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支架联合电解可拆卸线圈治疗颅内椎动脉宽颈动脉瘤(英文)

血管内支架联合电解可拆卸线圈治疗颅内椎动脉宽颈动脉瘤(英文)

一、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颅内椎动脉宽颈动脉瘤(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程志华[1](2019)在《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评估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参考标准,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快速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6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A和DSA检查结果。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回顾分析:(1)以DSA检查结果为参考标准,对CTA检出动脉瘤数目及部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及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2)对CTA与DSA共同检出的动脉瘤分别在CTA和DSA上最清晰的相同角度对其瘤颈、最大宽径、最大长径进行测量,比较两者在所测数值有无统计学差异。(3)对比分析CTA和DSA在判定是否为宽颈动脉瘤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4)分析CTA和DSA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清晰度方面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61例患者中,DSA共检出83枚动脉瘤,破裂动脉瘤56枚,未破动脉瘤27枚。CTA共检出79枚动脉瘤,其中破裂动脉瘤56枚,未破动脉瘤23枚。共有4枚动脉瘤未检出,都为非责任动脉瘤,分别为左侧后交通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及左侧椎动脉动脉瘤。CTA与DSA相比,总体检出率为95.18%,责任动脉瘤检出率为100%。CTA与DSA对动脉瘤最大宽径的测量值分别为4.932±3.8411、4.808±3.80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对最大长径的测量值分别为5.252±3.4476、5.171±3.3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9);对瘤颈的测量值分别为3.423±2.5845、3.254±2.6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A与DSA在宽颈动脉瘤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CTA与DSA对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及周围血管显示清晰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CTA对动脉瘤检出率较高(95.18%),对责任动脉瘤检出率和DSA相同;CTA和DSA对动脉瘤最宽径及最长径所测量值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对动脉瘤颈测量值之间有显着差异(P<0.05),CTA测量值大于DSA测量值;CTA更容易将动脉瘤定义为宽颈动脉瘤(P>0.05);CTA对动脉瘤周围血管显示清晰度明显低于DSA检查(P<0.05);对疑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CTA检查作为首选是可靠的,但制定具体治疗方案仍需结合DSA检查结果。

宋泽[2](2018)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与手术夹闭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支架辅助栓塞和手术夹闭治疗低级别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07月至2018年03月57例Hunt-Hess 0-Ⅲ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分为支架辅助栓塞组(火箭军总医院25例患者)和手术夹闭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32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动脉瘤术后即刻完全闭塞率、手术相关不良事件、临床疗效及影像随访结果。结果:支架辅助栓塞组与手术夹闭组术后即刻完全闭塞率分别为88.0%(22/25)和93.8%(3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6);术后6月预后良好(mRS≤2级)90.9%(20/22)和85.7%(24/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手术相关不良事件16.0%(4/25)和21.8%(7/32),手术夹闭组稍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7);支架辅助栓塞组经过6-36个月(中位数12个月)影像学的随访,22个动脉瘤有3个(13.6%)动脉瘤残留或复发,手术夹闭组经过5-26个月(中位数9个月)随访,28个动脉瘤2个(7.1%)动脉瘤残留或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是低级别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此类型动脉瘤应由经验丰富的神经介入医生和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多学科决策,在两种方法都可以选择时,可以考虑优先选择支架辅助栓塞治疗。

