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临床意义

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临床意义

一、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莫可欣[1](2021)在《内界膜剥除联合自体血清填塞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评估》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行内界膜剥除(ILMP)联合自体血清填塞治疗前后裂孔闭合情况、视功能以及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变化,初步探讨影响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将临床检查明确诊断为IMH,并行玻璃体切除+ILMP联合自体清填塞治疗的28例28只眼纳入研究。将28例患者的患眼及对侧眼分为MH组(28只眼)和对照组(28只眼)。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均进行了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OCT、10°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评估术后黄斑裂孔闭合率,并发症,BCVA,视网膜血流密度以及视野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术后3个月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及视野指标与对侧眼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8例IMH患者中,平均年龄(62.64±4.71)岁,平均孔径(572.39±184.54)μm,Ⅲ-Ⅳ期MH共24例,孔径>650μm的MH共11例。1、术后闭孔率及BCVA:术后共27例IMH患者裂孔闭合,总体闭合率为96.43%(27/28),其中所有Ⅲ-Ⅳ期裂孔患者均闭合。术后均未出现眼内炎、黄斑前膜等并发症。在裂孔闭合的27例IMH患者中,术后BCVA(Log MAR)为1.26±0.71,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2、黄斑区视网膜血流密度分析:裂孔闭合的IMH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中心凹浅层毛细血管层(SCP)血流密度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7,P=0.008),其余各分区SCP血流密度较术前减少(P<0.01)。术后1周中心凹深层毛细血管层(DCP)血流密度较术前增加(P=0.019)。3、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裂孔闭合的IMH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黄斑区中心凹及近中心凹区视网膜厚度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3个月黄斑区视网膜厚度较术后1个月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及周长:裂孔闭合的IMH患者术后1周及1个月,FAZ面积及周长较术前减小,术后3个月FAZ面积及周长较术后1周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10°视野:术后视野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改善。IMH患者术后3个月MD值较术后1周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手术后1个月及3个月PSD值较术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IMH患者术后3个月与对侧眼相比,SCP中心凹血流密度增加(P<0.001),SCP总体血流密度减少(P=0.001),黄斑区总体视网膜厚度增加(P<0.001),MD及PSD绝对值增加(P<0.05)。DCP血流密度、FAZ面积及周长在两组无显着差异(P>0.05)。7、影响术后BCVA的相关性分析:手术后3个月BCVA(Log MAR)与裂孔孔径(r=0.583,P=0.001)、底径(r=0.408,P=0.035)、术后3个月FAZ面积(r=0.773,P<0.001)及周长(r=0.719,P<0.001)、近中心凹鼻侧SCP血流密度(r=0.454,P=0.017)、旁中心凹鼻侧DCP血流密度(r=0.042,P=0.394)呈正相关,与中心凹DCP血流密度呈负相关(r=-0.516,P=0.006)。结论:1.ILMP联合自体血清填塞治疗IMH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并可获得较高的裂孔闭合率和较好的视力预后。2.ILMP联合自体血清填塞治疗IMH术后黄斑中心凹血流改善,视网膜厚度变薄,FAZ减小,视野缺损不同程度改善。IMH术后微循环的改变主要发生在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层。3.ILMP联合自体血清填塞治疗IMH术后微循环及微结构在术后3个月趋于稳定。4.IMH裂孔孔径、底径、黄斑区网膜厚度及FAZ可作为IMH术后视力预后的指标。

