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孝道的功利精神

先秦孝道的功利精神

一、先秦孝道的生存功利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周尔祥[1](2021)在《儒学影响下的东汉士风研究》文中提出东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士风的形成期和奠定期。经学的兴盛无疑会为东汉一代的士风深深打上儒学的烙印。在治国经学化、学术儒家化、儒家伦理固化背景下形成的东汉士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整体社会风貌。儒学的辉煌发展影响着士人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儒学气息也渗透到士风的各个方面。在政治层面,东汉士人的治世之风以循吏在任上推行儒家教化为突出表现,循吏承担着“吏”与“师”的双重角色,他们对传统儒家治国思想的践行和深化,推动了儒家教化和儒家思想的传播,东汉的循吏给后世官员树立了良吏的典范。在社会层面,士人的尚名节是东汉突出的历史文化现象和持久的社会思潮。名节的内容主要是孝悌、仁义、忠君、重义轻财等属儒家范畴的道德品质,尚名节实际上就是对道德操守的保持,对德行的重视。在学风上,东汉前期学风充满儒学气息,士人游学与明经蔚然成风,东汉后期游学与明经之风呈现出以下趋势:游学之风演变为交游之风,明经之风向轻经之势转化。由强烈儒学气息参与造就的东汉士风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儒学的发展形态。东汉士人利禄之风的盛行使得儒家孝道因“利禄”而流于形式。士人崇尚名节,名实脱节现象侧身其中,有的士人为了博取名誉而矫揉造作,成为沽名钓誉的伪君子。隐逸之风使士人的生活和价值观念发生分流,部分士人转向崇尚黄老道学,自任性情。尊师重道固然会使师道得到传承,却在很大程度使经学逐渐走向僵化,失去源头活水。东汉士风充满着入世有为的儒学气息,经术化色彩浓厚,呈现出积极上进、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它既不同于先秦的游士之风,也迥异于西汉前期的无为士风,其以崇尚名节、积极有为、尊崇经术为特色。东汉士风在促成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彬彬儒雅之风的同时,还引领着东汉的家庭与家族生活讲究礼仪。东汉士人在儒家思想影响下所展现出的风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王静文[2](2020)在《儒家修身理论与当代人际伦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修身理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它以“人学”为主题,在“成人”与“尽人伦”两个方面进行了集中阐释。在修身理论的建构下,个体的价值意义形成于也存在于伦理本位的生活之中。在当代社会人际伦理关系中“家庭人”“社会人”“政治人”等都是个人所具有的人伦角色定位,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生价值包括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部分,所以当代人际伦理建设的目标与儒家修身理论所追求的人伦状态是一致的,研究儒家修身理论对于改善当前的人际伦理困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儒家修身理论的主要内涵。首先,从孔子、孟子、荀子、《大学》四个阶段概括了儒家修身理论系统化的过程;其次,论述了儒家修身理论中“五伦”的人际伦理观,并分析了“五伦”转向“三纲”对儒家修身人伦的影响;最后,从修身条目、修身之法、修身之旨三个方面阐述了儒家修身理论的基本模式。第二部分,分析了当代人际伦理困境的现状。“人际伦理”是对“人伦”的继承和发展,当代“人际伦理”的内涵,既继承了“人伦”涵义的精华,又具有了时代新的释义。从人人关系紧张、家庭伦理失范、政府信任下降阐述了当代人际伦理困境的具体表现。儒家修身理论在古代通过各种形式贯彻“日用之学”,但是在经过清末民初、“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儒家修身理论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儒家修身理论的不断弱化是当代人际伦理困境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三部分,论述了儒家修身理论对改善当代人际伦理困境的几点建议。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儒家修身理论进行了客观评价,正视儒家修身理论的价值所在。通过联系实际分析了儒家修身理论对改善人际伦理困境所具有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具体包括完善自我品行、重塑家庭伦理、提高政府信任度三个方面。

石莹[3](2020)在《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整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将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和积极的道德实践相结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优秀传统文化以儒家为主流,以伦理为核心,体现出浓厚的道德意蕴。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价值来看,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是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典型代表之一,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根”和“魂”的地位和价值。因此,充分挖掘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理想蕴含的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大学道德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回顾是任何一项新的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总结了目前学界关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既有研究尚待推进甚至突破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作了理论准备。在系统梳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从上古三代至春秋战国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理清了“君子”内涵由“有位者”向“有德者”转变的思想发展脉络,展现了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概貌。阐释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人文性、实践性、普遍性以及内在超越性等特征,同时认为这些本质特征,既是我们对君子人格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着力点,又是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榫接点。其次,本文解答了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融入什么的现实问题。就必要性而言,君子人格思想彰显的“文化化人”、“文化育德”的优良传统,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破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当下困境,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等意义重大;就可能性来看,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其关于道德教育的育人目标、教育模式与价值导向,与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深化与实践创新的要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契合性,这些都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融入什么而言,本文指出应在内容层面和实践层面做好两者的对接会通。