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活特刊的正确补品方向

坚持生活特刊的正确补品方向

一、坚持生活类专刊副刊的正确导向(论文文献综述)

丁明秀[1](2020)在《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为研究对象,以这个时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杂志作为研究的史料依据。在全面搜集散落于东北各大报纸副刊与杂志中的有关沦陷区儿童文学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对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全面梳理,深入解读,力图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面貌。同时,以东北殖民语境为背景,利用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对儿童文学的类型、主题、艺术表现及儿童文学作家、理论批评等多方面的考察,形成对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发展状况的整体建构。纵向上,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放置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发展的整体历程中,横向上,与同时期其他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进行对比。以期可以在宏观层面了解、把握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历程,进而探求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东北儿童文学的存在形态。揭示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创作者受制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选择,归纳概括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第一部分梳理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二是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第二部分具体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殖民语境是沦陷时期东北儿童文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通过对统治机构、文化政策、教育措施和文学阵地的分析,明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存语境。第三部分划分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类型。以报纸《泰东日报》的儿童副刊《儿童专刊》《儿童周刊》《少年》等(1931—1945)、《大同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儿童与学生》等(1933—1942)、《盛京时报》的儿童副刊《儿童周刊》等(1933—1942)、《国际协报》的儿童副刊《儿童》等(1934—1936)及杂志《满洲学童》(1936.10—1945.3)、《新满洲》(1939.1—1945.4)、《新青年》(1935.10—1942.6)、《麒麟》(1941.6—1945.1)等作为切入口,梳理、评析东北沦陷时期的童谣、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价值,以期呈现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整体发展面貌。第四部分考察东北沦陷时期的儿童文学创作群体。通过对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的作家杨慈灯,郑毓钧、未名等有影响的作家及站在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创作情况的考察,致力于展现儿童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同时探究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和由此引起的作品主题转型,并阐释其中的文化意义。第五部分探究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多样主题与艺术特色。在殖民统治之下,儿童文学主题表现出反抗、潜隐反抗与迎合三种倾向,每种主题倾向中都包含着复杂、多样的表达方式,而且这三种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现出互相渗透和流变的特征。第六部分是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通过对东北沦陷时期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呈现的特征分析,勾勒出儿童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方向。东北沦陷区这个特殊时空使得儿童文学既遭到殖民统治的束缚,也使其在政策的夹缝中找到生存空间,文化殖民主义的二律悖反性使得东北沦陷区的儿童文学表现出不同于其他时期文学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张学霞[2](2019)在《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文中研究说明当下国内外传播学研究中空间转向研究已成为一种显现的趋势。其中,传播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问题、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成为空间转向研究中的焦点问题。本研究为顺应传播学空间转向研究态势,同时也为推动中国区域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宁夏新闻传播研究的进一步发展,选取宁夏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空间,选取1926年-2018年这近百年的历史时长作为考察地方空间内大众传播活动的背景时间,重点考察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演进的动力机制,结构性特征,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性关系,以及它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和民族融合等方面的功用。本研究拟解决如下问题:如何从特殊性入手追求普遍性?如何在强调地方大众传播经验的同时,提炼出地方大众传播网络在推动和促进国家一体化发展方面的作用机制,实现对求异之上的求同的理解?本文共五章。整体而言,梳理了 1926-2018年间宁夏主要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呈现了它们发生、发展的脉络,展现了其中部分媒体消失、消亡、断裂发展的场景。采用了历时性、结构性的视角,融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学科知识,以文献为基础,勾勒出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生成与演进的全程、全貌,构建出不同历史阶段中宁夏四种大众传播网络模型。绪论。此部分阐明了选题背景、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问题。对国内外研究做了综述,评析了宁夏新闻传播的研究现状。还界定了核心概念,说明了研究方法、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和研究的不足之处。此部分回答了为什么要研究这个命题,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力图达到什么样的研究目标。第一章。本章展现了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和这一空间内存在的多民族社会关系。展现了 1926-1949年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提炼出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阐释了宁夏二元大众传播网络生成的历史意义,并概括指出了制约这一时期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第二章。本章阐明了 1949-1979年间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的缘由和过程,阐释了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呈现了这一期间宁夏主要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分析了媒体制度、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和制约作用。第三章。本章展现了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五个结构性特征。