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生态与医学的关系

浅析微生态与医学的关系

一、微生态学与医学的关系简析(论文文献综述)

黎舒婷,税典奎[1](2021)在《七味白术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七味白术散为历代医家治疗小儿腹泻之经方,功用为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主治脾胃虚弱,津虚内热证。目前发现七味白术散具有十分广泛的药理作用,且许多药理作用在临床治疗上已取得了确切疗效,本文笔者总结七味白术散的现代药理作用,以及在消化系统疾病中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对医药工作者的临床工作以及科研工作者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1 方剂简析七味白术散原名白术散,首见于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人参二钱五分,白茯苓五钱,

李会敏[2](2021)在《肝郁型Graves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简称GD)患者粪便标本中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种类及数量,并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比较,以及阐明新诊断肝郁型GD患者(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的肠道菌群特点。方法:搜集2020年8月-2020年1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甲状腺疾病诊疗中心就诊的新诊断的GD患者,我们根据诊断标准纳入15例GD患者组成试验(GD)组,并招募15例健康志愿者建立健康对照(Control)组,收集这30例粪便标本,用16S核糖体DNA(16S ribosome DNA,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采集的30份粪便样本中的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分析他们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及结构组成方面的差异,探讨肠道菌群与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G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在性别、年龄、BMI无统计学差异;GD患者不同证型(肝郁气滞证组、肝郁脾虚证组)在性别、年龄、BMI无统计学差异,两组证型在中医证候上存在差异。2、GD患者肠道菌群落丰富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GD患者群落覆盖度较对照组升高,两组群落均匀度、多样性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3、GD组相比于对照组,梭杆菌门、梭杆菌纲、梭杆菌目、梭杆菌科、梭杆菌属、棒状杆菌目(Corynebacteriales,属于放线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显着降低(P<0.05)。4、肝郁脾虚证组相比于肝郁气滞证组,在Romboutsia属、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属、消化链球菌科上丰度增加,在梭状芽胞杆菌纲、螺旋藻菌目、Veillonellales-Selenomonadales目、瘤胃球菌科、Lachnoclo stridium属、粪杆菌属、丹毒丝菌目、厚壁菌门、乳酸菌属丰度降低。两组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粪杆菌属具有显着差异。5、GD组相关临床指标分析:Roseburia属与TGAb呈正相关,Monoglob us属、Lachnospira与TPOAb呈负相关,副细菌属与TRAb呈负相关,粪杆菌属与BMI呈正相关、丹毒丝菌科UCG-003属与BMI呈负相关。粪杆菌属、双歧杆菌属、Butyricicoccus属、毛螺菌科_UCG-004属、毛螺菌科_ND3007_group属均与TSH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表明新诊断肝郁型GD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群落大致相同,但是肠道微生物群落存在失调,且优势菌群的占比不同,GD组肠道菌群表现为调节免疫平衡的菌群丰度紊乱。且GD患者消瘦、抑郁等症状可能与相关参与能量代谢的肠道菌群有关。甲状腺功能与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水平与调节Th17/Treg平衡、Th1/Th2平衡以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菌群存在相关关系,提示肠道菌群可能参与了GD的发病,具体机制有待验证,可能通过改善或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来预防和治疗GD,对于后续通过疏肝健脾方法来改善肝郁型GD患者的肠道菌群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需要进一步验证。

