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园林中的鱼钩和水槽》(7)

《上海园林中的鱼钩和水槽》(7)

一、《上海园林钩沉》(七)(论文文献综述)

刘旭光[1](2021)在《审美经验的历史是否可能*——以1918年中国的审美经验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审美经验进行历史描述所作的一次尝试,希望通过对一些细节化的历史流传物的钩沉,呈现一个特定时代人们的审美经验,以此来尝试把美学研究与微观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把审美经验具体化。为此目的,本文以1918年中国人的审美活动为钩沉对象,以碎片化的方式,通过对一些历史细节的描述与分析,对1918年中国社会新出现的一些艺术与审美现象,特别是其中的新的审美经验,进行断面式的把握,从而从微观的角度反思中国人的"审美经验"的逐步演进,进而为历史地把握百年中国在审美经验上的发展奠定基础。

辛颖[2](2021)在《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探讨中国古代戏剧从上古祭祀歌舞逐渐演进到“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的根源,前辈先贤从“戏”的文字训诂考证寻求答案,然而“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之一。“戏”的演化路径只能代表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演进方向。上古祭祀乐舞涵养了中国古代戏剧的萌芽,而汉代乐舞则是中国古代戏剧从乐舞向“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演进的过渡环节。本文拟用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讨论秦汉时期“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通过对“戏”字的训诂考源,发现“戏”从“戈”有演武传统;从“虍”有军事活动的性质;从“豆”袭得祭祀功能。通过近古期两周系和六国系“戏”字用例证明,“戏”是具有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的角抵表演。在秦汉时期,“戏”在角抵的表演形态之外,又受到上古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形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等角抵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戏”并不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统称,而是指具体的表演形态。在汉代,不仅角抵呈现出戏剧形态特征,汉代歌舞百戏中的一些节目也呈现出“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特征,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是多种“戏”的集合。第二章讨论汉代的司乐机构。“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由乐舞向戏剧演进的个案,汉代乐舞管理机构及职能调整深刻影响了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进程。汉代的司乐机构由执掌郊庙雅乐的太乐、参与制作郊祀乐舞的乐府以及执掌皇家卤簿的黄门鼓吹三部分组成。相较周秦时期的司乐机构,汉王朝一方面承袭了周秦太乐,继续由太乐执掌郊庙雅乐;另一方面扩大乐府职权,增设黄门鼓吹。具体说来,通过为乐府设置协律都尉,扩大乐府司乐的职权。乐府有采诗入乐的职能,拓展了汉代乐舞的来源和渠道。同时,汉代将边地鼓吹纳入到皇家法驾卤簿,作为仪式乐,也用于赏赐军功。汉代司乐机构及职能调整,不仅拓展了乐舞的来源渠道,汲取民间和西域歌舞;也使得汉代乐舞从礼乐阐释向娱乐观赏转变,形成乐舞的演述形态。第三章讨论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在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是天子“听政”的渠道之一。沿续先秦采诗入乐的传统,在叙事参与下,汉代乐舞实现了由先秦“听政”向汉代“观政”的演述形态转变。歌、舞甚至伎艺表演构成了汉代乐舞“演”的形态,而歌辞、舞辞中的叙事内核则构成了乐舞“述”的内容。在“观政”的诉求下,“观”与“演述”形成了二维互动。汉代乐舞演述形态在留存时“演”与“述”的分离,乐舞形态留存于汉代乐舞画像石(砖)、乐舞人俑等乐舞文物中;而乐舞的歌辞、舞辞则留存于传世文献,形成后世所见的乐府诗。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极具开放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改题创作和模仿乐府古题两种方式生成新的乐舞。第四章讨论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东汉时期对歌舞、角抵、总会仙倡、幻术、戏车等表演概称之为“百戏”。通过传世文献与乐舞文物的双重印证,汉代乐舞中的“百戏”在节目组织形态上呈现出节目团块结构,“百戏”实则是各类节目的集合。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按照同类归属的原则形成次级“类目”,最终呈现出“百戏——类目——节目”团块结构。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极具灵活性,可以根据表演时长和表演场地等具体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既可以在大规模广场使用几个类目联演,也可以择取几个类目中的经典节目用于达官贵人府邸的厅堂娱乐。在乐舞、百戏中个别节目高度发达,形成经典剧目。第五章汉代经典剧目属性考辨。由于百戏节目之间以及类目团块之间的松散性,使得这个以节目为基础的团块结构不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增减节目,还可以依据广场、园林、厅堂表演过程中随主客喜好任意配搭,经典节目反复搬演,推动汉代乐舞生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公莫舞》《优孟衣冠》等经典剧目。经典剧目的出现使得节目在命名上,摆脱以歌、舞或伎艺等以属性命名,而是以叙事内容命名。这就使后世学者误认为中国古代戏剧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用于搬演的成熟戏剧。客观地说,汉代经典剧目只是乐舞反复搬演的结果,剧目是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特征。