认为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以及民族团结形象有着重大的建构作用。同时剖析了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第四章。本章展现了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认为宁夏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类别、多媒介形态、多元力量混杂交织的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提炼出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的四个结构性特征。剖析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和中国媒体融合、宁夏媒体融合的现状。剖析了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以及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影响。结论与展望。本文发现,有三种主要因素推动和促动了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的生成与演进。是权力贯穿于大众传播网络演进的始终,并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统一性的制度安排为它的生成与演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技术的发展创新成为宁夏大众传播网络不断演进的强劲驱动力。本文还发现,宁夏大众传播网络在促进国家政治上的统一、文化上的多元一体以及多民族融合等方面,在反映、形塑和建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形象和地方形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呈现出以下四个结构性特征。它具有极不稳定-相对不稳定-比较稳定—又开始不稳定的发展特征。同时,它还具有结构上的发展不平衡特征,层级上的汇集性和类别上的分散性特征,以及网络横向间弱连接性等特征。宁夏近百年间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生成与演进对当下的启示:未来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必将是不同媒介并立共存、相互转化的过程。媒体融合能够促进传播网络之间的融通和连接。最后,媒体传播网络与政务系统传播网络和自媒体传播网络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曾娟[3](2019)在《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研究(1945-1949) ——以副刊为主阵地的视角》文中提出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在马星野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使得该报面貌焕然一新。这一时期对该报的改革,尤其是以副刊为主阵地的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更是造成了该报副刊乃至整个报纸在当时由难以为继转而盛况空前的局面。本文以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为研究对象,首先对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时代背景、内部动因进行分析,厘清该报杂志化改革的出发点,指出“时代大潮对国民党党报发展的外在特殊要求”、“内部的专业人员队伍、经营方式和编辑方针的主动变化”是能够策划并遂行杂志化改革的重要基石。在此基础上,以副刊为杂志化改革的研究对象,梳理这一时期该报副刊的改革历程,对改革的实践契机、副刊发展脉络以及杂志化的改革实践进行分析,指出以1945年为界的南京《中央日报》副刊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改革之前的曲折发展与改革之后的盛况空前,着重展现改革前后副刊乃至报纸出现的客观变化。历史研究的目的既在于总结研究对象的历史价值,在展现1945-1949年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脉络和实践后,从改革后的报纸特色和改革效果两个方面对这一改革所产生的历史价值进行总结。最后结合当前报纸的一些现状,浅谈1945-1949年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对当前报纸发展的一些启示,提出在媒介融合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报纸虽然必须走融媒体发展的道路,但是也应在这个道路上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坚持“报格”“报性”的基础上对所融媒介有所取舍。实际上,南京《中央日报》的杂志化之所以是“聪明”的,是在于其不是完全将自身变成杂志,而是在坚持新闻始终提供迅速新鲜消息的同时,以“杂志文”的形式来对读者所感兴趣的事情给予叙述、说明、解释,从而使得这些信息以更好的形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这也启示我们:一份负责任的好报纸,在坚持“党性”、“人民性”和“专业性”这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处理好“新闻舆论”与“副刊”的关系来实现自身的发展,即既要坚持其在新闻舆论上应有的社会责任这个内核,也要充分利用其身处时代所提供的各种条件和方式,尤其是新媒介传播条件和方式,找准契合点,进行有机的而不是盲目的融合,通过“副刊+N媒体”的方式,针对不同的需求,有目标地通过多样化的副刊扩大整个报纸的传播面,丰富传播信息内容,从而使整个报纸站稳脚跟,取得发展。

同珂蔚[4](2018)在《由新记《大公报》专刊(1927-1937)看西式生活方式思潮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报纸专刊不仅从综合性、文艺性副刊中独立出来,而且在版面和篇幅上远远超过了综合性、文艺性副刊。专刊的产生与繁荣,成为现代中国报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透视当时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三十年代的新记《大公报》专刊多达三十余种,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熟,并达到了较高水平。信息传播要地与新闻媒体的结合,让新记《大公报》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式生活方式思潮传播最具影响力的载体。本文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现代史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从社会民众生活、休闲娱乐生活、科学健康生活三个方面来剖析民国西式生活方式思潮,以此来展现1927-1937年这一时期民国社会学习西方先进文明的过程。在具体研究上,本文以文献分析法、案例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新记《大公报》专刊(1927-1937)相关内容的梳理来宏观把握这一时期的西式生活方式思潮。社会民众生活的主要代表为妇女与青年。妇女与青年作为受西式平等、自由、独立思想影响最深刻的社会群体,其发展充分反映了西式生活方式思潮对社会民众生活的影响,本文依据《妇女与家庭》《摩登》专刊,对妇女、青年生活进行分析研究。休闲娱乐生活的主要代表是电影与体育运动。电影与体育皆由西方传入,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与体育运动的普及深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是典型的西式生活方式思潮的体现。本文依据《电影》《体育》专刊,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休闲娱乐生活进行研究。科学健康生活主要表现为倡导以西方的科学来拯救中国困境,使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致力于开启民智,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思想,为民众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具体依据《科学周刊》《科学副刊》两大科学类专刊对此进行研究。其次,中国由近代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西式生活方式思潮的变化自有其特点与原因。西式生活方式思潮的变化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最初变现,不仅对民国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对中国的现代化也有诸多启示。

