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恩是《论量子力学发展早期学派争论》哥本哈根学派的负责人之一

玻恩是《论量子力学发展早期学派争论》哥本哈根学派的负责人之一

一、Born是Copenhagen学派掌门人之一“关于量子力学发展早期学派之争的评述”的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侯宪利[1](2020)在《“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文中认为“互联网+”深刻地变革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哲学变革。在人类社会这场数字化变革的进程中,互联网实现了由最初作为“工具型应用”的“+互联网”到作为“构成社会基本生产组织要素”的“互联网+”的跃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重构了以共享经济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新型生产关系,拓展了人类生存和交往的新时空,形成了“开放、创新、普惠、共享、自由、平等、包容”的互联网核心价值理念,有力地推动了“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在人类社会这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中,互联网重构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变革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互联网+”所体现的哲学理念是对传统工业社会价值理念的批判,重构了信息社会重要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尤其是“改造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互联网转向”:把“镜头”对准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所带来的诸如思维与存在、现实与虚拟、技术与人文、自由与必然、主客体的融合重构、人类解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现实的哲学问题,并在回答这些问题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人向人的本质的全面回归”,推动“人类解放”。“互联网+”首先是一种新型生产工具,由劳动者和“互联网+”相结合形成新的生产方式——网络生产方式,是人类有史以来第四代生产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劳动者与机器分离的“分离生产方式”。这种“分离生产方式”是一场全新的颠覆性革命,将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当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史无前例的影响。伴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推进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泛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综合利用,互联网已逐步由最初作为一项技术的“信息沟通工具”上升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和“技术、生态平台”,已经由消费领域深入到生产领域和文化生态领域。“互联网+”多维度地推动了互联网由“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生态互联网”和“价值互联网”的跃升,“互联网+”由此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和价值传递方式,重构了新的生产力要素和网络时代的新型生产关系,使信息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了数字化转型,催生了互联网哲学理念,促进人类社会由“传统大机器生产”的工业社会向“现代科技智慧型生产”的信息智能社会转变。“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变革既是“重大的现实问题”,又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变革的考察和研究,探寻“批判的互联网”对传统工业社会现代性的批判价值,并通过对“互联网的批判”研究,剖析互联网哲学思想的核心价值内核,规避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倡导东西方文明在互联网时代的交融互鉴,以互联网生态化的多维思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构网络时代“开放、共享、包容”的全球人类核心价值观,力图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借鉴。

徐德凯[2](2019)在《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美国着名哲学家塞拉斯被称为二十世纪最深刻、最系统的思想家之一。本文立足于塞拉斯整体哲学思想,通过析取塞拉斯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理论中的认识论思想,即系统、完整地呈现其认识论思想的整体样貌,又勾勒出其综观、系统、多元、深刻、独到的哲学思想体系的轮廓。通过梳理塞拉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确立了塞拉斯分析哲学、实用主义、整体论、反基础主义及自然主义的哲学立场。塞拉斯的认识论思想的立足点是人的生活世界、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知识的辩护”问题是其关注的焦点,其核心问题是“观察报告”何以获得认知上的优先地位。塞拉斯主张人的认识是以人所形成的整体性的概念框架为前提,并以此批驳了“所予神话”,反对用直接给予人意识的东西为知识奠基。人的概念框架包括“外显影像”和“科学影像”,或“观察框架”和“理论框架”,外显影像或观察框架在方法论意义上是第一位的;科学影像或理论框架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是第一位的。人通过习得语言和社会实践规范获得为知识辩护的“理由的逻辑空间”,这个空间中充足的语义话语和理论话语资源使得“观察报告”获得了理论的解释功能,它是非推理性的、非自我辩护的知识,是为知识奠基的知觉和内省的基本信念。基于以上观点,塞拉斯发展了集概念整体论、科学实在论、心理唯名主义、准规范功能主义的意义理论、符合论的真理理论和温和融贯论的辩护思想为一体的认识论思想。塞拉斯对于基础主义、还原论和逻辑经验主义的批判产生了重要影响,引起了英、美哲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被罗蒂、布兰顿和麦克道威尔视为思想先驱,为认识论、分析哲学和实用主义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对于“知识辩护”问题的经典论述使得认识论陷入了另一个困境,被英美哲学界称为“塞拉斯的困境”,本文认为融贯论和直接实在论是较合理的解困之策。

罗军[3](2017)在《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38年间,深圳经历了多中心节点、建成区全覆盖和城市更新等阶段,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中国现、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深圳具有特殊的典型意义,研究深圳城市演进历史,对理解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探索城市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城市是多层次、自相似、动态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其形成机制、形态特征及形态演进是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是城市复杂巨系统的子系统。本文将“物质要素空间演化”转化为“地表平面投影斑块演化”,即通过建立平面尺度等级、形态中枢、平面演进类型等概念,借以研究城市物质形态的平面格局演进,分析历史上一切人工构(建)筑物在城市地表投影所形成的图像斑块集合,建立城市形态的动态研究和静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平面格局演进,揭示深圳在物理上如何逐渐生长而成。城市形态要素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如何全面、整体、系统地研究其脉络,如何构建一套叙述逻辑、研究框架、分析方法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致力于以下两个研究目标,一是把深圳城市建设活动形成的物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城市空间发展脉络和表现形式;二是通过构建城市形态平面格局研究的方法、原理和叙事框架,创建城市和城市群形态演进的图像化表达。本文在系统学、复杂学等基础理论上,借鉴康泽恩学派“平面格局”形态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学“基质、斑块、廊道”空间表达模式,分析城市形态自相似特征,建立图式概念,构建出多尺度层次的形态地图研究框架,形成了描述、理解、判断、分析形态演进的理论和方法。城市在不同尺度下具有自相似性,城市演进是由小尺度等级递归到大尺度等级的过程,等级是城市自然演进呈现的现象,正是城市演进具备等级特征,任何尺度等级的形态过程可完全分类为扩张、收缩和更迭,由这三种分类交织出城市的不同形态演进。任何形态过程完成后,只能转化为其它两种方式,所以,静态的形态描述可转化为动态的形态过程分析。运用形态(过程)类型和形态中枢两种概念和方法可以分析和解释城市形态演进。在不同尺度等级下,运用不同比例尺的形态地图进行多层次表达,则形态演进更便于分析和理解。本文在不同尺度下对平面格局演进进行透视,在每一个尺度下都有局部到整体的历时性研究。从岭南到珠三角大尺度范围,再依次到深圳全域范围、深圳特区范围、城市核心区、核心区的中心区,进而到1-2平方公里的复合区域,最后对建筑和街区进行研究。纵观多尺度层次,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表象与动因、历时与共时的多维关系得以诠释,深圳城市形态格局及其演进过程与特征得以清晰呈现。

