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瘿发生动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再生稻瘿发生动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一、再生稻稻瘿蚊发生动态及对产量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羊绍武,傅杨,李星星,蒋正雄,张晓明,陈国华[1](2021)在《多年生水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明确多年生水稻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分析其群落特征及稳定性,为多年生水稻田间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扫网法、盘拍法、目测法以及诱集法,采用5点取样调查记录多年生水稻及常规水稻田间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利用群落特征指数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多年生水稻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多年生水稻第1季田间害虫共17种、田间天敌共20种,第2季田间害虫共15种、田间天敌共27种。多年生水稻田间害虫个体数高于同年常规水稻,且多年生水稻第2季田间害虫个体数较第1季高。多年生水稻第2季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较第1季略低,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较第1季高。多年生水稻第2季田间节肢动物群落Ss/Si值、Sp/Sb值和Sa/Sb值均显着低于第1季和常规水稻(P<0.05),而Sn/Sp值和Sn/Sa值则均显着高于第1季和常规水稻(P<0.05)。随着种植季度的增加,多年生水稻田间主导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的最主要因子由第1季稻田的刺吸类害虫的物种数量以及卷叶类害虫、钻蛀性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个体数量的综合因子变为第2季稻田的刺吸类害虫和卷叶类害虫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以及食叶类害虫和捕食性天敌的物种数量的综合因子。【结论】多年生水稻第2季田间害虫数量更高,节肢动物群落稳定性更低,在多年生水稻种植过程中随着种植周期的循环和增长,应着重防治刺吸类、卷叶类和钻蛀性害虫,以保证多年生水稻的安全生产。

王文婷[2](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邓桥江[3](2019)在《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温室气体排放与产量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生稻是指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在头季稻收割后,通过一定的农艺管理措施,使头季稻桩中存活的休眠芽再生分蘖,生长,抽穗,成熟并能够再次收获的一茬水稻。种植再生稻是提高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经济收入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当前国内外主要从栽培角度对再生稻形态、生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而忽略了再生稻种植带来的稻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养分失调、土壤碳排放量高以及茬口期空闲等一系列土壤环境问题。为此,本试验在潜江广华农场设置了常规栽培模式(头季机插秧+人工撒施肥料+久保田收割机机收+头季稻收割后留20 cm稻桩+头季稻秸秆整体覆盖在稻桩行间+常规灌溉+冬闲)、优化栽培模式1(头季机插秧+半自动旋转表施肥机施肥+华农收割机机收+头季稻收割后留20 cm稻桩+头季稻秸秆粉碎覆盖还田+间歇灌溉+冬闲)、优化栽培模式2(头季机插秧+半自动旋转表施肥机+华农收割机机收+头季稻收割后留35 cm稻桩+头季稻秸秆粉碎覆盖还田+间歇灌溉+冬季种植绿肥油菜)三种再生稻栽培模式,研究其对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水稻产量及构成因子、植株氮吸收与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栽培模式对头季稻和再生稻收获后土壤pH、全氮和全磷含量均无显着性影响。栽培模式显着影响着水稻收获后土壤容重、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对于头季稻收获后05 cm土层,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的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速效磷、全钾含量分别显着提高了57.1%、39.9%、38.5%、19.8%、5.8%,优化栽培模式2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全钾含量则分别显着提高了80.5%、105.0%、72.3%、32.0%、17.4%、10.4%。对于头季稻收获后510 cm土层,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分别显着提高了34.1%、22.0%,优化栽培模式2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分别显着提高了60.4%、143.5%、64.2%、25.4%、18.1%。对于头季稻收获后1020 cm土层,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分别显着提高了32.9%、76.4%,优化栽培模式2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分别显着提高了49.0%、178.9%、145.5%、24.3%、21.7%。对于再生季稻收获后05 cm土层,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容重显着降低了4.8%,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显着提高了31.4%、30.0%、14.7%、9.7%,优化栽培模式2容重显着降低了8.8%,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分别显着提高了34.6%、73.8%、56.8%、30.8%、8.2%。对于再生季稻收获后510 cm土层,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分别显着提高了19.2%、33.8%、10.5%,优化栽培模式2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含量则分别显着提高了32.5%、72.4%、32.3%。对于再生季稻收获后1020 cm土层,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硝态氮、铵态氮分别显着提高了20.4%、34.7%,优化栽培模式2硝态氮、铵态氮、速效磷则分别显着提高了16.3%、60.3%、25.7%。(2)稻田甲烷(CH4)排放主要集中在头季,其峰值出现在水稻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再生季CH4排放通量相对较低。