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事项标准引起的一些思考

或有事项标准引起的一些思考

一、由或有事项准则引发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管淑慧[1](2021)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文中研究指明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建立了包含内部审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国家相关政策下,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面临着升级的挑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国有企业应当改善内部审计形象、细化职能定位、注重内外部风险的管控、建立新型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以切实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效益。

成畅[2](2020)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持续经营假设是关于会计主体状态的基本假设,它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假定其经营活动是持续的,并在可预见的将来会继续经营下去,不拟也不必终止经营或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是财务报表编制的基础。倘若企业的经营难以为继,则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此时若仍错误地以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整体会因存在广泛而严重的错报而不再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的适当性以及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发表审计意见至关重要。近年来,世界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经济运行过程中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企业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反映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中潜藏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有效防范风险日益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不仅时刻牵动着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心,更与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休戚相关,与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保值增值息息相关。身为资本市场“看门人”的注册会计师,通过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时地向市场各方传递关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风险的预警信号,以提醒投资者充分地关注风险,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指出企业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适当或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一种“非标”意见。确保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充分的信息含量和质量,以及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挥应有的警示作用,对维护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保障我国经济长久稳定健康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9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新证券法)正式审议通过。新证券法全面推行证券发行注册制,将企业发行股票应当“具有持续盈利能力”的规定改为“具有持续经营能力”,并改革退市制度,取消暂停上市的规定,大幅提高持续经营能力受限企业的退市效率,推进退市常态化。新证券法的这些举措进一步凸显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资本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研究也更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提高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质量,不断加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世界主要的审计准则制定机构都在为制定更高质量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而不懈努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形式、信息含量、审计师与持续经营相关的责任等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推动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演进。美国审计准则(Statements on Auditing Standards,SAS)中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先后历经了SAS No.34、SAS No.59、SAS No.126和SAS No.132等多个时期,在持续经营相关责任的界定、审计师责任的强化、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等方面作出诸多改进,并推动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相关制度的建立。在美国之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开始致力于制定高质量的、利于国际趋同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并通过“明晰项目”和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等诸多重大举措持续地推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的变革。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从首次发布至今历经4次修订。从最初参照美国的SAS No.59,到2006年基本实现与国际审计准则ISA 570实质性趋同,再到2016年汲取国际审计报告改革的成果、继续保持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我国的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朝着弥合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差距的目标不断迈进。尤其是2016年12月发布的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发展历程中最重大的制度变革,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预警功能和决策价值等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不断演进与变革的历史背景下,本文首先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制度演进的主要过程进行了梳理,厘清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相关制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发展动向,并对制度演进的内在逻辑、产生的影响及存在的症结等进行了总结与评述;其次,本文对我国近年来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情况及审计意见的出具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整理与分析,评述了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成效以及当前我国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总体面貌;最后,本文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制及路径,分别从市场反应、债务融资和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研究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全面地考察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为我国新审计报告准则全面实施背景下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提供经验证据。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公布日前后1天、前后2天以及前后5天的时间窗口内,以累计超额收益(CAR)衡量的市场反应显着为负,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显着的负反应。(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市场反应显着为负的结论存在短期效应。在上市公司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的第4天,超额收益(AR)的均值即开始显示为正,且累计超额收益(CAR)在前后10天的时间窗口内并不显着。这意味着在我国证券市场,部分投资者“炒壳”动机强烈。在投机的驱动下,一些本该由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而可能导致股价持续下跌直至退市的公司却并未得到应有的看低。(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具有异质性。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几种不同类型中,市场对于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反应最为强烈,表明我国投资者能够识别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是风险警示程度最强、预警价值最高的一类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然而,未有证据表明市场能够显着区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的差别,反映出我国投资者对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升。(4)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全面实施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负反应显着增强,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的举措显着地提升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之于投资者的风险警示作用,起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接着实证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相比,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债权人具有额外的预警作用及决策价值。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企业,其次年债务规模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减少17.62%,次年债务成本比被出具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的企业多增加9.47%,表明债权人能够识别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和非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在风险警示程度上的差异。(2)不同类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程度存在显着差异,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的负面影响最为强烈。(3)最新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全面实施显着地加强了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之于债权人的风险警示作用,进一步表明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对持续经营审计准则作出重大变革达到了应有的实施效果。本文最后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检验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企业管理层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发现:(1)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出具后,企业管理层会迫于市场压力和保全职位的压力,加大后期盈余管理的程度。(2)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盈余管理隐性化程度显着提升,表明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管理层更加倾向于实施真实盈余管理。(3)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会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应。作为一种“非标”审计意见,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对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发挥了一定的监督机制,而对民营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却具有显着的强化与促进作用,反映出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具有的内在监督效能与其之于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传导机制之间存在力量的博弈。(4)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后,管理层花费大量时间及精力进行盈余操纵,而非在改善真实的经营绩效上下苦工,这会进一步损害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降低企业的生存几率。因此,除市场反应和债务融资外,从盈余管理的角度也能够建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企业破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本对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最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全面揭示了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机理及预警价值,证明持续经营审计意见能够通过对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自身的风险传导机制实现资本市场治理功能,帮助市场加速淘汰落后的产能和生产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不断完善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环境、持续地加强并最大限度地释放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在风险防范和资本市场退出机制中的作用是我国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的现实需求,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平稳、健康、高效发展的内在要求。

