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切好的生菜品质的影响

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切好的生菜品质的影响

一、贮藏温度与包装方式对切割生菜品质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卢裕亿[1](2021)在《预冷工艺参数对蔬菜预冷速率及其冷链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蔬菜是人类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但通常由于含水量高、呼吸旺盛而容易衰老腐烂,在常温下不易贮藏。因此,刚采收的蔬菜急需进行预冷处理,降低其品温,抑制呼吸和新陈代谢,减缓营养物质的消耗,延长保鲜期。预冷作为蔬菜全程冷链的“最先一公里”,已成为保持采后蔬菜品质的关键措施。预冷工艺参数的设置会影响蔬菜的预冷效果,也会对后续冷链流通过程中品质的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预冷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将会严重降低蔬菜的预冷效果和营养品质。本研究以青椒、西兰花、结球生菜和番茄四种蔬菜为试材,探讨了内外包装、初始品温、延迟冷却和果蔬规格等预冷工艺参数对蔬菜预冷速率及其冷链品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内外包装对青椒预冷速率及其冷链流通过程中品质影响的研究。采用塑料箱、纸箱、塑料箱+防雾膜、纸箱+防雾膜四种方式包装青椒,分别从初温22~25℃压差预冷至9℃,预冷后无膜的加上防雾膜包装,外包装均用塑料箱,移入10℃冷库中冷藏8 d、模拟运输和销售各2 d,测定了预冷时间、失重率、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维生素C、叶绿素、总酚等)含量变化。塑料箱包装的预冷速率比纸箱包装的快,无膜包装预冷速率比加膜包装快;塑料箱包装预冷的青椒冷链品质比纸箱的高,防雾膜包装预冷的青椒冷链品质比无膜的高。塑料箱、纸箱、塑料箱+防雾膜、纸箱+防雾膜包装的青椒预冷时间分别为55、60、85、135 min,失重率分别为0.41%、0.39%、0.18%、0.17%,呼吸强度分别为16.57、18.50、18.89、19.23 mg CO2/(kg·h)。塑料箱包装的青椒预冷速率最快,能耗最少;在冷链流通中,其品质下降较缓慢,10℃下冷链流通12 d后感官评价为5.4分,仍具有商品性;失重率为1.27%,硬度为20.1 N,TSS、VC、叶绿素、总酚含量分别为3.85%、56.07 mg/100g、46.22 mg/kg、0.94 OD280/g。(2)初始品温对西兰花预冷速率及其冷链流通过程中品质影响的研究。不同初始品温(12℃、20℃、27℃)的西兰花分别压差预冷至3℃,预冷后均用防雾膜包装,移至0℃冷库冷藏6 d、模拟运输和销售各2 d。结果表明,西兰花的初始品温越高,预冷时间越长,在冷链流通时品质越差。初温12℃、20℃、27℃的西兰花压差预冷时间分别为35、70、100 min,预冷后失重率分别为1.95%、2.27%、2.48%。三种初始品温的西兰花冷链流通10 d后感官评价分别为5.9、5.4、5.1分,均>5分,仍具有商品性。初温12℃的西兰花预冷速率最快,质量损失最少,冷链流通时品质保持最高,流通10 d后失重率为2.90%,VC、叶绿素、总酚含量分别为0.54 mg/g、0.28 mg/g、11.63 OD280/g,较初值保留率分别为62%、61%、78%。因此,应在一天中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采收蔬菜,有利于缩短预冷时间和流通过程中营养品质的保持。(3)延迟冷却对结球生菜预冷速率及其冷链流通品质影响的研究。预冷前结球生菜于室温(18~20℃)放置1 h、5 h、8 h,然后分别压差预冷至3℃,预冷后加防雾膜包装、在0℃冷库中冷藏6 d、运输和销售各2 d,测定预冷时间、呼吸强度、失重率、VC、叶绿素、总酚等。由于塑料箱是开孔且敞开的,延迟过程中结球生菜品温没有升高,因而预冷时间几乎相等(100~105 min)。但在冷链流通过程中,延迟冷却时间越长的结球生菜品质下降越快。0℃下流通10 d后,延迟1 h的结球生菜感官评价为5.7分,失重率为1.38%,TSS、VC、叶绿素、总酚含量分别为3.12%、10.04 mg/100g、24.30 mg/kg、0.83 OD280/g。(4)果实规格番茄的预冷速率及其冷链流通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大、中、小规格番茄从初始温度17~17.5℃分别压差预冷至3℃,然后加防雾膜包装,放置于0℃冷库中冷藏6 d、模拟运输和销售各2 d。大、中、小番茄的预冷时间分别为165、100、95 min,对应失重率分别为0.34%、0.45%、0.64%,差异显着。冷链流通10 d后,大、中、小番茄的感官评价分别为7.2、6.9、6.5分,失重率分别为0.52%、0.54%、0.77%,TSS含量分别为4.85%、4.77%、4.39%,VC含量分别为21.19、18.42、17.31 mg/100g,总酚含量分别为1.26、1.18、1.07 OD280/g,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1.48、1.42、1.20 mg/kg,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为0.49、0.48、0.47mg/kg。番茄的营养物质含量因果实大小而异,一般而言,果实越大,营养物质含量越高;但冷链流通过程中不同规格的番茄营养物质下降趋势大致相同。由于预冷速率差异大,不同规格的番茄应该分开预冷。

张桂君,周茜,王清,高丽朴,李大勇,左进华[2](2021)在《生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菜营养物质丰富,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整颗销售及鲜切生菜是其主要的消费方式,但生菜呼吸作用与蒸腾作用旺盛,采后容易失水萎蔫、褐变、腐烂,导致其采后营养品质降低,货架期缩短,严重影响商品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生菜的物理保鲜技术(低温保鲜技术、保鲜包装技术、光控保鲜技术、控压保鲜技术、热处理)和化学保鲜技术,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范凯[3](2020)在《超声波/涂膜联合气调处理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品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新鲜、营养的鲜切果蔬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新鲜果蔬经鲜切加工后易发生细胞组织褐变、营养成分流失、质地软化、水分损失和微生物侵染等问题,从而加快了鲜切果蔬的品质劣变,缩短了产品货架期。因此,开发高效、安全的保鲜方法对鲜切果蔬品质保持和货架期延长意义重大。本文以鲜切生菜和黄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超声波、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及气调联合处理对鲜切蔬菜冷藏期间品质、生理、微生物及货架期的影响,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为鲜切蔬菜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对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处理在鲜切蔬菜保鲜中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为了揭示超声波处理对鲜切蔬菜气调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了超声波联合普通气调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品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波联合气调处理降低了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失重率,抑制了抗坏血酸的下降和色泽的变化,延缓了鲜切生菜叶绿素的降解、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上升及鲜切黄瓜丙二醛(MDA)含量的升高。同时,降低了鲜切生菜和黄瓜的水分流动性和微生物生长,保持了鲜切黄瓜细胞结构的完整性。与超声波处理5 min与15 min相比,超声波处理10min联合气调能更好地保持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和黄瓜品质,且将其货架期均延长至12天。此外,研究还发现超声波处理10 min联合气调能抑制鲜切生菜和黄瓜超氧阴离子(O2·—)生成量、脂氧合酶(LO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提高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超声波单独处理对鲜切生菜的抑菌效果和货架期延长是有限的,研究了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期间品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ε-聚赖氨酸浓度(0-0.5 g/L)的增加,抑制微生物效果增加,当ε-聚赖氨酸浓度从0.4 g/L增至0.5g/L时,ε-聚赖氨酸对鲜切生菜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霉菌与酵母菌数量无显着性差异。综合考虑使用成本和抑菌效果,选取0.4 g/L作为最适浓度。超声波、ε-聚赖氨酸处理尤其是结合处理能明显减缓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失重率、呼吸强度和色差的上升,延缓了鲜切生菜中总酚、抗坏血酸和叶绿素的降解,抑制了鲜切生菜PPO和POD活性的上升,降低了鲜切生菜冷藏期间水分流动性,抑制了鲜切生菜冷藏期间微生物生长。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处理提高了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品质,且将其货架期延长至15天。