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

高校体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

一、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冬[1](2021)在《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改革之间的融合程度不断深化,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新兴的OMO(Online-MergeOffline)模式应运而生并在教育行业开始被应用。OMO模式将线上资源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现代化转型带来了契机。本研究以建构主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借助OMO模式,将混合式教学应用到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当中,构建出体育舞蹈课程的混合教学新模式,即在保留传统体育舞蹈教学模式优势的同时结合互联网学习的优势,以改善体育舞蹈课堂的教学效果,完善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结构。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19级体育舞蹈表演系专业学生进行了基于OMO模式的混合式教学研究。通过前期查阅相关文献,对学习者特征、学习目标、学习环境进行分析,设计出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混合式教学活动方案,分别对课前在线自主学习、课中面授教学和课后线上巩固三部分详细规划安排,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此模式对于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提升实体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课程合理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意义。得出结论如下:第一,将基于OMO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效果较好,具有可操作性。第二,基于OMO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将线下面授课堂教学与线上平台教学优势互补,对于因材施教有着更为显着的优势,有效地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便于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第三,基于OMO模式的混合式教学将课程分为课前在线自主学习、课中面授教学和课后线上巩固三个部分,不会将学习只局限于实体课堂上,用线上资源弥补了线下面授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效率。第四,基于OMO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体育舞蹈水平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加强舞伴之间的配合与沟通交流。第五,教师和学生均对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混合式教学模式保持积极态度,对其教学效果持肯定意见,且该模式在其他运动技能导向型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前景广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提出建议如下:第一,学习者应快速适应网络应用于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抓住契机提升自我,不断改变自身劣势,转变学习理念和方式,培养目标导向型思维,积极主动的建构学习环境。第二,授课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积极发挥自身主导作用,正确引导学生快速融入混合式教学大环境,还应不断进行自我审视、自我升级,不仅熟练掌握各学科理论与技能,灵活运用该模式下多元化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第三,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混合式教学活动管理时,应重视影响该模式发展的因素,打破传统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技术支持的教育策略等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推进教育信息化改革进程。

蔡晓婷[2](2021)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文中研究指明健美操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喜爱,不仅是因为它能够将音乐与体育相结合,更是因它能够将舞蹈与基本体操有机融合。该项目节奏明快,能够反映当代快的生活节奏,能够加速人体头、颈、躯干与四肢的灵活运动,而且动作中充满着舞蹈的美感,能够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较高的艺术享受。因此,在健美操的学习过程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舞蹈意识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该文针对舞蹈意识的内容、提高舞蹈意识的重要意义及培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论述,以期实现提升大学生健美操教学的效果。

窦月含[3](2020)在《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健美操已成为一种非常受公众欢迎的运动。健美操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各个关节更加灵活,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极具运动价值。同时,健美操运动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重要的身心体验过程。因此,本文着重分析学生健美操舞蹈意识的培养问题,并提出改善学生舞蹈意识存在问题的具体策略。

廖欣敏[4](2020)在《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教学内容的设计》文中指出伦巴舞作为难美类项目,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身体姿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本研究力图通过拉丁舞中最基础的伦巴舞作为突破对象,选择岳阳市唯一的伦巴舞进校园的小学——东方红小学,对其进行伦巴舞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以推动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应用开展了较为深刻的探讨。研究表明,开展伦巴舞教学的必要性展现在推动体育改革改革的需求、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促进舞蹈教学的需求等方面。开展伦巴舞教学可行性主要体现在领导支持、学生需求强烈、场地设施良好、师资力量优秀等方面。本研究提出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等设计依据,明确了动作、音乐、节奏、空间、时间等编排元素。通过专家调查,对“侧行舞步”、“纽约步”、“定点转”等12个基本舞步进行合理性判定,确定了“原地律动步”、“原地横移步”、“方形步”等5个合理性较强的中年级伦巴舞教学内容,并创编了一套完整的伦巴舞成套动作。经过初步试验与考核评价,得出教学效果达到预期要求,学生与教师均认为本研究教学内容不难,符合学生需求和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作为中小学校本课程或第二课堂的选用内容。