刘秀美[3](2020)在《儿童厌食症脾运失健证型舌苔微生态菌群分析》文中认为目 的:通过分析脾运失健型厌食症儿童和健康儿童的舌苔微生态,探讨脾运失健型厌食症儿童的舌苔特异性菌群,为本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提供重要依据。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脾运失健型厌食症患儿22例(厌食症组=FED组,按照舌苔厚度开展了亚组分析:薄白苔FED1亚组15例,厚白苔FED2亚组7例),西医诊断为婴儿厌食症(infantile anorexia,IA)和(或)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Avoidance/Restrictive Food Intake Disorder,ARFID),同时选取17例同年龄段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健康对照组=HC组)。按照舌苔样本标准采集方法刮取两组孩子的舌苔样本,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舌苔样本里的微生物组成进行分析(①群落组成分析②α、β多样性分析③差异物种及其显着性分析)。结 果:1.一般资料比较:FED组共22例(薄白苔FED1亚组15例,厚白苔FED2亚组7例),其中男孩14例,女孩8例,平均年龄6.3±2.0岁,平均BMI 14.1±1.3;HC组共17例(均为薄白舌苔),其中男孩12例,女孩5例,平均年龄7.3±2.2岁,平均BMI 15.7±1.9。所选病例研究前1个月内均未应用抗生素、未用过活菌制剂。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性别=0.65>0.05,P年龄=0.25>0.05),两组BMI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BMI=0.005<0.01)。2.群落组成分析:分类学分析:FED、HC两组39例样本中共发现8门,13纲,23目,43科,67属,122种以及203个OTU。其中在科水平上占比较多的依次(降序)在FED组:为链球菌(22.18%)、普雷沃菌(21.04%)、韦荣氏菌属(15.63%)、奈瑟菌(8.0%)及放线菌(7.67%),HC组:为链球菌(27.54%)、韦荣氏菌(12.20%)、普雷沃菌(9.32%)、奈瑟菌(9.24%)及放线菌(7.95%)。在OTU水平上FED组独有1个:OTU230(Corynebacterium属未分类的物种)。FED1和FED2两亚组分类学分析结果与总组的基本上一致。FED2与FED1亚组相比,在OTU水平上缺了 OTU22(Nocardiaceae科Rhodococcus 属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种)及 OTU117(Veillonellaceae 科Selenomonas3属的未分类物种)。简结:①FED、HC两组之间点比变化最大的菌属为普雷沃菌(9.32%比21.04%)②与HC组相比,FED组独有OTU230③FED1、FED2两亚组菌群组成与FED总组的基本上一致④与FED2亚组相比,FED1亚组独有OTU22和OTU117。3.多样性分析:在OTU水平上进行分析。Rank-Abundance曲线:HC组和FED组的大部分曲线平滑下降,显示样本的物种多样性比较高。α多样性分析:sob、shannon、simpson、ace、chao、shannoneven、simpsoneven 各指数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为sob和chao,显示各组之间物种丰度差异显着,而多样性及均匀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FED1、FED2两亚组之间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β多样性分析:距离算法为Bray-Curtis加权法的PCoA分析结果表明,FED、HC两组之间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r=0.1022),但r值不高,说明两组之间分离度底,p值的意义可能不太大,因此继续进行了 NDMS分析,结果stress=0.163,分析结果图形有一定的解释意义。用Bray-Curtis距离算法对总方差和对ANOSIM统计学意义进行Adonis显着性分析,结果为R2=0.082,Pr(p值)=0.006,表明检验的可信度高。简结:在OTU水平上①两组样本物种多样性较高,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FED组舌苔菌群物种丰富度显着高于HC组(p<0.05)③两组之间微生物群落组成有显着性差异(p=0.027)④检验可信度高(R2=0.082,p=0.006)⑤FED1、FED2两亚组之间多样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4.组间差异物种及其显着性:科水平上FED、HC两组之间Welch’s t检验:丰度比例最多的同时比例之间最有显着性差异的为普雷沃菌(p=0.003),其他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共8个。FED1、FED2两亚组物种丰度比例之间最有显着性差异的物种为链球菌(p<0.05),其他有统计学意义的物种共3个。LEfSe分析:FED组微生物菌群中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优势显着(log10>3,p<0.01),其中对差异效果影响最大的为普雷沃菌科(log10=4.75,p=0.001),而HC组在微球菌科、梭杆菌科、紫单孢菌科有显着性优势(log10>3,p<0.01)。FED1、FED2两亚组之间的分析结果中没发现有显着性丰度差异的类群(log10<3,p>0.05)。Metagenomeseq宏基因组分析:结果支持了 Welch’s t检验分析结果,有显着性意义的为普雷沃菌科及8个菌科,属水平上有Prevotella7、Prevotella6、Alloprevotella 有统计学意义的(p<0.01)。简结:①科水平上FED、HC两组之间丰度比例最多、最有显着性差异的菌群:普雷沃菌(p=0.003)②FED组:从门水平出现优势菌群,(拟杆菌门,log10>3,p<0.01),其中对差异效果影响最大为普雷沃菌科(log10=4.75,p=0.001),HC组:从科水平出现优势菌群(log10>3,p<0.01)③FED1、FED2两亚组之间菌群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10<3,p>0.05)④宏基因组分析结果支持Welch’s t检验结果,普雷沃菌科里Prevotella7、Prevotella6、Alloprevotella 属有统计学意义的(p<0.01)。结 论:1.儿童厌食症脾运失健证患儿的平均BMI显着低于健康儿童,而厌食症薄白苔组和厚白苔组之间未发现菌群物种多样性及丰富度差异。2.与健康儿童的舌苔相比,厌食症患儿的舌苔具有较高的菌群物种丰富度,其中门水平上拟杆菌门明显优势,对差异效果影响最大的为普雷沃菌科,而两组之间多样性无显着性差异。

