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对苯二甲酸酯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含对苯二甲酸酯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一、含对苯二甲酸根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丁润东[1](2021)在《基于多羧酸的MOFs材料在甲酸分解制氢、染料吸附和白光材料构筑上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基于多羧酸配体的金属骨架化合物(MOFs)的构筑和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这是因为它们不仅具有丰富多样且易于调控的结构,而且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尤其在催化、吸附和发光方面。通过甲酸分解来制备氢气是解决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负载型Pd基(包括双金属PdAu、Pd Ag、Pd Cr等)催化剂展现出对甲酸制氢反应出色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然而,当前仍需要大量努力来进一步提高负载型Pd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避免贵金属纳米颗粒因聚集而失活),以期实现对甲酸分解反应的实际应用。为解决上述问题,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制备手段就极为关键。凭借着可调节的孔道和易于改性的优势,MOFs非常适合作为贵金属纳米粒子的载体来催化甲酸分解。基于此,本论文主要以微孔结构的UiO-66及其衍生物为载体,通过改变浸渍手段、引入第二金属组分和增加胺基密度等手段,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负载型Pd基双金属纳米催化剂,并系统的讨论了负载型Pd基催化剂对甲酸制氢反应的影响因素。其次,本论文还以两种芳香多羧酸为配体构筑了两个新型的AMOFs,并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解析和性质表征。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以经典MOF UiO-66-NH2为载体,采用双溶剂(H2O/n-hexane)浸渍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Pd/Au比例的双金属复合纳米粒子的催化剂,并通过甲酸分解制氢反应考察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适当的合金效应、金属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力均能有效的促进甲酸的脱氢反应。优化后的催化剂Pd0.8Au0.2/UiO-66-NH2-D能够在常温且无任何碱性添加剂的条件下实现对甲酸的高效分解,初始turnover frequency(TOF)值高达722 h-1,且至少能循环使用五次。2、分别采用单溶剂(H2O)浸渍法和双溶剂(H2O/n-hexane)浸渍法将相同当量和比例的PdAu合金颗粒负载到载体UiO-66-NH2上,并研究它们对甲酸分解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双溶剂浸渍手段能将大部分的PdAu颗粒封装到Zr-MOF的孔笼中,并能得到更加微小和分散的贵金属纳米颗粒,从而显着的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3、在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甲酸分解过程中,有机胺均扮演了关键角色。在双溶剂浸渍过程中,由于相似的极性,Au3+和Pd2+很容易靠近胺基并与之配位,从而降低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并优化了其分布;此外,胺基直接参与了甲酸分子的活化,促进了O-H键的断裂,进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4、以3,4-di(3,5-dicarboxyphenyl)phthalic acid(H6L1)为配体,Cd Cl2·1.5H2O为金属源,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一个新型anionic metal organic framework(AMOF)[(CH3)2NH2]6[Cd3(L1)2]·5DMF·3H2O(MOF-1)。单晶衍射结果表明MOF-1潜在的客体可接近体积高达4327A3。基于MOF-1良好的多孔结构和稳定性,我们研究了其对有机染料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MOF-1通过离子交换能选择性吸附天青色(AA+)和亚甲基蓝(MB+)等阳离子染料。对AA+的最大吸附量为698.2 mg·g-1,对MB+的最大吸附量为573.2 mg·g-1。且对AA+的吸附脱附,可至少循环5轮。而且,它还被用来制造白光发射材料。基于MOF-1的蓝光发射,将稀土离子Eu3+和Tb3+离子成功引入进MOF-1的孔道中,获得发白光的材料Eu3+/Tb3+@MOF-1(CIE色度坐标为(0.33,0.32))。同时,我们发现Eu3+/Tb3+@MOF-1是一种潜在的荧光光致变色材料,显示出黄-白-蓝光。5、以2,4,6-tris(4-carboxyphenyl)-1,3,5-triazine(H3L2)为配体,Cd Cl2·1.5H2O为金属源,通过水热合成法成功得到一个新型AMOF[(CH3)2NH2][Cd(L2)·DMA]·0.5DMA·1.5H2O(MOF-2)。单晶衍射结果显示,MOF-2是一个四重互穿的3-D结构,且吡啶N原子并没有参与配位。经过真空活化后,尽管去除了配位的DMA分子,但新化合物MOF-2’依然保持着与MOF-2相同的结构,其分子式为[(CH3)2NH2][Cd(L2)]。基于此,我们考察了其作为载体负载PdAu合金对甲酸分解制氢的催化能力以及对染料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借助PdAu颗粒的合金效果和MOF-2’表面上的未配位的吡啶N原子对甲酸分子活化的协同作用,通过双溶剂浸渍法得到的Pd0.8Au0.2/MOF-2’催化剂在333 K下展现出不错的催化活性,TOF值为1854 h-1。同时,MOF-2’能快速的吸附阳离子染料MB+,吸附速率为0.7×10-2g·mg-1·min-1。而对MB+的最大吸附量为900 mg·g-1,其中靠离子交换吸附的量为540 mg·g-1,靠MOF-2’表面上的未配位的吡啶N原子进行的表面吸附量大概为340 mg·g-1。

孙芸[2](2020)在《硫醚多苯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探针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三种结构相似的硫醚多苯羧酸:5-(2-羧基-苯硫基)-间苯二甲酸(H3CPIB)、2,5-二-(4-羧基-苯硫基)-对苯二甲酸(H4PSTP)和2-(4-羧基-苯硫基)-对苯二甲酸(H3BPH)为配体,与d10金属离子1和碱土金属离子2反应,其中部分结合含N辅助配体3,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九种具有荧光性质的配位聚合物。通过多种仪器手段测试分析了配合物1-9的晶体结构,并探究其在检测金属离子、无机阴离子及有机小分子方面的荧光探针性能,研究了其构效关系。1、配合物1-3的合成条件中温度一致,在不同的辅配、金属离子及溶剂条件下,以H3CPIB为主配体,在130℃通过溶剂热合成法组装出三种不同构型的新型配合物1-3,即{[Zn2(CPIB)(OH)(H2O)]·3H2O}n(1)、{[Ba4(CPIB)2(HCPIB)(H2O)]·10H2O}n(2)、{[Cd3(CPIB)2(phen)3(DMA)(H2O)]·5H2O}n(3)。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配体中三个苯羧酸通过单齿桥联的方式与Zn(Ⅱ)进行配位形成二维(2D)网状结构;配合物2属于正交晶系,配体中三个苯羧酸通过单齿桥联和双齿螯合相结合的方式与Ba(Ⅱ)进行配位形成三维(3D)结构;配合物3属于单斜晶系,加入了辅助配体phen,主配体中三个苯羧酸通过单齿桥联和双齿螯合相结合的方式与Cd(Ⅱ)进行配位形成含有孔洞的2D结构。配合物1-3均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荧光性质上对于分散溶剂都具有一定选择性,其中配合物3还可以对酮类试剂进行有效传感,有利于未来的实际荧光传感应用。通过一系列的荧光猝灭实验发现,配合物1-3对于金属离子均没有荧光猝灭效应,但对于有机小分子2,4,6-三硝基苯酚(TNP)和奥硝唑(ONZ)均有荧光猝灭响应,由于结构不同共振能量转移不同,三种配合物的猝灭效应也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三种配合物均对2,4,6-三硝基苯酚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2、配合物4-6的合成条件中温度和溶剂种类都保持了一致,辅配和金属离子不同,以H4PSTP为主配体,分别以Cd2+和Ba2+两种金属离子为金属中心,结合不同的辅助配体2,2’-联吡啶(2,2,-bpy)和4,4’-偶氮吡啶(4-DiPyDz)在120℃同种溶剂中通过不同的溶剂比例合成组装出三种不同构型的新型配合物4-6,[Ba(PSTP)0.5(H2O)].(4)、{[Cd(PSTP)0.5(2,2’-bpy)(DMF)]}n(5)、[Cd(PSTP)0.5(4-DiPyDz)]n(6)。配合物 4 和 5 均属于三斜晶系,Pi空间群。但在构建上,4的金属中心为Ba(Ⅱ),离子半径比较大、配位数高,有利于构建高维度配合物,与2,5-二-(4-羧基-苯硫基)-对苯二甲酸(H4PSTP)配位形成3D配合物;而5则是Cd(Ⅱ)结合短链含N螯合辅助配体2,2’-bpy形成2D结构。配合物6属于单斜晶系,金属中心为Cd(Ⅱ),加入了长链含N辅配4-DiPyDz,交叉的辅配与金属离子相连,形成配合物的3D结构。配合物4-6均具有作为荧光探针的潜力。其中,配合物4的荧光在水环境中可以有效猝灭,配合物5还可以对酮类试剂进行有效传感,有利于未来的实际荧光传感应用。通过一系列的荧光猝灭实验发现,配合物4-6对于金属离子均没有荧光猝灭效应,但若以水分散配合物4,可以通过荧光增强效应有效检测In3+。4-6对于有机小分子均有一定的荧光猝灭响应,由于结构不同共振能量转移不同,三种配合物的猝灭效应也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三种配合物均对2,4,6-三硝基苯酚均具有最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3、配合物7-9的合成条件中金属离子、温度和溶剂都保持了一致,只有辅配不同,以H3BPH为主配体,Zn2+为金属中心在同一温度下(130℃)结合不同的辅助配体2,2’-bpy和3-DiPyDz,在同种溶剂比中通过溶剂热合成组装出三种不同构型的新型单晶配合物7-9,{[Zn5(BPH)2(OH)4]·0.5H2O}n(7)、{[Zn3(BPH)2(2,2’-bpy)2]·(CH3CN)3}n(8)、{[Zn9(BPH)6(3-DiPyDz)3(H2O)]·(CH3CN)3}n(9)。配合物7-9分别属于三斜晶系,单斜晶系和三方晶系,均与Zn(Ⅱ)配位得到具有孔洞的新型三维配合物。配合物7-9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荧光猝灭性能方面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首先7-9对于金属离子都没有荧光猝灭响应,不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检测金属离子。其次,根据淬灭体积以及淬灭常数来分析,7-9都对Cr2O72-阴离子有荧光猝灭响应,并且猝灭常数十分相近,表明猝灭能力相似。最后,配合物7-9在加入不同有机小分子后,猝灭率最强的都是TNP分子,均可以作为荧光探针检测2,4,6-三硝基苯酚。

