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平玉米叶片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及现实意义研究

不同水平玉米叶片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及现实意义研究

一、玉米不同层次叶片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及实践意义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1](2021)在《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文中提出为了明确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对高温耐受性的差异及芸苔素内酯(BR)对提高不同类型杂交稻耐热性的作用效果,本研究以杂交籼稻、偏籼型籼粳杂交稻和偏粳型籼粳杂交稻各2个品种为材料,在开花期设置常温、高温和高温下喷施0.15%BR 3种处理,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花粉活力和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导致杂交稻的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显着下降,其中杂交籼稻耐热系数为0.73,显着高于偏粳型籼粳杂交稻(耐热系数0.47)。而高温下喷施BR可以显着提高水稻结实率、单株产量和花粉活力,杂交籼稻、偏籼型和偏粳型杂交稻恢复系数分别为1.23、1.43和2.00,以偏粳型杂交稻的缓解效果最明显。喷施BR降低了高温处理下不同基因型杂交稻的超氧阴离子含量,并提高了甲基乙二醛酶(GlyⅠ)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含量(GSH),同时改变了抗氧化酶相关基因OsAPX1、OsCATB、OsGPX3和OsGLYI8的表达水平。综上可知,杂交籼稻常温下产量表现低于籼粳杂交稻,但具有较强耐热性,高温下喷施BR对杂交籼稻产量下降的缓解效果明显低于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尤其是偏粳型,尽管对高温表现敏感,但与BR的相互作用可有效抵御高温胁迫,喷施后产量可接近或达到常温对照水平。本研究结果为提高杂交水稻开花期耐高温能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白乌云[2](2021)在《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提出羊草是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优势种之一,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在对异质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发生了丰富的种内变异。羊草具有混合繁殖策略,快速的根茎克隆繁殖是其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和生存空间,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关键。然而就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种内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以野外原位观测为主的种内变异研究无法区分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对种内变异的相对贡献。本文以不同地理来源66份羊草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非破坏性研究方法,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研究羊草种内变异,将可塑性的影响排除在外,并通过分析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母环境效应影响,试图揭示羊草对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大尺度长期适应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羊草性状的种内变异总体表现为: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表型性状。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最小,茎长变异最大;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中,单向最大扩展距离的变异最小,扩展面积的变异最大;根茎子株相关性状中,克隆生长率的变异最小,母株根茎克隆增加倍数的变异最大。羊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表现为:表型(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质量性状。内蒙古中部地区羊草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综合值较高的优良羊草种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2)羊草种内变异是对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原生境气候对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顺序为:表型(单株产量)(29)根茎繁殖(29)母株抽穗率(29)母株分蘖。气温+降水量综合因子是导致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最重要气候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低温因子,尤其是低温和温差对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低温和较大日温差显着抑制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纬度是影响羊草性状种内分化的最重要地理因子。纬度增加显着抑制羊草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随纬度增加、经度减小和海拔升高,羊草呈叶片小型化、植株矮小化和根茎克隆繁殖力减弱趋势。(3)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通过调节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关系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力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是显着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重要地上部性状,表现为羊草茎长越长、植株越高大、叶片越宽大,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也相应越强。原生境地理和气候除了直接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以外,通过影响营养生长,并通过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关系间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4)临近休眠前的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最重要时期,且这一关键时期的克隆生长受原生境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秋末果后营养期,羊草输出大量根茎子株,并加快根茎扩展速度,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羊草这一克隆生长关键时期的表现受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为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沛、温差变化较小生境的羊草,在生长季后期输出更多的根茎子株,克隆生长率更高,根茎扩展更快,可见生长季末期输出大量冬性枝条和根茎加速向外扩展是羊草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结果。(5)植物内源激素参与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羊草根茎不同部位中检测出IAA-Asp等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8种,18个比较组中的8个比较组中5类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存在显着差异。12-OH-JA-Ile、CH3O-IAA和IAA-Asp在根茎节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根茎节间和根茎水平芽,根茎节中SA随根茎克隆繁殖力增强而呈下降趋势。根茎节是羊草根茎克隆生长最重要的部位,其植物激素调控下的分化活性和分化选择决定羊草种群生存发展策略。

贺文君[3](2021)在《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滨海盐碱地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和经济价值。滨海盐碱地存在地下水位浅且矿化度高、土壤盐含量高、土质粘重肥力低和淡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淡水资源短缺和土壤盐渍化是限制滨海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微咸水灌溉对缓解淡水资源短缺、盐碱地改良及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以金银花为研究作物,通过设置0 mm(T1)、40 mm(T2)、80 mm(T3)和120 mm(T4)共4个处理的微咸水灌溉野外控制试验及中度和重度等渗盐(150和300 m M)胁迫和干旱(19.3%和28%PEG-6000)胁迫室内水培试验,探讨了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阐明了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明确了影响盐碱地金银花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揭示了微咸水灌溉下金银花品质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了等渗干旱和盐胁迫下金银花的光合作用、光抑制和氧化损伤的差异,深入剖析其盐适应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咸水灌溉下滨海盐碱地金银花种植评价体系,并综合提出了滨海盐碱地金银花种植的最佳微咸水灌溉量。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随微咸水灌水量的增大,表层0~20 cm土壤含水量呈增加趋势,土壤含盐量和钠吸附比均呈逐渐减小趋势。随着灌水量增大土壤p H呈上升趋势,土壤表现出一定的碱化现象,土壤表层0~20 cm土壤电导率和p H呈显着的负相关。土壤水盐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灌溉降低了土壤盐分含量,夏季强降雨对土壤盐分具有较好的淋洗作用。微咸水灌水量对表层0~20 cm土壤环境影响较大,对深层土壤影响较小。随微咸水灌水量的增加,土壤总碳和铵态氮均呈显着升高趋势,而硝态氮显着降低趋势。过高的灌水量造成了土壤速效钾的流失。(2)与T1处理相比,微咸水灌溉显着提高了金银花的株高、基径、单株叶面积指数等生长性状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及单株光合等光合特性。微咸水灌溉2年后,与T1处理相比,T2、T3和T4处理的干物质量分别增加了97.33%、408.87%、和782.09%。微咸水灌溉量与金银花单株光合速率呈二次曲线关系。微咸水灌溉改变了金银花生物量的分配格局,T1处理具有更大的根冠比和根质比。与T1相比,微咸水灌溉的金银花植株叶片光合性能更高,单株光合速率更大,这有助于金银花植株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有利于其干物质量的积累,从而为金银花取得高产提供物质保障。(3)与T1处理相比,微咸水灌溉显着增加了金银花产量和Na+累积量。p H是影响金银花单株产量的主要控制因子,可分别解释2个生长季内金银花单株产量74%和64%的变化。微咸水灌溉营造的高水、低盐、高p H及高水势的土壤环境一定程度上有利金银花产量的增加。本研究中,T3和T1处理下金银花绿原酸等酚类化合物含量更高,而T2处理下金银花绿原酸等酚类化合物含量最低。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叶片Na+累积量及叶片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建立了滨海盐碱地金银花种植评价体系,并提出滨海盐碱地金银花种植的最佳微咸水灌溉量每次为80 mm。(4)干旱诱导的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表明金银花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敏感性高于等渗盐胁迫。与盐诱发的轻度光系统I(PSI)和光系统II(PSII)光抑制相反,在等渗干旱胁迫下PSI和PSII发生了严重的光抑制,表现为PSI和PSII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显着降低,反应中心蛋白丰度显着减少。盐胁迫下PSI和PSII的相互作用对光合机构影响较小,这是由于盐胁迫下PSI和PSII之间的电子传递受的影响较小。与光系统光抑制一致,干旱胁迫导致的叶片脂质过氧化(MDA)、H2O2生成和电解质渗漏率的含量显着高于等渗盐胁迫,表明干旱导致的金银花严重的氧化胁迫。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与等渗干旱胁迫相比,金银花具有更高的盐适应性。盐胁迫下,金银花虽然积累了较多Na+,但避免了等渗干旱胁迫下叶片大量失水,从而有效保护了光合机构。

