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新世纪,寄语2000年

展望新世纪,寄语2000年

一、放眼新世纪 2000年献辞(论文文献综述)

戴宏朵[1](2020)在《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宗教慈善事业日益发展,台湾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目前已是足迹遍及五洲的国际宗教慈善组织,在当前佛教慈善领域中引人注目。2016年,江苏盐城阜宁遭遇龙卷风灾,慈济为灾后的孔荡村——一个孔子后人聚居的村庄——重建儒家文化村,结合慈济自身理念,以传承儒家传统为目的,是一例文化建设式援助项目,在慈济自身慈善发展过程中也是较为特殊的案例,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孔荡村个案探讨慈济的慈善文化及慈善模式。是大陆首次针对此个案展开的系统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经过长期的实地调研,积累了大量档案、访谈、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出慈济在村庄中的建设过程及其为当地所带来的影响,首次以抽样统计的方式厘清慈济的价值理念,结合其自身发展过程提出结论。认为慈济所提出的“儒家传统复兴”在现实中遭遇了困境,但孔荡村个案为乡村慈善援助、传统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样本。慈济将传统价值与现代理念创造性地结合,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是对乡村新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从个案中可以看出慈济慈善文化的转型,其慈善实践不断强化人文因素,为慈济带来双重影响,而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转化可为当代宗教慈善发展提供借鉴。慈济的理念建设与人文推广均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符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也能够以文化认同凝聚两岸人民共识,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朱晓莲[2](2019)在《“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海峡两岸的阻隔,对着名“女兵作家”谢冰莹的研究亟待加强。本文在充分发掘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按照时间线索探讨谢冰莹在北伐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退居西北大后方时期及赴台后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力图从两岸整合的视角剖析她在不同历史境遇下的心路变化和立场抉择,从而丰富现代文学史的文人书写。、绪论和余论部分外,主体内容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首先分析“大文学”的文化内涵及1920年代文坛的“大文学”写作趋势,揭示《从军日记》轰动一时的背景因素;其次从《中央日报》副刊主编孙伏园的办刊理念着手,指出文笔粗疏的《从军日记》获其青睐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纯文学”,而是包含了“战争”、“女性”与“革命”这些因素在内的“大文学”;最后,探讨北伐过后谢冰莹在创作上尽力弥补语言技巧上的不足,在文学活动方面加入北方左联,并两次东渡日本留学,力图突破与完善自身的“大文学”写作理念。第二章重点考察1937-1940年谢冰莹在国统区多元文学形态共同存立的论争场域内,抛弃党派意识、阶级意识,坚持“民族本位”的文学追求,并多次组织战地服务团救护伤员,充当战地记者,撰写抗日宣传文章。这一时期她的报告文学创作呈井喷之势,直率激昂的文体风格和多维度艺术手法的运用,在抗日文坛上独树一帜。第三章主要探讨1940年谢冰莹在凋敝的西北文化生态环境下,受个人境遇、文学使命认知和西北政治局势的合力影响,参与创办并接受主编了大型文艺刊物《黄河》;在主编《黄河》期间,她努力跳出体制内办刊的藩篱,在文章的选择上全面突出抗战主题,对国民政府的文艺政策进行了适当取舍,使《黄河》的文艺气息超过了党政色彩;《黄河》的创办与发展加强了西北文苑与全国文坛的区域互动,壮大了西北文艺队伍,推动了西北大后方的文化建设。余论部分对谢冰莹赴台后的创作走向和思想变化做了整体性把握。分析她在“战斗文艺”的官方话语下,隐匿和修正自己的左翼思想;在文学创作方面,以1956年为界,创作重点逐渐从“社会问题式”小说向散文及儿童文学倾斜。指出从赴台前到赴台后,她“关注民生,忠于民族”的立场是不变的;“女兵作家”到“学者型作家”的转变,谢冰莹也并非“个案”,而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典型“现象”。

宋敏[3](2018)在《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文中指出儿童戏剧具有提升儿童审美能力、塑造儿童优良品格的功能。中国儿童戏剧近百年的发展史能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态,成为全球化语境下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1919年至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纵轴上以1919——2010年为时间背景;横轴上,以作家作品、艺术特征为探索对象,力图用新的研究视角,来审视近百年的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本论文由绪论与九个章节组成。绪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儿童戏剧研究文献的回顾与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意义与难点以及创新点。第一章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什么是儿童剧?本文的定义为:专门为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艺术。其内涵有三:一是以儿童为对象,也就是儿童为主要观众群体;二是演出内容与演出方式要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和审美心理;三是演出主体可以是儿童,也可以是成人,或者两者共同演出。在上述定位之下,可以将儿童戏剧的涵盖范围扩大到:只要其出发点是为儿童服务,那么一切反映儿童生活并为儿童所接受和欣赏的都可称为儿童戏剧,如戏曲、歌舞剧、童话剧、课本剧等。儿童戏剧具有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游戏性等艺术特征。第二章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儿童观念中,儿童是父母的所属品,是缩小的成人,儿童没有独立的人格。1915年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将儿童从父母的从属地位中解救出来,儿童作为独立的人被尊重,确立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新的儿童观。在这种儿童观的观照下,周作人、郭沫若、郑振铎、陈伯吹等有识之士开始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戏剧研究或创作。第三章中国儿童歌舞剧鼻祖——黎锦晖及其创作。黎锦晖是中国儿童歌舞剧的开创者。其创作的儿童歌舞剧共计12部,在作品中宣扬爱的教育、美的追求,呈现唯美主义与平民主义两种审美特征,影响广泛。除此之外,黎锦晖对国语运动的推行及演艺人才的培养上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第四章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数量众多的儿童剧团是战争时期儿童戏剧创作与传播的主要载体,本时期的儿童戏剧内容主要以宣传民众、鼓动抗战、配合政治任务为主要目的,对发动民众、宣传抗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此时期多数剧作制作粗糙,思想传达的急迫感压倒了对艺术表达的追求,内容政治化、概念化、标语化、公式化,尽管剧目数量巨大,质量上乘者无几。第五章“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此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儿童剧作,作品内容多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人们重建新生活的理想以及对新生活投入的热情为主,凸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剧作叙事技巧较战争时期有了明显的提高和完善。由于政治标准第一的影响,剧作存在时代烙印明显,人物僵化、题材狭窄等缺陷。老舍的童话剧《青蛙骑手》、《宝船》,刘厚明的《小雁齐飞》、王镇的《枪》是此时期代表作。第六章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任德耀的创作代表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儿童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平,他创作的《马兰花》、《魔鬼面壳》等儿童剧是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影响深远。其剧作内容在展现真善美的同时注重思辨内涵。任德耀的创作风格和审美特质影响了一批后来的儿童剧作者,欧阳逸冰的《闪烁吧,繁星》、《红蜻蜓》及秦培春的《雁奴莎莎》、《白马飞飞》等都是在其影响下而创作的优秀剧作。第七章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新时期的中国儿童戏剧的叙事空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变置状态,在叙事内容上形成了教师与学生、传统与变革、城市与乡村、伟大与平凡等多重“二元”化格局。教师与学生的对立促成新教师形象的诞生;传统与变革的对立折射出新的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呈现出剧作家对乡村儿童的关注,折射出这时期的“以全体儿童为本位”的人道主义关怀。伟大与平凡的对立促成了“伟人”题材的平视视角,开创了以儿童戏剧的样式反映重大历史题材的道路。第八章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香港、澳门、台湾的儿童戏剧是中国儿童戏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台十分重视儿童戏剧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应用,中小学戏剧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广泛。港澳台地区受欧美教育戏剧理念影响较大,儿童戏剧的民间剧团十分活跃,他们重视对中小学学生的培训和巡演;学校戏剧节、戏剧比赛、中小学开设戏剧课、中小学戏剧师资的培训等等都为港澳台地区的儿童戏剧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儿童戏剧事业的发展。第九章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新世纪以来,儿童戏剧蓬勃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演出十分频繁。互动剧增多。儿童剧剧场的表现形式被高度重视,呈现规模化、多样化、娱乐化特征。但同时,原创剧本较为贫弱,儿童戏剧的经济消费性质更趋明显,文学性被忽略,娱乐性被强化,教育性被忽略。