同时,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能延缓鲜切生菜冷藏期间膜脂过氧化作用,维持了其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控制鲜切蔬菜冷藏期间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其品质,研究了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品质及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碳量子点的粒径尺寸约为0.54-0.83 nm,处于典型的碳量子点尺寸范围内。碳量子点的红外光谱图和X衍射图谱显示碳量子点表面含有丰富的官能团(如-OH、-COOH等),从而呈现出良好的亲水性和水溶性。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的抑菌性随碳量子点浓度(0-4.5%)的增加而增加。与其他涂膜处理相比,4.5%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对微生物抑制效果更好,有利于鲜切生菜和黄瓜的保鲜。超声波、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处理尤其是结合处理能明显延缓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和黄瓜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上升及抗坏血酸的下降,抑制了冷藏期间鲜切黄瓜中可溶性固形物和硬度下降,降低了鲜切生菜叶绿素的降解。同时抑制了鲜切生菜和黄瓜PPO和POD活性的上升及鲜切黄瓜MDA含量的升高,保存了鲜切黄瓜的气味和滋味,限制了冷藏期间鲜切生菜和黄瓜的水分流动性。另外,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处理明显抑制了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微生物生长,减少了鲜切生菜和黄瓜的腐败变质,且将其货架期分别延长至18天和15天。通过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膜脂过氧化作用、保护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进行机理分析发现,与超声波、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处理相比,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能更好地延缓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的衰老进程。针对普通气调包装鲜切蔬菜贮藏期间的缺氧状态及商用聚合物薄膜的气体阻隔性能限制气调包装的适用性问题,研究了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激光微孔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品质及机理。结果表明: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100μm微孔气调处理可以提供适宜的O2和CO2气体浓度。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100μm微孔气调处理抑制了冷藏期间鲜切黄瓜失重率和MDA含量的上升,减缓了鲜切黄瓜硬度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保留了鲜切黄瓜中醇类、醛类和酮类等主要风味物质,限制了冷藏期间鲜切黄瓜的水分流动性。通过比较发现,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4个微孔(100μm)气调处理对鲜切黄瓜冷藏期间的保鲜效果更好。另外,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4个微孔(100μm)气调有助于延缓鲜切黄瓜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少了自由基的积累。

安容慧[4](2020)在《富氢水结合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营养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 L.)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上海青叶表面积大和呼吸旺盛等特点,使其在采后容易失水萎蔫,黄化衰老,从而缩短其货架期。因而,研发一种有效的保鲜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试验以上海青为试材,首先研究了温度对采后上海青货架期及营养品质的影响,明确了不同贮藏温度下上海青的最大贮藏期限;另外,研发了一种富氢水(HRW)处理延缓采后上海青衰老的保鲜技术,并从叶绿素代谢的角度简单的探查了HRW对上海青衰老的影响;最后,分析了HRW结合真空预冷的保鲜技术对采后上海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温度条件下,上海青的衰老进程不同。在相对湿度为85%90%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0、5、10、15、20、25和30°C),采后上海青货架期及营养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15°C是上海青贮藏的拐点温度,温度(T)<15°C,上海青的货架期,显着延长,T>15°C,上海青的货架期显着缩短;贮藏温度为0°C时,上海青在第22天时出现冷害现象,第40天时出现轻微黄化现象。(2)通过表型变化,筛选HRW处理上海青适宜的浓度和时间,确定HRW浸泡上海青的最优条件是50%+浸泡10 min。该处理条件可以抑制叶绿素降解过程中叶绿素酶(Chlase)、脱镁螯合酶(MDCase)、脱镁叶绿素酶(PPH)和脱镁叶绿酸a加氧酶(PAO)的活性,延缓叶绿素降解,维持上海青叶片中叶绿素及其衍生物(脱植基叶绿素b、脱植基叶绿素a、脱镁叶绿酸a和脱镁叶绿素a)含量,明确了HRW对采后上海青黄化衰老调控的关键因素。(3)真空预冷可以快速的去除田间热。本研究真空预冷的参数为:终压800 Pa,初温24°C,终温6°C,补水率6%,预冷时间30 min,此条件对保持上海青营养品质的作用比较明显,但是单独的真空预冷容易导致蔬菜表面的失水。在此基础,将真空预冷与HRW处理进行组合,研究了50%HRW浸泡上海青10 min结合真空预冷对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RW结合真空预冷可以降低上海青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维持较高的抗氧化成分(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总酚),抑制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提高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HRW结合真空预冷不仅可避免上海青表面的失水,而且对其衰老具有显着的调控作用,实现保鲜和预冷技术的有机结合。综上所述,HRW可以延缓采后上海青叶绿素代谢,HRW结合真空预冷可以提高采后上海青的抗氧化性,避免了真空预冷的副作用,为采后上海青保鲜提供了潜在的技术支持。

徐双双[5](2020)在《电解水处理对即食沙拉生理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果蔬中具有大量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蔬菜制品沙拉(以生菜、青椒、紫甘蓝三种蔬菜混合制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满足了人体日常所需,同时因其健康快捷不需加热降低了营养物质的流失获得多数消费者的喜爱。本文对即食沙拉容易腐败、运输及销售期间不易存储等问题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不同浓度电解水清洗方式处理过后即食沙拉的生理品质变化,实验结果得出了有效氯浓度为30mg/L的酸性电解水具有较好清洗效果。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检测不同温度条件下即食沙拉的品质变化,建立货架期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误差值小于10%。由于温度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导致食物发生腐败,因此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即食沙拉在存储期间各组分中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研究不同浓度(电解水有效氯浓度为10 mg/L、30 mg/L、50 mg/L)电解水清洗处理对即食沙拉(选择以紫甘蓝、生菜、青椒三种蔬菜混合制作)贮藏期保鲜效果的影响。即食沙拉进行包装灭菌后存放在4±1℃的恒温箱中,每2d测定一次指标,探究影响即食沙拉保鲜效果的电解水清洗蔬菜的最佳有效氯浓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30 mg/L的酸性电解水清洗能够有效保持即食沙拉的品质。菌落总数含量上升减缓,维生素、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得到显着缓解(P<0.05),即食沙拉整体能够维持一个较好的状态,增加了 2 d货架期。2.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即食沙拉的品质变化及货架期模型的预测。使用有效氯浓度30 mg/L的酸性电解水清洗5 min的即食沙拉(以紫甘蓝、青椒、生菜三种蔬菜混合制作)为实验材料,存储在5℃,10℃,15℃,20℃温度不同的恒温箱中,测定不同温度下的菌落总数、VC、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变化。将一级动力学模型与Arrhenius方程相结合,建立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关于菌落总数、维生素C、叶绿素指标的货架期预测模型。关于维生素C、叶绿素、菌落总数指标的预测模型活化能(EA)分别为3540,3550,4830 J/mol,指前因子A0依次是3.34×105,7.322×105,1.05,为证实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我们最后用10℃下的指标进行验证,得到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误差小于10%,表明该实验所得货架期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5~20℃即食沙拉的货架期,使用菌落总数货架期预测模型预测即食沙拉的货架期为3天,采用叶绿素和维生素C指标货架期预测模型预测即食沙拉的货架期为5天。3.研究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即食沙拉在储存期间微生物的动态变化。使用有效氯浓度30mg/L的电解水清洗5 min的鲜切紫甘蓝、鲜切青椒、鲜切生菜以及混合蔬菜(紫甘蓝、青椒、生菜混合制作)为实验材料。将所有蔬菜分成四组,第一组为混合蔬菜、第二组为鲜切紫甘蓝、第三组为鲜切青椒、第四组为鲜切生菜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各组分间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从门和属的水平得出,共鉴定出10个门类,813个属群。混合蔬菜中具有7个门类和124个属群,紫甘蓝中具有10个门类和109个属群,青椒中具有9个门类和437个属群,生菜中具有10个门类和143个属群。占据优势的是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在属水平主要以假单胞菌属为主,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加速了即食沙拉的腐败。

