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桥县农牧业发展模式及调整对策

吴桥县农牧业发展模式及调整对策

一、吴桥县农牧业发展模型与调整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牛永振[1](2021)在《气候变化下那曲流域地下水位动态演变规律》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维持水资源稳定和气候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和土壤冻融作用对水分和能量时空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进而改变了水循环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地下水作为青藏高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下降水、温度、蒸发等水循环要素的变化势必对地下水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地下水文过程,因此气候变化下地下水位动态演变规律及其应对措施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取怒江源区那曲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地下水位野外监测实验,分析那曲流域现状地下水埋深特征;在搜集整理研究区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概化了那曲流域地下水系统的边界条件、含水层结构及其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构建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Visual MODFLOW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并进行识别和验证;最后对不同气候情景下那曲流域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预测,并提出针对性应对和适应策略。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野外监测实验,分析了那曲流域现状地下水埋深时空变化特征。时间上,冻结过程期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埋深呈显着的上升趋势,为0.011m/d;完全冻结期,地下水埋深也呈增加趋势,但上升速率较冻结过程期小,为0.005m/d;融化过程期,地下水埋深开始波动减小,下降速率为0.002m/d;完全融化期,地下水埋深先呈迅速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16m/d,流域雨季结束后,又呈现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006m/d。(2)构建了那曲流域地下水流三维数值模拟模型,结合野外实测水位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其中水位实测值与模拟值不超过0.6m的观测数据在80%以上。模拟期内地下水的总补给量为11.32亿m3/a,大气降水是研究区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降雨入渗补给量为9.57亿m3/a,占地下水补给总量的84.54%;融雪补给为1.75亿m3/a,所占比例为15.46%;地下水排泄总量为9.96亿m3/a,主要以河道排泄为主,为9.13亿m3/a,约占总排泄量的91.6%;潜水蒸发排泄为0.81亿m3/a,占比为8.13%,模拟期内地下水处于正均衡状态。(3)预估了2021~2050年那曲流域地下水位演变趋势。以2020年为现状年,选取Nor ESM气候模式中RCP2.6、RCP4.5、RCP8.5三种气候情景,对研究区2021~2050不同情景下降水、气温、蒸发的演变趋势进行预估,进而分析了不同气候情景下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那曲流域降水呈减少趋势,气温和蒸发呈上升趋势;2021~2035年三种情景下地下水水位变幅分别为-9.01cm/a、-8.64cm/a和-7.98cm/a,2036~2050年水位下降速率有所减缓,分别为-8.73cm/a、-7.28cm/a和-7.54cm/a。成果补充了那曲流域水循环基础研究,对实现那曲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苗蕾[2](2020)在《潜在活力因素影响下的河北省脱贫县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

唐冠蓝[3](2019)在《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内外需求的不平衡、工业大而不强、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过大等的问题,产业结构迫切需要转型以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进入战略性调整期。城镇化发展模式的调整使作为城镇化起点的小城镇的建设模式必须做出相应转变。工业型小城镇因其产业与城镇的紧密联系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突破点,是集中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矛盾的冲突点,也是城乡转型的关键点,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区域。研究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理论,探索现代工业型小城镇规划思路,将有助于创新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理念。首先在辨析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研究的工业型小城镇是指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建制镇。对工业型小城镇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构建了工业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即产城耦合机制。然后利用产城耦合机制对14个工业型小城镇进行评价。针对发展水平、发展状态构建运作介质和运作方式的评价体系,根据国家统计资料和现状分析获取数据,运用熵权法计算权重,得出发展水平评价值、发展状态评价值、产业系统评价值、城镇系统评价值4个评价值。通过对评价结果相关性研究对产城耦合机制进行验证,通过分类研究将工业型小城镇分为低度耦合协调、中度耦合协调、高度耦合协调、显着耦合协调4类工业型小城镇,按照小城镇的发展特征将发展时期分为发展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发展成熟期。根据各个时期工业型小城镇产城耦合机制的运行状态提出针对的规划策略,并结合成功案例进行策略解析。发展起步期规划策略为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快速发展期规划策略为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发展成熟期规划策略为提升产城契合文化品质、促进产城协和的环境品质。利用规划策略进行杨芬港镇规划实践,规划内容包括双产主导产业、链网产业关联、集约建设规模、联合发展结构、联合交通网络、共享基础设施、对标新兴产业、融合产城功能、融合土地利用、融合公共服务设施、融合绿化景观。

张永森[4](2018)在《中国县级财政体制及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县是我国国家政权和经济建设的基石。财政是庶政之母,财政制度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研究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994年我国实施了以“分税制”为主要特征的财税体制改革,在分税框架下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各省也根据该模式调整了省以下各级财政体制,确立了县级财政体制的基本架构。20多年过去,这一体制总体上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其自身积累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在运行层面表现为县级财政收入缺乏保障、县级财政自给率偏低、县级财政债务严重、县级财政区域差距大,等等;在体制层面表现为政府和市场的边界不清,财权与事权、支出责任不匹配,官员考核激励机制不到位,等等。县级财政运行层面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体制层面的问题所决定的,要解决县级财政运行问题,其治本之策还在改革县级财政体制。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突出问题,与经济高速增长相配套的县级财政体制的不适应之处也日渐显现,亟待改革。从制度上来看,县级财政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家结构,二是财政分权。我国是一个单一制国家,采用了财政分权体制。建立在财政分权制上的县级财政体制内含官员晋升激励机制、财政激励机制以及个人利益激励机制,这些激励机制促进了政府间的竞争,并通过竞争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形成了县级政府的各种财政行为。但与此同时,建立在分权制基础上的县级财政并没有像理论所预想的一样带来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理想供给,反而在实践中导致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过大等问题。