林艾迪[2](2021)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的患病率》文中研究说明背景 玻璃体黄斑界面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无创的先进技术,能够用于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vitreomacular interface disorders,VMID)的检测。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了PDR合并VMID中一种或两种类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但目前关于VMID在PDR中的总体患病情况却仍未有研究。目的 探究PDR病人中VMID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评估VMID对PDR患者视网膜内形态结构和视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以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于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就诊的P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病历资料和黄斑OCT图像。通过分析黄斑OCT图像评估其是否伴有VMID,包括玻璃体黄斑粘连(vitreomacular adhesion,VMA),玻璃体黄斑牵拉(vitreomacular traction,VMT),视网膜前膜(epiretinal membrane,ERM),板层黄斑裂孔相关视网膜前增生膜(lamellar hole-associated epiretinal proliferation,LHEP)和黄斑裂孔(macular hole,MH),并计算出其患病率。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PDR合并VMID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用广义估计方程模型控制来自同一患者双眼数据的相关性。同时也评估了VMID对PDR患者视网膜内形态结构和视力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93例PDR患眼,检出VMID401例,患病率为81.3%,其中ERM、VMT、MH、LHEP和VMA的患病率分别是78.9%、13.4%、4.8%、2.2%和2.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血管增殖膜均为MH(OR=8.029,p=0.005)、VMT(OR=3.774,p<0.001)和ERM(OR=2.305,p<0.001)的影响因素。高危型PDR是ERM的另一危险因素(OR=1.846,p=0.020)。女性患者为PDR患者患MH的危险因素(OR=3.836,p=0.031),而玻璃体积血是其保护因素(OR=0.344,p=0.028)。与不伴VMID的患者相比,PDR合并VMID的患者出现黄斑囊腔、视网膜劈裂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频率更高(p≤0.014),其视力也更差(p=0.001)。结论 PDR患者中的VMID患病率很高,纤维血管增殖膜为PDR合并VMID的影响因素(包括VMT,ERM和MH)。VMID对PDR患者的视网膜内形态结构和视力均有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对PDR患者应该仔细评价其玻璃体黄斑界面情况,才能更好地制定治疗策略和评估预后。

陈智萍[3](2021)在《内界膜覆盖术和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评价内界膜覆盖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剥除术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检查并确诊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覆盖组和剥除组,各20例20只眼。覆盖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覆盖术,剥除组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组。所有患者均行BCVA、IOP、眼底检查、黄斑OCT检查以及眼轴长度测量。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在BCVA、MH闭合率、RD复位率以及并发症方面是否有差别。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平均年龄、病程、IOP、眼轴长度、BCVA、MH最窄直径的比较,无明显区别(P>0.05)。2、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BCVA的比较: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两个组组间BCVA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别(p=0.620>0.05、p=0.678>0.05、p=0.306>0.05、p=0.517>0.05)。3、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BCVA与术前的比较:术后1周,两组患者BCVA与术前相比,在统计学方面无明显差别(p=0.231>0.05,p=0.149>0.05)。覆盖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BCVA与术前相比,在统计学方面,均优于术前(p=0.006<0.05、p=0.000<0.05、p=0.000<0.05)。剥除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BCVA与术前比较,在统计学方面,也均优于术前(p=0.043<0.05、p=0.000<0.05、p=0.000<0.05)。4、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BCVA变化量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BCVA变化量,无明显差别,p值均大于0.05。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MH闭合情况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MH闭合情况发现,覆盖组MH闭合率为100%(20例),其中I型闭合占90%(18例),II型闭合占10%(2例);剥除组MH闭合率为80%(16例),其中I型闭合占40%(8例),II型闭合占40%(8例)。术后6个月时,比较组间MH闭合率,在统计学方面,覆盖组的I型闭合率、II型闭合率和未闭合率均优于剥除组(p=0.01<0.05,p=0.028<0.05,p=0.035<0.05)。6、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RD复位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第一次手术RD均复位,均未发现网膜再次脱离。7、在本次研究中没有发现眼部及全身并发症,如高眼压、眼内炎症、眼内出血、视网膜再次脱离等。结论:1、内界膜覆盖术相比内界膜剥除术更有助于提高的黄斑裂孔闭合率,但视力改善不明显。2、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内界膜覆盖术可能成为未来HMMHRD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

熊晓忆[4](2021)在《SFCT值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解剖学闭合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增强深部成像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收集相关数据,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估术后裂孔闭合情况,对比分析多项相关因素,以期找出更好的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方法:回顾性性临床研究,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经增强深部成像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EDI-OCT)确诊的IMH患者63例66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除(PPV)+内界膜(ILM)剥除+硅油充填术。利用EDI-OCT图像测量术前指标并观察术后裂孔是否闭合。结果:随访3~6个月,手术后闭合组A组56眼,未闭合B组10眼,裂孔闭合率为84.8%。闭合组A组和非闭合组B组患者SFCT值(195.77±55.53um对139.35±26.05,t=5.088,p=0.000)。IMH术后裂孔闭合与症状持续时间(?2=4.243,p=0.039)及黄斑裂孔最小直径(?2=4.007,p=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SFCT值、症状持续时间、MH最小直径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MH手术后裂孔闭合与术前SFCT值呈显着相关关系(OR=0.34,P=0.013)。结论:1、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闭合与黄斑裂孔最小直径、症状持续时间均有相关关系,SFCT值是IMH术后裂孔闭合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于黄斑裂孔最小直径、症状持续时间等因素,SFCT值可能更能预测IMH术后裂孔闭合情况。2、症状持续时间少于6个月或裂孔最小直径小于400um的IMH患者手术后可能有更高的闭合率。

