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的谎言

四十年的谎言

一、一个谎言的四十年(论文文献综述)

王笑然[1](2021)在《成长苦痛与自我重构 ——二零一七年以后青春电影的现实转向》文中研究表明青春电影指的是围绕青少年的情感经历和他们的精神困惑和心理变化,以及青少年在价值观念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种种事件为叙事内容和题材的电影。作为当下电影产业的范式之一,青春电影不仅是“银色的梦”,更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编码方式。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立足于历史洪流的青春表述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革命现实主义的理想表达,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春电影中的反思与困惑再到新世纪后商业化浪潮下的怀旧之风,以及二零一七年后青春电影的现实转向,青春电影的创作不仅是一定社会语境下的镜像表达,其间对青少年群体的典型塑造也总是折射出特定时期内的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意识。实际上,作为家庭期待和国家未来的青少年自古以来都是整个社会关注与关怀的对象。面对青少年群体以及他们真实的成长问题和情感需要,青春电影也早已于不期然间烛照出某些少年成长的真实境遇。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商业逻辑逐渐成为衡量电影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青春电影为迎合市场的需求也表现出一种鲜明的同质化倾向。在这一时期,爱情成为青春电影的主基调,纯真、脆弱、莽撞、勇敢,这些词汇则共同构成了关于青少年群体的话语想象,忽视也遮蔽了青少年成长的生存与文化现实。与那些将懵懂爱情作为主要表达对象的青春电影不同,以二零一七年电影《嘉年华》的上映为肇始,青春电影开始重新将主题让位于对青少年弱势以及边缘社会处境的叙述。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重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个人化青春表述,同时也展现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青少年群体存在与成长这一命题新的思考。本文的写作目的正在于以这些电影为研究样本,以电影中所塑造的典型形象为研究主体,从精神分析学等角度探讨青春电影中青少年存在与成长的不同境遇,进而揭示青少年的主体生成与社会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多重联系。首先,本文以青少年所遭受的创伤性体验为入口分析他们在存在与成长中的种种处境。相较于身心状态更为稳定的成年人,那些尚且处于依附位置的青少年的自我更加脆弱。其中,家庭的分离与不幸、生活的困顿与贫穷、令人不快的社会经历和备受压抑的情感状态,这些创伤性体验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了青少年成长的基础,成为他们自我压抑与焦虑的根源;其次,本文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分析在意识形态语境中被质询的青少年主体。主体的生成不仅是一种变动的、永未完成的过程,更是一种逻辑性的、生产性的过程。在这些青少年主体的动态的生成中,以父母、师长为代表的主流话语体系不断试图从规训强迫和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将青少年打造成为可供欲望和书写的对象。那些不甘于服从既有话语规范的青少年则被指责“没有长大”,甚至排斥为社会的边缘人、无名者乃至不可饶恕的对象;最后,本文从自我重构的角度出发,分析青少年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反思与成长。面对生命进程中的缺失与过渡,如何再次寻找到一种想象中的圆满与坚实不仅是摆在电影中这些青少年面前的艰巨重任,同时也是值得人们关照与反思的社会命题。从失范行为到理想愿望,外部世界和象征秩序摧毁了青少年心理上的均衡和稳定性,这些行为则是他们应对不断失落的主体性所做的象征性努力。但面对难以撼动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父系统治秩序,青少年最终也只能成长为被社会规范接纳的主体形象,而这就是日常生活的不变特征。

丛治辰[2](2021)在《王二故事的补充,及四十年来之青年——为《青年作家》创刊四十周年而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某一个冬日,《我的阴阳两界》(王小波)中的王二骑车穿过北京城的煤烟浓雾,去奶子府胡同找李先生。那时王二不过二十出头,刚刚从插队的山西乡下跑回北京,住在自己原来住过的地方,却十足像是一个外乡来的客人。那地方本是一所大学,但教职工统统去了干校,只剩下一对留守看门的夫妻。当王二回到故园的时候,一定感到恍如隔世:曾经熙熙攘攘的校园如今空空荡荡,房屋门窗几乎都被人溜进来偷偷拆掉,方便顺手拿走的东西当然更统统不见。王小波并

