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文档协同写作系统中写作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WWW文档协同写作系统中写作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WWW文档协同写作系统中写作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孟美任[1](2020)在《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在传统学术交流机制中,科研过程中的“非正式交流”与以商业学术出版为代表的“正式交流”相互分离,致使原本贯穿科研过程的“研究产生交流、交流促进研究”连贯一体化的状态被破坏,多元交互的交流机制被碎片化甚至孤岛化。随着数字内容和信息网络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以开放获取(Open Access,OA)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传播的新形态和以社交媒体(Twitter、Facebook、Linked In、Research Gate、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为代表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新模式,显着地提升了学术交流的范围、丰裕度和交互程度。随着数字科研和数字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几乎所有的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表征、标注、揭示、发布、关联,都可以成为并正在成为“交流”的自然对象;几乎所有的科研过程及其科研要素都可以数字化地组织、描述、管理并与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相互关联。这将深刻地改变我们对学术交流模式的认识。显然,传统的学术出版机制以及技术转变下的数字学术出版体系已经很难与“上游”的科研群体、科研人员、科研过程及其丰富的信息和信息交互相关联,很难对“发表”的科研成果的各类来源要素进行细致、便捷、精准地关联和溯源,很难呈现科研成果关联的丰富的科研要素及其演变,很难与“下游”科研社区及其丰富的信息进行关联和交互,难以成为科学发现、科研过程管理、科研质量检验与评价的内在、方便、高效的支撑部分。因此,亟需根据科学研究本身的范式演变和学术交流的模式变化,分析学术交流体系可能的新模式新形态,探索支持这类新模式新形态的实施与运行机制,发现和设计这种机制嵌入过程、融汇流程、聚联社区、支持管理的措施与技术,试验从现有科研或出版机制相对平滑转换为新机制的可能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面向科研全谱段的学术交流需求分析本研究从现在及未来的数字科研和开放科学环境出发,根据科学研究“可发现、可理解、可评价、可重用”的基本要求,分析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与行为,调研分析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可数字化表征的要素(计划、过程、方法、工具、材料、人员、各阶段结果、评价等),调研国内外科研机构、科研社区和科技出版商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各种方法、工具和机制,并通过焦点访谈法调研“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通过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分析阻碍科研人员学术交流的关键问题,为建立新型交流模型研究提供基础。本研究提出,在数字科研环境下,“正式交流”和“非正式交流”交叉融汇,“显性交流”(人与人间的明显信息传递)和“隐性交流”(文献、数据、计划、方法、工具、评价等各自之间和两两之间的关联)相辅相成,显性交流和非显性迭代反馈密切结合,开放、协同、有效质量控制、有效权益管理成为交流基础能力,从而提出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学术交流模式,提出建立内在、便捷、高效并逐步智能地支持这种新型交流模式的机制已成为科研过程系统、科研社区平台和学术出版平台的迫切需求。(2)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型Pub+Lab本研究发现,支持上述多元、融汇、交互的科研信息交流的学术交流机制可以从科研过程管理平台、科研社区交流平台、或者学术出版平台的不同角度进行延伸、扩展、关联和组织。本研究选择从学术出版平台为切入点,从革新现有期刊出版交流平台入手,嵌入科研生命周期和科研活动及其信息交流过程,提出一种融汇出版(Publishing)与科研(Laboratory)的新型学术交流支持模式Pub+Lab,提出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核心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应用场景,将科技期刊从知识载体转型为知识服务工具,将期刊出版平台从内容发布平台转型为可嵌入科研过程和融汇多元交流的科研支持平台,从而打破现有学术出版与科学研究之间的隔离状态,使学术出版与知识创造的过程及其群体联系在一起。(3)研究设计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规范本研究对科研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及其对应的具体科研环节所产生的科研要素进行分析,借鉴已有的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方案登记机制、科学数据管理计划、数据发布与出版机制、科研社区平台等,重点分析设计能够描述各类科研要素的元数据规范。以科技期刊文献为切入点,对文献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关系进行研究,实现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期刊文献结构化描述,以提升描述规范与科研过程多元信息的适配性,从而支持将传统的科技期刊从科研结束后的固化的静态的知识产品转变为可嵌入到科研项目生命周期和科研社区的结构化、关联化的知识工具。(4)基于科研共同体需求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以支持多元融汇、多向可嵌入的新型学术交流模式为总体目标,设计Pub+Lab学术交流平台的功能框架和功能模块,结合科研要素的结构化特征,在现有数字化出版平台的基础上,设计试验实现科技期刊文献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等服务。试验结果表明,Pub+Lab学术交流平台能实现科研成果与科研要素以及相关的科研项目、社区和科研知识域的交互交流,促进对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的挖掘与讨论,有助于增强科研透明度和促进成果的检验与复用,初步验证了融汇出版与科研的预期能力。

刘洁[2](2019)在《学术知识图谱的构建及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学术知识图谱可以应用于科学语义检索、文献推荐和学术知识问答等场景。本文采取自底向上的方式构建了学术知识图谱SchKG(Scholar Knowledge Graph),SchKG结构上是一种异构网络,节点表示文献、作者、关键词短语等多种类型的实体,边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解决信息抽取、作者消歧、指代消解等问题,本文侧重逻辑架构设计、学术信息抽取和学术知识推理。首先设计图谱的逻辑架构,从公开的文献数据集中抽取学术信息形成基本图谱,然后通过学术知识推理丰富图谱内容。具体工作总结如下:(1)SchKG逻辑架构设计:SchKG逻辑架构包括模式层和数据层。模式层位于数据层之上,通过定义图谱中的学术实体和关系类别等学术概念以规范图谱中的数据;数据层利用原生多模型数据库ArangoDB存储学术知识图谱,设计了多顶点多节点集合的存储模式。(2)学术信息抽取:本文图谱的主要内容来自学术信息抽取,抽取工作包括两个部分。利用反序列化和规则从半结构化的文献元数据中抽取文献、作者、摘要等基本学术信息;基于BiLSTM-BiLSTM-CRF模型从非结构化的文献摘要中抽取关键词短语以表达文献主题内容。(3)学术知识推理:本文通过学术知识推理扩展图谱。采用逻辑规则推理作者协同写作关系;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推理文献相似和作者研究领域相似关系,首先,通过在线隐狄利克雷分布Online LDA(Online latent Dirchlet allocation)生成文献主题分布和TransH模型表示图谱中的实体及关系,然后,基于文献主题分布及实体表示推理文献相似关系,基于作者实体表示和文献相似关系推理作者研究领域相似关系。(4)系统的设计实现与性能测试:首先设计系统架构,整个系统划分为学术知识存储模块、学术信息抽取模块及学术知识推理模块,然后实施对比实验,实验验证了系统关键词短语抽取、学术知识推理及查询性能的优异,最后是图谱可视化和查询展示。

