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豌豆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一、豌豆、玉米高效栽培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龙[1](2021)在《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饲草紧缺、种植模式单一和土壤退化等问题,研究不同光合类型禾本科和豆科草种混播对饲草种间竞争、生产性能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构建适宜种植的混播系统,以期提高该区域饲草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为西北高原丘陵区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于2019至202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进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C3+C3型豆禾配置模式(C3+C3混播模式):BM组合: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AV组合: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C3+C4型豆禾配置模式(C3+C4混合模式):ZD组合:玉米(Zea mays)+拉巴豆(Dolichos lablab)、SD组合: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拉巴豆,混播比例均为1:1,以相应草种单播为对照。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各混播处理下,土地当量比(LER)均显着高于1(P<0.05),地上生物量(GW)均高于对应单播处理。ZD组合的GW年均值相较于其它混播处理均为最高,为29.27t·hm-2,该组合的增产率显着高于其它3种混播组合(P<0.05)。混播系统增产率从大到小依次为ZD(62.83%)>SD(52.29%)>BM(39.26%)>AV(27.22%),AV组合中燕麦的组分增产贡献率最高(142.79%)。ZD组合中玉米的增产率为75.19%,显着高于其它混播中禾草的增产率(P<0.05)。C3+C3混播模式BM组合中紫花苜蓿的相对产量(RY)、竞争比率(CR)和侵袭力(AG)显着大于无芒雀麦,其余3种混播组合中均表现出禾本科草的RY、CR和AG大于豆科饲草。C3+C4混合模式中,高丹草对拉巴豆的侵袭力高于玉米。玉米和拉巴豆的RY均大于1,并且拥有最高的LER(1.38),表明玉米(C4)+拉巴豆(C3)组合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群落结构最稳定。2019和2020年,与单播相比,混播处理提高了饲草的粗蛋白(CP)、粗脂肪(CF)、粗灰分(Ash)和相对饲喂价值(RFV),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其中,ZD组合的CP、CF和RFV增长率均为最高,增长率分别为19.45%、20.60%和17.80%,而ADF和NDF的降低率则显着大于其它组合(P<0.05);AV组合的Ash含量较单播降低了4.77%,其它组合的Ash含量均有所增加,增加了5.55%~9.78%。BM组合的CP含量和RFV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单播无芒雀麦(P<0.05),C3+C3混播模式的CP含量均高于C3+C4混播模式。各混播处理下,ZD组合的CF含量年均值最高,较单播玉米提高了13.52%。所有处理中BM组合的Ash、NDF和ADF含量年均值均为最低,与其它混播组合比较,分别降低了1.95%~13.6%、5.50%~18.61%和8.37%~18.60%,混播处理能够优化饲草营养品质。通过相关分析表明,饲草营养品质与生物量关系密切。浅层土壤(0~20 cm)养分含量高于深层土壤(20~40 cm),呈现表聚性。且2019年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2020年。与单播相比,不同混播模式对浅层和深层土壤的养分积累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ZD组合的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效果最为显着,其碱解氮(Av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增加率分别为9.30%、12.77%和6.64%,均高于其它组合。C3+C3模式相对C3+C4混合模式更有利于深层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的积累。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混播处理较单播增加了浅层和深层的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C3+C3混播模式下BM组合在0~40 cm土层的土壤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LP)、脲酶(UER)和蔗糖酶活性(SUC)均高于AV、ZD和SD组合。此外,C3+C4混合模式中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提升效果优于C3+C3混播模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各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相互联系密切,协同促进饲草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加饲草生物量。对不同混播模式下的饲草生物量、品质、土壤指标及各指标的增加率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M组合能有效改善饲草营养品质,提高土壤肥力;ZD组合可以高效提高草地生产力,与单播相比,混播优势显着。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该区域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模式进行种植。综合混播种间竞争和饲草地上生物量,推荐玉米+拉巴豆为较优种植模式。为提高饲草品质,改善土壤环境,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更适合西北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张金丹[2](2021)在《增密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文中提出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氮肥投入大、氮素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开展大田试验,设4.5万株/hm2(低)、6.0万株/hm2(中)、7.5万株/hm2(高)三种密度,单作和间作两种种植模式,270 kg/hm2(减量25%)、360 kg/hm2(传统)两种施氮梯度,探讨密度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揭示在减量施氮条件下密植结合间作提高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机理,以期为试区构建氮肥减量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减量施氮使玉米减产,密植对减量施氮玉米籽粒产量有补偿效应,且密植结合间作其补偿效应更明显;存在籽粒产量补偿效应的原因是减量施氮增强了玉米对小麦的竞争力(Amw),而玉米密度增加弱化了Amw、增强了麦后玉米恢复效应(Rm)。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玉米籽粒产量降低了4.3%~10.0%。中、高密度玉米籽粒产量较低密度分别提高了16.8%~23.5%、26.4%~39.4%。中、高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籽粒产量的补偿效应分别为11.1%、19.0%,中、高密度结合间作其补偿效应为50.5%、72.1%;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平均Amw提高了26.9%。中、高密度平均Amw较低密度分别降低了17.6%、31.3%。Amw与籽粒产量呈负相关;减量施氮使玉米的Rm降低了8.9%。中、高密度较低密度玉米的Rm分别提高了12.8%、19.0%。Rm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2.减量施氮降低了玉米植株吸氮量,密植有效补偿了减量施氮对植株吸氮量的负效应,且结合间作植株吸氮量的补偿效应增强;减量施氮结合密植间作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玉米植株吸氮量减少11.3%。中、高密度较低密度玉米植株吸氮量提高了7.0%~11.4%、22.6%~26.9%。高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吸氮量的补偿效应为10.1%,中、高密度与间作结合其植株吸氮量的补偿效应为25.9%、49.5%;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9.9%~14.6%、21.1%~34.0%。相对于传统施氮低密度单作处理,减量施氮结合中、高密度间作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9.4%、15.1%和100.1%、129.4%。3.减量施氮降低了玉米茎、叶氮转运量,但密植对减量施氮玉米茎叶氮转运量存在补偿效应,且结合间作进一步增强了密植的补偿效应;减量施氮使玉米带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减少,密植间作进一步降低了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减量施氮降低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但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土壤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出补偿效应。减量施氮使玉米茎、叶的氮转运量降低了31.5%、15.1%。高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茎、叶氮转运量的补偿效应分别为17.9%、9.7%,中、高密度结合间作其茎和叶氮转运量的补偿效应为25.5%、34.9%和29.9%、28.8%;减量施氮结合中、高密度间作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较传统施氮低密度单作处理降低了23.8%、26.6%和6.4%、9.3%;中、高密度结合间作对玉米土壤带土壤尿酶和过氧化氢酶补偿效应分别为19.7%~44.7%、25.3%~47.1%和5.9%~48.4%、12.2%~51.6%。因此,在绿洲灌区,可以用密植结合间作种植模式来补偿由于减量施氮造成的玉米减产及氮素吸收降低的负效应,从而实现减氮与玉米高产、氮肥高效利用的双赢结果。

邓建强[3](2021)在《陇东旱塬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与粮食作物轮作系统资源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陇东旱塬区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连作和冬小麦-春玉米(Zea mays L.)轮作为主的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着水热资源利用不足,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弊端,引草入田,进行传统种植结构调整,不仅能为该区草畜产业发展提供一定量的优质饲草,更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为研究在不同降水年景下,上述2个模式中夏闲期复种一年生饲草的粮草轮作系统生产力、资源利用和成本效益,本研究于2015-2019年在甘肃庆阳西峰兰州大学庆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在传统种植模式冬小麦连作和冬小麦-春玉米的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Brassica napus L.饲油1号)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兰箭3号),主要包括6个轮作模式:冬小麦连作(W-F-W-F)、冬小麦-饲用油菜-冬小麦-饲用油菜(W-R-W-R)、冬小麦-箭筈豌豆-冬小麦-箭筈豌豆(W-V-W-V)、冬小麦-春玉米(W-F-M)、冬小麦-饲用油菜-春玉米(W-R-F-M)、冬小麦-箭筈豌豆-春玉米(W-V-F-M),并分析了各模式下作物生产力、粗蛋白产量、水分利用、光能截获、物质能量投入与利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旨在为提高旱作农业区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粮草兼顾型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提高了系统生产力,但是对后茬作物生产力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格局、土壤水分条件和复种的饲草种类。(1)在冬小麦连作模式条件下,后茬小麦籽粒产量在夏闲期降水正常年份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以后无显着变化,而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夏闲期降水距平均百分比低于-50%)分别降低了83.2%和35.2%(P<0.05);系统每年小麦当量产量在复种箭筈豌豆后提高了21.9%(P<0.05),而在复种饲用油菜后下降了26.9%(P<0.05)。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条件下,后茬玉米籽粒产量在夏闲期降水正常年份复种饲草以后无显着差异,而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夏闲期降水距平均百分比低于-50%)复种饲用油菜后下降36.5%(P<0.05)。