陈玉华[4](2017)在《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在时代转型、社会转型、教育转型等时空发生剧烈波动之时,人必然会遭遇不适,在不适中或渐渐安顿、觅得新知新途,或系统各部分之间各行其是、日渐断裂、遭遇崩塌。愈是如此,教育便极易被附加更多功能,期许藉由教育培养的人来改变时代和社会处境。每每变化之际,教师总难免肩负重任,承载着外在诸多主体和内容赋予的使命。那么,教师是否承受其重,面对实践各方面的冲击,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实然便愈加值得关注。因为,只有尊重教师实然并从此基点展开的专业发展理论和实践,才会有所可能。本研究从嵌入理论与互动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对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个范畴即:教师认知的实践、教师交往的实践和教师自我内在的实践分别展开具体的研究。研究采用观察、调查、访谈等综合田野研究方法,以S中的高中教师为合作研究对象,分析多以质的研究为主,书写以叙事研究为主展开考察和探讨。集中探寻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教师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是什么样的?为何有着这样的呈现?其行为的逻辑法则为何?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呈现出了何种问题?对于专业生活来说,领域间有何关联?有何影响?面对实践样态,教师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何可为空间?围绕着教师的"做"、"说"、"思"等内容通过挖掘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三维度中"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后,研究发现:首先,教师认知世界中呈现较为显着的"镜喻"与"树喻"现代认知隐喻,模仿模式是其学与教的主要方式,教师知识观下存在着差序排列,几乎高考分量的比例决定着知识和任课教师价值的序列差异。以时间为序,教师储备的知识与教师实践需求的知识乃至未来需要的之间存在间隙。以内容为线,教师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之间存在差异。教师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和教师实践知识之间存在着缺席、断裂和脱嵌现象。教师知识内部系统存在分层。教师需要在实践中继续保持不断的学习,然而其实践知识紧紧围绕着实践的紧迫性日益积累而成。教师认知实践总体体现工具理性,其认知多与情境抽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鲜有交互作用。其次,教师交往实践中,网络结构较为封闭、人际区隔较为显着。教师交往主要限定在其行政位置以及学科位置之中,分为行政和教学的线路,前者较为纵向,后者较为横向。无论与教师和学生的交往都是出于"事务性"的需求,显示出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被动性特征,通过时间、空间的相对固定化,教师交往凸显封闭。在交往过程中的 "业"以达成和效度为基准,鲜有深入的专业研讨和彼此增益的分享合作。由交往文化可以透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来在其政治性、社会性和专业性之间摇摆,未能凸显个人力量与组织合力。教师校内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闭合网络的特征,人际互动多停留于"权宜之计"。再次,在教师自我内在实践中,教师个体都在承受命运的罗盘赋予的内涵。教师视"教师是个良心活儿",其中诠释着其个人良心的践行与付出来维系教学实践的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彰显了教师专业的程度在实践中尚不够强。教师在冲突和委屈面前,拷问着"何以为师"、"何以做人"的存在论根源,他们并不赋予自我以"公开运用理性的学者"自由,依然视自己为"作为教学人员的教师",多是行动服从,思想自由的限度凸显。教师在单调的关系和环境中,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自我变得日渐"自我固化",形式化与情境抽离促使教师自我的"空心",另一面则是"忘我"。又次,教师认知的实践、交往的实践、自我内在的实践是分别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的视角展开,实践研究发现,三者相互脱离,甚少有彼此交融、相互促进的理想预设状态出现。最后,教师专业生活实践中,部分情境下,渗透出了教师个体借助于自主性、能动性反嵌的力量,试图通过个体的努力来制约各因素的脱嵌;然而,总体情况,此反嵌力量较为微弱,脱嵌走向连通之路,并由此演绎师与通、业与道的实践内核,尚需更多的努力。在除魅与返魅中,教师研究从政治、经济、专业的强势话语入席,反而促使"教师"失去原有的"本真"。实践中的教师遭遇专业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困境与隐忧,教师发展被分割为碎片化的拼图,教师挣扎于脱嵌的困顿之中;而这于教师,于职业,于教育,于社会,都是一种极大的考验。本研究通过对教师认知性、社会性、存在性和伦理性的探讨,发现了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脱嵌现象。基于此,教师和学校应该走向"连通",在反嵌的力量推动中维系"脱嵌"带来的教育风险。社会网络的基本问题即连通性问题,本研究呼唤教师研究在人类社会具有高度连通性的时代回到连通性和对教师发展基本原理的探讨上来。教师个体需从连通来实现自我内部的完整,实践生活的通达,也以此度己度人,实现教育的本义和人之超越本性之可能,架起一座教师个体与社会公共问题连通的桥梁。

厚宇德,马国芳[5](2015)在《玻恩与玻尔:究竟谁的学派缔造了量子力学?》文中研究表明量子力学在微观世界相当于宏观世界的牛顿力学。在量子力学问世90年后的今天人们认识到,无论从在技术领域的重要应用,还是从对其他学科、对人类思想的影响等角度去看,都难有其他科学分支像量子力学这样对人类社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和推动。然而对于如此重要的量子力学的创建历史,却存在着模糊不清甚至完全错误的认识。无论国内外,基本上都认为,玻尔的哥本哈根学派是20世纪第一物理学派;玻尔是建立量子力学的核心人物,哥本哈根是建立量子力学的指挥部、大本营。事实上20世纪不曾存在一个叫做哥本哈根学派的物理学派;玻尔也未曾指导一代年轻人并使他们成为建立量子力学的主力军;量子力学不是产生于玻尔研究所;量子力学缔造于玻恩的哥廷根物理学派,玻恩才是建立量子力学的导师和领袖。

曹刚[6](2014)在《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文中研究表明在农村实地调研中发现线性传播模式在当下中国农业技术传播中面临如下窘境:一是难以反思我国农、科、教脱节的突出问题;二是难以揭示农业技术传播蕴含的风险。“创新的扩散”是发展传播学领域最着名的研究范式,本文指出“创新的扩散”研究范式具有三个局限性:一是以线性创新模式为前提条件;二是依赖线性因果逻辑分析;三是隐藏着技术的话语霸权。本文通过一个在逆境中崛起的村办茶场的发展历程呈现农业技术非线性传播的现实景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和制度基础,提出非线性传播模式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非线性思维方法,最后阐述了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导方式是产学研协同创新,农业技术传播的根本出路在于激发农民创造活力。

王志佳[7](2013)在《对应原理与薛定谔方程关系之研究 ——新理论建构的方法论启示》文中认为对应原理与薛定谔方程是支撑量子力学大厦的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前者作为新旧理论过渡的桥梁,在量子力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后者是量子力学以及现代物理学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石。传统的科学史研究认为,海森堡在创立矩阵力学时借鉴了玻尔在研究原子光谱时提出的对应原理;而薛定谔在创立波动力学时受到了德布罗意“物质波”思想的启发,他本人并没有提及与玻尔的思想有关。但是,既然两者在数学上是等价的,海森堡本人在创立矩阵力学中运用了对应原理,那么薛定谔的波动方程与对应原理之间是否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抑或是薛定谔本人在创立波动方程时自觉与不自觉中在运用对应原理?由于薛定谔本人已经逝世多年,而在他的生平着作中又没有直言上述论点,因此,有必要将对应原理与薛定谔方程创立之间的关系在方法论层面上进行深入地考察。本文在探究两者关系的过程中,区分了广义的对应原理与狭义的对应原理,明确指出薛定谔在创立波动方程时只是运用了对应思想而没有运用对应原理。最后通过考察上述两个理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讨论了不可通约性和概念指向问题在新理论建构中的启示作用。