肖潇[6](2020)在《鲜切甘蓝生产工艺优化及年产一千万盒鲜切甘蓝工厂设计》文中提出甘蓝为我国常见种植蔬菜之一,其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赋予了它广阔的加工利用前景,而鲜切甘蓝因其加工程度小,因此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料所含各类成分,有望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产品。本文从前处理、热处理、臭氧杀菌、离心脱水四个工艺环节对采后甘蓝进行研究,优化了鲜切甘蓝的生产工艺,并建立了贮藏期间鲜切甘蓝动力学模型以预测鲜切甘蓝货架期,同时根据优化后的各项工艺参数,设计了年产一千万盒的鲜切甘蓝工厂。主要结果如下:1.以呼吸强度、PPO酶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细菌菌落总数、失重率等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预冷时间、不同切割强度、超声波水洗对甘蓝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得出最佳前处理工艺为:将采后甘蓝进行10 h冷库预冷(4℃),自来水清洗后使用消毒的刀具切割成3 cm左右宽的长条;2.以a值和硬度为响应值,热处理时间、热处理温度、Ca Cl2溶液浓度(w/w)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Box-Behnken试验,得出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为热处理温度71.5℃、处理时间62 s、Ca Cl2溶液浓度1.4‰,在此优化工艺下,鲜切甘蓝a值为-28.36,硬度为1004.1 g;3.测定了实验室制备的臭氧水浓度及稳定性;通过测定不同臭氧水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下贮藏期间甘蓝细菌菌落总数、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含量、色差值的变化,确定最佳杀菌工艺为使用1.0 mg/L臭氧水处理10 min;将此最佳臭氧杀菌工艺处理后的甘蓝与使用100 ppm次氯酸钠溶液处理后的甘蓝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这两种消毒剂具有同等杀菌效果,但是使用后者进行杀菌处理将使甘蓝品质下降更快;4.以失重率和硬度为响应值,离心转速、离心时间、离心物料质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了Box-Behnken试验,得出最佳离心脱水工艺参数为离心转速为1000 r/min,离心时间为80 s,离心物料质量与容器体积比为1:1,在此优化工艺下,鲜切甘蓝失重率为8.12%,硬度为937.3 g;5.结合优化后的工艺在4℃、25℃和37℃下进行了货架期加速实验,得出鲜切甘蓝在冷链期间以褐变度和细菌菌落总数为变量的阿伦尼乌斯方程;在3℃和5℃下对鲜切甘蓝进行了细菌菌落总数动力学模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贮藏温度为3℃和5℃时预测货架期分别为13.58 d和13.50 d,实际货架期为14 d,相对误差值分别为3.10%和3.70%,预测模型可靠;6.依据优化过后的工艺完成了年产一千万盒鲜切甘蓝工厂的初步设计,包括选址、总平面布置、车间布置、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管道设计、经济核算和安全环保等内容,根据生产方案绘制了总平面布置图、生产车间布置图和管路图等。

杨冲[7](2019)在《空心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空心菜(Ipomoea equatica)又名藤藤菜、蕹菜、通心菜、无心菜等,旋花科、番薯属,是一年或多年蔓性草本植物,生长季节为夏秋两季,分布于亚热带地区。空心菜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凉血的功效。空心菜叶片较薄,叶片面积较大,含水量较高,采后流通、销售过程中,品质极易下降,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品质降低主要表现在叶片失水萎蔫,维生素、叶绿素等含量下降等。因此寻找适宜的贮藏保鲜措施,可以延长空心菜的货架期,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生鲜商超运营要求。本研究首先分析并确定了空心菜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不同清洗方式、真空预冷处理、不同气调包装方式以及外源褪黑素处理对空心菜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如下:1.以空心菜为对象,采用感官评价、维生素C、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水分迁移等为指标研究不同贮藏温度(0,5,10,15℃)对空心菜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0℃贮藏,空心菜易发生冷害,15℃贮藏,空心菜衰老加快,均不利于贮藏。5,10℃贮藏,空心菜的感官品质、叶绿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品质指标维持相对较好,贮藏8 d,上述指标均保持较好。且空心菜在5℃贮藏后期(第10d后)也会发生一定的冷害,品质下降较快,在10℃贮藏,对空心菜多数品质指标(除了菌落总数)的维持基本均优于在5℃贮藏的,货架期达到4 d。2.以空心菜为对象,研究不同清洗方式(次氯酸钠溶液:有效率浓度为100mg/L、臭氧水:活性氧浓度1.8 mg/L、超声波清洗:40 HZ,0.33 W/cm2)对空心菜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三种清洗处理均有利于保持空心菜的感官品质,维持较低的菌落总数水平,延缓叶绿素、维生素C等含量降低,其中活性氧浓度1.8 mg/L臭氧水清洗保鲜效果最好,相比自来水处理组,货架期从6 d延长至9 d,货架期延长了3 d。3.以空心菜为对象,研究真空预冷处理对采后空心菜贮藏(10℃)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预冷处理(真空度1000 Pa,每次加料量约为2 kg,喷水量为物料量的3%)可在4.5 min内快速除去空心菜采后携带的田间热量,使叶片温度从28.3℃迅速降低至10℃;并通过相关指标测定可知,真空预冷处理有利于维持空心菜在冷藏期间的感官品质,延缓重量损失、水分迁移速率、叶绿素含量降低、维生素C含量降低,并能抑制丙二醛积累等,与未经预冷直接冷藏的样品相比,货架期从8 d延长至10 d,货架期延长了2 d。表明真空预冷能够有效地维持空心菜采后贮藏品质。4.以空心菜为对象,研究采后经1.8 mg/L臭氧水清洗过的空心菜净菜通过不同的气调包装方式,在10℃条件下的冷藏保鲜效果,为提升空心菜商超商品化销售提供技术方案。研究表明:空气包装、低氧(5%O2、10%15%CO2、80%85%N2)气调包装,均不利于采后空心菜净菜保鲜,而适宜的气调包装(10%O2、5%10%CO2、80%85%N2),特别是(10%O2+10%CO2+80%N2)的气调包装工艺最适合空心菜净菜的采后贮藏,可以有效地保持空心菜感官品质,维持叶绿素、维生素C的含量,延缓水分迁移,抑制丙二醛积累,延缓组织氧化衰老,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延缓腐败,较对照组空气包装相比,货架期从5 d延长至7 d,货架期延长了2 d。5.以空心菜为对象,研究采后经不同浓度(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外源褪黑素的水溶液浸泡10 min后对空心菜采后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这三种浓度的褪黑素溶液处理过得空心菜有利于保持空心菜的感官品质、延缓叶绿素、维生素C等降解,抑制丙二醛积累,提高样品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样品衰老,其中100μmol/L外源褪黑素处理效果最佳,相较自来水对照组,样品货架期从8 d延长至10 d,货架期延长了2 d。