系统年均干物质产量在夏闲期复种饲草后提高了14.7%(P<0.05);系统年均小麦当量产量在复种箭筈豌豆下提高了40.1%(P<0.05),而在复种饲用油菜下无显着变化。(2)年均饲草产量在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后分别增加4.11 t hm-2和2.93 t hm-2(P<0.05),年均饲草粗蛋白产量分别增加0.89 t hm-2和0.59 t hm-2(P<0.05)。在冬小麦连作模式条件下,系统每年粗蛋白产量在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后分别提高39.4%和26.0%(P<0.05);而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条件下,分别提高了32.0%和35.4%(P<0.05)。2、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提高了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对后茬作物播期水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降水分布情况。(1)在冬小麦连作模式条件下,后茬小麦作物播期土壤含水率、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均无显着变化,而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降水距平均百分比低于-50%),分别降低59.7%、39.3%和123.8%(P<0.05)。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中,后茬玉米作物播期土壤含水率、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分别降低19.9%、3.2%和44.9%(P<0.05)。(2)在冬小麦连作模式条件下,系统粗蛋白生产WUE在复种箭筈豌豆后降低了15.3%(P<0.05),而在复种饲用油菜后无显着变化;系统粗蛋白生产PUE(Precipitation Use Efficiency,PUE)在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后提高了33.2%(P<0.05),其中在复种饲用油菜下提升幅度达39.4%(P<0.05)。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条件下,夏闲期复种饲草使系统干物质生产PUE和粗蛋白生产PUE分别提高了14.7%和25.0%(P<0.05)。3、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提高了系统PAR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1)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后茬小麦和玉米的冠层结构,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截获率和PAR截获量均无显着影响。在夏闲期降水正常年份,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后茬小麦光能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RUE)无影响;在季节性干旱条件下(降水距平均百分比低于-50%),对于冬小麦连作模式,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使得后茬小麦RUE平均降低69.8%(P<0.05);对于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复种饲用油菜使得后茬玉米RUE降低59.9%(P<0.05),而复种箭筈豌豆无显着差异。(2)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分别平均提高了系统PAR截获量31.6%和23.1%(P<0.05);对于冬小麦连作模式,系统粗蛋白生产RUE在夏闲期复种2种饲草下均无显着差异,对于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在夏闲期复种箭筈豌豆使得系统粗蛋白生产RUE提高了15.6%(P<0.05),复种饲用油菜后无显着变化。4、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降低了系统生态效能指数,但是提高了系统经济效益。(1)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平均增加了系统能量投入27.8%,其中肥料和种子能量投入分别占系统总能量投入的58-74%和19-43%,但是分别平均降低了系统能量产投比17.2%、能量利用效率22.9%。(2)在冬小麦连作模式下,复种饲草降低了系统生态效能指数39.3%(P<0.05),同时系统经济效益在复种饲用油菜后降低了41.2%(P<0.05),而在复种箭筈豌豆后提高了13.3%(P<0.05)。在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模式下,系统生态效能指数在复种饲用油菜后降低了46.4%(P<0.05),而在复种箭筈豌豆后提高了15.1%(P<0.05);系统经济收益在复种箭筈豌豆后平均提高了33.6%,而在复种饲用油菜后降低了24.7%(P<0.05)。综上,在陇东旱塬区,以冬小麦连作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系统中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后,其作物生产力取决于播期和生长季的水分状况,当播期土壤水分高于作物水分利用下限值时,采用箭筈豌豆与粮食作物轮作提高了种植系统对水分和光能资源的有效利用,既能够提高系统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提供额外的优质饲草,缓解农区普遍存在的饲草短缺。需要发挥豆科牧草的生物固氮能力,降低饲草种子生产成本,以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在该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王燕超[4](2021)在《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文中提出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具有产出高,效益好的特点,已成为我国青藏高原地区主要的饲草生产模式之一,在解决家畜冬春饲草不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于这两种牧草不同间作条件下产量与质量,及其增产机理尚知之不多。本研究以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青引2号燕麦(Avena sativa)为试验材料,2019-2020连续两年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开展试验,共设置了12个间作配置处理,研究其不同间作系统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并结合光能利用效率、固氮量及氮素转移量等测定,探讨了间作作用效果的机理。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间作配置处理对燕麦与春箭筈豌豆在盛花期、结荚期(灌浆期)的地上生物量均影响显着(P<0.05)。两种牧草在盛花期、结荚期(灌浆期)总的地上生物量分别为6097-7560 kg hm-2、7831-9793 kg hm-2,较两种牧草相同生育期单作牧草产量的加权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37%-39%,29%-41%。其中,在盛花期,以燕麦/春箭筈豌豆间作比例1:1、距离40 cm产量最高,而在结荚期(灌浆期)以间作比例1:1、间作距离20 cm的处理,产量达最高。另外,不同间作配置处理对燕麦与春箭筈豌豆种子产量亦影响显着(P<0.05),两种牧草的种子产量分别为7101-9295 kg hm-2、1244-1875 kg hm-2;不同间作处理燕麦种子产量较其单作提高38.6%-81.4%,以间作比例1:3、间作距离20 cm的处理最高,春箭筈豌豆的较其单作减少了9.0%-36.8%,以单作种子产量最高。2.不同间作配置处理提高了间作植物的粗蛋白含量,降低了燕麦粗纤维含量。结合两年结果,盛花期以间作比例1:3,同行混播处理粗蛋白质含量最高,同时粗纤维含量最低,效果最佳;而灌浆期、成熟期(脱粒)则依次以间作比例1:1,间作距离40 cm和相同行数比例、同行混播处理粗蛋白质含量最高。结合两种牧草草产量计算,盛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脱粒后)间作总的粗蛋白质产量分别为534-664 kg hm-2、544-833 kg hm-2和380-529 kg hm-2,较对应单作加权平均值分别提高1.62%-39.07%、2.44%-13.15%和5.26%-21.79%。三个生育期粗蛋白质产量分别以间作比例1:1,间距40 cm、间作比例2:3,间距20 cm和间作比例2:3,间距40 cm处理的最高。3.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提高牧草产量的部分原因是两种牧草株高的增加和总的光能利用效率的提高。在12个不同间作配置处理中,春箭筈豌豆在播后70-73 d(盛花期)和113-115 d(成熟期)的平均株高分别为46.0-65.1 cm和61.1-95.4 cm,较其单作时分别提高了1%-40%和5%-61%。其中盛花期以间作比例1:1,同行混播处理的最高;成熟期以间作比例1:2,同行混播处理的最高。另一方面间作系统中燕麦成熟期平均株高为136.7-151.8 cm,较其同期单作提高了1%-12%,其中间作比例1:2,同行混播处理的最高。燕麦其余各生育期平均株高与其单作相比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间作配置处理的总的光能利用效率为0.76-0.97g MJ-1,较两种牧草分别单作的光能利用效率加权平均值提高了15.66%-46.65%,差异显着(P<0.05)。其中以间作比例1:1,间作距离40 cm处理的光能利用效率最高。4.不同间作配置处理下春箭筈豌豆盛花期平均固氮量在34.0-41.4 kg hm-2,固氮百分率为39.5%-48.5%。不同间作配置处理下春箭筈豌豆整体固氮量随单位面积燕麦播种比例的增加而上升,以间作比例1:1处理春箭筈豌豆固氮量和固氮百分率最高。另一方面,燕麦吸收来自春箭筈豌豆固定的氮素占植物总氮量的百分率(%Ntr(oat))随播种比例而显着变化(P<0.05),%Ntr(oat)平均为11.8%-17.8%,氮素转移量为9.52-16.50 kg hm-2。其中,以间作比例2:3处理%Ntr(oat)最高,间作比例1:2次之,分别为17.78%、16.33%。以干草调制为目的,在盛花期刈割以间作比例1:1,间作距离40 cm处理最佳,其产量最高,光能利用效率最好,牧草蛋白质含量最高,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品质最佳,同时春箭筈豌豆固氮量高,氮转移量较好。综合两年的饲草产量、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及其春箭筈豌豆固氮效果和固氮转移量的分析,合理的间作距离和行数比搭配对燕麦和春箭筈豌豆的优质高产有很大关系。

甄玉鑫[5](2021)在《陇东旱塬区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文中指出陇东旱塬(也指董志塬)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塬面,也是甘肃省重要的粮产区。但是当地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业结构已逐渐不能满足居民食物结构多元化的需求,也难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种植业结构、实施草田轮作、协同发展粮草畜产业,是提升农业生产系统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重要途径。但是陇东地区雨水资源不足,种植饲草对土壤水分养分平衡的影响效应还不确定。因此,本研究以陇东地区常用的4种一年生饲草作物(饲用玉米(Zea mays)、谷子(Panicum milliaceum)、燕麦(Avena sativ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作物及播种方式对土壤水氮分布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大田试验于2019-2020年在甘肃庆阳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饲用玉米单作、谷子单作、燕麦单作、箭筈豌豆单作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测定并分析了饲草干物质产量、粗蛋白产量、土壤水分、土壤氮素、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试验表明C4作物(饲用玉米和谷子)的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产量显着高于C3作物(燕麦、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P<0.05)。2019和2020年饲用玉米的干物质产量分别为28.6和24.5 t hm-2,粗蛋白产量分别为2.3和1.8t hm-2,为所有处理中最高。2019年C3作物中燕麦的干物质产量最高,比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分别高3.5和2.9 t hm-2,而燕麦、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粗蛋白产量之间没有显着差异;2020年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干物质产量最高,比燕麦和箭筈豌豆高1.7和1.9 t hm-2,箭筈豌豆单播的粗蛋白产量最高。(2)2019年饲草作物生长季末期,燕麦/箭筈豌豆处理0-2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量最高,比饲用玉米、谷子、燕麦和箭筈豌豆高5.9%、4.7%、1.2%和0.6%。2020年饲用玉米土壤含水量依然为最低,比谷子、燕麦、箭筈豌豆和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处理的土壤含水量低30.0%、25.9%、22.5%和28.9%。