刘晓萌[3](2019)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以ST长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7月长生生物被查出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被药监局立案调查并处以巨额罚款。而在2017年及以前的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中长生已存在相关处罚和诉讼并表现出明显的违法违规风险,但是审计未有披露,事件爆发后审计师也未受到处罚。目前证监会要求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的上市公司需要强制退市,作为资本市场信息质量的“保险”,外部审计是否需要在风险评估时对其已有的法律法规事项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估并披露呢?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目前的审计准则与理论,通过本案例探究在财务报表审计实务中,对于企业违反法律法规的风险评价是否合理和充分?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结合案例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以增强审计准则和风险导向审计的实务指导作用,提高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对企业法律遵从风险的警觉度,营造良好的营商及金融环境。目前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和合法经营意识的不到位,中国部分企业缺少起码的合法经营的意识。公司治理文化、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存在缺陷的公司,会带来公司造假舞弊和经营合法性欠缺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也会对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现有审计准则也对注册会计师如何考虑企业违法行为做了明确规定。但与实践不匹配的是,关于企业法律风险对审计的影响研究多局限于实证角度,从企业的微观角度研究的很少,以企业法律行为的个别指标,例如企业产生的经济纠纷、讼诉仲裁和违规处分,求证与外部审计质量或收费的关系,实际操作中的指导性不强。本文创新性的通过案例形式并结合时下热点事件对会计处理与经济业务法律规范之间矛盾进行剖析,考虑注册会计师如何提高审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并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对于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与风险识别的实务工作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研究本文结论如下:(1)审计未充分考量企业法律法规事项可能会导致审计结论的重大漏述或误导性陈述,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和资本市场信息质量。(2)企业是否有重大违法情况对持续经营评价或避免大额罚款诉讼等方面十分重要,在准则与监管规定要求下,审计实务操作中需要对企业违法违规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制定详细的底稿与质控流程,加强评估。(3)在审计准则的执行中监管机构对于存在过失的审计师责任追究力度还需要加强。

赵颖[4](2019)在《关键审计事项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文中提出近年来,传统的审计报告格式、内容因其包含的信息含量少而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当前标准传统的审计报告的信息价值已不能满足投资者的基本需求。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审计报告的作用不可小觑,为了回应审计报告使用者的强烈需求,对此,我国财政部2016年12月颁布修订后的审计准则,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增加披露“关键审计事项”信息,这一调整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财务报表公允性,降低投资者的信息处理成本,提高资本市场信息效率。资本市场上存在的“股价同步性”现象,即股价的波动随着市场或行业的波动“同涨同跌”现象,该现象的产生阻碍了新时代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稳定有序的发展。从理论上来说,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提高了投资者信息处理效率,使股价充分反映公司真实价值信息,从而抑制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的发生。然而,一项新政策的实施效果需要用实践去检验,从理论和实证上来研究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效果尤其重要,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这个视角,实证分析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效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学者研究股价同步性的两种不同观点以及采用实验研究和实证研究关键审计事项实施的效果的一系列文献进行了梳理,再对信息披露与股价同步性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然后对新审计报告准则改革和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理论统计分析,接着以有效市场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对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对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理论基础上,本文选择2015-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首次实施关键审计事项的A+H股上市公司为准自然实验场景,检验关键审计事项对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的影响以及基于审计师、分析师、以及CEO政治背景不同路径的机理分析,同时还检验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不同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对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的影响,在进一步研究中,以2018年开始全面实施关键审计事项对2017年年报数据和2015年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全面实施关键审计事项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审计事项的实施能有效抑制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的增加能有效抑制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存货及非流动资产减值,收入确认,负债及或有事项能有效抑制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相比于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十大提供的关键审计事项对抑制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的效果更显着;相比于审计费用低的公司,审计费用高的公司提供的关键审计事项对抑制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的效果更显着;相比于分析师跟踪人数少的公司,分析师跟踪人数多的公司提供的关键审计事项对抑制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的效果更显着;相比于有政治关联的CEO的公司,无政治关联的CEO的公司提供的关键审计事项对抑制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的效果更显着;除此以外,本文还研究发现,相比首年实施关键审计事项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全面实施对抑制资本市场股价同步性现象的效果更显着。

蒋艺璇[5](2019)在《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审计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大,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虚构交易达到虚增资产、隐瞒负债、营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的目的。由于注册会计师对第三方的审计工作不规范导致未发现舞弊,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报告的案例层出不穷,由此引发的审计失败对注册会计师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造成了名誉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第三方审计工作在财务报表审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规范第三方审计工作,实施充分、恰当的审计程序对提高审计质量、防止审计失败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梳理了第三方审计的范畴,明确了报表审计中哪些报表项目会涉及第三方审计工作。其次,为了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审计存在的问题,本文选2001-2018年证监会处罚公告中与第三方审计工作有关的审计失败案例,通过描述性统计法,总结现有第三方审计工作的情况,发现因第三方审计工作不规范原因的审计失败呈阶段性的增长趋势,且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内资事务所出现不规范行为的几率更大,对单一主体的连续审计、IPO审计也容易出现第三方审计问题。再次,归纳汇总了审计程序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第三方审计工作不规范的根本原因,并从行业监管、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几点结论:应该加强对第三方审计工作的重视;加强审计准则的指导作用;建立质量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会计师事务所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为注册会计师创造良好的执业环境;注册会计师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实施第三方审计工作。

