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创业投资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创业投资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与风险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庹凯泓[1](2021)在《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模式研究》文中指出

曹文婷[2](2021)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期,为了深化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创新创业的发展。在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业获得较大的鼓舞,资本市场建设也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风险投资金额为7630.94亿元,风险投资案例数为8234起。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风险投资市场。在资本市场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提升新三板、设立科创板、完善创业板。其中,提升新三板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推进“双创战略”实施有更为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为,新三板是专门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孵化平台。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是真正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达不到上市条件,但自身又具有融资需求和发展愿望。这部分企业的数量较大,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数量最多的时候为2017年末达到11630家。本文认为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它们都属于“双创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支撑内容。它们具备共同的政策目标,即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的发展。然而,学界对“风险投资和新三板”主题并未积累较多的研究成果。前期学者较多地关注风险投资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对风险投资与场外市场企业的探讨较少。前期学者较多的关注风险投资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而忽略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和宏观溢出效果。针对以上现实背景和研究不足,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为研究对象,从微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对被投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考虑到风险投资的作用不只局限于受资企业,它可能对整个产业或区域都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从宏观层面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和溢出机制。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政策启示,为充分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和充分释放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提供有益的借鉴。随着国际经济环境持续恶化,全球疫情尚未得到缓解,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常态化时期。中国要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创业能否在更大范围普及和更高层次推进。而创新创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本,还需要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平台作为纽带将资本与中小企业的发展连接起来。毋庸置疑,新三板便是这个重要的连接纽带。因此,以中小企业为切入点,探讨风险投资对新三板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探讨了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问题。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数理模型法、理论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系统全面地探讨了该主题。全文的逻辑思路为“提出问题→研究综述→理论基础+现实基础→理论分析+机制分析→实证检验→结论”。就具体章节而言,本文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共分4个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研究设计;第2章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3章对本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第4章描述了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是本文的核心,包括3个章。其中,第5章为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第6章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第7章从宏观视角验证了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和溢出效应。根据前两部分研究,第三部分重在“解决问题”。第8章总结研究结论,并引申出相应的政策启示和提出研究展望。通过研究获得以下几点结论:(1)机制分析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治理作用机制、认证作用机制、支持作用机制对被投新三板企业发挥积极作用。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创业企业有信任风险投资的企业文化,风险投资人的声誉资本昂贵且失难复得,风险投资和创业企业能建立建设性的互动关系。(2)风险资本投于新三板企业通过资源配置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其中,竞争合作机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协作链接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当前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投入金额较小。因此,风险投资通过协作链接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风险投资溢出机制有效运作也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具体为政府有适当的引导政策,市场环境存在适度的竞争,中小微企业具备吸收能力,资本市场体系健全完善。(2)微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并非风险投资自选择效应的结果。(2)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中介效应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3)进一步,还发现风险资本投资于不同特征的企业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存在差异。新三板挂牌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而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负向影响。(3)宏观层面实证结果表明(1)风险投资通过微观企业主体将影响放大到宏观层面而产生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路径是存在的(竞争合作机制存在)。风险投资→新三板企业价值→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路径也是存在的(协作链接机制存在)。(2)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显着,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不显着。(3)考虑空间因素也获得相同的结论。新三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超过了直接效应。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着。(4)以上结论说明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支持,确实促进了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新主导产业的演变,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但对产业整合方面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对新三板市场的投入金额较小。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不足,价格发现功能受限,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企业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的实现。因此,风险投资较难引导产业进行整合、关联、聚集,即现阶段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较难发挥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鉴于此,应进一步培育和规范风险投资事业及新三板市场,形成规模的同时要具备质量,使风险投资支持新三板企业的同时,不仅更好地发挥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溢出效应,还能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溢出效应释放出来。使风险投资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成长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基于以上结论获得如下政策启示:(1)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以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和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2)风险投资机构要提升专业运作水平,积极参与被投新三板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新三板企业要摒弃只想获得资金支持,不愿接受风险投资人管理的家族企业文化观念。