2019年饲用玉米的耗水量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分别为469.6 mm和61.1 kg hm-2 mm-1;燕麦的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最高(6.9 kg hm-2 mm-1)。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处理的耗水量比燕麦和箭筈豌豆单作分别降低18.4%和20.0%,水分利用效率均介于燕麦单作和箭筈豌豆单作之间。2020年饲用玉米的耗水量与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依然为最高,分别334.1 mm和74.7 kg hm-2 mm-1;箭筈豌豆的粗蛋白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6.4 kg hm-2 mm-1。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的干物质水分利用效率和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单作燕麦提高19.4%和35.1%。(3)2019年燕麦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242.2 kg kg-1,比饲用玉米、谷子、箭筈豌豆以及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分别高27.1%、120.6%、61.1%和45.6%。2020年燕麦/箭筈豌豆混播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200.6 kg kg-1,谷子最低(88.8 kg kg-1)且显着低于其他作物(P<0.05)。2019年氮素利用效率最高的是燕麦-箭筈豌豆混播,为96.8 kg kg-1,其次是谷子(83.5 kg kg-1)、箭筈豌豆最低(33.5 kg kg-1)。燕麦/箭筈豌豆混播显着高于燕麦单播和箭筈豌豆单播(P<0.05)。2020年氮素利用效率最高的同样是燕麦/箭筈豌豆混播(87.0 kg kg-1),其次是饲用玉米(84.4 kg kg-1),箭筈豌豆单播最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的氮素利用效率比燕麦和箭筈豌豆单作分别高34.5和52.4 kg kg-1。综上,本试验研究的几种一年生饲草作物在饲草生产、水分利用和氮素利用方面各有优势,可以用于陇东旱塬区粮草轮作系统的构建和种植结构的调整。玉米干物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但耗水需肥量大,可能会对后茬粮食作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燕麦-箭筈豌豆混播与单作相比可在增加产量的同时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粮食作物的水肥消耗特征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饲草作物,农业系统尺度不同饲草与粮食作物的轮作效应及粮草轮作模式优化还需通过试验和模型模拟等手段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睿[6](2020)在《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系统的生产力与资源利用效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春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与燕麦(Avena sativa)间作是全球温带地区常见的生产系统之一。与两种作物分别单作相比,其具有产出高,效益好等特点,在为草食家畜提供优质饲草,保障食物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兰箭1号、兰箭2号和兰箭3号等三个春箭筈豌豆品种和青引2号燕麦为参试材料,于2014-2017年在典型的高寒牧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连续4年开展了田间试验;其中2014-2016年处理为春箭筈豌豆三个品种分别与燕麦行间作(1:1)和单作,2016-2017年为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与燕麦7个行配置[春箭筈豌豆与燕麦行数比1:1(RI),2:1(S21),3:1(S31),3:2(S32),4:2(S42),4:3(S43),5:3(S53)]间作和单作;测定了春箭筈豌豆品种、间作模式等对系统生产力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春箭筈豌豆品种和间作模式下两种作物的光合特性、光能利用效率,并在实验室分析了植物和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期为进一步发挥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系统的作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春箭筈豌豆-燕麦行间作显着增加了盛花期的系统生产力,增加幅度因春箭筈豌豆品种而异。2014-2016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表明,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分别与燕麦间作的3个系统地上生物量分别为7638 kg ha-1、8197 kg ha-1和8555 kg ha-1,较两种作物单作的加权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21%、44%和52%;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分别为1.07、1.21和1.27,其中兰箭2号和兰箭3号与燕麦间作的LER显着高于兰箭1号与燕麦间作(P<0.05)。间作系统生产力的提高主要由于燕麦地上生物量的增加,其与春箭筈豌豆三个品种间作的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51%、70%和79%(P<0.05)。间作系统中兰箭1号、兰箭2号和兰箭3号春箭筈豌豆3年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分别较相应品种单作降低了37%、26%和24%。2.兰箭2号春箭筈豌豆与燕麦7个行配置间作显着增加了盛花期的系统生产力(P<0.05),增加幅度因行配置不同而异。2016-2017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表明,不同行配置间作系统的地上生物量为6073 kg ha-1-8130 kg ha-1,较两种作物单作的加权平均水平高35%-45%,其中RI处理最高达8130 kg ha-1,S32次之为7588 kg ha-1;LER为1.13-1.24,其中S32处理最高。7个行配置间作系统生物量的不同,主要由于春箭筈豌豆地上生物量的降低和燕麦地上生物量的增加。7个行配置间作系统中春箭筈豌豆的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较单作降低了6%-24%;而燕麦的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较单作增加了64%-94%(P<0.05)。3.间作系统通过增加作物株高,改变作物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效率(radiation use efficiency,RUE),提高系统生产力。春箭筈豌豆三个品种行间作系统中,春箭筈豌豆的平均株高为105-112 cm,较单作提高了28%-44%(P<0.05);燕麦的平均株高为162 cm,较单作提高了13%(P<0.05)。7个行配置间作系统中,春箭筈豌豆的平均株高为78-103 cm,较单作提高了2%-35%,其中在较窄带状宽度处理RI、S21、S31和S32中显着高于单作;燕麦的平均株高为158-164 cm,较单作提高了8%-12%(P<0.05)。春箭筈豌豆三个品种行间作和7个行配置间作系统中春箭筈豌豆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均有所降低,其中兰箭1号降低了22%(P<0.05),燕麦的平均Pn分别相较单作提高了15%和23%(P<0.05)。两种间作系统中参试春箭筈豌豆品种的RUE相较其单作均有所降低,但多数差异不显着,而燕麦的RUE相较其单作平均提高了44%和65%(P<0.05)。4.间作系统影响两种参试作物叶片和地上部分的氮、磷含量。春箭筈豌豆三个品种叶片的氮含量较相应单作的最高降低了4%-9%,地上部分氮含量和磷含量分别降低了4%-8%和11%-23%(P<0.05);燕麦叶片的氮含量较单作分别增加了33%-42%,地上部分的氮含量和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0%-28%和17%-45%(P<0.05)。行间作中兰箭1号、兰箭2号、兰箭3号与燕麦间作系统的盛花期粗蛋白产量分别为673 kg ha-1、732 kg ha-1和755 kg ha-1,较两种作物单作的加权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1.9%、29%和37%。7个行配置间作中不同处理间作系统盛花期的粗蛋白产量为686 kg ha-1-736 kg ha-1,高于兰箭2号和燕麦单作。间作系统的土壤养分与两种作物单作的加权平均水平相比,土壤有机碳含量无显着影响;而0-20 cm、20-40 cm和40-60 cm等土层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因测定年份和土层有所改变,但无明显规律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春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系统可显着提高生产力,行间作和3:2带状间作表现最佳,其作用机理主要在于间作系统光合特性、光能利用效率、边行效应和土壤养分利用的改变。

李国保,陈润书,黄碧芬,杨娟[7](2020)在《高海拔冷凉地区玉米—蔓生性青豌豆高效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为最大限度发挥滇西高海拔冷凉地区冬春季阳光充足、夏秋季云雾笼罩、全年无"低温"的气候优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创建独特的地域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龙陵县镇安镇总结出了一套充分发挥当地温光特点,增加单位面积产值的粮菜复种技术——玉米—蔓生性青豌豆高效栽培技术。从种植地块、品种选择、整地做畦、田间管理、科学追肥、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玉米—蔓生性豌豆科学套作方法,为高海拔冷凉地区粮菜高效复种栽培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赵雅姣[8](2020)在《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是我国牧草主产区,但因其气候条件限制以及耕地面积有限,牧草生产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寻求一种高效栽培措施以应对畜牧业发展中饲草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牧草生产实践中,采用豆科与禾本科牧草间、套和轮作等高效种植制度可有效提升其生产潜力和发挥生态优势。因此,本研究对该区域广泛种植的主要豆科牧草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4种广泛种植的禾本科牧草玉米(Zea mays)、甜高粱(Sorghum dochna)、燕麦(Avena sativa)和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进行间作,通过连续3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模拟间作试验(土培桶栽法)和根系互作试验(营养液砂培法)来探讨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在不同年份、不同生育期和不同根系互作强度下的间作优势、氮高效机理以及根际土壤微生态效应等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4种间作组合下,禾本科牧草的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和蛋白产量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间作降低了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但提高了4种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即禾本科牧草在间作系统中具有更大的间作优势。紫花苜蓿的偏土地当量比小于禾本科牧草偏土地当量比,并且4种间作组合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紫花苜蓿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不同间作组合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的群体产量(18700-19900 kg·hm-2)最大,紫花苜蓿/玉米间作的群体蛋白产量(2257-2356 kg·hm-2)最佳。间作对禾本科牧草光合性能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4种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光能利用率均较各自的单作有显着地提高,而紫花苜蓿的光合特性和光能利用率在间作下均低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不仅促进了禾本科牧草叶绿素含量,而且促进了处于弱光下的紫花苜蓿叶绿素b含量,进而调节其在不同光强度下的光合特性。