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鼓浪屿旅游经济深度发展的思考

对鼓浪屿旅游经济深度发展的思考

一、对鼓浪屿旅游经济深度开发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曾艾依然[1](2020)在《过度旅游压力下的旅游社区韧性研究 ——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为例》文中指出旅游社区属于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传统的线性思维难以提供有效的社区发展方案,从韧性理论的非线性复合视角研究其复杂性、综合性和动态性,从而应对压力和扰动带来的影响,是实现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鼓浪屿旅游社区在2017年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定位为历史国际社区。入遗前,鼓浪屿历经长期过度旅游的压力,使得旅游社区的居住功能转向单一的旅游商业功能,随之导致外来挤占、人口衰减、物价上涨、生态退化、文化衰落等一系列社区问题。入遗后,鼓浪屿积极果断采取限流措施,大幅削弱了过度旅游现象,并以社区复兴为目标进行社区建设。面对长期的过度旅游压力给鼓浪屿社区带来的深刻结构性改变,需针对其旅游社区韧性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研究与管理。本文对旅游社区韧性研究、过度旅游研究进行文献综合述评、概念与理论介绍。实证研究以鼓浪屿旅游社区为案例地进行适应性循环分析,判定鼓浪屿循环历程及当下据点。以鼓浪屿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自下而上地生成过度旅游压力下的旅游社区韧性理论框架,探究鼓浪屿旅游社区韧性影响因素。继而基于定性研究结果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研,采用统计学方法提取、测度和评价鼓浪屿旅游社区韧性及其脆弱性、适应性影响因素,形成综合影响机理。运用通径分析、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等系统化、多元化数理模型,分析人口特征因素、脆弱性因素和适应性因素对旅游社区韧性的影响方式、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揭示旅游社区复杂系统中存在的单一与复合作用、交互耦合与网络连结关系的综合驱动机制。在定性与定量研究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促进社区复兴的适应性共同管理对策。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鼓浪屿旅游社区历经国际居住社区、过度旅游社区两大适应性循环圈,现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社区适应性循环的初始阶段。(2)过度旅游压力下的旅游社区韧性理论框架中,系统脆弱性、适应性共同形成旅游社区韧性。其中,脆弱性分为外部和内部来源,适应性分为社区资本和个体资本,人口特征造成韧性感知差异。社区韧性包含社会、生态、经济、治理四个维度,韧性是随时空变化的动态指标。(3)脆弱性包含过量游客环境、区域规划不力、经济结构畸形、生计资源问题、政府作为与市场监管不足、外来力量挤占、文化资本流失。适应性包含居民社区意识、政府制度保障与遗产社区资本。人口特征因素中的年龄、职业、社区身份与居住年限亦对韧性的感知差异产生显着影响。(4)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当前鼓浪屿旅游社区韧性呈中等偏下的水平。主要驱动原因是经济脆弱性与治理脆弱性造成显着与广泛的复合影响。并且得出政府适应性对于个体适应性和社区脆弱性的间接作用显着。(5)鼓浪屿旅游社区适应性管理对策包括:治理维度应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做好社区反哺事业,理清行政管理权力,推进社会组织工作;经济维度应发展多元经济,克服级差地租,提供生计机会;生态维度应完善化与人性化社区生活服务规划,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社区居住环境宜居规划;社会维度应促进多身份主体融合与加强社区参与意识,改善人口结构并增强新一代教育,推进地方文化复兴从而重振社区风貌。本文旨在探索研究过度旅游压力下的旅游社区韧性理论框架、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和适应性管理对策,以提升鼓浪屿旅游社区韧性和社区福祉,促进其世界文化遗产循环路径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过度旅游目的地韧性建设和提升提供参考。

张天璇[2](2020)在《基于福格行为模型厦门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游客体验质量的关照贯穿于整个旅游世界。追求具有“时代精神”的旅游内涵,“需求品质化”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形势的重要判断。提升游客体验质量打造品质旅游是当下旅游发展极具现实意义的命题。本文以福格行为模型行为改变理论为研究的设计思路,以旅游动机理论、旅游需求理论、旅游限制理论、目的地体验价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旅游者画像理念、研究旅游动机、旅游能力、旅游触发对旅游行为及体验质量的影响及相关关系,并从旅游发展理念、旅游公共服务、旅游资源开发、游客体验能动性、技术赋能等方面提出了鼓浪屿文化遗产地游客体验质量提升的策略:以优化供给为基础,以丰富体验形式与内容为依托,全社会共同促进游客积极参与,建构鼓浪屿旅游正向体验,提升游客体验质量。策略以需求优化供给、彰显文化内涵、活化文化遗产为原则,从全社会树立旅游高质量发展观、相关部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目的地创新开发旅游资源、发挥游客能动性作用、技术赋能旅游体验提升等维度进行探讨,加强观念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正确认识和把握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鼓浪屿社区生活与景区有机连接的目的地实情,构建宜居、活动态、原生态文化的鼓浪屿景区生活和情感场景,活化利用文化遗产,调动游客参与热情,丰富游客体验项目及参与形式促进游客积极参与、沉浸体验,以深刻的旅游体验印象提高旅游的积极感知,提升体验质量。本文对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以及相关研究结论及对体验质量提升策略的分析与建议将对鼓浪屿景区规划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张晨[3](2020)在《厦门鼓浪屿旅游物流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旅游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旅游消费已经进入到寻常百姓家,在人们旅游的时候,除了空间层面出现地理位置转移并接受相关旅游服务之外,旅游行业的经营单位需要保证游客食品、住宿、游览、娱乐以及购物等旅游要素物质的供给。作为旅游胜地的厦门鼓浪屿,旅游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较为坚实的基础。厦门市推进以旅游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支撑产业,提出了构建国际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在这种模式下,如何发挥好物流产业对于鼓浪屿旅游业的支撑作用,进而增强其旅游竞争力,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难题。构建一个高效、完备的厦门旅游物流体系,对于促进鼓浪屿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提升旅游产业的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厦门鼓浪屿旅游物流体系优化为主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3个部分:1.