孟甲申[3](2020)在《功能化碳基材料的设计构筑、电化学性能及机制》文中指出功能化碳基材料,因其低成本、丰富的资源、高导电性和相对较高的反应活性,在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此本文从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出发,开发了一系列普适高效的合成策略制备功能化碳基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组装体、碳包覆复合结构、中空石墨烯、石墨烯基单原子催化剂、不同相的碳限域Nb2O5纳米颗粒和石墨烯负载的碳限域金属氧化物纳米点等。基于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系统地揭示所制备的功能化碳基材料的电催化与储能机制,构建了其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为低成本、长寿命及高性能电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新思路和奠定科学基础。取得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如下:(1)开发了一种简易和普适的合成策略,通过低温(低至430°C)热解过程,可实现从金属-有机骨架(MOFs)到碳纳米管组装体的定向生成。所选的MOF晶体可同时作为纳米催化剂和碳源的前驱体。在热解过程中,获得活性高和小尺寸的纳米催化剂是碳纳米管形成的关键。通过调控相应的MOFs前驱体,该方法成功地推广获得各种形貌的碳纳米管组装体。氮掺杂的碳纳米管组装体具有优异的氧还原活性和稳定性。实验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证明了这些优异的性能归因于理想的组分和多级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此外,适当的石墨化氮掺杂和碳纳米管中限域的金属纳米颗粒均能增加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和降低功函数,从而有效地增强了其的氧还原活性。(2)开发了一种简易、高效和普适的合成策略,制备碳包覆纳米结构,包括低压气相超组装形成MOF薄壳和后续的可控热解。所选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结构不仅作为金属离子源,而且引导气态有机配体通过低压条件下的配位反应发生超组装,在其表面形成可调厚度的MOF壳层。该策略可成功地扩展获得具有不同组分和精细形貌的碳包覆纳米结构。此外,所制备的氮掺杂碳包覆Co Ni纳米线阵列在电解水中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优异的性能主要归因于适当的化学成分和稳定的碳包覆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3)开发了一种简易和高产量的模板方法来构建独特的氮掺杂碳中空结构(NC),显示出良好的ORR活性。其形成机理包括低压气相超组装、原位碳化和模板去除。所制备的NG具有较高的氮浓度、高的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和稳定的结构,从而增加了暴露的活性位点数量和利于传质。与NC-700和NC-900样品相比,所制备的NC-800作为ORR催化剂,表现出更正的半波电位和更高的极限电流密度。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证明了NC-800的优异ORR活性主要归因于适当的氮掺杂浓度与中空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4)开发了一种普适的模板方法,将一系列高含量的金属原子(超过1.2at%)锚定到氮掺杂石墨烯中空框架上(M-N-Grs,M代表Fe、Co、Ni、Cu等)。高相容性的掺杂Zn O固溶体可以与气态有机配体发生配位反应,形成掺杂的MOF薄壳,其组成决定了M-N-Grs中的杂原子种类和含量。在碱性介质中,Fe-N-Gr催化剂的氧还原活性和稳定性均高于其他M-N-Grs,甚至超过了大多数已报道的非贵金属催化剂。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均表明Fe-N-Gr的优异性能主要归功于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丰富的暴露活性位点和稳定的中空骨架。(5)开发了一种简易和有效的方法,构筑了三种典型的碳限域Nb2O5(TT-Nb2O5@C、T-Nb2O5@C和H-Nb2O5@C)纳米颗粒,包括在溶剂热过程中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的错配反应和后续热处理控制,并结合实验分析和理论计算探究了不同相结构对其储锂性能的影响。薄的碳层和纳米尺寸可使Nb2O5具有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导电性和短的扩散长度。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所制备的T-Nb2O5@C纳米颗粒具有比TT-Nb2O5@C和H-Nb2O5@C更高的倍率性能和更好的循环稳定性。此外,系统的晶体结构分析、原位XRD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在T-Nb2O5中快速的扩散路径和稳定的主体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其超快和稳定的储锂性能起着重要作用。(6)开发了一种简易和普适的合成策略,实现了碳限域金属氧化物纳米点在石墨烯上的均匀组装,包括表面活性剂诱导组装、错配反应和原位碳化。根据实验分析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揭示了错配反应机理,从而形成了小尺寸的无定形金属有机配合物聚合物。该策略可普适推广,可获得多种碳限域金属氧化物(SnO2、Cr2O3、Fe3O4和Al2O3)纳米点均匀分布在石墨烯上。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2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200次循环后,所制备的C@SnO2@Gr仍具有高达702 m Ah g-1的可逆放电比容量和接近100%的容量保持率。

李天然[4](2020)在《羧酸和多氮唑类配体构筑的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通常具有高的孔隙率和较大的内部表面积,这使得MOF在非均相催化,分子识别,离子交换,磁性,铁电,荧光,非线性光学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气体吸附分离和催化转化方面展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将羧基和多氮唑类基团结合起来,利用两种基团各自的优点使用相应的配体在溶剂热法下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配位聚合物,并根据其相应的结构测试了其气体吸附分离和电催化方面的性质。具体结果如下:1.使用1H-吡唑-3,4,5-三羧酸(L)为配体,在强碱性条件下与Cu2+和镧系稀土金属合成了配合物1-13。在这些结构中,Cu2+均与配体L的吡唑氮原子和羧基氧原子发生螯合配位生成一个平面,然后由稀土金属与配体L上面的羧基氧原子配位在空间中形成三维结构。进一步将配体L分别和对苯二甲酸(bdc)及其一系列苯环上的衍生物配体联合使用合成了具有较大孔径的配合物1-5,并测试了配合物1-2的BET和CO2吸附性能。配体L上丰富的N、O结合位点使得它与金属之间配位方式非常灵活,通过改变稀土金属和溶剂的p H,我们又合成了配合物6-13。将过渡金属Cu2+更换为Co2+后,合成了配合物14,同样出现了螯合配位的现象。2.使用含有羧基的均苯三甲酸(btc)和含有多氮唑类基团的1,2,4-三氮唑(tz)以及其衍生物2-氨基-1,2,4-三氮唑(NH2-tz)为配体,合成了配合物15-18。配合物15-16中溶剂为DMF和水,使得DMF在水中分解出甲酸,甲酸根同样参与配位,同btc和tz一起与过渡金属铁和钴构筑出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的MOF,并对配合物16进行了电催化OER测试,在10m Acm-2的电流密度下电势为355m V,展现了较为优良的OER催化活性。将溶剂更换为乙腈和水,合成了配合物17,将配体tz换为NH2-tz,合成了配合物18。配合物15-18不同的结构展现了在羧基和多氮唑类基团的联合使用下配位的灵活性。

肖情情[5](2020)在《基于芳香羧酸和含氮配体构筑的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芳香羧酸和含氮配体是金属配位聚合物合成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两种配体,其种类会对聚合物的配位环境和最终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当下,合理地选择这两种类型的配体来调控聚合物的骨架构造及其性质仍是该领域的研究焦点。因此,通过咪唑或苯并咪唑类含氮杂环配体,再辅以不同的芳香二元羧酸和CoII/CdII构建了十种不同的聚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对比,进而深入探究了配体对结构和性能的诱导作用,对功能性聚合物的定向调控与开发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导。选用4,4’-二(咪唑-1-基)联苯(L1)、不同的取代芳香二元羧酸与CoII离子进行复配得到两个配合物1和2,依次呈现二维hcb平面六边形网络和“W”状sql网格。另两个CoII配合物3~4则通过1,3-二(5,6-二甲基苯并咪唑-1-基)丙烷(L2)和另外两种芳香二元羧酸混配得到,结构分别是三维(4,4,4)-连接的独特拓扑网络(点符号为{4.85}{42.6.83}2{43.62.8})和二维波浪状sql层。选用L2作为含氮杂环配体,乙酸镉作为金属盐,再辅以不同类型的芳香二元羧酸配体在水或溶剂热条件下得到六个配合物。配合物5~10的结构分别为一维梯子状链、3,4L83、3,4L27、3,4L83、3,5L2和波浪状sql层。配合物1~2可作为光触媒在自然阳光照射下降解亚甲基蓝(MB),配合物3~4可作为可见光响应的催化剂降解MB和甲基橙(MO),配合物5~10可在紫外光照射下降解MB。配合物1~10对MB的降解效率都在85%~99%之间。配合物3既可在水溶液和乙醇(EtOH)溶液中检测乙酰丙酮(acac),也可在水体系中识别Cr2O72–阴离子(pH=3.0)。配合物7可以作为水质监测中Cr2O72–(pH=3.0)和Cr O42–(pH=13.0)的高灵敏性荧光探针,为水质监测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图65幅;表20个;参75篇。

张小飞[6](2019)在《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行为》文中研究指明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三维多孔材料,不同价态的金属离子以及丰富多样的有机配体使得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千变万化。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具备稳定性好、易回收等优点,在催化、能源、分离、药物传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前景。通过分子层面上的设计与构筑,赋予新型配位聚合物良好的催化活性则成了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本论文主要包括将具有催化活性的杂多酸参与构筑形成新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POMOF,进一步采用增大聚合物材料层间距或者加入表面活性剂调控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Ni-BDC和Co-Pc的形貌,最后通过改变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UiO-66的结构组成,调控其催化活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通过将杂多酸H5PMo10V2O40·14H2O与CuCl2·2H2O,1,2,4-三氮唑在水热条件下成功合成了新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Cu-POMOF。通过调节杂多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生长条件,成功制备并解析了Cu-POMOF的单晶结构。Cu-POMOF在100℃常压条件下催化环己烷转化的效率达到了23%,生成的产物环己醇和环己酮,俗称KA油,是工业上生产尼龙-6、尼龙-66的重要化工原料。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杂多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中存在配位不饱和的四价钒,同时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分析发现,加入氧化剂H2O2后Cu-POMOF中的四价钒会参与活化H2O2,进而形成钒氧双键过渡态。杂多酸功能化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避免催化活性组分流失到反应溶液中。将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加入到Ni(NO3)2·6H2O和二氨基对苯二甲酸中,得到了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厚度仅有约1.5 nm。通过限域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纵向生长得到的二维材料能够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在室温条件下催化香茅醛与丙二腈反应的转化的效率达到了98%。催化性能相比于块体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得到了提升。通过选择2,5-二叔丁基-1,4-苯醌作为聚合物单体,在超声辅助合成的条件下,与四氨基酞菁钴聚合得到了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厚度为4-5nm。相比常用的对苯二甲醛,2,5-二叔丁基-1,4-苯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层间距,削弱层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能够在超声辅助剥离的条件下得到二维材料。进一步地,选择了三(4-氨基苯基)苯和三(4-氨基苯基)胺与2,5-二叔丁基-1,4-苯醌反应均能得到聚合物纳米片,证实了方法的普适性。由于酞菁钴具有一定的路易斯酸性,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在室温常压条件下,催化甲基环氧乙烷转化效率达到了99%。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研究发现,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相比于块体材料在同样条件下能够暴露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同时具有更强的路易斯酸性,进而能够高效的活化反应物分子。通过加入不同尺寸大小的甲酸、三氟乙酸等有机配体合成了结构可调的UiO-66系列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合成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中的Zr金属中心具有不同的配位结构,甲酸调控形成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150℃条件下,催化乙酰丙酸乙酯还原生成γ-戊内酯的转化效率达到了99%。通过实验分析发现,决定催化活性差异在于路易斯酸活性中心周围的化学结构的不同,当路易斯酸活性中心周围的空间越大,越有利中间体环状过渡态的形成。同时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分析得出,甲酸调控的UiO-66相比于聚合物结构中只含有对苯二甲酸时,其形成环状过渡态所需要的能量降低了15.16 kcal/mol,进一步阐述了其催化活性与其结构的内在联系。