白玉玲[5](2021)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扣带术后视力与黄斑微结构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外路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OCT图像上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的改变。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至2021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确诊为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45~70岁、病程<2个月、PVR分级为A级或B级、手术方式为平坦部玻璃体切除(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扣带术(Scleral buckling,SB)的患者。共纳入患者38人(38眼),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PV组和SB组,两组术前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PV组有18人(18眼),患者在PPV术后2个月左右行硅油取出术,其中13人(72.2%)两次手术后可见明显加重的白内障,遂于取硅油术后1个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SB组有20人(20眼)。记录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眼别、病程、裂孔数目、眼压、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ive visual acuity,BCVA)、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分级等资料,以及患者随访期间的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黄斑区微结构的资料:术后1周、1个月和2个月的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entral macular thickness,CMT)、黄斑下积液(Submacular fluid,SMF)高度、黄斑区平均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厚度(Ganglion cell layer-inner plexiform layer,GCL-IPL)和黄斑区椭圆体带(Ellippsoid zone,EZ)的完整性。另外,PPV组也统计了PPV手术后6个月(在行了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约是白内障术后3个月)的这几项数据。对比两组术后1W、1Mo和2Mo的BCVA、CMT、SMF高度、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黄斑区EZ完整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如:性别、眼别、年龄、病程、裂孔数目、术前BCVA、PVR分级和高度近视所占比例。1、术后1W、1Mo和2Mo时SB组视力均显着优于PPV组(P<0.05);PPV组6Mo时的视力与SB组2Mo时视力相当(P>0.05);2、术后1W时两组间的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PV组行取硅油手术前(即2个月内)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随时间减小,但取出硅油4个月时的GCL-IPL厚度明显大于PPV术后1W、1Mo和2Mo时的(P<0.05)。SB组术后1W、1Mo和2Mo时的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随时间增加。3、PPV术后1W时发生SMF的几率较小(27.8%),SB组术后1W时SMF的发生率高达90.0%,随着时间的延长SMF高度逐渐降低。4、SB组1W、1Mo和2Mo时的CMT均大于PPV组的(P<0.05),但组内的CMT未见明显变化趋势(P>0.05);5、将黄斑部位(直径为1500um范围)的椭圆体带残存长度分为4个等级,SB组术后的黄斑区EZ完整性等级集中在等级3和等级4,PPV组术后的黄斑区EZ完整性等级集中在等级2附近,表明SB术后的黄斑区EZ完整性相对较好,PPV术后的黄斑区EZ完整性较差;6、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和黄斑区EZ完整性均与视力有显着的相关性。结论:1、PPV术和SB术都是治疗RRD的有效手术;2、SB术后视力恢复较快,PPV术后视力恢复所需时间长;3、RRD患者视力的改善与黄斑区GCL-IPL和EZ的恢复有显着相关性;4、RRD患者行SB术后黄斑区GCL-IPL和EZ的恢复比PPV联合硅油填充术的患者快。5、SB组术后SMF发生率高,且对CMT有影响。