陈文鑫[3](2020)在《战略竞争与中美关系的未来》文中认为当前,战略竞争已成为中美关系的突出特征。这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大国博弈的重要体现,也是中美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纵横交错的时空背景下,美国大选等周期性因素与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性因素叠加影响,也使中美战略竞争更加凸显。虽然未来中美战略竞争不可避免,且可能更趋激烈,但其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国的战略选择和战略互动。特朗普政府对华一系列极端举措,把中美关系推向危险的边缘。以史为镜,中美战略竞争需要确立规则和机制,以避免竞争中冲突升级。

孙兴杰[4](2020)在《“特朗普主义”的终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特朗普2016年上任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经历了一系列急剧调整,造成了美国与世界关系的震荡。四年任期内,特朗普掀起了全球性的贸易战、从各种多边合作机制中"退出",修建边境墙,重塑美国的同盟体系,加剧对华战略竞争。这一系列外交行动既体现了特朗普总统强烈的个人风格,也折射出美国外交战略的转型,即特朗普主义。特朗普主义的核心理念是"美国优先",特朗普将商业的"丛林状态"和谈判法则转移到国际关系领域,助推了地缘政治回归的趋势,将大国博弈视为美国外交与安全战略的头等挑战,通过对等交易、极限施压等策略实现美国相对收益的最大化。特朗普主义强调发展美国的军事、经济等硬实力,以实力求和平,以发展求繁荣,推动产业回流美国。特朗普主义夹杂着里根主义、杰克逊主义以及尼克松主义的要素,标志着美国在冷战后从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从国际主义到孤立主义的周期性转变,以战略性收缩来消解"后美国时代"的挑战,调适美国内部矛盾,调整美国与世界的关系。特朗普主义尚未形成一种新的外交传统,但在国际关系处于历史性变革之际,其对美国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国际秩序的"极限施压",也有可能促成美国外交战略的变迁。2020年大选是对特朗普总统本人的投票,而非对特朗普主义的检测,特朗普主义的遗产将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发挥重要的作用。

刘炎飞[5](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迪恩·孔茨,姜焕文[6](2020)在《无声的角落》文中研究指明有的人真正脱离了网络,任何技术都探测不到他们的行踪,然而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游弋于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这样的人可以说就处在"无声的角落"。第一部教我战栗1清凉的黑夜里,简·霍克醒了。有一阵子,她记不起自己睡在哪里。她只记得自己像惯常一样,睡在大号或是特大号双人床上,手枪放在另一只

齐丹阳[7](2020)在《马洛伊·山多尔作品中的伦理意识》文中提出匈牙利作家马洛伊·山多尔的作品有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对时代道德风尚的反思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基点:首先,基督教信仰在19世纪末的欧洲遭到了巨大挑战,尼采对上帝的放逐造成借由神的权威建立起来的道德约束的松动。因此,马洛伊着力于思考人们在“上帝已死”的世界中该如何坚持伦理道德操守的问题。其次,马洛伊成长于日薄西山的奥匈帝国。他看到在政治领域失意的自由主义者转向艺术世界寻求逃避,并逐渐将非道德范畴的美感置于价值序列的顶端。马洛伊不赞成把审美视为价值之源,批评非道德主义的时代潮流,反对崇尚享乐之风。他的文学创作展现了他追随传统伦理观念的倾向。马洛伊对伦理道德的重视既源于他的家族传承——从亲人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的美德力量,也来自于他在文学阅读中受到的伦理影响和对某些道德观念的扬弃。马洛伊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伦理精神。从中可以发现斯多葛哲学给予他的影响。马洛伊向古代哲学寻求伦理指引与宗教信仰危机密切相关。他重视个体对“自我”的探索,认为人应当完善自身的教养,寻找自己在世间的角色和使命,用自己的理性治愈灵魂的疾病,并尝试从超越的角度看待生活。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主张以忠诚、无私、宽容、忍让等美德维系友谊。他提醒读者警惕愤怒,通过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补救社会的混乱。他认为个体与集体不可分割。他在小说创作中关注个体的归属感,认为有归属感的人能够更加自觉地运用集体的准则约束自己。同时,他强调个体的责任意识,不仅塑造出了许多有责任感的小说人物,也在非虚构作品中书写自己对祖国的责任。为了避免在作品中进行生硬机械的说教,马洛伊运用了独具一格的叙事方法。他善于在创作中化用《圣经》、《奥德赛》等文学经典,这让他作品的内在空间变得更加广阔。不过,马洛伊并非是原封不动地接受经典中的思想,而是在自己人生经验的基础上理解、诠释经典,并且在化用的过程中与其中的伦理观念进行对话。此外,他也在叙述中融入了音乐元素。在小说中,他一方面巧妙地揭示了音乐的道德内涵,另一方面也借鉴了奏鸣曲的结构,反映出了他对和谐的秩序的追求。马洛伊始终在文学创作中探索着匈牙利社会危机的道德根源,寻觅着塑造个体德性的途径,并致力于将叙事艺术与伦理诉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马洛伊用他旋律般的语言不断向自己的理想迈进:在审美和伦理之间建起桥梁。