张诗琪[5](2020)在《芭蕾基础训练在华尔兹舞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尔兹舞是一项综合艺术性和竞技性的体育舞蹈运动项目,因其独特的肢体动作和舞台表现形式,受到国内外群体及各大体育院校的青睐。而芭蕾基础训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以其古典的韵味及超高的技巧性,更是得到其他体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体育舞蹈专项华尔兹舞学生在训练中往往偏重于攻克重点、难点技术动作,忽视了身体姿态和艺术表现力的展示。因此,为了促进体育舞蹈专项华尔兹舞教学实践体系的科学构建,本文通过在常规华尔兹舞教学中引用芭蕾基础训练的教学实验研究,分析两种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华尔兹舞教学效果,从而为今后体育舞蹈教学创新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实验法,结合当前华尔兹舞教学特色。首先阐明了芭蕾基础训练运用于华尔兹舞教学的基本理论,随后以实验法探究芭蕾基础训练在华尔兹舞教学实践中发挥的具体作用,最后提出引入芭蕾基础训练对体育舞蹈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华尔兹舞结合芭蕾基础训练的可行性分析,说明华尔兹舞基础动作与芭蕾基础训练的基本元素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芭蕾基础训练为切入点,探讨华尔兹舞教学实践的改良具有实际意义。2、华尔兹舞结合芭蕾基础训练的教学实证,表明影响华尔兹舞专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核心因素在于舞蹈的技术质量,其中的大部分指标如姿势、平衡、足部动作等,均可以通过芭蕾基础训练得到提高。3、华尔兹舞结合芭蕾基础训练的教学,使学生的身体灵活性、稳定性、身体姿态、身形动作、舞蹈熟练度和完成度均有了显着的提高。由此可知,芭蕾基础训练主要聚焦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作流畅性、增强舞蹈动作的基础表现力,从而精准高效的达成华尔兹舞教学实践目的。4、华尔兹舞结合芭蕾基础训练的教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学生领悟动作要领,从而快速提高自身华尔兹舞艺术表现力。

陈杨[6](2020)在《南昌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家的教育改革深入,越来越强调素质教育,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也被推上了日程。由于对教学理念不断更新,体育的教学必将朝向一个更加综合性的方向发展,成为融体育锻炼、娱乐身心、智力提升、身心健康于一体的学科,而体育舞蹈运动项目成为首选。南昌市的体育舞蹈发展较晚,而对该地区的高校体育舞蹈发展没有过针对性,因此,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江西南昌市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情况、体育舞蹈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发展现状:体育舞蹈还没完全被南昌市高校大学生完全知解;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是有待加强:专修舞蹈专业的高职称老师较少,辅修或者相近专业短期培训后入职的教多;当前南昌市高校的体育舞蹈专业课程普及程度还有待加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时数、舞种选择、教学模式设计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南昌市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场地条件教差,教学设备不齐全;南昌高校尚没有统一标准的体育舞课程教材。问题原因:由于大学生性格特点、体育舞蹈难度,以及学校宣传不足、终身体育意识不足等原因,使得体育舞蹈这一项目没有完全被大学生了解和接受;由于很多体育舞蹈教师不是体育舞蹈专业毕业,而是由体操、艺术体操或其他专业教师转行而来,加之缺乏定期的再培训,造成师资专业水平不高;由于学生的基础情况不同,课时安排有限,教学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学校重视程度不足,以及经费和场地限制,导致体育舞蹈教学的基础配置不完善;个人编制或翻译的指导用书,还不够规范、没有统一标准,影响教学效果。发展措施:(1)利用多元的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2)强化体育舞蹈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建设。(3)从实际学生需求出发,优化体育舞蹈教学内容。(4)增加重视和投入,改善教学环境。(5)调查学生需求,聘请专家,根据实际发展情况,编制统一规范的体育舞蹈教学教材。