氧化亚氮(N2O)排放则在头季和再生季均出现峰值,主要发生在施肥与水分落干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与2头季稻N2O累积排放量分别显着增加了71.0%和153.6%,而CH4累积排放量分别显着降低了27.0%和28.1%。优化栽培模式2再生季CH4累积排放量较常规栽培模式增加了133.3%。此外,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全生育期N2O排放、CH4排放、全球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影响差异显着。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 N2O累计排放量增加了36.4%,而CH4累计排放量、GWP和GHGI分别降低了25.8%、25.4%和28.1%,优化栽培模式2 N2O累计排放量增加了93.2%,而CH4累计排放量、GWP和GHGI分别降低了25.0%、20.7%和25.8%。CH4对GWP的贡献大于N2O,CH4对GWP的贡献为80.6%94.1%,N2O则为5.9%19.4%。因此,相较于常规模式,优化栽培模式具有较好的减排效果,能够更好地减缓温室效应带来的环境影响。(3)栽培模式显着影响头季稻和再生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植株氮吸收。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头季稻产量显着提高了3.5%,再生季稻产量显着提高了27.0%,两季水稻总产量显着提高了9.8%,优化栽培模式2头季稻产量显着提高了6.1%,再生季稻产量显着提高了34.8%,两季水稻总产量显着提高了13.5%。产量构成因子方面,优化栽培模式2头季稻每穗粒数显着高于常规栽培模式与优化栽培模式1,增加了8.0%14.1%,再生季稻每公顷有效穗数与每穗粒数也均显着高于常规栽培模式和优化栽培模式1,增幅分别为7.0%13.6%与7.2%20.5%。头季稻和再生稻植株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均表现为优化栽培模式2>优化栽培模式1>常规栽培模式。此外,植株氮吸收方面,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优化栽培模式1头季稻氮素积累总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8.3%、20.3%和3.6%,再生稻氮素积累总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7.6%、18.2%和27.1%。优化栽培模式2头季稻氮素积累总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29.4%、28.9%和6.2%,再生稻氮素积累总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38.2%、38.8%和34.5%。(4)对再生稻稻田成本及收益分析发现,优化栽培模式2经济效益最高,达10602.1元/hm2,是常规栽培模式的1.76倍,是优化栽培模式1的1.27倍。研究表明,优化栽培模式相对于常规栽培模式在培肥土壤,提高头季与再生季水稻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全球增温潜势,是一项低碳丰产增效的再生稻栽培模式。其中,优化栽培模式之间比较指出,优化栽培模式2效益更佳,值得在湖北省稻区推广。

陈莉[4](2017)在《不同水稻品种的再生特性及留桩高度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筛选出适合湘中地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及适宜的留桩高度,对8个不同来源的杂交水稻组合,于2016年在湖南省长沙,在大田自然条件下进行头季稻和再生稻生育期、产量构成及稻米品质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对黄华占、聚两优751、Y两优9918三个品种头季稻收割设计5、15、25、35、45(cm)5个留桩高度,考查与测定再生苗萌发及生长发育能力、再生稻产量构成及其稻米品质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水稻品种头季稻和再生稻生育期差异显着,两季生育期为185d212d,头季稻生育期最长为144d(4001S/黄莉占和C两优755),最短为132d(荆两优1198);再生稻生育期最长为68d(C两优755),最短为53d(荆两优1198);再生稻品种的全生育期与其头季稻生育期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836)。根据参试品种在湖南长沙地区全生育期,五优369、4001S/黄莉占、C两优755蓄留再生稻在9月15日不能齐穗,灌浆成熟存在风险。2.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存在显着差异,头季稻产量456.9656.2 kg/667m2,荣优390产量最高为656.2 kg/667m2,再生稻产量325.7476.0 kg/667m2,齐优1068产量最高为476.0 kg/667m2,两季总产量859.61091.8 kg/667m2,其中齐优1068产量最高为1091.8 kg/667m2。3.供试品种头季稻碾磨品质存在差异,精米率品种间头季稻和再生稻差异较小,变化幅度分别为65.0%67.9%和67.5%69.5%;整精米率品种间头季稻和再生稻差异明显,4001S/黄莉占整精米率最高66.5%,荣优390最低46.1%,差异显着;再生稻整精米率最高69.9%,最低65.7%,差异不显着;头季稻和再生稻整精米率均值分别为56.1%,67.7%,差异不显着;头季稻和再生稻稻米长宽比差异不显着;品种间头季稻垩白粒率最高63.8%,最低24.3%,再生稻垩白粒率最高14.5%,最低3.8%;品种间头季稻垩白度最高63.9%,最低23.3%,再生稻稻垩白度最高14.6%,最低3.6%。说明供试品种再生季稻米品质均比头季稻米明显改善。4.头季稻收割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生育期和产量有显着影响,随着留桩高度的增加,再生稻表现有生育期缩短、产量降低的趋势,但品种间表现差异;聚两优751和黄华占以留桩高度25 cm再生稻产量最高,分别为408.7 kg/667m2、313.5 kg/667m2,Y两优9918以留桩35 cm再生稻产量最高,375.7 kg/667m2。

李阳[5](2014)在《不同品种中稻蓄留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差异与再生芽化学调控初探》文中提出中稻蓄留再生稻是可进行头季和再生季两次收获的水稻。其产量由头季产量和再生季产量组成,同时受品种和栽培技术双重影响。探明不同类型品种在中稻蓄留再生稻模式中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差异,有利于为这一技术体系中的品种选择和栽培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考。此外,中稻蓄留再生稻头季机械化收割将逐步扩大,头季机械收割造成稻桩受损,再生芽减少,成为限制再生季产量的因素,探索头季稻收割后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再生芽生长,对于头季机收后实现再生季高产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于2012和2013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兰杰村大田条件下进行。试验选用大穗型超级杂交稻品种Ⅱ优航1号和多穗型常规稻黄华占为供试材料,在大田条件下比较研究头季与再生季生长发育和产量及米质形成的差异。同时,探索利用单一或复配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两类品种再生芽生长的调控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品种在中稻蓄留再生稻种植模式下,头季产量差异不明显,再生季产量存在显着差异。