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神窝水库地震问题探讨

辽宁省神窝水库地震问题探讨

一、辽宁参窝水库地震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侯钦礼,董宇超,张必勇[1](2021)在《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文中认为鉴于水库诱发地震具有频率高、弱震多和强震较少等特点,以巴基斯坦的卡洛特水电站为例,对其运用近场区的野外地质测绘、最高震级估算和历史地震对大坝影响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卡洛特水电站整体处于构造较稳定地区,水库内部及周围断裂构造不发育,新构造运动主要以整体性间歇性抬升活动为主,内部差异性活动较弱。水库围岩以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碎屑岩为主,属于不易诱发地震的岩性。另外,结合国内外震例分析,卡洛特水电站发震最高震级为Ms 3.1级,发生几率在1‰~1%,但应充分考虑历史地震对大坝的影响,通过烈度计算2005年克什米尔Mw 7.6级地震影响最大,达Ⅶ度。

陈瑛,梁晓峰,闫宏芳,姜明明,艾印双[2](2020)在《郯庐断裂渤海湾北段地震活动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郯庐断裂渤海湾北段纵贯辽宁省,现今仍然活动,1975年海城MS7.3地震就发生在该断裂系统上.利用2005年5月至2006年4月布设的渤海湾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数据,结合辽宁省固定地震台网数据,重新拾取了780个区域小地震,并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获得了546个地震事件的定位结果.通过自助法得到双差定位的平均水平误差和深度误差分别为1.5和1.9km.结果显示在观测周期内,郯庐断裂渤海湾北段主断裂地震不活跃,但是主断裂东侧的海城河断裂和太子河断裂小震沿断裂呈条带状密集分布.利用gCAP(general Cut and Paste)方法计算了区域地震震源机制解,选取出4个可信的震源机制解;综合前人已有结果,认为研究区的小地震震源机制主要以走滑与正断为主,与区域构造应力场吻合良好.海城河和太子河断裂的地震活动深达中下地壳,结合热流数据和岩石物理实验,推测研究区中下地壳由干燥的镁铁质岩石组成.

邹秋野[3](2019)在《阜新市佛寺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水利行业发展迅猛,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今已经累计修建了9.8万多座水库。这些水利措施的大量兴建,提升了江河综合防洪能力和水资源的调控水平,在供水、灌溉、防洪、发电等方面同样也起到巨大作用。这些水利措施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同时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但是由于水库建设时代条件限制,加之工程大多年久失修,大部分水库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侵蚀、破坏、老化等病险,不能做运行要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病险会明显的影响到水库的正常运行,在没有有效的处理情况下,很容易危害到水库下游民众的生命安全。因而为解决此方面问题很有必要研究病险水库工程且进行除险加固设计。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了阜新市佛寺水库工程为案例,进行了调查分析且详细的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进行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分析。采用水库实测淤积量法和相似地区类比法,分析了水库径流及入库泥沙。基于综合瞬时单位线法设计洪水演算分析,得到复核洪水位高度。基于有限单元法渗流稳定分析,得到加固后的大坝安全系数均大于最小安全系数,为大坝稳定分析提供基础。通过价值工程理论对比了大坝加固的防渗方案的优劣,最后确定了帷幕灌浆防渗加固方案,为工程加固研究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根据相关工程实践经验可知,加固处理病险水库的工序很繁杂,新建一座水库不是一件简单和可行的解决办法。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不断增加,其中一部分的有效运行功能已经丧失,且表现出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很有必要技术的修复加固这些水库,排除相关的安全风险,本文研究所得结果可为同类型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罗灼礼[4](2017)在《难忘的1976(二)》文中指出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发生7.3级强震。震前地震部门做了中期、短期和临震预报,辽宁省政府果断采取防范措施,大大减轻了人员伤亡和损失。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7级大震做出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是人类防震减灾史上的重大事件,为国际所公认。1975年3月12日,国务院通报表彰辽宁省南部地区地震预报有功单位,此后国外地震界同行前来考察、访问。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地震工作者,使他们对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充满信心和希望。