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条目,是个体修养身心的道德目标、构建理想社会关系的价值标尺和涵养家国情怀的精神源泉,这些德育内容有助于涵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同时,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德育方法,体现了道德教化和自我修身的统一,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蕴含了道德教育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重要启示,对此做好实践融入,有助于提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本文明确了如何融入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融入的具体途径。研究认为,应在尊重君子人格思想历史传统和开掘君子人格思想当代价值的基础上,从方向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的基本原则出发,确保融入过程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彰显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符合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在融入的实施路径上,本文将高校道德教育的现实目标和大学生道德发展的自身需要相结合,以激发大学生的道德主体性为落脚点,从主渠道融入、创设良好德育环境以及激励大学生争做“时代新人”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路径。总之,本文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命题出发,落实于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与大学生道德教育这一具体论题,对推动蕴含中国智慧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和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而言,是一次必要且有益的尝试。

董剡筠[4](2020)在《先秦法家义利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家学派是先秦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员,其思想中包含着哲学、法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众多内容,其中义利思想是法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义利之辨中,法家也彰显出了自己的特色。但在几千年来的观念中,法家因为重利的特点而备受争议,这是因为概括化的总结导致了对法家义利思想的片面认识。本文旨在从法家处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中去进行法家义利思想的论证;从人性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角度去分析法家义利思想存在的理论依据;从义利关系、公私关系和法与义利关系的视角中去正确认识法家义利思想的框架和内容;从与先秦儒、墨、道三家义利思想的对比中进一步突显法家义利思想的特性和差异。以上均为法家义利思想在新时代语境中的转化提供充分的研究材料,为解决新时代下的义利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论文以义、利、法三者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从辩证关系的角度,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要对法家义利思想进行的准确性的了解,首先就是需要研究义、利、法三者在法家文献中体现出的内涵。法家关于义、利、法的具体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于普遍意义上的解释,因此内涵的准确界定是研究法家义利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在义利思想的体系中,法家构建了以法为中心的义利框架;在思想内容中,法家不光有重利的内容,更有符合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在义利关系中,法家鼓励尊重人的本能性情,满足人的基本物欲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公私关系中,法家看到了国家利益和民众利益的辩证关系,二者互为前提;在法与义利关系中,法家看到了义和法有对立的一面,法是制约利的有力保障,着重强调法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要对法家义利思想的研究进行准确的评析,首先要建立在以哲学思辨为基础的研究上,进行多学科视角的审视。这种多重维度的解析和整体观、辩证观的分析方法也让本文研究更具创新性。在研究法家义利思想时,我们要考虑到法家所代表的阶级和最终希望实现的目标,法家义利思想本身就是为变革而做出的理论基础和变法依据。因此法家义利思想不光是哲理上的辨析,更是实践路径的探索。由此可见法家义利思想中的实践价值对于新时代义利问题的解决有深入的研究意义。在今天研究法家义利思想,不仅仅需要继承思想中的精华,更要为民族复兴而进行使命担当。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传统文化来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需要展现圣贤思想的新时代内涵和价值。

甄跃达[5](2020)在《傅山道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傅山是明末清初值得关注的一位学术大师。以往的研究过于重视其遗民和启蒙思想家身份,而对他与道家道教的关系认识不足。该文论证傅山道学概念的成立,以此解读其思想在明末清初思想史和学术史上的独特意义,深化明清之际思想史和学术史的研究。明末清初精英士人的思想,呈现出在自由思考中走向现实主义的总体倾向;而“一般思想、知识和信仰的世界”,呈现出更强的世俗化特征。傅山的家乡山西,地理区域性突出,多民族聚居,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时代和地域的这些思想文化特征,通过世代的累积和个人的经历,塑造了傅山偏好道家道教的思想倾向。即使他的被后世视为遗民行为的反清活动,也是以道家道教思想为指导的。探讨傅山的道学思想,首先需要分别探讨其道家思想和道教思想,然后分析二者能否统合为道学思想。在道家思想部分,傅山突出了“道”的本体地位。为阐明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关系,他以“精”作为“道”和“气”之间的概念:道中有精,气由精生,经验世界由气生成。在这种认识下,傅山指出人对经验世界存在原生是非和衍生是非两种经验认知;个人回归于道的总体规划是“性修反德”,但此过程中也要打破经验认知,回归“真知”。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双重建构,也使他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和事功思想兼具入世和出世的双重特征。当然,在构建其道学思想过程中,他对老庄之学和黄老道之学的思想都有吸收。傅山确实有宗教信仰,而且他对道教、佛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的认识都处于时人的前列。傅山师从郭静中,成为全真道龙门派第六代弟子。《道藏精华》中的丹亭真人传道密书和《玄机口诀》,在内丹思想上与《傅山全书》所见傅山的内丹思想有相似之处。笔者认为傅山纂录两部道书的可能性较大,但支持这种认识的文献证据尚不够充足。傅山的道教思想有比较明显的全真教特征,“性命兼修,修性为先”。他会通道教内丹学、中国传统医学和道家思想,是对道教思想的重要贡献,也是“道学”概念成立的重要理论基础。道学思想是傅山思想的核心,由此形成了他以“觉”为核心的学术思想。“觉”兼具信仰和学术理性双重特征。它可以被视为北方士人在经世致用的时代潮流下,突破了宋明理学学术体系的一项学术成就。傅山在道学思想的基础上诠释和吸收先秦儒、墨、名等家的思想,并大力批判宋明诸子的理学思想。傅山的道学思想借鉴佛教思想之处实多,但在宇宙论问题上始终站在道家思想的立场上。道学与文学、艺术的关系,实际蕴含了道的应用和表达问题。傅山的医学思想以人体“水火互藏”说为基础,因此重视人的生理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由于个体的精神状况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较大,所以他在思考“道”与“术”的关系时,注重具体的“世”的背景。傅山不仅对人的表达问题有深刻思考,而且对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艺术形式规律也有自己的探索。他在文学和书法上追求“自然”境界,显示了其文艺思想的道学特征。