王光明[3](2020)在《“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厦门地区传统八景自南宋末年开始,历经元、明的发展,清朝时达到巅峰,民国开始衰落,影响继续发展至今。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标题受到宗教理想、自然山水美学以及人文胜迹因素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作为古人寄情山水、探幽揽胜的佳地,以多元化的造景方式展现了对择址布局、建筑山石、理水植物等诸多方面的考量,营造了优美的风景观览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查阅相关地方史志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挖掘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存、遗址尚存或有相关历史资料的45处传统八景,以及部分传统八景的详细测绘,从历史演变、整体布局以及个体营构等方面,梳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发展概况,分析其择址布局的影响因素、位置选择、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其景观理法和营造方式特点。花岗岩石蛋地貌的自然景观背景是厦门地区传统八景形成的基础,传统八景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文化分为宋朝(起源)、元朝和明朝(发展)、清朝时期(巅峰)、民国时期(衰落)四个时期。整体布局受到宗教理想、山水美学、人文胜迹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位置选择与空间形态方面,山体、水体、山水组合以及人文胜迹因素是影响位置选择的主要原因,山体、水体为主要因素。平面形态与透视特征共同促成了空间形态的变化。平面形态类型可分为集中式与散点式,集中式平面形态类型主要存在于寺院景观;散点式平面形态类型则主要存在于人文胜迹景观。透视特征的构图类型有两种:以山为背景和以天空为背景,主要为了突出主体特征。个体营构方面分别对山体景观、水体景观、山水组合景观、人文胜迹景观进行个案总结,主要从历史沿革、空间布局、山石、理水、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其景观理法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历史照片进行分析、对比与总结,并结合实地调研、测绘,以复原不同时期传统八景的概况,力求真实客观的反映其景观特点。并根据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景观现状,明晰其在修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传统八景在当代的使用价值和保护措施,以期为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修复提供参考,为完善闽南地区传统景观体系乃至复兴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做出贡献。

何嘉丽[4](2020)在《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文中提出世界遗产杭州西湖园林生发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建设中,经历了从城郊公共园林到“公园城市”的转变,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系统学习苏联经验”和“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一对矛盾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套全新的、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实践方法论。本文着眼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新西湖“公园化”的改造,结合文献、图像、规划设计资料和当事人口述采访等方式,由社会意识形态到生动具体的风景建设,探索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现代公园模式、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等多层面的源流问题。通过研究形成以下5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还原西湖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多样性内涵,用以丰富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史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风景园林文化发展提出建议。第一部分“新中国新西湖”,关注于近现代杭州西湖的三次“公园化”历史进程,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建设在古典与现代发展中承上启下的转折地位,初步构建其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西湖改造实践的历史面貌。第二部分包括“苏联经验”“民族形式”两个章节,梳理50年代西湖建设的矛盾理念,着重体现为对西方风景园林模式的学习和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索。同时,对杭州西湖作为“现代公园”及“传统公共园林”之差异概念进行辨析,从内涵上阐发新西湖改造背后的社会意识差异,提出新西湖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矛盾问题。第三部分“实用与艺术”“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承接矛盾理念之探讨,聚焦生动具体的新西湖建设实践、其践行者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体现在“生产性与消费性”“科学性与艺术与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一系列二元辩证方法论的实践,从而探究新西湖建设中除国家意识、行业基础外,个人因素在偶然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展现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的立体面貌,挖掘西湖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发扬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服务于21世纪公园城市建设的“西湖园林范式”。

黄金龙[5](2020)在《崑曲曲牌源流研究》文中提出“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课题的展开,是基於目前对崑曲曲牌源流演变中存在的问题,所做的系统回顾和整理研究,是对戏剧本体的深入探索和考证。曲牌研究是曲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对南北曲曲谱的整理与研究、对自上古时期到近代相关音乐文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各体音乐文学体裁文学的整理与研究等等,进而从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和“腔词关系”的宏观与微观视域考察崑曲曲牌的演进逻辑。本课题以通代研究角度切入,具体考察各代音乐文学与崑曲曲牌之间的源流互渗情况。第一章为“唐前古曲曲牌与崑曲曲牌之关系”。本课题对於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把曲牌产生和发展限定为唐以後,而是力图在“前曲学时代”勾勒出一个曲牌音乐的酝酿和准备阶段,探索《诗经》、乐府等音乐文学在格律和音乐形式方面,对曲牌的产生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初步奠定了曲牌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第二章为“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该章以大曲为主要考察对象,具体整理大曲源出崑曲曲牌的大致数量和基本演进方式,从而认为大曲的音乐管理方式和音乐体式,为崑曲曲牌提供了规范性和变异性的基本理念,同时也为崑曲曲牌的音乐文学来源提供了雅俗两方面的积累和雅俗融合的基本理念。第三章为“词牌与崑曲关系论”。作为崑曲曲牌的重要来源,该章主要考察“词曲递变”的文学逻辑和音乐逻辑,从而得见词与曲在宫调和格律的转化上,均有不同;其次,词法为度曲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为崑曲曲牌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和音乐素材。第四章为“北曲崑化论”。北曲和南曲始终存在着诸多文学与音乐特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宋元明清以来,以交通和地域转移流变,在东西南北之间进行了多次深入的学习、交流和渗透,构成了南北曲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文化景观。该章也在意图证明南北曲的交流互渗,是南北曲自我曲学规范建立的基础。第五章为“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本章以南戏与崑曲内部声腔的转化入手,探讨南戏与崑曲的源流问题。南戏为崑曲初步奠定了“腔格理论”和“曲牌声情论”,课题通过对南曲谱谱系的重新梳理和反思,确立了南戏和崑曲在音乐和文学倾向的雅俗倾向和曲律转变,这也进一步揭示了崑曲曲牌风格的独立发展与演变过程。第六章为“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该章是基於曲牌源流多样性所作出的考察,具体从民间音乐、宗教音乐、边地音乐、琴曲、琴歌等角度,来全面考察崑曲与其他音乐品类之间的交流互渗状况。总体来说,本课题通过对崑曲曲牌源流的梳理可以看到:曲牌是曲牌体戏曲的重要特质,曲牌提供了戏曲的“诗、乐、演”的重要维度,具有重要的规约性和适应性。本课题对崑曲曲牌源流的考察,不仅仅是对崑曲曲牌的演唱和理论的揭櫫和指导,更重要的是力图发掘曲牌这一具体音乐形式其背後所蕴含的音乐演变逻辑,曲牌是整个中国音乐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的独特魅力。