于程一[5](2015)在《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因与强震安全分析》文中指出20世纪60-70年代,我国陆续修建了较多混凝土重力坝,且大部分位于地震带与强震多发区。混凝土结构劣化、设计缺陷、施工质量失控、超负荷服役、地震影响等原因导致这些重力坝的安全性逐年降低,特别是难以承受强震作用。过去,虽然国内外对混凝土重力坝抗震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对于长期服役后具有较大控制性裂缝的混凝土重力坝运行状态与强震可靠度分析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本文以某水库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从大坝现场实测监测分析、大坝裂缝成因分析、大坝强震动力特性、大坝强震可靠度分析等方面研究混凝土重力坝运行状态与强震可靠度,注重于混凝土重力坝的裂缝现状与成因分析,致力于为我国大型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因与强震可靠度评估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取得的若干认识如下:首先,针对裂缝比较突出的闸墩、坝体迎水面和边墩背水面,进行坝体混凝土与钢筋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检测,定量确定坝体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特征,并为大坝裂缝现状与裂缝成因分析、强震动力特性分析、可靠度评估等提供必要的试验实测依据与计算参数。然后,通过对大坝现场实测,观察了闸墩裂缝当前的宏观特征和空间分布规律,并结合裂缝特征和分布等历史实测记录,获得了对闸墩裂缝成因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若干重要认识。接着,针对关注大坝强震安全问题,采用势流体模拟库水、弥散裂缝模型模拟裂缝产生-拓展、流-固动力耦合分析数值方法,建立坝体-库水-基岩地震相互作用分析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了大坝强震动力特性。最后,针对混凝土重力坝当初设计状态(建成运行初期)、当前裂缝状态两种条件,基于可靠度分析理论,借助于先进有限元程序OpenSees,进行大坝强震时不变与时变可靠度分析。

国文[6](2013)在《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史上的唐山“漏报”》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把地震预测作为专业地震部门社会责任和工作任务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自1970年成立中国地震局至今,地震部门有记录的地震预测至少77次,其中强震31次,中强和有感地震46次。除此之外,地震局系统外比较准确预测的震例也达数百次之多。目前,关于地震能否有效预测预报,学术界仍存在重

程万正[7](2013)在《高烈度区的水库地震问题》文中指出本文提出重视我国中西部高烈度区水库地震问题的基础研究,即水库水域区位于历史地震影响烈度或地震区划在Ⅶ度及以上区域的水库地震问题。这些区域的水库地震研究,不能简单套用一般低烈度区水库诱发地震的一些技术思路和方法,而是需要研究高烈度区水库地震问题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库区构造环境、断裂活动、随机性背景地震活动水平高等特点。研究水库地震评价问题,包括水库地震强度的预测问题。用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地震研究事例试图说明这一点。分析水库地震问题,首要抓住在工程设计寿命期间构造地震的潜在危险性这一关键问题。水库地震研究中一些常见的统计预测不合理,应分析水库地震或诱发地震活动需要考虑的地震构造条件、库区岩性条件、地下应力条件、应变积累势态等。

杨马陵,陈大庆[8](2012)在《中国大陆水库最大诱发地震发生时间与震级的统计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各类已发表的文献和历史资料,收集了1960~2009年期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ML≥2.9级的40次水库诱发地震,8分析了40次地震与坝高、库容、蓄水时间、最高水位时间、最大诱发地震强度和发生时间的统计关系,并得出了各个参数之间的统计结论,此结论可为中国大陆地区水库最大诱发地震强度和发生时间的预测以及后续发展趋势的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魏柏林,陈立军,谢明富,陈家超,黄河生,吴华[9](2012)在《涔天河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涔天河水库,蓄水40年未纪录到水库诱发地震。拟扩建工程,坝高113m,库容15.1亿m3。增加蓄水14亿m3后,是否会发生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多大?依据地震构造背景、水库规模、水库蓄水后诱发最大震级的最大概率时间等,预测涔天河水库诱发地震最大震级不会大于4.7级。

