有20种,主要来源于美洲地区,其次是欧洲。入侵种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密度和分布格局。2.对植被优势种和伴生种的植物学特性研究,壳斗科、榆科、金缕梅科、槭树科和椴树科等树种是构成落叶阔叶林乔木层的主要成分。群落基本建群种为壳斗科的栓皮栋、小叶栎和麻栎,榆科的大叶榉和朴,金缕梅科的枫香、椴树科的短毛椴和槭树科的五角枫等。五角枫和短毛椴表现出顶极种特征,黄檀、朴、黄连木和化香具有先锋种的特征。枫香群落、大叶榉群落分布在相对稳定的生境中,小叶栎群落分布于干扰频繁的地形单元,短毛椴群落、五角枫群落分布在立地条件较为严峻的地形单元。3.紫蓬山栓皮栎林固定样地研究表明,维管束植物有81种,仅含1个种的科属较多,栓皮栎为群落建群种。从物种多度来看,个体数超过100株的物种共4个树种,从大到小依次为栓皮栎、白檀、杉木和化香。木本植物胸高断面积为20.9249 m2.hm-2。其中,栓皮栎的胸高断面积为17.9381 m2.hm-2,占总胸高断面积的85.73%,其余物种胸高断面积均小于1 m2.hm-2。4.采用“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研究方法,对落叶阔叶林演替序列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从马尾松林向针阔混交林、麻栎林的演替过程中,群落乔木层Shannon指数分别为1.9572、1.4849、0.7384,呈降低的趋势;而短毛椴林乔木层Shannon指数为1.6943。麻栋林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显着低于其他3个群落(P<0.05),均匀度显着低于马尾松林和短毛椴林(P<0.05)。4种群落灌木层、草本层之间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差异均不显着(P>0.05),灌木层物种多样性以马尾松林最高、短毛椴林最低;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以马尾松林最高。处于演替顶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并不是最高,群落演替过程的稳定性和多样性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5.群落优势种表现出多种更新类型,大叶榉、枫香和小叶栎种群更新类型均为逆-J型,个体径阶连续分布,为成熟稳定类型。五角枫和短毛椴种群表现为间歇型,更新具有波动性和机会性。马尾松、火炬松和栓皮栎种群表现为单峰型,缺乏小径级后继更新个体。6.对优势种群数量动态研究,栓皮栎种群以中龄、成熟个体数量较多,数量动态指数(Vpi)为0,死亡率高峰出现在第Ⅲ、V径级,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大叶榉种群呈增长型,数量动态指数(Vpi)=2.7%,更新个体丰富,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短毛椴种群成年个体数量丰富,数量动态指数为1.73%,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种子向幼苗的转化率低。五角枫种群以中老龄立木为主,数量动态指数为2.42%,幼龄阶段发展不稳定,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

李燕芬,铁军,张桂萍,郭华[10](2014)在《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生态位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相似性指数,对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群落8种乔木、12种灌木和10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乔木树种中油松(1.673)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其次为华山松(0.737)和侧柏(0.570);灌木树种中荆条(1.150)和黄刺玫(1.020)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而草本层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苔草(1.520)和华北米蒿(1.200)。乔木、灌木和草本层各种群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叠,重叠指数依乔木、灌木、草本层逐渐增大。在乔木层中有2对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0.5,占总数的7.14%;灌木层中有9对物种的重叠值>0.5,占总数的13.64%;草本层中重叠值>0.5的物种对有7对,占总数的15.56%。总体上表现为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较高,生态位重叠较大。

二、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黔西北杜鹃灌丛群落演替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演替理论
        1.2.2 种群动态
        1.2.3 种群分布格局
        1.2.4 黔西北地区杜鹃灌丛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特征
        2.1.2 土壤特征
        2.1.3 植被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调查
        2.2.2 室内分析
        2.2.3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杜鹃灌丛土壤理化性质及气候情况
        3.1.1 土壤理化性质
        3.1.2 气候情况
    3.2 杜鹃灌丛的物种组成特征
        3.2.1 物种组成
        3.2.2 物种结构变化
        3.2.3 物种多样性特征
        3.2.4 木本植物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3.3 杜鹃属植物种群动态
        3.3.1 杜鹃种群径级、高度级结构
        3.3.2 杜鹃种群静态生命表及存活曲线
        3.3.3 杜鹃种群动态分析
    3.4 杜鹃灌丛灌木分布格局
        3.4.1 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分布及优势种组成
        3.4.2 不同演替阶段灌木种群分布格局
4 讨论
    4.1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4.2 杜鹃灌丛的物种组成特征
        4.2.1 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4.2.2 群落土壤理化性质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4.3 杜鹃属植物种群动态
        4.3.1 种群结构特征
        4.3.2 种群生命表与生存状况
        4.3.3 种群动态与发展趋势
    4.4 杜鹃灌丛优势种群分布格局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比较景观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景观遗传学
        1.1 背景
        1.2 景观遗传学的概念
        1.3 景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1.4 景观遗传学与连接度
        1.5 景观遗传学在两栖类中的研究现状
        1.6 景观遗传学在其他动物中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地与研究物种概述
        2.1 研究地概述
        2.2 研究物种概述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华南湍蛙微卫星标记开发与评价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样本采集
        2.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DNA提取
        3.2 高通量测序和微卫星位点查找