李思园[6](2021)在《特发性黄斑裂孔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和光感受器层完整性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中心凹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与黄斑区解剖结构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分析两者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本医院眼科确诊为IMH并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40只眼(IMH患眼组)及其健康对侧眼40只(IMH对侧眼组),以及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健康者40名40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手术前及手术后1、3、6个月,所有受检眼均检测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OCTA检测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choriocapillary blood flow area,CBFA)、椭圆体带缺损直径(diameter of ellipsoid zone absence,DEZA)。对比分析 3 组受检眼手术前后 CBFA 及 logMAR BCVA的差异以及IMH患眼组组内手术前后CBFA、DEZA、logMAR BCVA的变化。手术后6月时对IMH患眼中心凹光感受器层重建情况及视网膜形态改变进一步分组对比分析。3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各观察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手术后视力与基线各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logMAR BCVA分别为1.04±0.67、0.48±0.25,CBFA 分别 为(1.53±0.25)、(1.91±0.16)mm2,DEZA 分别为(1068.58±529.56)、(373.95±386.25)μm。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个月IMH患眼组BCVA明显提高,CBFA明显增大,DEZA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6、10.81、10.41,P<0.01)。2.手术前IMH组CBFA小于对侧健眼组、正常对照组(F=10.87,P<0.01)。术后6个月时闭合的IMH组CBFA与对侧健眼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7),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t=3.52,P<0.01)。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logMAR BCVA与DEZA呈正相关(r=0.63、0.82,P<0.01);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的CBFA与 DEZA 呈负相关(r=-0.52、-0.87,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手术后logMAR BCVA与手术前DEZA呈正相关(t=2.13,P=0.04)。5.手术后6月时ELM连接完整的患眼的logMAR BCVA、CBFA与ELM断裂的患眼比较差异显着。(F=18.28、9.09,P<0.01)。U形愈合和V形愈合术后6个月的logMAR BCVA、CBFA和DEZA 比较,两组差异显着(t=6.08、4.31、3.83,P<0.01)。结论:1.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可能是参与IMH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IMH患眼在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后BCVA明显提高,CBFA明显增大,DEZA明显缩小。3.手术前后DEZA与logMAR BCVA具有正相关性,外界膜的完整性可能与光感受器层的重建以及视力恢复有关。4.手术前后CBFA与DEZA具有负相关性,脉络膜血流的恢复可能是影响光感受器层的重建以及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王爱芹[7](2021)在《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内界膜填塞或翻转覆盖术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行内界膜填塞术或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手术前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大直径(>600μm)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37例(37只眼)进行研究。随机分为A组(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填塞+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充术)和B组(玻璃体切除+内界膜翻转覆盖+玻璃体腔消毒空气填充术)行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进行最佳矫正视力、OCT、OCTA检查,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外界膜(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缺损直径、椭圆体带(ellipsoid zone,EZ)缺损直径、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vessel density of superficial capillary plexus,SVD)、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vessel density of deep capillary plexus,DVD)变化及裂孔愈合形态,比较分析同组患者手术前后及两组患者之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1.裂孔闭合情况:A组20例患眼中,19例裂孔闭合(95.00%),其中6眼呈U型闭合,12眼呈V型闭合,1眼呈W型闭合。B组17例患眼中,15例裂孔闭合(88.24%),其中9眼呈U型闭合,6眼呈V型闭合。裂孔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CVA:两组患者手术前后BCVA均随时间变化显着,且两组变化趋势不同,即B组BCVA改善更显着(F时间=54.231,P时间<0.05;F交互=5.538,P交互<0.05;F组间=4.408,P组间<0.05)。术后1月,A组平均BCVA(log MAR)为0.98±0.17,B组平均BCVA为:0.84±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A组平均BCVA为0.95±0.22,B组平均BCVA为0.74±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ELM缺损直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ELM缺损直径均随时间变化显着,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593.830,P时间<0.05;F交互=2.624,P交互=0.800;F组间=0.109,P组间=0.743)。组内两两比较显示: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ELM缺损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EZ缺损直径:两组患者手术前后EZ缺损直径均随时间变化显着,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298.852,P时间<0.05;F交互=3.196,P交互=0.053;F组间=0.234,P组间=0.632)。组内两两比较显示: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EZ缺损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FAZ面积:两组患者手术前后FAZ面积均随时间变化显着,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108.671,P时间<0.05;F交互=0.717,P交互=0.495;F组间=0.272,P组间=0.605)。组内两两比较显示:两组术后1月、术后3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月与术后1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SVD、DVD: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3.033,P时间=0.055;F交互=0.051,P交互=0.950;F组间=0.980,P组间=0.329)。两组患者手术前后D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1.368,P时间=0.261;F交互=1.365,P交互=0.262;F组间=1.408,P组间=0.313)。两组间术后1月、术后3月SVD及DV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界膜填塞术及内界膜翻转覆盖术均是治疗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有效手术方式,能得到良好的裂孔闭合率,明显改善患者视力。但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术后视力及裂孔闭合形态优于内界膜填塞术。内界膜填塞术与内界膜翻转覆盖术术后FAZ面积均显着减小,提示黄斑中心凹组织发生向心运动,但SVD、DVD均无显着变化。