黄仁柯[8](2020)在《谁主沉浮?—读张国云长篇小说《中国企业三部曲》》文中研究说明当2020年新年钟声即将敲响时,收到张国云的长篇小说《中国企业三部曲》,虽然知道这个三部曲在出版前已经由《中国作家》杂志分期刊载,并且得到了文学名家莫言、何建明、麦家、王干、谢有顺的倾情推荐,仍然未能使我产生年轻时对于朋友作品一睹为快的感觉。然而,当我把小说认真细读一番之后,我不再年轻的心再也止不住一阵阵的血脉贲张了。作者对于

高丽[9](2019)在《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成长期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造就了她自卑、孤僻、敏感的个性,也促使她走上文学创作之路。20世纪40年代她初踏文坛,便以精炼圆熟之作惊艳了彼时枯竭干涸的沦陷区文坛,很多人以“天才”来解释她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着名作家,其作品在全世界读者中颇受欢迎。他的个性与创作深受其童年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的影响。论文从自证、他证、创作思想、创作手法等多方面考证后得出结论:张爱玲与毛姆之间存在着鲜明而笃定的影响与接受关系,这为论文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行性;虽然张爱玲、毛姆生长于不同时空,两人却从思想情感到叙事艺术表现出深度一致,相似的创伤体验应该是其重要原因。“创伤”一词,本意为身体受伤的地方,后来延伸到医学界和精神治疗方面,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研究指出创伤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创伤,而且指心理/精神上的伤害,这成为创伤理论发展的源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凯西·卡鲁斯等人把创伤理论发展到文学研究领域。论文所指的创伤是精神创伤或心理创伤,它是一种强烈的、持续的、难以摆脱的痛苦,具有延迟性、反复性、闪回性等特点。作家的创伤体验会对其文学创作有深度的、持续性的影响。张爱玲与毛姆都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和乱世成长环境,家庭、社会、时局给他们造成了多方面不同程度的伤害,造成其细致的感觉、敏感的神经、冷静的观察,和“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等难以祛除的心理痼疾。诗之于人,如珍珠之于牡蛎。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因,也造就了其虚无主义人生观和悲观主义人生观、犀利的人性透视能力、反浪漫主义写作手法,以及独树一帜的异常意象。论文主要使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中的平行研究方法,从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角度,对张爱玲与毛姆进行比较研究。除了绪论、结语和附录部分外,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梳理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第二章写张爱玲、毛姆的创伤体验与创作动因;第三章分析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第四章反思文学书写能否治愈创伤。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梳理张爱玲与毛姆的成长期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本章的目的是让读者把握造成两位作家创伤体验的原因。张爱玲与毛姆在童年时期母亲缺席,家庭破裂,丧失了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的“安全基地”。他们的心灵从此没了依靠,孤零零生活在这个冷漠、无爱的世界上。生于乱世,时代的巨大变革颠覆了往日的繁华富贵和稳定秩序。张爱玲“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心理落差让她成为了悲观的“时代的失落者”,也给了她观察社会、理解历史的特殊视角。毛姆深深眷恋着逝去的爱德华时代,同时也被它严苛的道德标准所束缚。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法律对同性恋行为惩戒严重。作为同性恋者的毛姆,深深陷入可能被发现的恐惧中。战争的爆发使他们的人生更为不幸。张爱玲在香港读大学时被迫卷入香港战争,深感所有的成就和努力,不管是个人的,还是整个人类的,在战争面前都是徒劳和枉费精神。毛姆在西方狂热的好战知识分子影响下,积极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的巨大伤亡与战争无与伦比的破坏性,让他产生“一切都被彻底打破了”的幻灭情绪。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战争,张爱玲与毛姆都没能逃脱创伤的魔爪。第二章论述创伤体验与张爱玲、毛姆的创作动因,即研究创伤体验如何造就了他们敏锐的文学感悟能力和创作冲动。张爱玲与毛姆并没有耽溺于个人的痛苦,而是“蚌病成珠”:超越自卑,从创伤走向创作;打破孤独,在文学世界里寻求安慰。因为创伤事件的发生,张爱玲与毛姆陷入身体与心理的“僵直反应”,他们一个从“怨恨”出发,一个从“口吃症”出发,利用文学书写来宣泄创伤,打破心灵的牢笼,从“僵直反应”中“活”过来。本章主要使用了创伤理论与创伤疗愈方法。第三章论述创伤体验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第一节是创伤体验与人生观。张爱玲与毛姆因其创伤体验,形成了虚无主义人生观和叔本华式悲观主义人生观。中国式的虚无与苍凉构成了张爱玲叙事哲学的基底,爱情、婚姻、家庭、事业、努力,所有的一切终将成为虚空。她不相信所谓的“救赎”力量,世俗日常细节是她和她的人物抵抗无边虚无的最后一根稻草。叔本华的悲观因子浸入到毛姆作品中,毛姆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无意义的,爱情是虚无的。尽管如此,他依然相信救赎的力量,即使在极度悲观中也从未放弃追求自我实现的努力。第二节写创伤体验给予了张爱玲、毛姆独特的人性观察视角。他们一个以“巫女”的眼光,一个从“医师”的视角,客观冷静地剖析人性,发现人世间大多是“不彻底”、和“不协调”的人物。张爱玲对之赋予了更多的同情,而毛姆则以嘲讽为主。第三节分析张爱玲与毛姆文学创作中的反浪漫主义手法。创伤造成的幻灭感与绝望感让他们站到了浪漫主义的反面,他们在作品中消弭了战争与革命的的崇高与宏大,也解构了浪漫的爱情与婚姻。第四节写张爱玲与毛姆作品中的异常意象。创伤会改变心理结构,造成个体的紧张状态和认知活动的高度敏感,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一个个不同寻常的奇特意象。张爱玲的小说虽以写实为基础,给读者的感觉却是颓废荒凉、鬼气森森的世界。毛姆则热衷以谋杀、巫术、诅咒等超自然意象来表现内心世界的神圣与邪恶。本章类比与对比相结合,交叉分析张爱玲与毛姆的异同点。第四章探讨创伤体验对于文学书写的意义。第一节反思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对作家人生的意义。文学书写是人类艺术表达的方式之一,它在创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尼采所言,“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占有重大比例,而文学的治疗功能则被认为是文学的基本特征。然而,创伤书写能否彻底治愈心理创伤?从张爱玲与毛姆生命后期的表现来看,他们因创伤的反复性、持续性而久“病”成习,皆未能平复“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也未能完全宽恕亲人、爱人、朋友曾经带给自己的伤害。他们最终,都没能与自己的过往创伤和解,也没能与这个世界和解。那么,既然文学书写难以治愈创伤,它的美学意义又何在?第二节分析为什么创伤难以治愈以及创伤体验与文学人生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黛博拉·特瑞斯曼,村上春树,醒木[10](2019)在《村上春树的地下世界——作者的风格、创作过程,以及他在写作中遇到的奇怪的、黑暗的世界》文中研究说明"他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友善的人吗?"一位急切的管理员问着我,是她把我从东京青山区带到村上春树的办公室。这是隐藏在小街边没有任何标注的建筑物。那是在2010年,村上是日本文学界非常有名的作家。他在2009年和2010年出版的庞大的三卷小说《1Q84》,在该国销售了600多万册。当他参加2008年