程磊[5](2016)在《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副刊》文中研究指明党报的副刊既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种政治现象。这种交叉使它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形态,也注定其将在“文艺性”与“政治性”之间徘徊——党报副刊的“文艺性”具有相对独立性,但终究“潜在地”或“显在地”建基于“政治性”之上。一方面,党报副刊对文艺作品的编辑理念、运作方式、文本效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与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任务、文艺政策、政治思潮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党报副刊诞生、发展于具体的“文化语境”中,概括、分析其主体内容的演变特征,既能触摸主流文艺思潮的发展脉搏,又能透视主导党报副刊编辑理念的政治性因素,辩证认知特定时期政党发掘副刊“工具性”“喉舌性”功能的实践。本研究集中考察革命语境中(抗日战争时期、军调时期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解放区)文艺的主要载体《大众日报》副刊。作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1939年月至1945年10月、1949年3月至10月)、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1945年10月至1949年3月)的《大众日报》,其副刊是当时山东区域及周边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知识分子、工农兵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既鲜活地记录了十一年期间山东及周边根据地(解放区)军民的革命实践与生活景象,又折射出此时期党的政治任务、宣传方针与文艺政策的变化。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文本分析法,以1939年1月1日至1949年10月1日的《大众日报》为基本研究对象。依据当时中国的政治局势与文化环境,合理构建出“革命语境”的研究框架,通过对《大众日报》副刊内容的梳理、风格水平的演变、编辑运作的考察,揭示出“革命语境”中政治权力(政党)、战争形势、革命民众影响文艺作品话语表达的趋向,进而概括出此时期《大众日报》副刊的总体特征——徘徊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论文包括五个章节,分别从以下层面系统地考察革命语境里的《大众日报》副刊—第一章概述《大众日报》及其副刊在1939年至1949年的生成语境与发展态势。首先阐释构成“革命语境”的三个维度——政治权力(政党)、战争格局(抗日战争与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及革命群众(工农兵)的内涵,同时分别详述各个维度是如何深刻影响《大众日报》及其副刊的成长与演变的:即党报副刊表征中共的舆论宣传与编辑理念、持续书写战争舆论和战争主题、力求贴近群众与文艺大众化。基于副刊整体内容、风格演变的分析,指出《大众日报》副刊发展的三个阶段:“文艺性”副刊时期、“新闻性”副刊时期、“新闻性”与“文艺性”并重时期。第二章主要介绍在整风运动扩展至山东根据地、《大众日报》切实改版之前(1939年1月至1942年5月),副刊的编辑理念、文艺创作情况以及所呈现出的风格特征。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大众日报》秉承“文化人”与“革命者”互补的办报思维,副刊编辑方针兼收并蓄,作品内容广博芜杂,文学叙事与抒情色彩较浓,呈现出副刊是一个多元自由的文艺书写平台:副刊栏目纷呈、文学体裁多样、文艺水平较高、语言书面化色彩浓郁(通过选取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同时,日伪对根据地的反复性大扫荡与报社随时遭遇战斗的可能,使副刊一直关注着战争宣传。而在纸质极度匮乏、战争白热化时期,副刊版面会让位于战争宣传版面。第三章重点论述整风运动切实影响山东根据地、《大众日报》开始改版之后(1942年5月至1946年5月),“新闻性”副刊体制化的生成和政治意识形态规训的效应。此时期的“文艺”在“革命语境”中被赋予了特定内涵——1943年11月17日中共发布《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指出文艺工作以新闻通讯和戏剧工作为中心。本文通过对《大众日报》相关史料与副刊所刊载的典型作品的分析,解读副刊的政治化实践:推动整风运动开展、确立革命话语,副刊的政治宣传功能凸显。而面向工农兵写作、集体创作方式的盛行则凸显出此时期副刊风格的变化——“革命语境”逐渐导致了副刊版面的“通讯至上”:通讯作者群体迅速扩大、通讯写作倾向于体制化并成为副刊版面的主体。第四章探讨自1946年5月10日《大众日报》重新发布副刊征稿简则,副刊专页复刊之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发展趋势:“人民的文化人”与“人民的革命者”互补的办报理念确立,副刊“新闻性”与“文艺性”并举。此时期《大众日报》一度为中共中央华东局机关报,匡亚明长时间任社长兼总编辑,报社人才济济,发行区域继续扩大,副刊版面趋于稳定。编委会对于副刊“新闻性”与“文艺性”关系的权衡,是基于前一时期以前者为尊而导致后者弱化的反思。这使副刊的“文艺性”逐步回归:副刊之页成为常设的栏目,文学体裁多元化,文娱资料与戏剧评论丰富;但新闻通讯、工农兵通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多元化的文艺作品在内容上指向的仍然是“解放”“土改”等革命主题。第五章概括“革命语境”里《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首先通过对比整风运动前后《大众日报》副刊与延安《解放日报》(1941年5月至1944年2月)副刊,揭示出二者编辑理念与演变向度的趋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从“个体化纷呈”到“整体性沉默”再到“一体化精彩”,并在创作群体与文学水平上存在差异。由此得出《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与《解放日报》副刊一样,既是中共革命文艺运动和舆论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革命战争的书写者、工农兵大众的服务者。其次分析了“革命语境”里革命文艺运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一方面,革命文艺统一了知识阶层、广大民众的认知,使革命突破了“长期局限于知识分子的纸上清谈而无从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另一方面,革命文艺的极端化偏颇,使文艺的“政治工具”属性无限放大,压制了文艺自身的独立性、创作思维的多元化与文艺的自由书写。

左军[6](2014)在《社会变迁中晚报副刊的话语嬗变 ——《春城晚报》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副刊虽“副”,但绝不是无足轻重。副刊所刊载的内容,均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副刊背后的编辑、作者,也多是走在时代前沿的有志之士。20世纪以来,中国报业经历跌宕起伏的命运,但副刊仍留存了下来。时代变迁中,副刊内容一再发生转变,从最先的消闲娱乐,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再到注重满足群众的生活需要,副刊呈现出与社会现实相对应的不同面貌。《春城晚报》是《云南日报》的晚刊,创刊于1980年1月1日,是改革开放后国内首家新创办的晚报。“旗帜鲜明的评论、丰富多彩的副刊”被认为是《春城晚报》的两大亮点。34年来,《春城晚报》先后办了《大观》、《科学天地》、《山茶》、《花甸》、《小橘灯》、《春晓》等十多种以文学性副刊为主、内容各有侧重的副刊,该报一度成为全国副刊版面最多的报纸之一。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春城晚报》副刊也历经洗礼,蜕变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特征。三十多年来,副刊所扮演的角色从最初的宣传者,到人民教育者,再到休闲娱乐的平台,越来越注重生活化和个人化;在内容上,不同的副刊版面、栏目、文章,传递出与时代相符的价值观念,从重视寓思想性于知识性和趣味性中,到注重通过日常生活与读者进行心灵交流,经历了一个话语权下放且内容不断增殖、扩大的过程。具体说来,80年代的《春城晚报》副刊是文人的乐园、知识的殿堂,云南读者从这里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有一批本土作家从这里走出去;到了90年代,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更加多元,此时的副刊更多体现出世俗化特点,开始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新千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大量商业性专刊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与此同时晚报副刊经历着“撤销-恢复”不断反复的命运。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竞争中,报纸逐渐失势,依托报纸平台的副刊也失去往日光彩,不得不向全新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可以说,《春城晚报》副刊的发展过程不仅是个案,也是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人们生活变化的一个重要缩影。通过梳理《春城晚报》副刊的发展及内容特点,把握其话语嬗变的时代原因,有助于深入体会不同历史条件赋予副刊的不同意义,也有助于对晚报副刊未来发展做出新的设想及展望。