张永怀[6](2020)在《孟子孝道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家孝道观历史悠久,自孔子创立以来,经由曾子、孟子等人的继承与发展,日趋成熟、完善。在儒家孝道观的发展过程中,孟子孝道观具有鲜明的特色。本文从其渊源、内涵与特征、理论贡献及影响等方面对孟子孝道观进行了系统研讨,揭示了孟子对儒家孝道思想的创新及思想史意义。第一章从思想及现实两个层面探讨了孟子孝道观的渊源。从思想层面看,孔子孝道观是孟子思想的直接源头,已然确立了“敬内”与“礼外”的孝道精神。曾子至郭店儒家简子思一系的发展,规约着孟子孝道观的基本面貌与致思路向。曾子孝道凸显爱、敬并重的内在特质;郭店儒家简中孝与政治的联系以及“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两个方面影响到孟子孝道观形成。从现实层面讲,孟子幼承母教的生活经历、成年后的孝亲行事都影响到其孝道观形成。第二章重点探讨了孟子孝道观的内涵及理论特征。首先,在内涵层面,孟子孝道观具有鲜明的维度,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孟子以对匡章事的讨论缘起,对照社会上的不孝行为,提出父子之间不责善的行孝基本原则;继以世子、曾子为例,阐发了一般意义的孝——循礼尽孝,孟子强调尽孝循礼应贯穿于父母生养死葬整个生命过程,力倡“养志”之孝;最后,延续孔、曾“大孝”思路而创新发挥,刻意为世人塑造了舜之“终身慕父母”的大孝形象。“大孝终身慕父母”是孟子孝道思想的最高层面,赤诚之心是“终身慕父母”的先验基础。“终身慕父母”体现为情感的纯真无伪,五十岁时仍然依恋父母。舜对父母的思慕还体现为以责己之心尽孝悌,不为外物所诱。其次,孟子性善论为孝道思想提供了形上依据。孟子孝道观呈现明晰维度,乃其人性理论的支撑使然。对于孝道理论而言,性善论的重要性莫过于它首次为孝道提供了形上论证,为人之行孝寻觅到先天本体的支持。表现为以下方面:其一,从人性与孝的联系看,孟子以“天赋人心”“仁根于心”“孝为仁实”的逻辑理路,论证行孝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类的独有特性;以“良知”、“良能”说论述了孝是出于本性的使然;而“性”、“命”之辨则为尽孝提供了道德动力。其二,天性浑全是大孝的根源。舜出于天性浑全践行大孝,既是性善说的圆满者,又是大孝典范。最后的落实处就是“孝心”,这孝心的源头正是孟子所倡言的四端之心。四端之心是人之所以为人之价值本源,四心分别为仁、义、礼、智四德之本根,贯穿于行孝的过程当中,亦是尽孝的保障。其三,孟子倡导顺亲、得亲的尽孝方式,然并非为愚孝,他着意强调以义辅孝。在具体实施层面,义体现为处事合宜,舜“不告而娶”、“窃负而逃”均体现出行权维护大义的孝道特质。第三章探讨孟子孝道观的思想史意义。首先,阐述了孟子对儒家孝道观的创新推进。孟子在继承前贤孝道思想的基础上,对儒家所重之孝道进行了全面诠释。他从三个方面推进了先秦孝道观的发展:为人之行孝寻觅到了心性的本体支撑;倡导依义行孝,必要时行权维护孝道之义;孝与政治的联系得以增强,经济因素成为民人能够行孝的重要考量,首次强调了君主应为民众尽孝提供井田、薄税、济民等一系列民生保障。其次,孟子孝道观以其独特的理论创新推动了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在其后两千多年的传统社会中影响深远,本文远取荀子、近取五四新文化运动两个关节点进行了简要论述。

秦琦[7](2020)在《儒家交往之道与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人际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之魂,它蕴含着极其丰厚的民族智慧与文化积淀,其中儒家学说中有着恢宏博大、内容丰富的“交往之道”。只要是人类活动范围所涉及的地方,人际关系交往的问题就不容忽视。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际交往,而与父母、朋友、师生之间的关系均是当代大学生在成人之路上必须面对和解决好的基本人际关系。人是需要在社会上生存的,只要在社会上生存就避免不了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儒家学说中交往之道的视角,挖掘其内涵并使其适应新时代的转化,对当代大学生在塑造良好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本篇论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以外的第一部分阐述的是儒家交往之道——孝道对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家庭关系的研究,在第二部分阐述的是儒家交往之道——朋友之道对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朋友关系的研究,最后一个部分阐述的是儒家交往之道——师生之道对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师生关系的研究。

杨定明[8](2019)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文中认为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交往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人际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深受这些客观条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熏陶与教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人际交往的内容产生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际交往所采用的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信息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现实交往实践和网络虚拟交往中,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如何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对交往、人际交往、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涵化及其本质进行阐释,并通过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特别是“缺情”问题凸显以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际交往精华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理念、原则和途经有哪些?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扬弃,将其优秀的思想精华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相结合,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服务。发掘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的“人之常情”,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泛爱众”、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情怀,归纳儒家文化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等儒家人情观,凸显儒家人际交往重情理念,提炼并遵循尊重与关怀、仁爱与宽容、理性与适度、明礼与重信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主要原则。