超级杂交稻Ⅱ优航1号头季与再生季两年平均产量分别为9.05和4.52t hm-2,黄华占头季和再生季平均产量分别为8.89和4.09t hm-2,前者再生季产量显着高于常规稻黄华占,周年产量比后者高4.55%。2.不同品种产量潜力存在差异。本试验条件下,Ⅱ优航1号头季最大库容为13.44t hm-2,显着高于黄华占的9.88t hm-2。Ⅱ优航1号通过大库容实现高产,而结实率偏低是制约其高产潜力发挥的限制因子。黄华占单位面积颖花量大,但千粒重偏低导致其最大库容有限,而其较高的结实率有利于产量稳定。3.在头季高留茬的模式下,再生季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高节位再生芽能否成穗和灌浆充实。研究表明,倒2、倒3节位再生芽成穗对再生季产量的贡献率为94%左右。分析其内在原因发现,倒2、倒3节位再生芽成穗的颖花数多,而低节位倒4、倒5节位由于二次枝梗退化和颖花退化,从而导致穗粒数少,产量贡献率低。4.再生季稻米品质比头季明显改善。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季稻谷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比头季显着提高,Ⅱ优航1号与黄华占表现相同的趋势。从外观品质看,黄华占头季和再生季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均显着低于Ⅱ优航1号。两品种再生季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比头季均表现降低,Ⅱ优航1号分别降低32.7%-58.5%和66.0%-83.4%,黄华占分别降低76.9%-88.8%和75.0-86.2%。5.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两品种再生芽进行调控的初步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控再生芽的的生长,但对不同品种的调控效应不相同。总体而言,PP333有利于促进低节位再生芽的萌发,但不利于后期的成穗与灌浆,因而对产量为负效应;6-BA或6-BA和BR的复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再生芽生长,促进早发有利于后期抽穗灌浆,但是增产效应为只有1.7%-2.1%。综上所述,超级杂交稻Ⅱ优航1号比常规稻黄华占产量高,主要因为头季和再生季的库容量较大,而结实率低限制其产量潜力的发挥;高留桩下,倒2、倒3节再生穗产量是再生季产量的主要构成;再生季稻米品质优于头季,且品种基因型差异也会造成稻米品质差异;6-BA或6-BA和BR的复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再生芽生长,促进早发有利于后期抽穗灌浆。

蒋俊,屠乃美[6](2013)在《再生稻产量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影响再生稻产量形成的主要生理特征分析,探讨提高再生稻产量的栽培技术,包括规划生态气候适种区、选育良种、合理施肥、适留高桩、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同时对再生稻进一步研究做了展望。

周红英[7](2012)在《再生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再生稻是在水稻收获第一季后,开发头季腋芽再次种植收获的一季水稻。湖北省种植再生稻,多采用手插秧及手工收割,制约了再生稻的规模化种植。机械化、轻简化是今后再生稻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试验就再生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技术进行探索。2010年、2011年分别在武穴和鄂州试验基地大田中,采用早稻及中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围绕主季、再生季高产及高效目标展开研究。试验分为:筛选适宜机收的再生稻品种及留茬高度、探索再生稻轻简栽培技术、探索再生稻化控促芽技术等几方面。得到主要试验结论如下:1.适合机收再生稻品种选择上,适宜湖北地区机收蓄留再生稻品种表现为分蘖力强,穗粒数适中,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适中。结合品种生育期,湖北省两试验地区适宜蓄留再生稻的早稻品种为LP112、鄂早18、两优42、两优287、佳辐占;中稻品种为丰两优香1号、汕优63、珞优8号、黄华占、Ⅱ优航2号、天两优616、广两优476。2.适合机收留茬高度确定上,高留茬较低留茬效果好。从产量构成上看,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是高留茬增产主要原因。品种间再生季产量有显着差异。再生芽萌发数目及消长动态不尽相同,蓄留再生稻要选择出苗早、整齐度高、再生力好的品种;品种筛选试验基础上,设置留茬高度试验,发现同一品种不同留茬高度间再生季产量也有差异,但高低留茬间产量趋势不完全一致,留茬高度品种间存在差异;对大多数品种而言,高留茬下产量普遍高于低留茬下产量,但高留茬存在操作困难,同时低留茬存在较大潜力。3.生产中4种不同种植模式(早稻+再生稻、中稻+再生稻、一季中稻、早稻+晚稻)下,水稻周年产量上存在很大区别,结合生产实际中稻谷价格差异,稻谷卖得收入上也存在差异,同时种植时投入成本也不同,使得效益不能简单从稻谷产量简单衡量。蓄留再生稻效益上,早稻与中稻蓄留再生稻,都较一季中稻增产。尽管相对常规早+晚双季稻种植模式产量未增加,但蓄留再生稻较双季稻模式节省时间,为下季作物生长争取了时间,在湖北两试验地区蓄留再生稻均较适宜。中稻蓄留再生稻较早稻蓄留再生稻,无论是主季还是再生季产量均较高。早稻蓄留再生稻周年总生育期较中稻蓄留再生稻短,在温光有限种植双季稻紧张的地区,早稻再生稻模式具有一定推广空间。4.主季稻采用轻简化栽培措施与机械化收割技术上,将有利于再生稻在更大区域内的种植和推广。主季采用轻简化栽培措施蓄留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与常规工手插秧栽培下产量相比差距不显着,加上节约生产成本,使得纯收入增多。机械化收割主季稻,省时省力,大大减少劳作强度,再生季产量尽管较手工收割低,但结合成本、考虑效益,机械化收割方式较常规工收割好。直播、抛秧下纯收入要高于常规移栽(最大差距近3倍);机收与人割效果比较,尽管人割再生季产量高于机收,但是机收效益高于人割下的效益(常规移栽下最大相差近90元/667m2)。5.机收下化控促芽效果上,外源喷施化学调节剂对再生芽均具有促进效果。喷施单个生长调剂效果比较,喷施赤霉素类生长调节物质效果明显,再生季群体株高较高且一致,抽穗整齐;喷施其他调节物质效果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至于喷施乙烯利使再生芽增多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生长调节剂间复配结果显示,细胞分裂素类与赤霉素类生长调节物质复配效果较好,其他类物质间复配效果不很明显。蓄留再生稻与主季稻生长状况密切相关,主季与再生季均发现边际效应,且这种效应具有边际正效应优势。主季稻边行效应表现为增穗10.2%,增粒(颖花数)39.3%,增粒重7.3%,增产效应为52.5%;再生稻的边行效应表现为增穗59.2%,增粒11%,粒重没有增加,增产效应为89.7%。再生稻边行增穗和增产均比主季稻显着。

