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栽培中的问题及对策

石榴栽培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石榴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程宏,柴丽娜,郑华魁,王珂[1](2021)在《设施栽培在石榴生产上的应用》文中认为设施栽培因其可为果树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生长条件而在较大范围内得以推广,但其在石榴生产上的应用较少,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也有待深入,综述了设施栽培对石榴生产的意义、在石榴生产上的类型和区划、应用中设施和栽培等关键环节及存在问题与展望,以期对设施栽培在石榴生产上的应用及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丁潇颖[2](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史成琳[3](2020)在《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现在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而城市生物多样性这一生物多样性的特殊组成部分更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寻求自然与城市这一人工环境共存且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已是每个现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已逐渐被全球范围内各学者、专家所关注,甚至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在普通大众中也已经普及。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以国内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相关文件为指导,结合国内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规划相关理论,为东营市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本文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理论分析等方式,从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方面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经现状分析发现,东营市的城市生物多样性存在以下特点和问题:乡土及野生植物种类少,植被类型单一且以草甸、沼泽植被为主体;鸟类和水生动物种类丰富、动物均具有明显的湿地特征;湿地景观面积广阔且类型多样;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较严重,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受损严重。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存在的特点与问题,本文从规划总论、空间布局、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六个部分着手制定了保护规划方案。在规划总论方面,提出规划理念、规划原则,列举规划依据,制定规划目标、规划范围和期限;在空间布局方面,划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区,建立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制定乡土植物、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城市绿地植物、野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古树名木相关保护规划;在动物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鸟类、鱼类从栖息地保护修复角度制定保护规划,提出了两栖爬行类、兽类的保护措施和建议;在遗传多样性方面,重点针对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大豆提出了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措施;在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制定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湿地植物群落设计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提升规划,制定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主要包括市域范围内的分区规划和基于盐碱地分级的树种规划,制定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包括海洋与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布局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措施。希望本文针对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所做的研究和保护规划,能为东营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建议和参考,同时也希望能对今后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和经验。

郝静[4](2020)在《软籽石榴丰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在分析了软籽石榴经济价值及推广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推广及种植经验,深入探讨了繁殖技术、栽培技术、,整形修剪及花果管理等重点的生产栽培技术,并进一步提出了推广中应遵循的原则及推广流程,对于从事软籽石榴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的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段启明[5](2019)在《立体绿化在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密度与日俱增,而城市绿地面积日渐减少,城市生态环境亟待改观。为此,本文从传统的平面绿化模式向三维立体绿化模式发展转变切入,研究探讨关于当前中国城市绿化的解决思路。论文对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景观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案例设计的研究方法,以风景园林、建筑等多专业视角,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技术实践、政策实施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国内外先进的立体绿化设计手法和技术特点,归纳可借鉴点,为研究对象西安市曲江新区的立体绿化设计提供相应的设计策略。通过对西安曲江新区核心区域的商业酒店、遗址公园、文化广场、立交桥和交通节点、步行道立体绿化应用形式进行分级调研,发现所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文章运用整体性和创新性、地域性原则,在立体绿化优化设计中提出了总体绿化思路、植物肌理运用、色彩表现的三方面的建议。