陈谢田[4](2021)在《河西绿洲冷凉灌区膜下滴灌食用向日葵水分调控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灌溉水资源短缺和灌溉模式粗放问题已成为制约河西绿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食用向日葵作为一种耐低温、耐盐碱和抗干旱的经济作物,具有巨大的节水潜力,目前在河西绿洲地区被广泛种植。本文基于2020年4-9月在河西绿洲冷凉灌区开展的食用向日葵膜下滴灌水分调亏试验,研究了食用向日葵生理生长特性、耗水特性、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对水分亏缺的响应机制。试验共设了4个水分梯度,分别为充分灌溉(75%~85%田间持水量,FC)和轻度(65%~75%FC)、中度(55%~65%FC)、重度(45%~55%FC)水分亏缺。试验包括1个全生育期充分灌溉处理(CK)和9个水分亏缺处理,其中水分亏缺处理分别为:苗期轻度水分亏缺(T1)、苗期轻度+成熟期轻度水分亏缺(T2)、苗期轻度+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3)、苗期中度水分亏缺(T4)、苗期中度+成熟期轻度水分亏缺(T5)、苗期中度+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6)、苗期重度水分亏缺(T7)、苗期重度+成熟期轻度水分亏缺(T8)、苗期重度+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9)。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下食用向日葵0-25cm土壤平均温度的变化规律为:重度水分亏缺>中度水分亏缺>轻度水分亏缺>充分灌溉。在同一生育期,膜下5cm处土壤温度的日变幅较大,而膜下25cm处土壤温度的日变幅较小。(2)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下食用向日葵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均呈“S”型变化趋势,叶面积指数(LAI)呈“单峰”变化趋势。苗期不同水分亏缺对食用向日葵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苗期末,水分亏缺处理下株高、茎粗、LAI和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下降8.48%-24.53%、2.72%-23.23%,5.10%-24.49%和8.73%-23.72%。现蕾期和开花期复水之后,苗期轻度水分亏缺处理(T1、T2、T3)能够产生完全补偿恢复性生长,其株高、茎粗、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到开花末期与CK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成熟期的水分亏缺对株高、茎粗已无影响,但降低了LAI和干物质积累量,与CK相比降幅分别为7.58%-44.01%和8.69%-26.71%。(3)苗期和成熟期水分亏缺均会显着降低食用向日葵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P<0.05),且降幅随水分亏缺程度的加重而增大,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苗期重度(T7、T8、T9)和成熟期中度(T3、T6、T9)水分亏缺会显着降低同期叶片水分利用效率(LWUE)和叶片内在水分利用效率(WUEn)。此外,食用向日葵叶片羧化效率(CE)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重呈显着下降趋势。(4)不同水分亏缺处理下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在410.67-348.00mm之间,较CK显着下降4.77%-19.31%(P<0.05)。各阶段耗水强度呈现的变化规律为:现蕾期>开花期>苗期>成熟期。(5)所有水分亏缺处理中,T1、T2、T4和T5处理的产量与CK处于同一水平(P>0.05),其中T1处理的食用向日葵产量最高,较CK高出1.14%。其余水分亏缺处理的产量均显着低于CK(P<0.05),降幅在2.43%-10.48%之间。在水分利用方面,水分亏缺处理显着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WUE)和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较CK分别增加6.25%-14.29%和15.44%-38.26%。(6)T1、T2、T4处理的食用向日葵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与CK相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其中T1处理的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较CK分别提高1.93%和0.61%,T4处理的粗蛋白含量较CK高出1.32%。成熟期中度水分亏缺(T3、T6、T9)会显着降低食用向日葵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P<0.05)。(7)综合食用向日葵耗水量、灌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品质分析,T4处理在达到稳产的情况下,耗水量和灌水量较CK分别降低9.55%和16.37%,节约水量为53.65mm,WUE和IWUE较CK分别提高10.71%和18.80%,同时还改善了食用向日葵品质,所以可将苗期中度水分亏缺(T4)作为河西绿洲冷凉灌区食用向日葵最优的调亏灌溉方案。(8)利用Blank模型和Jensen模型拟合了食用向日葵不同生育期耗水量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Jensen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Blank模型,可将Jensen模型作为适合河西绿洲冷凉灌区食用向日葵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其中由Jensen模型拟合得到的水分敏感指数(i?)是现蕾期最大,为0.417,开花期次之,成熟期再次之,苗期最小,为0.163。

康益晨[5](2021)在《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盐碱土壤面积的增加,盐碱胁迫已成为限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植物盐碱胁迫应答机理的探究解析,对增强农作物园艺作物等的耐盐碱性,进而打破盐碱土壤对农业生产的制约有重要科学意义。目前,已有大量学者对植物在Na Cl胁迫下的生理表现、渗透调节和离子平衡特性等进行了研究。诸多学者认为相对于中性盐,碱性盐对植物具有更加复杂且显着的危害,但关于碱性盐(如Na HCO3)胁迫的信息仍很少。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拓展了我们对植物非编码RNA的认知,也为植物抗逆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以Na HCO3进行碱性盐胁迫,明确该胁迫下不同基因型马铃薯生理生化响应规律,并基于理化特性研究结果及转录组测序及分析技术,探索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RNA水平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碱性盐胁迫下,马铃薯抗氧化系统发挥作用,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SOD活性及谷胱甘肽含量持续提升、POD及CAT活性先升后降,MDA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积累;碱性盐胁迫促进了马铃薯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可溶性糖、脯氨酸及海藻糖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大持续显着提高;马铃薯叶片光合特性受到碱性盐胁迫影响,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叶片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呈持续且显着的降低、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根据品种的不同具有差异性表现;叶绿素荧光特性受到碱性盐胁迫的影响,随胁迫浓度的增大,初始荧光显着提升,可变荧光、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暗适应最大荧光产量及PSII潜在光化学效率均持续显着降低;马铃薯内源激素水平对碱性盐胁迫作出响应,随胁迫浓度的增大,ABA及BR含量持续显着提升,GA含量持续显着降低;碱性盐胁迫促进了马铃薯根系木质素的积累,随胁迫浓度的增大,各品种马铃薯根系木质素含量均持续显着提升;碱性盐胁迫影响了马铃薯的钠钾离子含量及分布,随胁迫浓度的增大,马铃薯根茎叶Na+含量均持续显着提高,K+含量及钠钾比则持续降低。各品种中,以‘青薯9号’胁迫下理化特性总体表现最优。2.高浓度碱性盐胁迫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及产量构成,各品种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率随胁迫浓度的增大显着降低,以‘大西洋’及‘荷兰15号’降低幅度最大,‘青薯9号’减产最少。马铃薯薯块品质受到碱性盐胁迫的影响,各品种淀粉及维生素C含量随胁迫浓度增大显着降低,可溶性蛋白及氨基酸含量总体为下降趋势,不同品种具有差异性表现,‘青薯9号’所受影响最小。此外,随胁迫浓度增加各品种还原糖含量均显着提高。总体而言,当Na HCO3浓度大于40 mmol/L,会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产生严重影响。3.碱性盐胁迫下,包含海藻糖含量、植物内源激素含量(ABA、GA及BR)和根系木质素含量等在内的一些关键生理生化指标在4个品种中均表现出与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或品质的显着相关,后续的研究中应重点关注与考察。4.结合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关键理化特性及转录组数据分析,挖掘出了“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苯丙烷类生物合成”及“淀粉和蔗糖代谢”等3个重要通路,同时上述通路均富集了miRNA所调控的靶基因。“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中,ABA信号的转导被增强,mi R5059-x通过与PP2C(st PP2C1,PT046381)间的负调控作用参与该过程;此外,BR信号转导也被增强,GA信号转导则减弱。“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中,一系类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增强了木质素的合成,mi R4243-x通过对HCT(PT030106)的负调控作用参与其中。“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中,淀粉代谢和水解被加强,促进了可溶性糖及海藻糖的合成;一个新的miRNA(novel-m064-5p)被发现对SPS(PT067951)具有调控作用,参与了这一通路。5.马铃薯根系中共鉴定出新lncRNA转录本13900个,响应碱性盐胁迫差异表达的为1829个;鉴定出5923个新circRNA,在碱性盐胁迫下差异表达1111个。构建了由46个差异mRNA、7个差异lncRNA、32个差异circRNA及处于调控关系核心位置的17个差异miRNA组成的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ceRNA调控网络,其中涉及的基因参与了包含“次生代谢物合成”、“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蔗糖代谢”等在内的25条通路。对ceRNA调控网络及关键通路“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中的重要基因st PP2C1(PT046381)进行了蛋白分析预测,并通过洋葱表皮亚细胞定位观察,验证了其属于核定位基因。