陈鸿飞[8](2009)在《再生稻高产稳产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及比较蛋白组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再生稻是利用水稻的再生特性,采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在头季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的休眠芽萌发生长成穗而收割的一季水稻,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省种、省工、节水、调节劳力、生产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近几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单产逐年提高,成为南方稻区水稻种植的一种重要的轻简化耕作制度,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在不同地区再生稻产量水平差异悬殊,就是在光温分布不存在差异的同一地区不同田块间其产量水平也相差较大,可见,再生稻产量高低与栽培技术体系密切相关,因此,进一步阐明再生稻高产稳产的栽培调控机制,从而实现再生稻的高产稳产就成为当前发展和推广再生稻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生理水平探讨不同栽培模式下再生稻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头季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再生稻增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不同促芽肥水平调控再生芽萌发的机理以及不同促芽肥水平调控头季稻籽粒灌浆的分子生理与级联因果,探讨不同栽培和农艺调控技术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通过对超高产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秧苗、头季、再生季稻株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超高产栽培模式的旱育秧苗具有矮壮、抗逆、吸收和同化力强四大优势,形成的带蘖壮秧有利于早稻的早播抗寒抗旱抗衰老和秧苗移栽后的返青发根;移栽后,在整个早稻-再生稻生育期内超高产栽培模式稻株的细胞膜过氧化程度低,抗逆性强,生育后期叶片不早衰,碳、氮代谢和物能转化与运转旺盛,具有更强的干物质、能量积累能力和更高的能量运转效率,群体能流更顺畅,保持着明显的生理生化优势,从而其头季稻株表现出分蘖早、分蘖节位低、有效分蘖期短、有效穗多、穗粒重的特性,再生季腋芽表现出萌发早、萌发快、前期萌发量大、茎蘖数高峰出现早、有效腋芽萌发期短、腋芽起始数量高、总茎蘖数和有效穗多的特性,为超高产栽培模式最终实现头季和再生季高产奠定了重要的生理生态基础;但超高产栽培模式头季、再生季稻株的N素生产效率较低。2、头季不同氮肥运筹对早稻-再生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影响的生理生态机制在头季施氮总量固定(225.00 kg·hm-2)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超高产栽培模式下头季基蘖肥与穗肥不同配比对再生稻光合生产、干物质积累运转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少再生稻头季基蘖肥施N比例,增加穗肥施N比例,显着提高了再生稻头季生长中、后期的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也提高了能反映根系综合机能的伤流量,特别是在再生稻头季孕穗期,这为硝态N还原为铵态N,进一步合成为氨基酸提供了酶促条件,并确保了水分、养分的吸收和氨基酸及根源激素的合成,保证了分蘖盛期~孕穗期和头季穗发育期间的营养供应,减少了头季无效分蘖,优化了群体结构,提高了头季中、后期的净同化率和群体生长率,从而提高了头季中、后期的干物质积累,显着增加了每m2颖花数、每穗粒数及库容量,加上显着增加的库藏物质生产量,从而穗大粒多,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为高产、增产、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但对再生季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不显着。3、不同促芽肥水平对头季稻强弱势粒灌浆影响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及相关生理指标,研究不同促芽肥水平影响头季稻强弱势粒灌浆后期叶片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特性及相应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头季稻功能叶片中与光合作用和抗性抗衰老相关的蛋白在再生季施用促芽肥后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施用促芽肥能明显减缓头季稻后期剑叶中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下调幅度,且能在施肥后不同时期明显提高头季稻后期剑叶中与抗性相关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提高了头季灌浆后期稻株的抗逆性,降低了功能叶片细胞膜的过氧化程度,延缓了灌浆后期剑叶的衰老速率,相对提高了头季稻灌浆后期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延长了头季稻剑叶的功能期,增加了头季稻灌浆后期的源供应能力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了头季稻灌浆后期弱势粒的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从而提高了头季稻弱势粒的灌浆强度,增加了弱势粒不同灌浆时期籽粒粒重的积累,从而显着提高了头季稻的结实率和产量。4、不同促芽肥水平调控再生芽萌发生长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和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及相关生理指标,研究不同促芽肥水平影响再生芽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特性及相应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再生芽中与能量代谢相关蛋白、生长相关蛋白和抗性相关蛋白在再生季施用促芽肥后不同时期及不同促芽肥处理不同时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施用促芽肥能有效的降低再生芽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核苷二磷酸激酶蛋白表达量的下调幅度,提高光系统Ⅱ放氧复合体和细胞色素b6/f复合体蛋白表达量上调幅度,从而使再生芽具有相对较强的能量合成能力和较强光合自养能力,更有利形成大量的光合能量用于碳同化,更好的满足再生芽分化生长对能量和物质的需求;还能相对降低再生芽中生长相关蛋白肌动蛋白解聚因子、脱落酸诱导蛋白和再生芽分化生长前期类萌发素蛋白的表达量,相对提高翻译控制肿瘤蛋白、再生芽萌发生长后期类萌发素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抑制了再生芽分化生长前期细胞壁的形成和加固,提高了再生芽内肌动蛋白含量,促进了再生芽分化过程的细胞分裂和伸长;此外,施用促芽肥还能提高再生芽中抗性相关蛋白的表达量,增强再生芽抵御外界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提高对各种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因而其倒二茎至倒五茎各节位再生芽的活芽率和芽长显着高于未施用促芽肥的处理,从而显着提高了再生季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结实率和产量,实现了再生季的高产增产。