黄琳[6](2020)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研究》文中认为夜,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夜晚是平静安宁的。然而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鬼魅夜生”、“精怪夜行”,各路神鬼妖魅穿行人间,使夜间志怪故事成为文言小说中的“奇葩”,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以兼具实录性与虚幻性的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为研究对象,借以探究当时社会生活、文化心理、审美趣味,及其文学史意义,力求更加全面准确地解读志怪作品。文章主体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同时说明研究对象与取材范围,以及阐述相关概念。第一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概况。对志怪小说中夜间故事按文本类别与事件设置类别进行分类阐述。按文本类别可依据传统观点,分为地理博物、搜神记怪、杂史杂传三大类。尤以搜神记怪类以叙述鬼魅精怪为主,题材与夜间环境主观联系甚密,故包含众多夜间故事条目。博物与杂史杂传类小说中包含夜间故事较少,因为博物小说内容驳杂、琐碎,许多作品还缺少小说文体要素,而杂史杂传类多系历史传说和“仙话”故事,与夜间环境不相适配。按事件设置分类可分为违逆伦常法律与男女幽情艳遇两大类。此两类事件均与夜间环境存有内在关联。第二章,志怪小说中夜间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透视。主要探究夜间故事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状态。首先,探讨人物活动的重要空间场所,如行旅暂居的舟船、亭舍;野外开放的行途、山川;平民、帝王日常寝居的宅舍、宫苑,以及宗教色彩浓厚的冢墓、庙、祠等,分析其自然、人文环境特点与所蕴含的生活意蕴。其次,按故事中主要人物身份、地位与阶层,列举其不同夜间活动形态,如庶民耕织、樵猎的劳动生活;文士清谈、抚琴等精神雅趣;帝王会仙、招魂的神仙追求和方术信仰。最后,从社会心理角度探析此类小说中“夜”对社会动乱现实的隐喻与折射。第三章,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美学烛照。首先,分析了夜间布景的艺术特效:利于人物心理刻画与人格升华;使故事情节生发突转又曲折紧凑;利于艺术场景营构与氛围渲染。其次,从故事叙述语言、时空与视角方面赏析夜间故事的审美意蕴。叙述语言,简笔点染与靡丽夸饰结合;夜梦叙述,开辟神秘幻化时空;夜间背景促进限知视角运用与听觉感官调动;无不增强志怪小说奇异之美。第四章,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文学史意义。首先,夜间志怪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开辟了新的时间维度,将“夜”纳入小说表现情景,并与人物、事件、思想、文化融合,成为叙事文学中新的审美因子。其次,夜间志怪作品奠定了中国文言小说夜间故事两大叙事传统——浪漫情欲主题叙事与恐怖怪异主题叙事,并成为后世尤其明清传奇小说的滥觞。

严娇[7](2020)在《明末绍兴祈氏园林与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中叶以后园林渐兴,延至明末风气更盛,绍兴一地更是园林叠出。明末绍兴园林兴起呈现出很明显的家族性,优质园林往往簇集于世家望族中;传统发挥生活、艺术两用的私家园林仍占主体,此外,还出现了专为讲学、会友课艺、静修创设园亭的新气象;园主人身份仍以官僚士大夫为主体,此外还有向普通大众蔓延的趋势。明末绍兴园林的兴起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此外,园林作为一项文化长物,乃是文人士绅的精神心结;园林作为山水之想的补偿也广受世人青睐;同时,明末绍兴文人社集之风的盛行是文人园林兴起的重要背景。祈氏园林的发展大概历经前后三代:始于祁承?,兴盛于祁豸佳、祁彪佳兄弟,渐荒落于祁理孙、祁班孙兄弟,时跨明末清初,其发展的高峰及消歇与时代运脉紧密相连。祈氏园主人如祁承?、祁彪佳父子,皆进士出身,作为地方士绅代表,心系时事亦追求雅道,在自家精心营构的园中频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文学活动、文学交往以及文学创作,特别到了清初,祈氏园林更成为祈氏女眷谈诗论道、吟咏抒情的重要场所。园林场境实际经常性地成为了重要的文学场境。基于对祈氏园林文学活动的两条主轴线——演戏观剧和游园雅集之盛况的分类统计可知,祈氏园林文学活动一度十分繁盛,演戏观剧的功能朝多样化发展,尤其在为文人助兴方面表现突出;游园雅集每每参与人数较多,开展活动频繁,且活动过程中多有创作成果产生。通过园林演戏观剧开创的是一条由下至上影响文学创作的路径,戏曲文学在其中也完成了从舞台重回案头创作的生发过程;园林演戏观剧的盛行也推动了文人在曲艺方面广泛探讨和暗自争胜之风。祈氏园林中与文学相关的游园雅集有“临时雅集”与“约期社集”之别,它们通常直接促成了文人的文学创作。此外,择时向大众开放的游园活动偶尔也会以不同的方式跟文学创作发生关联。就文学交往对象来说,祈氏园林中来往的人较为庞杂,可按组织形态及身份的不同将代表对象大致归为如下几类:社友、家族父兄、丛林禅友、公祖同僚。祈氏园林文学交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交往对象的个体性与群体性,以及交往情景的在场性与不在场性两方面,它们往往影响着园林文学创作的方式和内容。祈氏园林文学交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直接作用于文学上的,包括推进文学批评和培养地方、家族文学风尚;也有以文学为“跳板”而作用于其他非文学层面的,具有一定社会经济地位的园林主人和社会经济地位较为低下的一般文人士子都能从中获益。园林同样成为祁承?、祁彪佳父子两人政治失意的精神倚靠,他们在营建园林的时候也在寻求新的人生可能。文学与园林的结合其实是士绅文人在社会政治排挤下为求个人出路而自主选择的结果,这实际昭示了园林文学场境社会生成的深层机制。这种机制与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理论有相似性,但又不可忽略中国古代园林文学场境之独特性。在不同维度的创作中,不管是为园林题名还是作注解,都是在为其确定一定意义,或说开拓一定意义,但唯有当题名和注解离开园主人被众文人品赏议论时,园林之意义才能迎来最大的阐释空间。联句、拈题、分韵、离合、唱和数种具有群体性、交互性的创作方式在园林场境中的盛行,与园林文人交往的盛行可谓互相推动、互相成就。此外,游戏性与严肃性并存的创作态度是祈氏园林文学场境中的重要创作特征。清初祈氏园林文学活动、交往及创作尚且持续了一段时间,尤以祁氏女眷为代表,多在密园中进行;而祈氏男性文人群体则多半逃禅佞佛,寓园也渐次荒疏了。寓园的迁变对于祈氏族人的意义是沉重的,成为祈氏族人怀念往事、伤悼故人的重要场所和文学符号。在明末江南园林普遍大兴而士绅文人作为园林营建主体引领着园林雅尚的背景下,祈氏园林文学场境研究也具有一般意义。法国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理论为我们系统理解明末园林文学现象大兴背后的本质问题提供了路径,为我们重新认识明末士绅的营园痴癖及园林文学活动、交往及创作提供了新思路。也即,明末士绅对园林生活和园林文学之追求的普遍性、主动性绝不应作孤立看待,而应从向外的视角看到明末社会政治场域与文学场域、文人力量与世俗力量在园林这一舞台上的争锋与消融,对于退休官员而言更有重新通过文学以立志、立身、立家的重要意义,这是一条有别于仕进功名的道路。但是,不管是从追求自身价值角度来看,还是从改良社会来看,士绅隐退园林所开创的文学道路又可以说是一条与仕进功名之终极目标殊途同归的道路。