李家民[4](2016)在《“五三”原理比较简析——食品酿造微生态与人体消化道微生态规律性研究》文中提出食品酿造普遍存在着"固-液-气的相变、菌种到种群到群落的生态演替、物系-菌系-酶系的相互关联、好氧→微氧→厌氧的代谢过程、体系温度前缓→中挺→后缓落有序变化"等"五法则三层次"规律,人体消化道内的食品发酵也存在着相类似的规律性。同时,二者都通过优化选择性富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实现微生态体系的平衡,确保主要代谢产物的安全、健康、优质、高产、低耗和"宿主"的安全、健康。通过比较简析,促进对食品的体内和体外发酵研究互鉴互学,为以后对人体消化道微生态规律性的更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将人体消化道微生态平衡理论导入食品酿造中,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酿造微生态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和方法提供科学参考。

于洪涛[5](2014)在《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济南为例》文中提出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体系构建的研究思路是: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低技术理念为技术原则,运用适宜的、经济的技术手段,利用存在于景观内部及外部环境中的能量,实验性地实现了城市冬季微景观的“春景”效果,成为对传统景观设计冬季景观部分的有效补充。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方法的研究成果,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平台上,提出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理论及应用体系的构建,完成了景观系统全生命周期循环的价值再造,从而在人与景观之间建立起彼此友好、和谐共生、圆融贯通的生态机制。本文首先以实现“冬令春景”景观的技术实证研究为切入点,系统梳理、总结了历史及现有理论依据和技术规律,基于生态能源与生态技术的理念及要求,结合区域景观环境中能量流动的顺势利用与转化,对景观草坪和景观水体局部实现“冬令春景”进行了可行性实验,形成北方城市冬季微景观系统的创新性转变。由冬季草坪常绿及水体液态化实证研究的创建,进一步创新性地提出了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体系的构建内容:即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结合生态哲学、生态美学、气候学、生态环境学、土壤学、能源学等理论和技术依据,运用系统方法,分别从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方法基础以及基本原则、特征、运作程序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和应用体系构建,从而形成改善冬季景观视觉面貌和景观环境微气候、实现景观系统能量自循环、全生命周期关照语境下的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系统。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体系的构建,是以生态理论与生态技术为指导,基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创新性研究,同时也是基于系统论成果基础上所进行的景观设计方法论的创新性研究。从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系统的研究前景角度,为时间维度的微生态气候、空间维度的微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维度的微生态美学的综合与系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唐亮[6](2012)在《玉屏风散调节免疫低下小鼠上呼吸道黏膜生物屏障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在前期已成功制备青霉素导致小鼠上呼吸道菌群失调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用环磷酰胺制备了呼吸道局部黏膜生物屏障受损的小鼠模型,以期通过实验初步证明中药经典方剂玉屏风散对小鼠上呼吸道黏膜生物屏障的调节作用,揭示其防治呼吸道感染的机理,同时也为开发调节黏膜免疫的中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并形成综述。2、分别用青霉素,环磷酰胺及两药合用腹腔注射小鼠,制备呼吸道局部黏膜生物屏障受损的小鼠模型。3、制备玉屏风散煎剂,对呼吸道局部黏膜生物屏障受损的小鼠模型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检测小鼠上呼吸道菌群密集度、甲型链球菌、菌群多样性及黏膜免疫分子SIgA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在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双重作用之下,小鼠口咽部菌群密集度和甲型链球菌密集度均显着降低,菌群多样性减少,黏膜生物菌群屏障被破坏,模型成功。2、玉屏风散对青霉素制备呼吸道局部黏膜生物屏障受损的小鼠模型,可以显着提高菌群密集度(P<0.01),促进甲型链球菌生长(P<0.05),提高小鼠唾液SIgA的含量(P<0.01)。3、玉屏风散对环磷酰胺制备呼吸道局部黏膜生物屏障受损的小鼠模型,可以提高菌群密集度(P<0.05),增加菌群多样性(P<0.05),提高小鼠唾液SIgA的含量(P<0.01)。4、玉屏风散对环磷酰胺与青霉素制备的呼吸道局部黏膜生物屏障受损的小鼠模型,可以提高菌群密集度(P<0.05),恢复甲型链球菌的生长(P<0.05),增加菌群多样性(P<0.05),提高小鼠唾液SIgA的含量(P<0.05)。结论:1、环磷酰胺与青霉素可制备上呼吸道局部黏膜菌群生物屏障受损的小鼠模型。2、玉屏风散可调节小鼠受损的上呼吸道局部黏膜菌群生物屏障,具体是对上呼吸道菌群密集度、甲型链球菌、菌群多样性及黏膜免疫分子SIgA有调节作用。3、玉屏风散通过对呼吸道菌群平衡,促进黏膜免疫分子SIgA分泌的调节,从而调整上呼吸道黏膜生物屏障功能,是其防治呼吸道感染的机理之一。