采集厦门鼓浪屿游客数量、旅游业收入等统计数据和鼓浪屿上码头、道路、景点、商店、酒店、物流网点等空间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反映厦门鼓浪屿旅游物流发展现状,相关数据显示,目前鼓浪屿旅游物流产业发展受游客承载量管理和机动车禁行管理等政策的影响较大,但旅游物流产业结构仍有较大的优化空间。2.在鼓浪屿旅游物流基础数据的支撑下,通过空间网络分析方法,识别厦门鼓浪屿旅游物流的主要模式,对鼓浪屿上的观光流、餐饮流、住宿流、购物流、废弃物处理流等旅游物流模式进行分析,基本上阐释清楚了鼓浪屿上各类物质在空间上移动的方式,并对各类场所的服务范围进行了分析,阐明了不同旅游物流模式与旅游物流需求分布的关系。通过对鼓浪屿岛上旅游业和物流业从业人员进行访谈,对岛上餐饮方面、住宿方面、娱乐方面、购物方面、观光方面和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定性的识别出鼓浪屿旅游物流发展的限制条件,以及鼓浪屿旅游物流运输体系中存在的缺失。通过定量的空间网络分析与定性的访谈资料分析,可知鼓浪屿上旅游物流产业的空间布局以龙头路中山路一带为中心沿岛上主要道路延伸,与岛上景点分布与旅游物流需求分布存在一定差异,旅游物流理论上存在优化的空间,而访谈结果也反映了鼓浪屿旅游业和物流业相关从业人员对岛上的交通、物流、商品销售等旅游物流产业的不足和思考,进一步印证了鼓浪屿旅游物流产业存在优化空间的结论。3.针对鼓浪屿旅游物流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在明确旅游物流内涵的基础上,厦门市旅游业和物流业发展布局的角度出发,考虑鼓浪屿在厦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鼓浪屿旅游物流体系的层次架构设计,包括支撑平台构建、运作平台搭建和保障体系建设3个部分,从交通、物流、信息化、旅游服务完善支撑平台建设,为旅游物流企业、政府机构等角色找准定位,完善旅游物流的政策保障、物质保障和人才保障。

杨晓燕[4](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高立慧[5](2020)在《厦门鼓浪屿旅居者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研究》文中认为在流动性较强的现代化社会,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发展都较快的背景下,相继出现了沙发客、背包客、打工旅游者、旅游移民等非制度化旅游者,产生了打工旅游现象、流动旅居现象等。厦门鼓浪屿作为我国着名的海岛风景文化旅游区,非制度化旅游者的流动性相对较强,其中旅居者群体占有一定比例。在现代化和流动性的背景下,身份认同是旅居者追寻的目标,身份认同也是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基于此,文章主要对旅居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问题,旅居者的身份认同与建构过程,旅居者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的关系,以及旅居者与目的地的互动四个问题展开研究。文章按照“文献回顾、研究设计、质性分析、策略研析”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主要对34名厦门鼓浪屿旅居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Nvivo12.0、ROST Content Mining 6等数据分析工具进行了词频统计、社会网络分析、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等质性分析,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旅居者身份认同的五大主范畴表征分别为身份认同困境、自我呈现、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自我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的三个子维度,旅居者的自我呈现直接影响其身份认同;旅居者身份认同经历“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并且会不断地重复这一循环动态过程;旅居地对旅居者身份认同的影响包括目的地环境、目的地社会交往、社会文化情境和社会流动性四个方面;旅居者实现身份认同后对旅居地的社会经济和人文景观两方面产生影响。本研究重点探究了旅居者的自我呈现和身份认同,取得了一定的创新与贡献,重新界定了“旅居者”在旅游领域应用中的概念,探索性的建构了身份认同的五大范畴,在身份认同理论下得出了旅居者在旅游目的地的认同过程。并且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文章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旅居者群体的细化分类、旅居者的社会行为特征和比较多个典型案例地等方面进行拓展。

蔡雅辉[6](2020)在《旅游社区游客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厦门鼓浪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低碳旅游是一种新时尚,倡导低碳出行、发展低碳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游客低碳旅游行为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与旅游社区的低碳化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开发保护息息相关。为此,本文以典型旅游社区厦门鼓浪屿为研究区域,实证探析游客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制,以期为游客低碳旅游行为的培养和旅游社区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建议。本文构建了以低碳旅游行为为因变量、感知利益和游憩冲击感知为自变量、社区依恋为中介变量的研究假设关系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样本数据,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21.0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感知利益、社区依恋对低碳旅游行为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游憩冲击感知对低碳旅游行为没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游客的平均月收入和旅游次数是其低碳旅游行为的差异性影响因素;感知利益对社区依恋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游憩冲击感知对社区依恋没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但其分维度变量游客冲突感知对社区依恋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社区依恋在感知利益对低碳旅游行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本文对旅游社区发展低碳旅游提出管理性建议:通过加强低碳旅游宣传引导,提高游客低碳旅游意识,使游客低碳旅游行为成为一种自觉;通过建设和完善低碳旅游配套设施,推出低碳旅游产品,提高低碳旅游服务质量,增强低碳旅游吸引力,增加游客感知利益,减少游客利益冲突,促使游客更多地表现出低碳旅游行为;通过强化游客旅游情感体验,培育和增强游客的社区依恋情感。本文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低碳旅游社区概念等内容,将感知利益、游憩冲击感知、社区依恋作为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探析,为低碳旅游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卢泽楷[7](2020)在《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鼓浪屿逐渐成为福建归侨侨眷的主要聚居地,成为会通东南亚各国的金融服务网络及跨国经贸网络的重要节点。鼓浪屿华侨留下的丰富的华侨建筑遗产、充满正能量的华侨精神与华侨故事,共同构成了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基本要素。