        3.3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3.4 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学评价
    4 实验结果
        4.1 华南湍蛙DNA的提取结果
        4.2 引物的设计与筛选结果
        4.3 微卫星标记的种群遗传学评价
    5 讨论
        5.1 微卫星引物的设计与筛选
        5.2 华南湍蛙群体的种群遗传学特征
        5.3 高通量测序法获取微卫星序列的优越性
第三章 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2.1 样本采集
        2.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3 实验方法
        3.1 DNA提取
        3.2 PCR群体扩增
        3.3 基因分型与数据读取
        3.4 数据分析
    4 实验结果
        4.1 DNA提取与PCR扩增结果
        4.2 基因分型与数据读取结果
        4.3 数据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种群遗传多样性
        5.2 种群遗传分化和遗传结构
第四章 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种群景观连接度分析
    1 引言
    2 实验材料
    3 实验方法
        3.1 景观数据
        3.2 最小成本距离模型
        3.3 遗传数据
        3.4 确定最佳模型
    4 实验结果
        4.1 景观数据
        4.2 遗传数据
        4.3 最佳模型
        4.4 生态廊道
    5 讨论
第五章 小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致谢

(3)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生物多样性
    1.2 森林植物群落特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人类干扰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1.4 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研究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
        1.4.1 常绿阔叶林
        1.4.2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1.4.3 落叶阔叶林
        1.4.4 针阔叶混交林
    1.5 黄山山脉、天目山脉亚热带森林群落研究历史
        1.5.1 黄山山脉
        1.5.2 天目山脉
        1.5.3 存在问题
    1.6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1.7 研究区概况
        1.7.1 地理位置和地质地貌
        1.7.2 水文、气候和土壤
        1.7.3 植被
第二章 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区系特点研究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2.1 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2.2.2 分析方法
    2.3 结果分析
        2.3.1 各山脉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2.3.2 区系特点
        2.3.3 两大山脉濒危保护植物现状
    2.4 讨论
        2.4.1 两大山脉物种组成及植物区系
        2.4.2 两大山脉濒危及保护植物
        2.4.3 天目山脉物种组成与历史记录的比较
第三章 天目山脉与黄山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的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样方设置与群落调查
        3.2.3 群落组成分析方法
        3.2.4 α 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3.2.5 径级结构分析方法
    3.3 结果分析
        3.3.1 各地区植物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3.3.2 各地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分析
        3.3.3 α多样性指数分析
    3.4 讨论
        3.4.1 各地区物种多样性水平的差异
        3.4.2 各样地不同森林类型样方植物群落特征
        3.4.3 各样地不同森林类型样方植物群落径级结构
第四章 经济发展与人类干扰程度对天目山脉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样方设置
        4.2.3 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和相似性指数
        4.2.4 种-面积曲线
    4.3 结果
        4.3.1 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的群落物种组成特征及相似性比较
        4.3.2 三类植物群落的种-面积曲线
        4.3.3 群落各层次优势种和α多样性指数的比较
        4.3.4 人工林不同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及特征
    4.4 讨论
        4.4.1 天然林、次生林、人工林群落特征
        4.4.2 人类干扰对天目山脉森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4.4.3 不同类型人工林群落组成的差异
        4.4.4 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对策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4)浙江建德次生林群落结构及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森林生态系统大样地研究
        1.2.2 物种组成及区系
        1.2.3 物种多样性
        1.2.4 生态位
        1.2.5 空间分布格局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流程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流程
2 研究区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样地设置及调查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1 植物区系成分
        3.2.2 重要值
        3.2.3 物种多样性测度
        3.2.4 生态位特征
        3.2.4.1 生态位宽度
        3.2.4.2 生态位重叠
        3.2.5 空间分布格局
        3.2.5.1 种内空间分布格局
        3.2.5.2 种间空间分布格局
4 结果与分析
    4.1 群落物种组成
    4.2 群落重要值
    4.3 物种多样性
    4.4 生态位
        4.4.1 生态位宽度分析
        4.4.2 生态位重叠分析
    4.5 空间分布格局
        4.5.1 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4.5.2 主要树种间空间分布格局
        4.5.3 主要树种不同径级间的空间分布格局
        4.5.3.1 主要树种径级分布特征
        4.5.3.2 主要树种不同径级间空间分布格局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5)广东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研究