邱玉秀[9](2008)在《昭平县稻瘿蚊发生为害逐年减轻的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阐述10多年来昭平县稻瘿蚊的发生概况,并根据其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昭平县稻瘿蚊自2000年以来发生程度逐年减轻。其原因有:一是耕作制度改变,降低了越冬虫源;二是塑盘抛秧栽培新技术,抑制了稻瘿蚊的发生;三是除草剂及高效、长效农药的科学使用;四是田间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五是稻瘿蚊的天敌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林瑞余,陈鸿飞,邓家耀,梁义元,梁康迳,林文雄[10](2007)在《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的能量积累与热值分析》文中提出以杂交水稻新组合Ⅱ优航1号为材料探讨了超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的干物质积累以及热值和能量固定特征。结果表明,超高产模式头季稻完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为2 220.04 g m-2,是常规模式的1.26倍,再生稻为1 697.62 g m-2,是常规模式的1.29倍。超高产模式下的热值,叶为14 848.718 494.9 J g-1,籽粒为15 810.317 438.0 Jg-1,鞘为14 029.117 039.6 J g-1,茎为14 405.417 576.5 J g-1,叶和籽粒的热值显着高于茎、鞘,各器官及稻株的热值在不同栽培模式间无显着差异。在完熟期,超高产模式头季稻、再生稻的能量积累量分别为35.71 MJ m-2和26.24 MJm-2,依次比常规模式高出27.4%和29.6%;籽粒能量分配比例头季稻为52.7%,比常规模式高1.2%,再生稻均为51.5%,不同栽培模式间无显着差异。灌浆过程中,超高产模式头季稻叶、茎、鞘的总能量表观转化率为39.7%,显着高于常规模式(23.1%),再生稻的叶、茎、鞘的总能量表观转化率为16.9%,也高于常规模式(14.7%),超高产模式下水稻群体能流更顺畅。同时,超高产模式头季稻黄熟过程根系的能量输出为7.9%,远低于常规模式(78.2%),保证头季稻灌浆和再生稻萌发的顺利进行;超高产模式再生稻籽粒贮能表观上25.9%来自稻桩的再转运,对后期光合的依赖比较小,保证了再生稻的稳产和高产。

二、再生稻稻瘿蚊发生动态及对产量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生稻稻瘿蚊发生动态及对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2.4 讨论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6.2.2 试验设计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6.4 讨论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7.2.2 试验设计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7.4 讨论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8.2 综合评价结果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9.2 讨论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9.3 创新点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温室气体排放与产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问题由来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栽培模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2.2 栽培模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2.3 栽培模式对再生稻产量形成及植株氮吸收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4.1 不同栽培模式下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的变化特征研究
        1.4.2 不同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
        1.4.3 不同栽培模式对再生稻产量及植株氮吸收的影响研究
        1.4.4 不同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材料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3 试验取样
    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2.4.1 土壤指标
        2.4.2 气体指标:CH_4和N_2O的采集与测定
        2.4.3 植株指标
        2.4.4 经济效益
    2.5 数据整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栽培模式再生稻稻田头季及再生季收获期土壤肥力变化
        3.1.1 土壤pH
        3.1.2 土壤容重
        3.1.3 土壤硝态氮含量
        3.1.4 土壤铵态氮含量
        3.1.5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
        3.1.6 土壤速效磷含量
        3.1.7 土壤速效钾含量
        3.1.8 土壤全氮含量
        3.1.9 土壤全磷含量
        3.1.10 土壤全钾含量
    3.2 不同栽培模式再生稻稻田头季及再生季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
        3.2.1 CH_4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
        3.2.2 N_2O排放通量的季节性变化
        3.2.3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
    3.3 不同栽培模式头季及再生季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3.3.1 头季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3.3.2 再生季稻产量及产量构成
        3.3.3 水稻植株成熟期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
        3.3.4 水稻植株成熟期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
    3.4 不同栽培模式下再生稻稻田经济效益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4.2 不同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温室气体的影响
        4.2.1 不同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4.2.2 不同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4.2.3 不同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4.3 不同栽培模式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和植株氮吸收的影响