杜杰[8](2013)在《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之比较研究 ——兼论中国武术之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宏观上把握中日武术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站在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运用钱学森院士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将文化三层次理论融入系统论当中,提出微开放初级复杂系统文化三层次模型(下文简称系统),从系统的视角出发对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进行研究比较,运用复杂性科学的哲学反思视角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结论:(1)从认识论发展的视角提出了第一本质与第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2)中日武术在延续了特定的历史条件,基于当前各自社会背景形成了当代的中国武术体系与日本武道体系。(3)日本从平安时代开始到江户时代末期近700年的武家社会,给日本武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中国武术在清末民初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被拔升为“国粹”。(5)基于系统认为当代中国武术的要素是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中国短兵、太极推手、各拳种,但中国武术要素不能称其为独立要素,因为这四项只在物器技术层有一定的系统性,而没有各自独立的核心文化层与制度习俗层。(6)基于系统认为当代日本武道的要素是剑道、柔道、弓道、相扑、合气道、稚刀、空手道、少林寺拳法、铳剑道以及古武术,其中每一要素的结构都是核心文化层、制度习俗层、物器技术层三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整体结构是大的核心文化层(武士道)、制度习俗层(武道协议会)、物器技术层(武道九项)三个更高一级的大系统。(7)当代中国武术体系的形成是下行因果关系(从上至下);日本武道体系的形成是上行因果关系(从下至上)。(8)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偏重性严重,而日本武道的发展系统性较强。(9)当代中国武术体系运行的他组织性大于自组织性;当代日本武道体系的运行自组织性大于他组织性。(10)当代中国武术体系发展的整体涌现性不足,日本武道体系发展的整体涌现性逐渐凸显。(11)当代中国武术的物质文化遗产缺失。并深入论述了武术向武学过度的历史趋势,武学与武学体系的建构方法。(12)“本立而道生”,拳种作为武术之根,必须予以重视,要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把握好平衡。建议:从系统的视角看,日本武道的系统构建完善,今日的中国武术的系统构建仍不完善,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把握住以还原论为基础,以高度综合为主的一体化发展趋势,运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深入的研究传统并反思自身,在武术现有研究基础上进行研究方法论的创新系。

钱立卿[9](2013)在《现象学哲学作为严格的构造性科学体系 ——论胡塞尔的《观念》》文中提出本文依照胡塞尔自己思想的展开顺序逐步推进,以解释性复述的方式全面研究《观念》三卷本的内容,并以它们为核心,结合其他早期着作,对其科学论和现象学思想作出详尽分析,力求阐明现象学哲学的基本观念,揭示哲学作为一门奠基和自我奠基的严格科学的实质。胡塞尔早年受教于魏尔斯特拉斯和布伦塔诺,这段经历使他产生了通过分析概念在意向体验中的构成情况来严格阐明科学基础的想法。《逻辑研究》从数学和逻辑的基础研究扩展到一般可能的科学理论形式,提出了流形论样态的纯粹逻辑学纲领,为完整的科学论奠定了形式上的可能性。在接下来对纯粹逻辑学的真理性与合法性的辩护中,描述的意向学或现象学成了关键,整个科学论问题被赋予了“逻辑学-意向学”的结构。在《逻辑研究》第二卷遭受的批评声中,胡塞尔意识到要真正解决科学论问题,为一般知识寻求普遍的、严格的基础,就必须考虑全部知识的可能性条件问题,早期的描述现象学只是第一步,认识论的彻底转向,考虑意识与超越性之间的关系才是唯一出路。同时,早期的经验科学和观念科学之争,以及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关系问题,也都成为胡塞尔关注的论题。通过1906年开始的一系列尝试,系统的先验现象学终于在三卷本的《观念》中第一次建立起来,使上述问题的彻底解决成为可能。先验现象学仍保留了《逻辑研究》中的结构,但将其变为某种复式“建筑学”,即各种本质科学和相应的意向性分析都被囊括到纯粹意识的领域中,得到先验的阐明。为此,《观念》第一卷的首要目标是将所有超越性对象都作为意向活动的相关物,分离它们的内容和存在性质,取消一切本体论上的默认条件之有效性,把它们看作纯粹意识的“创造”结果,所有不同性质的对象性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只是符合意识本质结构的“意义”。这奠定了一般可能认识的最普遍前提,它单独构成意识领域的科学或狭义的纯粹现象学。通过对“本质”的概念分析,胡塞尔将所有本质对象分为三个总体类型,分别构成质料区域、形式区域以及纯粹意识的原区域,要完全建立起严格的科学论,必须对这三类区域本身及每个区域上的本质科学分别作出现象学的描述与解释。主导的方法便是还原与构造。《观念Ⅰ》并未讨论形式区域及形式本体论的具体问题,而将精力集中在意识区域的结构分析上。《观念Ⅱ》对整个质料区域作了相当细致和全面的研究,把构造现象学的方法运用到下属的三种区域上,即物质自然、动物自然和精神领域。自然和精神分别具有不同的科学论和现象学,它们的对象与自我及整个世界的关系都可以按不同的态度形成独特的意义构型,只有以静态和发生构造的方式从对象之显现和领会次序中把握到原初的给予性和本质间的奠基情况,方能理解自然科学的局限性。自然主义态度必须以完整的自然态度——亦即精神或人格主义态度——为前提,自然实在必须从属于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才能使相应的科学成为普遍有效的知识。《观念Ⅲ》进一步考虑了区域之上的本质科学或本体论,研究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本质学和现象学的关系。它既是对作为本体论的科学论之正面说明,也是将科学论置于现象学基础上,考察双方的异同。通过分析自然科学中某些典型(物理学和心理学),我们关注描述科学内部的不同类型,以及现象学的描述对科学论的意义,试图说明本体论与现象学在自身性质和方法上各自有何特点,以及为何先验现象学是澄清一切本体论之意义与合法性的唯一途径。本文大体对应于《观念》系列的写作结构,总共七章。第一章从思想史和问题史的角度解释胡塞尔严格科学概念的形成和转向先验哲学的过程,第二章与第三章分别从本质学和现象学角度解读《观念Ⅰ》。第四章到第六章逐一考察《观念Ⅱ》划分出的三个区域的构造问题,阐明自然与精神的关系,第七章关于《观念Ⅲ》,研究自然科学的现象学基础。通过具体的分析我们最终得以理解,先验现象学的实质是用本质描述的方法研究一切对象性的意义在纯粹意识中的构造方式,考察对象本质间的静态结构关系和时间意识中的发生关系。从科学论的角度看,一切可能的知识都按其形式和质料的特性奠基于形式及区域的本体论上,而这些本体论的合法性与真理性最终都只能在严格的、构造的先验现象学中澄清。