刘告[3](2018)在《中学教师协同备课的技术环境构建与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体备课作为有效的研课组织方式已被提及多年。但是研课效率不高、集体备课制度不合理是制约这一研课方式的重要因素,表面研课甚至不研课的现象不在少数,以致教师集体智慧融合难落到实处。当前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力度,支持协同工作的信息技术趋于成熟。据于此,构建优化集体备课的协同技术环境,完善集体备课协同制度是一个必要且可行的研究课题。分析备课的现实工作情况得出写作、文件管理、交流是最直接的协同备课需要,复杂工作任务信息的管理是客观存在的事件。据此,以提升协同效率和备课质量为出发点,从协同写作环境、文件管理环境、即时交流环境以及项目管理环境等四个方面构建了协同备课的技术环境。协同写作环境和文件管理以云计算为技术基础,实现联机协同写作以提升写作效率和文件获取便捷;即时交流环境支持一对一、群组会话、视频会议以及文件传输等功能;项目管理环境支持任务信息呈现与指派、日程设置与提示以及备课任务进展信息追踪与呈现等,以优化教师对繁忙工作事物的日程管理。根据四类协同环境功能需求,对相关协同工作产品展开了分类分析。基于Microsoft Office 365较优的协同办公能力,以及相关功能模块的全覆盖,作出以它为协同备课技术环境的决策。协同机制作为协同工作的重要人文因素,研究提出了共享领导替代垂直领导,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并实现平等对话的组织制度,以及将教师智慧贡献多少和价值大小纳入绩效考评的评价制度。并设计了主从协同备课、多主协同备课两种技术支持的协同备课组织方案和实现方法。以教师协同备课实践为验证过程,访谈为验证数据的直接来源,通过分析验证了技术环境的高效性和协同机制的实用性。

刘世勇[4](2010)在《多用户同步协同编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编辑属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领域研究的范畴,它是指地理上分散的群体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同一个文档进行编辑。它是由单用户编辑器发展而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协同工作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和降低成本。它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商业、科学研究和出版领域的协同编着,工业领域的协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CAD/CAM),以及计算机领域的协同计算机辅助程序设计和软件工程(CASE)。本文从协同编辑系统的互连、互通研究开始,一直研究到基于共享语义的互操作。重点针对多用户协同编辑一致性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状态向量的操作转换算法,同时还引入了LateComer(后来者)状态协调机制,并简单设计了一个多用户协同编辑系统对该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另外,本文还提出了语义理解的一致性问题,补充了协同编辑系统一致性模型的内容,并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即利用本体来提供共享的语义基础,最后给出了加入了本体的协同编辑系统架构,为开发其它更具可用性的协同编辑系统提供参考。通过从单模式互操作层面,多模式互操作层面以及基于本体的语义互操作层面三个方面的深入分析,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系列的协调机制和解决方案,为实现多用户同步协同编辑提供了技术基础,这些技术我们以后将用于部队的各种级别的参谋会议系统,各种类型的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系统等军事应用中。

雷雪[5](2009)在《面向知识创新的学术Wiki平台研究》文中认为知识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本质,是知识经济和社会前进的动力,而以开放性、协同性、共享性为主要特征的数字科研环境是保障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是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创新工作的基础。Wiki作为支持网络协同创作的Web2.0工具之一,在促进群体知识共享和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将Wiki技术应用于学术领域,针对科学研究的具体需要实施基于Wiki的技术集成平台,可作为数字科研环境建构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有效促进学术知识创新的开展。本论文的基本思路是从系统分析Wiki对学术知识创新的支撑优势出发,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的特定需求为导向,将重点放在学术Wiki平台的构建实现上,着重从平台技术、内容管理和社群建设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文中附图60幅,表12个。全文约15万字,共分为6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1部分解析了Wiki的基础理论和技术。Wiki的产生与广泛应用是开源理念的普及延伸、社会性软件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共享的模式演化引起的。从技术层面分析,Wiki由内容、模板、Wiki引擎和Wiki页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大多具有创建链接、页面锁定、版本控制、沙箱测试等基本功能。作为一种Web应用程序,Wiki的特色主要体现在页面编辑中使用特有的Wiki标记语言及在线版本管理,能够支持多个终端用户对Web页面的协同编辑。虽然Wiki采用的具体技术没有特别的创新之处,但这些技术的综合不仅蕴含了自由、开放、共享、协作的理念,而且变革了传统的知识生产和信息组织方式。Wiki提供的全新的知识生产规模合作模式,是长尾效应在知识生产领域的集中体现;此外,Wiki系统具备完备的耗散结构特征和协同效应,其中的知识信息更多的是通过自组织而非他组织的方式来实现有序化的。从1995年WikiWikiWeb的出现到现今各种各样的Wiki引擎版本,Wiki系统的技术成熟度和大众关注度不断提升,在国外的诸多领域已得到了普及应用,在我国尽管发展比较迟缓,但也逐步由实验阶段进入多元化发展的新阶段。第2部分探讨了Wiki与学术知识创新的契合性。学术知识创新主要指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从事的知识创新活动,在分类上隶属职业知识创新,在过程上包括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两个阶段。知识交流和共享作为学术知识创新的前提,经历了从传统科学交流到网络环境下科学交流的模式变迁,具有交互协同的趋势;而学科内、跨学科协作研究的内在需要和网络新技术产生及广泛应用的外在驱动,也促使学术知识创新的模式逐步向网络协同方向发展。与基于异步协同的Blog系统、基于实时协同的P2P系统和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等诸多网络协同工具相比,Wiki在支持学术知识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Wiki倡导集体智慧、协同创作的理念,与知识协同思想相契合;Wiki采用的以自组织和非线性为主要特点的知识链接机制,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网络的构建;Wiki平台可视为一个空间或场所,其分享与参与的架构为网络头脑风暴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此外,Wiki社群用户在协作的基础上围绕着共同关注的问题能够自发形成多个科学共同体,提升知识创新的效率。根据Wiki平台中知识创新活动开展的过程流和知识流,基于Wiki的学术知识创新机制可具体归纳为如下四种:知识发布机制,知识共享机制,知识整合机制和知识反馈机制。第3部分从系统技术的角度对学术Wiki平台进行研究。Wiki系统是社群用户间协作的基础,也是内容组织和存储的基础。基于客观明确的需求分析,并结合对当前流行Wiki引擎的评估比较,可选取适合的开源Wiki引擎搭建学术Wiki平台。但传统Wiki系统中的知识信息大多用自然语言描述,缺少结构,不支持重用和结构化的信息检索,因此并不能够被用户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而将RDF、OWL、主题图或概念图等语义网相关技术融入传统Wiki系统,通过语义标注的方式,则可以实现高效的检索、导航,以及内容的整合与集成。现今语义Wiki是国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开发中的语义Wiki原型系统主要有Platypus Wiki、IkeWiki、WikSAR、SemperWiki和Semantic MediaWiki等,普遍具有链接标注、上下文感知的表达、增强的导航功能、语义检索和支持推理等共同特征。在学术Wiki平台中添加语义插件,对内容进行语义标注后即可简单实现语义检索等基本功能,但仍存在链接或属性类型描述不一致、语义信息呈现不明晰等问题。对此,本部分提出一种基于领域知识元本体的语义模型,尝试将受控语义和Wiki开放系统相融合,通过人机交互、知识元抽取、语义地图生成和关联推理等核心功能模块来实现学术Wiki平台语义功能的扩展和优化。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学术Wiki平台可集成RSS技术和Tag技术来提供基于用户协作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第4部分从内容管理的角度对学术Wiki平台进行研究。