祝胜[3](2009)在《单纯密网孔支架治疗实验性兔动脉瘤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兔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及血管造影方法的研究目的介绍一种快速建立动脉瘤动物模型的方法,并评价静脉血管造影在该模型检查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新西兰兔12只,采用胰弹性蛋白酶腔内诱导术建立兔右侧颈动脉(RCCA)起始部动脉瘤模型,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4个月时在相同体位和造影角度下对模型动物分别进行股动脉切开插管动脉造影(IA-DSA)和经耳缘或耳中央静脉造影(IV-DSA),测量动脉瘤大小及载瘤动脉直径,采用配对t检验的方法对比两种造影检查结果的差异,以及动脉瘤模型在1m和4m时动脉瘤大小的变化。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4个月各随机选取2只动脉瘤模型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所有试验动物均存活,术后1m时血管造影显示成功建立动脉瘤模型10只(成功率83.3%),4个月内造影随访动脉瘤瘤颈宽、瘤高及载瘤动脉的各个径长均无明显变化(P值>0.05),而用动脉造影与静静脉造影两种方法所测量的动脉瘤颈宽、瘤高及载瘤动脉各个径长无统计学差别(P值>0.05)。术后1m、4m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显示瘤动脉弹力层在动脉瘤颈部突然缺失,瘤壁弹力层完全缺如,瘤内无血栓形成。结论胰蛋白酶腔内诱导术可快速建立兔RCCA起始部动脉瘤模型,该模型与人类颅内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特点较相似。IV-DSA造影方法可较好的显示该模型的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可作为IA-DSA造影的补充方法。第二部分单纯NEST支架治疗兔动脉瘤的影像学分析目的评价单纯NEST支架治疗实验性兔动脉瘤的技术可行性。方法采用胰弹性蛋白腔内诱导术成功建立兔RCCA动脉瘤模型20只,随机分为A、B两组(nA=nB=10),A组动物行NEST支架单纯支架植入术治疗;B组动物仅行动脉造影术作为对照。分别于术后即刻、术后6w及3m进行血管造影随访。围手术期均给予抗血小板及抗凝处理。结果A组共使用11枚NEST支架治疗10例动脉瘤,支架到位成功率为90.9%,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瘤腔内均有造影剂滞留,B组瘤腔内无造影剂滞留,两组动物术中均无死亡及并发症。随访期间A组中有2例动脉瘤完全闭塞(20%),5例动脉瘤部分闭塞(50%),2例动脉瘤大小无明显变化(20%),死亡1例(10%)。所有未完全闭塞的动脉瘤腔内均有造影剂滞留。所有载瘤动脉及侧枝血管均通畅,未见支架内狭窄及血栓形成。B组死亡2例(20%),动脉瘤大小及血流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单纯NEST支架植入术治疗实验性兔动脉瘤模型是安全可行的。第三部分单纯NEST支架治疗兔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目的:观察NEST支架植入活体动物后的血管组织反应,探讨NEST支架治疗实验性兔动脉瘤的机制。方法:第二部分实验中的A组与B组动物在术后6w时各随机抽取2只动物处死取出动脉瘤标本行大体观察后,1只行扫描电镜观察,1只行常规染色光镜观察。3m时剩余动物全部处死,对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各取1只行扫描电镜观察,其余行常规染色光镜观察。结果A组所有动脉瘤瘤腔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大体观可见瘤颈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新生内膜覆盖,动脉瘤完全闭塞者瘤颈部内膜覆盖较完整。非瘤颈部位的支架表面树脂包埋切片光镜显示支架网丝周围有新生内膜包绕,但与载瘤动脉未贴壁的网丝仍裸露于血管腔内,未见到有组织包绕和覆盖。6w和3m标本载瘤动脉内支架均有内膜所覆盖,未观察到内膜的过度增生。扫描电镜见新生内膜表层大部分为胶原纤维,部分靠近支架网丝的新生内膜表面覆盖鹅卵石状排列的内皮细胞,瘤颈处支架网丝被部分新生内膜覆盖。B组动脉瘤瘤颈始终开放,瘤腔内无明显血栓形成。结论NEST支架植入在早期能有效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和瘤颈处新生内膜的生长,该作用还与支架侧壁的贴壁性有一定关系。在3m的随访时间内,NEST支架植入载瘤动脉后无内膜过度增生现象。

惠培泉[4](2008)在《Neuroform3支架结合探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应用颅内支架Neuroform3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治疗目的、适应证、疗效、所用支架特点及作用、技术特点、并发症的防治与术后处理及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发展趋势等问题。方法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确诊为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5例,其中3例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1例左侧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宽颈动脉瘤、1例左侧颈内动脉分叉处宽颈动脉瘤。动脉瘤直径最小2.3mm,最大8mm;瘤颈横径最小2.2mm,最大8mm。3例先行Neuroform3支架覆盖瘤颈,后将微导管头端通过支架网眼置入动脉瘤内,填塞弹簧圈;2例先填塞弹簧圈,因弹簧圈脱入或尾端余留在载瘤动脉内,后置入Neuroform3支架将弹簧圈压入动脉瘤内或将残留的弹簧圈压贴在载瘤动脉壁上。结果3例栓塞操作均顺利完成;2例发生术中再出血,给予及时填塞,出血停止。其中不完全填塞1例,部分填塞4例。但1例左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严重,大面积脑组织缺血,脑水肿严重,引起重症颅内高压,术后第四天发生脑疝抢救无效而死亡;其余4例动脉瘤患者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治愈的4例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2年,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无动脉瘤复发。结论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是一种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深入研究。