许菲菲[7](2020)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迈入了新的信息化时代,以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一词也愈发受到关注,而教学模式的发展必然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作出适应性变革。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将知识讲授和知识内化的时间进行颠倒,打破传统课堂不能很好的实施因材施教和培养学习能力的壁垒。此教学模式理论研究日趋丰富,但在体育舞蹈课程的实践研究还明显落后于其他学科,因此本文运用教育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翻转课堂有关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以中国人民大学2019-2020学年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61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对比61名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技术技能的发展,进而探讨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堂实施可行性和应用影响,以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体育舞蹈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贡献力量。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1)基于对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分析、困境分析和传统教学模式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的对比分析,结合教育信息化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必要的。(2)基于对高校学生及资源的深入分析,笔者认为均符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必要条件,且调查对象中绝大多数教师、学生、专家对与翻转课堂持有积极肯定的意见,所以认为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在学习兴趣方面,实验班相比对照班有明显增强,所以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显着作用。(4)通过教学实验发现,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实验班相比对照班有明显提升,所以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有显着作用。(5)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不同教学模式下进行16周的体育舞蹈学习后,实验班的技术技能分数远高于对照班。所以认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够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6)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且还未成完整的体系,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课堂组织混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课前学习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教师要在实践中探求理论与学科教学的完美融合,在改善问题后结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普及与推广,让其日臻完善为我们所用。

张安然[8](2019)在《体育院校艺术专业体育舞蹈表现力的提升途径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拉丁舞专项学生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体育舞蹈作为一项以美为核心,以节奏、韵律为生命的竟技性运动项目,在身体的“表现力”以及传情达意的“艺术感觉”上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但是体育舞蹈作为一项强调技术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院校教学训练中还有许多需要继续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技术的同时,不断改进并提高体育舞蹈专项学生舞蹈表现力。因此,本文主要结合体育舞蹈的项目特点及训练经验,借助舞蹈艺术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从理论到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索,找到提升体育舞蹈表现力的途径。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在对体育院校艺术专业学生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体育舞蹈相关艺术表现力的评价指标,编制专供本文使用的体育舞蹈表现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其评价指标体系,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舞蹈拉丁舞专项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实验。通过实验结果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动作情绪倾向的优化是提升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基础;动作空间表现的训练、情感与爆发的培养是提升体育舞蹈表现力的难点;动作编排的强化、音乐修养的提高和面部表情的准确展示是提升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关键;心理素质与气质性格的改善是提升体育舞蹈表现力的核心;体育舞蹈表现力的提升途径除以上几种还有教练员素质的提高、运动员文化素养的提升、服装搭配的优化等。研究建议:体育舞蹈专项素质的培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一蹴而就;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培养要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水平来选择教学内容;体育舞蹈表现力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体育舞蹈表现力培养过程中要把握好“度”,切不可急于求成,要有计划性使其达到阶段性的提升。

樊姿含[9](2019)在《社会需求下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再审视研究》文中认为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建设起步较早,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体育舞蹈人才。在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中,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存在一定滞后性,课程设置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关系,亟待改革与优化。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了解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现状,并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及部分毕业学生的调查,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课程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来进一步优化课程,建立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专项课程内容体系,从而提高体育舞蹈专项课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学生在接受专项课程学习后能更好的走向岗位,满足社会需求,同时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市场与就业环境的变化,体育舞蹈专项学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就业渠道日益狭窄,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学生不能进入高校当体育舞蹈教师,只能进入中小学当体育教师,学到的专项技术得不到致用。2、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学习动机多样化,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失去了学习动力。3、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本身基础较弱,难在所学舞种多,课程内容多,学习时间少,学习任务重,在6个学期内系统掌握10个舞种并达到较高水平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精简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践课当中可以适当降低10个舞种的教学难度,考虑到专项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多为基础性的体育舞蹈教学,因此要适当减少组合、难度较高动作的教学。4、目前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每节课安排两位专业老师授课虽然是合理的,但是2018级8名学生,4位专业老师上课,导致资源浪费,甚至可以考虑暂停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舞蹈专项课。