张楠[6](2018)在《辞退福利会计处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1月27日财政部以财会[2014]8号颁布了《关于印发修订<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通知》,并要求所有企业自2014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修订后的第9号会计准则(以下简称CAS9(2014))。新准则将“辞退福利”单独列出,足以看出对这一规定的重视程度。而就目前来说,我国对于辞退福利会计理论方面尚不成熟,会计处理规范还不健全,会计实务方面正在发展。因此,建立健全的辞退福利会计处理体系迫在眉睫,对促进辞退福利会计处理公允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报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AS9(2014)中规定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涉及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披露等方面均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分歧。首先,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应明确划分与离职后福利、短期薪酬之间的边界,明晰其核算的会计主体。其次,关于特殊辞退福利-内部退养在我国法律上的界定、归属期间及在会计核算方面的具体运用。准则中规定,内部退养计划会计处理比照辞退福利,但在实务中内部退养会计处理与理论规定存在较大的出入。对这一差异,应该如何处理,值得商榷。在辞退福利的计量方面,折现率的选取并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定,而对于准确计量负债,应当使用统一规定的折现率。在辞退福利的披露方面,CAS9(2014)虽然对这些方面有所规定,但存在规定不合理、不详细问题。然而,IAS9对这方面却做以详细说明。因此,合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我国大有裨益。本文主要针对辞退福利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以及内退是否归属于辞退福利的核算范畴展开研究,以期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更加全面化。论文基于前文的相关讨论,围绕辞退福利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披露三个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并且针对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首先,梳理和整合了辞退福利相关的理论研究,严格划分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正常退休养老金及短期薪酬之间的核算范畴;并结合新《劳动合同法》,分析了内退在CAS9(2014)中的相关规定,为后文研究内退奠定理论基础;提出了辞退计划是进行辞退福利会计核算的出发点,并探讨了“经济后果理论”的三分法原理在CAS9(2014)辞退福利会计处理中的具体运用,促进辞退福利会计处理程序更加规范;其次,结合IAS19系列、SFAS系列及FASB会计准则的汇编与我国CAS9(2014)的对比结果,运用法学原理,分析探讨了CAS9(2014)与IAS、FAS之间产生差异的根源,并且总结出了我国辞退补偿适用“企业帮助义务说”的法理理论;然后针对我国CAS9(2014)应用指南中辞退福利的具体规定及学术界存在的分歧,对辞退福利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另外,从会计实务上讲,对辞退计划中职工有无选择权而采取不同的计量方法进行深入的论证,在辞退福利计量时折现率应采用国债到期收益率计算辞退补偿金额,对于辞退福利金额期末测算数与实际支付数之间存在的差异应进行调整,其差异调整数应计入管理费用;从理论上讲,辞退福利具有不确定性,把将来发生的费用在当期确认负债,不符合准则的要求,增加会计实务的操作难度,且容易给企业带来盈余管理的空间。以上都是辞退福利会计处理涉及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并加以深入研究,以期形成完善的辞退福利会计处理体系。

陈静[7](2013)在《基于四维功能导向的政府负债会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强化债务预算控制,还是提搞债务资金使用绩效,或是增强政府抗风险能力,作为财政管理预警系统的政府负债会计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政府负债会计要实现有效监督,迄今为止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会计基础、计量属性与报告方式的选择上;如此重点研究要有实用性,有依赖于这样三个假设:能够明确特地环境中的政府责任,能够根据政府责任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这种调整能与其所属的政府会计系统相协调。然而,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并未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政府会计系统,至多只是一种以财政性资金运动为计量对象的、类似于预算会计的会计体系,这直接影响到政府负债会计框架的成型。因此,本文从更基础的层面,研究公共受托责任、会计环境、会计组成体系与政府负债会计的内在关系。期望能够在后金融危机这一特定背景下找到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政府会计系统,并在此系统下进一步完善政府负债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进而为我国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为此,本文以公共受托责任为出发点,以我国会计环境为背景,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根据利益相关者(会计规则制定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负债会计的需求与改革态度,分析政府负债会计改革的内容与可行性,重点研究“三位两体”政府会计体系下控制型负债会计、管理型负债会计、战略型负债会计和政府负债会计报告的系统构建。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陈述背景和意义,界定政府负债、政府负债会计等重要概念,详述国内外已有文献,最后阐明本文的内容框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公共受托责任与政府负债会计。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的行为观与报告观进行论述。其次从债务预算管理、债务绩效管理、债务风险管理和公共选择这四个理论层面重新阐释了行为受托责任中合规责任、绩效责任和战略责任,以及旨在对行为过程及结果进行汇报的报告责任。最后将政府负债会计与这四种责任相结合,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公共受托责任对政府负债会计产生的需求(监督债务预算控制的合规性、反映债务状况及管理绩效、强调债务风险防控和增强债务透明度)各有侧重,不同的责任需求必将导致政府负债会计的功能细分,对应形成“控制”、“管理”、“战略”和“报告”这四大会计功能。第三章,我国政府负债会计现状与改革的可行性。本章对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负债会计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现阶段我国政府负债会计改革的有利因素与实施障碍,通过对比分析两大利益群体在信息需求、改革模式与实现路径上的态度,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政府负债会计改革必然发生;利益相关者出于预算控制、绩效评价和风险防控的需要对债务信息的质量与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主导,地方创新”的渐进式改革是一条比较现实且可行的路径。第四章,基于四维功能导向的政府负债会计的构建思路。本章系统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政府会计体系的设计思路,结合我国政府会计实务操作的理论与经验,构建了一个由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组成的“三位两体”的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进而提出了在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下政府负债会计的构建思路。第五章,控制型负债会计的构建。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对债务预算信息的记录应是政府负债会计的首要任务。本章基于对我国债务预算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的深刻剖析,探讨了债务预算管理对政府负债会计的特殊要求。进而借鉴“支出周期理论”的相关研究,以预算内资本性债务为会计对象,采用“承诺制+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以“债务预算支出周期”和“债务预算收入周期”为追踪主线,设计了控制型负债会计在筹集、使用、回收与偿还四个阶段的会计责任与核算方法。第六章,管理型负债会计的构建。本章首先阐述了我国债务绩效管理的现状,然后从政府整体偿债能力评价和债务支出绩效评价两个层面分析了债务绩效评价对管理型负债会计的特殊需求,最后构建了以直接债务为会计对象,以修正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管理型负债会计。第七章,战略型负债会计的构建。具备前瞻性的控制型负债会计可以提供预测性信息,却只限于那些纳入到预算管理中的债务;虽然管理型负债会计将核算范围扩展到了预算外债务,但那些可能引发风险的或有事项并不包括其中。为了填补政府负债会计在或有负债核算与披露方面的空白,全面反映政府债务风险,本章首先分析了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其对会计信息的特殊需求,然后将战略型负债会计与债务风险管理流程相结合,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环节对或有负债的确认标准、估测方法和控制结果的反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构建。第八章,政府负债会计报告的构建。本章从报告主体(Who)、报告目标(Why)、信息需求者(Whom)、报告内容(What)、报告时间(When)、报告形式(How)这六个方面对我国政府负债会计报告模式进行了基本界定。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以债务预算报告、债务状况与管理绩效报告、债务风险报告为主体的政府负债会计报告体系。