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可以通过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来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来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通过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来强化大学生人际的社会关爱力;通过注重提升自我沟通素养,锻造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向经典、行在当下,实践养成、重情至善实现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来达到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目的,发挥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化大学生重情重义,从而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都萧雅[9](2019)在《《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与时代》是依托浙江大学文学院发行于1941年到1948年的一份学术同仁月刊,共发行53期,核心撰稿人有钱穆、张其昀、谢幼伟、张荫麟、贺麟等着名学者。《思想与时代》同仁处在“抗战建国”时期,其学术研究以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为使命,致力于探索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的诸多难题的解决方案:如何构建现代国家的民族认同;如何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革新纲常礼教的封建专制性,化解其与现代国家平等、民主的政治伦理的冲突;如何调和中西、新旧伦理思想的紧张以及科学、人文价值的分离造成的伦理危机。《思想与时代》的伦理思想即是指以这份月刊为载体的月刊同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守望伦理传统、开展文化本位主义的伦理启蒙、对现代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探索性建构、对政治伦理的实体性建构。就学术特色而言,《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三本学术刊物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伦理思想史上的“东南学派”。其显着特征是重视中西文化的交流,提倡“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并努力坚守文化的民族性。《思想与时代》也是如此,其伦理旨趣与特色表现为:融贯新旧、沟通中西;习道术、明人伦;为实现“抗战建国”的目标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思想与时代》同仁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对传统伦理价值的坚守和对现代性伦理价值的启蒙是他们文化保守主义伦理观的理论展开,对于“民族国家”伦理认同的建构和他们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他们文化保守主义伦理观的现实展开。在对于传统伦理的坚守层面,他们否定全盘西化论者完全抛弃中国传统伦理的不合理态度,提出“现代化但并不西化”;否定科学万能说,重估传统伦理的人文价值;对现代化的不良症状展开超前批判,肯定传统伦理之“合理的生活态度”。他们借助美国新人文主义、西方非理性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学说为儒家伦理做了存在价值、方法、伦理道德价值导向等方面的辩护。他们认为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中德性伦理之人格理想与强调孝亲忠国的社会理想、规范伦理中强调礼之别与乐之化的抽象伦理精神值得守护。在此基础上,只有努力积极地对传统儒家伦理进行“现代化改造”,才能真正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在对现代性伦理价值的伦理启蒙层面,月刊同仁认为传统儒家伦理“重德轻智”的伦理优先性以及重直觉不重分析归纳和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阻碍了近代科学的发展,但中国文化仍有接受科学的可能性。他们还探讨了科学共同体建制内部的伦理规范以及科学工作者的社会伦理责任,对核伦理的论述展现出了明显的责任伦理色彩。他们对于伦理道德的近现代转变也有着本质的认识:否定传统伦理的专制倾向,顺应个体道德本原“由天到人”的转变,强调个体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否定传统伦理中的等级制度,强调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伦理精神。以《思想与时代》同仁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伦理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做了甄别,既认同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性伦理价值,又坚守伦理的民族性。他们强调伦理传统与民族特性的深度关联,因此,他们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想又与受伤的民族感情相联系起来,为民族主义提供了坚实的情感与文化基础,强化了国族伦理认同与国家伦理认同。月刊同仁对于“民族国家共同体”伦理认同的建构处在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国家观念的近代转变的大背景之下,对于国族认同的建构以“中华民族(或中国民族)”概念为基础,致力于论证国族同一性与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对于国家认同的建构则对外争主权,对内讲民权。他们建构的“民族国家共同体”是“历史-文化共同体”与“法律-政治共同体”的统一。月刊同仁多持“伦理的政治论”,认为政治应当有道德理想,伦理体系也应当对政治起到导向监督的作用。他们的国际政治伦理思想经历了由世界主义伦理到民族主义伦理的近现代转变,强调国家主权至上,反对国际政治霸权。他们的国内政治伦理思想表现出了明显的伦理启蒙特征。他们提倡自由、民主的现代政治伦理价值。他们的民主观是一种“高调的民主观”,民主的精神意义远远超过了民主的程序和制度意义。他们的自由观是一种“有组织的自由观”,强调个人自由的发展不能与公共利益相悖。此外他们基于当时的《五权宪法草案》,对于政治制度应当遵循“分权精神”还是走“全能政府”路线也有一定探讨。月刊同仁将人看作“在境性的个体”。他们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的立场,认为不能忽视个体人性中的民族诉求,但是个体可以参照其他文化对自己文化的道德原则进行反思。因此他们一方面重视个体的民族身份,另一方面也强调个体的道德自由和政治自由。既争取自己民族的自由,也尊重其他民族的自由。总之,《思想与时代》的同仁们,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既坚守了中国传统伦理的优秀内容,又吸收了西方的现代伦理观念,力图建构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面向未来的伦理体系。他们的思考固然因时代的局限有诸多不足,但依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启示意义。