董龙昌[10](2013)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国人类学家和哲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2009)从索绪尔、雅各布森等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获得理论灵感,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到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影响波及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学、民俗学等十余个学科。在列维-斯特劳斯长达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中,他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术研究上,相继出版了《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2卷)、《图腾制度》、《野性的思维》、《神话学》(4卷)等十余本着作,亲属关系、图腾制度、原始思维和神话学构成了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类学和哲学领域,对列维-斯特劳斯着作中艺术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就世界范围来看,研究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代表了列维-斯特劳斯研究的一种新趋向。研究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人类学思想,而且能够为文学、艺术理论的发展及艺术人类学的学科建构提供启思和借鉴。由于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独特的艺术家气质及其对艺术的偏好,他在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对艺术多有谈及,他不仅专门研究过原始造型艺术,而且还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解读过文学和音乐作品,他甚至将神话径直看作是艺术作品,文学(以15、16世纪的欧洲长篇小说为代表)和音乐(以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为代表)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共享了神话的遗产,在他看来,就人类思维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三者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由神话到文学再到音乐的演变过程,由此可见,原始造型艺术、神话、文学和音乐实际上构成了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四个面相。虽然作为一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其学术研究过程中没能将田野调查贯彻到底,但是作为结构主义的衷心拥护者,列维-斯特劳斯在其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却始终贯穿着结构主义的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因此,立足于列维-斯特劳斯的文本实际,我们可以将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构成概括为:一个方法+四个面相,即结构主义方法和原始造型艺术、神话、文学和音乐面相。另外,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把握离不开对其具体生存场域、思想生成因子的详细考察及深入发掘,这是我们了解、评判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前提,就此而言,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生成背景的考察同样是其艺术人类学思想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本选题立足于前人的既有研究成果,通过综合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发生学方法及比较研究方法意在系统爬梳散见于列维-斯特劳斯着作中的相关美学、艺术见解,进而达到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进行全面系统把握的目的。论文主要分为九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人类学及艺术人类学的一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意义做一初步估量,进而围绕这一课题全面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予以说明。第一章主要对列维-斯特劳斯的生平、着作及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背景进行详细论述,这是我们对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进行具体研究、评价的前提。结合列维-斯特劳斯的着述情况,文章将其生平划分为知识积累期、游学流浪期、学术发轫期、学术鼎盛期和学术回顾期五个时期。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在宏观上主要源于政治上二战后殖民地人民掀起的民族解放潮流、科技上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及其所引发的科学思潮及文化上“语言论转向”的兴起这三方面因素;现代语言学理论、精神分析学说、地质学、马克思主义学说及以涂尔干、莫斯等人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理论构成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的艺术家气质及对艺术的热爱直接促成了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第二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方法论特色。本章主要围绕“结构”范畴展开论述,着重考评其生成流变及其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中的具体所指。皮亚杰认为,结构主义具有整体性、转换性及自身调节性的特征,文章同意皮亚杰的这一概括,同时认为,结构主义经历了一个由语言学过渡到人类学进而转向文艺理论的演变过程,它可以辨析出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或研究方法的“结构”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的“结构主义”两层含义来。就列维-斯特劳斯本人的实际而言,他的结构主义具有系统性、关系性(二元对立性)、共时性、转换性、恒定不变性及无意识性六大特征,它为人类本身所固有,主要源于人类心灵的无意识运作。第三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原始造型艺术面相,着重介绍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造型艺术“裂分表现”法及面具艺术的研究。文章认为,列维-斯特劳斯的原始造型艺术研究可以分为从艺术内看艺术和从艺术外看艺术两个层次:从艺术内看艺术是列维-斯特劳斯通过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对原始艺术造型特征的分析;从艺术外看艺术则是从文化角度对原始造型艺术意蕴的深度发掘。这种二层次分析法在列维-斯特劳斯对原始造型艺术的“裂分表现”法及面具艺术研究中体现的极为明显。第四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神话面相,着重从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研究、“野性的思维”研究及神话研究三个方面展开。列维-斯特劳斯将图腾视为一种语言学事实,认为图腾制度是人类思维方式的反映。他认为野性的思维是一种同科学思维相平行的思维,在本质上它是一种未驯化状态的思维,遵循着感性的逻辑,是理智的修补术。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解读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可以他对俄狄浦斯神话的解读为代表,在解读策略上主要立足于神话自身对其进行结构分析;后一个阶段则以他对阿斯迪瓦尔的武功歌的解读为代表,不仅重视对神话文本进行结构分析,而且又力求将结构分析与神话所产生的具体文化背景相联系,仔细考辨文本内外的联系,这种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的神话解读策略是列维-斯特劳斯神话研究之结构主义特色的真正代表。第五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文学面相,着重从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研究、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等方面展开。在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解读方面,文章认为,真正能代表列维-斯特劳斯诗学思想的与其说是他和雅各布森联手的对《猫》的分析,毋宁说是他本人对《秋水仙》的解读,前者只是结构方法在诗歌解读上的初次尝试,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失误,后者代表了其作为一名艺术人类学家在诗歌解读上的真正立场,即既从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入手对诗歌本身进行形式分析,又从人类学入手对其形式分析进行进一步验证,这种内外兼修的诗学研究方法代表了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中文学面相的真正底色。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文学面相除了反映在他的诗歌研究中,还反映在他的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上。他的这部分研究成果虽然不如其诗歌研究出名,但对其艺术人类学思想而言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说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研究代表了其文学思想的深度的话,那么他的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则是其文学思想的广度之体现。第六章主要探讨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音乐面相。列维-斯特劳斯的音乐研究不同于专业音乐批评家对音乐的读解,他主要是从结构主义神话学的视角看待音乐的。在他看来,音乐与神话之间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它们在本质上同属于语言,语言由音素、词和语句三个层次构成,音乐突出了语言的声音部分,它有相当于音素和语句的层次,没有相当于词的层次,神话则突出了语言的意义部分,它有相当于词和语句的层次,没有相当于音素的层次。在音乐的特性与功能上,他强调的是音乐的结构特性及音乐在自然与文化之间所发挥的调解功能。第七章主要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学术史地位及其价值与局限做出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列维-斯特劳斯的人类学艺术研究在西方艺术人类学发展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为一种桥梁作用,它是人类学艺术研究由现代向后现代过渡的中间环节,在学术史上扮演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角色。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立场;自觉的方法论意识;整体性、关系性和比较性的学术视野;理论阐发与现实观照相结合的研究路径四个方面。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审美/艺术维度的缺失、在对研究对象“结构”的剖析上存在随意性和先验性、田野调查的力度不够和文风的晦涩性四个方面。结语部分在对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范式,这是论文的主要观点。文章认为,作为一门介于美学/艺术学和人类学之间的交叉学科,艺术人类学内在地具有审美和文化两大属性,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艺术人类学应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采取一种关系性的思维方式,将对艺术的考评放在审美与文化之间,在它们的双向交流互动中把握艺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田野工作基础上的文化诗学方法;努力发挥其介入现实、介入生活的文化功能是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目的之所在。

