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恢复坏软盘上文件的方法

一种恢复坏软盘上文件的方法

一、回收坏软盘上文件的一种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喻杰[1](2018)在《高性能计算机I/O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超级计算机的计算性能正从Pflops量级向Eflops量级发展,在超级计算机系统结构中,计算子系统和存储子系统分离,计算子系统与存储子系统之间增加了I/O转发层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计算结点规模。高性能计算应用不断增长的运行规模和日趋复杂的数据处理模式给超级计算机存储系统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基于硬盘构建的超级计算机存储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来自超级计算机系统和高性能计算应用的I/O性能要求。以SSD为代表的新型存储器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超级计算机存储系统面临的技术挑战带来了新的机会,同时,超级计算机也面临着如何高效地组织管理计算结点端的SSD为数据访问服务的技术难题。限于经费原因,目前只能在超级计算机的部分计算结点中安装SSD。本文基于用户的并行I/O特性,提出将部分计算结点上配置的SSD组织成面向作业的临时全局缓存系统(WatCache),它在作业启动时根据作业的不同I/O需求,使用不同数量的含有SSD的计算结点构建成可供该作业所有进程共享访问的全局缓存空间,最后在作业结束时退出。利用本文提出的数据布局机制和元数据缓存机制,WatCache可以在靠近计算结点的位置为应用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I/O服务。在超级计算机的作业调度系统中,为了减少作业进程间的通信开销,通常为作业分配相邻的计算结点,但是,这种结点分配方式将在包含I/O转发层的超级计算机中造成性能瓶颈。目前许多超级计算机使用I/O结点承担计算结点与存储服务器之间的命令请求和数据转发,I/O结点与计算结点之间采用静态映射,每个I/O结点服务于一组相邻的(如同一个机柜内)计算结点。该种分配方式导致一个作业仅能使用有限数量的I/O结点,降低了作业的并行I/O性能,造成了I/O结点的负载不均。本文分析了天河一号的作业运行日志和I/O trace,发现作业的I/O流量在进程中分布不均和作业运行的结点在机柜中分布不均将导致I/O结点负载不均,进而影响作业的I/O性能。为此,本文提出基于作业I/O流量分布进行作业计算结点分配的策略,使作业的I/O负载能更均衡地被更多的I/O结点处理。当前超级计算机采用多层次I/O系统结构,包括计算结点、I/O转发层和底层存储系统。每个I/O结点各自独立地处理一组计算结点的I/O请求,易导致I/O结点上的负载不均衡;当多个计算结点通过不同I/O结点同时或先后访问同一文件中相同或相邻的数据时,每个I/O结点都需要访问存储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多次数据访问,而且在多个I/O结点上产生多个数据副本,额外增加数据一致性维护开销。为此,本文提出面向作业的基于内容的I/O转发模式,使得一个作业使用的计算结点共享它们所配置的I/O结点,均衡I/O结点的负载。同时,根据文件数据在存储系统上的条带化布局信息,将文件数据条带化地分布到作业使用的多个I/O结点上,访问相同数据条带的I/O请求将由同一个I/O结点处理,并建立I/O结点与存储结点上数据条带的分组映射关系,提升I/O结点的数据局部性,以减少数据一致性维护和I/O竞争,并获得更高的并行访问性能。

徐欣欣[2](2016)在《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今,个人数字文件大量形成且具有多方面的长远价值,然而其保存状况却十分堪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和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个人数字文件值得档案馆关注并采取相关保存措施。本文分析了档案馆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并对一些档案馆相关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从改变观念、个人数字文件进馆前的提前干预、进馆后的管理以及对公众的教育指导4个方面为档案馆提供了对策。其中,第2部分首先介绍了个人数字文件的相关概念和范围:拓展了“文件”的内涵;对个人数字文件的含义和范围进行了界定。之后评介了个人数字文件相关的管理理论,包括鉴定理论和后保管理论。最后,分析了我国档案馆开展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的法律依据,确认其有资格开展相关工作。第3部分通过对31个省级综合档案馆网站的在线调查及对部分档案馆的电话访谈,初步梳理出我国档案馆的名人和普通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情况。然后,将我国档案馆工作现状中的问题总结为观念不到位、收集时间太晚、管理方法简单、缺乏对公众的教育指导4个方面。第4、5、6、7部分分别针对以上4个问题为档案馆提供了对策,其中第4部分是转变观念,这是档案馆应对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的第一步。在具体做法上,该部分从认识个人数文件保存的重要性和重新思考收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两方面进行了论述。第5部分紧接着论述了个人数字文件的收集,其重点是提前干预。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提前干预方法的含义;然后,在分析了个人的数字文件形成和管理行为的基础上,参考Paradigm、Digital Lives和iKive项目三个实例,梳理出了提前干预的一整套实施步骤。第6部分论述档案馆对进馆后的个人数字文件的管理,根据档案馆的不同情况,提供了4种路径:从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着手保管的路径、依托本馆数字仓储的路径、依托管理软件的路径以及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路径。第7部分为档案馆的个人数字文件保存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教育指导公众保存其数字文件,通过这种方法,档案馆可以借助公众的力量,与之共同建档、共同保存社会记忆。文中还举出了美国国会图书馆和我国沈阳市档案局的相关实践的例子,并就此分析了教育指导中的困难和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于少华[3](2013)在《基于文件过滤驱动的文件内容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电子文档越来越多的被作为信息和数据进行存储和传播的形式,这些承载着重要甚至机密信息的文档也就成为了一种无形资产。然而,数据的安全性也随着电子文档易于传播和扩散的特性而面临着新的威胁;这些不安全不仅来自外部的窃取,更重要的是内部人员的泄露;因此,如何保护这些带有重要数据的文档,防止内部人员窃取,成为了信息安全方面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设计的文件内容保护系统以文件过滤驱动技术为基础,通过用户身份验证、权限检查、拒绝操作以及加密文件内容等方式实现保护文件内容,达到防止数据流出内部环境以及文件在内部人员之间流通,并允许在权限机制下的文件共享。本系统在传统的透明加解密技术基础上,加入访问控制功能,以使不同的合法用户对同一个文件具有不同权限程度的操作。为增强文件的流通性,结合了文件共享机制,在保护文件内容安全的同时,提高重要文件在局域网内的可流通性。系统采用C/S架构,以Sfilter框架为基础,结合应用层的一些技术以及比较成熟安全的加密算法,通过应用层和驱动层的各个模块的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对重要文件内容的保护。通过测试证明,系统能够对重要数据提供全面的保护,在易用性和效率方面也能满足用户需求。