刘慧芳[8](2013)在《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财政风险管理与政府会计关联十分密切。首先,政府会计提供的政府资产和政府债务信息是财政风险管理所需信息的重要来源。其次,各个国家面临的财务压力是政府进行政府会计改革的激励因素之一,从政府会计改革的实践来看,国家面临的财务压力越大,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力越强。再次,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对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进行调整,实现与政府资产的规模和结构相匹配,以降低财政风险。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是表明政府信用情况的主要文件。一个完善的政府债券市场,离不开政府提供的政府财务报告。而政府财务报告的质量取决于一个国家政府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最后,在面临内外部的预算约束时,政府往往会产生财政机会主义行为,具体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政府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而收付实现制的政府会计给或有债务和隐性债务的存在提供了条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财政风险。所以,设计良好的政府会计可以更好地反映和预测财政风险状况,也是进行财政风险管理的基础性手段。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一方面需要政府会计在财政风险管理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但同时我国的政府会计还比较落后。财政风险管理是通过对政府债务和政府资产两方面的管理来实现的,而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不能提供真实可靠的政府资产和政府债务信息。原因在于政府会计主体的设置不科学、政府会计的目标定位不明确、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及缺少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为:采用“双主体”的政府会计主体模式,“基金”主体和“组织”主体并存;分离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采用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并行的政府会计模式;将权责发生制逐步引入政府预算及政府会计领域,从政府会计到政府预算,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从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到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在此基础上,将预算会计要素设置为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将政府财务会计要素设置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以政府资产负债表、运营表和现金流量表为核心,重构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成果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对财政风险及政府会计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释。政府债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财政风险的集中体现。但政府债务本身说明不了财政风险状况,关键是能否与政府资产相匹配。财政风险的资产负债表管理是将财政风险和政府会计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政府会计改革的过程是对政府会计模式选择的过程。政府会计主体的选择模式存在“组织”主体和“基金”主体两种;政府会计目标的定位也是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关系的处理;不同的会计基础下,政府会计提供侧重点不同的会计信息。第二,对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的财政风险管理作用的发挥做出了评价。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基础使得各预算单位提供的政府资产和政府债务信息相当不真实;不同的组织形式采用不同的会计制度使得政府合并财务报告的提供缺乏技术上的可能性;财政总预算会计本质上为资金会计,对实物资产不核算。这些造成了我国的政府会计无法提供进行财政风险管理有价值的会计信息。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首先是政府会计的目标定位不清,其次是政府会计主体设置不合理,最后是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第三,阐明我国应选择“双主体”的政府会计主体模式、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并行的“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会计基础选择权责发生制。在选择政府会计模式时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但更重要的是结合本国具体的政府会计环境。“双主体”为“基金”主体和“组织”主体并存的政府会计主体模式。我国的“双主体”具体形式为:对于符合“基金”确认条件的资金采用“基金”会计的模式,“基金”既为核算主体也为报告主体;对于政府其余的经济业务以“组织”为会计主体,其中,“机构”为核算主体和报告主体,“政府”为报告主体。“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指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并存。预算会计核算政府预算收支的整个过程,反映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对预算支出的核算以支付周期为主线:既核算预算金额也核算实际执行金额;预算会计为资金会计,不核算实物资产。政府财务会计核算政府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包括与财政年度预算收支有关的活动,也包括与财政年度预算收支无关的活动;提供这些活动引起的会计期间内收入和费用的发生额、会计期末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的余额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分析财政风险状况至关重要。只有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下,政府会计提供的资产和负债信息才是最真实可靠的。但是,权责发生制的引入也会带来一系列成本的增加。只有结合本国的政府会计环境,才能使得收益最大化。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步骤。地方政府对财政风险管理的需求大于中央政府,应先在地方政府债务核算及资产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预算在我国现阶段有存在的必要性,应先在政府会计系统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成熟之后,考虑在政府预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但政府预算与政府会计的会计基础差异不应是一种长期存在。第四,重新构造我国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政府财务报告由政府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附注构成,由政府财务会计系统产生。政府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运营表和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运营表要素包括收入和费用;现金流量表要素包括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和现金余额。其中,资产负债表和运营表基于相同的会计基础——权责发生制,现金流量表依据的为收付实现制。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由预算会计系统提供,预算会计要素设置为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和预算结余。反映收付实现制预算下,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信息为政府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之一。第五,财政风险分为广义的财政风险和狭义的财政风险。广义的财政风险为公共风险,狭义的财政风险为政府组织的财务风险。狭义的财政风险又可具体化为短期的财务风险和长期的财务风险。将社会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合并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反映公共风险状况。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是国家资产负债表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分为三个层次:依据政府会计准则编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包括了政府财务报告中披露内容的资产负债表、包括了政府所有资产和负债的资产负债表。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反映狭义的财政风险状况,其中依据政府会计准则编制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更侧重政府短期的财务风险。论文将政府会计主体设置、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分离及权责发生制在预算及政府会计中的运用融合在一起,使得方案的设计更具操作性。同时,将财政风险的层次性与政府财务报告的层次性对应,理清了财政风险管理的思路,结合具体财务指标的设计及运用,提高了政策的实用价值。