在此策略的指导下,进行西安市曲江新区立体绿化优化设计,通过设计验证其可行性。继而为今后城市街道立体绿化的研究,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王任翔[6](2019)在《苏州乡土植物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是景观构成的重要要素之一,它能造就优美的环境,给景观带来生机。如果能够运用乡土植物,除了可以让人感受到赏心悦目之外,还能使当地游客产生一种亲切感,而外来的游客则会体验到某种不同的地域特色。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到了远方及外来的植物,并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之中,有些确实对丰富景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此也引起了乡土植物渐渐被忽略的问题。因为乡土植物是指原生于当地或在当地已有相当久远生长历史的花草树木,对于当地的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力,所以养护、管理成本相对较低;漫长的古代社会,人们在与这些植物的接触过程中,又将自己对自然、社会、人伦的理解以及人生追求投射到某些特定的植物之上,形成了所谓的“植物文化”;而在古人的造园实践中又运用特有的审美法则让植物的形、色、香、韵得到充分的展现,因此本文试以实地研究法对苏州各类园林中的植物运用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研究苏州乡土植物的文化特色。以探讨苏州乡土植物在当今园林景观设中的运用以及如何创造既有地域风格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可能性。本研究从功能、环境、审美三个方面分析植物在景观中的意义,分析了造就苏州乡土植物的自然环境,从象征性、文学性、宗教性、普适性等方面分析其文化内涵,从空间序列、时间维度两个角度解读其景观特色并分析总结其运用现状。通过分析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空间特征、空间塑造功能,为研究苏州乡土植物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奠定理论基础。从城市综合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道路绿地等角度,分类讨论研究如何将苏州乡土植物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相结合,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当代苏州乡土植物景观。以期塑造宜居的人文景观环境,使苏州百姓有熟悉亲切之感,帮助人们了解与之相关的城市文化底蕴和城市精神,唤醒人们的乡愁意识,激发对故土的热爱。

马泽华[7](2019)在《我国番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石榴(Psidium guajava)隶属于番石榴属(Psidium),原产于热带美洲,广泛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栽培于华南地区、福建、台湾等地,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均有逸生分布。番石榴药食同源,经济价值高。现今,我国多个省份、自治区建有相应的番石榴种质资源圃,种质收集工作长期、持续进行,由于在收集过程中缺乏系统完善的品种鉴定方法,导致品种混乱,出现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等现象,给番石榴育种和产业发展造成很大损失。本研究前期以形态学标记结合SSR标记分析45份番石榴品种(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中后期主要着力收集我国多地的番石榴资源圃的131份番石榴种质,利用多种分子标记对我国番石榴种质资源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研究结果如下:以45份番石榴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利用19个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合15对SSR引物进行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番石榴材料表型性状存在着显着的遗传变异,质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以果皮颜色、果重的变异系数最大;果重与叶长、果实纵横径、果腔纵横径、肉厚呈极显着正相关,果实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TSS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叶宽、果腔横径呈显着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37%,以果重因子贡献率最高,为23.867%;15对多态性SSR引物共检测到了6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比率高达97.01%,平均PIC为0.60,Nei’s基因多样性为0.29,Shannon’s指数为0.44;SSR标记聚类分析相比于形态学标记能将实生品系和栽培品种完全区分开来;基于表型和SSR分子标记最终揭示了45份番石榴品种(系)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可依据果实质量、植株长势、外观色度和耐涝能力等优质性状的不同需求,指导选育。收集国内7个番石榴群体,共131份材料,通过优化建立的SSR反应体系从23对引物中筛选出21对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21对SSR引物共检测出124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120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达96.77%,平均PIC为0.6;AMOVA显示81%遗传变异来自居群内,居群间的变异占19%,居群间遗传距离在0.0280.200之间,基因流Nm为1.07;主坐标分析和UPGMA聚类均将131份番石榴材料分成3类,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4290.997,大部分种质未按来源地聚类;Structure软件将131份番石榴材料划分为红、蓝、绿3个群体,明确了每个个体之间的血统成分。通过优化建立的SRAP反应体系从3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了24对多态性引物,在131份番石榴种质中共扩增出了318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304个,多态性位点比率达95.60%;AMOVA分析表明,92%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居群内,8%变异来自居群间,居群体间遗传距离范围在0.0180.067之间,基因流Nm为2.885;UPGMA聚类将131份番石榴种质划分为3类,与SSR标记一致,遗传相似系数在0.3780.998之间。通过优化建立的SCoT反应体系从36条单引物中筛选出了17条多态性SCoT引物,在131份番石榴种质中共扩增出了131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125个,多态性位点比率达95%;AMOVA分析表明,居群内遗传变异占87%,居群间的变异占13%,遗传距离在0.0170.075之间,基因流Nm为1.645;利用UPGMA法将131份番石榴种质聚为2大类7亚类,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4380.994。SSR、SRAP和SCoT标记在131份番石榴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检测效率均较高,均表明供试的番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Mantel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三种标记间的遗传距离显着不相关,在揭示遗传信息上彼此互相补充;群体聚类结果均显示巴西种质BX与其他6个群体的遗传距离最远,广西资源圃GX、福建资源圃FJ和湛江资源圃ZJ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这3个群体间遗传关系较近;单独SSR标记、单独SRAP标记、综合3种标记三类方法的UPGMA聚类分析均将131份番石榴种质划分为相同的3大类群,明确区分近缘种、当地种、同物异名种等不同种质间的遗传差异。

