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2000(第274-279号)目录索引

汉语2000(第274-279号)目录索引

一、中国语文2000年(总第274-279期)篇目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孔令通[1](2021)在《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书·百官公卿表》《续汉书·百官志》等传世文献中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汉代职官的设置情况,同时,在玺印、封泥、简牍等出土文献中亦存在着大量的汉代职官材料,这些内容对於研究汉代职官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广泛搜1整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职官材料,与《百官表》进行比照,并讨论相关问题。论文分爲上下编:上编爲研究篇。绪论介绍了出土文献中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一章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分爲五节,将出土文献中所见高祖至吕后时期、文景时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的职官与《百官表》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之中央职官。经过对比发现《百官表》所述职官体系至文景时才开始颇具雏形,至西汉中期方形成,而西汉晚期是“省减”期,注重机构的裁撤与省并。第二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分爲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侯国及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三节。汉承秦制,但其实刘邦称帝前後都部分继承了楚制,因此这一部分着重追溯职官至战国时期,并对其职能进行概括总结。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侯国即已存在侯家吏和上属於中央的两套行政系统。第三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分二节:第一节爲郡职官,第二节爲县职官。重点梳理了西汉早期和西汉中晚期的郡县属吏,通过梳理发现,西汉早期郡守以军事职能爲主,属吏设置相对简单。西汉中晚期,郡属吏设置增多。且少数民族地区可能亦存在汉廷所辖职官与少数民族职官两套行政系统。第四章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本章分爲工矿商业类、军事类、农林水利类、畜牧类、仓储类五节,对西汉时期的盐铁官、都水官、工官等秩比县令长的职官进行了考察。下编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编,将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汇集成五个表格,分别是: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王国、郡、县、侯国职官表,其中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分爲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和未见於《百官表》职官两个表格。

黄凯[2](2021)在《汉译《杂阿含经》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存的汉译《杂阿含经》大本、单本经共有57部,这一经典群的汉译有三个阶段:(1)汉魏两晋《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2)南北朝《杂阿含经》大本的传译;(3)唐宋《杂阿含经》单本的再翻译,时间从后汉到北宋持续近千年,贯穿中国佛教译经史的始终。从经典传译的角度来看,中国佛教并非只重视大乘经典,而是以大、小乘经典同步传译、多元并存的结构,支撑、建构起了中国佛教的经典体系。六朝、隋唐时期的各家判教学说发展的主流趋势是重视大乘经典,轻视《杂阿含经》等小乘经典,认为《阿含经》是佛为声闻乘所说的经教,是佛陀最早、最浅的说法。但剥离掉那些贬义评价的外衣后会发现,其实各家判教学说都已经认可了“阿含为初”,即《阿含经》是最基础经典的身份,只是这一层认识被中古佛教思想论争的光芒所遮盖,没有被充分彰显。尽管被判释为小乘经典而不能进入中国佛教的顶层思想世界,但是《杂阿含经》却在中国佛教的一般知识世界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从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中国佛教乃至中国社会的知识、文化整合中,以《杂阿含经》为代表的小乘佛教典籍不但没有被清理出局,反而一直是中国佛教知识体系的稳定来源,是中国佛教知识世界的底色和背景,是佛教知识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近代以来,受欧洲和日本学界的影响,梁启超、吕澂、聂耦庚、印顺等中国学者也开始了对《杂阿含经》的整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逐渐扭转了国人对该经的传统认识,推动了对《杂阿含经》的重新重视。近代以来《杂阿含经》的再发现,也直接影响了人间佛教思潮的兴起,促进了南北传佛教间的交流。应当说,《杂阿含经》等小乘经典在中国的接受,对中国佛教大、小乘并举,显教、密教并重,理论、实践并行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已经也将继续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和贡献。

黄秋硕[3](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指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余巧英[4](2018)在《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是台湾文学史发展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一环,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光复初期的文学既继承台湾日据时期文学的流脉,同时随着外省籍作家的涌入,输入大量祖国文学思潮,两岸作家在这一时期首次实现汇流。对台籍作家而言,他们需要在日据时期文学的废墟上再出发,摆脱“皇民化”文学的束缚,从日文转换成中文写作,同时也要重新寻求“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对外省籍作家而言,需要努力融入台湾社会,将祖国大陆文学的流脉注入台湾文坛,创作更契合台湾本土社会的作品,同时,帮扶台籍作家更快地实现跨语写作也是他们在此一时期的使命。为“建设台湾新文学”,省内外作家抛却省籍观念,跨越语言障碍,合作创办杂志,希冀加强两岸民众的文化交流,填补因为政治隔断导致的“澎湖沟”;在报纸文学副刊发起文学论争,在论争中的诘问和抗辩,双方得以沟通文学观念,了解各自的文学发展历史后,互相尊重,进而消弭误会。来自大陆的学者、知识分子在参与长官公署提出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的政策过程中,通过国语运动和编辑国语教材、读物等方式推进台湾的文化建设,但学者们也注意到台湾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倡从“方言学习国语”和建立“台湾学术”模范省的目标。此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也呈现不同的风貌,省内作家克服“跨语”的困难,在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坛发出台籍作家的声音,银铃会诗人们的跨语写作,对台湾新诗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跨域到台湾工作生活的省外作家,努力融入台湾的社会环境,创作契合台湾当地的文学作品。对省内外作家而言,他们都对台湾新文学和文化建设怀着巨大的热情,投注了心力,在论争和文学创作方面都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本论文拟从语言、文化、思潮和文学创作角度对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实况展开研究,具体而言,研究的面向包括“中国化”政策的具体推行;“从方言学习国语”的倡导和《台北酒家》在方言文学方面的倡导;围绕《桥》副刊产生的文学论争和“衍生”的文学活动;以及省内外作家的创作特色和异同点等角度考察光复初期的文学发展。