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如何建立一种既能够实现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又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县级财政体制成为本文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拓展Fujita&Krugman(1999)的理论模型,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部门两地区的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政府公共服务质量是造成地区间工业发展差异(在工业仍然是中国大多数县域主导产业的情况下,工业的发展就等同于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好,当地工业部门就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入实现规模扩张,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下降则会导致工业部门萎缩,劳动力流出,经济增长恶化。第二,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和经济增长、政府规模增长之间可以形成良性循环。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可以吸引内外部更多劳动力进入工业生产部门,推动工业部门规模扩张,而劳动力的流入也意味着政府的公共支出规模要随之扩大,进而推动政府规模增长,但这种规模增长是符合“瓦格纳定理”的政府规模增长。因此,在未来的制度设计中,中央政府可以把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作为县级财政的重要职能,把公共服务质量竞争作为县级财政主体——县级政府竞争的重要形式,这样既可以实现增长,也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论文也对县级财政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主要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方法,计算了2007-2015年中国东、中、西、东北分地区的县级财政效率。研究得出:中国县级政府整体的规模效率较高,而代表政府决策和管理能力的纯技术效率较低;中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政府的财政效率要普遍高于中国中部、西部地区;县级政府的纯技术进步率较低,规模效率基本稳定,整体向着稳定方向发展。论文还梳理了我国县级财政体制的历史演进,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县级财政体制的经验教训,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提出了推进县级财政体制的改革设想和建议。本文认为县级财政体制改革要充分考虑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等现实背景,首先要保持分税制的总体稳定,确保中央有足够收入来实现县与县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其次,县级财政在职能上要逐渐减少经济发展职能,更多转向公共服务职能。再次,要赋予县级财政与公共服务相匹配的收入权。最后,财政要继续给县级政府提供正向激励效应。论文从两个层面讨论了一些具体建议。从发展角度看,要进一步深化县级财政体制改革,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合理划分事权、财权和支出责任,完善地方政府收入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等;从风险的角度,要进一步完善县级财政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重大债务风险、建立健全县级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强化债务适度规模管理、建立县级政府债务预警系统,等等。

李岩[5](2018)在《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及品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及国内畜牧业中对高品质紫花苜宿(Medicago sativa L.)需求增加的现状,本试验探究了在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耗水、生长、产量、品质及经济收益的变化规律。共设3个灌溉处理:A1:灌溉量为100%紫花苜蓿耗水量(ETc),A2,A3处理灌溉量分别为A1处理的66%及33%,此外还设雨水灌溉处理A4作为对照,得出以下结论:(1)在进行冬灌的前提下,紫花苜蓿第1茬的耗水量在全年的耗水量中所占比重较大,降雨量较大的年份中,耗水量在第2及第4茬较低,在第3茬较高。同一茬次中,除每一年第4茬外,紫花苜蓿的耗水量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灌溉量、生长天数、太阳辐射及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紫花苜蓿耗水量的主要因素。(2)降雨量较大时,紫花苜蓿的耗水强度在第1、第2茬及第4茬较低,在第3茬较高;在不灌溉的处理中,紫花苜蓿的耗水强度在全年中一直较低且随着茬次推进而下降。除第4茬外,其余茬次内返青期耗水强度最低,在现蕾期的耗水强度最高。(3)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紫花苜蓿的株高与茎叶比逐渐上升,鲜干比则呈下降趋势;三项生长指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呈下降趋势;耗水量与各生长指标均显着相关;三项生长指标与气象指标的拟合结果表明,鲜干比只与有效积温显着相关。株高与茎叶比则与有效积温、太阳辐射、饱和水汽压差及生长天数显着相关。(4)在进行冬灌的情况下,紫花苜蓿第1茬的产量在生长季各茬次中最高;在实际生产中,种植者可以在生长季初期减少灌溉量以达到节水高产的目的。紫花苜蓿的产量与耗水量及灌溉量显着相关,但拟合结果在茬次间及年份间不同;灌溉量、有效积温、太阳辐射及生长天数显着影响紫花苜蓿的产量,而株高与产量的相关性极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株高预测紫花苜蓿的产量。(5)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上升;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茬次的推进呈下降的趋势,而灌溉水利用效率在第1茬时最高,在第2茬至第3茬时呈下降趋势,在第3至第4茬时变化不大;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两者的变化是各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利用灌溉量、太阳辐射的多重线性拟合来预测水分利用效率,利用灌溉量、生长天数的多重拟合来预测灌溉水利用效率。(6)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紫花苜蓿的粗蛋白逐渐下降,而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则呈上升趋势;中性洗涤纤维与酸性洗涤纤维在随着灌溉量的减少而降低,而粗蛋白与相对饲喂价值则逐渐上升。在田间管理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紫花苜蓿的株高来预测紫花苜蓿的品质。(7)利用紫花苜蓿的株高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紫花苜蓿的经济收益,且结果表明产量对紫花苜蓿的经济收益影响较大,种植者在实际生产中应兼顾产量品质与产量,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周天娃[6](2017)在《未来气候情境对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研究 ——以河套灌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消耗产生重要影响,合理评估未来气候情景下区域农业用水的演变过程和特征能够为区域水资源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水足迹理论有助于我们明确农业生产过程消耗的水资源类型、数量和效率,因而对制定相关决策和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利用统计降尺度软件(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DSM),预测了河套灌区在A2(人口持续增长,新技术发展缓慢,注重区域性合作)和B2(人口以略低A2的速度增长,注重区域生态改善)气候情境下未来主要气象因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未来河套灌区参考作物需水量(ET0)、主要作物需水量(ETc)以及主要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降水量(Pe)。利用作物模型AquaCrop,结合未来气象参数,对河套灌区主要作物产量进行了模拟,并结合计算所得作物需水量与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对未来情境下河套灌区主要农作物的蓝水、绿水生产足迹进行了量化。在此基础上,根据灌区未来情境下的种植结构、用水结构情况,分析了未来情景下灌区种植业水资源供需情况。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河套灌区未来气候向湿热化方向发展。从时间变化来看,灌区多年平均气温在A、B情境下分布上升约3℃和2.2℃;多年平均降水量在A、B情境下分别增长18mm和22mm。灌区平均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在未来基本不变。从空间变化来看,各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与观测期相差不大,仅为值域的改变。受气候变化,尤其是温度上升的影响,研究区ET0呈上升趋势,到本世纪末,研究区ET0在A情境下平均增加约6%,在B情境下增加约3%。(2)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未来河套灌区作物灌溉需水量呈增加趋势。作物ETc在预测期内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在A情境下上升幅度高于B情境。油料作物ETc增幅最大,将升高7%-15%;小麦ETc增幅最小,为3%-10%。作物生育期内Pe以降低为主。在作物ETc升高和Pe降低的共同作用下,作物灌溉需水量呈现增长趋势。在种植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到2030年,河套灌区净灌溉需水量在A情境下将会增长3.76亿m3,在B情境下增长2.76亿m3。随着时间的推移,河套灌区的农业用水压力将会越来越大。(3)充分灌溉条件下,未来河套灌区作物蓝、绿和总水生产足迹均呈下降趋势。