吴凯[8](2019)在《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苏溧阳市竹箦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一方面需要对农业生产体系进行调整、升级,另一方面就需要激发乡村地区经济活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农民安居乐业。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则在盘活乡村资源、调动社会活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其成为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抓手。首先,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归纳、整理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相关理论,取长补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同时结合对多重产业融合与空间集聚发展相关理论的归纳、研究,明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与科学路径,为进行相关案例研究打下基础。第二,基于相关理论的整理,通过对于同类型案例的分析与总结,进一步明确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科学、可行的途径和要规避的常见误区,并且结合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基础与自身研究经历,进行提炼、概括,提出了资源融合与空间集聚视角下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的模式和框架流程图,以此来丰富相关理论并指导项目实践,也为今后的同类型规划提供借鉴。第三,通过选取笔者全程参与的实证案例——溧阳市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策划规划,对总结出的结论以及提出的一般性模式进行系统验证,进一步地阐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的内在性规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完成了规划策划方案的编制,全面具体地展示规划的内容成果。

陈博杰[9](2018)在《海南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与评价》文中提出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情况是体现一个地区植物景观特色的重要标志。乡土植物具备其它绿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独特性状和园林应用优势,如地方特色明显、生态适应性强、栽培管理便利、节约成本等。提高城市绿化中乡土植物的种类及多样性,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营造地域文化特色的园林城市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南的城市景观面貌日新月异,乡土植物的应用比刚建省时数量更多、种类更丰富,但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瓶颈。本研究对乡土植物的范畴进行了延伸拓展,本文所定义的乡土植物不仅包括海南本地区土生土长的植物,也包括那些经过长期引种栽培和驯化繁殖后高度适应海南气候环境的植物,其中有的还具备了海南的历史文化内涵或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研究选择了海南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系统进行调研,包括城市公园、居住区、星级酒店和城市道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规范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乡土植物在海南城市园林中的生长现状和配置形式等情况进行调查整理。采用AHP和FCE法等科学的评价方式对海南城市中应用的乡土植物进行个体和群落两方面的评价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探索出海南乡土植物的景观营造模式,完善了海南城市园林乡土植物景观的植物配置体系。评价和应用研究结果如下:(1)在本文对乡土植物的定义下,归纳出海南城市园林中常用的乡土植物617种,包含129科,89属,将其分为特有种、本地种、归化种和栽培种四类,为今后植物选种工作提供基础资料。(2)通过走访苗圃和向专家咨询等方式,对影响乡土植物推广应用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并从园林工作者、景观设计师、园林建设者、苗圃生产者、科研工作者和政府的角度探索出3条建议。(3)对海南城市园林常用的617种乡土植物进行分级评价,按照综合效益评分高低分为Ⅰ、Ⅱ、Ⅲ级,其中评价为Ⅰ级的植物363种,Ⅱ级植物,190种,Ⅲ级植物64种。给海南的乡土植物分门别类,在不同绿地系统或特殊环境下推介最合适的乡土植物种类。(4)从植物群落景观上对乡土植物景观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德尔菲法、照片拍摄选样、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矩阵,选出最优的植物配置形式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出7条植物造景的客观规律。(5)通过对海南乡土植物形象和文化的挖掘,结合实际案例,探索出海南乡土植物景观营造应该结合生态、功能、文化、艺术、经济等原则,配置时要与地形、山石、水体、建筑、道路等其他园林要素有机结合。

侯乐峰,郭祁,郝兆祥,罗华[10](2017)在《我国软籽石榴生产历史、现状及其展望》文中提出通过对我国软籽石榴生产情况的实地调研,对其生产历史、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软籽石榴栽培亟待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对其今后发展方向、前景等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软籽石榴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石榴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榴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设施栽培在石榴生产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设施栽培及其应用