宋清员[10](2019)在《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韩诗外传》政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韩诗外传》一书,为西汉初年诗经博士韩婴所编着,大致属今文学一类。《外传》引《诗》,多属象征层面的“诗教”运用,与《诗》之本义关联不甚密切。因之,《外传》一书所反映出的是,韩婴本人立处秦汉鼎革之际,承接汉初百家余绪的“杂家”学术立场,经世致用的旨趣十分明晰。如此,则为我们透过《外传》,以观察汉初政治思想的逻辑演绎理路,提供了坚实基础。汉承秦制与儒法争鸣是韩婴及其《外传》,所处的政治时代背景和学术思想背景。汉承秦制的制度沿革,奠定了传统中国政治结构的制度规模。秦汉之际,关涉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思想争鸣,共有三次,但均以郡县制的最终确立而完成。郡县制的实然确立标志着,单一制中央地方关系的形塑。加之,定都关中和叔孙通“起朝仪”这两项举措的实施,使得汉制对秦制的因袭基本完成。然而,强秦任用苛法二世而亡的亲身经历,使得汉初儒生士人不得不吸取秦亡教训,以维系汉家长治久安。这是汉初儒生士人的共同问题意识。因之,求治、求一、求变,成为汉初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从政治合法性和政治整合层面言之,秦亡故事,反映出三晋秦法家思想在整合政治文化、塑造主流政治价值层面的乏力感。在这一政治情境下,转向儒生和儒家政治思想的助益,实属自然。儒家政治思想在攻取天下之时发挥功用有限,而在既定政治秩序建构完成后的治国理政方面,则显现出立处君主政治立场下的中庸权变特点。景帝时期儒生辕固与道家黄生的廷争,即显现出儒家政治思想重视权变调节之优长。儒法争鸣的最终结果,形塑为法家霸政取天下和儒家王道守天下的汉家制度。因之,以改朝换代的更迭时刻为界,称制之前倚赖重典刑罚的法家进取之术,称制以后依赖仁义礼制的儒家守成之道。这一权变战略,有为汉以后的王朝立“法”的典范意义,循为常道。故而,儒、法两家互补,以代法家独大,是秦汉之际的第一个“变”。从政治学视角言之,这是国家层面的战略思想和战略方针的抉择转向。延继儒、法互补的国家策略转向,以礼代法、以礼实法、礼法同治,是为儒、法互补从国家层面向社会层面的纵深转向。这是秦汉之际的第二个“变”。通过这一转变策略,促使政治权力统治基础下移,得以伸向社会层面。礼的礼制、礼仪、礼节等丰富意蕴基本涵括国家、社会、人心等各级层面,改变了秦法单一刻板的刻薄形象。这一进程的推进,最终通过君子人格得以改造。以礼制明尊卑,防止地方势力坐大以威胁中央,确立明确的中央地方关系。以礼仪化风俗,将尊卑等级观念渗透于社会层面,完成政治社会化进程。同时在心理层面确立以礼节文的内部规范,沿袭了孔子讲礼内化于仁的内在向度。总之,礼治主义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层面的主要手段,其与国家层面的“法制”一道,共同形塑了传统国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建构了“国家-社会”基本格局。假若礼法合治在乎国朝一隅,则移孝作忠,是为礼治思想在社会层面的积极转向。移孝作忠,部分反映出礼治尊卑向家族伦理层面的继续渗透。与法家对家族伦理的忽视不同,儒家向来重视家族伦理,并通过移孝作忠以之为统治基础。政治权力深入到“家”,将家族伦理改造为政治伦理,使得对社会组织的控制加强。同时通过移孝作忠,防止家族的宗族化倾向。总之,政治斗争的场域由上层国家层面,转向家族层面。对利益的即时性要求化解为亲情化的孝慈,处理利益的方式由利益争夺变为情感维系下的礼让,隔绝了国家社会难以交流带来的猜忌。基于政治争夺的利益分配,转化为家族伦理,政治伦理化了。从礼法合治角度言之,则移孝作忠亦可看作礼治对法制的改造和变通,是为国家层面对社会层面的政治吸纳。除却礼治法制在朝堂层面的争胜、忠孝在家族领域的互嵌外,在学校领域有所谓道统与政统的抗争。然而,身处道学与王权之间的君子士人,终究没能在政治实践领域,完成政治思想对政治权力的规训与制约。君子固穷的政治人格及对道义的学术追循,终使得君子士人成为维系王权的社会力量。刑不上大夫乃君臣共治之基,使得君尊臣卑的君臣一体成为可能。君主政治扩大治理基础,臣属成为缓和君、民矛盾的中间层。臣子士人在国家政治和社会民生之间,既需承担来自前者的权力压制,又需在社会层面完成人生价值。位处国家与社会之间,权势与道义之间,颇为踌躇。但就是在这一动态拉锯过程中,化解了自上而下的政治压力,防止秦法家严厉吏治带来的激变。值得注意的是,君臣共治是对礼法同治治理结构和移孝作忠政治伦理的逻辑演绎,君、臣、民需在既有基本政治制度的框架内腾挪转移,找寻适宜自我的政治角色。顺沿王有天下的政治资源占有、礼法同治的政治治理手段、移孝作忠的政治伦理规范和君臣一体的政治角色肯认这一逻辑,则在学术思想领域自然逼出天人合一政治思维。天人合一致思逻辑在政治合法性层面,论证了传统政治结构中王有天下、礼法同治、忠孝互济和君臣一体等,并与这四者形成封闭循环,相互佐证,进而使得这一政治系统更具稳固性。至此,一个围绕王权政治的政治系统形成,这一系统涵摄核心价值、规范制度、社会伦理、政治角色和思维模式等五层面,构筑一副传统政治结构的有机图景。最终,经由董仲舒对“春秋大一统”的理论申述,完成“子学时代”向“经学时代”的学术转向。汉初百家余绪的学术时代至此完结,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代亦于此终止。通过以礼实法、移孝作忠、以臣实君和天人合一等四方面的思想申述,汉代对秦朝的强化型调节完成,儒法互补的政治格局形塑。王权主义借助“阴阳组合结构”的力量,使得自身具有更为强劲的适宜性。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这一目标,得以达成。

二、先秦孝道的生存功利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先秦孝道的生存功利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儒学影响下的东汉士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趋势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士阶层的演变与汉代以经治国
    (一)先秦至两汉士阶层的演变
    (二)汉代儒学与以经治国
二、政治视角下的儒学与东汉士风
    (一)东汉士人的禄利之风
    (二)东汉士人的治世之风
    (三)东汉士人的婞直之风
三、社会视角下的儒学与东汉士风
    (一)东汉士人的重德行与尚名节之风
    (二)东汉士人的复仇与报恩之风
    (三)东汉士人的归隐之风
四、学风视角下的儒学与东汉士风
    (一)东汉士人的游学与明经之风
    (二)东汉士人的尊师重道之风
    (三)东汉中后期学风的转向:由严谨到浮华
五、儒学影响下东汉士风的特色与影响
    (一)东汉与前代士风之比较
    (二)东汉士风的特色
    (三)东汉士风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2)儒家修身理论与当代人际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儒家修身理论
    第一节 儒家修身理论的系统化
    第二节 儒家修身理论的人际伦理观
        一、君臣之伦
        二、父子之伦
        三、夫妇之伦
        四、兄弟之伦
        五、朋友之伦
    第三节 儒家修身理论的基本模式
        一、修身条目
        二、修身之法
        三、修身之旨
第二章 当代人际伦理困境现状分析
    第一节 当代人际伦理困境的具体表现
        一、人人关系紧张
        二、家庭伦理失范
        三、政府信任下降
    第二节 当代人际困境产生的伦理弱化原因分析
        一、清末与民国初期儒家修身理论的境遇
        二、“文化大革命”对儒家修身理论的批判
        三、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对儒家修身理论的冲击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改善当代人际伦理困境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借鉴儒家修身理论,改善人际伦理困境
        一、客观评价儒家修身理论
        二、改善人际伦理困境的合理性
        三、改善人际伦理困境的可行性
    第二节 借鉴儒家修身理论,完善自我品行
        一、格致诚意,注重心性修养
        二、慎独自省,提高自我管控力
        三、中庸之道,掌握平和之度
        四、躬行践履,练就笃实之功
    第三节 借鉴儒家修身理论,重塑家庭伦理
        一、以夫妇之伦稳定夫妻关系
        二、以父子之伦调和亲子关系
        三、以兄弟之伦维系手足关系
    第四节 借鉴儒家修身理论,提高政府信任度
        一、儒家修身理论与提高政府信任的联系
        二、儒家修身理论对提高公务人员自身修养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既有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性
        1.4.1 研究的重难点
        1.4.2 研究的创新性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道德
        1.5.2 道德教育
        1.5.3 君子人格
第2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的演进及特征
    2.1 历史演进
