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总目录(工程技术版)

2004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总目录(工程技术版)

一、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张爽[1](2021)在《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曾经,博物馆是精英阶级的专属,如今它已走入寻常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开展公共教育、传递文化内涵、满足社会交往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的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愈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提质升级,寻求更全面更优化的设计方法。回顾国内外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而景观环境设计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以博物馆景观环境为切入点,在系统梳理以往类似研究的基础上,明确相关概念,结合景观叙事学、外部空间设计理论、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和园林美学等相关理论,从空间布局和文化表达两个维度搭建起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框架,明确设计内容。在空间布局方面,细分出环境基底、布局类型、空间构成要素、空间序列和游览路线等五大设计内容;在文化表达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蕴含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思想文化等文化内涵,提炼出主体建筑、景观建构筑物、水景、植物、铺装、服务设施等六大文化表达载体。随后,在上述设计框架基础上,提出博物馆景观环境的设计原则与设计策略,完善设计理论体系。本文选取成都市为研究区域,开展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自然科技类、文化艺术类等四种类型进行系统研究,基于田野考察,选取了8个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具体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了解游客的空间偏好、景观环境满意度以及再访与推荐意愿。结合主观观察和客观反馈,总结出成都市的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和现存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的博物馆建设提供参考,为今后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许楠[3](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古城老新村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城老新村是为了解决传统住区居住环境恶化问题而新建的古城现代住宅的一种形式。受制于当时的建造技术水平、规划理念思想、社会经济条件和地籍历史问题,经过二三十年的使用,老新村人居环境不断恶化。近些年来政府逐步推动老新村综合整治工程且取得一定成效,但这仅仅是以环境美化为目的的物质改造工程项目,更新理念落后,更新内容治标不治本。在“互联网+”背景下,数字技术与工业、金融、通信、交通、城市等领域的跨界互动越来越密切,这种融合为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拓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本文提出数字技术介入古城老新村更新的方法。与过去的老新村综合整治工程相比,数字技术介入老新村更新不是单一的工程类项目,而是将不断革新的数字技术作为更新手段和动力、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贯穿更新的核心理念,对老新村存量空间资源进行合理增效的综合性更新方法,辅助实体更新,系统性解决老新村问题。本文按照“问题——对策——实证”体系构建研究框架。首先,研究住区更新和智慧社区相关历程和研究动态;其次,通过公众调研法、田野调查法、文献研究和大数据研究等方法对古城老新村现状问题研究总结;再次,回顾传统更新手段(老新村综合整治工程)的内容与成效,研究其弊端和局限。引入数字技术介入古城老新村更新的方法,研究其在古城老新村更新中的适用性和必要性,详细阐述“互联网+”时代古城老新村更新策略。最后,在古城45号街坊老新村更新实践中验证其现实可行性。

黄金[4](2020)在《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久以来高度物质化的商业环境遏制了香港人文文化的发展,使香港一直无法摆脱“文化沙漠”的粗浅印象,大陆中心意识也导致香港文学在“九七”回归以前都不受重视,被形容为中国文学的“弃婴”、“边缘”。不过,这种边缘的处境同时也可以视作一种契机,香港作家由此努力探索文学的多元性与可能性,力图突破种种刻板的论述。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便是执掌旗帜行进其中的一支个性队伍。混杂着传统与现代、现代与后现代、中与西等多种文化特质,产生中心与边缘、都市与个人、物质与精神、商业体制与文学场域、区域与整体等多重权力关系与复杂矛盾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文化领域中进行着带有差异性、异质性、颠覆性的文学实践。而消费文化语境的限定,不仅仅是把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环境和消费主义带来的种种问题当作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将商业语境作为一种境遇现实,观察消费文化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传播和接受产生的深刻影响。基于此,论文将从香港边缘状态的呈现、异化主题的延伸与小说的跨界实验三个角度出发,在消费文化语境中考察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精神思想及形态特征,并追寻其在香港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当中的意义与价值。全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界定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梳理广义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脉络、理论谱系、美学特色及相关主义之间的关联,简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的关键特质及个中联系,并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选题价值、框架思路进行总括性的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前两章通过香港文学生态环境的探讨和地域文化的比较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进行外部研究,后三章结合文本细读展开文学的内部研究。