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伟等待《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发表

卜伟等待《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发表

一、卜卫等着《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出版(论文文献综述)

曹海苓[1](2020)在《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由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养老服务保障需求大幅增长,供需矛盾日益突显,给政府老年服务行业治理带来了严峻考验。在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政府经济上不堪重负的双重压力下,社会化养老成为我国缓解养老负担压力的现实出路。作为一种现代养老方式,社会化养老是指在遵循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相结合原则下,通过社会途径,由包括政府、家庭、市场、社区等在内的多元服务主体为满足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共担养老服务职能的养老方式。从提供主体视角讲,社会化养老强调养老资源由传统的家庭、政府的一元或二元向包括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在内的多元主体的转化。从社会化养老的客体角度讲,社会化养老面向社会全体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实现了服务对象的普遍化。同时,社会化养老更加强调政府主导作用、市场决定作用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主体专业化服务特征的有机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完善我国老年福利制度,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亦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与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建设应被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养老作为关系国家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一方面,其解决得程度如何与执政党的执政成效息息相关,决定民心向背,政府作为执政党意志的集中体现者,应当发挥其在养老服务中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从政府的本质来讲,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握者和公共资源的控制者,促使公共利益的实现是其重要的施政目标。养老作为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基础性、现实性的民生问题,直接关乎公共利益,保障与改善民生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基本领域,是衡量现代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与能力的重要尺度。自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构想以来,养老服务在各个阶段都显露出政府参与的痕迹,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客观上保障了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然而,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供给缺乏、社会组织扶持培育力度不够、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市场化运行中监管缺失等缺陷与不足,这说明政府在干预养老服务过程中依然未能找准自身的定位,未能真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发挥其职能。由于养老服务兼具政府保障特征和社会公益福利性质,适应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需要,培育和扶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建设与发展,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治理能力已是转换政府职能的当务之急。本文从政治学视角出发,立足社会化养老服务领域,借鉴政府职能、准市场、协同治理等理论的精髓和分析框架,以社会化养老为研究背景,以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以政府职能的履行与发挥为主体框架,以政府职能的完善为研究主线,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历史回溯、实践形态、域外经验借鉴、具体完善路径为叙事脉络,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充分发挥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建议。从政府职能角度开展社会化养老服务研究,系统探讨和分析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理论依据及行动策略,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的内容、边界、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以推动政府在养老服务中承担适度、有效职责。这对于拓展社会化养老服务讨论的政治学理论空间,巩固和维护我国政治和谐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1.构建了政府养老服务职能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据政府职能理论,从政府管理过程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化养老服务对政府职能的现实需求,将政府职能界定为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监督职能等四个要素,厘清了各要素的功能,为我国政府职能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设计了针对负责养老服务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参与养老服务社会力量的调查与访谈,在系统分析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工具价值。2.先行研究中存在重客体研究、轻主体研究的现象,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关键主体——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其他核心主体联动作用的研究视角关注较少。社会化养老服务是多元主体共同行动的过程,主体间关系结构复杂,行动逻辑不尽统一。处于社会化养老服务基础与核心地位的政府如何在多元主体的互动过程中抽离出不同主体的行动逻辑,进行资源整合与动员,以实现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是本文研究的亮点之一。3.研究结论的创新。本文提炼出了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研究的新的结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决策过程是政府行政的核心,政府决策是否科学与公正是决定社会化养老服务能否健康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2)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现状表明,任何单一供给主体独立提供养老服务都存在供给困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需要整合多方力量重构中国养老社会化服务中的政社关系,建立供给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强强联合”。(3)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我国政府在行使其职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缺位与越位问题,说明政府未能准确定位自身作用的边界与范围。因此,本文提出,要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政府治理体制改革。

郭景川[2](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认为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高风华,叶继元,郑德俊[3](2012)在《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质量指数评价模型——以法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应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质量为导向。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成果的外显形式、成果的内在价值和成果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建立。考虑到社会科学评价的特点,可以通过模糊评价方法建立质量指数评价模型,针对各具体成果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综合集成,得到其质量指数。基于法学类基础成果质量评价实证表明成果质量指数评价模型较为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