(3)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拓宽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优化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4)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新三板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及长期竞争力的培养。(5)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进一步促进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溢出效应的发挥。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1)拓展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边界。首先,以往学者大多以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本文以场外市场新三板挂牌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其次,现有研究成果大多关注风险资本的异质性给企业带来的影响。本文则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此外,风险投资的影响可能不局限于接受投资的公司,基于风险资本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进一步探讨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问题,并尝试性地分析空间溢出效应。补充和拓展风险投资领域的研究成果。(2)丰富了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目前尚未有学者从中介效应模型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价值的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本文把治理作用、认证作用、支持作用同时纳入一个分析框架中,从定量角度解释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作用机制。同时基于新三板市场的独特情景,分析了风险投资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更客观地评价风险投资的作用,丰富了相关研究成果。(3)揭示了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工作原理。溢出机制好似一个“黑箱”,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驱动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力量或规则。现有研究成果对风险投资溢出机制的探讨较少。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组成产业的细胞。从企业角度切入,探讨风险投资产业结构优化溢出效应的溢出机制。并借鉴经典生物数学Lotka-Volterra模型对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进行刻画。这种尝试性的探索丰富了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

韩笑[3](2021)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与解决途径研究 ——以硅谷银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四五规划将创新放置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之一,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坚实力量。尽管近几年国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不断加强,但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阻碍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障碍进行深入研究并设法解决这些融资障碍,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好的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军的作用。硅谷银行作为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门银行,为美国境内的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硅谷银行能在面临较高投资风险的同时保持较低的不良贷款率,得益于硅谷银行独特的运营模式,是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范。借鉴硅谷银行的成功经验,将有助于我国从促进科技银行发展,完善资本市等方面促进金融发展以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本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经营风险高、调整成本高、资产规模小、企业各发展阶段面临的融资需求不同等特点。接着本文从多方面阐述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现状,同时归纳总结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五大融资障碍: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易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易得到股权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法利用应付账款进行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根据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政府层面、金融机构层面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造成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随后本文以美国硅谷银行为案例,分析了硅谷银行独特的经营模式:硅谷银行提供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服务、硅谷银行提供灵活的贷款方式、硅谷银行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硅谷银行强化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硅谷银行准确定位客户。并探究硅谷银行模式如何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本文提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最后,以硅谷银行模式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提出我国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建议。

朱金玲[4](2021)在《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各国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将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将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灵活的经营机制、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并且贴近市场需求,凭借着这些优势,在发达国家或者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创新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推动当代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所以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的环境极为重要。本文首先在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相关研究的概念,介绍研发创新的相关理论,并且也介绍了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机制;其次,对该类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梳理并分析政策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实证研究方法,选取132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017-2019年共计396个数据,用来探究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所得税与流转税优惠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得税优惠税率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流转税实际税负对于样本企业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这可能与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多是所得税优惠这一现状有关,也可能是由于流转税容易进行税负转嫁的税种属性导致;所得税优惠税率与专利产出显着正相关,在研究所得税优惠税率和研发投入强度同时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时,研发投入强度与被解释变量正相关,说明研发投入在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增加研发产出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最后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给出提高税收优惠政策法律效力并加强针对性、增加流转税优惠政策、增加所得税间接优惠方式、鼓励风险投资等相关建议。文章对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研究,讨论不同税种的税收优惠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作用机制以及产生的不同效果,找出更为有效的税种,从而提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扶持,这对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有重要意义。