二、一个谎言的四十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谎言的四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成长苦痛与自我重构 ——二零一七年以后青春电影的现实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青春电影的发展脉络
    二、关键概念解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挫折与伤痛:成长过程中的创伤性体验
    第一节 暴力遭遇:万籁沉寂的伤痛之声
        一、真实暴力:残酷与肉体伤痛
        二、象征暴力:忽视与精神创痛
    第二节 欲望悬置:被压抑与扼杀的情感
        一、出走与分离:家庭的割裂与遗弃
        二、孤独与背叛:友情的沉默与裂口
        三、缺席与在场:欲望的勃发与沉寂
第二章 裂隙与失语:主体地位的生成与自失
    第一节 父系统治下的困窘与阻抑
        一、约束与纪律:严明有序的话语体系
        二、拒绝与误解:对少年群体的话语想象
    第二节 被凝视与规范的主体现实
        一、投射与移情:作为侵犯性话语的父母之爱
        二、教化与规范:来自社会空间的全景式凝视
第三章 突围与落网:想象中的自我重构与成长
    第一节 自我认同:失范与通过仪式抵抗
        一、出走与冲动行为
        二、身份与自恋化表演
        三、越轨与暴力行为
    第二节 他者镜像:对纯粹关系的维护和向往
        一、少男与少女:获取相互认同的平等关系
        二、长者与少年:探寻更为延伸的亲属关系
    第三节 理想愿望:对现实的想象性调解
        一、生活规划: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重构
        二、奇妙幻想:乌托邦构想与逃避性满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战略竞争与中美关系的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结语