马见春[7](2016)在《Salamo型双肟构筑的3d和3d-4f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发光及磁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Salen及其类似物以它们灵活的螯合功能形成结构多样的金属配合物,由于这些金属配合物在光学及磁性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成为当前配位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科研人员对这类化合物特别是Salen型3d–4f异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发光性质及分子磁性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Salen型3d和3d–4f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以及磁性和发光性能,本文选用三个四齿Salen型双肟(H2L1,H2L2和H2L3)与过渡金属反应得到12个同三核钴(II)和镍(II)配合物;用六齿Salen型双肟(H2L4)与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自组装合成三个系列36个3d–4f异金属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Vis光谱等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相应配合物的结构,并对一些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和分子磁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四齿Salamo型配体H2L1:4,4′-二氯-2,2’-[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与醋酸钴(II)和醋酸镍(II)反应得到三个同三核配合物{[CoL1(OAc)(DMSO)]2Co}·2DMSO(1),{[NiL1(OAc)(MeOH)]2Ni}(2)和{[NiL1(OAc)(DMSO)]2Ni}·2DMSO(3)。通过四齿Salamo型配体H2L2:4-硝基-4′-氯-2,2’-[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与醋酸钴(II)和醋酸镍(II)反应得到六个同三核配合物{[Co L2(OAc)(R)]2Co}(R=MeOH(4),Py(5),DMF(6)),{[NiL2(OAc)(R)]2Ni}(R=MeOH(7)·MeOH,DMF(8),DMSO(9)·2DMSO)。最后,用四齿Salamo型配体H2L3:5-甲氧基-4′-氯-2,2’-[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与醋酸钴(II)和醋酸镍(II)反应得到三个同三核配合物{[CoL3(OAc)(MeOH)]2Co}(10),{[Co L3(OAc)Py]2Co}(11)和{[NiL3(OAc)(MeOH)]2Ni}·MeOH(12)。其中对配合物2,5,10和11进行了磁性测试。2.用六齿Salamo型配体H2L4:6,6′-二甲氧基-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下文简称3-MeOsalamo)与醋酸钴(II),硝酸镧(III)(Ln=La,Ga,Tb和Dy)和吡啶(13)(或4,4’-联吡啶(14))自组装得到5个3d–4f异金属的钴(II)–镧(III)配合物,其中一个独立的异双核配合物[L4Co La(py)(NO3)3(CH3OH)](13),一个四核二聚物[(L4)2Co2La2(4,4’-bipy)(NO3)6(CH3OH)2](14)和三个独立的异双核配合物[L4CoLn(OAc)(NO3)2(CH3OH)](Ln=Gd(15),Tb(16)和Dy(17))。对配合物15,16和17做了磁性测试。3.通过六齿3-MeOsalamo配体H2L4与醋酸镍(II),硝酸镧(III)(Ln=La,Ce,Ga,Tb和Dy)和吡啶,4,4’-联吡啶或对苯二甲酸自组装得到10个3d–4f异金属的镍(II)–镧(III)配合物:两个独立的异双核配合物[L4NiLa(Py)(OAc)(NO3)2(CH3OH)]·CH3OH(18)和[L4NiDy(Py)(OAc)(NO3)2](19),两个一维配位聚合物1∞[L4NiLa(4,4’-bipy)(NO3)3(CH3OH)](20)和1∞[L4NiTb(4,4’-bipy)(NO3)3](21),一个独立的异双核配合物[L4NiDy(4,4’-bipy)(OAc)(NO3)2](22)和5个异四核二聚物[(L4)2Ni2Ln2(bdc)(NO3)4(DMF)2(CH3OH)2](Ln=La(23),Ce(24)Gd(25),[(L4)2Ni2Ln2(bdc)(NO3)4(DMF)2](Ln=Tb(26),Dy(27))。对含钆(III),铽(III)和镝(III)的配合物进行了磁性的测试。4.用六齿3-MeOsalamo配体H2L4与醋酸锌(II),镧(III)系离子(Ln=La,Ce,Nd,Sm,Eu,Gd,Tb和Dy)和吡啶反应得到1个独立的3d–4f异三核配合物[(L4Zn)2La(OAc)2]·ClO4·2CHCl3(28);1个独特的3d–4f异四核配合物[(L4Zn)2Ce(OAc)2]·[Ce(NO3)6]·Py(29)和6个独立的3d–4f异双核配合物[L4ZnLn(Py)(NO3)3](Ln=Nd(30),Sm(31),Tb(34)),[L4ZnLn(OAc)(NO3)2](Ln=Eu(32),Gd(33),Dy(35))。通过3-MeOsalamo配体H2L4与醋酸锌(II),硝酸镧(III)(Ln=La,Ce,Pr,Nd,Sm,Eu,Gd,Tb)和4,4’-联吡啶或对苯二甲酸自组装得到13个3d–4f异多核的锌(II)–镧(III)配合物:八个异四核二聚物[(L4)2Zn2Ln2(4,4’-bipy)(NO3)6(CH3OH)2](Ln=La(36·2CH3OH),Ce(37)),[(L4)2Zn2Ln2(4,4’-bipy)(NO3)6](Ln=Pr(38),Nd(39),Sm(40),Eu(41),Gd(42),Tb(43)),三个异六核配合物[(L4)4Zn4Ln2(bdc)2]·(NO3)2·2CHCl3(Ln=Ce(44),Pr(45),Sm(46·2CH3CH2OH))和两个二维配位聚合物2∞[L4ZnLn(bdc)1.5](Ln=Eu(47),Gd(48·2CHCl3))。此外,对锌(II)–镧(III)配合物的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张鹏[8](2012)在《多羧基配体及其桥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功能固态材料,配位聚合物在光电、磁性、气体吸附、离子交换以及催化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性能,其设计与合成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合适的有机配体以及金属中心的选择,是设计与合成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关键所在。在合成配位聚合物的过程中,有机配体的结构特点、金属原子配位的几何构型、金属与配体的比例、溶剂体系以及氢键等诸多因素都有重要的影响。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具有刚性结构的含羧基芳香族化合物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作为构筑配位聚合物的有机配体。以3,5-二甲基溴苯为起始原料,经格式、氧化和酯化等反应,得到3,5-二羧酸二乙酯苯硼酸。通过与1,3-二溴苯的Suzuki偶联反应,再经水解得到目标产物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总转化率为30.8%。本论文还以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2,3,5,6-四氯对苯二甲酸、咪唑和1,1′-(1,4-丁基)二咪唑(bbi)为有机配体,选择Co2+、Ni2+以及Cu2+为过渡金属配位中心,采用扩散和挥发等方法合成得到4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o(tcbdc) (imidazole)2(H2O)2] 1, [Co(bbi)2(H2O)2]·(tcbdc)·2H2O 2, [Ni(tcbdc)(bbi)(H2O)2]·2DMF 3 and [Cu2(bbi)4]·(pbtc)·15H2O 4 ( bbi=1,1’-(1,4-butanediyl)bis(imidazole), tcbdc=tetrachloro benzene-1,4-dicarboxylate, H4pbtc=3,3’,5,5’-benzene-1,3-triyl-tetrabenzoic acid)。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手段对其进行了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1为一维链状结构,2为一维串珠形链,3和4为层状网络结构,且4具有2.6.6.6型拓扑结构。

栗海琴[9](2011)在《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表明对苯二甲酸作为刚性配体具有完美的几何对称性和多样的配位方式,它形成的超分子羧酸配合物在结构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作为功能材料在磁学、吸附、光学以及催化等领域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含对苯二甲酸桥联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吸引广泛的关注,成为晶体工程学和超分子化学领域常涉及的内容。本文利用对二苯甲酸,L-丙氨酸及适当的金属盐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合成4种未曾被报道的配位聚合物。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Zn3(BDC)3(DMA)2(1):单斜晶系,C2/c空间群,α= 23.3111 (A|°), b = 10.6495 (A|°), c = 15.9984 (A|°),α= 90.000°,β= 111.796°,γ= 90.000°,其骨架具有二维结构;Cd2(BDC)2·2H2O(2):单斜晶系, C2/c空间群,α= 35.096(6) (A|°), b = 11.1934(16) (A|°), c = 18.254(3) (A|°),α= 90.000°,β= 93.462(2)°,γ= 90.000°,其骨架为三维网状结构;Y3(BDC)3.5(OCH3)(H2O)2·H2O(3):三斜晶系,P-1空间群。α= 11.423(2) (A|°), b = 12.107(2) (A|°), c = 13.104(2) (A|°),α= 86.547(2)°,β= 66.859(2)°,γ= 71.584(2)°,其骨架具有三维结构;Tb3(BDC)4.5(OCH3)2(H2O)·H2O (4):三斜晶系,P-1空间群。α= 11.0882 (A|°), b = 12.3090 (A|°), c = 17.6457 (A|°),α= 74.319°,β= 88.553°,γ= 77.119°,其骨架具有三维结构;本论文还选用对苯二咪唑和对二苯甲酸成功合成配位聚合物5具有混配体的新型化合物,Zn2(BDC)2(HL)2(5):三斜晶系,P1空间群。α= 7.8592(17) (A|°), b = 10.843(2) (A|°), c = 11.940(2) (A|°),α= 69.602(3)°,β= 75.744(3)°,γ= 71.163(3)°,其结构具有二维网状结构。