何广辉,田歌,陈松,武斌,董蒙,张笑天,王梦,吴冠男[8](2021)在《后巩膜葡萄肿边缘视网膜激光光凝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伴有后巩膜葡萄肿(PS)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MHRD)患眼玻璃体切割手术(PPV)中PS边缘视网膜激光光凝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住院接受PPV治疗的伴有PS的MHRD患者49例49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3例13只眼,女性36例36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将患眼随机分为PS边缘视网膜激光组(激光组)、常规手术组(常规组),分别为25、24只眼。常规组、激光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1.87±0.28、1.80±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4 ,P=0.551 )。常规组患眼行23G PPV,手术中曲安奈德染色,剥除视网膜前膜,吲哚青绿辅助染色,剥除后极部黄斑区内界膜(ILM ),手术中详查周边部视网膜,如存在视网膜变性区则行激光光凝加固,经黄斑裂孔排出视网膜下液后硅油填充。激光组患眼除按照常规组手术步骤进行外,于PS边缘行视网膜激光光凝2~3排。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8.34±3.21 )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BCVA以及两组患眼的手术次数。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首次手术后,常规组、激光组患眼视网膜复位分别为17 (70.8%,17/24)、24 (96.0%,24/25 )只眼;激光组患眼视网膜复位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4,P=0.046 )。末次随访时,两组患眼视网膜均复位。常规组、激光组患眼黄斑裂孔闭合分别为15 (62.5%,15/24)、19 (76.0%,19/25)只眼;两组患眼黄斑裂孔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51,P=0.305 )。常规组、激光组患眼logMAR BCVA分别为1.20±0.47、1.08±0.39;与手术前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9、5.327 ,P=0.001、0.000 );两组患眼间logMAR 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5 ,P=0.506 )。常规组、激光组患眼平均手术次数分别为(2.63±0.88)、(2.08±0.28)次;两组患眼平均手术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3 ,P=0.006 )。结论与常规PPV比较,手术中联合PS边缘视网膜激光光凝可有效提高首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率,降低重复手术次数。

刘思源[9](2021)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盘和黄斑区血流密度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研究波及黄斑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经巩膜扣带术后视盘及黄斑区血流密度的改变及可能影响血流密度变化的因素,并探讨其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随访研究。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单眼RRD患者,以患眼为观察组,对侧健康眼为对照组。共计纳入RRD患者35例(35眼),所有纳入的患者均行一次最小量巩膜扣带术(Minimal scleral buckling,MSB),以术后1周、1月、3月、6月、1年为观察时间点进行随访研究,每次随访检查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OCTA,对侧眼作为对照。依据患者随访时间将观察组分为随访满1月、随访满6月、随访满1年分别进行分析,其中术后随访满1月者35例,随访满6月者24例,随访满1年者9例。研究观察组术后视盘及黄斑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血管密度(Vascular density,VD)和灌注密度(Perfusion density,PD)、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l avascular zone,FAZ)面积及周长在各随访时间点的变化,同时观察BCVA、IOP、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黄斑下积液高度(Submacular fluid,SMF)的变化,分析IOP、SMF、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与各血管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可能与最终视力相关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在术后1周、1月、1年随访时间点的黄斑区血管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术后3月、6月时黄斑区VD及PD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斑区VD及PD在术后1周至6月逐渐下降,术后6月至1年趋于稳定,FAZ面积及周长在术后无显着变化。在术后1周、1月、3月、6月时IOP、SMF高度与黄斑区各血管参数无相关性(P>0.05)。术后1周时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与黄斑区VD及PD呈正相关(P<0.05),与FAZ面积呈负相关(P<0.05),术后1月、3月、6月时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与黄斑区各血管参数无相关性(P>0.05)。观察组各随访时间点视盘区血管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1月、3月、6月时IOP、SMF、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与视盘区血管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观察组在各随访时间点BCVA均较术前有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至6月BCVA逐渐提高,术后6月与术后1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遂将术后6月视力作为终点视力进行回归分析。一元回归分析发现与术后6月BCVA显着相关的因素有:术前BCVA(P<0.05),术后6月时的黄斑1×1mm中心区VD及PD(P<0.05)、FAZ面积及周长(P<0.05)、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P<0.05),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仅有术后6月FAZ周长及术前BCVA与术后6月BCVA显着相关(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IOP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周、1月的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6月、1年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至1月、1月至3月、3月至6月SMF均有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RD经MSB术复位视网膜后黄斑区血流密度在术后1周至6月处于下降趋势,术后6月至1年趋于稳定。视盘区血流密度在术后1年内无变化。2.RRD经MSB术复位视网膜后视力逐渐提高,最终视力与FAZ周长及术前视力显着相关。3.长期观察MSB术对RRD患眼眼压无明显影响。4.波及黄斑的RRD经MSB术后部分患者可存留SMF,在术后1年期间逐渐吸收。