鼓浪屿华侨是20世纪初鼓浪屿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撑,是近代鼓浪屿公用、文教事业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主力军,是近代福建民主革命和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有力促进了鼓浪屿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最终形成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福建、厦门和鼓浪屿的近代化发展历程中发挥主导力量。因此,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梳理鼓浪屿华侨文化曲折的发展历程,探讨其兴盛和衰弱的原因,研究其在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形成与发展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分析当前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所面临的问题。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但在申遗过程中,鼓浪屿华侨文化没有得到重视,出现了质疑其是“殖民地文化”的声音。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下,鼓浪屿的华侨文化有望再次扮演重要角色。未来鼓浪屿应吸收广东省开平市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通过教育传承优秀华侨文化;坚持“文化景区+文化社区”定位,充分挖掘华侨文化内涵;立足福建海洋文化,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借助福建自贸区及海丝核心区的区域优势,打造世界华侨华人和海丝文化中心;通过讲好华侨故事,举办寻根谒祖活动,加强同海外华侨的联系;搭建以鼓浪屿为中心的“海丝”旅游线路,让华侨文化走出去,从而实现鼓浪屿华侨文化的永续传承以及在海丝建设中的再发展。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在现实层面上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同时也有助于在观念层面上增强文化自信,传播中华文化。

毛姚欣[8](2020)在《鼓浪屿建筑遗产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立足厦门鼓浪屿建筑文化进行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探寻将鼓浪屿建筑资源进行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及具体的实践方法,从而构建教学内容手段丰富多元的、具有创意实践性的、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初中生学习的校本课程。课程以鼓浪屿建筑遗产中可提取的美术资源为主要内容,分目标设计,涵盖了“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个领域,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从鼓浪屿建筑遗产资源出发,结合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实情,展开课程设计和实践活动总结经验。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研究的目的与依据、相关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从美术课程性质出发以鼓浪屿建筑遗产为资源分类概述其在美术学科方面的教育价值,包括文化认知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生活美学价值和综合探究价值。第三部分结合多种教育理论论述了建构和实施鼓浪屿建筑遗产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方法和原则。第四部分为对参与课程实践的学生的学情调查分析。最后一部分为鼓浪屿建筑遗产系列课程的具体课程设计以及课程的效果的反思和总结。

付有[9](2019)在《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鼓浪屿是我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历史国际社区,同时也是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但是近年来有些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因与旅游发展不协调而遭受破坏,如我国故宫、长城等,因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非常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鼓浪屿旅游发展迅速,而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如何促进其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协调变得尤为重要,对其旅游发展有了更新的要求和思路。本研究立足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以案例形式对研究的主题和内容进行探究,基于理论的分析,深入剖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策略。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研究以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指导,提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发展关系,两者之间可以达到互相协同、互相促进的状态;针对相关案例展开深入分析,为鼓浪屿提供一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其次,揭示了鼓浪屿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见证了多元文化的产生碰撞、交流和融合的文化遗产价值内涵,如今鼓浪屿正处于旅游发展的文化转型阶段,要注重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展示以及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旅游体验;通过实地调查与调研问卷分析了鼓浪屿旅游服务设施现状、旅游空间分布特征、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并指出在申遗之后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旅游文化体验欠缺、旅游空间感受不佳、旅游设施支撑不足和旅游商业氛围过浓等问题。最后,对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剖析,在受到由文化遗产、旅游容量、服务设施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鼓浪屿的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已经呈现不协调的态势,文章结合理论指导与案例启示提出在申遗后的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目标、原则,以及涵盖文化、体验和环境三个层面的提升思路,并依此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空间策略,包括提升空间文化内涵、优化旅游空间建设、调控旅游空间容量和完善服务设施布局等,以期能为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的发展决策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杨羊[10](2019)在《文化旅游本真性感知对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文化遗产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其中以弘扬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地域风情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旅游最受欢迎。