马登邑[4](2013)在《基于Hadoop存储的文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云存储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数据存储方式的巨大变革,促进了网络硬盘的快速发展。网络硬盘改变着人们进行文件管理的方式,而针对中小企业海量数据的文件管理系统发展却相对滞后,因此,研究适用于中小企业的文件管理系统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了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开放型结构封装方案、文件上传方案和用户信息管理优化方案,并对上述方案进行了具体实现。在总体方案中,设计了总体功能结构方案,并根据功能结构划分设计了服务器部署方案;在开放型结构封装中,将底层功能接口资源化,实现资源的远程调用,并将资源调用方法封装成开发包,供其它开发平台使用,增强系统的开放性;在文件上传中,进行文件动态分割,实现文件多线程上传,利用增量算法实现文件断点续传,提高文件上传效率,结合消息队列管理服务,实现文件离线传输到Hadoop分布式存储服务器;在用户信息管理中,建立用户与文件信息的两级索引,将结构化的数据转换为半结构化的树目录数据存储,并实现半结构化数据XML的维护和解析。本文研究和实现的基于Hadoop存储的文件管理系统具有开放型封装结构、文件高效上传和用户信息快速获取等优点,在功能和性能测试上,达到了预期目标,能够适用于中小企业海量数据的文件管理。

王颖[5](2012)在《基于VxWorks的平台软件内存文件管理模块的开发》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包括电信设备、交通运输、工业控制、航空航天、数据通讯网络以及消费电子等等。作为存储和管理设备数据的文件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嵌入式系统大多不配备磁盘等外部存储设备,因此设计一个合理实用的内存文件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论文基于VxWorks操作系统,针对以“交换系统板卡的多任务实时软件平台”为背景的内存文件存储和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内存文件管理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用于内存文件读写等基本操作,并可将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进行下载、上传,从而访问修改远程文件。论文围绕内存文件管理模块的需求与功能要点,通过分析VxWorks操作系统的基本特点以及VxWorks的文件系统以及内存文件系统的适用性,设计了内存文件管理模块,提供了快速的文件访问接口,可以对文件进行打开、读写、位移、关闭等操作。同时在内存文件模块加入了NFS客户端、FTP客户端以及ICP上传下载客户端的调用,使得应用层可以通过内存文件模块直接访问远程文件,从而降低应用层访问远程文件的复杂度。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内存文件管理模块可以正确的对本地的内存文件以及通过NFS、FTP、ICP等传输方式下载的远程文件进行读、写、读取文件长度、读取文件当前位置、文件位移、重命名、关闭、删除等功能,达到预期目标,具有针对性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可用于交换机板卡内存文件管理。

郑姗姗[6](2012)在《电子文件销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数量激增的电子文件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和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记录形式。在为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电子文件如何有序、安全地管理,成了当前档案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销毁作为电子文件全过程管理中的末端环节,对信息的安全防护工作将产生重要影响,而实际工作中这一环节长期被忽略。本文以电子文件销毁为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电子文件销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电子文件销毁的相关概念、销毁对象、销毁类型、销毁工作的意义、销毁原则以及销毁的基本要求作了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江苏省内100家涉及电子文件操作的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电子文件销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电子文件销毁管理体系;最后,对现有的一些传统和新兴的电子文件销毁技术进行了梳理并作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旨在唤起人们对电子文件销毁环节的重视,为电子文件销毁工作的开展提供管理与技术指导。

姜广山[7](2011)在《基于QNX的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软件开发》文中研究指明与固定翼无人机相比,无人直升机飞行模态众多,实现的飞行任务复杂,飞行控制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更为庞大。随着无人直升机飞控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机载软件开发模式在飞行控制更高的性能要求下越发凸显了其局限性,因此需要在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软件的设计中探索和研究新的开发工具和实现手段。本课题正是在这个研究背景和工程需求下提出的。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飞行控制系统机载软件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在课题组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QNX实时操作系统的单进程和多进程两种飞行控制软件总体研究方案。论文首先根据飞行控制软件开发平台的技术需求,对QNX实时系统的构造文件进行配置,完成了QNX嵌入式系统在PC/104-X86处理器上的移植,并通过网络接口搭建了宿主-目标机模式的交叉开发平台。