李凡[5](2018)在《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国学经历了从“国粹”到“国故”,直至定名为“国学”的一个过程,这个定名的过程颇为复杂,反映了在不同的语境中,现代国学观念不同的文化走向。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相适应,本文拟通过对晚清民国(1901-1937)先后出现的三十余种以“国粹”、“国故”、“国学”为关键词命名的国学类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文章的分析、整理和综合研究,辅以对其所属学术团体和学术教育、研究机构等的兴衰情况的考察,比较系统、深入地理清现代国学观念的发生与走向。第一阶段以《国粹学报》、《国学萃编》为主。梳理出在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背景下学术与国家的关系,即在救亡图存意识主导下,以政治走向为核心的国学观念;第二阶段以《国学丛刊》(北京国学研究会主办)、《国故》月刊为主。分析辛亥革命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名词的现代国学,在基本价值观、学术理念和基本学术倾向上,与第一阶段政治意义上强调学术与国家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所不同。国学在此阶段不再作为国家兴亡的文化基础,而是从文化的角度重建学术的自觉意识,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种种文化价值观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文化;第三阶段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与《国学丛刊》(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主办)、《华国》月刊为主。在此阶段,出现了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东南大学国学院、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等一系列国学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且由于地域不同,导致南北学界对现代学术、文化理解的歧义和纷争。以北京大学国学门和清华国学研究院为主的北方学界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为阵地,强调不包含任何强烈感情色彩的中性的整理国故。以胡适、陈垣、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李济等为代表的北方学人因而以运用新工具、扩展新材料的新国学主张及学术实践而成绩斐然,声望日隆。以《国学丛刊》和《华国》为阵地,以顾实、陈中凡、吴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南方学人则强调甄明学术,发扬国光,代表了承继国粹派一脉而来的国学研究文化走向。双方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学术层面上。此一时期所强调的国学,既非政治,又非文化,而是在全面接纳现代“知识”体系后,在学术层面上如何发展学术研究。而1930年至1937年,民族危机渐趋深重。民间国学团体苏州国学研究会、章氏苏州国学研究会、天津国学研究会及其会刊《国学商兑》、《国学论衡》、《制言》、《国学》月刊特别强调其“致用”之功和维系人心之效,此一阶段的国学走向再次回归到对传统文化和学术的保护和研究上。

于春莉[6](2019)在《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嘉道时期桐城经学家马瑞辰一生勤於着书,《毛诗传笺通释》为其代表作。其父马宗琏是经学名家,与许多汉学家有密切交往。家学熏陶是马瑞辰接受桐城文风熏染和乾嘉汉学影响的起点。桐城文学极盛,学术风气具有开明、豁达以深求经义的特点,区域文化特色促使马氏的《诗经》研究坚持汉宋兼采、独立求实的作风,注重以小学为工具,且关注《诗经》的文学性。马瑞辰成年後求学京师,得中进士。其间得以结识汉学家,使得马瑞辰在转益多师的过程中从多方面汲取汉学的丰厚营养,为继承乾嘉汉学的学术传统研治毛《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学、区域学术、汉学这三方面构成了马瑞辰学术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具备了撰着《毛诗传笺通释》的条件。马瑞辰处於中国经学的总结时期、乾嘉汉学极盛之後,《诗学此时亦达於胜境。前人发明的卓越研究方法,取得的大量优秀成果,为他撰着《毛诗传经》笺通释》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在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马瑞辰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正式开始撰写《毛诗传笺通释》,历经十六年成书。此书与胡承珙《毛诗後笺》、陈奂《诗毛氏传疏》成为代表清代《诗经》研究最高成就的三巨着。马瑞辰的训诂考证研究将乾嘉考据学的方法和成果发扬光大,并在治《诗经》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特色。其一,考见毛《传》、郑《笺》、孔《疏》训释歧异,条分缕析,指出其不足或失误,所作补充或订正,详明允当。其二,利用三家《诗》遗说考证毛《诗》,在校勘文字、辨别通假、考订字义、证明诗义等方面都有创获。马氏认为三家《诗》与毛《诗》“异流而同原”,进而兼采今古文以注经。这一做法表明其消解今古文门户之见,求得《诗》之统一性的意图。其三,着力于讨论毛《诗》、毛《传》、郑《笺》的通假现象,运用辨别声韵和形体关系,比对异文,藉助文法分析等方法,在辨识通假字方面多有新解。其四,其对语言文字的声义联系有深刻认识,发扬乾嘉考据学“不拘形体,以音求义”的传统,训解毛《诗》能够贯穿“因声求义”的原则与方法。其五,无论是从马瑞辰大量运用各种与“文法”相联系的术语上,还是从利用文同一例、上下文语境分析法来训诂、校勘的具体实践中,都可见出马瑞辰已然具备了明确的文法觐念,能相当娴熟地运用文法规律对《诗经》文本进行详尽地考证。马瑞辰也利用两周铜器铭文训释文字、考证历史人物、考证名物。清代《诗经》学研究中,利用金文对《诗经》文本进行疏解的专着还相当稀有,治《诗》三大名着中只有马瑞辰采用了以金文解《诗》的方法,虽然还很不成熟,但颇具启发後世学者之功。马瑞辰也对《诗经》所涉及的名物典制内容进行了研究。考证了种类丰富的名物,且对《诗经》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及古代的地理名称等都有详细研讨,善於归纳名物命名的规律,训解细致,析义精到,方法亦多种多样。马瑞辰对《诗经》所涉及的礼制内容亦有研究,诸如,古代祭祀礼制、职官制度、宫室制度、服制、军礼、射礼、车制、婚礼、宴饮制度等。此方面的考证,马瑞辰都能利用丰富的文献材料,旁征博引,反复论证,取得了较好的成续。桐城学术文化的特质是调和汉学与宋学,兼采汉学精华为宋学追求义理所用。此种学术追求亦深刻影响着马瑞辰,故而《毛诗传笺通释》不乏探索《诗经》学思想义理方面的内容。自《诗经》产生以来,诸如“诗教观念”、“采诗说”、“诗入乐观”、“郑声淫”、“国风的编次问题”、“二南说”等《诗》学基本问题就成为了古往今来许多大学者竟相争辨的焦点,甚至有许多至今仍聚讼纷纭。马瑞辰对《诗经》中的这些基本的理论性问题和颇具争议的话题给予回应,言之有据且时有新见。《通释》中部分“国风”前有总论,用以阐明一国之风的共同主题;关於具体诗篇的诗义和题旨散见于部分诗篇之中,这些都反映了马瑞辰对诗歌义理的探索,揭示出马氏关於国家政治、社会人生、礼义道德的看法和主张,表现出他於内忧外患时代心系时政与民生的迫切心情。马瑞辰对《诗经》进行文学关照的思维亦非常敏锐。第一,注重把握《诗经》的比兴手法,虽未能完全超越经学的束缚,然而往往能将比兴作为文学手法去悉心体会。第二,善於涵泳诗篇字词,使解读具有更多的文学鉴赏的意味,得出了很多昭示《诗经》文学色彩的结论。