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干部如何“精神过早衰退”

中年干部如何“精神过早衰退”

一、中年干部怎能“精神早衰”(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1](2021)在《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个案介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青少年厌学问题发生率越来越高,由青少年学业问题引发的负性事件也越来越多。据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受多种因素影响,青少年厌学比例攀升,厌学已成为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水平的主要原因。青少年正处于儿童期向成人期过渡的“边缘期”,身心正经历巨大的变化,处在这个阶段的初中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在学习和生活中很容易出现空虚感、价值感缺乏、目标不清晰等心理,如果没有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及时有效地帮助,就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厌学情绪,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厌学行为,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导致一些负性事件发生。本文结合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干预,引入家庭治疗个案工作概念,从调整家庭关系的角度来协助案主走出家庭当前面临的困境。从家庭整体的角度去看出现问题的个体,通过了解该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家庭功能等去了解该家庭出现问题的原因。运用家庭系统理论视角,采用个案服务的社会工作方法进行实务干预。本研究以L家庭为干预对象,帮助该家庭走出青春期孩子厌学问题困境是本次干预的主要问题。本个案干预中,笔者对L家庭出现的孩子厌学问题的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孩子厌学问题背后的原因,采用家庭治疗模式对家庭成员实施干预研究。根据案主家庭实际情况,笔者主要对L夫妇进行家庭治疗性会谈,通过观察法、个案访谈法和量表法,了解L家庭结构成员之间的关系、L家庭的沟通方式、L家庭结构以及L同学厌学表现等。介入研究中,笔者强调把家庭看作一个系统,家庭其他因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帮助家庭成员改变家庭沟通模式,改善家庭关系,降低家庭教育焦虑,提升家庭成员的自我认知、角色认同、自我分化水平,使得该家庭恢复个子系统之间的均衡,相互支持、相互鼓励走出当下困境。通过在笔者对案主介入前后的变化,对该个案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具有实操性的建议,对家庭系统理论的运用和实务的分析总结,以便更好地帮助青春期学生热爱学习,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发展。

徐勇杰[2](2021)在《关于《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任正非传》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侯奔奔[3](2021)在《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73年,时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的贺友直为完成小说《江畔朝阳》连环画的创作任务,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体验生活,创作出了在其艺术生涯中较为特殊的连环画作品。通过对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的挖掘、整理与考证,揭示出贺友直在北大荒时期的活动和创作的真实情况,以及连环画《江畔朝阳》特殊的“三结合”创作形式,并为人们呈现一套不同于发行版本的未面世连环画手稿。通过对有关人员的采访调研与个案研究等方式对连环画《江畔朝阳》和贺友直写给侯国良、吕敬人、刘宇廉、韩书力信件等手稿内容的考证分析,展现出贺友直“画故事”的连环画创作特点和其连环画创作理念,即“画什么、怎么画”。在贺友直看来,“画什么”就是指从事绘画人员要审视自己,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解自己最适合画什么,以此为基础寻找创作题材;“怎么画”是你根据所选题材的表现内容、基调和你要表达的东西选择最适合的艺术语言。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几乎贯穿了贺友直的创作人生,他所坚守的连环画道路是在自我审视后做出的自觉选择。对贺友直未面世的日记与手稿的考证和分析分为三个部分:1.考证论述贺友直日记内容:通过对贺友直日记的考证梳理,阐述1973年他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活动和创作情况以及“三结合”的特殊创作形式。2.贺友直绘画手稿作品分析:包括为创作连环画《江畔朝阳》而画的手稿和未曾面世的国画作品,在这些手稿中充分展现了贺友直“画故事”的创作特点,并利用中国画的写意性使自己在严谨的连环画创作中始终保有对艺术创作的敏锐力。3.考证分析贺友直文字手稿的具体内容:涵盖贺友直在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任教期间的部分讲义,对连环画创作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以及贺友直与侯国良、韩书力、吕敬人和刘宇廉的重要书信。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考证与分析,向人们披露了贺友直大量未面世的原始文献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贺友直在北大荒创作期间史料研究的不足,也从史实考证的深入性和个案陈述的详实性补充了以往对贺友直艺术理念及艺术思想研究的缺失。贺有直的这些日记和手稿也成为其在连环画繁盛与衰落的历史背景下对连环画创作的思考及坚守的史料佐证,传达出他在连环画艺术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精神与品格。

金欢[4](2021)在《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研究》文中指出黄庭坚晚期创作数量的变化、创作体裁的选择、创作倾向的呈现、创作理念的转变等建构出文人的心理动态经纬图。从历时性上,在此起彼伏的情感波动中窥探黄庭坚晚期的心态变化,从初到贬谪地经历杜门谢客的抗争情绪,到逐渐融入贬谪地风土人情获得些许慰籍,暂时舒缓贬谪之苦,却也无法避免陷入人生无常的生命之思,而最终在随缘任运中实现达观平和;从共时性上,在悲欢离合的温情与悲痛中丰满黄庭坚贬谪时期的人物形象,感受其与亲人短暂相聚、受友人倾囊相助、乡民热情好客的共同温暖,体悟其痛失亲人、永别友人、疾病缠身的多重考验。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界定“创作心态”的概念,并基于选题缘由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对选题目的、研究方法进行叙述。正文部分共五章。第一章梳理黄庭坚晚期人生历程与心理建构。结合学者关于黄庭坚诗歌创作分期、散文创作分期、书法艺术分期等相关论述,对其人生分期进行界定,以元佑七年黄庭坚奔丧作为其晚期人生和创作生涯的开始。以其文本内容为切入点,参照史书、文学史、年谱相关内容以及王兆鹏“唐宋文学编年地图”数据库有关记载,建构出黄庭坚晚期贬谪行迹图,即乡居丁忧、安置黔州、安置戎州、待命荆渚、羁管宜州,整体把握黄庭坚晚期生活、交游、创作心态等各方面情况。第二章探讨黄庭坚晚期各个阶段的具体创作情况,归纳出创作倾向,体悟蕴含的创作主体心理。从创作数量来看,相比人生前中期,晚期诗的数量减少,词、文的数量增加,反映个人日常生活的文体,题跋、书信等数量增加。这种传播性不是很强的文学载体往往能展现更为私密的心绪,流露出真挚感情,这反映了文人出于自我保护的避祸心理。黄庭坚主张诗歌吟咏情性,提倡有节制的情感,反映出一种比较中和的创作心态。在晚期谪居生活中,黄庭坚注重读书治学,痴于养气,往往将文学创作、书法、绘画技巧相结合,认真学习禅宗思想,力求参透佛理,悟透人生,超脱生死。这些创作倾向所表述或暗示出创作主体在高压政治压迫下,内心最真实的避祸、中和与内省心态,反映出宋学的一种内求精神,即“救时行道”的消解,主体心性义理的探索和内省化的建构。第三章论述黄庭坚晚期创作风格的审美心理。由作品风格、艺术技巧反观背后创作者的人格精神,总结这种艺术变化所表征出的审美心理。在此过程中,注意黄庭坚对前贤陶渊明、杜甫、韩愈、柳宗元、同时代人以及后学的接受与评价,并结合黄庭坚自己的创作实践进行分析。黄庭坚晚期创作技法炉火纯青,对应的是其精神生命的“脱胎换骨”。他“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创作理念是宋代文人反俗求雅的审美旨趣、儒雅情趣的表征。创作来源于生活,黄庭坚从杜甫夔州、韩愈潮州后所作文本中汲取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实现了从遵循规则到超越规则的“不烦绳削而自合”。然随年龄增长的不仅是创作技艺,更是虽处老,却不服老,看透生死、心境淡泊的率意而为。这种平淡闲远的文风是创作者淡泊自守心态的表征。第四章阐述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产生的原因。有宋一代,外界最主要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作用于士人心态,给予文人源源不断的创作冲动。因此,黄庭坚有感于外敌侵扰,对君主有所待,又因为卷入党争政治漩涡,逐渐内省。儒、释、道三教融合调和了黄庭坚仕与隐、身与心的矛盾,最终使其处于身仕心隐的状态。与此同时,贬谪地恶劣的自然环境汇集了太多的挑战,扩大了创作主体的抗争情绪,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热情好客、乐善好施,主动接纳被贬之人,深深留客,逐渐感化黄庭坚的贬谪之苦。与此同时,他接收到的关于亲友生死状况的讯息,也常常牵动着其创作心弦。这些综合因素使黄庭坚晚期跌宕起伏的创作心境跃然纸上。第五章分析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的嬗变过程及自我调适。采用历时性梳理与共时性观照结合的方法,以黄庭坚晚期的贬谪行迹为线索,梳理把握其阶段性的生活、交游、创作,归纳总结每一阶段诗词文所反映出的审美趣味,立体化地呈现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围绕主体所处贬谪地地形风貌、气候条件、饮食起居的变化,其处世态度由闭门不涉人事到最终亲近自然、适应自然,心态由初到贬谪地的抗争忧伤逐渐转变为平淡闲适。同时,又关注到黄庭坚在心态低颓时,如何进行自我调试,如何达到心态平衡的过程。他善于从人间温情中得到慰藉,亲友的短暂陪伴使其得到精神满足,暂时舒缓贬谪情绪,却又因为亲人、好友的相继离世慨叹生命无常,陷入无言的沉思。他十分注重“以理自遣”,持以随缘任运的达观心态,逐渐化解党争的迫害、病痛的折磨,用博观勤学的知识涵养自己的心性,在诗酒风流的田园栖息之地中展现自由超逸的情怀。

