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研公司年处理8万吨废轮胎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

环研公司年处理8万吨废轮胎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

一、环燕公司年处理8万t废旧轮胎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论文文献综述)

钱伯章[1](2014)在《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括了我国橡胶生产、利用、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及项目进展情况。

江卫[2](2012)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煤炭资源生产和消耗的大国,煤炭资源在一次资源的消耗中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以煤炭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将面临能源需求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煤炭工业如何保证能源供应与安全,如何摒弃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模式促进煤炭产业与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关注的要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煤炭行业循环经济系统进行了研究,构建了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动力学模型,提出了适合我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发展的通用模式。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在总结归纳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异同点,提炼出了体现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特点和符合我国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特征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第二,从煤炭行业、生态矿区、煤炭企业由大到小的三个层面分析了其循环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厘清了煤炭企业生态系统主要变量的反馈控制关系,构建了一个通用的煤炭行业生态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第三,通过对枣矿集团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提出了枣矿集团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发展原则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任务。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文章再结合集团现状和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以及典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规划建设了体现区域特征、符合企业产品能量循环特点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第四,用枣庄矿业集团2000-2009年的企业发展数据对构建的的煤炭企业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vensim的有效性检验和修订,采用修订后的模型对枣矿发展的四种假设模式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枣矿集团可取的发展模式。第五,结合枣矿集团煤炭生态系统的仿真结果,从政策支撑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资源供给支撑体系以及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枣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体系,从再生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回收体系的整顿和规范、前后向产业链的完善、循环经济运作模式的创新和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了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黄国亮[3](2010)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株潭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主要城市规划群,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较大,能源、土地等瓶颈制约比较突出,有些区域的生态环境破坏比较严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促进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促进长株潭的产业发展,促进消费方式的变革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将着重研究长株潭城市群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以及怎样发展循环经济两个问题。文章从“两型社会”建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说明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就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而言,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了研究,即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的作用。文章介绍与分析了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经验,研究了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性资源,即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的综合、循环利用,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因为水资源、土地资源及能源是一个城市群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基本的要素同时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基础提升类产业,即一些传统产业如钢铁、有色、化工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这些产业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同时还对战略型产业如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消费模式的变革,文章还从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湖南省的消费的大致情况的基础上,为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可持续消费提出了对策建议。文章最后研究了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并用数学模型进行了说明。这些研究对于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于文良[4](2009)在《城市静脉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静脉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成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发展静脉产业对缓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以大中型城市固体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和资源化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城市静脉产业“逆向—委托—社会”复合模式,确定了其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估算方法。以西安市为例,设计西安市静脉产业的建设内容、发展目标及发展途径,对西安市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进行物流分析,估算西安市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的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城市静脉产业“逆向—委托—社会”复合模式。