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中,Rubp羧化酶活性均显着大于其单作;玉米、甜高粱和燕麦间作中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中蔗糖合成酶活性显着小于相应的单作;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其单作显着提高,即间作可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活性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而对紫花苜蓿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群体光能利用率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时最高。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时,4种禾本科牧草对紫花苜蓿的氮、磷和钾的竞争比率均大于1,即4种禾本科牧草均较紫花苜蓿具有更强的养分竞争能力。间作利于禾本科牧草的养分竞争及积累,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均大于相应的单作,而紫花苜蓿体内氮、磷和钾含量表现相反。3年田间试验中,燕麦和小黑麦体内氮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7.5-8.1%和7.8-9.3%,小黑麦体内磷和钾含量在其间作下较其单作分别提高了21.7-26.3%和3.0-4.9%。不同生育期下,紫花苜蓿体内磷、钾含量和积累量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均随生育期的推进其在间作与单作中的差距不断增大。同时,根系互作越紧密,4种禾本科牧草茎叶和根系中氮、磷和钾含量越高,紫花苜蓿则越低。4种间作模式中,紫花苜蓿/甜高粱间作对氮和钾的竞争比率最高,而紫花苜蓿/小黑麦对磷的竞争比率最高。2、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氮代谢及其氮高效机理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其中,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NR和GOGAT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甜高粱和燕麦在种植第3年时GS活性在间作下均显着高于相应的单作;而间作显着降低了紫花苜蓿的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不断增加,而紫花苜蓿氮代谢酶活性不断降低。同时,紫花苜蓿的NR基因在根系中和GS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以及4种禾本科牧草的GOGAT基因在茎叶和根系中和N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NiR基因在茎叶中的表达,燕麦和小黑麦GS基因在根系中的表达均与其体内的氮素浓度变化规律相似。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重在间作中较其单作提高了7.1-25.7%,其中与玉米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大,但在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重变化较小。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根系互作越紧密越有利于禾本科牧草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可以促进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系长度的增加及根系活力的提高,有利于对养分的竞争与吸收。在种植后期,紫花苜蓿、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的根系活力在根系不分隔下较其在塑料分隔下分别提高了6.7-13.8%、13.6-14.3%、8.7-12.5%、39.6-45.4%和17.3-19.0%。本研究中,不同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的总根瘤数、有效根瘤数、单株根瘤重、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均较其单作显着提高,但单根瘤重差异不显着。紫花苜蓿根瘤数、根瘤重和固氮能力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根瘤数和固氮能力在不分隔下均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4种异黄酮含量在胁迫氮水平下高于适宜氮水平。根系中的大豆苷元和木犀草素含量在不分隔下大于尼龙网分隔,而在塑料分隔和单种下未检测出;刺芒柄花素和染料木素含量总体来看,均随根系互作紧密程度增加而增大,同时不分隔时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在不同根系互作下,异黄酮合酶基因IFS-1和IFS-4为上调基因,IFS-2和IFS-3为下调基因;IFS-1(除根系N21水平下)和IFS-4相对表达量在根系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尼龙网分隔,尼龙网分隔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IFS-2和IFS-3表达量表现相反。结瘤信号通路基因(NOD-1和NOD-2)均为上调基因;NOD-1和NOD-2的相对表达量随根系互作越紧密则表现越高;同时,其相对表达量在不分隔下显着大于塑料分隔和单种。根系中,IFS和NOD基因均与除单根瘤重的结瘤固氮各指标均呈显着相关关系。根系中,大豆苷元、木犀草素、刺芒柄花素以及染料木素均与各结瘤固氮指标呈极显着正相关。3、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pH值在间作中均低于相应的单作;而有机质含量在间作中高于相应的单作,禾本科牧草在间作与单作中差异显着。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间作与单作下差异较小;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显着小于其单作。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间作下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与单作相比,间作可提高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生物酶活性,其中与燕麦和甜高粱间作的紫花苜蓿根际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4种间作组合下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较其相应的单作显着提高;同时,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下4种土壤酶活性也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其间作下均高于相应的单作,而真菌数量表现相反。与燕麦和小黑麦间作的紫花苜蓿以及间作下的玉米、甜高粱、燕麦和小黑麦其根际土壤细菌的序列数均显着大于相应的单作。同时,分类单元、ACE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均表现为在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间作根系土壤中大于相应的单作。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浮霉菌门、疣微菌门、芽单胞菌门为相对丰度较大的门类,其相对丰度之和达84%以上。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在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根际土壤均表现作为间作大于其单作,芽单胞菌门表现为间作小于相应的单作。间作下牧草根际土壤酶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养分相互影响并相互调节,其中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均与有机质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综上所述,间作可以显着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这是由于间作中地上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光合性能和群体光能利用率,地下互作促进了禾本科牧草的营养吸收和群体养分积累。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对氮素的高效利用主要是由于氮素的固定、吸收和转化决定的,间作可以刺激紫花苜蓿根瘤数和固氮能力的增加,其机制是间作改变紫花苜蓿的氮素浓度进而改变及异黄酮合酶基因表达及异黄酮含量,从而改变固氮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和结瘤固氮特性;间作刺激了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总根长的增加和根系活力的增强,以竞争和吸收更多的氮素;同时,间作可以促进禾本科牧草的氮代谢酶活性,进而增加了氮素的转化。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间作可以提高西北地区间作牧草根际土壤的养分及增进其微生物多样性。

王玉[9](2020)在《绿肥及减量灌水对小麦复种绿肥水碳足迹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绿洲灌区资源性缺水严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量大,且节水、减排综合性理论和技术薄弱问题。本研究以降低麦田水碳足迹为目标,设置麦后复种绿肥不同还田方式(绿肥翻压还田、绿肥移除、无绿肥)和灌水水平(高灌水I3:420 mm、中灌水I2:370 mm、低灌水I1:320 mm),探讨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水平对麦田生产力、水碳足迹及水分利用效率、碳排放效率等特征的影响,揭示绿肥还田配套减量灌水影响麦田水碳足迹的机理,以期为构建绿洲灌区低排、高效小麦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灌水可保证小麦稳产,前茬绿肥翻压还田可提高后茬小麦籽粒产量,二者集成增产幅度更大。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加了模式能量产量,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可弱化这种效应。绿肥翻压较无绿肥后茬小麦增产7.8%,低灌水与中灌水影响小麦产量差异不显着,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增产6.9%。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加能量产量38.2%,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增加小麦-绿肥能量产量44.4%。2.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可降低水足迹,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可进一步降低水足迹。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降低水足迹6.2%,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降低水足迹5.1%,低灌水较中灌水降低水足迹6.0%。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降低水足迹11.4%。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大了蓝水足迹,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弱化了这种效应。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大蓝水足迹9.4%。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降低蓝水足迹5.6%。低灌水较中灌水降低蓝水足迹9.3%。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降低了绿水足迹,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进一步降低了绿水足迹。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降低绿水足迹27.6%,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降低绿水足迹30.8%。基于水足迹,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可作为小麦节水高效生产模式之一。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加了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农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可弱化这种效应。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增加CO2排放总量16.9%、N2O排放总量18.4%、农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19.6%。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降低小麦-绿肥CO2排放总量5.0%、N2O排放总量5.7%、农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4.8%。低灌水较中灌水降低小麦-绿肥CO2排放总量10.2%、N2O排放总量10.3%、农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9.7%。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可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进一步降低了能量产量碳足迹。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13.5%,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8.6%,低灌水较中灌水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9.6%,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降低能量产量碳足迹27.9%。基于碳足迹,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可作为小麦低排高效生产模式之一3.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显着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碳排放效率,绿肥翻压还田、低灌水强化了这种效应。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获得了最大可持续性评估指数。小麦-绿肥较单作小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3%、碳排放效率15.2%。绿肥翻压较绿肥移除提高水分利用效率6.3%、碳排放效率9.8%。低灌水较中灌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7.2%、碳排放效率10.9%。绿肥翻压低灌水较无绿肥中灌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6%、碳排放效率39.4%。本研究中绿肥翻压还田配套低灌水,其稳产、同步降低水碳足迹效果明显,获得了最大可持续评估指数,可作为绿洲灌区小麦节水、低排绿色生产模式之一。