郗贤召[5](2018)在《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文中认为江希张,被康有为誉为“民国第一神童”。他生于清朝末年,卒于本世纪初,不仅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变幻,而且也亲历了下半世纪的海外流离。无论天下大事,还是个人遭际,莫不从其档案资料中一一展现。其一生客观上反映出了20世纪社会变迁之下的个体的发展变化,同时又充斥着时代变迁与个体发展的冲突与调和,既有面对命运而无奈,又有不甘现状而反抗的特点。江希张出生在山东济南历城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耕读之家。其高祖江福津自幼酷嗜理学,“发捻之乱”时被推举为周围二十一村团总,捻军过境因奋力抵抗,全家几近灭门。这一灾难的降临使江家元气大伤,但事后朝廷的封赏又给江家带来了无尚的哀荣,江家后人由此对清廷感恩戴德,对传统儒学更是情有独钟。这与山东济南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为江希张日后的“神童”道路提供的文化前提。儒学的日益衰微以及科举制的废除,四民社会的解体为江希张的“神童”道路创造了机遇。江希张之父江钟秀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乡村文人,儒学的日渐衰微与科举制的废除,对早已习惯了绵延即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对像江钟秀这样的有功名的读书人来说尤甚,一方面还未取得最终功名,另一方面他们在村中的地位受到挑战。面对此种境况,江希张之父江钟秀并未坐以待毙,碌碌终生,而是扛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他采取着书立说,制定乡约以及将儿子江希张打造成为“神童”等一系列措施,以期振兴儒学。江希张的“神童”命运在其未降生之时就以被其父江钟秀设计好了。然而成为“神童”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在其父江钟秀“武训转世”之梦,以山东地方官为主的政府的青睐,入京伴读以及纸媒报刊的宣传之下,江希张“神童”形象日渐深入人心,在有江希张署名《四书白话解说》问世之后,最终被康有为冠以“民国第一神童”的美誉。面对设定好的命运,很容易忽视江希张作为一个儿童的正常心理需求,从现有资料中可以看到江希张的挣扎痕迹,最终在政府干预下,“神童”江希张做出了最后的抉择,接受现代化正规教育。“神童”江希张既接受正规教育,又与其父江钟秀合作倡办万国道德会。万国道德会借江希张的“神童”名号进行宣传以扩大影响,同时,江希张靠万国道德会的宣传名声日甚。于是,“神童”江希张逐渐成为民国一些宗教社团青睐的对象,如“世界六圣宗教大同会”等。江希张借万国道德会也宣传了自己欲“融汇道、释、基、回四教教义于孔教根本道德而息战救世”的宗教大同思想。个人无法摆脱其所生活的时代而独立存在。以中国传统文化成名的“神童”江希张在接受新式教育后逐渐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思想,并且最终选择了自然科学化学作为主修专业;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其着手整理古籍的计划化为泡影并因此滞留海外;新中国的成立使其有了发挥价值的舞台,为我国化工香料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江希张独特的历史遭遇以及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又决定了其无法摆脱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江希张作为中国几千年来众多“神童”中的代表,具有中国神童的本土性,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神童有着明显的区别,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中国的“神童”也与世界看齐,但大部分神童都逃离不了“神童迷局”。江希张的“神童”形象深入人心,许多人将其当做偶像进行膜拜,逐渐有了一种信仰化的趋势,如作家赵树理曾经每天对着“神童”江希张的照片焚香跪拜,随着“神童”影响的增大,新、旧两派人士针对神童展开了评论,由此“神童”产生了认同危机。将“神童”江希张放到民国造神运动中的观察,不过是其中的一例,却有着普遍的规律,即教育的落后,社会充斥着愚昧致使迷信的盛行。对江希张一生进行梳理考察,有助于理解个体的命运、抉择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如何评价江希张,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

