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一、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论文文献综述)

韦晨曦,杨如镜,袁小庚,于世辉,秦建平,田新显,张暋[1](2021)在《一个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家系的 BTK基因突变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分析一个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病家系的遗传学病因, 协助临床确诊并对家族生育进行指导。方法收集家系内患者及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 检测家系成员的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分类及亚群;应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全外显子检测, 确认基因变异并对其进行分级;使用Sanger测序验证变异位点并检测家系内的变异情况。结果该家系内发现BTK新的致病基因突变c.1627T>C(p.Ser543Pro), 表型与变异存在家系共分离;人群数据库未见收录。突变位于激酶域, 区域内未发现良性变异, 生物学信息分析预测为有害。结论 BTK基因c.1627T>C(p.Ser543Pro)为致病变异, 是导致该家系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原因, 可以据此为家族成员提供生育指导及产前诊断。

李亚文[2](2021)在《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及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目的:探讨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静脉丙种球蛋白的治疗现状,为此类疾病的合理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至2020年4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家庭经济及医保报销等情况,比较规律输注与不规律输注丙种球蛋白患儿临床表现改善情况,分别将患儿分为无咳嗽、短期咳嗽与长期咳嗽组,慢性肺病与非慢性肺病组,关节炎与非关节炎组,分析各组起病时间、诊断时间、诊断耗时、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每月丙种球蛋白剂量、Ig G谷浓度等指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经单因素分析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14例患者均为男性,起病年龄(22.3±17.9)月龄,确诊年龄(89.3±53.7)月龄,诊断延迟(63.3±46.1)个月,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75.0±45.4)月龄。66例随访至2020年4月,平均随访时间(53.9±41.3)个月,42例(63.6%)规律输注,每月丙种球蛋白剂量(538.0±104.6)mg/kg,Ig G谷浓度(5.8±1.5)g/L,24例(36.4%)不规律输注。规律输注组与不规律组相比,患儿发热、咳嗽、鼻窦炎、腹泻、中耳炎、关节炎的改善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6例中61例(92.4%)输注前有发热,输注后发热次数明显减少[5.0(2.0,12.0)比0(0,1.0)次/年,(Z=-6.436,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例(90.9%)治疗前有湿性咳嗽,治疗后36例有湿性咳嗽(54.5%),长期咳嗽(27例)、短期咳嗽(9例)与无咳嗽组(18例)相比,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明显偏晚[96.6±51.4比64.0±40.8比63.4±42.0月龄(F=3.554,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例(43.9%)诊断慢性肺病,慢性肺病组(29例)比非慢性肺病组(37例)确诊年龄晚[103.0(75,142.5)比47.0(31.0,68.0)月龄(Z=-3.486 P<0.0001)]、诊断耗时长[91.0(55.1,128.7)比29.5(10.3,41.5)个月(Z=-4.386,P<0.0001)]、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晚[107.0±48.1比46.5(26.3,64.3)月龄(Z=-4.33,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4例中42例(36.8%)诊断关节炎,可联系32例,关节炎组(32例)比非关节炎组(34例)诊断耗时长[73.7±49.1比44±39.7个月(t=2.6,P=0.01)],首次丙种球蛋白时间晚[98.1±51.3比58.3±38.8月龄(t=3.4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后患儿发热、鼻窦炎、腹泻、中耳炎等临床症状较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湿性咳嗽、慢性肺病、关节炎仍是突出临床问题,规范的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使得部分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第二部分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目的:探讨1例MSN基因突变所致X连琐Moesin相关免疫缺陷病(X-MAID)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对X-MAID的免疫学特征进行补充。方法:收集1例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X-MAID患儿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标本,western blot检测中性粒细胞、单个核细胞Moesin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各型细胞Moesin蛋白表达、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凋亡、中性粒细胞F-actin聚集功能,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检测中性粒细胞ROS功能。结果:先证者为2岁9月男性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脱发及顽固性湿疹,持续淋巴细胞减少,反复中性粒细胞减少,PID系列基因结果回示为MSN(c.511C>T p.Arg171Trp),突变来源于母亲。淋巴细胞增殖提示CD4+T、CD8+T及CD19+B细胞增殖减低,TRECs为每反应体系285(291.6-429.5)cells,蛋白印迹提示患儿PBMCs中Moesi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中蛋白表达正常。流式细胞技术提示单核细胞、B细胞、中性粒细胞Moesin蛋白表达正常,CD4+T细胞蛋白表达减少、CD8+T、NK细胞不表达,随年龄增加,T细胞蛋白表达量渐下降,memory细胞较native细胞表达少。精细免疫分析提示T、B、NK细胞均有减少,其中TERMA CD8+T占比明显增加,骨髓穿刺提示淋巴细胞分化成熟未见异常,但CD3/CD28刺激培养72h后发现CD4+T、CD8+T细胞凋亡明显增加,FAS刺激培养16小时发现中性粒细胞凋亡明显增加,LPS刺激下中性粒细胞凋亡仍在增加。患儿中性粒细胞产生活性氧簇较正常人增强,F-actin解聚后,患儿中性粒细胞ROS较正常减低,中性粒细胞F-actin聚集不受Moesin蛋白的影响。结论:经临床表现、免疫功能筛查、蛋白功能检测确诊X-MAID患儿1例,为全球第11例病例,并扩展了该病免疫学表型:NK细胞不表达Moesin蛋白,X-MAID患儿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与细胞凋亡增加有关,中性粒细胞F-actin聚集功能不受影响,MSN突变下,可能存在其他途径参与中性粒细胞ROS关闭。