苏凡[10](2019)在《翻转课堂引入健美操专业课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多年以来,高等教育一直肩负着向各行各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在各个领域建设、国家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时代的变迁赋予教育全新的内涵,高等教育要想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就要扎实推行教学改革,向着协调、健康的方向发展。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短短的四十年间,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了恢复、稳定、改革、发展、提高这几个重要时期,不断飞跃,由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1]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寻求新的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在高校体育院系健美操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用到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健美操课程教学的效率,也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教学改革。如何让体育教学达到总的教学目标,又遵循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寻求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较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呢?因此翻转课堂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进行了重新构建,通过提前传递信息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而课堂的主要内容是对课前的自主学习进行消化吸收。教师可以更高效的利用课堂时间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让学生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参与感更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在课堂上给予更加针对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学习上的交流也更加频繁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消化,因此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使翻转课堂与健美操课堂教学的特点有机结合。以此为促进高校健美操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研究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数理统计、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和教学实验等方法,通过采用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对上饶师范学院体育表演专业竞技健美操课程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学生对健美操技能掌握程度、学习动机、兴趣、自信心、学习能力、教学方法认可度等测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实验整理数据后得出如下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实验教学前后对比显示:实验组在健美操的技能掌握程度方面的变化要大于对照组,表明在健美操课程中翻转课堂对学生健美操技能掌握方面效果更好;2.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数据显示:学生在健美操学习动机方面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且存在着显着性差异(p<0.05),说明健美操翻转课堂对改善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学习动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3.在学习兴趣方面,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实验前后的比对,其结果表明:实验组的专项学习兴趣比对照组的学习兴趣要强,并且在实验中实验组学生对小组成员有更好的带动作用;4.在自信心方面,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显示,实验组表现出来的自信心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着的差异(p<0.05);5.在学习能力方面,采用翻转课堂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组,通过采集的数据分析显示:实验组的学习能力要强于对照组的学习能力,且两个组别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显着地差异(p<0.05);6.在教学评价方面,实验组对教学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总结出健美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协调素质,能有效激活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这些都为健美操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健美操翻转课堂需立足于学生具体情况,在多种教学策略中灵活、合理地做出选择。由于翻转课堂中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将会对翻转课堂的顺利实施产生直接而关键的影响,部分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但制作教学视频却成为最大短板。在面对面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群体,而制作教学视频,教师则要调整好自身状态,结合知识点的复杂程度、现有教学资源,预测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会遭遇哪些困难,想办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确保学生通过自学技能掌握知识,又能产生浓厚兴趣。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日益完善
        1.1.2 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1.1.3 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OMO模式
        2.1.2 混合式教学
        2.1.3 体育舞蹈课程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内关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2.2 国内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
        2.2.3 国内关于体育舞蹈混合式教学的研究
        2.2.4 国外对混合式教学研究
    2.3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3.3 “主导—主体”教学结构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逻辑分析法
        3.2.4 问卷调查法
        3.2.5 实验研究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4.1 前端分析
        4.1.1 学习者分析
        4.1.2 学习目标分析
        4.1.3 学习内容分析
        4.1.4 学习环境分析
    4.2 线上线下教学目标设计
    4.3 线上线下教学内容设计
        4.3.1 教学资源
        4.3.2 内容选取
    4.4 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设计
        4.4.1 线上线下教学准备
        4.4.2 线上平台活动
        4.4.3 线下课堂教学——课中
    4.5 线上教学评价设计
    4.6 线下教学评价设计
        4.6.1 过程性评价
        4.6.2 终结性评价
5 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
    5.1 教学准备阶段
        5.1.1 《体育舞蹈》课程分析
        5.1.2 学习者特征分析
        5.1.3 教学内容分析
        5.1.4 教学环境分析
    5.2 教学实施阶段
        5.2.1 教学准备
        5.2.2 教学过程
    5.3 教学评价阶段
6 教学实施结果分析
    6.1 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混合教学特点分析
        6.1.1 学生学习自主化
        6.1.2 建立动态、即时、直观的学情分析
        6.1.3 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高度联结
        6.1.4 构造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6.2 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混合式教学结果分析
    6.3 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混合教学反馈
        6.3.1 学生评价反馈
        6.3.2 教师评价反馈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健美操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内容
    1.1 节奏与韵律
    1.2 基本姿态与协调性
    1.3 动作幅度与艺术修养
    1.4 音乐、动作与面部表情之间的协调
2 培养与提升大学生舞蹈意识的注意事项
    2.1 抓住大学生心理活动特点培养舞蹈意识
    2.2 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是培养舞蹈意识的基础
    2.3 注重音乐对于提升舞蹈意识的重要性
3 结语