杨志刚[5](2008)在《新型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其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手术夹闭疗效确切,但存在创伤大、难度高、时间窗受限、可治疗部位受限等不足。微弹簧圈栓塞的优势已得到大规模随机临床实验的证实,却也存在易于复发、难以满意治疗特殊类型动脉瘤的缺陷。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瘤颈部的解剖愈合,达到载瘤血管的重建,这需要通过治疗使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发生显着变化,进而促使瘤内稳定的血栓形成。以血管重建为治疗目标的单纯网孔支架植入治疗动脉瘤技术,不仅可以治疗宽颈、微小、夹层动脉瘤等特殊类型动脉瘤,又避免了弹簧圈栓塞操作致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都有成功的证据支持,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但目前临床使用的网孔支架由于孔率(Porosity支架中非金属覆盖面积与支架总面积的比值)较高,单独使用不易使动脉瘤内形成稳定血栓。为了达到既充分改变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状态以诱发瘤内血栓形成,同时保持载瘤动脉上相关正常分支血管通畅,我们设计制造了三种不同孔率的新型血管内支架(NES)。本实验通过将其植入犬活体动脉瘤模型瘤颈部及椎动脉,观察不同孔率的NES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情况及促使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的效能,探讨其对正常分支血管通畅性的影响,深入研究瘤颈处新生内膜的生长机制以及新型支架植入后的血管壁反应情况,为最终将新型血管内支架投入临床提供证据。第一部分:犬颈动脉多枚侧壁动脉瘤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犬颈动脉侧壁多枚动脉瘤模型,观察模型的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以显微外科缝合技术于17条犬的双侧颈动脉建立多枚动脉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术中肝素化、术后肝素化和不肝素化三种处理,于模型建立后1w或2w及1m行血管造影确认结果。建立模型后2w和1m的12枚动脉瘤行病理学检查,不同抗凝处理条件的动物其模型建立结果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成功建立了38枚侧壁宽颈动脉瘤,血管造影示血流从动脉瘤远侧壁进入瘤内,沿着瘤壁从近侧壁流出,流速较快,瘤腔中心有小的涡流。术后肝素化和不肝素化组分别有1枚和6枚动脉瘤自闭。常规肝素化组与术后肝素化组血栓形成率无差异(Nemenyi法:P=0.149)。组织病理学提示2w的动脉瘤内有较明显的内膜增生和炎症反应,瘤颈处缝线无完整内膜覆盖。1m时动脉瘤瘤颈处缝线有完整内膜覆盖,瘤壁炎症反应消退,流入道受血流冲击处可见瘤壁内膜增生。结论: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可以建立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与人颅内动脉瘤相似的直管侧壁动脉瘤模型,建模时术后肝素化与术中肝素化可达到同样的抗凝效果,外科缝合建立动脉瘤可控性好,并可实现自身对照和空白对照,可用于对动脉瘤治疗技术的研究。第二部分:新型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动脉瘤及瘤腔内测压分析目的:评价新型血管内支架(NES)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可行性;了解以单纯NES植入治疗动脉瘤过程中瘤腔内压力变化情况,分析支架释放对瘤腔内压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制作中央部分孔率较低而两端孔率较高的球囊扩张NES,依中央低孔率部分的孔率递减顺序型号分别为9、12、15。选择9条成功建立侧壁动脉瘤模型的犬以单纯NES植入治疗动脉瘤,以支架中央孔率较低的部分覆盖动脉瘤颈,过程中以尾端连接生物信号分析仪的微导管用于动脉瘤腔内及载瘤动脉内实时测压,分析计算在支架植入前、植入过程中、植入后瘤腔内压力,并记录载瘤动脉内压力数据。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支架类型的压力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以NES成功治疗动脉瘤17枚,所有动脉瘤术后即刻有血流减慢,其中12枚即刻瘤体减小。满意获得了15枚动脉瘤的压力数据,在支架植入前,植入过程中,植入后的瘤腔内压力和载瘤动脉内的压力平均值分别为103.41mmHg、113.39 mmHg、103.60 mmHg、105.02 mmHg。支架植入过程中动脉瘤内的压力与较植入前后高(LSD:P<0.05)。不同类型的支架植入前后对瘤内的压力影响无显着性差异(P=0.970)。结论:NES植入治疗动脉瘤有较高手术成功率和较低并发症率,可使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即刻疗效明显。通过微导管测得的动脉瘤腔内的压力与载瘤动脉内的压力相近,NES植入不影响动脉瘤腔内的压力值,球扩支架在瘤颈部释放的过程中可引起瘤腔内的压力一过性升高。