        2.1.1 上古三代君子观念的萌芽
        2.1.2 春秋孔子对君子概念的确立
        2.1.3 战国孟子、荀子对君子观念的发展
    2.2 基本特征
        2.2.1 人文性
        2.2.2 实践性
        2.2.3 普遍性
        2.2.4 内在超越性
第3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融入的必要性
        3.1.1 有助于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3.1.2 有助于化解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
    3.2 融入的可能性
        3.2.1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相连通
        3.2.2 君子人格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育人理念相契合
        3.2.3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了可资借鉴转化的时代价值
第4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
    4.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内容
        4.1.1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个体道德
        4.1.2 和而不同,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系
        4.1.3 治平天下,仁民爱民的家国情怀
    4.2 德育内容融入
        4.2.1 和合之美与大学生社会公德涵养
        4.2.2 敬业乐群与大学生职业道德完善
        4.2.3 孝悌为本与大学生家庭美德教育
        4.2.4 仁礼存心与大学生个人品德提升
第5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
    5.1 君子人格思想蕴含的道德教育方法
        5.1.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道德教化法
        5.1.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自我修身法
    5.2 德育方法融入
        5.2.1 立德树人,明确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首要地位
        5.2.2 克己内省,强调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化过程
        5.2.3 言传身教,重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示范引导
        5.2.4 知行合一,夯实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基础
第6章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原则和路径
    6.1 基本原则
        6.1.1 方向性原则,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方向
        6.1.2 时代性原则,推动君子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6.1.3 科学性原则,遵循道德教育的基本规律
    6.2 实施路径
        6.2.1 融入育人主渠道,发挥课程德育主阵地作用
        6.2.2 构建立体化传承体系,创设良好德育环境
        6.2.3 推动道德主体性生成,塑造时代“新君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先秦法家义利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法家义利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
    2.1 时代背景
        2.1.1 先秦时期政治背景
        2.1.2 先秦时期经济背景
        2.1.3 先秦时期文化背景
    2.2 思想基础
        2.2.1 人性论
        2.2.2 历史观
        2.2.3 价值观
    2.3 义利考辨
        2.3.1 义利起源
        2.3.2 义利之间
        2.3.3 义利之辨
3.法家义利思想的内容
    3.1 义与利的关系
        3.1.1 好利恶害
        3.1.2 重利轻义
    3.2 公与私的关系
        3.2.1 公利为先
        3.2.2 民利为基
    3.3 法与义利的关系
        3.3.1 以法为纲
        3.3.2 奉公废私
4.法家义利思想与先秦儒家、道家、墨家相比较
    4.1 先秦儒家义利思想与法家对比
        4.1.1 见利思义
        4.1.2 何必曰利
        4.1.3 儒家义利与法家对比
    4.2 先秦道家义利思想与法家对比
        4.2.1 义利双弃
        4.2.2 无欲无义
        4.2.3 道家义利与法家对比
    4.3 先秦墨家义利思想与法家对比
        4.3.1 兼爱交利
        4.3.2 贵义尚利
        4.3.3 墨家义利与法家对比
5.法家义利思想评析及当代启示
    5.1 法家义利思想评析
        5.1.1 历史影响
        5.1.2 思想局限
    5.2 法家义利思想对当代启示
        5.2.1 古代义利思想的扬弃
        5.2.2 现代义利思想的探索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5)傅山道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1. 关于傅山
        2. 关于“道学”
    二、研究现状分析
        1. 关于傅山道家思想的研究
        2. 关于傅山与道教的研究
        3.傅山思想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
第一章 傅山与道家道教之因缘
    第一节 时代和地域
        一、时代思潮
        二、地域社会
    第二节 家世和生平
        一、傅山的家世
        二、“本自才情人”
        三、道士与遗民
        四、“老来归宿”
    第三节 道学与傅山的反清活动
        一、“忠孝神仙”
        二、“圣人不仁”
第二章 傅山的道家思想
    第一节 道与气
        一、有无论
        二、论理、气
    第二节 道与识
        一、原生是非和衍生是非
        二、“修性反德”: 工夫论的路径规划
        三、“真知”和“情实”: 道的两个面向
    第三节 黄老与老庄
        一、方外人行方内事
        二、政治思想
        三、事功思想
第三章 傅山的道教信仰与思想
    第一节 傅山的宗教观
    第二节 傅山的道教思想
        一、道派师承
        二、道教着述
    第三节 内丹理论
第四章 道学与傅山的学术思想体系
    第一节 道学与傅山的学术研究
        一、傅山的学术观
        二、道学与儒学
        三、道学与佛学
        四、道学与名家、墨家思想
    第二节 道学与傅山的医学、文艺
        一、道学与傅山的医学思想
        二、道学与傅山的文艺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孟子孝道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孟子孝道观渊源
    第一节 从孔子到曾子孝道思想的发展
        一、孔子“敬内”、“礼外”的孝道观
        二、爱与敬:曾子孝道观的双重奏
    第二节 郭店楚简儒家孝道思想
        一、郭店楚简中孝与政治的联系
        二、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
    第三节 孟母母教的意义