二、Born是Copenhagen学派掌门人之一“关于量子力学发展早期学派之争的评述”的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orn是Copenhagen学派掌门人之一“关于量子力学发展早期学派之争的评述”的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联网+”与人类生存方式
    第一节 互联网与“互联网+”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二、何为“互联网+”?
        三、“互联网+”催生新的哲学理念
    第二节 人类生存方式的变迁
        一、采集和渔猎的原始化生存
        二、耕作和养殖的农业化生存
        三、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化生存
        四、后工业时代的信息化和虚拟化生存
        五、未来的智能化生存
    第三节 “互联网+”的思维方式
        一、何为互联网思维?
        二、“互联网思维”开启人类信息文明新时代
        三、互联网思维是多维思维
        四、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章 “互联网+”引发人类生存方式的“化学反应”
    第一节 “互联网+”的生产方式
        一、从“+互联网”到“互联网+”
        二、“互联网+”生产方式的特点
        三、“互联网+”与“泛互联网”
    第二节 “互联网+”的组织方式
        一、生产组织模式:从B2C到C2B
        二、协作组织模式:“网络众包”开始盛行
        三、传播组织模式:碎片化的精准小众传播
        四、社会治理方式:自组织的威力
    第三节 “互联网+”的生活方式
        一、“互联网+”的生活主体及其特征
        二、“互联网+”的生活时空
        三、“互联网+”的生产生活资料
        四、“互联网+”的生活样式
        五、“互联网+”的生活交往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征
    第一节 “互联网+”拓展了人类生存的新时空
        一、生存时间上的泛在性
        二、生存空间上的拓展性
        三、“互联网+”时代的“时空辩证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人类生存的新样态
        一、现实生存到虚拟生存
        二、社群生存到类生存
        三、生活世界与网络世界的并行“交互”
    第三节 “互联网+”开辟了人类共享式生存新方式
        一、共享经济产生共享式生存
        二、共享式生存的互联网特征
        三、共享式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 “互联网+”克服异化与“新异化”
    第一节 批判的互联网
        一、脱胎于工业社会的互联网
        二、工业文明现代性批判的进思理路
        三、互联网对工业文明的批判视角
    第二节 互联网的批判
        一、克服异化后的“新异化”
        二、“去中心化”后的“新中心化”
        三、公权力对互联网的垄断
        四、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的新威胁
        五、物联网:使人对象化
    第三节 人工智能:互联网异化的新疑问
        一、何为人工智能?
        二、人工智能:人与非人,谁是主体?
        三、人工智能:打破技术孤岛
        四、“智能生命体”能否与人和平共处?
第五章 “互联网+”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互联网+”给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新课题
        一、本体论世界观的变革
        二、认识论真理观的革命
        三、人的存在方式和实践观的变革
        四、价值观和哲学观的变革
        五、落后民族跨越“卡夫丁峡谷”和“互联网+”的共产主义旨归
    第二节 “互联网哲学思想”解读
        一、“技术”和“关系”式解读
        二、东西方文化式解读
        三、批判式解读
    第三节 “互联网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互联网让地球成为“小山村”
        二、网络命运共同体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
        四、“互联网+”推动人类“普遍交往”
        五、东方文明的互联网复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2)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塞拉斯认识论思想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
第一章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塞拉斯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经历
        一、哲学与科学的新发展
        二、塞拉斯的哲学经历
    第二节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康德的认识论思想
        二、现代分析哲学传统
        三、美国实用主义的传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拒斥所予神话:对经验论基础主义的批判
    第一节 对感觉材料理论的批判
        一、所予论的嬗变
        二、感觉材料理论的模糊性
        三、感觉材料语言理论中的所予性
    第二节 对表象化理论的批判
        一、“是”与“看起来”之间的逻辑
        二、“看起来”的非命题性质
    第三节 对所予神话的治疗方案
        一、理由的逻辑空间与知识的规范性描述
        二、概念整体论
        三、可误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在、认识与语言
    第一节 常识与科学的认识论意义
        一、外显影像与科学影像的区分
        二、两种影像在认识中的地位
    第二节 理论实体的认识论意义
        一、理论的实在性
        二、观察框架和理论框架在认识中的地位
    第三节 认识与语言
        一、对行为主义的修正
        二、言语行为主义视角下的心理唯名主义
        三、对休谟经验论的改造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真理与语用
    第一节 塞拉斯的真理观
        一、真理的语义维度
        二、真理的图像维度
    第二节 规范与真信念
        一、信念、推理与规则
        二、准规范功能主义
    第三节 知识的辩护
        一、非推理性的辩护
        二、观察报告的辩护地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哲学坐标
        一、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特征
        二、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价值
        三、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理论困境
        一、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的张力
        二、塞拉斯认识论思想困境的可能出路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范围
        1.1.2 深圳城市研究
        1.1.3 研究述评
        1.1.4 深圳发展背景
        1.1.5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对象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对象
        1.2.3 多尺度层次及平面格局解析
    1.3 城市空间理论、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史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研究理论
        1.3.2 城市化理论及城市观点
        1.3.3 城市生态理论与城市史学
        1.3.4 国内城市建设史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分形几何学与尺度划分法
        1.4.2 康泽恩学派与断代分析法
        1.4.3 景观生态学与要素分析法
        1.4.4 图底理论与图底关系解析法
        1.4.5 空间意象解析法
    1.5 论文创新点
        1.5.1 多尺度层次体系研究方法和视角
        1.5.2 运用交叉学科方法和完全分类思想
        1.5.3 提出城市演进新观点和新解释
    1.6 论文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多尺度层次研究体系
    2.1 多尺度层次复杂等级系统
        2.1.1 复杂学
        2.1.2 复杂系统
        2.1.3 等级体系
    2.2 平面格局演进类型及其组合
        2.2.1 平面格局概念
        2.2.2 演进的完全分类
        2.2.3 平面演进的等级
        2.2.4 斑块组合及演进类型
    2.3 自相似及形态中枢
        2.3.1 自相似性和自相似结构
        2.3.2 形态中枢和平面演进类型
    2.4 多尺度层次研究比例尺选择
        2.4.1 比例尺的选择
        2.4.2 可识别的构成要素
        2.4.3 重要因素的影响
        2.4.4 多尺度的研究范围界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尺度层次下的环境与城市变迁
    3.1 岭南环境与交通
        3.1.1 五岭及五岭之戍
        3.1.2 珠江水系与岭南交通
        3.1.3 灵渠:与长江水系的沟通
        3.1.4 海上丝绸之路
        3.1.5 自然格局的影响
    3.2 环境变迁与城市体系
        3.2.1 人口变迁
        3.2.2 唐代以前岭南城市体系变迁
        3.2.3 宋元时期珠三角空间格局
        3.2.4 明代至民国澳门、香港的影响
    3.3 深圳环境格局与市镇体系
        3.3.1 区域大背景下的深圳环境格局
        3.3.2 南头古城治所演变
        3.3.3 深圳市镇体系演变
    3.4 岭南尺度层次下地缘环境分析
        3.4.1 岭南双核城市群的构建可能
        3.4.2 广州单中心极核与选址分析
        3.4.3 深圳崛起的地缘分析
        3.4.4 粤港澳格局及深圳可能的机遇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整体空间尺度下的形态演化
    4.1 城市空间演化的非平衡范式
        4.1.1 平衡范式
        4.1.2 多平衡范式
        4.1.3 非平衡范式
    4.2 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4.2.1 人口指标
        4.2.2 GDP指标
        4.2.3 标志性阶段与节点
        4.2.4 建市后行政区划调整
    4.3 深圳总体空间形态演化
        4.3.1 深圳城市土地边界的演化
        4.3.2 深圳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的演化
        4.3.3 深圳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格局演化
    4.4 深圳建成区空间形态
        4.4.1 空间形态演化历程
        4.4.2 深圳建成区形态分区
        4.4.3 深圳建成区主要线性空间形态
        4.4.4 深圳建成区演化的相关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核心区域的空间形态
    5.1 深圳经济特区空间形态
        5.1.1 空间形态演化
        5.1.2“二线”:特区的边界
        5.1.3 四大分区
        5.1.4 深南大道
        5.1.5“绿楔”
    5.2 南山区空间形态
        5.2.1 空间形态演化
        5.2.2 空间结构
        5.2.3 次级斑块
        5.2.4 主要廊道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0平方公里综合连片区形态演进
    6.1 罗湖中心区
        6.1.1 发展历程
        6.1.2 空间形态演变
        6.1.3 自然肌理
        6.1.4 路网构成
        6.1.5 公共空间
        6.1.6 次级斑块划分
        6.1.7 典型建筑肌理
    6.2 福田中心区
        6.2.1 发展历程
        6.2.2 空间拓展及中轴线形成机制
        6.2.3 中心区环境格局与水口关系
        6.2.4 路网构成
        6.2.5 公共空间
        6.2.6 次级斑块划分
        6.2.7 典型建筑肌理
    6.3 招商蛇口工业区
        6.3.1 发展历程
        6.3.2 空间形态演变
        6.3.3 自然肌理
        6.3.4 路网构成
        6.3.5 公共空间
        6.3.6 次级斑块划分
        6.3.7 典型建筑肌理
    6.4 华侨城总部城区
        6.4.1 发展历程
        6.4.2 空间形态演变
        6.4.3 自然肌理
        6.4.4 路网构成
        6.4.5 公共空间
        6.4.6 次级斑块划分
        6.4.7 典型建筑肌理
    本章小结
第七章 2平方公里复合区域形态要素分析
    7.1 白石洲与波托菲诺区域
        7.1.1 空间形态演变
        7.1.2 图底关系
        7.1.3 次级斑块划分
        7.1.4 路径
        7.1.5 边界
        7.1.6 节点
        7.1.7 标志物
    7.2 大冲村区域
        7.2.1 空间形态演变
        7.2.2 图底关系
        7.2.3 次级斑块划分
        7.2.4 路径
        7.2.5 边界
        7.2.6 节点
        7.2.7 标志物
    7.3 后海南部西区
        7.3.1 空间形态演变
        7.3.2 图底关系
        7.3.3 次级斑块划分
        7.3.4 路径
        7.3.5 边界
        7.3.6 节点
        7.3.7 标志物
    7.4 科技园北部区域
        7.4.1 空间形态演变
        7.4.2 图底关系
        7.4.3 次级斑块划分
        7.4.4 路径
        7.4.5 边界
        7.4.6 节点
        7.4.7 标志物
    7.5 华强北商业区域
        7.5.1 空间形态演变
        7.5.2 图底关系
        7.5.3 次级斑块划分
        7.5.4 路径
        7.5.5 边界
        7.5.6 节点
        7.5.7 标志物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建筑与街区尺度空间形态分析
    8.1 大鹏所城
        8.1.1 保护现状评述
        8.1.2 平面形态要素分析
        8.1.3 典型建筑
    8.2 人民南街区
        8.2.1 发展历程
        8.2.2 街区分析
        8.2.3 建筑类型与年代
        8.2.4 城市更新
    8.3 华侨城LOFT创意文化园
        8.3.1 发展历程
        8.3.2 街区分析
        8.3.3 建筑空间研究
    8.4 华强北街区
        8.4.1 发展历程
        8.4.2 城市更新
        8.4.3 更新改造建筑研究
    8.5 福田中心区 22、23-1 街坊
        8.5.1 街区设计
        8.5.2 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核心结论
    创新点一:研究方法创新点总结
    创新点二:研究发现创新点总结
    创新点三:提出城市演进新观点和新解释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经历与困惑:系列对举观念下走向关怀教师实践
        (二) 选题从徘徊到聚焦"教师专业生活实践"
        (三) 研究的背景:转型下的教师发展困顿
    二、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已有研究
        (一) "教师专业实践"的相关研究
        (二) "教师生活"的相关研究
        (三) "教师角色"的相关研究
        (四) 文献小结
    三、研究问题与过程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问题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过程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解释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理论基础
    一、嵌入理论
        (一) 波兰尼的嵌入思想
        (二) 格兰诺维特的嵌入思想
        (三) 嵌入思想的再发展
    二、互动理论
        (一) 符号互动论
        (二) 自我呈现理论
    三、研究框架与思路
        (一) 解释教师专业实践的框架
        (二) 题论——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的内核
        (三) 教师专业生活的具体实践指向
        (四) 本研究的框架与思路
第二章 S中学及教师的基本情况
    一、S中学所在区域的基本情况
    二、S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 校园周边
        (二) S中学概况
        (三) 学校管理与文化
    三、学校教师基本情况
        (一) 教师学科与性别分布
        (二) 教师年龄与学历结构
        (三) 教师来源分析
    四、综论
第三章 工具理性与情境抽离:授业中的教师认知实践
    一、镜与树:教师关于教育要素认知观
        (一) 熬出"最公平"的考试
        (二) 迷途中的"安顿":行先于思
        (三) 树状课程序列
        (四) 摆渡人——对教师职业的认知
    二、传承与嫁接:授业是何、何为与为何
        (一) 学与教:"高考"任务的逐级分摊
        (二) 讲与练:依纲据本
        (三) 教师理解与运作的课程
        (四) 为师文化的传接
    三、缺席与断裂:教师知识的备与现
        (一) 往日知识储备与实践所需的断链
        (二) 今日实践知识的裂变与固化
        (三) 未来时代呼唤与知识现状的脱节
    四、综论
第四章 闭合网络与权宜之计:学校组织中的教师交往实践
    一、趋向封闭的教师社会关系网络
    二、熟人社会:师-师交往的角色定位与网络资源
        (一) 熟悉的他者:"S中人"
        (二) "清水衙门":校内资源的发现与利用较为有限
    三、教师校内社会网络中的"重要他人"与交往法则
        (一) 同质相吸的交往法则
        (二) 结构性平衡:多人互动效益最大化原则
        (三) 中国传统文化下的校园交往
        (四) 特殊个体
    四、双重视角下的师-生校内社会网络
        (一) 学生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二) 教师视角下的师生交往
        (三) 情感与功利:学生与教师的交往策略
    五、综论
第五章 "空心"与"忘我":教师职业中自我内在的实践
    一、教师命运的罗盘
        (一) 偏外在价值:对教育追求的背后
        (二) 无奈与从众:为何选择当教师
        (三) 波澜与失衡:命运拷问下艰辛的教师个体
    二、教师良心:专业生活的无边界性与伦理性
        (一) 教师个人时间稀缺:忙碌中的无我与忘我
        (二) 教师良心:自然之声还是职业特性
    三、教师冲突与应对:教师自我的否定与重建
        (一) 冲突下的教师选择
        (二) 冲突的应对姿态:委屈与抗争
    四、教师专业个人主义的走向
        (一) 经验化的教学反思
        (二) 教育形式化下的教师自我迷失
        (三) 以自由为名:一个人的舞台
        (四) 生存法则与固态化:教师专业自觉不得其所
        (五) "能"与"应"的隙缝中:教师自我研究的空泛与无根
    五、综论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教师发展的可能
    一、主要研究发现
        (一) 学校内外:身份区分与边界僵化
        (二) 教师认知呈现分层与固化
        (三) 教师交往体现封闭与区隔
        (四) 教师自我表现"无我"、"忘我"与"自我"
        (五) 教师认知、交往、自我内在实践的相互脱嵌
    二、理论与实践对话:脱嵌状态下教师专业发展何以可能
        (一) 脱嵌是否成为一种必然
        (二) 教师发展的可能
        (三) 教师研究:走向理解与关怀
    三、结语
        (一) 对于研究过程的反思
        (二) 对于教师专业实践生活的反思
        (三) 研究中的不足
        (四) 有待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附录一: 关于教师职业生活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 关于教师专业实践的补充访谈提纲
附件三: 关于高中教师职业生活的调查问卷
附录四: 关于高中学习生活的调查(随班学生问卷)
附录五: 课堂观察主要维度表
参考文献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玻恩与玻尔:究竟谁的学派缔造了量子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哥本哈根学派创立了量子力学吗?
二哥本哈根学派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学派?
三1922至1927年玻尔如何影响其他物理学家?
四矩阵力学纯系哥廷根物理学派缔造
五玻恩与玻尔在20世纪20年代在研究纲领的上的分歧
六余论