第三部分:新型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动脉瘤的影像随访及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目的:了解不同孔率的新型血管内支架(NES)治疗动脉瘤的中短期效果,探讨以定量方法研究支架植入后的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的方法,寻找能够预测支架植入后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可能性的定量参数。方法:9条成功建立动脉瘤模型的实验犬进行三种孔率的NES植入术前、后及术后2w,1m,3m行血管造影检查,评估动脉瘤大小、有无血栓形成,随访支架位置、形态。从造影图像上选取动脉瘤瘤体为兴趣区(ROI),测量记录兴趣区平均灰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将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建立成由对流部分和弥散部分组成的数学模型,以最小二乘法从所得TDC拟和曲线方程,得出分别反映对流相和弥散相血流比例的定量参数ρconv、ρpdiff和反映两相血流持续时间的参数τconv、τdiff,相关参数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支架植入后最长3m的随访时间内,7枚动脉瘤获得治愈,8枚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治疗显效率为100%,3种不同孔率的NES的治疗效果之间未见差异。通过动脉瘤内血流的时间密度曲线可拟和出数学方程,并获得有物理意义的定量参数。定量参数ρdiff、ρconv、τdiff、τconv在支架植入前后有显着性差异(Wilcoxon:P=0.001),术后有保护意义的弥散相血流比例增加,两相血流的持续时间均较术前延长。不同支架类型术前术后的参数变化无显着性差异。术前术后定量参数的变化与治疗结果之间相关,参数ρdiff、和ρconv可纳入对治疗结果预测的回归方程,可以对动脉瘤内血栓形成的几率做出预测。结论:三种孔率的NES植入均能通过改变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促使瘤内血栓形成,但支架效能之间无统计学差别,绘制时间密度曲线拟和数学方程是有效的定量分析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手段。通过术后即刻的定量参数变化可对未来动脉瘤内形成血栓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第四部分:新型血管内支架治疗动脉瘤的组织病理学研究目的:探讨新型血管内支架(NES)植入治疗后动脉瘤颈处新生内膜的生长机制及不同孔率NES对内膜生长的不同影响,进一步评价单纯新型支架植入治疗动脉瘤的有效性。方法:1条犬于术后8天死亡,2条犬于术后1个月处死,1条犬术后2月处死,4条犬于术后3m处死获取动脉瘤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大体观察,8天犬及1m,3m犬各1条行扫描电镜检查,1m、2m犬各1条,3m犬2条行树脂包埋切片检查。结果:标本大体观察示:术后8天植入型号为12的支架的动脉瘤腔内有新鲜血栓形成而型号为9者未见血栓。术后1m的动脉瘤可见植入支架型号为12、15者各1枚动脉瘤完全闭塞,型号为9者动脉瘤内有部分血栓形成,1枚支架未打开者该侧颈动脉完全闭塞。术后3m标本植入支架型号为12的动脉瘤中完全闭塞者、部分血栓形成者和无瘤内血栓形成者各1枚;植入支架型号为9的动脉瘤可见1枚闭塞,3枚有部分血栓形成。除1枚术后8天的动脉瘤外,所有动脉瘤瘤颈部均有不同程度大体可见的新生内膜部分覆盖,动脉瘤完全闭塞者瘤颈部内膜完整。树脂包埋切片示支架网丝将血管中膜拉长,网丝周围有新生的平滑肌细胞包绕,1m和3m标本载瘤动脉内支架均已完全被内膜所覆盖,未观察到内膜的过度增生。扫描电镜见瘤颈部内膜的覆盖在术后8d的标本即存在。新生内膜表层大部分为胶原纤维,部分靠近支架网丝的新生内膜表面覆盖鹅卵石状排列的内皮细胞,瘤颈处支架网丝被部分新生内膜覆盖。不同孔率的NES内膜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别。结论:NES植入可以促进动脉瘤内血栓形成和瘤颈处新生内膜的生长,其效果可发生在植入后早期,且效果随孔率降低和支架在瘤颈处的平整程度提高而更明显。在3m的随访时间内,正常植入的NES植入不引起载瘤动脉内的内膜过度增生。第五部分:新型血管内支架对正常分支血管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新型血管内支架(NES)植入对正常分支血管血流的影响情况。方法:将8枚新型球扩血管内支架植入7条犬的椎动脉颅外段覆盖细小肌支,分别于术后2w,1m,3m行血管造影随访,其中1例双支架治疗者第3次行2m随访,观察支架对分支血管的通畅性和血流的影响。并于2m,3m行树脂包埋切片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所有支架植入过程顺利,血管造影提示所有支架涉及的分支血管在最长3m的随访时间内均保持通畅,所有样本未见内膜过度增生和支架内狭窄。大体病理提示支架所涉及到的分支血管共9条,椎动脉肌支测量平均直径740±123um。无论是否有支架网丝覆盖,所有的血管分支开口均保持通畅。树脂包埋切片提示支架段血管中膜拉长,支架被薄层新生内膜覆盖,内膜增生不明显。扫描电镜显示分支血管周围的内膜生长速度明显较管壁其他部位缓慢,覆盖分支血管的支架网丝表面在3m的随访时间内尚无完整的内膜覆盖。结论:在3m的随访区间内,三种型号新型血管内支架植入均不影响正常分支血管的通畅性,正常的分支血管内血流对内膜生长可能有抑制作用。