张春想,郑兴东[5](2020)在《基于投贷联动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科技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推进器,在其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更是科技型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融资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成本较高,因此存在很大的融资困难。但可通过"投贷结合"的模式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李红蓓[6](2020)在《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在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科技强国战略对我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主体,是最活跃的市场因子,承担着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然而限制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主要最突出的是融资问题,尤其表现在对接商业银行这一重要融资渠道不畅。因此,商业银行如何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创新以满足当下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这一课题,具有非常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归纳了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界定了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概念,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关系贷理论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及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现状,指明了商业银行融资服务的创新方向。本文借鉴美国与日本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先进经验,在总结国内典型性的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创新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创新框架,得出了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创新是围绕三个创新方向展开的结论。三个创新方向分别是缓解信息不对称;实现信贷业务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契合;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均衡。最后本文引入M银行“科贷通”模式创新的案例进行具体介绍与分析,通过创新框架对案例中融资服务创新措施进行具体分析,指出现有模式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包括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评级模型进行创新构建以期进一步完善M银行“科贷通”融资服务创新效果。

罗天嘉[7](2020)在《中国商业银行选择权业务创新问题研究 ——杭州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杭州银行上海分行开展选择权业务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案例,结合相关数据,利用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商业银行开展选择权业务能够实现多方共赢展开论述。从银行层面而言,选择权业务可以提升其中间业务收入、优化非利息收入内部结构、以及开发和培养潜在高质量客户;从私募和风投机构层面而言,选择权业务可以增加其较高质量的项目来源以及提升日后投资成功的可能性;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层面而言,选择权业务可以解决其外部融资困境以及更大程度的促进企业自身发展。最终建议杭州银行及我国其他商业银行,在既有选择权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私募和风险投资资本的深入合作,例如可以依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进行轮动投资。如此,不仅可以使商业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及私募和风投机构实现多方共赢,还能够更大程度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更好的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活力。

郭向向[8](2020)在《高科技研发投保的一个解决方案及相关计量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技保险能够很好地降低科技型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过程中所产生风险,国家科技部、保监会等相关政府部门提出了许多扶持性政策大力推进科技保险行业的发展,但是科技保险保费往往过高,导致科技型企业难投保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新型保险产品“保险+股权”,一方面该产品承保范围为研发或创新是否成功,为高科技企业研发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它模拟“投贷联动”模式,将保费与股权相结合,不仅帮助企业锁定风险解决投保难困境,而且对于保险公司而言更是一个风险投资。它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保费与股权的结构安排,将保费与风险投资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基于无套利的定价原则之下,使用期望损失定价模型对其中核心的问题,股权份额的确定在给出了一个解决的路径和框架。最后对我国“保险+股权”产品发展提出了较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首次提出将企业技术创新或产品研发是否成功作为保险标的。(2)首次提出将保费转化为保险公司对企业持有的股权份额。(3)给国内科技保险行业尤其是“保险+股权”产品的推广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邓茜茜[9](2020)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跃度高,不仅是国家技术创新的源泉,而且能为高新技术的落地提供保护伞,与大企业相比有着极大的优势。同时作为科技创新的中流砥柱,不仅在专利技术方面,贡献了近60%,而且将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贡献了80%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尚未发挥出对经济增长的突出作用,原因在于未能有效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政府积极作为,探索从财税、金融等政策出发,有力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使其更加规范、健康、良性成长。税收政策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可以调节税负,进行合理分配。同时,税收政策具有较强的市场化特性,较少受到资金使用者的制约,对于市场的影响较小。因此,政府应当利用好税收政策,积极解决现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的融资问题。本文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来说,为了明确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税收政策发挥的作用,通过定性分析促进理论机理和定量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过程的税收政策效应,发现税收政策的不足以及相应的完善建议。首先,本文对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融资两个概念入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内涵进行介绍。同时从MM理论、信息不对称、融资优序理论、企业金融成长理论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税收政策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关系,并从总体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方式两个角度深入剖析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通过层层深入,全面系统地论述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现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从融资渠道、融资规模、融资成本三个方面厘清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沿着三个主要的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分周期梳理和归纳我国现行促进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效应。从新三板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对比中选取139个企业样本,采用多元面板回归模型,对比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融资的税收政策效果,得出最终结论。即税收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整体效果是显着的,不同的生命周期中税收优惠对融资强度的影响系数不同,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效果最好,优于初创期和成熟期。最后,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建议和配套措施。主要针对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应生命周期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具体来说,建议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应该着重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针对性,二是创业平台,三是风险投资;建议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应该着重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间接税优惠;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三是科技创新人才;建议成熟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应该着重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税收政策的连续性,二是税收政策的系统性,三是亏损弥补税收政策。同时,提出了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财政政策、相关法律法规、信用机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配套措施,从而构建了一套完整有效且适合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体系。