(3)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和提高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三、完善健美操训练中的舞蹈动作
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加大健美操基本动作训练力度
六、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
七、发挥音乐对舞蹈意识的推动作用
八、结语

(4)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教学内容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推动体育教育改革
        1.1.2 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1.1.3 促进伦巴舞教学
        1.1.4 满足学生体育需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现状
        1.3.1 伦巴舞的起源与发展研究
        1.3.2 少儿伦巴舞的开展现状研究
        1.3.3 少儿伦巴舞的教学内容研究
        1.3.4 少儿伦巴舞的音乐选用研究
        1.3.5 已有研究不足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地考察法
        2.2.3 专家访谈法
        2.2.4 问卷调查法
        2.2.5 教学实验法
        2.2.6 逻辑分析法
        2.2.7 数理统计法
    2.3 研究内容与实施方案
        2.3.1 研究内容
        2.3.2 实施方案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东方红小学开展伦巴舞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1.1 必要性分析
        3.1.2 可行性分析
    3.2 东方红小学伦巴舞教学内容的设计依据与编排元素
        3.2.1 设计依据
        3.2.2 编排元素
    3.3 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创编
        3.3.1 教学内容的确定
        3.3.2 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成套动作的创编
    3.4 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成套动作的教学试验
        3.4.1 教学目标
        3.4.2 教学对象与时间
        3.4.3 教学单元计划
        3.4.4 教学试验考核
    3.5 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成套动作的综合评价
        3.5.1 学生评价
        3.5.2 教师评价
结语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1 《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教学内容的筛选》教师问卷
    附录 2 《学生学习伦巴舞意向调查》学生问卷
    附件 3 《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教学内容的设计》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 4 《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教学评价表》学生问卷
    附件 5 《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教学评价表》教师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参与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芭蕾基础训练在华尔兹舞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竞技体育与舞蹈艺术互相依托的发展趋势
        1.1.2 艺术表现力是体育舞蹈专项华尔兹舞展示的关键
        1.1.3 芭蕾基础训练的科学性适用于华尔兹舞教学实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
        1.3.1 体育舞蹈概念
        1.3.2 芭蕾与芭蕾基础训练概念
        1.3.3 华尔兹舞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体育舞蹈教学相关研究
        1.4.2 芭蕾基础训练应用于体育舞蹈教学相关研究
        1.4.3 芭蕾基础训练应用于华尔兹舞相关研究
        1.4.4 文献小结
    1.5 研究思路与创新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验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华尔兹舞结合芭蕾基础训练教学实践的可行性研究
        3.1.1 华尔兹舞与芭蕾舞动作相似性对比
        3.1.2 芭蕾基础训练应用于华尔兹舞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3.1.3 体育舞足蹈教学未来的可拓展性
    3.2 芭蕾基础训练运用于华尔兹舞教学的实验前同质性检测
        3.2.1 学生对实验相关舞蹈的了解与喜好
        3.2.2 实验前身体素质对比
        3.2.3 实验前华尔兹舞银牌动作得分对比
    3.3 芭蕾基础训练运用于华尔兹舞教学的实验后差异性比较
        3.3.1 实验前后技术质量得分对比
        3.3.2 实验前后身体素质对比
        3.3.3 实验前后动作稳定性FMS得分对比
        3.3.4 实验后芭蕾基础训练各项动作重要性对比
        3.3.5 实验进程中学生情绪对比
    3.4 芭蕾基础训练运用于华尔兹舞教学的意义
        3.4.1 学生情绪、心理接受程度改变的综合分析
        3.4.2 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综合分析
        3.4.3 学生华尔兹舞技术质量及艺术表现力提升的综合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访谈问卷
附录2 详细测试方法
附录3 对照组华尔兹舞教学大纲
附录4 实验组华尔兹舞教学大纲
附录5 统计学检验数据集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南昌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舞蹈的概念
    2.2 国际体育舞蹈发展概况
    2.3 我国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历程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南昌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现状
        4.1.1 课程开设现状
        4.1.2 师资队伍现状
        4.1.3 教学场地现状
        4.1.4 教材使用现状
        4.1.5 参与学生现状
    4.2 南昌市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发展中主要问题分析
        4.2.1 学生对体育舞蹈认识不足
        4.2.2 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匮乏
        4.2.3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定位不合理
        4.2.4 体育舞蹈教学设施有待完善
        4.2.5 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程教材不规范
    4.3 推进南昌市高校开展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
        4.3.1 提高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
        4.3.2 加强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建设
        4.3.3 优化教学内容
        4.3.4 改善体育舞蹈教学环境
        4.3.5 规范体育舞蹈教材体系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
        1.4.3 国外研究现状
        1.4.4 国内研究现状
        1.4.5 翻转课堂的理论支撑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实验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2.2.7 观察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的必要性研究
        3.1.1 体育舞蹈课程教学开展的现状
        3.1.2 翻转课堂的内涵及与传统课堂对比的优势
    3.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3.2.1 高校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2.2 高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2.3 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倾向的调查与分析
        3.2.4 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调查分析
        3.2.5 专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访谈分析
        3.2.6 翻转课堂与体育舞蹈课程的兼容性分析
    3.3 关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实施的教学设计
        3.3.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实施的指导思想
        3.3.2 教学目标的设计
        3.3.3 教学流程的设计
        3.3.4 教学内容的设计
        3.3.5 教学评价的设计
    3.4 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3.4.1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兴趣分析
        3.4.2 实验班与对照班自主学习能力
        3.4.3 实验班与对照班技术技能成绩分析
        3.4.4 笔者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行动研究记录与反思
        3.4.5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后的态度分析
        3.4.6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的优势
        3.4.7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体育舞蹈课堂的不足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体育舞蹈课堂实验前调查问卷》
附录2 《翻转课堂教学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师问卷》
附录4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5 问卷信效度调查表