唐景峰[6](2007)在《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Neuroform支架在颅内宽颈动脉瘤栓塞效果。资料和方法:12例颅内宽颈动脉瘤使用自膨胀颅内支架结合可脱弹簧圈(guglielmidetachable coiling,GDC)进行栓塞。将预装好的Neuroform支架系统引入载瘤动脉处,通过同轴导管释放支架覆盖动脉瘤颈。支架释放后,行可脱弹簧圈栓塞术。术后维持全身肝素化48h。口服阿斯匹林300mg/d和氯苄吡啶(波立维)75mg/d一个月。以后口服阿斯匹林300mg/d,维持6个月。结果:9例放置支架后用弹簧圈完全闭塞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不完全填塞(95%)。1例后交通动脉瘤,在支架释放后,颈内动脉痉挛,放弃栓塞,改为二期栓塞治疗。4例术后6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结论:Neuroform支架克服目前血管内治疗的技术障碍,既保护载瘤动脉通畅又改善宽颈动脉瘤栓塞效果。

赵瑞[7](2007)在《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死亡率可高达25~60%。手术夹闭动脉瘤是疗效确切的经典治疗方法,但存在手术创伤大、难度大及风险高等不足。近年弹簧圈栓塞治疗以其微创的特点得到飞速发展,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也证实了其疗效确切。然而对于宽颈动脉瘤,单纯弹簧圈常难以完全栓塞或根本无法治疗,新的方法和材料不断发展。支架辅助技术得到持续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发展迅速。在Neuroform支架得到应用以来,支架技术被推广应用到动脉瘤治疗的临床。然而,目前对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相互矛盾的结论,临床上也缺少能证实支架治疗动脉瘤安全性和疗效的大宗病例报道,支架在促进动脉瘤长期愈合方面的作用依然未得到明确,支架在颅内的应用还有一些安全性问题需要研究评估,而支架对颅内正常血管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第一部分血管内支架置入对颅内动脉瘤影响的实验研究[目的]通过对血管内支架治疗的犬颈动脉宽颈动脉瘤模型进行血管影像学随访及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估血管内支架对动脉瘤瘤颈愈合的长期作用,以及对支架所覆盖分支血管的影响。[方法] 1、对两只杂种犬的双侧颈总动脉四枚侧壁动脉瘤模型分别行Neuroform自膨胀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及单纯弹簧圈栓塞,所用栓塞材料分别为Matrix和GDC。分别进行为期12个月及30个月的造影随访,并行病理学、免疫组化及扫描电镜检查。2、对3只杂种犬颈外动脉植入球扩血管内支架,对1只杂种犬颈总动脉置入Neuroform自膨胀支架,分别于支架植入后即刻、1个月、3个月、12个月行脑血管造影复查,并进行大体观察、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及扫描电镜的检测,测量分支血管开口的直径及观察其血流动力学是否受影响,并测量支架置入段新生内膜厚度。[结果] 1、所有动脉瘤均达到影像学致密栓塞,术后12个月及30个月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所有动脉瘤均完全不显影,未见弹簧圈的变形。单纯栓塞的动脉瘤弹簧圈未能全面覆盖瘤颈,有弹簧圈的襻突入载瘤动脉,瘤颈内膜也随之凹凸不平;支架治疗的动脉瘤瘤口弹簧圈与支架相互贴压,形成致密平整的网格覆盖瘤颈,并已完全被内膜覆盖。病理检测显示支架及单纯弹簧圈表面均为内膜所覆盖,但支架表面的新生内膜排列更细密平整。透射电镜及病理检测提示瘤颈部内皮细胞处于稳定的成熟期,局部未发现新生活跃的内皮细胞。2、支架覆盖的颈外动脉侧支血管可以长期保持通畅,在支架覆盖的侧支血管开口处有轻度狭窄,但未影响侧支血流。支架内有明显内膜覆盖,但没有支架内狭窄。支架网丝已完全被血管内膜覆盖,成熟的内皮细胞排列紧密稳定。[结论]血管内支架可以促进犬宽颈动脉瘤模型完全致密栓塞和瘤颈完全内膜覆盖,有利于动脉瘤的长期解剖愈合。支架置入对非粥样硬化血管是安全的,支架置入段血管未发生内膜增生性狭窄,侧支血管的长期开放也未受明显影响。第二部分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研究[目的]回顾分析我科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评估应用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间临床随访资料齐全的以血管内支架进行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153例(共155枚)。总结分析患者的病情特点、影像特征、统计术中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结果、出院时临床状况,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临床功能状况及死亡等结局,进行短期及长期的造影随访观测动脉瘤的闭塞及复发情况。通过造影研究术后即刻以及随访时载瘤动脉的通畅性、支架覆盖侧支血管通畅情况,随访过程中动脉瘤瘤颈内膜覆盖情况。[结果]本组支架置入均获得成功,其中20枚为单纯支架成形术,135枚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94枚动脉瘤采用球扩支架,61枚动脉瘤采用自膨胀支架治疗。1.支架治疗动脉瘤的安全性本组病例围手术期共发生技术并发症4例(2.61%),包括支架释放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支架内血栓1例,支架塌陷1例,支架释放不到位1例;导致永久神经功能障碍1例,致残率为0.65%,无1例死亡。发生与支架相关的临床并发症1例(0.65%,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脑缺血致癫痫小发作)。所有置入支架的载瘤动脉中除1根支架塌陷导致血管闭塞外,其余153根载瘤动脉均保持通畅。支架覆盖的造影可见的侧支血管共150例,覆盖的侧支血管直径在0.2~1.5mm,平均1.1mm。术后即刻造影显示除3支侧支血管血流稍减慢外,其余血管均通畅。2.支架治疗动脉瘤的影像学疗效2.1.术后即刻动脉瘤完全栓塞率术后即刻造影见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135枚动脉瘤105枚(77.8%)达到完全栓塞;瘤颈残留12枚,部分栓塞18枚。另20枚颅内动脉瘤以单纯支架治疗。其中微小动脉瘤组完全栓塞率为83.3%;小型动脉瘤组完全栓塞率为84.3%;大型动脉瘤组完全栓塞率45.5%。自膨胀支架组动脉瘤完全栓塞率77.8%,球扩支架为77.8%。2.2.