王玉芳[10](2010)在《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类希夫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希夫碱及其金属配位聚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且应用广泛,一直激发着广大学者的研究兴趣。合成新型的希夫碱配位聚合物,并研究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邻氨基对苯二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含有两个与苯环相连的—COOH,是合成苯胺共聚物的有趣的单体。本论文选择配位方式多变的芳香族二羧酸类物质邻氨基对苯二甲酸与各种醛缩合形成希夫碱配体,进而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配位聚合物,合成了3个系列12种希夫碱配位聚合物,包括一种配合物单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X-射线单晶衍射、热分析、电导率分析、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手段对合成的配体及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其可能的结构,对配体和部分配位聚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和抑菌活性研究。培养得到了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2-羟基-1-萘醛(H3L1)与醋酸铜配位聚合物晶体,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化学式为Cu(C19H]]NO5)n·n(C2H6O),属正交晶系,空间点群Pbca,晶胞参数为:a=8.7745 (18)A,b=18.613(4)A,c=24.644(5)A,α=90°,β=90°,γ=90°,V=4024.9(14) nm3,Z=8,dcalcd=1.462 g·cm-3,R1=0.0521,wR2:0.1647(total reflections),中心Cu(Ⅱ)离子处于5配位的环境中,为变形四方锥结构。配体中的羧基氧作为桥联原子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了一个二维的配位聚合物。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2-羟基-1-萘醛(H3L1)与其它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组成分别为[C19H11NO5Co]n·3nH2O.[C19H10NO5Zn]n·3nH2O. [C19H11NO5Cd]n·3nH2O.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邻香草醛(H3L2)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组成分别为:[C]6H10O6NCu]n·2nH2O.[C16H10O6NCO2]n·3nH2O.[C16H1006NMn12]n’nH2O. [C16H10O6NNi2]n·nH2O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水杨醛(H3L3)与过渡或稀土金属形成的配合物组成分别为:[C15H9NO5Cu]N·n(CH3CH2OH)(H2O),[C15H8NO5CO2·4H2O]n, [C15H8NO5Ce·(NO3)2]n·n(CH3CH2OH),[C15H8NO5Ce·(NO3)2]n·n(CH3CH2OH).合成的配位聚合物均为有颜色粉末状物质,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所合成的配体中-C=N-的氮原子、苯环酚羟基的氧原子、羧基的氧原子都参与了配位。水分子、溶剂分子通常参与配位或以结晶形式存在;羧基以单齿或双齿形式配位;硝酸根以单齿形式配位。利用Achar微分法和Coats-Redfem积分法,设计了数据处理程序,分别对30种热分解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拟合,对部分配位聚合物进行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处理,得出了这些配合物的某步热分解反应机理、相应的动力学参数及其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方程,求出了活化熵ΔS≠和活化吉布斯函数ΔG≠,结果如下:配合物[C19H11NO5Cd]n·3nH20第二步热分解的动力学函数为:?(α)=1/2(1-α)[-1n(1-α)]-1,热分解速率的动力学方程为:da/dt=A·exp(-E/RT)·f(α)= A·exp(-E/RT):?(α)=1/2(1-α)[-1n(1-α)]-1,E=664.7 kJ·mol-1,lnA=110.4,r=0.9975,△S≠=666.1J·mol-1·k-1,△G≠210.4 kJ·mol-1。配合物[C16H10O6NCO2]n·3nH20第一步热分解的动力学函数为:?(α)=1/4(1-α)[-1n(1-α)]-3,热分解速率的动力学方程为:da/dt=A·exp(-E/RT)·f(α)= A·exp(-E/RT)·1/4(1-α)[-1n(1-α)]-3,E=222.7 kJ.mol-1,lnA=67.97,r=0.9975,△S≠=318.6 J·mol-1·k-1,△G≠=107.1 kJ·mol-1。配合物[C15H8NO5CO2·4H2O]n第一步热分解的动力学函数为:?(α)=1/4(1-α)[-1n(1-α)]-3,热分解速率的动力学方程为:da/dt=A·exp(-E/RT)·f(α)= A·exp(-E/RT)·1/4(1-α)[-1n(1-α)]-3,E=343.8 kJ·mol-1,nA=79.93,r=0.9871,△S≠=416.0 J·mol-1·k-1,△G≠=152.4 kJ·mol-1。对配体及部分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配合物[C15H8NO5CO2·4H2O]n.[C19H11NO5 Cd]n·3nH20.[Cu(C19H11NO5)]n·n(C2H60). [C]6H10O6NCu]n·2nH20溶液荧光光谱的激发峰和发射峰λex/λem分别为:366.8 nm/438.6 nm.372 nm/493 nm.368 nm/487 nm.368 nm/476 nm,与配体相比,除[C15H8NO5CO2·4H2O]n外,配合物的激发峰和发射峰位置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且所有Cu(Ⅱ)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减弱。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配体和Cu(II)配位聚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其配体的抑菌效果;相对于其它几种配合物,[C15H9NO5Cu]n·n(CH3CH2OH)(H2O)与[C16H10O6NCu]n·2nH2O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且抑菌活性与其浓度正相关。

二、含对苯二甲酸根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含对苯二甲酸根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羧酸的MOFs材料在甲酸分解制氢、染料吸附和白光材料构筑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MOFs的研究背景
    1.2 对甲酸分解制氢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2.1 氢能利用及当前遇到的困境
        1.2.2 甲酸分解研究的现状
        1.2.3 以介孔硅为载体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在甲酸分解中的应用
        1.2.4 以活性炭为载体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在甲酸分解中的应用
        1.2.5 以分子筛为载体负载金属纳米颗粒在甲酸分解中的应用
        1.2.6 MOFs材料应用于甲酸分解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3 对有机染料吸附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1.3.1 有机染料带来的污染及处理的意义
        1.3.2 常用的处理有机染料污染的方法
        1.3.3 MOFs材料应用于染料吸附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1.4 对MOFs材料应用于白光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1.5 本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原材料
    2.2 仪器设备
    2.3 表征仪器
        2.3.1 X-射线衍射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
        2.3.3 X-射线单晶衍射
        2.3.4 C H N元素分析
        2.3.5 ICP元素分析
        2.3.6 热重分析
        2.3.7 紫外吸收光谱
        2.3.8 N_2吸附脱附
        2.3.9 扫描电镜
        2.3.10 透射电镜
        2.3.11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12 荧光光谱
        2.3.13 荧光寿命和量子产率
    2.4 脱氢反应评价装置
第三章 UiO-66负载PdAu合金纳米颗粒催化剂的优化及胺基的密度对催化甲酸分解制氢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催化剂制备策略的优化
        3.2.1 单溶剂和双溶剂催化剂的合成
        3.2.2 单溶剂和双溶剂催化剂的表征
        3.2.3 单溶剂和双溶剂催化剂活性评价
        3.2.4 小节1
    3.3 胺基在UiO-66上的密度对甲酸分解制氢的影响
        3.3.1 双胺基PdAu催化剂的合成
        3.3.2 双胺基催化剂的表征
        3.3.3 双胺基催化剂活性评价
        3.3.4 小节2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芳香多羧酸配体的两种新型AMOFs的构筑及应用
    4.1 引言
    4.2 MOF-1 的合成及应用
        4.2.1 MOF-1的合成
        4.2.2 MOF-1的合成分析
        4.2.3 MOF-1的结构描述
        4.2.4 MOF-1的基本表征
        4.2.5 对MOF-1吸附染料的研究
        4.2.6 对以MOF-1为主体构筑白光材料的研究
        4.2.7 小节1
    4.3 MOF-2的合成及应用
        4.3.1 MOF-2的合成
        4.3.2 MOF-2的合成分析
        4.3.3 MOF-2的结构描述
        4.3.4 MOF-2的基本表征
        4.3.5 对MOF-2负载PdAu合金催化甲酸分解制氢的研究
        4.3.6 对MOF-2吸附染料的研究
        4.3.7 小节2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硫醚多苯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探针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发光配位聚合物
        1.1.1 基于硫醚多苯羧酸配体的发光配位聚合物
    1.2 基于碱土金属Ba(Ⅱ)的发光配位聚合物
    1.3 基于含N辅助配体的发光配位聚合物
        1.3.1 基于含N螯合辅助配体的发光配位聚合物
        1.3.2 基于长链含N辅助配体的发光配位聚合物
    1.4 发光配位聚合物作为荧光探针的研究情况
        1.4.1 发光配位聚合物对Cr_2O_7~(2-)离子的荧光检测
        1.4.2 发光配位聚合物对MnO_4~-离子的荧光检测
        1.4.3 发光配位聚合物对有机小分子的荧光检测
    1.5 本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基于5-(2-羧基-苯硫基)-间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物理测试
        2.2.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2.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2.3 结构与讨论
        2.3.1 晶体结构
        2.3.2 红外光谱研究
        2.3.3 热重研究
        2.3.4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2.3.4.1 配合物1-3的固体荧光表征
        2.3.4.2 配合物分散溶剂的选择研究
        2.3.4.3 配合物对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性能研究
        2.3.4.4 配合物对阴离子的荧光响应性能研究
        2.3.4.5 配合物对有机小分子的荧光响应性能研究
    2.4 结论