为了使Wiki知识库中的条目在数量增长的同时保持较高的质量,保障学术Wiki平台的持续稳定发展,本部分在评析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等通用Wiki平台内容管理策略的基础上,结合学术领域的应用实际,提出如下内容管理措施:其一,基于权限管理的内容读写控制。学术Wiki平台具有专注于不同研究领域的明确的目标用户群体。为了满足用户对内容组织上的专业性、访问上的限制性和审核上的分权性等特定需求,通过分析比较经典访问控制模型的适用性,本部分选取RBAC模型进行学术Wiki平台权限框架的建构及权限管理的实现,以达到内容读写可控的目的。其二,基于开放式授权的内容版权保护。在阐释Copyleft的内涵及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主要的开放式授权协议的兼容性和平台适用性。学术Wiki平台可采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和知识共享协议等较为成熟的开放式授权协议,既能明晰网络着作权关系,又能降低知识生产成本,充实公共域可用资源,从而鼓励知识共享和创新。其三,基于相关规则的内容质量提升。Wiki知识库中的内容属于可公共获取的网络开放学术信息资源,在参考网络信息资源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本部分从准确性、时效性、客观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制定了相关规则以提升学术Wiki平台的信息内容质量。第5部分从社群建设的角度对学术Wiki平台进行研究。只有激发社群用户的参与创作热情,进行持续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活动,才能保障学术Wiki平台的正常运行。根据社群用户参与互动程度、知识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成员领袖、呼应者、浏览者、干扰者等角色类型,而社群建设的目的是促使用户从知识消费者社群向知识生产者社群转化。本部分基于班杜拉社会认知论的三方互惠决定模型,从社区环境和用户主体认知两个方面着手,分析出影响社群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学术Wiki社区的技术机制、组织文化,社群用户知识共享的自我效能感,以及社群用户对知识共享行为的结果预期。进而提出完善信息技术设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等策略以促进社群用户的知识共享行为。此外,信任是社群建设的关键性问题,而信任与用户信誉是密切相关的。用户信誉评价体系一般由事件监控、指标分析及应用策略三个模块构成,主要存在用户驱动和内容驱动两类评价模型。本部分在参考通用架构和一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Wiki系统自身的特点,将用户-内容驱动相结合的信誉评价机制引入学术Wiki平台的建设中,以营造更好的信任环境,同时作为一种激励机制,鼓励用户持续贡献高质量的内容。第6部分结合学术Wiki平台的实践进行案例分析。本部分选取了应用于学术领域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OpenWetWare和WikiGenes两个Wiki平台作为案例,从技术特征和功能特征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各自对学术知识创新的支撑与促进,并加以实例证明。此外,总结归纳了学术Wiki平台的特色与不足,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面向知识创新的学术Wiki平台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与创新服务系统实现研究”(项目批准号07BTQ012)的主要研究成果。

黄亚楼[6](2008)在《多媒体协同编辑系统及感知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根据当前协同工作和协同编辑系统的发展状况,分析和总结了协同工作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探讨了Web环境下协同编辑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Web的多媒体协同编辑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解决方案,并实现了系统初步原型,为研究协同编辑系统关键技术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文中详细阐述了并发控制、访问控制、目录管理和版本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实际需求和理论根源,重点对协同感知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对现有的基于事件的感知模型进行了重大改进,对模型的作用和基本概念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义,对模型的设计方案也做了大胆改动,使改进后的模型更为基础、更趋于完善。同时在搭建的系统试验平台上对模型的实现机制也进行了重要的探索试验,提出了事件感知模型框架的详细设计方案,使开发人员能够快速灵活的构建协同应用系统中的协同感知解决方案。

张伟[7](2006)在《协同设计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交流合作的深化,人们要求计算机不仅解决传统的计算问题,也要辅助多个用户之间的合作。计算机支持的实时协同编辑反映了人们对计算机功能要求的改变,它是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CSCW)系统中的一种,它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网络同时对同一文档进行编辑;与单用户编辑系统相比,协同编辑系统能降低开发时间、减少开发成本和提高开发效率。 本文综述了协同设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研究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入手,分析讨论了协同设计系统中的同步协同应用共享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体系结构、并发控制、多版本、加锁、即时通讯技术、共享白板技术和协同设计系统的管理技术等网络化协同设计技术中的关键技术,并针对目前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对较优的解决方案。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C/S软件体系结构和混合式应用共享方式,开发了协同编辑系统(DDE)。协同编辑系统提供了应用程序共享,信息交流,文件传输等功能,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可以保证企业信息安全的网络化协同设计环境。

杨红云[8](2005)在《基于WEB的CSCW系统 ——协同编着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和支持的新兴研究领域,它是最新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传统的协作方式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协同编辑是CSCW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它通过建立一个具有群体性、交互性、分布性和协作性的人机网络工作环境来协助多个物理分散作者并发地浏览和编辑一份大型文档。与单用户编辑系统相比,协同编辑系统能降低编辑时间,减少编辑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 现存的协同编辑系统,多数是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由于C/S模式中客户端需要安装专门的软件,开发、维护费用较高,可移植性较差。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中,开发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系统成为发展的趋势。 在学习CSCW理论,特别是协作模式、协作控制机制以及基于WEB的CSCW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协同编着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发控制的方法、访问控制、版本管理、协同感知这些关键性问题。在比较各种已有的并发控制策略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将封锁法与令牌传递协议相结合的控制方法;通过调用数据库服务器中的数据,动态地实现文档的分层形式的树状结构显示,同时结合本文提出的面向对象的版本管理模型及目录路径锁定法,有效地保证了文档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了保证访问的合法性,防止越权访问的发生,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作为一个群体行为,采用用户浏览器向服务器定时发送信息,服务器反馈的方式,实现了协同编着的成员之间的信息感知。 考虑当前书籍编辑的实际过程,结合图形图像实验室编着的具体需求,在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采用UML统一建模语言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规划与设计,并在此基础上,使用ASP.NET和ADO.NET技术,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协同编着原型系统WBCEPS。 整个研究、设计、开发工作都严格依照软件工程方法来组织和安排,因此,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移植性、健壮性和易于维护等的特点。 协同编辑系统支持编者在WEB上开展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写作,分散各地的协同成员可以通过系统开展资源共享、知识、经验交流等活动,加快编着、写作的进度,提高着作的质量。