2 设施栽培对石榴生产的意义
3 石榴设施栽培的类型和区划
4 石榴设施栽培的关键环节
    4.1 设施关键技术
        4.1.1 专业设计施工
        4.1.2 保证通风透光
        4.1.3 安装卷膜设备
        4.1.4 自动化控制设备
    4.2 栽培关键环节
        4.2.1 品种选择
        4.2.2 环境调控
        4.2.3 树体管理
    4.3 设施补充技术
        4.3.1 温室补光技术
        4.3.2 温度调节技术
5 问题与展望
    5.1 重生产轻研究,设施栽培理论和技术尚待完善
    5.2 石榴设施栽培的区划问题
    5.3 石榴设施栽培技术研发缺乏联合攻关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解析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物多样性
        1.2.2 城市生物多样性
        1.2.3 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1.2.4 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理区位概况
    2.3 自然环境概况
    2.4 社会经济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4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4.1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4.1.1 植物多样性现状
        4.1.2 植物区系分布区型分析
        4.1.3 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4.1.4 外来入侵植物物种现状
        4.1.5 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及分析
        4.1.6 东营市植被现状及分析
    4.2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4.2.1 鸟类多样性现状
        4.2.2 鱼类多样性现状
        4.2.2.1 海洋鱼类
        4.2.2.2 淡水鱼类
        4.2.3 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现状
        4.2.4 兽类多样性现状
    4.3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4.3.1 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4.3.2 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4.3.3 海洋生态系统多样性现状
    4.4 东营市景观多样性现状及分析
    4.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特点
5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5.1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总论
        5.1.1 规划理念
        5.1.2 规划原则
        5.1.3 规划依据
        5.1.4 规划目标
        5.1.4.1 总体目标
        5.1.4.2 分期目标
        5.1.5 规划范围与期限
    5.2 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布局规划
        5.2.1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分区规划
        5.2.2 生物栖息地保护网络规划
        5.2.2.1 斑块规划
        5.2.2.2 廊道规划
    5.3 东营市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5.3.1 乡土植物保护规划
        5.3.2 重点保护和濒危植物种类及保护建议
        5.3.3 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规划
        5.3.3.1 城市绿地植物树种推荐
        5.3.4 野生植物保护规划
        5.3.5 入侵植物防治
        5.3.6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5.3.6.1 保护范围
        5.3.6.2 保护措施
    5.4 东营市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5.4.1 鸟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5.4.1.1 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鸟类
        5.4.1.2 东营市鸟类栖息地保护布局
        5.4.1.3 湿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5.4.1.4 林地栖息地保护规划
        5.4.2 鱼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5.4.2.1 鱼类栖息地保护
        5.4.2.2 鱼类栖息地修复和构建
        5.4.3 两栖爬行类动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5.4.4 兽类多样性保护规划
    5.5 东营市遗传多样性保护规划
        5.5.1 黄河三角洲野大豆遗传多样性保护
    5.6 东营市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规划
        5.6.1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5.6.1.1 湿地自然植物群落保护规划
        5.6.1.2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提升
        5.6.2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5.6.3 海洋生态系统保护规划
6 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软籽石榴丰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软籽石榴丰产栽培技术
    2.1 软籽石榴繁殖技术
    2.2 栽培技术
    2.3 整形修剪
    2.4 花果管理
3 软籽石榴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要点
    3.1 软籽石榴推广应遵循的原则
    3.2 丰产栽培技术推广流程分析
    3.3 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善建议
    3.4 加快推广对策分析
4 结语

(5)立体绿化在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相关概述
    2.1 城市街道景观相关概念