城市静脉产业的经营对象指城市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可以分为强制回收固体废物和非强制回收固体废物两类。城市静脉产业的经营主体包括了商品生产企业、委托废物回收企业、委托废物再生利用企业、专业回收企业和专业再生利用企业等五类。通过城市静脉产业经营对象和经营主体之间的组合关系,得到三种物流运行模式,即制造商回收模式、委托代理回收模式和社会网络回收模式;对三种物流运行模式进行耦合,构成城市尺度上的静脉产业“逆向—委托—社会”复合模式。(2)对城市静脉产业“逆向—委托—社会”复合模式进行分析,认为静脉产业“逆向—委托—社会”复合模式中存在着3种资源循环利用物流,基本涵盖了城市静脉产业的所有经营对象;城市静脉产业“逆向—委托—社会”复合模式的实施途径包括强化政府对城市静脉产业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扶持固体废物经营企业,建立固体废物经营企业与商品生产企业之间的产业链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和城市静脉产业生态工业园建设。(3)确定了城市静脉产业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估算方法。城市静脉产业产生的资源效益包括再生资源回流到生产体系中,产生自然资源节约的效益;生活垃圾减量化,减少了对土地的占用而产生土地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包括生活垃圾减量化产生环境效益;避免自然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效益;减少生产企业对自然资源的加工过程,产生的环境效益;城市静脉产业资源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成本等。(4)以西安市为例,设计西安市静脉产业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建设内容。西安市静脉产业按照“逆向—委托—社会”复合模式进行设计;发展目标包括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资源循环与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指标等4大类共23项指标;建设内容包括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和建设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等。(5)对西安市静脉产业进行物流分析。西安市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年处理能力为10万吨废纸、3000辆报废汽车、4万吨废家电、4万吨废塑料、0.8万吨废橡胶、20万吨废金属。经过估算,基地每年可产生约8万吨纸浆、18.462万吨钢铁、0.976万吨铜、1.7875万吨铝、3.2万吨塑料颗粒、0.7325万吨橡胶胶粉、0.503万吨废玻璃。(6)估算了西安市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的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估算结果显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的资源效益约为157244万元/年,环境效益约12029.9万元/年。

宋红娜[5](2009)在《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一直占主要地位。但传统的“高度开采、高度浪费、低度利用”的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使得煤炭资源及相关产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研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之间的关系与和谐发展的理论,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建设煤炭循环产业经济,充分利用资源,将煤炭和伴生物“吃干榨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生态工业,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进行调查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归纳综合方法等研究手段,首先论述了循环经济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总结了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基本模式,并同可持续发展、传统经济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我国煤炭企业应朝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接着通过对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以及煤炭开采、利用、储运对环境影响的现状调查,在借鉴德国DSD、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等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构成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部分:资源勘查、开发、综合利用和生态工业园等方面的规划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平煤集团和兖矿集团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作为验证。然后,在对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论文构建了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效果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检控手段。最后,论文对发展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的国家配套法律政策体系、激励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臧漫丹[6](2006)在《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前许多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仍然沿袭政府单一治理模式,往往取得效果不理想。这是因为传统思维模式无法回避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局限。本文认为,依据现代治理理论,城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必须引进第三部门等新的组织要素,建立由政府、企业、社会组成的多元化城市管理框架,并综合运用国家机制与政府组织、市场机制与营利组织、社会机制与公众组织三套工具,建立针对政府、企业和社会三类主体,针对土地、能源、水、重要原材料等不同领域,针对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包括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在内的综合性政策体系。这是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 本文从经济学和新公共管理学出发,对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认识和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和行动领域;运用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理论深入分析了治理理论应用于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和相应的政策矩阵;建立了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其评价了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通过预测上海市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倍数4战略,并依据治理理论建立了3P+3R+3I政策体系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上海市土地、能源和水等重要物质流领域。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一,不同于目前研究城市循环经济的常规路径,本文从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的治理理论出发,应用参与式治理、民营化等概念工具,构建了由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主体组成的城市循环经济管理框架。第二,不同于以往以单一规制性政策为主的治理环境污染的政策思路,本文构建了针对政府、企业和社会三类主体,针对土地、能源、水、重要原材料等不同领域,针对物质流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三个阶段,包括规制性政策、市场性政策和参与性政策在内的综合性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第三,应用本文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充分研究上海市有关情况,运用情景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倍数4战略,并构建了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主体、三过程、三政策的全方位政策矩阵(即3P+3R+3I模型)。为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唐全胜[7](2004)在《浅析普通V带结构工艺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文中认为分析和研究了影响V带疲劳寿命的结构因素:线绳结构V带的缠绕系数、线径、张力,帆布的结构、加工工艺,硫化方式、硫化工艺等,并确定了较合理的生产工艺,提高了普通V带的产品质量。