徐灿[8](2019)在《水培生菜自动包装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指出设施园艺的开展能够解决食物短缺、食品安全、果蔬季节性和地域性等难题。而生菜作为当下设施园艺种植最广的蔬菜品种,通过突破传统无土栽培的技术限制,采用新型水培方式栽培生菜的设施园艺生菜培育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与提升的源动力。由于水培生菜含水量高,质嫩易受损,且易受微生物影响而腐烂,表面特征受损对其商业价值影响较大。因此,合理的包装可使水培生菜在运输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表面特征,并能够减少搬运过程中因水培生菜互相接触、摩擦、挤压而产生的机械损伤。但目前水培生菜在包装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水培生菜在收获后存在“不包装或人工包装”的现象,传统的人工包装方法存在劳动成本过高,耗时费力,效率低下,工作枯燥乏味且包装质量不易保证等缺陷。因此,为了解决水培生菜货架期短,易损伤等问题,本文以水培生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包装盒包装方案,并研制了水培生菜自动包装装置,以下为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1)研究生菜挤压特性与保鲜薄膜力学特性。利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以水培奶油生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菜压缩率与生菜损伤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分析得知水培生菜的极限压缩率为45%,此试验结果为包装盒的尺寸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保鲜薄膜具有较大的弹性,对薄膜冷切影响较大,所以使用电子万能试验仪进行了保鲜薄膜拉取与拉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保鲜薄膜拉取时的拉取力在2.199 N附近震荡,通过线性回归得到保鲜薄膜的弹性模量为56 MPa,弹性极限为7.27 MPa,抗拉强度为24.86 MPa,为水培生菜自动包装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2)确定自动包装装置的总体方案。为了实现水培生菜的输送、保鲜薄膜包裹、保鲜薄膜切割以及封口等功能,达到包装效率大于30 s/棵,货架期大于3天以及损伤程度低于5%的性能要求,分别提出了浅盘包装方案与包装盒包装方案,考虑到水培生菜的无损包装,最终选择了包装盒包装方案。自动包装装置由输送带机构、拉膜机构、切膜机构和封膜机构组成,对包装盒包装方案的拉膜机构、切膜机构和封膜机构进行了方案对比与分析,最后分别选择了楔形辊筒拉膜机构方案、分离式切膜机构方案以及圆盘毛刷封膜方案。最终确定了水培生菜自动包装装置的总体方案,并确定了总体方案的工作流程。(3)设计包装装置关键部件与控制系统。包装盒是水培生菜无损包装的关键,首先根据赫兹接触理论,确定了包装盒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再根据生菜压缩率与生菜损伤之间的关系、生菜展开度的范围以及生菜的高度确定了包装盒为上底内径为215mm,下底内径为190 mm,高为220 mm的圆台形包装盒,并对包装盒进行了强度校核。分别对拉膜机构的楔形辊筒和压膜辊筒,切膜机构的纵向与横向切割机构,封膜机构进行了设计与选型。根据水培生菜自动包装装置的总体方案,确定控制系统的核心为单片机,控制系统还包括2个光电开关、1个霍尔传感器、2个步进电机及驱动器、3个继电器。根据包装装置的工作流程以及控制系统组成,设计了控制系统流程图与电路原理图,并基于C语言编写了控制程序。(4)试制自动包装装置样机并进行验证试验。根据水培生菜自动包装装置的总体方案以及机构与控制系统设计,对样机进行了试制与调试。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确定了纵向切刀角度为30°,拉膜速度为300 mm/min,横向切膜速度为500 mm/min为最优切膜参数组合,验证试验得该参数组合下的切膜成功率为98.6%。对样机进行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包装装置样机的效率为18.6 s/棵,包装成功率为92%;试验样机包装后生菜的15天后失重率为1.8%;试验样机包装后的水培生菜经运输后,平均损伤程度0.094%。

贾茹羽[9](2019)在《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保鲜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姜是具备保健功效的调味蔬菜之一。鲜切生姜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需求量大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生姜经过切割后,很容易褐变和软化,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鲜切生姜保鲜体系以满足产业需求。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品种和切割方式对鲜切生姜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处理方式,进而研究了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保鲜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鲜切生姜在0℃贮藏条件下的品质最佳,其次为5℃、10℃和15℃。低温可有效维持鲜切生姜的色泽,减缓失水变软程度,延长货架期。2.莱芜小姜在贮藏期间感官品质最佳,失重率最低,硬度最高,货架期最长。与安丘大姜和安丘小姜相比,莱芜小姜更适合鲜切处理。3.姜条在贮藏期内显现出较好的感官品质、保水性和硬度,其次为姜丁、姜块和姜片。切条处理更适于鲜切生姜的贮藏。4.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0,0.05,0.1和0.15 mol/L)浸渍姜条,用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聚乙烯复合聚脂(PE+PET)四种不同材料进行包装。结果表明,NaCl溶液的最佳浓度为0.05 mol/L,最适包装材料为PP(厚度为0.05 mm)。5.与对照相比,0.05 mol/L NaCl结合PP包装袋可显着(P<0.05)维持鲜切生姜的色泽和功能成分(姜辣素,姜黄酮),抑制PPO、POD和PAL活性及总酚含量的积累,减轻失水和软化程度并降低了LOX、纤维素酶活及MDA含量。6.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鲜切生姜的超微结构,发现0.05 mol/L NaCl结合PP包装袋可以维持鲜切生姜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细胞质的渗漏。以上结果说明,0.05 mol/L NaCl结合PP袋包装袋是保持鲜切生姜品质的有效技术。

于筠[10](2019)在《鲜切紫甘薯褐变控制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鲜切产品具有取用便利、清洁卫生、食用安全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重视。紫甘薯因其营养成分和功效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因此鲜切紫甘薯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紫甘薯切分后产生的褐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制约着鲜切紫甘薯的市场。本论文以新鲜紫甘薯作为原料,通过对失重率、硬度、色差、褐变度、酶活性、总酚、营养成分(可溶性蛋白质、花色苷)含量的的测定,探讨鲜切紫甘薯的褐变进程,得到一种经济、安全、效果好的复合保鲜剂。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比色法测定鲜切紫甘薯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紫甘薯经切分后,PPO活性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POD活性出现迅速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利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总酚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切紫甘薯的褐变主要是通过PPO和POD催化酚类物质所引起。通过HPLC法测定鲜切紫甘薯中酚类物质主要包括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三种,以绿原酸的含量为主。4℃能够有效的抑制鲜切紫甘薯中PPO和POD的活性,从而起到抑制褐变的效果。(2)真空包装能有效降低鲜切紫甘薯失重率,储藏到第12天时失重率仅为0.450%;保持紫甘薯原有的硬度和色泽,第12天时色差增长率为22.02%;抑制褐变度的上升以及PPO、POD的活性,同时降低紫甘薯营养成分含量的损失。(3)确定了鲜切紫甘薯热处理的最佳处理时间为5min,最佳处理温度为60℃,热处理能够很好的保持紫甘薯的质量和硬度,抑制PPO和POD的活性,但不利于可溶性蛋白质和花色苷含量的保持。(4)确定了护色剂的最佳处理时间为15min,L-半胱氨酸(L-cys)最佳处理浓度为0.2%,柠檬酸(CA)最佳处理浓度为0.3%,抗坏血酸(AA)最佳处理浓度为0.35%。通过对护色剂的正交试验,得到鲜切紫甘薯的最佳护色剂配比为0.25%柠檬酸+0.05%L-半胱氨酸+0.35%抗坏血酸,褐变度抑制率达到75%。护色剂处理均能维持鲜切紫甘薯原有的色泽,同时延缓了营养物质含量的下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丙二醛(MDA)含量及PPO和POD的活性,延缓鲜切紫甘薯的褐变程度,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二、贮藏温度与包装方式对切割生菜品质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贮藏温度与包装方式对切割生菜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预冷工艺参数对蔬菜预冷速率及其冷链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我国蔬菜产业现状
    2 国内外预冷技术现状
        2.1 产地预冷的重要性
        2.2 预冷工艺参数的研究进展
    3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3.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3.2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内外包装对青椒预冷速率及其冷链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内外包装对青椒预冷速率的影响
        2.2 不同内外包装对青椒呼吸强度的影响
        2.3 不同内外包装对青椒感官评价和失重率的影响
        2.4 不同内外包装对青椒硬度和TSS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内外包装对青椒VC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6 不同内外包装对青椒总酚和MDA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第三章 初始品温对西兰花预冷速率及其冷链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初始品温对西兰花预冷速率的影响