        2.1.1 城市街道的概念及其分类
        2.1.2 城市街道景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2.2 立体绿化相关概念
        2.2.1 立体绿化的概念
        2.2.2 立体绿化的优势
        2.2.3 立体绿化的形式
    2.3 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相关概念
        2.3.1 城市街道立体绿化的内涵
        2.3.2 城市街道立体绿化的分类
        2.3.3 立体绿化在城市街道景观中的构建意义
        2.3.4 城市街道中立体绿化景观的控制要素
    2.4 本章小结
3 立体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 立体绿化的技术应用
        3.1.1 模块化屋顶绿化技术
        3.1.2 种植毯屋面技术
        3.1.3 铺贴式墙面技术
        3.1.4 模块式墙面技术
        3.1.5 摆花式墙面技术
    3.2 立体绿化中植物品种选择
        3.2.1 植物选择强调适生性与主题性
        3.2.2 植物选择强调地域性与创新性
    3.3 本章小节
4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调研与分析
    4.1 西安曲江新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概况
        4.1.2 地域历史文化
        4.1.3 西安曲江新区立体绿化的植物造景的代表性植物种类
    4.2 西安曲江新区调研范围、方法及内容
        4.2.1 调查研究范围
        4.2.2 调研的方法及内容
        4.2.3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分布
    4.3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酒店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4.3.1 调查列表
        4.3.2 应用现状分析
        4.3.3 调研问题总结
        4.3.4 解决措施
    4.4 西安曲江新区遗址公园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4.4.1 调查列表
        4.4.2 应用现状分析
        4.4.3 调研问题总结
        4.4.4 解决措施
    4.5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广场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4.5.1 调查列表
        4.5.2 应用现状分析
        4.5.3 调研问题总结
        4.5.4 解决措施
    4.6 西安曲江新区立交桥、交通节点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4.6.1 调查列表
        4.6.2 应用现状分析
        4.6.3 调研问题总结
        4.6.4 解决措施
    4.7 西安曲江新区步行道立体绿化应用现状分析
        4.7.1 调查列表
        4.7.2 应用现状分析
        4.7.3 调研问题总结
        4.7.4 解决措施
    4.8 本章小结
5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5.1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5.1.1 整体性原则
        5.1.2 创新性原则
        5.1.3 地域性原则
    5.2 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立体绿化景观设计方法
        5.2.1 绿化构图设计
        5.2.2 植物肌理运用
        5.2.3 色彩表现设计
    5.3 西安曲江新区商业、酒店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5.3.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5.3.2 改造设计方案
    5.4 西安曲江新区遗址公园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5.4.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5.4.2 改造设计方案
    5.5 西安曲江新区文化广场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5.5.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5.5.2 改造设计方案
    5.6 西安曲江新区立交桥、交通节点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5.6.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5.6.2 改造设计方案
    5.7 西安曲江新区步行道立体绿化景观优化设计
        5.7.1 改造前场地现状分析
        5.7.2 改造设计方案
    5.8 西安曲江新区立体绿化发展措施
    5.9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与表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苏州乡土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乡土植物
        1.2.2 植物景观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6 方法与创新点
        1.6.1 文献资料法
        1.6.2 实地调研法
        1.6.3 系统分析法
        1.6.4 创新点
第二章 植物景观设计
    2.1 植物的作用
    2.2 植物的景观意义
        2.2.1 表达功能
        2.2.2 恢复环境
        2.2.3 审美情趣
第三章 苏州地区的乡土植物
    3.1 苏州的自然环境
    3.2 苏州的乡土植物文化
        3.2.1 民间习俗
        3.2.2 文人墨客
        3.2.3 宗教
        3.2.4 山野草趣
    3.3 苏州乡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现状
        3.3.1 雅俗共赏
        3.3.2 一叶知秋
        3.3.3 依畔清波
        3.3.4 待开发植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景观空间设计
    4.1 景观空间
        4.1.1 空间的体验
        4.1.2 空间的使用
        4.1.3 空间的组合
    4.2 植物的空间特征
        4.2.1 地被植物
        4.2.2 低矮植物
        4.2.3 中等高度植物
        4.2.4 高的灌木或小乔木
        4.2.5 乔木种植
    4.3 植物的空间构成
        4.3.1 围合
        4.3.2 渗透
        4.3.3 形状
        4.3.4 竖向比例