其次,根据飞行控制软件运行的硬件环境,对QNX实时操作系统下两种不同模式的硬件驱动开发技术进行了研究,其中直接硬件端口操作的驱动开发模式主要解决了硬件I/O端口读写和硬件中断响应两个关键问题;符合POSIX标准的驱动开发模式通过对QNX资源管理器运行机制的剖析,总结了PC/104驱动开发流程,并完成了各硬件板卡标准驱动程序的实现。然后,在延续课题组已有机载软件实现技术的基础之上,结合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软件的特殊需求,对单进程和多进程两种结构的软件进行了设计和移植;在软件实现过程中,针对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机理分析和解决方案,并最终完成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软件的开发。最后,本文对飞行控制软件的开发平台、底层驱动以及各软件模块等进行了功能和性能测试;并在上述测试正确的基础上通过无人直升机半物理实时仿真系统进行了综合飞行仿真,验证了基于QNX的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软件设计功能的正确性以及控制模块的有效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拓展了机载飞行控制软件的设计和实现手段,为无人直升机高可靠性飞行控制系统的研制做了技术铺垫。

李岩[8](2010)在《计算机取证中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计算机犯罪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自“熊猫烧香”案发以来,社会对于计算机犯罪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计算机取证技术作为打击计算机犯罪的重要手段也逐渐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其中中国计算机法证技术研究会的CCFC计算机取证技术峰会和高峰论坛自2005年来举办了三次大型活动,成为业内技术人员交流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实际计算机取证的需求出发,研究计算机取证中的如下几项关键技术。第一,数据恢复技术。数据恢复技术是计算机取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技术之一。本文从FAT32和NTFS系统的结构出发,分析了在上述两种文件系统下文件删除以及磁盘格式化操作的原理,提出了文件数据恢复和格式化恢复的通用方法和流程。第二,磁盘全文搜索技术。在现有工具不能很好满足计算机取证需求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磁盘全文搜索来进行取证的方法。同时,对该取证方法底层所采用的模式匹配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分析并加以改进,找出高效取证的最佳环境。此方法与数据恢复相结合,可以实现按文件类型、文件名或者文件关键字等进行取证,有效提高了取证的效率。第三,典型文件类型格式分析。针对计算机取证中经常遇到的文件格式,如邮件(EML、DBX、PST、BOX等)、打印假脱机文件(SPL和SHD)等,本文进行了文件格式分析以及研究了提取其中数据元素的方法;针对接入系统的USB设备,给出具体的痕迹取证过程。第四,计算机取证模型研究以及取证可信度的证明。本文针对以往的一些经典计算机取证模型加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瀑布流模型的计算机取证过程模型;针对计算机取证流程抽象网络的研究,提出了对取证结果进行可信度划分的方法,并给出了概率论上的证明。

顾夏申[9](2010)在《轻量级文件隐藏技术》文中认为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和网络化的社会里,各种大容量存储设备也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政府机关、学校学术机构、商业公司、个人用户等。对于不同计算机用户,尤其是前三类计算机用户,存储介质中保存的重要数据信息的保密性是最为关心的问题。一旦存有重要数据的存储设备丢失、被盗窃,如何最大程度的阻止试图读取这些设备的非法用户获取核心保密数据是现代存储技术所最为注重的课题之一。众多主流文件系统中,NTFS文件系统(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新技术文件系统)随着新一代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普及而被广泛应用于绝大部分的个人电脑上。本文将介绍一种NTFS文件系统上的数据隐藏方法,该方法利用NTFS文件系统的数据组织结构特性,通过适当修改该文件系统的数据块指针,从而在保证不影响本地文件系统性能,数据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出一种时间和空间效率皆最优的数据隐藏方法。同时本文还将介绍一种轻量级数据块随机置换的方法,结合上述数据隐藏方法,将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户敏感数据的同时不会产生太多的系统运算开销。

李大山[10](2010)在《嵌入式网络存储服务器的优化研究》文中认为网络附属存储系统是一种特殊的专用数据存储系统,在使用、管理、维护上都具有简单、方便、可扩容、大吞吐量等优良的特性,可提供跨平台文件共享功能,是存储机载数据的理想环境。网络附属存储离不开网络文件系统[1],网络文件系统为系统访问提供了非常好的透明性,是网络附属存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和总结了网络文件系统NFS及其相关协议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环境的NFS服务器的设计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对NFS服务器的性能进行了优化,功能进行了完善。具体工作如下:1)详细分析了远程过程调用[2](RPC)和网络文件系统(NFS)的协议标准。其中,对RPC的介绍包括RPC的请求与响应格式、外部数据表示XDR和RPC的端口映射器的概念。对NFS则详细介绍了NFS协议的功能、结构和特性,并重点介绍了NFS文件系统的挂载协议的处理过程。另外,详细分析了实现NFS文件锁使用的网络锁管理协议NLM [3]和网络状态监视协议NSM [4]及两者交互的典型过程。2)分析了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环境及其I/O结构,划分了NFS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功能,并研究了NFS服务器的设计方案。针对当前NFS服务器实现上性能差的弱点,提出了优化服务器读写性能的方案。另外针对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根据网络网络锁管理协议和网络状态监视协议完整地设计了网络锁管理模块和访问控制模块。3)介绍了软件交叉开发的集成环境Tornado以及在Tornado下生成VxWorks的过程,实现了NFS服务器的读写操作的优化方法,也实现了NFS服务器访问控制功能模块及网络锁管理协议和网络状态监视协议。最后对优化后的NFS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VxWorks环境下实现的NFS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二、回收坏软盘上文件的一种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收坏软盘上文件的一种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计算机I/O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超级计算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1.2 高性能计算应用的I/O需求分析