孙凤玲[4](2017)在《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研究》文中指出泰戈尔在诗歌中营造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意象,以此传达其深邃的梵我合一思想,在有限中实现与无限结合的欢娱。本文旨在通过对泰戈尔诗歌中典型自然意象的阐释,由浅入深论述自然意象背后涉及的宗教哲学命题。本文主要运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重点论析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印度宗教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自我”和“大梵”;作为印度宗教哲学的核心命题之“梵我合一”。通过对诗歌的文本细读,揭示出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所表达的核心命题。同时,本文运用了统计分析法,使自然意象基本形态得以简明呈现,也运用文学地理批评方法阐释自然意象的成因与来源。引言部分对国内外泰戈尔诗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提出本文主题研究的可行性。第一章运用统计分析法,将自然意象归为植物、动物、季候、山川与天体五种,以及在此基础上构成的基本形态。同时,通过一系列图表,将“黄昏”、“鸟”、“莲”、“树”等高频次意象清晰呈现出来。其自然意象的主要特征有四:整体性、群体性、象征性及神秘性。从审美特点来看,自然意象具有鲜活的动态美、静态美与和合之美。第二章从自我生命塑造、自我生命的觉醒和自我生命为获取自由而采取的坚毅果敢的行动三个方面,论述了泰戈尔诗歌中的自我内涵。自我既指个体生命,亦指一切自然生命,诗人极力表现自我生命的喜怒哀乐,是为了阐释梵我合一的思想。第三章结合具体自然意象探讨了“大梵”的基本内涵。第一,“大梵”既是一切花草树木、风云雷电、日月星辰等自然生命,又不具任何形体而潜隐于自然万物之中。第二,通过自然生命的永恒与时间的永恒,阐明“大梵”的不死。第三,Dharma之梵,主要体现了“大梵”作为宇宙精神与终极真理的深层内涵。作为最高宇宙精神的“大梵”,往往与“新娘”、“婚礼”等自然意象相关;作为终极真理的大梵,是不断变化的自然生命与最高创造者内在的和谐统一。第四,创造者“大梵”与自然生命是一种无限与有限、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创造者与自然生命内在的和谐,最终由强烈的合一之情——“爱”得以实现。第四章重点探讨自我生命如何实现与“大梵”的合一。作为人类的自我,主要立足于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与梵合一;同时,死亡和婚礼亦是实现与梵合一的重要方式。作为自然生命的自我,首先通过肯定/否定方式实现合一,其次是通过自然万物与梵内在的同一实现合一;此外,通过死亡与婚礼实现梵我合一。在此基础上,进而论析人、自然与大梵通过物化方式实现合一,以及彼此内在的同一不二。本文的结论是:第一,泰戈尔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有着深厚的宗教哲学内涵;第二,自然意象与自然观是统一的;第三,自然意象既源于诗人自幼生活的地理环境影响,也受其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印度传统宗教哲学对自然意象的营造、表达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第四,泰戈尔梵我合一思想是对东西方宗教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罗奥[5](2017)在《《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青团自成立至今已有九十多年历史。它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探索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冲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前列,成为党的得力助手。在不同历史时期,共青团都充分发挥其政治宣传功能。它团结青年,教育青年,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革命者和建设人才。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是处于不断调整、改进中。新世纪以来,社会更加开放,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共青团面临组织弱化的困境。于此,共青团亟须学习新的宣传理念,改进政治宣传工作,推动团的全面改革,提高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本研究对共青团政治宣传演进过程进行了详实研究,其中: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起、海内外研究现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等几方面内容。第一章研究了中国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的历史与现状。本章主要回顾了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和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重点探讨了共青团政治宣传与中国革命、建设之间的关系,并从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创办过程与发展过程中梳理出其政治宣传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中国青年报》所发表的社论总述:笔者梳理、统计并简要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总体情况。其主要包括对《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中国青年报》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情况,和《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数量与分布情况等的分析。第三章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笔者梳理、分析、比较了建国头十七年时期、极“左”时期、1978—2000年、2000—2013年四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的分布特点、社论的内容特点和社论的语言风格特点等。第四章讨论了《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之间的关系。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中国青年报》直接转载中央党报和地方党报的情况。具体包括转载社论的数量、话题和发表的时间等。其次,笔者对比研究了针对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和党报社论的异同,具体包括事件的话题、社论语言风格等。第五章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做出了展望:总结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政治宣传理论滞后、宣传主题单调、服务意识淡薄、宣传载体单一等。根据对共青团政治宣传发展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推进共青团政治宣传大众化;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去推进共青团组织改革;充分依托新媒体技术,广泛开辟宣传渠道。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结论作出概括。