赵美[7](2010)在《《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新世纪,综合性文艺副刊该何去何从?作为上海《新民晚报》的副刊《夜光杯》,在未来的时间里,又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自1946年在上海创立,《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已经走过了60多年风雨,经历了一系列发展与变迁,并于2005年被评为上海首届媒体着名品牌之一。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广泛的影响力,是它至今仍拥有一批忠实读者的原因。但在新的环境下,如何办好一张报纸的副刊,是报人们所关注和探讨的热点。本文对《夜光杯》进行的分析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副刊存在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正如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那样,“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副刊的存在是必要也更是必然的,它满足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所以,《夜光杯》的个案体现了普遍性。本文在对《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进行历史梳理的同时,还对《夜光杯》从1946年至2009年的内容进行了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说明,《夜光杯》的内容,虽然所涉及的几个大类别变化不大,但细化之后可以发现,具体内容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可谓“不变中有变”。从而说明《夜光杯》内容“老而不旧”。如今的《夜光杯》,就如同上海报业的“新天地”,是一份能让人感受到上海报业文化底蕴的副刊,能打开人们怀旧的情怀,让人们内心充满温暖的感受。通过分析《夜光杯》面临的困难和现存的问题,本文为《夜光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依据及思路,以及提出了创新发展的建议。虽然在新世纪面临挑战,但笔者相信,《夜光杯》仍有良好的发展的机遇。更好地发挥优势,规避劣势,让品牌效应更现光芒,相信也是大家所期待的。

宋莉[8](2009)在《新时期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本土化生存》文中提出伴随着社会转型、受众心理变化、媒介环境变化以及媒体间白热化竞争,党报副刊在不断探索中,已逐步由传统意义上单一的文艺副刊,发展为内涵和外延都更丰富的“大副刊”。本文选取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本土化生存为论题,以我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报业变革为背景,深入剖析副刊变革中的“大副刊格局”、文艺副刊衰退等现象及其成因,探讨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特性、差异化优势及核心竞争力,分析其所面临的困境,找寻解决之策,以期为办好民族地区党报副刊提供具有操作价值的思考和意见。文章分四个部分加以阐述:第一章主要对报纸副刊发展轨迹及功能嬗变进行了纵向梳理。我国传统副刊经历了从“消闲”到严正(1897-1921)、担当“人民大众的文化论坛”和“进步文化运动的组织者”(1921-1949)、从一元副刊到大副刊概念(1949至今)三个阶段。是“激烈的报业竞争”、“读者心理兴趣所需”、“早期报人图新思变”三大因素催生了第一份报纸副刊《消闲报》。但真正让人们对副刊的性质、功能及其社会作用产生新认识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具代表性的是“四大副刊”——《晨报副镌》、《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中国共产党的报纸副刊既继承了五四时期的优良传统,又发挥了新的历史功能,群众性和战斗性是其最突出的功能,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新中国成立以来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报业结构一直是行政绝对主导的一元化格局,副刊功能基本局限于配合政治宣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传媒生产向市场化转型,报纸不断扩版以应对市场,进入“厚报时代”,传统报纸副刊内涵及外延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副刊”概念应时而出。第二章在对市场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省(区)级党委机关报发展简况进行了历史梳理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党性、民族性和地域性三大特性。文章从文学式微、大众文化兴起、报业竞争压力、艰难的市场化探索四个方面探讨了市场经济冲击下民族地区党报副刊所经历的阵痛和尝试的变革,指明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打造差异化优势,实施本土化战略。第三章为个案探析。选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党报《团结报》副刊为个案,首先纵向梳理探讨了“兄弟河”副刊富有自身特质的发展轨迹,然后分析了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三大主要功能及作用:文艺副刊培养了一批风格迥异的乡土作者;文化周刊着力挖掘、保护、推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特色专栏的品牌效应。第四章首先探讨了民族地区党报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国家政策的保障和扶持是民族地区党报发展的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则为之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而挑战从市场环境来说存在低发行量、低广告收入、低覆盖率等“三低”现象;受众环境存在着“媒介素养低、读者基数小、年轻读者分流严重”等劣势;生态环境则处于“传统电子媒体势头不减,网络、手机报新媒体风头正劲”的激烈竞争之中。接着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民族地区党报副刊存在的“大副刊”同质化、多文摘少原创、通俗异化为媚俗三个主要问题,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党报副刊应坚持党报性质,坚守文化品位;突出民族特色,打好地域牌;进一步加强策划,凸显副刊的新闻性;立足本土,培养草根作者群。

冯远顺[9](2006)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副刊消费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国内副刊消费文化的概念、特色、形成原因、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一番积极的探讨,以期报纸副刊能够更好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学界和业界对副刊的研究不在少数,但都较少从社会学、文化学与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副刊,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不但从文化的角度出发,而且紧紧结合副刊所处的消费时代背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为指导,结合传播学、心理学等的新理论来研究副刊,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副刊消费文化与社会因素、传媒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副刊消费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副刊的社会责任感、文化品味和批评力度,加强整合传播。

戴晓蓉[10](2006)在《我国综合性报纸服务类专刊(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报业的发展,“厚报时代”的逐步到来,服务类专刊(版)迅速崛起,亦成为学界业界探讨研究之焦点。本文以综合性报纸服务类专刊(版)为主要研究对象,考察其历史发展脉络,探究其新时期全面复兴的多方面动因,尤以全文之主要篇幅对其当前发展中呈现出的特点特色、尚且存在的问题、解决改善的对策等进行详细地分析研究,并对于服务类专刊(版)的未来发展之路做一展望。 本文旨在通过全面考察我国服务类专刊(版)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服务类专刊(版)发展之规律,为业界实践操作提供若干有益的建议和借鉴。