余琼[6](2016)在《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以来,大批女性作家"浮出历史地表",以其出色的创作实践成为中国当代文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其中,一些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频繁进入人们的视线,并取得了相当成绩。显然,"女性作家"与"乡土叙事"这两个要素在此一时期中国文坛的同时凸显,并非仅是偶然事件。作为一股渐露锋芒而又具有某种鲜明群体特征与积极文化诉求的创作潮流,它的存在恰为本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端口:本文着意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基点,以男性乡土叙事为参照,从"性别"之维切入乡土书写,考察"女性"与"乡土"结合后所呈现的诗学特质。同时,还以"乡土"之"点"察女性文学之"面",探究它对于女性文学的补充、丰富、拓展之功。如此,这就牵涉到对女性乡土叙事的生成背景、文化立场、主题倾向以及审美艺术等多维度的综合考察。具体到行文布局,全文共计七章,可分为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解决选题缘由、基本概念、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等相关性问题的阐述与厘清。重点在于从宏观角度对新时期以来女性乡土叙事的整体特征及文坛影响进行把握,指出其对乡土文学及女性文学的双维度意义,以及对其研究现状进行扫描与概述。第二章探究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从现实背景、作家动因以及文学情境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与男性作家相较,女性作家最重要的叙事新质要属因性别差异所带来的女性经验与女性意识呈现,而新时期以来"乡土中国"的现实情境与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传播的适逢提供了此一时期的创作契机。无论是因时代际会结缘乡土的"知青",还是情系故土的"地之女",抑或是出于乡土审美性需求的"新生代",她们以或无意或自觉的女性意识构筑乡土叙事"越轨的笔致",从而实现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延。接下来,在上述"外部力量"的梳理基础上,论文将正式进入到文本的"内部研究"。将分别通过柔化历史、欲望探求、成长关注、审美艺境等四个章节的具体剖析与论述,概括出女性乡土叙事独特丰厚富有异质性的美学内涵与诗学贡献,从整体上把握其对女性叙事传统与乡土叙事传统的延承与突围。第三章论述女性作家在历史言说上的特殊审美发声方式。在此题域,"日常"历史观与女性主义立场在某种程度上形成"共振",女性作家以边缘视角与性别意识作为一种有效的叙述策略和言说特征展开历史重构。其中,"日常历史"叙事旨在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而对人性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则旨在揭蔽历史图景中个体的生存世相与生命本真。同时,她们还倾心于运用温情笔触营造一种温厚与宽恕的品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期在大自然的哺育中返归到一种"诗意的栖居"。第四章考察女性作家基于性别立场对欲望话语的重构及其意义。这里采取狭义的"欲望"概念,即意指关乎身体的欲望,围绕着身体、性爱、孕育等方面展开论述。指明其意义除却对以男性为创作及言说主体的乡土欲望书写的共鸣,更在于基于性别立场对于女性长期作为欲望客体的叙事反拨,呈现出与男性欲望叙事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第五章针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女性作家对于乡村女性的成长发现,经由生理发育层面延至心灵成熟层面,再深入到精神建构层面的叙事建构,其要旨在于对长期处于被盲视状态、潜藏于乡土叙事之中的隐性主题——女性成长进行去蔽。她们以女性视角对留守乡村女性、进城乡村女性以及下乡知青女性等三种成长主体类型的成长历程及困境展开观照与反思,指出乡村女性由于身处农村文化荒原语境及深陷男权中心意识桎梏,其成长之途长期面临的"主体镜象的绝对匮乏"这一重要而基本的事实。第六章从乡土叙事艺术性方面的审美特色着手,分析其所呈现的诗性品格,同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以说,新时期女性乡土叙事承续了"五四"新文化以来对乡土中国的浪漫主义抒情书写传统,而这种诗化风格艺术特征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语言和意象的诗意运用。同时,女性作家尽管在文体上多向古典传统致敬,但这并不妨碍其对西方现代主义叙事技巧的借鉴。其中,尤以向西方现代派绘画的技法借用与融合为表征,体现出高度的诗画同构意识。此外,就可能存在的艺术缺陷问题,则主要指出其中最具普遍性、也最为代表性的两点,即自我"重复"和逻辑"失真"现象。最后一章是结语部分,侧重于在上述主体部分的总述及分论基础上力图将女性乡土叙事放置在文学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意义观照,旨在肯定其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所取得的丰赡硕果之时亦指出其限度并寄予展望,提示着女性乡土叙事值得期待的话语前景。

王锋[7](2017)在《太虚及其弟子在南洋的弘法(1922-1947)》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的中国佛教,由于外部社会的动荡、内部思想的空疏,处于一种混沌的危机当中。表面上似乎渗透于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实际上却逐渐消融在民间信仰当中。面对佛教的困境,许多有识之士试图有所作为,以复兴中国佛教为己任。在他们当中,太虚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太虚和他的弟子们不仅在国内推动基于人生佛教思想的改革运动,更把这种理念扩展到了南洋华侨社会当中。到目前为止,国内的中国佛教研究领域对于太虚在国内的改革运动多有涉及,但对太虚及其弟子在南洋华侨社会弘法的历史却少有研究。本文以黄夏年主编的《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作为基本资料,较为全面地记录了从1922年到1947年的二十五年间,太虚及其弟子在新加坡、马来亚、缅甸、暹罗等地的华侨社会传播汉传佛教并宣扬人生佛教理念的历史过程,在国内学术界尚属首次。本文的考察将有助于推进民国时期中国佛教与新马地区汉传佛教的研究。