王言[8](2019)在《基于明清山水画作图式的苏州古城西郊区域景观研究 ——以灵岩山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苏州古城西郊是古代文人周游盘桓的主要野外自然空间场所,在时代更迭中自然、人文生机盎然,历史遗迹、人文胜迹多元并存,与苏州文人山水园的起源、兴建、发展息息相关。目前,对山水园林研究主要集中在古城内遗存的明清私家园林,少有针对苏州近郊自然山水、风景名胜的研究。明清时期,自然山水营建和人文山水绘画并驾齐驱,有大量描绘苏州西郊自然、人文景观山水绘画遗存,奠定了基于山水画作图式分析、总结西郊人文景观的基础和条件。以明确的写景状物山水画作图式及苏州古城西郊胜迹为研究对象,对苏州近郊风景名胜在文脉、地脉上的梳理与系统性分析具有很大的价值。首先,对与苏州近郊相关山水绘画遗产和历史景观遗迹的梳理和历史溯源。明确相关绘画研究重点为明清时期,总结苏州西郊景观肇始之初的区域发展格局与意识。春秋至宋元,苏州近郊自然山水孕育了贵族园林、佛道教场、名山胜迹、私宅别馆等人文胜迹,逐步奠定了明清景观格局基础。其次,指出区域景观是一个由要素、主题、结构组成的完整体系。基于明清山水画作图式语言分析与场地调研比对得出西郊区域景观系统是一个以要素为基底,以主题为内核,以结构为骨架的完整体系;明确了苏州西郊是具备主题突出,景观多样,文化多元的大型自然山水园林;在灵岩山为西郊区域景观的典例剖析中,归纳并解析了明清时期的“灵岩”主题山水画图式,厘清灵岩山的景观样貌的历史时期营建、场所、活动、叠加特点;梳理明清两代山水图示存在“文人山水图式”与“界画山水图式”之间明显差异。最后,对古城西郊区域景观及灵岩山在山水画作图式语言下所展现的景观样貌及特点做出归纳和总结。研究主要的创新点:整体性地将明清山水画作、舆图中的绘画性图示语言与区域性景观进行高结合度可视化定量分析研究;针对灵岩山风景区,通过山水画作中蕴含的游、居、观、望的图式规律、视觉规律、以及人文理想解析,结合景区现状,完成了对历史名胜在文脉与地脉上的梳理与景观系统性分析。

黄荣波[9](2019)在《明代中后期十八学士题材在绘画中的表现和成因》文中提出《十八学士图》的创作肇始于初唐,盛兴于两宋,元明以后则频繁出现将“十八学士”与“琴棋书画”两种内容进行交叉使用的特殊图像模式。通过对传世画迹和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后,可以了解到这类题材绘画曾广泛流行于明代中后期的江南地区,除了在装裱上皆采用四幅一组的屏条绘画形制外,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也都反映出鲜明的区域性和时代性特色,其虽以风雅为宗,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普遍呈现出趋于世俗化的审美倾向。鉴于此,本文选择以明代中后期的《琴棋书画图》作为研究中心,在厘清图像的渊源基础上,尝试对作品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两个方面内容进行深入剖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类题材绘画创作的表现和成因。