天津市社科联[4](2010)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创新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战略的高度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

李元雄[5](2007)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体系本身也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是成果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建立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其趋于科学化,做到既公正又合理,对于发展提高科研水平,发现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管理现代化,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管理和评价不断完善,但其中还是存在着不适应不利于学术创新和学科发展的方面。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劳动,有其特殊性,更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通过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调查方法的应用,采用德尔斐专家咨询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并对传统德尔斐法改进确定指标权重,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得出一套完整指标体系。

余三定[6](2004)在《当代学术史着作评述》文中提出当代学术史着作是指以“当代学术史”为研究对象的着作。主要包括下列 4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当代学术史的宏观研究 ;关于几个主要学科学术史的研究 ;“学案体”的当代学术史研究 ;关于当代学术方法的研究

陈力丹[7](2003)在《谈谈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标准》文中认为

工时[8](2003)在《卜卫等着《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出版》文中研究表明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卜卫、周海宏、刘晓红撰着的《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该书由社会科学成果评估的文献分析、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成果评估的比较、社会科学成果评估的基本理论问题、评估方法设计、指标体系的概念和方法、评估指标体系的论证与检验、分数合成、评估主体检验、评估结果研究、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评估研究小结等11个部分组成。 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于1994年向全院招标,作者

张继军[9](2017)在《社区治理起来 ——对“开放空间会议+”及其实践的理解》文中提出近年来,社会工作技术与方法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社区治理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即借助专业社工技术与方法引导社区主体治理社区问题、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发挥社区各主体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满足差异化与多元化利益诉求,构建中国和谐社区。也就是说,治理需要技术,更需要治理机制。同样,社区治理需要技术,居民自治及协商民主也需要技术和机制。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社区治理也需要支点,开放空间会议就是一种社会技术,“开放空间会议+”是一套社会治理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参与式需求调查技术,让人们自由、独立和平等地表达个人需求,经过归类、打分、签名找到需求群体;团队活动创意技术,让人们独立策划活动,经过小组协商优选最佳方案,确定活动开展次序;公约协商技术,让人们独立表达内容,经过归类、整理和小组协商,全员表决出公约内容;公益积分兑换技术,激活社区参与动力,促使政府开放公共资源;资源连接技术,盘活社区人力资源和社区单位资源,向外链接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参与式评估技术,利益相关主体分别表达、确定评估指标及权重,综合各评估主体指标及权重,并进行评估的过程。同时,“开放空间会议+”也是一套社会治理的系统机制,主要包括:需求表达机制,让居民真实的表达需求,规避虚假需求;问题讨论机制,营造居民自由表达观点的场域和空间,社区主体自主、平等地讨论社区问题;公约协商机制,回归居民主体性,引导居民制定公约、执行公约,培养认同感和归属感:活动策划机制,以需求为导向,社区成员自我策划感兴趣的活动,提升社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动力;事务分流机制,人们自下而上的协商、讨论各主体应该做的事情,开展自下而上治理。资源链接机制,秉承互惠互利机制,资源供给主体与资源需求主体合作、多赢,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评估参与机制,多方主体参与评估,真正的参与式评估而非他人评估,真实反馈评估情况。机制构建不能离开大的体制背景,一个好的机制不仅要将自身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同时还要考虑到它的生态环境。社区研究突破了以往“国家无涉”的传统,国家“元治理”的作用被重新审视,社区治理被置于“国家社会合作”的视野中来。社区治理起来,离不开政府、社工、技术和社会多元要素。尤其是在当下“大政府小社会”格局背景下,政府仍然发挥着重要扶持作用,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成为参与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的重要主体,社工通过技术“武装”和“装备”,掌握了先进社会工作技术与方法,这些要素则构成社区治理可持续运转的要件。社区治理现代化,有社区治理体系现代化和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有社区治理技术和社区治理机制的现代化。为使社区治理运转起来,我们需要研发适合中国社区事实的系统治理技术,亟需构建适合中国社区治理的系统治理机制,以回应当前我国社区治理机制研究不足、功能低效,甚至缺失的问题。“开放空间会议+”是一套社会治理的技术体系,也是一套社会治理的系统机制,它能够发挥众多公共功能,引导人们参与社区治理,培育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培养公民协商民主精神,构建公民社区。“开放空间会议+”及其实践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也带来诸多积极意义:一是理论上探究社区治理新机制,“开放空间会议+”弥补社区治理研究内容和范围。二是实践上提供可复制模板,“开放空间会议+”为社区治理起来提供“利器”和“样板”。三是社区治理现代化,“开放空间会议+”及其实践是社区治理运行机制生成、优化和完善的过程,也是社区治理机制现代化的过程。