未来有效降水量减少且作物产量提高,因此作物绿水生产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未来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增长程度低于作物产量的增长程度,因此作物蓝水生产足迹降低。蓝水足迹占作物生产水足迹总量的85%以上,因此作物生产总水足迹的变化速率与作物生产蓝水足迹基本一致。灌区主要农作物中,葵花的生产水足迹线性下降速率最大,为0.02(m3/kg)/10a,小麦的生产水足迹下降速率最小,为0.01(m3/kg)/10a。作物生产水足迹最大的为葵花,A情境下平均约1.98m3/kg,B情境下约2.06m3/kg;玉米生产水足迹最小,A、B均为1.02m3/kg左右,约为葵花的一半。(4)未来河套灌区农业供水压力增大。灰色模拟结果表明,未来十年内,河套灌区生活用水量较小,将维持在1亿m3左右,而工业用水可能增长一倍以上,2030年可能达到3.18亿m3。且模拟结果显示,未来灌区农业可利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0.16亿m3。在气候变化导致灌区作物净灌溉需水量增加的条件下,到2030年,河套灌区农业用水可能面临1.9亿m3-3.4亿m3的空缺,农业用水面临威胁。(5)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有利于区域农业节水。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5%,瓜果蔬菜种植面积增加3%,而粮食作物面积降低9%的种植情境下,2030年河套灌区农业净灌溉净需水量在A、B情境下将分别为24.96亿m3和24.11亿m3;如果灌区种植结构不变,同时段A、B情境下灌区净灌溉需水量将分别高达26.94亿m3和25.94亿m3。因此,种植结构的调整对区域农业灌溉需水量将会产生影响,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有利于缓解农业用水压力。

王啸宇[7](2017)在《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问题及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十三五时期,河北省正面临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的转变。随着钢铁、水泥、玻璃产能的压缩,现代农业发展日益提上议程。作为京津的首善之地和畿辅之区,河北省地大物博,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尽快从涉及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第一产业出发,促进县域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对于提升河北省经济实力至关重要,对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亦有着深远影响。本文以河北省172个县域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县域农业或区域农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而以县域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为支撑,汇总调研资料,概述了河北县域农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及其面临的问题,深入探讨制约河北省县域农业高效发展的具体因素,并从科学架构农业发展的政策理念、激活资源要素运行的市场机制、创新农业技术的科技机制方面出发,提出县域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和路径选择,通过巧妙借力京津促进县域农业发展,最终提升河北省农业发展的整体实力。本文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探究河北县域农业发展的问题及路径: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农业研究的理论成果,归纳国内外县域农业或区域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模式;运用实地调查法、现场访谈法,具体了解县域内部农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难题,发掘县域农林牧渔业特色品种;采用个案追踪法,探究县域龙头企业对农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同时兼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总结河北县域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乌琼[8](2016)在《内蒙古十大孔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引洪淤地补充地下水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大孔兑是黄河内蒙古段南岸鄂尔多斯境内的十条季节性河流。每到汛期,十大孔兑地区山洪爆发,大量洪水泥沙涌入下游,造成洪涝灾害。引洪淤地工程,建在十大孔兑的中下游地区,把洪水泥沙引入库布齐沙漠腹地,将洪水泥沙化为洪水资源。一方面可以减少汛期河道内的泥沙,防止黄河泥沙淤积。另一方面可以截留部分洪水泥沙,补充地下水,治沙淤地。本文主要对引洪淤地工程补充地下水方面进行研究。其一,重点进行水文地质评价,研究地层是否适合兴建引洪淤地工程用于补充地下水。其二,从宏观方面分析引洪淤地工程在补充地下水方面是否可行。本文阐明了十大孔兑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含水层特征及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将中游风沙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分为四级,Ⅰ级是该区域内最适宜补充地下水的地区,Ⅱ级次之,Ⅲ级相对于前两级稍差,但也可进行地下水的补充。Ⅳ级则因为岩性或断层的原因,不建议修建工程来补充地下水。并根据区域等级划分图对引洪淤地工程选址提出指导性意见,确认11处引洪淤地工程的放於区。在引洪淤地工程补充地下水可行性分析方面,可得出:研究区境内天然水资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过境黄河水、地下水和地表径流水。其中黄河多年平均年过境流量247.80×108m3,地表径流量多年平均1.36×108m3,地下水可开采储量3.15×108m3。现开发利用状况为:黄河水可取水量为2.34×108m3。地下水多年平均开采量3.69×108m3,超采量0.54×108m3。地表水利用量0.58×108m3,每年有0.79×108m3的地表水未利用。若拟定的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引0.35×108m3洪水,用于涵养库布齐沙漠的地下水库。

杨佳佳[9](2016)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环京津贫困带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级发展战略,协同发展的要旨之一是解决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带动整个环渤海区域经济,形成中国经济第三大增长极,是新常态下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然而,在高速发展的京津周边,至今仍有属于河北省的22个国家级贫困县,形成了被称之为"环京津贫困带"的落后区域。一方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环京津贫困带上的部分地区长期承担着为京津涵养水源等生态使命,而得到的补偿非常有限;另一方面贫困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与毗邻的京津地区贫富反差巨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富裕中的贫困"不仅是贫困地区本身的问题,也是生态安全的问题,更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之下,环京津贫困带治理问题尤为必要和紧迫。文章以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在广泛阅读文献和收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环京津贫困带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当前贫困在五个大方面的表现,具体包括经济增长乏力,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受约束,工农业发展受限,教育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本短缺。综合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本文认为环京津贫困带的形成原因主要有生态脆弱与贫困耦合,发展权受限和补偿机制缺位,行政体制分割与"虹吸效应"严重,思想观念保守与历史因素四个方面。提出应在明确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通过政策扶持、产业扶贫、合作开发、生态补偿的等多种方式精准扶贫,协同治理,尽快消除环京津贫困带,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田福平[10](2015)在《黄土高原单播人工草地碳储量及其土壤速效养分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阐明黄土高原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碳储量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动态特征,以黄土高原主要栽培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 Scop.)、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Gaertn.)、早熟禾(Poa crymophila Keng.)草地和撂荒地(对照)为研究对象。