张晗,孙阳,王蓉蓉,张文,张学[3](2021)在《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BTK基因新变异体的鉴定》文中指出目的对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者进行致病基因变异鉴定。方法收集患者及家庭成员临床资料并采集外周血,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筛查可疑致病变异,并对其父母基因组DNA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基因型-表型共分离分析,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RNA,反转录为cDNA后进行Sanger测序,同时进行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该基因表达水平,进而对该变异的致病性和致病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携带BTK基因c.240+3A>C新变异,该变异遗传自母亲,在家系中呈基因型-表型共分离,该变异体在dbSNP153、ExAC、gnomAD和HGMD等公共数据库未见报道。该变异属于剪接变异,cDNA测序显示该变异造成BTK基因3号内含子5′端106 bp碱基插入到第3号和第4号外显子之间,引起阅读框改变,最终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患者BTK基因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BTK基因c.240+3A>C处剪接变异可能导致该患者患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沈文那,孙欣荣[4](2020)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4例及相关文献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综合运用个例研究及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与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表型之间的关系,以加强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①回顾性分析于西安市儿童医院确诊的4例XLA患者的临床特点;②通过万方、知网、Pubmed数据库对XLA相关文章进行检索,按照一定的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及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44篇,XLA患者共202例,所收集的XLA患者病例中均经基因分析确诊。202例XLA患者临床表现中呼吸道感染最常受累,为177例(87.6%),其次为中耳炎、关节炎、消化道感染、鼻窦炎、中枢神经感染、皮肤感染、败血症等,其中有15例(7.4%)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BTK基因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87例(43.1%)、移码突变49例(24.3%)、无义突变33例(16.3%)、剪接突变26例(12.9%)和缺失突变7例(3.5%)。3~6岁XLA患儿的基因突变类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49,P<0.05),临床表现为神经性耳聋的XLA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以缺失突变为主,具有统计学意义(Pfisher<0.05)。文献中有明确结构区基因突变的共142例,其中TK占46.5%、PH占25.4%、SH2占14.1%、SH3占11.3%、TH占2.8%,XLA患者临床表现为泌尿系统受累与不同结构区基因突变具有相关性(Pfisher<0.05)。结论 XLA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反复感染最为常见,XLA患者BTK基因突变类型以错义突变最为多见,突变结构区以TK、PH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神经性耳聋的XLA患者基因突变类型以缺失突变为主,且XLA患者临床表现为泌尿系统受累与不同结构区基因突变具有相关性。