(4)“特朗普主义”的终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特朗普主义”吗?
二、何谓“特朗普主义”?
三、特朗普主义何以形成?
四、没有特朗普的“特朗普主义”?
结 语

(5)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后记

(6)无声的角落(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教我战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第二部兔子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第三部白噪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四部无声的角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第五部控制机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第六部最后的美好一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7)马洛伊·山多尔作品中的伦理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马洛伊及其作品的命运
    (二)国内外研究情况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马洛伊伦理意识的生成土壤
    (一)传统伦理的失落:20世纪初中欧的精神氛围
    (二)家族渊源与美德伦理:“以不忠的方式,保持对道德的忠诚”
    (三)文学族谱与写作伦理:“文字创作是一种道德行为”
二、马洛伊作品中的伦理精神
    (一)对“自我”的注视与超越
    (二)信任·容忍·对话:友谊的德性之维
    (三)从“我”通向“我们”的桥梁:归属感与责任意识
三、马洛伊叙事艺术中的伦理意蕴
    (一)化用经典传达伦理关怀
    (二)在音乐叙事中彰显道德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9)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二、张爱玲与毛姆研究评述
    三、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可行性分析
    四、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
    第一节 成长期的创伤体验
        一、纽带断裂:母亲的缺席
        二、浮生若寄:家庭的“弃儿”
    第二节 乱世中的创伤体验
        一、时代创伤:“时代的失落者”和“爱德华式绅士”
        二、战争创伤:战争的逃避者和积极参与者
第二章 创伤体验与张爱玲、毛姆的创作动因
    第一节 蚌病成珠:从创伤走向文学
        一、超越自卑:在文学中寻找补偿性满足
        二、打破孤独:在阅读中规避创伤
    第二节 突破心灵的牢笼:从“僵直”到宣泄
        一、张爱玲:从“怨恨”出发
        二、毛姆:从“口吃症”出发
第三章 创伤体验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第一节 创伤体验与人生观
        一、张爱玲的虚无主义人生观
        二、毛姆的叔本华式悲观主义人生观
    第二节 创伤体验与人性视角
        一、“巫女”与“医师”的眼光
        二、“不彻底”与“不协调”的人物
        三、“哀矜”与讽刺的情感态度
    第三节 创伤体验与反浪漫主义手法
        一、“无意义”的战争与革命
        二、欲望化的婚姻与爱情
    第四节 创伤体验与异常意象
        一、张爱玲作品中的“鬼”意象
        二、毛姆作品中的“超自然”意象
第四章 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意义
    第一节 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对作家人生的意义
        一、老而弥重的“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
        二、最后的“清算”和“总结”
    第二节 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美学意义
        一、“智者有云,得度者稀”
        二、创伤体验与文学人生的共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一个谎言的四十年(论文参考文献)

  • [1]成长苦痛与自我重构 ——二零一七年以后青春电影的现实转向[D]. 王笑然.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2]王二故事的补充,及四十年来之青年——为《青年作家》创刊四十周年而作[J]. 丛治辰. 青年作家, 2021(04)
  • [3]战略竞争与中美关系的未来[J]. 陈文鑫. 美国问题研究, 2020(02)
  • [4]“特朗普主义”的终结?[J]. 孙兴杰.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20(06)
  • [5]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无声的角落[J]. 迪恩·孔茨,姜焕文. 译林, 2020(03)
  • [7]马洛伊·山多尔作品中的伦理意识[D]. 齐丹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谁主沉浮?—读张国云长篇小说《中国企业三部曲》[J]. 黄仁柯. 中国发展观察, 2020(Z1)
  • [9]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D]. 高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1)
  • [10]村上春树的地下世界——作者的风格、创作过程,以及他在写作中遇到的奇怪的、黑暗的世界[J]. 黛博拉·特瑞斯曼,村上春树,醒木. 延河, 2019(05)

标签:;  ;  ;  ;  

四十年的谎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