文化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旅游环境造成了不程度的破坏,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扭曲的现象,比如“过度商业化”、“伪民俗移植”、“粗放再生产”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将成为未来旅游发展过程中一个重大的隐患。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旅游者不断增长的新需求,谁能最先对旅游者进行拉拢,提高旅游者满意度,谁就在旅游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自然旅游开发饱和大背景下,旅游目的地需要开始从文化旅游主题入手,着眼于满足旅游者的精神文化需要,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是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说自然类旅游资源满足了旅游者的视觉感光需求,那么文化旅游类资源就是丰富了旅游者的精神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是建立在旅游者精神情感享受基础上的一种旅游资源,如何满足旅游者此类的情感需求呢?从旅游地角度出发,需要维护自身原有旅游资源的本真性,文化遗产类旅游经历了多年岁月的积累,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但是一些旅游开发者为谋得一时的利益,大肆篡改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使其失去了其原有的本真性内涵;从旅游者角度出发,满足旅游者精神文明需要,除了丰富文化遗产旅游的文化内容,还要增加人与地方的粘性,主要是通过建立人与地方的情感联结,就旅游者而言,其与目的地的关系,产生于普通的旅游者与旅游地的关系,在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件的情况下,旅游者在目的地行程结束返回自己的常住地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旅游者与此目的地很难产生联系,因此,如果能利用这此短暂旅程的机会,建立起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情感桥梁,提高旅游者满意度,能给旅游地产生不少的经济效益,比如激发旅游者的二次游行为,或者使旅游者成为旅游地免费的宣传中,将此次的旅游体验分享给身边的熟人。国内外的早期学者普遍把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最重要变量同一归结为旅游目的地服务质量问题。对此,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对此观点提出质疑。因此,本研究试图从一个新的视角进行探索,结合“理性”本真性感知和“感性”地方依恋的两个理论,以厦门鼓浪屿为研究对象。试着在文化遗产旅游的大情景下,构建旅游者建构主义本真性感知(自变量)、地方依赖(中介变量)以及地方认同(因变量)三者共同对旅游者满意度的主要影响作用,中间加上存在主义本真性感知(调节变量)进行调节,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旅游者的建构本真性感知正向影响着地方认同;(2)地方依赖在旅游者的建构本真性感知与地方认同之间起中介作用;(3)旅游者的存在本真性感知在旅游者的建构本真性感知与地方认同之间起调节作用;(4)旅游者的存在本真性感知在旅游者的建构本真性感知与地方依赖之间起调节作用;(5)地方认同对旅游者满意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根据实证研究的分析结果,重新论证了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此次的案例研究地鼓浪屿为以后学者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案例素材,同时通过了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详细解读了人地关系的情感变化过程,以及对增强旅游者满意度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为鼓浪屿未来可持续发展路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二、对鼓浪屿旅游经济深度开发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鼓浪屿旅游经济深度开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过度旅游压力下的旅游社区韧性研究 ——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2 文献研究综合述评
    2.1 旅游社区韧性研究
        2.1.1 理论发展
        2.1.2 压力变量的转移
        2.1.3 韧性测度标准体系
        2.1.4 韧性影响因素
        2.1.5 适应性管理的实践应用
        2.1.6 旅游社区韧性未来展望
    2.2 过度旅游研究
        2.2.1 过度旅游界定
        2.2.2 过度旅游的促成因素
        2.2.3 过度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
        2.2.4 应对过度旅游的态度与对策
3 基本概念与理论
    3.1 旅游社区韧性理论的基本概念
        3.1.1 旅游社区韧性概念演变
        3.1.2 旅游社区韧性的关键关联概念:脆弱性与适应性
    3.2 旅游社区韧性基础理论
        3.2.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3.2.2 适应性循环理论
        3.2.3 扰沌理论
    3.3 韧性理论的相关理论辨析
        3.3.1 生命周期理论
        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4 鼓浪屿旅游社区系统适应性循环分析
    4.1 鼓浪屿概况
    4.2 鼓浪屿旅游社区系统适应性循环分析
        4.2.1 第一个适应性循环——国际居住社区(1841-1941)
        4.2.2 第二个适应性循环——旅游社区(改革开放—2017)
        4.2.3 第三个适应性循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社区(2017至今)
5 鼓浪屿旅游社区韧性的扎根理论研究
    5.1 定性研究设计
        5.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5.1.2 访谈提纲
    5.2 定性调研实施
        5.2.1 调研实施
        5.2.2 样本结构
    5.3 扎根理论研究
        5.3.1 开放式编码
        5.3.2 主轴编码
        5.3.3 选择性编码
        5.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5.3.5 基于质性研究的鼓浪屿旅游社区韧性分析
6 鼓浪屿旅游社区韧性影响机理与驱动机制研究
    6.1 定量研究设计
        6.1.1 问卷调查法
        6.1.2 非参数检验法
        6.1.3 通径分析法
    6.2 定量调研实施
        6.2.1 调研实施
        6.2.2 样本特征
    6.3 社区脆弱性与适应性的测度
        6.3.1 社区脆弱性测度
        6.3.2 社区适应性测度
    6.4 社区韧性测度与综合评价
        6.4.1 社区韧性测度
        6.4.2 社区综合评价
    6.5 社区韧性影响因子通径分析
        6.5.1 人口统计学特征对社区韧性感知差异的影响