在农业部兰州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通过长期定点监测实验,研究了生长15年的4种单播人工草地及撂荒地的植被碳密度、凋落物碳密度、0-100cm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土壤碳密度、生态系统碳密度与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的年固碳量,并对4种生长15年的单播人工草地及撂荒地的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与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在0-100cm土层的养分特征进行了分析。该研究有助于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单播人工草地固碳机制,可为我国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为阐明黄土高原单播人工草地土壤速效养分特征提供科学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总生物量碳密度在4年龄最高,为18635.8kg C·hm-2。苜蓿草地生态系统碳密度在5年龄最高,为101.96t·hm-2,土壤碳密度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80.6%90.5%。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紫花苜蓿草地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加、速效磷含量降低,在060cm的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锌、0-20cm的土壤有效铁、0-30cm的土壤有效锰、0-70cm的土壤有效铜均随着紫花苜蓿生长年限的增加而显着降低(P<0.05)。不同生长年限的紫花苜蓿草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0-50cm的有效铁、0-70cm的有效锰和有效铜及0-90cm的有效锌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2.红豆草草地总生物量碳密度在3年龄最高,为16454.5kg C·hm-2,其中,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占31.6%56.3%。红豆草草地系统的碳密度也是在3年龄最高,为104.68t·hm-2,土壤碳密度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84.3%94.4%。红豆草草地在0-30cm的土壤速效氮、0-70cm土壤速效磷和土壤有效锰、0-50cm的土壤速效钾、0-40cm土壤有效铜和0-100cm的土壤有效锌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红豆草草地的速效氮含量在1年龄至4年龄增加,5年龄下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着红豆草生长年限的增加显着降低(P<0.05)。土壤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在0-70cm、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在0-100cm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3.冰草草地总生物量碳密度在4年龄最高,为7310.7 kg C·hm-2。4年龄冰草草地系统的碳66.18t·hm-288.1%97.2%的冰草草地,在0-60cm的速效氮、0-100cm的速效磷、0-50cm的速效钾、0-50cm的有效铁、0-60cm的有效锰与有效铜、0-70cm的有效锌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冰草生长年限的增加,土壤速效氮含量减少,土壤速效磷含量在0-30cm增加,土壤速效钾先减少后增加。0-50cm的土壤有效铁、0-30cm土壤有效锰、0-60cm土壤有效铜及0-30cm土壤有效锌含量均随冰草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4.早熟禾草地在4年龄总生物量碳密度最高,为6553.0kg C·hm-2,地下生物量碳密度占总生物量碳密度的45.1%62.0%。4年龄早熟禾草地生态系统的碳密为66.3t·hm-2,且与其它不同生长年限的差异显着(P<0.05),土壤碳密度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90.1%98.5%。不同生长年限的早熟禾草地速效氮含量在0-60cm、速效磷含量在0-70cm、速效钾含量在0-50cm、有效铁含量在0-100cm、有效锰在0-70cm、有效铜和有效锌在0-60cm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早熟禾生长年限的增加,在0-60cm的土壤速效氮、0-50cm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增加,而在0-30cm的有效铁、0-40cm的有效锰、0-100cm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均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5.撂荒地1年龄总生物量碳密度最高,为969.4kg C·hm-2。撂荒地生态系统碳密度在5年龄为49.0t·hm-2,且与其它不同年限生态系统碳密度差异显着(P<0.05)。撂荒地土壤碳密度占生态系统碳密度的92.3%98.3%。不同生长年限的撂荒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铁和有效锰的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40cm的各个土层,有效铜含量与有效锌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有规律的下降。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在0-50cm、速效磷在0-30cm、有效铁和有效锌含量在0-30cm、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在0-50cm的土层均随撂荒年限的增加而增加。6.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5年的平均固碳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苜蓿草地(13.04t·hm-2·a-1)>红豆草草地(10.87t·hm-2·a-1)>早熟禾草地(5.17t·hm-2·a-1)>冰草草地(4.79t·hm-2·a-1)>撂荒地(2.46t·hm-2·a-1)。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的土壤速效氮含量均显着高于撂荒地。其中,苜蓿和红豆草草地1年龄至5年龄的土壤速效氮含量显着高于冰草和早熟禾草地(P<0.05)。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冰草草地、早熟禾草地和撂荒地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红豆草和苜蓿草地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的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降低,其中,豆科牧草紫花苜蓿和红豆草草地降低的幅度均大于禾本科牧草冰草草地和早熟禾草地。撂荒地的土壤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含量随着撂荒年限的增加缓慢升高,但撂荒地土壤速效养分的绝对增加量比较小。本研究为我国黄土高原草地碳储量的计算、固碳机制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同时也为我国黄土高原人工草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二、吴桥县农牧业发展模型与调整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吴桥县农牧业发展模型与调整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下那曲流域地下水位动态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
        1.2.2 气候变化下地下水演变研究
        1.2.3 青藏高原地下水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植被
        2.1.4 气象水文
        2.1.5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下水位监测实验及现状分布特征
    3.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1.1 地层
        3.1.2 地质构造
        3.1.3 地下水类型
        3.1.4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3.1.5 地质灾害
    3.2 地下水问题剖析及实验布设
        3.2.1 流域地下水问题剖析
        3.2.2 地下水监测仪器布设
    3.3 地下水埋深的动态变化
        3.3.1 地下水埋深的月动态变化
        3.3.2 地下水埋深的日动态变化
        3.3.3 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动态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1.1 研究区范围确定
        4.1.2 含水层结构概化
        4.1.3 研究区边界的概化
    4.2 地下水数学模型构建及求解
        4.2.1 地下水数学模型的建立
        4.2.2 地下水数学模型的求解软件
        4.2.3 网格剖分
        4.2.4 模拟时间与初始水头
        4.2.5 水文地质参数确定
        4.2.6 源汇项确定及计算方法
    4.3 模型校验
        4.3.1 模型校验原则
        4.3.2 模型校验结果
        4.3.3 区域水均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流域地下水未来发展趋势预估
    5.1 气候模式和气候情景
    5.2 不同情景下流域地下水演变规律预估
        5.2.1 不同情景下流域降水量预估
        5.2.2 不同情景下流域气温的预估