短期造影随访结果2.2.1支架对动脉瘤的影响术后1~12个月,平均5.5个月,脑血管造影随访98例,支架辅助栓塞治疗的动脉瘤83枚,完全闭塞67枚(80.7%),16枚不全栓塞动脉瘤10枚继续缩小,4枚保持稳定,2例动脉瘤复发(2.4%)(1例为血泡样动脉瘤,1例为巨大动脉瘤,予部分栓塞),均再出血死亡(2.4%)。15枚单纯支架治疗动脉瘤,随访造影完全闭塞2枚,9枚继续缩小,4枚保持稳定。i.动脉瘤大小对闭塞率的影响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21枚微小型动脉瘤随访见20枚完全不显影(95.2%); 1枚缩小;单纯支架治疗15枚动脉瘤,2枚完全不显影,其余9枚继续缩小,4枚保持稳定。45枚小型动脉瘤随访见37枚完全不显影(82.2%);11枚不全栓塞动脉瘤,3枚完全不显影,6枚缩小,1枚稳定,1枚复发。17枚大型动脉瘤随访,10枚完全不显影(58.8%);8枚不全栓塞者,1枚随访完全不显影,3枚缩小,3枚稳定,1枚复发。ii.不同类型支架对动脉瘤闭塞率的影响36枚自膨胀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的宽颈动脉瘤,随访30枚完全不显影(83.3%)。其中28枚完全栓塞动脉瘤随访造影均完全不显影;8枚不全栓塞动脉瘤随访2枚完全不显影,4枚缩小,2枚保持稳定。单纯支架治疗的10枚动脉瘤随访2枚完全不显影,5枚继续缩小,3枚保持稳定。47枚球扩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随访见37枚完全不显影(78.7%)。其中32枚完全栓塞动脉瘤造影随访均完全不显影;15枚不全栓塞动脉瘤随访5枚完全不显影,6枚缩小,2枚保持稳定,2枚部分栓塞动脉瘤复发(4.26%)。单纯支架治疗的5枚动脉瘤随访见4枚继续缩小,1枚保持稳定。2.2.2支架置入对载瘤动脉的影响i.对瘤颈新生内膜的影响短期随访83枚支架辅助栓塞宽颈动脉瘤,67枚动脉瘤完全不显影(80.7%),瘤颈处可见到内膜覆盖者共26例(31.3%),其中不全栓塞的23枚动脉瘤随访中2枚微小动脉瘤瘤颈内膜覆盖。单纯支架治疗动脉瘤15枚,1枚动脉瘤形成瘤颈内膜覆盖。完全栓塞的动脉瘤更易发生瘤颈内膜覆盖,其瘤颈内膜覆盖率40%;微小型动脉瘤瘤颈内膜覆盖率达38.9%,大于小型动脉瘤(24.4%)和大型动脉瘤(11.8%);球扩支架内膜覆盖率达36.5%,自膨胀支架为17.4%。16枚动脉瘤在术后3~6个月(平均4.56个月)造影发现瘤颈内膜覆盖,有11例患者在术后的6~12个月(平均9.76个月)造影发现瘤颈内膜覆盖。ii.对载瘤动脉瘤的影响术后1~12个月,平均5.5个月,造影观察98根血管,其中52根置入球扩支架,46根置入自膨胀支架。2例自膨胀支架治疗病例发生支架内狭窄(1例眼动脉巨大宽颈动脉瘤,以弹簧圈和Onyx栓塞;1例眼段大型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致密栓塞),其余96根血管均通畅。52根置入球扩支架的血管随访造影见23根(44.2%)明显内膜覆盖,46根置入自膨胀支架的13根(28.3%)血管明显内膜覆盖。iii.支架对所覆盖的侧支血管的影响术后1个月~11个月,平均5.4个月的造影随访,见78根支架覆盖的侧支血管均通畅,没有发生血管闭塞,5根侧支血管发生开口狭窄,远端血流缓慢。2.3.长期造影随访结果2.3.1支架置入对动脉瘤的影响在术后12~60个月,平均34.3个月,对68枚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造影随访见53枚动脉瘤完全不显影(77.9%);11枚残腔缩小,3枚保持稳定,1枚复发(1.47%)(为巨大动脉瘤,完全栓塞后短期随访好,长期随访复发)。其中47枚完全栓塞动脉瘤随访造影46枚完全不显影,1枚复发; 21枚不全栓塞动脉瘤随访7枚完全不显影,11枚缩小,3枚保持稳定。单纯支架治疗的12枚动脉瘤随访4枚完全不显影,6枚缩小,2枚保持稳定。i.动脉瘤大小对其长期闭塞的影响16枚支架辅助栓塞微小动脉瘤随访时15枚完全不显影(93.8%),1枚残腔缩小,没有复发。单纯支架治疗的12枚动脉瘤随访4枚完全不显影,6枚继续缩小,2枚保持稳定。41枚小型动脉瘤随访35枚完全不显影(85.4%),5枚残腔缩小,1枚保持稳定,没有复发。11枚大型动脉瘤随访3枚完全不显影(27.3%),5枚残腔缩小,2枚保持稳定,1枚复发,大动脉瘤远期复发率9.1%。ii.不同类型支架对动脉长期闭塞的影响31枚自膨胀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长期随访见22枚完全不显影(70.9%)。其中19枚完全栓塞动脉瘤随访造影完全不显影;12枚不全栓塞动脉瘤随访3枚完全不显影,7枚缩小,2枚保持稳定。单纯支架治疗的8枚动脉瘤随访见2枚完全不显影,4枚继续缩小,2枚保持稳定。37枚球扩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随访见31枚完全不显影(83.8%)。其中28枚完全栓塞动脉瘤随访27枚完全不显影,1枚部分栓塞动脉瘤复发(2.7%);9枚不全栓塞动脉瘤随访4枚完全不显影,4枚缩小,1枚保持稳定;单纯支架治疗的4枚动脉瘤,随访见2枚完全不显影,2枚继续缩小。2.3.2支架置入对载瘤动脉的影响i.对瘤颈处新生内膜的影响在长期造影随访的80枚动脉瘤,造影见到瘤颈内膜覆盖者共25枚(31.3%)。其中41枚置入球扩支架,随访见瘤颈内膜覆盖16枚(39.0%);39枚置入自膨胀支架,瘤颈内膜覆盖9枚(23.1%)。ii.对载瘤动脉非瘤颈处管壁的影响在长期随访造影共观察到80根载瘤动脉。其中41根置入球扩支架,见支架内膜覆盖24根(58.5%);39根置入自膨胀支架,见支架内膜覆盖14根(35.9%)。iii.对支架覆盖的分支血管的影响长期造影随访见70根支架覆盖的侧支血管,其中1根脉络膜前动脉闭塞,1根眼动脉开口狭窄。3.临床疗效3.1.出院时临床状况本组除1例患者术后发生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外,其他患者未再发生脑缺血事件。所有患者未发生穿支、侧支血管的缺血事件。出院时神经功能状况以mRS评分表示。临床状况良好139例,临床状况良好率90.8%,轻度残疾10例(6.54%);中重度残疾2例(1.3%);住院期间死亡3例(1.96%,2例术前再出血,1例严重血管痉挛)。3.2.临床随访结果在术后16~65个月,平均45.4个月,对150例病人临床随访,143例临床状况良好(95.3%),3例轻度残疾(2.0%),中重度残疾2例(1.33%)(其中1例为出院时即有的残疾),死亡2例(1.33%)。随访期间共发生并发症4例(2.67%),脑梗塞致偏瘫1例(术后1个月因自行停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例术后发生交通性脑积水,手术分流;2例再出血(1.33%)后死亡,致残率0.67%。所有患者未发生与侧支、穿支血管有关的缺血事件。[结论]本组支架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病例在技术上有较高安全性,其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同类文献结果。本组的临床及造影结果提示,支架可以帮助提高宽颈动脉瘤治疗的疗效;临床应用支架对载瘤动脉及侧支血管的影响也是安全的。