二、坚持生活类专刊副刊的正确导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生活类专刊副刊的正确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理由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理由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儿童文学史研究
        (二)关于东北儿童文学研究
        (三)关于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
        (四)关于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沦陷前的东北儿童文学发展状况溯源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出现与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倡导
        (二)东北儿童文学的觉醒
    二、东北新文学运动与现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
        (一)东北新文学运动
        (二)20年代东北儿童文学的发展形态
第二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生态环境
    一、严苛的统治机构
    二、极端的文化政策
    三、奴化的教育措施
    四、飘摇的文学阵地
第三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类型
    一、童谣、儿歌与儿童诗
        (一)童谣
        (二)儿歌
        (三)儿童诗
    二、童话
        (一)童话与教育
        (二)“纯童心文学”与讽刺控诉
        (三)借鉴中改写
        (四)翻译童话的殖民想象
    三、儿童小说
        (一)现实主义的儿童短篇小说
        (二)描画“世界”的长篇儿童小说
    四、儿童剧
        (一)报刊中的儿童剧
        (二)广播中的儿童剧
第四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作家研究
    一、突出的作家——杨慈灯
        (一)异化形象书写现实人生
        (二)利用幻想增强作品趣味
        (三)揭露儿童精神受到摧残
    二、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
    三、正义立场上的作家群体
        (一)殖民地生存境遇的书写
        (二)失去家园者的无限悲凉
        (三)麻木到觉醒的转变历程
第五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一、深重的苦难
        (一)生活的困苦
        (二)精神的创伤
        (三)生命的消亡
    二、激烈的抗争
        (一)反抗者的旗帜
        (二)抗争中的和声
        (三)黑暗里的低吟
    三、满洲的颂歌
        (一)悬赏征文
        (二)献纳文体
    四、艺术特色
        (一)东北方言俗语的运用
        (二)隐喻反讽的运用
第六章 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批评
    一、儿童文学批评的成果
    二、儿童文学批评的内容
        (一)关注读者与呼唤作品
        (二)童话创作的理论建树
        (三)童话的整体、个案批评
    三、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
结语
    一、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的历史地位
    二、文化殖民主义的建构与解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后记

(2)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选题缘由、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思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报纸传播初占主导地位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26-1949)
    第一节 历史沿革中的宁夏及其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一、宁夏作为地方空间的被生产过程以及初始形成
        二、宁夏独特的多民族共生关系
    第二节 1926-194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中山日报》《贺兰》等报刊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为期几个月的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报纸传播网络初占主导的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呈现
        一、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和构建生成的历史意义
        二、制约宁夏传媒发展并影响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三种要素
第二章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49-1979)
    第一节 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一、独特的空间再生产:宁夏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空间生成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殊性和一般性
    第二节 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1949-1979年间宁夏6份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新闻传播实践
        三、电视新闻传播实践
    第三节 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三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剖析
        一、1949-1979年间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媒体制度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支撑作用
        三、媒体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制约与支撑
第三章 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的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构建(1979-2003)
    第一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大众传媒实践
        一、以党报为首、以其他报纸为补充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宁夏无线广播的新闻传播实践
        三、宁夏无线、有线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
        四、1998-2003年间宁夏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第二节 1979-2003年间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逐层呈现
        一、多元报纸传播网络
        二、无线广播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广播传播网络
        三、有线电视传播网络占主导地位的电视传播网络
        四、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媒体传播网络
    第三节 电视传播网络占据主导的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结构分析
        一、宁夏多元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特征
        二、大众传播网络对宁夏多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形象的重大建构
        三、媒体体制的发展与确立对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的双重影响
第四章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2003-2018)