        6.5.2 社区脆弱性、适应性对社区韧性的影响
    6.6 社区韧性综合影响机理与驱动机制
        6.6.1 鼓浪屿旅游社区韧性综合影响机理
        6.6.2 鼓浪屿旅游社区韧性综合驱动机制
7 鼓浪屿旅游社区的适应性管理对策建议
    7.1 关于治理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7.2 关于经济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7.3 关于生态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7.4 关于社会的适应性管理对策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回顾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局限
    8.4 后续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2)基于福格行为模型厦门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技术路线
    1.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旅游体验质量研究相关文献
        2.1.1 旅游体验研究文献综述
        2.1.2 体验质量研究文献综述
        2.1.3 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2 旅游体验质量相关理论
        2.2.1 福格行为模型理论
        2.2.2 旅游动机相关理论
        2.2.3 旅游需求相关理论
        2.2.4 旅游限制相关理论
        2.2.5 目的地体验价值理论
        2.2.6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模型建构
    3.1 福格行为模型的旅游应用分析
        3.1.1 构建鼓浪屿旅游行为模型
        3.1.2 鼓浪屿旅游行为模型动机分析
        3.1.3 鼓浪屿旅游行为模型能力分析
        3.1.4 鼓浪屿旅游行为模型触发分析
    3.2 BPE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3.3 调研行程与数据来源
第四章 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实证研究
    4.1 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研究问卷设计
        4.1.1 人口学特征及旅游相关信息设计
        4.1.2 旅游动机测量设计
        4.1.3 旅游能力测量设计
        4.1.4 旅游行为测量设计
        4.1.5 体验质量指标选择与测量
    4.2 问卷数据分析与讨论
        4.2.1 人口社会统计特征等分析
        4.2.2 鼓浪屿游客旅游动机分析
        4.2.3 鼓浪屿游客旅游能力分析
        4.2.4 鼓浪屿游客旅游行为分析
        4.2.5 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分析
    4.3 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实证研究结果
第五章 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提升策略
    5.1 游客体验质量提升原则
        5.1.1 需求优化供给原则
        5.1.2 文化内涵彰显原则
        5.1.3 遗产活化利用原则
    5.2 旅游高质量发展理念保障体验质量提升
        5.2.1 加强组织实施
        5.2.2 优化管理体系
        5.2.3 健全保障体系
        5.2.4 提升发展理念
    5.3 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助推体验质量提升
        5.3.1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类服务
        5.3.2 完善旅游公共信息类服务
        5.3.3 完善旅游行业指导类服务
        5.3.4 完善旅游安全监测类服务
    5.4 创新旅游项目开发丰富体验内涵
        5.4.1 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5.4.2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5.4.3 创新推广和营销模式
        5.4.4 丰富旅游体验业态
        5.4.5 挖掘资源价值内涵
    5.5 发挥游客能动性提升体验价值
        5.5.1 树立正确体验价值观
        5.5.2 提升旅游参与能力
    5.6 技术赋能促进旅游体验升级
        5.6.1 科技创新推动旅游智能经济发展
        5.6.2 技术发展提升旅游体验
        5.6.3 技术升级优化服务管理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研究调查问卷 —— 基于旅游行为的动机、能力、触发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厦门鼓浪屿旅游物流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文献回顾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创新
第2章 鼓浪屿旅游物流发展现状
    一、鼓浪屿简介
    二、鼓浪屿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游客数量情况
        (二)旅游经济情况
    三、鼓浪屿物流发展情况
        (一)鼓浪屿交通情况
        (二)鼓浪屿景区及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
    四、鼓浪屿旅游物流发展现状
    五、本章小结
第3章 鼓浪屿旅游物流模式分析
    一、旅游物流的概念
    二、分析模型与分析方法
        (一)旅游物流模式定义
        (二)旅游物流模式分析方法
    三、实验分析
    四、模式分析
        (一)观光流模式
        (二)餐饮流模式
        (三)住宿流模式
        (四)购物流模式
        (五)废弃物处理流模式
        (六)讨论
    五、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六、本章小结
第4章 鼓浪屿旅游物流体系优化建议
    一、支撑平台构建
        (一)面向旅游业的区域交通体系构建
        (二)面向旅游业的物流配送中心构建
        (三)面向旅游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构建
        (四)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二、运作平台搭建
        (一)旅游物流运作主体建设
        (二)旅游物流运作模式构建
    三、保障体系建设
        (一)政策保障
        (二)物质保障
        (三)人才保障
    四、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POI数据
致谢

(4)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微气候
        2.1.2 微气氛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2.2.3 行为场景理论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2.3 文献综述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7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研究方法