丁泽丽[6](2017)在《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落后,环境脏乱、饮食不洁、卫生意识淡薄、医药技术滞后等,以致民众死亡率居高不下。红十字会以1863年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的成立为标志诞生。它脱胎于战争救护,最初未涉足公共卫生工作,因其践行人道主义的宗旨与公共卫生的理念不谋而合,公共卫生逐渐纳入红十字会的例行工作。中国红十字会在近代中国特殊卫生状况及人道主义宗旨的促使下,开始从事公共卫生事业。自晚清至民国终结,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历经奠基起步、迅速发展、砥砺前进、全面拓展四个阶段。红十字会卫生制度由“一概而论”发展为“分门别类”,卫生机构数量由“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卫生人员培养由“医护包干”发展为“卫生人才”,业务内容由单一的“疫疠防护”发展为综合的“社会服务”。这四点勾勒出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四个阶段的演进轨迹。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疫病防治、卫生宣传教育、难民卫生、妇幼卫生四个方面。疫病防治自1912年开始正式纳入红十字会工作范畴,标志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正式开始。为保证该项事业顺利进行,中国红十字设立常设公立医院及临时防疫医院,平时开展接种牛痘、注射时疫药水等预防工作,疫情肆虐时,设立时疫医院,派遣救疫队等展开救治工作。疫病防治工作的实施中体现了公共卫生的公共性:医权共享,惠及贫苦;防治兼施,以防为主;城乡渐进,由城及乡;医患共融,同御疫疠。卫生宣传教育工作自20世纪20年代方开始正式开展,战前的卫生教育主要为卫生理论教育,通过红十字人着文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中的卫生“补白”向民众灌输疫病预防、饮食卫生、日常保健等卫生常识。战后,红十字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沿袭战前卫生理论宣传的同时,开展难民卫生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卫生训练。难民卫生为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总会留沪人员组织中外慈善人士成立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开展的卫生工作。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设立难民救济委员会、医务委员会等卫生组织的同时,联合中华医学会、工部局卫生处成立上海防疫会及难民卫生合作委员会,改善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开展难民疫病防治,注重难民饮食卫生等。1938年底,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的难民卫生工作相继停办后,由中国红十字总会接办医务委员会工作,直至沪地收容所解散,难民疏散。妇幼卫生工作至复员时期方真正落实,1936年中国红十字会设立妇女部,然因战争影响,徒有虚名,至复员后方名副其实。事实上,在此之前红十字会常设医院的接生工作,抗战期间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设立的产科医院及开展妇幼身体检查等为复员期间的妇幼工作奠定了基础。复员后,中国红十字会依托各地分会医院、诊疗所、护士学校、产科学校开展此项工作,为保证工作有序进行,制订相关制度。经精心筹划后,各分会妇幼卫生工作有序进行,于妇女推进科学接生的同时,进行妇女卫生训练,于儿童设立儿童营养站,开展儿童健康竞赛等。经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及相关组织的协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一定成就。在中国红十字会推进工作,发展公共卫生事业的历程中,随国内环境变化及红十字事业发展需要,公共卫生事业发生明显变化。其变迁特点主要为工作主体由“总会独揽”到“分会担当”,工作开展由“消极应战”到“主动出击”,工作方式由“单打独斗”到“社会参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努力为其在推进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争得一席之地,其传播国际公共卫生理念、引导中国公医制度确立、推进城市卫生工作深入、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发展,对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中国红十字会面临人力物力财力掣肘、房屋问题重重、卫生工作效力受限、红十字标志遭亵渎等困境。追其缘由,一方面由于近代中国天灾人祸频仍,中国红十字会以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救援各项灾难,力不从心,及近代中国对公共卫生事业不够重视,投入低;另一方面限于中国红十字会自身的组织局限。因此,中国红十字会在曲折中实现自身价值,推进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