方冰丹[10](2020)在《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正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为应对这一趋势,党的“十八大”强调必须将科技创新放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创新理论大师熊彼特曾说过,进行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科技金融正是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高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有效缓解了资金与技术之间的矛盾,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少、融资难的困境,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基于这一时代背景,本文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例,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来研究科技金融对企业创新发展绩效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对科技金融相关文献和理论进行梳理,了解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作用关系;然后结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模型,分析我国科技金融与企业创新的发展现状;接着建立均衡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财政、资本市场、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等不同渠道的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不同企业生命周期以及不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下科技金融的作用差异,结果表明:(1)不同渠道的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绩效均产生正向作用;(2)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资本市场和商业银行对企业创新发展全过程的促进作用都最为显着,风险投资更多助益于成长初期的企业,而政府科技投入影响效果并不明显;(3)在不同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下,政府科技投入和风险投资对高水平地区的企业创新积极作用较为显着,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则对中等发展水平地区的企业影响较大,而商业银行对低等发展水平地区的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促进效果更为显着。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果,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一些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科技金融与企业创新协同共进、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融资方案。

二、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与风险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与风险投资(论文提纲范文)

(2)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风险投资对企业的影响
        2.1.1 风险投资与企业价值
        2.1.2 风险投资与公司治理
        2.1.3 风险投资与信息认证
        2.1.4 风险投资与网络支持
    2.2 风险投资对产业的影响
        2.2.1 风险投资影响战略新兴产业
        2.2.2 风险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
        2.2.3 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关系
        2.2.4 产业结构升级与融资制度
    2.3 风险投资与溢出
        2.3.1 关于溢出效应的综述
        2.3.2 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
        2.3.3 风险投资的溢出机制
        2.3.4 风险投资对初创企业的溢出效应
    2.4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
        2.4.1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成长能力的影响
        2.4.2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治理水平的影响
        2.4.3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信息认证作用的影响
        2.4.4 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网络支持作用的影响
    2.5 简要评述
3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风险投资
        3.1.2 新三板
        3.1.3 企业价值
        3.1.4 机制
        3.1.5 溢出效应
    3.2 相关基础理论
        3.2.1 风险投资理论
        3.2.2 中小企业存在理论
        3.2.3 企业创新成长理论
        3.2.4 溢出效应理论
        3.2.5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3.3 本章小结
4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关系问题
    4.1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进程
        4.1.1 萌芽期(1986-1997):政策鼓励下风险投资起步且发展缓慢
        4.1.2 探索期(1998-2008):外部环境不确定下风险投资曲折前行
        4.1.3 成长期(2009-2014):金融危机之后风险投资复苏与成长
        4.1.4 发展期(2015 至今):第四次创业浪潮给风险投资新的机会
    4.2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
        4.2.1 募资层面:强监管下募资缩减,早期风投基金募集堪忧
        4.2.2 投资层面:风险投资避险情绪强烈,偏向后期成熟市场
        4.2.3 退出层面:退出案例增加且IPO为主,境外上市减少
    4.3 新三板市场的演变进程
        4.3.1 “两网系统”盛衰更迭,整顿之后被取缔(1992-2000)
        4.3.2 三板市场应时而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2001-2005)
        4.3.3 新三板试点开启,市场逐渐扩大(2006-2012)
        4.3.4 股转系统成立,市场活力显现(2013-今)
    4.4 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现状
        4.4.1 新三板发展趋势放缓,市场强调质量且回归理性
        4.4.2 分层制度改善市场结构,公司治理与监管逐渐提升
        4.4.3 新三板市场交易低迷,多重因素导致流动性不足
        4.4.4 挂牌企业定位“双创一成长”,市场沟通能力有待提升
    4.5 中国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市场的互动关系
        4.5.1 风险投资与新三板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契合之处
        4.5.2 新三板为风险资本筛选优质项目提供平台与便利
        4.5.3 新三板增加了风险投资实现资本退出的渠道
        4.5.4 风险投资作为机构投资者利于新三板市场成熟发展
    4.6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存在的问题
        4.6.1 风险投资在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规模较小
        4.6.2 风险投资以新三板为退出渠道的案例数量较少
    4.7 本章小结
5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机制探析
    5.1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理论分析
        5.1.1 基于监督治理理论视角的分析
        5.1.2 基于信息认证理论视角的分析
        5.1.3 基于增值服务理论视角的分析
    5.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5.2.1 基于风险投资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2 基于中小企业存在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3 基于企业创新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2.4 基于企业成长理论与溢出效应理论视角的分析
    5.3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分析
        5.3.1 治理作用机制
        5.3.2 认证作用机制
        5.3.3 支持作用机制
        5.3.4 作用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5.4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的溢出机制分析
        5.4.1 资源配置机制
        5.4.2 竞争合作机制
        5.4.3 协作链接机制
        5.4.4 溢出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
        5.4.5 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溢出机制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及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说明及基本统计分析
        6.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6.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6.2 研究假设与计量模型设定