(6)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问题的缘起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2 农业技术线性传播的研究范式:“创新的扩散”
    2.1 “创新的扩散”研究范式的缘起与形成
        2.1.1 创新扩散研究的人类学传统:聚焦跨文化传播
        2.1.2 瑞恩和格洛斯的贡献:大众媒介和人际渠道的阶段性作用
        2.1.3 集大成的罗杰斯:创新扩散研究范式的形成
    2.2 “创新的扩散”成为经典范式的多重因素
        2.2.1 预测与控制:研究方法符合主流的实证主义取向
        2.2.2 二级传播:传播效果与创新扩散研究的理论交汇点
        2.2.3 输出现代化:现实意识形态强化该范式的主导地位
3 线性传播模式在当下中国面临的窘境
    3.1 难以反思我国农、科、教脱节的突出问题
        3.1.1 行政力量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出现缺位或错位现象
        3.1.2 行政命令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压制了农民的市场意识、信息意识
    3.2 难以预见农业技术传播蕴含的风险
        3.2.1 增产不增收:我国农业技术传播中市场风险凸显
        3.2.2 陷入舆论漩涡:我国农业技术安全引发公众恐慌
4 反思线性:“创新的扩散”范式解构
    4.1 “创新的扩散”形而上假定:线性创新模式
        4.1.1 线性创新模式的提出及其局限性
        4.1.2 线性创新模式导致过度迷信新事物的偏见
    4.2 “创新的扩散”依赖线性因果逻辑分析
        4.2.1 扩散总量可线性叠加:技术的有利性不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
        4.2.2 难以反映扩散过程中的随机突变性
    4.3 “创新的扩散”背后隐藏着技术的话语霸权
        4.3.1 劝服效果论的由来及其局限性
        4.3.2 劝服效果论导致个体指责的偏见
5 超越线性:一个村办茶场成长路径
    5.1 茶场诞生记:艰难突破线性传播的束缚
        5.1.1 偶遇一位有信息意识的村支书:要网线不要钱
        5.1.2 主动出击:行政级别不对等怎么办
    5.2 筑巢引凤:充分释放非线性传播的活力
        5.2.1 院士博士硕士学士齐落户
        5.2.2 参观茶场:硕大的电风扇源自对外技术交流
    5.3 蒸蒸日上:叹为观止的非线性传播魅力
        5.3.1 改制拟上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致富
        5.3.2 农民教授:村办茶场也能拿国家项目
6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萌生及其启示
    6.1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和制度基础
        6.1.1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宏观背景:发展方式转变
        6.1.2 非线性传播模式萌生的制度基础:政府职能转变
    6.2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理论意蕴
        6.2.1 非线性创新观:非线性传播模式的前提预设
        6.2.2 农业技术非线性传播研究离不开非线性思维方法
    6.3 非线性传播模式的现实意义
        6.3.1 现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导方式:产学研协同创新
        6.3.2 农业技术传播的根本出路:激发农民创造活力
7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对应原理与薛定谔方程关系之研究 ——新理论建构的方法论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2. 对应原理与薛定谔方程在量子力学创立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3. 科学理论建构的哲学思考
第一章 对应原理的确立
    1.1 对应原理的确立过程
        1.1.1 极限对应性
        1.1.2 艾伦菲斯特的工作寖渐假设
        1.1.3 对应原理的确立
    1.2 玻尔的期望与实际收效
第二章 薛定谔方程的创立
    2.1 德布罗意的工作对薛定谔的启示
    2.2 薛定谔方程的问世
    2.3 薛定谔的期望与实际效果
第三章 方法论的启示
    3.1 对应原理与薛定谔方程引发的物理意义的思考
        3.1.1 波函数的物理意义
        3.1.2 波粒二象性的解释
    3.2 数学上的等价是否意味着方法上的同一
        3.2.1 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的等价性
        3.2.2 薛定谔的否认
        3.2.3 玻尔的作答
        3.2.4 对应思想与薛定谔的方法
    3.3 新理论建构的启示
        3.3.1 不可通约性
        3.3.2 概念指向问题
        3.3.3 新理论的建构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和作者简介