李宇彤[10](2012)在《“重复地震”的若干地震学问题 ——1999年岫岩地震序列及辽宁区域台网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波形相关意义的“重复地震”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据Schaff和Richards(2004a)对中国大陆及邻区的研究表明,其比例约占地震总数的10%甚至更多。近年来随着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有关“重复地震”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重复地震”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地壳介质性质变化、评估地震台网的定位精度、地震“复发”和断层深部滑动速率的估算;在提高定位和震相识别精度、断层结构、震源物理及地震预测研究等方面都显示出值得关注的应用潜力。本研究根据Schaff和Richards(2004a)对“重复地震”的定义,利用波形相关技术识别辽宁及邻区(38~44°N,119~126°E)1999年6月~2006年12月底发生的“重复地震事件”。共选出满足三个以上台站具有清晰的直达P波的地震事件2024例,采用每个地震与其周围20km范围内的已选地震进行两两组合,共组成570374个“地震对”,对于宽频带和短周期地震记录,分别采用0.5-5.0Hz、1.0-5.0Hz频带滤波,每个“地震对”利用波形记录逐台进行波形相关计算,最后得到满足三个以上台站相关系数不小于0.8的地震对共787对,由497个地震组成,约占总数的24.6%。这些“重复地震”又组成了多组数量不同的“多重地震”组(multiplets),可以确定124个分组,包括71组由两个地震构成的重复地震对(double)和53组由两个以上地震构成的多重地震对(multiplets)。利用辽宁台网三个以上台站波形相关系数大于等于0.8的阈值作为识别条件,发现两组有代表性的“多重地震”其中一组57-plet分布在1999年岫岩地震附近,另一组19-plet分布在1975年海城地震附近。在岫岩地区识别的一组“多重地震”(57-plet)中属于1999年岫岩Ms5.4地震前震序列的地震22个,对其中每个地震进行了滑动量的计算,通过对比两组重复序列累积滑动量发现,1999年岫岩Ms5.4地震前在震源附近的57-plet表现出明显的矩释放加速现象,包括清晰的震前加速和震后松驰过程。在Schaff和Richards(2004a)给出的“重复地震”中有23对位于辽宁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覆盖范围内,这些地震主要属于1999年辽宁岫岩Ms5.4地震序列,利用辽宁区域台网监测范围内的“重复地震对”重新进行了波形相关计算,结果表明远震波形相关意义上的“重复地震”与区域台网波形相关意义上的“重复地震”是有一定差别的,它们只有部分交集,但在评估台网震相拾取误差和定位精度方面并无实质差别,Pg震相的走时差均有约有94%落在±1秒之间,Sg震相的到时差均有约有88%落在±1秒之间,在区域台网观测报告中这些“重复地震对”之间的表观距离在5km之内,平均2km。

二、辽宁参窝水库地震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参窝水库地震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条件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影响
    1.1 构造变形样式
    1.2 断裂构造
    1.3 新构造运动
2 水库地层组成
3 水库规模因素
4 历史地震对大坝的影响
5 结论

(2)郯庐断裂渤海湾北段地震活动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数据
2 研究方法
    2.1 地震检测和精确定位
    2.2 震源机制解
3 结果和讨论
    3.1 双差定位误差分析
    3.2 震中分布
    3.3 震源深度
    3.4 震源机制解
4 结论

(3)阜新市佛寺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佛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径流及入库泥沙分析
    2.1 工程概况
    2.2 库区径流分析
        2.2.1 降水径流特性
        2.2.2 参证站径流
        2.2.3 坝址设计径流
    2.3 入库泥沙分析
        2.3.1 河道概况
        2.3.2 实测来沙分析
        2.3.3 入库泥沙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瞬时单位线法设计洪水演算分析
    3.1 暴雨洪水特性
    3.2 设计洪水复核
        3.2.1 历史洪水调查
        3.2.2 地区综合法
        3.2.3 雨洪水查算图法
    3.3 研究成果分析
    3.4 施工洪水
    3.5 洪水调节计算
        3.5.1 工程等别及洪水标准
        3.5.2 调洪计算条件
        3.5.3 水库汛期调节运用方式
        3.5.4 调洪计算方法
        3.5.5 调洪计算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有限单元法渗流稳定分析
    4.1 主坝渗流计算分析
        4.1.1 计算方法
        4.1.2 计算断面选取
        4.1.3 大坝渗流计算参数选取
        4.1.4 计算水位选取
        4.1.5 渗流计算成果及分析
    4.2 主坝稳定计算分析
第五章 大坝加固方案对比研究
    5.1 大主坝和副坝现状
    5.2 主坝和副坝加固内容
    5.3 坝顶高程复核
    5.4 主坝基础防渗
        5.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5.4.2 主坝防渗加固方案比选
        5.4.3 防渗加固设计
    5.5 主坝坝顶加高及结构设计
    5.6 主坝上、下游护坡加固处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4)难忘的1976(二)(论文提纲范文)

成功预报海城地震
中国地震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在巴黎举行的“判定和减轻地震危险政府间会议”
国外媒体争先报道中国成功预报地震