胡晓丽,施中凯,吴晓岩,刘玉凤,胡慧静[7](2010)在《纳米化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纳米化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神经-内分泌-代谢-微生态-免疫网络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氢化可的松制备小鼠免疫功能抑制模型,造成肠道菌群失调;观察四君子汤对小鼠吞噬细胞功能、外周血IL-2含量的影响和肠道菌群的调整,同时设常态中药组、自然恢复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氢化可的松灌喂3 d后,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外周血IL-2含量明显下降,肠道菌群失调;经四君子汤治疗6 d后,小鼠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外周血IL-2含量显着提高,肠道菌群恢复正常。结论:纳米化四君子汤能显着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有效地调整肠道菌群失调,且功效优于常态中药组。

吴高锋[8](2009)在《应用PCR-DGGE技术对不同日龄仔猪肠道菌群分布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胃肠道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约有30多个属500多种细菌,大约1×1014个活细菌,比机体细胞总数还多10倍。正常菌群是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其结构多样性及种群结构的变化与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PCR-DGGE是基于16SrDNA的可变区PCR扩增的序列特异性熔链温度不同进行分离的,并且可以检测出序列中一个核昔酸的差异。因此通过该技术直接扩增16SrDNA的可变区,构建DNA指纹图谱,建立快速检测的分子分型平台,能广泛用于肠道复杂微生物区系菌群结构演替和多样性分析研究,是目前应用于胃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变化研究的一种较为广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本文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ardient Ge1 Electrophoresis,DGGE)技术,对两窝(A、B两组)共16头不同时间段(0、1、3、9、15、21、28、35日龄)健康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直肠中细菌菌群的结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为今后对仔猪肠道菌群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本课题建立出一套适用于实验室研究动物肠道细菌多样性的DGGE检测方案。首先应用DGGE技术分析仔猪肠道细菌的多样性,了解仔猪肠道菌群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寻找出一部分优势菌群;然后对共有条带和特殊条带进行回收、克隆并测序,利用Blast工具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已知序列进行比对,找出与其同源性最高的DNA序列,并对序列进行了分析。采用DGGE技术分析细菌多样性时,凝胶浓度为7.15%,变性剂梯度范围在30%-60%之间,恒温60℃,85V电泳约12h左右,DGGE带谱的分离效果较好。结果表明:小猪在出生后数小时(吃初乳前)就可以检测到有少量细菌定植肠道,随着小猪日龄的增长,各个肠段细菌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至3日日龄时细菌种类和数量已相当丰富。随后至9日龄、15日龄时小猪肠道内细菌种类、数量逐渐变缓。至20日龄肠道内细菌种类和数量有所增加,随后28日龄又有所下降,至35日龄时各个肠道细菌种类和数量逐渐趋于稳定。其中十二指肠和空肠细菌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盲肠和结肠最多。通过对DGGE图谱中一些共有以及特殊的条带进行测序发现:切胶回收的条带所代表的细菌与现有数据库中的细菌有很高的同源性,大部分在90%以上,有的同源性甚至达到了100%。条带A0-1与已鉴定的Clostridium perfringens相似性为100%,表明仔猪出生数小时Clostridium perfringens就已经存在于仔猪的各段肠道。A1-1与已鉴定的Escherichiacoli相似性为99%,表明仔猪出生一天后Escherichia coli已经成为各段肠道的优势菌群。此外在三日龄仔猪肠道内检测到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lactobacillus vaginalis。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加,所能检测的绝大部分都为不可培养细菌。说明在仔猪断奶后期生长过程中,不可培养菌群、未经鉴定的菌群和一些未知的菌群可能起重要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对DGGE出现的所有谱带进行克隆测序,并利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来检测仔猪肠道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菌群结构,而且将各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使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另外,在仔猪生长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仔猪肠道的优势菌群,提高仔猪的体重,增加抵抗力等,也为仔猪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以及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吴波,杨瑞,杜鹏[9](2008)在《微生态保健食品的研究应用现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概述了微生态制剂作为"功能性食品"在食品行业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的发展进程,国内外微生态保健食品的市场动态,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有效性,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以期望人们能够更科学地使用和了解微生态制剂。