第三,重视《诗经》的文体结构特点。能够非常娴熟地利用《诗经》的重章叠唱的文体特性以及相关修辞方法,去分析诗歌文本,训解诗义。第四,马瑞辰善於体会《诗》文的情境创造,注意到其中情境描写及人物情感、心绪的表现,擅长揣摩诗人的创作意图,品玩诗歌的抒情性。第五,涉及文学接受的观察视角。马瑞辰在涵泳诗义的时候,常常不由自主地联系到後代的文学作品,以此来反观《诗经》在文辞、立意方面对後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实际上已经踏入了文学接受、文学母题、文学意象探索的边缘。第六,涉及文学还原的观察视角。他在考据过程中关注到了社会风俗、历史神话,虽是偶尔为之,但这种研究视角还原了《诗经》的本来面目,对探究诗篇本义意义重大。总之,马瑞辰时常将《诗经》作为诗歌来品读,其一是由於《诗经》本就是诗歌总集,文学性乃是其基本属性,任何经学家都不能越过《诗经》的这一特性而不谈论。其二,马瑞辰自幼受桐城一域文学风气熏染,文学素养已然融於血液,故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更强。尽管马氏对《诗经》文学性的关注尚处于一种自发而非自觉的阶段,但在很大程度上,文学性的解读在客观上帮助马瑞辰在《诗经》训诂考证研究中获得更多新颖畅达的学术成果,少了迂腐胶固的气息。《毛诗传笺通释》是代表清代《诗经》学研究最高成就的作品之一,在清代《诗经》研究的三大家中,马氏不拘门户的治学追求、学术研究的批判色彩都使这部着作以鲜明的学术风格名载史册。该书不守旧学的拘囿,在《诗经》语言训诂方面最有突破,又不乏对《诗经》学思想义理的探索。马瑞辰关注到《诗经》文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冲破政教说《诗》的限制,逸出了经学研究的藩篱。此书彰显出马瑞辰学术上通达的观念和开阔的视野,时至今日,该书仍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石帅帅[7](2016)在《毛公鼎铭文集释》文中提出毛公鼎又称毛公鼎,於道光末年出土於陕西岐山,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器端庄古朴,全铭共500字(含重文、合文及失铸2字),是传世青铜器中单件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孙诒让称许其为“盖《文侯之命》之亚也”。本文主体是毛公鼎铭文集释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毛公鼎器物流传、拓本种类、年代研究简史、铭文考释简史进行简单梳理、考证;第二部分为铭文集释,尽量全面地收集2016年4月之前涉及毛公鼎铭文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每一句集释都下按语,简洁梳理重点字的考释过程,并探讨它们在整体金文中的用法;第三部分为三篇札记,对一些有心得的问题做了详细探讨,整体还比较粗疏。本文的撰写是资料整理性质的工作,希望对以後学界相关的研究有所助益。但由於毛公鼎研究时间跨度大、讨论学者多,其中集释的整理和按语的下断肯定存在很多问题,这也是参考者需要注意的。

陈扬[8](2015)在《“《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文中指出“《红楼梦》研究批判”是1954年发生在政治、文化领域内的一场批判运动。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经过的重述、原因的探讨、影响的分析做一个案研究,重新认识这一个案及其所反映的“十七年”文学大环境及文学制度方面的一些问题。第一章以实证研究的方式解决运动“是什么”的问题。虽然事件经过前人基本上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但分阶段、分层次地讨论之后,才能凸显出“十七年”政治-文艺运动的一些基本特点。第二章探讨运动发生的背景及原因。“小人物”的崛起和旧知识分子的艰难转型是发生在1950年代的突出现象。李希凡和蓝翎撰文质疑俞平伯虽事出偶然,但他们的观念在同时代青年中并不鲜见,那一代青年所受的教育形塑了他们趋于同质化的思想和情感。另一方面,与“小人物”崛起几乎同时的,是旧知识分子经历的漫长的思想改造过程。这种改造可以追溯到延安时期,但1949年后才成为普遍性、本质性的、从制度到思想的多重改造。1954年前后,政治、社会环境日趋稳定,处理思想文化战线上的问题变得愈加重要,必须要进入到新的阶段。顺应时代的“小人物”的发难,毛泽东的因势利导,文艺界潜藏的矛盾,这些因素共同触发了“《红楼梦》研究批判”。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都是对运动影响的研究。不同于前人多宏观的描述,第三章综合近年新见的学人日记、批判材料、检讨等史料,细致地展现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的心态体验。既有人摇旗呐喊,也有人在批判同时尽力保存一些学理性,还有人依然故我、坚决反对。第四章探讨“《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对当代文学研究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研究的话语风格、标准与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如果说民国学术研究是多元化的,那么1954年之后,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范式占据了绝对地位。“《红楼梦》研究批判”事件是“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建国几年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首次集中展演。运动中的批评文本之所以值得研读,并不在于其更学术化抑或是更政治化,而在于其所体现出的文学研究话语转型时期的特殊色彩。如果说对知识分子心态、文学研究范式的研究都是偏于内在性的,那么第五章则是从外部文学制度的角度来讨论运动的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艺报刊和读者阅读。《文艺报》被严肃处理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挤压了刊物本不宽阔的言说空间。运动还塑造和引导着读者的阅读趣味,尤其是对青年读者影响深远,使他们的文学接受功利化和工具化。从这两点上看,“《红楼梦》研究批判”对“十七年”文学制度的营构有着重要的意义。

钱光胜[9](2013)在《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作为中土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古时期民众生活及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引言对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相关研究作了综述,综合各家对“冥界”作了定义,指出尽管学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但相关研究显得较为零散,特别是在对《太平广记》文献价值的深入发掘,以及传世文献与敦煌吐鲁番、黑水城文献的结合上,需要进一步深入,故尚有较大研究空间。第一章在对先唐冥界观念及其信仰进行概括基础之上,对唐五代宋初冥界中‘的神明进行了考述,指出了这一时期山川神的冥界化趋势,探讨了冥界神灵在数量及空间上的发展。第二章对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中官吏的名称、地位、影响及其来源进行了论证,并以敦煌愿文为中心,考察了冥界官吏的佛道融合及其世俗化,并以道家韩真人演变为个例,探讨了愿文中的“保人可韩”和“专使可嚂官”的重要史料价值。第三章以道教对唐五代宋初冥界的影响为视角,对冥判、冥诉、天曹、算、簿籍、坑以及冥界中的地狱进行了考述,意在阐明汉魏六朝以来的道教与中土原有冥界观念对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重要影响,并对冥界与地狱的关系有所讨论。第四章以冥界与官禄、科举及政治,冥界与婚姻、财富和食禄,冥界与疾病等为论述重点,阐述了唐五代宋初的冥界前定思想。第五章着重考察了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下民众的生活,论述了社邑在十王信仰下的造像活动,考察了冥界信仰之下刺血写经意义在唐五代的转变,并以《佛说寿生经》为例论述了纸钱在冥界信仰下功能的转变。第六章以《盂兰盆经》和盂兰盆会为个例,论述了民众冥界观念从“饿鬼”向“地狱”的转变,以斋会为例,考察了斋会之“禁杀”与杀生入冥的关系,指出唐五代时期断屠政策的实行进一步促进了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传播。第七章探讨了唐五代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影响及其演变。首先探究了冥界观念与墓葬文书中死后世界之间的关系,其次注意到《格萨尔》、《西藏度亡经》与目连救母变文、《阎罗王授记(十王)经》之间的关系,认为唐五代宋初的冥界观念及其信仰对藏地有所影响。最后从文献学的角度,考察了从《唐太宗入冥记》到神魔小说《西游记》中冥界之演进。结论部分对唐五代宋初的冥界观念及其信仰提出了几点结论,并从现实世界与冥界的关系变化上,指出了宋元以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倾向及功过格的意义。