赵建民[9](2004)在《基于CSCW的石油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文中提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ork,CSCW)是计算机理论和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利用了计算机的交互性、网络的分布性以及多媒体的综合性,支持不同地方、不同专业的群体成员共同完成协作任务。随着WEB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WEB广泛的连接、友好的界面和不断提高的交互性的基于WEB的CSCW技术是CSCW发展的方向。本文遵循网络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标准,结合CSCW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将协同化工作引入到油田领域,为石油科技信息管理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协同的工作环境。系统在现存的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工作流方式构造协作模型的方法,从而建立了系统模型。并在研究现存的协作模式基础上选择了适合本系统的混合式协作模式。在本系统中还针对协同系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数据管理和一致性问题,提出了利用超文本工作方式借助于树形结构目录来进行数据管理和解决共享冲突的方法。本文的最后对协同工作在油田科技信息管理领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总结,并对进一步发展提出个人的看法。系统中各种对象的定义、数据的存储主要是采用了Delphi及SQL-SERVER数据库。在系统功能的具体实施上采用了ASP技术。目前,此系统已经在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发展部运行使用。

倪颖杰[10](2003)在《面向PLM的网络协同工艺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APP负责确定产品制造过程以及产品制造所需的制造资源、制造时间等,是连接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桥梁,并对产品质量和制造成本以及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在分布异构的动态企业应用环境下,如何满足产品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又支持新产品开发的快速创新过程是现代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技术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此,本论文提出了现代工艺设计信息管理策略——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Web协同工艺设计。 本文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思想,探索分布异构的动态企业应用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Web协同工作的模式和方法,支持产品信息的全生命周期演化,支持新产品的快速创新过程,对于缩短敏捷制造企业的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内容包括: 1.通过分析制造业信息化进程和CAPP发展趋势,指出CAPP系统正在向智能化工艺设计与管理、支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Web协同工作的现代CAPP系统的方向发展,并认为现代CAPP具有五大特征:结构上的层次性、时间上的阶段性、地理上的分布性、信息上的非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过程上的快速动态性。 2.在分析基于Web协同的CAPP系统研究现状、工艺设计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重要性以及制造企业价值网络协同概念模型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分布异构动态企业应用环境下,现代CAPP信息管理策略——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Web协同工艺设计,包括基本概念、四个主要观点以及解决方案。并就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的五个协同视图(设计协同、生产协同、商务协同、资源协同和知识协同)展开具体论述。 3.指出现代CAPP是一个基于Internet、支持工艺同步协作的工艺工作流管理系统,并提出了CAPP面向过程多层次协同模型以及协同CAPP系统功能模型。在协同CAPP系统功能模型基础上首次提出工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艺同步协作机制,包括协同CAPP编制同步机制、会话管理机制和系统通信机制等。指出面向现代CAPP的网络制造资源优化配置可分为工艺任务分工优化配置和可重构制造单元优化配置两个层次。提出了可重构制造单元优化配置的基于网络化制造资源库构建、制造资源评估与优化和网络化协同工艺路线规划三个部分的系统结构及工作流程。同时基于对可重构制造单元优化配置关键技术的研究,提出了面向协同CAPP的制造资源三层信息模型、基于博弈论的逻辑制造单元优化模型以及基于知识的快速网络工艺路线规划机制。将上述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系统设计与开发,并且应用到相关的科研项目之中,获得了用户好评,成果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得到初步验证。

二、WWW文档协同写作系统中写作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WW文档协同写作系统中写作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学术交流贯穿于科研生命周期发挥积极作用
        1.1.2 学术交流模式与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知识获取需求存在严重矛盾
        1.1.3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的迫切需求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3.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学术交流模式的总体现状
        2.1.1 开放化以满足知识获取需求
        2.1.2 透明化以支持科研成果复用
        2.1.3 协同化以吸引科研共同体协同创新
        2.1.4 小结
    2.2 数字科研全流程及其数字化表征要素调研
        2.2.1 科研成果形态的演变
        2.2.2 数字科研全流程调研
        2.2.3 数字科研要素支撑深度知识发现与精准智能决策
    2.3 服务于科研全过程的解决方案
        2.3.1 开放科研框架(Open Science Framework)——Center for Open Science
        2.3.2 科研全周期的工具箱——Digital Science
        2.3.3 依托文献数据库的解决方案
        2.3.4 深度知识发现——Springer Nature
        2.3.5 新型论文形式——Elsevier
        2.3.6 小结
    2.4 面向科研生命周期的工具/服务现状
    2.5 研究现状总结和不足分析
    2.6 本文的研究目标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研究
    3.1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需求调研
        3.1.1 调研方法
        3.1.2 调研过程
        3.1.3 调研结果分析
        3.1.4 小结
    3.2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学术交流基本模型研究
    3.3 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框架