陆思敏[9](2013)在《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近两年,中央逐步加强了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主要是加强防范财政风险中的债务风险。而在地方政府面临的所有债务中,隐匿性最强的是政府或有负债,作为承担公共风险的重要载体,政府或有负债的来源非常广泛,如果这类政府或有负债转为政府直接负债则将影响未来财政的支出活动,对财政的可持续性构成较大威胁。因此,加强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潜在的财政风险。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情况,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及与财政风险的深层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防范隐匿的财政风险。首先,本文通过规范分析法,从理论上界定了政府或有负债与财政风险的关系;其次,通过实证分析法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现状、特点及产生的原因。然后,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主要来源及风险积累的条件,并归纳出公共风险借助或有负债这一载体转化为财政风险的一般规律。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之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或有负债的风险控制对策。本文的突出特点在于重点分析了目前四类主要的地方政府或有负债情况,并提出以或有负债信息披露建设为基础,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估地方政府偿还或有负债的能力,以此评估潜在财政风险大小并控制增量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建议,最后设计了一套风险监测指标加强对主要或有负债领域的风险监管。

王栋[10](2011)在《互联网企业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历史,并对研究互联网企业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在对会计基本假设、理论和概念进行回顾后,本网对互联网企业会计收入确认与计量常见问题进行了跨国会计准则的比较,拓展了本文的研究范围。最后,本文对互联网企业的业务特点及会计确认计量难点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针对互联网商业企业、互联网团购企业以及互联网广告企业做了较深入分析。

二、由或有事项准则引发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或有事项准则引发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面临的挑战和难题
    1.1 职能定位模糊,业务层级较低
    1.2 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不够,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度
    1.3 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和升级将面临文化与认知的挑战
2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分析
    2.1 细化审计职能定位,构建增值型审计业务体系
    2.2 塑造内部审计形象,使增值型审计身份得到认同
    2.3 扩大风险控制范围,提高增值型审计的风险管控能力
3 结束语