白强[7](2016)在《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改革轨迹探究(1869-2001)》文中提出从1869年到2001年,哈佛大学为适应不同时期美国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要,因势而变,在百余年里连续发起了多次对哈佛大学发展具有跨越性推动作用的改革。正足一次次与时俱进的持续性改革,使哈佛大学在一次次危机中,创造转机,赢得生机,从而把哈佛大学一步一步推向世界一流大学的顶峰,最终成就了哈佛大学的辉煌!“危机、转机、生机”是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轨迹的主题曲,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历史,正是由危机、转机、生机组成的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改革史篇。本研究围绕“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改革轨迹”这一核心命题,以1869年以来哈佛大学百余年改革轨迹为线索,以历史研究、系统分析和理论分析为主要方法,以“而临什么危机”、“如何创造转机”、“赢得什么生机”为逻辑路径探究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轨迹,展示哈佛大学从“象牙塔”到“社会动力站”的历史转变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特点,揭示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规律,从而为当代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参考借鉴。自1869年以来的百余年里,哈佛大学为回应工业化、战略化和全球化的需求,先后经历了“本土化”、“国家化”和“国际化”三个不同的改革历史时期。在“本土化”改革时期, (1869—1933),艾略各特校长而对美国内战后自由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春天,而对传统与现代冲突的危机,以“本土化”的改革理念和改革实践创造转机,赢得了发展生机,使哈佛大学迅速走上现代大学的发展轨道。继任校长洛厄尔而对垄断资本义发展的现实需求和“自由”与“秩序”、冲突的危机,以“秩序化”的改革理念和改革实践,创造转机,赢得生机,使哈佛大学发展成为“美国化”的现代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国家化”改革时期(1933—1971),科南特校长而对国家卷入战争漩涡给大学发展带来的危机,为适应服务战争需要,掀起了哈佛大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新改革,以适应战争的改革理念和追求卓越的改革实践,创造转机,赢得生机,使哈佛大学发展成为研究型“精英大学”。继任校长普西而对美苏全而战略各对抗给大学发展带来的危机,为服务国家战略竞争,发起哈佛大学“多元化”改革,以“大学多元化”的改革理念和实践,创造转机,赢得生机,建成了“多元化”的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化”改革时期(1971-2001),博克校长而对美苏对抗全而升级给大学发展带来的新危机,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以更加宽阔的国际视野,对哈佛大学的未来进行了新的考量,掀起了创建“心灵帝国”的改革,为哈佛大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了生机,使哈佛大学迅速步入国际化发展的快车道。继任校长陆登庭接力国际化改革,而对全球战略各调整给高等教育带来全新挑战的危机,以“人文化”的改革理念和改革实践发起而向新世纪的改革,建成了而向全球的国际化大学,成功地把哈佛大学带入了21世纪。纵观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轨迹,呈现出本土、本真、本科、求精、求变、求新的鲜明特点:即始终坚持“美国化”、始终坚持追求真理、始终坚持本科为木、始终坚持追求卓越、始终常怀忧患之心、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轨迹蕴含着大学改革的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其内部规律在于:卓越校长治校、坚持继承创新、坚守办学理念、平衡大学职能;其外部规律在于:学习借鉴与创新超越的统一、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统一、适应社会与自由探索的统一、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特点和规律为当代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那就是一流大学的校长应当“职业化”、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应当“法制化”、一流大学的学习借鉴应当“辩证化”、一流大学的运行逻辑应当“动态化”、一流大学的职能发展应当“协调化”、一流大学的竞争环境应当“自由化”但在国情不同、体制有异、文化有别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本文认为,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在充分遵循大学改革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有中国特色的超常规、接地气的改革策略,即直奔主题,切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轻装上阵,大胆改造老式传统学院;重点突破,着力发展优势潜力学科;放眼世界,瞄准国际前沿打造异峰;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问鼎世界一流:发扬传统,聚力彰显自身办学特色,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又好又快地建成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曹世生[8](2014)在《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 ——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屋》创办于1995年8月,是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文化类期刊。1995-2001年,在周实、王平两位主要编辑的努力下,《书屋》以图书评论及思想随笔为依托,汇集了国内老、中、青三代思想活跃的知识分子,积极参与思想文化领域的讨论,对社会问题发表直接、犀利的批评意见。在短短的几年间,《书屋》就形成了独特的期刊风格,成为一道引起国内外瞩目的文化景观。《书屋》能够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迅速崛起,首先在于它是一份很有特点的刊物。《书屋》具有某种人格化的“风骨”,是知识分子办刊的典型——其灵活的、以内容为中心的栏目编排,反应了知识分子不拘一格的潇洒态度;其覆盖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的作者队伍,代表了知识分子的普遍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集中的、思想含量厚重的刊物内容,凸显了知识分子独立客观的理性思维;其大胆敢言、兼具可读性与思想性的风格,彰显了知识分子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除了自身特点鲜明,《书屋》的发展也与其所处的内外环境密切相关。《书屋》的主编周实和编辑王平,两人人生经历相似、思想底色相近、性格特点互补,形成一种“双子星”效应,他们共同决定的刊物风格及采取的编辑策略是推动《书屋》发展的内部环境。1990年代中后期社会文化环境的特点及思想文化界的内部分裂,是《书屋》发展的时代背景。《书屋》诞生在长沙,是因为这里深受湖湘文化熏陶,1980-1990年代更是成为全国民营书业中心,这是其发展的地域因素。另外,《书屋》能够卓尔不群、办出个性,与当时主管单位的支持与宽容也是分不开的。新世纪以来,《书屋》与许多思想文化类期刊一样,面临体制束缚、经营艰难、社会影响力下降等困境。在新媒体环境下,《书屋》只有转变观念、积极进行新媒体转型,引入投资、进行商业化的品牌经营,才能走出边缘化,摆脱当前的经营困境,重新焕发青春与活力。

姜华[9](2013)在《现代思潮与新闻文化》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新闻文化成为中西方学者研讨的论题之一。西方学术界将新闻文化区分为新闻产品的文化意义(News Culture)以及新闻业的文化特征(Journalism Culture)两个层面。相比较而言,有关Journalism Culture的研究更为普遍。这个层面上的新闻文化指一系列特殊观念与惯例,它既可以指新闻业的价值观念,新闻记者的世界观与角色认同,也可以指报道方法、新闻生产惯例等实践,还可以指新闻故事、媒介产品。它更看重新闻业自身的独立性与自足性。因此,研究者常常用它来探讨专业主义、客观主义、专业主义角色认同甚至是新闻伦理。与此不同,国内的研究,大多采用文化学(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的理论框架对新闻文化(News Culture)进行研究。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千差万别。很多学者将文化看作一种塑造和改变世界的价值观念。如果考虑马林诺夫斯基、梁漱溟等中外着名学者对文化三层次论(物质、制度、观念)的划分,作为价值观的文化显然属于观念层面。本文即是从文化的价值观念入手,将新闻文化(Journalism Culture)理解为新闻活动主体在新闻活动中创造或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价值指向,不同时代学者有关新闻活动的思想和观念改变了新闻业及新闻活动主体日常新闻实践的样貌,亦在笔者讨论之中。与以往新闻生产社会学中对新闻生产者的重视不同,此处所提及的新闻活动主体,不仅包含新闻生产者,也包含新闻传播者和新闻消费者,是他们共同创造了新闻文化。新闻活动不仅是指传统的组织化的新闻生产、传播和消费活动,非组织化的个体性的新闻生产、传播和消费自然也包含在内。换言之,新闻是人们改变世界的一种力量,新闻文化则是人们凭借新闻形塑世界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本文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展开对新闻文化的分析。从考察对象上看,本文所论“新闻文化”力求摆脱"News Culture"将探讨局限于新闻产品自身,轻视新闻业运作的诸多环节,尤其是结构性问题等弊端,又努力避免国外已有的‘"Journalism Culture"研究将其等同于新闻理念,陷入“媒体—社会”二元对立窠臼的不足。新闻是社会构建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的新闻,作为一个行业的新闻业,并非孤立存在,它深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必然打上不同时代的鲜明思想烙印,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闻文化特征。本文以“现代思潮与新闻文化”为题,以自由主义思潮、民主思潮、民粹思潮和消费主义思潮四大社会思潮为纲,考察社会思潮影响下,新闻文化的四种表现形态——新闻自由、新闻民主、新闻民粹主义以及新闻消费主义的形成、特征以及演变过程。本文认为,新闻自由是新闻民主的基础,同时变异的新闻自由又是新闻消费主义兴起的肇因;新闻业本身诸多理念体现了新闻民主,而新闻文化民主观的变异又导致新闻民粹主义的风行。本文期望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分析,勾勒出新闻业理念的变迁与新闻组织及新闻从业者价值观念的变化。具体而言,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国内外有关新闻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视角。第二章新闻文化的自由观:新闻自由与自由主义思潮,论述了从良心自由到出版自由直至新闻自由的确立过程,进而阐述围绕新闻自由的价值展开的种种争论,最后分析了新闻自由在言论自由和结构自由两个层面存在的悖论。第三章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一):新闻专业主义与民主思潮,通过对新闻民主观念的确立、作为新闻民主精英模式的新闻专业主义两个问题的考察,分析新闻专业主义与精英民主的关系。第四章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二):公共新闻、公民新闻与民主思潮,延续第三章的思路,探讨公共新闻与参与式民主以及公民新闻与监督式民主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新闻文化民主观的变异:新闻文化与民粹主义思潮,首先论述了新闻民粹主义兴起的两个理论渊源:政治民粹主义和文化民粹主义,进而分析了传统新闻业的新闻民粹主义及其表现,最后考察新媒体与新闻民粹主义之间的互动关系。第六章新闻文化自由观的变异:新闻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影响,首先论述了消费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进而从文化生产和对消费社会的影响两个角度分析了新闻消费主义,最后则阐述了传媒知识分子在新闻消费主义中的作用。第七章为余论,分析了建构一种自由与公正的新闻文化对当代新闻业发展的重要价值。新闻文化是一个晚近引起较大关注的论题,但是从价值观念视角出发对其进行综合研究的尚不多见。本文以价值观入手,通过对自由主义、民主观念、民粹主义、消费主义四大社会思潮影响下新闻文化特征及其变异的分析,勾勒了新闻文化发展的大致脉络和轮廓。