彭亚,宣井岗,杨伊林,王穗暖,施益民,夏锡伟,周建军,朱荣兴[8](2005)在《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经验。方法6例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植入N euroform支架覆盖动脉瘤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眼超选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弹簧圈。结果5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1例大部填塞,载瘤动脉通畅,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刘建民,黄清海,许奕,洪波[9](2005)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及长期随访结果》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 65例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进行定期的脑血管造影及临床随访,比较其影像学特征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影像学随访 18-45个月 (平均24. 7个月), 42例致密栓塞的患者中,无一例动脉瘤复发; 23例部分栓塞的患者中, 18例进一步血栓形成,瘤内无造影剂显影, 4例结果稳定, 1例动脉瘤复发而再次治疗。临床随访中无一例发生再出血或血栓栓塞症状。结论 血管内支架植入后可改变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模式以防止动脉瘤复发,并通过促进瘤颈内膜形成达到解剖治愈。

黄清海,刘建民,许奕,洪波,赵文元,周晓平[10](2004)在《难治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初步结果》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 (GDC)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及复发动脉瘤的技术及疗效。方法 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治疗 5例颅内动脉瘤 ,其中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例 ,基底动脉宽颈瘤 1例和后交通宽颈动脉瘤复发 2例。 3例支架跨重要侧支血管及穿动脉放置。通过支架上的网孔将微导管送入动脉瘤腔 ,继续GDC填塞。结果 4例动脉瘤达到致密填塞 ,1例大部填塞 ,载瘤动脉及侧支血管通畅 ,1例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 ,3个月后恢复。影像学随访 3~ 6个月 ,无支架内狭窄。结论 联合使用支架及GDC是治疗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及复发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支架覆盖重要动脉开口并不影响血流。