(8)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之比较研究 ——兼论中国武术之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背景
        1.2.1 世界背景
        1.2.2 个人背景
    1.3 理论基础与理论模型
        1.3.1 理论基础
        1.3.2 建模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线
        1.5.1 研究思路历程
        1.5.2 研究理论路线
2 研究综述
    2.1 中日武术“本质”探讨
        2.1.1 人类意识的清晰化过程
        2.1.2 对“本质”认识过程的回顾
        2.1.3 中日武术“本质”
    2.2 文献综述
    2.3 中国武术简史
        2.3.1 武术的萌芽期
        2.3.2 武术的演进期
        2.3.3 武术的形成期
        2.3.4 武术的变革期
        2.3.5 武术的成熟期
    2.4 日本武道简史
        2.4.1 武道的萌芽期
        2.4.2 武道的演进期
        2.4.3 武道的形成期
        2.4.4 武道的变革期与变质期
        2.4.5 武道的成熟期
    2.5 小结
3 分析与讨论
    3.1 当代日本武道
        3.1.1 基于系统解读当代日本武道
        3.1.2 基于系统的日本武道小系统
        3.1.3 小结
    3.2 当代中国武术
        3.2.1 基于系统解读当代中国武术
        3.2.2 基于系统的中国武术小系统
        3.2.3 小结
    3.3 中日武术之比较
        3.3.1 核心文化层
        3.3.2 物器技术层
        3.3.3 制度习俗层
        3.3.4 整体比较
        3.3.5 他山之石——留给中国武术发展的思考
        3.3.6 小结
    3.4 中国武学发展之思
        3.4.1 武术向武学过度的时代背景
        3.4.2 武术向武学过度的哲学反思
        3.4.3 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下的武学体系
        3.4.4 中国传统在武学构建中的作用
        3.4.5 武学展望: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武学
        3.4.6 小结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现象学哲学作为严格的构造性科学体系 ——论胡塞尔的《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观念》的历史与意义
    第一节 《观念》的问题意识与文本形成的历史
        一、《观念》的问题线索
        二、《观念》的文本历史
    第二节 《观念》的结构与本文的写作思路
    第三节 《观念》的研究状况与文献综述
    注释
第一章 通向《观念》的思想史线索
    第一节 胡塞尔的动力:“严格科学”的观念之起源
    第二节 胡塞尔的哲学起点:从严格性的探求到数学哲学之路
        一、对于严格性的追求到数学哲学问题
        二、数的观念:弗雷格与胡塞尔的基本立场
        三、早期胡塞尔的构造思想及其意义
    第三节 胡塞尔的基本立足点:作为普遍科学的纯粹逻辑学
        一、《逻辑研究》的总体目标与其第一卷的地位
        二、逻辑学及一般理论科学作为规范科学
        三、作为科学论的纯粹逻辑学的任务和形式
    第四节 更深层的立足:从描述性本质学向先验现象学的转变
        一、现象学的基本方法:描述性的本质科学
        二、转向先验现象学的契机
    注释
第二章 《观念Ⅰ》对本体论纲领的形式研究
    第一节 事实科学与本质科学
        一、哲学的目标与两种科学的辩难
        二、本质与明见性,本质观点对两种科学的约束
    第二节 本质科学的领域规划图:区域与形式的本体论
        一、区域和范畴,质料与形式的本质
        二、两种区域本质的系统性:形式性的研究
    第三节 区域科学的形态及描述科学与精确科学的关系
        一、区域科学的类型
        二、本质与先天的观念
        三、描述科学对精确科学的独立性
    附图一
    附图二
    注释
第三章 《观念Ⅰ》中的先验现象学与原区域本质学
    第一节 先验现象学的基本进路——自然态度与现象学方法
        一、对自然的两种态度
        二、自然态度之外的剩余和及世界与意识的关联
        三、超越对象与纯粹意识领域的关系和现象学还原的方法
    第二节 意识区域的研究方法
        一、先验现象学的自反性与清晰性
        二、意识的原区域及先验现象学的反思性
    第三节 意向性与意识区域的本体论
        一、作为Noesis与Noema之关联性的意向性
        二、Noema的结构及其意义
        三、意识区域内的本质形式
    第四节 意识的命题学和理性理论的科学
        一、意向性、本体论与命题学
        二、理性现象学与本体论的理性理论问题
    注释
第四章 物区域的构造:从《物与空间》到《观念Ⅱ》
    第一节 感性显现物的构造
        一、感知分析的一些基本问题
        二、不变的外感知
        三、变化的感知与运动的感知综合
        四、感知物在视动觉系统中的构造
    第二节 空间物与空间性的构造
        一、眼动场对空间的构造
        二、空间性的进一步构造及客观变化的构造
    第三节 实在物和物区域的构造
        一、实体或质料物的本质
        二、客观质料物在主体中的构造因素
    小结:物区域的构造和物理科学的关系
    注释
第五章 《观念Ⅱ》的进路与动物自然的构造
    第一节 《观念Ⅱ》的基本思路和诸态度之间的对观
        一、《观念Ⅱ》的进路
        二、理论态度和非理论态度
    第二节 自我的基本意义,纯粹自我作为内在的自我极
    第三节 作为心灵实在的自我与物质实在的关系
    第四节 身心结合体的构造和移情的现象学功能
        一、身体对心灵的构造意义
        二、移情对实在的构造作用
    注释
第六章 精神世界的构造与总体科学观念的辩护
    第一节 作为精神区域构造基础的人格主义态度
        一、自然主义和人格主义态度
        二、人格与周围世界
    第二节 动机引发与精神世界的构造关系
        一、动机的现象学意义
        二、动机、因果性与精神客体
    第三节 人格自我在精神中的构造
        一、人格自我的各个方面
        二、人格作为具有权能性的主体
        三、人格的自我理解和交互理解
    第四节 精神世界对自然世界的本体论优先性
        一、自然主义和人格主义的相互统摄与平行关系的可能性
        二、自然的相对性和精神的绝对性,两类科学的关系
    小结:构造现象学作为科学基础问题的解决方法
    附图一
    附图二
    注释
第七章 现象学与自然科学的本体论
    第一节 不同实在区域的科学与现象学的关系
        一、区域本体论与区域科学的现象学定位
        二、现象学和心理学,不同科学的本质性与描述性特征
    第二节 现象学对本质科学和经验科学的意义
        一、现象学和本体论的不同态度
        二、澄清科学基础的可能性
    注释
    结语:胡塞尔哲学“第一次体系化”的成败得失
        注释
参考文献
术语译名表
致谢