        2.2 不同初始品温对西兰花呼吸强度的影响
        2.3 不同初始品温对西兰花感官评价和失重率的影响
        2.4 不同初始品温对西兰花VC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初始品温对西兰花总酚和MDA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第四章 延迟冷却对结球生菜预冷速率及其冷链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延迟过程中环境温度和结球生菜品温变化
        2.2 延迟冷却对结球生菜预冷速率的影响
        2.3 延迟冷却对结球生菜呼吸强度的影响
        2.4 延迟冷却对结球生菜感官评价和失重率的影响
        2.5 延迟冷却对结球生菜TSS和VC含量的影响
        2.6 延迟冷却对结球生菜叶绿素和总酚含量的影响
        2.7 延迟冷却对结球生菜MDA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第五章 果实规格对番茄预冷速率及其冷链品质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规格对番茄预冷速率的影响
        2.2 不同规格对番茄呼吸强度的影响
        2.3 不同规格对番茄感官评价和失重率的影响
        2.4 不同规格对番茄TSS和VC含量的影响
        2.5 不同规格对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2.6 不同规格对番茄总酚和MDA含量的影响
    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生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保鲜技术
    1.1 保鲜包装技术
    1.2 光控保鲜技术
    1.3 低温保鲜技术
    1.4 控压保鲜技术
    1.5 热处理保鲜技术
2 化学保鲜技术
    2.1 清洗剂清洗
    2.2 化学保鲜剂处理
3 展望

(3)超声波/涂膜联合气调处理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品质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鲜切果蔬生理及品质变化
        1.1.1 生理变化
        1.1.2 营养成分变化
        1.1.3 微生物变化
    1.2 鲜切果蔬货架期延长的新型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2.1 货架期延长的物理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2.2 货架期延长的化学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2.3 货架期延长的生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 超声波与新型涂膜材料在果蔬货架期延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3.1 超声波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3.2 ε-聚赖氨酸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3.3 碳量子点/壳聚糖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4 气调包装在果蔬货架期延长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4.1 普通气调包装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4.2 激光微孔气调包装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声波联合普通气调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试验材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样品处理
        2.3.2 不同气体配比优化试验
        2.3.3 指标测定
        2.3.4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气体配比优化结果
        2.4.2 超声波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品质、生理、微生物与货架期的影响
        2.4.3 超声波联合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品质、生理、微生物与货架期的影响
        2.4.4 超声波联合气调对鲜切蔬菜冷藏作用机理探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试验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样品处理
        3.3.2 试验设计
        3.3.3 指标测定
        3.3.4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ε-聚赖氨酸处理对鲜切生菜微生物的影响
        3.4.2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微生物的影响
        3.4.3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失重率和色泽的影响
        3.4.4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PPO和 POD活性的影响
        3.4.5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总酚含量和呼吸强度的影响
        3.4.6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抗坏血酸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4.7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水分状态的影响
        3.4.8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货架期的影响
        3.4.9 超声波与ε-聚赖氨酸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作用机理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保鲜效果及机理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碳量子点制备
        4.3.2 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制备
        4.3.3 样品处理
        4.3.4 指标测定
        4.3.5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碳量子点的表征
        4.4.2 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抑菌性
        4.4.3 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微生物的影响
        4.4.4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生菜冷藏品质、生理、微生物与货架期的影响
        4.4.5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品质、生理、微生物与货架期的影响
        4.4.6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气调对鲜切蔬菜冷藏作用机理探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激光微孔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保鲜效果及机理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设备
        5.2.1 试验材料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和设备
    5.3 试验方法
        5.3.1 激光机加工微孔包装袋
        5.3.2 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溶液
        5.3.3 样品处理
        5.3.4 指标测定
        5.3.5 统计分析
    5.4 结果与分析
        5.4.1 气体成分变化
        5.4.2 失重率的变化
        5.4.3 硬度的变化
        5.4.4 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
        5.4.5 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5.4.6 风味的变化
        5.4.7 水分状态的变化
        5.4.8 超声波与碳量子点/壳聚糖涂膜联合激光微孔气调对鲜切黄瓜冷藏作用机理探讨
    5.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清单

(4)富氢水结合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营养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上海青简介
    1.2 上海青采后营养品质的变化
    1.3 叶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3.1 物理保鲜技术
        1.3.2 化学保鲜技术
        1.3.3 生物保鲜技术
    1.4 富氢水(HRW)简介