邢起龙[8](2015)在《宋祁及其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宋初年的宋祁,博学能文,成果全面,在政治、史学、文学等多个方面都卓有成就,值得专题研究。他的《景文集》、《宋景文笔记》和《益部方物略记》皆为《四库全书》所收录,这些文献是研究宋祁思想的重要基础。本论文对宋祁生平、家世乃至着作等进行了系统地考证,对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作出了全面地梳理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宋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爬罗剔抉宋祁思想产生的社会人文条件。为此,本论文一方面从宋祁同时代的历史人物如欧阳修等人的文献中寻绎可资利用的相关资料,以弥补宋祁思想材料的不足;另一方面厘清宋祁思想的内在逻辑使之体系化,从中概见宋祁思想的博大和丰富。全文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宋祁的生平考。本部分主要追溯宋祁世系和他在安州的经历,并对他历仕各地进行考证。本文借助《嘉靖应山县志》和他本人的追述对他的家世进行探究。宋祁的父亲长期在外为官,他很小就随父辗转迁徙,因而关于他的籍贯归属,后人争议颇多。宋祁在湖北安州(今湖北安陆)度过了人生最宝贵的青年时代,这是他思想形成的根源。湖北安州自古人杰地灵,李白曾驻足十四年之久,诸多文人骚客在此流连忘返,而安州本土文人灿若群星,着名的有张君房、郑獬、王得臣等人,多年来,这些着名人士在安州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好学向善、积极进取的安州民风的形成。少年宋祁随其父亲赴任安州应山县(今湖北省广水市)而寓居应山,宋祁与兄宋庠拜于应山着名处士连舜宾门下,获得良好教育,当时,拜于连舜宾门下的还有寓居随州的欧阳修。宋祁在安州结识了很多朋友,如连庶、连庠、欧阳修、夏竦、令狐揆等,这些人对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很大。步入仕途以后,宋祁宦游各地,最初任湖北复州(今湖北天门)推官,后来因孙爽的提携而入朝为官。庆历元年(1041)五月,参知政事宋庠与宰相吕夷简有隙,宋祁受牵连被谪至淮南,淮南三年之后进入翰林,短暂的翰林生活之后,朝廷又将其调往成德军和真定,他在这里前后锻炼了五年,嘉佑元年(1056)八月,改知益州。嘉佑四年(1059)宋祁益州任满,本来可以竞争三司使的要职,但包拯等人弹劾其益州生活奢侈,是年三月己未,以龙图阁学士知郑州,在此期间,其身体状况日渐恶化,宋祁在嘉佑六年(1061)二月回到朝廷任群牧使,此年为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一生仕途多艰,命运多舛,这些人生经历无疑增加了他思想的复杂性。第二章,宋祁的着作考略。宋祁一生着作等身,但多已散佚。本文考证了他的三部传世之作:《景文集》、《宋景文笔记》、《益部方物略记》。《景文集》非其原集而为后人辑遗,其原集卷数究竟多少,历来众说纷纭,清《四库全书》仅收录六十二卷。《宋景文笔记》在宋人笔记中具有代表性,该书涉及音韵、训诂、考古、释俗等内容,反映了宋祁人生的另一方面即学问渊博、兴趣广泛。《益部方物略记》是宋祁在他人书稿的基础上扩充和加工的关于成都附近方物的一部着作,该书对于后世研究成都附近地方物产的变迁有着极大意义。第三章,宋祁的哲学思想。宋祁没有专门的哲学着作传世,但是,宋祁的着作中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本部分着重考察其天命论和道论的主要精神,宋祁对天道和人性的思考不但具有时代性而且更具有自己的特色,礼制思想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占据的比例较大,他也是参与北宋礼制建设的重要人物。本部分全面还原他在礼制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如他对祭祀和配享制度的研究、对明堂的研究等既有礼学实践又有礼学思想,说明他对礼学具有精深的造诣,可以说,他是宋初屈指可数的着名礼学家之一。第四章,宋祁的政治思想。宋祁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他是庆历新政的参与者,目睹了改革的整个过程。他最初是同情、支持改革派的,后来保守派占据上风,加之,他对改革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此,他就退出改革派阵营。他的核心政治观表现为皇权至上、政失天谴和民为政本等。在军事上宋祁属于主战派,他向朝廷上奏《御戎论》七篇,全面阐述了他的战略思想,如选拔良将、加强军事运输、杜绝贵臣监军、重视马政等。他在社会治理和缓解社会矛盾冲突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根除三冗、劝民蓄食、刑赏分明等措施,具有一定的社会效果。第五章,宋祁的史学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宋祁的史学贡献更为明显,他主撰《新唐书》列传共150卷,代表了其全部创作的最高水平,集中体现了他正统的儒家史学观。在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的相互交汇下,朝廷欲从强盛的唐代寻找摆脱危机的良策,《新唐书》就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宋祁在《新唐书》列传材料的选择上严于抉择,而且比《旧唐书》列传的材料丰富且增列人物要多。宋祁坚持史学家“春秋大义”的书写传统,坚持道统论和尊王观,鞭挞乱臣贼子,歌颂孝道忠臣,弘扬社会正气。《新唐书》对佛教具有排斥倾向,明显忽视了唐代佛教鼎盛的事实,没能给唐三藏等大德高僧立传。第六章,宋祁的文学思想。本部分主要从其诗歌、散文和辞赋三个方面来研究宋祁的文学思想。宋祁的诗歌作为“西昆余绪”,反映了“西昆派”历史发展的规律,历来受到重视且研究成果较多。而他的散文基本无人问津,其实,他的散文反映了那个时代散文创作的一般方向即题材和体裁呈多样化。他的辞赋在宋代文人辞赋中所占份量较大,虽然大量的是以歌功颂德为主,但也不乏一些惊世之作。总之,宋祁早期作品表现为“体规画圆”,有模写名人作品之嫌。步入仕途之后,伴随着写作实践的成熟,尤其是五十岁后受命撰写《新唐书》,他逐渐认识到文章应该“自名一家”,这种观点在他后期散文、史学作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前期与后期判然有别,前期内容闲适,笔调轻松,后期思想厚重,且以史实故事为主。在结语部分,本文对宋祁的思想归属进行定性,认为他的思想应该归属儒家,另外,笔者还对宋祁在政治、史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进行总结,对他的思想局限性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最后对宋祁思想研究进行展望。

原帅[9](2013)在《1985年文学场一瞥》文中研究表明1985年在80年代文学,甚至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从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已经意识到1985年的重要性,他们发现很多重要的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都发生在这一年。但是,他们并没有对此进行详细地阐释。因此,论文的目的和价值就在于,通过详细地描述1985年文学场转型从而指出1985年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意义,并对80年代新启蒙主义意识形态进行反思。1985年文学场转型的文学史意义是,“文革”结束后,延安文学传统从企图恢复到最终失效,新启蒙主义从开始建构到取得话语霸权,与此相关的文学制度、文学观念、评价标准、文学史观等都发生了变化。由于1985年文学场相当复杂,所以论文选择其中六个具有文学史症候意义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它们就是正文的六个章节。第一章以王蒙80年代前期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读发现王蒙的小说具有一种“悖论”的话语特征,而这种“悖论”产生的原因是王蒙纠结于情感记忆与理性反思、官员(党员)与知识分子两种不同文化身份、处在延安文学传统和新启蒙主义的夹缝中。于是,他不得不使用晦涩的文风和小说文体实验的方式来表达他那些具有异端色彩的历史反思。《活动变人形》是王蒙的历史反思由政治层面向文化层面转型的代表,不仅参与到当时的“文化热”中,还影响了80年代家族小说的发展。第二章以市井小说和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作为研究对象。市井小说更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延安文学传统对文学社会价值的强调,推动了文学观念的变革。它在80年代前期的重新崛起,既反映了中国现代化新阶段的开始,而且推动了20世纪中国文学审美范畴由“乡土”向“城市”转型的过程。汪曾祺因为“文革”中的“样板戏”经历,在新时期初并没有被主流文学界接受。他通过激活40年代的文学传统,不仅在赞美美好人性上与主流意识形态达成“共谋”,进入80年代文学场,而且为新启蒙主义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文学资源和想象。《受戒》就是作者与文学场复杂关系的产物,它和《异秉》一同在反思传统文化和小说文体实验两个方向影响了1985年的寻根文学和1986年的先锋小说。第三章从文学运动的角度分析寻根文学。寻根文学是80年代第一次由青年(知青)作家、批评家和地方文学期刊、出版社“组织”的文学运动,从参与人员的选择、文学会议的召开、文学宣言的集体亮相、文学论争的主动引发、小说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及时跟进以及文学史书写,所有环节都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寻根文学不仅获得了极高的文学史地位,而且文学编辑、作家、批评家成功地推动了新时期文学的变革并争夺了部分话语权。组织文学运动成为新兴文学力量介入当代文学的一种有效方式。《棋王》正是在寻根文学运动的组织下完成了经典化,同时对它的阐释权也被寻根文学垄断了。文学论争是80年代知识生产的方式之一,第四章以三次有关“现代派”的文学论争作为研究对象,揭示1985年话语转型,即经典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失效和中国现代主义话语的建立。与此相关的是先锋小说和“新潮批评”的兴起。《沉重的翅膀》是延安文学传统所生产出的最后一部文学经典。通过对《沉重的翅膀》三个版本的对比发现,从创作动机、出版发行、组织座谈会和文学批评、多次修改文本、解决作家生活问题,到最后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延安文学传统(文学制度)全部参与其中。但是由于文学评价标准的变化以及《沉重的翅膀》所代表的“改革小说”自身的缺陷,它难以吸引作家、读者、文学史家的关注,延安文学传统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最终失效。第六章详细梳理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生产过程。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三人在1985年所提出的这一概念,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转型的标志,又是新启蒙主义文学史观建构的经典文本。它受到1985年文学场中各种新启蒙主义话语的影响,同时,新启蒙主义通过文学史观的建立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和高等教育制度的转型,进一步巩固了其话语权威的地位。