陈欢[5](2019)在《93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93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意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早期识别和规范诊治水平,尽量减少慢性肺病、关节功能丧失等导致病人幼年夭折和致残的严重临床预后发生。方法:收集自1988至2018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男性患儿临床资料和免疫学初筛检查结果,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数据。结果:93例男性患儿来自90个不同家庭,均为汉族;病人分布于中国大陆的17个不同省市,其中29例(31.1%)来自四川省,23例(24.7%)来自重庆市,66例(70.6%)来自我国西部地区。93例患儿的平均诊断年龄为8.00±4.01岁,其中75例患儿通过病例查阅可获知起病年龄,平均为1.56±1.25岁。32例(34.4%)患儿具幼年反复感染或幼年夭折家族史。85例患儿行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比例检测,CD19+B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比例小于2者为83例,而其中51例患儿CD19+B淋巴细胞比例为O。1例患儿(p93)CD19+B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比例为6%。92例患儿行血清中IgG水平检测,其中67例(72%)IgG<2g/L,25例(28%)患儿IgG>2g/L(13例患者检测前有输注丙种球蛋白,但输注具体时间不详)。IgA范围波动于0.01至0.793g/L,IgM范围波动于0.01-0.845g/L。93例患儿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比例为94.6%,中耳炎发生比例为31.1%,关节炎发生比例为29.0%,皮肤感染比例为24.7%,消化道感染发生比例10.7%。部分患儿发生严重感染,18例败血症,15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结核性心包炎,2例骨髓炎。本组病例包含我国第1例XLA合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儿。93例患儿中65例(69.8%)完成BTK基因检测,其中有58(89.2%)发现BTK基因突变,包括55个不同的BTK基因突变。检测到的BTK基因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移码突变,缺失突变,剪切位点突变,但未检测到插入突变,其中以错义突变最常见。在整个btk结构域均检测到BTK突变,以TK结构域最多见。错义突变患儿的平均起病年龄(1.46±1.17岁)要晚于其他类型的突变(1.11±1.09岁),错义突变的平均诊断年龄(8.63±3.89岁)要晚于其他类型的突变(7.14±3.52岁)。结论:93例临床诊断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道感染,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比例为94.6%,其次为中耳炎。错义突变患儿的平均起病年龄及诊断年龄均晚于其他类型突变。我国XLA患儿的起病年龄与国外相近,但是诊断年龄明显较晚,提示儿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余婷婷[6](2019)在《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及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文中指出第一部分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第一节两例RasGRP1突变患儿临床免疫表型和免疫组库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两例RasGRP1突变的ALPS样病人的临床、免疫表型、TCR和BCR免疫组库的特征,探讨这类病人的免疫学特征。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采集外周血评估免疫功能,将患儿和正常对照的淋巴细胞分选为T、CD21high B和CD21low B三群细胞,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分析其免疫组库。结果:患儿表现为反复感染,肝脾、淋巴结肿大及自身免疫现象,滤泡辅助T细胞、CD21low B细胞比例升高。B细胞BCR通路下游pERK表达下调和B细胞活化障碍。三群细胞的免疫组库分析可见患儿VD、VJ组合存在明显的优势组合,聚类分析显示患儿V基因基于取用频率、基于距离分析都聚集在一起,患儿的CDR3长度均短于正常对照,多样性的指标显示患儿免疫组库多样性受限。结论:本研究证实RasGRP1突变的ALPS样疾病的患儿表现为反复感染、肝脾肿大、自身免疫的现象,BCR通路受损致B细胞活化和ERK磷酸化障碍等,同时推测BCR和TCR多样性受限可能与对病原免疫反应缺陷和自身免疫的过程相关。第二节一例RALD-KRAS突变患儿临床和免疫学研究目的:探讨一例由KRAS体细胞突变引起的RALD-ALPS样疾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特征。方法:收集一例RALD患儿临床和实验室资料,检索该疾病相关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该患儿表现为反复感染、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实验室检查示TCRαβ+DNT细胞比例正常,IL2撤退的凋亡受损。一代测序验证KRAS(c.37G>A,p.G13C)突变存在外周血中,而黏膜和指甲该位点未见突变。文献检索KRAS体细胞突变引起的RALD,国外目前已报道16例患者,他们均表现为慢性淋巴增生和自身免疫现象,KRAS突变位点为G13C、G13D、G12D、G12A、G12S。结论:当患儿出现肝脾肿大、自身免疫淋巴增生和反复感染,TCRαβ+DNT比例正常,临床医生应考虑RALD,重点排查其致病基因,同时完善IL2诱导的凋亡实验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Periodic Fever Syndrome,PF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17例儿童PFS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遗传学诊断。结果:11例周期性发热-阿弗它口炎-咽炎-淋巴结炎综合征(PFAPA)患儿发热时长中位数4.5天,每次发作的最高温度40℃,发作间隔时间中位数为4周。6例家族性地中海热(FMF)患儿发热时长中位数3.25天,每次发作的最高温度40℃,发作间隔时间中位数为4周。PFAPA患者11例有咽炎(100%)、7例有颈部淋巴结炎(63.6%)、7例有口腔溃疡(63.6%)、3例有腹痛(27.3%)、1例有皮疹(9.1%)。FMF患者2例有腹痛(33.3%)、2例有颈部淋巴结炎(33.3%)、2例有口腔溃疡(33.3%)、2例有咽炎(33.3%)。实验室检查示所有PFS患者发热期WBC,急相反应物质CRP、ESR升高,而PCT正常,微生物学检查、自身抗体检查阴性。基因检测示11例PFAPA患者中4例MEFV有一个位点突变,6例FMF患者中MEFV均有2-3个位点杂合突变。结论: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发热,伴咽炎、颈部淋巴结炎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提示急相反应物CRP、ESR升高时,需考虑PFS。同时,本研究也重点提出,PCT正常可以鉴别细菌感染,从而辅助PFS诊断。第三部分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分析目的:探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inked Agammaglobulinaemia,XLA)合并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免疫学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XLA合并血液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首例XLA合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免疫学特征及诊治经过,搜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加以分析。结果:患儿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5岁并发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免疫学检查提示外周B细胞缺如,各型免疫球蛋白下降,基因分析发现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c.1909-2A>G剪接突变。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国外已报道9例XLA患者并发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和淋巴瘤,国内尚无相关报道。结论:该患儿为我国第一例XLA合并血液肿瘤患者,并得到了及时诊疗。文献复习提示XLA仍有发生血液肿瘤的风险,临床医生应该警惕该合并症的发生。