秦杰[10](2019)在《宋伯鲁诗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伯鲁是清末民初关中地区着名的学者、画家和诗人,以其在维新变法期间的思想和作为受到学界的关注。同时,宋伯鲁着述丰富,现存诗歌近一千五百首,词作近百首,共约十三万字,主要见于《海棠仙馆诗集》(附《诗余》一卷)和《蕤红词》中,但目前对其诗词创作的整体研究还很薄弱。本文即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宋伯鲁的生平、交游和诗词创作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宋伯鲁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梳理,并阐明此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宋伯鲁的生平分阶段进行补充梳理,并简要涉及其心态和思想;第二章主要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其师承关系作初步考证,对宋伯鲁在北京、西安等地的主要诗学活动进行勾勒,并在其中穿插叙述宋伯鲁的重要交游对象;第三章是对宋伯鲁诗作内容的分析。宋伯鲁诗歌数量较多,题材内容丰富,主要包括题画诗、纪行写景诗、交游诗几类,是对其日常和艺术生活的反映;第四章是对宋伯鲁的诗学思想和诗歌艺术特色的梳理和分析。宋伯鲁为诗导源庾谢,瓣香杜甫,趋步韩苏,倡导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的诗教观。在实际的诗歌创作中,宋伯鲁的诗歌呈现出沉着绵丽、修然意远的艺术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有新变。第五章是对宋伯鲁词作的研究,主要介绍宋伯鲁词作的创作概况和主要内容,并对其艺术特色作简要分析。结语部分是对宋伯鲁诗词的价值和本篇文章研究不足的简要总结。附录部分简要勾勒了宋伯鲁的生平并对其部分诗词进行了系年。

二、《上海园林钩沉》(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园林钩沉》(七)(论文提纲范文)

(1)审美经验的历史是否可能*——以1918年中国的审美经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洋气的西洋景
二、平民化的审美经验与审美中的“现实感”
三、混杂性、世俗化与“文明戏”