        3.3.1 Pub+Lab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3.3.2 Pub+Lab框架的主要应用场景
        3.3.3 Pub+Lab框架模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科研生命周期的科研要素描述机制研究
    4.1 科研要素类型分析
    4.2 科研要素描述规范研究
        4.2.1 类型一:研究假设(Hypothesis)
        4.2.2 类型二:文献综述(Review)
        4.2.3 类型三:研究方案(Protocol)
        4.2.4 类型四:研究方法(Method)
        4.2.5 类型五:研究数据(Data)
        4.2.6 类型六:软件工具(Software)
        4.2.7 类型七:观点讨论(Insight)
    4.3 元数据描述规范适配性研究
        4.3.1 科技文献知识元结构解析研究
        4.3.2 知识元-科研要素映射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Pub+Lab学术交流平台初步设计
    5.1 平台总体目标分析
    5.2 平台整体架构设计
    5.3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5.3.1 科研要素生产模块
        5.3.2 基于科研要素的融汇交流模块
        5.3.3 基于科研要素的关联推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Pub+Lab学术交流模式示范平台实现及验证
    6.1 平台实现技术方案
        6.1.1 系统开发及运行环境
        6.1.2 数据库设计
    6.2 功能效果展示
    6.3 小同行推荐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贡献与创新
    7.3 不足与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SD文件
    附录4 基于科研要素的科技文献XML文件
    附录5 数据库表单设计
    附录6 示范平台用于展示效果的文章列表
    附录7 内容(软件)共享协议详细信息
    附录8 小同行推荐核心代码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2)学术知识图谱的构建及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
    2.1 词的分布式表示
    2.2 信息抽取
        2.2.1 半结构化数据的信息抽取
        2.2.2 非结构化文本的命名实体识别
    2.3 文档表示
        2.3.1 词袋模型
        2.3.2 主题模型
    2.4 知识图谱表示学习
    2.5 原生多模型数据库ArangoDB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chKG逻辑架构设计及学术信息抽取
    3.1 SchKG逻辑架构设计
        3.1.1 模式层的设计
        3.1.2 数据层的设计
    3.2 文献元数据的学术信息抽取
    3.3 文献摘要的关键词短语抽取
        3.3.1 文献摘要预处理
        3.3.2 词的字符特征表示
        3.3.3 词的上下文特征表示
        3.3.4 序列标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术知识推理
    4.1 文献主题分布生成
        4.1.1 文献摘要预处理
        4.1.2 基于Online LDA的文献主题分布生成
    4.2 引用文献的相似关系推理
    4.3 学术知识表示
        4.3.1 正负样本的构造
        4.3.2 基于TransH的学术知识表示
    4.4 学术知识推理
        4.4.1 作者协同写作关系推理
        4.4.2 文献相似关系推理
        4.4.3 作者研究领域相似关系推理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实现与性能测试
    5.1 系统需求分析
    5.2 系统架构设计
    5.3 数据集
    5.4 系统环境
    5.5 系统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5.1 学术知识存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5.2 学术信息抽取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5.3 学术知识推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5.6 系统性能测试
        5.6.1 关键词短语抽取性能测试
        5.6.2 学术知识推理性能测试
        5.6.3 查询性能测试
    5.7 系统展示
        5.7.1 学术知识图谱数据统计
        5.7.2 学术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
        5.7.3 查询展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中学教师协同备课的技术环境构建与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备课的现实需求
        1.1.2 协同的技术成熟
        1.1.3 国家的政策支持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研究热度持续
        1.3.2 内涵解读与形式发展说明详细
        1.3.3 备课模式探讨与实践总结丰富
        1.3.4 集体备课愿景很好但困境尚存
        1.3.5 技术支持备课在持续探索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协同理论
        2.1.1 协同理论简介
        2.1.2 协同理论与集体备课
    2.2 项目管理
        2.2.1 项目及项目管理
        2.2.2 项目管理与集体备课
3 协同备课技术环境构建
    3.1 协同备课技术环境构建理念
        3.1.1 备课为主技术为辅
        3.1.2 支持远程协同备课
    3.2 协同备课技术环境需求分析
        3.2.1 协同写作需求
        3.2.2 文件管理需求
        3.2.3 交流需求
        3.2.4 项目管理需求
    3.3 协同备课技术环境设计
        3.3.1 协同写作环境设计
        3.3.2 文件管理环境设计
        3.3.3 交流环境设计
        3.3.4 项目管理环境设计
        3.3.5 协同备课与移动办公
    3.4 现有协同工具的分析
        3.4.1 协同写作工具分析
        3.4.2 文件管理工具分析
        3.4.3 交流工具分析
        3.4.4 项目管理工具分析
    3.5 协同备课平台决策与应用
        3.5.1 Office 365的备课应用优势
        3.5.2 Office 365的协同应用
4 协同备课机制设计
    4.1 协同备课制度设计
        4.1.1 组织制度
        4.1.2 评价制度
    4.2 协同备课活动设计
        4.2.1 协同备课活动方案分析
        4.2.2 主从协同备课活动设计
        4.2.3 多主协同备课活动设计
5 协同备课实践
    5.1 主从协同备课实践
    5.2 多主协同备课实践
    5.3 实践效果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协同备课实践效果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多用户同步协同编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5 本论文主要内容和完成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与协同编辑
    2.1 CSCW 的基本概念
    2.2 CSCW 的产生和发展
    2.3 CSCW 的主要研究方面
    2.4 CSCW 的应用领域研究
    2.5 CSCW 的分类研究
    2.6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编辑
        2.6.1 概述
        2.6.2 主要研究问题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协同文本编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3.1 操作层面的三个一致性问题
    3.2 基于状态变量的操作转换算法
        3.2.1 算法应用情景描述
        3.2.2 算法描述
        3.2.3 算法涉及的数据结构
        3.2.4 算法的具体实现
        3.2.5 LateComer 状态协调机制
    3.3 协同编辑系统的设计思想
    3.4 协同编辑系统体系结构和功能
        3.4.1 系统整体结构
        3.4.2 服务器端
        3.4.3 客户端
        3.4.4 编辑界面