(5)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因与强震安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意义
    1.2 水库概况与混凝土重力坝病害致灾危险性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混凝土裂缝分析研究现状
        1.3.2 混凝土重力坝强震反应分析现状
        1.3.3 混凝土重力坝可靠度分析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第2章 混凝土重力坝裂缝现场实测与成因分析
    2.1 引言
    2.2 大坝混凝土老化程度实测分析
        2.2.1 闸墩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2.2.2 大坝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
        2.2.3 闸墩裂缝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2.3 闸墩裂缝区混凝土钢筋力学性能测试
    2.4 闸墩裂缝成因分析
        2.4.1 实测结果与分析
        2.4.2 历史实测资料与分析
        2.4.3 闸墩裂缝特征
    2.5 闸墩裂缝成因与库水压力分析
        2.5.1 大坝浇注期混凝土温度荷载作用
        2.5.2 大坝服役期季节温度荷载与周期库水压力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混凝土重力坝强震反应分析
    3.1 引言
    3.2 混凝土重力坝老化程度
    3.3 坝体-库水-基岩地震相互作用控制方程
        3.3.1 坝体-基岩地震相互作用运动方程
        3.3.2 库水地震运动方程
        3.3.3 库水地震运动方程有限元形式
        3.3.4 坝体地震运动方程
        3.3.5 坝体-库水地震相互作用体系动力耦合方程
        3.3.6 坝体-库水-基岩动力耦合体系运动方程与求解方法
    3.4 坝体-库水-基岩地震相互作用分析数值模型
        3.4.1 几何轮廓
        3.4.2 体系动力有限元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
        3.4.3 混凝土弥散裂缝本构模型
        3.4.4 材料参数
        3.4.5 边界条件
        3.4.6 阻尼型式
        3.4.7 坝体裂缝模拟数值实现
        3.4.8 加载方案
    3.5 溢流坝段裂缝状态地震反应分析
        3.5.1 坝体自振特性
        3.5.2 坝体地震位移反应
        3.5.3 坝体地震应力反应
        3.5.4 坝体地震开裂破坏过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混凝土重力坝强震可靠度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方法可靠度分析基本理论
        4.2.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4.2.2 可靠度与失效概率
        4.2.3 一次可靠度方法
    4.3 强震反应拟静力分析
        4.3.1 数值模型与计算域剖分
        4.3.2 材性参数与荷载
        4.3.3 静水压力作用下闸墩最大水平位移
        4.3.4 闸墩地震响应拟静力分析
    4.4 时不变可靠度分析
        4.4.1 计算模型
        4.4.2 随机变量的确定
        4.4.3 极限状态方程
        4.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4.5 时变可靠度分析
        4.5.1 计算模型
        4.5.2 随机过程
        4.5.3 随机脉冲序列线性插值
        4.5.4 失效概率近似计算
        4.5.5 计算平均跨越率
        4.5.6 FORM计算方法求解失效概率
        4.5.7 定义随机过程
        4.5.8 极限状态方程
        4.5.9 可靠度分析结果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史上的唐山“漏报”(论文提纲范文)

周恩来:地震有前兆, 可以预测预报
海城预报:偶然还是必然?
唐山大地震前的准确预测
唐山大地震中的“青龙奇迹”
乐山预测发震时间

(7)高烈度区的水库地震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高烈度区水库地震问题的特殊性
    1.1 库区或附近地区的强震构造环境
    1.2 库区或附近地区存在活动断裂
    1.3 库区或附近地区背景地震活动
    1.4 库区或附近地区应力积累状态
    1.5 强震构造环境中的“安全岛”问题
2 高烈度区水库地震的研究问题
    2.1 水库地震预测问题
    2.2 水库诱发地震的估计问题
3 分析与讨论

(8)中国大陆水库最大诱发地震发生时间与震级的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1 资料来源与基本情况
2 水库最大诱发地震的时间估计
    2.1 最大诱发地震与蓄水时间
    2.2 最大水库诱发地震发生时间与蓄水最高水位之间的关系
3 水库地震最大诱发强度的估计
4 结语

(9)涔天河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 涔天河水库区域地质构造
    2.1地质构造环境
        2.1.1地壳构造演化
        1.1.2构造性质与位置
        1.1.3库区三层结构的分布
        1.1.4构造分区
    1.2 库区的断裂空间展布与性质
        2.2.1北东向断裂
        1.2.2 近南北向断裂
    1.3 构造应力场分析
2 区域及近场地震活动特征
    2.1 区域地震活动性
        2.1.1 区域地震资料收集
        2.1.2 区域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
    2.2 库区及附近地震活动性
3 涔水河水库诱发地震趋势与预测
    3.1 依据地震构造背景预测
    3.2 依据水库规模预测依据
    3.3 依据水库蓄水后诱发最大震级的最大概率时间预测
4 水库地震受所在的构造环境影响及地震危险性分析
    4.1 水库区域构造环境
        4.1.1 从涔天河水库所在大地构造位置和发展阶段来判定
        4.1.2 从断裂的活动性来判定
        4.1.3 火山、地震活动来判定
    4.2 涔天河水库地震危险性分析
        4.2.1 用最大历史地震法确定地震动参数
        4.2.2 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所定库坝区烈度值
        4.2.3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定库坝区地震动峰值
5 结论与讨论