    1.2 超级计算机I/O系统的现状和挑战
        1.2.1 超级计算机I/O系统的现状
        1.2.2 超级计算机I/O系统面临的挑战性问题
    1.3 本文工作
        1.3.1 基于应用程序I/O负载感知的临时性客户端Flash缓存系统
        1.3.2 面向空间突发I/O特性的计算结点分配策略
        1.3.3 层次式I/O系统中的跨层次I/O请求协调控制策略
    1.4 论文组织
第二章 相关研究
    2.1 基于新型存储器的客户端存储层次
        2.1.1 临时存储层次
        2.1.2 基于文件系统的管理方式
        2.1.3 基于客户端缓存系统的管理方式
    2.2 I/O竞争缓解技术
        2.2.1 I/O竞争的原因分析
        2.2.2 存储服务器端的I/O竞争缓解技术
        2.2.3 客户端的I/O竞争缓解技术
    2.3 I/O结点负载均衡技术
第三章 基于应用程序I/O负载感知的临时性客户端Flash缓存系统
    3.1 引言
    3.2 基于应用程序I/O负载感知的临时性缓存系统
        3.2.1 缓存系统的临时性组织方式
        3.2.2 基于I/O负载感知的计算结点分配策略
    3.3 WatCache系统设计
        3.3.1 WatCache的基本组成
        3.3.2 分布式元数据管理机制
        3.3.3 分布式锁管理机制
    3.4 数据布局策略
        3.4.1 Rank0 I/O特性分析
        3.4.2 缓存粒度的选取
        3.4.3 基于I/O大小感知的数据布局策略
    3.5 元数据缓存机制
        3.5.1 小I/O特性分析
        3.5.2 元数据缓存机制
        3.5.3 与数据布局策略的协同控制
    3.6 性能测试
        3.6.1 实验环境
        3.6.2 整体性能
        3.6.3 元数据服务的性能开销
        3.6.4 小I/O性能
        3.6.5 Rank0 I/O与 all rank I/O性能
        3.6.6 BTIO测试程序
        3.6.7 WRF工作流
        3.6.8 不同快速存储设备比例下WatCache的性能
    3.7 本章小节
第四章 面向空间突发I/O特性的计算结点分配策略
    4.1 引言
    4.2 作业日志和I/O trace的获取方式
    4.3 空间突发I/O特性分析
        4.3.1 分布的不均匀性度量
        4.3.2 作业I/O流量在多个进程中不均匀分布
        4.3.3 作业分配结点在多个机柜中不均匀分布
        4.3.4 天河一号的空间突发I/O特性
    4.4 应用程序I/O特性感知的计算结点分配策略
        4.4.1 结点分配准则
        4.4.2 可优化的作业类型分析
        4.4.3 应用程序I/O特性一致性分析
        4.4.4 基于Slurm插件的实现
    4.5 性能测试
        4.5.1 实验环境
        4.5.2 基准测试程序
        4.5.3 抽道集应用
        4.5.4 WRF应用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层次式I/O系统中的跨层次I/O请求协调控制策略
    5.1 引言
    5.2 研究动机
        5.2.1 改善数据局部性
        5.2.2 均衡I/O结点负载
        5.2.3 缓解I/O竞争
    5.3 计算结点与I/O结点间的I/O请求协调控制策略
        5.3.1 基于内容的I/O转发模式
        5.3.2 作业级I/O结点映射机制
        5.3.3 基于IOFSL的实现方案
    5.4 I/O结点与存储结点间的I/O请求协调控制策略
        5.4.1 数据条带的协调分布方法
        5.4.2 结合预取优势的数据条带协调分布方法
        5.4.3 超大规模作业的数据条带协调分布方法
    5.5 性能分析与测试
        5.5.1 实验环境
        5.5.2 I/O并发度分析
        5.5.3 基准测试程序
        5.5.4 BTIO测试程序
        5.5.5 抽道集应用
        5.5.6 WRF工作流应用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2)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个人数字文件的大量产生及其长期保存价值
        1.1.2 个人数字文件流失或损毁情况严重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意义
        1.5.2 现实意义
    1.6 研究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探讨
        2.1.1 文件
        2.1.2 数字文件
        2.1.3 个人数字文件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个人档案
        2.2.2 家庭档案
        2.2.3 私有档案和私人档案
    2.3 管理理论
        2.3.1 鉴定理论
        2.3.2 后保管理论
    2.4 法律依据
3 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方法与内容
    3.2 网站调查结果
        3.2.1 个人档案工作情况
        3.2.2 电子档案接收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
        3.2.3 个人数字档案工作情况
    3.3 电话访谈结果
        3.3.1 电子档案接收和数字档案馆建设情况
        3.3.2 名人数字档案工作情况
        3.3.3 图书馆、文学馆的情况
    3.4 现状总结及问题分析
        3.4.1 现状总结
        3.4.2 问题分析
4 改变观念——档案馆应对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的第一步
    4.1 认识参与个人数字文件保存的必要性和意义
        4.1.1 必要性
        4.1.2 意义
    4.2 重新思考个人数字档案收集中的困难和问题
        4.2.1 收集上的困难
        4.2.2 数字档案的价值问题
    4.3 小结
5 提前干预——数字时代档案馆保存个人文件的关键
    5.1 提前干预方法的产生
        5.1.1 提前干预方法的提出
        5.1.2 相关论辩