    第一节 2003-2018年间宁夏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宁夏以党报为首、以都市报为重要支撑的主要报纸的新闻传播实践
        二、广播、电视的新闻传播实践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2003-2018年间宁夏新媒体、新新媒体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以新闻网站和手机报为代表的宁夏新媒体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二、以媒体微博、媒体微信为代表的宁夏新新媒体的发展及问题
    第三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宁夏大众传媒的新闻传播实践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解析和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
        二、宁夏大众传媒在媒介融合面向中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节 宁夏全景式大众传播网络结构的逐层呈现
        一、宁夏报纸传播网络中都市报的影响力渐次衰退
        二、广播、电视传播网络不再居于主导位置,影响力不断收缩
        三、新媒体传播网络曾迅速发展,不断扩张,现在又逐渐归于平淡
        四、新新媒体传播网络不断应用新媒介,影响力却始终有限
    第五节 面向媒介融合的全景式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
        一、整体性结构特征
        二、用户群体的固化、迁徙与流动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双重影响
        三、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等新新媒体对宁夏大众传播网络的冲击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当代启示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表清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研究(1945-1949) ——以副刊为主阵地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问题的源起
    二、研究的理由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
    五、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六、创新及意义
第一章 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背景与动因
    第一节 改革的时代背景
        一、要求民主、反对独裁成为时代潮流
        二、国民党新闻事业快速扩张
        三、战后新闻事业的竞争激烈
        四、国民党对新闻事业的管制出现暂时松动
    第二节 改革的内部动因
        一、“报社人员专业化”的办报队伍变化
        二、“党营报纸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变化
        三、“党报编辑日报化”的编辑方针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实践契机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改革的实践契机
        一、“读者导向”和“分众传播”办报理念的确立
        二、专业新闻人才队伍和专业办报理想的确立
        三、报纸经济“独立经营”目标的确立
        四、国民党新闻统制政策下报纸发展方向的确立
    第二节 前奏和铺垫:1945年前的曲折发展
        一、上海《中央日报》副刊
        二、早期南京《中央日报》副刊
        三、重庆《中央日报》副刊
    第三节 改革与创新:1945-1949年的繁荣发展
        一、以《中央副刊》《泱泱》为代表的文学文化综合类副刊改革
        二、以《儿童周刊》《妇女周刊》《青年周刊》为代表的生活学习类副刊改革
        三、以《地图周刊》《文史》《报学》《食货》为代表的学术专业类副刊改革
        四、以《山海》《山水》《科学周刊》《国际周刊》为代表的新知服务类副刊改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历史价值
    第一节 改革的特色
        一、版面精心设计,内容丰富多彩
        二、借鉴杂志做法,编辑灵活生动
        三、策划特色专栏,营造互动氛围
        四、刊载深度报道,关注社会热点
        五、遵循报纸原则,立场并未变化
    第二节 改革的效果
        一、受众面扩大,影响力提升
        二、信息量提高,可读性增强
        三、专业性提高,报纸更“聪明”
        四、销量有提升,经营有改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的启示
    第一节 报纸始终是报纸
        一、报纸的优势
        二、报纸的劣势
    第二节 改革的两个“并重”
        一、目前报纸发展的现实困难
        二、“专业新闻舆论”与“精彩副刊专刊”的两个并重
    第三节 改革的两个建议
        一、强化报纸的“读者导向”和“分众传播”
        二、借鉴“杂志化”的方法扩大报纸副刊效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部分主要着述
    二、部分论文资料
    三、部分原始资料
致谢

(4)由新记《大公报》专刊(1927-1937)看西式生活方式思潮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R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5 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
        1.5.1 关于专刊的界定
        1.5.2 关于西式生活方式思潮的界定
第二章 1927-1937年的新记《大公报》专刊
    2.1 新记《大公报》专刊概况
        2.1.1 创办背景
        2.1.2 办报理念
        2.1.3 赤子之心
    2.2 新记《大公报》五类专刊
        2.2.1 五类专刊的发展概述
        2.2.2 五类专刊创办人及理念
第三章 新记《大公报》专刊与社会民众生活思潮
    3.1 《妇女与家庭》与妇女生活
        3.1.1 《妇女与家庭》的发展概述
        3.1.2 妇女的参政权
        3.1.3 妇女的受教育权
        3.1.4 妇女的就业权
        3.1.5 妇女的婚姻自主权
        3.1.6 引领新时代的妇女生活
    3.2 《摩登》与青年生活
        3.2.1 《摩登》发展概况
        3.2.2 争取婚姻自由
        3.2.3 用法律解决婚恋家庭纠纷
        3.2.4 青年求学的引导与援助
        3.2.5 勉励青年社会理想
第四章 新记《大公报》专刊与休闲娱乐生活思潮
    4.1 《电影》与娱乐方式
        4.1.1 《电影》发展概述
        4.1.2 提升国民公共素养
        4.1.3 树立正面国民形象
        4.1.4 宣扬电影文化
    4.2 《体育》与体育普及
        4.2.1 《体育》发展概述
        4.2.2 强调青少年体育运动
        4.2.3 提倡女子运动
第五章 新记《大公报》与科学健康生活思潮
    5.1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发展概况
    5.2 《科学周刊》、《科学副刊》积极传播科学新知
        5.2.1 普及科学常识
        5.2.2 紧随科学前沿
第六章 西式生活方式思潮变化的特点、原因和启示
    6.1 西式生活方式思潮变化的特点
        6.1.1 西式生活方式思潮变化的前瞻性
        6.1.2 西式生活方式思潮变化的理想性
        6.1.3 西式生活方式思潮变化的缓慢性
        6.1.4 西式生活方式思潮变化的有限性
    6.2 西式生活方式思潮变化的原因
        6.2.1 中西文明碰撞的产物
        6.2.2 受列强侵略、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6.2.3 天津特殊的位置使然
        6.2.4 西式生活方式思潮的变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部分
    6.3 西式生活方式思潮变化的启示
        6.3.1 男女平等是中国社会一直的追求
        6.3.2 青年是社会中坚力量
        6.3.3 运动增强国民体质
        6.3.4 保持科学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
第七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副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为什么要结合语境研究政党报纸及其副刊