        5.1.2 指标选取
        5.1.3 数据来源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6.1.1 研究方法
        6.1.2 指标选取
        6.1.3 数据来源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7.1.1 研究方法
        7.1.2 指标选取
        7.1.3 数据来源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8.3.1 研究贡献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厦门鼓浪屿旅居者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逻辑框架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辨析
        2.1.1 旅居者
        2.1.2 自我呈现
        2.1.3 身份认同
    2.2 文献回顾
        2.2.1 国外旅居者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旅居者研究状况
        2.2.3 自我呈现相关研究与聚焦
        2.2.4 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
        2.2.5 研究评述
    2.3 理论基础
        2.3.1 拟剧理论
        2.3.2 身份认同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案例地概况
    3.2 研究过程与数据样本分析
        3.2.1 实地调查过程
        3.2.2 样本数据收集
第4章 鼓浪屿旅居者自我呈现现状
    4.1 旅居者的生活适应问题分析
        4.1.1 鼓浪屿旅居者的行为特征
        4.1.2 旅居者与孤岛现象的关联
    4.2 旅居者的自我呈现
        4.2.1 前台表演呈现自我
        4.2.2 后台空间呈现自我
    4.3 旅居者身份认同危机
第5章 鼓浪屿旅居者身份认同与建构
    5.1 旅居者身份认同影响因素
        5.1.1 资料分析与数据处理
        5.1.2 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5.1.3 旅居者身份认同影响因素
    5.2 旅居者身份认同表征
        5.2.1 分析步骤与数据处理
        5.2.2 旅居者身份认同的主范畴表征
    5.3 旅居者的身份建构
        5.3.1 旅居者的身份建构过程
        5.3.2 旅居者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
第6章 目的地的影响分析及发展建议
    6.1 旅居者身份认同与旅居地的相互影响
        6.1.1 旅居地对旅居者身份认同的影响
        6.1.2 旅居者身份认同对旅居地的影响
    6.2 目的地的旅游发展建议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
    7.3 局限与展望
        7.3.1 研究局限
        7.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被访者基本信息调查问卷
附录B 详细开放式编码过程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旅游社区游客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厦门鼓浪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可能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低碳旅游的相关研究
        2.1.1 低碳旅游的概念
        2.1.2 低碳旅游的研究进展
    2.2 旅游社区的相关研究
        2.2.1 旅游社区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2.1.1 旅游社区的概念
        2.2.1.2 旅游社区的研究进展
        2.2.2 低碳社区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2.2.2.1 低碳社区的概念
        2.2.2.2 低碳社区的研究进展
        2.2.3 低碳旅游社区的研究进展
    2.3 低碳旅游行为的相关研究
        2.3.1 低碳旅游行为的概念
        2.3.2 低碳旅游行为的研究进展
    2.4 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4.1 感知价值的相关研究
        2.4.2 游憩冲击感知的相关研究
        2.4.3 地方依恋的相关研究
    2.5 综述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区域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假设
        3.3.1 理论依据
        3.3.1.1 个体行为理论
        3.3.1.2 社会交换理论
        3.3.1.3 计划行为理论
        3.3.2 感知利益与低碳旅游行为的关系
        3.3.3 游憩冲击感知与低碳旅游行为的关系
        3.3.4 社区依恋与低碳旅游行为的关系
        3.3.5 感知利益与社区依恋的关系
        3.3.6 游憩冲击感知与社区依恋的关系
        3.3.7 社区依恋的中介作用
    3.4 研究模型
    3.5 问卷设计与调查
        3.5.1 问卷设计
        3.5.2 问卷分析方法
        3.5.2.1 描述性分析
        3.5.2.2 信度检验分析
        3.5.2.3 效度检验分析
        3.5.2.4 差异分析
        3.5.2.5 相关分析
        3.5.2.6 回归分析
        3.5.3 问卷预调查与分析
        3.5.3.1 预调查样本基本信息
        3.5.3.2 预调查信度检验
        3.5.3.3 预调查效度检验
        3.5.4 正式调查样本收集
第4章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1 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4.1.2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4.2 信度检验分析
    4.3 效度检验分析
    4.4 差异分析
        4.4.1 性别的差异分析
        4.4.2 年龄的差异分析
        4.4.3 学历的差异分析
        4.4.4 平均月收入的差异分析
        4.4.5 旅游次数的差异分析
    4.5 相关分析
        4.5.1 感知利益与游憩冲击感知的相关分析
        4.5.2 感知利益与低碳旅游行为的相关分析
        4.5.3 游憩冲击感知与低碳旅游行为的相关分析
        4.5.4 社区依恋与低碳旅游行为的相关分析
        4.5.5 感知利益与社区依恋的相关分析
        4.5.6 游憩冲击感知与社区依恋的相关分析
    4.6 回归分析
        4.6.1 游憩冲击感知与低碳旅游行为的回归分析
        4.6.2 游憩冲击感知与社区依恋的回归分析
        4.6.3 社区依恋与低碳旅游行为的回归分析
        4.6.4 感知利益与低碳旅游行为的回归分析
        4.6.5 感知利益与社区依恋的回归分析
        4.6.6 社区依恋在感知利益与低碳旅游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4.7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第5章 研究结论
    5.1 研究结论
        5.1.1 各变量对低碳旅游行为的影响机理
        5.1.2 感知利益和游憩冲击感知对社区依恋的影响机理