陈倩[6](2021)在《腐植酸调控苹果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苹果生产中氮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在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现状下,施入土壤的氮肥极易通过多种途径损失,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因此,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对于苹果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以苹果矮化砧木M9T337幼苗、4年生和8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Malus pumila Mill.)、15年生嘎啦苹果/平邑甜茶(Malus pumila Mill.)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腐植酸对苹果生长发育和氮素吸收同化的影响,探讨了氮肥、腐植酸分次施用对苹果氮素高效利用的影响,以及腐植酸在苹果生产中的减氮增效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施用腐植酸显着提高了幼苗的根尖数、总根长和根表面积,根系活力也显着升高,且均随着腐植酸用量增加呈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均为H3处理。对侧根发育特异转录因子基因ANR1表达的测定结果显示,腐植酸促进了M9T337幼苗ANR1基因的表达。施用腐植酸显着提高了M9T337幼苗各器官的全氮量以及叶片和根系氮同化关键酶(NR、NiR、GS和GOGAT)的活性,促进了氮素在体内的转化。对M9T337幼苗根系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测定结果显示,施用腐植酸后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NRT1.1、NRT1.2、NRT2.1、NRT2.2和NRT2.4的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有利于根系对氮素的吸收转运。2、腐植酸处理M9T337盆栽幼苗根系生物量、形态指标(总根长、总表面积根尖数)以及根系活力显着升高,且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均以HA3处理(6 g·kg-1)最高。M9T337幼苗地上部生物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均随腐植酸用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施用腐植酸显着提高了M9T337盆栽幼苗各器官对肥料氮的吸收征调能力,促进了植株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利用。15N利用率表现为HA3>HA4>HA2>HA1>CK,与CK相比,15N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99、6.26、5.11和2.08个百分点。土壤15N残留率随着腐植酸用量的增加而升高,腐植酸处理的15N残留率分别较CK提高了4.37、10.69、14.95和19.34个百分点;15N损失率随着腐植酸用量的增加而显着降低。3、M9T337幼苗的生长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响应不同。M9T337幼苗地上部生长发育及净光合速率均以酰胺态氮处理最高,而根系的形态发育和活力均以硝态氮处理最高,无论是地上部还是根系各项指标均以铵态氮处理最低。与单施氮肥相比,配施腐植酸后酰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处理的Pn和根系活力分别提高了33.75%、33.88%和36.92%和22.31%、20.94%、27.08%,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施用腐植酸显着促进了M9T337幼苗各器官对三种形态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无论是否施用腐植酸,M9T337幼苗地上部的Ndff均表现为酰胺态氮>硝态氮>铵态氮,而根的Ndff为硝态氮>酰胺态氮>铵态氮。配施腐植酸后各处理植株全氮量显着升高,且M9T337幼苗对酰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率分别提高了9.22、4.89和7.77个百分点,损失率分别降低了23.44、23.22和18.25个百分点。4、氮肥分次施用显着提高了果实成熟期富士苹果叶片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n),提高了叶片保护酶的活性、延缓了叶片的衰老。氮肥分次施用富士苹果各器官的Ndff值显着高于氮肥一次性施用和氮肥分两次施用,有利于树体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氮肥分次施用富士苹果的15N利用率为33.6%,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处理。氮肥分次施用显着提高了富士苹果单果重,改善了果实品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显着升高。5、与不施腐植酸相比,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的富士苹果单果重分别提高了4.1%,8.8%和13.6%,单株产量提高了5.4%,11.9%和17.8%,果实品质也明显改善,腐植酸分三次施用(HA-3)效果优于腐植酸分两次施用(HA-2)及腐植酸一次性施用(HA-1)。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均显着提高了富士苹果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Ndff值),各器官的Ndff值均表现为HA-3>HA-2>HA-1>CK。与CK处理相比,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15N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08~13.34个百分点,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0.27~20.17个百分点,均以HA-3处理效果最佳。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0~60 cm土层15N残留量显着高于CK,而在60~120 cm土层显着低于CK,显着减少了肥料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并且本试验条件下腐植酸分3次施用效果最佳。6、与不施有机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着促进了嘎啦苹果的生长,且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的效果要优于有机无机肥一次性配施。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了各器官对氮的吸收征调能力(Ndff值),有利于树体对肥料氮的吸收,植株总氮量和15N肥料利用率均显着高于有机无机肥一次性配施处理和不施有机肥处理。7、与氮肥推荐用量(N100)相比,氮肥减量25%(N75)减缓了M9T337幼苗的生长,氮肥减量25%配施腐植酸(N75+HA)显着促进了M9T337幼苗的生长,但与N100处理的差异性未达显着水平。N75+HA显着提高了M9T337幼苗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Pn,氮同化关键酶(NR,NiR,GS和GOGAT)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N75+HA处理M9T337幼苗各器官Ndff与N75处理相比显着升高,但仍低于N100处理。N75+HA处理植株的全氮量、15N吸收量及15N利用率与N75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68.46%,102.53%和102.62%,且差异显着;与N100处理相比有所提高,但差异未达显着水平。与N75、N100处理相比,N75+HA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15N残留率,降低了15N损失率,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8、氮肥减量25%配施腐植酸(N225+HA)显着提高了成熟期富士苹果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SPAD)、叶片氮含量及Pn,富士苹果单果重和单株产量也显着升高,与氮肥推荐用量处理(N300)、氮肥减量25%处理(N225)的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N225+HA显着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果实的风味明显改善。N225+HA显着提高了富士苹果对肥料氮的吸收利用,15N利用率分别比N225、N300处理提高了7.18和3.41个百分点。N225+HA显着提高了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尤其是在0~60 cm土层的残留,降低了肥料氮的损失。