第一章试图对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生存空间与状态作出整体描述。从香港商业化的文学运行机制可以看到,奉行坚守严肃文学品性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一直以来都在以商业消费文化为主导的城市环境中艰难生存。作为生产者的作家也在不断调适自我,试图在文学理想、市场趣味和公共规则中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香港对现代与后现代的接受过程与西方同期的文学发展历程存在一定时差,香港现代主义经过现代化、本土化、后现代化的影响,逐渐呈现现代与后现代的杂糅。因此,对于香港现代主义整体的内涵与性质便容许一定的模糊性和弹性理解。除此以外,中西文化交织的复杂文化环境赋予香港文学“混杂”的特质,在此情境中发展起来的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学既有借鉴吸收,也有批判反思。第二章从香港的“边缘”状态及其独特价值出发,探讨了地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互动交流。依据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三个地区发生的时间线索,可以得到一条完整、连续的现代主义文学发展路线,而香港现代主义运动无疑是中国现代主义文学革命中的一次高峰。香港不仅在传统断裂的特殊时期接过了文学薪火,承担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且在不同地区间发挥了不可小觑的转承枢纽作用。在此意义上,香港文学的意义不能仅以中心和边缘的二元对立作僵化论述,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存在相对性和变化性。在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地理版图中,上海、香港、台湾三地的现代主义文学经验不尽相同,彼此之间既有继承和转化,也有文学内部的交融与碰撞,通过比较上海与香港、香港与台湾的异同,可以看到社会状况、政治体制、文化环境与风俗人情等文化因素对文学产生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文学表现与个性。第三章以个案研究的形式进入到小说文本内部的分析,主要探索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在思想精神。从文学整体的发展脉络来看,不同代际的作家表现出不同的反应与特性,崛起于50年代的刘以鬯、昆南、马朗等是香港现代主义的先驱,之后的“资深一代”、“中生代”与“新生代”作家,每一代作家的书写都不同程度地对前代进行拓展延伸,也有反省和创造。章节内分别选取刘以鬯、西西、董启章、潘国灵作为四代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他们的创作反映了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意识与历史精神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到香港现代主义书写旨趣与方式的演变以及作家思想观念上的突围与超越。第四章围绕现代主义的“异化”主题,讨论都市人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异化的现代城市,承受着由物质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疏离感,但另一方面,香港也因其开放多元的历史传统而具有文化包容性。作为亲历异化的都市人,作家借助作家形象的塑造进入城市言说,同时还扮演叙述者的角色。他们群体性地在都会情境中经历迷失,也从中探求自我拯救之路。异化造就了香港独特的生活景观,从病态的市井男女到纷繁庞杂的物质,都可以见到现代文明病影响下人类的历史命运,以及物化逻辑之下“人”与“物”既互相对立又彼此和解的矛盾关系。此外还探讨了殖民环境影响下港人历史观念的异化问题,香港现代主义作品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断裂的殖民记忆和疏离的历史意识。第五章主要讨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对通俗文学的跨界影响。香港现代主义文学很注重发掘个人的内在意识世界,表现人类颓废虚无、荒唐放纵等负面心理倾向,导致了一部分现实主义作家的质疑和批评,并由此引起关于“真实”与“虚构”的争论。但从现代主义作家具体的创作主张与实践来看,他们不仅没有割裂写实与虚构的联系,还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实现现实存在与现代、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融汇。此外,香港现代主义很注重叙述形式、技巧和结构的实验性与先锋性,作家通过形式的创新和文体的越界探索了文学表达的多种可能。现代主义不仅在吸引着纯文学作家,对通俗文学作家也产生影响,从古龙小说可以看到存在主义与武侠文学的融合,这种尝试使通俗小说进入到一个新的境界。结语部分重申了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现代性意义,并探讨了现代性的书写方向。从一般的现代性意义来说,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思想精神上,都在实现向传统反叛、与传统决裂的目标,从具体的实践成果来看,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香港历史与城市文化的优势与缺失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并构建起多元的审美思维和艺术风格,其现代性书写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个性。接下来面对现代性书写如何继续进行下去的问题,无论是倡导回到“以人为本”的“多元现代性”理论,还是面向未来的“重写现代性”,都颇具启发作用,香港的现代性书写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赵寻[5](2020)在《历史街区景观分析与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文中认为历史街区是经各省、市、或自治区人民政府核定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能够较完整真实地体现传统风貌的历史地段。历史街区见证了城市悠久的历史变迁,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物质载体。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的文化特色却在不断衰退,如何推动历史街区等城市人文景观的发展,是当前景观学科探讨的话题。江苏省镇江市是1986年批准通过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目前,镇江市的历史街区正处于积极的建设阶段,对镇江市最具代表性的三条历史街区进行景观调查与评估,不仅能更好的认知本地区历史街区的景观现状,还能为推进城市建设,带动地方活力起到重要作用。本文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分析历史街区景观的特殊性,构建了以建筑环境、景观环境、功能设施、旅游开发、域内活动、人文体验为核心指标的历史街区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发放专家问卷,确定各级评价因子权重,结合大众问卷的形式,将评价体系应用于镇江市西津渡、伯先路-京畿路段、大龙王巷三条历史街区上,得出了镇江市历史街区的景观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西津渡、伯先路-京畿路段、大龙王巷三条历史街区的景观评价等级依次属于较好、较好、中等的水平。