    4.4 不同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不同水稻品种的再生特性及留桩高度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再生稻研究进展
    1.2 国内再生稻研究进展
    1.3 栽培再生稻的优势
        1.3.1 栽培再生稻增产增收
        1.3.2 协调劳动力
    1.4 再生稻品种特性
    1.5 再生稻头季收割留桩高度
    1.6 再生稻的栽培与管理
        1.6.1 头季播种期
        1.6.2 头季收割时期
        1.6.3 水肥管理
        1.6.4 栽培技术
    1.7 再生稻产量和米质的形成
        1.7.1 再生稻产量的形成
        1.7.2 再生稻稻米品质的形成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 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不同水稻品种的再生特性、产量和米质的差异
    2.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品种
        2.2.2 试验时间和地点
        2.2.3 田间种植设计
        2.2.4 田间管理
        2.2.5 观察记载及考查内容与方法
        2.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不同水稻品种头季稻和再生稻的生育期
        2.3.2 不同水稻品种头季稻的分蘖动态分析
        2.3.3 不同水稻品种再季稻的茎蘖动态分析
        2.3.4 不同水稻品种头季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2.3.5 不同水稻品种再季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2.3.6 不同水稻品种头季和再生季稻米质品质比较
    2.4 结论与讨论
        2.4.1 不同水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对生育期的影响
        2.4.2 不同水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2.4.3 不同水稻品种蓄留再生稻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第3章 头季稻收割留桩高度对再生稻性状的影响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供试品种
        3.2.2 试验地点
        3.2.3 田间种植设计方法
        3.2.4 观察记载及考查内容与方法
    3.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3.4 试验结果分析
        3.4.1 头季稻与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生育期比较
        3.4.2 不同留桩高度再生稻茎蘖动态分析
        3.4.3 不同留桩高度再生稻农艺性状的比较
        3.4.4 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3.4.5 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米质品质比较
    3.5 结论与讨论
        3.5.1 不同留桩高度对生育期的影响
        3.5.2 不同留桩高度对茎蘖数的影响
        3.5.3 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3.5.4 不同留桩高度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5.5 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第4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不同品种中稻蓄留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差异与再生芽化学调控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再生稻的发展
        1.1.1 国外的研究进展
        1.1.2 国内的研究进展
    1.2 再生稻生产的优势
        1.2.1 再生稻增产与增收
        1.2.2 缓解劳动力紧张与降低劳动强度
    1.3 再生稻栽培管理
        1.3.1 播种时间
        1.3.2 头季收获时间
        1.3.3 留茬高度
        1.3.4 肥料管理
        1.3.5 水分管理
    1.4 再生稻产量形成
    1.5 再生稻品质形成
    1.6 再生稻养分的利用
    1.7 再生稻的化学调控
        1.7.1 细胞分裂素
        1.7.2 多效唑
        1.7.3 芸苔素内酯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不同品种中稻蓄留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差异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试验结果
        2.2.1 不同年份水稻生长季的温度比较
        2.2.2 不同品种头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2.2.3 再生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2.2.4 不同节位穗的产量构成因素的比较
        2.2.5 不同节位再生穗颖花退化比较
        2.2.6 再生稻的氮素利用效率
        2.2.7 再生稻头季和再生季稻米品质的比较
    2.3 讨论
        2.3.1 不同再生稻品种产量形成差异分析
        2.3.2 再生稻稻米品质差异分析
        2.3.3 再生稻氮素利用效率分析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芽生长发育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田间管理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试验结果
        3.2.1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季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季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3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芽生长动态的影响
        3.2.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力的影响
        3.2.5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季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季根系伤流量的影响
        3.2.7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再生穗颖花退化的影响