第三章 基于2,5-二-(4-羧基-苯硫基)-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物理测试
        3.2.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3.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3.3 结构与讨论
        3.3.1 晶体结构
        3.3.2 红外光谱研究
        3.3.3 热重研究
        3.3.4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3.3.4.1 配合物4-6的固体荧光表征
        3.3.4.2 配合物分散溶剂的选择研究
        3.3.4.3 配合物对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性能研究
        3.3.4.4 配合物对阴离子的荧光响应性能研究
        3.3.4.5 配合物对有机小分子的荧光响应性能研究
    3.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2-(4-羧基-苯硫基)-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及物理测试
        4.2.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4.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4.3 结构与讨论
        4.3.1 晶体结构
        4.3.2 红外光谱研究
        4.3.3 热重研究
        4.3.4 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研究
        4.3.4.1 配合物7-9的固体荧光表征
        4.3.4.2 配合物分散溶剂的选择研究
        4.3.4.3 配合物对金属离子的荧光响应性能研究
        4.3.4.4 配合物对阴离子的荧光响应性能研究
        4.3.4.5 配合物对有机小分子的荧光响应性能研究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成果总结
    5.2 本研究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功能化碳基材料的设计构筑、电化学性能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功能化碳基材料的概述
        1.2.1 纯碳材料
        1.2.2 非金属原子掺杂碳材料
        1.2.3 金属原子掺杂碳材料
        1.2.4 碳基复合材料
    1.3 功能化碳基材料的主要合成策略
        1.3.1 液相合成策略
        1.3.2 气相合成策略
        1.3.3 固相合成策略
    1.4 .功能化碳基材料在能源存储与转换的应用
        1.4.1 单价离子电池
        1.4.2 多价离子电池
        1.4.3 超级电容器
        1.4.4 电解水
        1.4.5 O_2/N_2/CO_2还原反应
    1.5 本文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5.1 选题意义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碳纳米管组装体的设计构筑、电催化性能及机制
    2.1 引言
    2.2 氮掺杂碳纳米管组装十二面体的合成与表征
    2.3 氮掺杂碳纳米管组装十二面体的形成机理
    2.4 低温热解形成碳纳米管组装体的普适推广
        2.4.1 多种碳纳米管组装体的合成
        2.4.2 多种碳纳米管组装体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2.5 氮掺杂碳纳米管组装体的氧还原反应性能
    2.6 氮掺杂碳纳米管组装体的结构与性能相关性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碳包覆和碳中空纳米结构的设计构筑、电催化性能及机制
    3.1 引言
    3.2 碳包覆纳米结构的设计构筑、电催化性能及机制研究
        3.2.1 碳布负载Co Ni@NC纳米线阵列的合成与表征
        3.2.2 碳布负载Co O-Ni O@ZIF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3.2.3 碳布负载Co Ni@NC介孔纳米线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3.2.4 推广物质的合成和表征
        3.2.5 碳布负载Co Ni@NC纳米线阵列的电解水性能
    3.3 氮掺杂碳中空结构的设计构筑、电催化性能及机制
        3.3.1 氮掺杂碳中空结构的合成
        3.3.2 Zn O@ZIF-8 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3.3.3 氮掺杂碳中空结构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3.3.4 推广物质的合成与形貌表征
        3.3.5 氮掺杂碳中空结构的氧还原催化性能
        3.3.6 氮掺杂碳中空结构的结构与性能相关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设计构筑、电催化性能及机制
    4.1 引言
    4.2 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
    4.3 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推广
        4.3.1 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普适合成
        4.3.2 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表征
    4.4 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
    4.5 碳基单原子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相关性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碳限域金属氧化物的设计构筑、储锂性能及机制
    5.1 引言
    5.2 碳限域Nb_2O_5纳米颗粒的设计构筑、储锂性能及机制
        5.2.1 碳限域Nb_2O_5纳米颗粒的合成
        5.2.2 Nb-BDC配位聚合物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5.2.3 碳限域Nb_2O_5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5.2.4 碳限域Nb_2O_5纳米颗粒的储锂性能
        5.2.5 碳限域Nb_2O_5纳米颗粒的结构与性能相关性
    5.3 碳限域氧化物纳米点@石墨烯复合结构的设计构筑、储锂性能及机制
        5.3.1 碳限域SnO_2纳米点@石墨烯复合结构的合成
        5.3.2 Sn基配位聚合物@GO复合结构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5.3.3 C@SnO_2@Gr复合结构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5.3.4 推广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5.3.5 C@SnO_2@Gr的储锂性能
        5.3.6 C@SnO_2@Gr的结构与性能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论文
博士学习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博士学习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致谢

(4)羧酸和多氮唑类配体构筑的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有机框架(MOFs)
        1.1.1 金属有机框架的简介和现状
        1.1.2 MOFs的合成方法
    1.2 MOFs的性质和应用
        1.2.1 MOFs在气体吸附分离方面的应用
        1.2.2 MOFs在电催化方面的应用
    1.3 羧酸类配体和多氮唑配体构筑的MOFs的研究现状
        1.3.1 羧酸类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3.2 多氮唑类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4.2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1H-吡唑-3,4,5-三羧酸(L)配体的配合物构筑
    2.1 配合物1-5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2.1.1 配合物1-5的合成
        2.1.2 配合物1-5的晶体结构
        2.1.3 配合物1和2的基本表征和性质研究
    2.2 配合物6-7的合成和结构
        2.2.1 配合物6-7的合成
        2.2.2 配合物6-7的晶体结构
    2.3 配合物8-11的合成和结构
        2.3.1 配合物8-11的合成
        2.3.2 配合物8-11的晶体结构
    2.4 配合物12的合成和结构及基本表征
        2.4.1 配合物12的合成
        2.4.2 配合物12的晶体结构
        2.4.3 配合物12的基本表征
    2.5 配合物13的合成和结构
        2.5.1 配合物13的合成
        2.5.2 配合物13的晶体结构
    2.6 配合物14的合成和结构
        2.6.1 配合物14的合成
        2.6.2 配合物14的晶体结构
        2.6.3 配合物14的基本表征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羧酸和多氮唑基混配MOFs的结构及性质
    3.1 配合物15、16的合成、结构及性质
        3.1.1 配合物15-16的合成
        3.1.2 配合物15的晶体结构
        3.1.3 配合物16的基本表征和性质研究
    3.2 配合物17的合成及结构
        3.2.1 配合物17的合成
        3.2.2 配合物17的晶体结构
    3.3 配合物18的合成和结构
        3.3.1 配合物18的合成
        3.3.2 配合物18的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基于芳香羧酸和含氮配体构筑的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金属配位聚合物概述
    1.2 影响金属配位聚合物结构的主要因素
        1.2.1 离子的影响
        1.2.2 有机配体的影响
        1.2.3 原料摩尔比的影响
        1.2.4 溶剂的影响
        1.2.5 酸碱度的影响
        1.2.6 温度的影响
    1.3 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1.3.1 光催化
        1.3.2 吸附和分离
        1.3.3 荧光检测
        1.3.4 水氧化反应
    1.4 双咪唑/苯并咪唑类配体构筑的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1.4.1 刚性双咪唑类配体构筑的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1.4.2 柔性双苯并咪唑类配体构筑的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和目的
第2章 芳香二元羧酸构筑的CoII配位聚合物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2 配合物1~4的合成
        2.1.3 配合物1~4的晶体结构测定及相关数据
        2.1.4 配合物1~4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甲基橙的活性测试
        2.1.5 配合物3的荧光识别性能测试
        2.1.6 配合物3的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配合物1~4的晶体结构
        2.2.2 配合物1~4的粉末X-射线衍射和FT-IR光谱分析
        2.2.3 配合物1~4的热稳定性分析
        2.2.4 配合物1~4的光学带隙分析
        2.2.5 配合物1~4降解亚甲基蓝/甲基橙的活性分析
        2.2.6 配合物1~4的固体荧光分析
        2.2.7 配合物3作为乙酰丙酮和Cr2O72–的荧光探针分析
    2.3 小结
第3章 芳香二元羧酸构筑的CdII配位聚合物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1.2 配合物5~10的合成