        一、从坊间故事看孟子孝道观的母教渊源
        二、孟子立身行孝之实践
第二章 孟子孝道观的逻辑展开
    第一节 孝道观的主要内涵
        一、父子不责善:行孝的基本原则
        二、循礼尽孝
        三、大孝终身慕父母——舜形象之塑造
    第二节 孝的形上依据——性善论
        一、人性与孝的三种联系
        二、天性浑全与大孝
    第三节 “四端”之心与孝
        一、恻隐之心与孝
        二、羞恶之心与孝
        三、辞让之心与孝
        四、是非之心与孝
    第四节 行权维大义—以舜为例
        一、义之经权
        二、不告而娶
        三、窃负而逃
第三章 孟子孝道观的思想史意义
    第一节 孟子对儒家孝道观的推进
        一、为孝道提供了心性论的支撑
        二、以义辅孝
        三、孝与仁政
    第二节 孟子孝道观的影响
        —、孟子孝道观对荀子的影响
        二、五四学人对孟子孝道观的批判性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儒家交往之道与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人际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儒家交往之道孝
    第一节 孝道解读
        一、传统孝道的诠释
        二、新时代孝道的诠释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及原因
        一、孝道意识趋向淡化
        二、孝道情感趋向淡漠
        三、孝道践行趋向弱化
    第三节 以孝道引领当代大学生塑造和谐的家庭关系
        一、对父母的养育心怀感恩
        二、责任道德并行
        三、努力拼搏奋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儒家交往之道友
    第一节 解读友道
        一、“朋友”关系的诠释
        二、朋友之助的体现
        三、“朋友”关系的特征
    第二节 学会分辨益友、损友
        一、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二、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第三节 以友道引领当代大学生塑造和谐朋友关系
        一、以相互尊重,平等相交的方式建立朋友关系
        二、以诚相待、以交相信的原则维系朋友关系
        三、以过失相规,相勉以善的态度对待朋友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儒家交往之道师生
    第一节 解读师生之道
        一、师生关系的诠释
        二、师生之道之尊师
        三、师生之道之为人师表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与老师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交流缺失情感淡漠化
        二、师生角色失衡,交流被动化
        三、师生互信值低,交往功利化
    第三节 以师生之道引领当代大学生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对教育心存敬畏
        二、踏实学习、修正自身
        三、平等沟通、良性共进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第一节 交往及人际交往概述
        一、交往的本质及特征
        二、人际交往特征及分类
        三、人际交往的素质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特点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四种偏向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变化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文化因子
        五、大学生良善人际交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然
    第三节 涵化及儒家文化
        一、涵化的内涵
        二、涵化即文化涵养教化
        三、涵化与儒家文化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成才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的成人成才理论支撑
        一、交往助推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二、交往“以确立统一、有序的社会规范为归宿”
        三、儒家“君父同伦”人际血缘亲情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
        一、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二、人从对象中反观自己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再塑其品性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成才
        一、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其成才
        二、大学生不良的人际交往阻碍其成才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现状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一、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三、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修养不足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性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缺情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障碍
        二、个体自我认知偏差
        三、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
        四、网络信息弱化人际交往
        五、媒介宣推不力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凸显重情理念
    第一节 情为何物
        一、情及人情
        二、人情共同性
        三、情为爱
    第二节 儒家人情观
        一、儒家为人情创设理论基础
        二、儒学人情基本原则
    第三节 儒家及当代社会人情观
        一、中国古代社会富有人情味
        二、儒家人情观的负面影响
        三、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冲淡人情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原则
    第一节 尊重与关怀
        一、尊重原则
        二、关怀原则
    第二节 仁爱与宽容
        一、仁爱原则
        二、宽容原则
    第三节 理性与适度
        一、理性原则
        二、适度原则
    第四节 明礼与重信
        一、明礼原则
        二、重信原则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路径
    第一节 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一、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
        二、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
    第二节 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