    1.3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研究
    1.4 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1.4.1 群落结构及类型划分研究
        1.4.2 群落植物区系成分研究
        1.4.3 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1.5 生态位研究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和水文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1.4 土壤条件
        2.1.5 植被概况
    2.2 样地设置
    2.3 植被调查
    2.4 土壤取样与测定
    2.5 数据处理
        2.5.1 地形因子数据标准化
        2.5.2 重要值计算
        2.5.3 物种组成分析
        2.5.4 区系成分分析
        2.5.5 径级结构分析
        2.5.6 空间分布格局指数计算
        2.5.7 生态位特征分析
        2.5.8 群落类型划分
        2.5.9 多样性指数计算
        2.5.10 冗余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群落组成结构
        3.1.1 群落基本组成
        3.1.2 优势种、优势科
        3.1.3 植物区系成分
        3.1.4 种—面积曲线和种—个体曲线
        3.1.5 径级结构
        3.1.6 优势种的分布格局
    3.2 生态位特征研究
        3.2.1 优势种各样地的重要值及重要值变异系数
        3.2.2 生态位宽度
        3.2.3 生态位重叠度
        3.2.4 生态位相似性
        3.2.5 生态响应
        3.2.6 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及重要值变异系数的关系
    3.3 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3.3.1 群落类型划分
        3.3.2 多样性分析
    3.4 环境因子对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
        3.4.1 环境因子与RDA排序轴的相关性
        3.4.2 环境因子对样地分布的影响
        3.4.3 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3.4.4 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解释的总效应和净效应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群落物种组成
        4.1.2 植物区系成分
        4.1.3 径级结构
        4.1.4 优势种分布格局
        4.1.5 生态位特征研究
        4.1.6 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样地植物名录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1.2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3 云南松林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总体研究思路
    2.1 样地主要概况
    2.2 论文总体思路
第三章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特征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野外数据收集
        3.2.2 数据处理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群落总体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特征
        3.3.2 群落中主要林分因子
        3.3.3 物种丰富度及多度随大小结构的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叶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关系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数据及样品收集
        4.2.2 样品分析
        4.2.3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植物群落的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特征
        4.3.2 不同区域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3.3 不同生活型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3.4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中云南松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种内差异
        4.3.5 个体多度与群落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关系
    4.4 讨论
        4.4.1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4.4.2 植物叶片C:N、C:P、N:P的化学计量特征及营养限制
        4.4.3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生活型间差异
        4.4.4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中云南松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种内差异
        4.4.5 个体多度与群落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物种生态位与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主要木本植物的重要值
        5.3.2 生态位宽度
        5.3.3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
        5.3.4 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与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环境因子对云南松天然次生林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
        6.2.1 样地设置及取样
        6.2.2 样品分析方法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6.3.2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随地形因子的变化特征
        6.3.3 云南松天然次生林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6.4 讨论
        6.4.1 不同海拔梯度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4.2 不同地形因子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6.4.3 植物叶片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7)黄山松研究综述(1960-2014)及其知识图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黄山松研究进展
    1.1分类与资源分布
    1.2遗传学
    1.3生态学
    1.4生理生化
    1.5森林培育
    1.6其它