(2)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汉代人对“乐”和“百戏”的认知与反思
        1.2.2 汉代乐舞研究史钩沉
        1.2.3 汉代乐府的相关研究述评
        1.2.4 从乐舞文物出发的汉代乐舞研究
        1.2.5 汉代乐舞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1.3 研究对象
        1.3.1 考辨“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
        1.3.2 考察汉代乐舞的管理机构
        1.3.3 论证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1.3.4 分析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结构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戏”字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1.1 “戏”字训诂释义
        1.1.1 例证释“戏”字
        1.1.2 部首拆分释“戏”字
    1.2 “戏”字源流释义
        1.2.1 近古期两周系“戏”字
        1.2.2 近古期六国系“戏”字
    1.3 “戏”的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
        1.3.1 “戏”从“戈”形成的演武传统
        1.3.2 “戏”从“虍”附加的军事含义
        1.3.3 “戏”从“豆”袭得的祭祀功能
    1.4 角抵戏与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
        1.4.1 商周时期的角抵演武和角抵祭祀
        1.4.2 秦汉时期的角抵娱乐
        1.4.3 从礼乐到娱乐的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嬗递
第二章 汉代乐舞的司乐机构
    2.1 汉代太乐及职能
        2.1.1 汉代太常职官溯源
        2.1.2 汉代太乐及职能
    2.2 汉代乐府及职能
        2.2.1 乐府建置考源
        2.2.2 乐府司乐职能的衍生
        2.2.3 汉代乐府司乐职能改革
    2.3 汉代黄门署及职能
        2.3.1 黄门职官溯源
        2.3.2 汉代黄门鼓吹及职能
第三章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1 “演述”形态的历史钩沉
        3.1.2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的形成机制
    3.2 汉代乐舞“观”与“演”的二维互动
        3.2.1 从“听政”到“观政”的功能嬗递
        3.2.2 “观”对“演”的“述”求
        3.2.3 “观”与“演述”的制约与影响
    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3.3.1 演述形态下新乐舞的生成方式
        3.3.2 “演”、“述”分离的留存方式
        3.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
第四章 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
    4.1 汉代百戏的认知钩沉
        4.1.1 学界对“百戏”的界定
        4.1.2 学界对汉代百戏的误读
    4.2 汉代百戏源流考辨
        4.2.1 汉代百戏的源流考辨
        4.2.2 汉代百戏的属性辨析
    4.3 汉代百戏的节目团块组织
        4.3.1 汉代百戏与中国古代戏剧
        4.3.2 汉代百戏的节目组织形态
第五章 汉代典型剧目属性考辨
    5.1 汉代角抵《蚩尤戏》溯源及功能考辨
        5.1.1 关于“蚩尤”的研究现状
        5.1.2 以“蚩尤”为主神的各类祭祀传统
        5.1.3 《蚩尤戏》角抵娱乐功能演进轨迹
    5.2 《公莫舞》属性考释
        5.2.1 前辈先贤对《公莫舞》属性的认识
        5.2.2 《公莫舞》的戏剧属性辨析
        5.2.3 《公莫舞》歌舞属性考释
    5.3 再论《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
        5.3.1 关于《优孟衣冠》性质问题的讨论
        5.3.2 《优孟衣冠》戏剧性的来源
        5.3.3 《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斟疑
    5.4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及理论意义
        5.4.1 《东海黄公》剧目的属性讨论
        5.4.2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
        5.4.3 《东海黄公》剧目形态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对“八景”文化的研究
        1.4.2 对景观理法的研究
        1.4.3 闽南地区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1.7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第2章 厦门地区历史文化背景
    2.1 厦门自然景观背景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气象
        2.1.3 水文地理
        2.1.4 天然植被
    2.2 厦门的地域文化
        2.2.1 文化渊源
        2.2.2 文化特质
    2.3 小结
第3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的演变
    3.1 宋、元、明时期
        3.1.1 宋朝
        3.1.2 元、明时期
    3.2 清朝时期
        3.2.1 轮山八景
        3.2.2 东皋笠庵十景
        3.2.3 金嶝六景
        3.2.4 《鹭江志》八景
        3.2.5 浯州八景
    3.3 民国时期
        3.3.1 集美八景
        3.3.2 丙洲八景
        3.3.3 厦门小八景与景外景
    3.4 小结
第4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布局理法分析
    4.1 影响因素
        4.1.1 宗教理想
        4.1.2 山水美学
        4.1.3 人文胜迹
    4.2 位置选择
        4.2.1 山体
        4.2.2 水体
        4.2.3 山水组合
        4.2.4 人文胜迹
    4.3 空间形态
        4.3.1 平面形态
        4.3.2 透视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个体营构
    5.1 山体景观--天界晓钟
        5.1.1 造园沿革
        5.1.2 空间布局分析
        5.1.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5.1.4 理水与花木配置
        5.1.5 结语
    5.2 水体景观--高读琴洞
        5.2.1 历史沿革及其内容特征
        5.2.2 布局分析
        5.2.3 理水
        5.2.4 山石处理方法与花木配置
        5.2.5 结语
    5.3 山水组合景观--万石锁云
        5.3.1 历史沿革
        5.3.2 布局分析
        5.3.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5.3.4 理水与植物配置
        5.3.5 结语
    5.4 人文胜迹--瞻亭石倒
        5.4.1 历史沿革
        5.4.2 构景分析
        5.4.3 审美与文化
        5.4.4 结语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余论
    6.1 本文研究成果
    6.2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现状及问题
        6.2.1 现状
        6.2.2 存在问题
    6.3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价值与保护
        6.3.1 历史文化方面
        6.3.2 景观艺术方面
        6.3.3 社会服务方面
    6.4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古籍方志中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记载
附录 B 厦门岛传统八景历史照片
附录 C 测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建设
        1.1.2 西湖民族文化与时代内容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
        1.3.1 系统梳理西湖建设的社会意识形态
        1.3.2 演绎分析西湖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1.3.3 深入探索西湖建设的主体与历史性特征