邱春燕[10](2013)在《人民日报国庆社论(1949-2011)意识形态建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浪潮使当今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激烈的冲突和融合中。每一个利益集团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本集团的合法存在并扩大其影响力,意识形态作为精神层面的一个“利器”在当中担任了重要角色。鉴于人民日报是中国建构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之一,本文将对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意识形态建构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究。本文通过对1949年-2011年的56篇人民日报国庆社论进行意识形态建构分析,对其进行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和全面的了解。首先对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的内容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从所涉及的对象、在不同时期的内容及其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并将六十多年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大致梳理,将发展趋势概括为继承性发展和多元化发展。其次,对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式进行了归纳,主要从写作分析、论证分析和话语组织形式分析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从标题分析、开头分析和结尾分析来探讨其写作方式,归纳了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在建构意识形态时运用的多种论证方式,并运用对知识的建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的建构、社会共识和合法性的建构来完成对意识形态的建构。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一个主要阵地,其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意识形态。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在建构意识形态过程中涉及了五类对象:国家、领导者、民众、友人、敌人。对不同的对象所用称谓不同且不唯一,选用词汇大多褒贬明确、泾渭分明,且称谓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在不同的历时时期内,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建构意识形态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对意识形态的建构处于动态发展之中,继承性发展使意识形态有源可循,多元化发展意识形态体系更加丰富,但是继承性不足甚至发生断裂的现象却使意识形态的发展不够稳定。另外,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在意识形态建构过程中,标题、开头和结尾都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运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为了使建构的意识形态更好地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结合建构知识、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社会共识和合法性来组织意识形态的话语形式。

二、放眼新世纪 2000年献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放眼新世纪 2000年献辞(论文提纲范文)

(1)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文献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谁来做慈善?
        二、做什么样的慈善?
        三、个案研究:以“文化”为主轴
    第二节 文献梳理
        一、慈济研究:文化特质与社会影响
        二、当代中国宗教慈善研究:困境与转型
        三、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研究:海外经验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分析方法:质化研究方式
        二、田野进入:不同的途径
第二章 开端:慈济如何介入?
    第一节 灾难援助
        一、风灾前后:援助孔荡村的理由
        二、援助历程:救难及长程关怀
    第二节 村庄概况
        一、地理区位:苏北旧芦荡
        二、经济发展:摘掉“贫困”帽
        三、日常观念:村民的生活
        四、婚姻家庭:变迁中的传统
    小结
第三章 重点:传统怎样再建?
    第一节 重建背景
        一、乡风家风:大环境的变化
        二、修谱祭祖:孔荡村民的回归
    第二节 重建内容
        一、建筑规划:象征的实体表达
        二、活动开展:无形的精神建设
        三、振兴计划:待完成的尝试
    小结
第四章 场域:人们的不同反应
    第一节“点赞”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二节 信徒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三节 除草队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四节 义诊半日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小结
第五章 宗门:实践逻辑的构造
    第一节 登录编码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
        二、范畴提炼与模型
    第二节 法/修行
        一、所依理
        二、所择行
    第三节 己/自我
        一、对“现实我”的态度
        二、对“理想我”的认知
    第四节 家/亲伦
        一、伦理述说
        二、爱的升华
    第五节 群/众生
        一、处众心态
        二、处众方式
        三、生命共同体意识
    小结
第六章 感化:认同因何形成?
    第一节 晓娟的生命史
        一、童年时期:贫穷与温馨
        二、求学时期:无望而放弃
        三、婚姻生活:疲累中坚持
        四、进入慈济:孩子的成长
    第二节 敏怡的生命史
        一、辍学奋斗:挣扎着竞争
        二、婚姻生活:天空很黑暗
        三、进入慈济:震撼及期待
    第三节 庆岗的生命史
        一、回忆往昔:苦乐两不同
        二、感受因果:听老人讲古
        三、进入慈济:坚持并转变
    第四节 明瑞的生命史
        一、成长环境:全村有爱心
        二、婚姻生活:不见出头日
        三、事业发展:封闭信任感
        四、进入慈济:心门重开启
    小结
第七章 模式:塑造慈善之道
    第一节 慈善转向
        一、整体历程:精神因素的强化
        二、大陆足迹:延续与转折
    第二节 发展背景
        一、宗教因素:“先天”的性格
        二、权威影响:卡里斯玛式领袖
        三、社会因素:外部环境作用
        四、组织因素:内部需求推动
    第三节 模式特色
        一、多元救助:多角度复合型援助
        二、理念贯彻:特色的方式与视角
        三、文化推广:慈济人文在地结合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人文理念的作用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关于村庄建设:“文化援建”成功了吗?
        二、关于慈济发展:人文转向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佛教慈善:共性的特点与趋势
        二、关于两岸关系:文化认同与情感纽带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田野资料
    第一部分 档案及活动记录
        一、孔荡大爱村资料
        二、江淮孔子文化发展基金会(筹)资料
        三、阜宁慈济活动记录
        四、台湾田野记录
    第二部分 影像资料
        一、重建孔荡大爱村
        二、大爱村建筑的文化意蕴
        三 村庄生活实录
        四 孔荡村中慈济人
        五、阜宁志工在台湾
        六、慈济人文精神
附录二 访谈记录编码表
附录三 参与式观察记录编码表
附录四 研究知情同意书
后记