彭鑫[10](2008)在《《伤寒论》阳明、太阴病证与肠道微生态及人体反应性关系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系统地整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肠道微生态与中医学理论的关联性,从方证相应的基本观点切入,对《伤寒论》阳明、太阴病证应用中药干预后,肠道微生态所构成的中医“证”的变化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导师的学术观点,对人体反应性和医学现象学等学术观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本论文由文献综述、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第一篇综述对微生态学与现代医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微生态学不仅深化和拓展了现代医学对发病学的认识;而且通过调控微生态菌群的方法治疗疾病,为现代医学拓展了治疗思路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预防和保健医学的发展。因此,微生态学对现代医学进一步认识人的生理、病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第二篇综述对微生态学与中医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论文首先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如整体观、阴阳学说、藏象学说、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预防保健等与微生态学理论进行对比发明后,发现二者之间有很多相似、相通之处;然后结合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对中药对微生态的影响以及微生态对中药药效的作用进行了文献整理研究;最终研究结果认为该研究领域内存在菌种选择片面、药物选择单一、治疗方法局限、理论分析不足等四种问题,在未来研究中应发挥微生态学和中医学优势,二者应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第三篇综述对中医“脾胃”学说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研究发现中医的脾胃学说在理论构架上与新兴的微生态学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脾胃功能和肠道微生态功能有密切对应关系,同时,二者在临床方面互相也有所借鉴。最终研究认为,用肠道微生态的观点可以理解脾胃学说,反过来用中医脾胃学说的理念也可以印证肠道微微生态表现,二者相得益彰,在该领域的未来研究中可以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第二部分为实验部分。实验选取《伤寒论》中代表寒、热属性的中药黄连、干姜,观察其对肠道常见菌群体外培养的影响,以推测中医“证”变化所对应肠道微生态的变化规律。方法:将含有不同浓度的黄连、干姜、黄连干姜混合的中药培养基对肠道微生态四种代表菌群(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进行体外培养,与纯培养基培养对比。通过对比培养前后菌液分光光度值的变化(ΔOD值)的方法,观察中药对四种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相同中药培养基、不同菌种的对比:干姜对大肠杆菌和粪肠球菌的影响以抑制为主,而对于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则显示促进作用。黄连对前三种菌的影响以抑制为主,并随对浓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而对于乳酸杆菌则显示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作用。黄连干姜混合液对前三种菌的影响以抑制为主,而对于乳酸杆菌则显示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作用。2相同菌种、不同中药培养基的对比:大肠杆菌经三种不同中药培养均呈抑制作用,且随浓度不同抑制程度有所变化。粪肠球菌经三种不同中药培养均呈抑制作用,且随浓度不同抑制程度有所变化。双歧杆菌经干姜和黄连干姜混合培养均呈促进作用;而经黄连培养则呈抑制作用。乳酸杆菌经干姜培养呈促进作用;经黄连和干姜黄连混合培养均呈低浓度促进和高浓度抑制作用。结论:相同寒热属性的中药对不同种类肠道菌所构成的影响不一定相同,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同种菌对不同寒热属性的药物的反应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中医“证”的变化所对应的是肠道微生态的整体变化,即肠道各种菌群的数量、分布、比例等的综合变化所组成的整体换位。第三部分为理论探讨。论文由实验而引出肠道微生态与中医“证”相关性,进一步深入探讨人体反应性、医学现象学这两个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观点。人体反应性是本论文专题论述的第一个学术观点。论文首先对其概念、种类和特点进行了说明。简而言之,人体反应性指生命个体的身心受到内、外环境的刺激后作出相应的反应,从刺激来源上来看其分类包括对物质和时间两种刺激的反应。人体反应性具有综合性、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特点。研究者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和间接分析的方法辨识人体反应性,进而应用各种手段对其进行干预。论文进一步对人体反应性与中医学乃至整个医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研究认为,中医学乃至整个医学都是围绕如何对人体反应性的辨识和干预而展开的,而中西医区别主要在于各自采集患者信息与治疗手段的对应关系的不同,但二者都是围绕人体反应性而进行。医学现象学是本论文专题论述的第二个学术观点。文章首先对医学现象学的概念、范围进行了说明;然后将医学现象与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论述,认为中医学中取类比象的研究方法、藏象学说、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中药等理论的构建,以及中医诊断、治疗等临床实践无一不是建立在医学现象的基础之上;论文最终认为,医学现象是中医学乃至整个医学学科构建的重要依据和客观基础,整个医学实质就是对医学现象规律的总结。对这以上两个学术观点展开引申探讨,不仅有助于科学界清晰的理解中医辨证及中药作用,更为拓展中医科研思路与方法乃至中西医的互通和交融提供参考。