赵彦华[10](2020)在《增密对玉米/豌豆生产力形成、温室气体排放生态学过程的影响》文中指出基于低排放的高产种植技术是目前作物生产的重要课题,禾豆间作具有提高生产力、减排温室气体等优点,其中密植是间作增产的重要生态学基础。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提高作物密度,能否实现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碳排放双向目标,缺乏理论依据。2014年和2015年,在河西绿洲灌区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了低(D1)、中(D2)、高(D3)三种玉米种植密度对玉米间作豌豆(M/P)和单作玉米(M)生长特性、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种间关系和资源利用特征的影响,以期为禾豆间作高产低碳生产技术提供科学借鉴和理论依据。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密植下间作产量显着提高,豌豆收后玉米的补偿生长效应增强。增加密度减小了玉米、豌豆共生期玉米的相对竞争力,但提高了豌豆收获后玉米的恢复效应,进而形成了较高的间作生产力。两年试验中,玉米/豌豆间作相对拥挤指数大于1,且不同玉米种植密度水平下玉米间作豌豆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玉米/豌豆间作系统产量比相应单作产量加权平均增大34.0%和37.9%。种植密度与玉米/豌豆间作对间作系统产量的协同增产量为9.3%。豌豆收后,间作玉米快速恢复生长,其生长速率明显大于相应单作,表现出较强的恢复生长能力,缓解了前期竞争造成的损失,间作玉米补偿效应大于1。豌豆收后是间作玉米获得高产的主要生育时段。2.密植显着降低了间作玉米、豌豆温室气体的排放。单、间作土壤碳排放量、N2O-N排放量均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单作玉米土壤碳排放量在D2处理下比D1处理降低12.6%,D3比D2降低10.1%,间作玉米土壤碳排放量在D2处理下比D1处理降低5.6%,D3比D2降低6.2%。豌豆收获前,间作玉米碳排放量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0.8%和21.6%,单作玉米碳排放量分别降低了32.0%和16.2;豌豆收后,间作玉米碳排放量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12.9%和8.5%,单作玉米碳排放量分别降低23.5%和12.9%。单作玉米土壤N2O-N排放量在D2处理比D1处理降低23.9%,D3比D2降低17.2%,间作玉米土壤N2O-N排放量在D2处理比D1处理降低13.8%,D3比D2降低15.1%。豌豆收获前,间作玉米N2O-N排放量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2.9%和16.4%,单作玉米N2O-N排放量分别降低了59.0%和35.2%;豌豆收后,间作玉米N2O-N排放量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57.1%和38.8%。间作系统中间作玉米碳排放量占系统总排放量的70.2%,间作豌豆占29.8%。豌豆收获前的共生期内间作豌豆碳排放量较大,对总排放量的贡献较大,为53.0%,密植是调控豌豆碳排放量的有效措施。间作玉米在豌豆收获后的碳排放是其碳排放总量的重要来源。玉米碳排放量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玉米间作豌豆全生育期内土壤N2O-N排放总量比两种作物单作模式下土壤N2O-N排放量加权平均随玉米种植密度增加分别降低了15.1%、10.5%和12.7%。间作系统中,间作玉米N2O-N排放量占系统总排放量的68.9%,间作豌豆占31.1%,玉米仍然是间作系统土壤N2O-N排放量的主要来源。密植与间作相结合表现出较好的协同减排效应,具有很大的碳减排潜力。3.玉米间作豌豆GWP均随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单作玉米GWP在D2处理比D1处理降低5.8%,D3处理比D2处理降低8.4%,间作玉米GWP在D2处理比D1处理降低8.8%,D3处理比D2处理降低10%。豌豆收获前,单作玉米GWP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3.6%和24.1%,间作玉米GWP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42.6%和23.5%。豌豆收后,单作玉米GWP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6.1%和22.5%,间作玉米GWP在高玉米种植密度下比低、中密度下分别降低了36.8%和28.0%。玉米间作豌豆具有降低GWP的作用,玉米间作豌豆GWP比单作豌豆平均增大了89.8%,比单作玉米平均减小了24.3%。玉米间作豌豆全生育期GWP比单作豌豆GWP和单作玉米GWP加权平均下降了5.0%。单作玉米、玉米间作豌豆GWP均随玉米种植密度增大而降低,本研究中,玉米/豌豆间作与密植结合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增温潜势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协同减排量为7.9%。豌豆收获前,间作玉米GWP比单作玉米GWP平均降低37.9%;豌豆收后,间作玉米碳排放量比单作玉米碳排放量平均增大了23.8%。豌豆收后是调节玉米GWP的重要生育时期。4.种植密度增大强化了间作资源利用优势,提高和促进了间作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碳排放。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大能够使作物更加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水分,使得收获时遗留在土壤中的水分较少,同时,合理增加间作系统中玉米的种植密度是减少玉米间作豌豆水分无效消耗的有效农艺措施之一。玉米间作豌豆氮素利用效率比相应处理单作氮素利用效率加权平均高25.2%。间作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利用率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两年中,高种植密度下玉米间作豌豆氮肥利用率分别较低、中种植密度下间作氮肥利用率提高了40.4%、17.9%。间作群体保持适宜大小的竞争力有利于提高群体吸氮量和群体产量、共生期内豌豆和玉米干物质的累积,同时,玉米竞争力的增大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的重要保证。豌豆开花结荚期是调控间作作物种间竞争力、获取高产的关键生育时期。玉米/豌豆间作与密植相结合集成于同一系统,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协同减排量为7.1%。玉米间作豌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单作豌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单作玉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加权平均下降了11.7%。间作系统中,间作玉米竞争力的逐渐增大是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的重要因素。

二、豌豆、玉米高效栽培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豌豆、玉米高效栽培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C_3与C_4植物生理特性的差异
        1.2.2 混播模式的研究
        1.2.3 混播种间竞争的研究
        1.2.4 混播草地生产力的研究
        1.2.5 混播饲草品质的研究
        1.2.6 混播土壤化学特性的研究
        1.2.7 混播土壤生物性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种间竞争和共存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饲草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2.1.5 种间关系计算方法
        2.1.6 数据分析
    2.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地当量比
    2.3 混播组合较单播增产率和组分增产贡献率
    2.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相对产量
    2.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竞争比率和侵袭力
    2.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组分贡献变化率
    2.7 讨论
第三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3.1.2 供试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饲草营养品质的测定
        3.1.5 数据分析
    3.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蛋白含量
    3.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脂肪含量
    3.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灰分含量
    3.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3.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饲草饲喂价值
    3.7 不同混播组合饲草品质增加率
    3.8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相关分析
        3.8.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3.8.2 C_3+C_4混合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3.8.3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3.9 讨论
第四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4.1.2 供试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4.1.5 数据分析
    4.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有机质
    4.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氮
    4.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磷
    4.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钾
    4.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碱解氮
    4.7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磷
    4.8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钾
    4.9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率
    4.10 讨论
第五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5.1.2 供试材料
        5.1.3 试验设计
        5.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5.1.5 数据分析
    5.2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3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
    5.4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5.5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5.6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增加率