桑哲[10](2013)在《《三国演义》字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古典长篇小说,取材范围几乎整整一个世纪,而其从酝酿到成书,前后经历了一千多年。从这一成书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部优秀的历史小说,不是一人之作,而是全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采用浅近的文言,同时吸收了当时的口语成分,它通过语言艺术的审美愉悦,把读者带到历史重现的画卷中,带到历史文化的领悟中。为此,它保持着述说历史的郑重其事、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使自己的语言带有特殊的史家气概和史笔风采。明人庸愚子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中早就指出《三国演义》语言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有接近当时口语的成分,这是因为它的成书经历了史家着述,讲史话本和文人创作的过程。讲史话本的创作形式,使《三国演义》的语言更接近口语,而史传文学的着述,又为其语言的精炼奠定了基础。从语言面貌上看,汉魏以后口语中新生的词汇现象与语法现象,都在书中有面广量大的反映;为了营造历史气氛,全书中也出现了一些文言成分。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提供的材料在语言研究上所具有的代表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研究《三国演义》面貌的成果尚不多见,从字频角度进行语言研究的目前为止更是没有发现。综合观察100余年来的有关文献,目前《三国演义》语言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和需要发展的地方:首先,从我统计分析的文献资料看,对《三国演义》的语言进行语言艺术研究的多,而进行语言学研究的少。其次,对《三国演义》的语言研究,目前尚缺乏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即便是有一些系统研究,也缺少深度和完整性。第三,对《三国演义》的语言艺术研究或语言学的研究,多数是描述式、例证式研究,缺少封闭式、数据库式的统计分析研究。我们以后的研究,要突破以上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局限,让《三国演义》这一具有重要语料价值的经典着作的语言研究取得应有的进展和成就。《三国演义》字频研究的意义也就在于为汉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基本资料,应为汉字应用及应用发展史的描写提供一些比较可靠的研究结论。本课题利用《三国演义》文献语料库和由语料库得到的文献数字化信息,全面描述并分析《三国演义》用字的量和位。我借助《三国演义》语料库提供的大量的文献数字化信息,以汉字为计量单位,可以极方便地从定量和穷尽两个方面对《三国演义》用字作全面分析,进而对《三国演义》的语言开展多方面的研究,并获取那些单凭抽样调查不可能得出的结论。以量作为依据,分析量与质的关系,是本类课题研究工作的重点。本课题旨在研究《三国演义》的用字情况,研究的对象是《三国演义》所用的全部单字。精确的文献总用字数和所用单字数,为语言定量研究提供了必要前提。从《三国演义》语料库中提取《三国演义》字表,字表中的每个单字都作为一个独立的计算单位,并且把文献用字的总量和每个单字的频次提到供观察的重要位置,这些对于文献用字的定量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为编排《三国演义》字频表,我采集的7种数据分别是:序位号,简称号(字种)、频次(绝对字频)、单字覆盖率(相对字频)、累积用字数(累计字频)、累积覆盖率、均频倍数等。对于《三国演义》字频的研究而言,我采用的具体的、有创新的方法主要有:(1)全方位全过程地运用计量统计法,不但对全书每一个字的使用频率进行统计,还对析出文献中的用字情况也进行统计分析,力求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2)既有共时研究,也作历时考察。我既把《三国演义》的字频和《水浒传》、《儒林外传》等作共时比较分析,也和《三国志》、目前国家出版的字频表等进行历时比较分析。(3)微观分析与宏观勾勒相结合。专书字频研究微观分析必不可少,宏观勾勒也不能缺乏。我在微观分析尽量充分的基础上,着力于极高频字等群体的研究,并对其进行总体勾勒和宏观概括,使描写层次性强,内容丰富,同时也使讨论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得到加强。(4)既采用传统方法,也引进西方理论。我对字频的分区,主要采用汉语字频的传统方式并进行了相关优化,但在极高频字问题上,我引入了“核心词”观念,把《三国演义》的字频分析放在国际视角进行。(5)既重视本体字表分析,更重视应用角度的比较印证。在这方面,我主要对现用相关字表、国内外汉语教材等与《三国演义》的字频表进行互相比较和印证。一方面可以说明《三国演义》的可普及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相关字表的优势或不足进行实测。(6)校勘《三国演义》文本。语言研究要求文献材料真实可靠,有关《三国演义》的文本,前人给我留下了丰富的训诂学、校勘学、文献学上的成果,使得《三国演义》文本日臻完善。我要进行《三国演义》字频研究,当然不能忽视前修时贤的研究成果,相反,我要对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整理,使自己拥有一个综合性的专业平台。建设好这个平台的关键问题,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在校勘选定的纸质文本基础上进而校勘出一部满意的、客观的电子文本。本课题中,我还专章写了校记,并专门讨论了《三国演义》简体排印本的用字规范问题。在结构上,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探讨《三国演义》的作者及成书问题,落实语料的历史分期;第二章是对语料库底本的校勘,这样能够保证我语料库的信度,并发现和解决排印本古籍用字的相关问题;第三章是对《三国演义》的语料价值及对它进行字频研究的意义进行的探讨;第四章、第五章是对《三国演义》字频表分区进行的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印证与验证;第六章到第十章,我依次对《三国演义》字频表的核心字区、高频字区、中频字区、低频字区、一用字区进行了分析研究;第十一章是我在对分区字频等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国演义》字频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具体的举例说明;本书第十二章是我经过计算、统计分析等得到的《三国演义》字频表,方便起见,我把它放在了最后一章。为了方便读者和其他研究者,我把百余年来《三国演义》语言研究的文献作了分类索引放在第十二章后面,作为全书的附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有很多,也有一些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其中已有结论中以下几点更有价值和研究必要:首先,本人根据苏培成、冯志伟等几位先生的研究讨论,进一步把字频的定义进行了规范,表示为:字频是汉字的要素之一,又称为汉字频度、汉字频率,是在汉语汉字语境下汉字字频的简称,它是指个体汉字字符在按特定原则选定的文本中出现的次数与选定文本总字次之比。用公式表示为:f=n/N×100%。其中,f表示字频,n表示个体汉字使用次数,N表示选定文本总字次;其次,通过把《三国演义》字频表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字表等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研究,从用字实证角度,利用字频验证了《三国演义》的“文不甚深”,并且这一结论作为我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在近期的《光明日报》刊出;第三,在研究中我把《三国演义》字频表与我国制定的各类字表进行了互为验证,证明了各类字表的科学性,普适性和可推广性;第四,我从字频角度验证了具有初等教育水平的以汉语为母语的我国公民或达到中等HSK水平的非汉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读懂《三国演义》的可行性。《三国演义》字频研究是关系到古代文学、文献学、应用语言学及其统计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肯定有很多需要完善、修正的地方,我会继续努力,也期待更多的朋友给予相关的指导。