        4.3.5 焦点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乡土植物在当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5.1 城市综合公园
        5.1.1 植物与建筑
        5.1.2 植物与山体
        5.1.3 植物与水体
        5.1.4 植物与园路
    5.2 郊野公园
        5.2.1 林地景观
        5.2.2 地被景观
        5.2.3 生物多样性景观
    5.3 湿地公园
        5.3.1 陆生植物景观
        5.3.2 湿生植物景观
        5.3.3 水生植物景观
        5.3.4 湿地公园植物群落构建
    5.4 道路绿地
        5.4.1 行道树
        5.4.2 分隔绿化带
        5.4.3 滨河绿带
        5.4.4 案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1 苏州地区主要乡土植物名录表
作者简历

(7)我国番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番石榴种质资源综述
        1.1.1 番石榴种质资源的分布和生产情况
        1.1.2 番石榴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利用状况
        1.1.3 番石榴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45份番石榴品种(系)表型性状多样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性状调查
    2.2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番石榴表型性状的描述统计
        2.3.2 番石榴种质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2.3.3 45份番石榴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2.3.4 45份番石榴品种(系)聚类分析
    2.4 小结与讨论
        2.4.1 小结
        2.4.2 讨论
第三章 番石榴种质资源SSR标记多样性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试验试剂
        3.1.3 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番石榴叶片DNA提取及检测
        3.2.2 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产物检测
        3.2.3 SSR引物筛选
        3.2.4 SSR-PCR反应体系稳定性验证
        3.2.5 番石榴SSR分子标记分析
    3.3 数据处理
        3.3.1 电泳谱带数据统计
        3.3.2 SSR-PCR反应体系优化分析
        3.3.3 SSR多样性指标统计
    3.4 结果与分析
        3.4.1 DNA的提取与检测
        3.4.2 番石榴SSR反应体系的优化和稳定性检测
        3.4.3 适合番石榴种质SSR分析的引物
        3.4.4 45份番石榴品种(系)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3.4.5 131份番石榴种质资源SSR多态性分析
        3.4.6 131份番石榴种质资源SSR遗传多样性与群体分化分析
        3.4.7 131份番石榴种质资源SSR标记群体结构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3.5.1 小结
        3.5.2 讨论
第四章 番石榴种质资源SRAP标记多样性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番石榴叶片DNA提取及检测
        4.2.2 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产物检测
        4.2.3 SRAP引物筛选
        4.2.4 番石榴SRAP分子标记分析
    4.3 数据处理
        4.3.1 电泳谱带数据统计
        4.3.2 SRAP-PCR反应体系优化分析
        4.3.3 SRAP多样性指标统计
    4.4 结果与分析
        4.4.1 SRAP-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分析
        4.4.2 SRAP引物筛选及多样性分析
        4.4.3 131份番石榴SRAP群体结构分析
        4.4.4 131份番石榴种质SRAP聚类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4.5.1 小结
        4.5.2 讨论
第五章 番石榴种质资源SCoT标记多样性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番石榴叶片DNA提取及检测
        5.2.2 SCoT-PCR反应体系的优化及产物检测
        5.2.3 SCoT引物筛选
        5.2.4 番石榴SCoT分子标记分析
    5.3 数据处理
        5.3.1 电泳谱带数据统计
        5.3.2 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分析
        5.3.3 SCoT多样性指标统计
    5.4 结果与分析
        5.4.1 SCoT-PCR反应体系优化
        5.4.2 SCoT引物筛选及多样性分析
        5.4.3 131份番石榴SCoT群体结构分析
        5.4.4 131份番石榴种质SCoT聚类分析
    5.5 131份番石榴种质资源SSR、SRAP和 SCoT标记比较分析
        5.5.1 三种标记遗传信息量检测效率分析
        5.5.2 三种标记Mantel相关性比较
        5.5.3 三种标记聚类结果比较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后期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苏溧阳市竹箦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1.1.1 当代农业的发展与转型
        1.1.2 乡村旅游产业的出现与发展
        1.1.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1.1.4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资源多重融合
        2.1.2 空间集聚发展
        2.1.3 产业融合
        2.1.4 农旅融合
        2.1.5 美丽乡村
        2.1.6 乡村景观
        2.1.7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2.1.8 休闲农业园
    2.2 国内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研究
        2.2.1 国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进展
        2.2.2 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进展
    2.3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研究