评价分值与实际调研情况相吻合,西津渡(4.0267)>伯先路-京畿路段(3.5764)>大龙王巷(3.3406)。景观评价的各项指标能够较好反馈出不同街区的景观特征,证实了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与可靠性。基于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了镇江市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镇江市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袁耀辉[6](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王之峥[7](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森林生态系统所发挥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对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明确森林系统的生态主体地位和森林经营管理方向,本研究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与预测,以实现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溧阳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市域内森林类型多样,但是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对森林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造成了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溧阳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针对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四种代表性森林类型,选取其1987年、1997年、2007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并处理分析,分析其30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对其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时构建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发展、森林保护和森林开发三种情景,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法对各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并结合森林发展优化目标及原则,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研究时段内,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年较1987年增加53.28%;竹林在森林类型中面积最大,所产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各项服务及功能价值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营养物质积累功能的价值发展最快;单位面积价值量逐年下降,说明不合理森林类型结构阻碍了森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协调发展。(2)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并确定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的14项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规划的主导驱动下,影响着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3)结合森林保护要求以及城市发展趋势,运用系统仿真法设定自然发展情景、森林保护情景和森林开发情景三种森林发展情景,进行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仿真预测并发现:到2027年,森林开发情景下的生态总价值最高,为548.69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17.07%,高于自然发展情景6.15%;到2037年,森林保护情景下的总价值增长率最大,为30.24%,自然发展情景下的增长最为缓慢,仅为前者的92.53%。最后,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从加强生态管控、采取森林保护为长期方针、采用森林开发为短期措施及提升景观品质等四个方面推动林业结构调整并促进森林健康发展,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模式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或参考。

牛志威[8](2018)在《晚清粤港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时期,粤港之地是小说创作出版中心上海之外,另一小说创作出版较为繁盛的地区。晚清粤港小说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报刊小说和单行本小说。经全面搜集,现见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共50家,刊载小说共506种;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共22家,出版单行本小说共48种。本论文从地域角度,对晚清粤港创作出版的小说进行整体研究。本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附录四部分组成,正文共五章。绪论说明选题缘起、明确研究对象、总结研究现状并拟定论文框架。第一章在全面搜集晚清粤港小说文献的基础上,对晚清粤港小说进行整体概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认识晚清粤港小说的发展态势与地域分布状况,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第二章研究晚清粤港小说的作家群体。首先,全面细致地考索粤港每篇小说的作者署名,尽可能多地弄清晚清粤港小说的作者及其生平。其次,从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身份共性较大的籍贯、创作时的年龄阶段、政治倾向等几个方面,认识小说家群体与小说整体面貌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三章论述晚清粤港小说的主流思想——排满革命宣传及其表达途径。为达到宣传排满革命的目的,晚清粤港小说家对小说类型及小说主人公有一定的选择倾向。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是小说家主要选择的小说类型。抗清人物与反清人物及其后代、晚清革命派人物、晚清保皇派人物是小说家主要选择或虚设的小说主人公,其中小说家对最后一类小说主人公是持批判嘲讽态度,对前数种小说主人公则是持赞扬歌颂态度。第四章全面论述晚清粤港小说排满革命宣传之外的其他主题,主要包括批判现实中的丑恶人物及丑恶现象、提倡实业、戒烟戒嫖、广博见闻、消闲娱乐等。