        3.4.5 系统软硬件环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同文本编辑系统的双模式互操作技术研究
    4.1 多模式人机交互
    4.2 多模式操作中的语音模式
    4.3 多用户语音命令增强协同编辑系统中的人机交互
        4.3.1 双模式互操作和双重协调机制
        4.3.2 多用户语音命令集
        4.3.3 多用户语音命令的特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本体的语义一致性保证机制研究
    5.1 协同写作的语义一致性
    5.2 协同编辑语义一致性研究
    5.3 本体相关知识
        5.3.1 本体的定义
        5.3.2 本体的表示和推理
        5.3.3 本体的描述逻辑表示和框架表示
    5.4 基于本体的协同写作语义一致性保证机制的研究
        5.4.1 用本体来解释领域术语的概念
        5.4.2 用本体来判断文档整体语义与主题的一致性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研究收获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协同编辑系统主要研究组织和项目
附录2:各协同编辑系统的工作方式、编辑对象和体系结构

(5)面向知识创新的学术Wiki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0.2.1 国内外关于Wiki的理论研究
        0.2.2 国内外关于Wiki的实践探索
        0.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本文的创新
1 Wiki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1.1 Wiki产生动因分析
        1.1.1 从开源理念延伸的角度分析
        1.1.2 从社会性软件发展的角度分析
        1.1.3 从信息共享模式演化的角度分析
    1.2 Wiki的技术解析
        1.2.1 Wiki的体系结构
        1.2.2 Wiki引擎的核心模块
        1.2.3 Wiki的基本功能
    1.3 Wiki现象的理论阐释
        1.3.1 Wiki知识生产方式的长尾效应
        1.3.2 Wiki信息有序化的自组织特性
    1.4 Wiki的发展态势
        1.4.1 Wiki系统的发展
        1.4.2 Wiki的应用态势
2 Wiiki与学术知识创新的契合性
    2.1 学术知识创新的内涵与过程
        2.1.1 学术知识创新的界定
        2.1.2 学术知识创新的一般过程
    2.2 学术知识创新的网络协同趋势
        2.2.1 学术知识交流和共享模式的变迁
        2.2.2 学术领域网络协同创新的驱动力
        2.2.3 面向学术知识创新的网络协同工具
    2.3 Wiki对学术知识创新的支撑优势
        2.3.1 Wiki社群:科学共同体的形成
        2.3.2 Wiki知识源:知识网络的构建
        2.3.3 Wiki空间:网络头脑风暴的实现
        2.3.4 Wiki理念:与知识协同思想的契合
    2.4 基于Wiki的学术知识创新机制
        2.4.1 基于Wiki的知识发布机制
        2.4.2 基于Wiki的知识共享机制
        2.4.3 基于Wiki的知识整合机制
        2.4.4 基于Wiki的知识反馈机制
3 学术Wiki平台的构建与技术集成
    3.1 学术Wiki平台的基础架构
        3.1.1 学术Wiki平台的系统选型
        3.1.2 学术Wiki平台的搭建过程
        3.1.3 学术Wiki平台的初始化应用
    3.2 学术Wiki平台的语义扩展
        3.2.1 语义网的构成及关键技术
        3.2.2 Wiki和语义网技术的互补优势
        3.2.3 语义Wiki的研究应用现状
        3.2.4 现有语义Wiki系统的结构特征
        3.2.5 学术Wiki平台的语义架构
        3.2.6 学术Wiki平台的语义标注和检索
    3.3 学术Wiki平台语义功能的优化
        3.3.1 领域知识元本体模型构建
        3.3.2 基于知识元抽取的语义Wiki模型
    3.4 学术Wiki平台的技术集成运用
        3.4.1 基于RSS技术的个性化推送
        3.4.2 基于Tag技术的社会化标注
4 学术Wiki平台的内容管理
    4.1 通用Wiki平台的内容管理策略
        4.1.1 维基百科的内容管理策略
        4.1.2 百度百科的内容管理策略
        4.1.3 通用Wiki平台内容管理策略评析
    4.2 基于权限管理的内容读写控制
        4.2.1 内容读写的特定需求分析
        4.2.2 经典访问控制模型及其比较
        4.2.3 基于RBAC模型的权限框架建构
        4.2.4 基于RBAC模型的权限管理实现
    4.3 基于开放式授权的内容版权保护
        4.3.1 Copyleft的内涵及理念
        4.3.2 主要的开放式授权协议
        4.3.3 开放式授权协议的兼容适用性
        4.3.4 开放式授权协议对知识创新的促进
    4.4 基于相关规则的内容质量提升
5 学术Wiki平台的社群建设
    5.1 社群用户的角色类型特征
    5.2 社群用户的知识共享行为分析
        5.2.1 用户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5.2.2 影响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因素
        5.2.3 促进用户知识共享的策略
    5.3 社群用户的信誉评价分析
        5.3.1 用户信誉的建立及评价意义
        5.3.2 信誉评价体系的通用架构
        5.3.3 信誉评价体系的一般模型
        5.3.4 社群用户信誉评价的基本设计
6 案例分析
    6.1 OpenWetWare平台
        6.1.1 OpenWetWare对学术知识创新的促进
        6.1.2 OpenWetWare的特色与不足
    6.2 WikiGenes平台
        6.2.1 WikiGenes对学术知识创新的促进
        6.2.2 WikiGenes的特色与不足
7 结束语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6)多媒体协同编辑系统及感知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协同工作的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协同工作理论研究
        1.2.2 Web 协同工作应用发展
        1.2.3 协同编辑系统的研究
        1.2.4 协同感知的研究
    1.3 当前的主要问题
    1.4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CSCW 概述
    2.1 CSCW 系统概述
    2.2 CSCW 系统分类
    2.3 CSCW 研究的意义
    2.4 CSCW 系统中的主要研究领域
        2.4.1 CSCW 系统环境和体系结构
        2.4.2 群体协作模式
        2.4.3 协同控制机制
        2.4.4 通信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eb 协同编辑系统
    3.1 协同系统编辑系统总体概况
        3.1.1 体系结构
        3.1.2 协同编辑模式
    3.2 并发控制
        3.2.1 并发控制概述
        3.2.2 功能需求
        3.2.3 并发控制方法
        3.2.4 基于操作转换和状态向量的并发控制算法
    3.3 访问控制
        3.3.1 访问控制概述
        3.3.2 功能需求
        3.3.3 历史解决方案
        3.3.4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3.4 版本管理
        3.4.1 版本管理概述
        3.4.2 版本关系模型
        3.4.3 面向对象的版本管理
    3.5 协同感知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协同感知
    4.1 协同感知概述
        4.1.1 协同感知的提出
        4.1.2 协同感知的特点
        4.1.3 协作透明与协同感知
        4.1.4 感知信息分类
        4.1.5 协同感知的研究内容
    4.2 基于事件的协同感知机制
        4.2.1 基本思想
        4.2.2 模型定义
        4.2.3 感知对象
        4.2.4 感知信息
        4.2.5 感知事件
        4.2.6 感知范围
        4.2.7 感知强度
    4.3 事件模型处理逻辑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多媒体协同编辑系统整体框架
        5.1.1 体系结构
        5.1.2 功能框架设计
        5.1.3 数据库设计