(8)体育院校艺术专业体育舞蹈表现力的提升途径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拉丁舞专项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表现力是艺术评分类项目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舞蹈表现力是体育舞蹈教学的核心内容
        1.1.3 体育舞蹈表现力的提升途径有待进一步完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表现力
        2.1.2 体育舞蹈表现力
    2.2 体育舞蹈表现力的研究
        2.2.1 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制约因素研究
        2.2.2 体育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2.3 难美项群类部分运动项目表现力的研究
        2.3.1 有关体操表现力的研究
        2.3.2 有关健美操表现力的研究
        2.3.3 有关花样滑冰表现力的研究
    2.4 其他项目表现力的研究
    2.5 体育舞蹈表现力测评研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验法
    3.3 实验设计
        3.3.1 实验对象
        3.3.2 实验时间与地点
        3.3.3 实验前后测试指标与方法
        3.3.4 实验干预手段
        3.3.5 实验步骤
        3.3.6 实验假设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舞蹈表现力评价指标分析
    4.2 对照组实验前与实验后体育舞蹈表现力评价指标比较
    4.3 实验组实验前与实验后体育舞蹈表现力评价指标比较
    4.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体育舞蹈表现力评价指标比较
    4.5 小结
5 体育舞蹈表现力的提升途径
    5.1 调节动作情绪倾向,把握情感与爆发
    5.2 优化动作编排
    5.3 丰富面部表情
    5.4 提高音乐素养,丰富动作表现内涵
    5.5 心理素质的提高
    5.6 美化身体姿态
    5.7 把握动作空间表现力
    5.8 逐步提高专项身体素质
        5.8.1 力量素质的培养
        5.8.2 柔韧素质的培养
        5.8.3 专项耐力素质培养
        5.8.4 速度与协调素质的培养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研究局限性
    7.1 实验样本量相对较小
    7.2 实验时间相对较短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致谢