第五章对晚清粤港小说家中成果丰富,但却一直未被学界关注的王斧、黄伯耀二人的小说创作进行个案研究,弄清他们创作的小说作品,并对其小说创作进行总体认识。结语总结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及历史意义。思想以宣传排满革命为主和内容以粤人粤事为主,是晚清粤港小说的两大特色。其中前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革命者而形成,后者是因小说家大多是粤籍人而形成。就其历史意义看,一方面,晚清粤港小说与同时期其他地域的小说互相影响,共同促成了晚清中国小说的繁荣,其对晚清南洋地区的华文小说创作影响尤大。另一方面,晚清时期是粤港小说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其形成的小说兴盛传统对粤港之后的小说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附录主要是对晚清粤港小说及小说家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是论文展开论述的基础。附录共五个: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李永莲[9](2018)在《高校学报的内向性与其所属高校实力的相关性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武书连"2014年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和"2014年中国734所大学各学科排行榜"、2012201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以及中国知网的数据等,对"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等4个层次高校学报的内向性与其高校综合实力、学科建设水平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内向性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学报的内向性客观存在,与主办高校综合实力、学科实力存在一定关系,但是相关性较弱,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强。

陈艳君[10](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研究指明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二、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博物馆热潮悄然兴起
        1.1.2 博物馆功能更加多元
        1.1.3 博物馆需要景观解读
        1.1.4 博物馆设计需求旺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4.1 理论研究
        1.4.2 实证研究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概念
        2.1.1 博物馆
        2.1.2 博物馆景观环境
    2.2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相关理论
        2.2.1 景观叙事学
        2.2.2 外部空间设计理论
        2.2.3 环境心理学
        2.2.4 环境行为学
        2.2.5 园林美学
    2.3 本章小结
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
    3.1 环境基底
        3.1.1 遗迹原址
        3.1.2 风景区
        3.1.3 城市广场
        3.1.4 城市近郊
        3.1.5 商铺、办公建筑
    3.2 布局类型
        3.2.1 建筑中心式
        3.2.2 建筑围合式
        3.2.3 建筑轴线式
        3.2.4 建筑散点式
    3.3 空间构成要素
        3.3.1 边界
        3.3.2 入口
        3.3.3 广场与庭院
        3.3.4 通道
    3.4 空间序列
        3.4.1 叙事结构
        3.4.2 叙事顺序
    3.5 游览路线
        3.5.1 单线游览
        3.5.2 双线游览
        3.5.3 多线游览
    3.6 本章小结
4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
    4.1 文化内涵
        4.1.1 地域文化
        4.1.2 历史文化
        4.1.3 产业文化
        4.1.4 思想文化
    4.2 博物馆景观环境中的文化表达载体
        4.2.1 主体建筑
        4.2.2 景观建构筑物
        4.2.3 水景
        4.2.4 植物
        4.2.5 铺装
        4.2.6 服务设施
    4.3 本章小结
5 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策略
    5.1 设计原则
        5.1.1 协调统一
        5.1.2 服务大众
        5.1.3 深入阐释
        5.1.4 突出特质
    5.2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空间布局策略
        5.2.1 发挥资源优势
        5.2.2 柔和内外边界
        5.2.3 营造场所精神
        5.2.4 强化叙事逻辑
        5.2.5 畅通参观流线
    5.3 博物馆景观环境的文化表达策略
        5.3.1 符号提炼
        5.3.2 情景再现
        5.3.3 乡土材料应用
        5.3.4 题词命名
        5.3.5 植物造景
        5.3.6 细节强化
    5.4 本章小结
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现状调查与优化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1.1 成都市基本情况
        6.1.2 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6.2 成都市博物馆行业概况
        6.2.1 成都市博物馆数量
        6.2.2 成都市博物馆质量
        6.2.3 成都市博物馆分布情况
    6.3 成都市各类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
        6.3.1 综合类博物馆
        6.3.2 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6.3.3 自然科技类博物馆
        6.3.4 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6.4 成都市博物馆游客问卷调查
        6.4.1 受访者基本信息
        6.4.2 景观重要性评价
        6.4.3 受访者空间偏好
        6.4.4 景观环境满意度
        6.4.5 再访与推荐意愿
    6.5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的经验启示与现存问题
        6.5.1 经验启示
        6.5.2 现存问题