    5.2 协同编辑器
    5.3 并发控制
    5.4 访问控制
        5.4.1 用户和工作组管理
        5.4.2 数据库表设计
    5.5 目录管理
    5.6 版本管理
    5.7 协同感知
        5.7.1 多媒体信息感知
        5.7.2 事件感知框架
        5.7.3 事件设计
    5.8 运行实例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7)协同设计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结构
第二章 CSCW和协同设计系统概述
    2.1 CSCW介绍
        2.1.1 CSCW的历史
        2.1.2 CSCW的分类
        2.1.3 CSCW的特点
        2.1.4 CSCW的主要研究问题
    2.2 协同设计系统的架构
        2.2.1 协同设计系统的分类
        2.2.2 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2.2.3 协同设计系统架构的比较
第三章 协同设计中的并发控制
    3.1 设计问题特点
    3.2 并发控制设计
    3.3 现有协同系统中的并发控制方法
        3.3.1 协同系统中并发控制的目标
        3.3.2 协同系统中的并发控制方法
        3.3.3 协同系统中并发冲突检测方法
        3.3.4 协同系统中并发控制方法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DDE系统的总体方案
    4.1 开发方法
    4.2 系统建模
        4.2.1 面向对象建模方法
        4.2.2 统一建模语言UML
        4.2.3 建模工具Rational Rose
    4.3 系统整体架构
    4.4 系统工作流程
        4.4.1 全局数据的存储
        4.4.2 服务器端的流程
        4.4.3 客户端的流程
    4.5 系统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4.5.1 开发环境
        4.5.2 运行环境
第五章 DDE系统实现和协同技术介绍
    5.1 协同设计的即时通讯技术
    5.2 协同设计的共享白板技术
    5.3 DDE系统实现及协同管理技术
        5.3.1 成员的管理
        5.3.2 发言优先权的管理
        5.3.3 协同设计的令牌控制
        5.3.4 加锁及锁粒度管理
    5.4 支持协同设计的网络环境及解决方案
        5.4.1 支持协同设计的单播与多播处理
        5.4.2 支持协同设计的网络环境
第六章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基于WEB的CSCW系统 ——协同编着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1.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1.2 CSCW简介
        1.2.1 协同工作的要素
        1.2.2 协同工作的协作模式
        1.2.3 协同工作的控制机制
        1.2.4 CSCW系统的特点
        1.2.5 基于WEB的CSCW系统
    1.3 本文的组织
第2章 协同编着系统概述
    2.1 引言
    2.2 协同编辑系统的模式
    2.3 协同编辑系统的体系结构
        2.3.1 集中式体系结构
        2.3.2 分布式体系结构
        2.3.3 混合式体系结构
    2.4 并发控制与一致性维护
        2.4.1 基于传统策略的并发控制方法
        2.4.2 基于操作转换的并发控制方法
        2.4.3 其它的并发控制方法
        2.4.4 并发控制策略的选择
        2.4.5 悲观加锁与令牌传递相结合的并发控制
    2.5 版本管理
        2.5.1 版本的演化
        2.5.2 面向对象的版本管理模型(OOVMM)
    2.6 访问控制
        2.6.1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M
    2.7 协同感知
        2.7.1 协同感知的方法分类
        2.7.2 支持协同感知的方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协同编辑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3.1 需求分析
    3.2 总体设计
        3.2.1 系统体系结构
        3.2.2 系统模块组成及功能
    3.3 协同编辑系统详细设计
        3.3.1 用户角色的划分和权限的分配
        3.3.2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3.3.3 版本管理解决方案
        3.3.4 文档目录树设计
        3.3.5 文档目录树的并发控制
        3.3.6 任务分配模块设计
        3.3.7 用户界面设计
        3.3.8 数据库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WBCEPS协同编辑系统的实现
    4.1 ASP.NET技术介绍
        4.1.1 ASP.NET原理与特点
        4.1.2 安全机制
        4.1.3 ASP.NET状态管理
    4.2 ADO.NET数据库编程技术
    4.3 认证和授权功能的实现
    4.4 文档目录树的实现
        4.4.1 TreeView控件知识
        4.4.2 用TreeView实现树形目录
        4.4.3 目录节点的编辑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CSCW的石油科技信息管理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1.1.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1.2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1.1.3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1.2 CSCW概述
        1.2.1 CSCW的定义
        1.2.2 CSCW的分类
        1.2.3 CSCW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
        1.2.4 CSCW研究的意义
        1.2.5 工作流及工作流管理系统
    1.3 CSCW的最新发展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介绍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系统模型创建
    2.1 Ellis:三元概念模型
    2.2 系统模型的选取
        2.2.1 主体模型的设计
        2.2.2 协作模型的设计
        2.2.3 用户界面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体系结构及相关技术
    3.1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3.1.1 信息管理系统结构
        3.1.2 科技文档协同编制结构
    3.2 协作模式选定
    3.3 运用的相关技术
        3.3.1 数据存储技术
        3.3.2 ASP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设计
    4.1 系统功能模块构成
        4.1.1 信息采集处理
        4.1.2 规划、计划编制功能
        4.1.3 信息发布等其他功能
    4.2 系统功能模型
    4.3 系统工作流的定制
    4.4 基于消息队列的中间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的数据管理及相关问题
    5.1 协同编制部分的数据管理
        5.1.1 WWW文档目录树及文档组织管理
        5.1.2 目录路径锁定法
    5.2 应用软件的数据管理
    5.3 协同编制中的问题
        5.3.1 用户接口代理
        5.3.2 存取控制代理
        5.3.3 并发控制
        5.3.4 多媒体数据通信
        5.3.5 版本管理
    5.4 本章小结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 谢

(10)面向PLM的网络协同工艺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现代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1.2.1 CAPP技术发展回顾
        1.2.2 现代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1.3 现代工艺设计信息管理策略
        1.3.1 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1.3.2 现代工艺设计应用分析