        6.2.1 研究假设回顾
        6.2.2 计量模型设定
    6.3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6.3.1 治理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3.2 认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3.3 支持作用中介效应检验
    6.4 内生性分析
        6.4.1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
        6.4.2 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
    6.5 稳健性检验
        6.5.1 稳健性检验Ⅰ:每股净资产(BPS)
        6.5.2 稳健性检验Ⅱ:总市值(Mvalue)
        6.5.3 稳健性检验Ⅲ:每股价值(p_value)
        6.5.4 稳健性检验Ⅳ:东部地区
    6.6 进一步探讨:考虑异质性因素
    6.7 本章小结
7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市场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1 变量与研究假设
        7.1.1 变量构造与数据说明
        7.1.2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7.1.3 研究假设回顾
    7.2 风险投资作用于新三板溢出机制的验证
        7.2.1 计量模型设定
        7.2.2 实证分析与结果
        7.2.3 稳健性检验
    7.3 基于面板模型: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3.1 计量模型的设定
        7.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7.3.3 稳健性检验
        7.3.4 内生性分析
    7.4 考虑空间因素:风险投资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7.4.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
        7.4.2 空间自相关检验
        7.4.3 空间计量模型设定与效应的测算
        7.4.4 空间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7.4.5 稳健性检验
        7.4.6 内生性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2.1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促进其对新三板企业的支持
        8.2.2 风险投资方提升自身实力,新三板企业接纳风险投资介入
        8.2.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风险投资发展
        8.2.4 提高企业吸收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8.2.5 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提升企业价值及促进资源整合
    8.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与解决途径研究 ——以硅谷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3.1 关于金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
        1.3.2 关于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的研究
        1.3.3 关于科技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
        1.3.4 总体评价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5.1 研究思路
        1.5.2 结构安排
    1.6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不足
第2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小企业概念
        2.1.2 科技型企业概念
        2.1.3 科技型中小企业概念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
        2.2.1 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营风险高
        2.2.2 科技型中小企业调整成本高
        2.2.3 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
        2.2.4 科技型中小企业需要多样化的资金来源
    2.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以及成因分析
    3.1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3.1.1 政府方面
        3.1.2 银行方面
        3.1.3 资本市场方面
        3.1.4 创业投资方面
        3.1.5 信用担保方面
        3.1.6 金融创新方面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
        3.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实证研究
        3.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形成的原因
        3.3.1 政府扶持方面
        3.3.2 金融机构方面
        3.3.3 资本市场方面
        3.3.4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发展方面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案例研究——以硅谷银行为例
    4.1 硅谷银行基本情况
        4.1.1 硅谷银行
        4.1.2 上海浦发硅谷银行
    4.2 硅谷银行模式
        4.2.1 硅谷银行提供覆盖企业生命周期的服务
        4.2.2 硅谷银行提供灵活的贷款方式
        4.2.3 硅谷银行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4.2.4 硅谷银行强化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
        4.2.5 硅谷银行准确定位客户
    4.3 硅谷银行的SWOT分析
    4.4 硅谷银行模式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障碍分析
        4.4.1 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银行贷款不足的困境
        4.4.2 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
        4.4.3 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应付账款融资
        4.4.4 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4.4.5 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4.4.6 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多元的资本需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科技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研究
    5.1 推动科技银行建设
        5.1.1 创新科技银行金融服务模式
        5.1.2 强化科技银行风险控制
    5.2 强化政府扶持
    5.3 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5.4 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
    5.5 强化风险投资和科技担保支持力度
    5.6 强化金融创新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析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和作用机理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税收优惠政策
        2.1.2 科技型中小企业
        2.1.3 研发
    2.2 税收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理论基础
        2.2.1 技术创新理论
        2.2.2 公共品外部性理论
        2.2.3 税收激励理论
    2.3 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作用机理
    2.4 小结
第3章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现行税收优惠政策
    3.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3.2.1 缺乏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3.2.2 现行的税法不够规范且缺乏连续性
        3.2.3 税收优惠范围小
        3.2.4 流转税优惠政策较少且方式单一
        3.2.5 所得税间接优惠政策较少
    3.3 小结
第4章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实证检验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
        4.2.1 变量定义
        4.2.2 数据来源
        4.2.3 研究模型
        4.2.4 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检验
    4.3 实证分析
        4.3.1 效应选择
        4.3.2 实证结果分析
        4.3.3 稳健性检验
    4.4 研究结论
    4.5 小结
第5章 国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经验借鉴
    5.1 鼓励研发投入的税收优惠政策
    5.2 鼓励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5.3 激励研发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
    5.4 鼓励初创时期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5.5 国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启示
        5.5.1 税收优惠政策应该以法律的形式规定