李沛[10](2012)在《1949-1956年中国高校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变迁分析》文中指出1949——1956年是新中国逐渐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为关键的七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人民政权面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千疮百孔局面,如何整合好社会各项资源,成为了摆在党和政府面前一个棘手的,但亟须解决的问题。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中重要的栋梁之才——高校知识分子不仅具有超脱尘世、追求真理、关心时弊、提出批判、参与实践、服务现实等知识分子共有的特性,而且在建国头七年那样一个特定的年代,时代赋予了他们新的特征。由于高校知识分子在精神领域代表了社会良知,自感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喜好站在社会舆论的制高点,宣扬自己的学术主张,指引社会发展大趋势;在实践领域,受“先入为主”观点的影响,高校知识分子的学生正在或者将来会将这些观点付诸于实践,且有的学生充当的角色甚至能够左右社会的发展;在权威领域,他们能够利用民众对他们的理性支持和情感信任,将个人的意愿间接上升为国家意志。因此,取得高校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对于党和政府能否顺利、有效地推进社会建设至关重要。鉴于当时高校知识分子成分比较复杂,既有民主党派的,也有党内知识分子,还有从海外归国的知识分子,且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有限,选取高校知识分子的相关史料不能覆盖所有案例,所以笔者尝试以知识分子的共性为研究基础,结合高校知识分子的内涵及特性对历史上的高校知识分子人物进行筛选,然后构建一个关于高校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中最一般的,以“超越”政治、“介入”政治、“世俗”政治三个不同层次的高校知识分子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理论,在简化了的变量之间,在三个时间跨度较小的政治认同逻辑分层之中,探讨政治认同主客体互动的特色环节中影响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变迁的一般规律和原因,并从中得到现代启示。

二、中年干部怎能“精神早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年干部怎能“精神早衰”(论文提纲范文)