(10)“重复地震”的若干地震学问题 ——1999年岫岩地震序列及辽宁区域台网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重复地震”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背景
        1.1.1 波形相关概念的不确定
        1.1.2 产生机理的不确定
        1.1.3 “重复地震”现象的普遍性
    1.2 “重复地震”的应用方向
        1.2.1 检测地下介质性质的变化
        1.2.2 估算深部断层滑动速率
        1.2.3 评估和提高台网的定位精度
        1.2.4 提高对前震和余震的识别的能力
    1.3 讨论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研究区域和辽宁数字地震台网的基本情况
    2.1 辽宁数字地震台网概况
        2.1.1 台站分布及监测能力
        2.1.2 地震记录的仪器响应及台站情况
    2.2 区域地震地质概况
        2.2.1 辽宁大地构造环境
        2.2.2 辽宁省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2.2.3 辽宁及周边地震活动特征
    2.3 所用资料及其初步评估
        2.3.1 地震目录的完整性分析
        2.3.2 地震观测报告的一致性分析
第三章 波形相关意义“重复地震”在区域台网观测报告中的震相特征
    3.1 引言
    3.2 所用资料和分析方法
    3.3 辽宁区域台网观测报告中“重复地震对”的震相走时差
    3.4 区域台网观测报告中“重复地震”与“非重复地震”的区别
    3.5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数字地震资料的处理及波形相关计算问题
    4.1 所用资料的基本情况
        4.1.1 地震目录和震相报告
        4.1.2 数字波形
    4.2 波形资料的预处理
        4.2.1 波形的截取
        4.2.2 带通滤波
    4.3 波形相关计算
        4.3.1 计算采用的滑动窗口
        4.3.2 计算方法
    4.4 讨论
    附件
        a. BB与SP地震仪的混合使用对相关系数的影响
        b. 台网空间布设对相关系数的影响
        c. 影响“重复地震”识别数目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不同观测系统识别“重复地震”的差异性及对台网定位评估的影响
    5.1 引言
    5.2 所用资料和分析方法
    5.3 对Schaff和Richards(2004a)给出的“重复地震”进行波形相关计算
    5.4 辽宁区域地震台网观测报告中“重复地震对”的震相走时差和表观距离分布
    5.5 结论和讨论
第六章 相关系数与地震对之间距离的关系
    6.1 引言
    6.2 “地震对”波形相关系数与其间距的关系------简化的解析解释
    6.3 “地震对”波形相关系数与其间距的关系------人工合成地震图解释
    6.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辽宁海城-岫岩地区的“重复地震”研究
    7.1 构造背景和地震概况
    7.2 辽宁地区的“重复地震”分布
    7.3 岫岩地区的“多尺度聚焦”识别
    7.4 “多重地震”的识别
    7.5 波形相关系数与带通滤波频段的关系
    7.6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多重重复事件中的加速现象
    8.1 矩释放加速现象(AMR)
    8.2 岫岩M_s5.4地震前的加速现象
    8.3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结论、进展与展望
    9.1 结论
    9.2 进展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论着
科研经历

四、辽宁参窝水库地震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水库诱发地震研究[J]. 侯钦礼,董宇超,张必勇. 水利水电快报, 2021(11)
  • [2]郯庐断裂渤海湾北段地震活动及其指示意义[J]. 陈瑛,梁晓峰,闫宏芳,姜明明,艾印双. 地球物理学报, 2020(07)
  • [3]阜新市佛寺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研究[D]. 邹秋野.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5)
  • [4]难忘的1976(二)[J]. 罗灼礼. 城市与减灾, 2017(06)
  • [5]混凝土重力坝裂缝成因与强震安全分析[D]. 于程一.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1)
  • [6]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史上的唐山“漏报”[J]. 国文. 协商论坛, 2013(05)
  • [7]高烈度区的水库地震问题[J]. 程万正. 国际地震动态, 2013(04)
  • [8]中国大陆水库最大诱发地震发生时间与震级的统计研究[J]. 杨马陵,陈大庆. 华南地震, 2012(04)
  • [9]涔天河水库诱发地震的预测研究[J]. 魏柏林,陈立军,谢明富,陈家超,黄河生,吴华. 华南地震, 2012(S1)
  • [10]“重复地震”的若干地震学问题 ——1999年岫岩地震序列及辽宁区域台网的应用研究[D]. 李宇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12(12)

标签:;  ;  ;  ;  ;  

辽宁省神窝水库地震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