        1.3.3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1.4 相关研究领域
        1.4.1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1.4.1.1 CSCW系统分类
        1.4.1.2 视图耦合
        1.4.1.3 群体感知
        1.4.1.4 协同透明与协同感知
        1.4.1.5 典型同步协同系统
        1.4.2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
        1.4.2.1 PLM与协同产品商务、协同产品定义管理
        1.4.2.2 PLM的作用
        1.4.2.3 PLM研究内容
        1.4.2.4 PLM相关产品
    1.5 论文研究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基础
    2.1 引言
    2.2 理论基础
        2.2.1 工作流管理
        2.2.1.1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2.2.1.2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参考模型
        2.2.1.3 典型工作流管理系统
        2.2.2 知识管理
        2.2.2.1 定义知识管理
        2.2.2.2 知识管理产品
    2.3 实现技术
        2.3.1 XML语言
        2.3.1.1 XML语言概述
        2.3.1.2 XML语言应用
        2.3.2 Web服务技术
        2.3.3 PSL语言
第三章 现代工艺设计信息管理策略
    3.1 引言
    3.2 相关概念
        3.2.1 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CAPP系统
        3.2.2 Web协同工艺设计
    3.3 现代工艺设计的信息管理策略
        3.3.1 Web协同CAPP系统研究现状
        3.3.2 工艺设计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重要性
        3.3.3 制造企业价值网络协同概念模型
        3.3.4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整体解决方案
        3.3.4.1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基本概念
        3.3.4.2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主要观点
        3.3.4.3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解决方案
    3.4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的协同视图
        3.4.1 设计协同
        3.4.2 生产协同
        3.4.2.1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理念
        3.4.2.2 ERP与制造执行系统(MES)
        3.4.2.3 面向企业资源计划及制造执行系统的生产协同
        3.4.3 商务协同
        3.4.3.1 电子商务
        3.4.3.2 制造业信息化与ASP技术
        3.4.3.3 基于ASP服务的商务协同研究内容
        3.4.3.4 基于ASP服务的工艺信息系统
        3.4.4 资源协同
        3.4.5 知识协同
        3.4.5.1 制造企业知识流程
        3.4.5.2 制造企业知识管理重要性
        3.4.5.3 面向PLM的知识协同
        3.4.5.4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的知识协同关键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的设计协同
    4.1 引言
    4.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艺设计
    4.3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的设计协同
        4.3.1 概念定义
        4.3.2 研究内容
        4.3.3 面向过程多层次协同模型
        4.3.4 协同CAPP系统功能模型
    4.4 工艺工作流程管理
        4.4.1 工艺工作流程管理本质
        4.4.2 工艺工作流程管理要素
        4.4.3 工艺工作流程管理功能
    4.5 工艺同步协作
        4.5.1 总体结构
        4.5.2 编制同步机制
        4.5.3 会话管理机制
        4.5.4 系统通信机制
        4.5.5 并发控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的资源协同
    5.1 引言
    5.2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的资源协同
    5.3 面向协同CAPP的网络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
        5.3.1 工艺任务分工优化配置
        5.3.2 可重构制造单元优化配置
    5.4 可重构制造单元优化配置关键技术
        5.4.1 网络化制造资源库构建
        5.4.2 制造资源评估与优化
        5.4.3 网络化协同工艺路线规划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系统应用实例
    6.1 引言
    6.2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系统
        6.2.1 CAPPFramework系统简介
        6.2.2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系统体系结构
        6.2.3 面向PLM的Web协同CAPP系统应用简介
    6.3 应用实例1--基于知识的WEB协同工艺设计系统
        6.3.1 工艺工作流管理实例
        6.3.1.1 工艺审批流程说明
        6.3.1.2 工艺审批流程实例介绍
        6.3.2 工艺同步协作实例
        6.3.2.1 工艺同步协作过程说明
        6.3.2.2 工艺同步协作实例介绍
        6.3.3 网络工艺路线规划实例
        6.3.3.1 网络工艺路线规划过程说明
        6.3.3.2 网络工艺路线规划实例介绍
    6.4 应用实例2--支持ASP服务的CAPP系统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工作总结
    7.2 未来研究展望
附录: 一个XML表示的协同CAPP通信消息实例

四、WWW文档协同写作系统中写作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Pub+Lab:融汇出版与科研的学术交流模式及其实践研究[D]. 孟美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2020(01)
  • [2]学术知识图谱的构建及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洁. 东南大学, 2019(06)
  • [3]中学教师协同备课的技术环境构建与协同机制研究[D]. 刘告.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4]多用户同步协同编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刘世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3)
  • [5]面向知识创新的学术Wiki平台研究[D]. 雷雪. 武汉大学, 2009(09)
  • [6]多媒体协同编辑系统及感知机制的研究[D]. 黄亚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07)
  • [7]协同设计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D]. 张伟. 西北大学, 2006(09)
  • [8]基于WEB的CSCW系统 ——协同编着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杨红云. 武汉理工大学, 2005(05)
  • [9]基于CSCW的石油科技信息管理系统[D]. 赵建民.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4(01)
  • [10]面向PLM的网络协同工艺设计技术研究[D]. 倪颖杰. 西北工业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WWW文档协同写作系统中写作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