(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一、会计持续经营假设
        二、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三、企业持续经营危机
        四、持续经营审计意见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产权理论
        二、委托代理理论
        三、受托责任理论
        四、信息不对称理论
        五、财务报告理论
        六、破产理论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发表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动因
        二、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经济后果
        三、文献评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背景
    第一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美国审计准则的视角
        一、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雏形:“受限于”审计意见
        二、SAS No.34 时期:增设“中间段”的“受限于”审计意见
        三、SAS No.59 时期: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日渐明晰
        四、后SAS No.59 时期: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遭受信任危机
        五、从SAS No.126到SAS No.132:审计期望差距不断弥合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变更:国际审计准则的视角
        一、国际审计报告改革:ISA570 作出重大修订
        二、改革背后的逻辑:回应持续经营问题,强化审计投入
    第三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历史沿革和最新发展
        一、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发布:与SAS No.59 原则一致
        二、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首次修订:明确管理当局的责任
        三、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二次修订:与国际审计准则全面趋同
        四、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第三次修订:强化审计师责任与管理层责任
        五、持续经营审计准则重大变革: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单设段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的实施现状及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第一节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准则实施的总体情况
        一、2010-2016 年情况分析
        二、2017-2018 年新准则实施后的情况分析
    第二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描述性分析
        一、持续经营无保留意见
        二、持续经营保留意见
        三、持续经营无法表示意见
    第三节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预警价值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来自债务融资的证据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风险传导效应——基于企业盈余管理的视角
    第一节 问题引出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第四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二、主回归分析
        三、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以ST长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2.1.2 企业法律风险及合法经营
        2.1.3 法律法规事项与外部审计
        2.1.4 概括性评论
    2.2 理论分析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2.3 概念界定
        2.3.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
        2.3.2 法律法规事项的概念
3 相关审计理论与审计准则
    3.1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3.2 企业违法行为及后果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3.3 审计准则中对法律法规风险的考虑
4 案例分析
    4.1 生物制药行业背景简介
        4.1.1 医药行业法律及监管环境
        4.1.2 生物制药行业特性
    4.2 案例介绍
        4.2.1 公司概况
        4.2.2 审计师未承担额外责任
    4.3 财务报表审计对企业法律法规问题的评估缺陷
        4.3.1 未披露产品已受监管机构调查
        4.3.2 未披露主营产品经营许可到期
        4.3.3 未关注异常大额的销售佣金
        4.3.4 未重视贿赂诉讼
        4.3.5 忽视经营指标异常
        4.3.6 忽视内部控制缺陷
    4.4 致同对违法风险评估的合理性分析
        4.4.1 致同事务所风险评估的内容
        4.4.2 致同审计长生的主要着眼点
        4.4.3 医药行业同类问题的审计处理对比
    4.5 致同忽视长生法律法规事项的后果
        4.5.1 未充分提示导致投资者损失
        4.5.2 市场及监管机构公信力丧失
        4.5.3 社会对中介机构的质疑
    4.6 财务报表审计中重视法律法规事项的必要性
        4.6.1 违法违规行为的倾覆性影响
        4.6.2 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强审计决策有用性
        4.6.3 遵从退市新规
    4.7 准则未能合理应用的原因分析
        4.7.1 注册会计师层面
        4.7.2 法律环境及监管层面
5 讨论与反思
    5.1 审计需强化审计准则1142号的实务应用
        5.1.1 整体审计风险评估中重视企业违法行为对财报的影响
        5.1.2 制定详细的底稿及操作指南
        5.1.3 结合实质性程序与审计准则评估
    5.2 加强特殊行业法律法规事项的审计披露
        5.2.1 重点关注“退市新规”违法行为的影响
        5.2.2 树立审计师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案例研究政策启示
        6.2.1 我国需持续完善法律监管环境
        6.2.2 增强审计报告“工具性”作用
        6.2.3 明确划分会计师的额外责任
参考文献
附录A 评价企业法律法规事项的风险评估流程底稿设计指引
附录B 识别出或怀疑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时应执行的程序的底稿设计指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关键审计事项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股价同步性
        (一)信息效率观
        (二)非理性交易观
    二、关键审计事项实施效果
        (一)实验研究
        (二)实证研究
    三、信息披露与股价同步性
        (一)国外的研究
        (二)国内的研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概念界定与统计分析
    一、新审计报告准则规定
    二、2016 年年报关键审计事项统计分析
        (一)关键审计事项行业分析
        (二)关键审计事项类型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相关理论基础
        (一)有效市场理论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信号传递理论
    二、研究假设
        (一)关键审计事项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
        (二)关键审计事项对股价同步性的机制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和变量定义
        (一)被解释变量
        (二)解释变量
        (三)控制变量
    三、描述性统计和均值T检验
        (一)描述性统计
        (二)均值T检验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分析
    一、主回归分析
        (一)关键审计事项与股价同步性
        (二)关键审计事项信息含量与股价同步性
        (三)不同关键审计事项类型与股价同步性
    二、主回归稳健性检验
        (一)倾向得分匹配
        (二)安慰剂检验
        (三)因变量的替换
    三、作用机制分析
        (一)基于审计师的视角
        (二)基于分析师的视角
        (三)基于CEO政治背景视角的分析
    四、进一步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审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综述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第三方审计概念及其基础理论
    2.1 第三方审计范畴界定
        2.1.1 第三方审计概念
        2.1.2 第三方审计具体内容
    2.2 第三方审计相关理论
        2.2.1 审计冲突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理性经济人”假设
3 第三方审计工作现状分析
    3.1 第三方审计工作特征
        3.1.1 处罚案件的数量呈现阶段性增长趋势
        3.1.2 IPO审计失败增多
        3.1.3 半数以上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受到过处罚
        3.1.4 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容易出现问题
        3.1.5 对单一主体的连续审计容易发生错误
        3.1.6 内资会计师事务所更容易出现问题
    3.2 第三方审计工作存在问题
        3.2.1 函证程序执行不规范
        3.2.2 审计程序执行不充分
    3.3 第三方审计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3.1 行业监管方面
        3.3.2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4 第三方审计工作改进建议
    4.1 行业监管方面
        4.1.1 加强相关准则的指导作用
        4.1.2 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的力度
    4.2 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4.2.1 会计师事务所加强自身建设
        4.2.2 注册会计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4.2.3 注册会计师规范审计程序的执行
5 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6)辞退福利会计处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辞退福利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2.1 辞退福利概念及性质
        2.1.1 辞退福利的概念
        2.1.2 辞退福利的性质
    2.2 辞退福利边界划分
        2.2.1 辞退福利与离职后福利的区分
        2.2.2 辞退福利与正常退休养老金的区分
        2.2.3 辞退福利与短期薪酬的区分
    2.3 “经济后果理论”在辞退福利中的应用
第三章 辞退福利的国际借鉴及根源探讨
    3.1 准则发展历程
        3.1.1 我国准则发展历程
        3.1.2 国际准则的历史变迁
        3.1.3 美国准则的历史变迁
    3.2 国内外辞退福利会计准则之间的比较
    3.3 根源探讨
        3.3.1 根源的追踪
        3.3.2 根源的法理理论
        3.3.3 根源的实质探讨
第四章 我国辞退福利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研究
    4.1 内部退养计划的会计处理问题分析
        4.1.1 内退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准则规定过于笼统
        4.1.2 内退计划中正式退休日至法定退休日期间会计确认有漏洞
        4.1.3 内退会计期末披露混乱
    4.2 辞退福利确认存在问题分析
        4.2.1 辞退福利计划实施的确认时间不够明朗化
        4.2.2 辞退福利确认范畴与短期薪酬规定有叠加
    4.3 辞退福利计量存在问题分析
        4.3.1 折现率概述
        4.3.2 折现率的问题
        4.3.3 辞退计划因职工有选择权难以确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
        4.3.4 辞退金额期末测算数与实际发放数准则未做出差异调整的规定
    4.4 辞退福利披露的会计处理问题分析
        4.4.1 披露的相关规定
        4.4.2 辞退福利披露缺乏执行力度
第五章 我国辞退福利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
    5.1 内部退养计划的改进建议
        5.1.1 从内退引发的补偿事项出发完善准则规定
        5.1.2 采用全部确认法来修订内退的漏洞
        5.1.3 建立内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模式
    5.2 辞退福利确认的改进建议
        5.2.1 合理借鉴IAS中辞退福利计划实施的时间点
        5.2.2 正确划分辞退福利与短期薪酬两者的范畴
    5.3 辞退福利计量的改进建议
        5.3.1 采用国债到期收益率取代高质量公司债券到期收益率
        5.3.2 简化活跃市场的确定方法
        5.3.3 利用国债到期收益率增强折现率可比性
        5.3.4 合理确定裁减人员运用预计负债会计科目核算辞退福利金额
        5.3.5 修订期末未做出差异调整的会计准则
    5.4 辞退福利披露的优化建议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四维功能导向的政府负债会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政府负债
        1.2.2 政府负债会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公共受托责任与政府负债会计
    2.1 公共受托责任的一般理论
        2.1.1 公共受托责任的定义
        2.1.2 公共受托责任的内容
        2.1.3 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2.2 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会计需求观
        2.2.1 政府会计的产生来自公共受托责任的需求
        2.2.2 公共受托责任标准的变化要求政府会计的同步发展
    2.3 政府负债会计的责任拓展与功能细分:基于四维理论的再考察
        2.3.1 预算程序层面的合规控制责任观与会计控制功能
        2.3.2 实体绩效层面的绩效评价责任观与会计的管理功能
        2.3.3 风险防范层面的战略责任观与会计的战略功能
        2.3.4 公共选择层面的综合报告责任观与会计的报告功能
第3章 我国政府负债会计的现状及改革的可行性
    3.1 我国政府负债会计的改革发展与主要成就
        3.1.1 我国政府负债会计的改革发展
        3.1.2 我国政府负债会计改革取得的成就
    3.2 我国政府负债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3.2.1 会计制度衔接程度低致使债务预算信息不完整
        3.2.2 收付实现制会计影响对债务状况及管理绩效的客观评价
        3.2.3 政府财务报告不符合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要求
    3.3 会计环境、利益相关者与政府负债会计改革的可行性研究
        3.3.1 理论分析与问题提出
        3.3.2 研究设计
        3.3.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3.4 研究结论
第4章 基于四维功能导向的政府负债会计的构建思路
    4.1 政府负债会计体系框架的设计
        4.1.1 国际政府会计组成体系的一般模式
        4.1.2 我国政府会计组成体系的选择
        4.1.3 “三位两体”的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的提出
        4.1.4 我国政府负债会计体系框架的确立
    4.2 四维功能型政府负债会计的构建思路
        4.2.1 四维功能型负债会计的内容
        4.2.2 四维功能型会计的信息边界定位
第5章 控制型政府负债会计的构建
    5.1 我国政府债务的预算管理实践
        5.1.1 涉债法律、法规的修订与推行
        5.1.2 涉债预算制度的革新
    5.2 债务预算管理对控制型负债会计的特殊要求
        5.2.1 会计对象的限定:预算内资本性债务
        5.2.2 采用预算基础相适应的会计基础
        5.2.3 全程监控债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5.3 控制型政府负债会计在政府债务预算管理中的应用
        5.3.1 债务预算执行周期及各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
        5.3.2 控制型负债会计的核算方法
第6章 管理型政府负债会计的构建
    6.1 我国政府债务绩效管理实践
    6.2 政府债务绩效评价对管理型负债会计的要求
        6.2.1 政府的整体偿债能力评价及其会计信息需求
        6.2.2 政府债务支出评价及其会计信息需求
    6.3 管理型负债会计在政府债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6.3.1 政府借入债务
        6.3.2 法定的应支未支款项
        6.3.3 法定公务员养老金
        6.3.4 应付社会保障金
        6.3.5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
        6.3.6 债务项目完工后的未来经常性支出
第7章 战略型政府负债会计的构建
    7.1 我国政府债务风险与管理实践
    7.2 债务风险管理对战略型负债会计的要求
        7.2.1 会计信息质量的新要求
        7.2.2 会计对象的扩展
        7.2.3 权责发生制基础的对称引入
    7.3 战略型政府负债会计在政府债务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7.3.1 风险识别与负债的确认
        7.3.2 风险评估与债务的量化
        7.3.3 风险控制与风险控制效果信息的反馈
第8章 政府负债会计报告的构建
    8.1 我国政府负债会计报告模式的定位分析
        8.1.1 报告主体的选择
        8.1.2 报告内容的确定
        8.1.3 报告时间的安排
        8.1.4 报告形式的搭建
    8.2 我国政府负债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
        8.2.1 债务预算报告
        8.2.2 债务状况及管理绩效报告
        8.2.3 债务风险报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课题
附录 C 我国政府负债会计改革的现状及需求的调查问卷