(1)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个案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
        2.1.1 厌学
        2.1.2 青少年
        2.1.3 教育焦虑
    2.2 理论基础
        2.2.1 家庭系统理论
        2.2.2 同一性形成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关于青少年厌学现状的研究
        2.3.2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2.3.3 青少年厌学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2.3.4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相关研究
        2.3.5 研究评述
第3章 个案厌学问题与干预策略
    3.1 案例基本情况
    3.2 小L厌学产生的过程
    3.3 小L厌学原因分析
        3.3.1 个体学习动机弱,自我同一性早闭
        3.3.2 父母冲突频繁,缺爱的家庭氛围
        3.3.3 子弟学校教育评价指标单一
        3.3.4 社会整体教育焦虑影响
    3.4 与教育相关的家庭功能评估
        3.4.1 夫妻关系评估
        3.4.2 亲子关系评估
        3.4.3 家庭核心情绪评估
    3.5 家庭需求状况及干预策略
        3.5.1 家庭关系亟待改变
        3.5.2 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正视
        3.5.3 干预策略
第4章 个案介入服务实施
    4.1 第一阶段绘制家庭图谱,探寻问题根源
    4.2 第二阶段量表测试问题,理清核心情绪
    4.3 第三阶段聚焦家庭问题,寻找外界资源
    4.4 第四阶段鼓励成员表达,重回校园学习
    4.5 第五阶段,结束个案服务,做好结案评估
    4.6 做好服务回访,完善跟踪服务
    4.7 服务评估
        4.7.1 干预过程的评估
        4.7.2 干预效果评估
第5章 服务的反思与建议
    5.1 服务反思
        5.1.1 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介入青少年厌学问题的有效性分析
        5.1.2 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介入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不足反思
    5.2 青少年厌学问题干预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主要问题点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贺友直艺术现实意义的研究
        (二)贺友直文字着作
        (三)贺友直对连环画创作的反思: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框架
第二章 贺友直日记研究
    一、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一)贺友直来到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原因
        (二)连环画《江畔朝阳》的社会评价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与创作环境
        (一)贺友直在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的生活体验
        (二)贺友直在北大荒建设兵团的创作环境
    三、连环画《江畔朝阳》的创作过程
        (一)《江畔朝阳》的核心元素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第三章 贺友直绘画作品手稿分析
    一、《江畔朝阳》创作手稿的由来
    二、《江畔朝阳》连环画手稿作品分析
        (一)手稿《江畔朝阳》创作过程的严谨性
        (二)手稿《江畔朝阳》表现手法的创新
        (三)手稿《江畔朝阳》的构图特点
        (四)手稿《江畔朝阳》时间性的表现
        (五)《江畔朝阳》手稿与发行版本比较
    三、贺友直中国画作品手稿分析
第四章 贺友直文字手稿研究
    一、连环画市场的繁荣与衰落
    二、贺友直课程讲义分析
        (一)中央美术学院年画连环画系的教学讲义
        (二)业余培训班讲课提纲
    三、贺友直连环画体会与思考杂记
    四、贺友直的书信
        (二)《江畔朝阳》的创作形式
        (二)贺友直与吕敬人的书信
        (三)贺友直与刘宇廉的书信
        (四)贺友直与韩书力的书信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创作心态”辨析
    第二节 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章 黄庭坚晚期的人生历程及心理建构
    第一节 黄庭坚人生分期的界定
    第二节 黄庭坚晚期的人生历程与心理建构
        一 元佑末乡居丁忧时期:悼念亲人、学习禅宗
        二 绍圣期间安置黔州时期:山川险阻、忧心衣食
        三 元符期间安置戎州时期:歌咏民风、读书治心
        四 崇宁初待命荆渚时期:寄情山水、咏物感怀
        五 崇宁末羁管宜州时期:晚景凄凉、内心自适
第二章 黄庭坚晚期创作倾向蕴含的心态
    第一节 避祸心态:少作议论文字
        一 少于作诗,表现单一愁苦情绪
        二 钟情书简,传达丰富真挚情感
    第二节 中和心态:追寻雍容气象
        一 主张诗歌吟咏情性
        二 提倡节制情感
    第三节 内省心态:力求性命义理
        一 痴于养心
        二 悟透禅理
第三章 黄庭坚晚期创作风格的审美心理
    第一节 “尚雅”旨趣:“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审美意识
        一 词的雅化
        二 尚雅的旨趣
    第二节 “尚老”心境:“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审美追求
        一 文法的娴熟
        二 老成的心境
    第三节 “尚淡”心态:“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审美表征
        一 文风的平淡闲远
        二 尚淡的心态
第四章 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内忧外患的社会政治背景
        一 心系外患侵扰
        二 遭受党争迫害
    第二节 三教融合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 调和仕与隐的矛盾
        二 涵养自持与自适的心理功能
    第三节 复杂多变的贬谪地环境
        一 人文风俗的感化
        二 亲友生死的牵绊
第五章 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的嬗变及自我调适
    第一节 远赴黔戎、杜门谢客的抗争情绪
        一 被边缘化与心恋故土的抗争
        二 弱小生命与艰苦生活的抗争
    第二节 亲友相伴、入乡随俗的舒缓心态
        一 传承家风家训:“儿女成围,欢乐樽前月照之”
        二 守护至深友情:“相待甚厚,为幸不细也”
        三 歌颂乡风民俗:“黔中士女游晴昼,花信轻寒罗袖透”
    第三节 离亲别友、人生无常的生命之思
        一 痛失亲人的悲怆:“明月湾头松老大,永思堂下草荒凉”
        二 永别友人的打击:“东坡道人已沉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三 疾病缠身的羁绊:“人生以身为本,其余于我何有”
    第四节 随缘自适、博观吏隐的达观心态
        一 随缘任运的旷达:“不因苹末微风起,漂影溪光本自明”
        二 尚博勤学的充实:“劝君莫起羁旅思,满腹文章未是贫”
        三 吏隐嘉趣的闲适:“我醉欲眠卿且去,只有空瓶同此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黄庭坚晚期创作系年有争议情况梳理
附录二 黄庭坚晚期创作中表现心态的语汇统计情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灾难与荣耀
    一、江氏族人与其生活环境
        (一)江家庄与江氏族人
        (二)江家庄所在地的自然环境
        (三)江家庄所在地的人文环境
    二、中国传统尊孔读经与江氏家族
        (一)江氏家族的儒学风尚
        (二)团练制度下的江家及两种文化的对抗
        (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灾难的降临
    三、因祸得福——惨祸与哀荣!
第二章 “力挽狂澜”:传统文化的没落与乡村文人
    一、突如其来的打击
        (一)清政府文化政策的变化与儒学的衰微
        (二)科举制的废除和四民社会的解体对乡村文人的影响
        (三)儒学帝国的崩溃与民国肇造
    二、坚定地卫道者
        (一)儒学控制力下降与一个乡村文人眼中的社会动乱
        (二)卫道抱负:江钟秀的自救措施
    三、儒学帝国崩溃下的乡村文人:江钟秀评析
第三章 制造“神童”:江希张“神童”形象的初步建构
    一、传统文化:“神童”江希张的根基
        (一)江希张命运的设定:江钟秀的梦
        (二)家学渊源与江钟秀、王崇孟二人的早教
        (三)滞后的乡村:传统文化存在的温床
    二、社会文化炒作
        (一)山东地方官的青睐
        (二)入京伴读和纸媒的宣传
        (三)“神童”之名再次响彻全国:一部着作的功劳
    三、神乎?人乎!
        (一)人造“神童”的无奈
        (二)时代的变迁与“神童”的抉择
第四章 江希张与民国宗教社会团体——以万国道德会为例
    一、动乱的时代与江钟秀、江希张父子的抉择
        (一)万国道德会成立的背景
        (二)江钟秀、江希张与万国道德会初创
        (三)万国道德会与其他宗教团体之比较
    二、江希张在万国道德会中的形象考察
        (一)万国道德会的报刊宣传与江希张“神童”形象的最终形成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希张与万国道德会的关系
        (三)其他宗教社会团体对“神童”形象的利用
    三、小结
第五章 人生主题演变
    一、“神童”走向世界
        (一)令人意想不到的“神童”课程选择
        (二)“出国热”与“神童”江希张的赴法留学
        (三)鲍罗廷娜事件:不为人知的秘密
        (四)夫妻二人的留学生活
    二、江希张与抗日战争
        (一)日寇侵华对江希张生活的影响
        (二)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背景与江希张编纂经书计划
        (三)江希张重操旧业与文化复古运动
        (四)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江希张的异国漂泊
    三、抗战胜利后的江希张
        (一)“神童”当初抉择的成效:江希张与我国的香化工业
        (二)民国以来江希张收入变化
        (三)江希张眼里的胡风集团
        (四)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下的江希张
        (五)“文化大革命”中的江希张
第六章 江希张的社会关系
    一、江希张与政府要员
        (一)清末地方政要
        (二)北洋政要
        (三)与国民政府要员来往
    二、求学时师友
        (一)拜门恩师:康有为
        (二)结拜兄弟
    三、亲人
        (一)老泰山宋发祥及其家人
        (二)续娶的妻子及其家人
    四、宗教团体人脉
        (一)王凤仪
        (二)梁硕光与赵子范
        (三)宗教界其他人士
    五、化工路上的引路人
        (一)法国好友朱克桑
        (二)汪巨川
    六、醉心民航事业的许启兴
    七、小结
第七章 “神童”江希张的社会影响与“神童”文化
    一、“神童文化”概况
        (一)中国传统神童现象
        (二)近代世界其他地区“神童”大观
        (三)中国传统“神童”与国外“神童”之比较
    二、江希张“神童”形象及其社会影响
        (一)江希张“神童”形象分析
        (二)“神童文化”中的社会观感与“神童”江希张的社会影响
        (三)“神童”江希张的认同危机与民初“新”、“旧”文化之争
    三、现今神童现象
        (一)当今神童的发展
        (二)神童的迷局及反思
第八章 民国造神运动与“神童”江希张信仰化
    一、民国前期的造神运动略说——基于“神童”江希张成名前后
    二、“神童”江希张信仰化趋势
    三、“神童”江希张信仰化审视
    四、小结
第九章 近代社会变迁中知识分子的抉择——对江希张一生简评
    一、“时势造英雄”
    二、传统与现代
    三、“神童”养成记:略论江钟秀的育儿模式
附录一 江希张生平年表
附录二 江希张家族谱系
附录三
附录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基本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述评
    1.4 基本研究思路与方法
2 临水照花: 女性乡土叙事景观的生成
    2.1 现实背景: 多元社会文化环境的催生
    2.2 作家动因: 女性作家的乡土写作缘起
    2.3 文学情境: 与男性乡土叙事的汇流与分廷
3 柔化历史: 女性历史言说的特殊审美声道
    3.1 日常历史: 走出男性宏大历史叙事的偏执
    3.2 经营人性: 人性腹地的多维透视与执着言说
    3.3 诗意栖居: 温情心态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欲望探求: 欲望话语的主体转换与意义生成
    4.1 身体的发现: 穿越"沉重的肉身"
    4.2 夏娃的觉醒: 性别伦理的探索与突围
    4.3 孕育的补白: 浮出历史地表的繁衍欲望
5 成长关注: 对女性成长类型及问题的内部聚焦
    5.1 雾中风景: 家庭伦理束缚下留守乡村女性的"缺失式"成长
    5.2 城乡之间: 出走"娜拉"的艰难涉渡
    5.3 犹在镜中: 男性镜像笼罩下知青女性的"创伤式"成长
6 诗性品格: 女性乡土叙事的艺境探微
    6.1 锦心绣口: 整体性的诗化风格
    6.2 诗情画意: 从绘画借鉴营养的叙事技巧
    6.3 白璧微瑕: 艺术缺陷及其可能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太虚及其弟子在南洋的弘法(1922-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从何而来
    第二节 学术史概览
    第三节 新资料的出现
    第四节 方法与结构
第一章 太虚与佛化新青年会
    第一节 太虚的生平与思想(印顺1950)
    第二节 佛化新青年会
        一、张宗载与宁达蕴
        二、向南洋发展
        三、佛化新青年会与闽南
    第三节 闽南佛化新青年会
        一、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的宗旨与组织
        二、会员加入与财务状况
        三、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的日常活动
        四、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的沉寂
    第四节 由闽南到南洋
        一、闽南佛化新青年会的复苏
        二、南洋宣传
        三、尾声
第二章 太虚与星洲讲经会
    第一节 星洲讲经会的发起与筹备
        一、星洲讲经会缘起
        二、星洲讲经会的发起
        三、星洲讲经会的筹备
    第二节 星洲讲经会日记
    第三节 南洋佛教联合会
        一、太虚的世界佛教联合运动
        二、南洋佛教联合会
    第四节 星洲讲经会尾声
        一、星洲皈依太虚之弟子
        二、讲经会财务状况
        三、各界的反应
第三章 慈航在缅甸
    第一节 慈航的早年经历
        一、慈航自述生平
        二、童年
        三、出家
        四、闽南求学
        五、金陵与安庆
    第二节 缅甸的中国佛教
        一、龙藏
        二、龙华寺
        三、仰光中华佛教会
    第三节 慈航在缅甸
        一、慈航西行
        二、慈航与仰光中国佛学会
        三、慈航离缅回国
第四章 暹罗留学团
    第一节 暹罗的中国佛教
        一、尤惜阴与宁达蕴眼中的暹罗华侨
        二、暹罗侨界的佛教社团与寺庙
    第二节 暹罗留学团缘起
        一、悲观法师
        二、太虚与世界佛学苑
        三、悲观与太虚
        四、暹罗留学团之筹备
    第三节 留学团在暹京
        一、由香港到曼谷
        二、入学安居之筹备
        三、悲观离团
        四、留学团的生活
        五、留学团的修学
        六、留学团与华侨
        七、赠送藏经
        八、留学团之结束
    第四节 悲观离留学团后续
        一、悲观在槟城
        二、悲观在缅甸
第五章 佛教访问团与南洋华侨
    第一节 佛教访问团缘起
        一、访问团的产生
        二、访问团的筹备
    第二节 佛教访问团与缅甸华侨
    第三节 佛教访问团在新马
        一、初抵星洲
        二、访问团在吉隆坡与槟城
        三、星洲演说与马六甲之行
        四、访问团尾声
        五、访问团在星洲的是是非非
        六、太虚世界佛教运动之继续
第六章 慈航在新马
    第一节 战时的慈航
        一、佛教访问团之后
        二、槟城避难
        三、菩提学院与菩提学校
    第二节 《中国佛学》、《人间佛教》与《佛教人间》
        一、星洲中国佛学会与《中国佛学》
        二、《人间佛教》
        三、《佛教人间》
    第三节 太虚的追随者
        一、慈航的人间佛教
        二、慈航的佛教革命
        三、慈航的救僧运动
结论
征引文献
    一、《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
    二、《稀见民国佛教文献汇编(报纸)》
    三、南洋华文报
    四、太虚着作
    五、印顺着作
    六、慈航着作
    七、中文着作及论文
    八、英文着作及论文
致谢