李姜玲[7](2021)在《核不育杂交小麦苗期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耕地面积减少和小麦需求量的增加,提高小麦单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光合作用是作物的生产力来源,绝大部分干物质都是由光合作用积累的。杂交小麦在产量、光合碳同化等方面具有显着优势,从光合作用上研究小麦杂种优势,为提高小麦单产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以2个恢复系和4个不育系及其配制的6个杂交组合为研究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小麦苗期叶片的光合性状、光合生理指标、主要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并分析杂种优势,以及光合性状与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探索小麦早期光合性状的杂种优势规律及与产量的相关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交小麦光合性状及叶片大小杂种优势比较通过连续两年对杂交小麦及亲本苗期的光合性状及叶片大小进行测定和杂种优势分析,发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表现出显着的超高亲优势和中亲优势,净光合速率的平均超高亲优势为11.95%,气孔导度为18.61%,蒸腾速率为8.87%,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水分利用效率则有少数的负向优势,说明光合性状并不都存在显着的杂种优势。净光合速率高的恢复系所配制的杂交组合具有更高的净光合速率和杂种优势,说明可以选择具有更高净光合速率的品种(系)作为恢复系来选育强光合优势的杂交组合。而杂交小麦的叶片大小具有显着的中亲优势,但均未表现出超高亲优势。相关性分析显示,净光合速率与叶片大小无显着相关性,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着正相关,表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也可用于筛选高光合小麦的指标。2.杂交小麦光合生理指标比较分析为了探寻杂交小麦高光合能力的原因,测定了杂交小麦及其亲本苗期叶片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包括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活性、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case)活性、Rubisco大小亚基的编码基因rbc L、rbc S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各项生理指标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具有显着差异,且杂种优势差异也较大,其中杂交小麦Rubisco活性显着高于恢复系和不育系,且具有显着的超高亲优势,平均超高亲优势为5.38%。编码基因中与rbc L相比,rbc S具有更高的超高亲优势和中亲优势,而其它生理指标如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RCA活性等主要表现为负向优势,少数表现出中亲优势,极少数表现出超高亲优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各项指标与净光合速率均未发现显着相关性,RCA活性与Rubisco活性呈极显着负相关,说明操控RCA活性可以改善Rubisco活性。3.杂交小麦产量性状比较分析通过测定和比较杂交小麦成熟期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包括株高、穗长、有效穗数、主穗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生物量、单株籽粒产量、千粒重和收获指数,及其与净光合速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小麦在成熟期的单株籽粒产量、单株生物量及有效穗数表现出显着且较高的超高亲优势,单株籽粒产量平均超高亲优势为14.19%,单株生物量为11.30%,而穗数的超高亲优势达到最高,平均优势为34.21%。大多数杂交小麦组合的千粒重和收获指数表现出超高亲优势,但平均优势较小,分别为3.19%和2.60%,穗粒数和穗长则未表现出超高亲优势。相关性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单株生物量和单株籽粒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表明苗期光合与产量有重要关系,从而可以利用苗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早期预测杂交组合的产量优势。

陈松林[8](2020)在《长江流域冬油菜适宜密植关键株型指标及参数研究》文中指出为探究不同株型结构的油菜材料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密度条件下,各株型材料的关键株型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3个种植密度作为主区(D2:3×105株/hm2、D3:4.5×105株/hm2、D4:6×105株/hm2),12个具有较大株型差异的材料(来源于自然群体及DH系的12个材料,分别为1:Sophia、2:Chuanyou20、3:N69、4:N34、5:Zhongshuang12、6:WH-81、7:N35、8:N157、9:Erake、10:11-9-704、11:N14、12:N91)作为副区,于2018-2019、2019-2020两年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株型参数在不同密度下的响应规律,并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密植条件下不同株型结构的油菜群体产量与株型结构参数的关系,以期为密植条件下适宜油菜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密植条件下不同株型结构的油菜产量变化规律。1)12个不同株型材料随密度变化产量趋势不同。其中,1、4、5、10号材料在3×105~6×105株/hm2密度间随密度增加产量呈逐渐下降趋势;3、6、7、8、9、11、12号材料在3×105~6×105株/hm2密度间随密度增加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波峰曲线变化,在4.5×105株/hm2密度下达峰值;较特殊的是2号材料,在3×105~6×105株/hm2密度间随密度增加产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就产量构成而言,供试的12个油菜材料的群体角果数的变化趋势与大田产量较一致;单株角果数均随密度的增加呈逐渐下降的趋势;1、3、5材料每角粒数呈下降趋势,6、11呈波峰曲线变化,其余材料变化不显着;千粒重随密度增加变化并不显着。2)将不同株型材料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进行了低产、中产及高产聚类,发现高产群体在大部分为4.5×105株/hm2密度条件下,均具有较高的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在中等肥力地块,高产群体的产量可达2951.7~3193.2kg/hm2,在4.5×105株/hm2密度条件下,单株角果数为166.0~244.5,每角粒数为11.4~14.9,千粒重为2.9~3.6g;在高肥力地块,高产群体的产量可达到3671.0~4471.9kg/hm2,在4.5×105株/hm2密度条件下,单株角果数为225.1~282.6,每角粒数为11.4~13.0,千粒重为3.4~3.7g。3)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株型材料的高产群体均具有较高的分枝层厚度、分枝数、分枝粗、分枝角果数上下部差值,较粗的果身及较大表面积的角果,较小的角果着生角度。这些指标可以作为筛选高产群体的关键农艺指标。在中肥力地块,高产群体的分枝层厚度为72.1~81.8cm,分枝数为6~7,整株平均分枝粗为3.17~3.84mm,分枝角果数上下部差值为24.6~40.1,果身粗为3.96~5.17mm,单个角果表面积为292.7~442.9mm2,角果与主茎角度为39.8~62.9°;在高肥力地块,高产群体的分枝层厚度为84.1~96.2cm,分枝数为6~8,整株平均分枝粗为3.23~3.51mm,分枝角果数上下部差值为42.2~66.3,果身粗为4.41~5.23mm,单个角果表面积为334.6~454.3mm2,角果与主茎角度为35.1~47.5°。2、本试验中,2号材料为高产耐密材料。以5号不耐密材料为对照,2号高产耐密材料表现为高密条件下分枝层较厚,其原因是节间长随密度变化较不显着,没有加剧分枝重叠现象;2号高产耐密材料在高密条件下分枝粗较粗且分枝角果数上下部差值较大的原因是分枝层中上部分枝粗变化幅度较小,随密度增加中上部分枝角度逐渐减小,对分枝生长影响较小,最终使中上部分枝角果数变化幅度较小;2号高产耐密材料在高密条件下具有较粗的果身及较大表面积的角果,较小的角果着生角度的原因是随着密度增加角果形态变化不显着,使得高密条件下角果保持较大较粗的形态,且随着密度增加角果着生角度显着减小,使得高密条件下角果结构更为紧凑。3、关键农艺指标的遗传效应差异。双列杂交试验表明,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等关键产量构成指标,分枝层厚度、分枝数等关键农艺指标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反交效应(REC)均具有显着性差异。部分关键农艺指标的广义遗传力排序为:千粒重>分枝层厚度>每角粒数>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显性遗传方差占比排序为:单株产量>分枝层厚度>千粒重>每角粒数>单株角果数>分枝数。分枝层厚度较每角粒数与单株角果数具有更高的广义遗传力及显性遗传效应,分枝数的广义遗传力及显性遗传效应较低。