        3.1.3 配合物5~10的晶体结构测定及相关数据
        3.1.4 配合物5~10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测试
        3.1.5 配合物7的阴离子荧光识别性能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配合物5~10的晶体结构
        3.2.2 配合物5~10的粉末X-射线衍射和FT-IR光谱分析
        3.2.3 配合物5~10的热稳定性分析
        3.2.4 配合物5~10的光学带隙分析
        3.2.5 配合物5~10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分析
        3.2.6 配合物5~10的固体荧光分析
        3.2.7 配合物7作为CrVI阴离子的荧光探针分析
    3.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概述
        1.2.1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发展简史
        1.2.2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特点及分类
        1.2.3 功能化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构筑
    1.3 基于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
        1.3.1 传统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3.2 纳米尺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3.3 负载型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4.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表征测试及方法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2.2.2 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原子力显微镜
        2.2.3 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
        2.2.4 气相色谱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同步辐射测试
第3章 杂多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POMOF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3.1 引言
    3.2 杂多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POMOF的制备与表征
        3.2.1 杂多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POMOF的制备
        3.2.2 杂多酸H_5PMo_(10)V_2O_(40)·14H_2O的表征
        3.2.3 Cu-POMOF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表征
    3.3 Cu-POMOF的催化性能
        3.3.1 Cu-POMOF催化氧化环己烷
        3.3.2 Cu-POMOF催化氧化饱和碳氢化物
    3.4 Cu-POMOF的催化机理以及稳定性
        3.4.1 Cu-POMOF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机理
        3.4.2 Cu-POMOF的稳定性测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4.1 引言
    4.2 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4.2.1 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的制备
        4.2.2 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块体材料的制备
        4.2.3 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表征
    4.3 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的催化性能
    4.4 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催化机理以及稳定性
        4.4.1 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催化脑文格缩合机理
        4.4.2 Ni-BD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稳定性测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5.1 引言
    5.2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5.2.1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的制备
        5.2.2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块体材料的制备
        5.2.3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的表征
        5.2.4 块体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表征
    5.3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的催化性能
        5.3.1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催化环氧丙烷环加成
        5.3.2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催化不同环氧化物环加成
    5.4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催化机理以及稳定性
        5.4.1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催化环氧丙烷环加成机理
        5.4.2 Co-Pc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纳米片稳定性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分子调控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6.1 引言
    6.2 小分子调控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6.2.1 小分子调控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
        6.2.2 小分子调控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表征
    6.3 小分子调控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催化性能
        6.3.1 小分子调控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催化乙酰丙酸乙酯
        6.3.2 小分子调控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催化羰基类化合物
    6.4 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催化机理以及稳定性
        6.4.1 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催化羰基还原机理
        6.4.2 UiO-66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稳定性测试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Salamo型双肟构筑的3d和3d-4f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发光及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Salen型3d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其磁性研究
    1.2 Salen型3d–4f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质研究
        1.2.1 Salen型3d–4f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发光性质研究
        1.2.2 Salen型3d–4f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磁性研究
    1.3 Salamo型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创新点
2 四齿Salamo型配体(H_2L~1, H_2L~2和H_2L~3)和 3d过渡金属Co(II)和Ni(II)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结构及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仪器及分析方法
    2.3 配体H_2L~1及其钴(II)和镍(II)配合物的合成
        2.3.1 配体 4,4′-二氯-2,2'-[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_2L~1)的合成
        2.3.2 配合物{[Co L~1(OAc)(DMSO)]_2Co}·2DMSO (1)的合成
        2.3.3 配合物{[Ni L~1(OAc)(Me OH)]_2Ni} (2)的合成
        2.3.4 配合物{[Ni L~1(OAc)(DMSO)]_2Ni}·2DMSO (3)的合成
    2.4 配体H_2L~2及其钴(II)和镍(II)配合物的合成
        2.4.1 不对称配体 4-硝基-4′-氯-2,2'-[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_2L~2)的合成
        2.4.2 配合物{[Co L~2(OAc)(Me OH)]_2Co} (4)的合成
        2.4.3 配合物{[Co L~2(OAc)(Py)]_2Co} (5)的合成
        2.4.4 配合物{[Co L~2(OAc)(DMF)]_2Co} (6)的合成
        2.4.5 配合物{[Ni L~2(OAc)(Me OH)]_2Ni}·Me OH (7)的合成
        2.4.6 配合物{[Ni L~2(OAc)(DMF)]_2Ni} (8)的合成
        2.4.7 配合物{[Ni L~2(OAc)(DMSO)]_2Ni}·2DMSO (9)的合成
    2.5 配体H_2L~3及其钴(II)和镍(II)配合物的合成
        2.5.1 配体 5-甲氧基-4′-氯-2,2'-[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_2L~3)的合成
        2.5.2 配合物{[Co L~3(OAc)(Me OH)]_2Co} (10)的合成
        2.5.3 配合物{[Co L~3(OAc)Py]_2Co} (11)的合成
        2.5.4 配合物{[Ni L~3(OAc)(Me OH)]_2Ni}·Me OH (12)的合成
    2.6 结果与讨论
        2.6.1 配体H_2L~1, H_2L~2和H_2L~3的合成方法及基本性质
        2.6.2 配合物 1–12 的合成方法及基本性质
        2.6.3 配体H_2L~1, H_2L~2和H_2L~3及相应配合物 1–12 的元素分析
        2.6.4 配体H_2L~1, H_2L~2和H_2L~3的 1H NMR谱分析
        2.6.5 配体H_2L~1和配合物 1–3 的红外光谱分析
        2.6.6 配体H_2L~2和配合物 4–9 的红外光谱分析
        2.6.7 配体H_2L~3和配合物 10–12 的红外光谱分析
        2.6.8 配体H_2L~1和配合物 1–3 的紫外光谱分析
        2.6.9 配体H_2L~2和配合物 4–9 的紫外光谱分析
        2.6.10 配体H_2L~3和配合物 10–12 的紫外光谱分析
        2.6.11 配合物 1–3 的晶体结构描述
        2.6.12 配合物 4–9 的晶体结构描述
        2.6.13 配合物 10–12 的晶体结构描述
        2.6.14 配合物 1–12 的取代基效应和溶剂效应分析
        2.6.15 配合物 2, 5, 10 和11的磁性分析