        3.2.8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节位穗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2.9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稻桩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3.3 讨论
        3.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再生稻品种产量形成的影响
        3.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再生稻品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3.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再生稻品种根系活力的影响
        3.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稻桩干物质转运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再生稻产量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生理特征
    1.1 叶位叶片对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1.2 高产再生稻的源库特征
    1.3 再生稻的干物质积累特征
2 再生稻栽培技术
    2.1 规划气候生态适种区
    2.2 再生稻品种选育
    2.3 种好、管好头季稻, 为再生稻高产打基础
        2.3.1 适时早播, 培育壮秧
        2.3.2 施肥
        2.3.3 畦厢式栽培, 间歇性沟灌
        2.3.4 防治病虫害
    2.4 培育好再生稻, 实现再生稻高产
        2.4.1 适留稻桩
        2.4.2 头季稻收割方式
        2.4.3 重施促芽肥
        2.4.4 综合防治病虫害
        2.4.5 适时收割
3 研究展望
    (1) 促进腋芽分化, 增加再生稻有效穗数。
    (2) 重视再生稻根系研究。
    (3) 再生稻营养和激素生理研究。

(7)再生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再生稻简介
        1.1.1 再生稻的发展过程
        1.1.2 国外再生稻种植状况
    1.2 蓄留再生稻的优势
        1.2.1 缓解农忙与减轻劳作强度
        1.2.2 再生稻增产与增效
        1.2.3 再生季稻米品质变优
        1.2.4 再生稻实现灾年减灾措施
        1.2.5 再生稻促进种植结构变革
    1.3 水稻品种再生力比较
        1.3.1 再生稻植株生长特点
        1.3.2 再生稻品种筛选
        1.3.3 再生季产量相关性强的主季指标
    1.4 主季稻收割的留茬高度
        1.4.1 高留茬优势及不足
        1.4.2 低留茬优势及不足
    1.5 再生稻栽培及管理技术
        1.5.1 再生稻常规栽培技术
        1.5.2 再生稻轻简化栽培技术
        1.5.3 化控技术在蓄留再生稻中应用
    1.6 本试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早稻、中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研究
    2.1 试验材料及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2 试验结果
        2.2.1 蓄留再生稻品种生育期比较
        2.2.2 主季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比较
        2.2.3 再生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比较
        2.2.4 主季+再生季合计周年产量比较
        2.2.5 主季、再生季产量及各自对应的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2.2.6 再生季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与主季相应的相关性分析
        2.2.7 两留茬高度下品种再生季农艺指标比较
        2.2.8 主季及再生稻齐穗期相关指标比较
        2.2.9 两留茬高度下再生芽数目消长动态
        2.2.10 蓄留再生稻模式效益分析
        2.2.11 中稻主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2.2.12 常规栽插模式下中稻蓄留再生稻
    2.3 试验小结及讨论
        2.3.1 早稻品种蓄留再生稻
        2.3.2 中稻品种蓄留再生稻
        2.3.3 蓄留再生稻时留茬高度
第三章 主季轻简化栽培及再生季化控促芽技术
    3.1 试验材料及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2 试验结果
        3.2.1 轻简栽培下主季、再生季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3.2.2 轻简栽培下再生稻主季+再生季总产量
        3.2.3 轻简栽培下中稻主季产量
        3.2.4 主季轻简栽培及机收效益分析
        3.2.5 再生季苗期喷施单类调节剂对再生芽的影响
        3.2.6 再生季苗期喷施复配调节剂对再生芽的影响
        3.2.7 主季轻简化栽培技术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3.2.8 主季在幼穗分化期淹水条件下割稻与未割效果比较
        3.2.9 喷施调节剂后再生芽萌发情况
        3.2.10 主季及再生季边际效应调查
    3.3 试验小结及讨论
        3.3.1 参试品种田间性状表现
        3.3.2 主季采用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机收割效益
        3.3.3 再生季苗期喷施生长调节剂对再生芽的效果
        3.3.4 主季采用轻简化栽培措施蓄留再生稻效果
        3.3.5 黄华占主季幼穗分化期淹水时蓄留再生稻效果
        3.3.6 主季稻与再生季稻边际效应调查
试验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再生稻高产稳产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及比较蛋白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再生稻及蛋白组学的研究进展
        1.1.1 再生稻研究进展
        1.1.2 与本研究技术相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1.2 再生稻高产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1.2.1 再生稻高产研究存在的问题
        1.2.2 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意义
第二章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高产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的产量表现及构成
        2.2.2 不同育秧方式秧苗素质及生理生化特性
        2.2.3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细胞保护酶活性比较