二、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颅内椎动脉宽颈动脉瘤(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颅内椎动脉宽颈动脉瘤(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评估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2)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与手术夹闭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基本资料
    2.2 动脉瘤特征
    2.3 治疗方法
    2.4 评估指标
    2.5 结果统计学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支架辅助栓塞组与手术夹闭组术后即刻完全闭塞率比较
    3.2 支架辅助栓塞组与手术夹闭组手术相关不良事件比较
    3.3 支架辅助栓塞组与手术夹闭组术后6月预后良好率比较
    3.4 支架辅助栓塞组与手术夹闭组术后影像学随访动脉瘤残留或复发率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概述
    4.2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临床特点
    4.3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式
    4.4 治疗策略的选择
    4.5 支架辅助栓塞与开颅手术夹闭治疗MCBIF动脉瘤的疗效比较
    4.6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4.7 脑血管痉挛
    4.8 术后动脉瘤复发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语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单纯密网孔支架治疗实验性兔动脉瘤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兔动脉瘤模型的建立及血管造影方法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单纯网孔支架治疗实验性兔动脉瘤及影像学随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单纯网孔支架治疗实验性兔动脉瘤的病理学观察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血管内网孔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就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4)Neuroform3支架结合探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新型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犬颈动脉多枚侧壁动脉瘤模型的建立
    材料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新型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动脉瘤及瘤腔内测压分析
    材料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影像随访及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
    材料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新型血管内支架治疗动脉瘤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材料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新型血管内支架对正常分支血管影响的实验研究
    材料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
    参考文献
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6)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一 论文部分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脑血管造影检查
        3、血管内治疗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二 综述部分
    颅内宽颈动脉瘤的Remodeling技术
    球囊辅助Onyx栓塞技术
    3D弹簧圈网篮编织技术
    双微导管技术
    覆膜支架载瘤动脉重塑技术
    Trispan技术
    载瘤动脉闭塞术
    支架结合弹簧圈技术
    参考文献
三 致谢

(7)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血管内支架治疗犬宽颈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血管内支架治疗犬宽颈动脉瘤的实验研究
    对象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综述: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进展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8)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和方法
    1. 临床资料:
    2. 影像学资料:
    3. 治疗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9)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及长期随访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影像学资料:
    3.治疗方法:
    4.随访:
结果
    1.术后即刻结果:
    2.临床随访结果:
    3.影像学随访结果:
讨论

四、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颅内椎动脉宽颈动脉瘤(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CTA与DSA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及评估的对比分析[D]. 程志华.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8)
  • [2]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与手术夹闭的对比研究[D]. 宋泽. 苏州大学, 2018(04)
  • [3]单纯密网孔支架治疗实验性兔动脉瘤的初步研究[D]. 祝胜. 第二军医大学, 2009(10)
  • [4]Neuroform3支架结合探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D]. 惠培泉. 大连医科大学, 2008(03)
  • [5]新型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动物实验研究[D]. 杨志刚. 第二军医大学, 2008(01)
  • [6]颅内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D]. 唐景峰. 广西医科大学, 2007(09)
  • [7]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赵瑞.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2)
  • [8]血管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J]. 彭亚,宣井岗,杨伊林,王穗暖,施益民,夏锡伟,周建军,朱荣兴.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5(08)
  • [9]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及长期随访结果[J]. 刘建民,黄清海,许奕,洪波.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5(02)
  • [10]难治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支架治疗的初步结果[J]. 黄清海,刘建民,许奕,洪波,赵文元,周晓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4(04)

标签:;  ;  ;  ;  ;  

血管内支架联合电解可拆卸线圈治疗颅内椎动脉宽颈动脉瘤(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