田九霞[10](2017)在《价值整合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激烈而尖锐的冲突。如何在新形势下,汇聚和整合多元多样多变价值形成人们广泛认同的价值标准,从而凝聚民众,共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凝神聚力,就成为了本文进行价值整合研究的动因。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价值整合的现实意义。研究价值整合,离不开对价值整合的重要性和现实价值的深刻认识和探讨,这是进行研究的理论前提。当今时代价值分化加剧,价值整合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迫切问题、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重大课题、和谐社会建构的内在要求、党的执政能力的突出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彰显,集中反映了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整体要求。因为价值整合的过程就是维护社会核心价值、凝聚社会共识、化解社会价值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展现。第二部分,探究了价值整合的内涵与本质。研究价值整合,离不开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价值的研究和对价值整合相关概念的厘定和解析。总体而言,我国学术界对价值的的研究是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并且经历了一个由隐到显再到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价值”这一重要理论学术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这些理论学术探讨为本文研究价值整合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学术资源。本研究拟在学术界对“价值”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适时地提出“价值冲突”,逻辑地引出“价值整合”。此部分研究主要包括价值整合的内涵界定研究,价值整合的本质研究,价值整合的特点研究。第三部分,对价值整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研究价值整合,首先需要对当前社会价值分化的状态进行归类,凝练和概括出那些对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结构平衡造成冲击和破坏的对偶价值。价值整合实质上也就是对这些有影响力的价值关系进行协调和平衡,来维护社会整体价值结构的稳定。这部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何看待“普世价值”和核心价值的冲突、主导价值和多元价值的冲突、传统价值和现代价值的冲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虚拟价值和现实价值的冲突,并在理性的基调上来整合其间的冲突,给人们提供形成价值共识的可能空间和准备。第四部分,分析了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研究价值整合,最为根本的是要把握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并以其为指导,来开展价值整合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加速转型本身就与全球化进程相互交织,共同解构了价值结构上的同质化,使我国的社会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迁。再加上当今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生活实践带来的重大改观,无疑又加快了社会价值变迁的速度并促成新的价值形态产生。社会变迁与价值观变迁相生相长、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与主体多元化的既定事实、多种所有制形态与市场作用的经济机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以及文化全球化的开放与碰撞,等等,这些使得中国的社会价值在方向上出现了主导与主流的裂变、在价值期望上呈现理想与现实的错位、在变迁程度上出现急遽与平缓的交织、在价值实践上出现行为与观念的脱节等等。基于此种情况,在进行价值整合时,就需要利益主导规律、价值共生规律、交互作用规律、多样统一规律来进行指导。第五部分,构建了价值整合有效实现的路径。研究价值整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成功实现价值整合,使全社会的精神得到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所可依。而这就需要开拓具体且富有成效的整合路径。处于变迁转型期的社会价值,一方面在局部被解构的同时,另一方面却迫切需要新价值的出现和成功被建构。这一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客观过程。这就需要以主导性引导多样性、整体性融合个体性、先进性提升广泛性、现代性转化传统性的价值整合思路为指导,通过信息沟通、文化交流、观念转变、行为协调、利益调整和制度创新来实现有机整合。从而使相互处于对立状态的价值之间的张力关系得到缓解,相对平衡的支点得以找到。根据上述的研究思路,可以把价值整合研究大体上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其中基础研究涵盖三个论题:价值整合的现实意义研究、价值整合的内涵和本质研究、价值整合的主要内容研究。应用研究涵盖两个论题: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研究、价值整合的有效实施研究。基础研究是前提和准备,是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而应用研究则是基础研究的现实转换和检验依据,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卜卫等着《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出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卜卫等着《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出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选题的背景
        (二)问题的呈现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重点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第一章 政府职能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政府职能
        (二)政府治理
        (三)公共服务
        (四)社会化养老
    二、基本理论的阐释
        (一)政府职能理论
        (二)准市场理论
        (三)协同治理理论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构成
        (一)公共服务视阈下政府的职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一)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全能型政府职能
        (二)改革开放初期政府职能的改变
        (三)深化改革阶段政府职能的转向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特征
        (一)从无限职能到有限职能的转变
        (二)政治职能向社会职能的演进
        (三)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换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演变轨迹
        (一)“单位”制养老服务时期:政府职能的全面干预
        (二)“单位”制向社会化养老服务转换时期:政府职能的收缩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时期:政府职能的回归
第三章 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现状考察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的发挥
        (一)社会化养老政策与法规的制定
        (二)社会化养老资源的初步整合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协同行动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过程的监督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模式的变革