郭红波[8](2004)在《环燕公司年处理8万t废旧轮胎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文中研究表明 在发展轮胎生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鹤壁环燕轮胎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本地资源优势致力于橡胶制品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该公司将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确定为公司的技改方向。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经过多次

二、环燕公司年处理8万t废旧轮胎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燕公司年处理8万t废旧轮胎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利用现状
    1.1三种循环利用方法
        1.1.1硫化橡胶粉法
        1.1.2再生橡胶法
        1.1.3废旧轮胎热裂解回收利用法
2 技术成果
3 项目进展
4 胶粉改性沥青铺路利用进展
5 轮胎利用:突破五项关键技术
    胶粉与沥青混合料改性:
    精细分级和纤维分离:
    热裂解制燃油和活性炭黑:
    粉碎物料高温动态脱硫:
    建立技术规范与产品标准
6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
    2.2 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2.3 系统论及其研究进展
    2.4 复合生态系统基本理论与实践
    2.5 系统动力学及其应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3.1 国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2 我国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3 国内外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煤炭行业生态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4.1 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生态矿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4.3 典型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分析
    4.4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仿真模型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枣矿集团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投资分析
    5.1 枣矿集团基本情况
    5.2 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5.3 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 SWOT 分析
    5.4 集团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原则、目标与重点任务
    5.5 集团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构建及其效益分析
    5.6 循环经济项目投资与经济效益分析
    5.7 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环境效益分析
    5.8 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效益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枣矿集团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6.1 枣矿集团矿区生态系统分析
    6.2 系统模拟与仿真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栆矿集团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7.1 支撑体系
    7.2 保障措施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致谢

(3)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循环经济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国外循环经济思想
        1.2.2 国外循环经济研究方法
        1.2.3 国外循环经济发展实践
        1.2.4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现状
        1.2.5 国内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措施
    1.3 长株潭城市群循环经济发展研究现状
    1.4 研究现状评价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第二章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1 循环经济的产业特征与结构特征
        2.1.1 循环经济的产业特征
        2.1.2 循环经济的结构特征
    2.2 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
        2.2.1 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层面
        2.2.2 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3+1"模式
    2.3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提出循环经济思想的理论先声
        2.3.2 循环社会和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2.3.3 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
    2.4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循环经济伦理思想
        2.4.1 几位古代思想家的循环经济伦理思想
        2.4.2 中国古代天人和谐思想的启迪
第三章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3.1 "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3.1.1 "两型社会"的丰富内涵
        3.1.2 发展循环经济能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
    3.2 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3.3 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3.1 生态文明的涵义
        3.3.2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3.3.3 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第四章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推进
    4.1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4.1.1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协同共进关系
        4.1.2 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基于自然资源稀缺的成本效益原则
    4.2 环境资源产权界定与交易
        4.2.1 解决环境外部性的三种手段
        4.2.2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特点和难点
        4.2.3 排污权交易在美国等国家发展的实践和经验
        4.2.4 排污权交易在中国的发展及面临的困难
        4.2.5 政府在排污权交易中的行为对策
        4.2.6 长沙排污权交易进展及对策