        5.2.3 不同情景下流域蒸发的预估
        5.2.4 不同情景下流域地下水位的演变规律
        5.2.5 气候变化下地下水合理用与涵养的对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水平
        1.3.1 在发展动力路径方面的研究
        1.3.2 在发展现状评估方面的研究
        1.3.3 在规划建设方法方面的研究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价值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价值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产城耦合机制的构建
    2.1 相关概念辩析
        2.1.1 工业型小城镇相关概念辨析
        2.1.2 产城耦合机制相关概念辨析
    2.2 相关理论基础
    2.3 产城耦合机制定义
    2.4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介质
    2.5 产城耦合机制构造要素
        2.5.1 产业系统
        2.5.2 城镇系统
    2.6 产城耦合机制运作方式
        2.6.1 产业系统对城镇系统的耦合作用
        2.6.2 城镇系统对产业系统的耦合作用
    2.7 小结
第3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评价
    3.1 评价技术路线
        3.1.1 评价目的
        3.1.2 评价内容与方法
        3.1.3 评价对象选取
    3.2 发展水平——运作介质评价
    3.3 发展状态——运作方式评价
    3.4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分析
        3.4.1 工业型小城镇评价结果
        3.4.2 产城耦合机制验证分析
        3.4.3 产城耦合机制的发展时期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策略
    4.1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规划体系
        4.1.1 基于运作介质确定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4.1.2 基于运作方式确定强化耦合的规划目标
        4.1.3 基于构造要素确定产城系统的规划内容
        4.1.4 基于评价分析确定对应时期的规划重点
    4.2 基于产城耦合机制发展时期的规划策略选择
    4.3 发展起步期的规划策略:补齐劣势系统
        4.3.1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4.3.2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4.3.3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4.4 快速发展期的规划策略:同步发力建设
        4.4.1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4.4.2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4.5 发展成熟期的规划策略:提升品质带动
        4.5.1 提升产城契合的文化品质
        4.5.2 促进产城协合的环境品质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产城耦合的规划策略实证研究——以杨芬港镇为例
    5.1 杨芬港镇现实基础
        5.1.1 发展背景
        5.1.2 杨芬港镇产业系统现状
        5.1.3 杨芬港镇城镇系统现状
        5.1.4 杨芬港镇产城耦合机制存在问题及机遇
    5.2 杨芬港镇规划策略选择
    5.3 挖掘产城资源引入产业实体
        5.3.1 双产主导产业
        5.3.2 链网产业关联
    5.4 构造产城联合的发展结构
        5.4.1 集约建设规模
        5.4.2 联合发展结构
        5.4.3 联合交通网络
    5.5 覆盖产城共享的基础设施
    5.6 对标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附加值
    5.7 塑造产城融合的功能空间
        5.7.1 融合产城功能
        5.7.2 融合土地利用
        5.7.3 融合公共服务设施
        5.7.4 融合绿化景观
    5.8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中国县级财政体制及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县级财政运行研究
        二、关于县级财政体制研究
        三、简要评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县级财政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国家结构与县级财政
        一、现代国家结构下的县级政府
        二、中国县级政府的特点及行为目标
    第二节 财政分权体制下政府竞争与县级财政行为
        一、政府竞争理论
        二、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三、财政分权与公共服务提供
        四、财政分权体制下县级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
    第三节 公共服务质量、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
        一、政府公共服务质量及影响因素
        二、模型基本设定
        三、数值模拟
        四、结论
    第四节 几点启示
第三章 新中国县级财政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统收统支下的县级财政
    第二节 1978-1993:分灶吃饭下的县级财政
    第三节 1994年以来:分税制下的县级财政
    第四节 分税制下县级财政体制改革新探索
        一、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二、县级财力保障机制改革
        三、省直管县体制探索
        四、十八大以来的新改革
第四章 典型国家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第一节 美国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一、美国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美国的地方财政体制
        三、美国县级政府财政运行:以旧金山为例
    第二节 英国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一、英国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英国的地方财政体制
    第三节 日本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一、日本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地方财政制度
    第四节 印度的地方财政体制与县级财政
        一、印度政府的组织结构
        二、地方政府财政体制
    第五节 启示与借鉴
        一、保证预算过程透明
        二、确保地方财源稳固
        三、促进转移支付制度完善
第五章 我国县级财政绩效分析
    第一节 县级财政绩效及其研究现状概述
        一、财政绩效含义
        二、我国学者对财政绩效问题的初步研究
    第二节 基于DEA模型的县级财政绩效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三、结果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 我国县级财政运行和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县级财政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级财政收入缺乏保障
        二、县级财政自给率偏低
        三、县级政府债务问题严重
    第二节 县级财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与市场职责边界划分不清
        二、财权与事权、责任不匹配
        三、官员的考核激励机制不到位
第七章 推进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建议
    第一节 深化县级财政体制改革
        一、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想
        二、深化县级财政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三、完善县级财政体制改革配套措施
    第二节 防范和化解县级财政风险
        一、防范和化解重大债务风险
        二、建立健全县级政府债务管理长效机制
        三、建立地方财政监督机制
        四、强化债务适度规模管理
        五、建立县级政府债务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5)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喷灌应用研究进展
        1.2.1 喷灌的定义及国内外喷灌技术发展现状
        1.2.2 喷灌特点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3 国内紫花苜蓿种植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3.1 国内紫花苜蓿种植业发展现状
        1.3.2 国内紫花苜蓿种植业未来发展趋势
    1.4 紫花苜蓿耗水、产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紫花苜蓿耗水量
        1.4.2 影响紫花苜蓿耗水量的因素
        1.4.3 紫花苜蓿产量