    2.7 小结
3 六齿Salamo型配体(H_2L~4)和 3d–4f Co(II)–Ln(III)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结构及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仪器及型号
    3.3 配体H_2L~4和 3d–4f Co(II)–Ln(III)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3.3.1 配体 6,6′-二甲氧基-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_2L~4)的合成
        3.3.2 配合物[L~4Co La(Py)(NO_3)_3(CH_3OH)] (13)的合成
        3.3.3 配合物[(L~4)_2Co2La2(4,4'-bipy)(NO_3)6(CH_3OH)_2](14)的合成
        3.3.4 配合物[L~4Co Gd(OAc)(NO_3)_2(CH_3OH)](15)的合成
        3.3.5 配合物[L~4Co Tb(OAc)(NO_3)_2(CH_3OH)](16)的合成
        3.3.6 配合物[L~4Co Dy(OAc)(NO_3)_2(CH_3OH)](17)的合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配体H_2L~4的合成方法及基本性质
        3.4.2 配合物 13–17 的合成方法及基本性质
        3.4.3 配体H_2L~4及配合物 13–17 的元素分析
        3.4.4 配体H_2L~4和配合物 13–17 的红外光谱分析
        3.4.5 配体H_2L~4和配合物 13–17 的紫外光谱分析
        3.4.6 配合物 13–17 的晶体结构描述
        3.4.7 配合物 15, 16 和17的磁性分析
    3.5 小结
4 六齿Salamo型 3d–4f Ni(II)–Ln(III)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结构及性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仪器及型号
    4.3 自组装的 3d–4f Ni(II)–Ln(III)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4.3.1 配体 6,6′-二甲氧基-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_2L~4)的合成
        4.3.2 配合物[L~4Ni La(Py)(OAc)(NO_3)_2(CH_3OH)]·CH_3OH (18)的合成
        4.3.3 配合物[L~4Ni Dy(Py)(OAc)(NO_3)_2] (19)的合成
        4.3.4 配合物 1∞[L~4Ni La(4,4'–bipy)(NO_3)_3(CH_3OH)] (20)的合成
        4.3.5 配合物 1∞[L~4Ni Tb(4,4'–bipy)(NO_3)_3] (21)的合成
        4.3.6 配合物[L~4Ni Dy(4,4'–bipy)(OAc)(NO_3)_2] (22)的合成
        4.3.7 配合物[(L~4)_2Ni2La2(bdc)(NO_3)4(DMF)_2(CH_3OH)_2] (23)的合成
        4.3.8 配合物[(L~4)_2Ni2Ce2(bdc)(NO_3)4(DMF)_2(CH_3OH)_2] (24)的合成
        4.3.9 配合物[(L~4)_2Ni2Gd2(bdc)(NO_3)4(DMF)_2(CH_3OH)_2] (25)的合成
        4.3.10 配合物[(L~4)_2Ni2Tb2(bdc)(NO_3)4(DMF)_2](26)的合成
        4.3.11 配合物[(L~4)_2Ni2Dy2(bdc)(NO_3)4(DMF)_2](27)的合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配合物 18–27 的合成方法及基本性质
        4.4.2 配合物 18–27 的元素分析
        4.4.3 配合物 18–27 的红外光谱分析
        4.4.4 配合物 18–27 的紫外光谱分析
        4.4.5 配合物 18–27 的晶体结构描述
        4.4.6 配合物 18–27 的自组装分析
        4.4.7 配合物 19, 21, 22 和 25–27 的磁性分析
    4.5 小结
5 Salamo型 3d–4f双核和多核Zn(II)–Ln(III)/(IV)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结构及性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仪器及型号
    5.3 双核和多核 3d–4f Zn(II)–Ln(III)/(IV)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5.3.1 配体 6,6′-二甲氧基-2,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_2L~4)的合成
        5.3.2 配合物[(L~4Zn)_2La(OAc)_2]·Cl O4·2CHCl_3 (28)的合成
        5.3.3 配合物[(L~4Zn)_2Ce(OAc)_2]·[Ce(NO_3)_6]·Py (29)的合成
        5.3.4 配合物[L~4Zn Nd(Py)(NO_3)_3] (30)的合成
        5.3.5 配合物[L~4Zn Sm(Py)(NO_3)_3] (31)的合成
        5.3.6 配合物[L~4Zn Eu(OAc)(NO_3)_2] (32)的合成
        5.3.7 配合物[L~4Zn Gd(OAc)(NO_3)_2] (33)的合成
        5.3.8 配合物[L~4Zn Tb(Py)(NO_3)_3] (34)的合成
        5.3.9 配合物[L~4Zn Dy(OAc)(NO_3)_2] (35)的合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配合物28–35 的合成方法及基本性质
        5.4.2 配合物28–35 的元素分析
        5.4.3 配合物28–35 的红外光谱分析
        5.4.4 配合物28–35 的紫外光谱分析
        5.4.5 配体H_2L~4与配合物 28–35 的发光光谱分析
        5.4.6 发光机理
        5.4.7 配合物28–35 的晶体结构描述
    5.5 小结
6 Salamo型3d–4f多核Zn(II)–Ln(III)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结构及性质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仪器及型号
    6.3 4,4'–联吡啶组装的多核3d–4f Zn(II)–Ln(III)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6.3.1 配合物[(L~4)_2Zn_2La_2(4,4'-bipy)(NO_3)_6(CH_3OH)_2]·2CH_3OH(36)的合成
        6.3.2 配合物[(L~4)_2Zn_2Ce_2(4,4'-bipy)(NO_3)_6(CH_3OH)_2](37)的合成
        6.3.3 配合物[(L~4)_2Zn_2Pr_2(4,4'-bipy)(NO_3)_6](38)的合成
        6.3.4 配合物[(L~4)_2Zn_2Nd_2(4,4'-bipy)(NO_3)_6](39)的合成
        6.3.5 配合物[(L~4)_2Zn_2Sm_2(4,4'-bipy)(NO_3)_6](40)的合成
        6.3.6 配合物[(L~4)_2Zn_2Eu_2(4,4'-bipy)(NO_3)_6](41)的合成
        6.3.7 配合物[(L~4)_2Zn_2Gd_2(4,4'-bipy)(NO_3)_6](42)的合成
        6.3.8 配合物[(L~4)_2Zn_2Tb_2(4,4'-bipy)(NO_3)_6](43)的合成
    6.4 对苯二甲酸组装的多核 3d–4f Zn(II)–Ln(III)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6.4.1 配合物[(L~4)4Zn_4Ce_2(bdc)_2]·(NO_3)_2·2CHCl3(44)的合成
        6.4.2 配合物[(L~4)4Zn_4Pr_2(bdc)_2]·(NO_3)_2·2CHCl3 (45)的合成
        6.4.3 配合物[(L~4)4Zn_4Sm_2(bdc)_2]·(NO_3)_2·2CHCl3·2CH_3CH_2OH)(46)的合成
        6.4.4 配合物 2∞[L~4ZnEu(bdc)_(1.5)] (47)的合成
        6.4.5 配合物 2∞[L~4ZnGd(bdc)_(1.5)]·2CHCl_3(48)的合成
    6.5 结果与讨论
        6.5.1 配合物36–48 的合成方法及基本性质
        6.5.2 配合物36–48 的元素分析
        6.5.3 配合物36–48 的红外光谱分析
        6.5.4 配合物36–48 的紫外光谱分析
        6.5.5 配合物36–48 的荧光性质分析
        6.5.6 配合物36–43 的晶体结构描述
        6.5.7 配合物44–48 的晶体结构描述
        6.5.8 配合物36–48 的自组装分析
    6.6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多羧基配体及其桥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金属配位聚合物
        1.1.1 概述及研究意义
        1.1.2 金属配位聚合物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区别
        1.1.3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前景
    1.2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1.2.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1.2.2 配位聚合物合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1.2.3 配位聚合物体系中的弱相互作用
    1.3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1.3.1 按配位聚合物的拓扑结构分类
        1.3.2 按有机配体种类的分类
    1.4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1.4.1 吸附和分离材料
        1.4.2 磁性材料
        1.4.3 光学材料
    1.5 选题依据及目的
第二章 含多羧酸有机配体的合成
    2.1 引言
    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3 1,1′-(1,4-丁基)二咪唑的合成
        2.3.1 实验原理及依据
        2.3.2 1,1′-(1,4-丁基)二咪唑的合成
    2.4 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的合成
        2.4.1 实验原理及依据
        2.4.2 3,5-二甲基苯硼酸的合成
        2.4.2.1 3,5-二甲基苯硼酸的合成步骤
        2.4.2.2 3,5-二甲基苯硼酸的性状与表征
        2.4.3 3,5-二羧基苯硼酸的合成
        2.4.3.1 3,5-二羧基苯硼酸的合成步骤
        2.4.3.2 3,5-二羧基苯硼酸的性状与表征
        2.4.4 3,5-二甲酸二乙酯苯硼酸的合成
        2.4.4.1 3,5-二甲酸二乙酯苯硼酸的合成步骤
        2.4.4.2 3,5-二甲酸二乙酯苯硼酸的性状与表征
        2.4.5 3,3′,5,5′-苯基-1,3-二苯四甲酸四乙酯的合成
        2.4.5.1 3,3′,5,5′-苯基-1,3-二苯四甲酸四乙酯的合成步骤
        2.4.5.2 3,3′,5,5′-苯基-1,3-二苯四甲酸四乙酯的性状与表征
        2.4.6 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的合成
        2.4.6.1 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的合成步骤
        2.4.6.2 3,3′,5,5′-苯基-1,3-二苯四羧酸的性状与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3.1 引言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3 [Co(tcbdc)(imidazole)2(H_2O)_2] 1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3.3.1 配位聚合物1 的合成
        3.3.2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3.3.2.1 配位聚合物1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数据收集