        (一)计划体制时期:政府的全能型、管制型养老服务
        (二)市场体制时期:政府的有限性、服务型养老服务
    三、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履行的失位
        (一)社会化养老服务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的缺乏
        (三)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不够
        (四)社会化养老服务主体协同性不足
        (五)养老服务市场化监管的缺失
第四章 社会化养老服务中发挥政府职能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一、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
        (一)英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美国政府的职能定位
        (三)日本政府的职能定位
    二、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治理模式
        (一)英国的混合主义模式
        (二)美国的自由市场模式
        (三)日本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四)中外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治理模式的比较
    三、域外国家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职能分析的启示
        (一)确立政府主导原则并付诸行动
        (二)实施多元主体的引导性培育
        (三)发挥政府对社会化养老服务全过程的监管
第五章 充分发挥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职能的建议
    一、政府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的动力因素分析
        (一)法治建设的驱动
        (二)人口老龄化的现实挑战
        (三)传统养老制度的历史传承
        (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价值取向
    二、社会化养老服务职能履行中政府的行动逻辑
        (一)以养老服务的社会化需求为逻辑起点
        (二)以建构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关系为逻辑中介
        (三)以实现高质量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为逻辑终点
    三、完善社会化养老服务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行动策略
        (一)优化政府的决策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决策质量
        (二)增强政府的计划职能:提高政府社会化养老服务制度供给能力
        (三)完善政府的组织职能: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中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关系
        (四)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监察制度
        (五)深化政府治理体制的改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表目录
附录二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服务机构主要管理者、创建者访谈提纲
附录三 政府养老服务相关部门负责人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书信往来
        二、学术交流
        三、工作交往
        四、社团活动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选题的背景和目的
    1.2 相关概念
        1.2.1 社会科学成果
        1.2.2 学术和学术评价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文献综述
    2.1 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评价体系
    2.2 评价方法分类
    2.3 社会科学成果的几种评价方法及其简要评述
        2.3.1 行政评议
        2.3.2 同行评议
        2.3.3 计量评价方法
        2.3.4 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2.4 国内外关于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探讨
        2.4.1 关于社会科学成果计量评价的探索
        2.4.2 对现有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的评价
    2.5 小结
第三章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结构
    3.1 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对象
    3.2 评价方法的选择
    3.3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3.4 成果分类
        3.4.1 内容分类
        3.4.2 成果的多重归属问题
    3.5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
        3.5.1 指标体系的概念
        3.5.2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第四章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分解与分数合成方法
    4.1 按内容分类核心指标确定
        4.1.1 学术价值指标的分解假设
        4.1.2 社会价值指标的分解假设
    4.2 评价方法
        4.2.1 指标权重
        4.2.2 影响力的系数计算
        4.2.3 分数合成
第五章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群决策实例
    5.1 德尔斐(Delphi)法
    5.2 专家选择
    5.3 指标调查过程
    5.4 指标权重调查
        5.4.1 研究类成果
        5.4.2 普及类成果
        5.4.3 资料类成果
        5.4.4 影响指标
第六章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在EXCEL表格中的实现
    6.1 系统设计目标
    6.2 系统分析
        6.2.1 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6.2.2 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
        6.2.3 系统数据流图
        6.2.4 系统结构分析
    6.3 系统设计
        6.3.1 系统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块
        6.3.2 界面设计
        6.3.3 文档保护性设计
        6.3.4 输入输出设计
    6.4 系统测试
        6.4.1 测试目标
        6.4.2 测试方法
        6.4.3 本系统的测试
    6.5 系统实施
第七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当代学术史着作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当代学术史的宏观研究
二、关于几个主要学科学术史的研究
    (一) 当代哲学学科发展史研究
    (二) 当代文学学科发展史研究
    (三) 当代某些特殊学科发展史研究
        1、史学。
        2、鲁迅学。
        3、红学。红学是指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特殊学科。
        4、中国文化研究。
三、“学案体”的当代学术史研究
    (一) 学案体着作
    (二) 学者“自述”
四、关于当代学术方法的研究
    (一) 一般学术方法的研究
    (二) 主要学科学术方法的研究
        1、哲学。
        2、文学。
        3、史学。