二、微生态学与医学的关系简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态学与医学的关系简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七味白术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方剂简析
2 药理作用研究
    2.1 调节肠道菌落结构
    2.2 调节肠道酶活性
    2.3 调节肠道微生物代谢
    2.4 保护肠道黏膜
    2.5 减轻炎症反应
    2.6 抗病毒
    2.7 提高免疫功能
    2.8 促进细胞生长
3 临床应用
    3.1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3.2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3.3 肠易激综合征
    3.4 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
    3.5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3.6 肝硬化腹水
4 展 望

(2)肝郁型Graves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简称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收集基本资料
    2.2 样本采集
    2.3 肠道菌群DNA抽提和PCR扩增
    2.4 Illumina Miseq测序
    2.5 数据处理
    2.6 原始数据序列分析
    2.7 物种注释与评估
    2.8 稀释曲线
    2.9 Alpha多样性分析
    2.10 样品间多样性分析
    2.11 物种系统进化树分析
    2.12 物种组成及丰度分析
    2.13 Lefse线性判别分析
    2.14 临床指标与肠道菌群关系
    2.1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信息结果
    3.2 序列分析
    3.3 丰度曲线等级和Pan/Core物种分析
    3.4 稀释曲线分析
    3.5 Alpha多样性分析
    3.6 样本组间分析
    3.7 物种系统多样性分析
    3.8 物种组成及丰度分析
    3.9 Lefse线性判别分析
    3.10 临床相关指标与肠道菌群相关性
讨论
    1 GD组和 Control组、GYPX组和 GYQZ组基本信息讨论
        1.1 流行病学及临床指标
        1.2 中医证候特点分析
        1.3 基于肠道菌群从肝脾相关理论论治Graves病
    2 GD组和 Control组、GYPX组和 GYQZ组肠道菌群讨论
        2.1 肠道菌群与GD相关论述
        2.2 物种组成分析
        2.3 临床指标与肠道菌群相关性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二、Graves病患者观察表
    三、研究成果
致谢

(3)儿童厌食症脾运失健证型舌苔微生态菌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舌苔微生态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五三”原理比较简析——食品酿造微生态与人体消化道微生态规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食品酿造微生态“五三”原理
    1.1固相-液相-气相三相关系及变化规律
        1.1.1固相-微生物营养、体系物料主体及发酵宿主
        1.1.2液相-发酵场所、微生物营养载体及发酵“宿主”营养源
        1.1.3气相-发酵环境信息反馈与调节
    1.2物系-菌系-酶系的关联效应
        1.2.1物系是固态发酵原料和环境
        1.2.2菌系是发酵的动力
        1.2.3酶系是固态发酵催化剂
    1.3微生物繁衍规律,菌种-种群-群落
        1.3.1微生物菌种
        1.3.2微生物种群
        1.3.3微生物群落
    1.4固态发酵体系温变规律
        1.4.1制曲过程的温度变化
        1.4.2酱香粮糟发酵温度变化
        1.4.3浓香粮糟发酵温度变化
    1.5封闭系统的氧变规律
        1.5.1发酵前物料氧含量
        1.5.2封闭系统中氧含量变化趋势
        1.5.3氧浓度在白酒酿造中的作用与调控
    1.6食品酿造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功能,也可用人为干预优化系统
        1.6.1微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
        1.6.2微生态系统的人为干预
2人体消化道微生态特征
    2.1不同物相对消化道微生态的意义
        2.1.1固相是消化道微生态的主体
        2.1.2液相是消化道微生态的调节剂
        2.1.3气相是消化道微生态平衡状态的指示剂
    2.2人体消化道微生态中的“物系-菌系-酶系”相互关联
        2.2.1物系是菌系进行生命活动的根本
        2.2.2物系影响菌系和酶系的构成
        2.2.3菌系和酶系动态地影响物系
        2.2.4消化道微生物产生多种酶类参与宿主的生理功能
    2.3人体消化道微生物生长定植过程中的“菌种- 种群- 群落”规律
        2.3.1微生物菌种
        2.3.2微生物种群
        2.3.3微生物群落
    2.4人体消化道微生态的温度特征
    2.5人体消化道微生物群落分布与氧含量密切相关
    2.6人体微生态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功能,同时也可接受人为因素干预而改变
        2.6.1人体微生态的自我调节和修复
        2.6.2人体微生态的人为干预
3食品酿造微生态和人体消化道微生态比较
4结论