        1.4.4 影响紫花苜蓿产量的因素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2. 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2.2.1 试验材料与喷灌设备铺设
        2.2.2 试验设计
    2.3 指标测定及测定方法
        2.3.1 气象数据
        2.3.2 生长指标
        2.3.3 产量
        2.3.4 品质测定
        2.3.5 耗水量的测定
        2.3.6 水分利用效率
        2.3.7 灌溉水利用效率
    2.4 数据分析
    2.5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3.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耗水量及耗水规律
    3.1 不同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的耗水量
        3.1.1 生长季内灌溉量及耗水量
        3.1.2 同一茬次内不同生育期耗水量
    3.2 不同灌溉处理下紫花苜蓿耗水强度
        3.2.1 不同时间段紫花苜蓿耗水强度
        3.2.2 不同生育期耗水强度
    3.3 耗水量对灌溉量及气象因素的响应
    3.4 讨论
    3.5 小结
4.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规律
    4.1 紫花苜蓿的生长指标
        4.1.1 株高
        4.1.2 鲜干比
        4.1.3 茎叶比
    4.2 紫花苜蓿生长指标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4.2.1 生长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4.2.2 生长指标对灌溉量及耗水量的响应
        4.2.3 气候因素对生长指标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5.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产量
    5.1 紫花苜蓿各茬次的产量
    5.2 紫花苜蓿产量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5.2.1 产量对灌溉量的响应
        5.2.2 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
        5.2.3 产量与生长指标的关系
        5.2.4 生长指标、灌溉量及耗水量对产量的影响
        5.2.5 气象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5.2.6 灌溉量、耗水量及气象因素与产量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6.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溉水利用效率
    6.1 紫花苜蓿各茬次的水分利用效率
    6.2 紫花苜蓿水分利用效率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6.2.1 水分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的关系
        6.2.2 水分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及耗水量的关系
        6.2.3 气象因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2.4 灌溉量及气象因素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3 紫花苜蓿各茬次的灌溉水利用效率
    6.4 紫花苜蓿灌溉水利用效率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6.4.1 灌溉水利用效率对灌溉量及耗水量的响应
        6.4.2 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的关系
        6.4.3 灌溉水利用效率与生长指标及耗水量的关系
        6.4.4 灌溉水利用效率对气象因素的响应
        6.4.5 气象因素及灌溉量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6.5 讨论
    6.6 小结
7.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品质变化规律
    7.1 紫花苜蓿的各茬次间的品质
        7.1.1 粗蛋白
        7.1.2 中性洗涤纤维
        7.1.3 酸性洗涤纤维
        7.1.4 相对饲喂价值
    7.2 紫花苜蓿品质指标对各影响因素的响应
        7.2.1 品质指标之间相互关系
        7.2.2 品质指标与产量的关系
        7.2.3 品质指标与耗水量的关系
        7.2.4 灌溉量对品质指标的影响
        7.2.5 品质指标与生长指标的关系
        7.2.6 气象因素对品质指标的影响
    7.3 讨论
    7.4 小结
8. 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经济收益
    8.1 收益模型
    8.2 模型分析
    8.3 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的品质等级
    8.4 不同茬次紫花苜蓿的经济收益
    8.5 模型验证
    8.6 小结
9.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9.1 主要结论
    9.2 本试验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未来气候情境对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研究 ——以河套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足迹理论研究进展
        1.2.2 气候模式统计降尺度研究进展
        1.2.3 灰色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2.4 作物产量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2 社会经济概况
第三章 河套灌区未来气候条件
    3.1 统计降尺度的应用
        3.1.1 统计降尺度原理
        3.1.2 所需数据
        3.1.3 模型精度验证
    3.2 气象要素时空变化
        3.2.1 气象要素的时间变化
        3.2.2 气象要素的空间变化
    3.3 ET0变化
        3.3.1 计算ET0
        3.3.2 ET0的时间变化
        3.3.3 ET0的空间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气候情境下河套灌区主要作物需水量分析
    4.1 作物蒸发蒸腾量的变化
    4.2 有效降水量的变化
    4.3 作物灌溉需水量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套灌区未来作物产量模拟与生产水足迹分析
    5.1. AquaCrop模型模拟作物产量
        5.1.1 Aqua Crop模型产量模拟原理
        5.1.2 模型精度验证
    5.2. 未来作物产量
    5.3. 未来气候情境下作物生产水足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河套灌区未来种植业水资源供需分析
    6.1 灰色模型
        6.1.1 灰色模型原理
        6.1.2 模型精度验证
    6.2 设计作物种植结构情境下灌区需水量预测
    6.3 河套灌区用水分配和农业用水供需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问题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县域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2.1 县域农业发展的相关概念
        2.1.1 县域农业
        2.1.2 农业功能园区
    2.2 县域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2.2.1 农业政策与农业政策理论
        2.2.2 产业发展理论与农业产业发展理论
        2.2.3 区域经济理论与县域经济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3.1 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的现状
        3.1.1 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3.1.2 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3.2 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2.1 农业政策方案指导性差
        3.2.2 农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下
        3.2.3 农业支撑服务体系缺失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
    4.1 农业政策结构、设计、执行存在问题
        4.1.1 县域政府之间利益复杂
        4.1.2 农业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缺乏
        4.1.3 基层政府落实农业政策的灵活性差
    4.2 经济扶植力度不够
        4.2.1 河北省政府财政支农资金有限
        4.2.2 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效率较低
        4.2.3 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弱
    4.3 农业技术水平限制