(8)宋祁及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宋祁的生平考
    第一节 宋祁家世考
        一、世系考
        二、籍贯考
    第二节 宋祁在安州考
        一、安州文化考
        二、宋祁安州交游考
    第三节 宋祁宦游考
        一、初仕意气风发(1025—1040)
        二、淮南三年怊怅(1041—1043)
        三、翰林生涯多舛(1043—1051)
        四、边地五年磨砺(1052—1056)
        五、西蜀染疾回归(1056—1059)
    小结
第二章 宋祁着作考略
    第一节 佚着考
    第二节 存世着作考
        一、《景文集》考
        二、《益部方物略记》考
        三、《宋景文公笔记》考
    小结
第三章 宋祁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天命与道
        一、天命论
        二、道论
    第二节 人性论
        一、以诈相笼
        二、循理克欲
    第三节 礼制观
        一、天人感应 三年亲郊
        二、明堂建制 以礼为甚
    小结
第四章 宋祁的政治思想
    第一节 宋祁与庆历新政
        一、宋祁先投身新政
        二、宋祁后淡出新政
    第二节 核心政治观
        一、皇权至上
        二、政失天谴
        三、民为政本
    第三节 御戎论
        一、分析败因 反对和戎
        二、选择良将 积极备战
        三、储备军粮 防患未然
        四、重视马政 鼓励蓄马
    第四节 缓解社会危机的方案
        一、根除三冗 用度必饶
        二、劝农蓄食 以备军需
        三、严格考课 三年一任
        四、刑赏分明 寝明纪律
    小结
第五章 宋祁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重构《新唐书》的背景
        一、以史为鉴 黜正伪缪
        二、几经易人 子京独荷
    第二节 《新唐书》列传的特色
        一、搜罗文献 严于别择
        二、事增于前 文省于旧
    第三节 《新唐书》列传的道统思想
        一、儒家伦常 品藻人物
        二、排佛倡佛 路线博弈
        三、推崇韩愈 以明道统
    第四节 《新唐书》列传的尊王思想
        一、春秋大义 立传之准
        二、表彰贤臣 鞭挞罪臣
        三、明君纳谏 知人善任
        四、置羁縻府 怀柔附远
    小结
第六章 宋祁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宋祁的文学主张
        一、私淑韩柳
        二、师承西昆
        三、自名一家
    第二节 宋祁散文的理趣论
        一、序体散文的闲适寓理
        二、记体散文的叙事说理
    第三节 宋祁诗歌的审美论
        一、咏物诗的生态美
        二、宴饮诗的忘忧美
        三、思情诗的奔放美
        四、送别诗的悲凉美
    第四节 宋祁辞赋的写实论
        一、歌功颂德
        二、哀怨自怜
        三、惆怅失意
    小结
结语
    一、宋祁的思想归属
    二、宋祁的思想贡献
    三、宋祁的思想局限
    四、宋祁思想研究展望
附表一 宋祁年谱表
附表二 宋祁交游表
附表三 宋祁诗词节选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9)1985年文学场一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价值
    (二) 研究现状
    (三) 有关论文写作的一些说明
        1. 关于“一瞥”
        2. 文学史价值
        3. 研究方法
        4. 1985年文学场
        5. 论文体例
第一章 历史的反思——王蒙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与《活动变人形》
    (一) 变化中的“新时期文学场”
    (二) 王蒙小说的话语特征
        1. “辩证”(“悖论”)——情感记忆与历史反思的纠结
        2. 形式探索与语言爆炸
    (三) 反思时代的另类反思——简析《活动变人形》
第二章 审美范式的嬗变——市井小说的崛起与汪曾祺
    (一) 市井小说简述
        1. 空间和范式的嬗变:乡土、市井与城市
        2. 新时期市井小说的特征: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
        (1) 评价标准的矛盾
        (2) 市井小说的内容:风俗画
        (3) 喜剧风格
        (4) 地域性与方言
        (5) 叙事与文体
    (二) 汪曾祺的文学史意义——细读《受戒》与《异秉》
        1. 话里话外的梦——论《受戒》“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1) “梦”与记忆中的汪曾祺
        (2) “梦”与80年代的汪曾祺
        (3) “梦”与汪曾祺的写作
        2. 文学史视域中的三次重要重写
        (1) 《复仇》的重写:现代主义与中国式抒情
        (2) 从《僧与庙》到《受戒》: “一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的各种感情的一个总和”
        (3) 《异秉》的重写:短篇小说文体的新探索
第三章 话语权力的争夺——作为文学运动的寻根文学与《棋王》
    (一) 寻根文学的策略和文学史意义
        1. 寻根文学的运作策略
        (1) “杭州会议”——参与者的身份与目的
        (2) 寻根宣言与论争——通过论争吸引注意
        (3) 作家作品的罗列——能指膨胀修辞策略
        2. 寻根文学的文学史价值
        (1) 作为文学运动的价值
        (2) 完成了新时期文学的嬗变
    (二) 介于“知青”与“寻根”之间的《棋王》
        1. 阿城的困惑
        2. 被塑造的《棋王》
第四章 现代主义的建构——以三次有关“现代派”的论争为例
    (一) 有关“伪现代派”的论争——“误读”与“客观主义”倾向
        1. 对黄子平《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的细读
        (1) 被忽略的绪论
        (2) 外延的背后——评价标准的错位
        (3) 评价标准的错位——文坛的分化
        (4) 福柯理论的引用——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2. 反思“矫情”——80年代文学批评的转型
    (二) “风筝通信”与关于《现代化与现代派》的论争——“剥离”的话语策略
        1. 李陀的反批评
        (1) 对于“剥离”策略的辩解
        (2) 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话语策略
        2. 对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的细读
    (三) 茅盾与袁可嘉——两种现代派话语
        1. 起始时间的推后——茅盾对“五四”文学话语的修正
        2. 结束时间的推后——袁可嘉分期的当下性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失效——以张洁《沉重的翅膀》为例
    (一) “《十月》版”的诞生
    (二) 第一版的修改
    (三) 修订版的获奖
    (四) 反思“改革文学”
第六章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想象——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为例
    (一)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发生
        1. 80年代文学场中的现代文学学科
        2.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生产
        3. 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三人谈”
    (二)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细读及反思
        1. “悖论”式的话语特征
        2. “二元对立”式的思维模式
        (1) 两个坐标轴(基本矛盾)
        (2) 反思“世界文学”
        (3) 反思“现代化”
        (4) 发展轨迹和文学史分期
        (5) 反思“二元对立”
    (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潜力(可能性)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专业论文
致谢