    5.2 个人形成和管理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5.2.1 个人形成、整理和处置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5.2.2 个人鉴定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及个人的价值观念分析
        5.2.3 个人保存其数字文件的行为分析
        5.2.4 总结与启示
    5.3 实例分析
        5.3.1 Paradigm项目
        5.3.2 Digital Lives项目
        5.3.3 iKive项目
        5.3.4 评价
    5.4 提前干预的建议实施步骤
        5.4.1 第一阶段——初步和周期性的接触活动
        5.4.2 第二阶段——数字收集活动
    5.5 小结
6 因地制宜——不同档案馆管理个人数字档案的路径选择
    6.1 从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着手保管的路径
        6.1.1 物理媒介上的个人数字档案的保管规律
        6.1.2 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的相关项目经验分析
        6.1.3 评价与启示
    6.2 依托本馆数字仓储的路径
        6.2.1 数字档案馆纳入个人数字档案的可行性分析
        6.2.2 加拿大图书档案馆的经验分析
        6.2.3 评价与启示
    6.3 依托管理软件的路径
        6.3.1 工作原理分析
        6.3.2 管理过程分析
        6.3.3 评价与启示
    6.4 与其它机构合作的路径
    6.5 小结
7 教育指导公众——档案馆保存个人数字文件的新思路
    7.1 档案工作向社会/社区范式的转变
        7.1.1 范式提出的背景
        7.1.2 范式的提出及其内涵的深化
    7.2 档案馆教育指导公众的现实基础及意义分析
    7.3 实例分析
        7.3.1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个人数字存档项目
        7.3.2 沈阳档案局的家庭档案工作
        7.3.3 评价
    7.4 教育指导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方法思考
        7.4.1 资金和人力上的困难
        7.4.2 如何吸引和发动公众的问题
        7.4.3 如何争取与其它机构合作机会的问题
    7.5 小结
8 总结和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附录
    附录1 部分省级综合档案馆对名人档案收集范围的规定
    附录2 部分省级综合档案馆对名人档案收集内容的规定
    附录3 我国档案馆个人数字档案保存工作现状的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3)基于文件过滤驱动的文件内容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关键技术
    2.1 Windows 操作系统知识
        2.1.1 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
        2.1.2 Windows 总体架构
        2.1.3 中断请求级
    2.2 NT 式驱动基本概念
        2.2.1 重要的数据结构
        2.2.2 NT 式驱动的基本结构
        2.2.3 IRP 和派遣函数
    2.3 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技术
        2.3.1 文件系统驱动
        2.3.2 文件系统过滤驱动
        2.3.3 文件系统过滤驱动框架
    2.4 密码学基础知识
        2.4.1 密码学概念
        2.4.2 密码体制的分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件保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设计原则
    3.2 系统分析与整体框架
        3.2.1 系统分析
        3.2.2 总体框架设计
    3.3 系统总体设计
        3.3.1 加密算法和密钥管理
        3.3.2 重要文件结构的设计
        3.3.3 权限与访问控制
        3.3.4 文件共享
        3.3.5 安全策略
        3.3.6 文件过滤驱动
    3.4 文件过滤驱动的设计
        3.4.1 卷设备的绑定
        3.4.2 访问控制
        3.4.3 文件打开预处理
        3.4.4 读操作过滤
        3.4.5 写操作过滤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文件保护系统的实现
    4.1 文件过滤驱动的实现
        4.1.1 控制设备的分发函数
        4.1.2 文件大小的控制
        4.1.3 获取进程名
        4.1.4 过滤的读写 IRP 类型
    4.2 应用层的实现
        4.2.1 客户端的应用层
        4.2.2 服务器端
    4.3 应用层与驱动层的通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测试环境
    5.2 功能测试
    5.3 性能测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基于Hadoop存储的文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增量续传技术
    2.2 Hadoop 分布式存储技术
    2.3 队列化事物处理技术
    2.4 本章小结
3 系统设计方案
    3.1 系统功能需求
    3.2 系统性能需求
    3.3 系统方案设计
    3.4 本章小结
4 系统具体实现
    4.1 开放型结构封装模块
    4.2 文件上传模块
    4.3 用户数据管理模块
    4.4 本章小结
5 系统测试及分析
    5.1 测试环境
    5.2 测试及性能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基于VxWorks的平台软件内存文件管理模块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
表格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项目来源
    1.2 论文内容与组织
        1.2.1 论文的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VxWorks 操作系统及文件系统
    2.1 嵌入式 VxWorks 操作系统简介
        2.1.1 VxWorks 的基本特点
        2.1.2 VxWorks 的模块分析
        2.1.3 VxWorks 任务间通信
    2.2 嵌入式 VxWorks 的文件系统
    2.3 内存文件系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内存文件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3.1 开发环境与设计需求