(8)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财政风险及财政风险管理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政府会计改革的文献综述
        1.2.3 财政风险管理中政府会计问题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写作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写作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存在的不足
2 政府会计模式的基本理论阐释
    2.1 对政府会计模式的界定
        2.1.1 政府会计概念框架
        2.1.2 政府会计模式与政府会计概念框架
    2.2 政府会计主体模式
        2.2.1 会计主体的界定
        2.2.2 会计主体确定的理论依据
        2.2.3 政府会计主体的类型
    2.3 “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
        2.3.1 预算会计
        2.3.2 政府财务会计
        2.3.3 本文对“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的界定
    2.4 政府会计的会计基础模式
        2.4.1 会计基础及其种类
        2.4.2 会计基础在预算、政府会计中的运用
        2.4.3 权责发生制实施需要的条件
3 财政风险管理与政府会计的关联性分析
    3.1 财政风险及财政风险管理
        3.1.1 财政风险的内涵
        3.1.2 财政风险管理
    3.2 财政风险管理中的政府资产与负债
        3.2.1 政府资产
        3.2.2 政府债务
        3.2.3 财政风险矩阵及财政风险对冲矩阵
    3.3 财政风险的资产负债管理
        3.3.1 资产负债管理及在财政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3.3.2 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
        3.3.3 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与国家资产负债表
        3.3.4 资产负债表与财政风险的关系
    3.4 基于权变模型的财政风险管理与政府会计
        3.4.1 Luider权变模型
        3.4.2 财务困境及财务丑闻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激励作用
        3.4.3 资本市场要求对政府会计改革的激励作用
    3.5 政府会计功能在财政风险管理中的体现
        3.5.1 政府会计与财政风险管理
        3.5.2 财政机会主义、政府或有债务与政府会计
4 我国现行政府会计的财政风险管理功能缺失分析
    4.1 我国现行的政府(预算)会计模式
        4.1.1 现行政府(预算)会计概述
        4.1.2 政府会计主体模式
        4.1.3 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关系模式
        4.1.4 现行政府会计中的会计基础
    4.2 现行政府会计中的政府资产与负债
        4.2.1 政府会计对政府资产的核算和报告
        4.2.2 政府会计对政府负债的核算和报告
    4.3 财政风险管理功能的缺失
        4.3.1 政府资产未能得到真实体现
        4.3.2 政府负债未能得到真实反映
        4.3.3 未能提供政府整体的资产和负债信息
        4.3.4 政府资产和负债信息披露不充分
    4.4 功能缺失的原因剖析
        4.4.1 政府会计目标未考虑政府财务管理需要
        4.4.2 会计主体设置未能体现“控制”导向
        4.4.3 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带来的问题
        4.4.4 缺乏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
5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与模式选择
    5.1 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
        5.1.1 实行“双主体”的会计主体模式
        5.1.2 将政府会计明确划分为预算会计与政府财务会计
        5.1.3 引入权责发生制
    5.2 政府会计主体模式选择
        5.2.1 政府会计主体模式选择的国际比较
        5.2.2 我国选择“双主体”模式的原因分析
        5.2.3 “双主体”模式的具体设计
    5.3 “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的选择
        5.3.1 预算与政府会计结合模式的国际比较
        5.3.2 我国采用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的理由
        5.3.3 双轨制政府会计模式的具体实施设计
    5.4 权责发生制在政府预算及政府会计中的运用
        5.4.1 权责发生制在政府会计中运用的国际比较
        5.4.2 我国是否适合引入权责发生制预算?
        5.4.3 我国是否适合引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
        5.4.4 政府会计确认基础改进的具体思路
6 我国政府会计要素的设置与核算
    6.1 政府会计要素的设置
        6.1.1 对政府会计要素设置的不同观点
        6.1.2 预算会计要素设计
        6.1.3 政府财务会计要素
    6.2 政府财务会计资产要素的核算
        6.2.1 政府资产的定义
        6.2.2 政府资产要素的内容
        6.2.3 政府资产的核算设计
    6.3 政府财务会计负债要素的核算
        6.3.1 政府债务要素的界定
        6.3.2 政府债务要素的内容
        6.3.3 政府债务核算设计
7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构建及其在财政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7.1 政府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分析
        7.1.1 不同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
        7.1.2 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分析
        7.1.3 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
    7.2 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重构
        7.2.1 总体框架设计
        7.2.2 资产负债表设计
        7.2.3 运营表设计
        7.2.4 现金流量表设计
    7.3 政府财务报告在财政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7.3.1 指标设计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7.3.2 狭义财政风险管理与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
        7.3.3 广义财政风险管理与国家资产负债表
参考文献
后记