李瑛,张翠,杨颖,李小青[7](2019)在《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分析及基因诊断》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的临床特点及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通过基因检测确诊的20例XLA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采用Sanger测序方法分析BTK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 20例患儿均为男性,发病年龄6~54月龄,平均(26.3±14.61)月龄;基因诊断确诊年龄26~168月龄,平均(64.7±38.22)月龄;诊断周期中位数为27.5月龄(3~114月龄)。临床表现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18例诊断为肺炎,另外2例为消化道感染。免疫功能检测示成熟B淋巴细胞缺如或比例显着降低,血清IgG、IgA及IgM水平明显降低。基因检测提示错义突变10例,无义突变4例,移码突变3例,内含子剪切位点突变2例,剪接突变1例。20例患儿明确诊断后均给予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感染频次均显着减少,均无后遗症。结论对反复严重、特殊部位感染的男童,尤其是有相关家族史的患儿,尽早行免疫功能筛查,并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及遗传咨询。

陈元颖,张鹏飞,郭俊,郭若兰,李巍,钱素云,贾鑫磊,郝婵娟[8](2018)在《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BTK基因新生突变》文中提出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疑似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及父母进行测序,发现致病基因突变并明确临床诊断,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及分子诊断的意义。方法提取疑似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应用全外显子组捕获高通量测序筛查患儿及父母基因组DNA。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dbSNP、千人基因组、ExAC、gnomAD数据库分析变异频率,确定突变位点,用Sanger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在患儿BTK基因中找到一个新发错义杂合突变c.1781G>A(p.G594E),该位点位于已报道的热点位置,其父母此位点为正常基因型。结合临床表型和基因检测结果,该患儿被确诊为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结论本研究明确了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表型和该BTK突变位点的相关性。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成功鉴定了BTK基因的突变,强调了该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的明确诊断和遗传咨询中的实用性

丁星梅[9](2018)在《儿童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5例报告与基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5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给予积极有效治疗。方法:选择近两年我科室收治的高度疑似诊断XLA的5例男童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病史采集和详尽的体格检查,在完成常规辅助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采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对患儿及父母进行BTK基因测序,并对突变位点用一代测序进行验证。结果:(1)5例患儿均为汉族、男性。首次发病年龄最小1月,最大4岁;确诊年龄最小9月,最大12岁;自发病年龄至确诊年龄的时间跨度短则8个月,长则达9年;2例有可疑家族遗传病史。所有患儿易患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反复支气管炎或/和肺炎,发作频率为3-8次/年,间隔时间1月-3月不等。合并反复鼻炎、鼻窦炎2例,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2)体格检查显示,患儿体格发育情况一般,多偏消瘦,浅表淋巴结和扁桃体缺如,脾无肿大,心脏无异常,合并下呼吸道感染者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3)5例患儿外周血象无特征性变化,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均广泛降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CD16+CD56+)百分率无明显异常,而B细胞(CD19+)百分率显着降低(0.02%2.3%)。(4)基因测序显示5例患者的BTK基因均为半合子突变。5例突变中,2例为剪接突变(c.1349+5G>T,c.1632-1G>T),2例为错义突变(c.110T>C,c.1571C>A),1例为移码突变[c.1154delC;p(Pro385fs)]。基因类型和临床表型之间没有发现明显相关性。其中c.1632-1G>T和c.1571C>A两例突变类型在HGMD数据库中未见报道。结论:(1)男性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外周淋巴结和扁桃体缺如为XLA主要临床表现,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和IgM)广泛降低和B细胞(CD3-CD19+)缺乏为XLA重要实验室特征;(2)发现BTK基因突变是确诊依据,但基因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间无明显相关性;(3)2例BTK基因突变类型(c.1632-1G>T突变,c.1751C>A突变)在HGMD专业数据库中未见,为首次报道。