(9)社会需求下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再审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体育舞蹈人才培养情况的研究
    2.2 关于体育舞蹈人才社会需求的研究
    2.3 关于体育舞蹈专项课程改革的研究
    2.4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1.1 研究方法
        3.1.2 技术路线
        3.1.3 研究的相关界定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2.1 研究重点
        3.2.2 研究难点
        3.2.3 研究创新点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社会需求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的分析
    4.2 社会需求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毕业生的反馈
    4.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的现状分析
        4.3.1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设置分析
        4.3.2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教学分析
        4.3.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实施效果分析
    4.4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毕业生对就业的反馈分析
        4.4.1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毕业后就业的现状分析
    4.5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毕业后对专项课程的反馈
        4.5.1 .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毕业后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4.5.2 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毕业后对教学情况的评价
    4.6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分析
        4.6.1 体育舞蹈专项学生就业后教学内容与在校期间学习内容的对比分析
        4.6.2 体育舞蹈专项学生毕业时综合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比分析
    4.7 社会需求背景下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发展构想
        4.7.1 体育舞蹈专项课程课程设置的优化
        4.7.2 体育舞蹈专项课程教学方面的优化
        4.7.3 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其它方面的优化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附录
    附录A 北体大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毕业生)
    附录B 北体大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问卷(在校学生)
    附录C 问卷效度检验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翻转课堂引入健美操专业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1.1.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1.1.3 高校健美操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2.2.4 逻辑分析法
        2.2.5 对比分析法
        2.2.6 教学实验法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对比与分析
        3.1.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身体素质测试的对比
        3.1.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技能掌握维度的对比
        3.1.3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学习动机维度的对比
        3.1.4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兴趣维度的对比
        3.1.5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自信心维度的对比
        3.1.6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学习能力维度的对比
        3.1.7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教学评价维度的对比
    3.2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对比与分析
        3.2.1 实验组实验前后身体素质测试的对比
        3.2.2 实验组实验前后技能掌握维度的对比
        3.2.3 实验组实验前后学习动机维度的对比
        3.2.4 实验组实验前后兴趣维度的对比
        3.2.5 实验组实验前后自信心维度的对比
        3.2.6 实验组实验前后学习能力维度的对比
        3.2.7 实验组实验前后教学评价维度的对比
    3.3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的对比与分析
        3.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身体素质测试的对比
        3.3.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技能掌握维度的对比
        3.3.3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学习动机维度的对比
        3.3.4 实验组实验前后兴趣维度的对比
        3.3.5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自信心维度的对比
        3.3.6 实验组和照组试验后学习能力维度的对比
        3.3.7 实验组实验前后教学评价维度的对比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
        4.1.2 翻转课堂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1.3 翻转课堂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1.4 翻转课堂能更好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4.2 建议
        4.2.1 翻转课堂应用于健美操课堂的教学前先夯实基本功
        4.2.2 保证基础教学设施与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4.2.3 应用翻转课堂注重过程控制
        4.2.4 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附录1 专家问卷效度评价表
附录2 普通高校健美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专家问卷).
附录3 健美操专业课学生学习效果调查表(学生问卷)
附录4 身体素质测试评分表
附录5 《表演理论与实践健美操》课程考试大纲
附录6 体育学院专业技术课程授课进度计划
附录7 教案(对照组)
附录8 教案(实验组)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四、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MO模式的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D]. 王雅冬.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培养[J]. 蔡晓婷. 当代体育科技, 2021(02)
  • [3]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策略分析[J]. 窦月含. 艺术品鉴, 2020(21)
  • [4]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中年级伦巴舞教学内容的设计[D]. 廖欣敏.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5]芭蕾基础训练在华尔兹舞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D]. 张诗琪.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4)
  • [6]南昌市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开展研究[D]. 陈杨. 江西师范大学, 2020(02)
  • [7]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D]. 许菲菲.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8]体育院校艺术专业体育舞蹈表现力的提升途径研究 ——以武汉体育学院拉丁舞专项学生为例[D]. 张安然. 武汉体育学院, 2019(01)
  • [9]社会需求下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再审视研究[D]. 樊姿含.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10]翻转课堂引入健美操专业课的实验研究[D]. 苏凡.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高校体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意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