    1.4 资料来源
        1.4.1 文献材料
        1.4.2 图像资料
        1.4.3 采访资料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Literature Research)
        1.5.2 图像法(Iconologia)
        1.5.3 口述访谈法(Oral History)
    1.6 创新性
        1.6.1 历史阶段的特殊性
        1.6.2 经典对象的新解读
        1.6.3 叙事型的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中国新西湖”:杭州西湖“公园化”历程
    2.1 “公园化”前奏:古典西湖城市公共园林建设
    2.2 第一次“公园化”:20世纪初期的西湖融城改造
        2.2.1 西湖入城
        2.2.2 西湖博览会
    2.3 第二次“公园化”:20世纪中期的人民公园建设
        2.3.1 社会主义的改造
        2.3.2 外来文化的影响
        2.3.3 民族风格的传承
    2.4 第三次“公园化”:21世纪“公园城市”伟大设想
        2.4.1 第三次公园化改造
        2.4.2 走向公园城市
    2.5 小结:作为城市文化手段的西湖公园
第三章 “苏联经验”: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1)
    3.1 理论:“系统学苏”的风景园林模式
        3.1.1 “一边倒”的新中国绿化思想
        3.1.2 “苏联模式”及其发展历程
        3.1.3 “系统学苏”的杭州西湖规划
    3.2 实践: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的新西湖建设
        3.3.1 服务生活: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
        3.3.2 文化休闲:城市公园结合历史名胜
        3.3.3 绿色康养:休疗养区及森林公园
        3.3.4 艺术形式:民族特色与园林形式
    3.3 矛盾:西方模式与西湖传统的相斥性
        3.3.1 实用主义的西方园林模式
        3.3.2 西湖园林的传统人文理想
    3.4 小结:西湖传统园林的西化改造
第四章 “民族形式”: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2)
    4.1 理论: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讨
        4.1.1 西湖园林的文化传统
        4.1.2 新形式的提出
        4.1.3 新西湖的民族形式
    4.2 实践:新西湖建设的传统实践
        4.2.1 除旧立新,建设现代的西湖
        4.2.2 结合生产,实现大地园林化
        4.2.3 弘扬传统,探索园林新形式
    4.3 矛盾:西湖传统的争与让
        4.3.1 景象与意象:空间理论vs山水美学
        4.3.2 解读与重构:集体记忆更新
        4.3.3 形式与内涵:场所特征与社会精神
    4.4 小结:西湖园林新形式的诞生
第五章 “实用与艺术”:新西湖建设实践方法论
    5.1 西湖园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5.1.1 消费性与生产性
        5.1.2 科学性与艺术性
        5.1.3 专业性与通俗性
    5.2 用添以艺,风景园圃
        5.2.1 诗画美的生产园圃
        5.2.2 生态美的植物景观
        5.2.3 园林植物的时代性价值
    5.3 艺寓于用,名胜公园
        5.3.1 历史文化转译
        5.3.2 社会功能表达
        5.3.3 名胜公园的形式与意识
    5.4 以艺导用,庭园佳苑
        5.4.1 环境主导的庭园改造
        5.4.2 百年风格的延续
        5.4.3 庭园传统的认知与实践
    5.5 小结:文质圆融的西湖园林发展历程
第六章 “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新西湖建设主体
    6.1 新西湖的建设力量
        6.1.1 主导·管理者
        6.1.2 主体·实践者
        6.1.3 受众·参与者
    6.2 新主体的矛盾关系
        6.2.1 个人文化背景差异
        6.2.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6.3 小结:园林化环境营建思路地不断进步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新西湖建设历史成就
    7.1 实践成果
        7.1.1 西湖开放与公园化总建设
        7.1.2 历史风景点的保护与开发
        7.1.3 西湖建设风格的初步探索
    7.2 理论成果
        7.2.1 中西融合的风景园林模式
        7.2.2 西湖传统教化功能的延续
        7.2.3 多样风景造园手法的创造
    7.3 余论
        7.2.1 西湖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7.2.2 本研究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录
附录一 ·杭州西湖历代名园古迹一览表
附录二 ·档案资料
附录三 ·口述访谈记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5)崑曲曲牌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标号说明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曲牌的历史演变与分期
    三、研究缘起与意义
    四、研究史回顾
    五、研究创新点、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唐前古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一节 古曲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古曲曲牌崑化之数量统计与演变考
        二、古曲曲牌演变略论
    第二节 古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一、《诗经》篇章结构与曲牌音乐体制
        二、“乐府”与曲牌音乐
        三、南、北民歌交流与曲牌音乐
第二章 大曲与崑曲曲牌
    第一节 大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大曲-曲牌转化之总体统计
        二、大曲曲名-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大曲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大曲节拍与崑曲曲牌节拍之演变
        二、大曲“遍数”与崑曲曲牌
        三、唐宋大曲与崑曲曲牌之关系
第三章 词牌与崑曲关系论
    第一节 词牌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词牌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词牌崑化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 词牌格律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词牌与崑曲曲牌格律、结构
        二、词牌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论
        三、宋词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四章 北曲崑化论
    第一节 北曲曲牌崑化之考索
        一、北曲曲牌崑化之概括
        二、南北曲曲牌分类考
    第二节北曲崑化逻辑论
        一、北曲与崑曲曲牌音乐体制
        二、北曲曲牌、崑曲曲牌格律关系论
        三、南、北曲牌界说
第五章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论
    第一节 南戏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南戏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南戏崑化分类考
    第二节 南戏曲牌与崑曲曲牌关系辨正
        一、南戏与崑曲演唱方式之差异
        二、南戏与崑曲曲牌格律之分歧
        三、南戏与崑曲曲牌关系反思
第六章 崑曲曲牌中的民间俗曲与其他源流
    第一节 民间俗曲与其他曲目崑化曲牌之考索
        一、民间俗曲崑化之数量统计
        二、民间俗曲崑化之主要方式——[节节高]源流个案研究
    第二节民间俗曲与崑曲曲牌关系
        一、民间小调与崑曲
        二、民间宗教音乐与崑曲
        三、边地音乐与崑曲
        四、“琴曲”“琴歌”与崑曲曲牌
余论:曲牌论
    一、将文体学概念的“曲”迁移到音乐文学领域
    二、音乐文学的角度要坚决摒弃“乐文优劣论”
    三、曲谱的刊刻为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四、地域流动是曲牌演变的重要因素
    五、曲牌研究的构型和拓展——叠压
参考文献
附录编制说明
附录A: 《集成曲谱》曲牌检索
附录B: 《六十种曲》曲牌检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後记