(10)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人类学与艺术人类学
    二、列维-斯特劳斯的艺术人类学思想及选题意义
    三、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构架
第一章 列维-斯特劳斯及其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生平及着作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第二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方法论特色
    第一节 “结构”辨析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
第三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原始造型艺术面相
    第一节 原始造型艺术中的“裂分表现”法
    第二节 “面具之道”
第四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神话面相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图腾研究
    第二节 “野性的思维”
    第三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研究
第五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文学面相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诗歌研究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的小说、散文及戏剧研究
第六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音乐面相
    第一节 音乐、神话与语言
    第二节 音乐的特性及功能
第七章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学术史地位
    第二节 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结语:走向作为审美文化批评的艺术人类学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一: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构的回顾与前瞻
附录二:列维-斯特劳斯研究论文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Born是Copenhagen学派掌门人之一“关于量子力学发展早期学派之争的评述”的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D]. 侯宪利.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2]塞拉斯认识论思想研究[D]. 徐德凯.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3]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D]. 罗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4]脱嵌与连通:高中教师专业生活实践研究[D]. 陈玉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玻恩与玻尔:究竟谁的学派缔造了量子力学?[J]. 厚宇德,马国芳. 科学文化评论, 2015(04)
  • [6]我国农业技术传播的模式迁移 ——从线性传播到非线性传播[D]. 曹刚. 武汉大学, 2014(06)
  • [7]对应原理与薛定谔方程关系之研究 ——新理论建构的方法论启示[D]. 王志佳. 北京化工大学, 2013(S2)
  • [8]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之比较研究 ——兼论中国武术之发展[D]. 杜杰.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1)
  • [9]现象学哲学作为严格的构造性科学体系 ——论胡塞尔的《观念》[D]. 钱立卿. 复旦大学, 2013(03)
  • [10]列维—斯特劳斯艺术人类学思想研究[D]. 董龙昌.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玻恩是《论量子力学发展早期学派争论》哥本哈根学派的负责人之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