    第二节 研究范围:时间与对象
    第三节 “革命语境”研究框架的三个维度
    第四节 革命语境中《大众日报》副刊的总体特征
    第五节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第一章 概述: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及其副刊
    第一节 政治权力:副刊表征中共的舆论宣传与办报实践
        一、报纸创办者为中国共产党人
        二、全面反映党中央及分局的政策
        三、办报实践:艰苦奋斗与精益求精
    第二节 战争局势:党报副刊的战争舆论和战争主题
        一、山东区域的战争舆论生态
        二、以战争为主题的内容书写
    第三节 革命民众:党报副刊贴近群众与文艺大众化
        一、采编工作深入群众
        二、文艺大众化
    第四节 《大众日报》副刊的三个阶段:基于内容演变的分析
        一、“文艺性”副刊时期(1939年1月至1942年5月)
        二、“新闻性”副刊时期(1942年5月至1946年5月)
        三、“新闻性”与“文艺性”并重时期(1946年5月至1949年10月)
第二章 “文艺性”副刊时期:文艺的多元自由书写
    第一节 兼收并蓄的编辑方针
        一、副刊编辑、记者、作者群体的考察
        二、征稿的“社会化”与题材多元化
    第二节 文艺的多元书写
        一、副刊栏目纷呈
        二、文艺作品体裁丰富
        三、文艺水平:文学叙事与抒情色彩较浓
        四、语言书面化色彩较浓
    第三节 副刊与战争宣传
        一、副刊征稿、用稿的“战争”取向
        二、战争纪念专刊、专版
第三章 “新闻性”副刊时期
    第一节 政治化的实践:整风运动与《大众日报》副刊
        一、整风运动前《大众日报》副刊里的“通讯”
        二、整风运动与报纸改版
        三、革命话语的确立:副刊政治宣传功能凸显
    第二节 文艺写作的“一体化”
        一、文艺新方向:面向工农兵写作
        二、创作方式:集体写作方式的盛行
    第三节 “新闻通讯至上”的趋势
        一、新闻通讯作者群的扩大
        二、新闻通讯的体制化
第四章 “新闻性”与“文艺性”并重时期
    第一节 副刊“文艺性”的回归
        一、前一时期副刊“文艺性”的弱化
        二、编辑方针与副刊之页
        三、文艺体裁多样化
    第二节 “文艺性”和“新闻性”并举的趋势
        一、新闻通讯工作的指导制度
        二、革命战争:副刊书写的主题
第五章 “革命语境”中《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
    第一节 整风前后的延安《解放日报》副刊
        一、演变向度与《大众日报》副刊趋同
        二、文学水平与创作群体的差异
    第二节 《大众日报》副刊的历史定位
        一、山东根据地(解放区)革命文艺的宣传工具
        二、革命战争的记录者
        三、山东根据地(解放区)民众的服务者
    第三节 “革命语境”里革命文艺运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合理性:特定语境中的特定属性
        二、局限性:极端化、一元化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社会变迁中晚报副刊的话语嬗变 ——《春城晚报》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一) 时代变迁中晚报副刊的存在意义
        (二) 研究对象及目的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副刊研究综述
        (一) 报纸副刊研究的专着
        (二) 副刊研究的期刊论文
        (三) 《春城晚报》副刊的相关文献
第一部分 报纸副刊的历史源流
    一、副刊概念界定及副刊理念
    二、副刊应时代而变
第二部分 《春城晚报》副刊的话语特征
    一、《春城晚报》及副刊的概况
        (一) 《春城晚报》创刊背景及发展概况
        (二) 与晚报相生相伴的副刊
    二、《春城晚报》副刊的话语特征
        (一) 创刊初期的《春城晚报》副刊(1980-1989)
        1、版面内容分析
        2、办刊理念的确立
        (二) 《春城晚报》副刊的发展与变化(1990-1999)
        1、副刊的新变化
        2、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副刊
        3、迎来大副刊时期
        (三) 新世纪《春城晚报》副刊传承与创新(2000-)
        1、内容特点分析
        2、副刊经历坎坷命运
        3、新媒体环境下的副刊
第三部分 《春城晚报》副刊的话语构建与时代变迁
    一、思想解放是晚报副刊的立足点
    二、副刊是社会生活变迁的晴雨表
    三、副刊体现时代的文化趣味
    四、副刊在新闻改革中的蜕变
        (一) 延续1956年新闻改革精神
        (二) 新闻观念更新推动副刊发展
        (三) 媒体市场化运作下的副刊
第四部分 晚报副刊发展前景思考
    一、“副刊存在意义”之争
    二、兼顾文化品格和市场效益
    三、网络时代晚报副刊的机遇与挑战
结语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五、国内副刊研究、讨论的主要成果
第一章 副刊概论
    第一节 对副刊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副刊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副刊的现状
第二章 《新民晚报》副刊的诞生与传统
    第一节 《夜光杯》的诞生
    第二节 赵超构的早期办报思想
    第三节 《新民晚报》副刊1946年-1966年内容分析
第三章 新时代《夜光杯》的发展与变化
    第一节 《夜光杯》的黄金年代
    第二节 大副刊时期的坚守
    第三节 新媒体的冲击及"夜光杯博客"的出现
    第四节 《夜光杯》1982年-2009年内容分析
第四章 新世纪《夜光杯》的创新与发展
    第一节 《夜光杯》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困难
    第二节 《夜光杯》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及思路
    第三节 《夜光杯》应怎样创新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时期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本土化生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动态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关键词的界定
第一章 传统报纸副刊发展轨迹及功能嬗变
    第一节 副刊从"消闲"到"严正"(1897—1921)
        一、 三大因素促进中国第一份报纸副刊《消闲报》诞生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四大副刊"
    第二节 人民大众的文化论坛,进步文化运动的组织者(1921—1949)
    第三节 一元化副刊到大副刊概念(1949至今)
        一、 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元化副刊
        二、 市场化·厚报时代·大副刊现象
第二章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角色和功能
    第一节 市场化背景下民族地区省(区)级党委机关报发展简况
        一、《内蒙古日报》
        二、《新疆日报》
        三、《西藏日报》
        四、《广西日报》
        五、《宁夏日报》
    第二节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特性:党性、民族性、地域性
        一、 党性原则是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立足之本
        二、 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原生矿脉
        三、 地域特色是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强大抓手
    第三节 市场经济冲击下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阵痛与变革
        一、 文学式微
        二、 大众文化兴起
        三、 报业竞争压力
        四、 艰难的市场化探索
    第四节 差异化优势+本土化战略=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核心竞争力
        一、 坚守民族性,夯实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基
        二、 张扬地域性,赋予民族民间文化独特的个性
        三、 以创新的眼光打造民族民间文化的时代精神