        一、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二、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关爱力
        一、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
        二、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
        一、大学生自我沟通素养与能力锻造
        二、大学生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思想与时代》的时代、思想背景与主旨
    第一节 危机与转型的时代
        一、民族危机:民族生存与民族认同
        二、伦理危机:新旧伦理的冲突与科学、人文的冲突
    第二节 思想承续
        一、伦理思想史上的东南学派
        二、《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一脉相承的伦理观
        三、《学衡》《国风》《思想与时代》伦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观
        一、伦理旨趣:融贯新旧、沟通中西
        二、伦理精神指向:习道术、明人伦
        三、伦理目标:“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
第二章 守望伦理传统
    第一节 传统伦理文明的合理性
        一、西化论否定传统伦理之反思
        二、科学主义否定传统伦理之反思
        三、传统伦理“尽人性”的合理生活态度
    第二节 继承儒家伦理的路径探索
        一、人文主义路径
        二、非理性主义路径
        三、新黑格尔主义路径
    第三节 儒家伦理之“常德”
        一、人生态度与理想人格
        二、孝亲与忠国
        三、礼之别与乐之化
        四、伦理承续与方法转变
第三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伦理启蒙
    第一节 科学的伦理启蒙
        一、“重德轻智”之弊
        二、科学社会中的伦理与社会中的科学伦理
        三、责任伦理之先声
    第二节 “自由”“平等”的伦理启蒙
        一、从“天命”到自由意志
        二、从等级依附到自由平等
    第三节 伦理启蒙的特质
        一、民族性之常与时代性之变
        二、教育的伦理启蒙导向与功用
第四章 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与建构
    第一节 伦理实体与伦理范式的转型
        一、华夏、诸夷到“中华民族”
        二、“家-国”到“民族-国家”
    第二节 民族国家的伦理认同建构
        一、“中华民族”的历史同一性
        二、“王权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伦理基础
第五章 文化保守主义的政治伦理思想
    第一节 伦理的政治:以伦理导政治
        一、政治有道德论
        二、伦理对政治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现代转型背景下的国际政治伦理
        一、世界主义伦理到民族主义伦理
        二、国家主权至上与反对强权
    第三节 以启蒙民众为导向的国内政治伦理
        一、“高调民主观”与“有组织的自由观”
        二、五权宪章之制度正当性
结语 救亡与启蒙的调和
    一、道德选择型的个体身份认同模式
    二、不可通约的民族价值与自由价值
附录:《思想与时代》作者发文统计目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韩诗外传》政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问题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有关《外传》与诗之关联的研究
        二、有关《外传》思想内涵的研究
        三、《外传》与《孟子》《荀子》及道家法家思想的关联
        四、有关《外传》政治思想史地位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政治学的方法论转向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秦汉鼎革儒法争鸣视域下的《韩诗外传》
    第一节 汉承秦制的制度沿革与革秦之弊的文化变革
        一、汉制对秦制的因袭
        二、汉初士人群体对秦之政治形象的型塑
        三、革秦之弊的政治文化变革
    第二节 汉初士人的问题意识及其对策
        一、汉代秦的政治合法性析论
        二、汉初政治思想中的求治、求一、求变特点
        三、韩婴及其《韩诗外传》
第二章 礼法同治
    第一节 《外传》礼治思想
        一、基于等级分化的一统秩序
        二、欲望的节制:治身心以礼
        三、君子人格的教化功用
    第二节 礼法合治的治理结构
        一、礼法关联
        二、国法与家礼的治理结构
    第三节 先秦秦汉时期礼之“义”的演绎理路
        一、道、德、仁、义、礼、法的演变
        二、《仪礼》到《礼记》的内在演绎理路
        三、礼通国家、社会、人心
        四、孔子之仁到礼之义
第三章 忠孝矛盾与道君张力
    第一节 忠君与孝亲间的结构性张力
        一、立处忠孝之间的《外传》
        二、忠孝矛盾的历史演进
        三、移孝作忠的政治逻辑分析
    第二节 尊道学与尊君间的张力
        一、士尊道义而不与富强
        二、身处道学与王权之间的士人
第四章 君臣一体
    第一节 君道思想
        一、政治价值的核心
        二、政治决策的主体
    第二节 臣体思想
        一、任贤与纳谏
        二、政治体系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第三节 民本思想
        一、政治系统的从属者
        二、社会资源的供给者
第五章 天人合一政治思维模式
    第一节 《外传》中的天人关系
        一、天人二分思想
        二、天人合一思想
    第二节 “天人合一”比类逻辑析论
        一、天人相类与比类逻辑
        二、天人合一政治思维消解人的主体性建构
        三、基于方法论反思的天人合一思想
    第三节 重建天人关系与“春秋大一统”
        一、先秦时期的天人观
        二、向“春秋大一统”的过渡
结语: 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先秦孝道的生存功利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学影响下的东汉士风研究[D]. 周尔祥.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儒家修身理论与当代人际伦理[D]. 王静文. 青岛大学, 2020(02)
  • [3]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石莹.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先秦法家义利思想研究[D]. 董剡筠.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5]傅山道学思想研究[D]. 甄跃达.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孟子孝道观研究[D]. 张永怀.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儒家交往之道与当代大学生塑造良好人际关系的研究[D]. 秦琦.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D]. 杨定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思想与时代》(1941-1948)伦理思想研究[D]. 都萧雅. 东南大学, 2019(01)
  • [10]在政治调节中强化王权:《韩诗外传》政治思想研究[D]. 宋清员. 山东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先秦孝道的功利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