    5.7 不同混播模式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5.7.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5.7.2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5.8 讨论
第六章 不同饲草混播模式效应的综合评价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6.1.2 供试材料
        6.1.3 试验设计
        6.1.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6.2 不同单播与混播草地综合评价
        6.2.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6.2.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6.2.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6.3 评价分析混播较单播的增加率
        6.3.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6.3.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6.3.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项目来源
致谢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2)增密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密度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影响研究进展
    1.1 优化密度增产的技术研究进展
    1.2 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的技术
    1.3 间作增产及氮素高效利用机理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图
    2.4 试验材料
    2.5 试验设计
    2.6 作物田间结构与施肥制度
    2.7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2.8 数据统计
第三章 密植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的补偿效应
    3.1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的补偿作用
    3.2 密度与施氮对间作和单作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3 间作和单作玉米在不同施氮和密度下的生长速率动态
    3.4 不同处理下间作玉米的偏土地当量比
    3.5 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相对于小麦种间竞争力的补偿作用
    3.6 密植对减量施氮麦后玉米恢复力的补偿效应
    3.7 玉米相对于小麦的竞争力及恢复效应与籽粒总产量的相关关系
第四章 密植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吸收的补偿效应
    4.1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植株氮素吸收累积的补偿作用
    4.2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对不同密度和施氮的响应
    4.3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肥偏生产力对不同密度和施氮的响应
    4.4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素收获指数对不同密度和施氮的响应
第五章 密植和间作对玉米减量施氮的补偿利用机理
    5.1 玉米植株氮素累积量的动态变化
    5.2 不同处理玉米的氮素积累优势
    5.3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植株氮素转运的补偿作用
    5.4 密度和施氮对单作和间作玉米带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5.5 密度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带土壤酶活性的补偿作用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的补偿效应及其机理
    6.2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补偿效应
    6.3 密植及间作对玉米减量施氮氮素高效利用的机理
    6.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陇东旱塬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与粮食作物轮作系统资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粮草轮作研究进展
        2.1.1 粮草轮作概念及原理
        2.1.2 粮草轮作的起源与发展
    2.2 粮草轮作模式与生产力
    2.3 粮草轮作模式与土壤水分和作物水分利用
    2.4 粮草轮作模式与光能截获和利用
    2.5 粮草轮作模式与能量利用和经济效益
    2.6 陇东旱塬发展粮草轮作的意义
        2.6.1 陇东旱塬区自然状况
        2.6.2 陇东旱塬区粮草轮作发展意义
    2.7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8 研究目标及内容
    2.9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概况
    3.2 试验材料
    3.3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3.4 测定项目及方法
        3.4.1 干物质及籽粒产量
        3.4.2 含氮量测定
        3.4.3 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
        3.4.4 株高和叶面积指数
        3.4.5 光合有效辐射
        3.4.6 能量数据计算
        3.4.7 经济效益
        3.4.8 生态效能指数
    3.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不同粮草轮作系统生产力研究
    4.1 作物干物质积累动态
    4.2 作物经济产量
    4.3 作物粗蛋白产量
    4.4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生产力表现
    4.5 讨论
        4.5.1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后茬作物产量的影响
        4.5.2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粮草轮作系统水分利用研究
    5.1 作物播种期和收获期土壤剖面水分含量
    5.2 不同轮作模式下作物生长阶段土壤贮水量变化
    5.3 作物耗水量
    5.4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5.5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5.6 讨论
        5.6.1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5.6.2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模式下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7 小结
第六章 不同粮草轮作系统光能利用研究
    6.1 作物不同生育期株高变化
    6.2 作物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变化
    6.3 各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群体冠层PAR截获率
    6.4 作物群体冠层PAR截获量
    6.5 作物光能利用效率
    6.6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PAR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6.7 讨论
        6.7.1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后茬作物PAR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6.7.2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系统PAR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
    6.8 小结
第七章 不同粮草轮作系统能量利用及经济效益研究
    7.1 作物能量投入
    7.2 作物能量产出
    7.3 作物经济收益
    7.4 作物生态效能指数
    7.5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能量投入
    7.6 不同轮作模式下系统生态效能
    7.7 讨论
        7.7.1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系统能量投入的影响
        7.7.2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系统经济效益的影响
        7.7.3 夏闲期复种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对不同轮作系统生态效能的影响
    7.8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豆科/禾本科作物间作系统
        2.1.1 间作模式
        2.1.2 作物产量
        2.1.3 病虫草害
    2.2 豆科/禾本科间作系统生产力提高机理
        2.2.1 种间促进及生物互补
        2.2.2 生物多样性的利用
        2.2.3 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2.2.4 增加水分利用效率
        2.2.5 改善植物养分
    2.3 间作系统中豆科植物固氮量测定方法
        2.3.1 全氮差值(TND)法
        2.3.2 乙炔还原法(ARA)
        2.3.3 木质素溶解分析法
        2.3.4 ~(15)N标记法
        2.3.5 ~(15)N自然丰度法
    2.4 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
        2.4.1 提升牧草营养品质
        2.4.2 改善土壤条件
        2.4.3 提高牧草产量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地自然概况
    3.2 气象数据收集
    3.3 试验材料
    3.4 试验设计
        3.4.1 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小区设置
        3.4.2 ~(15)N标记小区设计
    3.5 播种与田间管理
    3.6 产量测定
        3.6.1 株高、地上生物量测定
        3.6.2 种子产量测定
        3.6.3 土地当量比计算
    3.7 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3.8 截光率测定和光能利用效率计算
    3.9 春箭筈豌豆固氮量、转移量测定
    3.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
    4.1 气象条件
    4.2 地上生物量
        4.2.1 草产量
        4.2.2 种子产量
    4.3 土地当量比
    4.4 牧草营养成分含量
        4.4.1 粗蛋白质含量
        4.4.2 粗脂肪含量
        4.4.3 粗纤维含量
    4.5 株高和光合作用
        4.5.1 株高
        4.5.2 截光率和光能利用效率
    4.6 春箭筈豌豆生物固氮量
    4.7 向燕麦转移的氮素量
第五章 讨论
    5.1 春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系统的牧草产量
    5.2 春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系统的牧草营养品质
    5.3 春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系统的光能利用效率
    5.4 春箭筈豌豆固氮量及氮素向燕麦转移量
    5.5 主要结果与结论
    5.6 创新点
    5.7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陇东旱塬区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高原农业系统
        1.2.2 草地农业系统
        1.2.3 饲草的生产现状
        1.2.4 种植模式对一年生饲草作物的影响
        1.2.5 水分和氮素对一年生饲草作物的影响
        1.2.6 还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材料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作物品种及田间管理
    2.4 测定项目
        2.4.1 株高和叶面积指数
        2.4.2 干物质产量