    1.5 真空预冷简介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货架期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处理
        2.1.4 指标测定方法
        2.1.5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外观品质的影响
        2.2.2 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色差的影响
        2.2.3 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4 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MDA含量的影响
        2.2.5 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的影响
        2.2.6 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叶酸含量的影响
        2.2.7 贮藏温度对采后上海青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RW对采后上海青叶绿素代谢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处理
        3.1.4 指标测定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HRW对采后上海青外观品质的影响
        3.2.2 HRW对采后上海青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HRW对采后上海青叶绿素降解酶活性的影响
        3.2.4 HRW对采后上海青叶绿素降解代谢产物的影响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RW结合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抗氧化性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处理
        4.1.4 指标测定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营养品质的影响
        4.2.2 HRW结合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外观品质的影响
        4.2.3 HRW结合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叶绿素和MDA含量的影响
        4.2.4 HRW结合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抗氧化成分含量的影响
        4.2.5 HRW结合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2.6 HRW结合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5)电解水处理对即食沙拉生理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即食沙拉
    1.2 清洗技术
        1.2.1 物理清洗技术
        1.2.2 化学清洗技术
    1.3 食品货架期
        1.3.1 食品货架期的定义
        1.3.2 影响货架期的因素
        1.3.3 货架期预测模型的研究
    1.4 高通量测序技术
        1.4.1 高通量测序技术定义
        1.4.2 测序技术的发展进程
        1.4.3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1.4.4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4.5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1.5 展望
    1.6 立论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立论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浓度电解水清洗对即食沙拉生理品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2.2.2 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2.2.3 对VC含量的影响
        2.2.4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5 对失重率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后即食沙拉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贮藏温度对菌落总数的影响
        3.2.2 不同贮藏温度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3.2.3 不同贮藏温度对VC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贮藏温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贮藏温度对失重率的影响
        3.2.6 动力学分析
        3.2.7 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3.2.8 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通量测序分析即食沙拉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4.2.2 VENN图生物信息分析
        4.2.3 细菌群落的组成分析
        4.2.4 细菌群落的热聚类图分析
        4.2.5 细菌群落的主成分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不同浓度电解水清洗对即食沙拉品质的影响
        5.1.2 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后即食沙拉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5.1.3 高通量测序分析即食沙拉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鲜切甘蓝生产工艺优化及年产一千万盒鲜切甘蓝工厂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甘蓝概述
    1.2 鲜切果蔬保鲜研究进展
    1.3 鲜切甘蓝行业加工进展
    1.4 鲜切甘蓝工厂设计简介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创新性
2 前处理对鲜切甘蓝品质变化的影响及工艺优化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响应面法优化鲜切甘蓝热处理工艺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3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3.4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臭氧杀菌处理对鲜切甘蓝品质影响及工艺优化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3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响应面法优化鲜切甘蓝离心脱水工艺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鲜切甘蓝冷链货架期预测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3 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
    6.4 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年产一千万盒鲜切甘蓝工厂设计
    7.1 产品方案和工艺流程
    7.2 工艺技术方案
    7.3 原辅料、燃料及公用系统的供应
    7.4 建设地点及总平面设计
    7.5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
    7.6 管路设计与布置
    7.7 辅助设施设计
    7.8 安全卫生及防火要求
    7.9 环境保护与节能
    7.10 综合经济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附图1 全厂总平面图
附图2 生产车间平面布置图
附图3 洁净区平面图
附图4 生产车间给排水平面布置图
附图5 纯水管道平面布置图
附图6 空调系统流程图
附图7 排水管道系统图
附图8 给水管道系统图
附图9 办公楼平面布置图(1层)
附图10 办公楼平面布置图(2层)
附图11 办公楼平面布置图(3层)
附图12 办公楼平面布置图(4层)
附图13 办公楼给排水平面布置图(1层)
附图14 办公楼给排水平面布置图(3层)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7)空心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物理保鲜技术
        1.1.1 采后预冷保鲜
        1.1.2 低温(加湿)保鲜
        1.1.3 气调保鲜
        1.1.4 LED照射保鲜
    1.2 化学保鲜技术
        1.2.1 酸性电解水杀菌保鲜
        1.2.2 H2S处理保鲜
        1.2.3 臭氧处理保鲜
    1.3 生物保鲜技术
    1.4 立论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论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贮藏温度对空心菜保鲜效果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空心菜感官品质的变化
        2.2.2 空心菜失重率的变化
        2.2.3 空心菜叶片中水分的迁移变化
        2.2.4 空心菜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2.2.5 空心菜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2.2.6 空心菜叶片色泽的变化