        3.3.2.2 配位聚合物1 晶体结构的描述
        3.3.3 配位聚合物1 的表征
    3.4 [Co(bbi)2(H_2O)_2]·(tcbc)·2H_2O 2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3.4.1 配位聚合物2 的合成
        3.4.2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3.4.2.1 配位聚合物2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数据收集
        3.4.2.2 配位聚合物2 晶体结构的描述
        3.4.3 配位聚合物2 的表征
    3.5 [Ni(tcbdc)(bbi)(H_2O)_2]·2DMF 3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3.5.1 配位聚合物3 的合成
        3.5.2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3.5.2.1 配位聚合物3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数据收集
        3.5.2.2 配位聚合物3 晶体结构的描述
        3.5.3 配位聚合物3 的表征
    3.6 [Cu_2(bbi)4]·(ptec)·15H_2O 4 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3.6.1 配位聚合物4 的合成
        3.6.2 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
        3.6.2.1 配位聚合物4 晶体结构的测定与数据收集
        3.6.2.2 配位聚合物4 晶体结构的描述
        3.6.3 配位聚合物4 的表征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9)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及其现状
    1.1 配位聚合物的定义
    1.2 配位聚合物的组装方法
    1.3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1.4.1 从骨架结构角度分类
        1.4.2 从配体种类角度分类
    1.5 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研究发展及其现状
        1.5.1 对苯二甲酸的配位方式
        1.5.2 对苯二甲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1.6 含混合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1.7 论文的选题的思想和主要内容
    1.8 主要实验仪器
        1.8.1 主要实验仪器
        1.8.2 表征方法
第二章 五个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Zn_3(BDC)_3(DMA)_2(1)的合成
        2.1.2 Cd_2(BDC)_2·2H_2O(2)的合成
        2.1.3 Y_3(BDC)_(3.5)(OCH_3)(H_2O)_2·H_2O(3)的合成
        2.1.4 Tb_3(BDC)_(4.5)(OCH_3)_2(H_2O)·H_2O(4)的合成
        2.1.5 Zn_2(BDC)_2(HL)_2(5)的合成
    2.2 化合物1-5 的晶体结构
        2.2.1 化合物Zn_3(BDC)_3(DMA)_2 (1)的晶体结构
        2.2.2 化合物Cd_2(BDC)_2·2H_2O (2)的晶体结构
        2.2.3 配合物Y_3(BDC)_3·5(OCH_3)(H_2O)_2·H_2O(3)的晶体结构
        2.2.4 配合物Tb_3(BDC)_(4.5)(OCH_3)_2(H_2O)·H_2O(4)的晶体结构
        2.2.5 配合物Zn_2(BDC)_2(HL)_2(5)的晶体结构
    2.3 化合物的表征
        2.3.1 化合物1 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
        2.3.2 化合物1 的热重-差热分析
        2.3.3 化合物3 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
        2.3.4 化合物3 的热重-差热分析
        2.3.5 化合物5 的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红外光谱
        2.3.6 化合物5 的热重-差热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类希夫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希夫碱及其配合物概述
        1.1.1 希夫碱的缩合机理
        1.1.2 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1.2 希夫碱配位聚合物研究概况
        1.2.1 一维(1-D)希夫碱配位聚合物
        1.2.2 二维(2-D)希夫碱配位聚合物
        1.2.3 三维(3-D)希夫碱配位聚合物
    1.3 氨基苯甲酸类配位化合物的研究
        1.3.1 对氨基苯甲酸类配合物
        1.3.2 邻氨基苯甲酸类配合物
        1.3.3 间氨基苯甲酸类配合物
    1.4 希夫碱配合物的应用研究
        1.4.1 生物活性方面
        1.4.2 分析化学方面
        1.4.3 功能材料方面
        1.4.4 催化活性方面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7 本课题的创新点
第二章 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2-羟基-1-萘醛希夫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
    引言
    2.1 热力学基本原理
        2.1.1 热重法
        2.1.2 微积分动力学函数推导
        2.1.3 反应机理的推导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主要仪器及测试条件
        2.2.3 配体的合成
        2.2.4 配合物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u(Ⅱ)配合物单晶结构测定
        2.3.2 Cu(Ⅱ)配合物晶体结构解析
        2.3.3 配体(H_3L~1)的量子化学计算
        2.3.4 元素分析
        2.3.5 红外光谱分析
        2.3.6 紫外光谱分析
        2.3.7 配合物的一般性质及电导率
        2.3.8 配合物[C_(19)H_(11)NO_5Cd]_n·3nH_2O的热分析
        2.3.9 配合物的结构
        2.3.10 配体H_3L~1及其Cu(Ⅱ)、Cd(Ⅱ)希夫碱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2.4 结语
第三章 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邻香草醛希夫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
    引言
    3.1 实验部分
        3.1.1 化学试剂
        3.1.2 主要仪器及测试条件
        3.1.3 配体的合成
        3.1.4 配合物的合成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2.1 元素分析
        3.2.2 红外光谱分析
        3.2.3 紫外光谱分析
        3.2.4 配合物的一般性质及电导率
        3.2.5 配体与Cu(Ⅱ)配合物的~1HNMR谱
        3.2.6 配位聚合物[C_(16)H_(10)O_6NCu]_n·2nH_2O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
        3.2.7 配合物[C_(16)H_(10)O_6NCo_2]_n·3nH_2O的热分析
        3.2.8 配合物的结构
        3.2.9 配体H_3L~2及其Cu(Ⅱ)希夫碱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3.3 结语
第四章 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水杨醛希夫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与荧光性质
    引言
    4.1 实验部分
        4.1.1 实验试剂
        4.1.2 主要仪器及测试条件
        4.1.3 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缩水杨醛配体(H_3L~3)的合成
        4.1.4 配合物的合成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4.2.1 元素分析
        4.2.2 红外光谱分析
        4.2.3 紫外光谱分析
        4.2.4 配合物的一般性质及电导率
        4.2.5 配体和Cu(Ⅱ)配合物的~1HNMR谱
        4.2.6 配合物[C_(15)H_8NO_5Co_2·4H_2O]_n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4.2.7 配合物的结构
        4.2.8 配体H_3L~3及其Co(Ⅱ)希夫碱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4.3 结语
第五章 配体及部分配合物抑菌性能初步研究
    引言
    5.1 实验试剂及仪器
        5.1.1 实验仪器
        5.1.2 试剂
    5.2 抑菌活性的测定方法
        5.2.1 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5.2.2 培养液的制备
        5.2.3 琼脂培养基、培养液的灭菌
        5.2.4 斜面培养基的制备
        5.2.5 实验菌种的制备
        5.2.6 接种
        5.2.7 抑菌活性测定
    5.3 抑菌活性测定试验
        5.3.1 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
        5.3.2 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5.4 结语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含对苯二甲酸根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羧酸的MOFs材料在甲酸分解制氢、染料吸附和白光材料构筑上的应用[D]. 丁润东. 吉林大学, 2021(01)
  • [2]硫醚多苯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探针性能研究[D]. 孙芸. 扬州大学, 2020(04)
  • [3]功能化碳基材料的设计构筑、电化学性能及机制[D]. 孟甲申.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羧酸和多氮唑类配体构筑的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D]. 李天然.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7)
  • [5]基于芳香羧酸和含氮配体构筑的金属配位聚合物研究[D]. 肖情情.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行为[D]. 张小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Salamo型双肟构筑的3d和3d-4f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发光及磁性研究[D]. 马见春. 兰州交通大学, 2016(04)
  • [8]多羧基配体及其桥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D]. 张鹏. 江南大学, 2012(07)
  • [9]对苯二甲酸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表征[D]. 栗海琴.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4)
  • [10]邻氨基对苯二甲酸类希夫碱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抑菌活性研究[D]. 王玉芳. 中国海洋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含对苯二甲酸酯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