(5)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济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冬季城市景观设计的困境
        1.1.2 生态本体论的转向
        1.1.3 跨学科背景下的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冬季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1.2.2 生态理论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1.2.3 生态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状况
        1.2.4 微气候、微环境研究的出现与拓展
    1.3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1 对于局部或区域性改善冬季景观的研究、实践尚鲜有涉及
        1.3.2 从生态主义观念的角度,缺乏区域景观系统的适宜性研究
        1.3.3 从设计学角度,缺乏跨学科融合的研究成果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拟解决的问题
    1.6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1.6.3 研究方法
    1.7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1 微生态观的导入
        2.1.1 微生态学
        2.1.2 微生态系统
        2.1.3 微生态平衡
    2.2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
        2.2.1 自然景观中微生态差异现象的启示
        2.2.2 全生命周期理论
        2.2.3 生态美学理论
        2.2.4 广义设计学理论
    2.3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方法基础
        2.3.1 转化原理
        2.3.2 循环原理
        2.3.3 共生原理
        2.3.4 因地制宜原理
    2.4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实践基础
        2.4.1 相关冬植技术的历史传承与沿革
        2.4.2 “适宜性”低技术的支撑
    2.5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2.5.1 基于审美需求的心理学意义
        2.5.2 基于环保功能的生态学意义
        2.5.3 基于综合效益的经济学意义
        2.5.4 基于环境优化的美学意义
        2.5.5 基于观念更新的设计学意义
    2.6 小结
第三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的能量来源及利用方式
    3.1 能源概述
    3.2 自然界存在的各种能源概述
        3.2.1 能源的分类
        3.2.2 新能源及其种类
    3.3 能的存储与技术
        3.3.1 热能的储存
        3.3.2 电能的储存
    3.4 能源利用与生态环境
        3.4.1 环境概述
        3.4.2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3.5 城市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
        3.5.1 太阳能的利用
        3.5.2 风能的利用
        3.5.3 生物质能的利用
        3.5.4 温差能源的利用
        3.5.5 生产生活废弃能的利用
    3.6 热能利用的技术
        3.6.1 热管技术
        3.6.2 热泵技术
    3.7 生态能量流的综合利用
    3.8 小结
第四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草坪常绿技术分析与实验
    4.1 草坪种植的基本概况
        4.1.1 景观草坪的分类
        4.1.2 冷季型草坪草的生长规律探析
    4.2 热能与草坪草的生长
    4.3 冬季可为草坪提供热能的绿色能源及利用方式
        4.3.1 太阳能及利用方式
        4.3.2 风能及利用方式
        4.3.3 生物质能及利用方式
        4.3.4 生产生活废弃能及利用方式
        4.3.5 地热能及利用方式
    4.4 实现冬季微生态景观草坪常绿的技术原理
        4.4.1 热能需求
        4.4.2 热能设备装置
        4.4.3 温度控制与调节
        4.4.4 冬季常绿草坪的维护管理
    4.5 实现冬季微生态景观草坪常绿的实验
        4.5.1 实验目标
        4.5.2 实验内容
        4.5.3 实验过程
        4.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趵突泉景观草坪冬季常绿案例分析
        4.6.1 项目地点概况
        4.6.2 趵突泉常年水温 18℃的成因
        4.6.3 项目技术原理
        4.6.4 案例项目的启示
    4.7 小结
第五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水体液态化技术分析与实验
    5.1 冬季景观水体的基本概况
        5.1.1 人工景观水体的形态分类与功能
        5.1.2 冬季水体的物理特性规律探析
    5.2 热能与景观水体
        5.2.1 水体自身内部的温差热能交换
        5.2.2 由外部环境向水体内部输入热能的方式
    5.3 冬季可为景观水提供热能的绿色能源及利用方式
        5.3.1 太阳能及利用方式
        5.3.2 风能及利用方式
        5.3.3 生物质能及利用方式
        5.3.4 生产生活废弃能及利用方式
        5.3.5 地热能及利用方式
    5.4 实现冬季景观水体液态化的技术原理
        5.4.1 热能需求
        5.4.2 热能传导装置
        5.4.3 温度控制与调节
        5.4.4 加温后水体系统的维护管理
    5.5 实现冬季微生态景观水体液态化的实验
        5.5.1 实验目标
        5.5.2 实验内容
        5.5.3 实验过程
        5.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6 济南齐鲁软件园冬季景观水不结冰案例分析
    5.7 小结
第六章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应用体系的构建
    6.1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阐释
    6.2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特征
        6.2.1 广义设计学的跨学科特征
        6.2.2 生态学的系统整体性特征
        6.2.3 能量流与空间再分配特征
        6.2.4 审美与文化传承的人文特征
    6.3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6.3.1 整体性原则
        6.3.2 微尺度原则
        6.3.3 适宜性原则
        6.3.4 可持续性原则
        6.3.5 人性化原则
        6.3.6 协作性原则
    6.4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6.4.1 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提升环境质量
        6.4.2 丰富景观设计的内容与功能,满足综合需求
        6.4.3 打造景观审美内涵,提升文化品位
    6.5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应用要素分析
        6.5.1 区域尺度分析
        6.5.2 自然要素分析
        6.5.3 人文要素分析
        6.5.4 要素的关联与建构
    6.6 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的管理与实施
        6.6.1 组织结构与管理内容
        6.6.2 设计理念与设计策略
        6.6.3 设计方法与设计步骤
        6.6.4 系统优化与演进的动态过程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2013 年 11 月—2014 年 3 月最高与最低气温记录表
    附录 2:2013-2014 冬季草坪实验温度原始数据记录表
    附录 3:2013-2014 冬季草坪实验温度取算数平均值后的数据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玉屏风散调节免疫低下小鼠上呼吸道黏膜生物屏障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上呼吸道黏膜生物屏障的构成
    2 现代医学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合并免疫低下的防治
    3 中医中药对上呼吸道黏膜生物屏障的调节作用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检测指标和意义
    2 技术路线
    3 实验材料
    4 实验方法
    5 实验结果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玉屏风散对小鼠上呼吸道黏膜菌群的调节作用
    2 玉屏风散对小鼠上呼吸道黏膜生物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7)纳米化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药物
    1.3 试剂
    1.4 培养基
    1.5 仪器
2 方法
    2.1 药物制备
        2.1.1 常态中药制备
        2.1.2 纳米中药制备
    2.2 动物分组
    2.3 菌群失调模型的制备
    2.4 微生态失调的调整
    2.5 肠道菌群检测
    2.6 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2.7 血清IL-2含量测定
    2.8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小鼠四种肠道正常菌群定量检测结果
    3.2 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测定结果
    3.3 各组小鼠外周血IL-2含量检测结果
4 讨论