二、中国语文2000年(总第274-279期)篇目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语文2000年(总第274-279期)篇目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研究史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考述
    第一节 高祖至吕后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二节 文景时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三节 西汉中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四节 西汉晚期中央职官对比
    第五节 未见於传世文献且无法判断归属的中央职官
第二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及侯国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王国职官
        二、汉初之异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三、汉初之同姓诸侯王王国职官
        四、西汉中晚期之王国职官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考述
        一、楚汉之际侯国职官
        二、自刘邦称帝至武帝时侯国职官
        三、自武帝时至西汉末侯国职官
    第三节 未见於《百官表》且无法判断归属的王国职官
第三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县职官考述
    第一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考述
        一、边郡管理系统
        二、内郡管理系统
    第二节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职官考述
        一、西汉早期县职官设置
        二、西汉中晚期县职官设置
第四章 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特种官署考述
    第一节 工矿、商业类
        一、工类
        二、矿业类
        三、商业类
    第二节 军事类
    第三节 农林、水利类
        一、农林类
        二、水利类
    第四节 畜牧类
    第五节 仓储类
下编
    一、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出土文献中未见於《百官表》的西汉中央职官表
    二、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王国职官表
    三、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郡职官表
    四、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侯国职官表
    五、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县道邑职官表
引用谱录简称
参考文献
职官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2)汉译《杂阿含经》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方法
第一章 《杂阿含经》的产生、范围与内容
    第一节 《杂阿含经》及其形成
        一、阿含释义
        二、杂阿含释义
        三、《杂阿含经》的结集
    第二节 《杂阿含经》的结构、内容
    第三节 《杂阿含经》经典群的范围
    小结
第二章 贯穿始终:佛典翻译视角下《杂阿含经》的接受
    第一节 汉魏两晋时期《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
        一、汉魏时期《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
        二、两晋时期《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
    第二节 南北朝时期《杂阿含经》大本的翻译
        一、《杂阿含经》大本的翻译
        二、《杂阿含经》单本的翻译
        三、《杂阿含经》的别生经
    第三节 唐宋时期《杂阿含经》单本的再译
        一、唐代的单本《杂阿含经》的翻译
        二、北宋的单本《杂阿含经》的翻译
    小结
第三章 阿含为初:理解判释视角下《杂阿含经》的接受
    第一节 六朝判教中的《阿含经》
        一、六朝译经中的判教譬喻
        二、六朝时期的主要判教观念
    第二节 隋唐判教中的《阿含经》
    第三节 判教学说的再审思
        一、判教学说的本质和缺陷
        二、判教学说中《阿含经》位置的再思考
    小结
第四章 背景底色:知识建构视角下《杂阿含经》的接受
    第一节 南北朝隋唐经录对《杂阿含经》的着录
        一、南北朝经录的着录情况
        二、隋代经录的着录情况
        三、唐代经录的着录情况
    第二节 唐以后刻本藏经中《杂阿含经》的入藏
        一、《开元释教录·入藏录》系统大藏经中的《杂阿含经》
        二、《开元释教录》系统大藏经中的《杂阿含经》
    第三节 历代类书对《杂阿含经》的引用
        一、《经律异相》对《杂阿含经》的引用
        二、《法苑珠林》对《杂阿含经》的引用
    小结
第五章 重回视野:近代《杂阿含经》的再发现及其影响
    第一节 背景:19世纪欧洲与日本的《阿含经》研究
    第二节 过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阿含经》研究
        一、梁启超对《阿含经》的重视与提倡
        二、吕澂及支那内学院的《阿含经》研究
        三、释印顺及汉藏教理院的《阿含经》研究
    第三节 影响:《阿含经》与中国佛教的发展
        一、《阿含经》与人间佛教的开展
        二、《阿含经》与中外佛教交流
    小结
第六章 窥斑见全:《杂阿含经》接受史举隅——以盲龟浮木喻的东亚接受为中心
    第一节 盲龟浮木喻的出处与意涵
    第二节 盲龟浮木喻在印度佛教的扩散
        一、阿含经典中的盲龟浮木喻
        二、本生、法华、涅盘诸部经典中的盲龟浮木喻
    第三节 佛典汉译与盲龟浮木喻的传入
    第四节 盲龟浮木喻在中国佛教内部的接受
        一、盲龟浮木喻在教内扩散的四大文献系统
        二、盲龟浮木喻教内传播的引用率最高的几部经典
        三、盲龟浮木喻在中国传播中的衍变
        四、盲龟浮木喻在中国佛教艺术中的表现
    第五节 盲龟浮木喻在教外的传播
        一、盲龟浮木喻在中国社会中的扩散
        二、盲龟浮木喻在东亚文化中的传播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4)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第一章 光复初期的中华文化重建