(9)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本文研究背景
        1.1.2 本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本文不足之处
2 政府或有负债、财政风险及其相互关系
    2.1 政府或有负债
        2.1.1 概念界定
        2.1.2 政府或有负债的分类
        2.1.3 政府或有负债成因的理论分析
    2.2 财政风险
    2.3 政府或有负债与财政风险的关系
3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分析
    3.1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概念
    3.2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一般构成及特点
        3.2.1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一般构成
        3.2.2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特点
    3.3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产生的原因
        3.3.1 财政体制及制度性因素
        3.3.2 制度外因素
4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主要来源、风险积累及转化分析
    4.1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主要来源
        4.1.1 源于地方金融机构经营的风险
        4.1.2 源于地方融资平台运营的风险
        4.1.3 源于地方国有企业运营的风险
        4.1.4 源于地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
    4.2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积累条件
    4.3 以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为载体的风险转化过程
        4.3.1 地方政府显性或有负债的风险转化过程
        4.3.2 地方政府隐性或有负债的风险转化过程
5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控制对策
    5.1 深化各项体制及制度改革
        5.1.1 完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
        5.1.2 完善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权分配体制
        5.1.3 加快改革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
        5.1.4 控制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转化成本
    5.2 规范地方政府担保行为
        5.2.1 控制地方政府担保数量
        5.2.2 加强对地方政府担保行为的监管
    5.3 建立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制度
        5.3.1 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的国际借鉴
        5.3.2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的方式
        5.3.3 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信息披露的内容
    5.4 加强地方政府或有负债引起财政风险的评估
        5.4.1 静态分析地方政府偿还或有负债能力
        5.4.2 动态分析地方政府偿还或有负债能力
        5.4.3 地方政府或有负债风险监测指标构想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互联网企业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结构框架
    1.3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会计理论研究相关文献
    2.2 会计实务研究相关文献
        2.2.1 委托代销相关文献
        2.2.2 或有事项相关文献
        2.2.3 广告业务相关文献
        2.2.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相关文献
        2.2.5 虚拟货币相关文献
        2.2.6 互联网企业相关文献
第3章 会计确认计量的基本理论
    3.1 基本前提
        3.1.1 会计主体
        3.1.2 持续经营
        3.1.3 会计分期
        3.1.4 货币计量
    3.2 会计要素
        3.2.1 资产
        3.2.2 负债
        3.2.3 所有者权益
        3.2.4 收入
        3.2.5 费用
        3.2.6 利润
    3.3 会计确认
        3.3.1 确认概念
        3.3.2 确认范围
    3.4 会计计量
        3.4.1 计量概念
        3.4.2 计量属性
第4章 中国与外国会计准则收入确认计量比较
    4.1 收入的定义
    4.2 收入的确认
        4.2.1 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
        4.2.2 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
        4.2.3 利息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
    4.3 收入的计量
    4.4 收入的披露
    4.5 小结
第5章 互联网企业的经营特点及其会计确认计量难点
    5.1 互联网商业企业
        5.1.1 互联网商业企业的特点
        5.1.2 销售附无条件退货承诺商品的收入确认计量问题
        5.1.3 销售附无条件退货承诺商品的费用确认计量问题
        5.1.4 无条件退货承诺对互联网企业的影响
        5.1.5 小结
    5.2 互联网团购企业
        5.2.1 互联网团购企业的特点
        5.2.2 互联网团购业务会计确认计量问题
        5.2.3 小结
    5.3 互联网广告企业
        5.3.1 互联网广告企业的特点
        5.3.2 互联网关键词搜索的随机性
        5.3.3 关键词搜索广告业务收入确认计量问题
        5.3.4 互联网广告互换业务资产负债确认计量问题
        5.3.5 互联网广告互换业务税务处理问题
        5.3.6 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由或有事项准则引发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 管淑慧. 当代会计, 2021(09)
  • [2]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制度演进与经济后果研究[D]. 成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3]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以ST长生为例[D]. 刘晓萌.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关键审计事项实施效果研究 ——基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D]. 赵颖.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5]会计师事务所第三方审计工作研究[D]. 蒋艺璇. 江苏大学, 2019(02)
  • [6]辞退福利会计处理问题研究[D]. 张楠. 长安大学, 2018(01)
  • [7]基于四维功能导向的政府负债会计研究[D]. 陈静. 湖南大学, 2013(03)
  • [8]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D]. 刘慧芳. 东北财经大学, 2013(07)
  • [9]我国地方政府或有负债的风险控制研究[D]. 陆思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S1)
  • [10]互联网企业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D]. 王栋. 上海交通大学, 2011(01)

标签:;  ;  ;  ;  ;  

或有事项标准引起的一些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