        2.2.4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的根系性状、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的变化
        2.2.5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及ATP 酶活性变化
        2.2.6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分蘖动态及节位产量构成
        2.2.7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群体干物质积累
        2.2.8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叶、茎、鞘、籽粒及稻株的热值
        2.2.9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群体的能量积累与分配
        2.2.10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灌浆过程的能流特征
        2.2.11 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的养分需求量与生产效率
    2.3 小结
第三章 头季氮肥运筹对再生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影响的生理生态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头季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2.2 头季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3 头季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稻株氮素吸收积累动态的影响
        3.2.4 头季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3.2.5 头季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头季分蘖及成穗率的影响
        3.2.6 头季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稻株生理生化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促芽肥水平对头季稻强弱势粒灌浆影响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4.1.2 取样
        4.1.3 实验试剂
        4.1.4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再生季不同促芽肥水平对头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2.2 再生季不同促芽肥水平对头季稻叶片细胞保护酶和MDA 含量的影响
        4.2.3 再生季不同促芽肥水平对头季稻光合机能的影响
        4.2.4 再生季不同促芽肥水平对头季稻强弱势粒灌浆的影响
        4.2.5 再生季不同促芽肥水平下头季稻灌浆后期叶片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促芽肥水平调控再生芽萌发生长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5.1.2 取样
        5.1.3 实验试剂
        5.1.4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再生季不同促芽肥水平对再生季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5.2.2 再生季不同促芽肥水平对不同节位再生芽芽长和活芽率的影响
        5.2.3 再生季不同促芽肥水平对头季稻不同节位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5.2.4 再生季不同促芽肥水平对再生芽萌发生长影响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5.3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6.1 结论与讨论
        6.1.1 超高产栽培模式再生稻高产稳产形成的生理生态机制及栽培体系优化
        6.1.2 不同促芽肥水平调控头季稻籽粒灌浆的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6.1.3 不同促芽肥水平调控再生芽萌发生长的比较蛋白组学研究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的能量积累与热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田间管理
    1.2 取样与测定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群体的干物质积累
    2.2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叶、茎、鞘、籽粒及稻株的热值
    2.3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群体的能量积累与分配
    2.4 不同栽培模式下早稻-再生稻灌浆过程的能流特征
3 讨论
4 结论

四、再生稻稻瘿蚊发生动态及对产量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年生水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稳定性分析[J]. 羊绍武,傅杨,李星星,蒋正雄,张晓明,陈国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1(05)
  • [2]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3]栽培模式对再生稻稻田土壤肥力、温室气体排放与产量的影响研究[D]. 邓桥江.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4]不同水稻品种的再生特性及留桩高度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D]. 陈莉.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5]不同品种中稻蓄留再生稻产量形成的差异与再生芽化学调控初探[D]. 李阳.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6]再生稻产量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蒋俊,屠乃美. 作物研究, 2013(01)
  • [7]再生稻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 周红英.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1)
  • [8]再生稻高产稳产形成的生理生态特性及比较蛋白组学分析[D]. 陈鸿飞. 福建农林大学, 2009(10)
  • [9]昭平县稻瘿蚊发生为害逐年减轻的原因分析[J]. 邱玉秀. 广西植保, 2008(03)
  • [10]不同栽培模式早稻-再生稻的能量积累与热值分析[J]. 林瑞余,陈鸿飞,邓家耀,梁义元,梁康迳,林文雄. 作物学报, 2007(11)

标签:;  ;  ;  ;  ;  

再生稻瘿发生动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