        4.3.1 农业科技助农基础薄弱
        4.3.2 县域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缺乏
        4.3.3 农业灾害风险抵御力弱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5.1 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政策理念
        5.1.1 制定顶层对接政策战略
        5.1.2 交界县域打造市场科技协同模型
        5.1.3 较远县域科学规划农业园区
    5.2 打通资源要素运行的市场通道
        5.2.1 树立品牌竞争意识
        5.2.2 完善农产品流通贸易体系
        5.2.3 提高农产品供给配置效率
    5.3 发挥农业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
        5.3.1 加强农民农业技术培训
        5.3.2 打造县域协同电子农务网站
        5.3.3 构建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评价体系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8)内蒙古十大孔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引洪淤地补充地下水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地下水回灌综述
        1.2.2 国内地下水补给历史
        1.2.3 我国引洪淤灌发展进程
    1.3 本文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十大孔兑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地貌
    2.3 气象水文
    2.4 社会经济
3 十大孔兑水文地质特征
    3.1 区域地质构造
    3.2 地层岩性
    3.3 地下水含水层特征
        3.3.1 松散岩类孔隙水
        3.3.2 碎屑岩类孔隙水
        3.3.3 层状基岩裂隙水
        3.3.4 基岩裂隙与岩溶水
    3.4 地下水化学特征
    3.5 补径排特点
        3.5.1 地下水的补给
        3.5.2 地下水的径流
        3.5.3 地下水的排泄
4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4.1 研究方法
        4.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1.2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数
        4.1.3 评价指标的合成方法
    4.2 构造评价体系
        4.2.1 构造判断矩阵
        4.2.2 一致性检验
    4.3 各评价指标
        4.3.1 地质构造
        4.3.2 径流量
        4.3.3 地层
        4.3.4 水质
        4.3.5 水位埋深
    4.4 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4.5 工程选址
5 引洪淤地补充地下水的可行性分析
    5.1 水资源需求分析
        5.1.1 水资源概况
        5.1.2 工农业及水源地用水现状
        5.1.3 地下水开发总量
        5.1.4 研究区用水需求量
    5.2 补给水源分析
        5.2.1 数据来源
        5.2.2 年降水量
        5.2.3 暴雨洪水
        5.2.4 年径流量
        5.2.5 可利用水资源量
    5.3 工程可行性分析
        5.3.1 可引洪量
        5.3.2 可淤地面积
6 结论及展望与建议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环京津贫困带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
        1.2.1 关于贫困内涵和贫困标准的研究
        1.2.2 关于贫困与自然生态关系研究
        1.2.3 区域发展中的贫困问题研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相关理论
    2.1 增长极理论
        2.1.1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思想
        2.1.2 增长极理论的两种效应
        2.1.3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
    2.2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2.1 非均衡力来源以及构成
        2.2.2 循环累积因果链
    2.3 空间贫困理论
        2.3.1 空间贫困的概念提出
        2.3.2 空间贫困的基本思想
第3章 环京津贫困带现状分析
    3.1 贫困带地域范围调整
    3.2 贫困现状分析和治理瓶颈
        3.2.1 贫困现状的分析
        3.2.2 扶贫面临的问题
    3.3 贫困带经济社会总体状况分析
        3.3.1 贫困县的经济增长
        3.3.2 贫困县产业结构变迁
        3.3.3 贫困县的教育发展
        3.3.4 贫困人口收入水平
    3.4 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综合评价
        3.4.1 因子分析概念
        3.4.2 因子分析的模型
        3.4.3 因子分析方法过程与结果
第4章 环京津贫困带贫困成因和性质
    4.1 贫困区的致贫原因
        4.1.1 生态脆弱与贫困耦合
        4.1.2 发展权受限和补偿机制缺位
        4.1.3 行政体制分割与"虹吸效应"严重
        4.1.4 思想观念落后与历史因素
    4.2 贫困区的贫困性质
        4.2.1 "生态恶化型"贫困
        4.2.2 "保护压力型"贫困
        4.2.3 "政策型"贫困
        4.2.4 "科技型"贫困
第5章 环京津贫困带治理对策
    5.1 明确区域功能定位
        5.1.1 水源保护区和生态屏障
        5.1.2 产业转移承接地
        5.1.3 生态农业生产加工地
        5.1.4 地区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目的地
    5.2 区域合作减贫与生态补偿
        5.2.1 建立机构专门负责
        5.2.2 形成科学补偿标准和稳定机制
        5.2.3 探索多样化补偿方式
        5.2.4 加强监测和监督考核
    5.3 产业化扶贫
        5.3.1 扶持生态与文化旅游产业
        5.3.2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5.3.3 创新产业组织形式
        5.3.4 选择性承接产业转移
    5.4 合理引导要素流动
        5.4.1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5.4.2 提升基层社会公共服务
        5.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4.4 创新扶贫机制
        5.4.5 运用合理区域经济政策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10)黄土高原单播人工草地碳储量及其土壤速效养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草地碳储量研究进展
        2.1 植被碳含量研究
        2.2 植被碳储量研究
        2.3 凋落物碳储量
        2.4 地下部分碳储量
        2.5 草地土壤碳储量
    3 草地土壤速效氮、磷、钾研究现状
        3.1 土壤速效氮
        3.2 土壤速效磷
        3.3 土壤速效钾
    4 草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微量元素研究现状
        4.1 土壤有效铁
        4.2 土壤有效锰
        4.3 土壤有效铜
        4.4 土壤有效锌
    5 人工草地碳储量及速效养分特征研究现状
        5.1 人工草地碳储量研究
        5.2 人工草地速效养分特征研究
        5.3 碳储量与土壤速效养分相关性研究
第二章 试验方案
    1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内容
    3 技术路线
    4 试验材料与设计
        4.1 试验地概况
        4.2 试验材料
        4.3 试验设计
    5 测定方法
        5.1 生物量测定
        5.2 容重测定及土壤样品取样
        5.3 植物及土壤样品分析方法
        5.4 植被和土壤碳储量计算方法
    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第三章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及土壤速效养分特征
    1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
        1.1 植被碳密度年际变化
        1.2 凋落物碳密度年际变化
        1.3 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年际变化
        1.4 地下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5 总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6 土壤碳储量年际变化
        1.7 紫花苜蓿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年际变化
    2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年际变化特征
        2.1 土壤速效氮年际变化特征