    6.6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优化建议
        6.6.1 满足本地空间需求
        6.6.2 增强文化表达力度
        6.6.3 丰富互动参与形式
        6.6.4 提升民办场馆质量
        6.6.5 提高配套服务水平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与不足
        7.2.1 研究创新
        7.2.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成都市博物馆一览表
附录二 成都市各区县博物馆数量
附录三 成都市博物馆景观环境调查问卷
附录四 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结果
作者简历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古城老新村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古城老新村人居环境问题突出
        1.1.2 国家积极推动老旧住宅区改造
        1.1.3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规划发展
    1.2 相关概念阐释
        1.2.1 苏州古城
        1.2.2 老新村
        1.2.3 互联网+
        1.2.4 城市更新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住区更新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实践
        2.1.1 住区更新国外历程及相关理论演变
        2.1.2 住区更新国内研究动态
        2.1.3 住区更新实践动态
    2.2 智慧社区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实践
        2.2.1 智慧社区国外研究动态
        2.2.2 智慧社区国内研究动态
        2.2.3 智慧社区实践动态
    2.3 对本次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古城老新村现存问题
    3.1 古城老新村概况
        3.1.1 建设历程
        3.1.2 基本特征
    3.2 调研对象及判定方法
        3.2.1 调研对象
        3.2.2 判定方法
    3.3 问题总结
        3.3.1 管理水平较差:物业管理缺失,居住安全性低
        3.3.2 服务能力低下:公共服务不便,社区商业失活
        3.3.3 交通出行不便:动态交通不畅,停车设施匮乏
        3.3.4 居住环境杂乱:绿化水平不一,公共空间缺失
        3.3.5 邻里关系淡化:社会结构分异,熟人社会瓦解
    3.4 .小结及说明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古城老新村更新方式的转变
    4.1 传统更新方式回顾——老新村综合整治工程
        4.1.1 内容与成效
        4.1.2 局限与弊端
    4.2 未来更新方法探究——数字技术介入
        4.2.1 内涵与特征
        4.2.2 必要性与适用性
        4.2.3 小结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古城老新村更新策略
    5.1 数治共治管理——重构新村管理模式
        5.1.1 “大开放、小封闭”式管理单元
        5.1.2 数治——老新村数字管理平台
        5.1.3 共治——广泛互动的共同缔造
    5.2 高效全面服务——重塑社区服务体系
        5.2.1 生活圈层理念导向
        5.2.2 社区服务内容丰富
        5.2.3 实体设施布局完善
    5.3 智慧交通组织——重组片区动静交通
        5.3.1 交通政策
        5.3.2 区域统筹
        5.3.3 内部挖潜
    5.4 智能建造技术——重建工程技术手段
        5.4.1 CIM平台与老新村物质更新模型
        5.4.2 VR/AR技术与空间改造模拟展示
        5.4.3 3D打印、装配式建造与工程定制
    5.5 虚实一体社群——重生居民邻里社群
        5.5.1 搭建虚拟线上交流平台
        5.5.2 完善实体公共空间建设
第六章 实证研究——以苏州古城45 号街坊老新村为例
    6.1 基本概况
    6.2 问题诊断
        6.2.1 管理单元落后
        6.2.2 服务设施欠缺
        6.2.3 停车设施匮乏
        6.2.4 居住环境杂乱
        6.2.5 邻里关系淡化
    6.3 数字技术介入老新村更新
        6.3.1 单元调整,共享互通
        6.3.2 升级配套,构建新商
        6.3.3 外部解决,高效停车
        6.3.4 拆违增绿,空间完善
        6.3.5 虚实一体,活动组织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
    7.4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4)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未竟的现代
    一、“现代”的内涵与外延
    二、研究历史与现状
    三、研究动机、方法与框架思路
第一章 文学生态的多元发展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绝境逢生:资本规则下文学的发生与承续
    第二节 文学转向的岔口:现代与后现代的交错并置
    第三节 文化心理的自省:于中西“之间”及“之外”的本土
第二章 “边缘”状态的复杂呈现
    第一节 一场悄然的中国“文学革命”
    第二节 香港的“边缘”之名
    第三节 香港对上海的文化反思与超越
    第四节 香港与台湾的文学互动与想象
第三章 曲折的回旋:价值观念的代际更迭与体认差异
    第一节 理想主义的呼喊:香港现代主义先驱的意识自省与欲望批判
    第二节 主体性的建构:资深一代作家的本土凝视与文化复归
    第三节 个人化的另类书写:中生代作家的压抑经验与末世情结
    第四节 重返存在的诘问:新生代作家的生存体悟与危机意识
第四章 抗争与认同:异化主题的基本架构与扩展延伸
    第一节 书写的起点:异化的城与人
    第二节 自我的指涉:从迷失到救赎
    第三节 “物质”的美学:“物化”与“化物”
    第四节 历史的焦虑:从断裂到自适
第五章 求新立异:形式文体的先锋实验与跨界探索
    第一节 理念的争论:写实与虚构的界限
    第二节 技艺的突破:文本的形式探险
    第三节 与俗文学的融合:存在与写意的武侠世界
结语 现代性的多重意义与重新书写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历史街区景观分析与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街区景观研究成为趋势
        1.1.2 城市复兴与文化复兴
        1.1.3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历史街区景观评价研究意义
        1.3.2 镇江市历史街区景观评价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历史街区及其景观概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历史街区