        5.1.3 社区依恋的中介作用
        5.1.4 游客个体基本信息对低碳旅游行为的影响机理
    5.2 启示建议
    5.3 研究局限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厦门鼓浪屿游客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预调查问卷
附录 B 厦门鼓浪屿游客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正式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意义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鼓浪屿研究国内综述
        二、鼓浪屿研究国外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五节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二章 鼓浪屿华侨文化发展与衰弱
    第一节 鼓浪屿华侨文化快速发展时期:1903-1941
        一、华侨大量移民鼓浪屿的原因及鼓浪屿归侨侨眷聚居地的形成
        二、华侨对鼓浪屿建设的贡献
        三、对鼓浪屿生活社区形成和对厦鼓文教事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四、民主革命和抗日救亡的中坚力量
    第二节 鼓浪屿华侨文化衰落时期:1941-1978
        一、鼓浪屿华侨资源衰落的原因
        二、鼓浪屿华侨资源在1941-1978年间的变动情况
    第三节 总结鼓浪屿华侨文化的特点
第三章 申遗与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第一节 申遗前鼓浪屿华侨文化的恢复与重建
        一、改革开放后鼓浪屿华侨文化发展的背景
        二、改革开放后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影响
    第二节 申遗过程中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二、申遗期间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措施
    第三节 申遗后华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一、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有利条件
        二、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三、开平市与日本等地世界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经验
        四、申遗后鼓浪屿华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路
第四章 海丝背景下鼓浪屿华侨文化的再发展
    第一节 海丝背景下鼓浪屿未来的功能和定位
        一、海丝背景下鼓浪屿华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义
        二、坚持“文化景区+文化社区”定位,充分挖掘华侨文化内涵
        三、立足福建海洋文化,打造世界华侨华人和海丝文化中心
    第二节 鼓浪屿华侨文化在海丝建设中实现再发展
        一、在海丝建设中促进鼓浪屿华侨文化的传承
        二、在海丝建设中不断实现自身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鼓浪屿建筑遗产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依据与目的
    1.2 鼓浪屿建筑相关的研究现状分析
        1.2.1 鼓浪屿建筑国内相关研究
        1.2.2 鼓浪屿建筑海外相关研究
    1.3 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1.3.2 国外校本课程开发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鼓浪屿建筑的美术学科价值
    2.1 鼓浪屿建筑独特的文化认知价值
    2.2 鼓浪屿建筑多样的艺术审美价值
        2.2.1 建筑风格
        2.2.2 细部装饰
    2.3 鼓浪屿建筑丰富的生活美学价值
        2.3.1 选材用料
        2.3.2 平面结构
        2.3.3 建筑环境
    2.4 鼓浪屿建筑的综合探索学习价值
第3章 鼓浪屿建筑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资源开发的理论分析
    3.1 将鼓浪屿建筑作为初中美术课程开发资源的理论依据
        3.1.1 “新课标”的要求
        3.1.2 “核心素养”的要求
        3.1.3 “美术核心素养”的要求
        3.1.4 “建构主义”理论的要求
        3.1.5 “PBL”教学法的启示
        3.1.6 “STEAM”教育模式的启示
        3.1.7 “核心素养”“建构主义”“PBL”“STEAM”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3.2 鼓浪屿建筑在初中美术课程中资源开发的原则
        3.2.1 学生主体性原则
        3.2.2 学科专业性原则
        3.2.3 综合多元性原则
        3.2.4 创意实践性原则
        3.2.5 趣味愉悦性原则
第4章 针对鼓浪屿建筑资源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的调查分析
    4.1 调查内容与设计思路
    4.2 调查数据与问卷分析
    4.3 结论分析
第5章 鼓浪屿建筑遗产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的设计与实施
    5.1 鼓浪屿建筑遗产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的设计
        5.1.1 课程总目标
        5.1.2 课程分目标
        5.1.3 课程评价建议
        5.1.4 课程教学建议
    5.2 鼓浪屿建筑遗产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开发的实施
        5.2.1 “欣赏·评述”:《中西文化的碰撞——万国建筑博览》
        5.2.2 “造型·表现”:《百年的历史风貌——鼓浪屿建筑门楼写生》
        5.2.3 “设计·应用”:《百楼千窗各不同——鼓浪屿建筑窗的纹样设计》
        5.2.4 “综合·探索”:《一方净土需维护——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展望》
    5.3 鼓浪屿建筑遗产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实践的效果与反思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9)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对象简述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1.2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2.2.1 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法规演变
        2.2.2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协同作用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2.3.1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
        2.3.2 旅游发展空间策略研究
        2.3.3 鼓浪屿相关研究
    2.4 相关案例研究
        2.4.1 案例选取
        2.4.2 案例分析
        2.4.3 案例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鼓浪屿文化遗产价值