        3.1.1 开发环境
        3.1.2 内存文件管理模块设计需求
    3.2 内存文件的属性
        3.2.1 内存文件的文件属性
        3.2.2 内存文件的位置属性
    3.3 内存文件的组织和实现
        3.3.1 关键数据结构
        3.3.2 文件 BUF 节点管理
        3.3.3 文件状态
        3.3.4 文件淘汰机制
    3.4 文件操作
        3.4.1 内存文件 HASH 表设计
        3.4.2 文件上传
        3.4.3 文件下载
    3.5 远程文件上传下载通道
        3.5.1 ICP 传输
        3.5.2 NFS 传输
        3.5.3 FTP 传输
    3.6 内存文件管理相关 API 实现
        3.6.1 模块初始化函数 cacheFileInit( )
        3.6.2 文件创建/打开函数 Open()
        3.6.3 文件关闭函数 Close()
        3.6.4 文件读取函数 Read()及文件读取行函数 Gets()
        3.6.5 文件写入函数 Write()及文件替换函数 Append()
        3.6.6 文件长度获取函数 Len()及位置获取函数 Tell()
        3.6.7 文件位移函数 cacheFileSeek()
        3.6.8 文件删除函数 Del()及重命名函数 Rename()
        3.6.9 文件下载写入函数 DownWrite()及上传函数 UpDone()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内存文件管理模块测试
    4.1 测试环境及方法
        4.1.1 开发测试环境
        4.1.2 测试方法
    4.2 功能测试
        4.2.1 函数 Open()和 Close()测试
        4.2.2 函数 Write()测试
        4.2.3 函数 Append()测试
        4.2.4 函数 Read()和 Gets()测试
        4.2.5 函数 Seek()测试
        4.2.6 函数 Len()和 Tell()测试
        4.2.7 函数 Del()和 Rename()测试
        4.2.8 函数 DownWrite()和 UpDone()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电子文件销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点
第一章 电子文件销毁概述
    第一节 电子文件及其构成要素
    第二节 电子文件销毁的概念
    第三节 电子文件销毁的对象
        一、 磁性载体
        二、 光盘
        三、 电子半导体
        四、 数码存储产品
    第四节 电子文件销毁的类型
        一、 依据数据的可恢复性划分
        二、 根据数据的擦除方式划分
    第五节 电子文件销毁的意义
        一、 减轻信息系统负担
        二、 避免信息泄露
        三、 降低管理成本
        四、 序化管理过程
    第六节 电子文件销毁的原则
        一、 统一管理原则
        二、 先鉴后销原则
        三、 严格标准原则
        四、 方便工作原则
        五、 确保安全原则
    第七节 电子文件销毁的基本要求
        一、 实施专人分级管理
        二、 采取适宜方法与设备
        三、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四、 履行鉴定审批程序
第二章 电子文件销毁的管理体系
    第一节 我国电子文件销毁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安全保护理念不正确
        二、 电子文件销毁技术设备投入少,设备简陋
        三、 电子文件销毁方式过于单一
        四、 没有遵循统一的电子文件销毁标准
        五、 缺乏前端控制,管理手段五花八门
        六、 缺乏合理的电子文件销毁管理制度
    第二节 构建电子文件销毁管理体系
        一、 更新销毁观念
        二、 将电子文件销毁纳入风险管理框架
        三、 加强电子文件的过程管理
        四、 完善合作协调机制
        五、 完善对电子文件销毁的监督检查机制
        六、 加强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七、 做好电子文件销毁管理的宣传工作
    第三节 建构完善的电子文件销毁制度保障体系
        一、 不断完善各类电子文件销毁管理制度
        二、 听取多方意见,增强制度条款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三、 加强对制度的宣传工作和内容的解读工作
        四、 增强制度的开放性
        五、 建立电子文件监销制度
        六、 建立涉密电子文件前置销毁制度
第三章 安全销毁电子文件的技术方法
    第一节 电子文件信息清除方法
        一、 格式化
        二、 数据覆写技术
        三、 紫外线照射删除法
        四、 移除电源法
        五、 删除操作
    第二节 电子文件载体销毁方法
        一、 物理损毁法
        二、 化学腐蚀法
        三、 各类载体文件数据清除或销毁的适用方法
    第三节 电子文件销毁设备与软件
        一、 销毁设备
        二、 数据销毁软件
    第四节 电子文件新型销毁技术
        一、 基于远程控制的数据销毁技术
        二、 失控状态下的数据自毁
        三、 带有安全删除机制的文件系统模型结构
        四、 其他电子文件销毁新技术、新产品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7)基于QNX的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软件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技术现状与分析
        1.2.1 飞行控制软件开发模式
        1.2.2 实时操作系统分析对比
        1.2.3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基础
        1.3.1 已有研究成果
        1.3.2 存在技术问题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课题研究目的
        1.4.2 课题研究内容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软件的设计方案
    2.1 引言
    2.2 系统硬件配置与软件开发需求
        2.2.1 飞行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2.2.2 飞行控制软件开发平台需求
        2.2.3 飞行控制软件设计需求分析
    2.3 飞行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方案
        2.3.1 QNX 微内核体系与软件结构