    第一节 “去日本化”与“再中国化”的讨论
    第二节 “从方言学国语”和方言文学的倡导
    第三节 许寿裳:在台湾重建中华文化的“领航者”
    小结
第二章 “台湾文学”的性质、定位和方向的论议和实践
    第一节 “重建台湾新文学”:《桥》副刊的文学论辩
    第二节 文学的“现实性”和“人民性”:谢冰莹引发的论争
    第三节 《桥》副刊“衍生”的文学活动——以林曙光为中心
    小结
第三章 银铃会作家转换语言的书写
    第一节 《缘草》时期:耽美和感伤的诗风
    第二节 《潮流》时期:”现实的”和“艺术的”创作观
    第三节 银铃会主要诗人作品专论
    小结
第四章 闽浙粤赴台文学青年的写作
    第一节 杨梦周:揭露官僚腐败和贫富对立
    第二节 王思翔和周梦江:创建两岸作家的共同园地
    第三节 黄藻如和张大翼:“白色恐怖”受害者
    第四节 雷石榆与台湾的文缘和亲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后记

(5)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现代国学的发生
    第一节 现代国学的不同称谓:“国粹”、“国故”、“国学”
        一、“国学”、“国粹”的由来及涵义
        二、“国故”一词的使用及内涵
    第二节 现代国学研究团体、机构的兴起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二、东南大学国学院
        三、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
        四、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概述
第二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一——借经史助益革命
    第一节 谈学术而兼涉革命——《国粹学报》的创办
        一、国学保存会的创办
        二、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国粹学报》的创办
    第二节 《国粹学报》的办刊特色和思想倾向
        二、《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一——复古守旧
        三、《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二——“排满革命”
    第三节 《国粹学报》的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一、邓实与《国学通论》、《国学真论》、《古学复兴论》
        二、黄节与《国粹学报叙》、《黄史》
        三、章太炎与《文学论略》、《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二书》
        四、刘师培与《国学发微》、《南北学派不同论》、《周末学术史序》
        五、马叙伦、王国维、许守微的代表性着作
    第四节 《国学萃编》的创办
第三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二——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
    第一节 《四川国学杂志》的创办
    第二节 国学扶危社与《国学》
    第三节 国学昌明社与《国学杂志》
    第四节 《国学巵林》、《国学月刊》的创办
        一、《国学巵林》的创办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第四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三——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第一节 《国学丛刊》的创办
    第二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
    第三节 《新潮》、《国故》月刊的创办及其论争
        一、《新潮》的创办
        二、《国故》月刊的创办
        三、《新潮》与《国故》月刊的论争
    第四节 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办
    第五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
    第六节 《国学季刊》的创办
        一、《国学季刊》的创刊及特色
        二、“新国学”理念的学术宣言——《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三、《国学季刊》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第七节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的创办
        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第八节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的创办
第五章 现代国学的取向之四——甄明学术,发扬国光
    第一节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的创办
    第二节 《国学丛刊》与《国学辑林》的创办
        一、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的成立
        二、《国学丛刊》的创办
        三、东南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宣言和工作纲领——《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
        四、《国学辑林》的创办
    第三节 《华国月刊》的创办
    第四节 《国学专刊》与《国学》月刊的创办
        一、《国学专刊》的创办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第六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第一节 《国学丛刊》、《清华学报》的创办
        一、清华国学研究会和《国学丛刊》成立缘起
        二、《国学丛刊》刊物宗旨及栏目设置
        三、《国学丛刊》刊登重点篇章分析
        四、《清华学报》的创办
    第二节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创办
        一、创办背景和经过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制度特色及导师任课概况
        三、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入学及毕业概况
        四、对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之评价
    第三节 《实学》月刊、《国学月报》的创办
        一、国学研究院丛书的出版
        二、《实学》月刊的创办
        三、《国学月报》的创办
    第四节 《国学论丛》的创办
        一、《国学论丛》的创办概况
        二、《国学论丛》的刊载内容及编辑特色
        三、《国学论丛》重点篇目及作者分析
    第五节 借用新工具扩张新材料——《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及旨趣
        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第七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六——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
    第一节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学会与《师大国学丛刊》
    第二节 北平中国大学《国学丛编》的创办