        2.3.1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的转型
        2.3.2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的优化路径
第三章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相似案例分析
    3.1 浙江省湖州市顾渚山茶文化乡村旅游度假区
        3.1.1 区位分析
        3.1.2 现状分析
        3.1.3 发展目标与主题定位
        3.1.4 发展体系与规划布局
        3.1.5 游线规划
        3.1.6 村庄安置规划
        3.1.7 景观开放空间规划
        3.1.8 案例总结
    3.2 云南保山金竹林乡村休闲度假区
        3.2.1 区位分析
        3.2.2 现状分析
        3.2.3 发展目标与主题定位
        3.2.4 产业体系与规划布局
        3.2.5 自行车道规划设计
        3.2.6 案例总结
    3.3 河北高碑店四时田园康养度假区
        3.3.1 区位分析
        3.3.2 现状分析
        3.3.3 发展目标与主题定位
        3.3.4 产业体系与规划布局
        3.3.5 游线规划
        3.3.6 绿地景观规划
        3.3.7 案例总结
    3.4 案例对比分析
第四章 资源整合与聚集发展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体系构建
    4.1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开发条件分析
        4.1.1 地理区位条件
        4.1.2 自然生态资源
        4.1.3 农业产业资源
        4.1.4 村落景观资源
        4.1.5 历史文化资源
    4.2.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开发原则与依据
        4.2.1 规划开发原则
        4.2.2 规划开发依据
    4.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开发定位与目标
        4.3.1 开发定位
        4.3.2 发展目标
    4.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开发的主要内容
        4.4.1 总体规划布局
        4.4.2 重点产业集聚区的打造
        4.4.3 游览线路策划
        4.4.4 旅游服务产品策划
    4.5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经营模式分析
        4.5.1 经营投资模式
        4.5.2 利润回报分析
    4.6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模式总结
第五章 实证案例研究:溧阳市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策划规划方案
    5.1 项目规划背景
    5.2 项目所在地概况
        5.2.1 项目区位与资源概况
        5.2.2 项目区自然生态景观资源现状
        5.2.3 项目区历史文化资源概述
        5.2.4 项目区农业景观资源现状
        5.2.5 项目区整治村落的景观资源现状
        5.2.6 项目区已有旅游项目分析
        5.2.7 项目区综合发展评价
    5.3 对溧北三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5.3.1 西侧上兴镇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5.3.2 东侧别桥镇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5.3.3 竹箦镇与两相邻镇的比较评价
    5.4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开发指导思想、思路与原则
        5.4.1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的指导思想
        5.4.2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下的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思路
        5.4.3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5.5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发展目标与主题形象
        5.5.1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发展目标
        5.5.2 竹箦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主题定位与形象策划
    5.6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规划
        5.6.1 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规划策略
        5.6.2 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带)总体空间布局体系
        5.6.3 竹箦北部陶庄(村)集聚区规划
        5.6.4 竹箦南部水西(村)集聚区规划
        5.6.5 竹箦1号公路沿线两侧集聚带规划
        5.6.6 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景点策划
        5.6.7 农旅融合发展集聚区游线策划
    5.7 竹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旅游产品与活动策划
        5.7.1 旅游产品
        5.7.2 旅游活动
    5.8 投资策略与效益分析
        5.8.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策略
        5.8.2 经济效益预期分析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海南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乡土植物
        1.3.2 外来植物和入侵植物
        1.3.3 特有种、本地种、归化种和栽培种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
        1.5.2 实地调研
        1.5.3 数学分析
        1.5.4 归纳总结
    1.6 研究理论依据
        1.6.1 园林美学原理
        1.6.2 生态学原理
        1.6.3 可持续发展
    1.7 国内外研究现状
        1.7.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7.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8 研究技术路线
2. 概况
    2.1 海南岛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人文历史