        2.3.2 飞行控制软件设计的技术思路
        2.3.3 基于单进程的飞行控制软件方案
        2.3.4 基于多进程的飞行控制软件方案
    2.4 飞行控制软件验证方案
        2.4.1 软件测试方案
        2.4.2 综合仿真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飞行控制软件交叉开发平台搭建
    3.1 引言
    3.2 QNX 嵌入式系统结构
        3.2.1 QNX 嵌入式系统启动
        3.2.2 QNX 映像文件构成
    3.3 QNX 系统移植技术研究
        3.3.1 软件开发平台的设计
        3.3.2 构造文件的具体配置
        3.3.3 映像文件的制作过程
        3.3.4 硬件平台上的移植
    3.4 交叉开发平台搭建过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飞行控制软件底层驱动技术
    4.1 引言
    4.2 QNX 设备驱动开发模式
    4.3 直接硬件端口操作的驱动开发
        4.3.1 硬件端口操作
        4.3.2 硬件中断处理
    4.4 符合POSIX 标准的驱动开发
        4.4.1 标准驱动开发机制
        4.4.2 标准驱动开发流程
    4.5 PC/104 设备底层驱动模块实现
        4.5.1 PC/104 各板卡具体硬件设置
        4.5.2 直接硬件端口操作的驱动实现
        4.5.3 符合POSIX 标准的驱动实现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飞行控制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引言
    5.2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5.2.1 传感器模块
        5.2.2 控制律模块
        5.2.3 执行机构模块
        5.2.4 模态管理模块
        5.2.5 导航任务模块
        5.2.6 无线测控模块
    5.3 飞行控制软件任务划分
        5.3.1 微内核调度策略
        5.3.2 任务优先级划分
    5.4 基于单进程的飞行控制软件实现
        5.4.1 线程API 函数与同步互斥机制
        5.4.2 单进程飞行控制软件技术分析
        5.4.3 单进程飞行控制软件的实现
    5.5 基于多进程的飞行控制软件实现
        5.5.1 多进程飞行控制软件技术分析
        5.5.2 多进程飞行控制软件的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飞行控制软件测试与仿真验证
    6.1 引言
    6.2 软件性能测试
        6.2.1 开发平台测试
        6.2.2 QNX 性能测试
        6.2.3 底层驱动测试
    6.3 软件综合仿真验证
        6.3.1 仿真系统准备
        6.3.2 功能模块测试
        6.3.3 综合仿真验证
        6.3.4 数据分析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8)计算机取证中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计算机犯罪与信息安全
        1.1.1 计算机犯罪发展及现状
        1.1.2 计算机犯罪的定义及特点
    1.2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 计算机取证技术及其现状
        1.2.2 计算机取证相关产品及其不足
    1.3 本文主要贡献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数据恢复技术
    2.1 磁盘数据组织方式
        2.1.1 硬盘内部结构
        2.1.2 硬盘的分区与引导
        2.1.3 硬盘的格式化
    2.2 FAT32 文件系统下的数据恢复
        2.2.1 FAT32 文件系统解析
        2.2.2 FAT32 文件系统下文件删除与恢复
        2.2.3 FAT32 文件系统格式化后的数据恢复
    2.3 NTFS 文件系统下的数据恢复
        2.3.1 NTFS 文件系统解析
        2.3.2 NTFS 文件系统下文件删除与恢复
        2.3.3 NTFS 文件系统格式化后的数据恢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改进的磁盘全文搜索取证技术
    3.1 硬盘扇区读写技术
    3.2 改进的硬盘扇区快速搜索算法
        3.2.1 常用模式匹配算法及其改进
        3.2.2 匹配算法比较实验
    3.3 字符串编码转换
    3.4 硬盘全文搜索取证系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硬盘全文搜索取证的典型应用
    4.1 电子邮件取证
        4.1.1 电子邮件概述
        4.1.2 常用邮件软件客户端取证
    4.2 打印机脱机文件取证
    4.3 USB 大容量存储设备使用痕迹分析
        4.3.1 USB 大容量存储设备概述
        4.3.2 USB 存储设备使用痕迹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计算机取证模型及其可信度研究
    5.1 计算机取证模型概述
        5.1.1 基本过程模型
        5.1.2 事件响应过程模型
        5.1.3 法律执行过程模型
        5.1.4 过程抽象模型
        5.1.5 综合取证模型
        5.1.6 增强计算机取证模型
        5.1.7 其他过程模型
        5.1.8 基于瀑布流的改进过程模型
    5.2 计算机取证模型的可信度形式化证明
        5.2.1 取证模型可信度定义
        5.2.2 可信度相关理论准备
        5.2.3 取证过程的形式化抽象
        5.2.4 可信度的计算及证明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
    6.1 课题完成情况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符号与标记(附录1)
相关数据结构与代码(附录2)
    1、磁盘扇区的读取
    2、FAT32 分区数据结构
    3、NTFS 分区数据结构
    4、查找关键字所在扇区
    5、SHD 文件结构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9)轻量级文件隐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安全存储概述
    1.2 典型数据安全侵害的几种模式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1.4 本文结构和组织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计算机数据取证、反取证和数据隐藏
    2.1 计算机数据安全的发展
    2.2 一种典型的系统遗留数据的发现方法