        2.2.7 空心菜菌落总数的变化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洗方式对空心菜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空心菜感官品质的变化
        3.2.2 对空心菜菌落总数变化的影响
        3.2.3 空心菜叶片中水分的迁移变化
        3.2.4 空心菜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3.2.5 空心菜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3.2.6 空心菜丙二醛含量的变化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真空预冷对空心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预冷工艺过程研究及分析
        4.2.2 空心菜感官品质的变化
        4.2.3 空心菜失重率的变化
        4.2.4 空心菜叶片中水分的迁移变化
        4.2.5 空心菜叶片色泽的变化
        4.2.6 空心菜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4.2.7 空心菜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4.2.8 空心菜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气调包装对空心菜净菜冷藏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仪器与设备
        5.1.3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空心菜净菜感官品质的变化
        5.2.2 空心菜净菜叶片色泽的变化
        5.2.3 空心菜净菜叶片中水分的迁移变化
        5.2.4 空心菜净菜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5.2.5 空心菜净菜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5.2.6 空心菜净菜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5.2.7 空心菜净菜菌落总数的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源褪黑素对空心菜采后贮藏品质及衰老代谢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仪器与设备
        6.1.3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空心菜感官品质的变化
        6.2.2 空心菜叶片的色泽变化
        6.2.3 空心菜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6.2.4 空心菜净菜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6.2.5 空心菜净菜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6.2.6 空心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变化
        6.2.7 空心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6.2.8 空心菜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贮藏温度对空心菜保鲜效果的研究
        7.1.2 清洗方式对空心菜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7.1.3 真空预冷对空心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7.1.4 气调包装对空心菜净菜冷藏品质的影响
        7.1.5 外源褪黑素对空心菜采后贮藏品质及衰老代谢的影响
        7.1.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8)水培生菜自动包装装置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果蔬保鲜方法研究
        1.2.2 蔬菜包装机械研究
        1.2.3 薄膜包装材料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菜挤压特性与保鲜薄膜力学特性研究
    2.1 水培生菜挤压特性研究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2 试验方法
        2.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 保鲜薄膜拉取力学特性研究
        2.2.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2.2 试验方法
        2.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3 保鲜薄膜拉伸力学特性研究
        2.3.1 试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3.2 试验方法
        2.3.3 结果与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动包装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3.1 自动包装装置的功能与性能要求
    3.2 浅盘包装方案
    3.3 包装盒包装方案
        3.3.1 拉膜机构
        3.3.2 切膜机构
        3.3.3 封膜机构
    3.4 总体方案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键部件与控制系统设计
    4.1 包装盒设计与静力学分析
        4.1.1 包装盒形状设计
        4.1.2 包装盒尺寸设计
        4.1.3 包装盒静力学分析
    4.2 拉膜机构设计
        4.2.1 楔形辊筒设计
        4.2.2 压膜辊筒设计
        4.2.3 拉膜机构整体设计
    4.3 切膜机构设计
        4.3.1 横向切割机构设计
        4.3.2 纵向切割机构设计
        4.3.3 切膜机构整体设计
    4.4 封膜机构设计
    4.5 气动回路设计
    4.6 控制系统
        4.6.1 控制系统总体功能
        4.6.2 硬件选型
        4.6.3 电气控制原理图与控制流程图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样机试制与试验
    5.1 包装装置试验试制及调试
        5.1.1 样机试制
        5.1.2 包装装置样机调试
    5.2 切膜机构参数优化试验
        5.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3 验证试验
        5.3.1 切膜成功率
        5.3.2 包装成功率
        5.3.3 包装效率
        5.3.4 保鲜性能
        5.3.5 运输损伤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个人简历

(9)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保鲜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生姜
        1.1.1 化学成分
        1.1.2 功效与作用
    1.2 鲜切果蔬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鲜切果蔬存在的问题
    1.3 鲜切生姜的主要品质问题
        1.3.1 褐变
        1.3.2 软化
    1.4 鲜切生姜保鲜技术研究
        1.4.1 物理方法
        1.4.2 化学方法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试剂
    2.3 主要仪器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生姜处理方法
        2.4.2 感官评价设计
    2.5 测定指标
        2.5.1 色度测定
        2.5.2 失重率测定
        2.5.3 硬度测定
        2.5.4 PPO活性测定
        2.5.5 POD活性测定
        2.5.6 PAL活性测定
        2.5.7 总酚含量测定
        2.5.8 MDA含量测定
        2.5.9 LOX活性测定
        2.5.10 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2.5.11 姜辣素含量测定
        2.5.12 生姜黄酮含量测定
        2.5.13 生姜蛋白含量测定
        2.5.14 超微结构观察
    2.6 数据统计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对鲜切生姜贮藏品质的影响
        3.1.1 温度对鲜切生姜色度的影响
        3.1.2 温度对鲜切生姜失重率的影响
        3.1.3 温度对鲜切生姜硬度的影响
    3.2 品种对鲜切生姜贮藏品质的影响
        3.2.1 品种对鲜切生姜色度的影响
        3.2.2 品种对鲜切生姜失重率的影响
        3.2.3 品种对鲜切生姜硬度的影响
    3.3 切割方式对鲜切生姜贮藏品质的影响
        3.3.1 切割方式对鲜切生姜色度的影响
        3.3.2 切割方式对鲜切生姜失重率的影响
        3.3.3 切割方式对鲜切生姜硬度的影响
    3.4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贮藏品质的影响
        3.4.1 氯化钠溶液浓度的筛选
        3.4.2 包装材料的筛选