    第三节 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与《国学杂志》
    第四节 《国学商兑》、《国学论衡》的创办
    第五节 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一、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成立
        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第六节 《国学》月刊的创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6)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马瑞辰家世生平事迹考论
    第一节 家世述略
    第二节 生卒年考
    第三节 生平行迹考
        一、仕路悲辛两蹉跎
        二、万里贬谪戍东北
        三、亡于太平军兵事
    第四节 交游考述
        一、与桐城学人之交游
        二、与汉学家的交游
第二章 马瑞辰学术渊源考论
    第一节 马瑞辰着述情况考
        一、精心研治《诗经》
        二、着述《列女传》等其他学术作品
        三、文学着述
    第二节 家学渊源考述
        一、学术方向的选择
        二、学术精神的浸润
        三、学术方法的启迪
    第三节 区域学术渊源考述
        一、桐城学术文化的特色简论
        二、桐城学术文化对马瑞辰的影响
    第四节 汉学学术渊源考述
        一、汉学的学术文化背景
        二、汉学对马瑞辰的影响
第三章 《毛诗传笺通释》撰着考论
    第一节 《毛诗传笺通释》撰着过程考
        一、《毛诗传笺通释》的成书时间
        二、《毛诗传笺通释》的版本
    第二节 《毛诗传笺通释》引述典籍考
        一、引书的总体情况
        二、引清人学术成果
        三、引书特点研究
        四、由引书看马瑞辰的治学特点
第四章 《毛诗传笺通释》训诂考证
    第一节 悉心辨证《传》《笺》《疏》
        一、具有辨析三者的明确意识
        二、辨析《传》、《笺》、《疏》训释的异同关系
        三、解释、引申毛《传》或纠正毛《传》之误
        四、解释、引申郑《笺》或纠正郑《笺》之误
        五、补充、完善《正义》或纠正《正义》之误
    第二节 充分徵引三家《诗》
        一、明晰的学术探研意识
        二、三家《诗》说的用途
    第三节 校勘以使文字明
        一、《毛诗传笺通释》的校勘内容
        二、《毛诗传笺通释》的校勘方法
    第四节 明辨通假成果丰
        一、由声韵关系判定假借
        二、由形体关系判定假借
        三、根据异文判断假借
        四、藉助文法判断假借
        五、综合多种方法明假借
    第五节 训诂方法多样化
        一、因声求义
        二、据文求义
        三、利用金文
第五章 《毛诗传笺通释》的名物典制研究
    第一节 名物训释
        一、名物考证内容丰富
        二、归纳名物命名规律
        三、训解细致追求内涵
        四、名物考证方法多样
    第二节 礼制考证
        一、有关吉礼的考证
        二、有关军礼的考证
        三、有关嘉礼的考证
第六章 《毛诗传笺通释》的《诗》学思想
    第一节 《诗经》基本问题的阐述
        一、采诗与诗教相联系的观点
        二、“诗入乐”说考
        三、“郑声淫”说新解
        四、国风编次可见国之兴衰
        五、“二南”考述
        六、“二南”后夫人为泛称
        七、《豳雅》、《豳颂》非《豳凰·七月》
    第二节 《诗经》义理的阐发
        一、国家兴亡取决於民心
        二、尚贤用贤极为重要
        三、勤俭兴国的政治见解
        四、君王应勤政自强
        五、礼义与功利相统一的治国策略
        六、利用阴阳五行学说解读诗义
    第三节 《诗经》的文学品鉴
        一、关注《诗经》文学性的表现
        二、关注《诗经》文学性对经学研究的影响
结语
    一、《毛诗传笺通释》学术特色
    二、《毛诗传笺通释》学术地位之评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毛公鼎铭文集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毛公鼎器物流传
    第三节 毛公鼎拓本种类
    第四节 毛公鼎年代研究简史
        一、清末
        二、民国
        三、建国至今
    第五节 毛公鼎铭文考释简史
        一、清末
        二、民国
        三、建国至八十年代
        四、八十年代至今
第二章 集释
    凡例
    释文
    集释
第三章 字词札记三则
    说金文中的“”
    古成语“不易”解
    《尚书》“胥伯”、毛公鼎“楚赋”为“赋税说”献疑
附录一 毛公鼎器形图
附录二 毛公鼎铭文拓本
参考文献

(8)“《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的发生及铺展
    第一节 运动的发生
    第二节 运动的铺展
第二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发生之原因
    第一节 “小人物”的崛起
    第二节 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
    第三节 1954年前后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精神状况
第三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知识分子
    第一节 运动中的知识分子
    第二节 不一样的声音
第四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文学研究
    第一节 多元并存的民国红学研究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当代转型
第五章 “《红楼梦》研究批判”与当代文艺刊物及读者阅读
    第一节 “十七年”文艺刊物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如何接受,怎样阅读
结语
参考支献

(9)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思路
第一章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中的神明
    第一节 先唐冥界观概述
    第二节 唐五代宋初冥界中的王者
        一、泰山府君及其郎君信仰
        二、阎罗王
        三、五道(将军)大神
    第三节 山川神的冥界化
        一、海、东海公
        二、华山神及华山三郎
        三、其他冥界神
    第四节 神圣与世俗之间:冥界神在数量及空间上的发展
第二章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中的冥界官吏
    第一节 冥界官吏
        一、冥官
        二、冥吏
        三、冥界官吏的来源
    第二节 冥界官吏的佛道融合与世俗化——以敦煌愿文为中心
        一、“土府水官”探源
        二、冥吏的世俗化
    第三节 韩真人考——兼论敦煌愿文中的“保人可韩”和“专使可嚂官”
        一、韩终其人其事
        二、韩终之神化
        三、宋代的“韩真人”、“韩君丈人”和“可韩司丈人”
        四、元明以来的“韩君丈人”
        五、敦煌吐鲁番写卷中“保人可韩”、“专使可嚂官”与“珂寒寺”、“珂寒使”
第三章 冥界审断以及地狱——以道教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冥界审判
        一、道教与冥判
        二、冢讼与冥诉
    第二节 冥界中的“天曹”、“算”、“簿”和“籍”
        一、天曹、算
        二、簿、籍
        三、坑
    第三节 冥界与人间及地狱
        一、幽明之间
        二、冥界与地狱