丁星梅,张冲,林毅,张秋业[10](2018)在《5例儿童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报告及基因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患儿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及基因突变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高度疑诊XLA的5例男童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采用二代测序+一代验证技术对患儿及父母进行BTK基因测序。结果 5例病儿均为男性、汉族,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鼻炎、鼻窦炎2例,关节炎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体格检查显示浅表淋巴结和扁桃体缺如;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B细胞显着降低;基因检测示5例患儿均存在人类酪氨酸激酶(BTK)基因半合子突变,均来自母亲,分别为c.1349+5G>T,c.1154deIC,p.(Pro386fs),c.1632-1G>T,c.110T>G和c.1751C>A。结论男性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及外周淋巴结缺如、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B细胞显着降低或缺如是XLA的重要特征,BTK基因突变是确诊依据;BTK基因c.1632-1G>T和c.1751C>A突变为首次报道。

二、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论文提纲范文)

(2)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及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X连锁Moesin相关免疫缺陷病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BTK基因新变异体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试剂:
    1.2 研究方法
        1.2.1 样本的采集与DNA的提取:
        1.2.2 WES测序筛选变异:
        1.2.3 Sanger测序验证:
        1.2.4 RNA的提取及cDNA测序:
        1.2.5 实时定量PCR检测mRNA:
2 结果
    2.1 临床信息
    2.2 实验室检查
    2.3 WES测序结果分析和Sanger测序验证
    2.4 cDNA测序和mRNA定量检测
3 讨论

(4)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4例及相关文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1.2检索策略
    1.3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临床资料
    2.2文献结果
        2.2.1 XLA确诊年龄
        2.2.2 XLA患者的临床表现
        2.2.3确诊年龄、临床表现与BTK基因突变类型的关系
3讨论
    3.1 XLA患者的一般资料特点
    3.2 XLA患者的临床特点
    3.3 XLA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

(5)93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的B淋巴细胞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及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节 两例RasGRP1 突变患儿临床免疫表型和免疫组库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节 一例RALD-KRAS突变患儿临床和免疫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血液肿瘤患儿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分析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7)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分析及基因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讨论

(9)儿童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5例报告与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
    1.2 主要试剂
    1.3 研究对象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免疫球蛋白与补体测定
        1.4.2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测定
        1.4.3 基因突变筛查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2.1.1 首次发病及确诊时间
        2.1.2 主要临床表现
    2.2 常规免疫功能检测结果
    2.3 BTK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2.4 病例报告
        2.4.1 病例1
        2.4.2 病例2
        2.4.3 病例3
        2.4.4 病例4
        2.4.5 病例5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发表论文

(10)5例儿童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报告及基因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首次发病及确诊时间:
        1.1.2 临床表现: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免疫功能检测结果
    2.2 BTK基因突变筛查结果
    2.3 治疗及随访结果
3 讨论

四、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个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家系的 BTK基因突变研究[J]. 韦晨曦,杨如镜,袁小庚,于世辉,秦建平,田新显,张暋.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1(11)
  • [2]114例先天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IVIG替代治疗现状分析及Moesin缺陷病的免疫特征研究[D]. 李亚文.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一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BTK基因新变异体的鉴定[J]. 张晗,孙阳,王蓉蓉,张文,张学.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1(04)
  • [4]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患儿4例及相关文献分析[J]. 沈文那,孙欣荣.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04)
  • [5]93例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表现及基因分析[D]. 陈欢.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6]自身免疫淋巴增生综合征相关疾病临床和免疫学研究及儿童周期性发热综合征十七例临床特征分析[D]. 余婷婷. 重庆医科大学, 2019(01)
  • [7]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临床分析及基因诊断[J]. 李瑛,张翠,杨颖,李小青. 临床儿科杂志, 2019(03)
  • [8]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BTK基因新生突变[J]. 陈元颖,张鹏飞,郭俊,郭若兰,李巍,钱素云,贾鑫磊,郝婵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8(12)
  • [9]儿童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5例报告与基因分析[D]. 丁星梅. 青岛大学, 2018(02)
  • [10]5例儿童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报告及基因特征分析[J]. 丁星梅,张冲,林毅,张秋业.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8(03)

标签:;  ;  ;  ;  ;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