2黄山松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2.1时间分布
    2.2关键词分析
    2.3发文作者分析
    2.4发文期刊分析
3结论与展望

(8)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林的空间异质性与植被维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1.2.1 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1.2.2 植被维持机制研究进展
        1.2.3 黄山松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准备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搜集与处理
        2.2.1 样地概况
        2.2.2 植被、土壤与有效光合辐射取样
        2.2.3 室内实验
        2.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黄山松优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关联性
    3.1 研究方法
        3.1.1 林层和生长阶段的划分
        3.1.2 O-ring统计
    3.2 林分结构
    3.3 空间分布格局
        3.3.1 林分空间分布格局
        3.3.2 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
        3.3.3 不同起测胸径对分布格局的影响
    3.4 空间关联性研究
        3.4.1 林分空间关联性
        3.4.2 主要树种空间关联性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黄山松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
    4.1 研究方法
        4.1.1 取样方法
        4.1.2 物种-多度模型简介
        4.1.3 模型拟合效果检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物种-多度分布
        4.2.2 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的拟合模型
        4.2.3 不同尺度下的中性理论检验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黄山松林空间结构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计算
        5.1.2 Voronoi多边形与Delaunay三角网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林分空间结构单元
        5.2.2 传统方法与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结构参数对比
        5.2.3 混交度
        5.2.4 大小比数
        5.2.5 角尺度
        5.2.6 开敞度
        5.2.7 竞争指数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黄山松群落谱系结构的时空变化
    6.1 研究方法
        6.1.1 谱系树的构建
        6.1.2 谱系指数的选择
        6.1.3 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尺度下群落的谱系结构
        6.2.2 群落不同径级的系统发育结构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黄山松林植被空间异质性
    7.1 研究方法
        7.1.1 植被多样性指数选取与处理
        7.1.2 地统计理论与方法
        7.1.3 分形分析
        7.1.4 空间自相关分析
    7.2 结果与分析
        7.2.1 描述性统计特征
        7.2.2 空间异质性分析
        7.2.3 空间分布特征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黄山松林环境因子空间变异特征与格局
    8.1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
        8.1.1 统计特征分析
        8.1.2 空间异质性分析
        8.1.3 空间分布与格局
    8.2 土壤pH值
        8.2.1 描述性统计分析
        8.2.2 空间异质性分析
        8.2.3 空间分布特征
    8.3 土壤养分
        8.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8.3.2 空间异质性分析
        8.3.3 空间分布特征
    8.4 土壤有机碳
        8.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8.4.2 空间异质性分析
        8.4.3 空间分布特征与格局
    8.5 土壤温度
        8.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8.5.2 空间异质性分析
        8.5.3 空间分布特征
    8.6 光合有效辐射
        8.6.1 描述性统计分析
        8.6.2 空间异质性分析
        8.6.3 空间分布特征
    8.7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9.1 研究方法
        9.1.1 GIS叠加分析和统计功能
        9.1.2 群落结构的环境和空间影响因子分离
    9.2 植被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9.2.1 乔木与环境因子异质性关系
        9.2.2 灌木与环境因子异质性关系
    9.3 植被-土壤-地形关系研究
        9.3.1 主成分分析
        9.3.2 逐步回归分析
    9.4 植被分布格局及环境解释
        9.4.1 排序分析
        9.4.2 群落结构的环境和空间影响因子分离与解释
    9.5 小结与讨论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10.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植物名录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和科研情况
致谢

(9)江淮丘陵(皖中)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残存自然植被涵义及研究内容
        1.2.2 国外残存斑块的植被研究
        1.2.3 国内残存斑块的植被研究
        1.2.4 丘陵地区植被共存机制研究
        1.2.5 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1.2.6 群落稳定性性研究
        1.2.7 植被性质研究
        1.2.8 群落演替及更新动态研究
        1.2.9 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
        2.1.2 植被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实验方法
        2.2.2 标本采集和物种鉴定
        2.2.3 数据分析方法
        2.2.4 群落特征分析
    2.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三章 植被类型及特征
    3.1 大蜀山森林植被类型及特征
        3.1.1 野外基底调查
        3.1.2 主要植被类型
        3.1.3 植被优势科属的地理成分
        3.1.4 植被优势种的重要值分析
        3.1.5 森林植被的垂直分布格局
        3.1.6 森林群落组成特点
    3.2 紫蓬山森林植被类型及特征
        3.2.1 森林植被概况
        3.2.2 野外基底调查
        3.2.3 植被类型划分
第四章 大蜀山孤岛状山体物种多样性组成及地理成分