第五章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性资源
    5.1 长株潭城市群水资源与循环经济
        5.1.1 概述
        5.1.2 长株潭水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
        5.1.3 长株潭水资源循环利用对策
    5.2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与循环经济
        5.2.1 长株潭土地资源特征
        5.2.2 长株潭土地利用现状
        5.2.3 发展长株潭土地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
    5.3 长株潭城市群能源与循环经济
        5.3.1 长株潭城市群能源现状
        5.3.2 长株潭城市群能源利用现状
        5.3.3 长株潭城市群能源利用对策
第六章 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发展与循环经济
    6.1 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
    6.2 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6.2.1 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6.2.2 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生态农业对策分析
    6.3 长株潭城市群基础提升类产业循环经济
        6.3.1 长株潭城市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
        6.3.2 长株潭城市群有色产业循环经济
        6.3.3 长株潭城市群钢铁产业循环经济
    6.4 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业与循环经济
        6.4.1 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概况
        6.4.2 长株潭城市群旅游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第七章 长株潭城市群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7.1 资源综合利用的模式
        7.1.1 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模式
        7.1.2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7.1.3 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7.2 长株潭城市群垃圾处理产业化研究
第八章 长株潭城市群消费系统与循环经济
    8.1 湖南消费特点分析
    8.2 长株潭可持续消费模式分析
        8.2.1 消费模式与可持续消费模式
        8.2.2 长株潭可持续消费的主要内容
        8.2.3 可持续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九章 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9.1 政府的经济职能分析
        9.1.1 政府经济职能是政府职能的重要部分
        9.1.2 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9.2 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能定位分析
    9.3 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对策研究
    9.4 政府在长株潭循环经济发展中作用的一个数学模型
        9.4.1 模型介绍
        9.4.2 模型的稳定型分析
        9.4.3 经济学解释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及创新点
    10.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城市静脉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有关静脉产业的研究现状
        1.2.1 静脉产业相关概念
        1.2.2 国外静脉产业研究现状
        1.2.3 国内静脉产业研究现状
        1.2.4 小结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城市静脉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2.1 城市静脉产业的经营对象与经营主体
        2.1.1 城市静脉产业的经营对象
        2.1.2 城市静脉产业的经营主体
        2.1.3 经营对象和经营主体的关系
    2.2 城市静脉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2.2.1 静脉产业运行模式分析
        2.2.2 城市静脉产业“逆向—委托—社会”复合模式构建
        2.2.3 城市静脉产业“逆向—委托—社会”复合模式建设内容
第三章 城市静脉产业资源及环境效益估算方法研究
    3.1 资源效益及环境效益估算的意义
    3.2 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的内容
    3.3 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方法
        3.3.1 资源效益估算方法
        3.3.2 环境效益估算方法
第四章 西安市静脉产业发展设计
    4.1 西安市静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4.1.1 西安市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4.1.2 回收网络现状
        4.1.3 加工再生能力现状
    4.2 西安市静脉产业设计
        4.2.1 建设内容
        4.2.2 发展目标
        4.2.3 发展途径
    4.3 西安市静脉产业建设
        4.3.1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4.3.2 再生资源加工利用基地建设
    4.4 物流分析
        4.4.1 再生资源产量估算
        4.4.2 再生资源物流分析
        4.4.3 基地水循环
    4.5 基地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
        4.5.1 基地资源效益
        4.5.2 基地环境效益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外发展状况
        1.2.1 基于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的典型事例
        1.2.2 基于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的典型事例
        1.2.3 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
        1.2.4 德国循环经济实践
        1.2.5 国外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
        1.2.6 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3 我国发展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2 循环经济理论
    2.1 循环经济的内涵
    2.2 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
    2.3 循环经济的“3R”原则和“3+1”模式
        2.3.1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2.3.2 循环经济的“3+1”模式
    2.4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2.4.1 循环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
        2.4.2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致性
        2.4.3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本质体现
    2.5 循环经济同传统经济的区别
        2.5.1 指导规律与观念的区别
        2.5.2 物质流动方式的区别
        2.5.3 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
        2.5.4 消费观念的区别
        2.5.5 参与者范围的区别
3 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3.1 我国煤炭资源及其特点
    3.2 煤炭在我国能源的地位