(10)1949-1956年中国高校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变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和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关于政治认同的研究
        1.2.2 关于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研究
        1.2.3 关于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的研究
        1.2.4 关于中国高校知识分子的研究
        1.2.5 研究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 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2 知识分子、中国高校知识分子和政治认同的相关界定与阐释
    2.1 知识分子、高校知识分子和政治认同的概念界定
        2.1.1 知识分子的含义与特征
        2.1.2 高校知识分子的概念界定及解释路径
        2.1.3 关于政治认同的概念界定
    2.2 建国头七年高校知识分子与政治认同的关系理论及解释路径
        2.2.1 “超越”政治与政治认同
        2.2.2 “介入”政治与政治认同
        2.2.3 “世俗”政治与政治认同
        2.2.4 本文对建构建国头七年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关系理论的解释路径
3 建国头七年中国高校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变迁过程
    3.1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超然”阶段
        3.1.1 追求学术独立性,冷淡对待政治
        3.1.2 充当社会批判者,理性看待政治
        3.1.3 小结 “超越”政治与政治认同的开始
    3.2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介入”阶段
        3.2.1 试图走进政治,回归现实生活
        3.2.2 培养阶级情感,原罪意识形成
        3.2.3 深挖内心世界,树立政治意识形态
        3.2.4 小结 “介入”政治与政治认同的发展
    3.3 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世俗”阶段
        3.3.1 融入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实现自我崇高价值
        3.3.2 小结 “世俗”政治与政治认同的形成
4 1949——1956年中国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变迁的原因
    4.1 党的外在推力
        4.1.1 党为人民服务的人文关怀是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隐形前提
        4.1.2 党的经济建设成就是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显性条件
        4.1.3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外界催化剂
    4.2 高校知识分子的内在张力
        4.2.1 强烈的民族主义诉求是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情感支撑
        4.2.2 经世致用的品格是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助推器
        4.2.3 信仰的树立是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的内在核心
5 建国头七年中国高校知识分子政治认同变迁的现代启示
    5.1 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5.2 健全民主法治,有效扩大政治参与范围
    5.3 积极引导学术探究,服务社会各项发展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中年干部怎能“精神早衰”(论文参考文献)

  • [1]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青少年厌学问题的个案介入研究[D]. 王莉.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1)
  • [2]关于《华为没有成功,只有成长:任正非传》的汉韩翻译实践报告[D]. 徐勇杰. 延边大学, 2021
  • [3]与连环画《江畔朝阳》相关的贺友直日记和手稿研究[D]. 侯奔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黄庭坚晚期创作心态研究[D]. 金欢. 兰州大学, 2021(12)
  • [5]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D]. 郗贤召.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6]1980年代以来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研究[D]. 余琼. 浙江大学, 2016(07)
  • [7]太虚及其弟子在南洋的弘法(1922-1947)[D]. 王锋. 厦门大学, 2017(08)
  • [8]宋祁及其思想研究[D]. 邢起龙. 武汉大学, 2015(02)
  • [9]1985年文学场一瞥[D]. 原帅.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10]1949-1956年中国高校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变迁分析[D]. 李沛.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中年干部如何“精神过早衰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