(7)谈谈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文社会科学与大众文化、自然科学产品的区别
二、科研管理中的若干问题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成果评估体系
    1.不以课题来源评成果。
    2.不考虑媒体的报道和评价。
    3.不承认所谓“核心期刊”。
    4.不以评奖论英雄。
    5.学术同行的引用率暂时无法作为衡量标准。
四、改革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

(9)社区治理起来 ——对“开放空间会议+”及其实践的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 武昌区社区体制改革研究:居民自治的缺失
        (二) 坪山新区社区建设调研:组织居民同样重要
        (三) 海曙区参与式治理调研:技术助力组织参与
        (四) 社会技术的民主实验场:技术的魅力与使命
    二、研究进展
        (一) 社区社会治理机制
        (二) 开放空间会议研究
    三、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
        (二) 案例研究
        (三) 深度访谈
    五、主要概念
        (一) 社会技术
        (二) 开放空间会议
        (三) 开放空间会议+
        (四) 社区治理机制
    六、创新与不足
        (一) 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 论文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循循渐进——我国社区治理的历史发生与发展
    一、我国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发生及关联
        (一) 从统治、管理到治理
        (二) 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
        (三) 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
    二、当前我国社区治理机制困境
        (一) 历史遗留,体制惯性
        (二) 治理技术研究的缺失
        (三) 社会技术转换程度低
        (四) 社区治理机制的困境
    三、我国社区治理机制价值追求及未来走向
        (一) 我国社区治理机制价值追求
        (二) 我国社区治理机制未来走向
第三章 意外惊喜——“开放空间会议+”社会治理系统机制
    一、作为社会技术的开放空间会议
        (一) 开放空间会议是技术
        (二) 开放空间会议是社会技术
        (三) 开放空间会议是软技术
    二、“开放空间会议+”一套社会治理的技术体系
    三、“开放空间会议+”一套社会治理的系统机制
    四、“开放空间会议+”理念、原则与要素
        (一) “开放空间会议+”理念
        (二) “开放空间会议+”原则
        (三) “开放空间会议+”要素
第四章 大刀阔斧——“开放空间会议+”发展及其实践
    一、“开放空间会议+”技术版本的阶段划分
    二、“开放空间会议+”实践研究
        (一) 需求表达机制
        (二) 问题讨论机制
        (三) 公约协商机制
        (四) 活动策划机制
        (五) 事务分流机制
        (六) 资源链接机制
        (七) 评估参与机制
第五章 抽丝剥茧——社区治理可持续之四维合力
    一、项目运行的考察
        (一) 项目制:社区治理的社会化
        (二) 公益创投的项目化运作流程
        (三) 苏州姑苏区居民自治项目化
        (四) 湖北省社区公益项目项目化
    二、社区治理可持续:政府、技术、社工和社会的四维合力
        (一) 社工给力——社工能力专业化
        (二) 技术助力——技术体系科学化
        (三) 政府推力——行政扶持明晰化
        (四) 社会接力——社会参与常态化
第六章 意犹未尽——“开放空间会议+”价值与局限
    一、“开放空间会议+”价值
    二、“开放空间会议+”适用性
参考文献
致谢