    3.3 煤炭企业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3.4 煤炭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4.1 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3.4.2 煤炭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4.3 煤炭储运对环境的影响
4 循环经济型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
    4.1 循环经济是煤炭工业发展必走之路
    4.2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4.2.1 指导思想
        4.2.2 原则
        4.2.3 目标
    4.3 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领域和方向
        4.3.1 小循环——煤炭企业
        4.3.2 中循环——大型煤炭生产基地或城市
        4.3.3 大循环——社会
    4.4 煤炭资源勘查模式
        4.4.1 煤炭资源综合勘查
        4.4.2 地质勘查工作三阶段
        4.4.3 发展模式构成
    4.5 煤炭资源开发模式——煤炭洁净开采
        4.5.1 煤炭洁净开采
        4.5.2 煤炭清洁开采的措施与途径
    4.6 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模式
        4.6.1 发展洁净煤技术
        4.6.2 “三废”利用
        4.6.3 发展模式构成
    4.7 煤炭生态工业园模式
        4.7.1 生态工业园概念
        4.7.2 生态工业园模式
        4.7.3 生态工业园的特征
    4.8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型发展模式实例
        4.8.1 平煤集团
        4.8.2 兖矿集团自主创新模式
5 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效果评价
    5.1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5.2 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置
    5.3 构建煤炭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5.3.1 煤炭企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5.3.2 指标体系的设计
        5.3.3 循环经济系统的评价模型分析
6 煤炭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保障措施
    6.1 政策措施
        6.1.1 健全和完善法律政策强制体系
        6.1.2 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
        6.1.3 构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6.1.4 产业政策
        6.1.5 技术政策
        6.1.6 投资政策
        6.1.7 财税政策
    6.2 战略措施
        6.2.1 研究差异化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
        6.2.2 研究协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6.2.3 研究区位优势,改善产品结构
        6.2.4 研究市场机遇,规避市场风险
    6.3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6.4 加强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论: 构建基于治理理论的城市循环经济管理框架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指向
        1.1.1 发展的困境
        1.1.2 库兹涅茨曲线揭示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1.3 中国未来发展的生态压力
        1.1.4 发展模式的变革
        1.1.5 问题的提出
    1.2 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2.1 循环经济的思想
        1.2.2 参与式治理的思想
        1.2.3 民营化的思想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1.3.2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2.1 循环经济文献综述
        2.1.1 从线形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的几个阶段
        2.1.2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1.3 循环经济研究方法
        2.1.4 循环经济的实践
    2.2 循环经济研究
        2.2.1 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2.2.2 循环经济的物质流程
        2.2.3 循环经济减物质化模式
        2.2.4 循环经济非物质化模式
        2.2.5 循环经济的实现路径集成
        2.2.6 城市循环经济的行动领域
    2.3 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理论文献综述
        2.3.1 政府管理思路的变革
        2.3.2 治理的概念及普遍的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研究
    3.1 第一类市场失灵和第二类市场失灵
        3.1.1 资源环境物品的经济学属性
        3.1.2 外部性和成本构成
        3.1.3 市场失灵
        3.1.4 第一类市场失灵一外部不经济性
        3.1.5 第二类市场失灵一外部经济性
    3.2 城市管理中的第一类政府失灵和第二类政府失灵
        3.2.1 城市管理中的政府失灵
        3.2.2 第一类政府失灵
        3.2.3 第二类政府失灵
    3.3 中国资源环境管理综述与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的必要性
        3.3.1 中国城市资源环境管理综述
        3.3.2 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的必要性
    3.4 循环经济治理案例借鉴和评述
        3.4.1 德国发展循环经济
        3.4.2 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
        3.4.3 上海“3分钱”清除塑料饭盒大污染
        3.4.4 对我国城市循环经济治理的启示和借鉴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及其政策体系
    4.1 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
        4.1.1 城市循环经济的三类治理主体
        4.1.2 城市循环经济三类治理主体的作用
        4.1.3 三类组织在城市循环经济治理中的优势比较
        4.1.4 基于治理理论发展城市循环经济
    4.2 城市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作用机制
        4.2.1 政策重点的转移
        4.2.2 政策设计必须遵循的几个关键原则
        4.2.3 基于治理理论的政策体系发生作用的机制
        4.2.4 与传统政策体系的对比
        4.2.5 城市循环经济的政策矩阵
    4.3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制性政策
        4.3.1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制性政策类型
        4.3.2 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规制性政策探索
    4.4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性政策
        4.4.1 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性政策类型
        4.4.2 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市场性政策探索
    4.5 支持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参与性政策
        4.5.1 循环经济参与性政策类型
        4.5.2 公众参与城市循环经济建设的探索
        4.5.3 行业协会的参与性政策
    4.6 建立城市循环经济治理主体及其政策体系的关键
        4.6.1 城市政府的职能
        4.6.2 培育参与城市循环经济管理的多元化主体