        2.2 土壤速效磷年际变化特征
        2.3 土壤速效钾年际变化特征
    3 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年际变化特征
        3.1 土壤有效铁年际变化特征
        3.2 土壤有效锰年际变化特征
        3.3 土壤有效铜年际变化特征
        3.4 土壤有效锌年际变化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第四章 红豆草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及土壤速效养分特征
    1 红豆草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
        1.1 植被碳密度年际变化
        1.2 凋落物碳密度年际变化
        1.3 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年际变化
        1.4 地下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5 总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6 土壤碳储量年际变化
        1.7 红豆草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年际变化
    2 红豆草人工草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年际变化特征
        2.1 土壤速效氮年际变化特征
        2.2 土壤速效磷年际变化特征
        2.3 土壤速效钾年际变化特征
    3 红豆草人工草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年际变化特征
        3.1 土壤有效铁年际变化特征
        3.2 土壤有效锰年际变化特征
        3.3 土壤有效铜年际变化特征
        3.4 土壤有效锌年际变化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冰草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及土壤速效养分特征
    1 冰草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
        1.1 植被碳密度年际变化
        1.2 凋落物碳密度年际变化
        1.3 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年际变化
        1.4 地下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5 总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6 土壤碳储量年际变化
        1.7 冰草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年际变化
    2 冰草人工草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年际变化特征
        2.1 土壤速效氮年际变化特征
        2.2 土壤速效磷年际变化特征
        2.3 土壤速效钾年际变化特征
    3 冰草人工草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年际变化特征
        3.1 土壤有效铁年际变化特征
        3.2 土壤有效锰年际变化特征
        3.3 土壤有效铜年际变化特征
        3.4 土壤有效锌年际变化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早熟禾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及土壤速效养分特征
    1 早熟禾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
        1.1 植被碳密度年际变化
        1.2 凋落物碳密度年际变化
        1.3 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年际变化
        1.4 地下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5 总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6 土壤碳储量年际变化
        1.7 早熟禾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年际变化
    2 早熟禾人工草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年际变化特征
        2.1 土壤速效氮年际变化特征
        2.2 土壤速效磷年际变化特征
        2.3 土壤速效钾年际变化特征
    3 早熟禾人工草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年际变化特征
        3.1 土壤有效铁年际变化特征
        3.2 土壤有效锰年际变化特征
        3.3 土壤有效铜年际变化特征
        3.4 土壤有效锌年际变化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第七章 撂荒地碳储量年际变化及土壤速效养分特征
    1 撂荒地碳储量年际变化
        1.1 植被碳密度年际变化
        1.2 凋落物碳密度年际变化
        1.3 地上生物量碳密度年际变化
        1.4 地下部分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5 总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6 土壤碳储量年际变化
        1.7 撂荒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年际变化
    2 撂荒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年际变化特征
        2.1 土壤速效氮年际变化特征
        2.2 土壤速效磷年际变化特征
        2.3 土壤速效钾年际变化特征
    3 撂荒地土壤有效铁、锰、铜、锌年际变化特征
        3.1 土壤有效铁年际变化特征
        3.2 土壤有效锰年际变化特征
        3.3 土壤有效铜年际变化特征
        3.4 土壤有效锌年际变化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第八章 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及土壤养分特征
    1 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碳储量年际变化
        1.1 总生物量碳储量年际变化
        1.2 土壤碳储量年际变化
        1.3 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年际变化
        1.4 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生态系统年固碳量
    2 不同单播人工草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年际变化特征
        2.1 土壤速效氮年际变化特征
        2.2 土壤速效磷年际变化特征
        2.3 土壤速效钾年际变化特征
    3 不同单播人工草地土壤微量元素年际变化特征
        3.1 土壤有效铁年际变化特征
        3.2 土壤有效锰年际变化特征
        3.3 土壤有效铜年际变化特征
        3.4 土壤有效锌年际变化特征
    4 讨论
    5 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不同单播人工草地碳储量特征
        1.2 不同单播人工草地土壤速效养分特征
    2 主要结论
    3 创新点
    4 存在问题
    5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专着
致谢

四、吴桥县农牧业发展模型与调整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下那曲流域地下水位动态演变规律[D]. 牛永振.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潜在活力因素影响下的河北省脱贫县发展模式研究[D]. 苗蕾.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3]基于产城耦合机制的工业型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 唐冠蓝. 天津大学, 2019(01)
  • [4]中国县级财政体制及其改革研究[D]. 张永森.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西北旱区喷灌条件下紫花苜蓿耗水、产量及品质研究[D]. 李岩.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6]未来气候情境对作物生产水足迹的影响研究 ——以河套灌区为例[D]. 周天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2)
  • [7]河北省县域农业发展问题及路径研究[D]. 王啸宇. 燕山大学, 2017(05)
  • [8]内蒙古十大孔兑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引洪淤地补充地下水可行性研究[D]. 乌琼.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6(02)
  • [9]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环京津贫困带治理研究[D]. 杨佳佳. 天津财经大学, 2016(10)
  • [10]黄土高原单播人工草地碳储量及其土壤速效养分特征研究[D]. 田福平. 甘肃农业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吴桥县农牧业发展模式及调整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