第三章 深耕细作稳中求变——以湘西《团结报》"兄弟河"为例作个案分析
    第一节 湘西《团结报》简介
    第二节 《团结报》文艺副刊"兄弟河"的发展与变迁
        一、 "兄弟河"前的副刊性文字
        (一) 《湘西新闻》早期副刊文字
        (二) 《湘西日报》早期副刊文字
        (三) 《团结报》早期副刊文字
        二、 "兄弟河"水源源流淌
        (一) 1958—1966年,"兄弟河"初步繁荣,彰显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二) 文革期间,"兄弟河"干涸整十年
        (三) 70年代末到80年代,副刊异常活跃,营造自由畅快的"表达空间"
        (四) 90年代:稳中求变,改革日新
        (五) 新世纪大副刊格局
    第三节 文艺副刊培养了一批风格迥异的乡土作者
    第四节 文化周刊着力挖掘、保护、推介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一、 探索阶段:《醉乡》定位"杂",但拓宽了民族地区党报副刊功能
        二、 发展阶段:《文化广场》高扬"广场文化"的民间性
        三、 成熟阶段:《文化醉乡》凝聚了一批有文化自觉和忧患意识的专业人士
    第五节 特色专栏的品牌效应
第四章 新时期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生存困境及发展对策
    第一节 民族地区党报的媒介生态环境
        一、 政策环境——国家政策的保障与扶持;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历史性机遇
        二、 市场环境——低发行量,低广告收入,低覆盖率
        三、 受众环境——媒介素养低,读者基数小,年轻读者分流严重
        四、 竞争环境——传统电子媒体势头不减;网络手机报新媒体风头正劲
    第二节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大副刊"同质化
        二、 多文摘少原创
        三、 通俗异化为媚俗
    第三节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发展对策
        一、 坚持党报性质,坚守文化品位
        二、 突出民族特色,打好地域品牌
        三、 加强版面策划,凸显新闻特性
        四、 立足本土,培养草根作者群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专着与教材
    二、 论文
本人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9)20世纪90年代以来副刊消费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et
前言
    研究目的与范围
    研究现状与趋势
    研究思路和方法
    理论意义
    实践价值
1. 绪论:副刊消费文化及其相关概念
    1.1 何谓副刊
    1.2 何谓文化
    1.3 何谓副刊文化
    1.4 何谓消费文化
    1.5 何谓副刊消费文化
2. 副刊消费文化的特色
    2.1 版面和栏目急剧增加
    2.2 实用性副刊大量涌现
        2.2.1 股市文化方面
        2.2.2 生活家居文化、旅游休闲文化方面
        2.2.3 汽车文化、IT文化方面
        2.2.4 财富文化方面
    2.3 娱乐文化异彩纷呈
    2.4 媒体散文盛极一时
        2.4.1 小女人散文
        2.4.2 新媒体散文
    2.5 强大的边缘化张力
    2.6 副刊地位日益提高
3. 报纸副刊消费文化形的成因
    3.1 社会因素
    3.2 媒体因素
        3.2.1 社会需求的满足与媒体进化
        3.2.2 新兴媒体的冲击
        3.2.3 市场营销学在媒体的实践
        3.2.3.1 准确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3.2.3.2 运用特色打造核心产品
    3.3 受众因素
        3.3.1 受众社会心理压力增大
        3.3.2 个体心理选择差异性与信息传播致效
4. 副刊消费文化现状扫描
    4.1 成就方面
        4.1.1 关于娱乐方面的成就
        4.1.1.1 消费名星
        4.1.1.2 消费时间
        4.1.1.3 消费情感
        4.1.2 关于副刊作品方面的成就
        4.1.2.1 对口消费:内容由严肃走向通俗
        4.1.2.2 方便消费:篇幅由长篇变短小
        4.1.2.3 有效消费:主题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4.1.2.4 扩大消费:作品题材更广泛
        4.1.3 关于正面传播效果成就
        4.1.3.1 缓解快节奏时代受众的内心压力
        4.1.3.2 丰富文化内容
        4.1.3.3 体现人文关怀
        4.1.3.4 体现“以受众为中心”之特点
    4.2 不足之处
        4.2.1 关于存在问题
        4.2.1.1 炒作盛行:小题大做
        4.2.1.2 假新闻泛滥:无事生非
        4.2.2 关于负面传播效果
5. 建议:副刊消费文化如何更好地朝着良性发展
    5.1 副刊应提高社会责任感
    5.2 在消费当中提升文化品位
    5.3 加强批评力度
    5.4 加强副刊文化整合传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发论文:
后记

(10)我国综合性报纸服务类专刊(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专刊(版)的发展脉络与定义
    1.1.专刊(版)发展史考察
        1.1.1.专刊(版)的诞生及发展
        1.1.2.专刊(版)的繁荣
        1.1.3.专刊(版)的衰落
    1.2.专刊(版)的定义与分类
        1.2.1.专刊的定义
        1.2.2.专刊(版)的类别
2.我国服务类专刊(版)的发展现状
    2.1.服务类专刊(版)兴起的原因
        2.1.1.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分析
        2.1.2.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分析
        2.1.3.服务类专刊(版)之于综合性报纸的意义
    2.2.当前我国服务类专刊(版)的特点
        2.2.1.新闻信息实用化
        2.2.2.专业内容大众化
        2.2.3.版面设计的易读性
        2.2.4.采编与经营相结合
3.当前服务类专刊(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同质化竞争,形成“千报一面”
        3.1.1.现状
        3.1.2.对策
    3.2.新闻、广告“杂交”,让读者无所适从
        3.2.1.现状
        3.2.2.对策
    3.3.制作粗糙,缺乏品质
        3.3.1.现状
        3.3.2.对策
4.我国服务类专刊(版)未来发展前瞻
    4.1.受众市场进一步细分
    4.2.内容更加专业化
    4.3.制作更加精美化、时尚化
    4.4.报纸品牌战延伸至服务类专刊(版)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坚持生活类专刊副刊的正确导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沦陷区儿童文学史论(1931-1945)[D]. 丁明秀.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2]宁夏大众传播网络构建研究(1926-2018)[D]. 张学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南京《中央日报》杂志化改革研究(1945-1949) ——以副刊为主阵地的视角[D]. 曾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4]由新记《大公报》专刊(1927-1937)看西式生活方式思潮的变化[D]. 同珂蔚. 西安石油大学, 2018(10)
  • [5]在文艺性和新闻性之间—革命语境中的《大众日报》副刊[D]. 程磊. 山东大学, 2016(01)
  • [6]社会变迁中晚报副刊的话语嬗变 ——《春城晚报》案例分析[D]. 左军. 云南大学, 2014(12)
  • [7]《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发展研究[D]. 赵美. 复旦大学, 2010(03)
  • [8]新时期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本土化生存[D]. 宋莉. 中央民族大学, 2009(01)
  • [9]20世纪90年代以来副刊消费文化研究[D]. 冯远顺. 暨南大学, 2006(06)
  • [10]我国综合性报纸服务类专刊(版)研究[D]. 戴晓蓉. 暨南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坚持生活特刊的正确补品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