        5.5.2 加大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
        5.5.3 税收优惠要鼓励风险投资
        5.5.4 提高税收优惠的间接优惠比例
    5.6 小结
第6章 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的选择
    6.1 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税收优惠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
        6.1.1 目标明确原则
        6.1.2 效率原则
        6.1.3 稳定性与时效性相结合
        6.1.4 整体性原则
    6.2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6.2.1 完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6.2.2 完善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流转税优惠政策
        6.2.3 提高税收优惠政策法律效力并加强针对性
        6.2.4 增加鼓励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6.3 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6.3.1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6.3.2 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
        6.3.3 完善税收征管与服务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投贷联动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分析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投入高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高成长性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高收益性
    (五)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困境分析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状况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1.自身特点的限制。
        2.信息不对称。
        3.市场机制不完善。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贷结合”模式分析
    (一)开展投贷联动的必要性
    (二)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的主要模式
        1.投贷联盟。
        2.选择权贷款。
        3.产业基金投资贷款模式。
    (三)我国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模式存在的不足
四、如何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贷联动模式融资难的问题
    (一)构建融资模式
    (二)设置投贷联动机制模式基础
    (三)设置投贷联动机制模式
    (四)完善投贷联动机制的运作流程
        1.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
        2.构建评估系统。
        3.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五)控制投贷联动的机制风险
        1.制定稳健的业务策略。
        2.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
结 语

(6)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
        三、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三节 本文内容与主要研究方法
        一、本文内容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概念与融资相关理论
    第一节 概念及特征
        一、中小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标准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
    第二节 融资相关理论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
        二、关系型贷款理论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特征
第三章 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现状
    第一节 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分析
        一、融资期限需求
        二、融资缺口
        三、融资渠道
    第三节 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国外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发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美国经验
    第二节 以“主办银行”为核心的日本经验
    第三节 外国经验的启示
        一、美国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二、日本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五章 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创新框架
    第一节 融资服务创新框架
    第二节 政府主导下的“中关村模式”
        一、政府主导下的运营模式
        二、创新框架分析“中关村模式”的融资服务创新措施
    第三节 银行主导下“商行+投行”模式
        一、公私合作下的运营模式
        二、创新框架分析“商行+投行”模式的融资服务创新措施
    第四节 科技驱动下“区块链+供应链”模式
        一、供应链金融
        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
        三、“区块链+供应链”模式的应用:“双链通”
        四、创新框架分析“区块链+供应链”模式的融资服务创新措施
第六章 M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创新案例
    第一节 M银行“科贷通”业务简介
        一、“科贷通”企业准入条件
        二、“科贷通”——“银行+政府+担保”合作下的运营模式
        三、“科贷通”受理流程
    第二节 M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创新
        一、缓解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创新
        二、贴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方面的创新
        三、调节收益风险平衡方面的创新
    第三节 M银行“科贷通”创新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一、缓解信息不对称方面
        二、贴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方面
        三、收益与风险平衡方面
    第四节 构建M银行科技型中小企业授信评级体系
        一、评级指标体系
        二、指标的确定与释义
        三、层次分析法构建信用评级指标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创新建议
        一、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
        二、贯穿生命周期提供融资服务
        三、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坚持收益、风险相匹配
        四、培养专业团队,推进融资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奖项
    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7)中国商业银行选择权业务创新问题研究 ——杭州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2 理论基础
3 案例介绍
    3.1 选取原因
    3.2 业务背景
    3.3 主要参与主体
    3.4 服务产品
    3.5 最终效果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参与主体的动因分析
    4.2 案例服务产品的分析
    4.3 案例的创新点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4.4 选取案例的典型性
    4.5 选择权业务实施路径改进的构想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8)高科技研发投保的一个解决方案及相关计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一、科技保险相关研究
        二、投贷联动相关研究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一、高科技研发风险相关研究
        二、投贷联动的定义与特点
        三、投贷联动的运行模式与机制
    第三节 文献述评
第三章 科技保险发展现状及高新科技企业投保难原因分析
    第一节 我国科技保险发展现状
        一、我国科技保险发展的现状
        二、我国科技保险发展的绩效评价
    第二节 我国部分试点地区科技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
        二、武汉市
        三、苏州高新区
        四、西安高新区
    第三节 国内科技保险业务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一、保险公司角度
        二、高新科技企业角度
第四章 科技型企业“保险+股权”产品设计
    第一节 高新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一、高新科技企业特征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投贷联动
        一、投贷主体分离
        二、投贷主体结合
    第三节 软银公司介绍
    第四节 “保险+股权”产品设计及必要性分析
第五章 我国科技型企业“保险+股权”产品费率厘定研究
    第一节 科技保险定价理论分析
        一、传统保险定价的精算模型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保险+股权”产品的保险定价原则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保险+股权”产品定价困难