(2)“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谢冰莹生平简介
    二、前人对谢冰莹的研究成果及不足之处
    三、本文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
第一章 《从军日记》与“大文学”写作
    第一节 《从军日记》与《中央日报》副刊
    第二节 对“大文学”写作理念的思考与突破
第二章 《抗战日记》与抗战文学
    第一节 文艺工作者与女兵身份的构建
    第二节 《抗战日记》与报告文学的勃发
第三章 《黄河》与西北统战区文学
    第一节 《黄河》的创办与争议
    第二节 对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取舍与背离
    第三节 《黄河》对西北统战区文学的贡献
余论:赴台后的妥协与坚守
    第一节 左翼思想的隐匿与修正
    第二节 立场转变后的创作倾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谢冰莹年表(1906—2000)

(3)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儿童戏剧定义的内涵及艺术特征
    第一节 儿童戏剧的定义
    第二节 儿童戏剧的特征
    第三节 儿童戏剧的功能
第二章 “儿童”的发现与儿童戏剧的发生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儿童剧
    第二节 从“儿童”的发现到新的儿童观确立
    第三节 筚路蓝缕的拓荒者
    第四节 时代特征
第三章 黎锦辉与儿童歌舞剧
    第一节 黎锦晖与他的儿童事业
    第二节 儿童歌舞剧的开创
    第三节 黎锦晖的贡献
第四章 战争期间的儿童戏剧
    第一节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儿童戏剧运动
第五章 “十七年”时期的儿童戏剧
    第一节 新时代主旋律儿童剧的崛起
    第二节 老舍的《宝船》和《青蛙骑手》
    第三节 刘厚明和《小雁齐飞》
    第四节 王镇和《枪》
第六章 中国儿童戏剧成熟的标志——任德耀及其创作
    第一节 任德耀生平及其创作
    第二节 任德耀剧作的艺术特征及其贡献
    第三节 任德耀的影响
第七章 新时期儿童戏剧的繁荣
    第一节 新时期儿童戏剧发展概述
    第二节 现实生活题材剧的新形象
    第三节 童话剧中的新境界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剧的新视角
    第五节 从儿童戏剧到儿童电影
第八章 港澳台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第一节 香港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第二节 澳门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第三节 台湾儿童戏剧发展概况
第九章 新世纪的儿童戏剧与健康发展的方略
    第一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概述
    第二节 新世纪儿童戏剧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略
余论
附录一:1919年—2010年儿童戏剧剧目一览表
附录二:1919 年—2010年中国儿童戏剧理论专着书目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一) 本文的创新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自然意象的形态、特征与审美价值
    第一节 自然意象的基本形态
        一、植物意象
        二、动物意象
        三、季候意象
        四、山川意象
        五、天体意象
    第二节 自然意象的重要特征
        一、群体性
        二、整体性
        三、象征性
        四、神秘性
    第三节 自然意象的审美特点
        一、动态美
        二、静态美
        三、和合美
第二章 自然意象与自我
    第一节 自我生命的塑造
        一、自我心境
        二、自我灵魂
        三、自我形象
    第二节 自我生命的觉醒
        一、初觉醒的狂喜
        二、觉醒中的沉吟
    第三节 坚毅果敢的行动力
        一、渴望挣脱束缚
        二、挣脱束缚的坚毅行动
第三章 自然意象与大梵
    第一节 创造者之大梵
        一、动植物、山河意象中的大梵
        二、天体、季候意象中的大梵
    第二节 “不死”之大梵
        一、自然生命的永恒
        二、时间的永恒
    第三节 Dharma之梵
        一、作为宇宙精神的Dharma
        二、作为终极真理的Dharma
    第四节 自然意象与大梵的结构关系
        一、对立
        二、统一
        三、爱
第四章 自然意象与梵我合一
    第一节 人与大梵合一
        一、在社会实践中合一
        二、通过婚礼合一
        三、通过死亡合一
    第二节 自然与大梵合一
        一、外在的合一
        二、内在的合一
        三、通过死亡与婚礼合一
    第三节 人、自然与大梵合一
        一、以物化方式合一
        二、内在同一不二
结语
    一、深厚的宗教哲学内涵
    二、自然意象与自然观
    三、自然意象的成因
    四、对东西方的继承与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5)《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海外学者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共青团与《中国青年报》
    第一节 政治宣传与共青团的发展
        一、政治宣传与革命运动
        二、共青团与中国革命和建设
        三、共青团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宣传
    第二节 中国共青团机关报刊的发展
        一、出版先进刊物与共青团机关刊物的创办
        二、共青团机关刊的演进与发展
        三、《中国青年报》的创刊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的发展简述
        一、中国青年报社的成立与发展
        二、中国青年报社的领导体制简述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总述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历年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量统计
        二、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中国青年报》转载社论数量与分布
        一、社论总转载量及其分布
        二、转载《人民日报》社论数量与分布
        三、转载其他报、刊社论数量与分布
    第三节 《中国青年报》社论话题与分布
        一、话题分类依据概述
        二、社论话题与分布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的特点
    第一节 社论话题分布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二节 社论内容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三节 社论语言风格特点
        一、建国头十七年时期
        二、极“左”时期
        三、1978 年至2000年
        四、2000 年至2013年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
    第一节 直接转载党报
        一、转载中央党报
        二、转载地方党报
    第二节 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的比较研究
        一、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话题比较
        二、同一事件《中国青年报》社论与党报社论的语言风格比较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社论及共青团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
    第一节 政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共青团政治宣传理论滞后
        二、多元价值观时代,宣传主题单调
        三、服务青年意识淡薄
        四、宣传载体单一,与青年互动缺失
    第二节 政治宣传工作的改进建议
        一、积极开拓思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
        二、贴近青年,推进《中国青年报》社论政治宣传的大众化
        三、紧扣服务青年宗旨,引导共青团自身改革
        四、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广开政治宣传渠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2年—1966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附录二:1979年—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论标题及发表时间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演进
    第一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兴起的社会背景
        一、近代中国的公共卫生状况
        二、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宗旨
    第二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演进历程
        一、奠基起步阶段:1904-1918 年
        二、迅速发展阶段:1919-1936 年
        三、砥砺前进阶段:1937-1945 年
        四、全面拓展阶段:1946-1949 年
    小结
第二章 红十字会疫病防治工作
    第一节 红十字医疗机构
        一、常设公立医院
        二、临时防疫机构
    第二节 防治行动与成效
        一、总会于沪期间(上):沪地治疫
        二、总会于沪期间(下):赴外救疫
        三、总会离沪期间:沪地分会防疫
    第三节 疫病防治中的公共性
        一、医权共享 惠及贫民
        二、防治兼施 以防为主
        三、城乡渐进 由城及乡
        四、医患共融 同御疫疠
    小结
第三章 红十字会卫生教育工作
    第一节 抗战爆发之前:宣传卫生理论知识
        一、印发红十字卫生书籍
        二、红十字人的卫生理论教育
        三、《中国红十字会月刊》上的卫生“补白”
    第二节 抗战爆发之后:理论与实践共进
        一、卫生理论宣传的继承与发展
        二、战时上海难民卫生教育
        三、红十字青少年卫生训练
    小结
第四章 红十字会难民卫生事业
    第一节 难民收容所环境卫生
        一、难民云集与所内环境卫生
        二、环境卫生机构的成立
        三、卫生整饬行动的开展
        四、改善效果与行动分析
    第二节 难民疫病防治
        一、疫病流行概况
        二、组设疫病防治机构
        三、预防措施及成效
        四、救治行动及成效
    第三节 难民饮食卫生
        一、收容所自来水供应
        二、改良难民膳食标准
        三、变更标准与终止给养
    小结
第五章 红十字会妇幼卫生工作
    第一节 红十字会妇幼卫生工作的背景与筹备
        一、妇婴卫生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妇婴卫生工作的“前车之鉴”
        三、妇女生活指导部的“名副其实”
    第二节 妇女卫生工作的开展与成果
        一、红十字医疗机构的科学接生
        二、红十字妇女卫生训导
        三、工作方式及成效分析
    第三节 红十字儿童卫生工作——以儿童营养供给为中心
        一、设立儿童营养站
        二、儿童健康调查
        三、营养供给与成就
    小结
第六章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评析
    第一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变迁的特点
        一、工作主体:由“总会独揽”到“分会担当”
        二、工作开展:由“消极应战”到“主动出击”
        三、工作方式:由“单打独斗”到“社会参与”
    第二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作用
        一、传播国际公共卫生理念
        二、引导中国公医制度确立
        三、推进城市卫生工作深入
        四、推动乡村公共卫生发展
    第三节 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的困境与成因
        一、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的困境
        二、红十字公共卫生事业困境的成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后记