张艺楠[9](2020)在《香蕉产业化发展中超宽行配套间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香蕉作为重要的热带水果,在我国在我国华南的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和福建等省区已形成产业化生产。提升香蕉生产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能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是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是产业发展的趋势。但我国现行香蕉种植模式的行距相对较窄,对蕉园机械化作业存在制约,尤其是大型综合性机具的作业受制更大,因此,香蕉种植行距需调整加宽,以配套种植产业机械化种植发展的需要。迄今,关于香蕉种植行距对香蕉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及蕉园土壤、气候小环境影响的研究不多,尤其是行距显着加大的研究更是鲜见。本研究以桂蕉9号和中蕉6号两个香蕉新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常规株行距(2.0m×2.4m)的种植模式,在保持蕉株种植密度相同的原则下,设置行距加大一倍的超宽行(2.0m×4.80m)双株植的试验处理,并设置间种豇豆和不间种(单作)的不同组合的处理,即在两参试品种中设超宽行间作、超宽行单作、常规行间作和常规行单作等四种不同种植模式。试验主要观测不同种植模式下两参试品种的蕉株生长发育与生理特性、产量与外观品质、蕉园土壤气候小环境与土壤养分等方面的指标。试验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产量和主要外观品质表现,桂蕉9号在四种模式中超宽行间作模式下表现最好,单株产量为17.97kg;中蕉6号在常规行间作模式的表现最高,为22.36kg,但四种模式间的单株产量差异在同一品种中均不达显着水平。四种模式下的果指外观品质的表现与单株产量类似的趋势,超宽行间作在桂蕉9号中的品质指标均为四模式中的最大值。在中蕉6号中则为常规行间作的品质指标表现最好。但四种模式在同一品种中的差异同样均达不到显着水平。2、农艺性状方面,两参试香蕉品种生长期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各处理均快速增长,至临近抽蕾期时增长量基本达到最高。抽蕾期桂蕉9号的株高和茎粗各处理关系为常规行间作处理(263.19cm,70.51cm)>常规行单作处理(251.21cm,66.41cm)>超宽行单作处理(249.64cm,63.39cm)>超宽行间作处理(246cm,62.99cm)。其中,超宽行间作处理的茎粗显着小于常规间作处理,其余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中蕉6号生长期单作条件下超宽行处理的香蕉植株株高显着小于常规行处理,间作模式下拓宽行距对株高无显着影响;临近抽蕾期超宽行间作的香蕉植株株高显着低于常规间作,但与其他处理无显着差异;茎粗在临近抽蕾期大小关系为常规行单作处理(73.28cm)>常规行间作处理(72.94cm)>超宽行单作处理(67.87cm)>超宽行间作处理(66.86cm),同条件下超宽行种植处理下香蕉植株茎粗均显着小于常规种植处理,超宽行距下间作处理与单作处理差异均不明显。叶片数两香蕉品种在生长期各品种内处理间均无显着性差异。在临近抽蕾期时,桂蕉9号各处理之间叶片数无显着差异;中蕉6号同条件下超宽行处理下叶片数均大于常规行处理,其中超宽行单作处理叶片数显着高于常规行处理,其他处理间均未形成显着差异。此外,两品种抽蕾期绿叶数指标在常规行间作处理下绿叶数均为最高,同行距下间作处理均大于单作处理组,但各处理组间均无显着差异。3、叶片光合作用指标方面,桂蕉9号各时期的超宽行间作处理组在各项光合指标下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同条件下超宽行处理组在各时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抽蕾期蒸腾速率均显着大于常规行处理。中蕉6号同条件下生长期叶绿素SPAD值在超宽行处理下均显着高于常规行处理,抽蕾期胞间CO2浓度在超宽行单作处理下显着高于常规行单作处理,其他光合指标在各时期下超宽行处理组与常规行处理均无显着差异。4、田间小气候方面,通过对整个生长期和抽蕾期每日昼变化,以及7-9月每旬平均温湿度等小气候指标进行整理分析,试验表明桂蕉9号生长期和抽蕾期拓宽行距种植的各项小气候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其他常规种植模式。拓宽行距在各时期的每日田间大气和土壤温度均高于常规模式,土壤相对含水量和田间大气湿度均低于常规处理。间作模式下相较于单作,可以均衡田间大气和土壤温度,提高田间空气湿度和土壤相对含水量。通过超宽行配合间作处理能补齐因行距增大而影响田间小气候的短板,且各项小气候指标优于常规行传统的单作种植模式。5、土壤养分方面,常规行间作豇豆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最高,但与超宽行间作模式相比差异均未达到显着。同间作或单作条件下拓宽行距不会显着影响土壤养分含量,但同行距下间作与单作种植模式相比,其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呈现出显着消减下降趋势,间作对防止加宽行距引起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的下降有积极作用。整体上看,超宽行及间作模式下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产量品质等相关指标未产生显着差异,具有发展应用的潜力。显着加宽行距的种植模式便于蕉园进行机械作业,同时拓宽行距后间作也可控制杂草的生长,均衡田间小气候和土壤养分含量等,对香蕉产业化种植节约成本、提质增效以及创收都有着重要作用。

汤彬[10](2020)在《玉米粒长qKL1.07和粒宽qKW7b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文中提出玉米(Zm mays L.)籽粒大小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也是驯化和改良过程中重要的目标性状。籽粒大小属于复杂数量性状、由微效多基因控制。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变异控制玉米籽粒大小关键基因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分别在玉米第1染色体bin 1.07和第7染色体bin 7.02上定位到控制粒长的主效QTL qKL1.07和粒宽的主效QTL qKW7。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分别构建两个目标QTL的高代回交群体,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高密度SNP芯片筛选目标QTL近等基因系,构建大规模分离群体,精细定位了这两个目标QTL,结合连锁分析、关联分析、转录组测序、比较基因组学和遗传转化等方法确定了候选基因,并进行了功能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粒长QTLqKL1.07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利用粒长近等基因系构建8375个F2单株,将qKL1.07精细定位在B73参考基因组48 kb区间,区间内注释有细胞色素P450(Zm00001d032035)和羧酸酯酶(Zm00001d032036)2个基因。在精细定位区间,作图群体双亲Mo17和黄早四的参考基因组分别有131 kb和118 kb,预测有5个和2个基因。对粒长近等基因系qKL1.07Mo17和qKL1.07HZS授粉后第6、12和18天的籽粒进行转录组分析,共检测到251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苯丙烷生物合成”在三个时期显着富集,“营养库活性”、“植物和病原菌互作”在两个时期显着富集。候选基因关联分析表明Zm00001d032035基因编码区4个SNP和粒长显着关联,且Zm00001d032035基因编码区有1个12 bp的InDel导致4个氨基酸差异。qRT-PCR发现Zm00001d032035基因在qKL1.07Mo17和qKL1.07HZS籽粒发育早期存在差异表达。构建Zm000O1d032035的Mol7(长粒)基因单倍型的过表达载体转化玉米自交系B104,与野生型相比T1代转基因阳性植株粒长显着增加。2)玉米粒宽QTL qKW7b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将粒宽主效QTL qKW7分解为2个紧密连锁、遗传效应相反的QTL:qKW7a和qKW7b。利用粒宽近等基因系构建3260个F2单株,将qKW7b精细定位在B73参考基因组59 kb区间,区间内只有1个锌指同源结构域的转录因子(Zm00001 d020460)。在精细定位区间,作图群体双亲掖478和黄早四参考基因组分别有50 kb和62 kb,预测只有Zm00001d020460基因,为重要候选基因。对粒宽近等基因系qKW7bYE478和qKW7bHZS授粉后第6、12和18天的籽粒进行转录组分析,共检测196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显着富集的GO条目“DNA结合”包括Zm00001 d020460基因。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发现Zm00001d020460启动子区2个SNP和编码区1个SNP与粒宽显着关联。qRT-PCR发现Zm00001 d020460基因在qKW7bYE478和qKW7bHZS籽粒发育不同阶段存在差异表达。构建Zm00001d020460的掖478基因单倍型的过表达载体转化玉米自交系B104,与野生型相比T1代转基因阳性植株粒宽显着减小。

二、玉米不同层次叶片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及实践意义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不同层次叶片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及实践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产量及其构成
        1.3.2 花粉活力
        1.3.3 AsA、GHS含量和GlyⅠ活性测定
        1.3.4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2.2 高温和激素处理影响花粉活力
    2.3 抗氧化能力及相关基因表达
3 讨论
4 结论