        2.4.3 植株氮含量
        2.4.4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2.4.5 土壤体积含水量
    2.5 指标计算
        2.5.1 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2.5.2 粗蛋白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
        2.5.3 硝态氮积累量的计算
        2.5.4 氮肥偏生产力的计算
        2.5.5 氮肥利用率的计算
        2.5.6 地上部分吸氮量的计算
        2.5.7 氮素利用效率的计算
    2.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饲草作物的生产力
    3.1 作物生长季气象条件
    3.2 饲草作物的株高动态
    3.3 饲草作物的叶面积指数动态
    3.4 饲草作物干物质动态
    3.5 饲草作物地上干物质分配
    3.6 饲草作物的含氮量
    3.7 饲草作物的粗蛋白产量
    3.8 小结
第四章 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4.1 土壤含水量
    4.2 土壤贮水量
    4.3 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4.4 小结
第五章 饲草作物的氮素利用效率
    5.1 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
    5.2 硝态氮积累量
    5.3 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产效率
    5.4 作物吸氮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5.5 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饲草作物的株高与叶面积指数
    6.2 饲草作物的干物质产量和粗蛋白产量
    6.3 土壤含水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
    6.4 饲草作物的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生产效率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系统的生产力与资源利用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豆科-禾本科作物间作系统
        2.1.1 概述
        2.1.2 间作模式
    2.2 豆科-禾本科作物间作效果
        2.2.1 生产力
        2.2.2 生态效益
        2.2.3 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
    2.3 影响间作生产力的主要因素
        2.3.1 品种
        2.3.2 行配置
    2.4 间作系统生产力提高的机理
        2.4.1 生物多样性
        2.4.2 互补性及相互促进作用
        2.4.3 光能利用效率
        2.4.4 水分利用效率
        2.4.5 养分利用及共生固氮
第三章 春箭筈豌豆三个品种分别与燕麦行间作的产量及其分配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区概况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设计
        3.2.4 播种与田间管理
        3.2.5 气象数据收集
        3.2.6 地上生物量测定
        3.2.7 种子产量与收获指数计算
        3.2.8 土地当量比、竞争指数计算
        3.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
        3.3.1 气候条件
        3.3.2 地上生物量
        3.3.3 地上生物量分配
        3.3.4 种子产量及收获指数
        3.3.5 土地当量比和竞争系数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春箭筈豌豆与燕麦不同行配置间作的产量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区概况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设计
        4.2.4 播种与田间管理
        4.2.5 气象数据收集
        4.2.6 地上生物量测定
        4.2.7 种子产量与收获指数计算
        4.2.8 土地当量比、竞争指数计算
        4.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
        4.3.1 气候条件
        4.3.2 地上生物量
        4.3.3 种子产量及收获指数
        4.3.4 土地当量比和竞争系数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春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的光合特性及光能利用效率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区概况
        5.2.2 试验材料
        5.2.3 试验设计
        5.2.4 播种与田间管理
        5.2.5 气象数据收集
        5.2.6 株高测量
        5.2.7 净光合速率测定
        5.2.8 叶绿素含量测定
        5.2.9 相对生长速率计算
        5.2.10 截光率和光能利用效率计算
        5.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
        5.3.1 株高
        5.3.2 净光合速率
        5.3.3 叶绿素含量
        5.3.4 相对生长速率
        5.3.5 截光率和光能利用效率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春箭筈豌豆与燕麦间作的牧草及其土壤养分成分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区概况
        6.2.2 试验材料
        6.2.3 试验设计
        6.2.4 播种与田间管理
        6.2.5 植物氮含量和磷含量测定
        6.2.6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测定
        6.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6.3 结果
        6.3.1 牧草的氮含量和磷含量
        6.3.2 牧草的粗蛋白含量与粗蛋白产量
        6.3.3 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
        6.3.4 间作系统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总体结论与展望
    7.1 总体性讨论与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高海拔冷凉地区玉米—蔓生性青豌豆高效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式特点
    1.1 茬口安排
    1.2 经济效益分析
    1.3 种植地块选择
    1.4 种植品种选择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玉米种植地整理
    2.2 豌豆种植地整理
    2.3 玉米播种
    2.4 豌豆播种
    2.5 玉米田间管理
        2.5.1 查苗补苗
        2.5.2 适期间苗定苗
        2.5.3 科学追肥
        2.5.4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5.5 玉米收获
    2.6 豌豆田间管理
        2.6.1 水分管理
        2.6.2 中耕除草
        2.6.3 追肥
        2.6.4 拉线理蔓
        2.6.5 病虫害防治
        2.6.6 采收

(8)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2 间作中作物的生产力
    3 间作中的光能利用
    4 间作中的养分竞争
    5 豆/禾间作下的氮代谢特性及分子调控
    6 豆/禾间作下的根系形态及生理响应
    7 豆/禾间作下的结瘤固氮特性及固氮机制
    8 豆/禾间作的土壤生态效应
    9 牧草生产及其研究现状
    10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0.1 研究内容
        10.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1.2 供试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产性能
        2.1.1 单位面积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2.1.2 群体干草产量及蛋白产量
        2.2 营养品质
        2.3 土地利用率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间作对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光合特性及碳代谢特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光合特性
        2.1.1 气体交换参数
        2.1.2 光能利用率
        2.2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叶绿素含量
        2.3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代谢酶
        2.3.1 RuBPCase羧化酶
        2.3.2 蔗糖磷酸合成酶
        2.3.3 蔗糖合成酶
        2.4 间作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养分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1.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的年际变化
        2.1.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氮含量与氮积累量的变化
        2.1.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氮素的竞争
        2.2 磷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2.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的年际变化
        2.2.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磷含量与磷积累量的变化
        2.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磷素的竞争
        2.3 钾吸收利用及竞争特性
        2.3.1 连续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的年际变化
        2.3.2 模拟间作下植株体内钾含量与钾积累量的变化
        2.3.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钾素的竞争
        2.4 连续间作下的养分竞争比率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下的氮代谢特征及其分子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1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1.2.2 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硝酸还原酶(NR)活性
        2.1.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的年际变化
        2.1.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2 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
        2.2.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的年际变化
        2.2.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NiR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3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
        2.3.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的年际变化
        2.3.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4 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
        2.4.1 紫花苜蓿和4种禾本科牧草体内GOGAT活性的年际变化
        2.4.2 紫花苜蓿和禾本科牧草体内GS活性对互作强度的响应
        2.5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氮代谢关键酶相关基因表达
        2.5.1 NR相关基因的表达