(7)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改革轨迹探究(1869-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切入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国内外研究评价
        四、关于历史分期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重点和难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特色
        一、探索新的研究视角
        二、提升研究理论高度
        三、提出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第二章 回应工业化:哈佛大学“本土化”的改革(1869—1933)
    第一节 回应自由资本主义的改革(1869—1909)
        一、危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二、转机:“本土化”的改革
        三、生机:走上现代大学的发展轨道
        四、改革特点简评
    第二节 回应垄断资本主义的改革(1909—1933)
        一、危机:“自由”与“秩序”的冲突
        二、转机:“秩序化”的改革
        三、生机:建成现代教学研究型大学
        四、改革特点简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适应战略化:哈佛大学“国家化”的改革(1933—1971)
    第一节 适应二战需要的改革(1933—1953)
        一、危机:国家卷入战争漩涡
        二、转机:适应战争化的改革
        三、生机:建成研究型“精英大学”
        四、改革特点简评
    第二节 适应战略竞争的改革(1953-1971)
        一、危机:美苏展开全面战略对抗
        二、转机:创建“多元化大学”的改革
        三、生机:建成“多元化”研究型大学
        四、改革特点简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顺应全球化:哈佛大学“国际化”的改革(1971-2001)
    第一节 顺应全球战略竞争的改革(1971—1991)
        一、危机:美苏两极对抗全而升级
        二、转机:创建“心灵帝国”的改革
        三、生机:步入国际化发展快车道
        四、改革特点简评
    第二节 顺应全球战略调整的改革(1991—2001)
        一、危机:高等教育面临全新的挑战
        二、转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改革
        三、生机:建成面向全球的国际化大学
        四、改革特点简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特点、规律与启示
    第一节 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基本特点
        一、本土:始终坚持“美国化”
        二、本真:始终坚持追求真理
        三、本科:始终坚持本科为本
        四、求精:始终坚持追求卓越
        五、求变:始终常怀忧患之心
        六、求新:始终坚持创新发展
    第二节 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基本规律
        一、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内部规律
        二、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外部规律
        三、关于哈佛大学百年改革规律适用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 哈佛大学百年改革的一般启示
        一、大学校长“职业化”
        二、办学理念“法制法”
        三、学习借鉴“辩证化”
        四、运行逻辑“动态化”
        五、职能发展“协调化”
        六、竞争环境“自由化”
续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策略选择
    一、直奔主题,切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二、轻装上阵,大胆改造老式传统学院
    三、重点突破,着力发展优势潜力学科
    四、放眼世界,瞄准国际前沿打造异峰
    五、追求卓越,精益求精问鼎世界一流
    六、发扬传统,聚力彰显自身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成果
感恩表