        4.6.3 提高政府的实施政策的能力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5.1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5.1.1 国内外城市循环经济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状况与进展
        5.1.2 研究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5.2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的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
        5.2.1 自然资源的功能属性及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
        5.2.2 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
        5.2.3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依据
    5.3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4 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CEI)的建立
        5.4.1 生态效率类指标
        5.4.2 物质流状况类指标
        5.4.3 人类发展类指标
        5.4.4 城市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及三类指标的互补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用治理理论发展上海循环经济
    6.1 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6.2 运用CEI指标评价体系评价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6.2.1 用生态效率类指标评价
        6.2.2 用物质流状况类指标评价
        6.2.3 用人类发展指标评价
        6.2.4 分析结论
    6.3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选择、目标和思路研究
        6.3.1 上海市未来发展模式: 几种不同的情景
        6.3.2 上海市未来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倍数4模式
    6.4 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及政策体系
        6.4.1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评述
        6.4.2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治理主体和政策体系模型
        6.4.3 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体系模型
    6.5 上海市率先发展循环经济政策建议
        6.5.1 规制性措施
        6.5.2 市场性措施
        6.5.3 参与性措施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上海土地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
    7.1 上海市土地资源及利用情况
    7.2 上海市土地利用情况评价及问题分析
        7.2.1 上海市土地资源生产率变化趋势评价及问题分析
        7.2.2 上海市土地资源利用规模评价及问题分析
        7.2.3 土地资源利用效益评价及分析
    7.3 土地资源治理的战略目标及思路
        7.3.1 土地资源发展的倍数4战略
        7.3.2 目标
        7.3.3 土地资源利用流程图
        7.3.4 土地资源利用思路
    7.4 构建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土地资源的管理框架
        7.4.1 上海市土地资源管理体系综述
        7.4.2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土地资源的管理框架及政策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上海能源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
    8.1 上海市能源利用概况
        8.1.1 上海市能源利用流程示意
        8.1.2 上海市能源利用流程概况
        8.1.3 上海市分领域能源消费情况
    8.2 上海市能源利用情况评价及问题分析
        8.2.1 对上海市能源结构的分析与评价
        8.2.2 对上海市能源消费规模的分析与评价.
        8.2.3 对上海市能源生产率指标的分析与评价
    8.3 上海市能源利用的战略目标及思路
        8.3.1 上海市能源利用的倍数4战略
        8.3.2 上海市能源利用的目标
        8.3.3 上海市能源管理的思路
    8.4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能源管理框架
        8.4.1 上海市能源管理体系综述
        8.4.2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能源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上海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研究
    9.1 上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9.1.1 上海水资源现状
        9.1.2 上海水资源消费结构
    9.2 上海水资源利用评价及问题分析
        9.2.1 对上海市水资源生态效率评价及问题分析
        9.2.2 上海水资源利用规模评价及问题分析
        9.2.3 对上海市水资源利用总体评价
    9.3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战略目标及思路
        9.3.1 未来趋势判断
        9.3.2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倍数4战略
        9.3.3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水资源利用流程
        9.3.4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目标
        9.3.5 上海市水资源治理的思路
    9.4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水资源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
        9.4.1 上海市水资源管理体系综述
        9.4.2 上海市基于治理理论的水资源管理框架和政策体系
    9.5 3P+3I+3R模型在上海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展望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结束语
    10.1 本论文的重要研究结论
    10.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0.3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环燕公司年处理8万t废旧轮胎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废旧橡胶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J]. 钱伯章. 橡塑资源利用, 2014(01)
  • [2]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企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D]. 江卫. 天津大学, 2012(05)
  • [3]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循环经济对策研究[D]. 黄国亮. 中南大学, 2010(11)
  • [4]城市静脉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方法研究[D]. 于文良. 西北大学, 2009(08)
  • [5]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企业发展模式研究[D]. 宋红娜. 河南理工大学, 2009(S2)
  • [6]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 臧漫丹. 同济大学, 2006(06)
  • [7]浅析普通V带结构工艺对疲劳寿命的影响[J]. 唐全胜. 特种橡胶制品, 2004(01)
  • [8]环燕公司年处理8万t废旧轮胎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J]. 郭红波. 轮胎工业, 2004(01)

标签:;  ;  ;  ;  ;  

环研公司年处理8万吨废轮胎被列为河南省重点项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