        3.1.1 文化遗产核心要素
        3.1.2 文化遗产价值内涵
    3.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历程
        3.2.1 初始萌芽阶段(19 世纪50 年代——19 世纪80 年代)
        3.2.2 探索形成阶段(1988 年——2000 年)
        3.2.3 高速发展阶段(2001 年——2012 年)
        3.2.4 文化转型阶段(2013 年至今)
    3.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3.3.1 旅游服务设施现状
        3.3.2 旅游空间分布特征
        3.3.3 旅游客源市场特征
    3.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问题分析
        3.4.1 旅游文化体验欠缺
        3.4.2 旅游空间感受不佳
        3.4.3 旅游设施支撑不足
        3.4.4 旅游商业氛围过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影响因素分析
    4.1 文化遗产因素
        4.1.1 文化价值内涵阐释
        4.1.2 历史建筑展示利用
        4.1.3 文旅缺乏融合发展
        4.1.4 人文社区传承危机
        4.1.5 旅游行为破坏风貌
    4.2 旅游容量因素
        4.2.1 登岛游客数量现状
        4.2.2 游客时空分布分析
        4.2.3 空间容量供给分析
    4.3 服务设施因素
        4.3.1 服务设施体系分析
        4.3.2 旅游交通组织分析
        4.3.3 旅游商业发展分析
    4.4 自然环境因素
        4.4.1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建设分析
        4.4.2 环境制约下的空间布局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5.1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目标
    5.2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原则
        5.2.1 遗产保护性开发原则
        5.2.2 景区精品化转型原则
        5.2.3 环境整体性协调原则
        5.2.4 旅游可持续发展原则
    5.3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提升思路
        5.3.1 文化层面——彰显特色人文内涵
        5.3.2 体验层面——强化旅游体验品质
        5.3.3 环境层面——保护整体环境基底
    5.4 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
        5.4.1 提升空间文化内涵
        5.4.2 优化旅游空间建设
        5.4.3 调控旅游空间容量
        5.4.4 完善服务设施布局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调查问卷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文化旅游本真性感知对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
    2.1 文化旅游研究概括
        2.1.1 文化旅游的概念研究
        2.1.2 文化旅游者的旅游动机研究
        2.1.3 文化旅游环境与保护研究
    2.2 本真性研究概括
        2.2.1 本真性的概念和内涵
        2.2.2 本真性感知在旅游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2.2.3 小结
    2.3 地方依恋研究概括
        2.3.1 地方依恋的概念及内涵
        2.3.2 地方依恋的构成维度
        2.3.3 地方依恋的实证研究
        2.3.4 小结
    2.4 旅游者满意度研究概况
        2.4.1 旅游者满意度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2.4.2 地方依恋与旅游者满意度的关系
        2.4.3 本真性感知与旅游者满意度的关系
        2.4.4 小结
    2.5 理论依据
        2.5.1 态度理论
        2.5.2 地方依恋理论
        2.5.3 旅游者感知理论
        2.5.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研究假设
    3.1 变量定义与测量
        3.1.1 本真性
        3.1.2 地方依恋
        3.1.3 旅游者满意度
    3.2 研究假设
        3.2.1 建构本真性感知与地方认同的关系
        3.2.2 地方依赖的中介作用
        3.2.3 存在本真性感知的调节作用
        3.2.4 地方认同与满意度的关系
    3.3 概念模型
4 研究设计
    4.1 案例地概括
    4.2 问卷设计
    4.3 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5 数据分析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5.1.1 样本基本情况统计
        5.1.2 变量描述性统计
    5.2 信度与效度检验
        5.2.1 信度检验
        5.2.2 效度检验
    5.3 相关分析
    5.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
    5.6 小结
6 研究结论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启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对鼓浪屿旅游经济深度开发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过度旅游压力下的旅游社区韧性研究 ——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为例[D]. 曾艾依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福格行为模型厦门鼓浪屿游客体验质量研究[D]. 张天璇. 广西大学, 2020(07)
  • [3]厦门鼓浪屿旅游物流体系优化研究[D]. 张晨.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2)
  • [4]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5]厦门鼓浪屿旅居者的自我呈现与身份认同研究[D]. 高立慧. 华侨大学, 2020(01)
  • [6]旅游社区游客低碳旅游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以厦门鼓浪屿为例[D]. 蔡雅辉. 华侨大学, 2020(01)
  • [7]鼓浪屿华侨文化传承研究[D]. 卢泽楷. 华侨大学, 2020(01)
  • [8]鼓浪屿建筑遗产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D]. 毛姚欣. 集美大学, 2020(08)
  • [9]鼓浪屿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空间策略研究[D]. 付有. 华侨大学, 2019(04)
  • [10]文化旅游本真性感知对旅游者满意度的影响 ——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D]. 杨羊.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7)

标签:;  ;  

对鼓浪屿旅游经济深度发展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