(8)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 ——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对象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创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书屋》的创刊、发展与变迁
    第一节 1990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概况
        一、知识分子地位边缘化
        二、思想文化界严重分裂
    第二节 《书屋》创刊的经过与反响
        一、创刊过程非常顺利
        二、创刊引起热烈反响
    第三节 不断调适中的发展与变迁
        一、形式与内容的调适
        二、编辑部的改组及刊物变迁
第三章 《书屋》的个性特质
    第一节 灵活多变的栏目设置
        一、栏目为内容服务
        二、栏目编排灵活多变
    第二节 精英荟萃的作者群体
        一、济济一堂——汇集老中青三代的作者群体
        二、以刊结情——编者与作者的情感和精神交流
    第三节 思想性内容凸显知识分子使命感
        一、独立而有思想的图书评介
        二、自由和普通人视角下的人物评介
        三、开放而尖锐的学术争鸣
        四、关注知识分子问题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知识分子办刊的风骨
        一、读书人的心灵家园
        二、思索者的精神领地
第四章 《书屋》崛起的内外环境
    第一节 《书屋》崛起的内部环境
        一、编辑主体的“双子星”效应
        二、兼具编辑、作家两重身份的主编
        三、《书屋》的编辑策略
    第二节 《书屋》崛起的外部环境
        一、1990年代中后期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知识界分裂带来的发展空间
        三、湖湘文化与出版湘军的滋养
        四、主管单位的支持与宽容
第五章 《书屋》的困境及新媒体转型对策
    第一节 《书屋》所面临的困境
        一、体制所限 保本经营
        二、品牌单一 影响不足
        三、守成老化 发展乏力
    第二节 《书屋》新媒体转型战略浅探
        一、更新观念 进军新媒体领域
        二、瞄准受众 制作分众化版本
        三、口碑传播 利用社会化营销
        四、战略延伸 经营泛期刊品牌
        五、准确定位 专做意见提供商
        六、体制创新 进行商业化运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现代思潮与新闻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主要概念及理论借鉴
    四、基本思路与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新闻文化的自由观:新闻自由与自由主义思潮
    第一节 从良心自由到出版自由
        一、出版自由的奠基:良心自由及其发端
        二、神学视野中的出版自由观:约翰·弥尔顿及其《论出版自由》
        三、出版(言论)自由的世俗化:约翰·洛克与本尼迪克特·斯宾诺莎
        四、自由与秩序:出版自由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新闻自由观念的形成及其价值
        一、从“liberty of the press”到“freedom of the press”:新闻自由权利观念的流变
        二、功利主义还是社会契约:关于新闻自由的争论
    第三节 自由的悖论:新闻业言论自由角色与结构自由角色之冲突
        一、言论角色是公民权利在新闻业的延伸
        二、言论自由角色与结构自由角色的内在冲突
    第四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一):新闻专业主义与民主思潮
    第一节 为民主的新闻:一个新闻传统价值观的确立
        一、公开议政:新闻介入民主
        二、为大众发声:劳工报刊争取民主的努力
        三、独立新闻业的兴起:新闻民主价值观的逐步确立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新闻民主的精英模式
        一、精英民主:新闻专业主义生成的政治环境
        二、新闻专业主义及其民主意涵
        三、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精英式新闻民主的运行机制分析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新闻文化的民主观(二):公共新闻、公民新闻与民主思潮
    第一节 公共新闻:新闻民主的参与模式
        一、公共新闻及其不满
        二、公共新闻的思想起源
        三、公共新闻与传统新闻的观念冲突
    第二节 公民新闻:新闻民主的监督模式
        一、何谓公民新闻
        二、公民是谁:公民新闻的公民观
        三、以监督为核心:公民新闻的民主表现
    第三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新闻文化民主观的变异:新闻民粹主义与民粹思潮
    第一节 新闻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一)——政治民粹主义
    第二节 新闻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二)——文化民粹主义
    第三节 传统新闻业与新闻民粹主义
        一、新闻民粹主义:政治民粹与文化民粹的融合
        二、拉丁美洲新闻业:“民粹核心区”的新闻民粹主义
        三、欧美等国的新闻民粹——从传统民粹主义到市场民粹主义
    第四节 新媒体与新闻民粹主义
        一、新媒体的特性使其成为民粹思潮产生的土壤
        二、公民新闻、社会动员与民粹主义
    第五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新闻文化自由观的变异:新闻消费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影响
    第一节 消费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
    第二节 新闻传媒消费主义(一):文化生产的视角
        一、霍克海默、阿多诺与“文化工业”
        二、当代新闻生产的消费主义表现
    第三节 新闻传媒消费主义(二):对消费社会的影响
        一、“消费偶像”与消费社会
        二、景观社会与符号世界
    第四节 新闻传媒消费主义(三):传媒知识分子的作用
        一、知识分子与媒介的关系
        二、消费时代媒介知识分子的角色特征
        三、媒介知识分子的身份重建
    第五节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余论:建构一种自由与公平的新闻文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人民日报国庆社论(1949-2011)意识形态建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1.1 研究内容及意义
        1.1.2 概念界定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分析框架
第2章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内容
    2.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涉及的对象
    2.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在不同时期的内容
        2.2.1 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时期(1949-1976)意识形态建构内容
        2.2.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7-2011)意识形态建构内容
    2.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发展
        2.3.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继承性发展
        2.3.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多元化发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方式
    3.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写作分析
        3.1.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标题分析
        3.1.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开头分析
        3.1.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结尾分析
    3.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论证分析
        3.2.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例证法
        3.2.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引证法
        3.2.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比较法
        3.2.4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喻证法
        3.2.5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中的反证法
    3.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意识形态建构的话语组织形式分析
        3.3.1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中对知识的建构
        3.3.2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中对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的建构
        3.3.3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中对社会共识和合法性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放眼新世纪 2000年献辞(论文参考文献)

  • [1]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D]. 戴宏朵.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2]“女兵作家”谢冰莹研究[D]. 朱晓莲.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3]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D]. 宋敏. 上海大学, 2018(02)
  • [4]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研究[D]. 孙凤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中国青年报》(1951-2013)社论与中国共青团的政治宣传演进研究[D]. 罗奥. 兰州交通大学, 2017(02)
  • [6]近代中国红十字会公共卫生事业研究 ——以上海为中心[D]. 丁泽丽. 苏州大学, 2017(04)
  • [7]危机·转机·生机:哈佛大学改革轨迹探究(1869-2001)[D]. 白强. 南京大学, 2016(08)
  • [8]屋不在大 有书则灵 ——1995-2001年的《书屋》杂志研究[D]. 曹世生.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9]现代思潮与新闻文化[D]. 姜华. 复旦大学, 2013(02)
  • [10]人民日报国庆社论(1949-2011)意识形态建构分析[D]. 邱春燕.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展望新世纪,寄语2000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