(8)应用PCR-DGGE技术对不同日龄仔猪肠道菌群分布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胃肠道正常菌群
    1.2 仔猪的肠道微生态
    1.3 肠道菌群的研究方法进展
    1.4 肠道菌群分子生物学研究新技术
    1.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6 结语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肠道菌群总DNA 的提取
    4.2 PCR最佳反应程序和反应条件的确立
    4.3 各肠道菌群的PCR 扩增
    4.4 PCR产物纯化结果
    4.5 DGGE
    4.6 DGGE 图谱主要条带的克隆测序
5 小结与讨论
    5.1 肠道菌群多样性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法的建立
    5.2 关于DGGE 图谱
    5.3 肠道菌群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10)《伤寒论》阳明、太阴病证与肠道微生态及人体反应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篇 综述部分
    综述一 微生态学与现代医学
    综述二 中医学与微生态学
    综述三 中医“脾胃”学说与胃肠道微生态
中篇 实验部分
    一 实验内容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三、讨论
下篇 理论探讨
    一、论人体反应性
    二、论医学现象及医学现象学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微生态学与医学的关系简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七味白术散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黎舒婷,税典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7)
  • [2]肝郁型Graves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研究[D]. 李会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儿童厌食症脾运失健证型舌苔微生态菌群分析[D]. 刘秀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五三”原理比较简析——食品酿造微生态与人体消化道微生态规律性研究[J]. 李家民. 酿酒, 2016(01)
  • [5]冬季微生态景观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 ——以济南为例[D]. 于洪涛. 天津大学, 2014(12)
  • [6]玉屏风散调节免疫低下小鼠上呼吸道黏膜生物屏障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D]. 唐亮. 云南中医学院, 2012(04)
  • [7]纳米化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 胡晓丽,施中凯,吴晓岩,刘玉凤,胡慧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01)
  • [8]应用PCR-DGGE技术对不同日龄仔猪肠道菌群分布规律的研究[D]. 吴高锋.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9]微生态保健食品的研究应用现状[J]. 吴波,杨瑞,杜鹏. 中国乳品工业, 2008(09)
  • [10]《伤寒论》阳明、太阴病证与肠道微生态及人体反应性关系研究[D]. 彭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浅析微生态与医学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