        2.1.2 历史街区景观
    2.2 历史街区的类型
        2.2.1 历史街区分类概况
        2.2.2 历史街区分类标准
    2.3 历史街区的特征
        2.3.1 历史街区基本特征
        2.3.2 历史街区现状问题
        2.3.3 历史街区景观特征
    2.4 历史街区景观构成要素
        2.4.1 历史街区景观物质形态构成要素
        2.4.2 历史街区景观非物质形态构成要素
    2.5 历史街区景观更新设计相关理论
        2.5.1 “整体性”与“分层式”保护原则
        2.5.2 小规模渐进与功能置换理念
        2.5.3 有机更新与动态保护理论
        2.5.4 公众参与和集体记忆理论
        2.5.5 城市触媒与微更新理论
3 历史街区景观评价研究概述
    3.1 景观评价
    3.2 景观评价研究方法
    3.3 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3.3.1 国外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3.3.2 国内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3.4 历史街区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3.4.1 国外历史性城市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3.4.2 国内历史街区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4 历史街区景观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评价目标及方法
        4.1.1 评价目标
        4.1.2 评价方法
    4.2 景观评价因子的选取
        4.2.1 评价因子的选取原则
        4.2.2 相关研究的评价因子
        4.2.3 确定本研究评价因子
        4.2.4 评价因子相关说明
    4.3 层次分析法(AHP)应用
        4.3.1 建立阶层式层次模型
        4.3.2 构造判断矩阵
        4.3.3 权重计算方法
        4.3.4 一致性检验判断公式
    4.4 景观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4.4.1 专家问卷数据收集
        4.4.2 层次单排序结果
        4.4.3 层次总排序结果
        4.4.4 权重结果分析
    4.5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应用
        4.5.1 构建大众问卷
        4.5.2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步骤
5 镇江市历史街区现状调研与景观特征分析
    5.1 西津渡历史街区
        5.1.1 西津渡历史街区概况
        5.1.2 历史溯源
        5.1.3 现状调研
    5.2 伯先路-京畿路段历史街区
        5.2.1 伯先路-京畿路段历史街区概况
        5.2.2 历史溯源
        5.2.3 现状调研
    5.3 大龙王巷历史街区
        5.3.1 大龙王巷历史街区概况
        5.3.2 历史溯源
        5.3.3 现状调研
    5.4 镇江市历史街区共性与差异
6 历史街区景观评价应用实践——以江苏镇江为例
    6.1 西津渡历史街区景观评价
        6.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6.1.2 构建西津渡模糊评价矩阵
        6.1.3 模糊合成及评分计算
        6.1.4 西津渡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6.2 伯先路-京畿路段历史街区景观评价
        6.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6.2.2 构建伯先路-京畿路段模糊评价矩阵
        6.2.3 模糊合成及评分计算
        6.2.4 伯先路-京畿路段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6.3 大龙王巷历史街区的景观评价
        6.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6.3.2 构建大龙王巷模糊评价矩阵
        6.3.3 模糊合成及评分计算
        6.3.4 大龙王巷景观评价结果分析
7 镇江市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策略研究
    7.1 镇江市历史街区景观现状问题分析
        7.1.1 地段性经济文化衰退
        7.1.2 街区风貌质量差异大
        7.1.3 空间布局不合理
        7.1.4 历史资源利用率低
        7.1.5 缺乏公众参与
    7.2 镇江市历史街区景观更新策略
        7.2.1 历史街区更新的发展定位
        7.2.2 镇江市历史街区更新原则
        7.2.3 镇江市历史街区更新策略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8.2.1 本文创新点
        8.2.2 本文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作者简介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1.3.3 森林发展仿真模拟研究进展
        1.3.4 森林发展优化研究进展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动力学理论
        2.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2 技术方法
        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的仿真方法——系统动力学
        2.2.1.1 系统动力学及系统仿真法
        2.2.1.2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2.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
        2.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方法
        2.2.3.1 相关分析法
        2.2.3.2 主成分分析方法
        2.2.3.3 回归分析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位置及范围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森林概况
        3.1.4.1 森林发展概况
        3.1.4.2 森林资源特点
        3.1.4.3 森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3.1.5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2 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3.2.1 涵养水源
        3.2.2 保育土壤