(2)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羊草概述
    1.2 羊草克隆繁殖策略
        1.2.1 羊草繁殖策略
        1.2.2 羊草根茎克隆可塑性
    1.3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
        1.3.1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1.3.2 植物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
        1.3.3 植物种内变异机制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1 气温升高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2 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3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7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地概况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及其地理分布
        2.3.1.1 羊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2.3.1.2 基于数量性状的羊草材料聚类分析
        2.3.2 羊草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4 讨论
        2.4.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
        2.4.2 羊草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原生境气候、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种内分化和分布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地概况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2 G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3 B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4 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5 距离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原生境气候驱动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2 原生境地理影响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3 加强适应性管理,降低气候暖干化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地上部性状对根茎克隆繁殖力的影响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地概况
        4.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曲线拟合分析
        4.3.2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4.4 讨论
        4.4.1 羊草营养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2 羊草分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3 羊草有性繁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一定权衡
        4.4.4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调控机制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时间动态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地概况
        5.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的时间动态
        5.3.2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时间动态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秋末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
        5.4.2 秋末果后营养期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关键时期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试验材料的典型性验证
        6.3.2 代谢物检测结果
        6.3.3 代谢物分类及功能注释
        6.3.4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
    6.4 讨论
        6.4.1 IAA结合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2 JA代谢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3 植物内源激素互作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
    6.5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2.1 微咸水利用技术及原理
        1.2.2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1.2.3 微咸水灌溉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4 干旱和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响应
        1.2.5 微咸水灌溉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概况
        2.1.4 水文条件
        2.1.5 植被状况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案
        2.3.1 生境岛盐碱地种植区构建方案
        2.3.2 金银花生长习性介绍
        2.3.3 微咸水灌溉野外控制平台
        2.3.4 室内水培试验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1 微咸水灌溉相关指标计算
        2.4.2 微咸水灌溉数据分析
        2.4.3 室内水培试验数据分析
第3章 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特征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降雨量
        3.2.2 微咸水灌溉下土壤水分分布特征
        3.2.3 微咸水灌溉下土壤盐分变化特征
        3.2.4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3 讨论
        3.3.1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3.3.2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生长性状、光合特性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生长性状的影响
        4.2.2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4.2.3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4.3 讨论
        4.3.1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生长性状的影响
        4.3.2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光合特性的影响
        4.3.3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植株Na~+吸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植株Na~+含量和积累量的影响
        5.2.2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产量的影响
        5.2.3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品质的影响
        5.2.4 微咸水灌溉处理下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5.3 讨论
        5.3.1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Na~+积累量的影响
        5.3.2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产量的影响
        5.3.3 微咸水灌溉对金银花品质的影响
    5.4 小结
第6章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对金银花光合作用、光抑制和氧化损伤的影响
    6.1 引言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对叶片气体交换参数、PSII量子产量和激发压的影响
        6.2.2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反应中心蛋白丰度的影响
        6.2.3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下光合电子传递特性
        6.2.4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对叶绿素快速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和820nm光反射曲线的影响
        6.2.5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对脂质过氧化(MDA)、H_2O_2含量和膜透性的影响
        6.2.6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对Na~+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6.2.7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下叶片光合作用、光抑制和氧化损伤的主成分分析
    6.3 讨论
        6.3.1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对金银花光合系统的影响
        6.3.2 等渗干旱和盐胁迫对金银花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河西绿洲冷凉灌区膜下滴灌食用向日葵水分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食用向日葵生产概况
        1.2.2 膜下滴灌技术研究进展
        1.2.3 调亏灌溉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案
    2.3 田间进程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气象资料测定
        2.4.2 土壤参数测定
        2.4.3 灌水量
        2.4.4 耗水量
        2.4.5 生长动态指标
        2.4.6 光合生理指标
        2.4.7 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2.4.8 品质
        2.4.9 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
    2.5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气象因子及其根区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3.1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气象因子
        3.1.1 降水
        3.1.2 大气温度
        3.1.3 相对湿度
    3.2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根区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3.2.1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3.2.2 不同土层深度下土壤温度日变化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水分亏缺对食用向日葵生长动态指标的影响
    4.1 水分亏缺对株高的影响
    4.2 水分亏缺对茎粗的影响
    4.3 水分亏缺对盘径的影响
    4.4 水分亏缺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5 水分亏缺对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4.6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水分亏缺对食用向日葵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净光合速率
    5.2 蒸腾速率
    5.3 气孔导度
    5.4 胞间CO_2浓度
    5.5 叶片水分利用效率
    5.6 叶片内在水分利用效率
    5.7 羧化效率
    5.8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水分亏缺对食用向日葵耗水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6.1 土壤水分变化
    6.2 耗水特性
        6.2.1 耗水量
        6.2.2 耗水强度
        6.2.3 耗水模数
    6.3 食用向日葵产量及其构成要素
        6.3.1 百粒重
        6.3.2 盘粒数
        6.3.3 空秕率
        6.3.4 单株产量
        6.3.5 产量
    6.4 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
        6.4.1 水分利用效率
        6.4.2 灌溉水利用效率
    6.5 食用向日葵籽粒品质
        6.5.1 粗脂肪
        6.5.2 粗蛋白
    6.6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食用向日葵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7.1 食用向日葵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
        7.1.1 模型描述
        7.1.2 结果与分析
    7.2 食用向日葵阶段水分生产函数
        7.2.1 Blank模型构建及其求解过程
        7.2.2 Jensen模型构建及其求解过程
        7.2.3 结果与分析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项目资助