    第二节 公平保费定价模型的选取
        一、期权定价模型
        二、信用度量术模型
        三、期望损失模型
    第三节 期望损失定价模型的建立
        一、无套利定价原理
        二、模型设计思路
        三、模型建立
第六章 高新科技企业“保险+股权”产品定价的计算框架
    第一节 “保险+股权”产品定价的数据收集
    第二节 股权份额计算案例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依靠政府扶持,坚持“政银保”的经营模式
        二、完善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健全信用约束机制
        三、完善定价模型,提高定价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就
致谢

(9)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相关理论分析
    2.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内涵
        2.1.1 科技型中小企业
        2.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
    2.2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理论依据
        2.2.1 MM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融资优序理论
        2.2.4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2.3 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作用机理
3.我国现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3.1.1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3.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规模
        3.1.3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3.2 现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
        3.2.1 促进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
        3.2.2 促进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
        3.2.3 促进成熟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
    3.3 现行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3.3.1 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3.3.2 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3.3.3 成熟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4.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效应分析
    4.1 样本选取与说明
    4.2 模型变量定义
    4.3 数据描述
        4.3.1 描述性分析
        4.3.2 相关性检验
    4.4 模型建立与回归分析
5.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建议及配套措施
    5.1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基本原则
        5.1.1 市场化原则
        5.1.2 结构化原则
        5.1.3 协同性原则
        5.1.4 持续性原则
    5.2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税收政策的建议
        5.2.1 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5.2.2 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5.2.3 成熟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5.3 配套措施
        5.3.1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政策
        5.3.2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法律法规
        5.3.3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机制
        5.3.4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10)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科技金融定义及其效率测度
        1.2.2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
        1.2.3 科技金融与企业创新发展
        1.2.4 科技金融体系构建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1.4.1 文献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
        1.4.2 系统协同分析法
        1.4.3 面板回归分析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1.5.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2.1 科技金融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2.2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2.3 相关理论介绍
        2.3.1 创新理论
        2.3.2 金融发展理论
        2.3.3 系统协同理论
        2.3.4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2.4 科技金融与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
第3章 科技金融与企业创新的现状分析
    3.1 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3.2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现状
    3.3 科技金融与企业创新的协同发展现状
        3.3.1 系统协同度模型的构建
        3.3.2 复合系统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
        3.3.3 基础数据的获取
        3.3.4 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的确定
        3.3.5 子系统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3.3.6 子系统有序度及复合系统协同度的确定
第4章 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1.1 财政投入与企业创新发展绩效
        4.1.2 资本市场与企业创新发展绩效
        4.1.3 商业银行与企业创新发展绩效
        4.1.4 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发展绩效
    4.2 模型构建、变量选取及样本选择
        4.2.1 面板数据模型
        4.2.2 模型构建及变量说明
        4.2.3 样本选择
    4.3 实证过程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单位根检验与协整检验
        4.3.3 F检验与Hausman检验
        4.3.4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结果与分析
        4.3.5 分面板数据回归结果与分析
        4.3.6 稳健性检验
    4.4 实证结论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上的主导作用
        5.2.2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决定性作用
        5.2.3 努力打造科技金融综合性服务平台
        5.2.4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制定融资方案
    5.3 局限性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与风险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 [1]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模式研究[D]. 庹凯泓. 西南大学, 2021
  • [2]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影响及溢出效应研究[D]. 曹文婷. 四川大学, 2021(12)
  • [3]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障碍与解决途径研究 ——以硅谷银行为例[D]. 韩笑.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4]促进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 朱金玲.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5]基于投贷联动视角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J]. 张春想,郑兴东.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6]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创新研究[D]. 李红蓓.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7)
  • [7]中国商业银行选择权业务创新问题研究 ——杭州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案例分析[D]. 罗天嘉. 暨南大学, 2020(04)
  • [8]高科技研发投保的一个解决方案及相关计量分析研究[D]. 郭向向.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税收政策研究[D]. 邓茜茜.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10]科技金融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D]. 方冰丹.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创业投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