焦梦晨[10](2020)在《硅油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神经节细胞和视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硅油对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 layer,GCL)和视功能方面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提高临床眼底病同道对于RRD患者硅油对神经节细胞和视功能影响方面的认识,主要意义为寻找硅油相关性视力下降的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为硅油对RRD患者黄斑区GCL厚度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入住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未波及黄斑区的RRD且符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指征的患者,分为观察组(硅油填充组)24例和对照组(气体填充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玻璃体切割术治疗,观察组组给予玻璃体腔硅油注入,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无菌氮气注入,均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并使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测并比较两组的GCL厚度。结果:两组术后1周视力与术前视力比较,视力略有提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0.844;对照组:P=0.618);两组术后1月视力与术前比较(观察组:P=0.038;对照组:P=0.031)及术后一周比较(观察组:P=0.042;对照组:P=0.033)均有显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月视力与术前比较(P=0.053)、术后1周比较(P=0.6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月较术后1月(P=0.044)、3月视力(P=0.029)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6月视力较术前(P=0.030)、术后1周(P=0.027)视力均有显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与术后1月、3月视力比较(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术后6月两组比较(P=0.021),对照组视力显着优于观察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区域GCL厚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各区域厚度均有所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两组术后1月与术前比较,虽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区域:颞上方ST:P=0.144;上方S:P=1.000;鼻上方SN=鼻下方IN=下方I=颞下方IT:P=0.1000;对照组各区域:ST:P=0.068;S:P=1.000;SN=IN=I=IT:P=0.1000);但与术后一周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术后3月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区域:ST:P=0.199;S:P=1.000;IN:P=0.459;SN=I=IT:P=0.1000;对照组各区域:ST:P=0.152;S:P=0.477;SN=IN=I=IT:P=0.1000);但较术后1周比较,厚度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观察组术后6月与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对照组术后6月与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术后6月较术后1月、术后3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值均为1.000);术后6月两组之间比较,对照组各区域厚度明显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结论:1、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均发生相应变化,即两组术后1周较术前各区域厚度均有所增厚,术后1月较术后1周厚度均有所变薄;术后3月较术后1周厚度均有所变薄;而术后6月时观察组各区域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变薄。2、硅油可使神经节层厚度变薄,视觉功能降低;3、OCT可客观评价视功能的恢复情况。

二、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内界膜剥除联合自体血清填塞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缩写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患者术前一般情况
    2.2 MH组术后一般情况
    2.3 术后视力变化
    2.4 手术前后SCP血流密度变化
    2.5 手术前后DCP血流密度变化
    2.6 手术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
    2.7 手术前后FAZ面积及周长变化
    2.8 手术前后10°视野变化
    2.9 手术后3 个月患眼与对侧眼OCTA及10°视野比较
    2.10 影响术后BCVA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的患病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课题来源
第二章 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OCT判读结果的一致性
    3.3 PDR中VMID的患病率
    3.4 PDR合并VMID的影响因素分析
    3.5 PDR中伴和不伴有VMID的视网膜内形态和视力比较
    3.6 MH中伴和不伴有LHEP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ERM在PDR中的患病情况
    4.2 VMT在PDR中的患病情况
    4.3 MH在PDR中的患病情况
    4.4 LHEP在PDR中的患病情况
    4.5 VMID对PDR视网膜内形态结构的影响
    4.6 研究PDR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的意义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创新性和局限性
    6.1 创新性
    6.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符号表(缩略语)
综述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的改变及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内界膜覆盖术和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1.1 概述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第2章 对象和方法
    2.1 入选标准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黄斑裂孔闭合标准
    2.2 检查项目与仪器设备
    2.3 术前检查及临床管理
        2.3.1 术前检查
        2.3.2 临床管理
    2.4 手术方法
        2.4.1 内界膜剥除术
        2.4.2 内界膜覆盖术
    2.5 术后处理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覆盖组和剥除组术前基本资料
    3.2 覆盖组和剥除组术前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BCVA的比较
    3.3 覆盖组和剥除组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BCVA与术前的比较
    3.4 覆盖组和剥除组术后各随访时间点BCVA变化量的比较
    3.5 对比覆盖组和剥除组的视网膜复位情况和MH愈合情况
    3.6 对比覆盖组和剥除组的眼部及全身并发症
    3.7 典型病例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综述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SFCT值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解剖学闭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分组
    2.3 主要药品与仪器
    2.4 研究方法
        2.4.1 检查方法
        2.4.2 围手术期
        2.4.3 手术方法
        2.4.4 术后处理
        2.4.5 术后随访
        2.4.6 黄斑裂孔愈合标准及分型
        2.4.7 测量黄斑裂孔最小直径、基底径、中央凹下脉络膜厚度值
        2.4.8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患者的基本情况
    3.2 术后黄斑裂孔闭合与SFCT值、症状持续时间和黄斑裂孔的最小直径相关
    3.3 SFCT值是术后裂孔闭合的独立影响因素
    3.4 闭合组中各愈合类型对应的SFCT值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影响特发性黄斑裂孔闭合的相关因素
    参考文献