(5)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盐碱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机理
        1.1.1 国内外土壤盐碱发生现状
        1.1.2 盐碱环境对植物的作用机理
    1.2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适应机制
        1.2.1 植物对盐碱胁迫的生理响应
        1.2.2 盐碱胁迫下植物的氧化应激反应
        1.2.3 盐碱胁迫下植物的渗透调节
        1.2.4 盐碱胁迫下植物的离子转运
        1.2.5 盐碱胁迫信号的转导
        1.2.6 盐碱胁迫下植物内源激素的调节功能
        1.2.7 植物细胞壁对盐碱胁迫的应答
    1.3 马铃薯响应盐碱胁迫的研究现状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理化特性分析试验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分子机制研究实验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方法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2.4 qRT–PCR验证
    2.3 stPP2C1 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试剂
        2.3.3 RNA提取与检测
        2.3.4 目的片段扩增
        2.3.5 质粒重组及大肠菌DH5α转化
        2.3.6 亚细胞定位
        2.3.7 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三章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1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抗氧化及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
    3.2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光合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3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叶绿素及荧光参数的影响
    3.4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3.5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根系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3.6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钠钾离子的影响
    3.7 碱性盐胁迫下马铃薯生理生化特性与胁迫浓度相关性分析
    3.8 讨论
        3.8.1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8.2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渗透调节系统的影响
        3.8.3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叶片叶绿素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3.8.4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内源激素的影响
        3.8.5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根系木质素积累的影响
第四章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1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4.2 不同基因型马铃薯耐碱系数
    4.3 碱性盐胁迫对马铃薯薯块品质的影响
    4.4 碱性盐胁迫下马铃薯产量、品质与理化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4.5 碱性盐胁迫下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理化特性的聚类分析
    4.6 讨论
第五章 基于mRNA–miRNA关联分析的马铃薯碱性盐响应机理研究
    5.1 NaHCO_3胁迫下马铃薯组培苗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变化
    5.2 mRNA及 miRNA数据质量评估
    5.3 差异miRNA及 mRNA分析
    5.4 差异mRNA功能分析
        5.4.1 差异mRNA GO富集分析
        5.4.2 差异mRNA KEGG富集分析
    5.5 差异miRNA与 mRNA共表达网络构建
    5.6 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关键通路分析
    5.7 基于qRT–PCR的差异基因验证
    5.8 讨论
        5.8.1 miRNA测序分析
        5.8.2 mRNA测序分析
        5.8.3 差异miRNA及 mRNA联合分析
        5.8.4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
        5.8.5 苯丙烷类生物合成通路
        5.8.6 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
第六章 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其他非编码RNA鉴定与分析
    6.1 碱性盐胁迫相关lncRNA鉴定与分析
        6.1.1 lncRNA转录本统计及新lncRNA预测
        6.1.2 lncRNA表达水平及差异分析
        6.1.3 lncRNA家族分析
        6.1.4 基于lncRNA的 miRNA前体预测
    6.2 碱性盐胁迫相关circRNA鉴定与分析
        6.2.1 circRNA数据质量评估
        6.2.2 circRNA来源及类型
        6.2.3 circRNA表达与差异分析
    6.3 ceRNA调控网络构建及相关分析
        6.3.1 ceRNA调控网络构建
        6.3.2 ceRNA功能分析
    6.4 stPP2C1 基因的克隆及相关分析
        6.4.1 stPP2C1 基因的蛋白分析预测
        6.4.2 stPP2C1 基因的克隆及亚细胞定位
    6.5 讨论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7.1 全文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腐植酸调控苹果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苹果生产现状
        1.1.1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产量及分布
        1.1.2 我国苹果园氮肥投入及利用现状
        1.1.3 我国苹果生产中氮肥投入过量造成的环境问题
    1.2 氮素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1.2.1 氮素对果树生理生化的影响
        1.2.2 氮素对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2.3 苹果的需氮特性
    1.3 植物对NO_3~--N的吸收、利用特性
        1.3.1 植物对NO_3~--N的吸收
        1.3.2 植物对NO_3~--N的同化
    1.4 腐植酸
        1.4.1 腐植酸的定义及特性
        1.4.2 腐植酸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材与处理
        2.1.1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苹果M9T337 幼苗生长和氮素吸收、同化的影响
        2.1.2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苹果M9T337 盆栽幼苗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2.1.3 腐植酸对苹果M9T337 幼苗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2.1.4 氮肥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的高效利用研究
        2.1.5 腐植酸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的高效利用研究
        2.1.6 有机无机肥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的高效利用研究
        2.1.7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苹果M9T337 幼苗生长、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1.8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2.2 测定方法
        2.2.1 叶片生理特性及光合参数的测定
        2.2.2 根系形态及活力的测定
        2.2.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2.2.4 相关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2.2.5 植株解析样品及土壤样品的测定
        2.2.6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2.7 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测定
    2.3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苹果M9T337 幼苗生长和氮吸收、同化的影响
        3.1.1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M9T337 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1.2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M9T337 幼苗氮素吸收、同化的影响
    3.2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苹果M9T337 盆栽幼苗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3.2.1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2.2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M9T337 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2.3 腐植酸不同用量对M9T337 幼苗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3.3 腐植酸对苹果M9T337 幼苗不同形态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特性的影响
        3.3.1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生长的影响
        3.3.2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根系形态指标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3.3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叶片生理特性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3.4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各器官Ndff的影响
        3.3.5 腐植酸与不同形态氮素对M9T337 幼苗各器官氮含量的影响
        3.3.6 腐植酸对不同形态氮素去向的影响
    3.4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生长、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3.4.1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4.2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叶片保护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4.3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各器官Ndff值的影响
        3.4.4 氮肥分次施用对不同土层~(15)N残留量的影响
        3.4.5 氮肥分次施用对氮素吸收、残留和损失的影响
        3.4.6 氮肥分次施用对富士果实品质的影响
    3.5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产量品质、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3.5.1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5.2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各器官Ndff的影响
        3.5.3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不同土层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3.5.4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土壤~(15)N残留及分布的影响
        3.5.5 腐植酸分次施用对氮素吸收、残留和损失的影响
    3.6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对嘎啦苹果生长、~(15)N-尿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3.6.1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对嘎啦苹果根冠比、叶绿素含量和单果质量的影响
        3.6.2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对嘎啦苹果各器官Ndff值的影响
        3.6.3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对嘎啦苹果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7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苹果M9T337 幼苗生长发育、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3.7.1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3.7.2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M9T337 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3.7.3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M9T337 幼苗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3.8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生长、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3.8.1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叶片生理特性和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3.8.2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8.3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各器官Ndff的影响
        3.8.4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富士苹果总氮量、~(15)N吸收量和~(15)N利用率的影响
        3.8.5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不同土层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3.8.6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不同土层~(15)N残留量的影响
        3.8.7 氮肥减量配施腐植酸对土壤~(15)N残留和损失的影响
4 讨论
    4.1 腐植酸调控苹果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
        4.1.1 腐植酸与苹果的生长发育
        4.1.2 腐植酸与苹果氮素的吸收利用
    4.2 腐植酸影响苹果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利用
    4.3 氮肥、腐植酸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高效利用
        4.3.1 氮肥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高效利用
        4.3.2 腐植酸分次施用与苹果氮素高效利用
        4.3.3 有机无机肥分次配施与苹果氮素高效利用
    4.4 腐植酸在苹果上的减氮增效效果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核不育杂交小麦苗期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进展
        1.1.1 杂交小麦概述
        1.1.2 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
    1.2 光合作用与杂种优势
        1.2.1 光合作用的概述
        1.2.2 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
        1.2.3 光合作用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1.3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1.3.1 产量的影响因素
        1.3.2 光合作用与产量的关系
第2章 引言
    2.1 研究目的意义
    2.2 技术路线
第3章 不同组合杂交小麦苗期光合性状比较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杂交小麦材料
        3.1.2 田间试验设计
    3.2 试验方法
        3.2.1 田间光合性状测定
        3.2.2 叶片大小测定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亲本间光合性状差异
        3.4.2 杂交小麦组合光合性状差异
        3.4.3 杂交小麦光合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4.4 杂交小麦组合叶片大小比较
        3.4.5 杂交小麦组合光合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3.5 讨论与结论
        3.5.1 讨论
        3.5.2 结论
第4章 不同组合杂交小麦苗期光合生理指标比较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杂交小麦材料
        4.1.2 田间试验设计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2.1 主要仪器
        4.2.2 主要试剂(盒)
    4.3 试验方法
        4.3.1 叶绿素含量测定
        4.3.2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4.3.3 RCA活性测定
        4.3.4 SBPcase活性测定
        4.3.5 Rubisco活性测定
        4.3.6 Rubisco酶大小亚基编码基因相对表达量测定
    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4.5 结果
        4.5.1 叶绿素含量比较分析
        4.5.2 可溶性糖含量比较分析
        4.5.3 RCA活性比较分析
        4.5.4 SBPcase活性比较分析
        4.5.5 Rubisco活性比较分析
        4.5.6 Rubisco大亚基编码基因rbc L相对表达量分析
        4.5.7 Rubisco小亚基编码基因rbc S相对表达量杂种优势分析
        4.5.8 净光合速率与光合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6 讨论与结论
        4.6.1 叶绿素、可溶性糖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4.6.2 不同杂交小麦组合光合酶及基因表达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4.6.3 结论
第5章 不同组合杂交小麦成熟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比较分析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2.1 产量及产量构成调查
    5.3 数据分析
    5.4 结果
        5.4.1 杂交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统计分析
        5.4.2 主要产量性状超高亲杂种优势分析
        5.4.3 净光合速率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4.4 气孔导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5.5 讨论与结论
        5.5.1 讨论
        5.5.2 结论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缩略词与中英文对照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及参加科研项目
致谢