        2.5.2 NiR相关基因的表达
        2.5.3 GS相关基因的表达
        2.5.4 GOGAT相关基因的表达
    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紫花苜蓿与4种禾本科牧草的根系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1 根系形态指标
        1.2.2 生理指标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连续间作下根重的年际变化
        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重
        2.3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形态
        2.3.1 总根长
        2.3.2 根表面积
        2.3.3 根平均直径
        2.3.4 根体积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的根系活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七章 紫花苜蓿与禾本科牧草不同根系互作方式下结瘤固氮特性及其调控机理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1.2 测定方法
        1.2.2 黄酮含量及积累量
        1.2.3 相关基因的表达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紫花苜蓿的根瘤数
        2.1.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数的年际变化
        2.1.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2 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2.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根瘤重的年际变化
        2.2.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根瘤重
        2.3 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2.3.1 连续间作下紫花苜蓿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的年际变化
        2.3.2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固氮酶活性及单株固氮潜力
        2.4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氮积累
        2.5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异黄酮含量
        2.6 不同根系互作下紫花苜蓿的结瘤相关基因表达
        2.7 异黄酮与结瘤固氮的相关性
        2.8 结瘤固氮各因素与氮积累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八章 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的土壤微生态效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间作对根际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2.2 间作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3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2.4 间作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
        2.4.1 多样性指数分析
        2.4.2 门水平下的群落特征
        2.5 根际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细菌门丰度的相关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九章 结论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绿肥及减量灌水对小麦复种绿肥水碳足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作物生产水、碳足迹研究进展
    1.1 作物生产水、碳足迹研究的必要性
    1.2 水、碳足迹的内涵和量算方法研究进展
    1.3 降低作物生产水、碳足迹的主要措施及机理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区概况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2.6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绿肥还田及减量灌水下小麦-绿肥的产量表现
    3.1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下的小麦干物质累积量、籽粒产量表现
    3.2 箭筈豌豆生物量对绿肥还田及低灌水的响应
    3.3 小麦-绿肥能量产量对绿肥还田及减量灌水的响应
第四章 绿肥还田及减量灌水下小麦-绿肥水、碳足迹表现
    4.1 绿肥还田及灌水对小麦-绿肥水足迹的响应
    4.2 绿肥还田及灌水对小麦-绿肥碳足迹的响应
第五章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下小麦-绿肥的水碳利用效率
    5.1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对碳排放效率、碳排放强度的影响
    5.3 不同绿肥还田方式及灌水下各处理的综合评价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10)增密对玉米/豌豆生产力形成、温室气体排放生态学过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禾豆间作作物生产力提高和温室气体减排研究进展综述
    1.1 间作生产力研究
        1.1.1 间作优势
        1.1.2 种间互作作用探究
        1.1.3 种植密度与禾豆间作关系的研究
        1.1.4 间作种间互作与生产力形成的相关关系
    1.2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1.2.1 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1.2.2 种植模式与温室气体排放
        1.2.3 土壤含氮量与温室气体排放
        1.2.4 土壤含水量与温室气体排放
        1.2.5 禾豆间作温室气体减排机理研究
    1.3 小结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2.4.1 试验材料
        2.4.2 试验设计
        2.4.3 田间布置
        2.4.4 测定指标与计算方法
        2.4.5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豌豆间作系统作物生长特性研究
    3.1 豌豆-玉米共生期间作组分作物间的种间竞争
        3.1.1 豌豆相对于玉米的种间竞争力动态
        3.1.2 间作群体的相对拥挤指数
        3.1.3 玉米/豌豆间作土地当量比
    3.2 豌豆收获后,间作玉米的补偿生长效应
        3.2.1 干物质累积动态
        3.2.2 豌豆收获后,玉米的生长速率(CGR)
        3.2.3 基于干物质积累速率的补偿效应(CE=CGRI/CGRS)
    3.3 单、间作豌豆、玉米籽粒产量
        3.3.1 豌豆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
        3.3.2 玉米籽粒产量与收获指数
第四章 密植及间作对玉米/豌豆间作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4.1 土壤呼吸速率和N_2O排放通量对不同玉米种植密度的响应
        4.1.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豌豆生育期内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4.1.2 不同处理对玉米、豌豆生育期内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4.2 CO_2和N_2O排放总量对间作和密度处理的响应
        4.2.1 不同处理对玉米、豌豆CO_2-C排放总量的影响
        4.2.2 不同处理对玉米、豌豆生育期内土壤N2O-N排放总量的影响
    4.3 不同处理下豌豆、玉米温室气体排放的增温潜势
        4.3.1 种植模式和密植对增温潜势的影响
        4.3.2 种植模式和密植对单作和间作豌豆增温潜势的影响
        4.3.3 种植模式和种植密度对单作和间作玉米增温潜势的影响
    4.4 CO_2和N_2O排放对种间相互作用的响应
        4.4.1 种间竞争力对间作组分CO_2排放的影响
        4.4.2 种间竞争力对间作组分N_2O排放的影响
第五章 密植对玉米/豌豆间作系统资源利用特性影响的研究
    5.1 单、间作玉米、豌豆水分利用特性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5.1.1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棵间蒸发(E)
        5.1.2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耗水量(ET)
        5.1.3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耗水结构棵间蒸发量与耗水量之比(E/ET)
    5.2 单、间作玉米、豌豆氮素利用特性对密植的响应及其与间作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5.2.1 不同处理下土壤硝态氮含量
        5.2.2 不同处理下土壤氨态氮含量
        5.2.3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总吸氮量
        5.2.4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氮素利用效率
        5.2.5 不同种植密度下单、间作玉米、豌豆氮肥利用率
        5.2.6 吸氮量与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5.2.7 氮素利用效率与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5.3 组分籽粒产量与种间竞争力的相关性分析
    5.4 单、间作豌豆、玉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对密植的响应及其与间作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5.4.1 密植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5.4.2 单、间作豌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5.4.3 单、间作玉米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5.4.4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与间作种间关系的相关关系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种植密度和间作对作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6.1.2 种植密度和间作对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6.1.3 间作系统资源利用特性对间作和密度处理的响应特征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四、豌豆、玉米高效栽培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D]. 李兴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2]增密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D]. 张金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3]陇东旱塬饲用油菜和箭筈豌豆与粮食作物轮作系统资源利用研究[D]. 邓建强. 兰州大学, 2021(09)
  • [4]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D]. 王燕超. 兰州大学, 2021(09)
  • [5]陇东旱塬区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D]. 甄玉鑫. 兰州大学, 2021
  • [6]春箭筈豌豆—燕麦间作系统的生产力与资源利用效率[D]. 李睿. 兰州大学, 2020(04)
  • [7]高海拔冷凉地区玉米—蔓生性青豌豆高效栽培技术[J]. 李国保,陈润书,黄碧芬,杨娟. 蔬菜, 2020(08)
  • [8]紫花苜蓿/禾本科牧草间作优势及其氮高效机理和土壤微生态效应研究[D]. 赵雅姣.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9]绿肥及减量灌水对小麦复种绿肥水碳足迹的影响[D]. 王玉.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10]增密对玉米/豌豆生产力形成、温室气体排放生态学过程的影响[D]. 赵彦华.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豌豆玉米高效栽培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