(6)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概况
    第一节 志怪小说夜间故事文本分布概观
        一 地理博物类
        二 搜神记怪类
        三 杂史杂传类
    第二节 志怪小说夜间故事事件设置类别
        一 违逆伦常法律类
        二 男女幽情艳遇类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透视
    第一节 夜间故事的空间地点与场景
        一 舟船、亭舍——漂泊停顿的奇异体验
        二 行途、山川——开放空间的凶险奇崛
        三 宅舍、宫苑——居住空间的日常异事
        四 冢墓、庙祠——宗教空间的玄幻诡谲
    第二节 夜间故事中的人物活动形态
        一 庶民的劳动和生活:耕织、樵猎、婚育、丧病
        二 文士官员的精神雅趣:清谈、抚琴、读书、捉鬼
        三 帝王的神仙追求:会仙、感梦、招魂
    第三节 “夜”的社会心理隐喻
        一 动、植、器物异化的“染缸”
        二 祸、乱现象酝酿的“摇篮”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美学烛照
    第一节 志怪小说中夜色布景的艺术特效
        一 人物心理刻画与人格升华
        二 情节生发突转与曲折紧凑
        三 艺术环境营构与氛围渲染
    第二节 叙述语言、时空和视角的审美意味
        一 夜境描写的简笔点染和靡丽夸饰
        二 夜梦叙述的时空延展与审美功用
        三 限知视角与听觉感官的美学意蕴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展示了小说故事叙述的新维度
        一 夜晚与小说故事叙述
        二 夜晚与鬼魅精怪叙述
    第二节 基本奠定了文言小说夜间故事两大叙事主题
        一 浪漫情欲主题叙事
        二 恐怖怪异主题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明末绍兴祈氏园林与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晚明情境——园林的“文学场”身份
    二、对象选择——明末绍兴祈氏园林与文学
    三、研究现状与价值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第一章 明末绍兴园林的兴起及背景
    第一节 明末绍兴园林的兴起
        一、兴起概说
        二、风格特征
    第二节 明末绍兴园林兴起的背景
        一、经济基础上的园林大兴
        二、长物风气下的园林心结
        三、旅游风气下的园林补偿
        四、社集风气下的园林选择
第二章 明末绍兴祈氏园林与文学活动
    第一节 祈氏园林文学活动之盛况统计
    第二节 祈氏园林文学活动之演戏观剧
        一、演戏观剧的多重功能
        二、演戏观剧的冷热阶段
        三、演戏观剧与戏曲文学
    第三节 祈氏园林文学活动之游园雅集
        一、游园雅集的情景分类
        二、游园雅集的盛衰分期
        三、游园雅集与园林诗词
第三章 明末绍兴祈氏园林与文学交往
    第一节 祈氏园林文学交往的对象
        一、诗社社友
        二、其他文友
    第二节 祈氏园林文学交往的特征
        一、交往对象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二、交往情景的在场性与不在场性
    第三节 祈氏园林文学交往的影响
        一、文学影响
        二、非文学影响
第四章 明末绍兴祈氏园林与场境文学创作
    第一节 祈氏园林文学场境的社会生成
        一、从营园心态看园林文学场境的社会生成
        二、园林文学场境社会生成的深层机制
    第二节 祈氏园林文学场境中的创作实现
        一、创作的必然性
        二、创作的必要性
        三、创作的基本维度
    第三节 祈氏园林文学场境中的创作特征
        一、园林交往拓宽创作内容
        二、园林交往催生创作方式
        三、游戏性与严肃性并存的创作态度
余论
    一、清初祈氏园林的迁变
    二、清初祈氏园林文学的状貌
    三、园林作为文学场境留下的研究空间
征引与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8)基于明清山水画作图式的苏州古城西郊区域景观研究 ——以灵岩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与意义
    1.2 过往研究综述
        1.2.1 关于苏州城郊胜迹的研究
        1.2.2 关于明清绘画的研究
        1.2.3 画与园的关联性研究
        1.2.4 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苏州西郊区域景观溯源
    2.1 山水胜景孕育殷富吴都
        2.1.1 吴地山水胜景
        2.1.2 吴都选址营建
    2.2 自然特质推动园林营建
    2.3 西郊区域范围界定
    2.4 西郊区域景观的初始营建:春秋苑囿
        2.4.1 春秋吴宫营建之时代背景
        2.4.2 馆娃宫与姑苏台之营建胜概
        2.4.3 长洲苑与姑苏台之历史钩沉
    2.5 西郊区域景观的后期发展:秦至宋元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清山水画视域下的区域景观
    3.1 区域景观系统的理论构建
    3.2 明清山水画与园林的发展
        3.2.1 亦同亦趋的发展进程
        3.2.2 “集锦”式“姑苏胜景”的画作主题
    3.3 明清山水画图式中的苏州西郊区域景观系统
        3.3.1 区域景观要素分析
        3.3.2 区域景观主题分析
        3.3.3 区域景观结构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清山水画视域下的灵岩山景观营建
    4.1 灵岩揽胜,营建溯源
        4.1.1 灵岩揽胜
        4.1.2 灵岩之景观营建:春秋至宋
    4.2 明代山水画图式中的灵岩景观
        4.2.1 景观要素分析
        4.2.2 景观主题分析
        4.2.3 景观结构分析
    4.3 清代山水画图式中的灵岩景观
        4.3.1 景观要素分析
        4.3.2 景观意境主题分析
        4.3.3 景观结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与讨论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苏州古城西郊区域景观系统
        5.2.2 灵岩山风景名胜区
    5.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明代中后期十八学士题材在绘画中的表现和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回顾
    三、课题研究思路
    四、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十八学士”画题钩沉
    第一节 “十八学士图”的由来与成员
    第二节 “十八学士图”的名称问题
    第三节 “十八学士图”的画作功用
第二章 从“十八学士图”到“琴棋书画图”
    第一节 雅集图模式的滥觞
    第二节 明代中后期的《琴棋书画图》
        一、雅集活动的安排
        二、园林空间的经营
        三、文人的状貌形象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琴棋书画图”的表现与成因
    第一节 “琴棋书画图”的主题和形制
        一、主题内容的呈现
        二、画幅形制的特征
        三、陈列位置的选择
        四、建筑空间的变化
    第二节 “琴棋书画图”的消费主体
        一、江南地区的商品化经济
        二、由俭入奢的社会风气
        三、士绅阶层的审美与消费观念
        四、失意文人的自我排遣
结论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10)宋伯鲁诗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目的和意义
    2 研究现状述评
1 宋伯鲁生平考述
    1.1 戊戌变法失败之前
    1.2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
2 宋伯鲁的师承及诗学交游
    2.1 宋伯鲁师承初考
    2.2 宋伯鲁诗学交游概述
3 宋伯鲁诗歌的内容
    3.1 写景、纪行诗
    3.2 题画诗
    3.3 交游诗
4 宋伯鲁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艺术风貌
    4.1 宋伯鲁的诗学思想
    4.2 宋伯鲁诗歌的艺术风貌
5 宋伯鲁词作综论
    5.1 宋伯鲁词集版本及收词概况
    5.2 宋伯鲁的经历与词作内容
    5.3 宋伯鲁词作的艺术特色及评价
结语
附录 宋伯鲁年谱简编及诗词系年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上海园林钩沉》(七)(论文参考文献)

  • [1]审美经验的历史是否可能*——以1918年中国的审美经验为中心[J]. 刘旭光.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1(06)
  • [2]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D]. 辛颖. 西北大学, 2021(11)
  • [3]“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D]. 王光明. 华侨大学, 2020(01)
  • [4]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D]. 何嘉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崑曲曲牌源流研究[D]. 黄金龙. 苏州大学, 2020(06)
  • [6]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夜间故事叙述研究[D]. 黄琳. 西南大学, 2020(02)
  • [7]明末绍兴祈氏园林与文学研究[D]. 严娇. 西南大学, 2020(01)
  • [8]基于明清山水画作图式的苏州古城西郊区域景观研究 ——以灵岩山为例[D]. 王言.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明代中后期十八学士题材在绘画中的表现和成因[D]. 黄荣波.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宋伯鲁诗词研究[D]. 秦杰.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上海园林中的鱼钩和水槽》(7)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