(8)长江流域冬油菜适宜密植关键株型指标及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株型研究现状
        1.1 作物株型结构的认识
        1.2 油菜株型研究概况
        1.3 其它作物株型的研究进展
    2 适宜密植作物株型研究现状
        2.1 合理密植的概念
        2.2 油菜密植相关研究
        2.3 密度对不同株型作物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3.1 作物理想株型和密植模式
        3.2 目前存在的问题
        3.3 目前可开展的研究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密植条件下不同株型油菜产量形成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环境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1.6 技术路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于产量的系统聚类分析
        2.2 产量及产量构成
        2.3 成熟期株型结构
        2.4 成熟期株型对密植油菜产量结构的影响
        2.5 前期关键农艺指标特征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2 小结
第三章 高产耐密材料关键农艺指标建成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环境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设计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1.5 数据分析
        1.6 技术路线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2.2 成熟期株型结构
        2.3 全生育期干物质分配
        2.4 前期营养生长期器官生长特征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2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株型油菜双列杂交遗传效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
        1.2 农艺性状调查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配合力方差分析
        2.2 遗传方差与遗传力分析
        2.3 亲本一般配合力综合评价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2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1 研究总结
        1.1 关键农艺指标参数分布
        1.2 密植油菜成熟期株型综合分类
        1.3 增密增产成熟期株型改良方向
        1.4 高产耐密材料与不耐密材料的差异
        1.5 关键农艺指标遗传效应
    2 本研究创新点
    3 研究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香蕉产业化发展中超宽行配套间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香蕉产业发展概况
        1.1.1 种植面积与产量
        1.1.2 贸易
    1.2 我国香蕉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应用
        1.2.1 寒害、风害及其应对策略现状
        1.2.2 枯萎病发生、蔓延新威胁及其应对策略现状
        1.2.3 生产成本持续升高与应对策略现状
        1.2.4 蕉园机械及其应用研究
    1.3 加宽行距种植模式的研究现状
        1.3.1 宽行距配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3.2 宽行距配置对作物农艺性状的影响
        1.3.3 宽行距配置对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3.4 宽行距配置对作物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1.4 间作种植模式的研究现状
        1.4.1 间作对作物产量及外观品质影响效应
        1.4.2 间作对土壤养分及理化性质改善影响效应
        1.4.3 间作对作物光合作用影响效应
        1.4.4 间作对作物经济效益影响效应
        1.4.5 间作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效应
    1.5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2.2 试验材料
        2.2.1 供试植物材料
        2.2.2 试验主要仪器
    2.3 试验设计
    2.4 试验观测项目及其方法
        2.4.1 香蕉植株生长发育性状以及产量指标测定
        2.4.2 香蕉植株叶片光合与叶绿素相对含量测定
        2.4.3 香蕉蕉园田间小气候指标测定
        2.4.4 土壤取样和保存及养分含量测定
    2.5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四种种植模式对香蕉形态性状和产量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3.1.1 对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3.1.2 对香蕉形态性状的影响
    3.2 四种种植模式对香蕉光合特性的影响
        3.2.1 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3.2.2 对叶片气孔导度(Cond)的影响
        3.2.3 对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3.2.4 对叶片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3.2.5 对叶片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3.3 四种种植模式对香蕉园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3.3.1 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3.2 对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3.3 对田间大气温度的影响
        3.3.4 对田间大气相对湿度的影响
    3.4 四种种植模式对蕉园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香蕉产量和果指外观品质影响
        4.1.2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香蕉农艺性状影响
        4.1.3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香蕉光合作用的影响
        4.1.4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
        4.1.5 超宽行间作模式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2 结论
第五章 试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玉米粒长qKL1.07和粒宽qKW7b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籽粒大小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
        1.1.1 籽粒大小在玉米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的演化
        1.1.2 籽粒大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 玉米籽粒大小及相关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2.1 玉米籽粒大小遗传模型
        1.2.2 连锁分析
        1.2.3 关联分析
        1.2.4 连锁和关联分析的结合
    1.3 玉米籽粒大小相关基因克隆和功能研究
        1.3.1 籽粒发育突变体
        1.3.2 同源基因克隆法
        1.3.3 图位克隆
    1.4 转录组测序在玉米籽粒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玉米粒长qKL1.07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玉米亲本和遗传群体
        2.1.2 田间试验及表型鉴定
        2.1.3 基因型分析
        2.1.4 表型统计分析
        2.1.5 遗传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
        2.1.6 粒长近等基因系转录组分析
        2.1.7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分析
        2.1.8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2.1.9 候选基因序列分析和表达分析
        2.1.10 候选基因转基因验证
    2.2 结果与分析
        2.2.1 RIL群体第1染色体籽粒产量相关性状逐步回归分析和QTL定位
        2.2.2 qKL1.07重定位
        2.2.3 BC_3F_6群体粒长精细定位
        2.2.4 BC_6F_5群体粒长精细定位
        2.2.5 qKL1.07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和遗传效应验证
        2.2.6 qKL1.07精细定位
        2.2.7 转录组学分析
        2.2.8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分析和候选基因预测
        2.2.9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2.2.10 候选基因序列和表达分析
        2.2.11 转基因植株粒长表型分析
    2.3 讨论
        2.3.1 决定粒长关键基因分析
        2.3.2 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是参与籽粒发育调控的重要基因
        2.3.3 qKL1.07在玉米育种中的价值和应用
第三章 玉米粒宽qKW7b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田间试验及表型鉴定
        3.1.3 基因型鉴定
        3.1.4 表型统计分析
        3.1.5 遗传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
        3.1.6 粒宽近等基因系转录组分析
        3.1.7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分析
        3.1.8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3.1.9 候选基因序列分析和表达分析
        3.1.10 候选基因转基因验证
    3.2 结果与分析
        3.2.1 RIL群体第7染色体籽粒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3.2.2 高代回交群体籽粒相关性状表型分析
        3.2.3 qKW7重定位和分解
        3.2.4 qKW7b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和遗传效应验证
        3.2.5 qKW7b精细定位
        3.2.6 粒宽近等基因系籽粒比较转录组学分析
        3.2.7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分析和候选基因预测
        3.2.8 候选基因关联分析
        3.2.9 候选基因序列和表达分析
        3.2.10 过表达玉米粒宽表型鉴定
    3.3 讨论
        3.3.1 qKW7包含qKW7a和qKW7b两个加性效应相反的QTL
        3.3.2 Zm00001d020460基因可能在籽粒形成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3.3.3 Zm00001d020460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结构变异可能影响基因的表达量调控粒宽数量变异
第四章 结论
    4.1 全文结论
        4.1.1 玉米粒长主效QTL qKL1.07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4.1.2 玉米粒宽主效QTL qKW7b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4.2 主要创新点
    4.3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四、玉米不同层次叶片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及实践意义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芸苔素内酯对不同基因型杂交稻开花期耐热性的影响[J]. 宋佳谕,陈宇眺,洪晓富,闫川. 核农学报, 2021(12)
  • [2]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D]. 白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微咸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土水盐分布和金银花生长的影响[D]. 贺文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4]河西绿洲冷凉灌区膜下滴灌食用向日葵水分调控效应研究[D]. 陈谢田.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5]马铃薯响应碱性盐胁迫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D]. 康益晨.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6]腐植酸调控苹果生长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研究[D]. 陈倩.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7]核不育杂交小麦苗期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优势分析[D]. 李姜玲. 西南大学, 2021(01)
  • [8]长江流域冬油菜适宜密植关键株型指标及参数研究[D]. 陈松林.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9]香蕉产业化发展中超宽行配套间作模式研究[D]. 张艺楠. 广西大学, 2020
  • [10]玉米粒长qKL1.07和粒宽qKW7b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挖掘[D]. 汤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标签:;  ;  ;  ;  ;  

不同水平玉米叶片与单株产量的关系及现实意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