    2.2 海南乡土植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
        2.2.1 海南乡土植物种质资源
        2.2.2 海南城市园林植物景观发展
        2.2.3 海南城市园林中乡土植物应用的机遇
        2.2.4 海南城市园林中乡土植物应用与推广的现存问题
        2.2.5 海南城市园林中乡土植物应用与推广问题的对策
    2.3 海南乡土植物的文化内涵
        2.3.1 配置的文化意蕴
        2.3.2 配置的文化精髓
    2.4 海南乡土植物的文化地位
        2.4.1 具有代表性的海南乡土植物
        2.4.2 古树名木
        2.4.3 诗词、节日及风俗
        2.4.4 海南乡土植物文化对城市园林的影响
3. 海南城市园林的乡土植物分级评价
    3.1 研究现状
        3.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1.2 研究方法
        3.1.3 研究对象
    3.2 评价与分级
        3.2.1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分级量化标准
        3.2.2 乡土植物综合评分与分级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的指标分析
        3.3.2 乡土植物应用评价的分级结果
        3.3.3 海南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应用推介
4. 海南城市园林的乡土植物景观综合评价
    4.1 研究范围
        4.1.1 城市公园
        4.1.2 居住区
        4.1.3 酒店
        4.1.4 城市道路
    4.2 研究方法
        4.2.1 德尔菲法
        4.2.2 照片拍摄与选样
        4.2.3 层次分析法
        4.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评价指标权重值分析
        4.3.2 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分析
        4.3.3 优秀乡土植物景观特征归纳
5. 乡土植物在海南城市园林中的景观营造
    5.1 乡土植物的作用
        5.1.1 功能与优势
        5.1.2 劣势
    5.2 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景观营造方法
        5.2.1 通过植物形象塑造城市园林景观
        5.2.2 通过植物文化塑造城市园林景观
    5.3 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配置原则
        5.3.1 生态性原则
        5.3.2 功能性原则
        5.3.3 文化性原则
        5.3.4 艺术性原则
        5.3.5 经济性原则
    5.4 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配置思路
        5.4.1 植物个体层面
        5.4.2 植物群落层面
    5.5 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要素搭配
        5.5.1 地形
        5.5.2 建筑
        5.5.3 水体
        5.5.4 山石
        5.5.5 道路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与研究创新点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海南城市园林的乡土植物分级评价问卷
    附表2. 海南城市园林的乡土植物分级评价体系的一致性检验
    附表3. 海南城市园林中常用的乡土植物名录
    附表4. 海南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分级评价体系评分问卷
    附表5. 海南城市园林乡土植物各项指标评分和等级表
    附表6. 海南城市园林中应用的乡土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一致性检验
    附表7. 海南城市园林中应用的乡土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评价小组问卷
    附表8. 海南城市园林中应用的乡土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评价小组评分表
    附表9. 海南城市园林中应用的乡土植物景观照片样本评分统计表
    附图1. 海南城市园林中的乡土植物景观评价的照片样本
作者简介
致谢

(10)我国软籽石榴生产历史、现状及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栽培历史与现状
    1.1 栽培起源
    1.2 栽培历史
    1.3 栽培现状
2 存在问题
    2.1 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随意大批量购苗
    2.2 缺乏必要的引种试验, 盲目大面积发展
    2.3 缺乏必要的良种支持, 品种品质不理想
    2.4 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 栽培措施不配套
3 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引种试验
    3.2 强化适地适树
    3.3 强化技术支撑
4 前景展望

四、石榴栽培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设施栽培在石榴生产上的应用[J]. 刘程宏,柴丽娜,郑华魁,王珂. 陕西农业科学, 2021(02)
  • [2]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3]东营市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D]. 史成琳.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4]软籽石榴丰产栽培技术及推广探讨[J]. 郝静. 绿色科技, 2020(05)
  • [5]立体绿化在西安曲江新区城市街道景观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 段启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苏州乡土植物景观设计研究[D]. 王任翔.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7]我国番石榴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D]. 马泽华. 广州大学, 2019(01)
  • [8]资源融合与集聚发展视角下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规划设计研究 ——以江苏溧阳市竹箦镇为例[D]. 吴凯.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海南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与评价[D]. 陈博杰. 海南大学, 2018(08)
  • [10]我国软籽石榴生产历史、现状及其展望[J]. 侯乐峰,郭祁,郝兆祥,罗华. 北方园艺, 2017(20)

标签:;  ;  ;  ;  ;  

石榴栽培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