第四章 从“死生异路”到“定成命于幽数”——试论唐五代的冥界前定论
    第一节 冥界与官禄、科举及政治
        一、“纱笼中人”与冥界定官禄
        二、冥界与科举
        三、冥界与政治
    第二节 冥界与婚姻、财富和食禄
    第三节 冥界与疾病
    结语
第五章 追寻一己之福——冥界信仰下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晚唐五代的十王会与蜀地十王造像考述
        一、《资中西岩前蜀武成三年(910)十王造像题记》与《先修十王会》《先修意》
        二、晚唐五代十王信仰下的社邑活动
        三、结语
    第二节 敦煌写卷《灵州龙兴寺白草院史和尚因缘记》与唐五代的刺血写经
        一、刺血之渊源
        二、唐五代宋初的刺血写经及其意义之转变
        三、结语
    第三节 从“七七斋”到宋代寿生寄库会——冥界信仰下纸钱功能之转变
        一、唐五代宋初以来的纸钱与冥界
        二、“预修生七斋”与纸钱
        三、俄藏黑水城《佛说寿生经》与冥界信仰下纸钱功能的转变
第六章 地狱观念在唐五代宋初的传播——以《佛说盂兰盆经》和斋会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从“饿鬼”到“地狱”
    第二节 斋会与“禁杀”
        一、疑伪经与斋日持戒
        二、禁杀、社邑及断屠
第七章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影响与演变
    第一节 从变化到回归:冥界观念与墓葬文书中的死后世界——以敦煌吐鲁番文献为中心
        一、西北出土墓券、吐鲁番文书中地下世界
        二、敦煌冥婚书仪和葬书中所见地下世界
        三、上博《曹元深祭神文》中地下世界
        四、结语
    第二节 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对藏地影响
        一、《目连救母变文》与《格萨尔》“地狱救妻”、“地狱救母”关系初探
        二、《阎罗王授记(十王)经》与《西藏度亡经》之比较研究
    第三节 从《唐太宗入冥记》到《西游记》——七至十六世纪冥界观念及其变迁的文献学考察
        一、相关文献简介
        二、说唱艺术与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的传播
        三、文献中所见冥界之演进
        四、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三国演义》字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罗贯中和《三国演义》
    第二节 《三国演义》语料价值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三国演义》校记
    第一节 《三国演义》校记
    第二节 《三国演义》排印本存在的用字问题分类
    第三节 关于古籍简体排印本出版用字规范的讨论
第三章 《三国演义》字频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汉字字频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专书字频研究的重要性
    第三节 《三国演义》字频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第四章 《三国演义》用字概况和字频区的划分
    第一节 《三国演义》用字概况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字区
第五章 《三国演义》字频区的验证与比较
    第一节 《三国演义》与《水浒传》字频的比较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与《儒林外史》字频的比较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字频的比较
    第四节 《三国演义》字频表区段划分的科学性及其他比较结论
第六章 《三国演义》核心字区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核心字及其分类
    第二节 《三国演义》核心字和其他专书核心字的比较
    第三节 基于斯瓦迪斯核心词的比较研究
第七章 《三国演义》高频字区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高频字区及其字种
    第二节 《三国演义》高频字区与其他文献语料库高频字区的比较
    第三节 《三国演义》高频字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比较
第八章 《三国演义》中频字区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中频字区及其字种
    第二节 《三国演义》中频字区与其他文献语料库高频字区的比较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中频字和《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比较
第九章 《三国演义》低频字区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低频字区
    第二节 《三国演义》低频字区与其他专书语料库的比较
    第三节 《三国演义》低频字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比较
第十章 《三国演义》一用字的分析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一用字
    第二节 《三国演义》析出文献字频与一用字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一用字与其他专书一用字的比较
    第四节 《三国演义》一用字在字表中的表现
第十一章 余论:《三国演义》字频的应用研究举例
    第一节 《三国演义》字频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第二节 《三国演义》字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三国演义》字频在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三国演义》字频表
附录:《三国演义》语言研究报刊文献分类索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部分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中国语文2000年(总第274-279期)篇目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出土文献所见西汉时期职官材料整理与研究[D]. 孔令通.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译《杂阿含经》接受史研究[D]. 黄凯. 上海大学, 2021
  • [3]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语言转换、文化重建与两岸文学汇流 ——光复初期台湾文学研究(1945-1949)[D]. 余巧英. 厦门大学, 2018(07)
  • [5]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D]. 李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6]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研究[D]. 于春莉. 扬州大学, 2019(02)
  • [7]毛公鼎铭文集释[D]. 石帅帅. 吉林大学, 2016(10)
  • [8]“《红楼梦》研究批判”之研究[D]. 陈扬. 南京大学, 2015(08)
  • [9]唐五代宋初冥界观念及其信仰研究[D]. 钱光胜. 兰州大学, 2013(08)
  • [10]《三国演义》字频研究[D]. 桑哲. 曲阜师范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汉语2000(第274-279号)目录索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