(10)价值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1. 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紧迫问题
        2. 核心价值观引领的重大课题
        3. 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
        4. 党的执政能力的突出体现
        5.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彰显
    二、研究现状
        1. 现状概要
        2. 内容解读
        3. 评论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 价值整合研究的思路
        2. 价值整合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价值整合的现实意义
    一、维护社会核心价值的需要
        1. 核心价值维护的普遍现象
        2. 我国社会核心价值维护的迫切需要
    二、凝聚社会共识的需要
        1. 民族凝聚力与价值共识凝聚
        2. 多种经济成分与多元价值整合
        3. 实现民族复兴与正确价值导向
    三、化解社会价值冲突的需要
        1. 利益分化与价值分野
        2. 文化激荡与价值碰撞
        3. 信息爆炸与价值裂变
    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1. 社会矛盾与价值协调
        2. 社会和谐与心理和谐
第二章 价值整合的本质内涵
    一、价值整合的内涵
        1. 价值
        2. 价值冲突
        3. 价值整合
    二、价值整合的本质
        1. 多元化中突出主导
        2. 多样性中实现统一
        3. 多变性中把握方向
    三、价值整合的特点
        1. 导向性
        2. 共享性
        3. 交互性
        4. 协调性
        5. 综合性
        6. 反复性
        7. 发展性
第三章 价值整合的主要内容
    一、“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冲突的整合
        1. “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的冲突
        2. “普世价值”与核心价值的整合
    二、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冲突的整合
        1. 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冲突
        2. 主导价值与多元价值的整合
    三、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冲突的整合
        1.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
        2.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整合
    四、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冲突的整合
        1.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冲突
        2.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
    五、虚拟价值与现实价值冲突的整合
        1. 虚拟价值与现实价值的冲突
        2. 虚拟价值与现实价值的整合
第四章 价值整合的客观规律
    一、利益主导规律
        1. 利益主导价值取向
        2. 利益主导价值关系
        3. 利益主导价值整合
    二、价值共生规律
        1. 价值主体共存互依
        2. 价值生态共同生成
        3. 价值需求共同实现
    三、互动整合规律
        1. 价值观念互动整合
        2. 价值行为互动整合
        3. 价值利益互动整合
    四、多样统一规律
        1. 化解多种价值分歧
        2. 寻求最大价值公约
        3. 达成高度价值共识
第五章 价值整合的有效实现
    一、价值整合思路
        1. 主导性引导多样性
        2. 整体性融合个体性
        3. 先进性提升广泛性
        4. 现代性转化传统性
    二、价值整合路径
        1. 信息的沟通与整合
        2. 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3. 观念的转变与整合
        4. 行为的协调与整合
        5. 利益的调整与整合
        6. 制度的创新与整合
参考文献
攻博成果
后记

四、卜卫等着《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出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社会化养老服务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曹海苓.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3]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的质量指数评价模型——以法学为例[J]. 高风华,叶继元,郑德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4]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创新评价体系研究[A]. 天津市社科联. 优化学术环境 促进学术繁荣——全国社科联工作会议主题发言文集, 2010
  • [5]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李元雄. 天津大学, 2007(05)
  • [6]当代学术史着作评述[J]. 余三定. 学术界, 2004(06)
  • [7]谈谈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估标准[J]. 陈力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 [8]卜卫等着《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出版[J]. 工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01)
  • [9]社区治理起来 ——对“开放空间会议+”及其实践的理解[D]. 张继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价值整合研究[D]. 田九霞. 武汉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卜伟等待《社会科学成果价值评估》发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