        3.2.3 固碳释氧
        3.2.4 营养物质循环
        3.2.5 净化大气
        3.2.6 生物多样性保护
        3.2.7 林副产品
    3.3 研究区数据收集处理
        3.3.1 遥感数据收集处理
        3.3.2 非遥感数据收集及处理
        3.3.2.1 土地利用数据
        3.3.2.2 森林数据
        3.3.2.3 社会经济数据
        3.3.2.4 实地调研数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变化分析
    4.1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4.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评价
        4.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
    4.2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2.1 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2.2 各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2.3 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及仿真模型构建
    5.1 影响因子的确定
        5.1.1 影响因子的识别
        5.1.1.1 城镇化建设
        5.1.1.2 产业经济发展
        5.1.1.3 政策规划
        5.1.1.4 识别影响因子
        5.1.2 影响因子的确定
    5.2 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5.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5.3.1 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5.3.2 影响因子主成分模型拟合
        5.3.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
        5.3.3.1 森林类型结构的回归分析
        5.3.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回归分析
    5.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构建
        5.4.1 仿真模型框架构建
        5.4.2 仿真模型反馈机制构建
        5.4.2.1 因果关系设计
        5.4.2.2 系统流程设计
        5.4.3 仿真模型数学参数构建
        5.4.3.1 影响机制参数构建
        5.4.3.2 过程参数构建
        5.4.4 仿真模型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预测及优化策略研究
    6.1 多情景下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仿真预测
        6.1.1 溧阳森林发展模拟情景设置
        6.1.1.1 自然发展情景
        6.1.1.2 森林保护情景
        6.1.1.3 森林开发情景
        6.1.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仿真预测
        6.1.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仿真预测
    6.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6.2.1 多情景下的各林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6.2.2 多情景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6.2.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发展趋势
    6.3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存在的问题
        6.3.1 森林储备面积不足
        6.3.2 森林类型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6.3.3 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6.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目标及原则
        6.4.1 优化目标
        6.4.2 优化原则
    6.5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策略
        6.5.1 加强生态管控
        6.5.2 长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6.5.3 短期开发森林促进经济产出
        6.5.4 加强景观风貌塑造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2.1 基于影响机制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
        7.2.2 立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模拟预测提出优化策略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晚清粤港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一)关于“晚清”
        (二)关于“粤港小说”
    三、晚清粤港小说研究现状
        (一)晚清粤港部分小说家及部分小说作品的个案研究
        (二)晚清粤港小说某些局部的综合研究
    四、论文框架
第一章 晚清粤港小说概观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创作出版的地域分布
        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与出版小说机构的地域分布概况
        二、晚清粤港小说地域分布形成的原因
第二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研究
    第一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概况
        一、晚清粤港小说作者考索面临的问题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队伍的构成成分统计
    第二节 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的构成成分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一、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籍贯分布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二、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年龄结构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三、晚清粤港小说家群体成员的政治倾向及其对小说的影响