        3.4.3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色度的影响
        3.4.4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失重率的影响
        3.4.5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硬度的影响
        3.4.6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PPO活性的影响
        3.4.7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POD活性的影响
        3.4.8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PAL活性的影响
        3.4.9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总酚含量的影响
        3.4.10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MDA含量的影响
        3.4.11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LOX活性的影响
        3.4.12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3.4.13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姜辣素含量的影响
        3.4.14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黄酮含量的影响
        3.4.15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超微结构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氯化钠浓度和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品质的影响
    4.2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褐变的影响
    4.3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
    4.4 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功能成分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10)鲜切紫甘薯褐变控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紫甘薯的研究概况
        1.1.1 紫甘薯简介
        1.1.2 紫甘薯资源利用与展望
    1.2 鲜切果蔬的质量属性
        1.2.1 颜色和外观
        1.2.2 风味
        1.2.3 质地
        1.2.4 营养成分
        1.2.5 方便性
    1.3 影响鲜切产品质量的因素
        1.3.1 产品类别与成熟度
        1.3.2 切分操作
        1.3.3 储存温度
    1.4 鲜切产品的褐变及控制技术
        1.4.1 褐变机理
        1.4.2 酶促褐变的条件
        1.4.3 国内外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1.4.4 鲜切紫甘薯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原料
        2.1.2 试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前处理方法
        2.2.2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的影响
        2.2.3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的影响
        2.2.4 热烫处理对鲜切紫甘薯褐变的影响
        2.2.5 不同护色剂处理对鲜切紫甘薯褐变的影响
        2.2.6 测定指标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的影响
        3.1.1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失重率变化的影响
        3.1.2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硬度的影响
        3.1.3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褐变度的影响
        3.1.4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色差变化的影响
        3.1.5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水分含量的影响
        3.1.6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POD活性的影响
        3.1.7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PPO活性的影响
        3.1.8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1.9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1.10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总酚变化的影响
        3.1.11 包装方式对鲜切紫甘薯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3.2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的影响
        3.2.1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失重率的影响
        3.2.2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硬度的影响
        3.2.3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色差的影响
        3.2.4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褐变度的影响
        3.2.5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水分含量的影响
        3.2.6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POD活性的影响
        3.2.7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PPO活性的影响
        3.2.8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MDA含量的影响
        3.2.9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2.10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总酚含量的影响
        3.2.11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花色苷的影响
        3.2.12 储藏温度对鲜切紫甘薯主要酚类物质变化的影响
        3.2.13 相关性分析
    3.3 热处理对鲜切紫甘薯的影响
        3.3.1 不同热处理时间对鲜切紫甘薯的褐变影响
        3.3.2 不同热处理温度对鲜切紫甘薯褐变的影响
    3.4 抑制剂的选择及优化
        3.4.1 护色剂处理时间对鲜切紫甘薯的影响
        3.4.2 不同浓度柠檬酸对鲜切紫甘薯褐变的影响
        3.4.3 不同浓度L-半胱氨酸对鲜切紫甘薯褐变的影响
        3.4.4 不同浓度抗坏血酸对鲜切紫甘薯褐变的影响
        3.4.5 正交试验优化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创新点
    4.3 论文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四、贮藏温度与包装方式对切割生菜品质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冷工艺参数对蔬菜预冷速率及其冷链品质的影响[D]. 卢裕亿. 上海海洋大学, 2021
  • [2]生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现状[J]. 张桂君,周茜,王清,高丽朴,李大勇,左进华. 保鲜与加工, 2021(01)
  • [3]超声波/涂膜联合气调处理对鲜切生菜和黄瓜冷藏品质及其机理研究[D]. 范凯. 江南大学, 2020(03)
  • [4]富氢水结合真空预冷对采后上海青营养品质的影响[D]. 安容慧.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5]电解水处理对即食沙拉生理品质的影响及货架期研究[D]. 徐双双.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6]鲜切甘蓝生产工艺优化及年产一千万盒鲜切甘蓝工厂设计[D]. 肖潇. 暨南大学, 2020(07)
  • [7]空心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D]. 杨冲.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8]水培生菜自动包装装置的设计与研究[D]. 徐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9]氯化钠结合包装材料对鲜切生姜保鲜效果的研究[D]. 贾茹羽.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10]鲜切紫甘薯褐变控制技术的研究[D]. 于筠.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贮藏温度和包装方式对切好的生菜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