    2.3 轻量数据隐藏的基本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TFS 文件系统构架及其存数据结构改造简述
    3.1 IA32 体系结构系统启动加载流程分析
    3.2 磁盘寻址技术
    3.3 NTFS 数据结构分析
        3.3.1 NTFS 系统元数据分析
        3.3.2 NTFS 索引结构分析
        3.3.3 NTFS 数据块存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TFS 文件系统下数据隐藏的实现
    4.1 数据隐藏基本思想
    4.2 数据隐藏基本步骤
    4.3 系统元数据的数据隐藏
    4.4 索引结构数据的隐藏
    4.5 防止隐藏数据块被复写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轻量级数据块随机置换方法的实现
    5.1 轻量级随机数据块置换策略的提出
    5.2 文件特征分析
    5.3 数据块随机置换原理
    5.4 轻量级数据随机置换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系统权限认证
    6.1 隐藏文件列表空间利用及文件隔离和分发的实现
    6.2 系统权限认证实现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NTFS 文件系统下轻量级文件隐藏实现流程
    7.1 数据隐藏实现方法
        7.1.1 获取待隐藏文件信息
        7.1.2 分析文件系统结构
        7.1.3 实施数据隐藏
        7.1.4 返回结果和异常处理
    7.2 数据隐藏恢复实现方法
        7.2.1 文件隐藏属性的恢复方法
        7.2.2 随机块置换的恢复方法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NTFS 文件系统下轻量级文件隐藏性能
    8.1 数据隐藏性能测试分析
    8.2 系统读写性能测试
    8.3 随机数据块置换算法性能比较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
    9.1 限制及未来工作展望
        9.1.1 隐藏数据丢失分析
        9.1.2 磁盘读写性能优化
        9.1.3 服务器控制隐藏文件列表的分发
    9.2 本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嵌入式网络存储服务器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机载数据存储
        1.2.2 网络附属存储NAS
        1.2.3 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网络文件系统 NFS 与 VxWorks 环境
    2.1 远程过程调用RPC
        2.1.1 RPC 概述
        2.1.2 Sun RPC
        2.1.3 XDR:外部数据表示
        2.1.4 端口映射器
    2.2 网络文件系统NFS
        2.2.1 NFS 的体系结构
        2.2.2 NFS v3 协议
        2.2.3 文件句柄
        2.2.4 Mount 协议
    2.3 NLM 和NSM
        2.3.1 NLM 协议与NSM 协议
        2.3.2 受监视的锁
        2.3.3 不受监视的锁
    2.4 VxWorks 环境
        2.4.1 VxWorks 层次结构
        2.4.2 VxWorks 的I/O 系统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VxWorks的NFS服务器性能优化与功能完善
    3.1 VxWorks 的开发环境
        3.1.1 Tornado 开发环境
        3.1.2 VxWorks 系统生成与引导
        3.1.3 VxWorks 下的RPC 服务实现原理
        3.1.4 VxWorks 下的NFS 服务器实现原理
    3.2 优化 NFS 服务器的策略
        3.2.1 服务器的多任务并发处理
        3.2.2 NFS 服务器的读写过程的优化实现
        3.2.3 文件控制块FCB 的实现
    3.3 服务器访问控制的设计实现
        3.3.1 NFS 服务器访问控制的设计
        3.3.2 NFS 服务器访问控制的实现
    3.4 网络锁管理模块的设计实现
        3.4.1 NLM 与NSM 模块的设计
        3.4.2 NLM 与NSM 程序的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FS 服务器测试
    4.1 NFS 服务器性能测试
        4.1.1 测试环境
        4.1.2 测试对象及方法说明
        4.1.3 测试结果及分析
    4.2 访问控制功能测试
    4.3 NLM 和NSM 的功能测试
        4.3.1 测试说明
        4.3.2 测试过程及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回收坏软盘上文件的一种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计算机I/O性能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 喻杰.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2]个人数字文件保存挑战与档案馆对策研究[D]. 徐欣欣. 武汉大学, 2016(01)
  • [3]基于文件过滤驱动的文件内容保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于少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3(S2)
  • [4]基于Hadoop存储的文件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马登邑.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5]基于VxWorks的平台软件内存文件管理模块的开发[D]. 王颖.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3)
  • [6]电子文件销毁研究[D]. 郑姗姗. 苏州大学, 2012(11)
  • [7]基于QNX的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软件开发[D]. 姜广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11)
  • [8]计算机取证中关键技术研究[D]. 李岩.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2)
  • [9]轻量级文件隐藏技术[D]. 顾夏申.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2)
  • [10]嵌入式网络存储服务器的优化研究[D]. 李大山. 上海交通大学, 2010(11)

标签:;  ;  ;  ;  ;  

一种恢复坏软盘上文件的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