    4.1 大蜀山植物多样性组成
        4.1.1 植物种类组成
        4.1.2 科属的多样性组成
    4.2 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4.2.1 科属的分布区类型
        4.2.2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特点
        4.2.3 与邻近山地植物区系成分R/T值比较
    4.3 入侵种类型及分布
        4.3.1 入侵植物种类
        4.3.2 入侵植物分布
    4.4 讨论
第五章 群落相互关系和多样性格局
    5.1 群落相互关系和分布格局
        5.1.1 群落优势种和伴生种的更新策略
        5.1.2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分析
        5.1.3 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5.2 主要森林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
        5.2.1 紫蓬山栓皮栎群落物种多样性
        5.2.2 大蜀山栎类群落物种多样性
        5.2.3 大蜀山五角枫群落物种多样性
    5.3 不同群落类型分布格局
第六章 江淮丘陵山地落叶阔叶林演替序列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样地调查
        6.1.2 数据处理
    6.2 结果分析
        6.2.1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相似度系数
        6.2.2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
        6.2.3 群落分层物种多样性变化
        6.2.4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垂直结构物种多样性变化
        6.2.5 演替阶段植物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
        6.2.6 不同演替阶段物种多样性差异性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优势种群径级结构及更新类型
    7.1 种群径级结构划分
    7.2 种群结构更新类型
        7.2.1 逆-J型
        7.2.2 间歇型
        7.2.3 单峰型
    7.3 种群更新类型分析
第八章 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分析
    8.1 栓皮栎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8.1.1 样地设置和数据分析
        8.1.2 种群数量动态指数分析
        8.1.3 种群静态生命表编制
        8.1.4 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
        8.1.5 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8.1.6 讨论
    8.2 大叶榉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8.2.1 样地设置和数据分析
        8.2.2 种群数量动态指数分析
        8.2.3 种群静态生命表
        8.2.4 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
        8.2.5 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8.2.6 讨论
    8.3 五角枫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8.3.1 样地设置
        8.3.2 种群结构动态指数计算
        8.3.3 静态生命表数据处理和编制
        8.3.4 存活曲线分析
        8.3.5 种群生存函数分析
        8.3.6 讨论
    8.4 短毛椴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8.4.1 样地设置和数据分析
        8.4.2 生命表数据处理
        8.4.3 生命表编制
        8.4.4 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
        8.4.5 种群生存分析
        8.4.6 讨论
第九章 结果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果
        9.1.1 植被优势种的地理成分和重要值
        9.1.2 植被群落组成特点
        9.1.3 大蜀山残存植被植物多样性组成及地理成分
        9.1.4 入侵植物种类及分布
        9.1.5 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格局
        9.1.6 栓皮栎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更新
        9.1.7 优势种群径级结构及更新类型
        9.1.8 演替序列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
        9.1.9 种群数量动态特征
    9.2 创新性成果要点
    9.3 展望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10)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生态位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1.2研究方法
        1.2.1样地设置与调查
        1.2.2数据处理与计算
2结果与分析
    2.1重要值特征
    2.2生态位宽度
    2.3生态位重叠
    2.4生态位相似性
3讨论与结论

四、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黔西北杜鹃灌丛群落演替动态分析[D]. 田晓龙. 贵州大学, 2020(02)
  • [2]古田山花臭蛙和华南湍蛙比较景观遗传学研究[D]. 魏宁.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3]华东黄山山脉、天目山脉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研究[D]. 周瑾婷. 浙江大学, 2019(02)
  • [4]浙江建德次生林群落结构及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特征[D]. 叶诺楠.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5]广东青云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结构及植物多样性特征[D]. 陈晓熹.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云南松天然次生林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D]. 黄小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7]黄山松研究综述(1960-2014)及其知识图谱分析[J]. 苏松锦,刘金福,兰思仁,洪伟,李文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8]戴云山高海拔黄山松林的空间异质性与植被维持机制[D]. 苏松锦. 福建农林大学, 2015(12)
  • [9]江淮丘陵(皖中)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分异[D]. 程红梅. 南京大学, 2015(01)
  • [10]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生态位特征[J]. 李燕芬,铁军,张桂萍,郭华. 生态学杂志, 2014(11)

标签:;  ;  ;  ;  ;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