(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扣带术后视力与黄斑微结构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黄斑区 OCT 主要表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6)特发性黄斑裂孔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和光感受器层完整性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英中文术语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附录C 综述 脉络膜厚度及血液循环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相关关系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7)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内界膜填塞或翻转覆盖术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附录C 综述
    参考文献

(9)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盘和黄斑区血流密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
    1.2 巩膜扣带术
    1.3 RRD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1.4 RRD视网膜血流灌注的研究现状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分组标准
    2.5 受试者知情同意
    2.6 研究方法
        2.6.1 术前检查
        2.6.2 手术方式
        2.6.3 术后随访
        2.6.4 检查方法及仪器
    2.7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入组后随访满1月
        3.1.1 一般资料
        3.1.2 最佳矫正视力(BCVA)
        3.1.3 眼压(IOP)
        3.1.4 视盘区血管参数
        3.1.5 黄斑区血管参数
        3.1.6 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
        3.1.7 黄斑下积液(SMF)
    3.2 入组后随访满6月
        3.2.1 一般资料
        3.2.2 最佳矫正视力(BCVA)
        3.2.3 眼压(IOP)
        3.2.4 视盘区血管参数
        3.2.5 黄斑区血管参数
        3.2.6 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
        3.2.7 黄斑下积液(SMF)
    3.3 入组后随访满1年
        3.3.1 一般资料
        3.3.2 最佳矫正视力(BCVA)
        3.3.3 眼压(IOP)
        3.3.4 视盘区血管参数
        3.3.5 黄斑区血管参数
        3.3.6 中心凹视网膜神经感觉层厚度
        3.3.7 黄斑下积液(SMF)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功能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硅油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神经节细胞和视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主要设备与试剂
    2.3 方法
        2.3.1 术前准备
        2.3.2 手术方法
        2.3.3 数据测量方法
        2.3.4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
    3.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
    3.3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神经节细胞层厚度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理
    4.2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生理
    4.3 新一代OCT技术优势
    4.4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变化
    4.5 观察组与对照组神经节细胞层厚度变化比较
    4.6 硅油对于视网膜微结构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导师评阅表

四、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黄斑区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的临床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内界膜剥除联合自体血清填塞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效果评估[D]. 莫可欣.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玻璃体黄斑界面疾病的患病率[D]. 林艾迪. 汕头大学, 2021(02)
  • [3]内界膜覆盖术和内界膜剥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对比分析[D]. 陈智萍. 南昌大学, 2021(01)
  • [4]SFCT值与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解剖学闭合的相关性研究[D]. 熊晓忆. 南昌大学, 2021(01)
  • [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或巩膜扣带术后视力与黄斑微结构的临床观察[D]. 白玉玲. 广州医科大学, 2021(02)
  • [6]特发性黄斑裂孔中心凹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面积和光感受器层完整性与视力恢复的相关性分析[D]. 李思园.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7]大直径特发性黄斑裂孔行内界膜填塞或翻转覆盖术后黄斑区形态及血流特征变化[D]. 王爱芹. 蚌埠医学院, 2021(01)
  • [8]后巩膜葡萄肿边缘视网膜激光光凝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手术中的应用[J]. 何广辉,田歌,陈松,武斌,董蒙,张笑天,王梦,吴冠男.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04)
  • [9]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盘和黄斑区血流密度的研究[D]. 刘思源. 兰州大学, 2021(12)
  • [10]硅油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神经节细胞和视功能的影响[D]. 焦梦晨. 石河子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的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