第三章 排满革命思想及其表达途径——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上)
    第一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类型选择
        一、反抗异族统治及进行共和革命的历史演义小说
        二、“革命+恋爱”模式的艳情小说
        三、便于讲述道理的寓言体小说
        四、大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小说
    第二节 排满革命与晚清粤港小说的主人公选择及情感倾向
        一、抗清、反清人物及其后代
        二、晚清革命派人物
        三、晚清保皇派人物
第四章 晚清粤港小说的主题思想(下)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和丑恶人物
    第二节 宣传戒烟(鸦片)
    第三节 提倡实业
    第四节 广博见闻和娱乐消闲
第五章 晚清粤港小说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王斧小说研究
        一、王斧小说考
        二、王斧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王斧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二节 黄伯耀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
        一、黄伯耀的小说理论文章与小说作品考
        二、黄伯耀小说理论与小说创作的总体概貌
结语
    一、晚清粤港小说的地域特色
    二、晚清粤港小说的历史意义
附录
    附录一: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简介表
    附录二:晚清粤港刊载小说报刊及其刊载小说统计表
    附录三:晚清粤港单行本小说出版机构及其出版小说统计表
    附录四:晚清粤港小说家小传
    附录五:晚清粤港小说作品简介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高校学报的内向性与其所属高校实力的相关性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 数据来源
    (二) 检索方法
    (三) 指标设计
二、结果
三、讨论与结论

(10)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一、社会历史概况
        二、地理资源概况
        三、商品经济概况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一、制茶业
        二、纺织业
        三、文房四宝业
        四、其他行业
    第三节 驱动因素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小结
第二章 技术转型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二、实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小结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一、家庭手工业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一、行会
        二、同业公会
        三、工会
    小结
第四章 结构变革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一、纺纱业
        二、染料业
        三、炼钢业
        四、制丝业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一、织布业
        二、榨油业
        三、造纸业
        四、制烟业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一、概况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三、竹木加工业
        四、砖瓦业
        五、陶瓷业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一、徽墨业
        二、宣纸业
        三、舒簟业
        四、罗经业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一、针织业
        二、铅石印刷业
        三、皂烛业
        四、火柴业
        五、化妆品业
    小结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一、地域的不平衡
        二、行业的不平衡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一、后向联系农业
        二、满足多元消费
    第二节 多重障碍
        一、天灾人祸
        二、多方盘剥
        三、观念制约
        四、教育不振
    小结
余论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后记

四、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4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景观环境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爽. 浙江大学, 2021(01)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互联网+”背景下苏州古城老新村更新策略研究[D]. 许楠.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4]边缘·异化·跨界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香港现代主义小说研究[D]. 黄金. 浙江大学, 2020(07)
  • [5]历史街区景观分析与评价研究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D]. 赵寻. 浙江大学, 2020(01)
  • [6]《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7]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D]. 王之峥.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8]晚清粤港小说研究[D]. 牛志威.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高校学报的内向性与其所属高校实力的相关性探索[J]. 李永莲.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10]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2004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总目录(工程技术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